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院编〔高纲号0784〕一、考试要求语文教学研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动态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根底知识、根本理论,提高语文教学的根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学习本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要结合语文新课程的实践,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本课程与专科段所学的教材教法课程既相互衔接,又在其根底上有所延伸,在要求上有所提高。本课程的考试在能级要求上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以理解为主。1、识记:主要考核应考者对重要的名词术语、时间、人名、著作、事件、法规等根本概念、根底知识的了解、辨识、记忆的能力。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题型呈现。2、理解:主要考核应考者对根本理论把握、领悟的能力。依不同的要求分为三种类型:(1)能概括要点或区分正误,不展开论述〔C〕;(2)能作简要的阐释、分析〔B〕;(3)能作综合性分析或论述〔A〕。其中(1)(2)主要以“判断〞“简答〞“分析〞题型呈现,〔3〕主要以“论述〞题型呈现。.word.zl.\n-.3、应用:主要考核应考者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教学的根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策略、简要的方案设计等。主要以“综述〞“应用〞或“案例分析〞等题型呈现。以上三个能级的要求将在考试容中标明,其中“理解〞局部只以字母代码标注。应考者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根据考纲要求,掌握教材的整体构造,既要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还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与普通高中阶段〕的学习与教材的学习结合起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点,努力做到融会贯穿,学以致用。二、考试容第一编语文教育开展论导言研究语文学科教育史所具有的三方面价值〔B〕第一章古代语文教育第一节古代语文教育概述1、言文教育〔识记〕2、古文教育〔识记〕3、六艺〔识记〕.word.zl.\n-.4、古代语文教育的根本特点〔B〕第二节古代语文教育的容1、古代语文教育读本的类别和编写特点〔B〕2、三百千〔识记〕3、四书五经〔识记〕4、简述古代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开展对语文教育的影响〔B〕第三节古代语文教育的方法1、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学法与教法〔A〕第四节对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研究与认识1、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经历、存在问题及弊端所作的概括和总结〔A〕2、概述古代语文教育存在的几个倾向性问题〔B〕3、研究和认识古代语文教育传统应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A〕第二章现代语文教育第一节现代语文教育概述.word.zl.\n-.1、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端时间及其标志〔识记〕2、?奏定学堂章程?和“癸卯学制〞〔识记〕3、自分科教学以后,语文学科名称的演变〔识记〕4、语文学科名称由“国语〞、“国文〞统一更名为“语文〞,其涵和性质发生的变化。〔B〕5、现代语文教育开展进程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C〕6、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时间及其特点与意义。〔B〕第二节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1、自动主义程序教学法〔识记〕2、“因文而异〞教学模式对教材的分类和所采取教学方法以及启示意义〔B〕3、黎锦熙的“三段六步〞教学程序及特点〔B〕4、设计教学法〔识记〕5、设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教学根本模式〔B〕6、对设计教学法的评价〔A〕7、道尔顿制教学实验〔识记〕8、对道尔顿制实验的评价〔B〕9、结合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从以上三次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中选择其一,阐述个人的认识。〔A〕.word.zl.\n-.第三章当代语文教育第一节当代语文教育概述1、当代语文教育开展过程中的起落及其原因〔C〕2、对当代语文教育开展的根本认识〔A〕第二节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改革1、建国初期推行凯洛夫教学“五环节〞的利弊〔B〕2、红领巾教学法〔识记〕3、推广“红领巾教学法〞的意义〔B〕4、进展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的起因和目的〔C〕5、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的成绩和问题〔B〕6、60年代语文教学大纲的特点〔C〕7、60年代初期的教学改革与试验〔B〕第三节新时期语文教育的更新开展1、语文教育性质观、主体观、方法观的更新〔A〕2、语文教学科学化探索:教学容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C〕.word.zl.\n-.3、语文教育改革的多元化研究:开展智力与思维训练、大语文教育、培养语感等。〔C〕4、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总体特点〔B〕5、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语文教育开展史的研究、语文教学法研究、语文教育与相关学科的综合性研究〔C〕6、新时期语文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建立〔C〕第四节当代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1、第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焦点和影响〔A〕2、第二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背景、主题及其产生的效应〔A〕3、第三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焦点、实质和影响〔A〕4、对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作综合分析,或择其一发表自己的认识。〔A〕第五节新世纪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与语文新课程1、新世纪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全球化趋势、信息化趋势、个性化趋势〔C〕2、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C〕3、当代世界各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开展趋势及其特点〔B〕1)教学观念:语文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并重2)培养方向:智力开展和个性开展兼容并蓄3)教材编写:分科、综合并存,有向综合开展的迹象.word.zl.