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 MB
  • 2022-08-15 发布

【教育学习题】教育学综合题库---凯程题库-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研

  • 2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及答案http://www.31do.info/?168131.htm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问题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规律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A.描述教育事实B.探讨教育问题C.分析教育现象D.揭示教育规律3、()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原则D.教育问题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教学论》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6、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理想国》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A.美国B.德国C.法国D.日本8、下列教育家中()提出了“泛智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0、下列被尊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1、我国国内学者开始撰写教育学科方面的教育科学等著作,表现出有介绍,翻译转向以评述为主,联系中国教育时机来著述的特点,这发生在(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头20年 C.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12、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13、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4、制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教育家(   )。A.乌里 B.鲍尔斯C.梅伊曼    D.狄尔泰\n15、美国的()是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A.乌里 B.鲍尔斯C.梅伊曼    D.狄尔泰16、以杜威为代表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17、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概论》C.《教育过程》  D.《现代教育原理》 1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1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  (   )A. 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20、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22、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是在()中。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3、人类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A.思孟学派的《学记》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4、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的出现。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26、于1933年出版,以前苏联()为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27、下列教育家中,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的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二、简答题1、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并谈一下你对它的认识。\n三、分析论述题试述教育学包含了哪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A.自然性B.社会性C.生产性D.适应性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起源说的是()。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7、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A.美国教育学者B.英国教育学者C.前苏联教育学者D.我国教育学者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自然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9、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A.沛西·能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10、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12、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A.心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神话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n1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A.《学记》B.五经四书C.《论语》D.《说文解字》15、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16、下列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二、简答题1、试述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说明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何重要意义。2、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3、试列举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并谈一下你对这些不同教育定义的看法。三、分析论述题试论述教育的起源并谈一下你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决定的。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发展水平D.教育的规模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3、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决定的。A.政治制度B.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传统D.人口数量4、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实际上是把(     )相隔离了。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5、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A.人口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6、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A.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B.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nC.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D.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文化传统8、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制度C.文化背景   D.科技水平9、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10、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教育的这种功能称之为(    )A.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传播—丰富文化功能C.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创造—更新文化功能11、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A.教育观念现代化B.人的现代化C.教育条件现代化D.教育内容现代化12、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B.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C.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D.教师素质的现代化1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B.自然环境C.政治制度D.社会生产14、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15、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在()A.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B.逐步形成一个多样、开放的大系统C.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D.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16、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1995年3月B.1995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17、确立我国教育战略地位的理论依据是()\nA.“三个代表”B.”三个面向”C.马克思主义原理D.邓小平理论二、简答题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三、分析论述题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A.认识和情感B.生理和心理C.理性和感性D.气质和性格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均衡性D.阶段性3、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洛克C.华生D.杜威4、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5、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的说法,突出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是道德发展到()的表现。A.第三阶段B.第四阶段C.第五阶段D.第六阶段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整体性C.不均衡性D.互补性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9、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n10、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提供物质和社会条件C.提供心理前提D.主导发展方向11、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 )环境。 A.宏观B.间接C.一般D.特殊 1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13、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提供了多种可能 D.促进作用15、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16、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  B.自发性C.系统性        D.计划性17、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A.学生具有自觉性           B.学生具有独立性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具有可塑性1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19、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A.加德纳B.卡特尔C.斯腾伯格D.柯尔伯格20、三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吉尔福特21、道德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柯尔伯格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包含的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需要、尊重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3、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发展顺序依次为()A.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二、简答题\n1、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2、试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三、分析论述题1、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3、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第五章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智育就是教学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C.人的全面发展即平均发展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4、()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马克思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素质教育D.加强现代人文教育6、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7、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中的教育目的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n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9、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A.教育途径B.教育内容C.教育目的D.教育方针10、将个体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11、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能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这说明体育具有()A.思想性B.技能性C.娱乐性D.竞技性12、教育的根本问题是()A.政治方向问题B.发展生产力问题C.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D.提高教育质量问题1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D.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14、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教育方案B.教育内容C.教育原则D.教育目的15、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家()。A.杜威B.洛克C.斯宾塞D.康德1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三个代表”18、教育目的是检查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这最能说明的是教育目的具有()A.教育评价功能 B.控制教育方向的作用C.指导和支配教育活动的作用D.端正教育思想的功能1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20、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大纲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21、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社会效益论思想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nC.社会本位论思想D.个人本位论思想22、社会对学校教育培养造就人才个体的质量规格或素质标准要求的总设想、总规定,这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23、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为严重的时期是()A.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B.资本主义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D.原始社会初期2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才能真正实现。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二、简答题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三、分析论述题1、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2、试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布的教育目的,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应如何去实施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2、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B.发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C.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3、学制中各级各类学校分段的主要依据是()A.文化传统B.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C.人口状况D.社会制度4、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A.文字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n5、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6、反应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7、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年。A.1985年B.1993年C.1999年D.2001年9、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初等教育11、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2、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 )A.高等教育制度         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       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13、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A.客观性   B.强制性C.历史性     D.教育性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15、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是()A.制度教育B.非制度化的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16、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A.1949年10月B.1950年10月C.1951年10月D.1958年9月二、辨析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三、简答题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四、论述题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这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n第七章课程一、选择题1、目前在我国高中及部分小学、初中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其主要性质而言是一种()。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2、课程的一般结构是()。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知识-经验-活动3、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教学计划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程标准4、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6、于1967年提出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是()A.斯塔克B.斯塔佛尔比姆C.斯克里文D.普洛沃斯7、布鲁纳指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据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存在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8、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桑代克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9、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1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三者都是12、“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1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nA.奈勒B.多尔C.杜威D.巴格莱14、突破了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联系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15、学科课程又称()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核心课程16、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是(     )A.布鲁纳     B.克伯屈        C.赞科夫    D.怀特海17、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三个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情感、意志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8、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科书19、“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课程观倾向于认为课程是( )A.学科B.文化C.目标D.体验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对课程计划制定的重视,纷纷开始重视课程变革过程中的( )A.课程内容的选择B.课程内容的组织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21、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  B.隐性课程   C.国家课程  D.校本课22、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23、课程评价可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其划分的依据是()A.评价实施阶段的不同B.评价主体的不同C.评价对象的不同D.评价所发挥作用的不同24、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布鲁纳25、综合课程不包括()A.融合课程B.核心课程C.广域课程D.潜在课程2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27、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B.素质教育的实施\nC.知识经济的出现D.政治的民主化28、以下课程理论流派取消了课程问题特殊性的是()A.存在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29、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努力使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以促使双方彼此协调,这是课程实施的()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课程创新取向30、通过课程评价可以找出课程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其进一步完善提供建议,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功能A.判断成效B.比较与选择课程C.诊断与修订D.了解目标达成程度3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32、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二、简答题1、联系实际,说明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3、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4、试分析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应如何确定课程目标?三、论述题1、试述泰勒关于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2、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八章教学一、选择题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2、于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A.布鲁纳B.罗杰斯C.瓦·根舍因D.布卢姆3、从本质上讲教学是()A.一种特殊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D.发展学生体力、智力和品德的活动4、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温故而知新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上施下效\n5、“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主要说明了教学中()的意义。A.传授科学知识B.反复联系巩固C.发展智力,提高能力D.提升思想品德6、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8、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卢姆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掌握学习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法9、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这是教学过程本质的()A.发展说B.交往说C.特殊认识说D.双边活动说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系统性B.启发性C.思想性D.巩固性11、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原则C.教学模式D.教学方式12、在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A.康德B.赫尔巴特C.拉特克D.杜威13、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1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15、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婆法”是()A.讲授法B.练习法C.参观法D.讨论法16、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17、“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模式18、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而系统的信息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讲授法19、诸如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实际上是指学生的()A.智力因素B.理性因素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20、以倡导暗示教学模式而闻名于教育界的学者是()\nA.谢夫特B.洛扎诺夫C.布卢姆D.罗杰斯21、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22、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C.班级授课制 D.特朗普制23、在教学中允许同班的学生存在不同方面和水平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获得适宜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A.量力性     B.因材施教C.启发性       D.巩固性24、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捷克教育家是()A.尼德兰B.夸美纽斯C.斯图谟D.福禄培尔25、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C.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26、下列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暗示法27、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   )A.发现学习法B.非指导性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28、最为经济且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多媒体教学D.语言直观2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制的上课时间的班级组织形式是()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协同教学30、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以达成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德育B.智育C.教学D.美育31、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观点属于()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B.行为主义教学取向C.认知教学取向D.情感教学取向32、非指导性教学属于()A.认知教学理论流派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C.情感教学理论流派D.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流派33、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法”体现了()A.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n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统一协调原则34、我国进行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属于()。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C.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35、以下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6、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A.道尔顿制B.文卡特纳制C.特朗普制D.协同教学3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辨析题辨析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三、简答题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并说明当前在我国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2、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3、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四、论述题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第九章德育一、选择题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B.知与不知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3、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B.条件作用C.主导作用D.保证作用4、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5、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n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6、“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的这一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     )功能。A.个体性   B.教育性C.文化性     D.社会性  7、李××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入手对李××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 语言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9、一般说来,狭义的德育专指( )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     D.道德教育10、依据教育内容的分类,法制教育属于( )A.德育           B.智育C. 体育        D.美育 11、5~8岁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这时期儿童的道德叫做()A.他律道德B.自律道德C.权威道德D.公众道德1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感到奉献就是一种幸福,而不觉得是“牺牲”。这表明德育具有( )A.政治政治性 B.享用性 C.发展性 D.社会性13、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  B射  C御  D书  14、“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15、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B.劳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6、以下不属于德育任务的是()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辨析题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三、简答题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n四、分析论述题试述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第十章教师与学生一、选择题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D.学生处于中心地位2、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开始出现于()。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文艺复兴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4、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C.公务人员                D.技术人员5、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聘任制度C.教师资格制度D.教师职务制度6、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D.造成学生的被动7、学生在教育中应处于()。A.主体地位B.客体地位C.权威地位D.被动地位8、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C.杜威D.夸美纽斯10、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强制作用B.辅助作用C.主导作用D.中介作用11、“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12、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nA.被动的客体  B.发展中的人 C.成熟的人 D.被塑造的人13、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指教师的()A.知识拓展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教学创新能力 D.教育教学能力14、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道德关系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16、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在上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17、在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 )A.学生         B.环境C.社会     D.教师18、以下不属于学生义务的是()A.努力学习B.尊敬师长C.遵守学校管理制度D.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1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完全控制教育活动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20、一个学生因上课迟到而被教师拒之门外(教室),教师的这一做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B.名誉权C.隐私权D.申诉权二、简答题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2、联系实际,试述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三、分析论述题你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何重要意义?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选择题1、A解析:目前在教育学界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一个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考生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2、D3、D解析:教育规律决定着教育的发展,但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却是教育问题。4、B5、C6、A7、D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是通过日本,但所学的思想却是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8、B9、B解析:这一试题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只有广泛的阅读教育名著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10A11、C12、C13、B\n解析:这道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只有理解了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才能选出正确答案。14、A15、B16、C17、A18、B19、A20、A21、A22、B23、D24、B26、C27、B二、简答题1、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实际上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另一部分是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当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前苏联的家里宁、凯洛夫和我国的杨贤江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2、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迅速异常,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征,并朝着以下趋势继续向前发展:(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到了20世纪末,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观的教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的教育扩展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教育,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扩展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等。(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在赫尔巴特时代,教育学的基础主要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教育学基础包括了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如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文化学、科学哲学、技术学、管理学等等。(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就教育学研究角度而言,有的从科学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文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而言,也出现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开发研究等多种层次类型,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构成教育学研究的完整体系。(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也发生了快速的学科分化,教育学一个个组成部分纷纷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叉,出现了许多子学科、边缘学科。子学科、边缘学科与其他非教育学科之间,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和多种类型的综合,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知识的增长点。例如,教学论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分化出来的教学论与哲学和教育哲学\n综合产生教育哲学。由于这种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科综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扩展了研究视野,深化了问题研究,使得当代教育学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当代教育学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是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与此同时,当代教育学实践的发展也日益呼唤着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当今的世界是个不断走向开放的世界,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发展,教育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开展、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成教育学的健康快速发展。3、答: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第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不赞成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而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教育要与当前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继续不断的增长,杜威认为经验与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为众人所共有,而经验具有个体性和情境性。这表明教育不是从外在方面让学生学习与他们生活无关的一些知识,而是促进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杜威认为学校不应该是一个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而应该是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紧密相连;第四,从做中学,这是教育方法,杜威认为儿童应该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等;第五,以学生为中心;第六,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三、分析论述题   答:教育学包含了一系列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困扰教育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才能促使教育学健康快速地发展。(一)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从理论上讲,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学术性,没有理论的完备与透彻,教育学就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脱离了实践,不能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也肯定沦为空洞的概念思辩和事实分析,不复为真正的学术。但在现实世界中,几乎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和实践的脱离现象,其导致的结果将是理论的空洞,实践的迷茫。克服这一现象的策略有:1、充分认识任何教育实践都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不存在不受教育理论制约的教育实践;2、坚信任何真正的教育学研究都应以教育问题的确定、分析、解释或者解决为目的,不应是抽象的、空洞的和无味的概念思辩和事实分析;3、明了教育学研究之所以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是因为它是反思教育实践的知识基础,并为之提供新的教育知识,作为转变观念、创新制度和经验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尊重教育学研究成果。(二)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问题\n近代以前的人类教育思想具有多起源和多线索的特征,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文化传统。但随着国际范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教育知识的交流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交流中,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国家的教育知识开始占核心地位,将自身合法化、普遍化,使其它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教育知识处于依附状态或被压抑状态,使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学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的“跑马场”。为克服这种学科依附状态,适应本国本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先后提出建立“教育学本土化”的要求。对于教育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我们应坚持辨证统一的观点,一方面要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他国的先进成果,以为我所用,补充和充实我国的教育学。(三)教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科学性问题的是康德和赫尔巴特,他们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认为只有当教育学变成能够用清晰的概念和命题表达的知识体系时,才能真正地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普遍的科学。后来实验教育学又提出了教育学应走实证科学的道路。而文化教育学反对实证主义的教育科学观,提出了精神科学的教育科学观。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学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教育研究中切实做到历史与逻辑、事实与价值、一元与多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科学。而所谓科学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具体到教育学就是指它对教育发展规律的呈现,这是客观的;所谓价值性,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功用性和意义性,具体到教育学就是指它对理想教育的追求,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育学作为科学知识,其本身具有科学属性,科学具有抽象性,要反映规律。教育是有规律的,这是教育学科学性的根据。但另一方面教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同样接受着人们理想、价值取向、文化观念等意识形态的熏染,教育学也具有价值性,所以说教育学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任何一种只肯定其科学性而否定其价值性,或只肯定其价值性而否认其科学性的作法都是片面的。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1、C2、D解析:认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但对于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却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措施,也有的将其合称为教育影响,这两种称谓所指是一样的,因此也都是正确的。3、B4、A5、A6、A解析: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都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但只有社会性是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与动物本能相区别的根本属性。7、C8、A9、A10、B11、B12、A13、D14、D15、C16、D二、简答题1、\n答:教育的本质问题最早是由前苏联教育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我国学者曾于同一时期介绍过此问题及他们讨论的结果。我国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从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到90年代,讨论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就其大者而言,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本质规定说”等。(1)上层建筑说这种观点是传统派的观点,其论据是: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关系,它对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意识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属于精神生活,它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个决定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因而教育是上层建筑。(2)生产力说这是现代派的观点,其论据是:教育与社会再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延续的手段。特别是从现代生产性考察,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从事这种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只不过是生产过程中分离出去的一个独立因素。因而,可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生产力。(3)多质说这是一种折中派的观点,它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也应是多质的、多层次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与人的成长、发展有直接联系,同时既与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直接关系,又与上层建筑有直接关系。(4)本质规定说这是深化派的观点,这一派的方法论特点,是力图从教育本身的质的规定性来揭示教育的本质,从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专门特点,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的特殊性来揭示教育的本质。认为本质是对现象而言,本质和现象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是唯物辩证法的补充。研究教育本质,就是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共性问题的探索,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教育的理论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的本质,才能建立起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只有顺应了客观规律的教育学体系,才能高质量地造就国家的建设人才,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从教育的实践意义上说: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的本质,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综观全局、胸有成竹地以不变的教育信念去指导万变的教育实践,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虽然有关教育本质的论争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但围绕着论争,学者们开始了深层的反思,开始了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准确地、系统地把握其观点及其理论基础,对于深入地理解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构建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答: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三个大的时期。(1)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教育的其中一种形态,它主要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n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一下特征:第一,教育水平低。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在社会生活(各种仪式等)和生产(如狩猎、捕鱼等)中进行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无论是男是女,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2)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其主要特征是: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第三,教育是面向少数有特权阶层子弟的,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第四,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事知识、宗教教义和道德知识;第五,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严酷的纪律和强迫下的反省,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第六,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七,教育实践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不独立、不系统、不科学;第八,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3)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两种特殊形态,其特征如下: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现实,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特征;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和加强;第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第四,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公正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第五,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第六,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第七,教育不断变革,现代教育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是需要不断变革的;第八,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日益被克服;第九,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第十,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为教育改革和法子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第十一,教育的终身化,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3、答: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定义很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在中国主要有:(1)《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身体坏了,人便活不成或活得无趣,所以要给他种种体育。没有几样看家本事,就不能养活自己,所以要给他种种智育。其他一切教育事项虽然很复杂,目的总是归到学做人这一点。”(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4)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在西方主要有(1)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2)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n”“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3)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美生活作准备。”(4)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教育”的定义和定义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人观点的差别,还在于文化背景、哲学基础、阶级立场等的差别及各自所处特定时代精神的不同。因此想求得一个普遍赞同的教育定义是往往勉为其难的。不过,也可以看出,人们一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者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或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后者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品质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乐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两种定义中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它们对于一方的过分强调往往会导致在现实中对另一方的忽略。所以给“教育”下定义时,应该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至于如何具体表述,则因人而异。四、分析论述题答:关于教育的起源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而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该学说认为:(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2)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3)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它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它没能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学说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从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这是心理起源说比生物起源说进步的地方。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n劳动起源说是直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是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著名论断的直接运用。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劳动起源说认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活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未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教育形态也必须发生改变。总的来说,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C2、B3、B解析: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都会产生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经济发展水平。4、D5、A6、C解析: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政治经济制度。7、B8、A9、A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10、A11、B解析:无论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还是条件及内容的现代化最终都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服务的。12、D13、D14、C15、D16、B17、C二、简答题1、答:对文化进行选择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受教育者有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对文化进行选择和提炼,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形式。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着的,其中既蕴含着精华,也包含着糟粕,既蕴含着有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不利于社会,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文化因子总会被不断地充实到教育当中,而那些旧的不再适合社会或青少年发展的因子则会被淘汰。三、分析论述题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要求考生不但要掌握教育的功能,而且要能将其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答:现代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具有\n经济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具有人口功能,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此外现代教育还具有文化功能,科学技术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正是通过这些重要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等。这些社会及本体功能也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国际竞争已由过去资源、资本的竞争转变成技术、智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要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高质量的人口才有高质量的社会、高质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正是教育。(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教育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还可以传播科技、发展科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高效率,给现代化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品德的形成,也必须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综上可知,教育必须也必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一、选择题1、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表现为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特征,学生的年龄特征也表现为这两个方面。2、D3、D4、C5、B6、B7、D8、D9、D10、B11、D12、C13、A14、B15、D16、B解析:强制性、系统性及计划性都是制度教育的典型特征,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则具有典型的自发性。17、D18、B19、A20、C21D22、A23、B二、简答题1、答:环境是围绕在人周围,与人发生作用并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遗传素质相比,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它提供人发展的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了人发展的巨大动力;影响人发展的价值方向;影响人的发展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影响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导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n)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2、答: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个体因素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2)个体因素起这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筛选、过滤和改造的机制作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者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和教育符合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时,人会积极接受这种外来影响,并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来决定“同化”或者“顺应”,从而导致心理结构的变化,实现教育影响预期的结果。否则,他就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抵制这种教育影响。(3)个体因素缺失或丧失发展的内在性,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被动性、外在性和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依据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第一,充分地发挥个体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树立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而实现的信念;第三,提升个体的素质水平,特别是通过环境和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理想和志向水平,提高他们的成就愿望和发展需要。三、分析论述题1、答: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学校教育的这种组织性、专门化等特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师所承担的;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的一生当中青少年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是最适合受教育的时期。他们的知识欠缺,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4)学校教育还能对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向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舍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n但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也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第一,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第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主观能动性在意识方面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从外部表现来说,体现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第三,家庭环境的效应。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家庭环境中的众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等方面。第四,社会发展状况。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公民整体素质等社会因素的影响。2、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智力发展理论为重点,涉及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阶段特点和智力的本质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儿童的行为是先天的遗传结构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正是在先天遗传结构或图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而获得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促进智力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经验、社会互动、平衡作用。其中成熟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智力是否得到发展,还要看后天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比较简单,是儿童操作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而获得的,它只有经过同化,才能进入儿童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发展。数理逻辑经验是儿童经过内在活动所获得的概念,而非来自物体表面的知识,它超越了物理经验,是儿童进一步获得发展的基础。社会互动泛指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关系、教育和语言的运用。它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有所差别。平衡作用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系统,负责协调成熟、经验和社会互动,它是个体与外界相互调适的状态,是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是认知发展的必经历程。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乃是认知结构不断组织与再组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的、阶段性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皮亚杰将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与课程的重要启示主要表现在:  (1)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 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儿童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按照皮亚杰的话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能做新事,有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而\n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的批评性,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  (2)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  皮亚杰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智力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如2—7岁为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发展了符号表征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直接推理,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产生了同一性特征,但自我中心现象还比较严重等。为2—7岁儿童设计课程,就必须考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特点,使不同的阶段都能得到顺利的过渡,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内容不应明显超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第二,所设计的课程应具有衔接性,前一阶段应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应是前一阶段的继续。  第三,设计课程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具体而抽象。  (3)课程组织与实施时应注意的方面  第一,多创设可供幼儿活动的物质环境。  第二,充分利用图画、图表等辅助阅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三,重视语言教学的功能。  (4)重视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5)培养幼儿互助、合作、互尊等,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6)正确运用认知冲突原理,强调自我调节的平衡作用,发展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  (7)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3、答:(1)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篇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文章。它讲述了“神童”方仲永因家长“不使学”而最终并没有成材的故事。(2)从方仲永的成长经历可知,良好的秉赋即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能为人的便利条件,加速人的发展,但遗传素质也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离开了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教育,这种可能就无法转变为现实的发展。方仲永五岁时,已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可谓天资聪慧,但因其父只知“日扳仲永环遏于人”却“不使学”,致使方仲永十二三岁已“不能称前人之闻”,二十来岁已“泯然众人矣”。(3)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的经历说明,良好的先天素质是智力超常的前提,优良的环境与精心的教育者是儿童超常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五章教育目的一、选择题1、D2、A解析:凯兴斯泰纳主张个人应服从国家,教育应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国民教育思想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思想。3、D4、A5、A6、C7、C8、A解析:一国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其教育目的首先适应的也是它的政治制度。9、D10、D11、C\n12、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所以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13、C14、D15、A16、17、C18、A19、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即人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20、D解析:教育方针有三部分组成,其中教育目的是其核心内容。21、D22、A23、B24、C二、简答题答: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的,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的,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和根据。1、物质生产水平(1)物质生产水平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人们一旦停止了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关系的纽带就会瓦解,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发展。可以说,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能够提供给教育的物质条件以及个人受教育时间的多寡,从而,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可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2)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要从事物质生产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而且需要一定的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技巧等。但是,人的智力要靠教育来开发,劳动技能技巧及各种生产知识要靠教育来获得。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也要靠教育才能做到。可见,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总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2、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任何一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并受这种关系的制约的,因此,一定的教育目的必定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由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其中,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众多教育目的中占有统治地位。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总是直接指向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受教育者个体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的制定者不能不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三、分析论述题1、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主要包括:(1)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其基本的意义而言,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马克思始终坚持在劳动发展中来考察人的发展问题,认为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什么人的发展。(2)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了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马克思认为,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方面,而自由时间“就是财富”\n本身。因此,自由时间同劳动时间一样,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后天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的又一个广阔领域,马克思因此称其为“真正的自由王国”。(3)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一些社会条件,主要包括第一,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二,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三,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变换加速,从而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个人发展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人的发展问题既有马克思所揭示的那种一般性,又具有这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特殊性,这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的。(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分工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社会分工仍然在较大的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社会分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发展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分工的隔离性或独自性,它也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必要的社会分工还不可能消灭或避开,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会强化。我们只能有条件的对分工的消极影响加以限制,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它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矛盾状态,对社会分工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积极寻求具体的教育措施,克服分工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较好统一。(2)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第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造成了一个高度复杂、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它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各方面都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人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上的这种变化趋势本身,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全面发展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就其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还不能同现今的发达国家相比,因此对人才素质的各方面要求应该给据社会生产力及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提出。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有条件的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样一种跳跃式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从总体上研究人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人在这些方面的协调发展指出方向。(3)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时间现代新科技在生产中应用极大地提高老儿劳动生产率,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的体力和脑力得到解放,有可能更多地享有自由时间,这就为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此,教育必须伸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社会成员中去,形成一个普及开放的大教育系统。