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等教育学》说明:1.资料中粗楷体字为教材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请大家特别注意。5.本资料仅供参考,还请各位学员以仔细研读书本为主。预祝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正式讲述高等教育问题之前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学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各阶段中涉及到大学或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走过了19世纪末以前漫长的成长阶段,度过了20世纪的扩张时期,现已跨入了21世纪的门槛。2.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3.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主体动因外,主要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和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促进的。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简况4.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特征来分析,即成长中的高等教育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5.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6.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7.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8.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9.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10.七艺:即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三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四艺)。11.中国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1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13.这一阶段世界公认的教育家,西方历史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以及“智者派”成员;中国主要为孔子和老子。1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1--\n**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15.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1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学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17.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其学说和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18.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9.高等教育萌芽阶段的显著特点:①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②专业教育性质模糊,③学生年龄参差不齐,④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⑤这时的高等教育不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是相对于当时的知识水平而言的,故后人将其表述为“高级学问”(higherlearning)。20.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主要指形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教育和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21.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开始的。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型和特征。22.中世纪大学:指12~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之滥觞的高等学府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23.大学(universitas)一词,原意就是“行会”。行会组织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学术活动组织的最重要的力量。24.在中世纪大学中,教师和学生开始按一些专门的学科(法律、神学、医学及人文学科)聚集在一起,采取“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当时课程的安排上,课程是经过较大修改的“七艺”。25.到14世纪中叶,大学课程有了很大发展,主要包括三类:学士学位课程、特许课程、硕士学位课程。26.教会和僧侣在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及办学实践,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7.在中国,汉代的太学为高等教育从萌芽走上雏型奠定了基础。在汉代的太学,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大学教育制度、形式与方法,如考试制度、大班上课以及学术称谓等。而始于唐、盛于宋的中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制度——书院教育,是从萌芽走向雏型的标志。书院教育与学术结合、自学与讲授结合、自由研习、争辩论道、游学访问、修身养性等学风,对后世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8.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29.高等教育雏形阶段的显著特点: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2--\n**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领域。30.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把这一阶段推向了高峰;同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31.在欧洲当时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逐步将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在制度上衔接起来,即把高等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同时,随着知识的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在组织和内容上不断发达。5.世纪,德国人文主义者、路德派新教领导人梅兰克顿创立的拉丁文法学校,人文主义者斯图谟创立的文科中学,风靡德国及欧洲其他城市;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家哥勒创办的圣保罗学校,成为新型文法学校的样板,特别是著名的“公学”产生后,都成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机构,成为进入高等教育的阶梯。至此,欧洲的大学教育开始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1.在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英国,经由以纽曼、阿诺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由教育派与以赫胥黎、斯宾塞为代表的科学教育派之间展开的长期激烈的抗衡之后,自然科学教育终于在传统的大学教育里站稳了脚跟,在其他新建的大学里,则得到了迅速扩展。这是大学教育观念在欧洲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2.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围绕着各种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3.在西方高等教育进入成型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却步履艰难、曲折发展。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明清时期高等教育实质上的萎缩。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是指它的形式开始从单一走向多样,其职能不断丰富和充实。9.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新职能。38.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揭开了新大陆高等教育史的第一页。39.通过19世纪美国的“赠地学院”产生了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40.在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教育的形式与结构得到了大发展。从层次上看,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外,“初级学院”在美国出现(1901年伊利诺伊州建立美国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研究生院(1876年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正式创立)也于19世纪中叶后在美国诞生。完整的体系首先在美国形成,继而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从类型上看,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高等教育日臻完善。41.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直到1840年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大国的大门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才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的一部分。西方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输入进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碰撞、融合,催生了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普遍兴办了近现代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1901年,光绪皇帝下诏,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由此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由古代迈向近现代,贯通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轨道中。4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20世纪完善以后的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43.规模化:二战后高校规模、发展速度和入学人数都获得了极大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却是20世纪后半叶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世界高等教育普遍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3--\n**1.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率先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2.中心化: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机构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其中,“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领域面向经济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3.综合化:科技加速发展以及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发展趋势,使高等教育表现出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特征。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愈来愈相互渗透和融合,涌现了大批交叉和边缘学科。高等教育作为创造新知识、新科学、新文化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园地,不仅要适应这一趋势,而且要为这种融合的发展和新科学的诞生起促进和催生作用。这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共性的时代特征。4.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科的整体化发展趋势,要求21世纪人才素质综合化。第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要求,推动了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在全球兴起。全球教学改革呈现出四大特点: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双向性以及教育方法的综合性。第三,教学内容的改革,着重体现在大力推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重组,主要对三类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重新确立和重新组合;二是内容更新,主要是课程综合化、创立新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大规模更新。5.国际化:“国际化”或“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后50年中日益明显的一个特征。“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功能中的过程。6.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大学的早期就存在,但那时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进入20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表现为:①内容更为广泛;②空间更加宽广;③活动方式更为多样。④课程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一个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的因素。7.职业化:二战后,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由普通教育论到专业教育论的转变。随之,高等教育出现了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传统高等院校鼓励更多地开设有关职业准备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高等教育向职业化趋势发展,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8.国际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出,未来的人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即“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和“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9.终身化: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一个人一次性受教育,而变成了终身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的事情,出现终身化趋势。“终身教育”一词1956年首次出现于法国议会的立法文件中。20世纪60年代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推动下,终生教育由个别国家的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国际教育运动。10.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①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②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③强烈要求冲破传统学校那种僵化呆板的体制以及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和规定,采取有利于学习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人置于广泛的学习领域之中,并且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④注重教育的民主化,体现了国际性,是当代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11.终身教育思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并直接导致了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发展。12.国外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无论从提高工作适应性,还是从4--\n**提高生活质量来看,都必须告别“一次教育观”,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终身教育观”。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终身教育观”将逐渐实现四个转变:①动机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②内容上从知识习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③形式上由单一化到多样化学习的转变,④结果上由学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活到老,学到老”不再只是那些“嗜学者”的专利,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第二,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和推进“终身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观”,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策略和政策。56.多元化:20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各国竞相创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教师训练机构、行政和管理学院、成人教育机构、虚拟大学等,以便向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57.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多样化。本科教育上下延伸,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结构,或许有更多的划分。第二,类型结构多样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大学外,还出现了培养工业、商业、农业人才的学院以及高等职业学校。第三,形式结构多样化。在正规全日制教育形式外,还有非正规高等教育。第四,高等教育跨学科性教育方兴未艾。跨学科教育力图消除传统学科阻隔,使跨学科的普通教育与专业培训有机结合。第二节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58.高等教育研究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法考证。但有关史料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汉代编纂的《礼记》中,《大学》和《学记》都有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述。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59.在个别研究阶段,高等教育研究主要由一些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或实际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自发进行,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则体现在学者们对哲学、政治、伦理、社会、经济、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中。60.高等教育学产生于组织研究阶段。有组织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1880年法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会”,但其主要发展则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一是出现了许多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或组织;二是许多高校设置了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研究人才。61.中国20世纪50年代前后学习苏联,也曾出现过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机构。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编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而得到确认,并作为一个辞条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62.高等教育研究进入系统研究阶段后,学科体系开始形成。1979年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筹备工作会议。1993年成立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是一个专门探讨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组织。1981年,厦门大学高教室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联合招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高教所设置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这是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1986年7月,厦门大学高教所又被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63.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阶段的特点:①高等教育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迅速扩大。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③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④高等教育边际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第三节认识高等教育学5--\n**64.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65.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主要来自于认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66.1984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这是全国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的、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67.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主要依据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构建。王伟廉的《高等教育学》:首次把课程与教学领域作为逻辑起点。胡建华等的《高等教育学新论》:主线是历史——现实——未来,从范畴水平来构建学科体系。薛天祥的《高等教育学》:以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以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为逻辑而展开。杨德广的《高等教育学新论》:按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来安排,大学生是逻辑起点。第四节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68.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①多学科研究法;②文献研究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反思批判法;⑤体悟总结法等。69.哲学层面的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高级最普遍的方法论,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学说,是方法的方法。70.一般科学层面的方法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方法;二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7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严密而规范的程序(提出假设、编拟研究方案、严格实施研究方案、尽可能收集资料、定性定量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体系)进行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72.多学科研究法:是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73.文献研究法:是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并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74.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法,是选择典型的、特殊的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并由此得出一般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75.反思批判法:指运用批判的思维方式通过揭示已有教育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狭隘性和暂时性,从而提出新思想或理论的研究方法。6--\n**76.体悟总结法:指通过亲身经历教育实践后,通过对自己或同类人经验的分析研究、独立思考而悟出或总结出教育思想或理论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本质及其认识基础、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重点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与把握。第一节教育与高等教育1.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终点,人还是教育内部结构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2)人的本性中蕴涵人的内在价值,(3)人性是朝着愈来愈完美的趋向发展。