\n-.4)训练体系:主体依然是阅读中心与写作中心5)阅读教学: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严密结合6)写作教学:文体训练与能力训练互相补充4、语文课程的根本理念和开展创新,一个总目标,两个根本性质,三维目标,四个根本理念,五个学习领域。〔A〕第二编语文学科课程论导言课程设置涉及的四个问题〔B〕第四章语文课程的涵和性质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概念1、课程〔识记〕2、语文课程涵的开展趋势〔B〕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1、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识记〕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B〕3、语文学科的人文性〔B〕.word.zl.\n-.4、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A〕第五章语文学科课程的目标第一节课程目标概述1、教育目的〔识记〕2、课程目标〔识记〕3、教学目标〔识记〕4、课程目标拟定的根本来源〔B〕第二节语文课程总目标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根本精神〔B〕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根本精神〔B〕第三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述1、识字写字目标的主要特点〔B〕2、阅读目标的主要特点〔B〕3、写作目标的主要特点〔B〕4、口语交际目标的主要特点(B).word.zl.\n-.5、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B)6、从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角度探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A)第四节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1、必修课程目标〔B〕2、选修课程的目标〔B〕第六章语文课程标准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1、课程标准的含义〔识记〕2、课程标准的功能〔B〕3、建国以来教学大纲的演变(识记)第二节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A〕第三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word.zl.\n-.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A〕第七章语文课程资源第一节课程资源概述1、广义的课程资源〔识记〕2、狭义的课程概念资源〔识记〕3、课程资源的分类〔识记〕4、正确把握课程资源应注意的几点〔B〕第二节课程文本资源——语文教材1、语文教材的概念〔识记〕2、语文教材的作用〔B〕3、语文教材的编写原那么〔B〕4、我国语文教材建立的历史回忆〔识记〕5、“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特点〔B〕6、“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点〔B〕7、“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特点〔A〕8、“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特点〔A〕.word.zl.\n-.第三节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A)第八章语文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评价概述1、课程评价的概念〔识记〕2、课程评价的功能〔B〕3、语文课程评价的类型〔B〕第二节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A)第三节语文课程评价的实施1、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体系(B)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评价的根本要求〔B〕3、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要求〔B〕.word.zl.\n-.第三编语文学科教学论〔上〕第九章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根本理念第一节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1、工具性〔B详见第六章〕2、人文性〔B详见第六章〕3、实践性〔B〕4、综合性〔B〕5、民族性〔B〕6、审美性〔B〕第二节语文教学的根本理念1、坚持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由“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概念的涵和教学理念上发生的变化。〔B〕〔2〕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贯彻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理念应注重的要点〔A〕〔3〕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以这一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应用〕2、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实践的关系〔B〕.word.zl.\n-.〔2〕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时机〔C〕〔3〕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与实践空间〔B〕〔4〕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B〕〔5〕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应用〕3、根据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重视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1〕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以汉字认读与书写为例〕〔C〕〔2〕重视语言的积累〔古代的传统经历、理解与积累的关系〕〔C〕〔3〕重视语感的培养〔什么是语感、语感的品位素质、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和方法〕〔A〕〔4〕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根据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进展教学〔应用〕4、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1〕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B〕〔2〕语文美育的一般原那么〔B〕〔3〕开发语文课程的美育资源〔B〕〔4〕创造美的教学过程,塑造美的教师形象〔B〕〔5〕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进展审美教育〔应用〕第十章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的概念〔识记〕.word.zl.