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绪论【大纲】(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固定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停留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班级授课制等)1762年,法国的卢梭《爱弥儿》,系统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776~1787年,德国康德在哥伦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开授教育学讲座的教授,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49\n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实科教育思想:1861年,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反映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2)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1908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等,基本观点①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③采用实验的方法。夸大容易走上“唯科学主义”的迷途。(3)实用主义教育学说:1916年杜威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为主的“传统教育”提出来的。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教育即经验的联系不断的改组或改造④从做中学⑤学校即社会。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解放儿童的教育,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于1939年出版《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1956年美国的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2)1963年美国的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著作,主张“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3)1975年,苏联的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全面阐释实验教学论的体系,叙述学生的发展进程,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4)1972年,苏联的巴班斯基出版了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几本系列著作。49\n第一章教育的概念【大纲】(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涵义: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地位: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离开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受教育者:涵义: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地位:受教育者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中介系统:涵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49\n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概括起来说,是体、智、德、美及综合实践等几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还应当有以培养人为目的而组织的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特征:人的依赖关系)1.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原始的教育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在夏朝有“痒”、“序”、“校”的施教机构,殷商和西周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奴隶社会:学校是奴隶主阶级用来培养他们自己的子弟的场所;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宗教性和保守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教育的特点:(特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185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义务教育法》、1870年英国的《初等教育法》、1872年德国的《普通教育法》、1881-1882年法国的《弗里法案》、1886年日本的《小学校令》,这些具有强制性质的法律的实施,使得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了初等教育。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第一个关于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制度划一性、封闭性)。第四节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指的是,凡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49\n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49\n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考纲】(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真题】1.2010华中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2010天津师大简答: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2010浙师简答: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时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2011东北师大论述:论述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各自作用。5.2011东北师大简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6.2010中山论述: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7.2011陕师大简答: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8.2011中山简答: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9.2011北师简答:试评“环境决定论”。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1.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2.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3.分类: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做出不同的分析,分三个方面:①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不断增强,神经、运动、生殖等系统生理功能的逐步完善。②心理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③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49\n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三方面联系:人的发展的这三个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与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二、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2.能动性①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②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③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整体性1.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就心理而言,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耍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问的发展速率。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阶段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49\n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人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遗传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①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②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③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3.个体的能动作用①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②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①知识的认知价值;②知识的能力价值;③知识的陶冶价值;④知识的实践价值。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49\n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纲】(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学校教育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这样,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使培养的人才在总量上有富余,但仍会出现结构性失调。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教育的发展变革也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革。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③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49\n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在一个社会里,让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⑤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这里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一定社会民族长期形成的共通的语言、知识、价值、信仰、习俗及其成员的行为范式、生活样式。文化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通过传承和创新文化来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系统化、概念化的文化知识,反映到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资源。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首先,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教育促进个人的发展,必须受到特定文化模式的制约。文化模式对每个人的塑造的力量很大。其次,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不同文化模式下教育管理方式、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差异。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待学习和读书的态度不同,反映到教育上,教师教育方法也不同。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含义: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②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③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49\n②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④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生态功能①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③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4.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对文化的传递。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③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1.含义: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与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与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2.分类:①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做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其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②纵向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其社会层级地位与作用。3.历史发展①在古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只能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较小的范围中进行。②现代社会,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不断强化,使教育日益成为激励社会成员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动力,不仅在很大限度上引导着个体素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社会结构局部或整体的变化。4.在当代的重要意义①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③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三、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社会流动功能的关系1)区别:49\n①社会变迁功能: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与发展。②社会流动功能: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2)联系: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为社会流动功能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并为其实现开拓了可能的空间,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实现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变迁的价值尺度,又是推进社会变迁的动力。二者的互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日益增强的能动作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含义: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2)主要表现: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②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③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一方面,我们要重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注重发挥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能,注意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第三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1.