在教育的目标、体质、内容乃至方法上都应体现现代社会和个人的多方面教育需求。2、答:我国建国以来,对于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然在字面上有所不同,具体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实质,主要表现在:(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新人,绝不应是剥削者和寄生虫,人人都应以劳动为荣。\n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标志和总要求就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劳动者。但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劳动者。把劳动者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者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教育目的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培养规格问题,即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质量标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3)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按什么方向培养人,这是教育目的的又一个构成要素。教育目的的方向性是教育性质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对于教育目的的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首先实施教育目的,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1、创造精神即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世界,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独立分析和决策,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2、实践能力即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也包括直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以致用不仅是巩固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参加适度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3、开放思维即要改变单一的思维参照标准,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特别是要具有在国际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4、崇高理想创造精神和开放的胸怀只有和崇高的理想相结合才有方向。未来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精神和开放思想,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为国家、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其次,教育目的的实施还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的,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来确立。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化就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2、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关系\n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均有相对的独立性,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合乎规律的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整体教育目标。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把五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所分工,但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兼有完成德、智、体、美、劳诸育的任务,都应是德育兼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者。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实际上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一个具体要求。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或平面发展。不同个体所处环境不同,具有的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也不同,因而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特长,所以必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的同时求得他的全面发展。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全面发展的人才终究要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就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如果不管不同教育的性质和实际,一味片面强调划一的全面发展,反而会葬送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A2、C3、B4、D5、B6、C7、C8、D9、B解析:制度化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其典型标志是学校的出现。10、C11、D12、A解析:依据教育阶段进行划分,教育制度可分为初等教育制度、中等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制度。13、C14、A15、A16、C二、辨析题解析:要解答此题,必须对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所指是不一样的。答:(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形态。(2)在现代教育制度形成的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因而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制度。所以把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之外,幼儿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于是形成了以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的包括上述其他教育机构系统在内的更为完善的教育机构系统。这已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制度的范围。所以现在人们所讲的教育制度已不限于学校教育制度了。(3)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运行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区别于非学校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它们的运行规则,区别于社会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规则等。所以说说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是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当了。三、简答题1、答:任何一个时期的学制的确立及存在状态都不是主观的随意的,而是都有其客观依据,主要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n(2)学制的确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3)学制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质量等。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结构的调整等,同人口问题都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等都必须考虑到人口的状况。(4)学制的确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和他们智力、体力等的发展水平。(5)学制的确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沿革,又不能忽视吸取其他国家改革学制的有益经验。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各国生产发展的水平、文化科学发展的状况不同,学制的历史沿革不一样,其学制亦有不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学制上也常用相同的形式。四、分析论述题解析:此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小问题,其中学制的历史沿革是客观性试题,需要考生记忆,而从中得出的经验和启示是主观性试题,只要考生能言之成理即可。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学制变革,其沿革主要表现为:     (1)1951年的学制变革1951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对原有学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规定了我国的新学制。1951年的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包括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和各级政治学校、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及聋哑、盲人等特殊学校。(2)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使学校教育制度适应这一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随后,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变革198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行改革,其内容是“两基”“两全”“两重”。确立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改变办学的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投资体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制度。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学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2001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深化学制改革。     从中可以看出:(1)现代学制的建立\n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2)学制改革要科学化、理性化,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对当前学制改革的启示体现在:(1)学制的确立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有其确立的客观依据,如果脱离这些客观依据,对其视而不见就会使学制陷入混乱,我国的学制改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2)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学制改革;(3)学制具有继承性,而不是对原有学制的完全否定。我国的学制改革应注意学制之间的前后衔接关系。第七章课程一、选择题1、B2、A解析:课程的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3、D4、C5、C6、C7、B解析:结构中心主义课程论也可称作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8、C9、A10、D11、C12、B解析:这一论点正是来自经验主义课程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杜威。13、B14、A15、B16、A17、A18、A19、D解析: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它强调的是人的体验。20、D21、C22、A23、B24、B25、D26、B27、B解析: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28、D29、B30、C31、A32、B二、简答题1、答: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政治因素影响课程目标的厘定;第二,政治因素影响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第三,政治因素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第二,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第三,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目标综合性、课程结构的优化。(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文化模式通常是指民族各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文化结构。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特征。第二,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第三,文化多元与课程改革,文化多元(Cultural Pluralism)或多元文化(Multi Culture)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n(4)科技革新科技革新是影响课程变革的一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科技革新制约着课程变革的目标;第二,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第三,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5)学生发展课程变革必须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变革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第二,课程变革要能满足学生需要;第三,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他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Zone Proximate Development)”它表现为“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1)在具体课程目标上,改变传统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在课程结构方面,改变传统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阶段在开设必修课程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其形式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可开设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技术课程;(3)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课程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6)改变传统课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3、答: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n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同时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而且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但是校本课程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第二,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4、答:课程目标作为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某项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它具有如下突出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等。  (3)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6)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主要有(1)筛选法。这是美国北加州大学课程开发中心研制的方法,多年来被许多教育机构模仿。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预定若干项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如“培养阅读、写作、说、听的技能”“培养艰苦的性格和自尊心”。    第二,书面征求有关人员对预定课程目标的意见,允许他们补充其他课程目标。    第三,把原先预定的课程目标和补充的其他课程目标汇总在一起。    第四,请有关人员根据汇总的课程目标,依次选出若干项最重要的课程目标。    第五,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参照法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教育状况,确定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在某些国家,专业学术团体和教材出版商经常提出建设性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例如,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加州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创办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交换机构,专门收集和散发各种有关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资料,供学校和教师索取与参考。依靠“剪刀加糨糊加复印”拼凑起来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历来受到批评,但从比较、借鉴和参考现有资源与材料的角度看,也不失为一条便捷之路。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所以,确定课程目标从来没有固定划一的模式,如果一成不变地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未免过于教条和死板。三、论述题1、答: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该模式一共包括了七个步骤:第一,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目标的建立和表述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第二,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第三,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第四,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泰勒强调情境对于所要评价的行为应当是“诱发”而不是“要求”,即行为表现要真实自然。\n第五,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泰勒注重记录行为方式的多样,书面测验中学生的答案、作文、演讲、艺术作品等都是可以保存并且仔细评估的记录。第六,确定评估时使用的单位;第七,设计获取代表性的样本的手段,在此,泰勒主要强调要为评价建立真实可靠的样本。目标评价模式作为泰勒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产生过十分普遍的影响,这一模式也确实存在一定的科学性,而且清楚明确易于操作。但作为这一模式基础的行为目标本身以及对于预期的行为目标本身以及对于预期的行为目标以外因素的忽视,导致了许多对这一模式的批评,以致与后来许多的评价模式正是在对目标评价模式批评的基础上形成的。2、答: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直接影响因素也有间接影响因素,但其中主要的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变革的特征特定的课程变革的特征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属于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课程变革的需要和迫切性。这里的需要和迫切性是指课程实施者所意识到的需要。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变革的需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第二,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这里的清晰性是指课程变革计划的应用者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第三,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这里的复杂性是指课程实施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难度以及变革的程度。适合实践者需要的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倘若课程变革的计划过于简单,就很难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该计划的实施程度也难以提高。第四,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2)学区的特征学区所在的行政区域即“学区”。学区的特征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一个学区先前先前从事课程改革越积极、历史越悠久,对一项新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对一个保守的学区而言,实施一项新的课程计划则困难丛丛。第二,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学区对一项课程变革所做出的人与物的规划质量越高,就越能应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施该课程变革的程度也就越大。第三,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学区对课程变革的“真正的”行政支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这一点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明。当学区的组织管理与课程变革的要求不大一致的时候,就会阻碍课程变革的实施。第四,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n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越高、对变革的参与程度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研究证明,只在课程实施之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并不能充分保证课程实施的效率,课程变革人员的不断发展、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应贯穿于课程变革的始终。因此,为提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学区应不断创造条件,对课程变革人员进行持续培训。第五,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机制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根据对课程实施的理解而对课程变革时间安排越合理,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所以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一定要根据特定的课程变革本身的性质来确定,而不能随意发布行政指令。第二,对课程变革的评价与学校或班级变革课程的需要的联系越密切,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如果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评价脱离了课程变革的实际,就会阻碍课程变革的进行。第六,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会的特征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共同利益越大、越能够互相支持而非彼此争执,课程的实施程度也就越大。(3)学校的特征学校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校长的角色校长越是积极支持课程变革,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但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领导风格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三种:反映者、管理者、发动者。第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开发性的交往越理想,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交互作用、彼此信任的气氛能增加课程实施成功的机会。第三,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教师的“效能感”越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这里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成功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自信心和相应的态度,这种自信心和态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的。(4)外部环境的特征第一,政府机构的力量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学校的课程变革若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的一致性越大,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课程实施的程度也有可能越大。第二,社区的支持课程变革能够与社区文化整合为一体,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学校教育与社区文化日益相互渗透、日益呈现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因此,课程变革不应孤立于社区文化之外,而应自觉寻求与社区的整合。第八章教学一、选择题1、B2、C3、A解析:对于教学本质的认识存在着多种观点,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特殊认识说。4、C5、C6、C7、B8、B9、C10、D11、C12、C解析:教育史上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和夸美纽斯。13、B14、D15、D16、B17、A18、D19、C20、B21、C\n22、C23、B24、B25、A26、D27、C28、D29、A30、C31、C32、C33、C34、C35、D36、A37、B二、辨析题1、答:(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实际上,在中文当中,教学与教育没太大区别,而在西方,教学主要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教育主要针对个体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训练。(2)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它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但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也是进行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同时,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3)教学与上课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上课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除上课外,教学还包括备课、课后辅导等。但上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三、简答题1、答:国外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1)程序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该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确认自己回答的正确或错误。如果解答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其基本程序是: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发现教学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树立假设;上升为概念;转化成为新的能力。(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卡罗尔和布卢姆创立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是:定向一单元掌握一形成性测验一终结性测验。(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以便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者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强调教学过程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5)暗示教学模式\n暗示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瓦的理论依据是: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在学习新的内容时,人脑两部分并用,比用一个部分效果要好。暗示教学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当前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模式有:(1)传递—接受式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后原苏联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成为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2)自学—辅导式该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根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3)引导—发现式该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是依据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程序,并结合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归纳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4)情境—陶冶式该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者积累的有效经验加以概括而成的。(5)示范—模仿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6)概念获得式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这种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即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2、答: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主要有:(1)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规律即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可以被认识和被发现。教学规律客观存在于教学这一事物之中,人们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地提出教学原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体现着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2)教学原则产生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教学原则来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经验中则包含有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某种程度的认识。原则一旦形成,便既指导实践,又受实践(效果)的检验,教学原则便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修正完善,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驾驭实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3)教学原则的提出受教育目的的制约\n鉴于教学要服从于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目标,所以确立教学原则并不仅仅从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出发,而同时要受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和方针的制约。教育目的对教学原则的制约,既体现在整个教学原则体系的构建上,各种原则的取舍上,也反映在对教学原则的具体解释中。(4)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背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接受的。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确立的教学原则,才可能使教学活动得到预期效果(5)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并非千古不变的教条。过去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或教育背景中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其中有的教学原则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代之以新的教学原则。同时,随着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又进一步揭示和认识,又有一些教学原则产生了。”3、答: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学习被动,成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陈旧落后的压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而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四、论述题答: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学生智力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知识的物化过程缩短,知识的陈旧率迅速提高,学生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总是要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实现四化的需要。四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具有探索精神的人才。现代化生产只有既掌握科学知识,又具有良好智力的人才能驾驭。第三,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智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崐的工具,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愈高,接受知识的速度就愈快,掌握知识就愈牢固,运用知识就愈灵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这是由知识和智力的辩证关系决定的。知识与智力不是一个概念。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智力是指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心理能力。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成果,而智力则是顺利完成这种反映的主观条件。知识与智力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智力的转化物;作为智力活动原料的知识,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这是知识向智力的转化。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n联系体现在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自已的智力活动来完成的,智力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工具;智力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没有知识,智力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的基础。其区别体现在知识掌握的多少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成为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这是因为智力不表现为知识本身,而表现在获得知识的心理品质上。因此掌握了知识并不意味着自然而然地发展了智力。在教学中要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但并不是任何教学都可实现二者的统一。只有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使之能自崐行去获得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第九章德育一、选择题1、A2、B3、C4、C5、C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德育的存在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其中享用功能是其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6、B7、C8、D9、D10、A11、A12、B13、A14、A15、A16、C二、辨析题答:(1)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知法、守法,并能正确的运用法律。(3)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等相对而言的。(4)综上所述,就广义的德育而言,道德教育仅是德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德育的全部,所以把德育与道德教育等同起来是不对的。但就狭义的德育而言,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所以把德育说成是道德教育,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三、简答题答: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德育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为:第一,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的经费不到位等;第二,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n(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向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质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然而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但是现在的德育工作往往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当前,德育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比如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年终评定,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四、分析论述题答:德育过程所包含的规律主要体现在: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知、情、意、行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知是基础。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情是动力。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意是支柱、杠杆。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行是关键。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反过来,有了行又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同时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情不通等现象。因此,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开端进行教育。2、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学生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和深入,社会的、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因素时时刻刻广泛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是社会人,必须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德育具有社会性,德育过程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克服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空洞政治说教。学校教育不同于环境的自发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扬长避短,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德育具有可控制性。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途径,但必须与社会、家庭、结合起来。(2)各种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外界影响的。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学生和教师,所以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n(1)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德育过程中,外界影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更取决于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即外界的道德要求与他已形成的思想品德现状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成为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是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身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待的方向发展。(2)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内因很重要。学生是一种积极活动的主体,他能根据已形成的思想品德能动地对教育者所提出的新要求作出评价和选择。因此,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它能转化为一种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教育者互相配合,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首先,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品德的形成,知情意行矛盾斗争的统一实现,要经过长期培养和磨练,每一新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多次反复,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教育过程。其次,从客观环境影响看,社会、家庭、学校影响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为断提高等等,都决定了德育过程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德育因素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直线的而是波浪式地曲折前进,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因此德育过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抓反复”,“反复抓”。第十章教师与学生一、选择题1、B2、B3、B4、A5、C6、B7、A8、D9、C10、C11、D12、B13、D14、A15、C16、C17、D18、D19、C20、A二、简答题1、答:(1)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2)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父母和朋友的角色;(7)服务者的角色。2、答: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是作为社会的榜样或者说社会的代言人出现的,人们常把教师视为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也是人类善的本性,是合理的伦理规范。对教师这一专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除以身作则外,忠于职守、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等也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n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职业结构的核心,是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扎实可靠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技能、技巧;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理解其社会价值和人性陶冶的价值;对讲授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论证有力,举例精当。在此基础上,追求讲授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要熟悉与所教学科相邻近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能够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履行教师的职责。第二,广博的文化修养。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关键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力求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接触学生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这一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掌握并遵循教育的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否则,如果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不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必然会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消耗、低效率。(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包括:(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要能够全面地理解教材,弄清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加工,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包括编写地方性教材,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的要求。(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直接因素,表达可分为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两大类,两者都是教师用来进行人性陶冶和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特别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者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3)组织管理能力。现代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性,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需具有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确立符合实际活动的预期目标,拟定周密的工作计划。(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当然对于“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师岗位作不同的界定。高等学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研究水平的要求上应当有所不同。三、分析论述题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它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由国家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人员认定的资格,属于国家资格性质。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n  第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实施。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原则规定体现在《教师法》中,其他的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体现在国务院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当中。教师资格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第三,教师资格是教师职业许可,自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之日起,凡在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依法取得的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者只有在被某个学校依法聘任后,方能成为教师,享有国家规定的教师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教师资格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政府的有关部门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形成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社会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真正实施教师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第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  第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标志,有利于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利于全社会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使教师地位、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循环\n中国教育史题集及答案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n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A.礼B.乐C.数D.易8.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A.礼B.仁C.孝D.德9.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A.持志养气B.立志乐道C.克己内省D.改过迁善10.被封为“亚圣”的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1.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12.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有的四个善端是()A.仁、义、孝、礼B.信、爱、敬、惧C.仁、义、孝、忠D.仁、义、礼、智1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4.“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15.“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16.第一个提出“化性起伪”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7.荀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A.大丈夫B.仕人C.鸿儒D.大儒18.荀子将“六艺”改为“五经”,去掉了“六艺”中的()A.《诗》B.《书》C.《易》D.《春秋》19.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的是()A.荀子B.墨子C.庄子D.孟子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提出的。()A.墨翟素丝说B.韩愈性三品C.荀子素丝说D.韩非性三品2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A.教学的三种方法B.判断言谈的三条标准\nC.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要求D.一种数学方法23.在教育上主张主动施教,“强说人”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4.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墨家对此的态度是()A.批评B.赞成C.不作回应D.默认25.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A.韩非B.庄子C.老聃D.荀子26.道家的教育主张是()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27.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A.孔子荀子B.孟子荀子C.荀子韩非D.韩非孟子28.“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9.以下教育论著不属于《礼记》的是()A.《大学》B.《四书》C.《学记》D.《乐记》30.“藏息相辅”是中的教育教学原则。()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四、分析论述题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1.“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2.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n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4.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5.以下哪一个不是太学的法定教材()A.《诗》B.《礼》C.《乐》D.《易》6.我国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是在形成的。()A.西周B.唐代C.秦朝D.汉代7.察举制是时期得以确立的。()A.西周B.唐太宗C.汉文帝D.汉武帝8.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A.四门学B.太学C.鸿都门学D.国子监9.董仲舒流传下来的代表作是()A.《师说》B.《劝学》C.《春秋繁露》D.《聊斋志异》10.董仲舒的人性论属于()A.性三品B.性善论C.性恶论D.素丝说11.以下教学方法不是由董仲舒提出的是()A.强免学问B.节博合宜C.兼程中衡D.专一虚静12.《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A.王充B.王阳明C.韩愈D.董仲舒13.王充的思想中,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不包括()A.天道自然B.性有善恶C.万物自生、万物一元D.人死神灭14.以下几位,在人性论上的观点与其他几位区别最大的是()A.韩愈B.董仲舒C.王充D.孟子15.王充把人才分为四等,其中最理想的一类人是()A.鸿儒B.文人C.通人D.儒生16.王充所提倡的教育内容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博通百家17.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王充提出的观点是()A.师云亦云B.问难与距师C.师道尊严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二、简答题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选择题1.“重振儒术,兼融佛、道”是什么时期的文教政策?()A.汉代B.隋唐C.宋代D.魏晋2.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太学C.教育部D.文部省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n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A.中央官学B.儒学C.私学D.地方官学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A.旬假B.田假C.授衣假D.月假8.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考试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4.以下哪一向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A.留学生B.学问僧C.遣唐使D.观光客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王充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A.性善轮B.性恶论C.素丝说D.性三品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A.上品之人B.中品之人C.下品之人D.都不可教20.韩愈的代表作是()A.《劝学》B.《师说》C.《论衡》D.《春秋繁露》二、简答题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n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选择题1.宋朝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的表现不包括()A.罢察举,重科举B.取士名额增加C.增加恩科D.增加考试方法2.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A.策问B.经义C.口试D.殿试3.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A.庆历兴学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4.熙宁兴学是由主持的。()A.范仲淹B.蔡京C.王安石D.胡瑗5.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A.苏湖教学法B.三舍法C.朱子读书法D.实学教学法6.“三舍法”是北宋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7.崇宁兴学时期的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A.书学B.美学C.画学D.国学8.《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A.诗、书、乐B.礼、乐、易C.诗、乐、春秋D.诗、书、礼9.“三舍法”是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胡瑗10.在太学中,初入学者为()A.外舍生B.内舍生C.上舍生D.下舍生11.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A.升舍考核制度B.科举制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12.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13.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14.朱熹担任洞主,亲自掌教的书院是()A.东林书院B.白鹿洞书院C.嵩山书院D.岳麓书院15.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16.诂经精舍的创立者是()A.阮元B.顾宪成C.胡瑗D.朱熹17.以下几种私塾,哪一个属于义塾()A.《三味书屋》B.有钱人家为孩子请家庭教师C.村里的医生捐钱办的一所简易学校D.全村人凑钱办的学校18.以下蒙学教材,哪一个不是唐宋时的?()A.《三字经》B.《急就篇》C.《千字文》D.《百家姓》19.以下蒙学教材,不属于诗歌类的是()A.《蒙求》B.《训蒙诗》C.《千家诗》D.《唐诗三百首》20.《四书》的作者是()\nA.孔子B.颜元C.朱熹D.王守仁2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的描述。()A.教育的作用B.教育方法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22.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A.学事B.明理C.学经D.锻炼意志23.“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24.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25.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A.六经皆史B.博习百家C.提倡儒学D.反对读书二、简答题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4.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5.简述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三、分析论述题1.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A.批评传统B.包容广大C.崇尚西学D.提倡实用2.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标是()A.治术之士B.实德实才之士C.统治人才D.明道之人3.颜元是时期的教育家。()A.宋代B.元朝C.明清D.隋唐4.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A.礼教B.人才C.劳动D.科技5.颜元对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A.“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C.“齐家、治国、平天下”D.“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6.颜元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A.“三事、六府、三物”B.“正德、利用、厚生”C.“六德、六行、六艺”D.“金、木、水、火、土、谷”7.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A.理学斋B.艺能斋C.治事斋D.帖括斋8.颜元晚年创立,采用分斋教学的学校是()\nA.应天府书院B.湖州书院C.漳南书院D.颜氏书院9.颜元的漳南书院中有两斋是应时局的需要暂时设立,待时机成熟就会关闭,指的是()A.文事斋帖括斋B.理学斋帖括斋C.经史斋理学斋D.经史斋帖括斋二、分析论述题1.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n第二篇中国近代教育第一章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个不是封建教育衰败的表现()A.官学名存实亡B.闭关锁国C.教育内容空疏D.科举弊病丛生2.以下哪一项不是清末改革派的新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不拘一格降人才”C.“师夷长技以制夷”D.复兴“经世致用”之学风3.清末,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龚自珍B.颜元C.林则徐D.魏源4.“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映的是清末的教育主张。()A.改革派B.启蒙家C.改良派D.洋务派5.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是()A.圣约翰大学B.马里逊学堂C.英华书院D.圣保罗书院6.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宗教方面的内容B.不为中国学生开设外语课程C.西学也是教育内容之一D.教会学校不设中国儒家经典的课程7.对教会学校的性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是中西文化平等交流的成果B.是西方国家在教育事业上对中国的大力支持C.是一种文化侵略,对中国百害而无一利D.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表现8.以下不属于洋务学堂教学内容的是()A.西方军事技术B.西方政体制度C.外国语D.外交准则9.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广州同文馆10.中国最早创办的官方新式学堂是()A.福建船政学堂B.上海广方言馆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11.福建船政学堂最初的创办者是()  A.张之洞B.沈葆桢C.左宗棠D.曾国藩12.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的人才范围()A.政治人才B.军事人才C.军工技术人才D.艺术人才13.洋务派所创办的学堂,在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是()A.京师同文官B.福建船政学堂C.广东水陆师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14.清朝最早提出派遣留学生留美建议的是()A.容闳B.沈葆桢C.左宗棠   D.李鸿章15.以下几位,没有提出国派遣留学生建议的是()A.李鸿章B.林则徐C.沈保桢D.容闳16.张之洞的使“中体西用”的思想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A.《劝学篇》B.《中体西用》C.《洋务教育》D.《大同书》\n17.“西学”中的“西艺”指的是()A.西方文化艺术B.西方政治体制C.西方历史D.西方科技18.洋务派的教育宗旨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西学为体,中学为用”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全盘西化”二、辨析题1.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三、简答题1.介绍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第二章普及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近代学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早期改良派对向西方学习的态度是()A.“中体西用”B.“全面学习西方”C.“师夷长技以制夷”D.全盘否定2.以下哪一个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人物()A.张之洞B.严复C.郑观应D.魏源3.中国最早倡导把书院改为学堂的人是()A.郑观应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4.以下哪一个不是维新派兴办的学堂()A.经正女学B.万木草堂C.时务学堂D.陕北公学5.强学会是的宣传组织。()A.改革派B.改良派C.维新派D.革命派6.《京师大学堂》的章程是由起草的。()A.梁启超B.康有为C.邹韬奋D.陈天华7.康有为在一书中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A.《变法通议》B.《请开学校折》C.《猛回头》D.《大同书》8.康有为设想的学制系统不包括()A.慈幼院B.通儒院C.人本院D.大学院9.以下几项中,对康有为的学制系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视学前教育B.特别强调师范教育C.提倡实施公费教育D.主张男女教育平等10.在中国,最早提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来确定学制阶段和年限的人是()A.康有为B.容闳C.梁启超D.严复1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是()A.《大同书》B.《劝学篇》C.《变法通议.论师范》D.《学记》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没有涉及的教育领域是()A.职业教育B.师范教育C.女子教育D.幼儿教育13.中国教育史上,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nA.严复B.谭嗣同C.蔡元培D.梁启超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严复的教育目标()A.鼓民力B.保民生C.兴民德D.开民智15.中国近代政府最早颁布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16.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17.癸卯学制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A.两段七级B.三段五级C.三段七级D.两段五级18.癸卯学制中的最高级是()A.人本院B.大学院C.研究生院D.通儒院19.科举制正式废除的时间是()A.1902年B.1875年C.1905年D.1915年20.清末新政设立的学部最高长官是()A.祭酒B.学监C.提学司D.尚书21.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是()A.自由、平等、博爱B.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C.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22.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A.北洋西学堂B.南洋公学C.时务学堂D.京师大学堂23.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A.教育部B.学部C.学府衙门D.国子监24.“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A.1912—1913年B.1902—1903年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25.梁启超提出的,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A.“开民智”B.“伸民权”C.“鼓民力”D.“兴民德”二、辨析题1.我国近代第一部由国家公布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三、简答题1.早期改良派的基本教育主张包括哪些内容?2.“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4.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四、分析论述题1.试评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建立一、选择题\n1.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在教育问题上的最大分歧是()A.革命派认为教育在救国问题上不起作用,改良派宣传教育救国B.革命派坚持救国先发展教育,改良派认为应先革命后发展教育C.革命派坚持先革命后发展教育,改良派认为要救国必须先发展教育D.革命派主张教育救国,改良派认为教育无用2.民国初年,五育并举的方针是由提出来的。()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吴玉章3.民国初年颁布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戊辰学制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壬子癸卯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的进步之处()A.取消毕业奖励出身,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影B.增加了师范和实业两个教育系统C.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了男女同校D.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5.以下几项,不属于蔡元培的教育方针的一项是()A.爱国主义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C.美感教育D.军国民教育6.蔡元培在教师的聘用上所采取的原则是()A.品行第一B.政治清白C.兴趣第一D.学诣第一7.“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办理的基本指导思想。()A.辅仁大学B.陕北公学C.中国教育D.北京大学8.对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教育经费独立,不得挪为它用B.教育行政独立,不属于政府部门,而由教育人士主持C.教育权脱离国家而独立D.教育方针稳定,不受政治干扰9.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与前面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所不同的是()A.开始从技艺层面接受西方教育B.开始从思想观念的层面接受西方教育C.开始从制度层面上接受西方教育D.开始批判西方教育10.以下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的特点()A.现代化B.实用化C.科学化D.个性化11.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方法和内容受到欧美那种思潮的影响最大()A.新教育运动B.劳作学校C.进步主义教育运动D.要素主义教育12.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教育思潮的是()A.工读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平民教育思潮13.以下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平民教育代表人物的是()A.黄炎培B.胡适C.邓中夏D.孙中山14.工读主义者分为四派,其中胡适代表的是()A.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B.纯粹的工读主义C.工学主义者D.无政府主义者15.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是()A.杨贤江创立的中国职业总工会\nB.黄炎培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C.陶行知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D.黄炎培创立的中国职业总工会16.杜威的思想在五四时期表现为哪一种教育思潮?()A.科学教育思潮B.国家主义教育思潮C.平民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7.率先发表文章提出“收回教育权”口号的是()A.余家菊B.蔡元培C.陈独秀D.李大钊18.以下四项中与其余几项所指的内容不一样的一个是()A.1922年学制B.壬戌学制C.戊辰学制D.“六三三学制”19.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从而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A.平民教育讲演团B.平民教育社C.平民教育学校D.中华平民教与促进总会2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A.孙中山B.蔡元培C.袁世凯D.李大钊21.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B.《改革北京大学的设想》C.《学校系统改革案》D.《教育独立议》22.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的国民教育宗旨。()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B.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C.思想自由,兼容并包D.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二、简答题1.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观念的特点。2.1922年学制的内容和主要特点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试分析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第三篇中国现代教育第一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一、选择题1.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决议通过了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A.新民主主义B.党化主义C.三民主义D.中华民国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A.“战士须作平时看”B.“民办公助”C.统一战线D.党化主义3.1927年,中央设立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任大学院院长。()A.孙文B.胡适C.杨贤江D.蔡元培4.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了()A.壬寅学制B.戊辰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5.国民政府时期——抗战时期——抗战胜利,中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是()A.稳定发展——维持——衰败B.起步——发展——顶点C.稳步发展——挫败——顶点D.起步——受挫——停滞6.以下哪一个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将其他学校西迁而成的()A.南开大学B.北京大学C.抗大D.西南联合大学二、简答题1.简答介绍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2.简单介绍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教育发展的状况。第二章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一、选择题1.以下几位,哪一个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A.恽代英B.胡适C.黄炎培D.梁漱溟2.《新教育大纲》是哪一位教育家撰写的?()A.鲁迅B.胡适C.杨贤江D.恽代英3.杨贤江认为,完满的青年生活应当包括()A.健康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B.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C.体育生活职业生活政治生活情感生活D.体育生活学艺生活健康生活4.“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的劳苦群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是()A.苏区教育教育总方针B.解放战争时期教育总方针\nC.抗日战争时期教育方针D.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5.以下哪一个教育政策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B.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C.民办公助D.战士须作平时看6.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后,迁到了()A.瓦窑堡B.北平C.延安D.重庆7.抗大的教育方针是由确定的。()A.周恩来B.毛泽东C.晏阳初D.杨贤江8.抗大学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A.走群众路线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理论联系实际9.以下哪一个不是根据地时期小学的办学形式()A.童子军B.游击小学C.两面小学D.联合小学10.下面哪一个不是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A.教育为政治服务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要有独立权D.要依靠群众办学二、简答题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2.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3.简要介绍抗大的教育情况。第三章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一、选择题1.1917年,黄炎培发表了标志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A.《论中国职业教育》B.《新教育大纲》C.《教育独立议》D.《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2.黄炎培提出的职业教育的要旨不包括()A.为改善人民生活之准备B.为个人谋生之准备C.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D.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A.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C.有助于中国教育的完善D.有助于解决中国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4.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5.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实际,提出的四大教育是()A.生活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政治教育B.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C.文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生产教育\nD.生活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卫生教育6.梁漱溟是的代表人物。()A.平民教育B.职业教育C.乡村教育D.生活教育7.“活教育”的思想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A.陈鹤琴B.梁漱溟C.陶行知D.晏阳初8.“活教育”的实验主要是在教育阶段进行的。()A.幼儿B.中学C.大学D.成人9.陶行知是理论的代表人物。()A.生活教育B.乡村教育C.活教育D.平民教育10.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A.小庄学校B.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11.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影响最大的外国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凯兴斯泰纳C.福禄培尔D.杜威12.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教做学合一D.教育即生长二、简答题1.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三、分析论述题1.评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参考答案中国教育史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A2.C3.C4.A5.B6.A7.B8.A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答: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西周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已形成这种“学在官府”、“官安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n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设在都城以外的地方。“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天子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宫。西周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西周教育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A(解析:受教育对象的增加是私学兴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2.D3.C4.D5.C6.C7.C8.B9.A10.D11.B12.D13.B14.C15.A16.C17.D18.C19.B20.A21.C22.B23.B24.A(解析:孔子主张对古人的东西“述而不作”,只继承不创新,墨家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25.B26.A27.C(解析:法家发扬了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了“人性利己说”)28.D29.B30.C二、辨析题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还规定了教育猪肚和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规定视学与考试。《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总之,《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面、严整的教育专著,值得我们不断研习。三、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答:私学兴起的原因:1.封建私有制在奴隶制的母胎里发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在一些诸侯国里取得了政权,这就促进了奴隶制解体,于是“学在官府”\n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了一批靠着自己过去掌握的“六艺”知识来自谋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这就是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以齐鲁为发祥地,很快向各地发展,在这个潮流中,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兴起的意义: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2.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1)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①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②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③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①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②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3)历史地位:①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②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③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④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3.