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材料 17页

  • 68.50 K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复习材料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复习材料第一章1.教育(名词解释)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顾学生兴趣和需要等问题,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成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3.人文主义教育思潮兴起(20世纪70年代):他们一方面仍坚持主张培养卓越的智力,另一方面指向人格整体教养,构成更加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第二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取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制定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二.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社会文化传统对教育诸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2.社会文化水平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3.社会文化的传递、传播和变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4.社会文化内容对教育内容的影响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物化”3.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其中从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学校教育的教学功能,高等学校的任务来看)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2.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政治民主(其中教育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奠定群众基础和为国家的政治民主提供人才基础)3.教育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教育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n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1.就教育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来看2.就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来看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1.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四.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本章小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效果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育反过来又对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具有突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不仅如此,教育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相对于其他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答:(1)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4.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2)遗传不决定人的发展。其中:遗传因素影响人的发展,遗传素质在儿童的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决定条件。二、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答:(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三、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答:(1)发现和培养个体的强项和优势。(2)鼓励个体参加集体活动。(3)转变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4)彰显个体的心理内化。四、简述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答:(1)教育能够唤起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2)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人的独特的形式。(3)教育能够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五、请你联系自身成长经历,谈谈影响个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什么起决定作用?答:影响个人发展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遗传:第一题已述。环境:(1)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1.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n2.环境推动和制约这嗯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2)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主要表现:1.环境作用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对于环境的影响,个体存在适应与对抗。2.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还必须通过遗传因素来体现。教育:(1)教育与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教育与生理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A、个体的生理发展对教育制约作用。B、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有促进作用。2.教育与心理发展。又表现在:A、教育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B、教育受制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2题已述。(3)不同类型的教育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家庭教育:A、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B、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儿童服装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C、家庭的人际氛围与儿童健康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2、学校教育:A、学校教育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B、当社会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时,学校应借助自身的独特优势,增强教育的影响,有效抵御其他环境的消极影响。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广泛。4、自我教育:人们要以自己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个体主观能动性: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2、个体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其广义的自我教育方面。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会随着人的社会经验丰富和自我意思的不断而逐渐增强。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第四章一、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该观点认为,就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而言,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的价值在于有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教育的作用以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来衡量;教育目的应该以受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为根本,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本性,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个人的价值。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相反,它强调、肯定社会的价值,认为社会才是目的,个人只是社会目的实现的工具。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首要目的,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教育的目的必须依据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符合社会标准的公民。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n所谓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就是指这种统一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统一,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因此一定要抽象地问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究竟谁对谁错,这个问题是无法笼统回答的,因为谁对谁错或谁更合理,必须把二者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才能得出相对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就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就有一个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的问题,就有一个以谁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的问题。因此,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四、三生教育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第六章课程一、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概览课程本质的探讨历程,对课程概念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把课程看着教学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应出课程的全部。对此,批评者认为,把课程视为教学科目有如下局限:①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远远超出了学科范围。② 这种观点把作为“客观文化”的知识之间等同于课程,事实上取消了课程设计,也使课程成为死的“知识框”。③ 容易忽视学生的智力发展、情感陶冶、创造力表现及师生互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维度。④ 把课程内容和课程过程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内容而忽视过程,其最大缺陷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习者的静态东西,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认为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的主张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并流行。这一课程的概念重视目标的分析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并不能构成课程的本质。对此,批评者认为,把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有如下局限:① 预期发生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总是存在差异。② 把预期的学习结果作为课程的基本因素,就不会注意非预期的结果。3.