\n-.2、程序教学设计〔识记〕3、加涅的教学设计〔识记〕4、建构主义教学设计〔B〕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的根本过程和方法1、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识记〕2、教学目标的表述〔B〕3、确定学生现实开展水平应考虑的围〔B〕4、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标准和要求〔B〕5、教学方法的分类〔B〕6、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B〕7、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构造〔识记〕8、中小学一般的课堂座位编排方式〔识记〕9、运用所学理论设计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应用〕第十一章语文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过程的根本理论1、教学过程〔识记〕2、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识记〕.word.zl.\n-.3、教学环节〔识记〕4、教学过程的本质〔1〕特殊认识论〔B〕〔2〕其他新观点〔开展说、‘认识—开展说’、实践说、认识—实践说、特殊交往说〕〔C〕5、语文教学过程(识记)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1〕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A〕〔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A〕〔3〕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的关系〔A〕第二节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1、教学过程模式〔识记〕2、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模式及特点〔识记〕3、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设计教学法教学过程模式〔识记,同第二章〕4、凯洛夫的教学过程模式〔识记〕5、对我国上世纪50年代后形成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模式的分析评价〔B〕6、单元教学的一般过程〔A〕7、单篇课文教学的一般过程〔A〕第三节语文教学过程的多种模式.word.zl.\n-.了解本节所介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教学理念作简要分析评价。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模式〔C、B〕〔1〕朗读型教学过程〔2〕探究型教学过程〔3〕导学型教学过程〔4〕读写结合型教学过程〔5〕综合训练型教学过程〔6〕“情境教学〞一般过程〔7〕“尝试教学〞一般过程2、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模式〔C、B〕〔1〕“自读-教读-练习〔运用〕〞三段式教程〔2〕育才中学“八字式〞教学过程〔3〕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教学过程〔4〕书生“六步式〞教学过程〔5〕凤湘“八步教读法〞教学过程〔6〕“四遍八步〞自读过程3、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局限性〔B〕〔2〕教学模式的稳定性和变通性〔B〕〔3〕结合教学实践,阐述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和创新〔应用〕.word.zl.\n-.第十二章现代学习理论与语文学法指导第一节现代学习理论简介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识记〕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识记〕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学习方法和学生的认识〔B〕第二节语文学法与学法指导1、学法指导〔识记〕2、学习方法的分类〔B〕3、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识记〕4、现代语文学习方法〔识记〕5、学习策略〔识记〕6、常见的语文学习策略〔A〕7、语文学法指导的要求和方法〔B〕第十三章现代语文教育技术第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word.zl.\n-.1、教学媒体〔识记〕2、教学手段〔识记〕3、现代教育技术〔识记〕4、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C〕5、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B〕第二节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多媒体技术〔识记〕2、几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功能和特点〔C〕3、选用教学媒体要考虑的主要因素〔B〕4、选用教学媒体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B〕5、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的四个技术性要素〔B〕6、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总体要求〔B〕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设计好多媒体课件〔应用〕第三节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利用网络技术进展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B〕2、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XX开展〔B〕.word.zl.\n-.第四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应用〕〔1〕技术与理念〔2〕手段与目的〔3〕形式与容〔4〕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第四编语文学科教学论〔下〕第十四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第一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及特点1、识字与写字教学总目标〔识记〕2、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C)第二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B)2、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识记)3、如何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实践性〞特点〔B〕.word.zl.\n-.第十五章阅读与阅读教学第一节阅读与阅读教学概述1、阅读的本质〔C〕2、现代阅读理念〔C〕3、阅读的一般规律〔C〕4、阅读能力的构成〔B〕5、创意性阅读〔B〕6、简述阅读教学的职能〔B〕7、阐述阅读教学与开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A〕第二节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容1、语感〔识记〕2、意象〔识记〕3、思维品质〔识记〕4、个性化阅读〔C〕5、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进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训练〔A〕第三节阅读教学的方法.word.zl.\n-.1、揣摩语言法〔B〕2、涵泳法〔识记〕3、运用提问对话法的一般策略〔B〕第四节文学作品教学意义及策略1、神化、童话、寓言的教学策略〔B〕2、诗歌教学的策略〔B〕3、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识记〕4、语言表达方式〔识记〕第五节实用文教学意义及策略1、结合阅读教学实际阐述如何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A〕2、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识记〕3、议论文论点、论据的识别以及构造模式的把握〔B〕第六节文言文教学意义及策略1、文言文教学的根本容〔B〕2、掌握古今词义的变化〔识记〕.word.zl.