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52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1——10章内容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ABBACCCCCCBDBDBDACDBACACCACB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大教育论》D.《教育论》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画》D.《爱弥儿》3.《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培根4.柏拉图的名著是()A.《理想国》B.《政治学》C.《伦理学》D.《爱弥儿》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学记》D.《劝学》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A.《法律篇》B.《爱弥儿》C.《理想国》D.《教育漫话》7.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8.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10.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A.《孟子》B.《学记》C.《说文解字》D.《论语》1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卢梭13.“教育要先行”出自()A.《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学会生存》C.《大教学论》D.《民主主义与教育》\n14.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胡适C.胡克勤D.察元培15.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关系起源说16.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A.公元前B.18世纪C.19世纪中叶D.19世纪末20世纪初1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勒图尔诺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18.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9.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0.下列哪一种教育学仍然没有跳出思辨和形而上学的传统()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21.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22.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A.永恒性B.生产性C.继承性D.阶级性2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4.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A.教育者和教育影响B.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教材和教法25.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手段D.教育原则26.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这说明教育发展具有()A.地域性B.民族性C.阶级性D.继承性27.教育的根本问题是()A.政治方向问题B.发展生产力问题\n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是()A.文化教育B.实验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D.制度教育学(三)简答题1.夸美纽斯的贡献是什么?1答:他是文艺复兴以来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不朽功绩就在于创立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第一,他提出了让一切儿童都接受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思想。夸美纽斯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但受教育的目的和程度不同。第二,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建立了广泛的课程体系,编写了优秀的教科书,如《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第三,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夸美纽斯所提出的直观性原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教学必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原则等。第四,确立了学校教育制度,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他认为学校的工作一定要有计划,要使教学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他详细谈到了班级授课制问题,他规定了学日和学时制,学生每天必须到校学习,在每学时的智力活动之间安排半小时的休息,对学生的学习要经常考核,在学年结束前要举行隆重的学年考试,以便决定学生是否升级,他要求为每班学生安排一个教室和一位教师,教师必须面对全班进行集体教学而不做个别指导。第五,探索教育中的规律,将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第六,第一个试图建立分科教学法的教育家。《大教学论》还阐述了改革旧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问题,并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他提出了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和语文教学法问题,提出了直观教学,认为在艺术教学和语文教学上应强调模仿和反复练习。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答: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基本观点:(1)反对思辨教育学。赫尔巴特的基调是规范的伦理学,主要讨论教育应怎样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在论述方式上充斥了形而上学的演绎和论辩,而在对人与教学方法的说明上,闪烁着经验科学的光芒。文艺复兴之后,自然科学的魅力,人们开始崇尚经验事实、研究客观规律,原来高雅的形而上学遭到贬斥。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并没有真正超越经验常识,实验教育学者对它进行尖刻的批判,认为它不过是乌托邦的文献、大杂烩等。(2)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确立了从教育经验上升到科学教育学的可靠途径即观察与实验。(3)提出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提出假设、设计和实施教育实验、解释和验证实验结果,最后把实验结果引人教育实践。(4)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如智力测验、学业成绩的标准测量等。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3.答: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l)教育即生活。克服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隔离。使学校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使儿童不仅仅为遥不可及的未来生活做准备。(2)教育即生长。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生长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的东西,而是自身的活动。生长是连续的过程,其目的不在过程之外,而在过程之内。所以,教育的过程,它自身之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本身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儿童的生长与发展有一定的内在条件,如兴趣、本能、依赖性和可塑性。这是潜力、进一步的条件,要求人们尊重儿童所具备的条件和可能性。(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指社会条件,生长指内在条件,教育即经验问题,\n的改造则同时强调两者。经验不仅指内容,还是载体,强调人的主动性。(4)学校即社会。把学校建成一个雏形的社会,社会生活应深入学校。(5)做中学;反对灌输。如果知识不能融入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便是空谈心主义、园艺、烹调等在课程中占一席之地。(6)学生中心。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第二章人·社会·教育(一)(一)单项选择题ABBCCBCCBDBDDCDACADBBADBC1.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A.2500年B.2000年C.1500年D.1000年2.我国古代学校产生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4.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5.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6.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A.文字的产生B.阶级的产生C.生产力的发展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7.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A.人类社会的出现B.交往的出现C.学校的出现D.语言的出现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A.具有宗教性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9.“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A.义务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C.素质教育思想D.民主教育思想10.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A.铁制农具的出现B.阶级的分化C.宗教的产生D.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出现11.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A.实用主义B.永恒主义C.自然主义D.结构主义12.最早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凯洛夫C.苏霍姆林斯基D.维果茨基13.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n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A.未来性B.科学性C.生产性D.终身性14.反映教育活动中人的个性化要求的现代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民主化B.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多元化D.教育的终身化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16.1995年我国提出了()A.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C.教育“科教兴国战略”D.教育“实施优先发展战略”17.在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人们逐渐认识到把全部教育活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米亚拉雷等人提出了()概念。A.教育的科学研究B.教学艺术C.复数的教育科学D.单数的教育科学18.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A.自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世俗性1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普鲁士20.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倾力于()A.非义务教育B.继续教育C.社会教育D.高等教育21.1990年3月,在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提出全民教育最主要的具体目标是()A.扩大幼儿的看护和发展活动B.至2000年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C.提高学习成绩,使年龄组认可的百分比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必要学习成绩的水平D.降低成人文盲率2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A.实现教育平等B.实现全民教育C.提高教育效率D.提高教育效益23.古代形态下的教育的特点有()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B.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C.教育发展较快D.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24.以下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与生产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C.学校课程内容D.教育模式(二)论述题1.从“教育”词源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差异。\n参考答案:(二)论述题1.答:(l)中文“教育”的词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也,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两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词汇。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口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2)西文“教育”的词源。