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原理A卷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所有机构的教育活动。狭义:学校教育——则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教育异化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异化由两个部分构成,教育被(人)异化及(人被)教育异化。3.班集体班集体是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设置或构建的一种教育目标和理想教育实体.班集体是教育者对班级未来发展理想状态的设定,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班级及其成员发展的要求。班集体是通过成员间彼此的交往、以班主任为主的各种教育力量的教育、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具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具有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班级群体4.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的本质,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以不同形式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并且不断增加不同教育体系的共同因素以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全球教育体系的过程。表现为教育资源全球化、教育要素全球化。二、简答题1.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基本特征,即把教育同其他社会现象、其他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区别开来的基本特点和属性教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教育与其他非教育存在的差别,可以表述为“属加种差”基于主客、主主关系认识教育本质:(1)教育行为属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是人改造自然的目的合理的行为,它不是工具性的,而是伦理性的。调整主客关系的是技术规则:经济性、有效性调整主主关系的是伦理规范:平等性、对话性启示一: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体现为法定权利、人格等的平等;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于主客、主主关系认识教育本质(2)主体在对待客体的关系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9\n教师学生(个体/集体)奖金考试成绩荣誉品行指标职称体育指标启示二: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尤其是专职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增加自己收入、提高工作福利待遇、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3)把教育活动描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不符合教育实际状况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学生认识改造利用学习理解掌握教师教育内容学生改造知识能力结构改造知识能力结构启示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的作用是提供、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学生的灌输、指导、施加影响2.简述当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1)仅关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缺乏对学校教育“成人”价值的关注•(2)仅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接受”,缺乏对精神文化世界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3)突出对社会发展、人类存在价值某些具体方面的关注,缺乏整体观照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下化、直接化•从根本问题与表面问题的关系维度看,强调了表面问题,忽视了根本问题。•(1)学校教育改革表现出应对性思维和改革策略,缺乏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根本问题、基本问题的关注•(2)强调了个体的工具价值,忽视个体生命成长价值3.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凝固化•从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维度看,停留在实现层面,没有意识到发展的内在力量与需要。•(1)只看到缺乏发展可能的现实;(2)只看到静止的“现实”;(3)只看到静态化的时间观、发展观下的学生,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全程的关注,缺乏对人的生命成长中长效性因素的关注3.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这种双边活动的时间流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而非实践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学习、理解和掌握客观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活动虽然含有实践的成分,但教师的活动不是教学的核心,只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条件。•(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体现在:•a)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b)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区别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c)有指导。教学过程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不同于学生的自学活动。•2.教学过程是一种艺术过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都是一种艺术过程。9\n•3.教学过程是一种文化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将客观的文化财富转化为主观的文化财富的过程。•4.教学过程是一种控制过程•教学过程就是要使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过程,主要是受控制论的影响。•5.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认识过程只重视知识的传递,只看到线性的教学过程,看不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因此这种观点试图突破认识过程,将认识过程纳入交往过程,把知识的获得看作交往的一个内容来看待,交往又不止于知识。4.当代学校教育需要重建何种学生观?1.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1)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生生来就发展着,具有成长的可能性;一种具体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时,又生成着一种新的成长可能性。(2)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主动地探索、反思与重建。2.认识学生的具体性(1)学生是有自己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2)学生间的相互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资源。每个学生都“全息”着其全部的家庭、地区、时代的特征,有其个体独特的生命经验。(3)学生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学生在群体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3.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1)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包含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2)学生的成长内容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包含个体的精神状态、个人的具体素养、个体的行为方式、个体的人格发展等。4.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1)成长着的学生“全息”着历史与时代的相关信息;(2)学生成长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现实的;(3)学生个体成长本身,尤其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是个体成长中的关键性力量。三、论述1.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现代科学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脱胎于十八世纪末的自然哲学,最早形成近代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人文科学 :来源于拉丁文,是人性与教养之意。人文科学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狄尔泰: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9\n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更多的是引进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庞杂的学科群按照教育对象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卫生学教育学独有的学科:课程论、教学论等以教育学为对象的元教育学、以教育历史为对象的教育史通常所说的教育学,是指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的内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学校管理等几个部分。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A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诸如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等,都是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B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C教育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现象,研究在这一现象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运动规律。D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中一般问题的科学。2.何为教师专业化?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社会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争取教师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是教师群体专业化的发展与社会承认形式。如自主性、职业声望、社会地位、专业伦理等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结果。包括专业知能、专业伦理、专业精神等的发展在理解上,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专业是复合性的专业,包括学科的专业性,也包括教育的专业性。而教育的专业性,是一种技艺性的专业,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第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是一个多方面多主体努力的过程,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巨大努力,也需要国家、政府、大学的努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有多方面的内涵,即服务宗旨或专门功能、专业训练、专业权限、专业团体、专业地位。第四,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努力过程。“专业化”通常被用来指称一个非专业或半专业性职业不断地满足一个完全专业性职业的标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1、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个体学习、互动学习、团队学习2、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让行动与合作、反思相融合9\n2)行动研究的过程a.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发现明确问题b.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c.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d.实践、尝试解决问题e.反思总结3、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a.内省反思法(1)反思总结法(2)录像反思法(3)档案袋反思法b.交流反思法4、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a.磨课b.沙龙c.展示5、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a.阐释教育教学理念b.共拟教育教学方案c.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尝试d.引导反思教育教学行为6、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7、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动力(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所教科目、个人兴趣爱好的相关资料。(2)理论学习,包括听讲座记录、读书文摘、制作教育名言卡片——可作分类(3)听课记录,指校内外科研观摩课。(4)科研公开课专题,个人承担的,还有教案、专家和同行评课、反思等.(5)研究课题,包括课题来源、学校课题、学科组子课题、个人研究方向等。(6)文字成果,包括论文、教育叙事文章、课堂实录、调查报告、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发表文章等。