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内容 66页

  • 426.8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课件内容

  • 6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走进教育学§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因而只能是萌芽阶段。但他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置疑的,是形成教育学体系的基础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理论的奠基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一、首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二、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三、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二、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开拓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百家争鸣的先声,并使儒学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树立了“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孟子: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确立\n了子思一派的唯心主义思想,后世称为思孟学派。封建社会把他们的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教学思想: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是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著名学者,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思想上提出了“假物为用”的光辉命题。他在《劝学篇》中提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关于教师问题: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Ø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师说》、《进学解》等。Ø《师说》:提出了教师的三项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还阐述了师与道的关系,师与道密不可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Ø《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Ø选拔人才的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中,他和孔子一样实行§“有教无类”,§以“问答法”著称。§他以完美道德的§形象受到古今人同声§称颂。\n§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苏格拉底方法”,又叫“问答法”,是他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的人才§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代表作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博学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1.理性灵魂,是灵魂的最高级部分,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思维方面;§2.动物灵魂,是灵魂的中级部分,主要表现在本能、感觉、欲望等方面;§3.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灵魂,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繁殖、生长等生理方面§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方面的教育。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时间: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叶§(三)教育学创立的条件§1.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传统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有适应当时需要,及资本主义提高效率的结果。§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化)§3.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n布鲁纳——发现学习§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要观点:提出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等基本评价: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二、试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教”、“育”的写法及其意蕴。§2.“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夸美纽斯:“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卢梭:“教育应当依照人的自然发展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能力”。§康德:“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斯宾塞:“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n二、教育的构成要素(重点)(二)生物起源论§理论基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评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还是错误的。§它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住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教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教育水平低,教育与生产活动、社会生活不分化,紧密结合。(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学校的发展§在我国,正式的学校认为出现在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庠”、“序”、“校”)§商大学和小学、瞽宗§西周包“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泮宫”在内的大学和小学及“塾”“庠”“序”“校”等国学和乡学。§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秦汉官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太学”§隋朝“科举制”§唐代中央官学十分发达“六学二馆”§私学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晚期出现了“书院”§学校产生的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B.私有制的产生,对立阶级的形成使学校产生有了客观需要§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有了可以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老师§D.文字的产生,有了文字就可以传递知识和经验§“二馆”: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学额50人。§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人。§太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人。§四门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500人)和庶民中的优异之人(800人)。学额1300人。§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人。学额各50人。\n(三)现代教育n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时间是17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年?)。n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n教育科学化与教育水平日益提高(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单元练习题一、填空§1.所谓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A.最基本的因素B.所有因素C.一般因素D.特殊因素§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活经验”,反映了()的特征。§A.原始形态的教育B.古代形态的教育C.现代形态的教育D.封建社会的教育§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否认()。§A.教育的阶级性B.教育的社会性C.教育的生产性D.科学性§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6B.1995C.2006D.1994§5.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6.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7.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家庭教育§8.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力托尔诺B.斯宾塞C.布鲁纳D.孟禄§9.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三科、四学§10.马克思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物界B.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11.教育是一种()。§A.社会现象B.生物现象C.自然现象D.遗传现象§1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B.三科C.四学D.七艺§13.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二、概念题\n§1.教育要素§2.学校教育§三、简答题§简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间的规律性联系第一节关于教育属性的几种重要观点•背景资料:•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也对教育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如下:上层建筑说•主要观点: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主要理论依据:1.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并为政治经济服务。2.任何事物都由诸多因素构成,事物的性质是由反映本质属性的因素所决定。3.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生产力说•主要观点:•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多重属性说•主要观点:•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中的各种因素都不能单独的决定教育的本质,而是平行地、并列的发生作用。教育同时具有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双重性。同时,教育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殖和更新它的质态,形成教育的多质性,多层性,多水平的本质属性。特殊范畴说•主要观点:•这种观点从对教育发展历史的研究出发,认为教育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既有生产力的成分和因素,但有不能归结为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基础有密切联系,但本身又不是经济基础;教育有上层建筑的成分,但又不完全是上层建筑,如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经济基础,又不是上层建筑,但又不同程度地受到三者的影响,对于这样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入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某一方面,而只能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特殊的范畴加以研究。实践活动说•主要观点:•传统的教育观点把教育看作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忽视了教育本质属性的主要方面是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属于实践的范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属性\n•一、研究教育的社会属性的意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要揭示教育的本质必须先从教育现象着手,分清教育的社会属性,掌握其专门特点,最后方能对教育的本质有所认识。•何谓教育的社会属性?简言之就是关于教育的社会特性。二、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教育完全具有上层建筑现象的共同特征,教育应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决定教育的基本原理,列宁关于教育同政治联系的思想,毛泽东关于文化教育同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都表明了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社会上层建筑的含义及特点•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应的主旨制度和设施等复杂的社会体系。它包括着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观点,以及与这些思想观点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着共同特征。•第一,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因而它必然反应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制约。•第二,上层建筑一旦产生以后,在经济基础决定的前提下,又发转来对经济基础有能动反作用,一定的上层建筑都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第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上层建筑有经济基础决定和反转来为经济基础服务都要通过政治来实现,而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在阶级社会都具有阶级性,所以,被政治经济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也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第四,社会上层建筑既然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就必然要随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变更而变更,当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基础发生变革时,社会的上层建筑也迟早要随之发生变革。•第五,社会上层建筑虽然是有经济基础决定的,却有相对独立性,对其以往的历史都有着一定联系,存在着批判继承关系。•从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教育的职能和作用的考察中,都充分显示出教育也完全具有这些特性。•P65——66(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三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本部分内容为同学们自学的内容•自学的同时要弄清楚以下的问题:1.为什么说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3.什么是和谐教育?它的实现途径有哪些?n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n(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n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n2.决定受教育权\nn3.决定教育目的n(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与作用n1.通过培养人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n2.通过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n3.促进政治民主化(启迪民主观念、教育民主化和民主的教育)n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n(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决定教育的发展n1.物质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n2.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n3.制约着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n4.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n教育结构:指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即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合理的教育结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调整教育结构是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n(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n1.通过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n2.通过科学知识再生产以及产生新的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n3.促进经济增长n当代经济的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质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n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ison,1985)对美国20世纪20——80年代国民经济增长中教育的贡献作了估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n人们一般把文化概念区别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n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n它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价值观、规范准则、意义和符号、物质文化。n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技术知识、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n(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n1.文化影响教育目标n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n3.文化影响人的教育观念\nn4.