从西文本身去分析,它的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应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进一步将其阐释为“促使心灵的转向”,一种在人的精神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从中西方“教育”的词源可以看出,中国更强调从外部来促使儿童获得知识,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吸收器”或“存储器”,记诵式的教学由此而来,这是教育中的“外际论”;而西方更强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主体意识,教师的作用贵在启发,而不是把结果直接告知给学生,这是教育中的“内发论”。第二章人·社会·教育(二)(一)单项选择题DBBBCCDBBABBCABCABDDAACCBABBDBDBDACCBBDCC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爱尔维修B.华生C.本尼迪克D.高尔顿2.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属于()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个体因素决定论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4.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5.在原始社会,新生一代的抚养任务属于()A.学校B.家庭C.社会D.家族6.在协调社会、家庭、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时,起主导作用的是()A.社区B.家庭C.学校D.政府7.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A.街道B.社区C.校外机构D.家长会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n9.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一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一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一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一更新文化功能11.不属于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的是()A.开家长会B.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C.建主家长委员会D.举办家长学校12.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A.科学技术状况B.社会生产力水平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价值观念13.“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受()因素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传统舆论14.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是()A.生产劳动B.社会实践C.教育D.体脑结合15.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1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17.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8.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它的()A.自然性B.社会性C.历史性D.永恒性19.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社会经济基础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0.沟通家长与子女感情的桥梁,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A.家长学校B.学校开放日C.家长的思想修养D.理解和尊重21.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A.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超前性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n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决定论D.自然发生论24.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行会教育25.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提供物质前提C.提供心理前提D.主导发展方向26.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2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基础C.社会文化D.科学技术28.在教育活动中,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育是()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自我教育29.学生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是()A.经常性访问B.学校开放日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30.在制约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A.经济制度B.政治制度C.人口制度D.文化制度31.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说明教育具有()A.生产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社会制约性32.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前提是()A.经济条件较好B.家庭环境良好C.家长文化程度高D.孩子比较听话3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A.教育系统B.教育集团C.教育合力D.教育网络34.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35.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A.制约作用B.支配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36.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相互对立相互剖裂的关系37.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nA.强制性B.自发性C.系统性D.计划性38.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39.在个体发展中起最后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学校因素D.个体因素40.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A.科学性B.强制性C.生活性D.规范性4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A.政治方向问题B.发展生产力问题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三)简答题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1.答: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要求。办教育需要必要的物质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它所能为教育提供的投入也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对教育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满足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变化。如各种学校的比例、关系等。(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地发展更新。2.政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2.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够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的规定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3.教育的文化功能是什么?3.答: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教育是文化化的过程。人类的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说来,表现在:(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其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n(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文化按照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化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活化的过程。(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教育选择文化不只是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从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创造。(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创新。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4.答:(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选择(2)文化影响教育的目标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的方法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改革的政策5.教育的政治功能。5.答:(1)教育培养一定阶级政治统治所需人才(2)对普通大众进行符合自己利益的教育(3)教育可以为政治的稳定和变革制造一定的舆论(4)教师和学生是任何一个时代政治稳定和变革的中间分子(5)学校本身肩负着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的职责6.教育的经济功能。6.答:(1)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2)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3)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4)教育通过人文环境的创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5)高等院校是知识、技术和工艺创新的最重要机构(6)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拉动内需第二章人·社会·教育(三)(一)单项选择题CBAACBBADAACBADDB1.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学习动机的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是()A.价值因素B.遗传因素C.情意因素D.品德因素2.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说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B.个性和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4.人的个性品质形成的中介是()A.社会交往B.社会生活C.社会存在D.人际关系5.青少年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特征是()A.年龄特征B.生理特征C.心理特征D.精神特征\n6.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要求B.个别差异性要求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A.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C.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D.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8.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A.遗传素质B.成熟机制C.环境D.活动9.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主体因素B.主观努力C.环境D.教育10.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D.后天因素11.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和顺序性B.整体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不均衡性和差异性12.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民善救失”,符合了人的发展的()A.整体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D.阶段性和顺序性13.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的发展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是发展的()A.主宰决定者B.主人主体C.主导主体D.接收者主体1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学对“人”的理解就意味着()A.人具有发展的本质B.人具有抽象性和超现实性C.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规定"D.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15.人的活动主要包括()A.社会实践活动B.生理活动C.心理活动D.以上三个都是1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功能。