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4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用教育学第一章教学管理:无限地服务于教学,无限地服务于学习第一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一、新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伴随着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进入了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时代。■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改节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2.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二)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1.丰富学生的情绪少情感体验;2.促进学生道徳与人格的升华3加强学生能力■方法的培养;(三)提倡课堂教学牛活化1.教学内容生活化;2.教学过程生活化;3.教学纽织主活化;■促进学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的角色变化如下:1•变“管理者”为“组织者”;2.变“主导者”为“合作者”;3•变“传授者”为“合作者”;4.变“教师表演”为“学生体验”;5.变“知识裁判”为“对学生全面关注的良师”二、全面发展:一条探索前进的道路■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推动这一发展的主导手段是因材施教。(一)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的关系1.因材施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归宿3.因材施教与全免费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全面发展是对学生发展的总要求;从个体上看,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而进行的有差异的教学;从现实來看,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牛的个人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止发挥口己的优势和才干,才有町能让学生的才能真正地展现出来,通过各个方而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的辩证关系对教学实践有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1)因材丿施教重在“辨”材;(2)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同步发展、统一发展(二)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屮的整合策略1.从全面发展着眼,从因材施教着手;2.扬长避短、促进发展;3.灵活教学,和谐育人;第二节校长和管理人员二、校长和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主要体现两个角色:1.教学管理屮的示范者;2.教学工作的指导者。\n第三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一、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小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组织工作常规主要包括: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考核;■教务行政工作常规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总结、听课与评课、检查与评定、业务学习、教学研究;二、校本研究和培训制度(一)校本研究制度■校本研究制度的特点:研究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屮的实际问题研究目标: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基木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基层单位: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主要题材:课例、案例、论文(二)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定义: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口的:立足于工作岗位,针对工作屮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索质,包括-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冇教学能力、教冇创新能力和教冇科研能力等,使广人教师适丿应新课改的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虽奠定基础。特点:有针对的在岗培训构成:由指导思想、培训冃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原则、培训措施、悖理方法等构成。四、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一)学生评价制度■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尝试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评和他评相结合的符合新理念、适应新课程的学生评价制度。(二)教师评价制度■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根本n的,突出以下两个方面:1.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2.构建多元化教师评价参与体系;\n第二章课程建设与开发:课程的革命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二、课程的概念■关于课程的概念: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岀现在英国教育学赛宾斯《什么只是最有价值?》一文屮。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泰勒认为课程即体验。■广义的课程: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Id标选定的学习科日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狭义的课程: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三、课程类型■当代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学科课程出发点和中心:学科本身基础:各科知识的分类核心:学科教学ri标: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代表人物: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评价:学科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学科课程由于过于注重学科的联系,课程内容缺乏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活动课程定义: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山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代表人物:法国白然主义教冇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美国教冇家杜威“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论课程”、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三)综合课程定义:综合课程,也成广域课程或人范围课程,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它既是相邻或相近学科在基础范围内的综合,也是拓展边缘学科的新课程领域。特点:1•符合儿童认识世界的特点;1.有助于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知识的人为割裂,帮助学牛整体地综合地认识世界;2.有助于减负;3.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潜在课程定义:潜在课程也称坏境课程、隐性课程,它是在学校屮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但乂对学牛的成长和知识增加、情感的培养产牛影响。表现: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的布局、建筑设计、雕塑、壁画等方面的建设。精神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等方面的建设。\n第二节课程的规划与管理一、课程规划:面向未来的望远镜式学习■课程规划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它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课程规划又四个方面构成:课程冃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一)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为行为目标、牛成目标、表现性目标(二)课程设置定义: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原则:时代性、适应性、环境性、评价性、校本性(三)课程结构定义:课程结构是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屮,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纟R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分类: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分为:限选选修课、任选选修课(四)课程实施因素: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重要载体:教材关键:加强教师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基本素质优良、能适应未來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牛发展的教师队伍二、课程的组织与管理:脚踏实地的显微镜式学习(一)课程管理的概念广义的课程管理:就是中央、学校、社区、家长、学生共同对课程施加影响的过程。