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n)。1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效度)。“效”,能测出属性或特点。1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讲授新教材)。1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1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C.班级制度与规范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了解和研究学生)。15.(课时计划)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A.兼爱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D.教学相长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3.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n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4.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D.注重宣传和教育E.坚持严格要求5.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其策略有()。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n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1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_______。6.____语言_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7.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_________。8.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__略___和问题化策略。9.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0.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2.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4.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六、论述题(共13分)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2【答案要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论语》)中。3.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4.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6.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n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7.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8.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组织教学)。9.“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英国)。10.道家主张教育要(“复归”人的自然本性)。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12.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沟通)。13.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14.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15.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德育目标)。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观点中,属于遗传决定论的是()。A.洛克的“白板说”B.高尔顿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2.我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的要素有()。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n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的能E.必须体格达标3.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A.严格要求B.培养舆论C.耐心引导D.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E.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4.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方面。3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目的性D.认识的有效性E.认识的教育性5.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n)。A.因地制宜B.分类指导C.按需施教D.市场导向E.学用结合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和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堂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4.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打下基础。5.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种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二战”以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答案要点】“二战”\n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答案要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什么样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4好载体。4.简述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答案要点】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表现在如下方面:(1)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2)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5.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答案要点】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实现性结合起来。五、论述题\n试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答案要点】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他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他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相对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来领导和组织班级。(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①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②设计内容充实、效率高的交往结构,形成一个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交往网络。③\n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六、案例分析题(共12分)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试述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教育问题)的提出。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认识。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教育)。5.“\n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的特征。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学校内质优化模式)。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B.互访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9.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智育)。10.(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1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1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教师申诉制度\n)。13.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区分度)很高。14.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做法即为(系统脱敏法)。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组建良好的班集体)。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1.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那个阶段的具体体现在()。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E.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2.教育学研究中引入实验法,其科学性大大增强,实验教育学以此为特色,其基本观点有()。A.倡导教育研究引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B.实验按假设—计划—运用三阶段进行E.主张用实验、统计、比较的方法探索与运用3.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表现在()。C.垄断性D.非自愿性E.公益性4.如何理解当代儿童发展观?正确的理解是(\n)。B.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C.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D.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65.“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这样的特点()。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E.课程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6.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B.因材施教C.学生机会均等D.责任明确E.分层管理7.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重知识轻能力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8.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n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影响2.学校管理3.课程设计4.教学模式5.教师申诉制度1.教育影响: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其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都要受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学校所处社会的需要以及本身功能上的特点去管理学校。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形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4.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5.教师申诉制度:我国《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做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出处理”\n。这是宪法关于公民申诉权利规定在教师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师法》确立的这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7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2.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3.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4.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五、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2分,共21分)1.联系实际论述学生集体的组织与培养。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1)学科专业素养,指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优良个性品质有:热情慷慨、乐于助人、公平客观等。2.【答案要点】在世界教育史上,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观。根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观可分为两大类: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是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n来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等。社会本位论是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思想主张。它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代表人物是:纳托普、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3.【答案要点】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1)针对学校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3)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4)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5)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4.【答案要点】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主要有:(1)完善评价理论,改革评价制度,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立体教学评价模式;(2)提高教育评价人员的素质,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评价观念;(3)研制和掌握新的评价手段和工具,结合书面考试和评语等描述记录实施全面评价。8五、论述题1.【答案要点】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确定学生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般分为三种: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建立过程中,教师要依靠\n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带动全班同学。秩序一旦建立,就不要轻易改变。(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有日常性和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类,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班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2.【答案要点】二战后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有:(1)发现学习。这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一研讨法。其特点是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的进行。(5)范例教学法。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包括如下四个步骤: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n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范例法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经验。(6)非指导教学法。