3.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4.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观:(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5.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均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目前仍然没有定论。目前主要指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6.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7.在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Higher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UniversityEducation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的,是一种进行专业教育的机构。8.高等教育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9.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10.从高等教育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学科知识和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11.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带头层次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志。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带头的指导地位。12.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上。13.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是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14.高等教育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起作用的,向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15.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16.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三是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7--\n**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地位1.高等教育的价值即高等教育与其服务对象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主要包括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2.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也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可分为(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3.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4.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个人本位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观中产生最早、至今仍很有影响的基本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大学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3)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5.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6.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基本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7.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8.大学走进社会中心的历程:(1)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成为专注于探究治世之法和天理人伦之道的“象牙之塔”。(2)工业经济对科技的要求,相应地对大学提出了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科技的要求,由此改变了以往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状况。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逐渐与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发生联系,走近经济社会。(3)知识经济使大学从工业经济时代处于经济社会的边缘到知识经济时代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9.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首先,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其次,大学又是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再次,大学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10.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看,发挥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中心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走进经济社会中心,积极投身于知识经济时代行列,以其知识、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更是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第三节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1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①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②社会制度、③文化传统等都影响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2)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①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②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③为文化发展服务。12.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主要体现于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创造上。13.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②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与条件;③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④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关键。(2)高等教育引导和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①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②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③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14.个性化高等教育着眼于大学生的“平等自由化人格”的培养。8--\n**第三章高等教育教育目的凡人都是有目的的,当然从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它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有何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什么是通才教育?什么是专才教育?这些问题就是本章我们所要讨论的。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如何确立高校的培养目标。第一节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一般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为谁培养人,即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目的;三是怎样培养人,即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育方针的特点:第一,教育方针的阶级性。第二,教育方针的历史性。第三,教育方针的时代性。第四,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3.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的设想或规定。4.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大体上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它客观上反映社会和整个社会成员对教育对象质量规格的要求;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进行调节和控制;三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发展目标,它由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指标体系构成,具体指导学校教育工作。5.教育目的的作用:(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3)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6.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客观尺度――社会需要;(2)内在准则――个体需要;(3)根本依据――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7.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是概念上的不同,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因而政治色彩较浓,属于政治性概念,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较浓,属于学术性概念。二是层次上的差别。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居于中间层次;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实现形式,处于最低层次。三是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因而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一旦提出,不会轻易改变;培养目标相对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稳定性要差得多,它会随教育体制、招生对象、学制、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2)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8.1995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迄今为止,这是关于我国教育方针最科学、最完善的表述,也是我国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指导原则。1.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社会主义现代9--\n**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制定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最根本的现实依据。11.高等教育目的是指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的要求(规定)或设想。它与一般教育目的一样,对教育对象的培养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12.高等教育的目的观(价值取向)主要有哪些?如何评价?(1)自由教育目的:所谓“自由教育”是指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它最早是由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其最初的出发点是为自由民提供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为自由民的闲暇和理性发展服务。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的忠实捍卫者是英国的红衣主教——英国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纽曼。评价:自由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是合理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和无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2)职业教育目的:所谓职业教育目的,即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的教育目的。中世纪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职业教育目的是大学起源的初衷。评价:职业教育则过于强调人的职业适应性,强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人仅仅摆在“工具人”的地位,忽略了人的情感、理性的发展和需要。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的认识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和职业教育目的也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由此而出现了普通教育目的和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目的。(3)普通教育目的:普通教育即综合教育、全面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普通教育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关的内容。美国是推行普通教育最积极,也是最有成效的国家。从美国普通教育的现有模式来看,普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人的理性和一般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及不同学科的整体联系,主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强调必须赋予专业教育一种人文性质。评价:普通教育吸取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精华,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在大学教育初期。但是普通教育很难保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为了把普通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目的观,或者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教人做事,做人与做事同时并举,这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的精华。评价: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内在规定性使然。值得提倡的高等教育目的观。13.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作了这样的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五条作了这样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概括起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实现人10--\n**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其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其二,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5)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唯一方法。15.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识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形态和教育实践方式。素质教育在思想上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实践上表现为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为核心的、引导和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16.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全过程培养学生(时时、处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发展学生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节高等学校培养目标17.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指导思想。历史上,高等教育有两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模式,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模式。18.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古希腊“自由教育”以及纽曼所主张的教育都可以理解为这一层面的通识教育。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有关非专业、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9.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指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总之,“专才教育”或“专业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20.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模式:(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一是通过校内已有学科点的综合形成新的学科点,加强专业之间的融合性;二是通过学校的合并增加学科点的数量,从而使学校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覆盖率大幅上升。(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中比较流行,也比较容易操作。这种模式的理念是,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既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现实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通才和专才的结合,在这三类课程的比例上,应增加更多的任选课,减少必修课和限选课的科目数量,以增强学生选课的弹性。(3)不分专业模式:这种模式在美国的本科院校比较流行。(4)产学研结合模式。21.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校长,你认为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1)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2)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3)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4)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5)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2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如何分类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从其功能、特性和作用等方面看,可以分为如下类别:(1)规定性目标和开放性目标;(2)单向度目标与综合目标;(3)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4)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5)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2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有哪些取向?试举例说明。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从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学校特征、学科特征和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可以至少有如下取向:(1)通才化取向;(2)专业化取11--\n**向;(3)职业化取向;(4)基础化取向;(5)复合型取向;(6)素质化取向;(7)个性化取向。24.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怎样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1)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科技、社会与教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前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1939年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文科实科的分配究竟如何才算适当,是不容易确定的。就普遍的原则论,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我想还是成立的――我们的文化,一向重人事,而忽略形上形下两界,就忽略形上说,我们的弊病在轻文重质,就忽略形下说,我们的弊病又似乎在重文轻质――最妥当的政策还是让各种学科平衡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要开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片面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现代高等教育的方法,明确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自身的完善。(2)加快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这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高校要进一步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落实和实施综合培养计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学校人文文化传统,努力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系列化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材,一方面可将现有体系内的若干课程加以整合,另一方面要组织高水平教师,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将体现和反映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整合成新的课程不断推出。(3)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只有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人预言,21世纪单科教师的使命将结束,只能教一门课程的教师可能被淘汰。美国未来学家考夫曼在《教授未来》一书中,明确提出面向未来,教师应具有六种相对永恒价值的能力:获取情报的能力,清晰的思考能力,有效的语言文字交流能力,了解人的环境的能力,了解人和社会的能力,个人生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教师才有能力去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适应能力。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指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高校其作用也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我们必须从其构成的角度加以分析。本章重点是高等结构的分析及其职能的理解。第一节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5.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两大部分。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7.层次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又称水平结构,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纵断面。高等教育内部按水平方向可分为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两个亚层)、大学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或四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所决定。8.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横断面。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管理、文科、军事13大类组成。高等教育科类结构12--\n**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5.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根据授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函授大学、夜大、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是由国民经济的消费和分配结构以及国家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科技发展及其作用状况的制约。6.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3个能级:①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③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7.地区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高等学校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区域结构。