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62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古代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包含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和语言记录之中。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就汇集在《论语》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但是古代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停留于经验的描述,并时常带有类比、臆测的色彩,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还不具备形成学科的条件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n--1605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学1620年在他所设计的“知识之球”上确立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此后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变革。--\n--1776—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曾一度风行世界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往往与实际相抵触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1908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三个过程刺激—联想—反应或印象—同化—表现或观察—“心智的”消化理解—呈现。他主张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唯科学”的歧途;2、文化教育学--\n--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思辨概念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了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3、实用主义教育学--\n--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中心的教育,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理想。4、批判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种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学校教育是推进现实社会公平和现实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2、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将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4、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不能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n--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2、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的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learningbydiscovery。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难以推行。--\n--3、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这本书是他1957—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广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n--2、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3、教育的基本要素①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②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更广泛地看还应该包括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n--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教育三要素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中介系统为纽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就不会有好的效果。4、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世纪末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书中指出,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超出人类社会在动物界也存在着教育。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的教育》为题的演说认为教育的起源过程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主要动力。--\n--生物起源观点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为基础,分析论证了人类教育的起源问题。然而此观点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看到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断言动物界也普遍存在着教育现象,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界养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二、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20世纪初孟禄在《原始部落及其最简单形式的教育》一文中谈到了教育的起源问题。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原始社会并没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的心理起源学说的建构源自于对勒图尔诺观点的批判,他指出了勒图尔诺观点的实质性错误,标榜自己的观点揭示了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但是孟禄与勒图尔诺一样没有看到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界养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因为无意识的摹仿从其本质而言还是隶属于本能的范畴,他也没有说清楚人的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区别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于类本能的“无意识模仿”这是错误的。三、劳动起源说--\n--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是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教育理论界从恩格斯的“劳动创了人本身”这一论断出发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人类劳动的产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5、教育的历史发展①古代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于是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从学校产生之时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等方面。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宗教性和保守性;--\n--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②现代教育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当今,我国已完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快速地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但阶层的、种族的、性别的歧视仍远未清除。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③未来教育在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所谓“自由个性”,是指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摆脱了“物的依赖性”,从而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人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以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为依托的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客观基础的。--\n--总结:从总体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发展趋向上说,人的教育权是逐步扩大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因素是逐步增强的,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越来越重要的。教育总是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提升人的地位与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不断更新属人的世界。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他看成是人类个体成长变化过程;--\n--2、个体发展: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到生命终结的整个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广义的发展观;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统一的选择过程;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分为三个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3、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既包含人的自然属性的未完成性,也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未完成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能动性是人的精神属性的基本特征。正因为人的能动性才使得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具有根本的不同。4、人的发展的规律性:①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n--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我们称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这是指一定的已经形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独立演算习题的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儿童在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下演算习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②不平衡性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时间的先后上的不均衡的特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充分把握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关键期的概念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提出。关键期即在个体生命历程中,有某一个时期会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便不会再有同样的效力。③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n--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也要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教育的阶段应该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尤其是在教学活动的构建、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一定要充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把握一个阶段向高一个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教学合理地促进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和质的飞跃。④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获得最佳发展。⑤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即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5、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①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n--(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泛指个体生存在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加强,这也就是说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加强;(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题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含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n--总结: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华生一打婴儿理论);③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6、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三个方面的社会化: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n--(2)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个性化: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对人类发展的价值: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时间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n--(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5)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③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中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城固。