\n-.3、熟悉古今不同的词序〔识记〕4、信、达、雅的涵义〔识记〕第十六章写作与写作教学第一节写作的性质与写作教学新理念1、写作的性质〔识记〕2、写作教学新理念〔B〕第二节新课程写作教学的目标及特点1、写作教学的职能〔识记〕2、1-9年级写作教学目标的特点〔B〕3、普通高中写作教学目标的特点〔B〕第三节写作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1、观察能力的构成〔识记〕2、积累的含义及意义〔识记〕3、写作对感受的根本要求〔B〕4、思考能力训练的容〔B〕.word.zl.\n-.5、作文教学中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6、审题立意的涵义〔识记〕7、作文立意的具体要求〔B〕8、怎样对作文进展修改润色〔B〕第四节写作教学的根本过程1、分析过去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B〕2、从选材立意方面分析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本质区别〔A〕3、你更推崇什么样的作文讲评方法〔B〕4、作文能力培养与写作技能训练有何区别〔A〕第十七章口语交际教学第一节口语和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1、“听话〞和“说话〞的本质区别〔识记〕2、口语交际的特征〔B〕3、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B〕第二节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及其特征.word.zl.\n-.1、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特征〔B〕2、口语表达与交流的教学要求〔B〕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的容和策略1、口语交际教学的容〔B〕2、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B〕3、表达与交流能力由哪些要素组成〔B〕4、设计一节口语交际教学课简案,并说明设计意图〔应用〕第十八章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与根本形式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识记〕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B〕3、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特征〔识记〕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形式〔B〕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1、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问题〔B〕.word.zl.\n-.2、如何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果〔B〕3、设计一个具体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并说明设计意图〔应用〕第五编当代语文教师论第十九章当代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历史使命第一节语文教师的角色与职责1、语文德育行为〔C〕2、语文智育行为〔C〕3、语文美育行为〔C〕4、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角色期待〔B〕5、如何对待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A〕第二节当代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1、新时代人文精神涵〔识记〕2、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主流文化的融合〔A〕第三节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转变.word.zl.\n-.新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A〕第二十章语文教师的德行开展与个性塑造第一节语文教师的德性构成与开展1、教师德行的构成〔B〕2、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B〕3、语文教师人格的完善对语文教育有何积极意义〔A〕第二节语文教师的个性塑造与教育智慧1、语文教师如何塑造自己的独特个性〔B〕2、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优良的个性品质〔B〕3、教育智慧的涵义〔C〕4、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构成〔B〕第二十一章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第一节科学性和艺术性辩证统一的教学观.word.zl.\n-.1、教学的科学性及具体表达〔B〕2、教学的艺术性及具体表达〔B〕3、两者区别和联系〔A〕第二节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1、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设计一个表达教学艺术的教学方案片断〔如:导语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并说明意图和其中的艺术性要素。〔应用〕2、教学情境〔识记〕3、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阐述创设教学情境的艺术〔应用〕4、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阐述课堂语文思启智的艺术〔应用〕5、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阐述课堂调控应变的艺术〔应用〕第三节努力形成教学风格1、教学风格〔识记〕2、教学风格的特征〔B〕3、教学风格的根本类型〔B〕4、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素〔C〕5、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形成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应用〕第二十二章语文教师的专业开展与终身教育.word.zl.\n-.第一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专业开展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开展〞两个概念的区别〔C〕2、教师要具有哪几种胜任新的历史使命的能力〔C〕第二节语文教师专业开展与课程改革的互动1、语文教师要具备哪几种知识素养〔C〕2、语文教师的能力构造包括哪些方面〔B〕3、语文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能力表达在哪些方面〔B〕4、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怎样评判一节语文课〔A〕第三节语文教师的培养与进修1、“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的涵义〔C〕2、我国当前语文教师培养与进修的目标〔C〕选用教材意见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语文教学新论?,新宇主编,师大学2006年。参考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word.zl.\n-..word.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