文化影响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等(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批判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交流、融和文化的作用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n(一)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n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n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n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n4.人口的地域分布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n1.控制人口数量n2.调整人口结构n3.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质量第二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n*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涵义:n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n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二)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三)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单元练习题n一、单项选择题n1.()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n2.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n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制度D.民族文化传统n3.人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社会生产B.人口质量C.自然环境D.政治因素n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科学技术n5.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终要的途径是()。nA.科学实验B.社会经验n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n6.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nn7.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的学校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变革n8.关于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作用,说法错误的是()。nA.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D.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n9.政治、经济制度不仅决定教育的()和受教育权,还决定着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内容。A.领导权B.所有权C.统治权D.教育权n10.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教育的()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承继型D.生产性n11.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说明()。nA.教育具有历史承继性B.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C.教育具有形对独立性nD.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n12.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n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n二、简答题n1.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发展功能n2.教育同人口的关系n三、论述题n用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结合现实,说明高等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北航2005研)n(要点:政治、经济、文化竞争力)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Ø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Ø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结,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发生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个体素质、品格或才能特征的过程。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v(一)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v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v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典型的、本质的特征。v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nv1.感知运动阶段(0~2岁)v2.前运算阶段(2~7岁)v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v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发展的不平衡性v不平衡性:指在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方面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v这种不匀衡,表现在两个方面:v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v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三)发展的差异性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发展上呈现出不同的情况,表现在速度上、水平上、个性心理差异上。(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指正常情况下,只有具备基本的社会生活条件,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发展顺序、速度是大体相同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可变性: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人的身心发展的又是有差异的,发展又具有可变性。三、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v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v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v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v教育要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v(一)遗传v1.定义:又称遗传素质,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2.作用(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者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与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讨论v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v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也说:“一盎司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v遗传决定论v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这种理论认为个体的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的影响只能起延缓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v\n作用: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的决定性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如何发挥作用,完全在于个体自己;个体因素的缺失导致发展内在性的丧失,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三)环境v1.定义:环境是指存在于人们周围并自发地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v自然环境:是指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人类与生物生存的基础和必要条件。v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生活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v社会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微观环境如家庭、邻里、亲友、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等。v2.作用v(1)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v(2)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v孟母三迁v狼孩的故事讨论v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曾这样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状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v环境决定论v人的发展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和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的一切差异都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所决定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和个性特征在人的发展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人。(五)教育的主导作用v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v作用:v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v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v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v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v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v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v2.教育的自身状况v3.家庭环境因素v4.社会发展状况案例分析题:v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者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这种观点对吗?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v\n认为这是遗传决定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遗传素质中能为家族后代提供发展的物质前提,只具有这种前提条件,而没有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条件以及个体的努力实践,是无法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应当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吗?v(1)有共同爱好者的结合,其遗传基因会给下一代形成有利于发展音乐才能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声带、听觉器官等特点,为后代发展音乐才能提供了物质前提。v(2)音乐爱好者常常聚会、演唱、演奏等,形成特定的音乐环境,对后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他们的兴趣和爱好。v(3)家族成员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对孩子的引导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教导,促进着他们音乐才能手发展,为学徒创造了条件。v(4)在音乐环境中有不少后代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形成内部动力,发挥着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努力实践。v第五单元练习题v一、选择题v1.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狼孩”的事例,说明了()。v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v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v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起作用v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v2.人的发展是指()。vA.社会性B智力C.身体和心理D.个性v3.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vA.霍尔B.高尔顿C.华生D.洛克v4.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身心发展的()。vA.阶段性和顺序性B.整体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不均衡性和差异性5.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vA.生物性和社会性B.生物性和阶级性C.历史性和阶级性D.受教性和可教性v6.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是()。vA.遗传素质B.环境因素C.教育D.后天因素v7.下列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vA.主体因素B.主观努力C.环境D.教育v8.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v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v9.一个先天耳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这是因为()。vA.遗传素质是人生理发展的生物前提B.遗传素质决定着人的发展vC.后天环境影响人的发展D.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v10.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人的发展的()。v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v11.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A.柏拉图和霍尔vB.柏拉图和华生C.霍尔和洛克D.洛克和华生v12.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nv二、概念题v1.人的身心发展v2.遗传素质v三、辨析题v1.人的将来的属性在他还处在胎儿期就已经具有,他的发展仅是这些属性的增加,人的发展过程完全依赖于其细胞中预先形成的情况。v2.有人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状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v四、简答题v1.简述教育工作应遵循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v2.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教育目的含义l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和社会行为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二、教育目的的意义l(一)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l(二)对教育活动起指导和支配作用l(三)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l(一)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l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紧紧相联系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等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二)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l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培养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l两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和时代对培养人的总的共同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均应遵循的总的目标。培养目标则是依据教育目的的共同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培养对象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因此,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培养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体现、落实在培养目标。P144(三)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l教学目标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在完成某一个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理解为教育意志,它们落实在一系列实现教学目标的行动上。教学目标有次序的渐进和积累是向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接近。四、确定教育目标的依据l(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l(二)社会关系因素l(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五、制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nl(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l其代表人物有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具体观点是: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的;l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是使这种本性和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不全面的。