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④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n--2、教育的社会功能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与宣传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4)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递;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教育对文化的发展;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n--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和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其社会层级地位和作用。意义: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其三,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总结: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自身的素质,也有赖于社会条件、有赖于社会给予人的就业机会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和空间;③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流动功能的区别和联系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此在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次层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2)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n--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3、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符合我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现代特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4、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n--①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②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1)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3)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障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始终居于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地位。而义务教育的重点,难点又在农村;要巩固和完善近年来建立起来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基本指标体系或质量底线;要积极扩大优质教育面,着力引导和扶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转化为优质学校,鼓励已有的优质学校办的更好,办的更有特色;义务教育还要继续普及和巩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让百分之百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乐于上学,读至毕业,有所收获,全面合格;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就业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n--3.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发展的龙头地位,高等学校既是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所”,又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观念创新的“发源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以后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以及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起指导和规范作用。--\n--教育目的以两种最基本的形态存在着,即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前者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或意向,故亦称为“应然的教育目的”,后者是指教育中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亦称“实然的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有下述重要意义:第一定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教育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定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第二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第三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评价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质量的根本标准。--\n--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看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人们往往是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教育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有区别的。第一,教育目的是理论性术语,是学术性概念,是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或范畴,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一定社会阶段的教育的理想价值追寻,体现的是理论上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而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或教育行政学范畴,主要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对教育发展的现实作政策性规定。第二,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是针对人的发展而言,更多地指向受教育者个体,而教育方针反映的则是国家对教育事业整体的要求和希望,定位的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教育目的具有理想性,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的目标,而教育方针则具有现实性,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思想,教育工作当前必须落实的要求,具有不可回避性和现实针对性。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教育的目的层次: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价值取向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5、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①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和制度的制约;--\n--②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人们既然期望将所提到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教育目的主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必须是教育活动的主体。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①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他们认为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n--总结:个人本位论把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潮的兴起和盛行的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资产阶级在教育上反对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思想的禁锢,反对封建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出要让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要尊重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但这是一种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教育目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发展,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具有片面性。这也是我们要反对的。②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代表人物如德国哲学家那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勒等人。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在他们这些人看来,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人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n--总结:我们认为,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今天应该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并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完全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正确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这是我们今天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必须避免的片面的思维方式。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制定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选择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①观点: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类社会历史也只能被理解为人的活动的历史,,在历史活动中,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形式,就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去培养和造就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些被教育所造就的人,也通过改变环境、改变社会条件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人的自身不断发展。这样,教育社会与人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殊运行机制,并且这是历史之网上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建立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②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形态,并从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考察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n--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古代社会里“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发展的特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第二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里,以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换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以个体发展的片面性为代价换来了人类总体的全面发展,随之也就产生了对个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不可能的。共产主义是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这是第三阶段。