孔子对教育作用是如何分析的?答:孔子对教育作用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人成长的作用:(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n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4.孟子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答:(1)孟子的教育目标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像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2)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3.存心养性。孟子指出,虽然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答:孟子的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其教学原则如下:1.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他说:“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认为君子的高深造诣要有正确的办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自觉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2.盈科而进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3.教亦多术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一种教诲呢!这是一种激励他人奋发的方式。4.专心致志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6.《大学》里的三纲领、八条目是指什么?\n答:《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7.简要介绍《学记》里的教育思想。答:《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1)学制与学年《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2)视学与考试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辨志”、“视敬业乐群”、“视博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3.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启发诱导”\n“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7)“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四、分析论述题1.评述孔子的教育思想。答: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个:①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丰富而详实,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仁”、“礼”:1、“仁”的思想孔子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他的“仁”的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上积极要求实施“德政”,缓和阶级矛盾;另外一个是“忠恕”的观念中,这是要求人积极帮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2、“礼”的思想孔子的“礼”是就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二)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包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并不就等于政治工作,它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对政治施加影响。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三)孔子对教育对象的论述是一种创举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n(四)教育目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五)孔子的教学思想首先,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承袭了西周的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但是根据现实的情况作了调整,提出他的“六艺”的教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诗》、《礼》、《乐》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缺陷:①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播;②鄙视生产劳动和知识技能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差异,以实现共同目标。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2)启发诱导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二者缺一不可。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3)学思并重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由博返约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孔子主张学生学习的知识要广,但知识面广又必须做到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六)有关道德教育思想1.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即各种道德准则的基本精神。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2.道德教育原则(1)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n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学生能经受磨练,有恒心。(2)克己内省(自省自克)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另外,在处理客观的道德准则与主观的道德思想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遵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3)身体力行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就可以证实。(4)改过迁善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七)关于教师的论述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4.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是教人的前提条件。综上所述,孔子以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打破了贵族子弟对教育权的垄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同时还给人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出封建思想的界限,其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并且,其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可以从其教育内容中看出,因而,我们在宣扬孔子的积极思想的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扬长避短。2.试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答: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共同点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n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2)不同之处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3.试述墨家的教育思想。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墨子》基本上是其弟子和后人所做。其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教育作用\n  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丝为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士亦有染”,所以“染不可不慎也”。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二)关于教育的目的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要求是为了“上说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三)关于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义,其宗旨在于造福全社会。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即从已知推未知,强调运用类比,论据要有说服力,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识;“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在社会实践中检查思想与言论正确却与否。墨子通过对大量实际问题的论证,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同时又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四)有关教育方法1.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2.创造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3.实践4.量力5.论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意志不仅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而且对知识才能有直接影响,没有在艰苦实践中磨炼出来的意志,就谈不上人的智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尤其可贵的是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n1.A2.B3.B4.B5.C6.D7.D8.C9.C10.A11.C12.A13.B14.D(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15.A16.D17.B二、简答题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答: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依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二)兴办太学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三)建立察举制度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答: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n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2)教育的培养目标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4)论学习1.学知与闻见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2.思考与求是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3.问难与距师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选择题1.B2.A3.C4.D5.D6.B7.B8.A9.D10.A11.B12.A13.C14.A15.D16.C17.B18.D19.C20.B二、简答题1.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答:(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n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的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实行偃武修文的国策,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1.科举考试的程序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一般秀才每年取一二人,明经大约十取一二,进士则百取一二。考试录取后尚不能直接授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入仕。2.科举考试的科目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3.科举考试的方法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四)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二)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三)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一)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二)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三)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2.分析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教育作用观。答:(1)性三品:\n韩愈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是秉天命而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性的具体内容有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具体内容则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以仁德为主,相应也产生上品之情,动而适中,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七情也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下品之性为恶性,违背仁德,直情而行,不加控制。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2)教育的作用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虽也具有五常之性,但气质太坏,总是违反封建道德标准,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按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教育改造他们。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可见,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位内发生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作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3.简述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答:韩愈被称为“儒学的卫道者”,教育思想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他在《师说》中详细阐述了有关教师的许多见解,不仅分析教师的意义、任务、要求,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1、教师的意义:尊师即卫道,“道”是封建道德的最高境界。韩愈认为,儒学之所以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担负传播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他竭力倡导重振奋师道。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师即卫道。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教师要以“道”和“业”为标准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至于出身、年龄、资历、国别等等,都不是择师的标准。他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为师。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强调师生关系在道和业面前是一种平等关系,师生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这对维护教师绝对权威的师道尊严思想是一种否定。这种含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确有重要的历史意义。\n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选择题1.D2.B3.A4.C5.A6.B7.C8.D9.B10.A11.C12.D13.D(解析:集贤殿书院是唐朝的皇家图书馆)14.B15.C16.A17.C18.B19.A20.C21.A22.B23.D24.D25.A二、简答题1.介绍北宋的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答: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应是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一是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拨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余升外舍。第三,扩建太学。崇宁元年营建太学之“外学”专处外舍生。外舍生经考试合格补入上舍、内舍后,方可正式进入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崇宁时期的画学是中国古代惟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由于天下已普遍设学并实行三舍升级制度,崇宁三年罢科举,士人全部由学校升贡。以后又间行科举,与舍选并行。宣和三年恢复科举旧制,但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2.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n答:(1)“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具体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2)历史意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3.什么是苏湖教学法?答:“苏湖教学法”是指示“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瑗是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4.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办学特色及其意义是什么?答: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1)造成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盛的直接动因之一。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佛教出于僻世遁俗、潜心修行的宗旨,多选择环境僻静优美的山林建立寺庙。佛教禅林集藏经、讲经、研经于一体,也对书院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书院的讲会制度就是借鉴了佛教的讲经方式。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书籍不再是珍藏品而是公众都可以拥有的,才有可能使书院拥有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2)书院具有以下教育特点: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n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关。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大多是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担任主讲时,一般都是讲自己的学术心得。2.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会讲等。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5.师生关系融洽(3)书院产生的历史意义: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5.简述王阳明对教育作用的分析。答: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教育的作用。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三、分析论述题1.阐述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答:朱熹,字元晦,祖籍江西,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材,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作为宋明理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在谈到朱熹的教育思想是就不得不牵扯到其理学思想,这种关系最为明显的表现在他的“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与教育作用的关系上: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n朱熹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而每一个人所秉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圣人之性清明至善,没有丝毫昏浊,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这是继承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的学说。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被包含在“人心”里面,是隐性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让“道心”显现出来,也就是把“天理”突出出来,把人的私欲藏起来,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除了上面讲的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以外,朱熹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则是对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朱熹将小学教育比做“打坯模”,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学事”,具体说,就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在儿童阶段空讲大道理是收不到效果的,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编写《小学》一书,内容包括名儒的格言和前人的典范事例,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大学要“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人人必须学好,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所以,《四书》地位实际上超过了《五经》。朱子读书法也是朱熹在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其三,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4.切己体察。也就是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持志”即有坚定志向。\n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综上所述,朱熹的教育思想虽然带有浓厚的理学倾向,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浓厚,但他对教育作用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对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贡献,并为各个阶段整理数相应的教材,应该说是对历史的一种极大的贡献,《四书》在后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过《五经》,这也放映出了朱熹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最后,朱子读书法的六大要点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启示,在教育史上流传甚久。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一、选择题1.C(解析:只是不抵制,包容吸收,没有到崇尚的程度)2.B3.C4.B5.D6.A7.C8.C9.B二、分析论述题1.阐述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答: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作为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颜元具有启蒙思想家所共有的特点,即对传统教育进行猛烈的抨击,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认为传统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无半点治事的实用。其二,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认为“利”和“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同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这种思想,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其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二)“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批判了传统教育的陈腐、虚无之后,颜元相应地提出了自己对合理教育的看法。他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因而,他在“九字安天下”的方针中,把“举人才”列为首位。颜元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在他看来,“朝廷,政之本也;学校,人才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矣”,“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正确地揭示了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具体主张。他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得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颜元的这种主张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这是颜元思想的局限性。然而,他重视人才对于治国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这些都是正确的。同时,他提出的“实才实德之士”的培养目标,显然已冲破了理学教育的桎梏,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的特性,反映了要求发展社会生产的新兴市民阶层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当时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三)“实行”的教学方法\n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那么教育应当如何做呢?对此,颜元强调“实行”教学法,这是颜元关于教学方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主张。颜元认为,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习行”,“躬行而实践之”,求诸客观的实际事物。因而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但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学”。讲说也不能废除,但不可脱离实际空讲。颜元所说的“习行”,虽然讲的是个人行动,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看轻了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说是中国古代教学法发展上一次手足解放的运动,它一反脱离实际的、注入式的、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革新。这在当时以读书为穷理功夫,讲说著述为穷理事业,脱离实际的“文墨世界”中,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四)“实学”教育内容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仅仅靠改变方法自然是不够的,从教育内容上注入新的思想才是最为根本的变革。为了使人们学到的知识有实际的用途,达到经世致用,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三事”指正德(使事物保持原本的属性)、利用(利用自然资源)、厚生(使人民生活富裕)说;“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六德”为智、仁、圣、义、中、和;“六行”为孝、友、睦、姻、任、恤;“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这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谓的“实学”。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这些思想在当时看来是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的。(五)颜元的“六斋”教学在当时的学校,实学的教育主张是很难推广的,为了实践实学的教育,晚年,颜元曾按自己的教育思想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并规定了各斋的具体教育内容,这是对他“真学”,“实学”内容的最明确、也是最有力的说明。漳南书院的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1.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2.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3.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4.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5.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6.帖括斋:课八股举业。漳南书院之所以暂还设立“理学斋”和“帖括斋”,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等时机到了则关闭这两斋。因此,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不仅同理学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n教育。它除了经史礼乐等知识以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进教学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崭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颜元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值得人们重视。综上所述,颜元是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士,提倡培养“实德实才”之士,冲破了封建理学的桎梏,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倡“实行”的教学方法,带来中国古代教学法上的手足解放运动,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否定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儒学教育,设立文武兼备、guangbo实用的教学内容,是教育有了新的生机;设漳南书院,将实学教育付之实践,为中国古代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颜元的这一系列创举,无疑对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第二篇中国近代教育第一章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一、选择题1.B(解析:闭关锁国是封建教育衰败的原因之一,而不是表现)2.A3.D4.A5.B6.C7.D8.B9.B10.D11.C12.A13.B14.A15.B16.A17.D18.C二、辨析题1.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答: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n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洋务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实质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鸦片战争后,中外交涉活动日渐纷繁,培养多方面的外交人才,特别是外国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都有两国交涉实用文种的规定,即以后在与中国的交涉中,只使用英文和法文,在三年内配送中文,待中国选派学生学习外文以后,即停附中文。这一歧视性的规定,迫使清政府做出了开办外语学校的决定。迫于外交需要,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只有英文馆,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讲习天文、算学,自此,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学习年限为八年。在同文馆的课程中,外语居于首位,汉文经学贯穿始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还向学生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帝国主义以宗教麻醉学生。在学校管理上,因经费由英国操纵的海关拨款门管理权由外国控制。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因此,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具有新的办学形式,且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之中,教育向前迈了一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局限性,殖民性。三、简答题1.介绍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答: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的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即: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招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西政指西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在《会通》篇中论证了二者的结合和共存:“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其本质还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次,中体西用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说明了这一问题。“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合之则两立,分之两亡。”;“中体西用”是“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深刻地揭露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实质。第二章普及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近代学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B2.C3.A4.D5.C6.A7.D8.B9.B10.C\n11.C12.A13.A14.B15.B16.A17.C18.D19.C20.D21.B22.D23.B24.B25.A二、辨析题1.我国近代第一部由国家公布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答: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颁布的学制,但它并没有得以实施,第一部公布实施的学制应该是癸卯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然而,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三、简答题1.早期改良派的基本教育主张包括哪些内容?答: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末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他们成分复杂,所受教育和生活经历也不相同,但都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危机和洋务运动的局限东有较深刻地认识,带有名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代表人物有:王韬、容闳、郑观应等等,他们在教育上的基本主张是:(一)全面学习西方鸦片战争后不久,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夷制夷”的口号,要求向西方学习,但是主要局限于向西方学习军事。后来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模式,既是对魏源思想的继承,也是对魏源思想的限定。早期改良派则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全面学习西学。(二)改革科举制度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阻碍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早期改良派对科举考试进行了的猛烈抨击,并要求改革科举,如王韬指出“诗文不废,人才不生”,郑观应指出“选材于学校”,即使不能做到,也应该改革科举。(三)建立近代学制作为早期改良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在对中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较早勾画出了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且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四)倡导女子教育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n2.“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实践主要有四个方面:(1)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两类,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如康有为在广州设立的万木草堂、陈宝箴、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创办的湖南时务学堂等。另一类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如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经正女学等。(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为了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派还创办了各种学会,如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等,并发行了各种报刊,如《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创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首次向朝廷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此后,康有为、王鹏运等也多次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但因一些大臣的反对未能实施。1898年,在光绪皇帝的严令督促下,总理衙门委托由梁启超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并于7月3日上报,光绪皇帝当即批准,并派吏部尚书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早在百日维新前就有议论,“新政”开始,便着手开办。将原设官书局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利用官书局原址。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以“欲培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为宗旨,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京师大学堂的任务,不仅在管理自身,还要成为各省学堂的表率,而且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大权。1898年9月政变发生,新政停止,但京师大学堂并没封闭,只是逐渐有名无实。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4)改革科举制度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客观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不久,光绪皇帝再次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3.简述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答:严复的“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此时他的“体用一致”思想表现为“全盘西化”和西学自成体用的倾向。2.对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认识。他把近代科学按从基础到应用的层次划分为三类:玄学(逻辑学和数学)、玄著学(如物理学、化学等)、著学(如天学、地学等),认为这三类学科连成一体,相资相用交叉发明。他还认为西学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运用考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创造新知和验证学理,不断更新、改进和发展。3.后来严复改变了以前“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要构建一种融会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从“体用一致”等观点出发,严复设想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是:小学阶段以十分之九的时间学习“中学”,并用明白易懂的汉文翻译西学中“最浅最实之普通学”,作为学生的辅助读物,小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作“条达妥适之文”,粗通经义史事。教学法应“减其记诵之功,益以讲解之业”。中学阶段西学占十之七,中学占十之三,主要教授西学,并且一切功课皆用洋文授课。高等学堂先经预科后进入专业学习,只设西学教习,不设中学教习。4.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答: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n,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颁布新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靠,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4.制定教育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在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四、分析论述题1.试评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答: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时期极其重要的领导人物,在维新变法期间,他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多的改革工作,写了大量文章宣传变法思想,参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在近代中国教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教育思想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针对中国当时的现状,梁启超认为国势的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并明确地将“开民智”与“伸民权”联系起来,为“伸民权”而“开民智”,权生于智,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他的“开民智”实具有科学与民主启蒙的内涵。后来梁启超觉察到“民智”和“民权”并不能划等号,教育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权利”意识,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奴隶性,因此他提出教育应该有宗旨。可见他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也是极为注重教育的作用。(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n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他所定义的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因而梁启超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资产阶级品质的新型国民。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相比洋务派、改良派等以培养效忠封建统治的人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很具有时代意义的。(三)论学制梁启超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5岁以下(幼儿期—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岁(儿童期—小学校期),14—21岁(少年期—中学校期),22—25岁(成人期—大学校期)四个年龄阶段,分别介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智、情、意、自观力(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契机,详细介绍了日本学者根据上述分期理论设计的《教育制度表》,其中,幼稚园2年、小学8年、中学8年、大学3至4年,分别对应《教育期区分表》中的四个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根据当时中国基础教育薄弱,中国留日学生因缺乏必要的普通知识,不适应高等专门学校的学习等事实和经验,他还提出了大办小学,缓办大学的建议。(四)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梁启超于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在文章中,梁启超对新旧学堂中的教师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时府州县学、书院和蒙馆等传统学校的教师都是一些不通六艺,不读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学的基本情况。中国急需普遍设立中、西学兼习的新式学堂,但不能依靠这些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师范学堂的具体设置方法和课程安排上,他主张参照日本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应在办理大学堂之前,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同时设立小学和师范学堂,师范学堂的学生同时兼任小学堂的教习,以后逐步提高师范生的程度,以至于可以担任中学堂和大学堂的教习。师范学堂的课程包括“六经”大义、历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国情状、格致专门等基础学科。另外,他认为有关“诲人之术”和“为教之道”的微言妙义,已略具于中国古代的《学记》,应加以发掘利用。重视女子教育也是梁启超维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从女子自养自立、成才成德、教育子女、实施文明胎教等方面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提出女子有耐心、喜静、心细等特点,与男子相比,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中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这一巨大的人才资源。他还指出女子教育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势的强弱,中国欲救亡图存,由弱变强,就必须大力发展女子教育,但发展女子教育必须从破除女子缠足陋习,给女子行动自由开始。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幼学》中,倡导对中国儿童教育进行改革。通过对中、西儿童教育的比较,他指出西人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中国则与之反;西人重视理解,而在中国注重识记;西人注意直观教学,实物教学,而在中国只注重言语文字。他建议中国应从编写儿童教学用书入手对儿童教育进行改革。总的说来,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代表的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方向,他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企图以教育改变国家的命运,“开民智”进而“伸民权”\n,这一点具有进步意义,体现了它自身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资产阶级固有的妥协本性,梁启超无法认识到改变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企图借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进行改良救国,是不可能的,因而其教育主张很多不能彻底实现,但其中的意识和趋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尤其是在教育公平、女子教育和向西方学习方面,梁启超有很多思想是值得褒奖的。第三章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C2.A3.B4.B5.A6.D7.D8.C9.B10.A11.C12.C13.C14.B15.B16.D17.A18.C(解析:1922年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同时因为效仿美国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为“六三三学制”)19.D20.B21.A22.B二、简答题1.简述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观念的特点。答: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继洋务教育在技艺层面上、维新教育在制度层面上接受西方教育之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开始在思想观念层面上自觉接受西方教育、跟上西方教育,表现出以下的特点:1.教育的个性化个性主义思想体现于教育主要是强调在教育上“使个人享自由平等之机会而不为政府、社会、家庭所抑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个人,又从尊重儿童始。同时,尊重个性意味着不以“不一单调”的模型塑造个人,让社会淹没个性。并且学校教育尤忌“随便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2.教育的平民化教育关注点的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可见的现象。当时不少人都提出必须坚持教育的“庶民”方向,打破以往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治人与被治种种差别的阶级教育。提倡“庶民”教育是因为民众之苦和蕴藏于民众中的无限智能。3.教育的实用化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务实教育成为共识。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适应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思考和解决“教育与生计关系”成为不少教育家孜孜以求的事业,从观念上解决了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学校内部须进行全面改革,强调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强调学生主动、创造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须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以求普通学校教育摆脱传统的束缚。4.教育的科学化教育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陈独秀等民主主义者开始用科学的精神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指出学校引进了数理化生地之类学科,并不表示学校在进行科学教育,社会在讲究科学,重要的是要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入到社会各项事业,渗入到教育,改变人民的态度和观念。2.1922年学制的内容和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从1919年第五届年会起开始讨论修改学制系统,经过三届年会讨论决议,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的学制草案稍作修改,又交同年10月在济南召开的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征询意见,最终,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主要内容有:\n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新学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学制上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第三,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第四,新学制增强了职业教育,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第五,在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第六,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三、分析论述题1.试分析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答:蔡元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在五四时期,他接受了在当时学风低下、自由散漫的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思想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得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指的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有理,尚未达到自然淘汰的命运,即是彼此相反,野人他们自由发展。其实只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取地位。这一办学理念反映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在这个原则下,他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造,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二)改革北大的具体措施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这是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他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据此,他一方面延请了学有所成,富有声誉的专家学者来北京大学任教,另一方面也辞掉了一些不称职的中外教师。第三,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在将北大导向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蔡元培还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对于私生活糜烂,甚至于引诱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则予以坚决解聘。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n是他办理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这一原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为了贯彻落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蔡元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成立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全校每5名教授中选举评议员1人,校长为评议长)第二,成立全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行政会议(下设各种委员会分管各类事务)第三,建立全校教务传导机构:教务会议及教务处(各系主任组成)第四,建立主管全校人事和事务工作的机构:总务处第五,成立各学门教务管理机构:教授会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三)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教育启示1.大学应当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大学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学生都应当热爱学问,培养自己的学者风范。2.大学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责,应当担当起带领社会风气的责任,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大学代表一个社会最高层次的群体的精神面貌,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标志,应当有强烈的责任心来维持这种好的精神状态。3.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要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教育要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尽一份责任,同时也兼顾学生的技能和道德的教育。4.大学的管理者、办学者,应当好好审视大学的意义、角色,做好正确的定位,只有把握好大学应有的特点,应做的事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办学校制活。第三篇中国现代教育第一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一、选择题1.C2.A3.D4.B5.B6.D二、简答题1.简答介绍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答:\n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5次政治会议通过蔡元培等人的提案,撤销广州国民政府的教育领导机构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观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随后,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组织法》。10月1日,大学院正式成立。根据大学院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隶属国民政府,管理全国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宜。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审议通过了《大学区组织条例》,并于次年公布《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1所,大学设校长1人负责大学区内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大学区下设高等教育处、普通教育处、扩充教育处等。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由大学校长教授、中学校长教员、小学校长教师、教育团体等组成。2.简单介绍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教育发展的状况。答:从国民政府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直至抗战胜利,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教育发展状况很复杂,各级各类教育因自身的基础和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一)初等教育国民政府时期的初等教育与当时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一样,依时事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27—1937年是初等教育的稳定和发展时期,一方面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为旗号,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同时教育建设实行法制化,也给予教育发展以一定保障,民国初等教育于此时基本定型;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提出“抗战建国”的口号,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的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发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国民教育的实施受到扼杀,初等教育也同样走向衰败。(二)中等教育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等教育也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统治的最初十年里,通过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的颁布,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发展主要体现于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而非数量的增加。抗战时期由于采取“抗战救国”方针,中学数量增长较快。抗战胜利后,全国中学的数量达到最高点。(三)高等教育国民党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前十年可以说是稳步发展,逐步定型。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里开始下挫,但到抗战胜利后,大学学校和学生数量都达到最高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一、选择题1.A2.C3.B4.A5.D(解析:“战士须作平时看”是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时期提出的)6.C7.B8.D9.A10.C二、简答题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答: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一)对青年问题的分析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导致诸多身心问题;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上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二)全人生的指导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n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总之,杨贤江认为完满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第一,健康生活(体育生活):个人生活的资本。第二,劳动生活(职业生活):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第三,公民生活(社会生活):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第四,文化生活(学艺生活):可增添人生情趣,促进社会进步。另外,他还提出具有正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奋斗性、多趣性、认真性。最后,他强调生活的宗旨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的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这就是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2.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答: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和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和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3.简要介绍抗大的教育情况。答: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1)抗大概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1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2)抗大的教育方针抗大的教育方针是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激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所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n抗大非常重视对学院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4)抗大学风有关抗大的学风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三章民主教育家的教育探索一、选择题1.D2.A3.D4.C5.B6.C7.A8.A9.A10.A11.D12.B二、简答题1.简述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目的和方针几个方面:(1)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第一,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第二,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作用: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第三,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黄炎培认为可以概括为“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其中“一贯的”是指: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并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整个的”是指:不仅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正统的”是指:应破除以为升学作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2)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3)职业教育的方针第一,社会化: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内涵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第二,科学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包括物质方面的工作和人事方面的工作均需遵循科学原则。(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5)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是黄炎培对职业教育道德的总结。2.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答:乡村教育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社会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社会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其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建筑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分析、中西文化的比较之上。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起源于对中国社会问题症结的分析,而乡村建设是解决这种症结的途径。(1)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梁漱溟指出,中国社会自始自终走着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表现为遇事安分、知足、寡欲、摄生,取一种向自身内求“调和持中”\n的有理智、有意识的态度。中国文化追求人与人之间真的妥洽关系的仁的生活,因此世界文化的未来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中国问题的解决只有从自身固有文化中寻找出路。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2)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乡村建设第一,从社会历史看,中国自周代起就已脱离了阶级社会,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阶级对立,“中国旧社会可说为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之下,不会产生阶级对抗。因此社会革命在中国已不可能,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乡村建设。第二,从社会现状看,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道德和理性的根在乡村,要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乡村教育入手;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已被破坏得不堪收拾,乡村经济尤甚,中国如要从头建设,必须一点一滴从乡村建设起。所以,乡村建设是乡村被破坏而激起的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新组织构造的运动。(3)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乡村建设就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一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失调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它的功能在于延续文化而求其进步。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改造其实是一个如何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方文化,融现代文明以求自身文化长进的过程,这不过是个教育的过程。所以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4)乡村教育的实施①乡农学校的设立:以教育的力量替代行政的力量。乡农学校分村学和乡学两级。乡农学校的组织结构按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级别形成。组织原则是政教养卫合一,经教统政;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归一。②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所有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课程分二大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到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另一类是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否认阶级斗争,体现了消极的一面。可取之处在于认识到中国问题是农村问题,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是有识之风,对农村有一定的贡献。三、分析论述题1.评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答: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就学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直接影响于杜威教育思想。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①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n第一,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和教育是同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二,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②社会即学校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③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造成“田呆子、书呆子”,长不出科学的种子。第二,因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原则下,相应对课程教材也提出也改造意见:以培植学生的生活力为追求,遵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学科知识为原则的课程传统。这就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有六大特点,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1946年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能够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问寻生活中的学习机会。最后生活教学论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非常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n外国教育史部分题集及答案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一下那种教育起源论()A.生物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进位计算法的是()A.古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古埃及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9.古儒学校是印度的教育形式()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D.吸纳外国学者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二、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n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士D.雄辩家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4.智者实际是指()A.聪明的人B.统治者C.教育家D.职业教师5.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A.《荷马史诗》B.产婆术C.七艺中的“前三艺”D.七艺中的“后四艺”6.以下哪一个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7.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A.柏拉图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8.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哲学家B.治国人才C.公民D.军人9.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10.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11.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1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种美德是()A.智慧、勇敢、博学、公正B.勇敢、节制、正义、公平C.智慧、勇敢、节制、正义D.博学、多才、仁爱、礼让13.柏拉图认为教育应当培养的最高目标是()A.哲学家B.政治家C.公民D.哲学王14.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5.《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16.认为人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知识,只是在灵魂依附肉体时所有知识都被遗忘了,这是()A.洛克的“白板说”B.柏拉图的“回忆说”C.苏格拉底的“产婆术”D.昆体良的“雄辩术”17.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指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18.下面哪一点不是灵魂论的教育意义()\nA.人的身上有动物性,教育不能违背人的本性B.人是有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遵从理性的引导C.发展人的理性,引导人的欲望,关键靠的是智育D.灵魂论为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三个部分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19.在教育作用方面,强调天性、习惯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引出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三者关系论争的人物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柏拉图20.“美德即知识”是哪位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提出来的()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21.首次倡导文雅教育的人是()A.亚里士多德B.卢梭C.苏格拉底D.昆体良22.教育史上第一个对教育进行年龄分期的是,他的这种年龄分期的依据是。()A.柏拉图人的发展的自然规律B.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C.柏拉图灵魂论D.亚里士多德灵魂论二、简答1.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3.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请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2.评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古罗马王政时期的教育是以()为主。A.私立学校教育B.公立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教会教育2.“卢达斯”是古代哪个国家的学校名称()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埃及3.以下哪一项是古罗马时期初等学校重要的教学材料()A.《十二铜表法》B.《吠陀经》C.《荷马史诗》D.《雄辩术原理》4.古罗马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为最高目标。()A.家庭教育农民B.私立教育国家公民C.国立教育官吏和顺民D.私立教育演说家5.古罗马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监督和控制是在哪个时期()A.王政时期B.共和早期C.共和晚期D.帝国时期6.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A.农民和军人B.官吏和顺民C.演说家D.哲学家7.堂区学校的性质是()A.古罗马国立修辞学校B.基督教教会学校C.中世纪世俗学校D.培养演说家的雄辩术学校8.以下几个人物,哪一个不是古罗马的教育家()A.昆体良B.西塞罗C.狄德罗D.奥古斯丁9.西塞罗的代表作是()\nA.《论雄辩家》B.《雄辩术原理》C.《忏悔录》D.《大教学论》10.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11.西塞罗认为合格的雄辩家应当符合很多条件,以下哪一点不包含在这些条件内()A.雄辩家要宣传正义,因而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重要B.雄辩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C.雄辩家应当具备修辞方面的特殊修养D.雄辩家要有优雅的举止风度12.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罗提出了的教育主张。()A.德行重于智慧B.“人道”C.美德在于实践D.自制是德行的基础13.《雄辩术原理》是谁的著作()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昆体良D.第斯多惠14.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分班教学,引发班级授课制的萌芽的是()A.夸美纽斯B.柏拉图C.奥古斯丁D.昆体良15.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其代表作是。()A.奥古斯丁《忏悔录》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C.亚里士多德《忏悔录》D.但丁《神曲》16.以下几位思想家,相比之下,其思想与其他三位差别最大的是()A.亚里士多德B.洛克C.奥古斯丁D.培根二、简答1.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2.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2.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A.“外学”B.“内学”C.俗人D.留学生3.晚期修道院的主要课程体系是()A.基督教教义B.哲学C.骑士“七艺”D.七艺4.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B.修道院从产生的时候就与以往基督教教会学校不同,不仅训练教会成员,也培养世俗子弟C.修道院即是一种宗教机构,也是一种教育机构D.修道院并不是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唯一形式5.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创办的。()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康德6.西欧世俗教育中的骑士教育,实质上是一种()A.贵族特权教育B.特殊的家庭教育C.私立学校教育D.公立学校教育7.以下哪一项属于“骑士七技”之一()\nA.文法B.音乐C.算术D.弈棋8.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A.科学性B.民主性C.平等性D.宗教性9.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学校。A.等级性B.贵族性C.民族性D.世俗性10.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学校。A.教区学校学B.骑士学校C.宫廷学校D.耶稣会学校11.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是全部学科的“王冠”。A.科学B.神学C.哲学D.数学12.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的教育。A.教会封建主B.世俗封建主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13.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音乐等。A.物理B.吟诗C.几何D.生物二、辨析1.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形式,是普通人民的教育。三、简答1.简述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与机构,及其教育内容。2.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四、论述题1.评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办学特色,及其在历史的上的地位。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吠陀经》B.《圣经》C.《古兰经》D.《大藏经》2.以下哪种是拜占庭的教会教育形式()A.宫廷学校B.星期日学校C.昆它布D.主教学校3.阿拉伯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阿拉伯的教育形式()A.清真寺B.昆它布C.古儒学校D.府邸教育5.在拜占庭的教育中最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是()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宫廷教育二、简答1.古代阿拉伯的教育有何特色?其对世界文化教育有何影响?\n第二篇外国近代教育第一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选择1.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2.法国人文主义学者拉伯雷撰写了() A.《乌托邦》B.《太阳城》C.《巨人传》D.《散文传》3.文艺复兴的思想旗帜是() A.自然主义B.战斗无神论C.人文主义 D.人道主义4.最先揭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国的() A.加尔文B.马丁.路德C.斯图谟D.胡斯5.伊拉斯谟是欧洲()国的人文主义者。 A.德国B.尼德兰C.英国D.法国6.西班牙军官、天主教狂热信徒罗耀拉于1534年创立了() A.虔信派B.清教C.耶稣会教团D.加尔文教7.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的文化革命()A.奴隶主阶级B.封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8.以下几位哪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A.蒙田B.莫尔C.伊拉斯谟D.弗里吉奥9.由于创办“快乐之家”而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是()A.蒙旦B.拉伯雷C.莫尔D.维多里诺10.以下几项哪一项是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A.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主主义贵族主义普及性B.人本主义古典主义贵族性世俗性宗教性C.人本主义封建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D.人文主义古典主义贵族性世俗性普及性11.宗教改革运动最初产生于()A.德国B.尼德兰C.法国D.英国12.宗教改革中,主张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下,由国家办教育的是()A.路德派的教育改革B.加尔文派的教育改革C.英国国教教育改革D.天主教教育改革13.加尔文派在教育权的问题上,主张()A.