(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l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具体观点是: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l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三)教育无目的论l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四)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l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l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l(一)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l(二)大工业生产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三)资本主义制度对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l1.大工业生产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本来要求打破工场手工业的旧式分工,并且也为消除旧的分工创造了可能的条件,但是“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专业”。2.大工业本来为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由于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反而延长了劳动时间,增加了劳动强度,使劳动者的发展条件被残酷的剥夺。3.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是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这已经为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的制度促使劳动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进一步分离和对立。\n二、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的社会条件l(一)变革旧的生产方式l(二)消灭旧的分工l(三)缩短劳动时间l(三)实施全面教育三、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l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涵义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的、统一和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具体内涵:l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l3.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均匀地发展全部的特性”。l4.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等等。四、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l本部分内容请同学们自学P158l请思考以下问题l(一)全面教育的意义l(二)全面教育的目的l(三)全面教育的内容l(四)全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目的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述l1.早在1934年,我党就提出了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同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l2.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l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l4.1982年通过和发布施行的我国《宪法》又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l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一教育目的被简称为“四有”“两热爱”“两种精神”。l6.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l7.1993年2\n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年和发展纲要》。《纲要》再一次重申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l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l8.1995年,《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目的已经成为全国必须遵行的法律要求。l9.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l10.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法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与精神在实质(一)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l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内容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l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l2.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l3.坚持为社会培养劳动者。l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第四节全面发展的教育l全面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第五章教育制度内容提要•一、教育制度概述•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三、我国教育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四、义务教育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制度的含义•1.机构或组织的系统•2.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二)教育制度\n•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但是,在教育学里,教育制度这个题目论述的重点便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它不仅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和组织,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和组织;教育的施教机构与组织既包括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也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等等。所以说,教育制度是由上述这些教育机构与组织构成的系统。二、教育制度的特点•1.客观性•2.取向性•3.历史性•4.强制性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一)政治•(二)经济•(三)文化四、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一)关注和加强学前教育•(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四)高等教育大众化•(五)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1970年和197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预计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时,保罗·朗格朗系统阐述了其终身教育思想。他指出:终身教育是一项指导教育全过程的原则,要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今后领导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原则。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完成了《学会生存》的报告书,书中再次强调了终身教育思想,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各国未来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终身教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终身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n,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重点内容:•1.学制的含义与要素•2.学制确立的依据•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4.我国近代学制与现代学制•4.义务教育的含义与特点•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与要素•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之间衔接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P174•(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三)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四)人口状况•(五)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和吸取外国学制中有益的因素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一)各级学校系统•1.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2.初等教育机构(全日制小学)•3.中等教育机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国中等教育教育机构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等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中学和业余中学)•4.高等教育机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二)各类学校系统•1.普通教育机构(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2.职业教育机构(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大学)•3.成人教育机构(成人中专、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网络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等)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n•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介于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一)双轨制•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学制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自上而下为上层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有着优良师资与设备条件的教育体系,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其结构是:大学和其它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家庭教育•另一轨是自下而上为下层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办学条件较差的教育体系。•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技术学校(初等、中等)•优点:学术性一轨中保持了相对严格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学术标准,这对培养社会高层次人才有利。•缺点:•1.教育的起点不公平。•2.不利于教育逐级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二)单轨制•北美多数地区最初都曾沿用欧洲的双轨学制。1830年以后,小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由于产业革命和电气化的推动,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地发展,于是继小学的大发展之后,从1870年起,中学也得到了大发展。在上述这种急剧发展的经济条件和在美国这种没有特权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下,致使美国原来的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起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如六三三、五三四、六六、八四、四四四等多种分段。•以下为美国现行学制•优点:•1.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n•2.对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3.阶级的对立与差别不十分明显。•缺点:在普及教育的同时,对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如何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人才缺乏有效措施。(三)分支型学制•帝俄时代的学制属欧洲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系统。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恢复了帝俄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于是就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和美国单轨学制也有区别。•结构是:前段单轨(初等教育单轨,到了中学阶段开始分流)后段分叉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有的进入普通中学学习,有的进入职业学校,有的进入师范学校,医科学校等专业技术学校)。•分支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右(中等专业学校)畅通,这是分支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优点:•1.教育的起点是公平的,没有阶级,阶层歧视。•2.有利于人们根据需要选择教育,有利于社会选拔人才。•3.有利于教育的普及。•4.保持了传统双轨制中另一轨的学校教育的学术性、高质量。•缺点: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统一学时过多,课程过多。使学生负担过重,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不同个性人才的自由发展。第三节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与现实•(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钦定学堂章程》又名《壬寅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于1902年。是由当时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的,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但这个学制没有实行。•2.《奏定学堂章程》又名《癸卯学制》拟订于1903年,1904年颁布。是由当时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等起草的,仿日本的学制。但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学制。•3.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于1913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加以修订,提倡教育平等,第一次规定女子有进入正规学校受教育的权利。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仿日本的学制。\n•4.壬戌学制•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至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5.清末学制的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既照抄帝国主义的学制,又保留封建教育制度的残余。•(2)既标榜要实施义务教育,又奉行愚民政策,把广大劳动人民排斥在学校之外。•(3)既高唱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吸收其“声光化电”,又轻视生产技术教育。(二)1949年以来我国学制•1.1951年学制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主要内容:(1)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2)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重要地位,体现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3)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了终身教育的萌芽。•2.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原有的学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指示》中确定了“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指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如提早入学年龄,进行六岁入学试验等。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不仅这一试验不可能在正常教学秩序下进行,且一大批新创立的学校也难以维持。•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③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地方负责。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2)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①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即“两基”“两全”“两重”)。•②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成人教育;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③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④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改变“统招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⑤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3)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三)我国现行学制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确认了我国现行学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见下图。