在这里“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③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其次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挥在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8、我国的教学目的①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中国古代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培养“君子”,具体表现就是“学而优则仕”。--\n--中国古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教育塑造理想人格,并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德行修养来服务并服从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说到底,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利益。②我国近现代的教育目的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开始探索新的教育发展的道路,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观念,该教育宗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遵从和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忠君”和“尊孔”,反映的是“中学为体”的要求,另一部分是构建新的国民素质即“尚公”、“尚武”、“尚实”实质上是反映西学的要求。按照这个教育宗旨来实施教育实际上只能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所谓“顺民”,因为,教育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这两个教育方针实质上是国民党“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政策的诠释是为国民党专制统治服务的。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一直延用到建国后的50年代初期。③新中国的教育目的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n--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然而在“文革”时期过分强调了政治和劳动,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劳动者对立起来这种极“左”思维方式破坏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我们党根据不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教育目的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几个代表性的表述。1、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2、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里,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3、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n--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4、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5、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精神:第一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第二坚持要求全面发展。第三注重培养独立个性。9、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n--①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其一,普通中小学教育为学生做人打好基础。其二,普通教育是相对专业职业教育而言的是专业,职业教育的基础。其三,普通中小学教育要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的组成部分: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活动。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地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普通中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培养他们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成熟增强他们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普通中小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兴趣和习惯。--\n--3、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普通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教育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政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养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主体意识、群体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和对改革开放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中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如绘画、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n--5、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同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主要是,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探究学习、生产劳动等,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并积累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对生活理解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关爱与责任感养成学生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n--第五章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它应包含两大基本要义:一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仅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而且包括各种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组;二是指为保障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正常运行,各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整套规则。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2、教育制度的特点第一: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介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之间。它在制定过程中,会反映制定者的主观愿望或特殊价值取向,会受到制定者所具有的教育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导向,但是同时也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其客观基础和规律性。它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个体都不能因为个人喜好随意地制定或废除教育制度。第二: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由制定者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第三:历史性。教育制度作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总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国对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所确立的教育制度也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制度的历史性特点。--\n--第四: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规范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运行的整套规则,对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中的个体成员的行为具有强制作用。3、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客观需求;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具有直接的影响性;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特性和教育的制度;4、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的历史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制度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未分化状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完全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不存在教育制度;自奴隶社会开始,社会逐渐呈现阶级性和等级性特点,使古代学校烙上了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烙印,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它只培养少量的剥削统治人才;现代学校不仅具有阶级性特点,而且具有生产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其培养目标上,即它不仅培养统治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文化教育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众多的有文化的生产工作者。--\n--现代教育制度逐渐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由过去单一的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的,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①双轨学制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双轨制中的两轨相互平行,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双轨制不利于普及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大量需求的缺点,使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于是,双轨制发生了变革,逐渐朝着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的方向发展。--\n--②单轨学制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单轨制的优点是,不仅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同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制而言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因此,单轨制被众多国家所采纳。③分支式学制分支型学制是西方现代学制类型之一,20世纪上半叶产生于前苏联。该学制的特征是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右,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畅通”,是一种既有单轨型学制特色又有双轨型学制某些特色的新型学制。7、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①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发展第一: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的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第二,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②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重大变化--\n--1、幼儿教育阶段: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无初高级之分、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年限缩短、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3、初中教育阶段:初中学制延长、把初中阶段看做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不把它看做初中的初级阶段;4、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5、职业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6、高等教育阶段:多层次、多类型;8、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1902年,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但未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这个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其突出特点是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从七岁入初等小学堂起需要到三十二、三岁方能读完通儒院。2、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n--辛亥革命后,1912年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又对旧学制加以修订并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施行后,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初等教育阶段年限过长,中等教育阶段年限又过短,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进度无法衔接等。