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①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②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③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④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2.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①教育公共投人严重不足;②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①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③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49\n第四章教育目的【大纲】 (一)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2、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1)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①广义: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②狭义: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2)从形态上看,教育目的还可作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区分。①理论形态: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②实践形态:教育工作者或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如学生、家长),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③两者的关系:前者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理想性,不一定都能变成事实,但经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调适与积极实践,也可以成为现实上追求的教育目的。后者既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教育现实。2.教育目的的意义①定向作用②调控作用③评价作用从总体上看,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引领和激励受教育者起着指导作用。
49\n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1.层次结构:①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在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即课程方案设置的各个教学科目所规定的教学应达到的要求或标准。④教学目标,即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2.内容结构:①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②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①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②教育目的的制订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含义: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1.个人本位论:1)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佩斯泰洛齐等;2)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①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②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3)评价: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2.社会本位论:1)代表人物:柏拉图、赫尔巴赫等;
49\n2)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①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②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③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3)评价: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的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①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点。②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③要坚持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2.坚持全面发展①从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体的发育、机能的成熟和体力、体质的增强,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几个方面的发展。②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如根据人的现实生活所要处理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能力的发展,即发展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和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如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人的发展在这三个层面都形成了健全的能力,那么,人与外界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个人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或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①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②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独立个性,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超越精神。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谓“全面发展”,说的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9\n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综合实践活动。人才的规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49\n第六章教育制度【大纲】(一)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①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②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2.特点:①客观性;②规范性;③历史性;④强制性。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从横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制)1.含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1.双轨制: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人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49\n2.单轨制: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长期以来之所以没有重大变化,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用,是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它不但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2.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大纲49)1.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从发展过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①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②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2.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1.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①学前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高等教育近三十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即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再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①加快发展学前教育②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④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49\n第六章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发展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三)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及相关的概念1.课程: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主张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大致主要有以下四种课程的界定: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学习经验;③课程即文化再生产;④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2.课程实施文本:1)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它是指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2)课程标准: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自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标准。3)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二、课程的基本问题(一)课程理论的发展1.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①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程问题明确化的开端。②他讲究知识的价值,注重人的社会生活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他把课程仅仅看成是科学知识,则有所偏颇。2.杜威的经验课程49\n①杜威发表的《儿童与课程》是影响深远的现代课程理论的开创性的著作。②杜威用动态的知识观来阐释儿童现有经验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儿童经验改组的过程的观点值得肯定,但他并未明确解决课程设置的目的的要求,也未阐明课程与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致使课程及教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给教材的选编带来了难度,并严重地削弱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3.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①出版了《课程》一书,可以被看做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②他认为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教育目标。为此,他对成人的社会生活的活动做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将社会生活活动分为10大类,这10大类的活动便构成了教育的主要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育应当使儿童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与品行等方面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基础。这种方法叫“活动分析法”,为后来盛行的课程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方法论基础。③博比特的方法论注重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于繁琐、具体,既忽视与排斥了社会教育总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目的,也未突出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求。4.泰勒的目标模式①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②泰勒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组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揭示了课程组成的四个部分。③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④评价:可行性强,知识系统化,但是过于机械化。(二)课程发展上争论的几个问题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1)学科课程:(1)含义: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2)特点: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①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②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③强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伦理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潜在的定向的质量要求。(3)优点:基础、系统、结构、易教缺点:加深学科分离,脱离生活和社会,忽视学生兴趣需要2)活动课程: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
