教育学题型总结 9页

  • 51.5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题型总结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人们普遍把欧洲屮壯纪人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单2、文科是基础科,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儿何、天文、音乐等七艺。多3、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屮分化出来。判4、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多。另一方面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笫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判5、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学校专业教育。6、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冇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刚领的制约。多7、政治高等教育的制约(简):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來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单);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政体决定着其教育体制,单);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木任务是培养人才,单)。8、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如中国古代就冇大学Z道,在明明德(三纲五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冇1=1的(体现了政治功能)单)(简):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单)。9、经济发展对高等教冇的觉得作用(简):经济发展是高等教冇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在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单)。10、高等教冇的经济功能(简):高等教冇促进经济增长(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单;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11、阿什比认为,人类教育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判):第一次革命(学校的出现)是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革命是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革命是光、电、磁等科技广发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的出现。12、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论述题):1、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耍资源,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文化的性格,担负着文化的使命,尤其在文化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背景下,加强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而R必要。2、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冇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3、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冇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n功能①首先,文化是社会梢神牛•产的产物,而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重耍部门z—。13、社会职能高了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提供服务。14、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单15、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16、威斯康星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单17、现代人学的职能体系: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木职能;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仲。18、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多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多2、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多3、教育的冃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判;教育冃的又具有客观性,不仅具有主观性还具有客观性,判。4、从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看,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判。5、高等教育R的是对所有接受高等教育者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耍求,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围绕高等教育目的展开,判。6、高等教育H的具有的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多,简。7、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儿个关系:徳与才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专业素质少文化素质的关系,多。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判;9、徳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而发展教育的基础。10、高等学校智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冇比较广障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开阔的视野;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使学牛•具有比较扎实、专粹的现代化的专门理论知识;在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学牛各种基本技能和各种专业技能;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纶的能力,发展学纶的智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简11.全面发展教育的实丿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第三章高等教冇的机关理论问题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选择,单。2、个人本位价值观主张实施自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单。3、纽曼的人文教育思想,赫钦斯的口由教育理念,单。\n4、社会木位观代表人物,帕拉图的理想国。5、《学记》小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明确肯定了教育一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人才,二是形成社会道徳风尚。6、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來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來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亚里士多徳的和谐教冇、政治学);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和合理性(社会本位观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个人本位观尊重人性,对个体潜能及其价值的认识,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同时也各冇其片面性和局限性(社会本位观容易导致教育的某种被动性,抑制了其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容易导致谋解助长短视行为,导致对学纶个性的抹杀;个体本位观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无所适从;并导致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自由化倾向;导致个体社会责任感下降);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杜威早就论定这种单向抉择属无谓之举。他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H的的价值协调起来。在高等教育价值选择上,不能重复一遍倒的教训,而应针对我国高等教冇的时弊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作出动态的调整。单)。简答7、通才教育与专长教育:培养模式,单。8、20世纪一股通才教育回归的浪潮在各国高等教育中涌现。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以马利丹为代表的新托马斯主义。9、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判。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三本明显特征:棊础性和经典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简多。10、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判。他也具有三个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偏重于应用;较快适应社会岗位。多判。11、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再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善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冇和结合;最后,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対现代人才提出的耍求。简12、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办学规模,单。13、马丁@特罗提出15%时是英才教育阶段。15%-50%时,属于大众家园,50%以上则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单。14、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以公立大学扩张为主;口木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以私立大学的扩张为主。15、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发展和完善终身教冇体系。16、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政策取向。17、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包括:起点、过程和冃标即结果。判。18、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卜-三方面:机会均等;过\n程平等;结果平等。多19、平等与效率简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范畴。判。20、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单21、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冃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首先,耍改革办学体制;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再次,尽量避免马A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简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建立的革木依据如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教冇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简多。2、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人利为代表;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如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中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如日本和美国。单多。3、19世纪初洪堡(现代学位制度的创办人)创办了柏林大学。4、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岀,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判5、学位授予权利机构为各授了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6、各国招生制度主耍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统招);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单招);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统招+单招)。7、我国:统招为主,单招出现了。8、我国高校毕业牛就业制度的改革:改善就业环境;政府进一步明确在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简8、职务是与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单判9、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直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多10、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系统原则;整体效应原则;最低岗位数虽原则;动态性原则。简多11、高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白愿的原则,由高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单12、高校教师的聘用期一般为2年。单笫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中央集权(如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其屮以法国尤为典型);权利分散型的高等教冇宏观管理体制(美国);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徳、日、英)。单多2、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微观):欧洲大陆模式,以学术权利为主,如徳国;美国模式即一种行政权利和对强度大;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利相对平衡。单3、1984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基木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的领导体制。单4、我国高校改革重点是,在强调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n益的同时,应适当地注垂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分离。