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形式政策 9页

  • 60.5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形式政策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简答题: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是立足基本国情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是建设总体布局为“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简述八荣八耻基本内容。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3.简述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简述美国的新霸权主义。答: 我国对于霸权概念的界定为“在国际关系上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1    而对于霸权主义的解释,则侧重于政策层面上加以界定:“霸权主义是指在世界上或在某个地区称王称霸的政策。泛指大国、强国不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对他国强行干涉、控制和统治。”○2有的似乎更直观全面:“所谓霸权主义,就是一人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以强权政治和集团政治为手段,把本国统治集团的意志、统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践踏别国主权和独立,干涉别国内政,侵略别国领土,甚至直接派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妄图达到将其纳入本国势力范围的目的。霸权主义有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地区性霸权主义之分。”○3     综上所述,学术界一般认定,所谓霸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拥有并行使的“权力”,○4而霸权国就是掌握这个权力的国家。霸权主义的概念要比霸权的概念丰富得多,它包括权力的构成与形成,运用权力的目的与方式及结果,权力作用的内在机制与逻辑等等。\n之所以说美国的霸权主义是新的,主要是针对欧洲列强的传统霸权主义而言。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世界强国,都曾经执行过诸如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军事霸权等不同形式的霸权主义。美国与它们不同之处表现为:“美国作为20世纪末唯一超级大国和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其霸权范围已经扩展到整个世界,而且其执行霸权的理论和形成,以及推行霸权的目的,都和先前的霸权主义有一定的区别。在理论上,美国的新霸权主义鼓吹其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责任,强调其霸权主义所具有的道德基础与合法依据。在形式上,美国新霸权主义重视运用外交谈判、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等多种方式,其军事干预的目的不是通过武力征服来占领土地,而是通过军事手段来惩罚那些违反国际秩序和人权的国家,并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念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美国自身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5.简述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发挥我国的哪些比较优势?答:1.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2.劳动力成本的长期比较优势3.巨大的市场潜力的长期优势4.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弥补中国的比较劣势6.简述中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答:1.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2.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3.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47.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答:1.在党政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2.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3.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4.在民主形式上坚持充分协商、广泛参与。8.简述为什么必须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答:以公有制为主体最根本的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从生产力来看,增强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主要是通过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环节上的布局和发展来实现。从生产关系来看,增强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引导力,关键是要寻找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论述题1.论述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道路明确了,要实现既定目标,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局面,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都必须勇于开拓。坚忍不拔、坚定不移。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还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使我们前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那么应该该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提出的:“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深刻阐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2.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答: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绝不可能脱离实际的自觉性。第二,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n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从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方面对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要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体现了高举旗帜同与时俱进的统一、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的统一、立足当前同着眼长远的统一。第四,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四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对于这些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努力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3.论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子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场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且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要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n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在同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发展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自爱包容中形成思想共识。牢牢把握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4.论述现阶段如何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答:党内民主,就是在党内生活中,广大党员能够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物的决定、管理和监督的根本制度。具体地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党内的其他规定,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享有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利,代表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形式,党内在长期实践中形式的民主传统、民主作风、民主方法是党内民主的具体体现”。人民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的民主,属国体的内容,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二者具有紧密相连、协调一致、互动共进的关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思路。邓小平曾精辟指出:“民主的局面首先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不造成,国家也造不成。”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一重要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又强调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05年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一文中也指出:“一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带动人民民主发展,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成效,必须建立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机制,特别需要逐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式点改革,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深化党内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制度的改革。