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结构,表现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校比较集中,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迅速;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以及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三是高等教育在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该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8.高等教育的功能即指高等教育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能力。9.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功能,必须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目标定位适时进行自身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结构与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10.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11.高等教育居教育的最高层次,与选择和传递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教育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正是这一特点,才使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决定人类命运的巨大作用。12.从历史发展看,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传播高深学问,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最初产生的主要历史动因。13.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具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稳定性。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作为高等教育存在的根本理由,是稳定的。从纵向看,无论科技发达到何种水平,也不管社会要求高等学校承担的职责怎样变化,选择、传递和创造高深学问的基本功能只会加强不会减弱。从横向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差异主要在于高深学问选择、传递和创造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第二,潜在性。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对社会具有潜在影响。当选择和创造的基本功能被用于承担某种社会职责,完成某种社会任务时,就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三,表现形式多样性。随着社会的表现形式从最初单一职能发展到多项职能,可以预料,高等教育进一步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功能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第二节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14.在美国,副学士级(也称协士)是美国最低一级高等教育。学生在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完成约二年的学习计划,或在四年制大学完成前两年学习任务即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学士级为第二级高等教育,学生按规定完成四年但不超过六年的中学后教育即可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第三级高等教育,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15.、日本高等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在层次结构上,其第一级由短期大学、大学专科和高等专门学校(专门课程)组成;第二级由大学本科(学部)组成;第三级由大学进修科和研究生院组成。16.法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特殊。两年制短期高等职业教育为第一级。大学第一二阶段和大学校教育为第二级。其中,大学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学制两年,考试合格后可授予大学普通学习13--\n**文凭;大学第二阶段为专业化学习阶段,学制两年,第一年和第二年学习结束成绩合格者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导致获得博士学位的大学第三阶段教育和某些专门教育(如医学)的高级阶段为第三级。17.德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三个部分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为第一级,授予专家文凭的本科教育为第二级,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为第三级。18.国外不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划分是不一致的。在美国,经1976年修改后并沿用至今的《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分类》一书将高校授予的各级学位分为24个科类。概括成大科类便有文科、理科、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科、农科、医科、艺术、教育等9类。日本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由11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商船、家政、教育、艺术、其他。法国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可以分为法律、经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工程科学、农业科学等7个科类。前五类教育在综合性大学进行,后两类主要由大学校实施。俄罗斯的高等本科教育可分为文理(综合大学科类)、工程、农林、卫生与体育、法律与经济、师范-艺术、艺术7个科类。印度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由人文科学、教育、美术、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农艺学9个科类组成。19.各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第二级高等教育中,人文科学类多数趋于减小,社会科学类多数趋于大幅度增大,工科类、教育科类多数趋于减小,其他科类变化不大或无明显的共同趋势。在第三级高等教育中,社会科学科类多数趋于减小,工科类多数趋于增大,其他科类无明显的共同趋势。20.世界上各国的高等学校,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办学形式结构可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两部分。根据公、私立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可以将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概括为私立主导型、双轨型、公立主导型三种类型。21.高等学校的授学形式结构包括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的、全日制的正规高等教育,以及在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兴办的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机构,通过函授、广播电视教学、自学等非面授为主的方式开展的非正规高等教育。22.美国高校的能级结构大致可分为四级:①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②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③一般性的综合大学;④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23.英国大学的能级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古典名牌大学,如牛津、剑桥;新名牌大学,如伦敦大学等;现代大学,即二战后创办的大学;多科技术学院以及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教育学院等。24.德国高校的能级结构以综合大学和科技大学为核心。具体分为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神学院,艺术和音乐大学,高级专科学校和综合高等学校。25.日本高校的能级结构分为四类:学部大学即四年制大学(主体),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26.国外高等学校能级结构的多样与完善程度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社会既需要一般的初级职业技术人才,也需要经过正规教育、知识面广的中级专门人才,同时更需要一批代表国家未来科技水准的高、精、尖人才。而各类人才的数量(即结构比例)最终取决于社会各部门的实际需要量、对人才的接收能力和各种能级高等学校的培养能力。27.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其特点:1951年10月,我国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高等教育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并提出要扩大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大力发展高等专科教育。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仍显偏低。特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重14--\n**点在本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对不足。为此,需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28.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根据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当前我国学科门类为13门,一级学科为110个,二级学科目录尚未发布。1997年颁布的二级学科数为387个。29.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又可分为大学、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属于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职工大学、独立的函授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以及普通高校所属的成人教育学院等。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举。自学考试以其“开放、灵活、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有机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选拔了大批专门人才,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欢迎。特点:①短期职大兴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地方色彩;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③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响力提高,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高等教育形式。30.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形成了自身特色。①高等学校的分布呈梯层结构。②高等学校大都集中在大城市。③师范类、医药类高校的地区分布比较合理,每一个行政地区(或市)一般都有一所师范院校,每个省的医药院校基本上是分布在若干城市中。31.近两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大学城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起支持、指导、协调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3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高校地区结构的调整目标是:既有为全国服务的大学,又有为地区服务的大学,但更多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地方(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33.在发展策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调整适宜采用“效率优先,兼顾均衡”的原则。地区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努力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差距,其关键在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等形式,促使大众型高等教育向农村、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延伸。34.请以学科专业结构为例,谈谈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二者间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要点:1996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不够规范,专业种类数偏多,专业结构不合理,理工科专业所占比重比较大,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文社科类人才需求上升,因而增加了经济学、法学和管理类专业,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结构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是线性关系。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必须要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如果没有相应的新兴学科专业,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高新技术人才。社会对某方面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也必将引起高校相应学科专业的废立与兴衰。第三节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职能分析35.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有何联系与区别?高等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功能的实质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高等学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针对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言所起的作用,它是高等教育功能的15--\n**具体体现。36.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变:(1)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2)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3)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37、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的“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的讲授内容已不是过去那些正统的教科书,而是讲授自己的创造性思想与第一手研究材料,并兼有学术研究方法的传递与指导。在教学方法上,首创了研究班(Seminar,习明纳)的形式,研究班上的讨论不再是过去那种对现成立论的解释与消化,而是学生各自的观点与材料,探讨问题,追寻真理。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开始了大学的现代化进程。5.高等学校把直接服务社会作为自身职能,一般认为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6.《莫里尔法案》:1862年由林肯总统签署,它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并引起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的发端。7.《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一名国会议员3万英亩土地计算,赠予每一个州公共土地,作为建立一所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以求提高各实业阶层的知识水平。绝大多数州都按照法案要求建立起了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这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赠地学院”。“赠地学院”根据工农业的实际需要开设了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莫里尔法案》对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远不只是导致“赠地学院”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了与社会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8.《莫里尔法案》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康奈尔大学的成立。康奈尔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开放,提出要把康奈尔大学办成“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学任何学科的地方”。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康奈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开出了从旅店管理到数理逻辑的12500门课程。9.“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指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①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②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③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并帮助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10.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1)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职能;(2)高等学校发展科学的职能;(3)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4)高等学校职能的新发展:一是引导社会的职能,二是创造新职业的职能,三是国际合作的职能。11.对高等学校职能演进历程及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首先,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高等学校职能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其次,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起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并且,这种共存共荣不断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终结。最后,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三大职能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最一般的职能,离开了这一职能,高等教育便不复存在;发展科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既是专业教育实现的需要,又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不仅要通过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间接地为社会服务,而且要通过多种渠道直接服务社会。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在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本质、目的、结构与功能之后,我们开始了解高校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16--\n**本章主要分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及其特征、教师角色与基本素质要求以及师生关系。本章重点是学生的主体性与阶段特征、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第一节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1.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2.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时,掌握它的阶段性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只有认真地选择适合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主体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主体性。3.主体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研究表明,高等学校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以其生理和心理品质发展的成熟程度,大致可分为特征相对有差别的三个阶段: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4.如何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大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他们的主体性?(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他们处于青年初期向青年中期的转变时期。大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接受是一个聚合的过程。低年级阶段主要发展的是大学生的认知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中年级的大学生,其学习又经历着从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中年级的大学生主要发展的是认知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他们在此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发展性学习为主。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发展的是其实践主体性。(4)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启示我们在认真把握普遍特征之时,还要适应性地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和运用发展主体性的策略。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5.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可分为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两个类别。6.高等学校的教师是承担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主力军,是形成高校的教育能力、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决定因素。7.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如下:第一,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高度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第二,传递科学文化,发展创造科学文化;第三,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社会;第四,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并为发展方向提供预警。要实现这四个基本任务,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必须有一个规定和认识。8.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1)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科学基础、教育智慧;(2)心理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3)道德素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4)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9.高等学校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活动中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即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0.知识结构,是指个体所掌握的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的总体状况。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专业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知识结构的主要骨架。11.科学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哲学功底,指具有思辨性方法、哲理性思维、智慧性头脑。第二,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使教师形成完善的人格及对社会的终极关怀。12.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艺术在教师身上的综合体现。17--\n**1.心理素质,是指高等学校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而必须具备的,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心理品质。它是教师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并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教师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满怀热情地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3.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点。4.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由教学预见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学机智能力组成。