北洋军阀时期,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又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新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新学制,即壬戌学制,通称为“六三三学制”该学制在学校系统上将全部学校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国民党统治时期,继承了壬戌学制,虽几经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3、新中国学制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不仅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前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而且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其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明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发展的方向第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贯彻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生教育的萌芽。--\n--1956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育和学制也要求作相应的变革。195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因此,许多地区纷纷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同时,业余学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提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口号,对我国学制造成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没有顺应当代中学学制延长的发展趋势,不符实际地将初高中都缩短到两年,第二,没有顺应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取消中专和技校,盲目发展普通高中,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同时普通中学又片面强调实用,热衷于专业化,第三,没有顺应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发展趋势,将高等教育缩短为三年,把很多院校、科系、专业取消,使人才培养比例完全失调,第四,没有顺应当代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趋势,把这类教育形式完全取消,扼杀了职工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和知识更新的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学制遭到严重破坏。4、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①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决定》将全国划为三类地区,分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明确了义务教育实施中社会、家庭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n--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④基础教育权用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改革、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2、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①确立了本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②确立了教育的结构《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教育类型。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③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④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改变“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n--⑤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3、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2010年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n--为此国家在该计划中提出了12项重大行动,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创建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和终身学习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为培养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教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依法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投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9、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1、学前教育幼儿园。主要由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机构实施,招收36、7岁的幼儿。2、初等教育。即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业余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为3年高中为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于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的修业年限可以适当延长。4高等教育。是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的招收对象是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是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是45年业余学校修业年限适当延长。硕士研究生修业2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对象是获得硕士学位者同等学力者,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10、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①适度发展学前教育;②全面普及义务教育;--\n--③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n--第六章课程1、课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科的总和,所谓教学科目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门科学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课程: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①课程方案课程方案也指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照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3、课程的基本问题①课程设置的发展--\n--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主要是四书五经;古希腊:七艺(文学、修辞法、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②课程理论的发展1、斯宾塞于1859年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学习科学是进行所有活动的准备,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2、1902年杜威发表的《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最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创立了“儿童中心论”由此创立了活动课程论;3、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该书被视作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4、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4、课程的分类①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而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n--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它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是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③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④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课程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也称潜在课程。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n--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在国家范围内具有课程领域内的权威性、课程实施的强制性特征。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国家中央政府授权地方编制能够反映地方性知识、为地方服务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5、课程设计①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具体问题: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过于具体、目标行为表述太细致,往往会限制过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研制;而课程目标过于抽象和概括,又不利于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不利于课程评价,因为,应当使这两个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需要有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等不同层次,这样才能对课程实施起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n--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所谓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体验性目标(及描述学生自身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表现性目标(即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②课程内容的设计1、概念:从总体上讲,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基本性质是知识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两种形态;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生应获取的直接经验,情感体验是教材上难以体现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课程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直接经验形态的东西。把课程内容等同于学习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把学习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体验,强调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的支配作用,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在的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课程内容的选择间接经验的选择: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成果,间接经验包含在各种形式的科学中,注重下面三个方面:科学的基本事实;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n--直接经验的选择:直接经验是指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如社会生活经验、学会处理与自然事物关系的知识和经验与技能技巧等等。