•学前教育:招收3—6、7岁的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成人教育的各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专科学校修业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历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获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历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相应学位。\n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第四节义务教育•一、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对义务是这样阐释的:“‘义务’二字作广义之解释者,人民对国家有使其及龄之子女受国民教育之义务;同时,国家对人民有使人民在学龄期间受国民教育之义务。因人民之义务为就学,国家之义务为设学,故此种教育,国家与人民须交负责任,同享义务。”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之义务采用双向关系解释方式,即从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与人民对国家的义务两个方向,讨论义务教育的含义,将国家的义务与人民的义务共提并举。二、义务教育的特点•1.强迫性•2.普遍性•3.免费性三、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及历史经验•(一)世界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概况及历史经验•(二)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概况及经验•四、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请同学们阅读P189——193聚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我国第一部关于义务教育的法律是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第52号主席令予以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五大亮点•免费: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然而,小学生、初中生仍需缴纳一定的杂费。•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二条)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受法律保障•为了解决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新法专设“经费保障”一章,并从多个方而作出规定,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第六章)\n•第四十二条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三章)责任:任何部门违法都要被问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责任主体作出非常明晰的界定。对那此没有履行责任或违反法律的行为,法律明确提出要问责。•第五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违反本法第六章的规定,未履行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的,由国务院或者上级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七章)素质:立法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章)内容提要n1.教学概述n2.教学过程n3.教学原则★n4.教学方法★n5.教学组织形式n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n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n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n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nn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题,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n《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多种认识的共同之处:n强调教与学的结合,是辨证统一的。n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n都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n(一)主要作用n1.严密组织起来的系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n2.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二)教学的任务n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n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n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三、教学与相关概念请思考:n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n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n3.教学与上课的关系?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教学与上课的关系教学第二节教学过程n一、教学过程的概念n是教师引导(教)学生进行学习(学)以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活动过程。n二、教学过程的本质n(一)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n“教学相长”在《学记》中有经典论述。\nn《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n(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过程n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具有一般性,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规律。但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特殊认识的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表现为:间接性、简捷型、制约性和引导性。n(三)教学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n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要适应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注意使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n(四)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n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赫尔巴特明确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和道德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行,教学过程永远具有教育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三、教学过程的规律n(一)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n1.引起求知欲。n2.感知教材。n3.理解教材。n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蝉》这课书时,他考虑到学生对蝉比较熟悉,但了解得又并不清楚。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这课书,他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蝉是夏天的歌唱家,它的嗓子在哪里?它歌唱是为了呼唤同伴,还是怕热或爱热?人家说蝉是餐风吸露的,它吃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人家看到蝉是从地下钻出来的,它又是怎样钻到地里去的呢?蝉对人类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该保护还是该捕杀?同学们对这些问题并不了解,纷纷要求教师回答。n4.巩固知识。n5.运用知识。n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二)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n(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n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n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n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n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相互依赖。\nn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n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三)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除智力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n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n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教务。(四)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n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n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n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n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n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n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第三节教学原则n一、教学原则的概念n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三、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n(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n(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n(三)教育教学自身规律与目的。n(四)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n1.含义n指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n2.贯彻要求n(1)保证教学科学性。\nn(2)发掘教材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n(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n例如:上《植物的叶》一课,重点讲叶的光合的作用,这是使学生认识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好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绿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制造养料的作用外,主要讲清了(1)光合作用需要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缺一不可;(2)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呼出氧气;(3)有机养料和氧气是人和动物所需要的;(4)人和动物在新陈代谢中呼出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5)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学生从这些知识中认识到植物与动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而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虽然没有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却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n1.含义n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n裴斯泰洛齐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他指出:“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而且能够)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的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n(1)书本知识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n(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n(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n例如,学生在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之前,接触到的除法运算的商都比被除数小,于是他们几乎都认为这是规律了。当学到除数是纯小数的除法时,许多学生就对商比被除数还大表示难以理解。……这次讲完例题后,当学生又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不像以往那样急于回答,而是请学生先回答下面的问题:n如果有12个馒头,每人吃了3个,能够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2个呢?吃1个呢?吃半个呢?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n如果有12个馒头,每人吃了3个,能够分给几个人吃?每人吃2个呢?吃1个呢?吃半个呢?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n12÷3=4(人)n12÷2=6(人)n12÷1=12(人)n12÷0.5=24(人)n当教师写出最后一道除式后,学生恍然大悟,点头称是。他们信服地说:“难怪,如果一个人没吃上一个,当然吃的人数会比馒头的总数要多。”这时,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并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总结出规律: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当除数等于1时,商和被除数同样大;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三)直观性原则\nn1.含义n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2.要求n(1)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两类直观教具:实物直观(如实物、标本、实验等);模象直观(如图片、图象、幻灯片、电影等)n(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n(3)要充分发挥语言直观的作用。n平面几何¡°圆形¡±的概念,让学生想象生活中¡°毛驴拉辗子¡±的具体形象,来理解¡°一个点围绕另一个固定点的等距运动的轨迹就是圆形¡±这一抽象概念。n教师:这里有一个辗子,现在牵来一头毛驴,把它套在辗子的木杆上,开始让它拉辗子,驴走的路径是什么图形?n学生:是圆形。n教师:驴所经过的任何一点距辗子的中心有多长?n学生:都是木杆那么长。n教师:驴能跑到圆的外面去吗?n学生:不能。(四)启发性原则n1.含义n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n《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n苏格拉底:产婆术n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2.要求n(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n(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n(4)发扬教学民主。n(5)善于掌握时机。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n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n例如,有位教师讲《阿Q正传》,一上课便崇敬地说:“在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文坛出了一篇震动社会的小说。这篇小说还在报刊连载时,就使那些正人君子、豪绅官吏惊恐万分,以为小说写的是他们自己,纷纷要求追查作者。小说很快翻译介绍到各国成为世界名著。”学生听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一下便调动起来了。n例如,一位教师讲《祝福》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思考题:“祥林嫂是怎样死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疑问的。有的回答:“是冻死的”,有的回答:“是饿死的”,也有的说:“祥林嫂是穷死的。”教师紧接着问:“既然祥林嫂是冻死、饿死的,那么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呢?”当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接着又提出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很觉得不安,为什么又想到自己的答话怕对她有些危险?这些描述心理活动的话,跟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经过教师启发,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教师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仔细钻研课文。经过一番热烈争论,有的学生居然提出了祥林嫂是“自杀”而死的这个新的看法,举出课文中的原话作为自己立论的要件根据。教师在学生发表见解之后,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写祥林嫂的“死”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五)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n1.含义n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n《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n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n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2.要求n(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n(2)教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n(3)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和难点。(六)巩固性原则n1.含义n在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和技能,持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能迅速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以便学习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n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n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2.