教学预见能力是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恰当对策,以克服教育滞后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是指对教育内容进行加工、运用,选用教学方法,并能及时调整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是指熟练准确、生动简练地通过语言、文字、手势、姿态、表情等传授思想、交流信息的能力。教学机智能力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5.科研能力,其一表现在教师对高等学校教学、教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上;其二表现在教师对自己所任学科领域的探索、研究上。6.教师的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领导、管理、监督和调节等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教师自知之明的自知能力、激励学生的激励能力、团结他人的凝聚能力和与别人交流思想感情的沟通能力等等。组织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的必备条件。7.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多种职责和行为。其职责主要体现于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教师的首要角色是“教书育人”。(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8.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而形成,并影响师生交往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与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人际沟通才能实现。高等学校中的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体现在大学活动的各个方面。9.简述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是:(1)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2)师生关系比较淡漠;(3)师生关系有些异化。师生双方对各自的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自然、协调、提倡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热爱学生。但较之于普通初等、中等教育,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较窄,交往的范围较小,师生关系显得比较淡漠。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育主体两面――教师与学生,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10.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背景的交往过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激发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统一,交往是这种统一的实质。11.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近代、现代教育史上曾经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论”,一是“学生中心论”。12.以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为代表人物的“教师中心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视环境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函数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从而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它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心理学基础为行为主义。13.以卢梭(J.J.Rousseau,1712~1778)、杜威(J.Dewey,1859~1952)等人为代表的“学生中18--\n**心论”,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心论而提出的。它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它的哲学基础是内因论,心理学基础倾向于人本主义。26.从主客体的角度看,“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分别对应的是“教师惟一主体论”与“学生惟一主体论”。前者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后者则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为客体。27.“主导主体论”,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成为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曾经流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明确地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显然,与“教师中心论”及“学生中心论”相比有重大进步。28.“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中地位不清。故而,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主导主体论”并未真正超越前者。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课程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交往过程时,教师和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二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体”,也就是“双主体”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双主体”之说的出现。29.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1)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程为主要背景的交流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观念共享和思维激活的过程;(2)教学是教和学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面。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出主体性活动,产生主体性作用,这种主体性活动和体现了“主体间性”或“互主体性模式”。因此教育教学活动具有两面间作用的主客体、直接性、交互性和情感性等特点。(3)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只有一个,这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教师和学生合二为一,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关联中的合作与协同。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面的统一,观念交流、思维互动与人格养成是这种统一的实质。(4)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学记》早就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此活动中,师生共享教学经验并共同发展。(5)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行为者,二者共同构成主体――亦可谓“协同主体”或“关联主体”。“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30.教育质量就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它包括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两方面的内容。教育工作质量以教师的教学水平质量为核心,学生发展质量则指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际状态所达到特定的教育或规格的程度。31.学生发展质量的内核和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提高程度。因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32.怎样理解“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师和学生两面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就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它包括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师和学生“一体两面”的积极性,即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过程的主体,其主体性是在他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工作质量以教师的教学水平质量为核心,所以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使在学生朝所期待的目标自主发展。5.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民主与平等;(2)交流与理解;(3)自由与宽容。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19--\n**从第1~5章我们主要分析了构成高等教育的基本要素,从第6~12章我们将主要讨论高等学校的主要工作或者说主要的人才培养途径及其辅助工作。教学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活动,既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的技能和技巧,由此获得立身之本。本章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规律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策略。第一节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1.科学是经过或经历论证的知识、规范化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因而由于分类的视角不同而有不同的学科清单,甚至有不同层次的清单。因此有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之说。2.研究生的学科门类有12类(2011年增加了艺术学):⑴哲学;⑵经济学;⑶法学;⑷教育学;⑸文学;⑹历史学;⑺理学;⑻工学;⑼农学;⑽医学;⑾管理学;⑿军事学。3.高等学校的学科具有如下特征:①层次性;②教学科研一体化。③特定的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4.任何学科都有一个萌芽、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在高等学校中,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一般是以系科等专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为基础的。5.学科水平成为了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人们往往用高校学科水平来衡量一所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办学水平。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一所院校是否一流,主要看它有没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体系配套的学科,有没有一支造诣深、声望高、有影响的教师队伍,有没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学科发展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因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科的整体水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要发展,应优先发展好学科。6.专业与学科有密切关系,却是不同的概念。基本的差别在于学科是属于科学学范畴的概念,而专业则是教育学范畴的概念。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上是指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一种教育实体。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这种专业教育要求在一定的专业结构中实施。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一项教学基本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7.专业的划分要依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确定,但还有培养目标上的考虑。8.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1)相应的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2)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3)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9.我国最近的一次本科专业调整是1997年,专业总数进一步减为249种(教育部1998年公布)。10.专业设置的原则:(1)超前性原则;(2)灵活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结构优化原则;(5)宽口径原则;(6)发展特色原则。11.高等学校的专业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12.狭义的课程即教学科目,中义的课程即教学内容,相当于把狭义课程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对待,并统称为课程。换一句话说,就是把各学科总合起来称为课程。广义的课程即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3.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①高等学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②高等教育一直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探求高深学问为主要任务,尽管“高深学问”的20--\n**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经常在发生着变化,但追求新知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种永恒的职能。③高等教育是在青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在心理、身体发展趋向成熟时期所接受的更高级的专业教育,是促使青年人走向更完善之境地的最有效途径。14.高等学校的课程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15.高等学校的课程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16.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或方案)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教学计划一般规定教学科目、学科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17.修订教学计划要突出几个重点:①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②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优化和重组新的课程体系。③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④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18.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教学大纲是对各科教学内容所规定的统一要求,是编制教材的直接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监督、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和考试命题的依据。19.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1)教学大纲应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2)教学大纲还应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3)教学大纲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4)教学大纲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5)教学大纲应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6)教学大纲要文字精练,语言明确,术语定义准确。20.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以课程门类为单位直接规定着本课程领域所要达到的基本培养目标及水准的指导性文件。21.教学内容就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合,也叫课程”22.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有怎样的关系?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概括了多种意义: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安排,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课程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23.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①适时原则。②完整原则。③发展学生个性原则。④宽口径原则。⑤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2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工作中心,其好坏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从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学校科研工作、科技开发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25.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6.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一概念的含义是:①教学过程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过程;②教学过程是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的过程;③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过程;④教学过程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形成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过程。学校教学过程是一个主要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27.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2)学习主体性逐步增强;(3)教学21--\n**与科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28.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相长规律;(2)教学科研互动规律;(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29.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最终要通过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才能实现。3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有三个典型环节:(1)备课;(2)课堂教学;(3)检查评定。这三个环节涵盖了任何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过程活动:准备—进行—反馈,因而具有典型意义。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其他教学形式多是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扩大和运用。31.备课一般有4个步骤。第一步是钻研教材。即把所授科目的理论、概念,有关推导过程理解透彻,准确掌握。这一步是知识内化的前提。第二步是处理好讲稿与教材的关系。讲稿与教材应当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对于低年级大学生要多即少离;对于高年级大学生要多离少即;特殊情况下可以离而不即,以训练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步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第三步是教学法准备。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应考虑通过每堂课的具体环节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一步是知识内化的技巧性工作。最后一步是课前仍须将讲稿或讲授提纲重温一遍。这样做的作用不但是为了使记忆犹新,上课时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更重要的是重新进入情境,感情充沛。32.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保证科学性。(3)要体现思想性。(4)要理论联系实际。(5)课堂组织要严密。(6)教学方法要得当。(7)板书设计要合理。(8)语言要规范。(9)教态要自然、亲切。33.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高等学校教学原则是根据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34.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原则:(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现代教学原则体系中的总原则,是现代教学活动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它具体渗透在现代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这主要是从引导规范教学活动主体的角度提出的一项教学原则。(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一条主要用来指导、规范、选择教学内容方面的原则。(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用于教学条件、工具和手段的开发、选择和利用上。(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主要用在教学途径、过程和方法上。(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在教学组织方面的要求。(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从教学管理方面提出的基本原则。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35.教学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各种手段、方式或活动途径;狭义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程教学中,教育者对学生施加影响、把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品质修养等具体方法和手段。36.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指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施加影响、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具体手段。37.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由注重“教法”转向更加注重“学法”;(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38.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并无好坏之分,可以说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最佳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22--\n**学方法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特定的教学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综合地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39.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1)有利于系统传授专业知识的原则;(2)有利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原则;(3)有利于寓教育于教学,根据学科特点,选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5)量力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等等。40.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注意以下原则:(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2)讲习知识的方法与训练智能的方法的统一;(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41.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①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②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③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④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一些教学学家还创造了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等。42.发现教学法也称为假设教学法或探究教学法。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加强学习的内部动机。正如布鲁纳所言,发现的作用在于:能提高学生智慧的潜力;使外在动力向内在动机转化;掌握发现的方法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记忆。43.发现教学法常用的步骤是:①确立和说明对学生有兴趣的问题;②把这些问题分成若干有联系的提问;③提出可能的答案;④搜集和组织有关的资料;⑤钻研和讨论这些资料,概括出结论;⑥证实结论。44.问题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苏联教学专家M.A.洛尼洛夫等人研究提出的,是在中学和大学里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所谓问题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建立一种问题情境来克服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向传授式的教学。