A.决定B.阻碍C.促进D.以上都是17.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A.10一12岁B.11一15岁C.13一16岁D.12一16岁(二)辨析题1.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在柯尔伯格的道德阶段发展论中,他的第四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倾向阶段。×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在对人的发展影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简答题1.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答:皮亚杰把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n即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与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他认为每个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弯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儿童遇到新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儿童就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接受新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低级水平的图式不断完善达到高级水平的图式,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皮亚杰还把儿童认识的建构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四个阶段。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连续发生、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每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的水平上把前阶段进行改组,并以不断增长的程度超越前阶段。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异。虽然各阶段因各人的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可能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顺序是不变的,而且人人都要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皮亚杰是“活动教学法”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儿童学习的真正基础是活动。活动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早期尤其如此。不仅如此,智力的发展也随着动作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以进行。活动是儿童学习的真正基础,是教学的真正起点,活动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什么?2.答: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其主要内容包括:(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个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工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它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3.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3.答:道德发展理论最初由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与发展。他们俩的共同之处是都采取心理发展的观点解释人类道德的形成,他们分别设计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作出道德判断,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基础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他们的年龄及相应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游戏及验证的结果,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0岁以上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柯尔伯格经过12年的研究,以社会习俗为标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级水平为前习俗水于(9岁以下)、习俗水平(10一20岁)和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每一级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服从与惩罚走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社会契约定向、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有如下特征:第一,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n第二,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第三.它们出现的顺序不变;第四,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柯尔伯格通过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种族等因素各不相同,但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发展速度,或改变其内容,不能改变发展的顺序。4.关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答:(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单因素论主要指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遗传决定论的代表有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和教育元关。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基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有很多的教育主张,主要的是以下几方面:①教育对个人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②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最重要手段;③通过少数“天才人物”办教育;④主张教育世俗化,由政府办教育;⑤主张全面教育。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全民教育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多因素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2)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发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以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K.Buhler)等为代表,从生物发展来看心理发展,将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视为复演物种进化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按预先形成了的生物学形式,即按遗传程序进行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以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量。以马斯洛(A.H.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结果。外铄论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J经验论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可以看作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J.B.Watson)认为,环境与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斯金纳(B.F.Skinner)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各领风骚,难分轩桎。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交互作用论,即认为人的发展是由人(P),行为(B),环境(E)三者交互作用来共同决定的。(四)论述题试论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n(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即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所以,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另外,学校也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总之,影响人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ABABBACCCACACDCCDDDADCDBBDABCCDDD1.原始社会的原始自然经济决定着其教育目的具有()A.公共性B.等级性C.阶级性D.私有性2.《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它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3.1958年,毛泽东提出“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是指()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必须为工农服务C.教育必须为王农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社会生产相结合4.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元目的论5.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论属于()A.宗教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元目的论6.下面持个人本位论的教育家或思想家是()A.裴斯泰洛齐B.孔德C.柏拉图D.迪尔凯姆7.下面持社会本位论的教育家或思想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凯兴斯坦纳D.萨特\n8.“教育即生长”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元目的论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9.在教育目的问题上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涂尔干10.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B.生产劳动C.团队活动D.课外活动11.教育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是指教育的()A.终身性B.国际性C.公共性D.民主性12.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A.教育目的B.经验方针C.经验政策D.教育目标13.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这是教育的()A.隐性功能B.社会功能C.显性功能D.文化功能14.表示各种教育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的是()A.社会性教育目的B.目的性教育功能C.功能性教育目的D.发展性教育目的15.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A.普及义务教育B.扫除文盲C.促进人的发展D.增强国力16.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B.神学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7.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18.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畸形劳动B.私有制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19.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20.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B.历史发展进程C.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D.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想21.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是()A.社会的进步B.学校的发展C.学生的发展D.科技的进步2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nA.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23.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2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A.重要前提B.重要条件C.重要中介D.物质基础25.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是()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B.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C.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可以取代教育日标26一30DABCC26.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A.