49\n(1)含义: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2)特点:①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和阅历,以及儿童在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作用与内在动力;②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通过探究、交往、合作等活动使学生的经验得到改组与改造,智能与品德得到养成与提高;③强调解决问题的动态活动的过程,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因人而异的弹性,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反对预先确定目标的观念。(3)优点:生活,实用,开放,活动,联系生活,兴趣需要,多样缺点:忽视知识系统性,难教,忽视教师、夸大儿童经验,教育质量低2.课程的一元化与多样化1)一元化:(1)含义:课程的编制应当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的信仰、理想与意志。(2)评价:在我国,坚持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元化方向,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贯彻教育目的与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今天也不能一味地只讲课程的一元化,而否定或排斥课程的多样化,要认识课程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2)多样化:(1)含义:课程也应当广泛反映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阶级、阶层、群体的不同文化、利益与需求,反映不同学生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选择与诉求。简言之,要反映各个方面的多样化需求。(2)评价:它有助于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地区、群体与个人的差异、特色及其对教育与课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独特价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进社会的民主、公平,促使社会与个人都能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一味照顾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样不仅会造成课程的繁杂,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削弱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3.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优点:综合性,统一性,有利于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活性。缺点:忽视各学科逻辑结构,开发困难。第二节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订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是对课程目标、教育经验和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具体化过程。一、课程目标的设计1.概念:是课程实施应达到的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预期结果,49\n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制定依据:①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②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学科的逻辑④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⑤学科专家的建议2.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问题:(书143)1)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抽象化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过于具体、目标行为表达太细致,往往会限制过死,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研制;而课程目标过于抽象和概况,又不利于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不利于课程评价。因此,应当使这两个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2)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问题课程目标的设计需要有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终极目标和过程目标等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才能对课程实施起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美国布鲁姆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人际技能学习领域等方面来设计目标。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性目标: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行为动词:具体明确、可观测、可测量。(主要用于知识领域)体验性目标: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行为动词:历时性的、过程性的。(应用于过程领域)表现性目标: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行为动词:学生表现、结果开放性的。(应用于制作领域)二、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1.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态。1)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生应获取的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是教材难以表现的。2)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课程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直接经验形态的东西。把课程内容等同于学习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也给课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难度。2.课程内容的选择1)间接经验的选择: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它是人类知识的基本成果,间接经验具体包含在各种形式的科学中。49\n2)直接经验的选择:直接经验是指与学生现实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关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体验的总和。3.课程内容的组织1)直线式和螺旋式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而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第三节课程改革一、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1.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2.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二、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2.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49\n第七章教学(上)【大纲】(一)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二)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3、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述1.教学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统一组成的双边活动。要使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两个方面相互沟通与配合,才能使教学具有完整的能动性。用最优的方式组织进行系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承是教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同样重要,教学不能只重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应当使二者科学而动态地整合起来,以引导学生生动地学习知识与获得发展,这是教学的理想追求。2.教学与教育、智育、自学的区别与联系①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②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③自学有两种,教学包括的是在教学过程内、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二、教学的意义①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9\n教学是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成人与成才最有效的活动,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③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三、教育的任务①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②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一、古代教学过程的萌芽孔子(前551-前479)及儒家的教学过程思想1.我国古代儒家思孟学派的《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比较系统完整的一篇教学论专著。在西方,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教学过程思想苏格拉底法:产婆术(诘问-助产)昆体良(约35-96)的教学过程思想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理论。二、近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思想他推进学年制度、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制。使无序的个别教学向有序的制度化的班级授课制转变。1632年完成《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教学艺术的根本指导原则就是模仿和遵循自然的秩序。其原则的应用都遵循三个步骤:模仿、偏差、纠正。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强调要重视事物的真实性质和起源。卢梭的教学过程思想主张自然教育,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重视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思想在教学上不仅把资产阶级的“德行”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把“多方面的兴趣”作为教学的“较近的目的”。重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教学,是他的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认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可以分解进行传授的,在每一个最小的构成部分中都可以区分出几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与教学过程的阶段相对应的学生心理活动的四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教学形式阶段理论)49\n赫尔巴特的门徒席勒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组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席勒的学生赖因,演变为五段教学法: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联合、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三、现代教学过程理论的变革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批判旧教育的主要特点;反对设置广泛的课程。提出五部教育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凯洛夫的教学过程思想提出比较系统、完善、简明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过程理论。赞科夫的教学过程思想主张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认为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认为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实验教学论体系中起决定的作用。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思想他倡导发现法,认为不必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学科使用,其他学科也可以使用。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当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依据皮亚杰的学说,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运算阶段(5-6岁),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0-14岁)。他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都涉及获得、转换、评价三个过程。四、我国新时期教学过程性质的论争认识说、发展说、交往说、价值说、多质说第三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性质(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贯彻教学过程始终的主要、基本而特有的活动;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简介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二)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三)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49\n二、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音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通过知识传授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引起求知欲;(教学的内在动力)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上,而要引导他们把所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4.巩固知识;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运用传授/接受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第二,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第三,每个阶段上的主要功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二)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养成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一般然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1.明确问题;2.深入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探索与获取正确的结论,而且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任感。3.作出结论;当探究的问题,经过猜想、假说与检验而得到解决时,必须对探究活动的内容,方法、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归纳与总结、优化与提升。运用问题/探究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49\n第一,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第二,要善于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增长知识的探究目的上来。(三)两种教学的联系与区别见书本第199页。三、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间接经验学习的活动就是教学。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要把这种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的知识,就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①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③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关系①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提高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②只有使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③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①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②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②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49\n第八章教学(中)【大纲】(一)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涵义和要求。(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涵义和要求。