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要点总结 15页

  • 134.5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要点总结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1、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只要有教育活动发生,就有教育现象产生。教育学两大宏观规律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和教育与人的关系。2、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3、探讨教育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其最根本的意义是要对教育学作哲学的思考,从而提高教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4、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说明,教育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学问题的研究,社会学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社会学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为教育学提供理论依据。5、现代教育学在宏观上需要经济学为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6、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萌芽阶段1、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主张重视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首先创办私学,继承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科目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墨翟为代表的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既“亲知”、“闻知”和“说知”。3、战国时期的乐正克所著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相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原则)、“禁于未发”(预防性原则)等。4、韩愈《师说》;朱熹《语录》;颜元《存学篇》。5、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独立形态阶段1、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他提出“泛智教育”,普及初等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成为“教育学之父”。2、18世纪法国,卢梭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3、德国,康德是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有《康德论教育》,“只有人是需要教育的”。4、瑞士,裴斯泰洛齐(卢梭派)5、英国,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6、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他强调教育学的两个基础: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15\n,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他首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重视学科教育,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但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2、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现代教育学派代表。3、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把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四部分。4、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理论深化阶段1、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美国,布鲁纳是结构理论的代表,提倡发现学习。有《教育过程》3、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4、苏联,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第一章教育概述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基本概念广义: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2、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3、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科书、教参、其他形式的载体)。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①永恒性(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②历史性;③阶级性;④相对独立性,包括历史继承性、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论2、生物起源论(法国的利托诺尔和英国的沛-西能)3、心理起源论(美国的孟禄)2和3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4、劳动起源论(也叫社会起源论)①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目的在于“明人伦”,教育内容为“六艺”。2、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的工具;森严的等级性;“独尊儒术”;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3、资本主义社会教育:①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培养统治阶级子弟成为领导管理科研的专门人才,培养劳动人民子弟政治上温驯,生产上熟练。②增加自然科学的科目15\n1、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去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主张民族平等;与宗教相分离的,反对宗教对教育的干预。案例一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答: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基础,担负着儿童养育的重大使命,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说明其效果作用于女儿今后的一生,是人的第一教育)案例二利托尔诺的教育生物起源(答:利托尔诺的生物起源论把动物的本能看成是教育,显然是错误的。动物的本能活动无论水平多高,只能是本能活动,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看成是教育,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教育只能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①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③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④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特点、国家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我国学制发展状况1、建国前:1902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1922“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制”2、新中国:1951.10.1《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公布1958学制调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85《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④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9《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与系统1、主要类型: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全日制小学);中等教育(初高中、中专技校等);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学校,大专、大学、研究生院、成人高校等)2、主要系统: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小初高);专门教育(中专、职高);成人教育*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简答题)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第二节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第一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5\n第一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2、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化的劳动者;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③教育能够产生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2、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①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②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③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1、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2、选择、整理、活化、创造和更新文化3、促进各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第二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社会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②生产和再生产科技③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④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案例科学的悲剧(一战时德国化学家妄图用化学武器赢得非正义战争。答:教育应使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科学伦理观)第一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1、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观①内发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②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③在个体活动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的作用,但只是为人的发展在生理上提供了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也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3、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5\n①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③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④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⑤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①遗传决定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不过是“遗传因子的搜集和收藏所”;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②环境决定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③二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认为,虽然儿童的发展是其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但是这两种因素在儿童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二因素论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同样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教育的主导作用。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遗传、环境、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1、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注意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和谐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心理或身体的超前发展。2、顺序性:教育者在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3、阶段性:既要考虑阶段性,又要着眼与发展,注意衔接和过渡。4、不平衡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5、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6、稳定性和可变性:教育者要注意发展的稳定性,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上都要考虑每一阶段的比较稳定的共同的特征,而不是从教学的主观愿望出发,任意规定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又要重视身心发展的可变性,通过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学生较快地发展。7、个别差异性: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第二节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一、少年期(13-16)的年龄特征与教育1、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身体外形变化、内部机能变化、第二性征出现和性成熟的开始。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情感及意志方面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自我体验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社会性发展(性别角色认同与异性吸引、同伴的交往、强烈的友谊感)3、教育: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二、青年初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1、身体发展的年龄特征:身体形态、体内技能、神经系统、生殖机能2、心理发展:生理心理的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3、教育: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15\n第一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培养目标则具有具体性。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4、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5、教育目的的类型:①国家教育目的(最高层次、高度概括的教育目的,对下面各级教育目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统率作用。