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2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早期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和思想家的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的《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是来自于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而是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培根的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的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的知识。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和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的教育学体系,即广义的教育学和狭义的教育学。所谓广义的教育学,主要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凡是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的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所谓狭义的教育学,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是人的心理连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的活动,凡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他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看,冠以的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的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看,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等领域。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一词在不断的演变,最初是指关于教育的科学,或关于教育的艺术,或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学,于是便产生了“教育科学”一词。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n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育法等。新的“教育学”(Education)和旧的“教育学”(Pedagogy的根本区别有两点:其一,Education一词涵盖面更广,远不止教学方法、学校管理这两方面;其二,\nEducation更科学,或者更利于对教育学进行学术研究在舒耶尔和施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这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教育活动及支配教育活动的思想;(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主要指规范人们教育行为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技术,其功能是对教育实践进行指导,强化教育技能;(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主要指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因果关系研究;(4)作为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在形态上类似于教育理论,但比教育理论更高一个层次,它既立足于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又依赖于个人的信念和人类学的沉思。从以上各家观点可以看出:(1)由于教育学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教育学”异常复杂,对其内涵的理解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因此,综合性是教育学概念的基本特征。(2)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会产生各种分化。(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没有人,而前述各种观点均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或者淡化了人。第二节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奠基和演化一一教育学的学科化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一)从教学论到初具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17世纪初,德国教学论革新者受到培根的影响,尝试运用归纳法把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概括,出现了一批教学论著作拉特克在1617年发表《新方法》,概括了一系列教学规则: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教学;一次只学习一种事物;已经学过的内容必须复习;不应死记硬背;等。局限在教学方法的细枝末节上,缺少对整个教育问题的系统思考,很难构建理论化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夸美纽斯在教育学上的建树,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1)对教育学的欢迎下载13\n理论性质问题,第一次做出了明确肯定的回答。他撰写《大教学论》的目的在于“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2)在教育学理论体系上,夸美纽斯创造了一个被几个世纪的人们竞相模仿的相对完整的结构模式。(3)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上,夸美纽斯首创“人本主义”逻辑起点论,这几乎为近代教育学的演进奠定了基调,甚至在当代,坚持教育学理论的“人本主义论”仍是西方教育学界思想的主旋律。(4)在教育学史上,夸美纽斯首次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强调并试图探讨教育原理。贯穿于夸美纽斯的所有著作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育要适应自然,即“自然适应性原理”。(5)在教育学研究方法上,夸美纽斯为后世教育研究树立了典范。(6)在教育学史整个发展谱系上,夸美纽斯开创了近代的“自然主义教育学”理论流派之先河。依据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同时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点击的作用。在该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这样一种教育信念: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和权利,教育是形成人的品德和智慧的最重要的工具,通过对人的教育可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的形成1、康德其教育学从先验的观念论哲学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自由人。因此,康德的教育学把教育分成保育、管束、训导和道德陶冶。他阐述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讨论了幼儿的保育、在儿童的身体训练发展中发展身心并进行心理功能的训练、道德教育诸问题,阐明了教育理想。2、特拉普被视为从经验科学的层面试图建立教育学科学体系的先驱。于1780年出版的《教育学研究》,特别强调实验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并试图建立以实验教育学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三)科学教育学基础的奠定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普通教育学》,成为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欢迎下载13\n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从其认识论出发,把一切心理现象归结为“观念”,观念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验一—从人与自然的接触中出发,另一种是社交一一从人与人交往中来,二者的融会便产生各种心理现象。为了适应这两方面的情况,学校教学科目就必须有“科学的”(自然)和“历史的”(社会)两大类。赫尔巴特所建构的教育学理论,主要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他建构了一个被后人竞相模仿和因袭的完整的理论教育学体系。二,赫尔巴特第一希为教育学找到了它的科学基础。三,赫尔巴特不是只知空谈理论的学究,而是试图将将教育学研究置于科学条件和实践基础之上。四,赫尔巴特提出的有关教育过程的理论,如多方面想去的培养、四段教学法,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系统知识的传授,对后世教育实践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二西方教育学的当代发展(一)教育理论性质的争论1、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否定态度:美国的教育家谢弗勒、米勒、扬,英国的彼得斯等人肯定态度:索尔蒂斯、麦克默莱、贝思2、教育学是科学理论还是实践理论科学理论:英国学者奥康纳非科学理论:比彻姆,赫斯特表1-1教育理论取向前论取向观点持有者主要观点常识取向师资培训人教育理论的任务,只在于识别、整理和检欢迎下载13\n员、督学团成员验体系教育者观点和信念的“实践原则”应用科学取向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以及坚持“理论”的“科学”标准的人区分教育的手段与目的,但由于目的涉及不能用科学加以解决的问题,因而便不是教育理论的合理性问题;而手段问题是可以用可靠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的。科学理论应取代实践常识实践的取向坚持启发式课程评价观、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课程的个案研究等研究者教育是种实践活动,是种开放的、反省的、不确定的、形势复杂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不受理论原则的制约或技术规则的指导,而又基本的教育价值观指导,因此,教育理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实践智慧。教育理论不是“应用科学”,而是人文科学或道德科学的特例批判的取向已引起一些教育哲学问题研究者的兴趣教育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考察教育实践中各种无可非议的信念、不证自明的特例,以及实践者的常识性的理解,其目的在于增强实践者的自主理性(二)元教育学和教育学元研究的兴起当代德国教育学者布雷钦卡是元教育学的倡导者。