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双重含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的活动。其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学校教育是核心。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无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认识教育,它们都共同指出,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2.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3.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一)神话起源论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评价:不正确。(二)生物起源论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这是缺陷。27\n(一)心理起源论代表人:孟禄(美)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评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一面。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生活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二)劳动起源论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评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三)交往起源论代表人:叶澜(中)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评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三、教育的发展(简述教育发展的历程)(一)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未从生产社会中分化出来,具有非独立性;2.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对象没有等级区分,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内容封闭保守,与生产劳动相分离;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27\n5.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知识。(三)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4.创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5.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四)现代社会1.教育加快民主化进程;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3.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开放;4.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5.教育形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6.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7.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构建。第二节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括小学教育的早期学校化教育阶段,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与“权利”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教育目的: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教育内容:经过精心编排和组织的典籍成为主要课程。孔子的“六艺”;西方的“七艺”教育方法:格外重视识记和背诵,具有刻板性和专制性。教育权利:统治阶级大权在握,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二)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1.近代西方教育的发展(1)小学教育基础化27\n(2)小学教育的公立化与法制化(3)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4)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2.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1)变革旧学制,创立近代小学(2)改革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初建小学教育体系。(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二、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3.全民性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一)在身体素质上的启蒙作用(二)在学习知识上的启蒙作用(三)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小学学校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二)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养,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三)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四)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27\n(一)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二)博览与精思相结合(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教育的经济功能27\n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3.教育可以发展和创新文化四、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3.教育可以改善人后结构,促进人口流动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发展的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二、人的发展的特点(一)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三)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27\n(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因素(一)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二)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三)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四)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三、教育因素(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二)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三)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四)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二)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节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27\n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反应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这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区别。(三)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二、教育目的的功能(一)导向功能(二)选择功能(三)控制功能(四)激励功能(五)依据功能(六)评价功能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教育目的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3.确定教育目的还受到一定社会的教育思想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4.教育目的要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制约27\n第一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其次还表现在人与社会交往中,是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全面占有,也就是人有精神上、道德上、情感上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概括起来,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获得尽可能充分、自由、和谐和统一的发展。2.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它是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三)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节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五育”27\n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一育都有它特定的任务和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各育之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其中,德育为首,起导向和保证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无产阶级政治方向;同时,其他各育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只有将其寓于各育任务的实施中才有可能。智育则为全面发展的各育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为其他各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没有健康的身体保证,任何一种育的任务都不可能顺利完成。美育和劳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升华;劳动技能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正确的审美观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而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更离不开必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注意事项:1.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2.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而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3.全面发展不是不要个性的发展,而是和个性相统一的发展。一、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波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提高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27\n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要求1.基本特点(1)素质教育的主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体性(3)素质教育的全面性(4)素质教育的基础性、2.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五章教师和学生第一节教师概述一、教师职业的发展二、教师的社会作用1.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2.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三、教师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5.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四、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教师的专业精神1.教育信念2.专业态度和动机3.专业自我(二)教师的专业知识1.普通文化知识2.学科内容知识27\n3.教育学科知识4.实践性知识(三)教师的专业能力1.教师的教学能力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科研能力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二)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三)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二、学生的时代特点(一)主体意识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二)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三)多元文化的冲击比较大(四)受同辈的影响较大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四、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一)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二)学生中心的师生关系(三)走向交往和对话的师生关系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冲突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1.民主平等2.对话合作27\n四、师生关系的建立(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掌握处理师生关系的手段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3.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4.提高教师自身魅力第六章课程论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什么是课程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它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等。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二、影响课程的因素——社会、学生、知识三、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四)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四、现代课程理论(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二)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五、课程的文本形式(一)课程计划(二)课程标准27\n(一)教科书第一节课程开发一、课程目标的确定(一)概念(二)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1.