选择的依据:生活的逻辑,是关照学生现实生活的逻辑;结构和体系:学生处理与自然事物关系的直接经验;学生认识和处理与自我关系的直接经验;学生处理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直接经验;3、课程内容的组织直线式与螺旋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6、课程改革①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当前各国在课程改革中普遍倾向于培养学生公民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造性的进行工作的能力,并注重国际理解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将就学习方式的多样化;②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基本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目标:一是改变课程实施中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n--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是改革课程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与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四是改革课程管理,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五是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与学生生活、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六是改革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n--第七章教学1、教学概述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和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意义: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①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它是组成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揭示了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发生变化的规律性,反映了科学文化发展的现代水平)、基本技能(学生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是指一种操作或动作的自动化);--\n--②发展体力(指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包括持久力、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与身体健康水平有关)、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知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表达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核心成分是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思维力)、能力(指个人完成某种体力或脑力活动的主观条件,它包括体力、智力、知识和才能。能力通常指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但也指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和创造才能(指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智能、灵感与一支去探索发现、创造上位知晓的新的知识或方法的能力);③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2、理论发展①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孔子:学思行;《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记》:教学相长;朱熹:强调学与思;王守仁:知行合一;苏格拉底:产婆术;昆体良:模仿、理论、练习;②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夸美纽斯:推进学年制度、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使中世纪以前的无序的个别化教学向有序的制度化的班级授课制转变;教学艺术的根本指导原则是模仿和遵循自然的秩序;模仿的原则:模仿、偏差、纠正;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重视事物的真实性质和起源;卢梭:教育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重视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确立了能动的儿童观或学习观,把儿童作为学习与教学的主体,并首创发现教学,为现代教育理念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n--赫尔巴特:把德行作为最终目的,把多方面兴趣作为较近的目的,重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教学,教学的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学生心理活动:注意、期望、要求、行动;③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变革杜威:批判旧教育的主要特点:消极的对待儿童;反对设置广泛的额课程,片面追求学习知识的数量,忽视掌握知识的质量;应当将儿童的经验与课程的系统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结合起来;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凯洛夫:提出了知觉具体事务、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是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应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赞科夫:主张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论体系中起决定的作用;布鲁纳:倡导发现法,学习每一门学科的情节:获得,转换,评价。④我国新时期教学过程性质的论争认识说;发展说;交往说;价值说;多质说;3、教学过程--\n--性质: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接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上的主要功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掌握其方法和程序,养成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应当处理好的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n--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方向、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的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得到真正的提高、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4、教学原则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符合科学要求的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n--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③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的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地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重视运用语言直观;④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发扬教学民主;⑤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n--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将系统的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⑥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成有效的运用。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⑦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⑧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5、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特性:目的性、双边性;--\n--相关概念:教学方式: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和形式,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和编排;教学手段: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型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教学方法的选择:①课题与课时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和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方法特点。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班级上课的特点。③学生的情趣、可接受水平、智能的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风与习惯。④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思想与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与能力,个性与特长。⑤教师与学生活动的配合、互动教师主动性与学生主动性的动态平衡。⑥讲与练,学与用班级、小组与个人活动,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或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结合。⑦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沟通、合作与竞争。⑧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n--⑨教学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以及其他可利用的时间。10对可能取得的效果的慎重预计与考量。常用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事物、事实与事例作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与正确的技能;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除了要考虑是采用讲读、讲述还是采用讲解、讲演的方法外;还需要对讲授策略与方式作更为深入地研究与决断;②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③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思考题;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n--④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基本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⑤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实物、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讲究演示的方法;⑥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基本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⑦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基本要求: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⑧讨论法--\n--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⑨研究法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基本要求:正确选定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循序渐进,因材施教;6、教学组织形式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进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①个别教学制所谓个别教学,是指一名教师面对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优点: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但是,采用个别教学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②班级上课制--\n--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额特长;③道尔顿制道尔顿制中,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进行辅导。④分组教学制指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组进行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人才培养,但是很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⑤特朗普制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课的类型和结构:类型可以分为根据教学任务区分以及根据教学方法区分;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相互关系;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①备课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要做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做法;--\n--②上课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③课后的教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7、教学评价概念: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场地、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意义:运用它来探明、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教学活动死一个信息传递系统,教学评价则是这个系统的反馈机制;分类:①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状况作出的合理评价,目的是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n--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而不强调成绩的评定。终结性评价又称为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与学习过程的整体检验,一般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②根据评价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相对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③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调动其积极性。