布雷钦卡认为,以往的教育学者在教育理论是哲学、科学或者实践理论的问题上,往往偏执一端,其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一方面,存在着多种建构教育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教育理论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欢迎下载13\n表1-2布雷钦卡的教育理论分类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教育的哲学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的哲学理论实践教育学教育学元研究是对这些学科里的研究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聚焦于“发展”即对教育学的发展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它试图把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科的演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寻找其发展过程中的不断伸展和变化,进而从历史的分析当中寻找教育学的自我意识,并为以后的发展寻找方向。(三)成人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3(儿童)教育学与成人教育学的区别(儿童)教育学模式成人教育学模式,习者自身依赖性个性自我指导"习者的经验很少有价值的经验有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经验可以用于学习过程,习的准备升级社会角色方面的发展性任务"习者的时间观以未来为中心以现在为中心上习的组织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四)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20世纪初,美国以实验为取向的教育科学和法国以实证为取向的教育科学,预示了后来的教育科学发展的取向。复数形式的教育科学可认为是教育学横向分化的产物一一教育学与其他学科“联姻”的交叉性分化的产物。三西方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范畴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是有关“关系”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问题:(1)教育与人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3)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欢迎下载13\n三种关系中,共有的问题是“如何促进认得生命主动的成长与发展”。总体上看,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是从教育现象和教育存在中抽象得出的范畴,这些范畴是教育(教导)与自我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课程与教学。以此基本范畴为基础,教育学的范畴体系是以“教育存在”范畴为开端,到“教育本质、属性”范畴,然后再到“教育观念”范畴。四西方教育学的理论类型(一)思辨哲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思辨哲学为基础研究教育学的学者以那托普为代表,他的代表作有《社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以及《哲学与教育学》。他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使人的意识最终达到真、善、美的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构成,而不是像赫尔巴特那样仅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与心理学基础之上。(二)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1、梅伊曼把教育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和说明的部分,主要说明教育的事实;第二部分是根据时代、文化状态、国家、社会变化等因素对有关的事实加以组织,这一部分因为涉及教育目的等具体的价值和规范、不能用实验来验证。基于以上观点,梅伊曼对传统教育学的性质与方法加以检讨,认为传统教育学的研究方式有两种:一是直观思维和经验概括,如卢梭;二是逻辑推理,如赫尔巴特。梅伊曼认为,实验教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观察和实验上。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由此得出的结果具有同一性。实验分为两类,一是为教育所适用的心理学实验,二是纯教育学实验。以此为基础,梅伊曼确定如下几方面为实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1)研究学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2)研究儿童心理的各种组成部分的发展情况;(3)研究儿童的个性;(4)研究儿童的特殊禀赋;(5)研究儿童的学习特点;(6)研究教学方法;(7)研究教师的工作和学制问题。欢迎下载13\n2、拉伊的观点不仅基于对以赫尔巴特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批判,而且也是在反思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思想教育学基础上形成的。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是一种“完整的教育学”,这种完整性一方面体现在实验教育学所赖以建立的学科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它的研究对象上。就学科基础而言,拉伊批判赫尔巴特只是把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辅助学科”,他认为,实验教育学以所有生物学科和哲学学科为基础。就研究对象而言,“实验教育学通过观察、统计和实验,不仅要探究学生的心理的,而且要探究学生的生物的、人类的、卫生的、经济的、逻辑的、伦理的、审美的和宗教的经验,以及探究学生的社会环境。”拉伊还认为,实验教育学是“一般的教育学”。这种作为一般的实验教育学由三个部分组成:(1)研究儿童在遗传特征、种族特征、国家和家庭特征以及个体特征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的“个体教育学”;(2)研究自然环境因素与儿童之间关系的“自然教育学”;(3)研究社会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的“社会教育学”。(三)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精神科学”是一个与“自然科学”相对的术语,它强调通过目的与价值等概念去理解、探索社会现象的内在价值和人类精神活动的实质。狄尔泰是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把教育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教育学;第二部分,教育学则要从对教育过程的分析出发,规定各种规范性的规则。在狄尔泰的启发下,另一位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构建了所谓精神科学的文化教育学。第三节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发展阶段的划分及每个阶段的基本状态(一)了解与引进西方教育学科(1901-1919年)欢迎下载13\n从翻译、介绍日本学者编写的教育学始,到国人自己编著的教育学呈现第一次高潮止,是对西方教育学科的了解与引进阶段。在这一阶段,对西方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了解、引进,不是直接源于西方,而是向日本学习的产物。具体途径有三个:一是通过翻译日文教育书籍,将西方教育理论传入国内;二是请外籍教师;三是出国留学。(一)转向学习欧美(1919-1949年)中国教育学界开始形成教育学研究的专门队伍和代表人物,同时出现结合中国教育实际与问题开展独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引进工作,一方面重视原著、名著的翻译,西方大量教育原著被译出,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斯宾塞的《教育论》、卢梭的《爱弥儿》等。另一方面趋向流派纷呈,不再局限于一家之言。此外,该阶段的引进不再只是为教学服务,还为教育研究服务,一是原理型,着重阐述教育的基本原理;二是指导实践型,集中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三是指导研究型,内容集中在研究方法介绍。(二)在批判杜威中转向学习苏联(1949-1957年)全面引进苏联教育学科领域的教科书,其中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教育学中国社会主义和政治化(1957-1966年)毁灭性破坏(1966-19776年)在恢复重建中走向独立化(1977-2000年)二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问题(一)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1强国的政治需要与教育学的引进2政治和教育学关系之探究与教育学独立意识的萌生欢迎下载13\n1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教育学的强控制2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与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发展中的“中外”关系问题1教育学初建时的“中断传统”和“全盘引进”2教育学“引进”的中国范式3“教育学中国化”的意识与曲折实践4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与进展,主要表现在:(1)教育学研究视野的拓展,这突出地表现在新领域的开拓与对中国教育改革问题的持续研究上。(2)教育学研究的深化。首先,从理论研究内部的变化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重新认识,二是教育学分支学科与专题研究的深化,三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和运用水平有所提高。其次,从对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实践的维度来看,也反映出教育学发展的深化,第一种类型是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改革决策直接相关的研究,第二种类型是由教育学专家针对教育改革的需要与状态,提出课题、争取立项、组织队伍进行的研究,第三种类型是实践工作者基于自身实践经验,通过总结、反思、提升所开展的研究。(3)教育学的学科“自我意识”的加强和发展机制的初建。(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1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产生的源头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20世纪中国的特殊表现:把教育学的直接使用功能主要局限于师范院校的教学所带来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把作为一门学科(指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门学科)的教育学,与作为师范学校课程之一的教育学混为一谈;第二个大问欢迎下载13\n题是,教育学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普通教育中的中小学教育和局限于学校教育;第三个大问题是与从事教育学教学或研究的人员相关。第四节教育学与教师的实践智慧一教育学的理论品性(一)教育学的特殊性受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支配和决定第一,把人作为活动指向的直接对象;第二,把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确定为影响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第三,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第四,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第五,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地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使学生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向现实发展转化。