教会至高无上,教育由教会负责B.国家应取代教会办教育C.国家和教会合作办教育D.教育权既不属于教会也不属于国家14.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称为新教教育,以下哪一个不是其“新”的表现()A.教育的世俗化目的B.破除了中世纪前教育的宗教性C.强迫义务教育D.国家对教育实行管理15.面对各地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自己以适应变化的世界,这种改革的产物是()\nA.修道院B.堂区学校C.新教D.耶稣会16.耶稣会教育中的精英学科是指()A.逻辑学B.哲学和神学C.天文学D.神学和文学17.耶稣会学校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模式,一切以《耶稣会章程》和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指导。()A.《组织管理反案》B.《天主教教义》C.《教学大纲》D.《圣经》18.新教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天主教教育相比,具有较强的()A.贵族性B.世俗性C.宗教性D.群众性19.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者的根本差异在于()A.形式不同B.教育内容不同C.教育方式不同D.服务的目的不同20.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改革,他们是天主教改革的导火线B.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在宗教领域的继续,宗教改革又使得罗马天主教在镇压革命的同时变革自身C.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领域的变革,宗教改革是一场新旧教的宗教斗争,天主教改革是自身的改良,三者无相互关联D.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二、辨析题1.耶稣会的教育活动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取得很大成功,是教育史上一个不小的进步。三、简答题1.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简述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的教育主张。四、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教育上的特色。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要素教育D.科学教育2.18世纪末,英国的“星期日学校”是由()倡导的A.洛克B.罗伯特·欧文C.罗伯特·雷克斯D.凯沙图华兹3.18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创制了()A.导师制B.葛雷制C.导生制D.道尔顿制4.英国的“公学”事实上是一种()学校A.私立学校B.公立学校C.平民学校D.贵族学校5.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6.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撰写了()\nA.《爱弥尔》B.《教育论》C.《教育漫话》D.《人的教育》7.英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式的标志是()法案的正式颁布A.巴尔福法案B.福斯特法案C.巴特勒法案D.哈多报告8.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学校三轨制D.多元制9.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的是()的成立。A.伦敦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耶鲁大学10.以下几位哪一位不是英国的教育家()A.爱尔维修B.斯宾塞C.赫胥黎D.培根11.提出“知识价值论”,认为学科是否重要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教育家是()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12.英国的四位教育家培根、洛克、斯宾塞、赫胥黎在教育主张上有一个共同点是()A.主张教育万能B.强调教育的贵族性C.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心理D.提倡科学教育13.19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体制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地方共权制D.自治制1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撰写了著名教育哲理小说()A.《林哈德与葛笃德》B.《爱弥儿》C.《教育诗篇》D.《巨人传》15.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狄德罗B.爱尔维修C.卢梭D.夸美纽斯1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权主要掌握在()手中。A.国教B.天主教C.议会D.封建贵族17.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以下不属于这一内容的事()A.主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C.主张实行普及义务教育D.提倡教育内容的世俗化、科学化18.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设立的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是()A.帝国大学B.柏林大学C.文部省D.法兰西教育部1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规定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是()A.《费里法案》B.《拿破仑法》C.《基佐法案》D.《富尔法案》20.法国的教育家()提出了“教育万能论”。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21.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对教育与社会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A.拉夏洛泰B.狄德罗C.康德D.涂尔干22.以下几位哪一个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爱尔维修B.伊拉斯谟C.卢梭D.狄德罗23.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论国民教育》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A.拉夏洛泰B.涂尔干C.爱尔维修D.卢梭24.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25.泛爱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巴西多B.康德C.洪堡德D.赫尔巴特\n26.19世纪初,对德国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改革的是( )  A.黑格尔B.洪堡 C.费希特 D.赫尔巴特27.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是( )  A.文科中学B.实科中学 C.文实学校D.文法学校28.巴西多的()一书,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A.《泛爱读本》B.《初级读本》C.《大教学论》D.《爱弥尔》29.1810年德国文教总管洪堡所创立的()对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A.文教部B.帝国大学C.慕尼黑大学D.柏林大学30.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第斯多惠C.福禄倍尔D.洪堡31.18世纪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A.实科中学B.文实中学C.学园D.文科中学32.以下几位教育家中不属于德国教育家的是()A.康德B.费希特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33.美国独立前,移植的主要是()  A.法国教育 B.英国教育 C.德国教育 D.荷兰教育34.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是()  A.贺拉斯·曼 B.帕克 C.杜威 D.克伯屈35.美国的教育领导体制,是典型的()  A.中央集权制 B.地方分权制 C.中央地方共权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36.北美殖民地时期,北、中、南三个地区中教育最落后的一个是()A.南部B.中部C.北部D.都一样37.美国教育由州一级管理的教育分权制度首先是在()确立的。A.宾夕法尼亚B.华盛顿C.马萨诸塞D.马里兰38.使美国各州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现代教育体制的是()A.公立学校运动B.《毛雷尔拨地法》C.美国的独立D.学术大学的创建39.为了解决工农学院的经费问题,拨地办学,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A.《费里法案》B.《史密斯—休斯法》C.《巴特勒法》D.《毛雷尔法》40.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分权制,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央设立教育领导机构的必要性,为此设立了()A.州教育委员会B.教育总署C.文部省D.学术型大学41.倡议并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A.彼得大帝 B.罗蒙诺索夫 C.叶.卡特琳娜 D.乌申斯基42.被称“俄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  A.别林斯基 B.乌申斯基 C.皮洛果夫 D.托尔斯泰43.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  A.《祖国语言》 B.《儿童世界》 C.《人是教育的对象》D.《人的教育》44.乌申斯基教育体系的原则是( )  A.教育的民主性 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直观性 D.教育的神学性45.俄国近代复杂、紊乱的学制仍以( )为主要特点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多轨道 D.中央集权制46.俄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是1786年的()A.《大学附属学校章程》B.《国民教育暂行章程》C.《国民学校章程》D.《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n47.17世纪中叶,俄国实行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开设普通和专门学校,创建科学院,使教育得到很大进步,这是()的成果。A.叶卡捷琳娜改革B.亚历山大一世改革C.罗蒙诺索夫改革D.彼得一世改革48.以下哪个是莫斯科大学的特点()A.世俗性B.贵族性C.等级性D.宗教性49.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的章程是()A.《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B.《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C.《女子学校令》D.《国民学校章程》50.1871年7月,日本成立了统一领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机构()  A.帝国大学 B.文部省 C.国家教育委员会 D.教育部51.1872年,日本文部省仿效法国教育制度而制定了()  A.学制令 B.教育令 C.帝国大学令 D.中学校令52.福泽渝吉的教育代表作是()  A.《劝学篇》 B.《学制令》 C.《实业补习学校规程》 D.《全人教育论》53.日本从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A.20B.19C.18D.1754.1886年日本的东京大学改称()A.国立大学B.市立大学C.帝国大学 D.私立大学55.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A.《学校令》B.《学制令》C.《帝国大学令》D.《教育敕谕》56.1886年,日本颁布的各种法令统称《学校令》,以下几项不属于其中的是()A.《大学校令》B.《师范学校令》C.《帝国大学令》D.《中学校令》57.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是()A.《国民学校章程》B.《学制令》C.《教育敕谕》D.《帝国大学令》58.日本近代教育与其它国家相比,有明显的()A.封建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资本主义色彩D.贵族性59.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手中。A.教会B.皇室、藩国C.倒幕派D.支部省60.19世纪欧美和日本的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的过度B.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C.教育心理学化倾向,教学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D.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二、辨析题1.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三、简答题1.请简述近代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状况。2.简述洛克提出的教学方法。3.请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4.巴西多的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请简要介绍洪堡对德国教育的改革及其意义。\n6.简述康德的教育思想。7.简要介绍费希特的国民教育主张。8.简单介绍乌申斯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9.简述近代美国教育的概况。10.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分析论述题1.阐述近代法国教育的特点。2.论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第三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伟大家教育。()A.法国B.美国C.德意志D.捷克2.以下作品哪一个不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A.《初级读本》B.《世界图解》C.《母育学校》D.《大教育论》3.夸美纽斯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的矛盾在他的思想中表现为()A.其思想既有民主主义,又有人道主义B.其思想既有民主性,又有宗教性C.其思想摇摆不定,自相矛盾D.其思想既有宗教性,又有反宗教性4.夸美纽斯的教育目的观有两面性,其中民主主义的一面体现在()A.现实性目的认为宗教是未来世做准备B.宗教性目的认为宗教是未来是做准备C.现实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D.宗教性目的认为教育使人认识世界,以享受现实的幸福5.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A.使天赋得到发展B.改造社会、国家C.使人身心健康D.“使人得救”6.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存在两个重要教育原则是()A.直观性巩固性B.顺应自然直观性C.顺应自然泛智D.泛智直观性7.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是指()A.教育内容泛化B.教育对象泛化C.教育方法泛化D.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泛化8.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与C.量力性D.发展性9.夸美纽斯在道德教育中纳入的一个新概念是()A.爱国教育B.公德教育C.劳动教育D.绅士教育10.以下这些教育史上的创举,不是由夸美纽斯提出来的是()A.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B.第一个提出分班教学C.第一次提出统一的学校体系D.第一个提出较完整的教学原则11.卢梭的教育思想都反映在()A.《论教育》B.《爱弥儿》C.《十日谈》D.《泛智学校》12.卢梭是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这种思想是以为理论基础的。()A.神学主义唯心主义B.实用主义心理学\nC.自然主义白板论D.自然主义性善论13.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反封建的程度特别强,其原因是()A.生于小资产阶级新兴时期,受环境影响B.出生于小生产者家庭,代表下层人民,资产阶级革命意识强C.受到伏尔泰的启发、教导,投身革命D.生活经历特别坎坷,所以反社会性很强14.卢梭将教育分为哪三种()A.自然教育人为教育神的教育B.自然教育人为教育国家教育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的教育D.自然教育神的教育自我教育15.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是一种()A.消极教育B.道家教育C.积极教育D.“白板说”16.以下哪一点不是卢梭的“自然人”的特征()A.不受传统束缚B.自食其力C.热爱大自然D.身心健康17.卢梭认为,适合进行道德教育的人生阶段是()A.婴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18.裴斯泰洛齐是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A.自然主义B.经验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19.裴斯泰洛齐是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A.瑞士B.瑞典C.德国D.法国20.以下各项哪一个不是裴斯泰洛齐一生中的教育实践()A.创办“儿童之家”B.创办“新庄”教农民技术C.创办斯坦茨孤儿院D.创办布格多夫小学21.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A.《忏悔录》B.《民主主义与教育》C.《林哈德与葛杜德》D.《少年维特之烦恼》22.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家。()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卢梭23.裴斯泰洛齐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构成的,这是学习的开始。()A.统觉团B.要素C.回忆D.恩物24.在裴斯泰洛齐看来,道德教育的要素是()A.对母亲的爱B.感觉、观察力C.乐于助人D.博爱、仁义25.从要素教育思想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智育应当通过哪些课程来进行()A.算术几何语文B.政治历史神学C.逻辑辩证历史D.算术几何音乐2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斯泰洛齐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齐一生有无数教育实践,一直就有意识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贫儿之家”明确地把学习与手工劳动相结合,标志着裴斯泰洛齐有意识地将教学与劳动结合了起来;D.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反映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关系的新要求。\n27.赫尔巴特是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28.西方历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并建成一门科学的思想家是()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蒙台梭利D.赫尔巴特29.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提出的。()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30.在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中,根据学生“思辨”的兴趣应当开设的课程是()A.自然B.数学C.文学D.神学31.“统觉”的研究,对赫尔巴特课程设置的启发是()A.课程设计应遵循“相关”、“集中”的原则B.课程内容应当与儿童的经验、兴趣一致C.儿童课程选择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顺序D.儿童课程应经常更换32.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A.三个阶段B.四个阶段C.五个阶段D.六个阶段33.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当中,与教学的“联想”阶段相对应的学生的“兴趣”阶段是()A.注意B.行动C.期待D.要求34.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当中,“明了”教学阶段,教师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应用B.交流C.综合D.叙述35.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A.卢梭B.凯兴斯泰纳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36.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A.意大利B.法国C.美国D.德国37.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从而提出了的教学原则。()A.统一B.顺应自然C.发展D.创造38.福禄培尔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是以为主要特征的。()A.恩物与游戏B.活动与游戏C.活动与工作D.工作与纪律39.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名称为()A.恩物B.串珠C.工作D.玩具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2.简要介绍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三、分析论述题1.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3.试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4.请阐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第三篇外国现代教育\n第一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一、选择题1.“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A.美国B.欧洲C.全世界D.亚洲2.新教育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英国人雷迪创办了阿波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B.法国人德莫林创办了罗什学校C.德国人利茨创办了“乡村寄宿学校”D.1912年国际新教育联盟在瑞士成立3.新教育运动推行的教育目标。()A.儿童中心B.活动中心C.家庭中心D.社会中心4.1921年法国新教育联谊会出版了,宣传新教育理论。()A.《新教育》B.《新青年》C.《新时代》D.《新世纪》5.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A.帕克的昆西教学法B.尼尔的夏山学校C.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D.利茨的乡村教育之交6.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蒙台梭利C.赫尔巴特D.梅伊曼7.《实验教育学》一书首先是由出版的。()A.梅伊曼B.拉伊C.杜威D.凯兴斯泰纳8.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A.凯兴斯泰纳B.蒙台梭利C.拉伊D.裴斯泰洛齐9.凯兴斯泰纳介绍的“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A.两者互为目的B.前者是目的,后者是途经C.二者毫不相干D.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的10.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A.德国B.美国C.瑞士D.意大利11.蒙台梭利把人从出生到六岁统称为()A.创造期B.胚胎期C.个性形成期D.平稳发展期12.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是()A.自主B.自由C.纪律D.平衡13.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A.美国B.欧洲C.亚洲D.德国14.与“新教育运动”相比,以下哪个不是进步主义教育的特征()A.更关心普遍民众的教育B.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C.更重视学校民主化D.更关注幼儿15.“进步教育之父”是指()A.赖斯B.杜威C.帕克D.蒙台梭利16.“进步主义教育七原则”不包括()A.健康B.自由C.道德品格D.职业17.1929年大萧条后,进步主义产生分裂,其产物是()A.改造主义B.结构主义C.实用主义D.人本主义18.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杂志是()A.《新时代》B.《进步时代》C.《新教育》D.《进步教育》\n19.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当中,杜威创办了()A.芝加哥学校B.哥伦比亚学校C.夏山学校D.阿波茨霍尔姆学校20.以下哪一项不是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教育实验()A.约翰逊的有机学校B.帕克的昆西教学法C.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D.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21.主张取消课堂,代之以“合约”教学,采取个别教学方法的是()A.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B.帕克和斯特的道尔顿制C.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D.约翰逊的有机学校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简述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3.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三、论述题1.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在英国,标志着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表明国家加强对教育管理的法案是()A.《巴尔福教育法》B.《巴特勒教育法》C.《费舍法案》D.《费里法案》2.近代英国普及初等教育的法令是()A.《巴尔福教育法》B.《巴特勒教育法》C.《费舍法案》D.《费里法案》3.《哈多报告》确定的英国教育体制是()A.单轨制B.双轨制C.三轨制D.四轨制4.在英国教育体系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一轨的文件是()A.《哈多报告》B.《斯宾塞报告》C.《巴特勒教育法》D.《费舍法案》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1944年教育法》的内容()A.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B.地方当局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提供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C.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D.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6.英国的综合中学运动发生的时间大概是()A.《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B.《雷沃休姆报告》实施后C.《哈多报告》提出前D.《斯宾塞报告》提出前7.“罗宾斯原则”指的是()A.以成人教育为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B.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C.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nD.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8.60年代末期,英国创立的开放大学是以为对象的。()A.成人教育B.职业教育C.师范教育D.特殊教育9.《雷沃休姆报告》主要是针对哪个教育阶段的()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继续教育10.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A.《1944年教育法》B.《巴尔福教育法》C.《1988年教育改革法》D.《雷沃休姆报告》11.1919年,法国的“统一学校运动”主要的主张是()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B.普及义务教育C.打击双轨,实现单轨D.大力发展中等教育12.1937年,法国教育部长提出学制改革,实现初级中学教育的统一,有力冲击了双轨制。()A.让.泽B.郎之万C.瓦隆D.哈比13.在法国历史上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职业技术法案是由提出的()A.郎之万B.阿斯蒂埃C.瓦隆D.让·泽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A.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B.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C.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D.提出加强职业教育15.70—80年代,法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师范教育16.近代法国的改革中,以加强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是()A.《哈比改革》B.《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C.《1959年教育改革法》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17.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这些改革未曾涉及的方面是()A.中等教育B.高等教育C.师范教育D.职业教育18.近代是欧洲各国教育大发展的时期,然而曾出现重大的倒退()A.法国B.德国C.日本D.苏联19.1959年,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其中没有涉及的是()A.初等教育B.基础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20.二战后,德国规定联邦各州的所有儿童应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法案是()A.《总纲计划》B.《汉堡协定》C.《高等教育总纲发》D.《教育结构计划》21.二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是()A.《总纲计划》B.《汉堡协定》C.《高等教育总纲发》D.《教育结构计划》22.二战后,美国颁布的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肯定了美国的6-3-3学制的地位。()A.《国防教育法》B.《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C.《史密斯—休士法》D.《中小学教育法》23.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行的“八年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研究大学与中学关系,解决大学升学与就业的矛盾\nB.研究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C.研究双轨制所带来负面影响D.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24.初级学院运动实质上是对美国阶段教育改革的设想。()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25.近代,美国制定的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是()A.《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B.《国防教育法》C.《史密斯—休斯法》D.《中小学教育法》26.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防教育法》,主要内容不包括()A.加强中小学的基础教育;B.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C.加强职业技术教育;D.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27.以下哪一个不属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A.中小学的课程改革;B.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C.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D.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28.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发面,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教育过程》的报告。()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斯宾塞D.桑代克29.以下几个哪一个不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A.高等教育B.劳动教育C.基础教育D.职业教育30.以下几项哪一个在时间上不属于20世纪80-90年代()A.布什的教育政策B.《国教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C.《国防教育法》D.《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31.二战后,日本确定全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案是()A.《教育基本法》B.《学校教育法》C.《教育敕谕》D.《学校令》32.二战后,确定日本教育体系实行单轨制的法案是()A.《教育基本法》B.《学校教育法》C.《教育敕谕》D.《学校令》33.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除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以外,还有()A.临时教育审议会B.文部省C.教育部D.教育督察会34.以下哪一项不是临时教育审议会对日本教育改革体现出的原则()A.民主的原则B.尊重个性的原则C.国际化、信息化的原则D.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35.3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与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A.《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B.《统一劳动学校规程》C.《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D.《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36.以下不属于前苏联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科夫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3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代表作是()A.《论教学》B.《教育学》C.《发展性教学》D.《集体主义教育》38.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不包括()A.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B.平行教育影响原则C.高速度教育原则D.前景教育原则\n39.凯洛夫把教育过程归纳为()A.三个环节B.四个环节C.五个环节D.六个环节40.苏联教育家曾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A.乌申斯基B.米定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连柯二、简答题1.简述英国现代中等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2.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法国《郎之万—万隆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教育改革。5.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6.简述马克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7.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1.请评述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2.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第三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一、选择题1.“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_____的教育观点。A.柏拉图B.马卡连柯C.杜威D.奥古斯丁2.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_____教育理论家。A.唯物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3.“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______实验学校。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D.芝加哥4.“教育即生活”是____的教育观点。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卡连柯D.柏拉图5.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______。A.《普通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教育论》D.《人的教育》 6.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___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7.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是以为中心的教育。()A.儿童B.家庭C.社会D.活动8.以下哪一个不是杜威提出的教育基本原则()A.教育即生活B.从做中学C.儿童中心D.学校即社会9.杜威提倡的教学法是()A.三步法B.四步法C.五步法D.六步法10.在思维方法上,杜威提倡的是()A.发散性思维B.反省思维C.逆向思维D.批判性思维11.以下几位,哪一个不是改造主义的代表人物()A.科南特B.康茨C.拉格D.布拉梅尔德12.要素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巴格莱B.拉格C.杜威D.赫尔巴特\n13.以下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14.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提倡宗教教育的一个是()A.新托马斯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分析教育哲学15.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新托马斯主义的观点()A.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B.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D.教育权应由国家掌控16.存在主义最初产生于()A.德国B.英国C.法国D.美国17.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18.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克思B.加涅C.布鲁纳D.斯金纳19.结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练习法D.反射法20.终身教育思想是由提出来的。()A.布鲁纳B.保尔.朗格朗C.托尔曼D.马斯洛二、辨析题1.杜威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三、简答题1.什么是改造主义教育?2.什么是要素主义教育?3.简要介绍终身教育的主张。4.什么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四、分析论述题1.请评析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n参考答案外国教育史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1.B2.A3.D4.D5.A6.A7.C8.D9.D10.B11.A12.B二、简答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答:古埃及是公园前3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很早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并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学校教育发展迅速。(1)当时古埃及学校的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①宫廷学校,主要有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②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③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④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2)古埃及学校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注重练习书写、词令;重视数学和计算。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机械教学为主,不重解释和说明;学生主要靠模仿进行学习,机械训练和背诵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儿童所不理解的,教学上又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因而,体罚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答:古印度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介绍其教育状况离不开对其中姓制度的了解。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对整个印度教育影响深远,印度教育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上。(1)有关婆罗门的教育:由于婆罗门属于印度的高级的僧侣阶层,使得婆罗门教育的发展超过任何其他阶层。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与此相适应,教育非常注重维持种姓等级和宗教意识。婆罗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净行期;二是家居期;三是林栖期;四是遁世期,认为人生是一个自我亲证的过程,是一个幼年学习,长大持家,老而修道,最后舍弃一切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从3~5岁开始,除了学习日常生活习惯外,儿童主要是在父母指导下,记诵用梵文写的《吠陀经》,书写在这一时期并不重要。公元8世纪后,婆罗门教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学校,被称为“古儒学校”\n。儿童入学要经过一定的考察,学习年限一般为12年。学习内容是《吠陀经》以及一些基础性的与读经有关的学科,如语音学、韵律学。在古儒学校里,教师主要采取体罚的办法管理学生。(2)佛教教育:印度佛教是根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但是它与婆罗门教有很大区别:一是反对“婆罗门第一”,主张“四姓平等”;二是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为了使教育面向大众,他们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来取代“梵文”,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僧徒学习12年,合格者为“比丘”(僧人),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在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诵为主;在高级阶段,教学采用了争辩和议论的方法。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一些著名的寺院吸引了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学习,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一、选择1.A2.C3.B4.D5.C6.D7.D8.B9.A10.C11.C12.C13.D14.A15.C16.B17.C18.C19.A20.B21.A22.B二、简答1.试比较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并简要介绍你从中得到的启示。答:雅典和斯巴达都是古希腊的著名城邦,二者的教育体制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1)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①政治上都是奴隶制城邦,教育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具有等级性,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战士还是公民,都是为国家政体服务的;②因时代要求,两者的教育都重视体育,斯巴达是为了征服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为了强大自己也重视体育教育,对公民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③二者的教育体制都有年龄分期,且比较完善: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婴儿出生经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以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收系统教育指导30岁;30岁成为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担任官职,战时则战斗,60岁解除兵役。雅典的教育体制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决定是否养育。7岁以前在家里接受教育,十分重视游戏和玩具的教育作用。7岁以后的男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7—12岁的男孩子进的学校有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13岁以后可以到角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16岁以后可以到体育馆接受更为系统的体育训练。18岁接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20岁,通过一定的仪式,成为正式公民。(2)虽然二者存在以上这些共同的地方,但是由于经济、政治条件的影响,二者的教育体制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①地理环境不同,造成经济、政治的差异。斯巴达处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平原,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岩石海岸,与外界交通不便,然而境内土壤肥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达。这种经济基础导致,斯巴达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雅典三面环海,有优良的港湾和丰富的矿藏,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贸易中心,这一点较斯巴达要优越许多。在此基础上雅典建立起奴隶主民主政体。这一点直接决定了斯巴达的教育有较强的专制性,而雅典的教育体制民主色彩比较浓厚。\n②不同的政治体制,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由于斯巴达的政治是军事贵族专制,对内要奴役土著居民,对外要防御外敌,因而其教育目标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相应地其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雅典在政治上是奴隶主民主政体,教育的民主色彩较重: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教育内容上德、智、体比较兼顾,设置了文法、修辞、体操、音乐等各种类型的学校,方法上也比较重视启发诱导。(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斯巴达的教育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受专制政体的影响,教育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崇尚武力,教育是以为国家服务为核心的;而雅典的教育建立在发达的工商业经济的基础上,在民主政体下,教育注重对国民身心的培养,带有较浓的民主色彩。而事实上,雅典的教育要比斯巴达的更发达,产生了大量著名的教育家,为后世留下许多教育经典。这就启发我们,教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其发展并不是与其他社会因素相孤立的,它受到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的进步、人的和谐发展需要有民主的体制来支撑。2.简述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答:(1)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2)智者云游各地进行讲学,积极参加各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他们虽没有统一的哲学见解,但却形成了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智者不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第一,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第二,传播文法、修辞、哲学的内容,扩大了教育内容,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作为职业教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也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一方面,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轮,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联系获得的。古典时期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答: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是雅典迅速走向衰落的时期,见到了社会的混乱、多变、无序、争斗、罪恶,从而萌生了探求一个稳定、和谐、正义、不变、完善的理想社会的宏愿,并且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这一理想,他的这些想法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理想国》的教育观中,主要内容包括:(1)高度肯定教育作用。在理想国中,爱智慧、掌握真理的哲学家居于统治地位,有勇敢美德的军人居于辅佐地位,第三类人则是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哲学家是生来含有黄金的人,军人生来含有白银,手工业者和农民则生来只含有铜和铁。一个人属于哪一类,不是决定于他的血统和财产,而是决定于其天赋、及在教育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才德。\n(2)理想国的教育特点: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这种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习与实际锻炼始终结合。认为女子应当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实际就是看问题的立脚点和世界观的转变。教育要培养人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转离变化着的感性世界,看到真理、本质理念,认识最高的理念——善。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要求不强迫孩子们学习,主张采用做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游戏必须是合法的。柏拉图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节制的思想,认为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3)对《理想国》中教育观的评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体现出许多优点: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后来成为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反对强迫学习,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这些就是《理想国》中教育观的积极因素,对后来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期影响。但总的说来,其思想也有很明显的局限:过于强调一致性,用一个刻板的模子塑造人,忽视个性发展;且拒绝改变,认为变革会给国家带来危害,这些观念的负面作用也不小。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灵魂论的组成成分处发,论证了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1)灵魂论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2)灵魂论的教育意义灵魂论在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人品欲望肆虐,不听从理性的指导,人就降低成为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通过对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亚里士多德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他本人也在这方面做出示范,按照人的自然发展顺序,把人分为三个阶段,并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渗透于其中。三、分析论述题\n1.请评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答: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阶段。他自幼出生于雅典一个手工业者家庭,母亲是一个产婆,家庭条件较艰苦。而苏格拉底自己相貌丑陋,不修边幅,很不招人喜欢。然而,苏格拉底却对哲学和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当时无固定的学校,他向所有有学问的人学习,阅读所有能得到的诗人与哲学家的作品,成为了一个有全面教养的人。他的一生以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为乐,从不收取学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吸引了许多学生,因而得到很多有学问的人的欣赏和尊重,影响了不少人,是西方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很可惜却因被人诬告而被当局判死刑。苏格拉底在教育上的观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首先对于教育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不论是天资聪颖的人还是天生比较愚钝的人,都必须勤学苦练,否则好的秉赋会散失。他认为,只有人不能预测结果的事才是有神掌握的,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建筑、农艺|治国等)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因而,他不论人的身份、地位,对于向他请教的人一律赐教,对于见到的不合理的事他也上前说教,企图以教育来改变身边的每个人。也正因为教育有这么重要的意义,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当当成一件国家大事,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培养治国人才。当时,雅典对选举统治者采取的是抽签的办法,苏格拉底是一个爱国者,深爱自己的母邦雅典,为雅典的安全英勇战斗,严守雅典的法律,但他对用抽签的办法挑选国家官员的传统一再批评,认为把管理国家的大事交给偶然中签的随便什么人,而不问其才德,这是不负责任的极端民主。他提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这种人才。那么,培养这种人最关键的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认为应当是道德。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自然哲学,到苏格拉底中年,雅典从繁荣走向衰败,社会问题成堆。自然哲学已经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为此他提出了研究道德的哲学。针对智者所说的真理因人而异,没有普遍的真理,苏格拉底提出异议,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因而,苏格拉底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这一见解影响了柏拉图对共性、理性的探求。经过对伦理问题的长期探索和总结,苏格拉底得出了一些重要的、有影响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学会做人,可见他把德育放到高于德育和智育的位置。其次,提出了“智慧即德行”的著名论点,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智慧即德行的论断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既然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行为,也就是说德行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便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此外,苏格拉底还提出“自制是德行的基础”、“守法就是正义”、“身教重于言传”等重要的道德教育观点,并且以身作则,自己就是高尚道德的典范。从上面的教育目的出发,苏格拉底对教育内容也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因而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同时,苏格拉底还很注重体育锻炼,认为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可见,苏格拉底已经明确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的三者同样重要。苏格拉底的思想特点除了反映在上述这些教育思想种以外,也表现在他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上,他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n。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而是通过探讨和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第三,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总之,苏格拉底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伟大人物,他把教育放在国家大事的位置上,强调教育与政事的结合;苏格拉底对伦理学的研究是前所未有的,开拓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的新纪元,从而为道德教育奠定了更加丰厚的理论基础;苏格拉底不仅总结自己经验提出有异于前人的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而且也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助产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影响了后世很久,至今教学领域还很提倡类似这样的启发教学方法。因此,苏格拉底在教育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虽然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有其难免的弊端,但仍是一份有价值的精神遗产。2.评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影响。他自幼父母双亡,在亲戚的帮助下,到过许多著名学园求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还解剖过动物和人的胚胎,其教育著作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从其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中窥见其教育思想的胚胎。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事物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觉的源泉,而经验和感觉则是理性思维和概念的源泉。概念由感觉产生,是知识的高级阶段。认识事物的一般,从感觉上升到理性思维,认识共相、概念,这是科学的任务。这些观点都为其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它的教育思想总的看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灵魂论首先,亚里士多德根据其灵魂论提出教育应当包含体育、智育和德育。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当营养的灵魂单独存在时,是属于植物的,如果它还有感觉,则属于动物的灵魂。如果它既是营养的,也是感觉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是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使灵魂的三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论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第一,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不承认它是违反人的本性的,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又不同于动物,人具有理性,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使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人品欲望肆虐,不听从理性的指导,人就降低成为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于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这一论断很重要,虽然含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是认为教育包含德、智、体这在当时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其影响一直延伸到现在。(2)教育的作用\n在分析教育的内容的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论证了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他认为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因素中教育显然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只有当法制、良好的环境影响、正确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形成合力时,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的雏形,也是卢梭划分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的教育的张本。不同的是卢梭认为后两者应服从前者,亚里士多德坚持天性、习惯服从于理性的指导。可见,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为教育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不愧为教育先驱,他的这些论证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在学校、家长教育儿童方面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白板说除了用灵魂论解释教育的内容,用天性、习惯、理性分析教育的关系以外,亚里士多德还以“白板”、“蜡块”为喻,生动分析了教育过程的作用机制。他在其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用蜡块与金戒指比喻感觉和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取其质料,“正如蜡块只把金戒指的印记印在自己身上,而不取黄金本身”。人的灵魂也就像一块什么也没有的白板或白纸,它能接收对象的知识。也就是说人接受教育,就如在白板上图画,人能吸收外界提供的知识。这种观点的提出确认知识是从外面经过感觉进入意识的,与柏拉图知识即回忆的理论相对,这是古希腊在认识论上的一个成就,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但这个比喻的合理性有限,因为人的灵魂与蜡块不能等同,感觉印象进入灵魂时,经思维加工引起了灵魂的改变,而蜡块印了戒指后其性质没有变,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的考虑有所欠缺;其次,人与外界关系不是纯粹的被动关系,认为外界给什么人就学什么,过于绝对。(4)教育对象最后,亚里士多德还对教育对象做出了规定,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人人都应受一样的教育,认为教育应有法律规定,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以上这些就是亚里士多德主要的教育观点,其思想较前人更加系统,并且提出许多重要的议题,在世界教育史上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没有把理论停留在纸上,而是结合到自己的实践中:根据人的自然发展,将人的教育进行分期,对实际教育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提倡胎教和婴幼儿教育,主张优生优育,控制人口过度增长。游戏对儿童有益,但要选择健康的游戏;提出初等教育分四科:阅读、书写、体育、音乐和绘画。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的训练应在智育之前,强调儿童的体育应柔和,避免孩子变残忍,并要求把音乐列入必修的课程当中;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倡教学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实验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结合,重视孩子的兴趣和家庭的教育作用,积累了完善的教育经验。第三章古罗马的教育一、选择1.C2.C3.A4.D5.D6.B7.B8.C9.A10.D11.A(解析:这四个都是对雄辩家的要求,但A是昆体良提出的,而不是西塞罗。)12.B13.C14.D15.A16.C(解析:四者思想上是有同有异的,但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洛克、培根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包含唯物主义的因素,并且他们教育思想比较偏重世俗性和实用性,而奥古斯丁作为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唯心主义色彩浓厚,认为信仰比知识、理性更重要,与其他几位差异最大。)\n二、简答1.简单介绍古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教育目标。答:古罗马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期,根据国家政局的变动,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分为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三个阶段。(1)王政时期的教育由于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国家的各方面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以农业经济为主。另外,加上征战需要,国家暂时无暇顾家教育的建设,因而这一时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军事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农民和军人,为国家的生存服务。(2)共和时期的教育共和时期是古罗马教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战争结束了,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罗马的对外交流增加,学校教育也从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体制:一是初等学校(亦称“卢达斯”)。招收7~12岁的儿童。教育内容是读、写、算,其中包括《十二铜表法》和道德格言等,但不重视体育和音乐。教学条件简陋,贵族一般不去,自己雇家庭教师。二是文法学校。是为贵族家庭子女设立的比初等教育更高一级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希腊文和拉丁文,此外还学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三是修辞学校。比文法学校更高一级,接收文法学校毕业的贵族子弟,培养雄辩家(“演说家”)。教育内容是修辞、逻辑、法律、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历史等。因此共和时期的教育主要形式是私立学校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演说家。(3)帝国时期的教育罗马帝国建立后,虽政体和经济的变化,教育也发生相应变化。首先,国家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监督和控制,并把私立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其次,把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再次,决定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教师由国家任免,提高教师待遇并享有一些特权。这一时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国立教育,内容基本与共和时期相同,但出于巩固政权的目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官吏和顺民。2.简述昆体良教育思想的大致内容。答:昆体良是罗马著名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他二十多年教学工作的总结,体现了他丰富的教学思想,具体看来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主要部分:(1)有关培养雄辩家的教育观首先,在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上,昆体良的见解与西塞罗一样有很大一致性,都主张培养雄辩家。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行比才能更重要,因为雄辩的主要任务是要宣传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因而雄辩家自身的德行很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此外,昆体良还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真正天生愚笨不可教的人是罕见的。另一方面他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天赋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但是,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2)教学观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使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首先,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个别学生进行教学,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此外,昆体良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以防止学生过度疲劳。\n(3)教师观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①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即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教学生做人;②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4)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学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深入浅出;⑤教师要注意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第四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一、选择1.C(解析:都与基督教有关,但是星期日学校不属于严格的基督教办学形式,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为解决童工的教育问题而创设的,学习内容涉及基督教《圣经》,但后期也有很大世俗性。)2.A3.D4.B5.B6.B7.D8.D9.D10.A11.B12.B13.C二、辨析1.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形式,是普通人民的教育。答: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它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与一般的家庭教育有所不同,不是普通人民的教育,而是世俗封建主的特权教育。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其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接受母亲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这一阶段,与一般的家庭教育基本等同;但是,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这个阶段的教育虽然也是在家庭中进行,但是与一般家庭教育相差甚远,受教育者是在别人的家庭接受教育的。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所以说,认为骑士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形式是正确的,但是把它等同于普通人民的教育则是不对的,它是属于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三、简答1.简述中世纪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及其教育内容。答:中世纪是一个被神学色彩笼罩的时代,这一时期也是基督教得到急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大批不是基督教的人也开始涌进教堂,如何把申请入教和刚刚入教的人训练成为合格的教会人员成为教会的一项教育任务,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由一开始训练教会成员转为传授知识。修道院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但两类学生分开,前者称为“内学”,毕业后将终身做圣职。后者称为“外学”,入修道院只为学习知识,学成后仍为俗人。修道院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读、写、算,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主要课程体系。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学校的纪律十分严格,体罚盛行。2.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答:\n中世纪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期,可以说是教育开始从神学向世俗转化的一个过渡关键,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特征:(1)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表现为其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也神学化;(2)保守性和发展的缓慢性;(3)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教育,中世纪无等级区别,更具开放性、普遍性;(4)中世纪时期对教育的认识是未分化的,也就是说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往往是与宗教神学、哲学相联系的。这些特点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应该说积极的部分是占主要的,这一阶段的教育在历史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为后来教育的发展留下很多值得借鉴和利用的东西:(1)从整体上看,中世纪为西方文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遗产;(2)从教育实践看,同样是笔财富,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学校系统,其中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中世纪大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且形成较严格的教育制度;(3)从教育思想看,中世纪也并非一无建树:首先,出于培养信仰考虑,极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德育提出大量见解;其次,中世纪教育家们所提出的关于教学问题的见解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第三,中世纪教育家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的方法虽有种种弊端,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训练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经院哲学虽然力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但却从此为理性的发展和运用打通了道路。四、分析论述题1.评析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办学特色,及其在历史的上的地位。答:(1)西欧封建制度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王权日渐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形成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提出新的文化要求,追求学问成为时尚;同时十字军东征使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到东方,加强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传统的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已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其中中世纪大学最为引人注意。(2)这些最初的中世纪大学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他们最初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当时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形成的萨来诺大学,其次是12世纪初形成的波隆纳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从组织上看,大学最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成的团体,14世纪以后,大学逐步成为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一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物基本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说: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等等。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n此外,中世纪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教会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一般教会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是教会的功绩,这种看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夸大了教会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中世纪大学是西欧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教会自身不具备创造大学的能力。由于中世纪的社会性质,中世纪大学以后逐渐被教会所控制。但其体制、特点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大学的直接渊源。在现代西方大学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3)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中世纪大学的产生,虽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应该肯定,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办学基础,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树立了学术自由、探求真理的典范。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尤其是中世纪大学拥有极大的自主权,推行学术自由,鼓励学者和学生探求真理,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聚集地,与中世纪大学在社会系统中奠定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其次,形成了学术中心,推动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中世纪大学推行学术自由,会集了大量学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传播了社会文化,直接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进行了对真理的探求,促进了社会思想和科学的发展。使大学成为了社会学术中心。第三,为后期大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办学实践经验。早期中世纪大学形成了初步的学科划分和学位制度。比如学科划分制度,这种按照职业划分的教学和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学。再比如学位制度,现代各国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虽然存在一些差别,但都是直接源于中世纪大学。现代意义上的三级学位制度直接起源于英国大学,英国大学是深受巴黎大学的影响,引入的学位的概念,后来,英国的学位制度被移植到美国。19世纪后,随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和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按照美国模式建立了现代意义的学位制度。第五章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一、选择1.C2.D3.A4.C5.D二、简答1.古代阿拉伯的教育有何特色?对世界文化教育有何影响?答:(1)阿拉伯人在7世纪兴起之初,其文化教育是非常落后的。但是在历史上比较短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后来居上,建立起“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传统的混合文明”,使自己在文化科学的成就上达到了引人注目的高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拉伯国家的许多哈利发推行了一种比较开朗的文化教育政策。他们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并鼓励学术研究。因此,阿拉伯人就能在继承东、西方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自己的文化与教育。阿拉伯的教育具有尊师重教、教育机会比较均等、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和多方筹集教育资金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与他们的文教政策有机联系着的。(2)阿拉伯人由于教育政策开明,教育政策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后世影响非常大。阿拉伯的伟大数学家穆罕默德创立了代数,他编写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于12世纪传到西欧,一直到16世纪还是大学使用的教材。通过他的著作,西方还懂得了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在天文学、医学、哲学和文学方面也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化学家和医生拉齐斯、医生伊本.西那等的许多著作解决了广泛的医学问题;哲学家伊本.拉西德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作的注释、提示和摘要在西方流传了几个世纪,对西欧重新认识古希腊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阿拉伯的学校也因教学内容充实而吸引了许多西欧青年,是他们思想受到影响,这对西欧文艺复兴也起了一定的孵化作用。\n第二篇外国近代教育第一章人文主义教育一、选择1.D2.C3.C4.B5.B6.C7.C8.A9.D10.B11.A12.A13.A14.B15.D16.B17.C18.D19.D20.B二、辨析题1.耶稣会的教育活动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取得很大成功,是教育史上一个不小的进步。答:该题的提法不完全正确,耶稣会的教育作为天主教的改革成果,有其独有的特色,为天主教的教育带来进步,但从历史角度看则不然。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罗马天主教会一方面镇压各地的反抗,一个方面又忙着改革自身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耶稣会”就是这种改革的产物。其创始人是西班牙神学家罗耀拉,他非常重视教育,并把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耶稣会教育的特点就是用人文主义精神来改革学校和教学。出于培养精英以控制未来的统治阶层考虑,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耶稣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依据中高等的区别很不相同:中等教育以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高等教育则主要是哲学和神学。此外,耶稣会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一切以1559年的《耶稣会章程》和1559年的《教学大全》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为标准和尺度。高水平的师资也是耶稣会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耶稣会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和训练,其教师均受过宗教、知识及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训练。耶稣会的教学方法也富有成效。采用了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依成绩分班,采取班级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很少使用体罚。可见,耶稣会在外界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天主教的教育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这并不代表它在历史上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不管他的制度、方法多么完善,组织管理多么周密,师资水平多么高,这些都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因而,题中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三、简答题1.