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BL案例 14页

  • 59.5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PBL案例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怎样让小陆重新找回自信?问题情境小陆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父亲是某集团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母亲是实验小学的老师。小陆小学六年一直在母亲工作的学校里就读,因此比其他同学能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处处很顺利,内心充满优越感。而进入中学后情况变了,他所在的班级是教育科研的实验班,班上有60名同学,虽有10名本校的教工子女,但他们没有两样,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无任何特殊。该班正承担“初中学生的学力及其发展研究”的课题,因此课堂既是开放、热烈的,同时也是有序而高效的。同学们的思维活跃,积极的发表意见,自觉地汲取他人的经验,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生生间、师生间关系融洽,互助合作,亲自实践,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与小陆在小学里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要求有较大的差异。一向不爱发言,只会解题、考好分的小陆在勇于发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依然的同学面前,显得“后进”了;一向认真听老师讲授的小陆面对老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指引研究方向,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生成的教学感到“听不懂”;面对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自己“拔尖”的荣誉没有了,难以接受。因此,他情绪烦躁,心理失衡,态度抵触,甚至产生了“仇视”。入学后不久,老师们都发现他在课上从不正视老师和同学,而是一边用嘴咬着自己的大拇指,一边用眼睛斜视着老师和同学,目光中带着“恨”\n。与他交流时他勉强回答一两句,边说边走,想赶快离开,眼神也不直视你。除了和同坐同学有所交流外,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家长也反映小陆进入中学后情绪、态度变了,在家里不愿和父母亲交流,不愿意做功课,常抱怨进了这个班好同学多,致使自己落后了……作为老师,怎样才能使小陆同学适应班级的学习方式,提高成绩呢?老师应采取什么策略让小陆重新找回自信?学习目标①何谓理想与现实冲突型挫折教育?②掌握理想与现实冲突型挫折教育的教育方式。③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型挫折教育过程中,老师应扮演的角色。引导性问题①找到引起小陆耐挫力低的原因。②通过什么策略来对小陆进行耐挫教育。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成果说明通过查阅各种电子和书刊资源,最终要提交给小陆的老师一份口头建议,建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告诉小陆父母应该怎么做。(2)分析作为老师自己应该怎么做。(3)告诉小陆自己应该做些什么。\n中学生耐挫教育培养的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已成为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各种素质的发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更为优越了。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为孩子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孩子们失去了体验逆境或挫折的良机,导致意志品质脆弱。一旦生活出现波折,孩子们就显得束手无策,常出现懦弱、孤僻、任性等心理状态。因此,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关系21世纪人才素质的大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挫折教育的概念界定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形成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挫折情境因素,即引起挫折产生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二是情境认知因素,即对挫折情境的知觉、理解和评价判断;三是挫折反应因素,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表现。\n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青少年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接受磨炼,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对付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是使青少年早日成才的关键性因素。挫折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志和顽强奋斗精神,这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规定和要求。21世纪,我们应着眼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二、当前学生面对挫折的表现和挫折教育的现状在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不少人把孩子当作投资的主要对象,把对孩子的宠爱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当做对美好生活的最好回报,因而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都有意识的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条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没有机会受到挫折,这使他们变的任性、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的挫折。因此使这一代孩子的身上既具有时代赋予他们的优点,又有明显而普遍的弱点。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片面性和单一性,只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坚强意志力的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只重视分数上的“成才”教育,忽视“做人”教育。由于对子女的娇生惯养,有求必应,使得孩子缺少对挫折的体验。到中学后,学习负担重,学习方式有所变化,学习生活竞争比较激烈,在他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普遍不能很好面对,耐挫\n力较差,通常表现为过于敏感,易受暗示,情绪不稳,行为失常,易走极端,严重的还表现为偏激、焦虑、精神紧张,乃至引起生理上的反应。据张震龙的调查表明,由于青少年大多生活在顺境中,父母、亲人对其宠爱有加,因此对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坎坷和艰难缺乏思想准备。48.1%的同学回答“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将无路可走”,37.5%的同学表示“在学习中不喜欢解答难题”,61%的同学认为“自己前进的道路是平坦的”。南京市一项对2300名大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表明,71%的学生缺乏毅力,67%的学生难以承受失败。引自:张丽丽,吴华伟.论对中小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当代学生耐挫折能力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数众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下列一些错误认识和观点。1、错误的学业观。