(二)教育学是一种事理研究教育学的性质属于事理研究,它以研究教育的综合生成和动态转化过程,揭示这一生成过程的一般规律为理论研究的目的,其中包括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及规律性演变(含教育目的的形成与变化)、教育过程的本质及规律研究(含教育要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三)教育研究是一种转化性研究从教育活动的最终转化环节中,从活动的整体来看,实现的是由教师作为代表的社会主体的目标追求向以学生为代表的个体发展的转化。教育活动中的转化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从社会看,是由社会选择的教育目的、内容向学生个体内在身心发展的转化;二是就学生个体而言,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按自己的需要与可能,有选择地汲取外在营养,完成从潜在发展可能向现实发展的转化。二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成长价值(四)从教育学所蕴涵的生命性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欢迎下载13\n(一)从教育学所具有的时代性中,获得鲜活的现实感(二)从教育学的系统性中,获得严谨的逻辑感(三)从教育学的开放性中,获得博大的境界感(四)从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中,获得现实的透析感欢迎下载13\n三教师学习教育学时应有的修养(一)热爱生命的心态(二)时代变迁的敏感(三)真实深刻的体悟(四)对教育思想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通晓(五)基本问题的把握(六)反思重建的理性(七)滴水穿石的精神(八)永无止境的求索(九)融通转化的智慧第二章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教育形态的演化一教育的界定与再解读二教育历史形态的演变(一)教育的起源1劳动起源说20世纪50年代2前身说20世纪80年代在批判“劳动起源说”基础上提出的,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即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的类的存在而将自己固有的求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行为。3需要说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劳动的需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对教育的内在需要。4人生发展说出现在1987年,是在批判“需要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需要并不是教育活动赖以产生的真正源头,需要也是在活动\n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的最终本源在于以劳动创造为核心的人的全部生活的矛盾运动,简称为人生的发展,这事人类教育赖以产生的真正源头。5社会化影响说鉴于“劳动起源说”和“需要说”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欢迎下载11\n的。有论者认为,教育的起源既是指教育产生的社会动因,也是指教育产生的空间和时间。6交往起源说该说认为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直接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把劳动当做产生教育的唯一条件的观点是对社会现象缺乏整体认识的表现;只有当人类本身不仅有教育的需求,而且具备了教与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工具一一“类经验”和“语言”时,教育才会成为真实的存在。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说”、“文化劳动起源说”、“知识传授”与“知识授受”起源说、“前提一条件说”等多种观点。(二)教育的原型教育原型论的提出,对我们认识教育具有以下三种意义:1它是对教育起源说方法论的突破。首先,它为认识教育起源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使人们对教育起源的认识从此上升到原型的层面上。其次,它为认识教育起源开启了一种整体性、关系性的思维方式。2它揭示了教育内在丰富性的意义。在以交往为原型的教育活动中,包括了自我与他人、感性与理性、身体与体验、精神与肉体、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等多种内涵,而每个要素内部,又又蕴涵了更为丰富的内容。3它展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原始性关联。首先,从本体性的角度看,教育是以生命本体为前提的人类活动,交往活动是人类生命社会性存在的基本形式。其次,从生成性的角度看,交往与个体生命的成长有关。再次,教育原型论具有体验性意义。(三)学校教育的出现与演变1欧美学校发展的历史2我国学校发展的历史第二节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欢迎下载47\n一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总体看来,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有:多领域与多视角,共时性与历时性,整体性与多元性。以上述基本特征为基础,可以发现全球化对于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育将更加向外部世界开放,全球式的教育规范逐渐得到确立;2教育会与全球化问题及面临的困境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3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教育上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标准,教育目的有所变化;4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系列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更为尖锐:①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②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③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④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5全球化可能对学校教育内部的一些要素产生消极影响:①全球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工具理性的强化;②全球化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消极影响;③全球化对课程与教学的消极影响:事实与价值在知识上的背离、知识自身的作用与系统性弱化、教学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增强;④全球化对教师的消极影响:身份认同上的危机、权威地位松动、职业自主性的匮乏。二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1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换信息社会的特点在于计算机网络作为人际沟通的新媒介,其特性在于其所提供信息的主动性与双向性。2信息化的存在形态欢迎下载47\n信息化的存在形态至少涉及三个层面:①信息化的基础型形态一一技术存在:信息技术的核心是把信息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技术的核心创造,它实现了信息存在形态的两个重要转换,一是把各种异质的实存信息通过取样、压缩、解压、编码等数字化手段,转换成以比特、电子方式存在的同质存在,二是把实存形态的信息转换成了虚拟形态的信息,创造了虚拟空间。②信息化的结构性形态一一社会存在:第一,信息产业代替了传统工业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第二,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信息技术给企业生产或工作过程的内部结构带来深刻的形态变化;第四,社会环境的信息技术化,使人的生存环境中增加了虚拟社会;第五,信息的高速流动、变化与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和扩大了全球化的范围。③信息化的生命性形态一一个体存在:第一,人本身的变化一一从“文字人”到“图像人”;第二,个人时空意识的变化从时间的角度看,首先,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的价值评价上,由于社会变化速度加快,使“过去”的重要性削弱;其次,“时机”意识的强化;再次,时间观因现实的变化加速而变得非序列化、碎片化、无常化。从空间的角度看,首先,信息技术赋予了个体超越生存空间局限的可能,使个体意识中的世界空间、宇宙空间变小,而个人空间变大;其次,互联网上可实现的空间转换的迅捷,个人生命实践中的空间变换的频率、速率与跨度,与前信息时代的个人相比普遍增强;再次,不同地域或专业间原先分明清晰的边界变得模糊和有更多的可通性;最后,个体的生存空间在现实与内在心理空间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虚拟空间。第三,个人生存方式的变化:首先,交往方式的变化;其次,学习方式的变化;再次,个体活动与时间分配的变化;最后,个人生存尺度的变化。欢迎下载47\n3信息化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1)理解媒介媒介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符号、文字、图画);二是存储、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如书报、幻灯片、录像带、电视、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媒介的价值的观点主要有: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电子媒介使地球成为“地球村”;技术媒介的使用带来的是一种文化的转型。(2)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是指师生对于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式的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借由教授媒介的内容,由学生最日常的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了解媒介中所呈现的问题,认识其中哪些与他们切身相关,知道如何去面对,其中蕴含着批判能力和自我反省意识。最近十年,国外有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在国内不断蔓延,对我国教育界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启示主要表现在:①媒介教育系统已经在世界发达国家形成,我们应当注意媒介教育系统在中国的存在;②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出现预示着此前媒介教育的存在,它提醒我国教育界对媒介教育进行学科整合的时刻已经到来;③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醒我们,有必要提升国内现有的媒介教育理论层次,从而推动我国媒介教育从技能型向素养型的转变;④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产生于发展提醒我们,异常教育观念、教育媒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正在来临;⑤发达国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提醒我们,教师的媒介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4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型:①教师的“教”变为“引”:②学生的“听”变为真正的“学”;③集体教学将逐渐转变为教学的个别化和多样化,传统的因材施教将被赋予新的含义;④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将更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的培养;⑤从学习者的“双基”夯实变为学生高级思维和技能的发展。