45.问题教学法的具体步骤:①提出问题、创造问题情境;②在教师有目的的影响下,学生进行独立活动;③提出新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再把学生引导到需要在下一次课中解决的新问题上。46.研讨式教学法源于早期的德国大学,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研讨式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可作为课堂讲授的扩充。47.研讨式教学法的步骤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探索研究阶段,也就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有:①确定研讨的课题;②查阅资料;③从已确定的课题或问题出发进行研究、调查、实验、论证等活动;④根据上述活动的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的发言提纲或评论性文章。这一阶段不短于两个星期。第二阶段:报告讨论阶段,也就是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阶段。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①设立研讨式教学的筹备小组;②向全班学生宣布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的程序和时间安排;③进行小组专题报告和讨论;④各小组代表向研讨班全体成员作报告发言;⑤教师或召集人进行总结。这个阶段时间一般只要一节课,长的几节课或数天。48.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智能和加强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除此之外,它还能活跃高等学校的学术空气,有助于23--\n**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研究,进而密切师生关系,教学相长。49.掌握学习法,也叫凯勒学习法,是由美国北卡罗里大学的凯勒最早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学生的学习进度虽有快慢之分,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都能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教学内容。50.掌握学习法具体实施步骤:①教师确定课程内容,把课程分成若干小单元;②学生按照顺序学习某单元,学完后进行单元测验,表明是否已掌握了某一单元,如果测验不及格,还需要重新学习这一单元,一直到及格,才能进入下单元;③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顺序学完课程内容。51.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如果正确地运用这种方法可能使80%的学生掌握80%的教学内容。因而,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它可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52.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近年来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的指导思想在于改变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得到教师必要的指导,在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智能的开发,从而把教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智能方面来。53.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它一般采取以下4个步骤进行:①教师组织有利于学生自学的教材;②学生间相互提问、解疑;③教师针对性地精讲;④学生进行演练。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综合开发智能的主要环节。54.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自定学习进度的教学方法。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弗莱德·S·凯勒。55.运用个性化教学法的步骤:第一,教师在课程开始前认真分析一下整个知识体系内容,并把整个内容分成一个个为期一周的小单元,确立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的。第二,制定即时反馈方案,即制定出每个单元的选择性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以便学生在结束这一单元学习时进行考试。第三,安排教学活动场所。一般来说,该方法很少在课堂上对全班学生使用讲演形式,而往往在那些有利于导师与学生自己畅谈、讨论问题、进行考试的私下场所。此外,实验室、小组讨论等也是主要的教学场合。第四,学生选择一名同伴担任课程的伙伴导师,该位导师与学生保持最紧密的个人联系。第五,当一名学生在单元课程学习中,通过自学课本和辅助教材等活动,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时,评定其成绩,并与学生一起认真检查、校正所有错误。56.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的发展:(1)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2)建立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3)建立了教育网络系统。(4)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①演示型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②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③交互型多媒体计算机个别化教学。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57.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58.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24--\n**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59.教学设计的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60.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这四个要素从根本上规定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无论在何种范围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都应当综合考虑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所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61.教学设计的系统分析模式: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模式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是学生,产出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62.心理学家加涅和布利格斯提出了教学设计系统分析模式应遵循的十个基本步骤:①分析和确定现实的需要;②确定教学的一般目标及特定目标;③设计诊断的或评估的方法;④形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⑤开发、选择教学材料;⑥设计教学环境;⑦教师方面的准备;⑧小型实验,形成性评价及修改;⑨总结性评价;⑩系统的建立和推广。63.教学设计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它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科里提出的。目标模式与系统分析模式的设计程序基本一致,它也强调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所不同的是它不从输入――产出的工程学角度看待教学系统,它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有九点,呈直线型(见图6-1):①确定教学目标。②进行教学分析。③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④列出操作目标。⑤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⑥确定教学策略。⑦选择教学材料。⑧进行形成性评价。⑨修正教学。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设计过程系统性强,具体的设计步骤环环相扣,易于操作。6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提出。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过程模式的设计步骤主要有以下几项:①确定教学目的和课题,主要是解决在教学中想要完成什么样的问题;②列出学生的重要特点,如学生的一般特征、能力、兴趣和需求等;③确定学习目标;④确定学习目标的主题内容,主要是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如列出所学的事实、概念、原理等;⑤预测学生已有的学习准备状况,如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和学习能力等,以便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定步,以及对教学方案的内容作必要修改调整;⑥构思教学活动,选用教学资源,主要是确定完成教学目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最合适;⑦评定学生学习,评价和修正教学方案。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灵活、实用,教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65.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说来,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内容。25--\n**1.教学目标设计:(1)设计教学目标的步骤:①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②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③确定教学目标分类。④列出综合性目标。⑤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2)教学目标的表述: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如何清晰、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2.一般说来,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情境或条件。④表现水平或标准。3.教学起点设计:(1)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学生己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准备状况是教师施教的基础,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教与学之间的沟通才能成为可能。(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基本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教师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②有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调控各种环境因素,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起点行为和新的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③有助于教师甄别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便全体学生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展。(3)确定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的技能技巧、知识储备、认知结构和认知风格(不同的学习方式)。②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一般生理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学生的学习动机状态如学习兴趣、态度、需要、意向以及情绪情感状态等。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和职业背景,学生间的社会交往、相互关系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等。4.了解、诊断和识别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状况、学习动机状态及其他方面情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师可选择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课堂提问、作业、测验和考试等各种方法去了解学生。5.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教科书中。由于教科书的编排和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它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必须经过教师的再选择、再组织、再加工,才能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由死材料变为活知识,并最终有效地内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6.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的贮存、提取和回忆。这类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陈述学到的知识,即可检查学生是否形成了这种能力。为此,教师在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这类知识上,注重学生对陈述性知识中符号或语词意义的获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找出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的结合点,讲清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吸收、同化新知识。②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作认真分析,除了解学生的一般学习状况外,还应对学生己有的知识准备、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作深入分析。③恰当引人教学媒体,如教具、学具的使用,教材呈现手段的变化等。7.根据程序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即对事物分类和进行一系列运算、操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贮存于头脑中的原理、定律、法则等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贮存知识向转换信息,由缓慢的再现知识向自动激活转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检26--\n**验这种能力的行为指标,是学生是否能运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则顺利进行运算和操作。为达成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的练习设计。在设计概念练习时,应注意充分应用正反例。呈现正例有助于概括和迁移,但也可能导致泛化。呈现反例有助于辨别,使概念精确。规则的学习掌握也应配一些练习,及时引导学生将新习得的规则应用于问题解决的情境,做到一见到适当的条件,便能立即作出反应。对于系列较长的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还应先考虑练习时间的分散与集中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应该先练习局部技能,然后进行整体练习。总之,教师在进行这类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对讲授与练习的时间作合理规划,使规则、概念的掌握与解决问题技能的形成在课堂教学申都能得到有效保障。73.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策略性知识也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是个体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知识。一般来说,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如控制与调节注意的策略、记忆策略和提取策略等;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这类策略往往因时、因人、因内容而异,是一个推理过程,难以程式化,目前尚没有明确分类。要进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加强策略教学的训练,同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策略性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性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74.教学时间设计:学校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和改变教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控制和改变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了解、研究教学时间,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间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流失。75.教学措施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组织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措施是否设计得科学、合理、有效。教学措施的设计范围较广,它一般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用,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和教学环境的调控等方面内容。76.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实践表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和讨论法等。就这些方法本身来看,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优越性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不存在万能的或唯一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某种教学情景下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教学情景下则可能效果不佳。因此,用好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遵循以下步骤和要求:首先,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一般的选择标准主要有:①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学方法,如考虑所选的方法是否适宜于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材内容,是否有时间应用等。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如活跃的学生,好静的性格等。③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如教师的某些特长(如善于绘画、讲故事)、教师的某些缺点(如不善于口头表达或书写)。④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如考虑到教学设施、教学媒体的现状等。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和提出有关的教学方法,以便自己考虑和选择。教师收集了解到的教学方法越多,就愈有利于进行优化选择。再次,对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限性等。77.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②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媒体。③依据媒体的技术特性选择教学媒体。④依据经济条件选择教学媒体。78.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检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何27--\n**种程度,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若没有达到,具体的原因在哪里等。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妁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都需要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一般而言,在教学前要有“准备性评价”和“安置性评价”。在教学进行中,要设计实施“形成性评价”,以此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在教学告一段落时,可以设计实施“总结性评价”,以此来评定学生学习的成绩,判断学习水平的高低及相对地位,并对整个教学效果作出评价。79.教学评价指“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调节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机制。80.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分类:(1)按评价的对象分: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价,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还有其他的单项的评价等。(2)按评价主体分:有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3)按评价时间和作用分:①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经常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②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或方案的执行情况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使计划或方案不断完善,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③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它是最终效果或效益,如期末考试,评估等。(4)按评价基准分:①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团体中确定一个基准,或以某一团体(如学校、班级、小组)的平均状况为基准,对团体中的个体成员在该团体的相对名次进行评定。②绝对评价。以预先制定的目标为标准的评价,确定每个对象达到基准的程度。(5)按评价的性质分①需要性评价,对新提出的教育目标、计划方案的必要性作出价值判断。“②可行性评价,对教学目标、计划、方案、实现的条件、可行程度的评价。③配量性评价,对教学目标、计划、方案所需的条件、人员与业务技术条件的配置进行价值判断。8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1)管理作用;(2)导向作用;(3)鉴定作用;(四)激励作用;(五)改进作用。第五节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82.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83.教学风格的意义:(1)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2)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3)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4)教师教学风格的形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84.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1)独特性;①独特的内容处理。②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③独特的表达方式。(2)多样性:①就教师整体来说,教学风格应是多样化的,做到“百花齐放”。②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学风格的多侧面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3)稳定性:①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标志着教师在经过一段探索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审美理想的位置和目标。②教师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4)发展性。85.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1)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教学民主,对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要热忱赞扬,郑重对待。②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教师良好的风格苗头,并加以因势利导,使之发展为独特的教学风格。③在教学评价工作中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2)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术:①培养“乐教”的积极精神,把教学当作一种28--\n**艺术性的事业。②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③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④“定向”发展,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提高。⑤把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第六节高等学校教学改革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进度与速度的方式大抵有“突变式”和“渐进式”两种。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从过程路径方面说往往有两种模式:(1)“自上而下”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推动。(2)“自下而上”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改革是由高等学校自身开始的。3.改革究竟会以何种模式进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对教学改革的影响;②改革起因的影响,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③改革内容的影响;④教学内容与社会直接需要之间关系的疏密度。4.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3)高等学校教学趋向个性化;(4)教学管理的活性化;(5)倡导自主性学习;(6)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①表现在教学观念方面,认为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重组,而是一种知识的建构。