教育途径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D.教育方针27.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28.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王国维D.胡适参考答案:(二)简答题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1.答:纵观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含义的各种表述,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种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既表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人的才能和兴趣的全面发展。(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指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包含着多方面的需要,而人的现实需要结构则反映着人的发展水平。(4)指人的自由发展,它包括才能、能力、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最初的社会形态中,人是不自由地缺乏个性。而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物的关系对个性的压抑,人的个性不完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社会化达到较高阶段,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实现并得到全面发展。(5)个人社会关系普遍的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曾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2.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我国教育目的所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也受社会制约。因此教育无不带有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无不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飞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n二是明确了使受教育者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形成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教育目的不仅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试评析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1.答: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社会的人。个人本位论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个性化;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需要、规范,主张教育应促使人的社会化。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片面过激的一面。本来,同一社会的人都生活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有着需要共同遵循的社会生活规范,但不同个体又有独特的社会生活境遇、生活经历和主客体关系。所以,人既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既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个性化的过程。或者说,个体的社会化同时也就是他的个性化,反之,个体的个性化同时也就是他的社会化。真正现实的人,都是作为社会的人与作为个体的人的统一,都是作为受社会制约、规范的人与作为受个体需要和追求驱动的人的统一。社会本位论者强调个体的社会化,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任何社会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延续和繁荣,都会对其社会成员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规范,使他们认同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但也应看到,以社会规范个性与压制个性是不同的,培养个体的整体意识与把个体消融于整体之中是不同的,对社会的凝聚力与对社会的消极适应是不同的。社会本位论恰恰忽视了这些差别,他们主张的社会化不是与个性化统一的社会化,而是非个性化的社会化。涂尔干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双重人格,一是“个体我”,一是“社会我”。他把“个体我”与“社会我”事实上对立起来,用塑造“社会我”来排斥“个体我”。从根本和普遍的意义上讲,其实并没有必要把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化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而应使二者尽可能达到某种统一,但这种统一必须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不是超历史的、抽象的和一劳永逸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就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就有一个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的问题,就有一个以谁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的问题。因此,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在实践层面,教育目的最终是促使人的发展。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当代教育实践意义。2.答: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现三个方面。(1)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个目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芳功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第五,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现。\n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有其内在的依据: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体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的要求,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客观要求。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大工业生产,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当代实践意义包括:(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中国现代教育就必须站在这个角度,去把握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从而去实现现存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关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前提下人的发展的高层次目标。(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思我国50多年来教育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把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突出出来。在实践层面上,我们要更多关注人的唯一性、可能性、独特性、珍贵性。至神圣性,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不要把学生当作“应试机器”或当作符合某种社会规格的产品来进行生产。(3)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内在个性潜能最大程度的协调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国的“五育并举”实际上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放弃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培养的人是不全面的,这是其二。其三,应试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其三,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4)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里的教劳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基于当前我国生产力和教育发展水平,在观念上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在实践上应根据现代化生产力的要求,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系统地安排中小学生的生产劳动活动。(5)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实现人的本性的充分自由发展。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基础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其次,由于遗传、环境及后天教育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校教育不应该像花匠摆弄盆景那样,按自己的意愿去剪裁学生。(6)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终身教育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思想不仅定位在学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而且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贯彻这一思想。应着重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培养成才基础的学前教育观;二是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观。(7)呼唤教育公平,实现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每个人的发展,也包含着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不公平的社会造成不平等的教育,不平等的教育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第五章教育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5ACABA6—10CBABB11—15CAACD1.美国现行学制属于()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混合学制D.分支理学制2.新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于()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3.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是()A.癸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4.\n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并在地方试行大学区制,这主要仿照了下列哪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制度()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5.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6.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于()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工半叶7.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国家教育体系D.教育制度8.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学制是()A.癸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9.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10.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办学体制11.整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12.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A.高等教育制度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13.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14.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孔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A.客观性B.强制性C.历史性D.教育性15.中国现代学制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主要表现为二大基本问题()A.单轨与双轨B.长与短C.统一性与灵活性D.以上答案都不是第六章教师(一)单项选择题BADBBDDBBCADDBCADADAACCBCCBABBDC参考答案: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A.职业B.专业\nC.事业D.以上三者都是2.我国法律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皮人身安全、健康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明确作出了规定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3.