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旗帜,在教育方面人文主义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n第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第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第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2.简述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的教育主张。答: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于16世纪初,是文艺复兴在宗教领域的继续,反对天主教的腐败、愚昧、虚伪,企图以新的宗教取代原有的旧宗教,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比较大的教派有三个: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而路德派是最早发起这场改革的教派,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包括在教育上的一些见解:中世纪时期教育上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育权统统归罗马天主教会所有,国家无法掌握教育权,而路德派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路德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宗教性的,在于使人虔信上帝,使人灵魂得救,办学校不仅易于教会,也益于国家,因而他们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3)重视各类教育的发展;(4)重视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这样就强调了教育国有和教育为国家服务的宗旨。总之,路德派的宗教和教育改革改变了上帝主宰一切,教皇按照上帝的规定主管人间一切事物的思想,导致了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既由历来以管理国家是世俗君主的责任,劝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教会的责任,进而发展为上帝给世俗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国家的教会都应付属于君主。这个思想为近代教育由教会控制过渡到国家控制奠定了基础。四、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教育上的特色。答: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被复兴的事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典知识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文艺复兴不仅仅是为了复兴古典文化,更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利用和发展,是以古托今。人文主义则是文艺复兴这场运动高举的大旗,是文艺复兴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巨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世界观。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四个特征:(1)歌颂赞扬人的意义、尊严和价值;(2)宣扬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自由;(3)要求现实生活和尘世的享乐;(4)提倡学术,尊崇理性。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意识形态的文化革命运动,在教育上也有许多的主张,归纳起来这种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首先,在教育的目方面,前期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应当培养有美德、崇尚共和精神的公民,这样的人是一种学习型的人才,是为政体服务的;后期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要培养贤明的君主、能干的侍臣,一种实干型的人才,但这种人也是为政体服务的。对于教育的价值,人文主义者一致认为教育有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美德,获得身心和谐发展。人文主义者还高度评价德育的重要性,再度推崇古代的四项基本美德:正义、勇敢、节制、智慧。他们认为培养美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古典文化。\n人文主义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古典语言和古典著作;(2)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3)神学;(4)本族语;(5)自然科学在教育方法上,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的特色:反对权威主义,崇尚自由精神;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批判经院主义的烦琐方法,引入认识事物的新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反对迂腐学风。这些是人文主义在教育上的一些具体主张,从中不难看出里面所渗透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成分,经总结可以把这些教育思想归纳成五个主要的特征:第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第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第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第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以上这些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文主义的教育也不例外,从其思想主张和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人文主义教育既有进步性也有落后性,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不可能摆脱其封建性和宗教性的特点,但是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了新的时代教育的新兴信息,开了欧洲的教育先河。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B2.C3.C4.D5.B6.C7.B8.B9.A10.A11.C12.D13.B14.B15.C16.B17.A18.A19.C20.D21.D22.B23.A24.C25.A26.B27.B28.B29.D30.B31.D32.C33.B34.A35.B36.A37.C38.A39.D40.B41.B42.B43.C44.C45.D46.C47.D48.A49.B50.B51.A52.A53.A54.C55.B56.A57.C58.B59.B60.D二、辨析题1.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答: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9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其中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使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日期日学校和“导生制”\n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从这些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而另外一边,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直到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由此可见,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三、简答题1.请简述近代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状况。答:英国是一个古老的封建国家,在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教育仍是贵族、高级僧侣及其上层社会家庭的子弟的特权。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穷苦儿童主要是在天主教堂附设的读经班或唱诗班里学到一些初步的阅读与唱歌的知识。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和新教各派为了争取群众,都对初等教育给予了较多的重视。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成为英国国教,天主教的僧院学校均告停闭,由国教各郊区负责的简陋的教区学校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学校接纳穷人子弟入学,教学多用英语,仍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是英国初等教育学校的最初形式。英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是慈善性质,开始创办的是“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和“国外福音宣传会”,之后又有“乞儿学校”、“劳动学校”、“贫民学校”等许多慈善学校。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这一时期还有一种由老年妇女在家中开办的“妇女学校”。所有这些由教会、民间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的初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都很差,贫苦儿童离校后大多不能进入中等学校继续学习。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种慈善事业。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就是此时在英国出现的两种属于慈善事业的初等学校。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迫教育。到1891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英国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其年限一般为6年。2.简述洛克提出的教学方法。答: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他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中阐述了他的教育主张。他认为教学应首先启发儿童求学的欲望,激起读书的兴趣。教学要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读书变得饶有趣味,寓学习于兴趣之中,他们就会把“学习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其次,应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洛克认为如果儿童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和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就会得到发展,理智就会逐步完善。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力。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首先应尽量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当儿童真正了解了知识的用处就会集中注意去学习。其次教师的态度应当温和、慈爱。\n第四,洛克根据人的认识是从简到繁的特点,强调教学也应从易到难,出简及繁,循序渐进。洛克极为重视思想和方法的训练,认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进道路中的障碍,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理。方法有多种,但主要的有二,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强调应该使学生在这两种方法上都得到训练。洛克针对当时教育只重视死记硬背,忽视发展智力的严重弊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的能力较之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一思想在当时有着较大的积极意义,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请简述斯宾塞的知识价值论答: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所生活的19世纪的英国大、中学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反映当时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斯宾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斯宾塞认为,最重的问题不在于某些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这个比较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识价值论:他认为,学科是否重要是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为此,他把人类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加以分类。它们可以自然的排列成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爱好和各种感情的活动。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第一类是生理学和解剖学。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类是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能的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第三类是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履行父母责任必须的知识。第四类是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第五类是文学、艺术等。4.巴西多的泛爱主义教育是什么?答: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活动。“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巴西多,他发表《关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公共福利的影响搞慈善家及富人书》,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及富新意的办校设想,呼吁人们捐资助学,结果引来了包括奥地利国王、俄国女皇在内的一批达官显贵的支持。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等。巴西多还为泛爱学校编出包括多种基础科学知识的《初级读本》,该书附有100帧插图,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5.请简要介绍洪堡对德国教育的改革及其影响。答:19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进行变革和发展的时期,其中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当时他任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管,根据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感情,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在中等教育上,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n在高等教育上,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还创办了柏林大学,这是19世纪对德国教育最有影响的事事,对后来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柏林大学是在民族丧失独立、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的,可以说一开始人们就寄予他民族振兴的愿望。洪堡认为,国家不能使大学仅仅为他的眼前利益服务,把大学看成高等古典语文学校或古典专科学校,而应从长远利益考虑,使大学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创建了柏林大学,旨在使它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①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教授和学生有研究和学习的自由;②聘请既有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③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6.简述康德的教育思想。答:康德不仅是哲学家,也是18世纪重要的教育家,其思想主要集中于《论教育》一书。(1)人与教育在人与教育的关系上,康德与启蒙主义者特别是卢梭一样,高度推崇人性、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但不同的是,卢梭认为人性本善,是后天造成了人的恶;而康德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因此,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人“返回自然”恢复本性;康德认为教育必须去恶扬善,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与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迥然不同。在认识论上,康德认为人既有能力获得感性经验,又有先验的理性。这种认识论导致康德很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和管束,应给学生自由,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发挥一切能力。(2)“道德人”的培育康德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有道德,因而要使人变为“道德人”,道德教育自然是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康德认为德育应当顺应自然,让儿童自由成长,同时又要让他们自觉地接受理性的引导,所以应当有一定的强制性。(3)广义的体育康德在其《论教育》中,把全部教育分为体育、管束、训育和道德陶冶四个部分,并叫道德教育之外的部分又称为广义的体育。关于体育,康德主要论述了婴儿的抚育,强调了有益的体育运动对发展儿童的体力和感官有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身体方面的训育;此外,判断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心理功能”的培养也属于“训育”的内容。婴儿的教育应由家长负责,公民的教育则由国家公共教育负责。7.简要介绍费希特国民教育主张。答:费希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及教育家,是德国国民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费希特论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德国战败是因为国民缺乏民族精神、宗教和道德感。这种国民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只有通过新教育培养全新的完人,民族才能振兴。因此,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全新的完人。他要培养的完人首先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道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它所强调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化的道德,如:责任感、博爱、同情心、善心、自我牺牲精神、家庭观念。第二,完人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有理性的人,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完人是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人。2.国民教育的途径在如何开展教育上,费希特受到康德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n他认为,国民教育包含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两个部分。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国民,它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全面教育是指对个人而言,每个人应该受到道德、智力、身体等全面的培养。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要受到同样的教育。他把教育目标分为学者和大众两类。学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自由的学术能力;大众教育则培养学生将来生活的实际能力。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通过智育训练发展理性,从而促进道德的发展。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的方法。8.简单介绍乌申斯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答: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卓越的教育家,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的奠基人。他著作在当时是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所以他又被称为“俄国教师的教师”。祁家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乌申斯基把教育分成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两种。无意的教育是指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其宗教和语言等,是对人的发展有最大效力的教育者;有意的教育是学校和教育者,对人的发展有直接强大的影响。教育的作用:完善的教育可以大大发挥人类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力量,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除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应该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并把祖国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2.论教学乌申斯基的教学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在教学目的上,他批判形式教学论者和实质教学论者的片面性,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据此,他得出课程设置也要把古典课程和实科课程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上,他再三强调心理学和生理学是教学的科学基础,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指出,“如果教育学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应当首先全面的了解人”。在教学原则上,他所提倡的原则有:直观性原则。“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因此必须给儿童进行直观教学,儿童越小,就越要注意直观教学。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要求教师上课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防止呆读死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连贯性原则。他认为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连贯,他说:“塞满了零星的、无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象里面一切都摆得毫无秩序的一个仓库,在这里连主人自己也什么东西也找不到。”巩固性原则。认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练习和复习,特别是复习,应经常复习,在学习开始后就不断复习3.论道德教育乌申斯基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的多。”在德育方法上,他主张以下几方面:(1)通过教学进行德育;(2)教师本身的榜样;(3)说服;(4)机智地对待学生;(5)预防;(6)奖励和惩罚。还有就是强调劳动对道德培养的重要性。4.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n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学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学艺。他把教育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教育学是教育者所必须或有用的一切知识汇集;狭义的教育学是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教育学要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首先要从一切去了解人。教育学应该吸取一些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的知识。9.简述近代美国教育的概况。答:近代美国教育的情况根据时代背景可以分为独立前和独立后,其具体情况如下:(1)独立前的北美殖民地的教育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教育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移植宗主国英国的教育,二是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由于美洲的移民中宗教派别复杂,各教派为宣传自己的教义,扩大教会的影响,都十分重视初等教育,但各地的教育略有不同,这些殖民地一般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区,不同地区教育有不同特色:北部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的集居地,这里商业较为发达,教育也位于全美前列,政府重视民众教育,最早提出了强迫教育法令,兴建了不少学校。中部教派众多,民族各异,教育掌握在教会和私人手中,政府没有统一要求,一般是照搬宗主国的模式。南部实行奴隶制,奴隶和穷人没有机会受教育,上层社会或请家庭教师或送子女到英国学习,因而教育事业比较落后。这一时期的美国学校类型在初等教育上主要有主妇学校和市镇学校,教学内容以读、写、算知识和宗教常识为主,水平很低,其对象完全是贫苦人家的子弟。在中等教育上主要有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2)独立后的教育上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件大事上:①教育分权制的确立1775年,北美殖民地人民掀起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776年,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但是,美国建国以后没有对教育的管理体制作出任何规定。出现了教育是由联邦控制还是由州控制,是由宗教团体控制还是由社区控制的激烈争论。183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法律,规定成立“州教育委员会”,设立“州学校督察长”,征收“办学税”等,确立了美国教育由州一级管理的教育分权制度。②公立学校运动19世纪初,美国各级教育逐步发展起来。在初等教育上,由于受美国不断扩张领土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普及初等教育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受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工人阶级掀起了为设立免费公立学校运动的斗争,贺拉斯·曼是主要的推动者。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在这一运动呼声下,从1852年美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颁布到1919年,美国各州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了义务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终于形成。随着学校的普及,师范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③学术性大学的创建19世纪,在高等教育上,美国的特点是办学形式、学校类型、课程设置教育规模都发生巨大改变,除私立大学还出现了州立大学。并且,学习德国的模式出现学术型大学。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建立,首创研究生院。不久,哈佛、耶鲁、哥伦比亚也向学术型方向发展。④《毛雷尔拨地法》(《莫雷尔法》)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呈现的新现象除了学术型大学外,还有农、工学院涌现。1862年,国会通过《莫雷尔法》,决定拨地办学,为农、工学院提供经费,培养工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种学院也因而被称作“赠地学院”。1861年~1865\n年,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南北战争后,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在教育领导体制上,联邦政府认识到中央设立教育领导机构的必要性,设立了教育总署,在各州分权的基础上,协调各州教育发展,从此美国教育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10.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治维新以前的26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江户时代或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当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封建制度衰落,幕府统治动摇。同时,一部分接触过西方先进文化的思想家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福泽渝吉就是其中一员。1868年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明治政府,这个政府为抵御外患、富国强兵,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其中也包括对教育的改革: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的教育管理权主要掌握在皇室、幕府以及各地藩国之中,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支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1872年颁布《学制令》,(日本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新学制)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又分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设一所中学;中学区又分为210所小学区,每个学区设一所小学。四、分析论述题1.阐述近代法国教育的特点。近代法国的教育根据其政治背景,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时期,即资产阶级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和法兰西帝国成立后。(一)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法国教育的特色主要是教会控制,有浓厚的宗教性。法国是在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意、德)以后形成的封建制国家,教育也是以基督教会的教育体系为主。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资产阶级得到一定成长,但封建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上严重制约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以后,法国的天主教实力受到重大打击,许多教派争相办学,促进了法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旧教势力仍大,教育权主要掌握在天主教手中。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相当缓慢。18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启蒙思想家反对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倡导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倡导民主与自由,奠定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二)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789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它不仅决定了法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对法国和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大革命中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在教育改革方面分别提出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教育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内容各异,但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其基本内容是: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主张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主张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法案还在男女平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由于各派掌权的时间短暂,各种教育方案难以实施,但对法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拿破仑上台后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正式形成。1799年,拿破仑上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n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一致。为此,拿破仑首先采取了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法令,如《关于公共教育的基本法》、《关于创办帝国大学的法令》、《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通过以上教育改革,拿破仑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其特点是:第一,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所谓帝国大学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第二,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学区设一总长,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第三,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第四,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1830年,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后,发展初等教育成为重要任务,教育部长基佐颁布“基佐法案”,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规定每乡设一小学,教师任教需资格证书。19世纪70年代,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国民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次颁布有关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重申教师执教须获国家颁发的证书;要求教学不得饰有宗教标志,不得开设宗教课,但允许假日在校外接受家长所希望的宗教教育。总之,费里法案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论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答: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在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探讨、对教育目的的规定、教学理论、对教师的要求。首先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方面,第斯多惠人为,有三个因素影响着人的发展: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什么是天资呢?天资是造物主安排给人的,是一个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是人们发展能力和力量的胚胎。人的天资既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人的天资是随着时间连续不断的发展的,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天资在同一时间是同步发展的。有些人的天资发展要比一般人早些,有的人晚些。天资在人的发展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呢?他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激发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激发需以天资为基础,天资的发展要靠激发,教育就是一种激发。天资、教育与自由自主的关系:首先,第斯多惠非常重视主动学习,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另外,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教师不能过早或过晚的激发学生的天资。其次,关于教育的目的,第斯多惠是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一致。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类的使命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宗教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使命是相信上帝;第二种是哲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理性、真理;第三种是教育的观点,认为人生最高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天资、智力、主动性。第斯多惠首先肯定了第三种,又吸收了前两种,得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怎样才是自我完善呢?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的,绝对的和谐是不可能的,教育中的和谐首先是针对全人类而不是个人而言的,“普遍的和谐在一个人身上是找不到的,只有在全人类中才能找到普遍的和谐。”\n因此,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发展个人的天性;其次,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而言的。和谐发展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第三,在教学方面,第斯多惠不仅对历史上形式教学和实质教学做出自己的回答,而且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①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教学应该以智力发展为主(形式教学),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质教学),教育史上一直有争议。第斯多惠指出:“课堂教学往往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通过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或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种是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第一种是以实质教育为目的,后一种是以形式教育为目的。”第斯多惠认为,二者是相互相成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一方面,学生要掌握知识必须依靠一定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智力发展离不开教材(知识的学习)。教学既是形式的,又是实质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占首位,因为发展能力是最后的目的。②教学原则第斯多惠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这些:①遵循自然原则。首先要认识人的一般天性和特殊天性,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是一切课堂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原则只属于从属地位。②遵循文化原则。教师在制定一切教学方案时必须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以及民族的民族性。教育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协调起来。两者有时会发生冲突,这时遵循文化应该让位于遵循自然。遵循自然是最高原则,但遵循文化仅次于遵循自然。③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学生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遵守这一规律。教师必须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入与年龄和天性相符的主动性阶段,以便达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彻底认识事物本质。彻底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反复的讲,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④直观教学原则。人的智力发展是从观察外部世界开始的,人的一切认识的基础是感受、感觉,教学必须遵守这一认识规律。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从直观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第四,第斯多惠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第一,自我教育;第二,有崇高的责任感;第三,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从那个上面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第斯多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其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吸收了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卢梭、赫尔巴特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运用于教师培训实践中,推动了德国师范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第三章西欧近代教育思想一、选择题1.D2.A3.B4.C5.A6.C7.D8.D9.C10.B11.B12.D13.B14.C15.A16.C17.D18.D19.A20.A21.C22.B23.B24.A25.A26.B27.B28.D29.A30.B31.A32.B33.C34.D35.D36.D37.C38.B39.A二、简答题\n1.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答:教育性教学原则是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来的,依据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广泛研究,他认为,知识与道德有内在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愚蠢的人是不可能有德行的。因而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先有知识,先手一般教育。因而,教育性教学的含义就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如何做到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呢?赫尔巴特认为,首先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保持一致,即养成德行;其次,为实现这个目的,要设立一个近的目标,即“多方面的兴趣”。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往往把教学和德育分开,规定各自不同的任务,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德育获得坚实基础。但是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道德教育,二者等同,具有机械论倾向。2.简要介绍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答:赫尔巴特的课程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主张:第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1)经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但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分散、杂乱),需要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反映在教材中则为直观教材。(2)兴趣: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因此,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它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的接受教材。(3)兴趣课程体系赫尔巴特把多种多样的兴趣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各种经验、兴趣对应应设的课程如下图所示:经验的兴趣经验的兴趣自然、物理、化学、地理思辨的兴趣数学、逻辑、文法审美的兴趣文学、绘画同情的兴趣同情的兴趣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本国语社会的兴趣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的兴趣神学第二个基本主张是根据统觉的研究得出的: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从这里推理出,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步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相关”就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就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历史和数学)。第三个主张则是:课程应与儿童的发展相呼应。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程的基础。文化纪元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感觉在人的认识中起主导地位,以后,想像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的想象力在诗与神话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最后,当理性发展起来时,人类就进入到成年。不同时代的文化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水平。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3.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答:要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专心”和“审思”\n这两个概念。所谓“专心”,是指在某一时间内只专心研究某一个东西而不考虑其他东西。所谓“审思”,是指把一个又一个“专心活动”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其兴趣阶段是注意,教师适合用叙述的方法传授知识。 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专心”。其兴趣阶段发展到“期待”新的知识;教师的任务是与学生交流,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态,兴趣活动处于要求阶段,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其兴趣点在进行学习行动,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对知识进行运用。三、分析论述1.请阐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答: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由于夸美纽斯所生活的环境是新旧两种社会的交替时期,新旧思想对他都有强烈的影响。这种新旧思想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世界观中,一方面,它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谴责大国欺负小国,对穷人表达深刻同情;还有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重视人的现实生活,接受了感觉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由于他是基督教派的领袖,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他既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有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夸美纽斯的这种思想的两面性也反映在他对德教育目的的看法上:一方面,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为达到“永生”,现世的生活只是永生的准备,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这是他的宗教性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他又有现实性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使人认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便享受现实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准备。这种现实性是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教育目的观,都体现出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肯定。在他看来,教育首先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一见解是有意义的,但是他把教育当作“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夸美纽斯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是有一定天赋的,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如此重要,因而进行正确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必须遵守的两大重要原则,即教育必须顺应自然原则,以及教育的“泛智”原则。首先,\n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他的教育巨著《大教学论》的始终。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的特点。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秩序”,即客观规律。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其次,“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又一指导原则,也是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夸美纽斯对几乎以《圣经》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教育极为不满,指出在那些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没有受到周全的教育。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这两条教育的大原则是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贡献,对后人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这两个指导性原则,夸美纽斯还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经过总结,把教学上的具体原则归纳为以下几个: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定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关于直观教学,古人早有提及,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尤为重视。夸美纽斯的重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这不仅对当时的死记硬背、文字说教的经院主义教育来说,有着巨大的革新意义,而且对教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2.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自觉、主动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这是针对当时的学校普遍存在“强迫孩子们去学校学习功课的现象提出来的”。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指责当时学校没给学生以巩固的知识,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校专教无意义的功课;二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夸美纽斯强调,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4.量力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对后世影响很大,反对给学生负担太大,击中时弊。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是与系统性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阶段逐渐发展,给予学生系统的、有联系的知识。总之, 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n夸美纽斯也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德育比智育更重要。按照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是同义语,不存在宗教教育以外的道德教育,夸美纽斯突破了这种模式,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甚至高于宗教教育。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是宗教教义,而是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并提出德育要为国家政治服务,关心国家的文化繁荣。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在德育中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对于德育的方法,夸美纽斯人提出:(1)尽早开始正面教育;(2)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3)榜样;(4)教诲与规则;(5)择友。此外,夸美纽斯在教育上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六年,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  第一阶段:0~6岁——婴儿期——母育学校  第二阶段:6~12岁——儿童期——国语学校  第三阶段:12~18岁——少年期——拉丁语学校  第四阶段:18~24岁——青年期——大学与旅行母育学校。每个家庭应当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是主要的教师。母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身体健康,给予初步的知识的、道德的和宗教的教育,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打下基础。这是夸美纽斯基于“泛智”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限制,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是个重大进步,也是夸美纽斯的巨大贡献。最后,夸美纽斯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实施主张。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提出实行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所谓学年制,就是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一学年分四个学季,四次节假日。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他所说的班级授课,就是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断定,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1)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2)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工作兴趣大增,工作热情高涨,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在一起,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今天看来,夸美纽斯关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许多意见还是粗糙的,其中也有不少片面性的地方,但他总结了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给予理论上的论述,从而大大加强了学校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被后人广泛采用,在世界教育史上夸美纽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2.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由于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卢梭的革命激烈程度大大超过了资产阶级中的其他派别,这种革命性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挑战。首先,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天性论为基础的,天性哲学是卢梭向旧制度提出挑战的武器。在人的天性方面,卢梭推崇性善论,他认为,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是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虽然过着一种动物的生活,但他们是“高贵的野人”,互不欺压。人类之所以变得如此坏,是由于后来人们战胜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会了利用自然的一些技能,组成社会,继而有了私有财产,特别是发展到暴君专制阶段,就到了不平等的顶点,罪恶的顶点。可见,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是社会把人变坏了。要改变这状况,必须让人把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这是教育的责任。\n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教育应顺从这种天性。卢梭还特别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也是自然天赋的,其作用不仅是指导人们判断善恶,而且能指引人弃恶从善。不过良心虽人人有,但由于世间的吵闹,良心难以起作用,要使良心起作用,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离开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除了坚信人性本善以外,卢梭还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即理性,理性使人认识事物,良心使人热爱正确的事物,最终就能得到智慧和道德。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他那影响巨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首先,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使消极的,不是积极,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对于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卢梭认为,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达到自然教育的这种教育目的,卢梭提出了两个教育原则:(1)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  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  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n这就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概括地说,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这种观点曾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但是,其教育思想也有不足之处:对儿童的天性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因而后来遭到许多人的批判,但是卢梭的独树一帜,与这种自然教育影响至今的力量足以证明卢梭及其思想的伟大。3.试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答:裴斯泰洛齐是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自幼便同情穷苦人民的遭遇,痛恨封建统治阶级。青年时期,他接受了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卢梭的思想,矢志改革传统教育和社会现状,以图帮助穷人走上幸福的道路。他毕生的四次教育实验都是为穷人服务的,分别是在“新庄”教农民技术;开办了孤儿院“贫儿之家”,收留了几十名孤儿和乞儿,向他们传授劳动技能,使之能够独立生活。之后又先后创办了斯坦茨孤儿院和布格多夫小学。裴斯泰洛齐在教育方面的著作有《林哈德与葛杜德》、《葛杜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是他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里面包含了许多影响至深的思想。通过他的生平我们可知,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活动是与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分不开的。他认为,贫穷的根源是缺乏教育和无知,不平等的教育制度扩大了阶级之间的差别;通过教育,劳苦大众可以改变自己的悲惨状况,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可以得到改善。因此,他主张建立一种平等普及的教育制度,使所有阶层的儿童都受到教育。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活动就是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劳动人民子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裴斯泰洛齐如此相信教育的作用,还在于他深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他认为人生而具有各种内在能力,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由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身上潜藏着的各种能力得到外现,充分发挥。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要怎么进行呢?对此,裴斯泰洛齐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可以说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确信存在一种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这种规律,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教育科学应该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专制主义、经院主义的弊端就在于不符合儿童的本性,用不合适的灌塞法,应当根除,教育心理学化具体要求是:1、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2、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据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程序和学生的认识过程协调;循序渐进。4、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即在适合的时机调动儿童的主动性,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正如上面所说,要素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具体做法。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和家庭能够进行教育,裴斯泰洛齐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要素教育思想。按照裴斯泰洛齐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很好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裴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1.智育智力的要素是整个要素教育的核心,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和观察能力,这种能力的萌芽与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相统一,这就是事物的数目、形状、名称。儿童要认识这三个要素,必须具备相应的三种能力,即确定事物数量的计算能力,区分事物形状的测量能力,表达事物数、形及名称的语言能力。\n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学科是算数、几何与语文。2.体育   体力的萌芽在于儿童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因而关节活动是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体育教学必须依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最简单的动作进行。劳动中的许多简单的动作要素都与身体运动分不开,通过这些动作训练发展儿童的体力,也可以让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且这些训练应该与感觉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3.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爱,而儿童的爱最初表现为对母亲的爱,即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然后由爱母亲扩展到爱父亲、爱家人、爱周围的人,乃至爱全人类。这就是裴斯泰洛齐关于要素教育的思想,他也把这种思想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了。裴斯泰洛齐从要素教育观点出发,分析了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1.语文教学法裴斯泰洛齐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素是词,而词的最基本要素是声音。语文教学应当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发音教学;其次是单词的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2.测量教学法测量教学的基本要素是直线。测量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实物和图形,先让儿童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再进行测量,最后通过绘画表现出来。3.算术教学法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儿童对数目形成感觉印象,利用手指、石子、豆子等实物学习计数。在掌握了初步加法之后,再学习乘法、除法、减法。裴斯泰洛齐指出,以感觉印象为基础,算术教学就会变得异常容易。裴斯泰洛齐是用自己毕生的实践总结出了要素主义的教学思想,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上,至今人们都还延续着从词开始的这种要素教育的做法。虽然,裴斯泰洛齐对各种教育领域的要素的确定未必是绝对的准确,但这种思想为我们指出一种有效的、便捷的教育途径,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4.请阐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答: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出生于德国,自幼无母,父亲又忙于工作,无暇照顾他,凄惨的童年使福禄培尔特别关心幼儿的养育,成为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主要是围绕幼儿教育展开的。首先,福禄培尔提出了教育的四大原则1.统一的原则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了整体的观念,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到人类与人周围的世界是统一的,都服从相同的规律。福禄培尔认为一切事物最终都统一于上帝。一切事物的命运和使命就在于展现它们的本质。人类首先必须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性,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教育的实质正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帮助人类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2.顺应自然的原则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人性肯定是善的。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是保护性、防御性的。儿童生活中不良现象的出现原因有二:人的本质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被完全忽略;发展过程遭到不良干预。3.发展的原则\n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人性是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发展不仅是分阶段的,更是连续的和联系的。人的成长与万物生长一样必须服从两条互补的原则:对立与调和。教育过程中,对立物是内因与外因,即儿童天性与环境的矛盾。4.创造的原则人进行创造,原本仅仅是为了使存在于他身上的上帝的本质,在他自身以外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对儿童需要及早地给以从事外部工作和生产活动的训练,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质。对教育原则的分析是福禄培尔对教育是的一大贡献,此外,他还在自己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分期。他认为在个人的内部生活的发展中复现着人类精神发展的历史,带着复演说的倾向划分阶段,但每阶段不是由年龄限度而定,而是由某些显著的特征决定。婴儿期为吸收期,感官发展为主;幼儿期是智力的培育和保护;少年期是学习期,使外部的东西成为内部的。这些都是他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些想法,福禄培尔第一次在教育史上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幼儿教育的思想,这些想法已经涉及到幼儿园的地位、教育方法、课程以及幼小衔接问题,在这些方面福禄培尔具体的主张是:1.幼儿园地位(工作意义与任务)福禄培尔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而非代替,强调幼儿园是家庭生活的继续和扩展。因此福禄培尔的幼儿园采取半日制。幼儿园工作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社会性、道德,使之认识自然和人类,发展智力、体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准备。2.幼儿园教育方法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自动性。自我活动帮助个体认识自然,认识人类,最终认识上帝的统一。因此重视儿童的亲身观察,并把游戏看做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游戏不等于儿童外部活动,而更多地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基于认识人性的需要福禄培尔把社会合作、互助参与作为重要的幼儿园教育方法,要求儿童充分适应小组生活,并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的复演。3.幼儿园课程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福禄培尔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福禄培尔创造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作业(将恩物知识运用于实践);运动游戏;自然研究。其中真正的恩物应当满足三个条件:(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包含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的观念——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序的整体。4.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福禄培尔认为,儿童在离开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前应有所准备。这中间的“中间学校”任务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折。总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了解一切事物的统一性。学校要教什么,取决于少年时期发展的性质和要求。幼儿期儿童认识的任务是对事物外部特性的观察,少年期转向对事物内部本质的思考。心灵、外部世界(首先是自然)以及作为媒介物的语言构成少年期儿童生活的核心。因此学校相应地设置三方面课程:认识心灵的科目;认识外在世界的科目;统一二者的科目。此外,增加了表现人的内心的科目即艺术。作为幼儿园的创始人,福禄培尔不愧是“幼儿教育之父”\n,他的关于教育分期的思想一直受到人们的肯定,而幼儿园的创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解决了很多儿童的养护问题,也把教育的年限向前延伸了好几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突破。第三篇外国现代教育第一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一、选择题1.B2.A3.A4.C5.A6.D7.B8.A9.B10.D11.A12.B13.A14.D15.C16.B17.A18.D19.A20.C21.B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答:“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1889年,英国人C.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始。提出办校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体、心灵的健全发展,重视儿童的个性特征,使儿童成为完人。新学校破除古典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以训练儿童的体力、智力和手工技巧。1898年,法国新教育拥护者德莫林仿照雷迪的作法,在法国开办了罗什学校。德国教育家利茨也在同年开办了同类学校,称为“乡村教育之家”。利茨认为教育应包括品格教育、宗教道德教育、身心官能力量的发展、公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使儿童在身体、精神、宗教、道德、知识、情感诸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此后在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都相继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新学校,在欧洲逐渐形成广泛的新学校运动。新学校大多设在乡村或大城市的郊区,周围环境幽静 ,风景优美,设备优良,采用家庭式教育管理方式。新学校重视体育、手工、园艺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独创精神;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现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体罚,重视儿童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道德教育上,向儿童灌输资产阶级民主、合作的观念,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随着新学校在欧洲各国的建立,1912 年在瑞士成立国际新教育联盟 。1919 年 ,联盟主席瑞士教育家费里埃尔撰文总结新学校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原则,共30条,成为新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1921年法国的加雷市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出版《新时代》杂志,宣传新教育理论。1922年正式颁布协会章程 , 提出新教育的7项原则,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即增进儿童的内在精神力量;尊重儿童个性发展;使儿童的天赋自由施展;鼓励儿童自治;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精神;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要求儿童尊重他人,保持个人尊严等 。 这7项原则实际上成为新教育运动的国际宣言。新教育运动传入美国后,因与当时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本相通,从而形成与传统教育对垒的更大势头。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2.简述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答:凯兴斯泰纳是德国教育家,是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1)公民教育理论关于国家职能思想的思想是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政治基础。他的政治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文化法制的国家”。为实现这个理想,现有国家有着双重任务:①维护国家内在与外在的安全以及公民的身心健康;②向伦理化社会发展,逐步实现人道国家的理想。\n要实现这两个任务必须:给予每个人最广泛的教育,使它们大体上懂得国家的职能,并有能力也乐意尽最大努力担负起它们在国家组织中的职责。他认为,教育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是一切教育的目的。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在他看来,所谓“有用的公民”应具备三样品质:其一,具有关于国家任务的知识(聪明);其二,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能干);其三,还要具有热爱祖国、愿意效力于祖国的品质(爱国)。关于公民教育的对象,他认为是“所有阶级都需要这样的公民教育”,特别强调对农民和女子的公民教育,认为忽视对这两者的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两大缺点。(2)劳作学校理论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劳作学校理论既是公民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他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劳作”在教育学上的定义:第一,不只是体力上的,而是身心并用的活动;第二,不同于游戏、运动,“劳作”既有客观目的,又须受艰辛,富有教育意义;第三,“劳作”应能唤起个人客观兴趣,使学生有内心需求,按照自己的计划想方设法去完成,并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1)帮助学生将来能在国家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职务,即“职业陶冶的准备”,这是劳作学校的基本任务。(2)“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要求把自己的任务看慎重中的公事,不仅为自己更为社会进步去做,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结合。(3)“团体的伦理化”要求学生在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其互助互爱、团结工作的精神。要完成以上任务,要对人进行性格陶冶,具体措施是:(1)把“劳作教学”列为独立科目;(2)改革传统科目教学,摒除灌输,重逻辑思维的训练,(3)以团体工作为原则,发展利他主义,关注社会利益。3.简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答: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为南北战争后适应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欧洲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也深受现代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和进化论的影响。其“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相对于欧洲“新教育”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重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1918年)、成型(1918——1929年)、转折(1929——1943年)、衰落(1944——1957年)19世纪末,帕克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赖斯在揭露美国学校弊端,引起人们关心教育的变革方面做出贡献,引发全国对传统教育的批判。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早期的进步教育家都关心通过学校改变社会,但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一些人,受到卢梭和蒙台梭利的影响,强调个性发展,重视儿童的兴趣与能力;另一些人受杜威影响,试图把学习和劳动、抽象的和实用的以及个性的和社会的等因素结合起来。\n一战后,美国公立教育成为世界先锋,美国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试验新方法。普及进步教育的时机成熟了。1919年,科布发起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原则:(1)健康;(2)掌握基本方法;(3)高尚的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6)适宜的使用闲暇;(7)道德品格。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这一时期,进步教育本身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进步教育运动中心。杜威担任协会的名誉主席。然而,由于运动专业化,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以康茨为代表强调“社会中心”。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它使进步教育运动发生转向,此前强调儿童中心,此后强调学校的社会职能,此外,教育中心从初等转向中等;另一方面,大萧条加剧了进步教育的分裂,改造主义正是正中分裂的产物。1904年,美国在欧洲卷入战争,进步教育也进入尾声,失去感召力。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衰落阶段,进步教育协会更名“美国教育联谊会”,成为欧洲新教育联谊会的一个分会。1955年,协会解散。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结束。三、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答: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之一,同福禄培尔一样,她用自己毕生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幼儿教育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观、自由纪律观、感官教育和日常生活技能练习几个部分。对于幼儿的发展,蒙台梭利有如下的见解:首先,在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蒙台梭利认为:由遗传决定的心理潜能规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其表现就是自发冲动,正是这种自发冲动赋予儿童积极的生命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心理潜能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中并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获得发展,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独立进行自由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然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儿童。她的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认为教育过程应与儿童心智发展阶段和兴趣相适应,而不应完全按照课程要求或教师的计划。第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敏感期。在某一个敏感期儿童对某一些物体和练习特别感兴趣,能毫无困难地应付和学会他的特殊敏感度适用的事物;敏感期一旦过去,相应的兴趣随之消失。蒙台梭利关于儿童发展敏感期的观点,是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称为创造期。这一阶段出现一个又一个敏感期,是各种功能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任何疏忽和偏差都会造成永久性缺陷。该阶段可细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出生到3岁,称为胚胎期。此时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依靠其感官敏感性无意识地吸收一切外界刺激,并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分别地、独立地形成和发展各种能力。3~6岁为第二个时期,称为个性形成期。这时儿童从无意识逐渐转化到有意识,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表现出对成人影响的敏感。第二阶段从6岁到12岁,是较平稳发展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有意识地学习,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时期最适宜学习,开始形成学习技能和艺术技能,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儿童终生的智力兴趣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第三阶段从12岁到18岁,称为青春期。