课程即学习经验认为课程即学习经验的主张是1930年以来,相当受重视并影响深远的课程定义,但从渊源上说,这种定义是由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把课程界定为学习经验,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把教师作为课程发展人员的一部分,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不过这种观点也有它的局限性:① 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有学校或者其他机构提供;② 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③ 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④ 未能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验为目标。4.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n这种课程定义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受到重视,它超越以往观念中单一对象化规定性的课程本质观,把课程定义为一种教学计划,实际上包括了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的安排。主要代表人物有麦克唐纳、斯滕豪斯、布拉特等。把课程界定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强调课程计划包含了多种因素,如目标、内容、评价等,更全面的体现了课程的全貌。不过,批评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① 过于重视计划性,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② 过于重视“书面化”的课程形式,忽视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③ 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区别,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究的狭窄化。5.课程即文化大生产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化产生、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出发揭示课程的内涵。课程及文化再生产的课程概念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考察课程现象,研究课程问题,有助于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有利于人们深化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但批评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有它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没有认识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以及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除了上述五中比较典型的课程定义类型之外,还有“教学事件”、“种族经验”、“个人简历”、“法定知识文本”等定义方式。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柏屈,它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对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1.经验论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角度对经验进行了阐述,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方式结合着。——在主动反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经受结果。”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杜威针对19时世纪末期教育过分强调从外部灌输,忽视儿童主动学习,提出教育应以儿童实际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习的理论。一起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3.主动作业论所谓主动作业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的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因为,儿童是初学者,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材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的个体经验逐渐提升到教材的逻辑水平。(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这一课程流派是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而出现的,主要有结构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课程论以及永恒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这一流派强调学科结构的重要性。所谓学科的基本机构,是指一门学科的一般原理、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和探究该学科的基本态度。结构主义最重要的教学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行为应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这一流派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课程论过分重视经验课程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强调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永恒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郝钦斯。这一流派认为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n(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课程领域的影响很大。最有影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要有车里霍尔姆斯的解构性后现代课程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论以及奥利弗的批判性后现代课程论。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进行阐释,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课程流派,他们的主要观点表现如下:1.课程目标的灵活性2.课程是师生进行解构和建构的文本3.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第二节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原则课程设计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吸取各种课程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原则单纯的依据某一种课程理论设计课程不可避免的要走向某一极端,较明智的选择是吸取各种课程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共同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原则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以这一任务为中心,课程设计自然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课程设计为学生服务就是既要反映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又要反应他们的个别差异。课程设计既要反映学生身心发展的共性,还必须重视他们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程设计为全体学生服务,是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的发展。(三)系统原则所谓课程设计的系统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先要确立一套包含课程设计中的各个要素的设计程序,使课程设计按照一定点步骤进行。(四)多元主体合作原则课程设计是一项需要多科学知识支持的复杂工作。这就决定了课程设计必须有多元主体参与。(五)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所谓统一性,是指课程体系中要求所有学生都修读的部分,它体现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互为差异,各有特色,我国社会各地域、各部门、各高一级学校对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各类基本教材又有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课程设置应体现出多样性,而多样性则指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特点的非通用性的课程。(六)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学生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因此,课程设计要体现出稳定性。另一方面,课程目标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增长,因此课程设计要体现出动态变化。(七)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原则现代课程论认为,学习者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学习者本身就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课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课程是知识的表现形式,知识是学习者个体经验的总结。因而课程设计要尊重课程和学习者的主观性。人类社会历史经验是已经存在的,具有历史客观性,课程设计还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文化环境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课程设计要将学生主体的主观性与人类社会历史和存在的客观性相统一。三、课程内容设计(一)课程计划1.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二)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n课程标准描述了一个社会或一种教育体系规定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领域应该获得的成绩、行为及个人发展,以使学生为丰富完美的生活做好准备。(三)教材1.教材的概念教材是成套化“教材系列”,而不仅仅限于教科书。所谓教科书,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想1.总体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们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具体目标①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方法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②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一,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第二,将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第三,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总之,我国这次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的需求。③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⑤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改革提出可了发展性的评价的思想,构建了三个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三是建立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成长记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⑥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n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的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思考题v如何看待五种不同课程概念的优缺点?答案:见第一节v课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答案:见第二节v什么是课程计划?它由哪些内容组成?答案:见第二节v什么是课程标准?它由哪些内容组成?答案:见第二节v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答案:见第三节v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是什么?答案:见第三节²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²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第七章教学理论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①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③教学将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二、教学的理论流派㈠行为主义的教学流派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理论影响最大,其基本理论观点:1·教学目标行为教学目标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做出特定的反应,并对反应进行不断的强化。