欢迎下载47\n(1)信息技术应用中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如何避免这种运用走入误区?我们需要思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特殊性问题。第三节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性变革一当代社会转型性变革的主要趋势1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与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层之间边界的出现;二是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三是阶层之间流动的减少和常规化。2社会的多元与断裂并存二从近代型学校到现代型学校与近代型学校相比,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值提升。从知识传递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型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第二,重心下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再次是管理重心的下移;第三,结构开放;第四,过程互动;第五,动力内化,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了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力和动力机制。这种由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由近代型学校文化向现代型学校文化的转型,同时也预示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生存方式的转型,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类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的时代,其特征是“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第三章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改革第一节当代中国儿童的生存状态一当代中国时代变迁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欢迎下载47\n(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程度极大提高,社会生活中的丰富性与发展的可能性大量呈现,社会生活中的变数增多。从社会运行方式的变迁来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社会运行方式的重大影响是:人需要在积极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中生存与发展。从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来看,当前社会中的阶层分化进一步加剧,不同地域甚至同一地区内发展水平的差异异常明显,尤为突出的是城乡差距、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生存状态的差距。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二)家庭与社区变迁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当前城市、农村、城市化地区等不同类型社区内不同发展水平的具体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其特殊性。家庭是儿童最早存在于其中并持续接受其影响的环境,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成人的交往状态、获得的物质与精神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主要的家庭构成形态,这对儿童的发展带来多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儿童社会知识面拓宽,知识占有量增多;第二,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平等的处事原则在他们心里萌芽;第三,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机会减少,独立生活能力低弱;第四,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减弱,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偏低。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形态来看,有两类现象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一是过度关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孩子的“关爱”乃至“控制”程度很高;另一类非常值得注意的家庭教育状态是缺乏关注,一种表现是父母由于工作时间的增加等原因,无法给孩子应有的甚至是最低限度的关注,只能委托给保姆、送到寄宿制学校或让自己的父母代为抚养等,另一种表现是对儿童成长中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培养的淡漠。欢迎下载47\n二学校视野下的儿童成长问题(一)当代儿童在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方面尚有缺陷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主动交流、发展的关注度不高,由于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更多采用外界设计、模式化生产的方式运行,使得当代中国学生在建构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态时,呈现出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的状态,这大大制约了学生在当代背景下的存在与发展。(二)当代儿童综合素养加速发展与相互之间差异度明显增大时代发展使得当代儿童在认知与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等方面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状态和内部不平衡的状态。加速发展状态的形成,是社会与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教育环境不断改善、成长资源不断丰富的呈现,而这类个体发展资源的差异与学生个体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差异的综合结果,就是发展状态的不平衡。对于教师而言,尊重学生群体中的差异,尽可能开发群体差异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为更多学生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是一项相当有挑战性的使命。第二节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更新一学生观渗透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学生观不仅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关注的内容,而且通过教师具体的话语呈现出来,渗透在教师的行为方式之中,成纤维教师个体的一种内在理论。当教师认同、坚持某种学生观时,就会对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活动方式、评价方式等产生内在而深远的影响。许多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偏差乃至错误,都与教师的学生观的偏差有着内在的关系。二教育变革中的学生观更新(一)国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学生观更新(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学生观更新欢迎下载47\n在20年代末,有研究者对学生观进行过比较综合的研究,具体指出学生观的更新包含对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主动性是针对人们在习惯上和实际教育中通常把学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和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依赖或服从教师的学习者而提出,它承认主动性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和特殊方式,承认学生尽管处在童年或少年期,但依然具有主动地应答、选择、发展、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等需要与可能,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教育的任务是把这些需要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潜在性是针对人们往往只注意学生现有状态,局限于对现有状态作出判断,并以此作为学生好差分级的标准和进一步教育的依据这一弊端而提出,认为其忽视的恰恰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生潜在可能性的发现与开发的任务,恰恰是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真正的“舞台”。差异性观念的提出是为了改变把学生抽象化,假设他们从发展的“起点”到“终点”及“过程”都是相同的简单化认识,要求教育者成人差异、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教育的财富,而不是包袱。以上三种观念集合起来集中到一点,就形成了新的学生观,要求改变那种实际上把学生当做可按标准件去制作的“物”的形而上学的僵死看法,还学生以生动活泼、需要并具有发展和主动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体的真相。三当代学校教育需要重建学生观(一)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首先,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学生作为生命体,其与生俱来并不断发展着的,是其成长的可能性,而这正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前提条件之一。其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欢迎下载47\n(二)认识学生的具体性首先,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己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不容他人代替他作出人生的价值选择。其次,学生之间是相通而不同的,相互的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不可缺失的资源。再次,学生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并各自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三)认识学生成长的综合性首先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获得知识、获得某种情感的满足,而是包含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多方面大发展。