具体要从以下几点做:第一,进一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式点改革,党的代表大会按时定期召开,特殊情况下的党的代表大会,党代会对党员工作的监督和审议制度化规范化第二,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人民创新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第四,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选举和强化民主监督制度化建设,党内民主选举应适当当引入竞争机制和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党内民主监督要和人大监督有机统一起来5.论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答:1.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1)“中国威胁论”出笼19世纪拿破仑就曾经说过:中国一旦觉醒,世界将会震动。20世纪中期的抗日战争开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1978年的改革开放促使了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许多国家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引发多种议论和评论。其中,有真诚的喝彩和理性的判断,也有焦虑和不安,甚至不时传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佣者是日本防卫大学的副教授村井友秀,他在1990年5月的日本《诸君》杂志上发表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一文,认为中国如美苏一样,将走向争夺霸权。2001年3月10日,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宣称印度发展核力量的原因是印度面临来自中国的威胁。2002年,美国国防部公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问题的年度报告》公开指出中国军力不仅对台湾而且对中国周边国家甚至美国构成威胁。2010年1月11日中国军方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立刻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对中国反导试验的种种非议。\n(2)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在“中国威胁论”猖獗之下,向全世界展露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初衷,就非常必要了。2003年,温家宝总理首次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提出了“和平崛起”思想。年底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中,又重申了中国要走“和平崛起”道路。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解释了“中国和平崛起”这一命题。此后,“和平崛起“一词逐渐被”和平发展“所取代。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新闻办公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第一次以政治文告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006年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家新闻俱乐部用英文发表演讲,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说,“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是争取子啊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加快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和2010年的新年贺词中,都强调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2)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从发展的目标看,发展是最终目标,也就是通过经济的起飞实现中国的“崛起”。第二,从发展的道路看,中国发展必须走和平的道路。这就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第三,从发展依靠的力量看,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对内,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通过扩大开放,和平利用国际资源。第四,从实现发展的方式看,通过共赢互利的方式实现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第五,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看,中国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秩序都具有重要影响。6.论述应当怎样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答:(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①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2006年居民消费率降到36%,成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率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而外贸顺差过大和国际收支盈余过多,还会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n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年-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③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转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国内低成本竞争优势减弱的现实看,都到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不仅需要调整要素投入比例,还需要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的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是促进节能减排。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我国的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还大于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对环境的污染排放速率,还大于环境对污染的吸收速率。这些直接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推进节能减排,是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助于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压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力保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确处理积累(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扩大消费内需。  (6)企业要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内涵式增长。  2.从哲学角度分析  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价值观等角度分析。  3.从政治学角度分析  可以从国家职能、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角度展开分析。  7.论述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的原因。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在中国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不可否认,这股思潮仍然存在。特别是当我们的发展面临困难时,总有一些人怀疑社会主义,迷信西方资本主义。因此,搞清楚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非常重要。\n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首先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目标告诉我们不能走。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土广大、国情复杂、人口众多、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必然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发生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人民将为此付出痛苦和流血的代价。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大多数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人民不能容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因为我们不可能靠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靠“圈地运动”等剥夺农民的方式、靠“泰罗制”等血汗工厂的残酷剥削、靠贩卖黑奴、靠对亚非拉国家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完成的。前不久,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人民的抗议,坚持公开拍卖从圆明园抢去的兽首,又一次让中国人民想起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掠夺。今天,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不能以赤裸裸的方式大搞殖民掠夺,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国际“游戏规则”仍然主要是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制定,总体上是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权性质、历史传统、时代环境、发展条件决定了不能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发展,而只能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靠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来发展;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建设速度来发展;靠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战略,同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互利互惠,取长补短发展。