(7)获奖记录,包括自己的、集体的、指导学生的。(8)班主任有班级管理栏目、科组长有科组管理栏。B卷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教育学是一个庞杂的学科,通常所说的教育学,是指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的内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学校管理等几个部分。 2归属群体所属群体者指个人客观上隶属的群体,参照群体指个人主观上期望归属的群体。所属群体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成员主要因为外在的力量而“偶然性”地被迫从属于某个群体;成员之间无依赖关系;班级纪律并未成为学生个人纪律;内部气氛是防卫型的;班级处于简单的“集合”状态3教学9\n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教的行为应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又反过来作为教师调节自身教的行为的依据。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通过沟通和交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获得个性化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4教师指接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通过对学生施加特定影响,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主要职责的人.百度: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所承担的角色: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职业特点:1、复杂性:教育对象的复杂性:职业内容的复杂性:职业过程的复杂性;2、长期性: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及教育效果的滞后性3、示范性:教师的品德言行对学生的重要影响4、创造性:劳动对象的主动性(自主性、不完全可控性、反作用)、差异性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一、简答题1.如何重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1.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自我”的身份承担自身的时代责任学校教育对自身的价值基础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价值取向无意识的学校教育、只关注操作性的技能与程序的学校教育,都不是当代社会需要的。有“关怀生命”自我意识的学校教育,要有意识地融会历史与未来,吸收各种生命资源于自身中,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生活形态。2.学校教育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关怀生命意味着对生命本体地位的清醒意识,对生命的积极关注、主动的行为、建设性的气质。学校教育实践关注的始终是“人”的问题:人的生命需要、人的生命成长,每个生命体都有成长的内动力与可能空间,需要成长;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促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生活中自主、能动、积极地成长。3.学校教育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己任学校要造就的新人,要实现生存方式的更新,从被动压抑的生存方式转为积极主动的生存方式。学校教育要以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目标追求。4.学校教育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学校教育是个体生命成长的一种生活形态,生命是通过全部的学校教育生活滋养而成的,需要现有的学校教育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次的变革。学校教育要有整体意识,将全部时间与空间作为“整体”,作为一种“生活”,关怀学校中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生命质量,以整体转型的策划,指导每一部分的具体改革。2.学校因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9\n学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制度组织起来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环境。学校因素是指那些影响学生发展的目的、制度、内容、人员、环境、手段等因素。学校因素影响的特点(1)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2)遵循个体发展的规律;(3)专门以促进学生的有价值发展为己任;(4)有专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5)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发展反馈手段。因此,学校是人的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综合的作用,即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人的遗传素质与社会影响综合起来,提出适宜的发展目标,设置适宜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方法和评价形式,从而促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发展。1.班级文化具有何种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在班级生活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既包括显性的环境文化或物质文化,也包括隐性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可以理解为班级的一种气氛、一种风尚、一种“班级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班级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与规范。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动力氛围对于学习、生活与其中的学生而言具有引导、规范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级风气、人际关系、舆论和价值观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和与之相应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受到班级文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2、凝聚功能。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良的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成员充分、深入的交往、沟通基础上形成的,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这种共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体系会激发学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学生会有较为清晰和强烈的“我的班级”的意识和情感。•3、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班级文化能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支持。2.简评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论。基本观点: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权威的地位,学生必须对教师保持服从。以教材为中心:教材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教材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该得到维护,教学过程就是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的过程。以学科为中心:学科教学应该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保持核心地位,学科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优点:适应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知识的普及、教育的普及,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不足:1)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变成“教授”过程;2)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价值,忽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一、论述题1.如何认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现代科学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脱胎于十八世纪末的自然哲学,最早形成近代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人文科学 :来源于拉丁文,是人性与教养之意。人文科学9\n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狄尔泰:自然科学是研究“死”的自然世界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活”的精神世界的科学;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特具的认知理想,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意义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来研证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等;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更多的是引进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社会的东西”。教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庞杂的学科群按照教育对象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卫生学教育学独有的学科:课程论、教学论等以教育学为对象的元教育学、以教育历史为对象的教育史通常所说的教育学,是指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的内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学校管理等几个部分。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A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诸如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等,都是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B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C教育学所研究的主要是学校教育这一特定的现象,研究在这一现象领域内所特有的矛盾运动规律。D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中一般问题的科学。2.当代学校教育需要重建何种学生观?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学生观1.20世纪80年代: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完整的、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20世纪末的观点:学生具有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是以生动活泼、需要并具有发展可能和主动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体。3.21世纪初的认识: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和发展特点;是具体个人。当代学校教育需要重建学生观1.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1)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9\n学生生来就发展着,具有成长的可能性;一种具体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时,又生成着一种新的成长可能性。(2)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主动地探索、反思与重建。2.认识学生的具体性(1)学生是有自己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2)学生间的相互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资源。每个学生都“全息”着其全部的家庭、地区、时代的特征,有其个体独特的生命经验。(3)学生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学生在群体中保持自身的独特性3.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1)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包含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2)学生的成长内容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包含个体的精神状态、个人的具体素养、个体的行为方式、个体的人格发展等。4.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1)成长着的学生“全息”着历史与时代的相关信息;(2)学生成长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现实的;(3)学生个体成长本身,尤其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是个体成长中的关键性力量。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作为一种思潮,萌发于五四运动之前,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使用。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教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持独立地位,不受政党或教会的影响。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