一般来说,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A.10年B.15年C.20年D.终身4.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是在()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5.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是在()之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6.美国各州规定,小学教师的资格必须具有()A.中专学历B.大专学历C.本科学历D.学士学位7.在我国中学教师申请参加教师资格文化知识笔试的科目是()A.学科课程B.教育学C.心理学D.以上都要考8.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在()A.1984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9.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是()A.大专以上B.本科以上C.硕士研究生D.博士研究生10.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称为()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11.教师获得正常社会地位的重要保证是()A.经济收入B.文化地位C.政治地位D.思想觉悟12.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布鲁纳C.苏霍姆林斯基D.赫尔巴特13.在我国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A.权利平等B.义务平等C.知识平等D.人格平等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搞好教学B.做好德育工作C.教书育人D.关心学生身心\n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下教师劳动的()A.长期性B.创造性C.复杂性D.示范性17.“有的儿童情感际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18.下列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A.学生具有自觉性B.学生具有独立性C.学生具有创造性D.学生具有可塑性19.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A.学生B.环境C.社会D.教师20.“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21.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A.师范学校B.职业学校C.国家民学校D.初等学校22.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间接性B.创造性C.示范性D.广延性2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A.智力因素B.理性因素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24.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连续性D.主体性25.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26.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27.将真诚、信赖、尊重等观念引入学校教育,表现新型师生关系特征的方法是()A.讲授法B.对话法C.讲演法D.参观法28.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是()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B.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D.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A.创造性B.示范性C.公共性D.模糊性30.下列属于教师权利的有()A.管理学生权B.进修培训权\nC.民主管理权D.惩罚学生权31.主张教师中心说的是()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巳特32.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A.学生的榜样B.集体的领导者C.知识的传授者D.学者和学习者(二)辨析题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三)简答题1.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什么?1.答:(1)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师集体的协作精神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它是教师专业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精神内核。(2)专业知识素质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科专业知识,其次是文化基础知识,再次是教育科学知识。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表现为量的拓展,即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要有质的深化,即从知识的理解、掌握、再到知识的创新,教师知识的深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学术性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方面,要形成以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为背景,以精深的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必要补充,以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为基本知识边界的复合型的主体知识结构。(3)专业能力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也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教师的专业能力一般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的过程,它不仅影响教师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方式,而且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四)论述题1.试阐述教师专业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1.答: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质量提高的主寻运动。纵观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做法,审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可以提高我国教师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强调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理念,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代表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转变师范教育传统观念,树立教师教育新理念。教师教育要在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盘考虑,整体设计,要体现教师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一体化的,加速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2)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教师教育专业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专业,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要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把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等,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水平。\n(3)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为教师专业化提供法律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完善和发展,必须以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作为保障。我国颁布实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法律保障。(4)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训练,突出教师专业化的特色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训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前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斗系列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科研成果推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提高。(5)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任何一个专业化成熟度很高的职业都是以相当高的经济回报作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事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地致力于提高专业的水准,建立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五)案例分析题2003年9月的一天,松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刘勇(化名)上学迟到了。方老师很生气,罚他当天打扫教室。放学后,刘勇忍受着同学们"幸灾乐祸"的讥笑扫完了教室。他感到十分委屈。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和老师一直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可是今天,他觉得劳动是一种耻辱。回到家里,刘勇躲在房间里写了一篇题为《劳动可耻吗》的日记,他想以日记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他心中的疑惑与苦恼。第二天,日记本交到老师的手里。方老师看后很生气,在课堂上狠狠地批坪了他一顿。方老师在批评刘勇时,当着全班的面说"在我们班上就得有点儿师道尊严。你们现在很小,许多道理和规矩都不懂,老师和家长有责任管理和教育你们。否则,出了大问题,谁都负不了责任。"接着,方老师命令刘勇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掉这篇日记。刘勇'禽着眼泪,慢慢地,慢慢地将日记撕得粉碎……(选自黄耀洪:《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大家谈》,载《湖南教育》2003年第3期)试分析上述案例所反映的师生交往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可能的解决之道。答:方老师的做法在我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国,师生在交往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和困难,分析起来,原因如下。第一,文化根源。中国历来就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具有社会所赋予的职业权威和角色权威。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这一权威夸大。在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教师很少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案例中的那位教师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就是不平等的。第二,动机冲突。教师总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品德。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和行为水平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本身就构成了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就本案例而言,方老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是为了改变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态度。但他忽略了刘勇只是一个孩子,采取了更加过分的处理方法,使教育效果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既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存在着困难和障碍,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1.要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角色地位,合理运用社会赋予的权威力量。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意味着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对学生进行疏导和耐心的教育,师生双方就容易产生积极的合作态度;反之,就容易形成师生交往的对立状态。2.运用合理的交往方法案例中刘勇可能是由于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应了解清楚,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学生。师生之间如果有了通畅平等的对话的机会,师生间交往困难就容易化解。