第四节教学原则一、概念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二、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基本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49\n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④发扬教学民主;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6.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基本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7.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基本要求: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五节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一)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简述夸美纽斯在教学法上强调一切知识都从感知开始,第一个提出了直观教学原则;卢梭弘扬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传统,在教育上主张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遵循儿童自然;斐斯泰洛奇在运用实物教学和学生活动来形成学生的概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赫尔巴特在适应儿童自然、倡导教育学心理学化,将教学基于明确的学习心理学的基础上,在建立系统知识的教学过程理论与方法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福禄贝尔弘扬了卢梭尊重儿童的思想,在组织引导儿童活动方面做出了成绩。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看成是儿童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与解决的能动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亦称五步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二)教学方法的概念49\n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特性:目的性;双边性。(三)相关概念的辨析1.教学方式狭义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构成教学方法运用的细节或形式。广义的教学方式外延很广,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甚至涉及教学内容的组合与安排。2.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器具、资料与设施。3.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4.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特性:目的性,主体性,调控性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回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包括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3.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5.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6.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49\n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7.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9.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按双边活动中以谁的活动为主划分:一类是以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的方法,有讲授、谈话、演示;一类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有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等。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来划分:语言:讲授、谈话、读书指导、讨论;直观:演示、观察;实际操作:练习、实验、实习作业、研究。49\n第九章教学(下)【大纲】(一)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二)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2、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3、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点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一)个别教学制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但是,采用个别教学,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个人的社会化。(二)班级授课制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2.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问时才请教师辅导。(四)分组教学制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包括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49\n(五)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二、教学的基本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第一,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第二,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第三,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的系统科学知识;第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五,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个性化。2.课的基本类型和结构p254(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主要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备好课必须:钻研教材(懂、透、熟)、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二)上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好课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三)课后的教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第七节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概述(一)概念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二)历史发展(三)意义(四)教学评价的种类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①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49\n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②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其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便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而不强调成绩的评定。③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①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改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②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3.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三、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一)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计划性原则。(二)教学评价的方法1.观察法;(行为日志或轶事报告、等级量表)2.测验法;(1)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指测验能够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能够测出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难度:指测试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指测试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2)测试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3.调查法;(问卷、交谈)4.自我评价法;(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三、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一)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二)中小学的考试制度49\n(三)试题编制的要求(四)评分标准和记分法(百分制记分、等级制记分)四、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评教的意义(二)评教的要求除了遵循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和计划性等一般教学评价的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要求:1.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价他的专业水平;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3.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三)评教的几种水平1.记忆水平;2.理解水平;3.探索水平。(四)评教的方法1.分析法;2.记分法;49\n第十章德育【大纲】(一)德育概述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二)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三)德育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涵义和要求。(四)德育途径与方法1、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2、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涵义和要求。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1.广义: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2.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二、德育的特点①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②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③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三、德育的功能①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②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③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49\n四、德育的任务与内容1.德育任务1)含义:学校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期望。2)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①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②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③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2.德育内容1)含义:德育内容是指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来培养学生。2)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我国德育内容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确定的。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①道德教育:主要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为基础,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②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③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的培养。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④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民主、纪律和法制的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第二节品德发展规律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一)道德认识的发展皮亚杰归纳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8~12岁)和公正阶段(12岁以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阶段1: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2: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习俗水平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阶段5: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49\n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道德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成人道德标准的内化,是更为高尚的社会道德的反应。(三)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知的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的具体行动。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二)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一的发展第三节德育过程1.含义: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2.过程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①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②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①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②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主要由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构成)③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第四节德育原则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1.含义:进行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基本要求:①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②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49\n二、疏导原则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2.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长善救失原则1.含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2.