②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它要求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③指导性原则--\n--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④计划性原则只有加强教学计划的计划性,才能保证每门学科的教学都能有计划地按课题和课时的要求,自觉积极而规范的进行,不至于,失范,失控,产生盲目性和造成质量下降;才能做出合理的安排,不至于考试太多或过于集中,使学生和教师负担过重。教学评价的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②测验法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测验的种类:常用的测验有: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n--问题情境测验(是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是相对于教师自编试题的测验而言的)③调查法问卷、交流;④自我评价法运用标准方法、运用核对表、运用录像机、录影机;--\n--第十章德育1、德育概述概念: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学校教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人应当怎么生活才有意义的问题;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功能: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悟,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因为青少年处在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年轻又单纯,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到外界的消极影响;但是要克服两种思想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德育的作用,另一种倾向是认为学校德育无所不能。--\n--学校德育不仅对学生有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德育也存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所谓德育的负向功能是指由于德育方向不对或方法不对,甚至,方向方法都不对,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任务:一是培养爱国、守法、明德的公民,二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三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层次结构:中小学教育内容的层次:德育内容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问题;不顾社会现实状况,只讲崇高理想,甚至认为教育就是要讲求“高、大、全”,但又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其结果,甚至连“底线”都保不住,产生了事与愿违的令人失望的后果;中小学教育内容“古今中外”的问题:是指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如何处理本土道德文化与外来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不仅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应该学习其民主、平等、自由、法制、公平、正义及人道主义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更应该创造性的超越,少走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学生生活与道德内容:我们既要强调德育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学生的道德问题与心理困惑;同时,又不能把德育庸俗化,把学生的生活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放弃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作用和导向作用。--\n--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体和社会主义思想为德育的“主旋律”2、品德发展规律品德诸要素的发展:①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及评价.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②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③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动;品德发展的规律:①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②个体的拼的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当客观的道德要求为儿童所需要、所选择、所接受,并与儿童已有的到的状态相矛盾时,才构成儿童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儿童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③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n--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①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儿童和青少年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活动,一方面,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产生好恶、爱憎等情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其中家庭影响最为显著。另一方面,他们上学后,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自益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品德,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当学生在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能够使外部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因为他们在完成一定的额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必须遵循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与要求,从而去推动他们去开展道德活动,经受道德锻炼;另一方面自身也会“自然地”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n--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②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开展德育活动时,就应该注意全面性,兼顾知情意行各要素,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颇,学校德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动力量,任何德育模式,都不能忽视这三个基本方面;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儿童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的得到发展,不可把四者割裂,以致对某些因素有所偏废,损害了其整体功能;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③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4、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n--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①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德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审视生活、评价生活,感悟生活意义与生活理想,形成选择生活,更新生活的意向与能力,因此不能不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贯彻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n--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源于生活,品德在生活中生成,并不意味着拒斥理论学习,但理论的教育与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尊重学生的存在,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正是由于学生生活的社会性和心历时空超越其身历时空,所以作为人类文化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才能与学生生活对话,开展所谓“视域交融”,情感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摆脱自我中心而胸怀社会、胸怀人类,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正是因为学生生活是个人的,德育面对学生生活,不只要面向学生的“身历世界”,注意其身历世界的特殊性,而且要面向他们的“心历世界”,重视他们的“心历世界”的兴奋点,了解他们思虑什么,希望什么,厌恶什么,有什么困惑与烦恼,所以,德育的理论教育与学习也只能是对话而不能是灌输,只能是“视域交融”而不能是“视域等同”,只能是情感交流而不能是生硬说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既具有共同倾向性又有个人独特性的道德主体;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道德信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而生活则是具体的特殊的,学生即令具有一定道德信念,但遇到复杂的生活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这也是学生常常说的多,做得少或办事的动机好,效果却不好的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也要指导学生的活动与交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行为方式,锻炼应变能力;②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③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n--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④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⑤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绝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⑥在集体中教育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n--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⑦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组建教师团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4、德育途径和方法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校园生活;德育方法--\n--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德育与教学不同,不仅可以依靠教师来做,而且可以依靠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做,还可以通过学生集体及其它学生来进行。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陶冶、奖惩和制度;①说服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感到有必要了,才能自觉地履行。说服方法的实质在“服”而不是“说”。说服的方法要求的是“以理服人”学生“心领神会”、“心悦诚服”而不是“以势压人”,“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说的越多你的认识越高”说服方法常表现为师生对话,在关系上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在认识上相互沟通,在认识上得到共鸣,在行为上共同选择,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②榜样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n--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③锻炼锻炼是有目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方法;锻炼包括:联系、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适当指导;坚持严格要求;注意检查和坚持;④修养修养是教师引导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指导修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⑤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n--陶冶包括:人格感化、坏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⑥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奖惩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方面,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⑦制度制度是指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首先学校制度为学生建构合理、有序的学校环境、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运用制度方法应该注意以下两点要求:学校制度要合法;学校制度要合德:第一,让学生来参与制定、选择和执行学校的的与制度;第二,发展为主,确立发展为主的原则,学校德育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学生的道德的积极发展,规范与制度都只是手段。