狭义的课程管理:就是中央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进行的决策、组织、领导、实施和评定的过程。(-)课程管理的任务1.国家:规划课程,制定课程政策,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评价。2.地方:制定国家课程的实施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制定地方使丿IJ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3.学校: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第三节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的概念■含义: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包含三层意思:(1)为了学校,指小本的导向要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2)在学校中,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耍由学校屮的人来解决,耍经过学校校长、老师的共同探讨、分析來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3)基于学校,指学校开展的各类培训、研究、教学实践以及设计开发的各门课程等,都要从学校牛存发展的实际出发,都应切合木校的实际,充分挖掘木校的各种潜力,使木校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特点:补充性、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向律师、医生一样专业化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精神的发展\n■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1.专业知识的发展2.专业技能的发展■师德:师徳即教师的职业道徳,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対学生产牛情感性的彫响。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富勒提出教师关注的四阶段发展模式: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伯林纳: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费斯乐: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推岀阶段。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教师教育”改革;2.反思与交流;3.专业发展学校。第二节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新教师是指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满三年的教师。一、新教师的发展特征(一)适应专业角色的转换1•角色认识与角色体验的冲突;2.教师效能感低;3•树立角色价值观;(二)完善专业能力的成长1.结构能力失衡:(1)教学技能生疏;(2)人际交往能力薄弱;2.年轻的优势:(1)思维的新颖性;(2)对工作的投入;第三节成熟教师的专业发展—、成熟教师的特征(一)教学能力成熟1.备课效率高;2.教学相长;3.课后反思意识突出;(二)专业精神感人(三)“高原”现象闲扰发展二、促进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一)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的意识——1.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2.以带教促双赢;(二)构建能力为本的培训模式1•成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菜单式”的培训内容;2.能力提升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培训方式的综合性;(三)帮助教师应对“高原期”1引导教师正确归因;2.减轻教师负担,保障专业发展时间;第四章教学研究与创新:一所所学校,一座座矿藏第一节校本教研与制度一、释读校本教研的内涵立足点:学校\n研究对象:如何解决学校在课程改革屮所面对的各种具休问题研究主体:学校教育者(主要是教师)主要H的: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充分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是校木教研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礁侥的主体,教学问题是校木教研的核心,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二、对校本教研案例的解析■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索: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的四个阶段:问题一设计一行动一反思■校本教研运行的模式1.“说课”模式(1)定义:说课是授课教师以口语向其他教师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2)五大要素:口头语言表达、教育科学依据、教材、每节课的具体耍求、教师(3)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2.“三课一反思”模式内容:说课、看课、评课、反思四、制度化的校本教研的确立1.围绕“校长”创建学习型校园2.课例研究的惯常化3.师师互动——形成互助空间4.三种对话方式的融合第三节教师理论修养与提升二、教师教学理论修养与提升(一)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内涵■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就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体或问题吋,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冇效教学的理论体系。■教学理论修养:1.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有意思反思;2.主动的教学创新;3.孜孜以求的教学交往;4.敏感的教学研究5.与时俱进的信息索养能力(二)教师教学理论修养的提升Z路1.读书;2,实践一反思;三、教师教育理论修养与提升(一)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内涵■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关键就是一种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动态化的教育人格的生成,核心就是围绕着“师徳”的一系列个性品质的养成,其中教师的教育徳性是整个教育人格的重心。\n■教师的个性修养:1•教师即促进者;1.教师即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2.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二)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之路1.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2.自我修养是实现教师徳性的根本;第四节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教师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來的市“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屮,要敢想敢做,勇于探索,敢于钻研。■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结构内涵:背景性要素、技能性要素■教育创新素质:1•先进的教冇观念;2.完善的认知结构;3.独特的个性特征;4,艺术性的教学技巧;5.较强的扩展能力;1.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素质具体到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以下行为: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2.课堂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悄;3,参与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4.承认差异,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第五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灌输与启发的二重奏第一节德育的内涵二、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徳育的定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対社会成员施加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徳冇:专指学校徳冇,指教冇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徳育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为阶级多需耍的品徳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口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徳的活动。