②传统的高等学校教学模式是反映大工业生产的一种复制模式。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科学是在探索中得到不断发展的。④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学习方法的掌握优于系统知识的掌握。(7)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5.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1)更新教学观念;(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改革的规范化;(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6)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的内容包括:①科学评估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不能仅仅注重考核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注重考核教师发展了学生的哪些能力;②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构建新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能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把握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③改革学生的学籍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保证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进行学习;④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这样既能照顾到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又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6.你在高等学校教学实施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困惑?是如何克服和解决的?(略)第七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高校科学研究是高校的第二大职能,也是高校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没有科研,教学就是无源之水。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科研的一些规则和常识。重点是高校科研的意义与课题申报的方法。第一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1)内部意义:①人才培养意义;②师资建设意义;③学科建设意义;④经费筹措意义;(2)外部意义:①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②服务社会;③解决国际学术难题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2)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5)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第二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1)从课题来源分:从课题的来源可分为高校教师自主研究与立项课题研究。①自主研究指高等学校教师或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由地选定某个课题作29--\n**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这一领域自主地进行研究。②立项课题研究则是通过课题申报,在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的课题研究。这类研究目的性和计划性强,在什么时间内达成什么研究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2)从课题性质分:按研究课题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程度,或是与现实联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但更为常见的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时则进一步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基础性应用研究。①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②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目的或目标。③技术开发是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原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或者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3)根据研究成员的多少可分为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4)根据学科类别将科学研究分为两大类: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科学研究课题的申报是立项课题研究的第一环。通常来说,课题申报要注意以下两个环节。(1)科研选题;(2)项目设计。5.科研选题的导向:根据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别,科研选题主要有以下三种导向:(1)基础研究选题主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2)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选题主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3)基础性应用研究选题则需要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二者的紧密结合。6.科研选题的方法:(1)问题法。通过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寻找新问题,并同相关的学科相结合,提出项目意向,策划项目。例如通常说的到市场、企业中去跑项目、找课题,就是利用问题法来策划项目。(2)移植法。是指将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另一门学科中,或者把这门学科的理论、思想、概念和方法运用到另一门学科,成为研究另一门学科的有效手段,策划出新的科研项目。(3)交叉法。在不同的学科边缘和学科交叉地带寻找新的课题,策划出跨学科的项目,组织人员联合攻关,从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4)追踪法。不断地追踪学科发展过程,掌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动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在学科的诞生阶段,主要侧重于策划理论性项目;在学科的发展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性项目;在学科发展的成熟阶段,重点是应用开发项目。针对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策划出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7.科研选题的步骤:(1)研究人员必须仔细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掌握申报范围、条件、要求等。例如项目指南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可行性,在认真解读和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项目指南的框架确定项目,无疑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弄清楚所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否已有人研究过,有关的最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围绕项目意向收集资料和信息,实事求是地估价和评判自身的研究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及所在地区、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新的角度和高度提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项目。8.一个完好的项目设计,通常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申报项目的命题;(2)项目组成人员的组合;(3)合作单位的选择;(4)项目研究基础;(5)项目立论的依据;(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7)项目意见的填写;(8)项目设计的文字表述要尽可能通畅、规范,打印材料的用纸、格式及份数等要符合申报的要求,力求在外在形式上尽量保证项目设计的美观、大方,给项目审批者以良好的视觉印象。第三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30--\n**结合的原则;(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10.高校科研的一般流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科研实施阶段是科学研究的实质阶段,指就获批准的项目进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实验测试、理论概括和反复论证等工作。11.高校的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1)科研规划和计划;(2)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管理的要点是:①要选好在一定时期内专职或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②解决好专职科研教师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的转换问题。③实行科研责任制,包括研究所所长责任制、课题组长责任制、技术职务聘任制等。(3)科研资源管理;(4)科研成果管理。12.科研成果管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地评价研究成果,二是加快成果的应用推广。第四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13.科技成果鉴定是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确保科技成果鉴定的严肃性和科学性。14.科技成果鉴定的范围是指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15.申请科技成果鉴定的渠道: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可按下列渠道申请鉴定:①完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内的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根据任务来源或者隶属关系,向有权组织鉴定的单位申请鉴定;②隶属关系不明确的,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申请鉴定;③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需要鉴定的科技成果,经完成单位共同协商,由第一完成单位负责根据任务来源或者隶属关系,向有权组织鉴定的单位申请鉴定,同一科技成果只能鉴定一次,不得多单位分头申请鉴定;④属于多学科、跨行业的,整体性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受理鉴定申请的主管机关可以向上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鉴定申请报告,由上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组织鉴定。16.申请鉴定的资料准备:申请鉴定时,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应齐全,并符合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主要包括:①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②技术研究报告(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等基本内容);③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包括原始记录);④设计与工艺图表;⑤质量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⑥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背景材料和对比分析报告,以及国家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认定的,有资格开展检索任务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检索材料和最新结论报告;⑦用户使用情况报告;⑧经济效益(一次性直接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⑨涉及污染环境和劳动安全等问题的科技成果,需有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报告或证明;⑩准确的完成单位(不包括一般试制加工单位及一般协作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名单(按解决该项成果技术问题所作贡献大小排序);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具备的其他文件。上述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引用文献资料和他人技术必须说明来源,材料文件必须打印、装订整齐、符合档案部门的要求。17.科学技术成果申请鉴定的一般程序:①凡符合申请条件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填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表》,经其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组织鉴定单位提交申请。申请鉴定单位应在其建议的鉴定日期前2个月将鉴定申请报告、《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表》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同时报送组织鉴定单位。能独立应用的重大阶段性成果,经下达任务的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单独申请鉴定。“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指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取得的具有创造性、31--\n**先进性和独立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②组织鉴定单位接到科技成果鉴定申请后,应及时、认真地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并在30天内批复审查意见。形式审查由组织鉴定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负责,技术性审查由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会同有关业务管理机构共同进行。组织鉴定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或者其所会同的有关业务管理机构认为必要时,可听取科技成果完成单位的技术情况介绍。18.鉴定分为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函审鉴定三种形式,三种鉴定形式具有同等效力。19.检测鉴定及其步骤:凡通过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技术检测机构检验、测试,性能指标可以达到鉴定目的的科技成果(如计量器具、仪器仪表、新材料等),组织鉴定单位应采用检测鉴定形式。检测鉴定的程序如下:①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检测机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委托书”,“委托书”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②成果完成单位持“委托书”并携带成果实物和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③检测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④检测机构对被检测成果的个别技术指标不能进行检测时,可委托其他机构对该指标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使用成果完成单位的仪器或设备,但事先必须确定该仪器或设备的可靠性;⑤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证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并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⑥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的鉴定意见;⑦颁发《鉴定证书》,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20.会议鉴定及其步骤:对于需要组织同行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演示、测试和答辩的科技成果,组织鉴定单位可以采用会议鉴定形式。组织鉴定单位根据被鉴定科技成果的技术内容可聘请7至15名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到会专家不得少于应聘专家的4/5。被聘专家不得以书面意见或委派代表出席会议。鉴定结论必须经到会专家的3/4以上通过才有效。不同意见应在鉴定结论中明确记载。会议鉴定通常包括三个步骤:会前准备、召开鉴定会和颁发《鉴定书》。其中会前准备包括以下内容。①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包括:批准组织鉴定的文号和机构;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名称;鉴定形式;鉴定日期、地点、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具体事宜。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10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寄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②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③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作好会务的准备工作。④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⑤鉴定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21.函审鉴定及其步骤:不需要组织同行专家到现场进行考察、测试和答辩,由专家通过书面审查有关技术资料即可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组织鉴定单位可以采用函审鉴定形式。函审鉴定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5~9人组成函审组。提出书面函审意见的专家不得少于应聘专家的4/5,鉴定结论必须依据函审专家3/4以上的意见形成。不同意见应在结论中明确记载。函审鉴定的步骤为:①组织鉴定单位选聘函审专家组成函审组,并指定正、副组长;②组织鉴定单位将同意鉴定的批复件、《科学技术成果函审表》(以下简称《函审表》)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初稿送函审专家审阅,函审专家收到函审材料后,按会议鉴定评议内容进行审查,在《函审表》中填写审查意见,一个月内将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技术资料、《鉴定证书》初稿寄回组32--\n**织鉴定单位;③组织鉴定单位将各函审专家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寄函审组正、副组长,函审组正、副组长根据专家的函审意见,写出综合鉴定意见,签字后寄组织鉴定单位;④鉴定意见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填写在《鉴定证书》的“鉴定意见”栏内;⑤函审鉴定意见原件和《函审表》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⑥《鉴定证书》的颁发程序与会议鉴定相同。2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所取得的应用性成果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有关部门、行业,使之发挥作用;二是将研究成果推广于学科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材更新,或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23.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推动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②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③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④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第八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高校的第三大职能,高校教师必须掌握如何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内容,从而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章重点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内容和方式。第一节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5.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1)对办学方向的意义;(2)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3)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6.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我国高校为社会服务就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而高等学校将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其他社会实践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最好方式,就是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最大坚持。7.服务社会的实践增强了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适切性,并在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和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大学在与它为之服务的社会的复杂关系中,应该面向两个重要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大学的前途。第一是它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看它有没有能力超越单纯的适应阶段,在全世界发挥创造与革新的作用。服务社会是了解社会需求、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的途径和窗口。第二节国外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9.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都市大学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10.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起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的《莫雷尔法案》为标志,并最终孕育了美国高教史上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11.都市大学(也称合作大学、相互作用大学)始于20世纪中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快速发展。都市大学的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1990年,美国49位大学校长联合签署了《宣言》。《宣言》指出:“都市大学应该拓展自身的作用范围,增强都市大学对于所在社区的责任感,利用大学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功能满足都市社区的各种需要”。12.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氛围的浓厚”。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霍姆斯集团1986年发表的题为《明日之教师》的报告中。13.国外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学术性33--\n**与实用性的矛盾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难题;(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节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1.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1)教学服务;(2)科研服务;(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2.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根据提供教学服务的主体和形式的不同,教学服务可以分为:(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的教学服务:一是高校内原有专业中以委托培养、定向招生和分配以及联合培养的形式为急需人才的部门培养人才。二是在高校内增设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3.科研构成了高等学校的第二大职能,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源泉。科研服务,简而言之就是指高校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支持。(1)科技开发:科技开发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参与国家的科研攻关项目,另一方面是已有基础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开发。(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3)科技咨询。科技咨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领导部门实现科学化的决策而实行的咨询活动。另一种科技咨询是直接面向企业生产部门和技术人员的。(4)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4.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方式:(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2)高校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5.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既包括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过程的管理,也包括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对自身的管理。