其次,学生的成长内容之间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四)认识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首先,学生成长是在具体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实现的,成长着的学生“全息”着历史与时代的相关信息。其次,学生成长是在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实现的,既不是个体潜在因素的自然生长过程,也不是外部强制灌输的被动对象。再次,学生个体的成长本身,尤其是其自主发展意识与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是个体成长中关键性的力量。第三节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一认识学生的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指的是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产生与成长相关的需要。从需要的角度看成长,成长是每个生命体本真的需要,因而也是生命体不可剥夺的权利;成长又是每个生命体需要自觉意识与承担的责任;成长是出自每个生命体本性的一种动力,而不是外界诱惑、压迫的产物。从成长的角度看需要,人的成长需要具有了综合性;人的需要就具有了时间的终身性和空间的广域性;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教育与个体的关系问题等综合性的关系就开始凸显。对人之成长需要的认识,是对教育和教育学的生命基础研究的具体化。二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及其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欢迎下载47\n(一)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二)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三)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第四章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重建第一节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透析一学校教育实践中渗透着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从日常的教学工作来看,教师对教材内容育人价值的选择,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方式等,都包含着教师的价值取向,都暗含着教师对培养怎样的人的认识。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学生是能体验和认识到的,二透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一)认识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首先,作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选择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是他们在对学校教育价值认识、判断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的自觉选择。其次,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实践中的学校教育整体,它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何种价值的学校教育?我们需要学校教育向何种方向发展、实现何种价值?在这一整体中,我们才可能进一步探讨教育目的问题、培养目标问题等;再次,从研究方式来看,价值取向是人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二)认识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充满价值色彩并为实现一定的价值追求而存在的。任何教育活动并不可能摆脱价值的影响。三透析学校培养目标(一)认识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首先,学校培养目标要回答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样的人具有怎欢迎下载47\n样的素质、特点?而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更自觉地在人、社会与学校教育关系层面上思考,还是比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更为上位的研究层面。其次,主体的可能差异。(二)认识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1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2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具体区域发展的需要3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对各学段特殊性的认识4学校培养目标体现在一所学校的具体办学中5学校培养目标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转化为学生的成长第二节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代更新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一)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基本价值层面紧密结合的价值取向类型这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类型及状态,是在民族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社会与各题之间最低限利益的相互结合。在这种状态下,社会与个体的最基本的需要实现了原点性、基础性的结合。(二)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的价值取向类型这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类型及状态,是社会价值取向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结合形态。欢迎下载47\n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更高价值追求层面紧密结合的价值取向类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出现了更高程度的结合状态,基础教育会发展的需要的满在教育改革中,有时代气息的口号与“多”的通过培养富有主体意识、富有生命力的自主个体而实现对当代中国社足。“能力”、“素质”、“主体”、“生命”、等主题词大量出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等富与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教育中主导性的倾向。二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需要(一)对当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这事就学校教育价值之“一”与“多”的关系维度而言。当前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狭隘化的倾向,缺乏对学校教育多维价值的认识,更缺乏将学校教育多维价值综合为一体的意识和能力。首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表现为仅仅关注将学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缺乏对学校教育“成人”价值的关注。其次,这一倾向性体现为学校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接受”,而缺乏对精神文化世界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再次,这一片面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人类存在价值某些具体方面的关注,而缺乏整体观照。2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下化、直接化这是就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确定中之根本问题与表面问题的关系维度而言。当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停留在简单回应当代社会诸多问题的层面,尚未对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的基础性需要作出清晰认识,因此,难以重建学校教育与时代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在联系。首先,这一当下化、直接化倾向体现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应对性思维和改革策略,缺乏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根本问题、基本问题的关注。其次,这一当下化、直接化倾向体现在学校教育对个体生命成长价值的忽视。欢迎下载47\n1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凝固化这是就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之可能与现实的关系维度而言。当前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尚停留在粗浅的现实层面,没有意识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之动态发展的内在力量和内在需要。凝固化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看到的是缺乏发展可能的现实,看到的是静止的“现实”,看到的是在静态化的时间观、发展观下的学生,而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全程的关注,缺乏对人的生命成长中长效性因素的关注。(二)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可能性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2当代中国个体成长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3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实验的推进在萌生着新的价值取向三重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一)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自我”的身份承担自身的时代责任(二)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三)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以培养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己任(四)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第三节学校培养目标的当代重建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与改革试验的启示(一)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二)我国教育改革试验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探索欢迎下载47\n二重建当代中国学校培养目标(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1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积极的生命情态,呈现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形态中,是个体以积极而非消极、开放而非封闭、乐观而非悲观、身在现实之中而胸怀美好希望,并且通过个体的创造性行为、改变不完善的现实状态、推进现实生活的优化的精神状态2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个体富有创生性的行为方式首先,养成能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的个体。