比较关注学生的行为结果——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具有可操作性就越好。2·教学过程⑴提供简化的控制的教学环境。⑵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3·教学原则⑴积极反应原则:指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学习的状态。⑵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⑶即时反馈原则: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⑷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个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样就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容易成功。4·程序教学方法:⑴直线式程序⑵分支式程序㈡认知教学教学理论\n1·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2·教学过程⑴创设有助于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开放使环境。⑵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的,有利于能力形成的有组织的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内容。⑶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㈢发现教学法㈣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良好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交往活动在确定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引发的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特点:对称性与周期性认知性与体验性实践性与社会性二、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与教学过程中的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必然性。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选择并运用教学组织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条规律: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㈢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是你不可分,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认识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㈣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它有两种含义: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的。3防止两种极端的观点第三节教学原则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直观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3.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药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使认识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连续连贯系统的进行。6.\n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7.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社技能,并能长时间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是能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第四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特点:指导性开放性系统性创造性操作性科学性易控性思考题11、教学的含义是什么?p120①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③教学将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2、各个教学流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123㈠行为主义的教学流派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理论影响最大,其基本理论观点:1·教学目标行为教学目标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做出特定的反应,并对反应进行不断的强化。比较关注学生的行为结果——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具有可操作性就越好。2·教学过程⑴提供简化的控制的教学环境。⑵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3·教学原则⑴积极反应原则:指必须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学习的状态。⑵小步子原则: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⑶即时反馈原则: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⑷自定步调原则: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个人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样就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有自己的思考时机,学习容易成功。4·程序教学方法:⑴直线式程序⑵分支式程序㈡认知教学教学理论1·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2·教学过程⑴创设有助于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开放使环境。⑵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的,有利于能力形成的有组织的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内容。⑶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㈢发现教学法㈣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良好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3、教学过程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p127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交往活动在确定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引发的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特点:对称性与周期性认知性与体验性实践性与社会性4、教学规律有哪些?p129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㈢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n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是你不可分,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科学知识的掌握是提高思想觉悟的认识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偏向。㈣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1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它有两种含义: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的。3防止两种极端的观点5、如何运用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p13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讲授书本知识注重在联系实际地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乡土教材直观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各种直观教具直观要和讲解相结合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系统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巩固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6、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p140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实行解决方案,评价实行结果和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特点:指导性开放性系统性创造性操作性科学性易控性第八章教学实践第一节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一)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二、教学方法的分类(一)传统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l教授法①讲授法的内涵\n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系统而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一种历史上流传下来、至今依然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使用最广、最多的教学方法。②讲授法运用的基本要求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这是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第二,讲授既要系统完整,又要重点突出。第三,讲授要有启发性。第四,要注意语言技巧。总之,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语言准、语言精、语言美、语言活。第五,结合教学内容,恰当配合板书和教学媒体。l谈话法①谈话法的内涵谈话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问题,通过与学生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质疑、反问、独立思考等去获取知识的方法。谈话的特点是师生对话。②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做好谈话的充分准备。第二,要善于启发诱导,控制问题的难度。第三,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化。第四,必要时做好归纳小结。读书指导法①读书指导法的内涵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取知识、养成独立而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断提高认识能力的教学方法。②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培养学生预习教科书的习惯。第二,引导学生比较教科书和教师讲授内容。第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四,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l讨论法①讨论法的内涵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群体性讨论、发表看法,借以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特点是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讨论法的具体形式有:交流式、评述式、辩论式和质疑式。②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做好讨论前的准备。第二,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第三,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2.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l演示法①演示法的内涵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指导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通过演示,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他们生活经验中缺乏但又必须掌握的感性知识。②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n第一,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第二,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演示的过程。