要求n(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n(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n(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n(七)因材施教原则n1.含义n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要求n(1)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n(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n(3)面向每一个学生。n《论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n子路问孔子:“听到您讲的道理就应该付诸实践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和兄长怎么能听到我讲的道理就付诸行动呢?”冉有问孔子:“听到您讲的道理就应该付诸实践吗?”孔子说:“应该马上付诸行动。”公西华疑惑:他们问同样的问题,您对一个说不行,对另一个说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冉有性情懦弱,所以要激励他大胆去做;而子路勇武过人,所以不能让他冒进。”n奥地利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校都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研修过心理学,或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瓦格纳是维也纳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她班上有位学生被校方认为属于¡°智力迟钝¡±,孤僻寡言,功课常不及格。瓦格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喜欢绘画,就经常和他探讨绘画的问题,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大赛,该生与瓦格纳从此有了共同语言,终于向老师倾吐了他积郁已久的心思。他从小父母离异,心里极度自卑,感到别人都在嘲笑他。找到症结后,瓦格纳便对症下药,让他当上了绘画小组的组长,这位学生因此信心大增,渐渐地变得合群了,不但赢得了国际中学生绘画比赛的银牌,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上来了。(八)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n1.含义n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要求n(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n(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n你怎样看待上述教学原则,它们有无欠缺之处?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弥补和修正?你还能列举一些教学原则加以论述吗?第四节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n启发式n注入式n“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是我国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P276\nn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n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语言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法:演示法、参观法;技能训练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第五节教学的组织形式n一、教学组织形式n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n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和分组教学制等。(一)个别教学制n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n优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n缺点:所教学生数量有限,仅适合古代生产力水平落后。偶尔也有初级的集体教学,但未形成一种制度。(二)班级授课制n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n16世纪,西欧一些学校就出现了按班级编制进行教学的形式。n17世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n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n以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n我国开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n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才明令全国学校实行班级授课。n2.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特点n(1)概念n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n(2)特点(班、课、时)n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n以¡°课¡±为单位,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n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节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nn(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n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n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n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n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n(4)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n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n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n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n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三)道尔顿制n1920年,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在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当然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四)分组教学制n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让每组学生独立学习教师指定的材料,教师不作专门讲解,只作辅导。然后不是全体组员,而只是由组长向教师汇报所完成的作业。(五)特朗普制n近年来,美国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n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一)备课首先请同学们思考:n教师备课要做哪些工作?n三项工作:n1.备教材:(1)备课程标准;(2)备教科书;(3)备教学参考书(懂、透、化)\nn2.备学生:(1)备学生知识基础、能力状况;(2)备学生学习思想、心理状况n3.备教法n三种计划:n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n课题(单元)教学计划n课时计划(教案)(二)上课n1.上课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n2.课的类型和结构n(1)课的类型:按完成教学任务划分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混合课)n(2)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一节好课应具备什么条件?3.上好课应具备的条件n(1)目的明确n(2)内容正确n(3)方法恰当n(4)结构紧凑n(5)学生学的好、教师积极性高n(6)贯彻教学原则、实现教育目的(三)作业布置与批改n1.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循的要求n(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有代表性。n(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n(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四)课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n课外辅导包括:n1.给学生作答疑,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n2.给学习基础差和缺课的学生补课n3.对成绩优异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个别指导,扩大其知识领域,拓宽思路。n4.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五)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nn1.检查学习成绩的方法:n(1)考查,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n(2)考试,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具体实践性考试。我国目前的笔试一般采用问答式试题和客观测验题。2.编制试题的要求n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n2.命题知识的覆盖面要宽。要正确处理基础、技能、智力三方面的关系,既要有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的题目,又要考查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智力的发展水平。n3.题目的分量与难度应相互配合,达到适量可行。n4.命题方式可以多样化,把选择填空、比较异同、改正错误、解释概念、计算应用、议论评述、分析原理、摘要编写等形式结合起来。n5.考题必须语言明确、表面清晰、概念周严,准确反映本意,防止学生发生理解上的错误。n3.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n(1)评分标准n1.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客观公正地评定。n2.既要考虑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又要考虑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智力发展情况。n3.要注意书面和口头的表述能力及在口头、书面回答和实际操作中所犯错误的数量与性质。n(2)记分方法n百分制记分法n等级制记分法第六章课程内容提要l一、课程的概念l二、课程类型l三、课程编制l四、课程实施与评价l五、课程改革第一节什么是课程l一、课程概念的多样性l(一)早期课程概念l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含义。l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l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l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l在西方,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arse)。用在教育上即指学校的课程,即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n(二)当代学者的观点l我国学者施良方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归纳为以下六种:1.课程即教学科目l此观点在历史上由来已久。l弊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远超出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范围,忽视学生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创造性表现等。l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l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设计,总之,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以图对课程有一种较全面的看法。l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l这一定义在北美课程理论中有较大影响。l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该是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结果;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4.课程即学习经验l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l弊端:理论上,这一课程观很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很难实行。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鲍尔斯和金蒂斯)l认为任何社会中的课程,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的职责就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与价值。l弊端:认为课程应该不加批判的再生产社会文化的想法却是幼稚的,现实的社会文化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合理。6.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弗雷尔)l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的状态,即要使学生在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l弊端:认为学校课程能够起到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就未免过于天真。l《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的概念,课程即课业及进程,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l狭义指一门学科。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l(一)大教学小课程\nl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是教学的一个部分。这时的“课程”其实是“教学内容”的代名词。l这种观点在苏联教育家和我国部分学者中比较普遍。l(二)大课程小教学l认为课程涵盖的范围要宽于教学,教学只不过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只是指课程的实施与设计。泰勒的课程原理就是把教学囊括在课程之中。l这种观点在北美比较普遍。l美国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课程原理要研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三)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l目的与手段的关系l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三、几种有影响的课程论l(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l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l主要观点:l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l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l3.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l评价:l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l但是,此理论过分注重知识,强调学科逻辑,重学术性,以至于对于经验、实用性等有所忽视,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l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l主要观点:l1.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l2.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l3.吸收不同的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l评价: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但它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n(三)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l代表人物:杜威、奈勒l主要观点:l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l2.学校的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需要或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l3.学校教学应以学生的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l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l评价:本理论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过分重经验,强调心理逻辑,重实用,以至于对知识的系统性,学科自身的逻辑性、学术性照顾不够,具有浓重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色彩。第二节课程的类型(重点)一、课程的基本类型l(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l1.学科课程l又称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的顺序与学时、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l学科课程的优点: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l缺点: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设计课程和随机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其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活动课程l优点: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程视野开阔;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及个性。l缺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l1.显性课程l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一般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l优点:课程设计与实施比较规范、严密,管理比较严格,容易引起重视。l缺点:课程门类、形式繁多,造成师生的压力大;教育目的过于直率、明显,把握不好,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n2.隐性课程l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观、态度或行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l隐性课程也可分为物化、观念和制度三种形态。