--\n----\n--第十一章美育1、美育:是对一切旨在培养人们美感的教育活动的总称;2、美育内涵认识分歧的原因第一,从美育的学科归属来看,它是属于美育还是教育学,或者是边缘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第二,从美育的具体实施来看,由于它与教育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导致人们有意无意混淆其区别,甚至取消美育;此外,审美教育的发展水平必然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状况的制约;3、美育内涵的主要几种看法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是精神教育;4、美育的内涵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美育内涵的确定还应遵循独特性原则;--\n--5、美育的价值美育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审美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的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选择构成了人们的审美教育价值。审美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作为未来理想社会新基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即审美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人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一、美育使教育走向完善①美育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提高人们辨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对各种美的感受能力;发展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人精神世界的水准;②美育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教育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追求美的创造活动,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达到审美上的要求,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真正使教育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来运行,也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人类追求和创造美的活动,这样,教育活动就如同马克思所讲的那样,是一种按照人的自身愿望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对象化了的活动,这就是教育活动的美学原因。③美育有助于协调和发挥德智体各育的功能--\n--二、美育使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得以延续和发展①美育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②美育是人类精神家园的一方沃土③美育引导人们在自己创造的幸福家园中诗意的栖居三、美育促成人的自由与解放①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主体性向高级阶段发展②美育能够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6、美育的任务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类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当然,要鉴赏美,不能仅仅凭审美观点,还要有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授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③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7、美育的内容一、形式教育--\n--形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形式美指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的美,美的形式是审视对象的外部没的表现形态和内部美的结构方式;①形式美及其教育功能形式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形、音、色等自然属性与人感觉之间同构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来源于音、形、色组合的规律性;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②美的形式及其教育功能二、理想教育①理想的审美特性形象性和情感性,首先理想往往展现为一幅关于未来的美好途径,其次理想总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理想,而这个人或这些人对于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绝不是抱着冷冰冰的纯理性的态度;②理想教育及其功能理想教育主要包括社会理想教育,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爱情理想教育三、艺术教育表演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语言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n--8、美育过程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①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应,人的审美活动是由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几个心理要素和谐动态地组合而产生审美经验,形成审美观念、趣味与理想,发展审美创造力,审美感知是审美过程的起点;感性直观是人的审美活动和儿童审美心理的重要特点;②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审美兴趣和情绪体验,就是对审美对象形象性、情感性的鉴别和评价,也是一种审美判断;③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儿童审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是以生活、学习、劳动和艺术鉴赏活动为基础的,他们从那些活动中感知到美,又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9、美育原则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n--①形象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和和谐、对称、节奏等形式,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②情感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和艺术的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入迷的陶醉状态,使美融化于心灵。③活动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该通过审美活动,贯彻以活动教育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受到审美的熏陶;④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审美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使他们对美和艺术的兴趣爱好与美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⑤创造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美育应当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知各种形式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并塑造和美化自身;10、美育途径和方法①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首先要发掘学科内在的什么因素,揭示不同学科内含的审美价值,其次要注意方--\n--法的更新与变革;②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首先,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再次,利用大自然进行美育,还要掌握自然美特征和学生的审美特点;最后,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的审美观念。③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美育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现美:应当使学生明了爱美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提现美;第二要引导学生善于选择衣着打扮,讲究服饰美;第三,要教育学生讲究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美。--\n--第十二章体育1、体育:广义的体育意指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狭义的体育即指学校体育而言,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学校体育是完整的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2、现代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学校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日渐丰富和扩大:体育、竞技体育、身体娱乐;学校体育的社会作用受到了普遍重视;运动教学构成了学校体育过程的基本方面;3、学校体育的意义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发展青少年体育,既是普及的需要,也是提高的需要;4、学校体育的任务第一、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第二、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n--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守革命纪律、勇敢顽强、努力进取、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5、学校体育的内容田径运动体操球类游戏军事体育活动游泳武术6、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过程的操作性、体育过程的流动性、体育过程的分散性、体育过程的强度性)7、体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体育过程的纵向规律: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特点,把学校体育过程视为一种按自由活动,规范活动,自主活动的那个渐次交替展开的过程;根据学生在体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身心活动的规律性,可将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阶段构成循序渐进过程;体育过程的横向规律:--\n--体育过程是发展学生自身机能与提高精神素养相结合的过程;体育过程是掌握体育运动基本知识与参加体育锻炼相结合的过程;体育过程是规范训练与自主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体育活动是普及提与观念与提高运动成绩相结合的过程。8、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策略一、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育的含义;②要求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③倡导多种形式普及的现代体育概念;二、增强学生的体质①对教育者进行现代体育观念的教育;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③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体质测评指标体系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①启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②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体育课堂教学;③改革体育教育方法,寓趣味性愉悦性于体育教学中;④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四、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长①发现苗子,培养尖子;②上好体育专项提高课③坚持办好校运动队--\n----\n--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对我国几十年来课外活动、活动课程与社会活动的继承和发展,,是应对时代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挑战的基本策略,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净胜,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根本要求;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背景①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素质的根本要求: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中小学素质的要求;信息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的要求;②改革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课程教学目标单一;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学习方式单一;3、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①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n--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②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4、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目标丰富学生的经验;完善学生的生活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①研究性学习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提高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科学的态度和道德;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培养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②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注重手脑结合地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n--以制作项目或产品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逐步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技术含量;拓展学生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追求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统一;④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的普遍运用;--\n--第十四章班主任1、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活动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3、班主任素质的要求: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的教育信念、家长的心肠、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善于待人接物;4、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n--5、班集体: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和兴,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学生群体:①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而要关怀它和尊重它,看到它的积极一面是主要的。