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程大纲 19页

  • 154.0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课程大纲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课程大纲(2005年5月修订)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代码:100041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单位:教育信息技术系教育心理教研室开课对象:全校师范专业学分:   2学分学时:   36学时,其中讲授26学时、讨论8学时、习题2学时选定教材:《教育学》,潘友刚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教育学》,睢文龙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3、《新编教育学》,董操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4、《教育学――情景与原理》,傅道春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概述:该课程是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的测量与评价等类容。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2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的发展2     2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     2 第四章教育目的2 1   3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3 1   4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2 1   3 第七章课程3 1   4 第八章教学(上)2 1   3 第九章教学(下)2 1   3 第十章德育2     2 第十一章班级管理2 1   3 第十二章中小学课外教育2 1   3 合计26 82  36 \n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学要求:1、掌握教育、教育科学和教育学的概念;2、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教育学的学习方法3、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及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把握教育发展脉络。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本质(一)东方的理解(二)西方的理解(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永恒性(二)教育的生产性(三)教育的历史性(四)教育的继承性(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六)教育的长期性(七)教育的民族性(八)教育的阶级性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一)各种教育要素的论述1、三要素说2、四要素说3、五要素说(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资料、受教育者三个部分。(三)对教育要素的分析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五)双重需要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一)原始社会的教育\n1、教育的无阶级性2、教育的非独立性3、教育的原始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目标的狭窄性2、阶级性与等级性3、强制性与专制性4、机械性与刻板性(三)近代社会的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控制,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立法的实施(四)现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的目标特征——强调素质、造就通才、弘扬个性、尊重创造2、教育的时空特征——强调教育的终身化、国际化、信息化3、教育的地位特征——强调教育民主化,教育全民化、教育大众化以及教育先行 第三节  教育学一、教育学(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培育的科学2、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事实3、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以《教育漫话》、《爱弥尔》、《教育论》为代表(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初)以《普通教育学》为标志,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四)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三、教育学的体系与分支学科(一)由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教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收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德育理论、管理与评价理论等构成。(二)由特定学科的教学以及活动形式的不同所构成的教育学理论分支体系。主要指单科教学法方面的研究体系。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三)由不同的教育层次与类别构成的教育学理论的分支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n(四)由多学科理论的结合而形成的教育学理论的分支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2、理解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3、明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应的教育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1.人的发展的阶段性2.心理发展阶段性的教育意义: 二、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1.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2.心理发展差异的教育意义 第二节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二、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四、主体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五、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内因。 第三节 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一、“选择教育”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活动是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三、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教育的社会性功能。2、理解教育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3、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学内容: \n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技的重要手段(三)教育的经济效益与教育投资1、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看,教育是明显的消费,但又是潜在的生产2、从教育的经济效果来看,教育是有限的消费,但又是扩大了的生产3、从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看,教育是今日的消费,但又是明日的生产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的影响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促进社会的政治发展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保存、传递文化2、吸收、融合各民族文化3、创造、更新文化 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控制人口的数量2、提高人口的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转化活动中有自身的规律性2、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n3、历史继承性、国际交流性 第四章  教育目的教学要求: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2、理解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3、了解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一)、生产力的制约(二)、生产关系和政治性质的制约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功能(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四)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考察(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二)我国近代的教育目的(三)建国以来的教育目的(四)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的服务方向。(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了新时期教育的育人目标,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性问题。(五)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为根本。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义务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n三、我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教学要求:1、掌握教育制度、学制等基本概念。2、理解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演变的历程。3、了解当今世界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四)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 三、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一)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五)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一)旧中国学制的建立(二)老解放区的学制(三)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2、1958年的学制改革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1、西欧双轨制2、美国的单轨制     3、前苏联型学制 第三节教育体制改革 一、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n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和任务(一)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二)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    1、改革管理体制2、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3、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学校办学效率4、改革招生、收费和毕业就业制度    5、转变教育思想,促进教学改革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一)积极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适当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三)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四)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自主权,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四、当前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方面(一)发展成人教育(二)改革高等教育(三)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普及义务教育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教学要求:1、掌握教师职业的特点。2、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3、了解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教师的本质认识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非职业化阶段(二)职业化阶段(三)专门化阶段(四)专业化阶段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四)教师劳动的示范性\n(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三、教师的职业形象(一)道德形象(二)文化形象(三)个性形象 四、教师的本质(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二)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三)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四)教师是教学研究者(五)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第二节 对学生的本质认识 一、现代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1、身高体重增加2、身体各方面生长发育不均衡3、性成熟的开始与性意识的发展(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认识发展的特点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3、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二、现代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一)生理成熟期提前(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三)自我意识增强(四)心理问题增多 三、对学生的本质认识(一)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二)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一个独特的人(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节 师生关系及其优化 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社会关系(二)教育关系\n(三)心理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本质(一)民主平等(二)尊师爱生(三)双向反馈(四)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以身作则(三)深入细致地工作,了解学生(四)加强沟通,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 第七章  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课程的内涵与课程的类型。2、掌握课程的要领与结构。