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采取积极的交往态度,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首先,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进行换位思考;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与学生沟通,应多用商量的口气,善于机智而敏锐地发现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再有,教师应该在行动上给予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认真彻底地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七章课程\n(一)单项选择题1一5AABCD6一10ABBBC11一14ADDA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表现形式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2.对课程的影响最长久、最深刻的理论是()A.哲学B.心理学C.教学论D.伦理学3.一般说来,课程的宏观结构是指()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4.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称为课程的()A.宏观结构B.中现结构C.微观结构D.具体结构5.隐性课程是()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6.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科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是()A.结构主义课程论B.经验课程论C.范例方式课程论D.发展主义课程论7.“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卢梭8.以下综合课程的形式中,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的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问题'中心课程D.广域课程9.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0.范例方式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杜威11.“螺旋课程”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杜威C.赞科夫D.瓦根舍因12.综合课程的作用,一般表现在()A.认识方面的作用B.社会方面的作用C.心理方面的作用D.学科逻辑性方面的作用13.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14.目标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泰罗C.斯塔克D.斯克里文:\n(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2003年5月,在辽宁某城市一所小学的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探究“菜”字。学生说“菜”是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辛苦的“苦”字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试评析这则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案例2: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产他们你扒我,我才住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末,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气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勺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支有完成教学任务”。请问:A、B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案例3:某中学对每年新入学的学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以及部分基础型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一5个班级的学生作为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请用有关教学或课程理论对该校的做法进行评析。案例4;高老师今天收到一封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道:“高老师,我今天很高兴,因为你终于给我回答问题的机会。这可是我上初中获得的第一次机会啊!虽然这是你不经意的一次提问,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就在这一次,老师,你终于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我想真诚地对你说一句:高老师,喊响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吧!”这则案例所反映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是什么?(三)简答题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答:学科课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特点是结构性、系统性和简约性。学科课程是一种占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其主要特征:(1)重视成认生活的分析与准备;(2)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3)强调训练的价值。活功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特点是生活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其主要特征:(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3)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答:分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综合课程: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整体联系的课程;\n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儿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课程的综合也围可大可小,可以是相近学科在基础范围中的综合,也可以是拓展边缘学科课程领域。(四)论述题(四)论述题1.联系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试论述文化因素与课程改革的关系。2.评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课程改革。1.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3)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4)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5)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6)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7)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发挥学生潜能为根本,在课程设计上始终强调课程内容同学生的兴趣、能力以及生活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以满足学生情感、意志发展的需要,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建立起真诚、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关系。(2)主体性的学生观。在新课程改革中,主体性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职业化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变为平等、尊重、欣赏、伙伴。(4)科学化的课程观。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其次。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最后,课程是学生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5)现代化的教学观。教学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其次教学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最后教学是学习的过程和结论双重关注的过程。(6)建构性的评价观。建构性的评价观的基本内涵表现为:首先,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其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最后,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第八、九章教学理论与实施(一)CCBAC.BBAAC.ADDCADCBABDDCACCBADDBADCABABBBACADAADA1.教育工作的核心是()A.教育目的B.经验内容C.教育过程D.教师与学生2.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nA.布鲁纳B.布卢姆C.杜威D.赫尔巴特3.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设计教学法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模式4.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指学生的()A.身心发展B.德智体全面发展C.个性所有方向的发展D.知识和能力的发展5.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接知如接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6.“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A.布鲁纳B.罗杰斯C.乔伊斯D.韦尔7.从根本上说,教学方法的产生是由()决定的A.教师B.学生C.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D.教学大纲8.同样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导致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学方法具有相对的()A.独立性B.稳定性C.特殊性D.普遍性9.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称为()A.讲述法B.讲解法C.讲读法D.讲演法10.在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A.领导者B.管理者C.指导者D.促进者11.范例教学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其中范例性是针对()而言的。A.教学内容B.学生C.教学活动D.学生主体状况12.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和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比较容易进行,这是因为教学方法具有()A.特殊性B.系统性C.稳定性D.独立性14.教学是()A.教师教的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D.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15.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模式是()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设计教学法D.系统学习书本知识的模式16.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实现的。A.生活经验B.生产经验\n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7.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8.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等的教学方法称为()A.讲述法B.讲解法C.讲读法D.讲演法19.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边讲边读的教学方法称为()A.讲述法B.讲解法C.讲读法D.讲演法2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D.课外辅导2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22.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是指()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23.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24.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D.形成学生的品行25.谈语法、讨论法和陶冶法的共同特征是()A.以教师为主的活动B.以学生为主的活动C.师生双边活动平衡D.运用多媒体技术26.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其基本性质始终不变,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最强的活动是()A.课外活动B.社会实践C.教学D.团队活动27.孔子“扣其两端”的方法是指()A.谈话法B.讲授法C.陶冶法D.实践法28.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B.管理C.考试D.课程设置29.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信息的方法是()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讲授法30.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A.讲解与演示过程B.参观与讨论过程C.提闷气对话过程D.教授与学习过程\n31.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A.教师讲授过程B.学生学习过程C.校长管理过程D.教材呈现过程32.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33.教育活动的工具、载体及其应用被称为()A.