学习者(学生)的需要2.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的发展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课程内容的含义(二)课程内容的选择1.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三)课程内容的组织三、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定义(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课程评价(一)概念(二)课程评价的类型1.按照评价功能,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按照评价主体,分为内部人员评价和外部人员评价3.按照评价方法,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三)课程评价的过程第三节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背景(二)目标27\n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六个方面的改变)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一)课程结构(二)课程实施(三)课程评价(四)课程管理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第七章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二、教育的意义(一)教学是传递知识经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三)教学是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二)学习共勉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2.发展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四、当代教学的理论流派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27\n三、教学过程的特点(一)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二)教学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四、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三)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一)定义(二)教学原则体系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二、教学方法(一)概念(二)教学方法的分类1.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27\n1.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教学方法的选择(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5)依据教学的环境条件2.教育方法的运用(1)树立整体观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2)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3)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第八章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第一节教学的组织一、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二)教学的其他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2.复式教学3.导生制4.分组教学5.协作教学6.现场教学7.开放教学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1.备课的内容2.备课的形式27\n(二)上课1.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2.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语言清晰(5)组织有序(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业的批改要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的基本原则。(二)课外辅导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三)学业成绩评价1.作业2.考试与测验3.口试4.学生成长记录袋5.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第二节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概述(一)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可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二)教学模式的结构1.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27\n3.操作程序4.构成因素关系及策略5.评价二、教学模式类型1.“传递——接受”式2.“引导——发现”式3.“自学——辅导”式4“暗示——领悟”式三、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第三节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概述(一)概念(二)教学评价功能1.导向功能2.鉴别和选择功能3.反馈功能4.咨询决策功能(三)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二、课堂教学评价第九章德育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内涵与本质(一)内涵(二)本质27\n德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把社会的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二、德育的功能(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3.激发和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1.德育的政治功能2.德育的经济功能3.德育的文化功能三、德育的目标与任务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概述二、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多端性1.知情意行的关系2.统一性和多端性的体现(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1.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2.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3.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长期存在。27\n第十章德育的组织与实施第一节德育途径一、德育途径概念二、德育的基本途径(一)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德育1.通过德育课程进行德育2.通过其他课程渗透德育3.通过综合实践课进行德育(二)通过班主任工作进行德育1.通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进行德育2.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德育3.通过协调性工作进行德育(三)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德育1.少先队活动2.课外教育活动3.校外教育活动(四)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1.通过优化校园环境进行德育2.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德育3.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德育4.通过学校制度建设进行德育(五)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德育1.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德育工作2.抓好德育工作的常规化管理(六)通过网络信息交流进行德育1.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2.利用网络交流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二节德育的方法一、小学常用的德育基本方法27\n(一)说服教育法(二)榜样示范法(三)情感陶冶法(四)实际锻炼法(五)自我教育法(六)品德评价法二、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第三节德育评价一、德育评价的概述(一)含义(二)功能1.导向功能2.诊断功能3.强化功能4.调节功能二、德育评价的内容1.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2.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内容(1)学生道德认知的评价(2)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3)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三、德育评价的方法(一)德育评价的基本方法1.问卷调查法2.行为观察法3.情境测验法4.整体印象评价法(二)运用德育评价法应该注意的问题27\n1.加强多元化评价2.重视过程性评价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第十一章教育环境第一节教育环境概述一、教育环境的概念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的总和。二、教育环境的特点(一)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的统一(二)隐性与显性的统一(三)可控性与不可控性的统一第二节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几种主要教育环境一、学校环境(一)学校环境的教育功能1.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2.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升3.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二)学校环境的与人特点1.弥散性特点2.多元性特点3.潜隐性特点4.间接性特点二、家庭环境(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2.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建立和谐、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成员关系27\n2.家长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传3.要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4.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三、社区环境(一)社区环境育人的特点1.具体形象性2.多元复杂与交往自由3.潜隐迟缓性(二)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区教育环境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2.要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3.加强社区教育环境建设,优化育人过程4.加强目标管理和活动管理,提高育人成效四、大众传媒(一)大众传媒的特点1.覆盖面广2.影响力强3.信任度高4.机制健全(二)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1.积极方面(1)大众传媒是少年儿童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途径。(2)大众传媒可以拓展少年儿童的交往空间,丰富他们的交往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主体角色。(3)大众传媒缩短了少年儿童与世界之间的距离。(4)大众传媒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崇拜的偶像和模仿的对象,影响了他们的个性成长。27\n(5)大众媒介创新了少年儿童的娱乐形式,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娱乐愿望,有利于缓解少年儿童的不良情绪。2.消极性影响(1)传播似是而非的知识,导致少年儿童产生不正确的社会认知,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社会化。(2)大众传媒使少年儿童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世界,使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念被扭曲。(3)大众媒体发展的低俗化倾向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4)大众传媒传播的通俗文化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不良影响。(5)大众传媒中过滥的广告宣传对少年儿童消费的误导。(三)少年儿童的媒体素养教育第三节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一、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指导思想二、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意义三、教育环境的整合与优化的策略(一)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与整合的具体策略(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三)学校与社区教育整合的策略(四)社区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策略第十二章教师的教育研究第一节教育研究的概述一、教育研究的内涵二、教育研究的类型(一)根据研究目的、功能的不同,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二)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三)根据研究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三、教育研究的意义(一)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27\n(三)是科学繁荣的需要第二节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一、选择研究课题(一)研究课题的来源1.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课题2.从对已有教育理论的学习、质疑和反思中提出课题3.从相关教育文献中提出课题4.从教育研究规划中提出课题(二)选择研究课题的要求1.课题应具有科学研究价值2.课题应具有创新性3.课题应具有可行性4.课题应具体明确二、制定研究计划(一)课题名称(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围(三)研究方法(四)研究步骤和成果形式(五)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六)经费预算三、查阅文献资料四、整理、分析资料五、研究成果表述第三节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实验法第四节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一、校本研究的含义、特点27\n“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二、校本研究的内容(一)校本教研(二)校本培训(三)校本课程(四)校本管理三、校本研究的方式方法(一)行动研究(二)个案研究(三)教育叙事(四)课堂观察(五)教学案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