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副本 25页

  • 140.3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复习-副本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是(B)。A.论语;B.学记;C.孟子;D.师说2•被称为“教育之父”的著名教育家(B)于1632年写成教育学专著《大教学论》。A.昆体良;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D)编写的。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4•著名教育专著《爱弥儿》的作者是-(B)。A.夸美纽斯;B.卢梭;C杜威;D.斯宾塞5•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oA.《爱弥儿》;B.《林哈德与葛笃德》;C.《实验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6•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著作是(B)o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论演说家的教育》7•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C)。A.《学记》;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教育过程》8.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B)。\n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8.教育的(B)是教育本质的体现。A.政治功能;B.个体功能;C.经济功能;D.文化功能40•中国社会形成的重功名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应试教育现象,体现了教育的(D)o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个体发展功能笛•学校形成的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巩固产生影响体现了教育的(A)。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个体功能42•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是(C)。A.生产力;B科学技术;C.社会政治制度;D.社会意识形态4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B)相结合。A•课内与课外;B.教育与生产劳动;C.知识与能力;D.校内与校外44•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B)教育延伸。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45•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0A.9年;B.6年;C.8年;D.7年47.义务教育具有(C)的性质。A.免费;B.开放;C.强迫;D.普及\n18.(A)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9.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写的(D),是我国最早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原理的著作。A.大教学论;B.教育学;C.学记;D.新教育大纲20•我国第一个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现代学制是(B)o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1.(A)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2•教师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以及教师的教育机智等反映了教师劳动的(B)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2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D)。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发展能力;D.教书育人24•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青少年,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的哪个特点(B)o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n25.把青少年学生当作“小大人”进行教育,这种学生观忽视了学生的(B)属性。A.完整性;B.发展性;C.主体性;D.学习性26•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C)。A.主体;B.客体;C.既是客体,也是主体;D.中心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27..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家是(B)。A.赫尔巴特;B.维果斯基;C.马卡连柯;D.赞可夫28.从学生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为中心来设计的课程称(B)oA.核心课程;B.活动课程;C.潜隐课程;D.学科课程29.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C)。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赫尔巴特30.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按其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标准,这是(C)0A.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31.没有被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是(C)。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必修课程\n32•活动课程的主要创导者是(A)。A.杜威;B.凯洛夫;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3.课程的生成性标准认为(B)是教学生成的灵魂。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生命性;C.学生的差异性;D.教学的多元性34.学习不是对将来生活的消极适应,而是建构人生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体现了学习的哪个特点(B)。A.全面性;B.发展性;C.研究性;D.选择性3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A.智育;B.教学;C.上课;D.思想品德教育3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现场教学37.在教学的诸项任务中,起基础作用的首要教学任务是(A)。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3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A.巩固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39.没有被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是(C)。\n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必修课程37.学生思想品德是在(C)中形成与表现出来的。A.上课;B.读书与作业;C.活动与交往;D.谈话与讨论41•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A.思想政治课;B.团队活动;C.社会劳动;D.课外活动42.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的德育方法是(C)。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修养指导法4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C)oA.新旧思想的矛盾;B.教师和学生的矛盾;C.教育者所提出的社会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接受之间的矛盾44.德育过程的最主要矛盾是(C)。A.受教育者道德评价能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A.受教育者道德认识中知与不知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社会化过程的矛盾\n42.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存在于(D)。A.师生之间;B.学生之间;C.学校与社会之间;D.德育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4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参加多种实践活动,这是贯彻德育原则(B)的要求。A.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4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开端和顺序47.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是(D)o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8.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C)。A.社会实践活动;B.班主任工作;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49.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B)。\nA.方法B.基础C.原则D.途径61.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发展,这体现了(B)原则。A.疏导原则B.方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62.教师运川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是(D)的体现。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63.教育者运用伟人、英雄模范人物或教师和家长的好思想、好行为和好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B)。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64.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是(B)。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说服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65.下列不属于德育方法的是(C)。A.说服教育;B.榜样示范;C.体罚;D.品德评价6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D)。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C.课外活动;D.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各学科教学67.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道德范例,让学生敬仰和模仿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B)o\nA.实际锻炼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61.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体现了德育过程的哪个原则(B)。A.方向性与现实性;B.理论联系实际;C.言传与身教;D.—致性与连贯性62.制定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方案、总结交流活动成果,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D)。A.目标;B.内容;C.原则;D.过程70..指导学生参观社区、名胜古迹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哪种资源(B)oA.