其次,养成具有策略意识与能力的个体。再次,养成能反思、超越自我的个体。(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五章课堂教学的原理与策略第一节教学的概念及其实存背景一教学概念的理解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我们可以将教学的内涵理解为: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这一基本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占有的过程。二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欢迎下载47\n1加大课堂教学自主性和自由度2拓展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3对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一)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1课堂教学需要走向新的“有序”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习惯需要作适应性调整3教师个人素质将在开放、民主的课堂上经受极大的考验三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一)信息技术向课堂注入新的元素,使教学具有新技术的特征且发生深刻变化(二)信息技术的属人性和技术作用的有限性,要求教师理智地对待现代信息技术四教学与学习的关系第二节教学观的演变与更新一教学观及其构成(一)什么是教学观教学观,是对教学的总体性认识或基本看法。教学观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理论书籍中,也实存于教师的头脑中,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如何去行动。(二)教学观的基本构成内容/主题欢迎下载47\n教学观的演变(一)演变的历史线索(二)演变的主旋律1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2主“知”与主“行”3崇尚理性与崇尚非理性第三节课堂教学观的系统重建一课堂教学价值观和过程观的重建二课堂教学价值观在实践中的体现(一)从备课到教学设计(二)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范围(三)教学方案设计的典型案例第四节教学过程的展开一预设与生成二多向互动与动态生成第五节教学策略及其实践探索一从原则、模式到策略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一)国外的教学策略研究1内容型策略内容型策略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程度和内在的逻辑结构安排教学活动的策略2形式型策略是指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3方法性策略是指以教学技术和方法为中心的策略4任务型策略是指以教学任务或学习类型为中心实施的教学策略欢迎下载47\n5综合性策略是从教学活动的整体出发来综合地实施教学策略(二)国内的教学策略研究三教学策略的近期探索1着眼于自主、合作与探索的教学策略2着眼于理解、解释和体验的对话教学策略3着眼于反思性实践的教学策略4着眼于发展学生优势智能的教学策略5各种专题性教学策略研究第六节教学评价及其改革第六章学生组织建设的原理式透析第一节班级建设的基本原理一班级建设的当代教育价值(一)班级建设与教师成长的关系班主任是班级建设领域的责任主体、实践主题。班级建设的质量、班级建设对学生成长价值的实现,受制于班主任的全部素养,并同时对班主任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从学校层面上看,学校往往首先将班级视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其次才是德育的基本单位。从班主任层面上看,首先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常态,是班主任在学校统一布置、安排下开展工作,班主任习惯于照搬照套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具体安排。在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方面,基本的工作思路是简单执行而不是综合创造:班主任是具体的执行者,关注的是班主任的认真、负责,而较少看到班主任如何以自己的智慧面对工作的具体性和复杂性。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方面,往往忽视整体,窄化班级建设的内容,例如仅仅关注文欢迎下载47\n娱性活动的开展、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等。(二)班级建设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建设工作经历了三度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中非常注重班级工作,其中主导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思想,尤其是以马卡连柯等为代表提出的苏联“班集体建设”的思想: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而进行教育。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班级工作的整体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其指导精神是:集体主义与个性特长相结合,强调集体尊重个体的权利与价值,个体尊重群体的规范与利益;但是,在集体与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体需要服从集体利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基础教育阶段的班级工作进入到新的创建阶段,对班级工作的改革研究也进一步丰富化和深化。(三)班级建设改革研究的类型(四)认识当代中国班级建设的教育价值首先,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德育、班级管理等概念之间有差异。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之间有相通性,其区别在于:第一,在教学载体上,课堂教学是以学科为载体,班级建设则是以班级日常生活为载体;第二,在主体上,课堂教学是由学科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班级建设则是由班主任和学生为主体构成;第三,在教育目标上,课堂教学对学科素养的形成非常关注,班级建设则更关注学生在班级中整体综合的生存状态。班级建设也不同于德育,相对于德育而言,班级建设更追求学生生命的整体成长,而德育是从教育内容角度作出的一种划分。班级建设还不同于传统的班级管理。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学校转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认识、开发、重建欢迎下载47\n班级建设的教育价值。再次,作为独特教育时空的班级,也有着多样的教育资源。二班级建设改革走向的理论透析(一)班级建设改革的基本原则首先,班级建设需要以学生和班级的发展状态为基础。其次,班级建设需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再次,班级建设需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主体策划活动系列。最后,需要为班级建设提供组织制度的保障。(二)以教育的立场重建学校对班级建设的管理方式首先,需要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和清晰的改革思路。其次,学校德育领导需要指导、鼓励、推动学生发展工作的开展。(三)班主任自主开展学生研究工作首先,对学生的研究不仅是教师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更是全部教育工作设计、开展和评价的前提,是教师工作的基础。其次,对学生研究的方式,不仅需要有研究的灵感、责任心的推动,更需要成为班主任日常的工作方式。再次,对学生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个别学生、关注学生问题的突出方面,更需要形成对全体学生整体发展状态、成长需要的深度研究。三班主任以智慧的方式开展班级建设工作(一)在干部轮换工作中培养学生从教育的立场来看,首先,干部角色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学校中的干部不同于社会上的干部,不以能力为选拔标准,但以能力发展为目标之一;再次,干部轮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在制度建设方面,班主任一方面要坚持所有学生参与轮换的基本制度要求,另一方面要对所谓“不能轮换”的学生和轮换下来后的学生干部培养问题进行探索。在干部轮欢迎下载47\n换过程中,也需要努力形成宽容、民主、积极互助的文化氛围。在小干部的任期内,教师的工作重点是帮助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教师的直接指导,表现为教师直接帮助干部熟悉、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工作;(2)建立班级和学校层面的培养机制;(3)通过活动与评价培养小干部。(一)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生活的自主岗位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养成性价值,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岗位在养成个体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管理能力等方面十分重要。(三)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领域,我们可以同时加强隐形与显性两方面的文化建设工作。显性的、常规性的文化建设,需要体现出“儿童立场”,考虑儿童的眼光、语言与思想,反映儿童的生存状态,实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隐性的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班主任需要特别致力于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民主氛围和创造精神的班级文化。(四)开发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第一,在深度开发主体班队会的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在主体选择上,班主任更努力形成以成长为主线的活动系列。第二,主体班队会的开展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建设的过程。第三,班级活动要达到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与变化,以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为核心目标,改变为获得他人认可、以表演为主的活动方式。第四,活动的形式要丰富,探索形成多种类型的主体班队会。第五,要有活动的反思与重建环节。