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四省中小学生教师教育综合知识墩育学重点全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冇与教冇学(一)教育的起源耳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冇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木区别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徳增强人的休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教冇:即学校教冇教冇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冇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冇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冇者:就是在教冇活动屮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冇影响的人。是教冇实践活动的主导者。②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在教育活动小承担学的责任和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乂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冇影响:是置于教冇者和受教冇者之间的一切屮介的总和。3、教育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而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产生: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S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①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②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③欧洲封建社会教冇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咅乐)④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⑤《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学校教育的出现时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般來说,学校的产牛需要貝备以下条件:1、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屋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n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教冇的非独立性;教冇的原始性;教冇的平等性、普及型。古代教育: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两大部分。特征: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日趋普及型和多样性;教冇的科学化水平口益提高。(二)教冇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寻,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从这些大量的教育现彖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阳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①教冇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徳——《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③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赫尔巴特——《普通教冇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冇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④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儿童中心主义——杜威侣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⑤教冇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世纪屮期至今)3、教育学的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①研②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③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学科加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发展趋势: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人教冇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教冇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tl益密切(三)教师与教育7\n1、教育学的价值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FI常教育经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教育学的“中介”作用体现在(1)通过启发教冇实践工作者的教冇自觉,使他们不断的领悟教冇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冇观,增强作好教育工作的口觉性和预见性(2)通过获得人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口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6)通过传播教育理念,改善全社会的教冇舆论环境和教冇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冇事业发展2.教师与教育学的学习①把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②将继承我国优秀教冇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③把专业理论和交流讨论结合起来④把专业阅读和廿景写作结合起来二、教育与社会(一)教冇与社会经济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冇目的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⑤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冇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而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③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二)教冇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制度决定看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n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冇的目的,教冇政策教冇制度和教冇内容体系1.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③教冇通过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教冇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三)教育与社会文化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冇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①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②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冇作用2.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③教冇的文化融仑功能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四)教育少社会人口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人口影响着教冇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②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③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④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①教冇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②教育是提高人M质量的重要手段Z-③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五)教冇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口身的规定性。是与其他社会现彖的本质区别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屮,\n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神经系统);儿童5岁左右学习乐器最住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口身的需耍决定,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代表人物:孟子柏拉图弗洛依徳外钮论:人的发展是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坏境,刺激和要求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苟子洛克华生实践主体论:认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发展是人的内在需要和潜能的表现3、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具品质早在牛殖细胞的基因屮就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代表人物:创始人:高尔登。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董仲舒性三品4、坏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养冇论)认为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其决定的作用代表人物:洛克的“教冇力能论”华生“环境决定论”(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在时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Z—(4)遗传索质本事可以随着坏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坏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冇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冇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口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冇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致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丄作。(4)学校教育能対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丁学生的发展。同吋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教育的最佳吋期4、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n(三)教育耍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人从出生到长人成人,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①在统一方面的发展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不均衡②同一个体在不同方而的发展不均衡4・、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同一年龄阶段的每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除了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这称之为个别茅异。四、教育冃的(一)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概念: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最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二)教育冃的的价值取向1、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冃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是真善美的原型,应该主要根据个人口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口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來制定教育口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冇的根木价值。2、在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第二、人的白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麻者才能表现出来。第三、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其精神实质①社会主义是我国教冇性质的根木所在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使受教育者在道徳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④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⑤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H益受到重视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而发展学说史我国教冇目的的理论基础\n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休育智冇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四)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1、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①教育口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②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③对教冇认识的深化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两者和比较而存在,齐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迥然不同。索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來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冇;应试教冇立足于“选拨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血向少数学生的选拨性教育3、素质教育的实质在本质上,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4、教育目的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五、教师和学生(一)学生1・、学生本质属性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④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学生的社会性地位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题精神的体现,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儿童的权利: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3、当代学生的特点①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②注重个人发展,追求白我完善③白我意识较强,价值观念呈多样性④关心国家人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⑤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n①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儿童的积极与不良影响同时増多②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③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二)教师及其专业发展1、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冇了人类的教冇实践教师职业的发展人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非职业化阶段②职业化阶段③专门化阶段④专业化阶段2、教师角色和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的常规角色行为:父母的替代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集休的领导;“法官与裁判”;“学生的朋友和知己”②教师角色的更新转换: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交往着和合作者;终身学习者;教冇教学行为的研究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2、劳动方式的示范性3、劳动手段的创造性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5、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3、教师的职业素养一:专业知识索养①精神的学科专业知识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①②为“主体性知识”③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条件性知识二:专业才能索养——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索①教学技能②教学能力(1组织教学的能力2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③教研能三:专业精神素养:主要包括专业道徳专业利息专业悄操专业人格专业口我4、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阶段和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有两种理解: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作为一门专业,由“非专业”演变发展成为"专业”或者由专业程度很低向专业程度较高转化的历史过程,一般称作“教师专业化”。\n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一•般称作“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即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阶段:傅乐的教师专注阶段论:1、教学前关注阶段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3、教学情境关注阶段4、关注学牛阶段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1、职前教冇阶段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4、热心成长阶段5、生涯挫折阶段6、稳定和停滞阶段7、牛涯低落阶段8、生涯退出阶段(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概念:师牛关系是指教师和寻生在教育活动屮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作用:①、良好的师牛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那个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②、师牛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牛学习牛活质量的重耍指标③、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2、师生关系的构成:①、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代际关系师生政治关系文化的授受关系道徳关系)①、以直接促进学牛发展的工作关系(或教育关系)②、伴随教冇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关系3、师生关系的模式:1、专制型2、民主型\n3、放任型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师牛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良好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中建立2、良好师生关系也在课外活动屮建立和丰富起来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六、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一)教冇途径概述1、教育途径的定义:是指教育者为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H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2、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冇途径:指教冇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授教冇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冇目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教学的特殊作用主要表现在以卜-方而:(1)教学以侑日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R好的秩序和节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牛认识世界的媒体(3)教学时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4)教学能确保学生全而发展(二)学校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冇机关有母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教冇活动。特点:第一: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第二: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第三:内容上的灵活性与广泛性第四:过程上的实践性意义:1、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人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并能获得新知识2、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徳3、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审美和劳动能力4、有利于及早发现人促进人/的早期培养5、有利于学牛个性的形成和培养,并防止受教育者走上盲目或极端6、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n7、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8、培养良好公民的手段2、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公益活动3、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4、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2、坚持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冇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三)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概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牛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型课程2、综合实践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想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牛成性5白主性4、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少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多角度开发第一: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第二:联系学生社会实践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第三:综合、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七、学习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学校教育制度概述:\n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他们Z间的衔接和关系等。2、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文化传统特征: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改革屮等教冇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冇高等教冇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1、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前苏联型学制2、我国学制的产生与发展旧中国的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迥学制;壬戌学制老解放区的学制:特点:干部教冇与群众教冇并举学校教冇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依靠群众办学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3、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1951年的学制改革: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屮等教育;高等教育;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1958年的学制改革: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幼儿教育:初等教育:\n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义务教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三)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特征:民主性(普及型);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