这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其基本特征是: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将知识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与老师总结知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4)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2.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人身自由权)。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教学计划)。4.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夸美纽斯)。5.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n)最主要的依据之一。6.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7.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儿童)。8.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突出道德争端)。9.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是(初中教育)。10.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11.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12.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外铄论)。13.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1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15.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16.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7.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18.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n)有极大的关系。19.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德育)。2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读、写、算)。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____双轨______教育制度,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_职业_____化,职业中学_____普通化_____的趋势。2.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是身心发展的_____互补性_____规律。3.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是____科学技术______。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__和评价作用。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n、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差异性______。6.____人身权______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7.德育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___历史性_______,在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则有____阶段性______和___民族性_______。8.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____小组目标__和__个人目标__,形成目标体系,推动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109.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____感觉活动__的基础上,这是以_____个人认识论_____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10.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____德鲁克______提出的,是一种以____自我管理______为中心的管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测验的信度2.网络教育3.发展个性4.设计教学法5.心理健康教育1.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相关系数为1.00,信度最高;相关系数在0.80以上,测验做出的结论均属准确。2.网络教育:(1)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2)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3.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4.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5.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德育过程中应怎样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3.教学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4.学校文化的特性有哪些?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2.【答案要点】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有教无类”\n,他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2)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3)教学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n;(4)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11(5)提倡启发式教学。3.【答案要点】教学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4.【答案要点】(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五、论述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3分。共23分)1.试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2.怎样才能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1.【答案要点】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学科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2)重视基础学科科研成果知识的结构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国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n运动,强调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的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4)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以及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共同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答案要点】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与教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12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B.古代印度的《吠陀》C.柏拉图的《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塞尔)。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n)。6.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热爱学生)8.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10.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1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涉及教学进程)。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马卡连柯)14.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德鲁克)提出的。15.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民主管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制度化教育\nE.非制度化教育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A.传递和深化文化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C.构成文化本体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3.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方面?()。A.学生发展评定B.管理水平评价C.学生活动效果评价D.教师授课质量评价E.课程和教材评价4.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5.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B.学校的培养目标C.学生的个性特征\n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瑞士教育家____裴斯泰洛齐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2.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科学的体制化______。3.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___进行个性教育______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134.学生是学习的_____主体____,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5.《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全体学生_____”。6.“课程”是指课业及其____进程_____。7.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心理特征______。8.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__难易程度_______。9.学校德育是思想教育、__政治教育____和道德教育的总称。10.班主任与家长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有:__书信联系__、《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_电话联系_、网络联系等。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班级管理2.非指导性教学法3.师生关系4.智育四、名词解释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2.非指导性教学法: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n的教学理论。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4.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3.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2.【答案要点】(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14(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3.【答案要点】(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4.【答案要点】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n六、论述题(第1题9分。第2题12分,共21分)1.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2.【答案要点】该观点是错误的。(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15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3.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n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6.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7.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8.(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9.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1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1.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组织教学活动)。12.(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1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实验法)。14.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n)。15.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C.学校即社会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E.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A.孟子B.苟子C.华生D.格塞尔E.洛克4.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以下要件()。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5.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n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16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6.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A.教科书B.课程标准C.各门学科D.课外活动E.教学计划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8.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A.新授课B.实验课C.巩固课D.练习课E.演示课9.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10.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A.规范B.管理C.控制D.教育\n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_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_为标志。2.与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教育是___金字塔形___的等级制教育。3.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学校文化_______。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社会实践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5.1957年,____毛泽东__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提出的____第一个教育方针__。6.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____教育方针______包___教育目的_______。7.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___社会权利_______。8.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____人—人______关系。9.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_课程标准_____和教科书,其中,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说明部分______和_____10.班级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要求_促进学生的发展_、校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白板说”\n2.人力资本4.国家课程5.德育方法17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3.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4.教师应如何备课?5.