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贵州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教育与教育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
A.西蒙
B.维特金
C.克勒
D.卡根2、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主体是()
A:监察部门
B:权力部门
C:司法机关
D:教育主管部门3、为了预防传染病。在幼儿中建造计划免疫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提高人的智力4、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生产劳动
D.社会活动5、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6、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是国学,____被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考试的基本教材。
A:20%
B:28%
C:33%
D:36%
E:60%7、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8、小学阶段的学生适于哪种处分?()
A:勒令退学
\nB:留校察看
C:记过
D:严重警告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10、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考虑()
A:各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差异
B:设计有效的活动形式
C:按英语课程标准选取教学重点
D:如何讲清楚教材中的各项语言要点11、《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E:重视个别差异12、以下和“田震和沙宝亮是歌手”判断不同的是。
A:丁尼生和张枣是诗人
B:韩寒和罗志祥是车手
C:郭敬明和张小娴是作家
D:苏轼和苏洵是父子13、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A:李冰
B:诸葛亮
C:郭守敬
D:大禹14、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括()
A: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B:对学习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C: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个性发展的推测
D:对记忆潜能的推测和对品德发展的推测15、在英语和汉语中,“塔”的发音是一样的,这是英语借用了汉语;“幽默”的发音也是一样的,这是汉语借用了英语。而在英语和姆巴拉拉语中。“狗”的发音也是一样的,但可以肯定,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的交往只是近两个世纪的事情。而姆巴拉拉语(包括“狗”的发音)的历史几乎和英语一样古老。另外,这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因此,这说明,不同的语言中出现意义和发音相同的词。并不是由于语言间的相互借用。或是由于语言的亲缘关系所致。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假设的?
A:汉语和英语中,意义和发音相同的词都是互相借用的结果
\nB:除了英语和姆巴拉拉语以外,还有多种语言对“狗”有相同的发音
C:没有第三种语言从英语中借用“狗”一词
D:如果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中有的词发音相同。则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一定在某个时期彼此接触过16、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____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17、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0.25~2秒
B:0.2~25秒
C:2秒到1分钟
D:5秒到2分钟18、主张废除班级上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导生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19、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叫做__
A.高原现象
B.倒退现象
C.抑制现象
D.顶峰现象20、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E:重视个别差异21、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A:稳定性的特征
B:整体性的特征
C:顺序性的特征
D:差异性的特征22、常用的测验方法有()
A:论文式测验
B:客观测验
C:智力测验
D:标准测验
\nE:心理测验23、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____
A:社会的进步
B:旧式劳动分工
C: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A:知情意的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25、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人主张教育目的的__
A.泛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26、最早把教师称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27、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基础性④地方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8、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
A.6岁
B.7岁
C.8岁
D.9岁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教学技能的运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__。
A.适应教育对象的特点
B.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C.尊重教育规律
D.适应教学内容的特点
E.多种技能综合运用2、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nB:隐私权决定的
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荣誉权决定的3、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__。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4、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优柔寡断
B:任性
C:顽固
D:盲从5、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一般是在()。
A.3岁
B.6岁
C.4岁
D.2岁6、想象发展的初级阶段在。
A:0-2岁
B:2-3岁
C:3-6岁
D:5-6岁7、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l908年()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A:桑代克
B:房东岳
C:廖世承
D:陆志韦
E:潘菽8、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D: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9、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____
A:被动的合作学习
B:自觉的合作学习
C:主动学习
D:主动合作学习1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____为主要内容。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n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11、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2、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__。
A.情感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过渡性1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
A.乌里
B.梅伊曼
C.瓦斯凯
D.杜威14、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__。
A.升华性问题
B.突出道德争端
C.澄清与总结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15、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1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__。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D.评定学生操行17、我国学者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
B.技巧和熟练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以思维为主的智力的学习
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18、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合适的做法是()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的练习19、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____
\n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20、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1、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____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2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__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
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23、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始于__
A.《普通教育学》
B.《民本主义与教育》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24、中学共青团活动的特点()
A:鲜明性
B:灵活性
C:时代性
D:创新性
E:严肃性25、班级管理常用的模式有__。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E.质量管理26、最早把教师称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27、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的特征包括。①强制性②普遍性③基础性④地方性
A:①③④
\n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8、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
A.6岁
B.7岁
C.8岁
D.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