3、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一)不同学者对课程的内涵表述 1、课程即学科 2、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3、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4、课程即文化再生产5、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二)课程概念的界定 1、课程是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2、课程内容大体上由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本身三个方面构成 二、影响课程的因素(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二)科学技术(三)学校的性质、任务(四)教师和管理者的素质(五)学生的特点 第二节 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一、课程的分类\n(一)按课程教学形态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按教学要求来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按课程管理权限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四)按教学所需时间来分:巨型课程、一般课程、微型课程 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的结构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二)课程的内容1、课程内容的选择2、课程内容的组织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1、课程政策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2、确认并采取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3、课程决策、管理的权利由国家、地方学校三方共同承担(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1、确立合理而灵活的课程结构2、课程内容的精良化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所取代2、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决定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3、学校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大(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2、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成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成为课程变革的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况(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1.酝酿准备阶段2.试点实验阶段3.全面推广阶段(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1.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2.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转变3.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4.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n5.基础教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改变6.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7.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基础1.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2.知识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价值负载”3.原有经验、方式、信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4.认识是在社会参与和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念1.知识必须在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中,以建构方式获得2.“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3.“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4.课程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互动环境(三)建构主义课程设计的特点1.情境2.协作3.资源 第八章 教学(上)教学要求:1、了解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教学的功能。2、理解教学过程的规律与本质。3、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观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学理论的历史 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概念(二)教学的特征1、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2、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3、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4、教学是一种系统活动 二、教学理论的历史(一)古代社会的教学理论(二)近现代社会的教学理论1、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2、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3、杜威的教学理论(三)当代社会的教学理论1、凯洛夫的教学理论\n2、赞科夫的教育过程理论3、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理论4、班巴斯基的教育过程理论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规律与本质 一、教学过程的规律(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二)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三)教学与学生发展相互制约性的规律(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二)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三)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四)教学过程是一种课程开发、创生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一)传授知识(二)形成技能(三)培养智能(四)发展个性 第三节 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新课程的教学观。(一)重视结论与过程(二)关注人1、关注每一个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1、“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2、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3、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第九章 教学(下)教学要求:\n1、掌握各种传统及现代教学法。2、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组织形式。3、了解当今世界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的共同特征是以语言作为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教学实践活动法5、研究性学习方法 二、当代五大新教学方法(一)发现式教学法(二)学导式教学法(三)六课型教学法(四)范例教学法(五)掌握学习教学法 第二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一、教学的组织形式(一)个别教学制(二)班级上课制(三)道尔顿制(四)特朗普制(五)分组教学制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一)班级上课制的优点(二)班级上课制的缺点 三、学生的学法指导(一)学生学法指导的根本目标(二)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1、预习2、听课\n3、复习4、作业和练习5、制定学习计划和做好学习小结 第三节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一、从学生的层面分析(一)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二)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统一 二、从教学方法层面分析(一)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二)加强学习方法研究(三)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四)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第十章  德育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掌握德育的概念及我国学校德育的原则和方法。2、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3、了解德育的途径。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的定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基本组成: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三、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般把儿童从出生到发展成熟划分为六个时期: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四、著名教育家的德育思想及有关理论:  (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儿童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集体教育的思想       劳动教育的思想       纪律教育的思想  (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关于德育的地位和任务       关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和培养\n       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3)杜威的德育思想:  (4)班杜拉的德育思想: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  (5)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道德认知发展阶段,道德教育思想 第二节  德育的功能   一、德育的意义和功能(1)德育对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市场经济的影响作用(2)德育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3)德育对社会意识的制约影响作用 二、德育的任务1、形成学生的道德观、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3、不同阶段的德育任务   三、社会主义德育的基本内容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2、为学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打好基础3、为学生逐步形成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4、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第三节  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正面疏导为主 二、知行统一 三、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四、在集体中进行教育 五、从实际出发\n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二、德育的方法(一)说服(二)表扬奖励 第十一章 班级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班集体的概念、特征及创建。2、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3、了解班主任工作、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一)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引导者(二)班主任是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者(三)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者 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一)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示范性的工作(二)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思考性的工作(三)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情感性的工作 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一)整体教育原则(二)全员激励的原则(三)自主参与原则(四)和谐氛围原则(五)教管结合原则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一)制定班级管理目标(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三)完善班级组织制度(四)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五)班级的日常性管理 第二节  班集体建设一、班集体的概念 \n二、班集体的特征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3.有统一的行为规范4.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班集体形成过程1、初建松散阶段2、基本形成阶段3、巩固发展阶段 四、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班凤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十二章 中小学课外教育 教学要求:1、掌握课外活动的含义2、理解开展课外活动时的要求与形式3、了解课外活动的特点与作用教学内容: 一、课外活动的含义 二、课外活动的特点(一)活动内容上的广延性(二)活动形式上的多样性(三)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四)活动规则上的开放性 三、课外教育的作用与任务(一)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二)辅助学生的品德指导工作(三)扩大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能优势(四)培养学生创造力(五)加强对学生各方教育力量的协调,促使教育合力形成 四、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一)自主原则(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原则\n(三)创新原则(四)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一)学校组织的课外教育活动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二)社会组织的课外教育活动(三)由家庭组织的教育活动1、家务劳动2、亲子活动3、家庭特长训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