文本资源;B.校外资源;C.人力资源;D.信息资源7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主动获取指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是(A)o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劳动与技术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72.下列不属于教师评价方法的有(C)。A.学生评教;B.教师自评;C.家长评教;D.同行评教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了解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n2、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B)A、等同的B、同步的C、辩证统一的D、互相矛盾的3、教育是受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但它一旦形成独立的社会部门,就具有(D)A、继承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4、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B)A、具体细则B、基本要求C、发展政策、主要技能5、智育中的“智"是指(C)A、智力、知识C、知识技能和智力D、技能6、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D)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阻碍作用D、主导作用7、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D)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B、师资水平C、教学条件D、教学质量8、下列方法中属于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实验法9、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考试D、课外辅导10.决定教育性质的是(B)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民族文化传统1K《学记》中“长善救失”这句话体现了B)A、循序渐进原则B教学相长原则\n12、A、13、C、及时而教原则学校产生与(A)奴隶社会、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连续性14、教学是实践教育冃的的(A)A、基本途径B、唯一途径C、唯一手段D、唯一方法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A)\n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U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D、形成操作的过程15.被中国教育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A、《学记》B、《论语》U《礼记》D、《大学》16.《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B)A、赫尔巴特B、杜威G斯宾塞D、卢梭17.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属于教育的(C)A、协调功能B、社会功能G个体功能D、基本功能18.“一两的遗传胜过于一吨的教育“这是()的理论观点A、环境决定B、生物科学G教育决定D、遗传决定A、塾B、庠C、成均21.教育学生的前提是(A)A、理解学生B、和谐相处20、以下属于西周国学的是()D、序C、教育期望D、自我意识22、学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称为(C)A、教育媒体B、教育手段C、教育环境D、教育内容2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A、小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上课D、分组教学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著作。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n家的教育》早三百多年。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分为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和个阶段。3、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被人做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分解出来。4、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专著普通教育堂,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成为科学教育学建立的标志。5、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6、卢梭一一《爱弥儿》,洛克一一《教育漫话》,杜威一一《民主主义与教育》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7、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和克伯屈。8、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布鲁纳发现法。9、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数师教材、课堂;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现代教育的三中心是活动、经验、儿童O10、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有两种代表性的主张,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其倡导者是赫尔巴特;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是杜威。1仁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UgO1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孟禄,认为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13、终身教育的提出者是法国人保罗・朗格朗。1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数育、主观能动性。15、教育影响可以分解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教学媒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和教育环境。16、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O17、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尔提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O18、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n19、教育冃的的价值取向主要分为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O20、《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1、任演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葵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2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以为原来的西欧为代表的双轨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以苏联、我国为代表的分支。23、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o24、在西方,古希腊的智者是最早的教师。25、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隐蔽性四个特点。26、教师关系的类型主要有民主、专制、放任型。27、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苏格拉底使用的教学方法被称为产婆术o29、班级授课制首先是由夸美纽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阐述的。30、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个班级里,由一个老师进行教学的班级组织形式称为資式教学O31>班级授课制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3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H间固宋、场所固宗、内容固宗O33、根据教学任务,课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3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杳、课外辅导、学牛学业成绩的评jO35、备選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_匕I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6、根据评价的功能,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件评价O37、学科中心论是最古老的课程理论,主张以每一科的学科知识逻辑为中心来编写教材。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基本内容的课程。38、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39、我国普通学校的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40、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41、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法O42、人的发展的规律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阶段性、的特点。43、教师的职业素养结构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能io三、名词解释k学校教育(狭义):是有专门人员和专职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2>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3、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5、课程: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6、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7、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到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8、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n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9、教学方法: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10>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12.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1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14.班级教学制(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15:>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四、重要理论K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遗传素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二是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微观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三是教育,它也是一种环境影响,只是不同于一般环境的自发影响,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因而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中的内部动因。