基本要求: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含义: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2.基本要求:①尊重和信赖学生。②严格要求学生。五、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基本要求:①深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1.含义: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2.基本要求:①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②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含义: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基本要求:①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49\n②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③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第四节德育途径与方法一、途径1.分类:①直接的道德教育,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得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②间接的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程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和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2.总的来讲有这么一些途径:①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②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③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④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⑤心理咨询⑥班主任工作⑦校园生活二、德育方法(1)含义: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2)具体方法:1.说服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注意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2.榜样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运用榜样注意几点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49\n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注意几点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适当指导。③坚持严格要求。④注意检查和坚持。4.修养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运用修养注意几点要求: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②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5.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注意几点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引导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6.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运用奖惩注意几点要求:①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7.制度制度是指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首先,学校制度为学生构建合理、有序的学校环境;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再次,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运用制度注意几点要求:①学校制度要合法。②学校制度要合德。49\n第十一章班主任【大纲】(一)班主任工作概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二)班集体的培养班集体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与学生群体;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班主任素质的要求①高尚的思想品德②坚定的教育信念③家长的心肠④较强的组织能力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⑥善于待人接物第二节班集体的培养一、班集体的教育功能①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②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③班集体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二、班集体与学生群体(一)班集体的概念49\n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地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二)学生群体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参照群体三、集体的发展阶段三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四、培养集体的方法1.确定集体的目标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五、做好个别教育工作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典型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方法: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二、教导学生学好功课1.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2.加强学习纪律教育3.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三、组织班会活动四、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五、组织学生的劳动1.准备工作;2.组织与教育工作;3.总结工作。六、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七、评定学生操行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49\n第十二章教师【大纲】(一)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2、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4、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 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二)教师的素养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三)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第一节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角色扮演一、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②示范性③创造性④专业性二、教师劳动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看,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从微观上看,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和幸福。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3.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模糊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权利:①独立工作的权利;②自我发展的权利;③参与管理的权利;④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2.义务:49\n①守法和职业道德的义务,教师要为人师表;②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义务;③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益教育的义务;④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⑤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⑥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四、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一)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丛是指与教师特定的社会职业和地位相关的所有角色的集合。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①“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②“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③“管理者”的角色④“心理调节者”的角色⑤“研究者”的角色(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1.含义:由于个人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教师职业常见的角色冲突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的冲突②“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实况的冲突③教育者与研究者角色的冲突④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2.解决方法: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手。1)客观上,必须进一步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应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进修、提高与发展的机会,并给予教师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认可并肯定教师的劳动,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等等。2)主观上,教师的自身努力是关键因素。①教师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自我意识;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许多角色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到那些对其更有价值的角色上”做到有主有辅,有急有缓,协调控制,统筹兼顾;③教师应学会处理冲突的艺术,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到心胸开阔、意志坚定,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三、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在飞速发展的现时代,教师角色的内容与重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向国际教育局提供的报告,揭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一般趋势。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2.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49\n3.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5.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需的知识与技能;6.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7.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8.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其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教师角色的这些转换,不仅意味着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些变化,而且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教师的素养及其培养一、教师素养的要求(一)高尚的师德①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热爱集体,团结协作;④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二)宽厚的文化素养(三)专门的教育素养①教育理论素养;②教育能力素养;③教育研究素养。(四)健康的心理素质第三节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一、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过程①求生期②强化期③求新期④成熟期三、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①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②加强教师在职提高49\n第十三章学校管理【大纲】(一)学校管理概述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校本化;学校管理信息化。第一节学校管理概述一、概念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財、物、时、空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特性:1.学校管理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2.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服务性3.学校管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4.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二、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1.学校管理者就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人。2.学校管理对象包括学校的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资源。3.学校管理手段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和非行政组织机构两种类型。三、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结合体,它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和持久性的作用。49\n第二节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一、学校管理的目标概念:学校管理目标是指学校管理主体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通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状态、标准和结果。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要求:1.保持各种目标的协调一致2.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3.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4.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二、学校管理过程含义: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学校管理的预定目标,对学校管理对象进行策划、引领、规范、调整与提高的动态过程。(一)基本环节由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第三节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一、教学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教学思想管理2.教学组织管理3.教学质量管理二、教师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教师管理的性质2.教师管理的内容:①教师的选拔(资格控制、编制控制、录用控制)②教师的任用③教师的培养④教师的考核第四节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法制化、人性化、自主化和信息化。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