单判5、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屮的问题和改革方向:调整权力机构;精简机构、人员;加大改革力度;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简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1、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机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多2、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经济因素(是决定性要素,单)、文化、传统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教育因素。多3、高等教冇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高等教冇内部由于教冇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4、科类、专业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5、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6、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冃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7、影响高等教育広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索:学术因素、体制因素、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笫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1、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开展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多2、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个体性与共同性。多简3、高校教师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血:职务结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学历结构(教师队伍中所有教师最后学历构成状况)、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多4、高校教师结构的变化:完善教师聘任制;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简合理流动;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简5、高校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情感丰富:强度人,不够稳定;间接化。多简6、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敏锐性、积极性、互动性、复杂性。多简7、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牛是高校教育中的两个角色和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都是错课的有害的;高校师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牛间关系(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关系));高校师牛关系的主要特点(在社会学意义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牛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口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來影响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多)。\n第八章高校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判2、专业的出现与H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判3、专业的缘起于高等教育口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判4、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木要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慕本出发点;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利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5、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冇为通才教冇;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避免出现儿张倾向:一哄而上,盲目追求人而全,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冃扩大招生数量。简答6、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棊本要求: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现代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简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与社会需要相一致;与个人发展相一致;国际性,与过节接轨。多简笫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牛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牛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牛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2、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基本途径。单判3、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立性的增强;学习的白主性增强;学习的探索性增强。多4、高校教学是学习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麻-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单判5、人学教淫总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和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尽可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师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教师应做到: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白己的学术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和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详解的原则。简6、教学原则体现的最优化:教书育人相一致、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两原则;教师引导和学牛探索相结合、面向群体与注重个体相结合两原则;掌握一般理论与注重实际应用的原则则是贯穿于学习认识活动始终的原则。简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单\n2、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单多3、从选课形式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多4、根据课程课时的多少将课程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不考5、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单判6、什么是隐性课程?有何作用?隐性课程包括学习的纟R织形式、人际关系、校团文化以及学校精神;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习徳规范、生活态度、精神风貌等都有着深刻影响;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方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但确是深刻的、持久的。7、教学计划是规范性文件。单8、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学吋的分学期分配。多9、课程设置是首先的。判教学大纲是指导文件。单10、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单11、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单判22、课程建设就具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多第十一帝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1、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冇何优缺点?班级授课制又称为班级制,是将学生按照人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同学间结成团结的集体;过于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简(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班级授课制)2、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堂教学、实验课的教学、学习、科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儿个环节组成。多3、课堂教学的基本坏节包扌舌备课、上课和课后总结、布迸作业。多4、备课的基木要求是:备教材、备现实(学科发展动向);备学生。多5、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选择课题、收集资料、拟定提纲、撰写初稿、论文答辩。多6、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遵循的原则:教育学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沌教原则。多7、学分制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的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学分制主要特点(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冇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与学年制和比,学分制的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但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散乱及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现象。简答8、教学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如讲授法、问答法、\n讨论法;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如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多9、发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简10、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四个方面:学习者、习资源、教育开发职能、教育管理职能。多11、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屮的作用:对教育决策的影响;对教学模式的彫响;对高等教育高校学习发展的影响。多12、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按照其物理原理作如下分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媒体。多13、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善与恶、好与坏。单判14、教学测量是判断事实的活动。结果越真越好。判15、形成性评价是真的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期中考试;总结性评价发生后的判断,期末考试。16、按评价对象来划分:学校、专业水平、课程、学生、教师五个方面。多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二者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单判);科研是培训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科研是学习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简2、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Z-o单判3、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6个,多选,是社么不用管,全选就対。4、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主义理论的层次性、加强综合研究。多第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1、社会实践活动的冃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单2、社会实践活动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增强人学牛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牛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简3、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单判4、教学外社会实践一般有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单判5、几种主耍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杏;智力扶贫;参观考察。多6、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大学生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单判);点面结合、一点带面的原则、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多7、正确处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社会实践活动不是教学的\n延伸;出人才与岀成果;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多笫十四章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丿小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休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冇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多2、高校思想政治教冇工作应遵循的规律:人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多3、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规格到底是通过受教育者的思想才厉运动实现的。判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向性、疏导性、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自我教冇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多5、说理启辿发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判6、榜样教育法是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榜样來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判7、政治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木理论教冇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形式。判单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