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形成了“高分+听话”就是好学生的错误学业观。有些学生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追高攀比,成绩高了洋洋得意,一旦成绩下降,就变得垂头丧气,心情沮丧。2、畸形的人生观。由于学生对人生的价值、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观。突出表现在对生命的不珍惜、不热爱。有些同学遇到挫折、失败时,不是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而是退避三舍,动辄轻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3、消极的失败观。人生在世遭遇的失败要比成功多得多。有些学生由于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失败估计不足,\n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不是冷静分析、吸取教训、从头再来,而是一败涂地,不能自拔。4、扭曲的社会观。有些学生社会的期望值过高,把事物想得过于完美;也有的学生把社会看得又过于黑暗。当前研究中有关学生心理挫折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学习困难型、经济拮据型、人际交往障碍型、性格缺陷型、情感缺乏型、理想与现实冲突型等。(一)学习困难型竞争激烈、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因素给部分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和焦虑感。(二)经济拮据型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来自农村、单亲家庭和父母下岗家庭的学生。他们经济拮据,有家庭富裕的学生在一起,心理长期不平衡,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挫折。(三)人际关系障碍型有些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恰当,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畏缩不前、性格孤僻,而造成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同学、朋友、老师的关系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使自己孤独无助。(四)性格缺陷型中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还都不成熟,\n幼稚、脆弱、依附性强、自卑感强,因此受挫后往往会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而且他们的社会阅历太浅,在学校一遇到矛盾,就会造成心理难以调适,心理挫折也就随之而来。(五)情感缺乏型有的学生父母感情不和或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破裂、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苦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挫折。(六)理想与现实冲突型有些学生系管理以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旦采用新的教育方式之后就会不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随新的教育方式而改变,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从而造成失望感,无所适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从而产生心理挫折。有学者提出几条挫折教育的原则:1、渗透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提高认识与实际磨炼相结合的原则。4、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三、对于小陆的问题应采取的挫折教育方法小陆是由于升入初中后,变换了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在之前妈妈所在的学习里整天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n老师也会主动的叫他回答问题,他在那所学校里处处受到关爱,心里充满了优越感。而面对新的环境,他不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适用,因而情绪烦躁,心理失衡,态度抵触。因此他就是有了错误的学业观和消极的失败观,属于前面的理想与现实冲突型。针对小陆的问题,我认为应对他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他学习的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观态度,逐渐远离自卑、失望,打消他的抵触情绪,使其重新找回自信和学习的乐趣。1、给予充满关爱和鼓励的情感教育。首先应对他遭受的挫折表示同情和关心,起到慰抚他受伤心灵的作用,宽容对待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拉近双方的心灵距离。然后向他输入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斗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之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2、开展一些锻炼意志的活动,培养积极向上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如组织一些假期夏令营活动、游泳比赛、长跑和登山运动。使其在集体的活动中感受到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克服挫折,找到自信,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向健康有利的方向成长。解决方案一、告诉小陆父母应该怎么做在本案例中,小陆的父亲是某集团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母亲是实验小学的老师。小陆小学六年一直在母亲工作的学校里就读,因此比其他同学能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而进入中学后情况变了,他所在的班级是教育科研的实验班,班上有60名同学,虽有10名本校的教工子女,但他们没有两样,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无任何特殊。在小学阶段,因为小陆母亲工作的关系,小陆受到了很多的关爱,而在中学阶段,由于这层关系消失了,小陆的待遇变得和班上其他同\n学一样。面对这种情况,小陆的父母应该做到一下几点:1、告诉小陆人的一生之中并不总是事事顺心的,也会有挫折,遇到挫折不能退缩,要努力克服,才能成功。可以讲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给小陆听。2、和小陆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变化,每天饭后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不仅可以了解到小陆的情况,而且可以使家庭更融和,让小陆感到自己并不孤单。3、对小陆进行受挫力的培养,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小陆一起去做拓展训练,比如攀岩,过独木桥等。在训练之中,使小陆明白生活是艰辛的,只有努力才能成功。4、针对小陆比较差的科目,给小陆请家教,使小陆产生学习的兴趣,尽快赶上班里其他同学。刚进入中学,可能小陆对很多新开的科目不是很熟悉,而且各科的学习难度也提高了,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5、对小陆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常带小陆去科技馆,博物馆等,让小陆对世界充满好奇,思路开阔。平日里,也可以和小陆做一些模型和智力游戏,在游戏中体会世界的神奇。6、在日常生活中,让小陆做一些家务,加强其责任心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并且在小陆做完家务后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可以增强小陆的劳动积极性。7、\n告诉小陆的爷爷奶奶等,不能再一直惯着小陆,小陆已经长大了,不能动不动就撒娇,不能总是让别人让着,不能总是抱怨别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8、当小陆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不要吝啬,要多跟小陆说“你真棒!”,时常鼓励小陆,增加小陆的自信心。