第二节学校课外生活价值的开发一认识学生课外生活的教育价值欢迎下载47\n(一)新中国成立后课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二)学生课外生活的基本理论思考如何从反思和重建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必须面对如下几个问题:首先,课外活动与学生发展、时代发展的关系;其次,课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再次,课外活动自身内部的关系形态。二学校课外活动整体建构的思路(一)以生态意识指导整体设计这种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一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学生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二是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关系;三是不同类型课外活动的关系;四是设计与实践中灵活调整的关系。(二)点面结合,形成立体的课外活动形态学生成长涉及只能、情感、精神世界等诸多维度,涉及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涉及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当我们综合设计学校课外活动时,就需要充分考虑“面”的存在。(三)资源与过程的动态生成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是设计意图不断展开、教育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它往往伴随着成功的经验、意外的收获,或是偶然的挫折、沉重的失败。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过程的复杂性,增强资源意识和动态生成意识。三学校课外活动的具体改革措施(一)学校层面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类型的“事”,例如日常活动的组织开展、信息的收集与沟通、校园生活的自我维护等。(二)班级层面课外活动的开展班级层面的课外活动,一类是和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活动类型,另一类是和班级建设密切相关的活动类型。学科类的课外活动,更多由学科教师参与指导,其目标在于补欢迎下载47\n充、拓展、深化学科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建设类型的课外活动,大都由班主任担任指导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的,而且,完全可以与学科活动结合起来。第三节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一透析学生非正式群体(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复杂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使学生之间以多样的组织形式自发形成的。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地位、习惯、处境,乃至于地域、文化、偶然事件,都会催生出学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形成后,其发展的走向也相当复杂,没有确定的发展规则,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会受到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其内部,同样有着复杂的关系,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多样的关系,组织规则、活动形态与各成员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锁定。(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第一,非正式群体满足了学生成长中的某些需要,而这一需要状态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了,或者学校教育本身缺乏相关的教育资源,因此,这一类非正式群体成为学校教育的合理补充。第二,学生非正式群体不仅满足了学生当前成长的需要,而且具有更明显的自发性,较明显地促进着学生的成长,这是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方向一致的。第三,学生的某类合理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难以满足,从而不得不通过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寻找满足。第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学校教育的立场上看,是需要抵制、改变的,因此,学校教育与非正式群体存在着内在的对抗状态。(三)教师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关系状态分析从当前现状来看,教师人事、对待和介入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欢迎下载47\n类型:无意识类型、旁观者类型、粗暴干涉型类型、对话类型。二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一)形成健康的学校文化生态首先,这表现为形成合理的学校文化精神;其次,表现为学校日常生活的当代转型;再次,表现为学校教育对个体成长核心素养的养成上。(二)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瑟吉欧普贤,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学生非正式组织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互动;再次,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生成与涌现。(三)优化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方式首先,教师应形成合理的角色意识;其次,教师应完善思维方式,形成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合理认识;再次,教师应优化教育策略,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第七章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第一节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在构成一生活世界的哲学解释(一)生活世界是语言世界(二)生活世界是实践世界(三)生活世界是实践和交往的世界(四)生活世界是实体和关系的世界二“回归生活世界”命题的教育含义三学生校外生活世界与校内生活世界的关系(一)校外生活世界的分类学生校外生活世界按其与校内生活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为课程欢迎下载47\n资源进入课堂的那部分生活世界,是与课堂生活“重叠”的世界;第二类是作为课程资源进入校园的那部分生活世界,是与学校生活“重叠”的那部分世界;第三类是相对独立于学生校内生活的那部分校外生活世界。(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世界的关联与区别学生在校内的生活与其在校外的生活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校内的生活固然是主导其成长的基本生活,但校外也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无足轻重。从积极的方面说,学生的校内生活对学生在校外的生活具有导向和指导作用。当然,也有脱节或消极相互作用的关系存在于学生的这两类生活之间,有时表现为学生在校内外的双重表现:在校是“好学生”“好干部”在家是娇生惯养的“问题儿童”等。从两个世界的区别来看,学生的校内生活世界是以人类精神财富与个体精神世界的系统转换为基本特征,是规范的、有价值主导的甚至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校外生活世界也存在个体与类之间的精神转换,但这种转换是不系统的,带有较多的随机性、偶然性成分,是非规范、非强制、价值多元、相对自主自由的。第二节学生校外生活与个体成长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个体成长(一)子女:学生家庭生活的角色定位与生活空间(二)家庭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二学生的社区生活与个体成长(一)社区的基本特征及作为教育资源的复杂性社区是指有聚集在特定地域内,互相联系的,具有共同成员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实体的社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有一定的区域性;(2)具有集体认同感的共同生活的人群;(3)有一套相配合、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管理机构;(4)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欢迎下载47\n施;(5)有一定的经济、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信仰、生活方式,成员对社区具有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学生在社区环境中的生活与成长1托管下的社区生活2社区文化体育等休闲生活3社区实践活动三学生的个人生活与个体成长(一)学生个人生活是未成年时期的“闲暇”暇”最为学生个人生活是自主性最强、选择性最大的生活,因而与“休闲”或“闲相近。(二)在闲暇中自由健康的成长1德性成长方面学生个人生活的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承担起自主安排闲暇、促进自我发展的责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动网络,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2智慧发展方面闲暇生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观察的敏锐性、判断的准确性、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等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3身心方面的发展闲暇生活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调整、保持健康,还能促进个体潜能的发展,防止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和行为。第三节学习化社会中学校的地位与责任一反思历史,分析现状,确认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状态(一)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反思根据历史上不同时期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典型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的阶段(大约从16世纪到19世纪后期)学校在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与社会生活处于完全脱离的隔离状欢迎下载47\n态,学校与社区也处于一种两不相干的境况之中。。2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于学校的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从学校和社区两个方面看,经济发展、教育思潮运动、国家立法和行政,都是针对学校的改革提出来的。从二者关系的推进中,学校首先迈出了步伐,通过内部改革和外部服务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则仍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对学校教育呈现出依附状态。3学校与社区合作的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学校和社区的关系跨越了学校对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满足社区置业需求的单项阶段,逐步步入学校向社区开放、社区参与学校合作阶段,社区对学校的作用得到加强。