②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6、集体的发展阶段以及培养的方法发展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确定集体的目标;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7、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不同于集体教育,它不是面向集体,而是面向个别,它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单独进行的教育,一般包括个别谈心、道德谈话、个别指导、辅导和帮助等;--\n--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典型;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①观察②谈话③分析书面材料④调查研究二、教导学生学好功课①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教育;②加强学习纪律教育;③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三、组织班会活动组织班会活动要有计划:首先对一个学期的班会活动要有一个总的设计,总的计划,然后,对组织每次班会都要有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组织好一次班会极不容易:首先,要确定能引人注目、激动人心、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主题,其次,要选择能表现主题,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再次要尽可能使多数学生参与准备四、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五、组织学生的劳动①准备工作--\n--②组织与教育工作③总结工作六、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①统一校内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②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要求七、评定学生操行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n--第十五章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其次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再次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最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出发,教师的劳动都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必然会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③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工作是变动不居,最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所做出的及时反应、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上,即教育机智;④教师劳动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额育活动的自主权上。2、教师劳动的价值一、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①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n--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来看,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从微观上看,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②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二、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首先,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其次,教师劳动价值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第三,教师劳动价值具有隐蔽性;3、教师的权利和义务①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独立工作的权利;自我发展的权利;参与管理的权利;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②教师的义务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除了必须承担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般义务外,还必须履行如下基本职责:1、遵守宪法、发来吧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n--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一、教师角色的“角色从”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⑤“研究者”的角色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①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②“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③教育者与研究者的冲突④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n--5、教师素养的要求一、高尚的师德①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热爱集体,团结协作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二、宽厚的文化素养三、专门的教育素养①教育理论素养主要指教师对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能恰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能自觉、恰当地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生化,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设想;②教育能力素养主要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③教师研究素养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观点与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四、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指教师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有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6、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的分布与结构失调;教师的质量不均衡;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资流失严重;不少教师还缺乏现代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加强教师在职提高--\n--第十六章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特性: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型;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2、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对象学校管理手段3、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学校管理体质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体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两个方面;4、学校管理目标--\n--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学校管理目标有,向量性、集合量性和预计量性。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实现的要求:保持各种目标的协调一致;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组织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5、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相互关系6、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学思想管理--\n--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师选拔教师培养教师的任用教师的考评教师管理的发展趋势逐步实现职务任聘制趋向科学化、人性化和服务化注重发挥教师组织的效应学生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学生思想品德管理、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生健康的管理、学生组织的管理、学生的课外活动管理要求: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学生进行依法管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总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财务管理、生活管理、校产管理、生活管理;7、学校管理发展的趋势学校管理法制化;原因:第一,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第二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三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n--措施:第一,转变管理职能,切实依法行政;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第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第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第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第六,完善保护机制,维护学生权益;学校管理人性化第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第二,再分配工作任务时,要考虑人的个体差异,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和爱好;第三,要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把满足需要作为工作的起点,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第四,要努力建构一种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机环境,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集体归属感;第五,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管理和育人的功能;第六,要转变管理观念,改变管理方式,贯彻管理即育人,管理即服务的思想。学校管理校本化;--\n--校本管理是指学校在教育方针与法规的指引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质言之,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校本管理的首要特征就是学校在财政、人事、课程与教学三方面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另一个特征就是共同决策;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教育行政部分要简政放权;第二倡导集体参与,共同决策;第三开展校本研究,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学校管理信息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另一方满是学校管理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带来的变革:第一,学校信息系统的建立,改进了学校业务流程,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力,提高了管理效率;第二,学校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出现,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封闭与隔离,使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等信息得以有效的交流和传递,快速、集中而清晰地呈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决策效力和质量,第三,学校的公共服务呈现普遍性和跨时空的特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利用学校的信息,学校信息服务的公开性既提高了学校的服务水平,也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