前者通常是宏观的,指社会或政府通过一些具有引导意义的政策、法律或资金支持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进行鼓励或基本的约束。后者则常常是微观的,可以通过一些便于操作的制度予以实现。下面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分别论述。6.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主要是政策、法律和资金方面的。(1)政策支持;(2)法律保障和约束;(3)资金鼓励。7.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主要指高等学校对服务活动和从事服务活动的师生进行的管理,包括加强校长的职业素质、统筹安排服务活动、强化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等等。(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8.从2001年清华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建立伊始,我国高教界掀起了校长职业化的浪潮。9.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1)问题:①思想观念问题;②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问题;③服务社会的多种形式问题。(2)解决方式:1)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①政策支持,②法律保障和约束,③资金鼓励;2)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①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②统筹安排服务活动,③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④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10.你认为你所在的高校在处理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及为社会服务这三者的关系上做得怎样?如果协调三者的关系?(参见上述12.~16.)第九章高等学校管理为了确保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教师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任何学校都需要管理。作为高校教师,34--\n**我们不仅要了解高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配合管理,而且要善于根据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方式不断提高工作绩效。本章重点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原则。第一节高等学校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指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协调,高等学校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协调影响高等学校办学的各要素,充分调动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校内部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的作用,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有利条件,有效地实现高等学校的目标。2.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在高等学校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3.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4.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1)高等学校的校长:①高等学校的校长通常也是学校对外的法人代表,负有对高等学校全面管理的职责。但也有例外,如英国的大学校长只是一种荣誉职务,主要职责仅是主持一些重要礼仪,而首席行政人员是副校长。②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和任命方式,因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在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公立高校校长要由政府部门确定和任命。在高等学校自治型的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校长一般由学校自身的有关机构,如董事会、理事会确定和任命。(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力机构:①董事会:②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③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5.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模式:(1)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一侧的一种学校决策模式。(2)学术团体模式:学术团体模式的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向于学校学术人员一边。这是受传统的“教授治校”思想支配的一种学校决策模式。(3)双重组织模式:在许多高等学校强调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分享权威”,力求在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之间维持一种权力分配上的平衡。6.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1)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2)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3)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4)1971~1976年的党委“一元化”领导;(5)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6)1985~1989年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7)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7.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演变过程始终与以下三个问题相联系。一是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发展变化的影响。二是与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相联系。三是要很好地研究高等学校的性质和特点,使高等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8.在宏观上,高等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政府、社会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所以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也就是政府、社会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就是这三者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手段、方式及原理。9.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10.根据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方式;(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方式: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活动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显性干预,即由社会政治团体、社会用人部门以及学生或学生家长直接介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之中;另一种是隐性干预,即社会以市场机制潜在地引导高等教育的内部行为。(3)35--\n**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11.美国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显著特点是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点是由其权力分散型的管理体制决定的。1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1)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2)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3)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13.所谓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教育活动组织的权力。14.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从功能划分上,一般可分为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在管理层次上,有的分为校、系两级,有的则分为校、院、系三级或校、系、教研室三级,某些多校区高等学校则在校和院系之间多出分校一级的管理层次。15.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1)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学科性指高等学校的内部分工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一定的学科结构相关的。很多高等学校的校、院、系三级管理层次的形成,与学科的划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高等学校在结构上的这种学科性特点,使得不同国家的高等学校在组织结构上都带有相似性,呈现出国际性。(2)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3)组织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16.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17.高等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基层释放能量,有利于提高学校出人才出成果的“生产力”。18.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松散连接的组织系统,又是具有学科、专业和事业行政单位双重权力的矩阵式结构,系一级正处在这种矩阵式权力结构的交叉点上。19.把高等学校管理的重心放在系一级,才可能精简学校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转变其职能。因此,高等学校应该建立“两级管理,重心在系”的管理体制。20.在我国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也曾规定要设立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学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21.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正确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高等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要考虑教师的物质利益,使教师成为值得羡慕的职业;另一方面,要考虑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心理特点,应主要依靠规范性因素的作用,即靠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工作责任心、事业心、职业道德等)来管理教职工。22.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第二节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及特性23.高等学校管理系统要素:(1)管理主体:即管理者,指承担管理责任、具有管理能力和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或一定的组织机构,它回答“谁来管”的问题。(2)管理客体:即被管理者或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它回答“管什么”的问题。(3)管理方式:指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它回答“怎么管”的问题。(4)管理目的:指管理主体通过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它回答“为什么管”的问题。(5)管理环境。24.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1)管理组织的松散性;(2管理权威的双重性;(3)管理结构的多样36--\n**性;(4)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5)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第三节高等学校管理原则与内容1.高等学校管理原则体系中的一般管理原则:①系统原则②分工协调原则。③反馈原则。④能级原则。⑤封闭原则。⑥动态原则(即权变原则)。⑦激励原则。⑧弹性原则。2.高等学校管理原则体系中的学校管理的原则:①方向性原则。②教育性原则。③民主性原则。④效益性原则。3.高等学校管理原则:(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4.学术自由:是针对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术研究有不受行政干扰的选择权和决定权。5.学术自治:是针对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自治即在行政方面享有充分的独立权和自主权。学术自治可以包含三重含义:一是高等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二是一定的学术自由;三是办学中的民主管理。6.高等学校管理的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2)教学管理;(3)科研管理;(4)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规范和统一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的教育制度,按教育制度办事,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章重点是了解学制及其制定的依据。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5.教育制度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6.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7.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1)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8.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来说,有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大学和独立的专业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等三种层次水平不同的院校。9.当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三级结构,即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攻得硕士、博士学位。10.由于社区学院实现了“人人能入学,为人人服务”的原则,并且周期短、学费低;更为重要的是它灵活多样,能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开放原则等各个方面满足社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因而培养了大批实用的人才。11.美国的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仍是当前美国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12.日本高等学校的学制包括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本科大学三类。13.法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为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三大类,分为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两个序列。37--\n**1.德国的高等学校:(1)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2)大学(多科大学和工业大学,学术性的)。2.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等。12.我国全日制高等学校分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1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的不同,分为(1)高等专科学校、(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5.简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学习形式主要有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的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学习。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包括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农民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夜大等。6.我国自1981年以来,一直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基础在自学,中心环节是考试。第二节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7.招生制度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等。8.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2)由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4)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9.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①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②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③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1.年教育部决定试行“3+X”的方案,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加高校对考生选择的灵活性,该方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高校招生考试方式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9.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中所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既考虑到标准的统一性,又注意招生方式的多样性。10.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指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方针、政策、规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方案。22.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针对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就业制度实施以来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作哪些方面的改革?):(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4)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作好充分的职业准备。第十一章高等学校建设高等学校的正常运行、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条件,如必要师资、学科、专业、课程、基础设施、校园文化等,高等学校建设就是做创设和改善高等教育条件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了解高等学校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为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本章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第一节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38.1636不论在任何时代和教育体制下,教师的素质都是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38--\n**是高校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2.教师队伍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师整体功能的发挥。教师队伍结构包括教师的职称职务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来源结构等等。3.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有怎样的教师队伍结构?(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6)凝聚人心的团队结构。4.职称结构指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比例。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是衡量教师整体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建设切合自身实际的合理职称结构。5.一般地说,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研究生比例大于本科生比例的研究型大学,其教师的职称结构应为“倒金字塔型”,也就是说,高职称的教师即教授和副教授应占教师整体的大部分。6.以教学和科研为学校工作的两个中心的教学研究型的高校,应该建设“卵型”的教师职称结构,即中级职称——讲师是教师群体的主力,而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是少数。7.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则应建设“金字塔型”的教师职称结构。8.教师的专业结构指教师队伍中不同专业教师的学科构成情况。高校教师的专业结构反映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范围和实力。9.教师的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及各年龄段教师的分布状况。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最能反映学校教师队伍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活力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我国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术梯队断层等等现象,年轻的高职称教师尤其缺乏。10.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指教师队伍的最后学历状况构成的比例情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11.教师队伍的学源结构指高校教师获得最高学历的高校的构成情况,主要指高校教师中从本校毕业后留校工作的教师与外校毕业生的构成状况。1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队伍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流动,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使用效益。主要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是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13.高校教师的聘任制就是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来聘任教师。14.所谓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本质就是要使教师和学校双方变人身依附关系为平等的合同关系。15.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将其作为衡量学校教师的质量与素质及其供需调节的重要标准。16.我国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以教师资格制度作为我国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1995年12月,国务院根据《教师法》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发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正式启动。2001年1月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17.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①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依法治教,使教师任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的法律手段;②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使教师地位和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④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是形成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途径,是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推进教育人事改革的基础。18.高校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时需要重视的问题:①教师资格制度的性质及其与教师聘任的关系问39--\n**题。教师资格制度的本质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前提条件。②教师资格认定的范围及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标准一致问题。③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问题。④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队伍优化和素质提高的关系问题。19.