上述因素各具特点与作用,都是人的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人的发展的充分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不能片面扩阿达某个因素的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四个方面的作用,既相互区别、各具特点,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必须依据人的发展的具体\n条件与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使其在每个人的法中中不断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使个体获得最佳发展。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的主导作用受遗传素质的制约。(2)教育的主导作用受教育者自身状况的影响。(3)教育的主导作用会受到异质环境影响的干扰。(4)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4、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文化因素;(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n(1)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5、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6、什么是启发性原则,有什么要求?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7、“温故知新”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有哪些要求?体现了巩固性原则。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和练习;(3)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4)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8、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有什么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n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通用版)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3)要善于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既然统一要求又因材施教。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1)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8.简述教学方法的类型。(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1K什么是讲授法,使用讲授法有哪些要求?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用版)要求:(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2)讲授安排应合乎学生认知规律;(3)讲授要有启发性和艺术性。\n12.什么是谈话法,使用谈话法有哪些要求?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通用版)要求:(1)做好谈话准备;(2)讲究提问艺术;(3)耐心候答;(4)叫答机会应均等;(5)理答行为针对化;(6)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13、什么是讨论法?优点有哪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通用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启发、讨论,相互学习,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教材版)优点:加深知识理解,帮助问题解决,培养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参与、倾听、表达、竞争能力。1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方面?有哪些要求?(1)备课:备学生(学生知识能力水平,身心发展特点,需要)、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组织教学内容,)、备教法(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个性)(2)上课:教学理念科学;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组织严密;师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3)作业布置及批改:作业布置要适量,难易度适中,有层次性,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作业批改应及时,要有反馈,应有评语。(4)课外辅导:要做到因材施教,应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不包办,发挥集体优势,组织学生互帮互学。\n(1)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应注意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检查和评定的内容应全面,重点突出,检查和评定的方法应灵活多样,对检查和评定的结果作必要的分析。15、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1)教学理念科学;(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目标明确;(4)教学方法得当;(5)教学组织严密;(6)师生积极性高;(7)教学效果显著。16>教学的任务。通用版:(1)“双基”: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17.班级教学制及其特点。通用版: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n优势:(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加速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3)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5)有利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局限:(1)统一教材和进度,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潜力,(3)容易使教学产生理论与实践脫节的现象。教材版:略、活动课程及其特点。活动课程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儿童本身的活动为学校课程的中心。特点:(1)教学过程的实践性,(2)教学形式的灵活性,(3)教学主体的创造性,(4)教学评价的过程性,(5)获得知识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19、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学科知识)和活动课程(活动经验)(2)综合课程(科学、社会)和分科课程(语文)(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显性课程(课表上能看见的)与隐性课程(校园环境和文化)20、简述德育的原则通用版:(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4)发挥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n善救失,一分为二看待学生),(5)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6)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教材版:(1)知行统一原则,(2)疏导原则,(3)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24、简述德育的方法通用版:(1)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是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2)情感陶冶,(3)实践锻炼,(4)自我教育: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拼的不断完善,(5)榜样示范,(6)品德评价。教材版:(1)指导式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思想品德评价法。(2)参与式方法:实际锻炼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3)自我教育法。22、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基本不会出现在考研大纲上,所以仅采用教材陈述)(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3)建立班级日常管理规范;(4)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n23、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基本不会出现在考研大纲上,所以仅采用教材陈述)(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强有力的班委会(3)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4)培养优良的班风(5)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6)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24、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通用版:一个好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方面的素养。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经验,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许多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包括三方面:(1)精深的本学科专业知识,(2)广博的通识知识,(3)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教师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通常包括:(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4)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专业情谊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价值的理想与信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指点和精神内核。涉及价值观、信念和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教材版:(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通过社会舆论和教师的自我修养形成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主要包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对教师集体的道德,分别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教师的知识结构:精神的专业知识(本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通\n识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3)教师的能力结构:加工教育信息的能力,教育传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