可以多看看周弘老师关于赏识教育的书,看能否应用到小陆的身上。二、作为老师自己应该怎么做本案例中,小陆在小学的时候得到老师的关爱比其他同学多,而到了中学以后,由于到了教育科研的实验班,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都无任何特殊。对于小陆,由于老师先后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而他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使得他变得情绪烦躁,心理失衡,态度抵触,甚至产生了“仇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小陆的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多与小陆进行交流,即使小陆总是勉强答两句,态度不好,不正视自己,也要耐心的和他交流,逐渐的他会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并改变自己的态度。交流的内容尽量有趣,不要总是问小陆为什么上课不发言等,先与小陆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让小陆喜欢上自己。2、在课下可以和小陆做个约定,比如:上课提问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举左手,遇到会的问题就举右手,如果举左手,老师是不会叫你起来回答问题的。渐渐的小陆就会敢举手,到最后能回答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克服挫折。3、组织班级活动,需要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做好的活动,让小陆融入到集体里边来,感受到在集体中的快乐和自己的重要性。比如\n背摔、辩论赛等活动。从活动中加强对同伴的信任,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并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4、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让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班上作报告,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小陆从中得到启发,从学习方法上建立自己的自信。5、在班内建立兴趣小组,让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兴趣写出来,然后将兴趣相似的同学组成一组,加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从而使小陆得到感染,发挥自己的特长,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6、组织结对子的活动,让小陆和一个比自己稍强的同学一起,不仅可以使小陆产生学习的动力,而且拥有如果努力就可以超过同学的自信,重新找回自己。7、组织班上学生观看名人的成长历程,比如说海伦凯勒等,认识到人的一生不会总是风平浪静的,总会有挫折与坎坷,如果我们正视这些挫折,并且不断的努力,不放弃自己,那么最终是会成功的,比起那些残疾的人,我们已经是很幸运的了。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强小陆和其他同学意志力和受挫力的培养。三、告诉小陆应该怎么做本案例中小陆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处处很顺利,内心充满优越感。而进入中学后,小陆在勇于发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依然的同学面前,显得“后进”了;对老师的教学感到“听不懂”;难以接受自己“拔尖”的荣誉没有了。因此,他情绪烦躁,心理失衡,态度抵触,甚至产生了“仇视”\n。除了和同坐同学有所交流外,从不和其他同学交流。在家里不愿和父母亲交流,不愿意做功课,常抱怨进了这个班好同学多。面对这种情况,小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不能再沉浸在得到老师更多关爱的环境中,在新的环境中,该班正承担“初中学生的学力及其发展研究”的课题,因此课堂既是开放、热烈的,同时也是有序而高效的。所以要让小陆真正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从而制定新的学习策略。2、分析自己优势丧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因为努力不够等,找到原因,克服挫折,对症下药。如果是学习方法不对,可以找老师或同学交流一下,吸取别人好的方面,尽快形成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努力不够,可以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3、敞开心扉,接受班上的新同学,多与他们交流;接受新老师,多和老师沟通,遇到不会的及时问老师;接受新的学习环境,改变自己过去被动的学习方法,要积极主动,开阔思维。4、与父母多谈心,把自己心中的不解与不快跟父母说,寻求他们的帮助,遇到烦事只有说出来才能感到心情舒畅,作为父母经历的事情比较多,肯定有更多的方法,要相信父母。5、遇到问题,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错,不要总是归咎于别人,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要先从自身开始发现问题所在,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n参考文献1、袁惠玲.谈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9期.2、吕春玲.浅谈挫折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3、盖惠文.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5卷第4期.4、魏青.论挫折教育的特征与原则[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15卷第6期.5、刘达富.浅谈中学生耐挫心理素质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4年第17期.6、张素勤.关于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2003年第4期.7、许国彬,卢起凤,黄秀娟,刘春燕.大学生心理挫折的类型、原因及其处理方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14卷第4期.8、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8月第4期.9、王红梅.加强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17卷第7期.10、祝良新.论挫折教育与训练[J].教育艺术.2004年第10期.核心文献:1、廖燕云.关于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0期下半月刊.\n2、吕英,冯永刚.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3年第9期.3、廖小龙,赵俏华.走进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4月第4期.4、张晓戈.重视中学生挫折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7月第19卷第7期.5、杨帆,彭彦琴.挫折教育的心理解读[J].教育科学.2004年8月第4期.6、冯永刚.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年第6期.7、彭印中.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J].教育探索.2001年第1期.8、郭长伟.青少年挫折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17卷第3期.9、王红英.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方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18卷第2期.10、张丽丽,吴华伟.论对中小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7卷第2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