这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又一重大变化时期,是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蒙台梭利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儿童第一阶段的发展。除了幼儿发展观以外,自由纪律观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n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生命潜力的自发冲动表现为自由活动,引导还是压制儿童的自由活动是区分教育好坏的标准。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最基本原则。蒙台梭利把自由与纪律密切联系起来,她认为真正的纪律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但并非任何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协调的活动才能导致纪律。蒙台梭利把这种活动称作工作。自由、工作和纪律,是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的三根支柱,它们通过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首先,工作有助于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因而能促进纪律的形成。第二,工作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有助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第三,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服从是自我约束的重要标志,而服从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相应的活动或抑制能力,即意志,而意志是在工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另外,重视感官训练的话生活技能的培养是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有一大特色: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是心灵的门户,对智力发展尤其重要,因此她很重视感官训练和智力培养。她认为,幼儿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儿童心灵在敏感期吸收的东西将保持终生,而任何疏忽都是不可弥补的。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为“儿童之家”专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具。她把感官训练分成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训练。每种感觉又可按其性质和形式分别进行练习。这些感官联系练习还可以校正儿童早期出现的一些感官上缺陷。蒙台梭利在对儿童强化感官训练的同时,非常重视儿童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既能促进儿童体力和各种动作能力的协调发展,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的重要手段。总之,蒙台梭利继承和改造了裴斯泰洛齐和福禄培尔等教育家的思想,应用当时的医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她的方法强调儿童有选择活动的自由,相信儿童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当时盛行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挑战,推动了20世纪初蓬勃兴起的新教育运动。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选择题1.A2.C3.B4.B5.B(解析:B项应是《巴尔福教育法》的内容,强调的是地方的教育权限,而《1944年教育法》强调的是国教对教育的统一管理。)6.A7.D8.A9.C10.C11.C(解析:“统一学校运动”提出民主教育、择优录取,其实质就是打击双轨制,实现单轨教育。)12.A13.B14.D(对职业教育的强调没那么早,到70、80年代的《哈比法案》才强调职业教育)15.C16.A17.D18.B(解析:注意题目指的是倒退的国家,另外题目限定的是欧洲)19.D20.B21.C22.B23.A24.D25.C26.A27.B28.B29.A(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围绕“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生计教育”涉及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返回基础”即强调基础阶段,因而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不是重点。)30.C31.A32.B33.A34.A35.D36.C37.B38.C39.D40.C二、简答题1.简述英国近代中等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n答:近代英国,由于国家经济、政治发生巨大的改变,教育上的改革也很频繁,在这种环境下,中等教育的得到很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1)《巴尔福教育法》颁布后,英国政府各地方教育部门改建和新建了许多中等学校,但一战后,英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中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中等教育需要改革,当时的改革有三种意见:一是坚持实行双轨制,维持初、中等教育的分离;二是用选拔制,从初等学校选最合适的儿童进中等学校;三是主张单轨制,即所有人同时升入中等学校。为此,政府任命哈多为主席,对此问题进行调查,他们提出了《哈多报告》,强调教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小学、中学两阶段,提出了初等教育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分流,这对英国教育有重要影响。(2)1938年,为适应战后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英国政府又提出以改革中等教育为中心的《斯宾斯报告》,根据初级技术学校增加的实施,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3)二战期间,“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英国的实际与此有较大差距,中等教育继续改革。《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主要内容: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②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③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④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综合中学运动:60-70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中等教育方面。《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但各种中学质量、标准差异较大。2.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教育改革法》。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主要内容是: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③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14岁、16岁)考试。④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⑤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1988教育改革法》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3.法国《郎之万—万隆教育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二战一结束,法国的议会就组建了一个教育改革委员会,任命郎之万为主席,瓦隆为副主席。瓦隆认为法国教育体制没有民主,双轨制,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一个是人民的,中等教育是按资产阶级的需要设的,应当彻底重新改造。他们在1948年正式向议会提交《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1)提出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包括社会公正、学科价值平等、方向指导和职业指导等;(2)实施6-18\n岁的免费义务教育,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指导阶段和决定阶段进行;(3)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4)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在战后初期的历史条件下,《郎》虽然没有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教育改革。答:二战期间,日本教育成为战争的工具,具有明显军国主义色彩,阻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了进行大规模的学校改革,首先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取6—3—3—4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进入70年代,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  8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和深入。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临时教育审议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5.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答: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人学。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中学开设选修课。(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n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6.简述马克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原则。答: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集体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对于“集体”的定义,马卡连科认为,集体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马卡连柯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可能有真正的集体。马卡连柯还提出了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1.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有人曾问马卡连柯他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是什么,马卡连柯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他看来,要求与尊重是一回事。2.平行教育影响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与个人两者关系密切,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3.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生命活力在于不停滞地前进。马卡连柯要求教师不断地向集体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来刺激集体的活力。这种新的目标就是前景,是人们对美好前途的希望。此外,马卡连柯还提出优良的作风和传统对于美化集体和巩固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是发展性教学的思想。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论”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大纲、教学法等几个方面,其中以教学原则最为重要。教学原则主要有五项:(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难度”这一概念的涵义,一是指教材有需要克服的障碍,二是指学生的努力。以高难度进行教学,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不是在于无限度的难。“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条原则在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针对传统教学论形而上学地看待巩固性原则造成的进度慢、重复多的弊端提出的。高速度绝不意味“越快越好”,也有一个掌握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赞科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n(5)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以上五条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与整个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以这五条原则为重要标志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是赞科夫首创的苏联发展性教学的第一例完整体系。三、分析论述题1.请评述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及其启示。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先后进入了恢复经济、教育的稳定时期,全球的局势趋于平静,给各国提供了一个发展教育事业的良好时机,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地位,美国自然不甘落后,在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都采取了大量的教育改革:(1)二战结束初期的《国防教育法》和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开始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改革教育的呼声就更为强烈,终于在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又不断得到修正。《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60年代的教育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二是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面,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名为《教育过程》的报告;为了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美国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方面则有《高等教育设施法》。这些改革,解决了战后美国教育发展失调,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仅调整了各级教育的比例,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而且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2)70年代初期的教育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进行的。“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鱼1971年倡导的一种教育。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生计教育是夸大了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核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生计教育过程重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与企业、社区和家庭的结合,美国在这些方面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有许多的启示。但是这种教育方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的失业现象。“返回基础”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问题而言的,这项改革在小学阶段强调教学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基本技能;在中学阶段,主要强调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科目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学校教育的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返回基础运动反映了美国对传统教育的复兴,对提高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也遭到于多人的异议,80年代后呼声渐渐消沉。(3)20世纪80—90年代的教育改革80年代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年代。80年代初期,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1983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提出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8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为面向21世纪提出了改革的新设想。1985\n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著名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包括总报告和五个专题报告。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改革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80年代后期,布什总统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就是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战后几十年里,美国教育迅速发展成为实际上教育最为先进的国家,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首先,从实际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对于二战后的美国,最大的问题应该说是长期以来存在来的种族歧视,对此美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以缓解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到了70年代,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失业问题和学生基础薄弱的现象,美国又开展了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运动。这些都反映了美国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能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照搬别国的模式,这些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其次,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向他人学习。我们说美国没有照搬他国模式,并不是说他没有向他国学习,只是他们是在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向别国学习。面对苏联卫星上天,美国在慌乱的同时,也冷纪念馆的分析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自身对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的忽视,并抓紧跟上。我国也在一直不断地引进别国的先进经验,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学习他人要建立在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当然,美国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适当的地方,我们也应当看到,并警醒自己。比如,由于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教育改革有些许的急功近利的地方,也存在一些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面对国际竞争,美国也曾带有“教育万能论”的错误倾向。这些瑕疵多少给美国教育改革到来一些阻碍,我们在惊叹美国改革成效的同时,也要引以为戒。2.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答:每个时期,由于处在一个国际大环境下,各个国家在教育上都会出现一些大体上相似的举措或政策,因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国教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势。二战后,世界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并且各国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始一轮新的竞争,欧洲各国竞相开始教育改革,经总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积极普及义务教育经过长期的较量,各国都意识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国竞相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案,并且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地延长。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法国的《教育改革法》,德国的《汉堡协定》等等,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法案。(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国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颁布有关的法令,把职业教育作为战后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906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法国也通过了《哈比法案》,把职业教育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他国家也先后实施这样的决策,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3)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n师范教育的建设也开始受到各国重视,好几个国家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规定,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加强师范教育建设;美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地强调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等等。(4)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也是这一时期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英国1988年制定的课程改革,法国中学的课程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各国对学生在基础学科、科学、实用知识方面的期望。(5)高等教育渐渐成为发展的重心随着各国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渐渐由低往高上升,高等教育中的课程领域逐渐拓宽,专业设置日益完善,其教育对象也越来越普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创办的“开放大学”,以成人教育为对象,反映了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战后欧洲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6)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有各自的特色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永远是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国不断地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总结了许多经验,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电管理体制。例如,英国原本是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巴特勒教育法》则开始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法国则体现出教育权下放的趋向。可见,各国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取长补短。以上这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改革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趋向,其中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最明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二战后的整个国际环境是对知识、科技的需求非常急切,教育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第三章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一、选择题1.C2.C3.D4.B5.B6.D7.A8.A(解析:杜威是根据“教育即生活”,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基本原则)9.C10.B11.A12.A13.C14.A15.D16.A17.D18.C19.B20.B二、辨析题1.杜威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但这不表示杜威就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论者。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因而,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只是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杜威又认为要完成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使命,就必须培养青少年能够维持民主主义社会,能够管理国家,具有制造、生产的真实本领,这就反映了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相矛盾的一面。\n所以,对于教育有无目的,杜威自身存在矛盾,他不否认教育的具体目的,但反对人们给教育加上社会的功利性的目的,我们不能说它是一个教育无目的者,只能说他界定教育目的角度与众不同。三、简答题1.什么是改造主义教育?答: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到50年代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初期有康茨和拉格,布拉梅尔德50年代发表一系列著作后最后形成。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认为,当时社会充满着危机,而改造主义教育是挽救这个时代的教育理论,通过指导人们改造社会,可以救人们与危机中。他们指出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富裕的经济、发达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他们还希望通过教育建立世界民主制度,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的人类秩序。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所谓社会一致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并在行动上一致。因此,改造主义教育家要求学校运用民主方法,通过相互协作的教育,达到大多数人同意的“社会一致”。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四年制学院的轮状课程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四个领域中的有关问题。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和学习,强调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劝说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造主义哲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一致”精神。2.什么是要素主义教育?答:1938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空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中小学要强调双基(新三艺),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做手段,而应是过程的目的与结果。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经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70年代起逐渐失去优势地位。3.简要介绍终身教育的主张。答:1956年,终身教育概念首先出现在法国议会的立法文件上。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法国教育家朗格郎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报告,是走向世界的开始。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1、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基本特点是连续性和整体性。终身教育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n1、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要做到终身学习,首先要打破学习的封闭办学模式,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人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联系性;从纵的角度看,就是要求教育根据人的生理水平和实际,实现人生不同发展阶段教育之间的连贯,即要求人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学校后教育三者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以形成上下一贯的纵向教育系统。2、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它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意义,他要求整个社会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变;从“封闭型”学校教育向“开放型”学校教育转变;从以学校为中心向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职能转变。终身学习对个人是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对社会是建立一种上下、老幼都学习,保持社会活力的教育体制。4.什么是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答: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罗杰斯。1、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经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2、主张课程人本化。他们提出“一体化”课程,主张课程内容应建立在学生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基础上,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3、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在学校中影响学校气氛的因素有三个:教师和管理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应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学、非指导性教学、自由学习、自我学习。积极:注重人的整体发展,强调认知和情感二方面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学校应形成最佳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和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给教育理论带来观念上的革新。不足:立足于人性的发展,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简单把个体的潜能实现与个体的社会价值划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四、分析论述题1.请评析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答: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主要从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方法观这几个方面:(一)教育本质论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主张。杜威批判传统教育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压抑儿童的个性,置儿童于被动地位,主张教育要重视儿童自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它不仅击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主动地位这一规律性问题。(2)教育即生活\n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必然教以成人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溶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有利于使教育参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由此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活动教学理论在当时对传统教育中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二)教育的目的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杜威又认为要完成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使命,就必须培养青少年能够维持民主主义社会,能够管理国家,具有制造、生产的真实本领,这就反映了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相矛盾的一面。(三)课程与教材(1)批判传统课程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杜威指出,把那些“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的天性”的,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将儿童统一的生活经验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阻滞了儿童的生长。他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教材心理化”,儿童获取知识应当估计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2)从做中学对于教学和课程,杜威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他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杜威对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评。他指出,传统教材与教法脱离儿童本身的需要,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吞剥书本上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只根据已往社会文化的成果,而不考虑儿童个人的生活与经验。杜威认为,应为学生“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在“做”\n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学校课程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他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四)思维与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课程上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维,意思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杜威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特别强调思维在经验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凡“有意义的经验”总是在思维的活动中进行的。思维包括五个步骤:在疑难的情境中感觉到某种问题需要解决的暗示;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确定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问题,取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杜威把思维的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形成了教学的五个步骤:“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做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摸索性的“做”的基础上,这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综上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始终是围绕着“儿童中心”,以“做中学”的方式开展的,依次形成了从以生长为教育目的,以活动为课程,以反省思维基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个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体系,提倡教育的实用性,强调教育的上的实行,固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然而,上面分析中所说到的关于杜威思想的一些不足和矛盾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n教育心理学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学生的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教师的工作压力D.教师的社会地位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A.赫尔巴特B.赫尔巴特C.桑代克D.卡普切列夫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7.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桑代克——联结说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法现说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A.乌申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柯尔伯格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A.赞科夫B.列昂捷夫C.鲁利亚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A.美国行为主义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n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八个阶段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柯尔伯格D.德国的柯尔伯格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C.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14.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粘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15.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辐合型16.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性的心理学家是()A.威特金B.斯金纳C.卡根D.弗洛伊德17.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多鼓励学生自学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18.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B.在思维发展发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19.以下几位心理学家哪一个属于认知心理学派()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D.华生20.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nA.认知地图B.内化学说C.最近发展区D.高级心理机能二、简答题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选择题1.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2.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A.信号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B.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C.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D.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3.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伯尔把学习的分为()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4.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5.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A.斯金纳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6.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7.观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桑代克B.奥苏伯尔C.可勒D.班杜拉8.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A.习得律B.效果律C.消退律D.泛化律9.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10.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使类似的不同的刺激被辨别出来,这是条件作用的()\nA.强化B.消退C.分化D.习得11.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A.准备律B.习得律C.练习律D.效果律12.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3.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14.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A.消退B.惩罚C.强化D.分化15.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16.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17.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含()A.观察者自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18.小陈会抽烟,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很神奇,于是小李也学会抽烟,但是回到家,小李在爸爸面前从来不抽烟。可见,小李学习中的动机过程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19.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A.苛勒B.魏特海默C.布鲁纳D.斯特菲20.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21.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A.迷箱实验B.迷津实验C.叠箱实验D.“三座山”实验22.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A.S—RB.S—O—RC.S—O—O—RD.S—S’23.“认知地图”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A.皮亚杰B.考夫卡C.班杜拉D.托尔曼24.布鲁纳是学习观的代表人物。()A.结构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要素主义25.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建构法B.发现法C.顿悟法D.接受法26.加涅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A.感受器B.感觉登记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27.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个左右的信息组块()A.7B.14C.20D.528.要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nA.编码B.检索C.复述D.提取29.加涅认为学习的最初阶段是()A.习得阶段B.领会阶段C.保持阶段D.动机阶段30.在学生学习的概括阶段,老师所应该做的是()A.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编码B.帮助学生练习在多种情境下运用信息,使信息得以迁移C.为学生提供线索和启发,帮助其回忆信息的内容D.对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31.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A.社会建构主义B.激进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D.社会文化建构主义32.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斯基33.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A.学生的指导者B.学习的设计者C.学生的合作者D.教学的决策者3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35.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认知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而建构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的帮助者;B.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二、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四、分析论述题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nD.近景的知接性动机2.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B.联结派C.认知派D.建构派5.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6.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A.人本主义马斯洛B.行为主义班杜拉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联系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8.以下几种学习动机,哪一种是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9.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哪一个不属于认知理论的?()A.自由学习理论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价值理论10.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11.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A.韦特海默B.罗特C.韦纳D.海德12.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A.“控制点”B.“稳定性”C.运气D.任务难度13.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1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1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桑代克B.维果斯基C.班杜拉D.阿尔金森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n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17.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18.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19.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20.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意义。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五章知识的建构一、选择题1.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和普遍原理的知识。()A.加涅B.阿尔金森C.布鲁姆D.布鲁纳2.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以分为()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3.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4.根据布鲁姆的分类,下面属于“普遍原理知识”的是()A.日期B.中学生守则C.牛顿第一定律D.家庭地址5.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旧知识由于新知识的加入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叫做()A.知识的顺应B.知识的改组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变革6.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A.对立性B.改造性C.累积性D.矛盾性7.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nA.对立统一B.相互独立C.二者没有区别D.截然对立8.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A.应用——练习——巩固B.学习——分析——应用C.领会——巩固——应用D.习得——巩固——运用9.以下几项属于概念转变的是()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知道“地球是圆的”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D.“鲸长得很像鱼”到“鲸是一种哺乳动物”10.“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在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A.回忆B.再认C.想象D.联想11.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D.以上都对12.以下现象,不属于学习的迁移的是()A.由于经常打篮球,小陈的跳高能力很不错B.学会骑自行车后,学会骑摩托机车的速度特别快C.由于画画得很好,小张在美术社表现很出色D.由于从小喜欢剪草,小王长大成了一名出色的理发师13.卓别林每天从事拧螺丝的工作,时间久了后,他学习别的操作都很不麻利,这种现象是因的作用导致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14.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的是()A.加涅B.麦克利兰C.布卢姆D.维纳15.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是另一种学习更顺利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作,这属于近迁移二、简答题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第六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2.下面哪一个不是技能()\nA.走路B.骑自行车C.做梦D.订计划3.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D.操作技能的对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4.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5.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反思6.最初的心智技能形成研究者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这个人是()A.冯忠良B.潘菽C.加里培林D.兰达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结合实践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的是()A.潘菽B.加里培林C.瑟斯顿D.冯忠良8.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A.连续性操作技能和断续性操作技能B.闭合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操作技能和器械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9.以下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A.足球B.舞蹈C.体操D.气功10.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A.游泳B.滑雪C.开车D.射箭11.下面哪一个是徒手型操作技能()A.芭蕾舞B.骑自行车C.击剑D.溜冰12.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A.定向——练习——巩固——确定B.调整——定向——确定——应用C.定向——模仿——整合——熟练D.模仿——调整——熟练——应用13.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A.整合B.定向C.模仿D.熟练14.对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B.尽可能多的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5.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A.完善化B.自动化C.系统化D.概括化二、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n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2.以下哪一个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3.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4.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5.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7.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8.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9.当朋友给我念一串电话号码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D.门面效应10.下面哪一种复述策略是“过度学习”()A.把大的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D.考前临时抱佛脚11.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画地图12.以下的分类哪一个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13.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A.调节策略B.注意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n14.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15.以下哪种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A.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B.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C.上网查资料D.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二、简答题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A.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C.瑟斯顿的群因素轮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2.用“1”代表语文,当完成语文推理时,用G+S1来表示这个过程的智力使用状况,这是哪一个智力理论的观点()A.群因素论B.流体、晶体智力理论C.智力三维结构模式D.二因素论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4.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瑟斯顿B.吉尔福特C.加德纳D.卡特尔5.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A.记性超强B.反应敏捷C.博学多才D.思维敏锐6.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C.年纪越轻,流体智力越低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7.“老谋深算”指的是()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普遍智力D.特殊智力8.当今流行的IQ测验是影响的结果。()A.多元智力理论B.成功智力理论C.传统智力理论D.三元智力理论\n9.多元智力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斯特伯格B.加涅C.吉尔福特D.加德纳10.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A.语言B.匹配C.人际关系D.音乐11.成功智力理论是由提出的?()A.斯皮尔伯格B.斯滕伯格C.加德纳D.麦克利兰12.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13.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A.爬山法B.类比法C.启发式D.算法式14.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15.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16.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7.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18.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B.想了好久的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19.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A.《共产党宣言》B.《四书集注》C.《哈里波特》中文译文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21.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百家争鸣B.自由辩论C.抢答D.“胡说八道”22.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A.类比模拟法B.设问探究法C.移植法D.列举法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n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选择题1.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A.遵从——抗拒——妥协B.遵从——认同——内化C.抗拒——认同——遵从D.认同——遵从——内化2.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弗洛伊德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岁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A.1B.2C.3D.5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师对学生品德影响有所疏忽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5.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哪些阶段?()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n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D2.D3.A4.B5.D6.C7.A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答:(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这”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三)成熟与完善阶段:60年代到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大的分支,研究成果无数,对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n一、选择题1.D2.B3.A4.D5.C6.D7.C8.D9.A10.C11.B12.B(解析:这些阶段并不是每个人的道德展的必经阶段,有的人只停在某个阶段永远达不到最高阶段)13.B14.C15.B16.C17.D18.C19.A20.A二、简答题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恒定不变的。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答:高级心理机能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在他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说明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维果斯基区分了人的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n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维果斯基详细地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中介结构的看法。工具的使用导致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不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因而就产生于有别于地级心理机能的高级心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答:“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就是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答: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   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4)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n。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死亡。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例如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不是只在意识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考察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的研究。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答:根据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2.习俗水平(9-15岁)\n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柯尔伯格的这种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作出的划分。它向我们勾划出了道德发展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选择题1.B(解析:注意学习的几个特点:由经验引起;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变化是由反复的练习导致的;动物也存在学习)2.B3.C4.A5.A6.D7.D8.B9.B10.C11.B12.C(解析:孩子的行为是不好的,母亲的反应是为了抑制这种行为,所以属于惩罚;其余三项的结果都是鼓励某种行为的发生;其中消退与负强化实质一样,都是把原来的厌恶刺激解除,以鼓励主体的积极行为)13.B(解析:逃避条件作用与挥笔条件作用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厌恶刺激已经发生,已经遭到其攻击,题中的小王已经被雨淋到,属于逃避条件作用。)14.A15.A16.B17.D18.C(解析:班杜拉把动机过程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首先小李的行为是内心判断肯定属于内部强化,替代强化是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以同样方式影响自己,而小李的爸爸与周围同学对抽烟的反应肯定不一样,因而,也不是替代强化。)19.D20.A21.C22.B23.D24.A25.B26.C27.A28.C29.D30.B31.B32.C33.C34.A35.C二、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n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负强化和惩罚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惩罚的概念: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其次,看看负强化的定义: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积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可见,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比如,某人因为犯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里的“判刑”就是一种惩罚,目的是抑制或阻止此人不好的行为表现。假如,经过改造,犯人的不好行为得到了抑制或消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法律可能会对他进行减刑,或者“解除处罚”。这里的“解除处罚”就是对犯人受到惩罚之后的行为表现表示肯定或赞扬。这就是一种强化——负强化。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该说: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要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当有相应的旧观念。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来,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二来,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须想着要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理解而不只是让学生记忆,不论对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n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答:桑代克是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习理论被称为“联结—试误说”。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箱子内的饿猫因碰巧的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会打开迷箱。因此,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观点是他超越巴甫洛夫的地方)。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效果律指导人们用一些具体奖励如小红花\n、口头表扬等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他对教师的总的劝告是“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桑代克举了数学中的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老是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7×7=?)和反应(49)的联结。这就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答: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1.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性;②榜样的特征;③观察者的特点。(2)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3)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4)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n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认知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是产生于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誉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的。(1)苛勒的实验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①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顿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状态到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②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形”“式”“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就出现了“缺口”、“缺陷”,就会有一种渡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动就是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动物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缺口、缺陷也会不断出现,动物就会不断地发生组织再组织、构造再构造的活动,即不断地进行学习。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n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看到了这些学派的还原主义、机械主义的不足,从而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上,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格式塔学派关于学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他们的简单化、机械化的错误,并选用灵长类动物作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这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但它们企图用顿悟说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也是不妥当的。同样,他们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过分夸大顿悟学习的作用与意义,也不符合学习的实际。四、分析论述题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答: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的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先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一)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对知悉进行的一个编码系统)。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结构教学观布鲁纳不仅研究学习问题,也研究教学问题。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描述性,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怎么样;而教学理论是规定性的,它阐明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佳途径方面的规则。\n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3.发现学习法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方面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是发现学习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面阐述了结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应的建构主义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1.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2.学习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所以,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堂课,班级中的同学收获是不一样的。3.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n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有些是科学的、准确的,有些则可能是日常的、感性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意义的必要基础,学生正是在这些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三)比较二者的异同从上面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分别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都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是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然而,导致二者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教育夸大,发扬了这种学生的主动性,把对这种主动性的要求扩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动习行,而且在知识的价值、应用、教师的定位、教学的过程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的价值上,建构主义强调其应用的情境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的,而是因人、因情境而变的,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在教师的定位上,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教学不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可见,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一个强度学生主动性的“度”和“面”,即: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在学习过程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于是否强调学生的主动。(四)对二者的评价根据上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各自最大优点和缺陷: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这样就评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至上,“标准答案”等情况的弊端。并且,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很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然而,由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夸大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学习,这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自己的真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并且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了许多弯路。结构主义则刚好弥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不用中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真理;然而,同样地,反过来,结构主义在注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虽然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外界既定的“真理”\n,常常给学生套下固定的解释和领会,不允许有个性化的想法,设定标准答案等等,这些都是结构教学带来的弊端。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的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结果时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对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分析,其次是针对这个模式提出的学习和教学阶段的设计:(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大系统构成的,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它主要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对于理解人类的学习,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依据这一基本的学习过程和模式,对于如何安排教学以及进行教学设计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加涅对这三大系统的分别的论述:(1)信息的三级加工(信息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首先到达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从而推动感受器并把它转化为神经信息,这种信息就可能进入感觉登记。这一阶段由于是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也是对信息最初和最简单的加工,往往被称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在这个阶段,信息的加工只需百分之几秒。被我们注意或知觉选择的信息就可能经过这种加工或贮存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而没有被登记的信息就可能消失。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这种信息主要是视觉的或听觉的。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复述就成为促进信息保持并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复述策略我们将在后面学习策略中进一步论述。短时记忆是信息的第二级加工,也是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复述的信息就能够进入第三级加工,即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被认为是一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其信息的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信息经过了编码的过程。所谓编码就是对信息以各种方式进行组织,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收集在一起,信息正是通过编码形式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的,就好比一个经过分门别类、精心设计的图书馆一样。经过三级加工信息被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储存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各种问题。当使用信息时,我们就会到长时记忆中去搜寻,这一过程称之为提取。而提取的关键是检索,就是先要找到信息储存的线索,就象到图书馆查资料一样,找到了线索才能够提取信息。被提取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2)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控制结构)执行控制和期望事项,是信息加工过程另外两个重要的系统,它主要说明人对信息的加工毕竟是和电子计算机不一样的,人除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各种内部加工以外,期望和对加工过程的控制都会影响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正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生的期望。\n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如何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采用何种信息提取的策略等等,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期望和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所以加涅没有把他们与其它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也还不清楚。(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各加工阶段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的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内部过程。与此相应,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对学习过程发生影响。因此,教学阶段应该与学习阶段相吻合。在每一教学过程发生的事情称为教学的事件,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使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相匹配。那么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如何一一对应呢?为了进行分析,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相匹配的教学设计:(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借助学生内心的期望产生的。在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则是:在学生自己没有产生学习动机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形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2)领会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行知觉。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行知觉,也就是注意到该注意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3)习得阶段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里,然后把他们再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到长时记忆中。所谓的编码过程,就是把知觉到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最容易贮存的形式的过程。在习得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4)保持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贮存阶段。对长时记忆,人类至今了解不多,但有几点是清楚的:第一,长时记忆里的信息,其强度并不随时间的进程而减弱,如老人的回忆;第二,有些信息长期不用会消退;第三,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如新旧相似信息的混淆。在教学上,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须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是学生得到提取线索,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强化信息的保持,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6)概括阶段\n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7)作业阶段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应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同时,通过作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仅凭一次作业难对学生作出判断,需要几次作业才行。