②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③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类: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④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6、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7、制约教育目的的主要因素有: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教育理想8、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①无目的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不科学不可取的)②个人本位论(也称儿童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人的天然禀赋只有通过在社会中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因而把自然与社会对立起来是错误的)③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等认为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也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④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我国的教育目的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9、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题)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①德育②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的依据③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各育奠定物质基础④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其他各育起促进作用案例古典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目的(15\n案例反映出古代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取向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出目的观的多样性。雅典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则体现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不过,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其方法上的僵化性和绝对性。就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整体教育的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的教育对人的压抑,也有利于避免教育对人的培养脱离社会实际与发展的需要。案例还告诉我们,教育目的对于教育乃至国家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古代雅典的兴盛与古代斯巴达的衰落都与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具有密切的关联。)第一节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要义有三: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特征:①教育对象的全体性②教育内容的基础性③教育空间的开放性④教育目标的全面性⑤教育价值的多元化3、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案例特殊寒假作业效果好素质教育需实践(通过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寒假作业,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再停留在口头,自立意识也得到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加深,锻炼了学生的实践、交往能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类“寒假作业”是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但愿这样的寒假作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普遍!)第一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简答)①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②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③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④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5、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性质是培养人,这是根本特点。②教师的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③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④教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⑤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⑥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6、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观。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7、教师的业务素养主要包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包括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8、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有以下途径: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做勤奋的学习者;做有效的研究者;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安身立命之本。第二节学生15\n1、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第一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相互信任是师生建立朋友关系的前提。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方法(简答)①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②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③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案例师生关系调查(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靠接触来互相了解,通过了解互相认可的。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要求教师蹲下来跟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你跟他是一样的,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信任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教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第一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一词,课程是指课业的内容和进程,即学生所应学习的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2、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如下趋势:①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②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③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④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⑤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⑥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生产力是学校课程不断演变的最终动力,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课程的性质起决定作用);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4、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对课程的制约:对课程设计目标的制约;对课程设置;对教材编制。5、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课程理论。6、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经验课程(又称为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综合课程。7、当代学校的课程类型主要有: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第二节中学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是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2、课程设计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方式体现。3、课程设计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国家的指导性文件,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4、15\n课程计划的制定最终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直接依据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1、课程计划的结构包括:规定教学科目(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科的设置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2、中学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中学学科的设置必须保证中学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注意中学整体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3、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它的构成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它是编撰教材的直接依据,是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4、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5、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教科书中课文是最主要的部分。第一节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课程改革的理念(简答):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第一章中学教学(上)第一节中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1、教学: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2、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3、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4、中学教学的任务(简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称为“双基”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5、当代教学观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趋势(简答):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重视知识传授→重视能力培养;重视教法→重视学法;重视认知→重视发展;重视结果→重视过程;重视继承→重视创新。第二节中学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其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论述,或单抽一过程简答)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能决定的,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因为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意志和意识的人而且还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于教育者。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知识属于经验系统,是社会的,后天获得的,它的掌握进程长,可以终生学习不断积累。智力属于心理发展系统,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后天实践的合金,它的发展与生理发展有关。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及教师具有启发意义的讲授才有助于知识转化为智力。③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15\n(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是教师本身细想修养的必然体现);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一定的知识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而思想品德的提高也会对学习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能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不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使教学的教育作用流于盲目和自发,甚至放过思想教育的良机。也不能所学知识本身没有思想性却牵强附会地进行思想教育,甚至脱离知识的教学,另搞一套去进行思想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脱离教育内容,流于空洞和虚妄。)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既不能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也不要过于重视学生个人经验的积累,注重从做中学,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获得知识,而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师的系统传授,使学生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①引起学习动机②感知课程内容③理解课程内容④巩固知识和技能⑤应用知识和技能⑥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第一节中学教学原则151、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论述)①直观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直观性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其基本要求是: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②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启发性原则是教和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其基本要求是: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教学中应注意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即教学实践、中学生本身的实际和社会实际。