(二)现实中学校与社区之间几种可能的关系1冲突矛盾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学校与社区之间形成了一种敌对的状态,处处为对方设置障碍,破坏、延缓、阻碍对方的发展。2隔断游离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学校与社区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往来,互不干涉,互不沟通,学校的事情自己解决,社区不支持、帮助学校解决出现的问题,学校也没指望社区的参加和支持,社区群众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就成了学校的事。3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资源的相互利用,物质上相互支持,但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匮乏,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属于表面互助的形式。4互生共长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最良好的,也是全方位的互动关系。学校和社区是一个共同体,相欢迎下载47\n互促进,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整合,相互协调,从而双向互动,双向参与,共同育人,共同发展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二学校与家庭和社区建立够哦能共同愿景,形成积极的双向期待(一)共同愿景:激励学校、家庭和社区奋斗的精神力量在一个组织中,共同愿景是一个团体内所有成员希望达到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的前景。一旦学校有了这种共同的愿景,就会成为激励学校中每个成员奋发向上的力量。(二)学校与社区一体化:在共同愿景下相互期待、相互支持学校是社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于一定的人和资源相联系,学校、家庭、社区为了人的发展,必须协调关系,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发挥学校在社区文化中的导向、积聚、辐射和服务作用(一)社区文化的自在性以及对社区人群影响的多向性决定了其具有可引领的特性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一致的文化。它拥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的居住形式、特定的文化背景、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一种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它为社区居民所共享,同时强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怎样发挥学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和集聚作用怎样发挥学校对社区教育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四)怎样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四创新组织、制度和机制,在互动中形成教育合力(一)创建合理有效的机构和组织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欢迎下载47\n1教育公园美国人为解决种族问题的一种决策2无墙学校美国费城为解决学生激增,师资、校舍、经费奇缺等问题而在《巴克威计划》中提出的。3校外计划泰国制定和执行的,其目的在于增进农村公共福利和人民解决工作与生活中问题的能力。4“核心化”改革秘鲁这一改革的原则是把教育纳入社区,以加强地方的责任,并建立一种加强联系的结构网。5“校外服务型”学校英国只在昂学校为学生、家庭及社区提供全面的服务。6日本的PTA组织ParentTeacherAssoc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今日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大致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社区教育的观念已普遍地被人们接受;第二,社区教育由最初的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发展到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组织间的协作进一步加强;第三,社区教育对象由早期的成人发展到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第四,社区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二)创新制度,形成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氛围在社区与学校之间,促进和保障互动的制度主要有沟通制度和学习制度。1沟通制度在家长和社区互动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信息的相互沟通,学校主动地向社区传播有关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理念和信息,寻求社区的理解,引起社区的关注,同时收集有关反馈信息。2学习制度学习的组织和进行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社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逐步培养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的过程。3其他制度许多学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常规制度,如教学研究制度、校本开发制度、学校科研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欢迎下载47\n(三)建立机制,形成平等对话的平台对话的形式很多,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有社区大会、家长会、各种座谈会、对校外人士的访谈、与家长的谈心、向村委会的汇报与交流等。第八章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第一节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一历史的反思在中国古代历上上,具有大儒身份并有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对教师职业价值认识的基调是一致的,即强调“师”对于“道”的工具价值。“废科举、兴学校”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政治和教育制度的变化,使教育同时也使教师职业的价值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教师职业中不再存在政府管制的教职,在官职者若在大学任教只是兼职教师;其次,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重大更新,使分科教学得以加强;再次,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二现实的透析三当代教师角色理想重建的新维度教师是社会实现教育目的、任务的执行者,是一种物质工具所不能替代的工具与手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培养新的一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于上述专业任务的需要。教师角色理想的重建,首先需要增加职业“内在个人生命价值”的维度,第二个新维度是指,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能停留在专业发展的范围内,无论教师还是校长都需要把认识提高到一个人的生命整体发展的层面。第二节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一新型教师的基础性素养(一)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欢迎下载47\n的内在追求等方面。“事业心”是建立在教师工作意义认识的基础上。“责任心”是建立在教师对自己必须履行想儿职责之具体和深刻认识基础上,是教师对事业形成稳定的道德与心态并在行动上的表现。“爱心”是教师职业素养中较为特殊的要求,它涉及职业情感的问题。(二)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教师宽厚、这使得文化底蕴的养成,首先取决于有超越直接服务于专业范围的广泛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其次,文化底蕴的养成还必须有队各种人生经历与阅读的体悟、思索、内化、融合与积淀的过程本身就是精神生活的构成。(三)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1敏于探究表现在人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上2善于策划实践主体从认识进入实践并追求实践成功时所必需的整体和动态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3强于反思和重建个体实现发展的思维能力的保障4敢于开拓二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学科专业素养新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熟练掌握承担教学的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学科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氛围、性质;了解学科知识与人类各种实践的多重关系,以及它在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掌握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所教学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适应知识更新、满足培养学生创造意向和能力的要求。(二)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科专业素养与教育专业素养的复合。第三节在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中实现教师发展欢迎下载47\n一什么事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学校研究性变革时间又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变革组成。二学校研究性变革时间的特质(一)研究性变革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这是从实践内涵变化的角度看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特质。当学习理论和在实践中逐步琢磨理论成为一种自觉地需要,并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时,教师也就基本完成了从“操作工”向“思考一行动者”的独立专业人员的转化。(二)研究性变革实践是教师超越自己经验的、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三)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创生性实践,它指向教师实践中变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并且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四)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于实践全过程和多方欢迎下载47\n面的实践欢迎下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