(8)反馈阶段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其实质是一种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影响的,而且,信息反馈也并不定要使用“对”、“错”、“正确”或“不正确”这类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如点头、微笑等。此外,需提醒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概念和规则,知道自己答案是正确的。这就是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精确的信息加工的模式,学习与教学相互独立又相互对应,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的八个阶段的系列所组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部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做出很透彻的分析和指导,对现代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加涅的理论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是单纯强调原有知识经验在新信息的编码表征中的作用,忽略了新经验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第四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C2.C(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纯粹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3.A4.B5.D6.A7.B8.C(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9.A10.B11.D12.B13.B14.B15.C16.C17.B18.C19.A20.A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答:\n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但是实际情况中,学校里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前者是由教师施于学生身上的;后者是学生自我强化,如从学习结果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强化理论从主要倾向上是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生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即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1)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2)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3)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心理学家阿尔金森把麦克利兰的这种理论运用在学习动机方面,也称成就动机论,认为在学习动机上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减低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得成就的动机,那么,他就有可能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因为前者容易成功,而后者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借口挽回面子。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避免失败的学生相反,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n这种动机理论把人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但是发展不是很完善。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答: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等。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学生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2.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及其意义。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n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2.设置榜样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前苏联的莫洛佐娃在一个六年级班上,利用男生们想做海员又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在海军活动的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历史、地理、航海、摄影、制模以及音乐等等),大大地促进了学习需要和认识兴趣。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根据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正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就是学习无助感。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n②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③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第五章知识的建构一、选择题1.C2.A3.D4.C5.A6.C7.A8.C9.B(解析:概念变化不等于概念转变,概念转变必须是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存在冲突的。)10.B11.B12.C(迁移是一种学习到另一种学习的转变,而画画和美术社指的是同一件事,不算迁移。)13.D14.A15.B二、简答题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答: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1)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例如,昨天下雨了;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2)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他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性;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3)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称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使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通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答:简单说,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必须是存在冲突的。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新、旧经验及其有关的事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直至对新、旧知识经验做出某种调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1)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面对认知冲突,学习者需要对新信息或原有图式做调整,以解决冲突,这正是认知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知冲突可以做如下分类:①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前者是指行为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冲突,后者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互动(如阅读、听报告、讨论等)中遇到与自己原有观念不同的观点,从而感到的冲突。②\n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念的冲突:前者指学习者头脑中现实存在着的概念与新经验的冲突;但有时头脑中的概念并不是以现实表征存在的,而是以非言语表征的方式微弱地、含糊地存在着的,甚至在教学前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以学习者的整个经验结构为背景会推出这样的理解,这种概念(观念)与新经验之间的冲突就是潜在概念的冲突。③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有时,冲突的两个概念之间是针锋相对的,但有时它们却可以同时成立,只有视角的不同,而没有根本性对立。引发认知冲突在概念转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只有体验到认知冲突,个体才能感受到原有概念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调整原有概念的必要性。但是,只是引发了认知冲突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取决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2)认知冲突的解决与概念转变解决认知冲突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这几种:①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②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a.机械记忆;b.概念更换:以新概念代替旧概念,并与其它概念相协调;c.概念获取:与包括原有概念在内的有关概念一起被重新编辑,这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在原有知识背景下理解新概念,新旧概念并不完全对立。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可以是通过实验、演示等让学生看到与原有理解相反的事实(反例),或者直接提出与学生原有理解相对立的新观念,从而引发认知冲突。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答: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比如,“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就是一个概念(观念)。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充实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相容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存在冲突,因而要对彼此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概念转变针对的是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改造,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可见,概念的转变存在一个新概念代替旧概念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由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如果说知识的建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那么概念转变研究从原有概念的转变来考察学习过程,它更关注学习中的顺应的一面,将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原有概念及方法论发生转变的过程。学习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据此,概念教学不仅是通过熟悉的词语,清楚地把学科的内容呈现出来,不仅是呈现科学家对某现象的完好的解释,也不仅是用仪器来简单演示某内容,教学还意味着探明学生对某现象的前科学概念,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促进概念转变,而不只是告诉学生“你的想法错了”。概念转变研究充分说明,科学教学不只是要把现成的、外在的科学知识装进学生的记忆库中,而是要充分切入学生真实的经验世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深层理解的生成。为概念转变而进行的教学将更需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更需要有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这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答: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把迁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正迁移与负迁移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n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潘菽,1980),或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②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已有的较容易的学习对难度较高的学习的影响,往往是对已有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形成更一般性的方法或原理的结果。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学习的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由较高层次的学习产生的原则对该原则适合的具体学习情境的迁移。③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④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所进行的划分。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用到与原来情境极不相似的情境中,既产生了远迁移(如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第六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1.B(A属于本能活动,C属于随意行为,D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联系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2.C3.C4.A5.B6.C7.D8.B9.A10.D11.A12.C13.C14.B15.D二、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答: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上述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1.原型定向阶段原型即事物的原样,由于心智活动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高度简缩性的特点不为人直接感知和把握。但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 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n2.原型操作阶段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学员大声说出实践模式中的每一步,同时实际做出每一步。在操作的开始阶段,需要逐步展开,并不断变更活动对象,也就是说,学员将实践模式程序应用于多个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将来的内化提供基础。学员在该阶段的活动是展开的、外显的,并经常借助于外部言语的引导和外部辅助手段,学员尚不能摆脱实践模式,而是依赖实践模式进行活动。3.原型内化阶段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当面临某一问题时,学员不必以言语表述出实践模式的每一步骤,而是在头脑中运作这些步骤,运作时不必一一展开,有些步骤可以交叉、同时进行。有时学员自身都难以意识到操作的每一步,但实际上确实是按照该活动程序进行的。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对于揭示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其形成规律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其有效地培养心智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答: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1.操作的定向阶段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定向映象可以有效地调节实际的操作活动,缺乏定向映象的操作活动经常是盲目尝试,效率低下。为此,不应忽视该环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操作的模仿阶段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阶段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由于学员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作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或模式,故动作整体水平较低。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4.操作的熟练阶段\n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特点实际上体现了操作技能的关键特征。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一、选择题1.B(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使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2.D3.D4.C5.C6.C7.A8.A9.B10.C11.B12.D13.D14.C15.D二、简答题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答: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它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元认知的作用: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可以尝试一下这些方法:(1)激发内在动机对学习本身就有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使人持续学习下去,敢于克服障碍,迎接挑战,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可以自我培养的。(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每个人学习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这些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追求好成绩,即所谓的绩效目标,这种人一般特别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行。另一类则特别注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即所谓的掌握目标,这种人敢于迎接学习挑战,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挑选学习任务时,要挑选那些具有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易或太\n难任务更能激励自己。(4)调节成败的标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己能力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成败标准。如果标准一直过高,自己总不满意自己,结果会造成自责、自卑和情绪低落。相反,如果标准一直过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造成盲目的自信,学习也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适时调整自己的内在的成败标准,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自信心。(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一般来说,在学习成败之后,人们总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归因的方向直接引导着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归因。(6)自我奖励当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后,要设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暗示自己成功了,也可以是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只有获得好成绩后才能获得奖励。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每个人都可在自身的起点上进步和发展。只要自己取得了满意的进步,即使外在分数不高,也值得奖励。因此,要为了掌握而学,要引导学生设立自己的成败标准。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选择题1.A2.D3.B4.D5.C(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宇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6.B7.A8.C9.D10.B11.B12.C(解析:问题解决是要有目标的,在头脑内进行的而不是外显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算过程,是个人化的。A不是心理运算只是简单的回忆,B是无目的的;D是外显的技能)13.D14.C15.A16.C17.A18.B19.D(解析: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朝一般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20.D21.C(解析:抢答属于一种头脑体操法,凭直觉思维)22.C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答: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一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n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有用和重要,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总之,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1.智能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2.动机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2.表征方式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1.思维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2.功能固着\n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1.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2.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答:(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同时,关键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和“怎样做”,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系统。(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经常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等等。(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答:(一)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点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目前,心理学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这里的“产品”,当然包括思想的及物质的两个方面,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n(二)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造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选择题1.B2.B3.D4.D5.C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答:社会规范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社会规范的遵从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二)社会规范的认同其次,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个体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三)社会规范的内化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n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作为行为主体的社会个体,为要能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则必须对这种外在于自身而存在的行为要求有所适应,这就是规范与主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把规范的接受看成一种内化过程,就必须了解内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内化”最初由法国社会学派杜克海姆等人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指出社会规范的内化,即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准则。再次,规范接受或内化是发生于主体头脑内部、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内在过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只能依据其外在标志进行推断。这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答: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1)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掌握道德概念的条件:第一,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第二,第二,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第三,第三,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2)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不是单纯的一种道德认识,它是坚定的道德观点、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合金”。它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地改变。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动,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因此,它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3)道德评价的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评价中不断地深化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的体验,确定合理的行动,为道德行为定向。道德评价起着道德裁判的作用,它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褒奖合乎道德的思想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强对道德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使道德认识成为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n教育研究方法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选择题1、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A.预见性   B.精确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2、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活动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3、教育研究可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这一分类的依据是()A.研究目的的不同B.研究方法的不同C.研究对象的不同D.研究阶段的不同4、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基本原则的是()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主动性原则5、20世纪初,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专著,其中古德的代表作是()A.《教育研究法》B.《教育问卷法》C.《教育实验法》D.《如何做研究工作》6、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开始成为教育科学方法论理论基础的是()A.自然科学B.心理学C.社会学D.大教学论7、定量分析要求研究者主要揭示事物的()A数量特征B质量特征C符号特征D分类特征8、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A.收集评价信息并整理分析得出结论B.确定评价指标体系C.确定总目标D.选择制作评价工具9、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被称为()A.基础性研究B.应用性研究C.发展性研究D.评价性研究10、站在唯理论立场上企图使经验论与唯理论结合,把世界统一在思维基础上的哲学家是()A.培根B.黑格尔C.康德D.笛卡儿11、如果以问题性质为标准划分,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可分为理论方法、实证方法、实验研究方法以及()A.历史研究方法B.描述研究方法C.观察法D.应用研究12、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  )A.继承B.创新C.经验描述   D.整理知识13、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n14、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   B.分类C.综合   D.分析15、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手段是(    )A.归纳分析  B.比较分析C.统计分析   D.综合分析16、教育研究中的“研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创造知识,二是()A更新知识B整理知识C掌握知识D运用知识17、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等属于()A基础研究B发展性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18、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同行专家论证  B.研究者自我评价C.行政部门评审  D.研究团体评价19、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A.毕达哥拉斯B.亚里斯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20、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宜过分强调()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内在信度D.外在信度21、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A.20世纪前后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2、近代教育科学产生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D.洛克的《教育漫话》23、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创始人,提出了理性的演绎法的是()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笛卡儿  D.柏拉图24、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二、简答题1、试述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特性。2、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三、分析论述题试论述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选择题1、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nA.课题论证B.课题审查C.课题申报D.课题选择2、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3、对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4、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B.研究方法的确定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C.课题论证的完成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6、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A.必要性问题B.可能性问题C.能力问题D.时机问题7、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 )A.研究时间 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 D.研究内容二、简答题1、试联系实际说明应如何对课题进行设计。2、试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三、分析论述题试论述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并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选题的。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一、选择题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A.选题B.写出论证报告C.文献检索D.制定课题计划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辨伪评论D.证真评论3、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A.分类B.审核C.归纳分析D.演绎分析4、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文献检索的起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学术文献的方法是(  )\n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6、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A.逆查法B.顺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7、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B.文献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在教育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文献检索。2、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三、论述题1、试述教育文献检索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2、试联系实际论述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哪些?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一、选择题1、教育观察法最完备的状态是()A.结构式观察B.教育现场观察C.参与性教育观察D.全结构式教育观察2、教育观察记录方法的分类中,主要用于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做传记式记录的方法是()A.日记描述法B.轶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D.筹备观察资金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5、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A.观察计划B.观察提纲C.摘要笔记D.观察记录表6、()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借助于一定工具,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或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A.教育观察B.教育调查C.教育实验D.教育理论研究\n7、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是指()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8、在自然情境下的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观察方法是()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9、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教育家是()。A.查理斯·达尔文B.裴斯泰洛齐C.提德曼D.普莱尔10、难于运用是(  )的主要缺陷。A.全结构式教育观察B.教育现象观察C.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性观察11、随堂听课是属于()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        D.间接观察12、下列观察方法中属于正式观察法的是()A.轶事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C.频率计数图示法 D.特性等级评定法13、下列不属于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的科学性C.观察的客观性D.观察的自觉性14、依据实施方法的不同,教育观察可分为()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15、下列不属于取样记录法的是()A.时间取样法B.活动取样法C.事件取样法D.行为取样法16、用于核对某些重要行为是否呈现的记录法是()A.描述记录法B.取样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行为核对表17、人们最早采用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A.教育调查法B.历史研究法C.观察法D.实验法18、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A.观察范围 B.观察目的 C.观察时间 D.观察类型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观察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理论的准备对于教育观察有什么影响?三、分析论述题\n1、试联系实际分析观察法在教育中的主要特点和其对于教师的主要用途。2、论述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并联系实际说明观察过程中需要反思哪些问题?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调查访问的述说正确的是()A.在访问时,与被访问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2、编制态度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C.量表尺度在7+2之间最好D.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3、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表述最好的一种是()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手段)是(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C.访谈调查 D.问卷调查5、访谈过程的标准化是( )访谈调查最显著的特点。A.结构性 B.重复性C.集体性 D.系统性6、根据合理样本容量的分析,并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A.50B.100C.150D.2007、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中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描述的教育调查类型是()A.抽样调查B.个案调查C.访谈调查D.测量调查8、对回收的问卷,在剔除废卷的同时,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来说,如果回收率在(   )以上,所得资料方可作出研究结论。A.30%         B.50%         C.70%         D.80%9、能够将访谈过程中的随意性降到最低,进行比较标准化操作的访谈调查类型是(    )A.结构性访谈调查   B.非结构性访谈调查C.重复性访谈调查  D.集体访谈调查\n10、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A.正确选题B.写好指导语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D.设计“目标体系”11、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将调查法用于教育研究的是( )A.恩格斯B.费舍C.赖斯D.肯德尔12、问卷的主体部分是()A.指导语B.问题C.注释D.结束语13、对我国办学体制的发展前景的调查,应该用(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14、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的回答时间。A.0一30分钟B.30—40分钟C.40一50分钟D.50—60分钟15、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研究类型是()A.个案调查B.抽样调查C.普遍调查D.现状调查16、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17、关于我国大、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在职培训的调查属于()A.学科性的典型调查B.反馈性的普遍调查C.预测性的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18、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被称为()A.随机抽样调查B.非随机抽样调查C.全面调查D.综合调查19、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确定调查课题B.选择调查对象C.制定调查计划D.调查的实施20、非结构问卷(开放式问卷)中问题的主要形式是()A.是否式与选择式B.评判式与划记式C.填空式与问答式D.是否式与评判式21、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特点的是()A.调查过程的标准化B.调查形式的匿名性C.调查的范围广、效率高D.调查具有直接性22、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A.灵活性强B.调查具有匿名性C.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D.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二、简答题\n1、联系实际,叙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2、非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三、分析论述题试分析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B.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2、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3、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情况的是()A.前实验B.真实验C.验证实验D.准实验4、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不同水平的自变量或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即每个被试都经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实验处理,这种实验设计是( )A.组间设计 B.组内设计C.单组设计 D.同组设计5、在科学史上,首先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A.达·芬奇 B.罗吉尔·培根C.伽利略 D.弗兰西斯·培根6、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而形成理论,这一过程实际存在着三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即( )A.探索—验证—确认 B.确认—验证—探索C.确认—探索—验证 D.探索—确认—验证7、既不能随机分派被试者,也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A.准实验B.真实验C.前实验D.化学实验8、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是一种()A.科学教育B.特殊实验C.特殊教育D.科学实验9、若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n10、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但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的实验是(    )A.准实验  B.真实验C.前实验  D.假实验11、从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看,大多数教育实验课题属于(  )A.基础性课题  B.描述性课题C.应用性课题  D.推论性课题12、一个教育实验科学水平的首要检验标准是(   )A.价值判断  B.科学性分析C.有效性评价  D.可操作性评价13、“教育程度”属于()A.类别变量B.中介变量C.属性变量D.主动变量14、下列不属于假设的特征的是()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确定性15、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A.多重实验排除了干扰B.统计回归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16、根据自变量的性质,幼儿情绪状态与课堂秩序的实验研究属于(  )A.S—R法则实验   B.多因子实验C.验证性实验     D.P—R法则实验17、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18、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A.引入实验因子B.不引入实验因子C.学习条件不同D.学习内容不同19、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研究评价主要内容的是()A.目标评价B.研究团体评价C.过程评价D.结果评价20、下列不属于各类教育科学实验共同特点的是()A.有明确的研究假设;B.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C.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D.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二、简答题1、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2、简述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3、简述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要求及应如何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三、分析论述题\n在教育研究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试论述应如何控制这些无关变量?第七章教育研究成果表述一、选择题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A.学术论文B.实验报告C.教育调查报告D.教育经验总结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的()A.结果B.方法C.讨论D.目的3、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A.实验报告  B.学术专著C.观察报告  D.调查报告4、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与参考文献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5、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书籍,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A.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B.出版单位与时间、作者姓名、书名、页数C.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作者姓名、书名D.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与时间、页数6、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7、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的要求的是(   )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8、学术专著是(  )A.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B.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C.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D.以研究过程和发现的事实为主要内容9、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n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10、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二、简答题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三、分析论述题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答案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选择题1、A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2、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结论、理论、思想及观念之间的区别,在四者中理论是意识形态表现的最高形式。3、C4、C5、A6、B解析:这是对教育研究科学化进程的考察7、A8、B9、B解析: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评价教育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环。10、C11、A12、B13、B解析:注意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相区别。14、D15、C16、B17、C18、D19、B20、B21、D22、A23、C24、D25、D二、简答题1、解析: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包括了一般特性和独特特性,答题时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答: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包括一般特性和独特特性,首先,教育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第二,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第三,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也就是说,要以充分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数据作为依据形成结论,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下结论,作判断。第四,强调方法的科学性。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因此,方法本身是可辨认的,运用过程和研究结果是检验的,研究结果要回到实践中检验。第五,创造性。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的最重要特性。\n此外,教育研究方法,还有它自身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性:第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答: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三、分析论述题1、答: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了以下几个阶段:(一)选题与设计阶段1、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通常必须达到三个标准,即必须有价值、有新意、具有可行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选定的题目还应该有价值,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较高的外部价值。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课题。\n第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此外,问题的表述还要具体明确。2、查阅文献一般来说,文献的查阅即文献的检索,它通常包括了三个阶段(1)分析和准备阶段首先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体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2)搜索阶段搜索与研究问题有关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资料。(3)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3、提出假设研究假设(reaeachhypothesis)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的性质来决定是否需要正式提出假设:通常定量研究、验证性研究、涉及两个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要求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研究假设,其假设往往隐含在研究过程之中或在研究过程中形成。4、制定方案(二)实施阶段1、搜集资料,形成科学事实;2、分析事实或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三)总结与评价阶段1、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2、鉴定和评价成果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选择题1、A2、A解析: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所以需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3、B4、A5、C6、D7、C二、简答题1、答:对课题进行设计是件精细而复杂的工作,通常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选择研究对象\n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研究对象,即取样,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明确规定总体;第二,取样的随机性;第三,取样的代表性;第四,合理的样本容量。(二)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有效,就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同时,教育研究的每类方法,又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替代。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另外,还要考虑被试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三)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其基本内容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2、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课题选题的价值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即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应提出新思想、新观点。二是理论价值。理论价值即学术效益,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是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二)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要把握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那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即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是科学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的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问题等。(四)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策略步骤、手段及成果形式等是切实可行的,是与所研究课题相适应的。(五)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能性及限制。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三、分析论述题\n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作答,包括选题的基本要求,课题的来源,课题的论证等相关知识点。答案不全面或者不知应如何来组织各个知识往往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答:研究课题的确定通常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想的主要遗产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同时,选定的题目还应该有价值,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内部价值(即理论上要有突破,实践上要对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相关其它领域,如心理学、哲学等有较高的外部价值。衡量选定的题目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问题时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二)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选定的研究课题要有科学性,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科学的实践基础。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定的研究课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而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深入研究的依据。应该看到,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科学性强的研究课题指导思想及研究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分、合理。(三)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适度,研究范围要明确界定,宜小不宜大,所含的研究问题要明晰,不能太笼统。原因在于,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含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提倡“实”、“小”、“新”。(四)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它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行性。第二,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课题。第三,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提出过晚,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新意,失去了研究的价值。这里,有一个胆识问题,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时机。缺乏胆识,抓不住时机,也就出不了研究成果。\n 进行选题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明确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问题、考虑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课题指南和规划中选题。二是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三是善于转换对问题的提法。四是要进行课题论证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第三章教育文献检索一、选择题1、C2、B3、A4、B5、B6、C7、C二、简答题1、解析:之所以要进行教育文献检索是因为文献检索在教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这道试题实际上想要考生回答的就是教育文献检索有哪些作用。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它贯穿于教育研究的全过程,从选题,初步调查以及论证课题,制定计划,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到形成研究报告,都离不开有关课题文献的检查和利用,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教育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国或一地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文献资料提供科研选题的依据。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现有的与这一特定研究领域的有关信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系统的评判性的分析。内容包括:该课题前人或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方法、经验和问题。要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补充,在此问题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自己的问题。只有了解了有关研究的动态,才能选定最有价值又最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题,才能发现前人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是跟踪和吸收国内外研究学术思想和最新成就,了解科研前沿动向并获得新情报信息的有效途径。进行教育研究,必须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手段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不仅可以找到获得课题科学回答的线索,使研究范围内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和数据资料,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之上。(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资料,从而避免做前人已解决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正是教育文献的以上重要作用决定了在教育研究中必须进行检索。2、答: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分析和准备阶段\n首先要对研究课题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体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2)搜索阶段搜索与研究问题有关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资料。(3)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主要包括:剔除假材料,去掉相互重复、较陈旧的过时的资料;从研究任务的观点评价资料的适用性,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对孤证材料要特别慎重。在资料数量和类型很多的情况下,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编排,并编制题录索引或目录索引。对准备利用的文献资料,必须对其可靠性进行鉴别和评价,对那些不完全可靠的或有待进一步明确的资料,则不予采用。三、分析论述题1、答:进行教育文献检索通常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对于文献的检索不仅要进行内部评论,同时还要进行外部评论,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辩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等是否可靠。(二)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全面地检索是指通过浏览,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要搜集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搜集那些与自己观点不一致,或与自己构思相矛盾的材料;不仅要广泛查阅中文资料,同时也应查阅外文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通过细读,基本掌握五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主要倾向。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记录。查准率要高。查阅的认真细致,正是表现在搞清前人分歧矛盾所在,从而发现问题。有的学者精辟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大致存在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前人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论据不充分;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但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可能有启发;第二种,前人的争论焦点,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可能只在表面现象上争吵不休,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第三种,前人的理论依据及史料依据,可能是准确无误并十分丰富,也可能是篡改文献,贫乏薄弱得不足为据。我们要通过细致查阅,搞清来龙去脉。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一是曲解引伸,主观臆断;二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三是脱离实际,追赶时尚。\n(三)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要通过批判性阅读,对文献作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做到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创新,将“死”书读“活”,这就不仅需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而且必须靠理论思维,在阅读中进行比较、分析、联想和构思,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研究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从全面整体上把握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和清理研究思路,应撰写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是就某一个研究课题范围的有关文献资料内容进行评价分析。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包括专著及论文)。2、解析:此题要求考生能联系生活科研实际,依据自己平时的观察来发掘人们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所以考生平时的相关积累往往是影响对这道题的回答质量主要因素。答: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个人交往和计算机互联网。图书馆是搜集文献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文献集中形式。中国古代称之为藏书阁或藏经楼,以藏书为主。近现代图书馆大都实行面向社会、以利用为主,提供开放式服务,并发展为多个图书馆的联合协作、文献交流、资源共享的开办趋向。现代图书馆成为收集、整理、保存、传递科学文献知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也是教育文献交流系统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查寻资料的主要场所。档案馆是收集国家需要长期保管的档案和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编目、保管、研究和提供查询、备案的专门机构。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它是科学研究部门、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或自然标本等的主要收集场所。凡一切可能有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团体或机构,诸如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学术团体,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等,不论其有无图书馆,但为开展业务工作,总要收集或生产出一些文献资料(例如,“动态”、“工作通讯”、“内部文稿”之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报刊等),都可以作为教育文献的资源和搜集渠道。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是搜集研究文献资料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学术会议上,不但可以阅读会议论文等资料,而且可以面对面地质疑、提问与讨论,相互交流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课题。从与有关专家、同行的交谈中,研究者还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动态情报,了解别人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等。这些信息对研究者的科研工作者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个人交往,是获取研究资料、情报的重要渠道。计算机互连网的网上资源量可以称之为数不胜数,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到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天文、新闻、娱乐等等,应有尽有,浩瀚无边,几乎一切人类的信息资可以在这里找得到。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n一、选择题1、D解析:全结构式观察是对各种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的观察,是观察的理想状态,所以也是教育观察的最完备状态2、A3、D4、B5、B6、C7、D8、D9、B10、A11、A12、D13、D14、D15、D16、D17、C18、A19、B20、A二、简答题1、答:教育观察是一种科学观察,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按照预定的计划,对于观察对象范围、条件和方法作明确选择,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处于自然条件下的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搜集事实材料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较深入认识。进行教育观察通常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目的性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研究者必须知道每次观察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研究目的认真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环境条件和工具。也就是说,要按照研究课题确定的目的作为标准,撇开那些暂时无关的内容和次要的过程,排除干扰的因素,使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其主要过程得到充分的暴露。(2)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在观察中要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第一,先入为主的偏见,表现为只收集某些似乎能证明自己研究假设的观察材料,或用自己的假设去修正观察结果,甚至用某种理论框架牵强附会地解释观察结果,从而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第二,无意过失。往往表现为研究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修正、填补观察中的空白,从而做出错误的分析;第三,假象与错觉。(3)自觉性指观察时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观察的自觉性,不仅表现在收集事实材料的可靠性上,而且也表现在对观察结果的科学解释,表现为从事实材料中概括提炼形成的观察结论的可靠性。作为研究性的有目的的观察,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2、答:在观察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论的准备。理论决定观察内容。在教育领域,观察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水平非常重要。例如,一个观察者,如果持有的是传统的旧观念,他会观察教师的语言、仪表、板书,看他讲授是否科学、有条理等,如果以持有“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中心”的观点,他的观察重心是学生,会注意学生的表情、行为、神态,关注学生的独特理解、语言和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同时理论不仅决定观察什么,也会影响观察之后的分析内容和评价方法。三、分析论述题1、解析:此题的难点在于教师对教育观察的应用,答不全或不知应如何做到既答案的组织缺少逻辑性、条理性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答:教育观察研究属于科学观察。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1)教育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2)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教育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换言之,教育观察是\n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3)有翔实的观察记录;在教育观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通过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进行详细地记录,以备研究、分析。(4)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是以有关理论为依据的;(5)教育观察具有直接性,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观察法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功用是了解学生,具体的应用场合有;(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具体的应用对象有:(1)全班学生;(2)小团体或者小组;(3)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具体的应用内容有;(1)学习与思维活动;(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2、答: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主要表现在:(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即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些材料,并确定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回答为什么观察和如何观察等问题。(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对观察客体单位要进行明确分类,对所观察的事物确定最主要的方向。观察提纲要有一定灵活性和可变通性,防止有效材料被遗漏。(3)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而系统的观察,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搜集、记录。(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对资料的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即描述性分析,用归纳法,由特殊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定量分析即对研究中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意义的分析以得出结论。在观察过程中要对以下主要问题进行反思:(1)观察者的推论。应该将事实与推论区别开来,观察者在进行推论的时候,应该给出相应的证据,仔细检查自己的前设,说明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个推论的。(2)观察者的心情。观察者在观察时的心情会对观察的内容和效果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会给事实带上阴影,观察者可以把这些情绪记录在个人的方法笔记中。(3)叙述方式。如果叙述不当,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好像这也是观察者看到的“事实”。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一、选择题1、D2、D解析:试题是问卷的主体,在编制问卷时不但要注重试题的质量,而且还要注意试题的数量,题目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3、C4、D5、A解析:结构性访谈是对各种条件要进行控制,规范的访谈,访谈过程标准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6、B7、B8、C9、A10、D11、D12、B13、D14、B15、C16、C17、B18、A19、D20、C21、D22、B23、C二、简答题1、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调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调查人员无论是个人或集体,都应充分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应抓好如下几方面:\n(1)确定调查课题。确定调查课题时,要遵循目的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2)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就是被调查的单位或个人。调查对象要根据调查课题和调查目的来选取。不同的调查课题和调查目的,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选取调查对象。(3)起草调查提纲。调查提纲就是要调查的项目内容,它是搜集资料的依据。草拟调查提纲以后,还要根据调查提纲的要求,设计必要的调查表、问卷、测验题目等。(4)制订调查计划。调查计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调查课题,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地点及时间,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步骤及日和安排,调查的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调查计划的制订要详细、周密、切合实际。(5)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这里所说的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是指规模较大的教育调查组或调查团的组织领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根据调查课题的要求,选择和分配合适的调查人员。调查员要熟悉课题的有关业务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其次,调查组内的组织领导。领导组内的人员要统一认识、明确分工,还要有一定的纪律和制度。再次,调查组以外的组织领导。主要是要争取被调查单位或个人及有关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合作。调查前应派人或写信与调查对象联系,取得他们同意。2、答:无结构型问卷属于开放式,没有固定的回答格式与要求,对填答问卷者来讲,可以自由回答,故又称作开放型。这种类型的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种多样,所以整理资料比较费时费力.可使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即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对问题的探讨在更深度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采用集体访问,可以将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供集体讨论.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填答者的动机、态度、意见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点是资料分散,难以统计,而且需要花费填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构型问卷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图画式比较适合文字能力较差的儿童与文盲被试,在跨文化研究中应用较方便,可少受文化影响。结构型问卷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适合于使用统计方法和进行量化处理。三.、分析论述题解析:问题设计的好坏与问卷的质量直接相关,因此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一些技巧的运用,关于这些技巧问题考生可以围绕以下七点展开。答: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的技巧问题主要有:(1)题目的类型是否正确、合适;(2)题目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3)题目是否含混不清,引起歧义。并设法避免三类问题;太普遍化问话,使受测者不知真正目的;语意不清的措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受测者不知如何选择。(4)题目是否涉及社会禁忌与爱好,或者是正面一些敏感的道德问题,政治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或恩怨的问题;(5)要避免或减少社会称许性;(6)题目是否产生暗示作用;(7)题目是否超出受测的知识和能力。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一、选择题1、A2、A3、D4、B5、B6、C7、C8、D9、B10、11、B12、A13、C14、D15、B\n16、D17、A18、B19、20、D21、B二、简答题1、答: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一)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在整个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实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在概述假设的陈述句中,要清楚地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2)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这种指导性理论,启发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对实验研究的方向、范围以及如何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资料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了使这一理论系统分析更切近客观实际,需要做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课题组成员充分的讨论。(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二)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三)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认识的相对性的具体表现。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区分什么是实验应该消除的误差,什么是实验应有的结果。只有同时给出实验误差范围的估计,才能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取得的成果进行推广,扩大使用范围。2、答: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规定总体。要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明确总体界限,研究的目的、课题性质决定了总体的内涵。同时研究目的也决定了总体的范围,研究者准备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样的范围,就应在该范围内抽样。(2)取样的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到最低限度。3、答: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基本要求是:(1)一致性,即评价指标体系须与总体目标一致。(2)独立性。指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相对独立性,外延不交叉。\n(3)可测性。指标应当具体,用可操作化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测量或观察。(4)可行性,即可用、有效性高。建立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表现在:(1)要对教育实验目标进行科学分析     (2)要了解编制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程序     (3)在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要用质和量的方法对每项指标及其指标体系的构成结构进行检验。在综合分析时,既要考虑指标系统的因素构成,又要考虑指标系统各因素的关系程度。     (4)要使评价指标有个性特点。三、论述题答:控制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内容。