物化形态包括学校建筑、环境、文化设施等;观念形态包括学校风气和心理氛围等;制度形态包括学校管理制度、规章条例、评价标准以及它们产生的影响等。隐性课程l优点:如设计良好,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积极的效果,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l缺点:如设计不好,可能会干扰或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l“Bookhead”—toavisualpoem,ametaphor.Itprovokesus,invokesoursenseofwonderandourquestioningspirit.Itdoesnotdistanceitselffromuswithloftyabstractions.Itinvitesustoparticipateinourlife.”l“俯首书卷”的含义是:它是一首视觉诗篇,一个哲学道理。它激发与唤醒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对问题的探寻。我们离这个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世界不是很远。它邀请我们投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插图2)l“老黄牛”精神,是鲁讯先生赞美的一种“吃下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民族精神。记得以前,我们常用“俯首甘为儒子牛”这句话来形容那些默默奉献,甘为公仆的人。可到了近些年,尤其是现在,我们的“老黄牛”精神越来越不见了。这也表现在了读书上:人们越来越被一种躁动不安的情绪所牵制,所缠绕,所制肘,尤其是青年、学生们。相比之下,美国人,或者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他们不仅越来越像“老黄牛”了,而且越来越像那座沉静而朴实的“首俯书卷”的塑像。l对此,我总有一种情怀在血液里激荡着,总有一份责任在肩头上沉负着,总有一腔的话语在心底涌动着……,那就是,我渴望看到我们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们,在知识面前能够真正地沉静下来,坐下来,好好读一些书,读一些好书。通过读书,开阔生活视野,积累生存所需要的才智。记得歌德讲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说到这里,我还想再进一步说,不喜欢读书的人,或者在书本面前比较浮躁的人,是长不大的。浮躁的人长不大,浮躁的民族也同样长不大。因此,青年、学生们,你们要珍惜大好的读书年华,将头沉静地俯到知识上,去静心品读书中的知识,去感悟生活的道理,去丰富生命的内涵。做到这一步,或许就达到了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境界。这种境界,应该属于乐学的人。但要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读书境界,还需要具有俯首甘为“书“子牛的精神。这种境界与精神,属于那些对知识的汲取、追求与热爱永无止境的人。l所谓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有对立统一的含义。l《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nl凡是外在的、活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等都属于阳;凡是内在的、沉静的、下降的、阴暗的、抑制的等都属于阴。l阴阳和谐是事物的统一。美的最高境界,或艺术的最高追求是阴阳的统一。l法律学院门前为什么陈放这两个“蛋头”呢?l法律是社会制度,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与权利的。从功能上讲,法律是衡量人们意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制度要求的准则。更明确讲,是评判是非、正义与邪恶的工具。一般而言,人们的意识与行为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的,不涉及法律问题,但当人的意识与行为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就要依法办事了。因此,法律如同医院一样,它的功能体现在当人出现问题(生病)时帮助人去除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的存在不是希望人们犯法,而是人一旦触犯法律,它要“惩恶扶善”,维护正义、公正。l学习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用法律治国,而是用法护国。健康、和谐、自由、幸福的社会,法官们应该是“看不见罪恶、听不见罪恶”。行政领导者的角色是苦恼人的笑。这种笑,是头顶地,脸朝青天的笑,他暗含着管理者的几多无奈、几多忧虑、几多幽默与几多智慧。对此,当我们看到这幅个塑像时,就不难理解美国领导者的角色了。作为领导者,他们是服务者,是组织者,没有特权。下面这幅图形象地说明了美国的领导者。(蓝色为美国,红色为中国)中国有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的心境取决于人的胸怀与视野,即人的胸怀与视野有多宽,心境就有多好。我们不能改变星空,但可改变心情、心态。(三)必修课与选修课l1.必修课程l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是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程l优点:课程的门类、内容及要求等比较固定、统一,便于管理;课程标准比较规范统一,可以确保教育的基本质量、水平。l缺点:缺乏弹性,不能照顾个性差异;忽视学生的志趣和个别需要,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选修课程l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l优点:课程的类型、内容等突出个性化,能够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l\n缺点:课程的门数、内容等繁多,管理负担重;学生需求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四)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l1.综合课程l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之中。2.分科课程l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的顺序与学时、分科进行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l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但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五)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l1.国家课程l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l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l(1)权威性(2)多样性(3)强制性。2.校本课程l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l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第三节课程的编制l一、泰勒原理l1949年,美国现代课程论的奠基人泰勒撰写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树立了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并称之为“现代课程论的经典著作,是试图理解这个领域的后继著作的人的必读书”,是“现代课程的圣经”。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后人称为“泰勒原理”。在国际课程领域内,影响深远、持久。l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课程原理要研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学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l即课程编制需要遵循以下程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二、课程目标l(一)含义l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所谓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nl(二)课程目标的来源l1.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l2.学科的逻辑。l3.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l4.社会的需求。(三)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l培养目标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而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要在教学目标中得到体现。第四节课程内容l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它课程资源。一、课程计划l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及其专业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的主要依据。(一)课程计划的具体基本内容l1.规定教学科目依据教育目的、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它的修业年限确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l2.规定学科的顺序各门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应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l3.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各门学科的时间分配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分量和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法上的要求来确定的。l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2.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l(1)学科设置必须保证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任务l(2)学科设置要注意各教育阶段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我国全日制中小学学制按小学和中学分为两个阶段。l(3)合理安排各学科的顺序和时数l(4)以教学为主,合理安排各项活动(二)课程标准l我国过去称教学大纲,是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我国的课程标准一般包括两部分:l(1\n)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l(2)本文部分: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l有的大纲还列出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三)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l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l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出现多样化,除教材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它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以及网络教学资源。1.教材编选的原则l(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l(2)在内容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l(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五节课程的实施与评价l一、课程实施取向(富兰)l(一)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或程序化取向l(二)课程实施的互动调试取向l(三)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取向(创生取向)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l(一)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l1.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l2.实施者对课程改革的清晰程度l3.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l(二)学校内部因素l1.校长l2.教师l(三)学校外部因素l1.社区和家长的影响。l2.政府部门的影响。三、课程评价\nl(一)含义l1.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l2.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l3.选择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课程决策的方案。l4.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课程实施的取向。l(二)课程评价的内容l1.学生学业评价。l2.课程本身评价。(三)课程评价的功能l1.导向规范功能l2.诊断鉴定功能l3.激励改进功能第五节课程改革l一、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l(一)政治因素l1.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l2.制约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l3.制约课程的编制过程l(二)经济因素l1.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客观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l2.经济地区差异制约着课程改革。l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l(三)文化因素l1.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l2.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l3.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四)科技革新l1.科技革新制约着课程变革的目标l2.科技革新推动着课程结构的变革l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l(五)学生发展l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nl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l3.课程变革的着眼点——最近发展区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l(一)背景l1.国内背景l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有基础教育课程弊端日益显现:l(1)教育观念滞后,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l(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l(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l(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l(5)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l(6)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l(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2.国际背景l(1)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努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业目标。l(2)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l(3)各国都非常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l(4)重视评价改革,评价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l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l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nl(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l(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l(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l(4)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l(5)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l(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l1.课程结构方面l(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l(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l(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l2.课程标准方面\nl(1)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l(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l(3)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建立与实施都应达到相应的要求。l3.教学过程方面l(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l(2)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l(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l4.教材开发与管理l(1)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l(2)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l(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l5.课程评价方面l(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l(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l(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l(4)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l6.课程管理方面l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l7.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l(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l(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nl8.