(二)德育的内容——1.做人教育;2.心理教育;3.责任教育;三、德育的原则(-)知行并重原则;(二)以学生发展为根木冃的原则;(三)以问题为中心原则;(四)贴近现实原则;(五)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四、有效德育的方式方法(一)榜样示范法;(二)情感体验法;(三)习惯养成法;(四)沟通交流法;(五)争辩讨论法;(六)自我教育法;(七)情景模拟法;(八)无意识教育法;(九)夸张矛盾法;(十)奖惩规范法;五、有效德育的途径(一)德育课教学;(二)学科课程教学;(三)社会实践活动;(四)心理健康教育;(五)校园文化建设;\n(六)家庭与社会;(七)LI常生活;(七)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开设(一)心理健康课程概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冇教育者设计和组织教育性活动的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彩响,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专门课程。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操指南(二)学校心理健康教冇屮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片血化倾向;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孤立化倾向;第六章教学常规实施:课堂平等中的首席第一节教学计划一、理论概述(一)教学计划的概念■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是指导文件。第二节备课一、理论概述(一)备课的概念■备课:备课是教师很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牛•的貝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二)备课的内容■备课的内容:1.备课标;2.备教材;3.备学住;4.备教法;■编写教案的环节:(1)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准备(5)教学过程(6)教学反思着重以下儿点:(1)教学重点和难点;(2)教学准备;(3)教学过程;(4)教学反思;第三节说课一、理论概述■说课:说课是指教师在精心备课的革础上,运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讲述的方式,向听的对彖(如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的设计和设计的理论依据的过程。三、操作程序(1)说教材;(2)说教学F1标;(3)说学情;(4)说教法与学法;(5)说教学过程:\n第五节课堂与探究教学一、理论概述探究教学是以学住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二、实际操作1•创设情境,质疑引题(3〜4分钟);1.自学探究,解释质疑(6〜8分钟);2.吋间探究,体验升华(13〜15分钟);4•点播解难,形成解释(6~8分钟);1.归纳总结,迁移创新(3〜5分钟);第六节听课与评课一、理论概述(一)听课特点与规律:1听课是一项技能,是以看、听、想、记和个人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修养协调活动为保证的综合教学技能;1.听课具有目的性、指导性、理论性与情境性的特点;2.听课者在听课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二)评课内容:评课主要是从“目标一过程一效果”等三维度展开评价;原则:(1)实话实说原则;(2)突岀重点原则;(3)激励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二、实际操作(-)听课1•做好听课前的充分准备:(1)心理准备;(2)教育教学理论准备;(3)资料准备;1.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组合;(二)评课1•授课人一陈述方式白我剖析;2.授课人与听课者互动点评;3.教师或专家概括评价;第七节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内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参观、培训等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方面存在的经验及失误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业务索质与教学能力的过程。\n第七章教育评价:奖罚性评价PK发展性评价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一、教育评价的内涵■“教育评价”的概念授初由泰勒于1930年捉出并于1965年在美国国会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到合法化。■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搜集、分析、解释信息,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二、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四)和対评价、绝対评价、个体内差界评价(五)協耍性评价、町行性评价、配置性评价(六)奖惩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三、教育评价的功能——(一)诊断功能;(二)调节功能;(三)激励功能;(四)教育功能:第二节教师评价二、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一)奖惩性教师评价1.奖惩性教师评价的特点(1)奖惩性教师评价面向过去;(2)奖惩性教师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3)奖惩性教师评价标准是统一的、预设的;(4)奖惩性教师评价强调量化(追求客观化、准确性)方法,多采用外部评价,注重结果;(5)奖惩性教师评价主要是为了区分优劣,所以搜集信息、下结论成了主旋律,相对时间短,一堂课、一次教育活动就町以解决问题。2.奖惩性教师评价的弊端(1)容易使大部分教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2)不利于教师工作的反省、改进和提高:(3)导致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片面性;(4)有碍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5)与现代管理理念背道而驰。(二)发展性教师评价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1)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冃的;(2)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3)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动态监控;\n(4)强调全员参为。(三)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比较1.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不同之处(1)奖励机制不同奖惩性教师评价注重“外控”;发展性教师评价则是通过激发教师内部动机,使得教师进行枳极主动地自我发展;(2)评价的功能不同奖惩性教师评价是一种而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过程性评价;(3)评价F1的不一奖惩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学牛的学业成绩服务的;发展性教师评价除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意外,还促进学牛的发展;2.教师评价改革大趋势(1)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表现是提侶教师口我评价:(2)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3)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4)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三、教师评价的实施(一)教师评价的内容1.教师索质发展评价:思想品徳索质、文化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心索质;2.教师职业行为评价:工作量、备课质量、上课质量、作业辅导质量、课外活动、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教研科研、德育工作、协同工作;3.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教冇教学成绩评价、教学科研成果评价。(二)教师评价的方法——1.教师口评;2.学生评教;3.同行评议;4.领导和专家考评;5.社会评价;第三节学生评价一、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认识(一)学生评价的类型1.诊断性学生评价;2.形成性学生评价;3.终结性学牛评价;4.选拔性学牛评价;(-)学牛评价的特点1•强调了评价功能的形成性;2.重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3.重视评价类型的多样性;(三)学牛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2.多元化原则;3.全面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5.明确性原则;6.过程性原则;二、学生评价的实施\n(一)学生评价的内容1•学生的基础性发展评价(1)道徳品质评价;(2)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发展评价;(3)交流与合作水平评价;(4)个性与情感发展评价;(5)运动与健康领域评价;(6)审美与表现领域评价;1.学生学科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