课程设置B.教育过程C.教育活动D.教育手段34.在教育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A.启发学生思维B.呈现教学材料C.激发学习功机D.进行教育评价35.谈话法的一种类型是()A.对话B.讲述C.报告D.讲解36.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B.教学C.社会调查D.公益活动37.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C.知识与品德之间的矛盾D.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38.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法”是典型的()A.讲授法B.谈话法C.陶冶法D.实践法39.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为达到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被称为()A.教育过程B.教育方法C.教育活功D.教育评价40.以下哪种方法属于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暗示法41.保加利亚心理学家珞扎洛夫创主的教学法是()A.暗示教学法B.范例教学法C.发现教学法D.探究教学法42.以倡导“非指导性教学”而闻名于教育界的教育家是()A.杜威B.谢夫特C.罗杰斯D.巴班斯基43.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教学大纲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学参考书44.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都属于()A.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B.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C.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D.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n45.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班级授课制C.贝尔一兰卡斯特制D.分组教学46.把教学过程分为“情景一问题观察一解决一应用”等教学步骤的教育家是()A.杜威B.夸美纽斯C.卢梭D.裴斯泰洛齐47.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明确的应用目的和特定的应用条件与范围,这说明教学模式具有()A.简略性B.操作性C.发展性D.针对性48.某学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该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该同学守纪律所采用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二)辨析题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一种智育活动。×(四)论述题1.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1.答: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课题,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双向传递过程,是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及形成个性的过程。(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他的任务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特别是学校传播的科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学生想要以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知识,只有依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才有可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①教学内容组织与处理教师上课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与处理。这种组织处理应以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②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显著作用。只有恰当选择和应用,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所以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它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所谓教元定法也就是这个道理。③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手段是师生进入教学活动中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体,教学手段指的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于一定的载体,使知识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作用于学生的一切物质媒体。随着科学技术及教学实践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n①自觉'性自觉性就是要把学生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传导过程,也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主动自觉运动的过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就应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第三,激发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学习。第三,锤炼坚强意志。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独立性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种教学民主思想,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应建立和谐的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做到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创设乐学环境,应该提倡“道而弗牵”即引导、鼓励学生奋进,而不要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这一独立性的特点。③创造性创造性是学生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在教学中,不少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和结果,会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和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应该积极加以指导和点拨,不能简单否定。作为教师除了扎实地搞好基础教学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以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从根本上而言,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发挥出来,就是看教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否确立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2.试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发展和特征,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它进行改革?2.答: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始充实教学内容,扩大教育对象和教育规模,原有的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于是在16世纪的欧洲学校里开始出现了编班上课的新尝试。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迸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后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最后,以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所谓班级授课制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不同的班级,由同一个老师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组织形式的特点.与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形成鲜明对照,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进行比较来说明。(1)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大致相间,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这与个别教学大不相同或恰恰相反。我国古代私塾是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典型的模式。(2)把教学内容以及实现这种内容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这每一小部分内容和教学活动,就叫做“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3)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早.进行。从各学科总体而言,可能是单科独进,也可能多科并进,轮流交替。班级授课有以下优越性。第一,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第三,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n第四,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高速度。第五,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第六,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第七,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下这也是班级授课最易遭受批评的一个缺陷。3.在当今的教学改革或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3.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包括一般认识能力和特殊能力。重视教学的发展性,是新时代的要求。(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能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以心智操作的方式交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洁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探索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件,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第一,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第二,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五)案例分析题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道: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2.课内讲投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这种分层补缺,连批过关的做法叫做“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到合格的水平了。第十章德育\n(一)1一5DCBAD6一10ACCDC11一15CABCC16一20DCCAB21A1.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心理教育D.道德教育2.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A.个体生存B.个体发展C.个体享用D.个体需要3.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属()A.德育任务B.德育内容C.德育方法D.德育过程4.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指()A.德育任务B.德育原则C.德育内涵D.德育途径5.德育的基础是教学生()A.掌握道德理念B.形成道德规范C.教育道德行为D.学会做人6.“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7.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B.保证作用C.主导作用D.条件作用8.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A.思想素质B.政治素质C.道德素质D.品德素质9.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A.文化性功能B.生态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政治性功能10.“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文化性功能1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12.古代社会占第一位的教育内容是()A.德育B.智育C.美育D.体育13.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的品质,这类教育活动属于()A.民主意识教育B.社会公德教育C.法制观念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14.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A.美育B.体育\nC.德育D.智育15.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A.