④科学性与思想统一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其基本要求是: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⑤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即体现了此原则)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⑥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15\n它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基本要求是: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教师既要循序,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⑦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它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基本要求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15第一章中学教学(下)第一节中学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2、选择和运用中学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简答)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学的时限;教师自身的条件。3、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第二节中学教学组织形式1、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2、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3、班级授课制的特点(简答)※①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②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③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④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4、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指导、现场教学5、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第三节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基本环节:贝壳、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2、教师如何备好课(简答):①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②备教材(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钻研习题;备提问)③备学生④备教法3、备课应写的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4、上课的意义: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5、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简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得好;师生互动得好;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6、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中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生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7、课外辅导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学业评价评价是中教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中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测验,包括考试和考察)、技能学习的评价(口试)和情感学习的评价(观察法和问卷法)。第二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15\n1、狭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则认为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第一节德育目标和内容1、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它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2、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第二节德育过程1、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2、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诸要素之间有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论述)※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①知、情、意、行的概念(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是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②四者的关系(知是基础,行是关键。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影响着道德认识和调节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对道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③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多端性,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①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②活动与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的性质与作用也是不同的。(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因此它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①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②德育过程中分清不同的矛盾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针对不同矛盾,采取不同措施,做到德育措施的有的放矢。15\n①学生品的正是在不断产生与解决其主题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推动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向着德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发挥道德成长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案例陈冠希事件荼毒少年学生效仿自拍艳照上传(答:学生的成长不是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社会的影响,其中有很多影响是负面的。本案例中学生受艳照门时间的影响,从语言到行为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学校德育预期的方向正好相反,说明了学校德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矛盾,德育成效的取得,正在于不断克服外在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第一节德育原则1、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2、德育的基本原则(论述)①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贯彻此原则应注意: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②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而不能冒进。贯彻此原则应注意: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要掌握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并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以免,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贯彻应注意:教育者应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④爱和民主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同时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贯彻应注意: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注重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⑤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通过集体教育教育个别学生,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根据集体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及集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来的,符合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进程。贯彻应注意: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重视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各方面影响应协调一致,对学生的教育要前后连贯。这种一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德育影响要一致,二是学校内部整个教师团队对学生施加德育的方向要一致,三是德育影响要前后一致。贯彻应注意:教育影响要相互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案例张伯苓与学生共同戒烟(张伯苓意识到要想让学生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首先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一致对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最佳良方。)15\n案例魏书生转化差生的奇招(他深谙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他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被学生所感知,激发了学生向善的信心和决心,达到良好德育效果)第一节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运用要求: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2、榜样教育法: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方法。依据在于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运用要求:榜样要根植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不能神化榜样人物;注意适当地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3、道德叙事法,依据在于叙事所具有的育德功能,表现在陶冶道德情感、促进道德价值的理解、激发道德反思和引导道德行为上。运用要求:叙事前,有备而来;叙事中,运用技巧;叙事后,价值引导。4、交往实践法:对学生日常交往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运用要求:对同伴团体进行价值引导;激发同伴团体交往的动态化;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协调交往冲突。5、道德讨论法: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的方法。依据在于,人的道德发展的实质是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判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6、案例美国的道德教育课(注重价值引导,而非道德灌输。)第一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1、班主任是学校委派负责组织、教育和管理班级的教师。2、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道德反思。。;精神关怀。。案例绝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师生关系的改善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道德反思能力及其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能力。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助于其对教育信念和教育实践因果关系形成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加教育实践的理性自主,实现动态、开放、持续的专业成长。在今天,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对于教师专业的胜任能力。)第二节班级管理1、班级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2、班级规则可分为:道德规则、契约性规则和强制性规则。第十一章教育法规知识问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于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其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立法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素质。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教育。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15\n: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4、《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使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与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5、《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6、学历证书:学习经历的证明文件。7、学位证书:表明某人专业学术水平的证明文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执行。2、教师的权利:分为普通公民权和教师职业权。3、《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4、《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遵守法规义务;教育教学义务;思想教育义务;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保护学生权益义务;提高水平义务。5、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合格的中国公民;具备规定的学历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6、教师待遇包括:工资待遇;教师津贴和教师补贴;教师住房;教师的医疗保健待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1986年4月12日通过,2006年6月29日修订。2、义务教育的对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3、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2006年12月29日修订,2007年6月1日起施行。2、保护未成年人应遵循的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2008年9月颁发。2、内容和特点:“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于2004年3月22日颁布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