第三,演示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必要的小结。l参观法①参观法的内涵参观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而获取新信息,巩固、验证旧知识,提高认识水平的教学方法。参观与讲授相结合往往被称为现场教学。②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做好参观时的指导工作。第三,做好参观后的小结工作。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l实验法①实验法的内涵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控制一定的条件进行独立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验证知识或获取新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法是自然学科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方法。②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第一,认真编写实验计划。第二,教师在实验中要进行认真的指导。第三,要做好实验总结。l练习法①练习法的内涵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或从事某些活动,以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在于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第一,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基本知识,增加练习的自觉性。第二,练习安排要有计划性,方式要多样化,时间分配要合理。第三,保持练习的效用性,让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l实习法①实习法的内涵实习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行实际操佳,并将书本知识运用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习法的特点,在于能够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②运用实习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第二,实习中,教师要加强指导。第三,实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检查与评定,认真做好总结。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l欣赏法①欣赏法的内涵\n欣赏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境,或利用一定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培养他们科学的态度、正确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特点:通过教学中的各种欣赏活动,使学生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反应。②运用欣赏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激发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第二,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第三,尊重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別差异。第四,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1.主体参与型教学的方法(1)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的内涵主体参与型教学的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积极学习、自主建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和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分享与创造教学活动,是教学民主的集中体现。(2)主体参与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发挥主体性的前提。第二,留给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第三,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保证。第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实质。2.合作学习型教学的方法(1)合作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内涵合作学习型教学的方法是指为了共同完成任务,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方法。该教学方法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团队之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应该以团队成绩为标准。(2)合作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一,注重培养合作理念。第二,适宜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恰当选择合作方法。第四,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3.研究学习型教学的方法(1)研究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内涵研究学习型教学的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研究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地探究问题。(2)研究学习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第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架”。第二,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当代国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当代国外教学方法的改革:1、发现法2、暗示教学法3、“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n4、目标教学法5、范例教学法6、非指导性教学法7、程序教学法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1、教学规律和原则2、教学目的和任务3、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5、教师自身的素养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7、学校的教学设施(二)、教学方法运用的一般要求:1、做到优化组合和最佳选择2、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特殊的时空环境中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的教学诸要素结构形态及活动方式。一、班级教学制班级教学是指把年龄大致相同、知识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组成学生人数相对稳定的班级,由教师集体授课。班级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效率高,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班级教学制是在西方中世纪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教育对象、扩展教学内容、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等而应运而生的。正式的班级教学制始于夸美纽斯时代。17世纪初,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这种形式作了概括性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的阐述,从而确立了班级教学制的基本轮廓。到19世纪中叶,班级教学制已成为西方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1905年,班级教学制也在我国学校开始普遍推广开来。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制班级教学制是现阶段世界各国也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一)钻研教学材料,做到“心中有书”(二)了解教学对象,做到“目中有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教师备课要与学生对话,其基本要求有四个体现: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2.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3.备课,要体现教学生活化4.备课,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三)考虑教学方法,做到“手中有法”(四)拟定教学计划,做到“胸中有数”1.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或课题的教学进度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第四节、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采用多样的手段和谋略,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第九章德育概述大德育:指的是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内的德育;它主要指政治品质。小德育:指道德教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指道德品质。\n大小德育也主要指政治品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实施途径上看,小德育也有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之分。第十章德育实践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但是在现实中,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面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以多端开始。(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的结果。其次,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另外,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和提高,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一时的改变还不能长久坚持,就需要反复提醒,不断巩固达到稳定的效果。2.德育原则:(一)方向性与理论联系实际(二)知行统一(三)长善救失(四)循序渐进(五)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七)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八)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3.德育方法:(一)说理教育说理教育的类型:(1)讲解(2)谈话(3)报告(4)探讨(5)参观说理教育的要求:(1)目的明确(2)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3)把握好时机(4)以诚待人(二)陶冶陶冶法的类型:(1)人格感化(2)环境陶冶(3)艺术陶冶陶冶法的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讲解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三)榜样示范榜样的类型:(1)典范(2)示范(3)优秀个人榜样法的要求:(1)榜样人物要具有权威性(2)榜样人物要生活化(3)不断用榜样强化学生(四)实际锻炼锻炼法的内容:(1)练习(2)制度(3)委托任务(4)组织活动锻炼法的要求:(1)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一以贯之的坚持(五)奖赏与惩罚运用奖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奖赏的分量要适度,根据事情程度来酌情奖赏(2)奖赏频率要适中,经常对同一个人进行奖赏有可能使奖赏失去原有效力。因此奖赏要送给最需要的人(3)奖赏要针对具体情况,才能起到教育效果。\n运用惩罚方式是应注意:首先,进行惩罚的事件必须是有关道德的事件,学生因学习上的问题不可以受到惩罚。其次,惩罚必须由权威来施行,其他人无权使用这种方法。再次,惩罚仅仅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还是教育。(六)品德修养指导法第十二章班主任工作1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人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包括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友情等,这些都是无形的力量,起着重要的领导和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2班级工作计划:是学期或学年开学前,班主任根据国家培养目标和学校要求以及班级具体情况,为完成某种任务,达到某种状况而制定的工作安排和行动歩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