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道德影响B.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道德影响C.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D.以上三者16.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明确提出“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的是()A.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B.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C.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D.以上三个文件1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三水平六阶段”,第三阶段是()A.他律道德阶段或惩罚及服从倾向阶段B.社会道德、法律倾向的阶段C.人际关系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倾向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18.()倡导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儿童道德发展。A.皮亚杰B.杜威C.柯尔伯格D.无答案19.在道德教育理论中强调教师中心,重道德灌输的是()A.涂尔干B.罗杰斯C.卢梭D.无答案20.教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思想问题那就违反了()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1.德育的主要途径是()A.各科教学B.班主任工作C.说服D.榜样(三)简答题1.德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答: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答:(1)我国新时期德育的若干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方向性;全民'性和民主性;变革性;开放性。(2)德育目标应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3)加强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我国新时期的德育改革,在内容和方法上要加强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以使我国德育基本内容的确立和安排真正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的要求,符合人的品德发展规律和实际,切实克服“假大空”和“一刀切”的弊端,切实克服和防止压服、“强灌”、损害人的尊严和抹杀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四)论述题\n1.联系实际分析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影响。1.答:(1)德育内容。有人批评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对留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教育,如此倒置,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有的教师不问教育对象,起点过高,脱离实际,向学生提出遥不可及的目标,讲大道理,实际上是空洞说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如此,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就会缺乏实效。(2)德育方法。方法是实现目的的中介。有的学校、教师工作方法粗暴、单一,不耐心教育,简单地对照他们所制定的一些规章如《十要十不要》、《十严禁》等之类,予以罚款、威胁、退学、歧视等了事。有的班级开学时六十余人,到期末放假时就四五十个人了,这是班主任粗暴、排斥的必然结果。(3)教师素质。近些年,国家虽重视师范教育,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新教师并不安心教育工作,不自觉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有的本身思想素养不高,缺乏工作热情,更谈不上对学生有爱心,不能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缺乏吸引力,缺乏威信。(4)课堂教学。赫尔巴特说,不通过教学的德育是失去手段的德育,不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是失去目的的教学。然而,目前的情况是重视德育与"片追"共存,德育除了政治课之外,失去了课堂教学这一渠道。(5)校园文化。主要指下列三个方面是校园自然环境优美整洁,布局设计讲究审美要求。二是指通过学校课程所传播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包括学科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文化影响三是指学校管理制度、生活制度和人际交往,学生在特有的氛围中习得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标准、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道德准则等。2.试论述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的主要趋势。答:(1)在德育认识上,存在着对德育的狭隘理解。目前,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德育课即政治课,其结果既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政治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思想、道德等教育,是建立在这些教育基础上的,一个没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反正确世界观的人很难有正确的政治观、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又不能相互取代(2)在德育的内容和标上,存在着"“重大节,轻小德”倾向,缺乏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我们的德育从小抓起,一直十分受重视,但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的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面前悬挂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目标,缺乏必要的具体行为指导,这样,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标产生距离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3)德育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手段方法单一。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一直主要采用灌输法,即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美德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榜样、惩罚、考试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法的内容,这虽然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方法简单、生硬,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影响教学效果。德育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在于它必须保持教学过程和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3.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品德认识相互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经济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n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那种已经巩固且自动化的道德行为就是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培养顺序,而是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和谐发展。(五)案例分析题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欢笑声响起。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众学生如惊号之鸟,默不作声一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请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答: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使学生喋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巳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德育的促进功能。运用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n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 2.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4.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5.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6.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7.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 8.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9.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 10.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11.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 12.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 13.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学校教育活动。 14.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 15.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16.教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常采用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不同方式。 17.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见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自我教育——指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己教育自己,进行学习和涵养锻炼,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19.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 20.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21.观查法——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考察的一种方法。 22.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观察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可靠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掌握教育实情、解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 23.教育评价——\n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评价,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4.加权定量评分法——指对评价对象 各方面的特性或其总体状况进行评分赋值,运用加权求和的公式统计评分结果,以判明其价值的评价方法。 25.教师的劳动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培育人的劳动。具体包括: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劳动时空范围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劳动过程和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26.教师的任务——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任务有:教好功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等。 27.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思想素养。 28.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育人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2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 30.教师的知识素养——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比较扎实的教育知识。 31.教师的能力素养——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周密、精细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广泛、活跃的社会交往能力;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机智的教育应变能力;冷静、沉着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