课程改革与组织实施l(1)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l(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l(3)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第十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n一、德育的含义n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n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教育学上的德育;而狭义的德育,指伦理学上的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二、德育任务n(一)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n(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n(三)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三、德育的内容(《中学德育纲要》,国家教委,1995.2.27)n(一)爱国主义教育n(二)集体主义教育n(三)社会主义教育n(四)理想教育n(五)道德教育n(六)劳动教育n(七)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教育n(八)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第二节德育过程和德育原则n一、德育过程的含义n教育者按照一定阶级或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二、德育过程的要素n德育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手段、德育目标等。n教师、学生、德育内容和德育影响(包括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三、德育过程的规律(重点)n(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nn(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n1.知、情、意、行的特点与作用。n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等。n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认识则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品德,即晓之以理。n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n情感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它是品德心理结构的动力机制,积极的道德情感促进品德的形成,消极的道德情感阻碍品德的形成,即动之以情。n意,即道德意志。指为完成预定道德目的自觉地克服一定障碍,坚持或改变道德行为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n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顽强的坚持下去。n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信念,即持之以恒。n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n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看一个人思想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言行一致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即导之以行。n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n(1)德育要注意全面性。(全面性与多端性相结合)n(2)德育要有针对性。n(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实践活动多方面施加影响的过程n(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三、德育原则(重点)n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德育过程规律和德育任务制定的,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一)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n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提高其思想觉悟,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n贯彻要求:n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思想觉悟。n2.注重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n3.教师既要言传,又要身教,言行一致地为学生做出表率。\n(二)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n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同时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将引导与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n贯彻要求:n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n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n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适当辅以批评、处分等反面教育。(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n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统一起来。n贯彻要求:n1.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重视培养学生集体。n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n3.抓好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四)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n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n贯彻要求:n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n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n3.引导学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修养水平。(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n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n贯彻要求:n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n2.严个要求学生。n3.教师要爱要适度、严要有理。(六)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n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nn贯彻要求:n1.组织和规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校内的教育影响一致。n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n3.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七)因材施教原则n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得到最好的发展。n贯彻要求:n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n2.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n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第三节德育的途径和方法n一、德育的途径n(一)校内正式途径n1.思想政治课n2.其他各科教学n3.课外活动n4.班主任工作n5.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n(二)校内非正式途径n1.学生友谊群体n2.校园文化氛围n(三)校外正式途径n1.校外教育n2.社会实践活动n3.社区文化教育机构n4.家庭教育n(四)校外非正式群体n1.邻里n2.非正式社会群体n3.社区文化氛围n二、德育方法n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n(一)说服教育(说理法)n(二)榜样示范n(三)实践锻炼n(四)情感陶冶n(五)自我教育法(自我修养法)\nn(六)品德评价法(一)说服教育(说理法)n1.含义n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n2.说服的主要方式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和参观。n3.基本要求n(1)明确的目的性n(2)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n(3)注意时机和场合n(4)以诚待人(二)榜样示范n1.含义n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n2.榜样的类型包括典范、示范和评优。n3.基本要求n(1)选好学习的榜样。n(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n(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三)实践锻炼n1.含义n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n2.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n3.基本要求n(1)坚持严格要求n(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n(3)注意检查和坚持(四)情感陶冶n1.含义n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n2.陶冶包括人格陶冶、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n3.基本要求\nn(1)创设良好的环境。n(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n(3)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五)自我教育法(自我修养法)n1.含义n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n2.自我教育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和慎独等。n3.基本要求n(1)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n(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n(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六)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批评、处分)n1.含义n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性或否定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品德发展的方法。n2.品德评价包括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n3.基本要求n(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n(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n(3)注重宣传与教育。n1.什么是教师?n2.教师职业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n3.教师职业是不是一门专业?n一、教师的含义n“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n“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n“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n“师者,人之模范也”。n“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n培根: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n第斯多惠:教师需要将培养和教育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n凯洛夫:教师必须具有可作为学生模范的高尚的个人道德意志品质。n威尔逊:教师是道德教育的中心人物。n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nn“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n广义:与教育者同义。n狭义: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n二、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n(一)非专门化阶段n1.兼职n原始社会:氏族首领,“庠”中放牧的老人n西周时期:“师氏”n古希腊:智者派n2.专职n战国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n汉代以后:“博士”、“祭酒”、“助教”、“直讲”、“典学”n唐代以后:“学正”、“学录”、“监丞”、“典薄”、“典籍”、“掌馔”n中世纪西方:僧侣、神父、牧师n非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特点?n1.教师职业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不具备专门化水平。n2.教师没有形成从教的专业技能。n3.没有产生专门训练教师的教育机构。n(二)专门化阶段n标志: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向专门化的道路。n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n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n这是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短期的,学徒的,职业的而非专业的训练)n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外院则是师范院的附属小学。n18世纪中下叶,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理论发展,教学分化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各国颁布一系列师范教育法规,师范教育开始系统化制度化。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n(三)专业化阶段n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n¡°专业¡±的内涵?n是区别于普通职业并具有高度专门知能以及其他特性,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n专门职业有三个基本特征:n一是影响能力,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任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n二是奉献精神,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n\n三是专业权利,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的聘任、解职等方面的权限属于专业内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专业内部设有资格评价标准(资格证书、职称级别);专业行规和工作体系等。n“专业”与“职业”的区别n1.专业需要以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行事;而职业无需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需按例行事。n2.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而且这种训练是在大学里进行的,是以是否接受过高等专门教育为标志;而职业的从业人员无需接受长期的专业训练,主要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工作经历而积累工作经验。n3.专业更多地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以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获得报酬,并且把服务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职业不具备。n4.专业把服务和研究融为一体,即专业人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并且这种研究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职业没有研究意识。n5.在专业的研究范围内,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非专业人员对专业内的事务了解极为浅薄,隔行如隔山;而职业无内行外行之分。n6.专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专业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n7.专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在社会职业声望的排位中处于较高层次;职业非也。n日本的市川昭午将教师视为准专门职业。n美国社会学家利伯曼等西方学者认为建筑师、律师、医生等是典型的专业人员。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三种人员只能归为半专业。n认为教师的培训时间比较短、社会地位较低、团体专有权难以确立、特有的专业知识较少、专业自主权缺乏。专业化程度不及典型的专业人员,没有完全达到完全专业的水准。n根据学术标准衡量,教师职业应该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n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n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n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强调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建议从四个方面予以实施:n通过给与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n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nn通过鉴定个人素质和在职培训提高其专业性;n保证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以及与社会各界保持合作关系。n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掀起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n在英国,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n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n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衡量,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的专业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所以,我国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n三、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n(一)内涵n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n1.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n(1)专业理想的建立n(2)专业知识的拓展n量的拓展n质的深化n知识结构的优化n(3)专业能力的发展n设计教学的能力n表达能力n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n教育教学交往能力n教育教学机智n反思能力n教育教学研究能力n创新能力n(4)专业自我n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n积极的自我体验n正确的职业动机n对职业状况的满意n对理想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n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n具有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学模式n(二)过程n(三)途径\nn1.