为了避免研究过程中变量的相互混淆,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减少无关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干扰,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消除控制无关变量的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无关变量介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斥在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2)恒定有些无法排除的无关变量,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即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无关变量,把变量变为常量。采用恒定方式控制无关变量的通常采用: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主试进行;对研究对象的控制,选择智力、性别、年龄、程度相同的被试进行;对实验过程的控制,按照同一的研究程序、同一的研究步骤进行。(3)均衡当无关变量无法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时,研究者可以采取均衡的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也就是说,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条件上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采用设控制组的方法是控制无关变量常用的方法,他可以控制很多无关变量,而且简单、方便。均衡控制与恒定控制有相似之处,只是控制手段不同,采用恒定控制时,无关变量在组内以及组间都没有变化;采用均衡控制时,无关变量在组内有变化,但是变化所产生的作用在各组间是相等的。(4)抵消有些实验研究,被试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重复测量,由于重复测量,练习、迁移、干扰、疲劳、热身等作用会影响因变量的测量效果,研究者可以采用抵消的方式来控制这类无关变量。例如在一项关于比较A、B两种训练方法效果哪个更好的实验研究中,A、B两种训练方法无论哪个先做,都会对后做的效果产生影响。研究者可以采用一组按照A、B顺序安排实验,另一组则按照B、A顺序安排实验,最后将两组A的实验结果相加,两组B的实验结果也相加,再对A、B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通过轮组设计可以抵消实验顺序的影响。\n(5)随机随机是科学研究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机化控制是研究者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通过随机化可以控制大量的无关变量,通过随机化可以把研究中的很多差异平均地分配到每个个体身上去,从而创造均等。只要在研究中采用随机化程序,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无关变量,无论无关变量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它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影响都可以假定为是相等的。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研究者应该首先考虑采用随机化控制,尤其是在无法确定有哪些无关变量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或不能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控制无关变量时。(6)盲法被试之间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当然要严格控制。有时,被试知道自己在实验组或了解实验真实意图,有可能作出反常行为。有时主试也是无关变量,也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如主试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态度、情绪等都会影响被试的学习、记忆、学业成绩、心理测量等。甚至主试的偏见、期望不但会影响作为人的被试,也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作用。当主试知道谁在实验组,谁接受了实验处理,会有意无意地给予某些暗示,赋予某种期望,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如果被试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或正在接受某种实验处理,称之为单盲。如果主试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些人接受实验处理,哪些人没有接受实验处理,也不知道实验设计者真实意图,称之为双盲。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无关变量的控制还有很多方法。例如,采用不同的实验配组形式和不同的实验设计模式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采用多主试或电脑主试对实验者效应进行控制;还可以采用统计手段对被试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控制等。总之,从无关变量的来源上,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研究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控制;二是对被试的个体差异进行控制;三是对研究者或主试在实施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实验者效应进行控制。第七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一、选择题1、A2、A3、B4、A5、D6、C7、C8、B9、A10、D11、A二、简答题1、答: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没有研究过”,“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然而,所谓创新,也并不是说一篇论文从头到尾都要新,但要有一些新的开拓,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n同时,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要用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来证明科研成果;论文内容要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无论是立论还是分析、论断,都要恰如其分,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理论观点表述要准确、系统和完整。(二)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在于如何选材。选材不是按研究者的主观愿望任意“裁减”取舍,而应符合以下要求:1、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层次;(2)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3)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也就是说要鉴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程度;(4)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教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人总是在前人或他人研究基础上往前推进,因此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一方面不能自持甚高,故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那种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四)语言文字精练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忠实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鲜明是指要点、要义或要据,要清楚明白。生动是指语言有文采,不生硬。三、分析论述题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将实验报告与教育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要求考生无论是对于实验报告的内容还是教育实验都必须十分的了解,考生可围绕以下十点作答。答: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作以下分析:(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教育学综合模拟卷\n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是()A.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B.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2、我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是在()A.20世纪60年代后期B.20世纪60年代前期C.20世纪70年代后期D.20世纪70年代前期3、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出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5、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领域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是在()中。A.《资本论》B.《人类学笔记》C.《反杜林论》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6、指出最好的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认、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的是()A.华生B.皮亚杰C.布鲁纳D.罗杰斯7、下列不属于当代教学的主要理论取向的是()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B.认知教学取向C.行为主义教学取向D.实用主义教学取向8、强调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重点的是()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9、将真诚、信赖、尊重等观念引入学校教育,表现新型师生关系特征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对话法C.讲演法      D.参观法10、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A.高等教育制度B.中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1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12、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3、在教育研究中,实施阶段的方法主要包括()A.形成事实和形成理论的方法B.撰写报告和评定成果的方法。C.确定课题和查阅文献的方法D.研究设计的方法;\n14、在观察的准备阶段和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理论的准备B.内容的确定C.时间的确定D.方法的选择15、在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中,表谱、名录、地方志等属于()A.教育档案B.非文字资料C.书籍D.报刊16、进行教育文献检索的首先要()A.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B.确定检索的方法C.选择检索的工具D.设计检索的计划17、将教育调查划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以及预测调查的依据是()A.调查内容的不同B.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不同C.调查的方式不同D.调查的方法不同18、教育实验中,取样设计的优势不包括()A.节省人力、时间、费用B.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C.减少研究“污染”范围,保证以后研究的科学性D.有助于深入研究每一个个体19、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的好处不包括()A.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B.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C.可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因为只有在操作定义明显不同时,才增加新概念或新变量D.可以提高教育实验的内外效度20、不同类型教育实验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B.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C.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D.每一变量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21、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时,最重要的是()A.拟订好访谈问题B.约定好时间C.确定好地点D.选择访谈对象22、具有报告性、汇编性、简明性特点的是()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23、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24、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25、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广州同文馆26、“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A.1912—1913年B.1902—1903年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n27、以下哪一个学校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政府将其他学校西迁而成的()A.云南大学B.贵州大学C.抗大D.西南联合大学28、杨贤江撰写的教育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B.《论教育的本质》C.《教育独立议》D.《论著民主主义教育》29、1917年,黄炎培发表了标志着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A.《论中国职业教育》B.《新教育大纲》C.《教育独立议》D.《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30、三舍法实质是一种()A.升舍考核制度B.科举制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31、古儒学校是印度的教育形式()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32、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七艺中的后四艺,将这四艺列入课程确定下来的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33、最先揭开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国的()A.加尔文B.马丁.路德C.斯图谟D.胡斯34、提出“知识价值论”,认为学科是否重要与生活、生产和个人的发展相关系的教育家是()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35、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设立的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是()A.帝国大学B.柏林大学C.文部省D.法兰西教育部36、乌申斯基被称为()A.“公立学校之父”B.“幼儿教育之父”C.“教师的教师”D.“师范教育之父”37、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福禄培尔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38、以下心理成果不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是()A.“他律”道德B.“内化”学说C.最近发展区D.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9、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辐合型40、学习时,“复述”的使用是在信息加工的哪一个阶段()A.感受器到短时记忆B.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C.长时记忆到提取D.提取到应用41、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A.社会建构主义B.激进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D.社会文化建构主义42、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打哈欠B.上课开小差C.小孩蹒跚学步D.喝水的时候被呛43、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不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44、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A.踢球B.跳踢踏舞C.射击D.溜冰\n45、“老谋深算”指的是()A.普遍智力B.流体智力C.晶体智力D.特殊智力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46、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47、《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48、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49、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区别。50、试述应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现代化。51、试述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52、试述三舍法及其历史意义。53、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55、试结合你对“发现法”的认识,谈谈“发现法”对实现我国目前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目标的意义,以及要实现该目标应该怎样运用“发现法”。56、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Ⅰ、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Ⅱ、试运用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份有关“中小学教师校园人际关系”的结构型调查问卷(问卷试题在16—20道之间即可)。\n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教育学史上,最早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2、“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之于(    )A.《孟子》  B.《说文解字》C.《学记》  D.《论语》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异化劳动B.私有制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5、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教育体制6、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7、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A.《学记》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论演说家的培养》8、目标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泰罗C.斯塔克D.斯克里文9、于1993年颁布的,其内容可用“两基”“两全”“两重”概括的是()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0、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手段11、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明确的应用目的和特定的应用条件与范围,这说明教学模式具有()A.简略性B.操作性C.发展性D.针对性12、某学生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该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该同学守纪律应采用方法是(  )\n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13、主张教师中心说的是(     )A.柏拉图             B.卢梭C.杜威             D.赫尔巴特14、下列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独特特性的是()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具有较强的客观性15、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中归纳法和演绎法初步形成是在()A.直观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不断深化发展时期16、在教育研究中,以下不属于理论研究方法的是()A.概括法B.演绎法C.分析法D.测量法17、主要采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验、统计、数学等方法进行教育研究的是()A.理论方法B.实证方法C.实验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18、教育研究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在于()A.能用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B.有助于教育知识的拓展C.对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D.能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19、三次文献又可称为()A.原始文献B.检索性文献C.参考性文献D.参编性文献20、在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中,歌谣、文物、绘画等属于()A.教育档案B.非文字资料C.书籍D.报刊21、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一般方法是()A.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B.选择数据库;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C.选择并联合主字码;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D.确定检索的问题和范围;选择并联合主字码;选择数据库;从资料库中查找参考资料的书目22、以下不属于描述记录法的是()A.日记描述法B.佚事记录法C.连续记录法D.间断记录法23、依据结构程度的不同,访谈调查可分为()A.依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B.个别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D.开放性访谈调查和封闭性访谈调查24、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2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26、荀子教育思想的基础是()A.性恶论B.性善论C.性三品D.素丝说27、“反求诸己”是由提出来的。()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28、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n29、“西学”中的“西艺”指的是()A.西方文化艺术B.西方政治体制C.西方历史D.西方科技30、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3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潮的是()A.工读主义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复古主义教育思潮D.平民教育思潮3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33、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西方教育史的三大里程碑的是()A.《林哈德与葛笃德》B.《荷马史诗》C.《理想国》D.《大教学论》34、西欧最著名的宫廷学校是由创办的。()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康德35、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36、为了解决工农学院的经费问题,拨地办学,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A.《费里法案》B.《史密斯—休斯法》C.《巴特勒法》D.《毛雷尔法》37、近代日本教育发展的总纲是()A.《教育敕谕》B.《学制令》C.《国民学校章程》D.《帝国大学令》38、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家。()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卢梭39、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40、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41、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斯基42、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搅拌机的使用说明书43、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44、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45、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弗洛伊德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46、试析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的区别。47、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n48、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49、试评述实验教育学。50、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51、请举例说明选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52、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53、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4、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55、试论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创新的关系,并联系当前我国的教育实际说明应如何进行教育创新。56、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Ⅰ、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Ⅱ、某市欲开展一项题为“学生自我效能与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请你:1、就此研究课题写出三种理论假设;2、写出“学习成绩”的操作性定义;3、谈谈当前选此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n模拟试卷(一)答案一、选择题1、D2、A3、A4、C5、A6、D7、D8、D9、B10、D11、A12、C13、A14、A15、A16、A17、A18、D19、D20、D21、A22、B23、A24、A25、B26、B27、C28、A29、D30、A31、D32、A33、B34、C35、A36、C37、D38、A39、A40、B41、B42、C43、A44、C45、C二、辨析题46、答:正确。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它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根本指针。教育方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教育的性质和方向;(2)教育的目的;(3)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由此可见,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手段和目的的关系。47、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学记》把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学记》还规定了教育猪肚和学校管理,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规定视学与考试。《学记》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总之,《学记》内容十分丰富,论述十分深刻,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充满了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十分全面、严整的教育专著,值得我们不断研习。48、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负强化和惩罚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惩罚的概念: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其次,看看负强化的定义: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积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可见,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比如,某人因为犯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里的“判刑”\n就是一种惩罚,目的是抑制或阻止此人不好的行为表现。假如,经过改造,犯人的不好行为得到了抑制或消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法律可能会对他进行减刑,或者“解除处罚”。这里的“解除处罚”就是对犯人受到惩罚之后的行为表现表示肯定或赞扬。这就是一种强化——负强化。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该说: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三、简答题49、答: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作为两种不同的学科类型,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其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而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里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1)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50、答: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具有指向性的能动的教育变革过程,是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教育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现代人的观念的确立,教育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教育结构的丰富多样性。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一般特征和内在特征,其一般特征表现在:(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教育民主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仅在入学机会上的均等和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而且是充分发展每一个体内在潜力、获得本领方面的机会均等;均等地改变所有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通过学校加强升迁性的社会流动;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使教员、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使教师与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民主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就教育现代化的内容而言,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n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教育观念对社会和教育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就是摒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落后的教育观,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教育观念,如终身教育观、教育主体观、教育民主观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2)教育内容现代化通过教育内容的调整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和稳定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引进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新理论、新方法是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表现形式。(3)教育条件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先进教学手段,如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闭路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都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4)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建立高质、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开放、民主的教育管理原则;使用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5)教师素质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素质、知识构成现代化和教育能力现代化等方面。51、答: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措施主要有:(1)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一个实验具体涉及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或几个组,使的各个组的平均数及变异量尽可能接近相等。实验组是接受新的实验处理的被试组,控制组是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或按照平常传统方式进行,除自变量不同外,其它方面都是基本相等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做出因果关系推论,看看新的实验处理是否确实比传统方式更有效,或看看是否是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方式更有效。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组除了不接受实验处理外,其它条件都与实验组相同。研究者在尽量使二者相等值的基础上,操作实验组的自变量,看看这两个组的因变量之间是否有一个显著性不同。(2)随机、匹配或实验组兼作控制组随机化指被试的纯粹的机遇选择,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指派实验处理。应看到随机在创造相等方面是有效的,随机形成小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结果的外在效度。应注意的是,教育实验中取样数不能太少。匹配也叫配对法,在比较两种处理效应时,为了严格控制两组被试间的个别差异对实验变量的影响,使被试在研究的重要变量上一对一地基本相同,从而使每一对的两个被试间的差异保持平衡,然后随机地分别接受不同处理。实验组兼作控制组指被试兼作自己的控制组,即被试作为同一组去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一次一个处理。(3)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设计控制是指通过组内设计(分配自变量的顺序)、效果平衡(采用实验组与控制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使无关变量平衡)以及拉丁方法,使被试变量在实验中产生在影响通过设计抵消。\n统计控制是用协方差分析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数个变量测量出来,使用统计的方法,把他们的最初差异予以排除。52、答:(1)“三舍法”是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具体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2)历史意义:“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53、答: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旗帜,在教育方面人文主义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第二,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第三,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第四,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54、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即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n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四、分析论述题55、答:(1)发现法即发现学习的方法,是一种掌握学科知识结构,掌握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认识活动的内部过程经常发生猜想、困惑、期待等,促使学生去寻找理由和证明;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用科学的观点来评价现象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2)发现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我国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3)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法的运用步骤主要包括:第一,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学生利用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及所提出的问题,得出解答的假设;第三,学生从理论或实践上检查自己的假设,学生间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或辩论;第四,学生对问题的争论作出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发现法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第一,教材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是学生独立研究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第二,要使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兴趣,相信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第三,帮助学生找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组织己有的知识来促进新的发展;第三,学生的发现与系统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56、答:每个时期,由于处在一个国际大环境下,各个国家在教育上都会出现一些大体上相似的举措或政策,因而,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各国教育都有一些共同的趋势。二战后,世界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时期,并且各国开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开始一轮新的竞争,欧洲各国竞相开始教育改革,经总结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大体上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积极普及义务教育经过长期的较量,各国都意识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这一时期各国竞相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案,并且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地延长。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法国的《教育改革法》,德国的《汉堡协定》等等,都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法案。(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各国都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颁布有关的法令,把职业教育作为战后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906年,美国成立“全国职业教育促进会”,其目的在于制定一个能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财政补助的法律,通过了《史密斯---\n休士法》,决定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法国也通过了《哈比法案》,把职业教育的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其他国家也先后实施这样的决策,可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3)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师范教育的建设也开始受到各国重视,好几个国家都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规定,例如英国的《巴特勒教育法》提出加强师范教育建设;美国《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地强调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等等。(4)对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进行课程改革,也是这一时期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英国1988年制定的课程改革,法国中学的课程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各国对学生在基础学科、科学、实用知识方面的期望。(5)高等教育渐渐成为发展的重心随着各国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渐渐由低往高上升,高等教育中的课程领域逐渐拓宽,专业设置日益完善,其教育对象也越来越普及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创办的“开放大学”,以成人教育为对象,反映了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成为战后欧洲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6)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有各自的特色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永远是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国不断地在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总结了许多经验,也根据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电管理体制。例如,英国原本是中央、地方两级管理,《巴特勒教育法》则开始加强中央对教育的控制权;法国则体现出教育权下放的趋向。可见,各国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取长补短。以上这些,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教育改革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趋向,其中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职业教育的加强是最明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二战后的整个国际环境是对知识、科技的需求非常急切,教育成为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因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57Ⅰ、答: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结果时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对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分析,其次是针对这个模式提出的学习和教学阶段的设计:(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大系统构成的,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它主要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对于理解人类的学习,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依据这一基本的学习过程和模式,对于如何安排教学以及进行教学设计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加涅对这三大系统的分别的论述:(1)信息的三级加工(信息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首先到达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从而推动感受器并把它转化为神经信息,这种信息就可能进入感觉登记。这一阶段由于是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也是对信息最初和最简单的加工,往往被称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在这个阶段,信息的加工只需百分之几秒。被我们注意或知觉选择的信息就可能经过这种加工或贮存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而没有被登记的信息就可能消失。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这种信息主要是视觉的或听觉的。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复述就成为促进信息保持并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复述策略我们将在后面学习策略中进一步论述。短时记忆是信息的第二级加工,也是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n经过复述的信息就能够进入第三级加工,即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被认为是一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其信息的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信息经过了编码的过程。所谓编码就是对信息以各种方式进行组织,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收集在一起,信息正是通过编码形式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的,就好比一个经过分门别类、精心设计的图书馆一样。经过三级加工信息被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储存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各种问题。当使用信息时,我们就会到长时记忆中去搜寻,这一过程称之为提取。而提取的关键是检索,就是先要找到信息储存的线索,就象到图书馆查资料一样,找到了线索才能够提取信息。被提取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2)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控制结构)执行控制和期望事项,是信息加工过程另外两个重要的系统,它主要说明人对信息的加工毕竟是和电子计算机不一样的,人除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各种内部加工以外,期望和对加工过程的控制都会影响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正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生的期望。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如何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采用何种信息提取的策略等等,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期望和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所以加涅没有把他们与其它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也还不清楚。(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各加工阶段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的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内部过程。与此相应,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对学习过程发生影响。因此,教学阶段应该与学习阶段相吻合。在每一教学过程发生的事情称为教学的事件,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使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相匹配。那么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如何一一对应呢?为了进行分析,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相匹配的教学设计:(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借助学生内心的期望产生的。在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则是:在学生自己没有产生学习动机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形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2)领会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行知觉。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行知觉,也就是注意到该注意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3)习得阶段\n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里,然后把他们再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到长时记忆中。所谓的编码过程,就是把知觉到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最容易贮存的形式的过程。在习得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4)保持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贮存阶段。对长时记忆,人类至今了解不多,但有几点是清楚的:第一,长时记忆里的信息,其强度并不随时间的进程而减弱,如老人的回忆;第二,有些信息长期不用会消退;第三,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如新旧相似信息的混淆。在教学上,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须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是学生得到提取线索,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强化信息的保持,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6)概括阶段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7)作业阶段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应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同时,通过作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仅凭一次作业难对学生作出判断,需要几次作业才行。(8)反馈阶段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其实质是一种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影响的,而且,信息反馈也并不定要使用“对”、“错”、“正确”或“不正确”这类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如点头、微笑等。此外,需提醒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概念和规则,知道自己答案是正确的。这就是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精确的信息加工的模式,学习与教学相互独立又相互对应,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的八个阶段的系列所组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部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做出很透彻的分析和指导,对现代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加涅的理论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是单纯强调原有知识经验在新信息的编码表征中的作用,忽略了新经验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57Ⅱ\n、解析:此题难度较大,实践性较强,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有关调查问卷的各种知识来设计问卷,其中主要涉及问卷的结构,问题的设定,编排等知识点。欲解此题考生首先应分析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了哪几种人际关系,然后确定每一种人际关系要通过哪几个具体问题来体现,接下来应明确这些问题该怎样排列。当然掌握问卷的一般结构是设计问卷的前提。教师人际关系调查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我们想了解您学校的教师人际关系现状,您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将会有很大帮助。本次调查结果只用于研究,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请仔细阅读填写要求,认真如实地回答每一个问题。为了保证问卷的完整性,请不要漏答。谢谢您的合作!您所在的学校:________________您的职称:______________您的教龄:____________________所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__您的性别:A男B女您是否担任学校行政职务:A是B否1.您觉得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怎么好2.您觉得有多少学生信任自己?A所有学生B大部分学生C部分学生D少数学生E说不清楚3.你愿意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吗?A很愿意和所有学生交朋友B只能与一部分学生交朋友C只能与少数学生交朋友D不存在与学生交朋友问题E说不清楚4.您认为教师对学生能否做到一视同仁?A大多数教师能做到B一般都能做到C部分教师能做到D少数教师能做到E一般都不可能5.您和学生家长联系情况?A几乎所有学生的家长B一部分学生家长C少数学生家长D没有联系E说不清楚6.您联系学生家长的次数A很多B比较多C不太多D偶尔E几乎没有7.您是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的?A电话联系B电子邮件联系C家访D让家长到学校来E让学生带条8.您和校长接触的情况?A经常接触B有时候接触C很少和校长直接接触D根本没直接接触9.校长在与您的接触中谈的最多的事情是A教学问题B学生问题C学校管理问题D没有接触过,不知道E其他________10.您在什么情况下会去找校长?A面临教学困难B出现较大的学生问题C学校管理上不公平D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都不会去找校长11.您希望校长与您A经常沟通B有时候沟通C沟通不要太多D无所谓12.学校的事情A完全由校长说了算B校长征求老师的意见由校长决定C征求教师的意见共同来决定D不太清楚是怎么决定的\n13.您认为您的同事A同事都很好B一部分同事很好C同事一般D有些同事很不同情达理14.您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是A学科内交流B不同学科间交流C都有D很少交流15.您所教班级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一般是A非常融洽,经常合作B各管各的事,没有什么合作C有一些矛盾D矛盾很多16.如果学校评选优秀教师,您觉得教师们会在这一活动中对自己的同事公正评价吗?A都能B大多数能C大多数不能D都不能17.如果同一年级的两位数学教师,一位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而另一位没有。您认为,那位没有搞教学改革的教师通常A很欣赏同事的改革,感觉到压力,并向他学习B只是一般意义上认同他的教改,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C会有一种嫉妒心理,认为他是想出风头D会在别的同事面前或在其他场合说一些讽刺或诋毁的话18.您觉得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最常见的是以下哪一种?A教师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教研组能促进教师的发展B教师和教研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组织关系,对教师个人没有什么实质影响C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很矛盾,教研组既有对教师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D教研组对教师形成一种压制和束缚,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受到抑制19.您在办公室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中涉及最多的是什么样的话题?A教学问题B学生问题C学校行政领导D工资奖金E家庭生活F社会热点G对其他同事的看法H其他__________(此问卷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组2006年6月编写,供参考)教育综合模拟试卷(二)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D5、B6、D7、A8、A9、A10、A11、D12、D13、D14、D15、B16、D17、B18、A19、C20、B21、A22、D23、C24、D25、B26、A27、C28、C29、D30、A31、C32、B33、C34、B35、B36、D37、A38、B39、A40、C41、C42、D43、B44、A45、B二、辨析题46、答:(1)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区别课程论重点研究学习方案的设计、编制、管理评价等问题(即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问题),课程探究的范式,以及课程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而教学论则重点研究教授方案的设计,包括任务分析与学生分析、对教师教授行为的设计和教学管理的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因素分析与学业辅导(教学的分析与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范式(如研究范式、模式、课堂观察技术),以及教学哲学、教学心理学、教学社会学方面的问题。(2)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区别教学论把“教”作为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和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但它并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是“学”\n的问题只能是作为教学研究的边缘问题。而“学”的问题是学习论研究的中心问题。47、答: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9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其中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使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日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从这些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而另外一边,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直到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然而,直至二十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由此可见,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48、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三、简答题49、答:(1)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 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实验教育学纲要》以及拉伊\n的《实验教育学》.   (2)实验教育学的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在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时毫无用途;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第三,认为教育实验必须分为三个阶段:就某一问题构成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运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    第四,认为教育实验与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教育实验则要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  第五,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3)从其主要观点可以看出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辩式的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定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其所倡导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但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问题并不是能用实验或数量方法加以处理,因而有可能走向唯科学主义。50、答: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就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采取积极的教育策略,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例如,人的认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同时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还具有阶段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则不达。(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是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一年龄阶段有些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快,而另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比较慢,呈现出不均衡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身心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由生物个体的成熟规律造成的。成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学习的关系是很大的。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某种成熟程度,表明了它在客观上具备了在该方面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关键期是就成熟与教育的关系而言的,抓住关键期,就能使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n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则是相对的。身心发展方面的显著变化要以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状态为条件,不可逾越。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并依此确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应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挖掘每个个体的发展潜力,改变僵死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善于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51、答:选题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当前社会变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教育事业发展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目标研究;我国教育层次结构、类别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的研究;基础教育质量规格的指标体系、基本要求与地区差异研究;农科教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它所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这类研究课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理论发展与构建中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揭示已有理论同客观事实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不仅包括学科系统规划建设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课题,而且包括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论的扬弃,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为例,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可以形成一系列研究题目。在教学论方面,例如:现代教学论的范畴与体系研究;教学过程中主客体问题研究;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变化研究;(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n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困惑和矛盾。教育实践的综合性,含有极其丰富的研究问题,例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形成及矫正;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对于广大的大、中、小学教师来讲说,这是提出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关于中小学优等生与后进生学习过程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中学生学习特点研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策略。(四)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包括世界教育科学发展变化潮流及趋势的分析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既有对某学派理论的系统研究,如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奥斯贝尔、斯金纳以及赞科夫、巴班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评价,也有对西方课程理论、社会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等不同观点及研究方法的评价分析,以及引进国外某些观点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教育实验研究。52、答: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颁布新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小学章程》等共六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这个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所以该学制也称癸卯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靠,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4.制定教育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在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53、答: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教育改革法》。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主要内容是: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③\n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14岁、16岁)考试。④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⑤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做出了新的规定。《1988教育改革法》被看做是自《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54、答: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1.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性;②榜样的特征;③观察者的特点。(2)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3)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4)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n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四、分析论述题55、答:(1)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谓教育创新,就是要对现行教育中一切不适合于学生创造力生长的方面进行调整和变革,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教育创新是一个集合概念,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等诸多方面。(2)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自主创新关键要依靠创新型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因素,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激励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和制度,为人才施展才华开辟空间、提供舞台,为人才的成长和使用提供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变革,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生机与活力的运作机制,并有丰富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推动着教育创新,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教育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支撑,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保障,无疑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提出为教育创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为进行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创新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有益环境,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发展,并进一步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借鉴。\n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无疑教育创新也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即建设创新型国家包含了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参与国家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程研究与基础科学,实现三者的协同,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3)应当指出,当前仍存在着不少制约创新教育的因素。制约着创新教育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上的欠缺;办学条件的制约,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其中对于当前各类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尤为重要的方面有:一是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当今时代,教育的任务是要教育学生怎样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精神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等在内的素质教育。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二是加快教学内容的改革步伐;三是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四是创建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创新教育培训,众所周知,当今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多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师资,其自身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是推动创新教育的关键;六是改革学校的治理文化,树立人才观念,强化人文情怀,斥官僚主义主义思想,提高效能。56、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显赫地位。由于出生于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卢梭的革命激烈程度大大超过了资产阶级中的其他派别,这种革命性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思想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挑战。首先,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以其天性论为基础的,天性哲学是卢梭向旧制度提出挑战的武器。在人的天性方面,卢梭推崇性善论,他认为,原始时代,每个人都没有任何社会性,是最初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虽然过着一种动物的生活,但他们是“高贵的野人”,互不欺压。人类之所以变得如此坏,是由于后来人们战胜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会了利用自然的一些技能,组成社会,继而有了私有财产,特别是发展到暴君专制阶段,就到了不平等的顶点,罪恶的顶点。可见,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是社会把人变坏了。要改变这状况,必须让人把自然感情放在第一位,这是教育的责任。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怜悯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教育应顺从这种天性。卢梭还特别强调“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作用。他认为,良心也是自然天赋的,其作用不仅是指导人们判断善恶,而且能指引人弃恶从善。不过良心虽人人有,但由于世间的吵闹,良心难以起作用,要使良心起作用,最好的办法是让儿童离开乌七八糟的城市社会,到接近自然的农村生活。除了坚信人性本善以外,卢梭还深信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即理性,理性使人认识事物,良心使人热爱正确的事物,最终就能得到智慧和道德。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他那影响巨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首先,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也就是自然教育、人为教育、事物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n    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教师的作用只是要防范不良环境的影响,使消极的,不是积极,因而他常提及“消极教育”。对于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卢梭认为,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为了达到自然教育的这种教育目的,卢梭提出了两个教育原则:(1)正确看待儿童,这是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天性的教育。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具体的要求就是教育要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  由于儿童的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不要强迫儿童去读书。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由于儿童已经受到良好的体育和感觉教育,因而己经具备了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条件。卢梭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  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由于青年人处于激动和热情的阶段,需要用道德准绳的力量加以调节,指导他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概括地说,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这种观点曾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伟大的革命。但是,其教育思想也有不足之处:对儿童的天性过于理想化,过分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自然成长,忽视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文化传统的教育作用;过高估计儿童的直接经验,忽视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因而后来遭到许多人的批判,但是卢梭的独树一帜,与这种自然教育影响至今的力量足以证明卢梭及其思想的伟大。57Ⅰ、答: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的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先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一)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n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对知悉进行的一个编码系统)。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结构教学观布鲁纳不仅研究学习问题,也研究教学问题。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描述性,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怎么样;而教学理论是规定性的,它阐明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佳途径方面的规则。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3.发现学习法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方面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是发现学习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面阐述了结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应的建构主义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1.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n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2.学习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所以,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堂课,班级中的同学收获是不一样的。3.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有些是科学的、准确的,有些则可能是日常的、感性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意义的必要基础,学生正是在这些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三)比较二者的异同从上面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分别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都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是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n然而,导致二者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教育夸大,发扬了这种学生的主动性,把对这种主动性的要求扩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动习行,而且在知识的价值、应用、教师的定位、教学的过程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的价值上,建构主义强调其应用的情境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的,而是因人、因情境而变的,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在教师的定位上,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教学不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可见,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一个强度学生主动性的“度”和“面”,即: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在学习过程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于是否强调学生的主动。(四)对二者的评价根据上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各自最大优点和缺陷: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这样就评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至上,“标准答案”等情况的弊端。并且,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很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然而,由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夸大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学习,这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自己的真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并且杂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了许多弯路。结构主义则刚好弥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不用中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真理;然而,同样地,反过来,结构主义在注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虽然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外界既定的“真理”,常常给学生套下固定的解释和领会,不允许有个性化的想法,设定标准答案等等,这些都是结构教学带来的弊端。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的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57Ⅱ、答:(1)三种理论假设可表述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则学习成绩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则学习成绩低;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无影响。(2)“学习成绩”的操作性定义可作如下表述:学习成绩可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完成90%以上的为优,完成80%-89%的为良,完成70%-79%的为中,完成60%-69%的为及格,完成60%以下的为不及格。(3)在当前选此研究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