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才是最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方式,才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个不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从一个战乱丛生、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一个民族团结和睦、除台湾外已实现统一的国家,从一个丧权辱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主、国际地位蒸蒸日上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国家,变成一个大步迈向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国家,从一个愚昧落后、文盲充斥、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社会进步、文化昌明、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可以说,今天中国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民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放弃或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只会使国家和全国各民族人民整体利益从根本上受到伤害,造成国家和民族的大灾难、历史的大倒退。苏联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导致的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社会倒退的悲剧就是对我们的警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决不能搞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矢志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继续前进。8.论述中国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的原因。答:1.西方多党制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多党制是资产阶级字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政党制度,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现代政党政治发源于英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先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方式。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的情况看,政党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又都受制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无论是以英美法为代表的两党制,还是以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而非凭空创造出来的,英美之所以形成两党制,是因为它们在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成熟稳定并与政权直接关联的两大政党。法国之所以形成多党制,是因为它在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经济上的分散导致政治力量的分裂;在政治上存在各种政治思潮,自有主义、戴高乐主义和“社会主义”\n等此起彼伏。由此可见,英美法等国家的政党制度都体现了各自的国情特点。这也决定了其他国家如果简单移植、照抄照搬这些国家的政党制度,不仅很难成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会妨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认为,美国的联邦制和民主制度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是处的美丽艺术品。2.西方多党制的弊端(1)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并不能带来民主。当今时代,民主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我过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但是,民主不是一定要表现为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指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搬用多党制来体现政治民主,但这些政党并不是民主政治的象征,而是成为政客们个人政治野心的战车。如果某一政客在原来的政党中无计可施,就会组建新党,然后再去招兵买马。正是这种低水平的政党制度,导致政治紊乱和暴力而破坏民主。(2)实行多党制不利于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讲,多党制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了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它们之间经常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搞垮对方,自己上台执政。因此在权力争夺中,往往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政治动荡、内耗丛生。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社会分歧。政党频繁选举、政府频繁更迭,带来的是政局不稳定、经济发展受影响,这种民主只能是一种“泡沫民主”,对国家和人民是极其有害的。在西方国家被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长期的纷乱之中。事实告诉我们,盲目照搬别国的政党制度,是取乱之道、取祸之道,其结果必然动摇国家的政治根基,引起政局动荡和社会冲突,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严重的灾难。(3)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不利于防止腐败。所谓多党制包括多党制能够较好的解决腐败问题,这只是一种假设或者是一种虚幻。现象必然还会存在,西方社会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的。我们看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采用了所谓的多党制或者是两党制,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腐败问题。相反地,有一些国家采用符合国情的一党制,或者是一党主导的制度,其清廉指数也是非常高的。(4)西方的多党制轮流执政也无助于保护人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往往对内“仁慈”而对外野蛮;有时对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连表面和形式上的所谓“民主”与“平等”都要抛弃,而显现出“独裁”和“霸道”的本色。在他们内部有时会斗得你死我活,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尼克松在美国政坛上活跃几十年,曾竞选过联邦众议员、参议员、州长、副总统和三次总统。当他离开白宫之后,在谈到竞选中的黑暗时,曾三番两次地说,资本主义国家的竞选“粗野而肮脏”。美国总统选举中,肮脏内幕的极端就是对竞选对手的暗杀。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参选被暗杀身亡;1972年,乔治·华莱士参选,被暗杀致残;1974年,杰拉尔德·福特参选也曾被暗杀过。在中国搞西方的多党制,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团结一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更广泛更牢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段,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9.论述中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而不能走回头路。答: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进行的,走出这条正确的道路相当不容易。面对种种怀疑和责难,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n  为什么不能走回头路?这是因为,人们从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回到封闭僵化,回到停滞落后,意味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穷折腾,意味着死路一条。 走回头路,就无法聚精会神搞建设,就会失去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偏差,所导致的严重内耗使党和国家事业长期停滞不前。3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气象。抚今追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伟大道路。  走回头路,就会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就无法在同世界的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中实现自己的更快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参与这一进程才能发展壮大。正是因为我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才有了更大的视野、更强的能力,从而造就了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才能在广泛的对外交往合作中不断吸收借鉴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走回头路,就不会有市场繁荣、产品丰富的生活,人民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就会失去。人们常说,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进步,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体现在人民的生活中。回首30多年,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越来越殷实的生活: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从穿得暖穿得美再到穿出个性,从住筒子楼棚户区到现代化住宅区,老百姓的期待从满足温饱变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解决生存问题变为追求全面发展。这些历史性变化从何而来?来自改革开放!  不走回头路,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宝贵经验。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不是没有争论,不是没有困惑,但无论遇到什么干扰和困难,无论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能走回头路。正是因为我们党一以贯之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赢来了百年中国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的宝贵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针对怀疑改革开放的错误意见和主张指出,改革开放的政策要长期保持稳定,不要受任何干扰。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严峻,他又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世纪之交,当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之时,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200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斩钉截铁地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些至理名言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