师范教育n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n3.在职培训n4.自我教育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温家宝n四、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一)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n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n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n2.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n3.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n1.经济待遇n指教师工作所获得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及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待遇,是教师劳动的价值表现形式之一。n收入水平比较:n在大多数国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一般也都高于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平均工资。例如,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高出普通公司职员工资额的25%——35%;日本的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平均工资高出16%左右,教师的工资待遇高于国家公务员的水平;法国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高级熟练工平均工资高出近一倍;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比一般职员的平均工资高35%。同时,很多国家通过把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联系起来突出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如古巴、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一些石油输出国的教师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及地位,教师工资水平均高于一般公务员工资的水平。资料来源:李星云,《国外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教育与经济,2008年3月n据有关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人均年收入仅为559元,到了2001年,这一数据增加到10194元,虽然说工资增长了17倍多,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依然属于低薪一族。(资料来源:廖楚晖,《人力资本与教育财政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95——196)n据教育部统计,到2002年,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累计达到150个亿,2003年又新增20个亿,并且这一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有学者最新调查显示,到2007年,仍有28%的中小学老师的工资未能够得到按时足额发放。资料来源:黄希利.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权利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5.\n(胡鸣,论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科教文汇,2009.9)n2006年,我国开始推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实施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套改入轨。按照新的工资制度的改革方案,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基本工资基础上,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待遇均提高10%。n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投入。国家从今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n(二)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n是指教师职业在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今天的社会地位如何?n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标志着教师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此后,相继颁布《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n今天,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年年扩招,教师越来越成为受人青睐的职业。2009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2112人。n从2009年起,教育部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应全部采取公开招聘,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n(一)劳动的复杂性n(二)劳动的创造性n一次在课堂上,学生正津津有味地听着陆老师的课。忽然,窗外围了很多别班上体育课的同学在芒果树下争先恐后地摘芒果,热闹非凡。同学们都忍不住好奇地往外看,陆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形,并没有生气,他把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同学叫了起来:“如果我告诉你明天永峰同学就要结婚了,你会相信吗?”大家一听都愣住了,老师解释道:“适当的时候要做适当的事情,你们上课的时候想着摘芒果,对吗?”同学们都低下头。我们又重新回到陆老师的课堂中。下课铃响的时候,陆教师问大家:“现在该干什么?”我们笑着说:“下课。”老师笑着说:“对,下课了,我们摘芒果去。”n(三)劳动的示范性n(四)劳动的长期性n(五)劳动效果的隐含性n《两个孩子·两个老师》案例:n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及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n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字,以示“训诫”\n。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北京青年报》)。n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n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桌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n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讲得很好!讲台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n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的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摘自1999年7月12日《中国青年报》)n请您思考:n你更喜欢哪一位老师?n为什么?n你心目中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职业道德?六、教师的职业道德n(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n职业道德指人们在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在理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n教师职业道德指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n(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n1.学生成长的需要。n学生往往“度德而师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需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n2.自身发展的需要。n徐特立先生认为:教师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易遇,人师难寻。”n3.由“知性教师”转向“德性教师”的需要。n我们的知识完全可以应付工作的需要,但我们的德性不一定经得起考验,况且这种考验是持久的、强烈的。n4.社会的期望与要求。n“学为人师,行为世范”。\nn(三)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n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n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n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n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n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n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n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n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n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n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盯视着他。”——加里宁n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n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n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n《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n(四)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n1.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较为突出。n2.不尊重学生。n3.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n4.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n5.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n七、教师的素质\n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n(一)教师的专业信念n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观念和理性信仰,是支配教师行为和教师成长的内驱力。n1.关于教育的信念n(1)教育观n教育必须关注人、关注生命,凸显其生命性。n(2)学生观n(3)教育活动观n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n(1)教师的专业理想n(2)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n(3)终身学习意识n(4)教育研究意识n(二)专业知识n1.学科专业知识n2.通识文化知识n3.教育理论知识n4.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n(三)专业能力n1.设计教学的能力n2.表达能力n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n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n5.教育教学机智n6.反思能力n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n8.创新能力n八、教师的权利与义务n(一)教师的权利n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的权利,简称教育教学权;n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简称科学研究权;n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简称学生管理权;n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nn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n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简称进修培训权。n(二)教师的义务n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n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n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n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n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n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二节学生n一、学生的本质特点n(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n(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n1.独立性n2.选择性n3.调控性n4.创造性:主体性的最高表现n5.自我意识性n(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n是发展中的人n是完整的人n主体性的人n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n二、学生的地位n(一)学生的社会地位n1.含义: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曾长期遭到忽视)n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有各项社会权利。儿童权益的保障n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nn1989年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18岁以下任何人都是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为保护这些权利,又提出了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念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我国相关法律中的相关规定n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n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n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世界儿童公约》,我国儿童享有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身体自由权和内心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n(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传统学生观及其反思:n教师中心论(外铄论的学生观)n主要观点: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作完全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n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洛克n“儿童生来就有一颗“盲目冲动的种子”、“处处驱使他的不驯服的烈性”,这种“烈性”如果不从小加以“约束”,那么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的方向”学生必须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状态”。n儿童中心论(“内发论”学生观)n主要观点:强调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n代表人物:卢梭,杜威n卢梭认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和自由,要非常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n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而主张“生活中心、活动中心和学生中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n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n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n(一)学生的权利(42条)n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n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n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n4.\n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n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n(二)学生的义务(43条)n(一)遵守法律、法规;n(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n(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n(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苏霍姆斯基第三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n一、师生关系的含义n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交往和互相影响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n二、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n(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保证教育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n(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n(三)师生关系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n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n(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n1.民主平等,和谐亲密n2.尊师爱生,相互配合n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n(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n1.了解和研究学生n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n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n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n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