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以及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四、名词解释1.“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n,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2.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3.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4.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5.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2.【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n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3.【答案要点】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有:(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n(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84.【答案要点】(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5.【答案要点】召开主题班会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富有教育性、针对性的主题。(2)选择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3)发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4)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n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2.【答案要点】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19(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n)。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n)。A.杨贤江B.蔡元培20C.李大钊D.王道俊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7.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A.杜威B.布鲁纳C.克伯屈D.赫尔巴特8.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n)。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马特B.夸美纽斯C.洛克D.杜威1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技能型课程1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n)。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2113.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A.教学策略B.教学原则C.教学手段D.教学形式1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民主型的领导方式B.权威型的领导方式C.“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D.“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1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n)。A.巩固知识B.领会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1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A.观念和制度B.精神或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18.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桑代克1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B.行政工作C.人文工作D.后勤工作20.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有(\n)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22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A.新授课B.巩固课C.技能课D.检查课E.练习课:是以教学方法为依据划分的2.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文化传统D.科技水平E.教育性质3.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A.认识成分B.情感成分C.价值成分D.理想成分E.制度成分4.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n)。A.生理活动B.精神活动C.心理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E.思维活动5.锻炼法的方式有()。A.练习B.制度C.委托任务D.组织活动E.托物言志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目标管理是一种以任务质量为中心的管理。(×)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骑士学校。(×)3.备课就是写教案。(×)4.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通过《学记》反映出来。(×)5.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6.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宣扬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7.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8.反对压抑儿童本性,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的是存在主义教育家的主张。(×\n)23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现代教育的代表。(×)10.赫尔巴特的《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发展起来了。(×)三、判断题1.【解析】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2.【解析】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3.【解析】写教案是在对教材、学生、教法掌握之后,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法要求,对整个教学的一个整体设计,因此它是备课的一项工作,但不是全部。4.【解析】是《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论汇集。5.【解析】“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原则。6.【解析】卢梭的教育主张是自然主义的。7.【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也有相同。8.【解析】题干表达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家的主张。9.【解析】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是杜威,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10.\n【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发展起来了。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学生有哪些本质属性?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3.对教师概念应如何界定,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4.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有哪些要求?五、案例分析题(共12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你认为电视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减小电视的负面影响?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有:(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②\n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答案要点】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3.【答案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章第3条对教师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24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n这一界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4.【答案要点】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电视的普及给孩子们带来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包括:(1)电视节目能够形象地教给孩子大量的多方面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的智能素质。(2)电视文化对培养孩子成为创造型、全面型的人才起着开启心灵的作用。(3)电视可以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让人身临其境欣赏到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音乐、舞蹈、体育等。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认知能力,在享受美的同时,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审美教育。(4)电视对于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巨大作用。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使孩子明白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因此在他们年幼的心灵里就会逐渐树立起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消极的影响包括:(1)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电视往往强调突出暴力与色情内容,由于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他们具有腐蚀作用。(2)电视节目繁多,有的孩子坐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对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无疑设置了一道障碍。(3)电视文化发展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大,但与此相反,优秀的少儿读物似乎少了,逐渐地,文字文化被图像文化所代替,不利于儿童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了减低电视的负面影响:(1)家长和教师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电视的利弊。(2)要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电视节目。(3)积极引导儿童多读书,读好书,或是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减少他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25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n)。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6.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A.劳动B.潜能C.知识D.意识7.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n)。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8.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认识B.设计C.设想26D.安排9.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10.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A.(美)克伯屈B.(美)杜威C.(法)卢梭D.(德)福禄贝尔11.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n)。A.导入、详述和汇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12.“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13.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A.社会性B.个体性C.教育性D.享用性14.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15.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n)。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27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E.教育自由化2.校园文化司以细分成()。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制度文化C.学生文化D.学校精神文化E.传统文化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n)。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4.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5.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6.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是()。A.政治B.社会C.知识D.儿童7.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n,其理由是(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8.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A.学生固定B.教师固定C.内容固定28。)D.时间固定E.场所固定9.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10.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A.上课B.课外辅导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D.备课E.批改作业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____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n______相一致。2.教育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____.基础______和_____前提_____。3.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____生活美______的创造。4.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社会属性_______的人。5.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____课堂教学______。6.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基础性______。7.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间接______经验。8.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口头语言______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讲解_______和讲演三种方式。四、名词解释1.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2.“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n,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3.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4.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评价2.“导生制”\n293.全面发展教育4.制度化教育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2.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3.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5.简述个别教学制。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答案要点】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3.