改善高校教师队伍需要确立的三大理念:(1)确立“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2)立“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3)确立“中西交融”的师培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第二节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20.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联系起来构成了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问题。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建设主要就是指学科建设。21.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区别在于:讲学科建设,主要是从科学学和学术意义上说的,而专业建设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说法。课程建设是专业(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又涵盖两方面:一是课程结构;二是单门课程的建设。22.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1)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2)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的影响;(3)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23.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方略:(1)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4)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24.从学科建设角度看,高校的学科体系主要由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及交叉学科四个部分组成。25.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要做到:(1)重点建设主干学科;(2)扶持建设基础学科;(3)积极建设新兴交叉学科。26.学术梯队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重视学科梯队建设首先要重视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其次要注意学术梯队的结构问题。27.课程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28.课程建设的内容:(1)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这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是通过教学方法的结构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结构优化。二是单项教学方法的改革。(3)重视课程管理。29.建国以来,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造。一是1952年全盘引进苏联高校的课程体系,即以专业为设置课程的基础,将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大块。二次课程体系改造是在文革十年期间,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核心组织课程,对系统的学科知识采取的是分割和忽视的态度。第三次课程体系改造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30.课程建设的评价是对单元课程建设水平的价值判断,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建设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导向、调控、鉴定和激励作用。31.如何进行课程评价?课程建设的评价由自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四个步骤组成。32.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是对课程建设工作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是课程建设目标的具体反映。课程建设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可操作性。通常来讲,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职责等等。33.课程建设评价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34.课程建设评价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①要注意课程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不同特性。②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评价的问题。③课程建设的评价应该注意高校的校际差别。40--\n**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1.高校教学基础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2)教学、实验装备建设;(3)教育、实习基地建设。2.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的印刷文本的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3.高校应该怎样建设文献信息资源?(1)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图书资料)建设:①保证适当投入;②加快流通速度,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③突出藏书特色。(2)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高校来说,网上信息资源建设除了硬件建设之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是最不容忽视的环节。高校应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校文献资源服务系统,对网上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3)共享也是一种建设。4.高等学校教学、实验装备建设:(1)合理规划是高校教学、实验装备建设的基础;(2)强化项目管理是教学、实验装备建设的关键;(3)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是教学、实验装备建设的重要策略;(4)健全管理制度是教学、实验装备建设的保障。5.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1)教育、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2)教育、实习基地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练兵场;(3)教育、实习基地培养是学生职业道德和完善个性品质的养成所;(4)教育、实习基地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6.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管理两个主要环节。7.教育、实习基地的管理:①要建立学校、院系、基地三结合的管理体制。②要建立实习工作规程。③要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第四节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8.校园文化的本质是“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9.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层面:(1)物质文化层;(2)观念文化层;(3)制度文化层;(4)方式文化层。10.观念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11.校园文化的意义:(1)校园文化辐射社会精神;(2)校园文化养成大学生素质;(3)校园文化奠定教育现代化。12.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1)认同与超越;(2)交融与批判;(3)吸收与辐射;(4)教育与自我教育;(5)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13.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1)导向目标;(2)启迪智慧;(3)塑造人格;(4)规范行为。14.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一)共创校园精神;(二)发展智能结构;(三)培养健全人格;(四)丰富业余生活。15.创建良好的校园精神,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2)培养爱国爱校的家园情感,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3)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4)共建文明校风,优化校园文化个性。(5)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16.发展智能结构:(1)扩大知识面;(2)发展多种能力;(3)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业余爱好。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在做好基本的工作、切实履行基本职责的同时是否思考过如何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41--\n**题。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战略。第一节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1.高等教育发展既要求全面发展,又要做到可持续发展。2.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具体要求为:(1)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适;(2)高等教育结构要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3)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3.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理解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则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培育。(1)高等院校的教学首先应当着眼于使学生具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必需的有关知识以及培育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2)从高等院校的研究职能来说,高等院校应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第一生产力”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通过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批判功能,使社会处于不断革新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从高等教育的文化发展功能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一种先进的现代文化,如何使这一先进的现代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共同文化,有赖于肩负人类文化的传播使命的高等教育。5.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高等教育的超前性:高等教育目标的超前性、高等教育课程的超前性、高等教育规划的超前性、高等教育投入的超前性。(2)高等教育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性、高等教育目标的整体性。(3)高等教育的全面性:这里主要是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说,即在人的培养问题上如何体现全面性的思想理念,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促使人的和谐发展。6.高等教育的发展观大致有:市场观、研究观、管理观和生涯观四种。第二节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7.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1)大众化;(2)国际化;(3)现代化。8.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界定。从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50%。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进必然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含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9.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10.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1)办学主体多元化:一是坚持以国家和地方投资并管理的高等院校为主体;二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科技机构或各种基金组织等与高校联合办学;三是允许并扶植条件成熟的团体或个人创办私立大学或称民办高等院校;四是提倡并支持中外合资办学;五是实行“一校两制”,允许私营财团、集体或个人在公立大学中设“附属型民办高等教育学院”;六是试办外国独资大学,即创办由外国人投资并管理的高等院校。(2)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一是多层次培养人才。即挖掘高校潜力,强调规模效益,逐年扩大招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特别是本、专科生的数量。二是多类型发展高校。即在搞好普通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成人高校的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三是多区域设立高校。即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逐步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应从优化高校布局出发,对那些高校少或没有高校的地区特别是具42--\n**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地区创造条件创办布局合理的高校起码是成人高校,以提高当地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这也是高等教育逐步通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措施之一。四是多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即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应逐步实行更加灵活的入学制度,为社会各年龄段的求学人员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包括正规学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知识更新教育和继续教育等。(3)专业设置多样化。(4)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11.针对您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谈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4)人员的国际交流;(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1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要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高等教育各个层面,使教育自身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实现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可以说,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而在本质上是人自身的现代化。13.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1)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2)高等教育制度的现代化;(3)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高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1)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2)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3)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15.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第三节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16.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战略:(1)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发展;(2)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发展;(3)思想观念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17.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1)首先应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2)重点在于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18.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为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命运。19.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机构)和高等院校等。20.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开展基础研究、进行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的任务,是国家组织实施创新工程的支柱系统之一。其次,由于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职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就其运转来说都离不开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参与,因此,高等学校的作用可以说渗透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中。再次,当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条件,创新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实干、敢于承担风险、乐于交流以及对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等品质,因此,通过改进高等学校的教学和培养方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环境和条件;加强高等学校管理中创新文化的建设;促进高等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流动,就成为保持民族长久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必然选择。最后,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还以其多学科的优势、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的便利、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环境等特殊的条件,使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创新氛围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思想、新知识具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些都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3--\n**1.高等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对高等教育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试举例说明。(1)思想观念是行动的指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它通过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转变和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转变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整个高等教育所持的系统看法。这是高等教育思想的最高层次。宏观层次的思想转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管理观等等的转变。(3)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中某个主要部分或环节所持的看法。这方面的思想转变主要包括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等等的转变。附:《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A.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B.中世纪大学;C.“赠地学院”;D.“雅典大学”。2.在中国,高等教育从萌牙走向雏型的标志是:()A.殷商时期的“辟雍”;B.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C.汉代的“太学”;D.唐宋时期的“书院教育”。3.首先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而发展了大学科研职能的是:()A.法国巴黎大学;B.英国剑桥大学;C.美国威斯康星大学;D.德国柏林大学。4.提出“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开放”的办学思想的是:()A.美国斯坦夫大学;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美国康乃尔大学;D.美国哈佛大学。5.首先明确提出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重要职能的是:()A.德国柏林大学;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英国剑桥大学;D.法国巴黎大学。6.最先明确地从理论上系统提出高等教育注重理智发展观点(个人本位教育价值观)的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纽曼;D.赫钦斯。7.163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捷克);B.纽曼(英国);C.皮洛戈夫(俄国);D.保尔森(德国)。8.“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杜威;D.凯洛夫。9.首先提出“发现教学法”的学者是:()A.洛尼洛夫(俄);B.布鲁纳(美);C.凯勒(美);D.布鲁姆(美)。10.1978年,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于:()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浙江大学;D.厦门大学。1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德、智、体诸育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D.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3.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间的比例关系,称为:()A.层次结构;B.科类结构;C.区域结构;D.能级结构。14.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设副学士(协士)级的国家是:()44--\n**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15.从教育管理实践的角度看,“课程”可以界定为:()A.学科体系;B.课程内容体系;C.教学活动体系;D.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方案。16.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17.法国的“大学校”从学制上看属:()A.普通高等教育;B.短学制高等职业教育;C.长学制高等职业教育。18.我国自1981年以来实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A.对自学者进行以素质提高为主的国家高等教育考试制度。B.对自学者进行以学位考试为主的国家高等教育考试制度。C.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高等教育考试制度。19.依法管理高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手段是:()A.实施《教师法》;B.实施《高等教育法》;C.实施教师资格制度。20.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问题是:()A.专业和课程建设;B.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C.教学基础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_______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的选择、传递和创造;3.高等学校职能的新发展主要有________、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4.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素质要求、_________、道德素质要求和能力素质要求。5.科学研究成果有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和_______等三种鉴定形式。6.都市大学和_________是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7.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要有以政府干预为主、以社会力量为主和以________为主等三种运行机制。8.教师聘任制的本质是使教师与学校具有平等的______关系。9.中年级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从接受性学习向____学习转折的时期。10.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_____现代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2.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3.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在联系。4.简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现代大学怎样才能走进社会的中心?2.论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3.论述教育过程“一体两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