【答案要点】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法律、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和监督。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4.【答案要点】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5.【答案要点】30(1)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要求复习或作业。(2)显著优点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3)但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它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2.【答案要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为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1)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有全面而扎实的掌握;其次,在全面扎实掌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再次,教师要在掌握所教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2)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首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是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n其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满足中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发展学生多方面兴趣和才能的需要;再次,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是指导学生课外、校外活动和生活的需要;最后,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威信,提高教育的效能。(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1)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知识。(2)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运用教育机智时,应把握这样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教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第二,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三)职业道德素养31(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六、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1.试述课的一般结构。2.联系实际谈谈在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质?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n)。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学校D.实科教育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5.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6.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A.质量规格32B.社会价值C.发展方向D.发展速度7.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n)和行为方式。A.精神面貌B.思想观念C.抽象思维D.理性思考8.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9.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A.活动性B.目的性C.实践性D.预期性1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A.高等教育B.在职培训C.继续教育D.终身教育1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n)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1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B.儿童中心论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1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33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n)。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15.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A.《教师资格条例》B.《教育法》C.《宪法》D.《教师法》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E.改善实践3.教学目标的特征有()。\n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D.具有灵活性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B.制约教育的结构C.制约教育的内容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34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活动E.生产劳动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体现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n)。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E.保护儿童原则8.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主要有()。A.教育目的B.学生的年龄特征C.学科特征D.教师素质E.教学的时空条件9.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递可分为()。A.提问方式B.程序学习方式C.小组学习方式D.研究方式E.讨论方式10.教师可通过()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A.讲清道理B.树立榜样C.严格要求D.召开班会E.反复实践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n违背了身心发展的____顺序性______规律。2.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__客观要求________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_____发展水平_____之间的矛盾运动。3.社会的___政治经济制度_______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平行影响______”\n的教育思想。5.____19__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6._____教育目的_____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7._____师生关系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8.教学大纲又称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定的____课程______、有关__学科教学内容________的指导性文件。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_____教学任务_____而采用的方法。10.试题类型大体有___供答型_______和_____选答型_____两大类。35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方课程2.演示法3.道德教育论4.终身教育5.狭义的教育目的四、名词解释1.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二级课程。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3.道德教育论:该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4.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5.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一节好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六、论述题(共13分)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变化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2.【答案要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如下:(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63.【答案要点】一节好课应达到下列几方面的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4.【答案要点】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n)。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3.品德是()。A.自然现象B.生物现象C.个体现象D.社会现象4.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37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卢梭C.夸美纽斯D.诺尔笃普6.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n)。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开拓创新7.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8.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A.隐私权B.名誉权C.人身权D.教育权9.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10.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下列(\n)教学原则相一致。A.学不躐等B.长善救失C.学而时习之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论语》38B.《春秋》C.《学记》D.《师说》13.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是基础。A.知B.情C.意D.行14.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n)。A.15世纪末的欧洲B.16世纪的欧洲C.15世纪末的中国D.16世纪的中国1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16.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7.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18.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标准是(\n)。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19.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同时进行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3920.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A.确定方法B.确定目标C.确定内容D.确定标准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A.前学校B.前社会教育机构C.学校D.社会教育机构E.高等学校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n)。A.弗洛伊德B.华生C.孟子D.荀子E.洛克3.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4.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与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有关。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C.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D.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E.国家主义思潮5.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n)。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技能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E.研究型课程6.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40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A.独裁的B.民主的C.权威的D.放任的E.自由散漫的8.对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n)。A.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B.研究学生集体的传统C.研究学生个体的需要D.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E.研究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9.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阶段。A.初识B.组建C.形成D.发展E.解体10.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形式。A.学校教育B.职业训练C.科技发展D.卫生保健E.信息搜寻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3.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重要途径。()4.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5.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6.“棍棒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出好学生。()7.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n)8.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419.教学无论效果怎样,都具有教育性。()10.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三、判断题1.√【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解析】制度化教育越成熟,对社会的影响就越深刻,甚至形成了“学历社会”。3.√【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4.×【解析】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的期望也不相同,所以教育的目的不同。5.×【解析】这是新时代环境决定论的观点。6.×【解析】学生享有人格尊严[标签:tupian]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7.×【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8.×【解析】组织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9.×【解析】只有有效的教学才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教育影响。10.√\n【解析】教学有常规的可借鉴的方法,但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不论什么方法,都应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用。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3.德育认知模式具有哪些特征?4.为什么说中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2.【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答案要点】德育认知模式的特征有:(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42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4.【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分析我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如独生子女重智轻德、重教化轻养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生活等误区,指出家庭教育的应然走向,如重德性、重生活等。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n这诸多的恩惠中,让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其深恩厚爱于万一。试分析当前我国社会中小学家庭教育的实然和应然。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