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72页

  • 2.97 MB
  • 2022-08-16 发布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绪论讲授:何越办公室:李四光实验楼217电话:13596063487\n课前须知登陆QQ群:237416635大学物理实验,查阅课件。受群容量限制,入群仅限学委或班长。注明班级,修改群名片,并留下手机号码。周一(24日)以班为单位到李四光实验楼217购买教材(20元/本)和上、下两个学期物理实验用的报告纸、数据记录纸、坐标纸(4元/人)。买教材时间:见群里通知!\n选课须知1.六次“绪论”课,选1次即可。2.本学期每位同学要选满7个实验(包括“绪论”在内)。多选作废。3.选课密码默认值为卡号,用后务请更改。4.上课时间:上午8:00下午1:30晚上6:00\n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四个基本训练为必选实验。即4个都选。力学基本仪器训练电学基本仪器训练电子基本仪器训练光学基本仪器训练六个选做实验。只选其中的2个即可。等厚干涉微小长度测量电位差计实验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量气轨上的力学实验衍射光栅\n绪论课讲述的内容1、实验课程介绍:实验的环节、实验的要求、成绩的评定。2、实验的基本知识:测量的方法、测量结果的表述(有效数字)。测量结果的评价(不确定度)。3、实验报告的基本知识:怎样处理直接测量量、怎样处理间接测量量、怎样处理组合测量量。\n物理实验流程物理实验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本学期:先做必做实验:绪论和4个基本实验训练。后做选做实验:6个实验中任选2个实验。下学期:全部是选做实验:开设实验中任选6个实验。\n如何网络选课在校园网任一终端登陆网址:cywlsy.jlu.edu.cn:8080进入选课系统→输入卡号和密码(初始密码系统默认为:卡号,以后自行修改)→选实验题目和上课时间,经确认后即可。\n\n\n选课注意事项你要经常查询自己的实验预定情况,若某次实验预定人数太少,老师将予以删除,另设时间再选。不选课不允许做实验。预约完实验,如有事不能上课应提前2天以上取消预定,否则会按旷课处理。补做实验要扣分。请按你预定的时间、地点和预定的内容去做实验,否则即使做了,老师也无法登录成绩。要修改密码,防止选好的实验丢失。\n实验操作要求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原始数据不得改动;实验数据需经教师检查合格后,填写到实验数据纪录卡片上交给老师,作为来做实验的凭证。\n预习报告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文字简述,主要公式,原理图(电路图或光路图)。无需照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阅读:实验内容※预习报告需经教师签字。※实验报告是预习报告的继续。\n实验报告内容及格式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文字简述,主要公式,原理图(电路图或光路图);实验仪器;(1~4项为预习报告内容)实验内容:文字简述,实验电路图或光路图;实验数据:要有规范的表格;数据处理:主要计算过程、作图及结果表示;思考题,误差分析讨论。※报告上务必写明姓名、班级、卡号和上课时间(比如五周六下、七周日晚等)。\n\n上课注意事项1.上课必须准时,迟到要扣分,迟到10分钟不允许做实验。2.未完成预习、无预习报告者,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或成绩降档!3.随意搬动仪器,将示为违章操作。4.实验报告首页朝外折好在一周内交到李四光实验楼217室外面的报告箱内,按老师的名字投递!\n\n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实验报告满分为100分。其中预习10分,操作30分、学生素质10分、数据记录与处理40分、思考题10分。预习报告不认真,缺项,视情节扣5分至10分。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者酌情扣除10至40分。没有完成全部操作内容者扣10至40分。报告内容不完整逐项扣分。抄袭及被抄袭者,均按0分处理。\n物理实验最终成绩评定方法本学期实验总成绩为7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值。统计总成绩时,0分也将计入,由计算机管理软件自动生成总成绩。2个50分总成绩视为不及格。请同学们经常查询自己的实验成绩,有疑问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以便及时解决。实验总成绩在本学期全部实验课结束两周后,将登录到大校网上。如有疑问请在2012年12月20日之前到实验室查询。否则,后果自负。\n物理实验应达到的目的1.系统了解实验的基本理论测量及有效数字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培养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基本仪器的调整与使用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完整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3.结合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n一、测量及有效数字\n(一)测量的分类测量的种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接测量: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出测量结果的测量。如测长度、测质量等。相应的物理量称直接测量量。间接测量:由直接测量量代入公式经计算得出测量结果的测量。如测面积、测速度等。相应的物理量称间接测量量。***两者不是绝对的,取决于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组合测量:由测得的一一对应的实验数据列,应用数学方法求出物理量或找出物理规律的测量。如元件的伏安特性、钢丝伸长与所加外力的关系等。\n(二)测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转换法干涉计量法比较法:用相应的标准量具或仪器和待测量进行比较,得到待测量的大小和单位的方法。如测身高、测电压等。放大法:对被测量太小,不易直接测量的量,通过某种方法将被测量放大后再进行测量的方法。如根据螺旋放大法制成的螺旋测微计、光杠杆、放大镜等。模拟法:有些量无法测量(如静电场的分布)或不易测量(高速飞行器表面应力分布)时,可根据相同的物理规律或数学模型,有相似结果的特点。通过对模型的测量,实现对该物理量进行测量的方法。\n例如:用稳恒电流场分布模拟相似的静电场分布进行的测量,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地质、天气等进行论证与测量等。补偿法:用在标准量具上产生的某种效应,去补偿待测量产生的同种效应,从而得到待测量的方法。如用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时,内压降的存在使得外压降总小于电动势。为实现精确测量,我们可在下面回路中进行。EXG调整EO的大小,使回路中检流计G指针为0,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知EO=Ex。还常用来补偿某些未知成分的影响。(温度补偿、环境补偿等)E0\n转换法:有些物理量不易或无法测量时,可转化为对该量产生的某种效应的测量。常见的有非电量的电测和非光量的光测两种。例如,压电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与外力有关的电压,可用来测力、测应力分布、测振动等;当在其两端加电压时会产生电致伸缩(逆压电效应)在用于微驱动领域时(比如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中用来驱动收集隧道电流的探针),其扫描范围仅为纳米数量级。在非接触测量中常采用的根据物质吸收光谱来测物质含量,都是转换法的具体体现。\n干涉计量法:以可见光为例,由于其波长仅为零点几微米,我们可以利用干涉条纹的分布与变化,使长度、角度、光洁度等量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是现代精密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测量过程的分类:等精度测量:指方法、环境、测量条件均不变的测量。物理实验中的测量均属于这一类。非等精度测量:指上述测量条件变化的测量。\n(四)测量及有效数字测量是对物体固有属性或运动规律的定量描述。有效数字是测量结果的客观表述。有效数字的位数是由具体的测量手段、测量方法、测量理论、测量环境等因素决定的。人为地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将失去客观描述的意义。测量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两类数字:准确数字(如人数、次数,公式中的常数等);近似数字(实验得到的测量值)。所以,用来描述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是由准确数字与近似数字这两部分构成的。\n1.有效数字的定义由左起第一个非零数起,右边全部数字构成了测量得到的有效数字。如:0.00786是三位有效数字,而不是六位。9.11019是两位有效数字,1000mm不等于1.0103mm,分别是四位和两位有效数字。关于有效数字的几点说明:(1)0在有效数字中的作用。在第一个非0数前面的0不是有效数字,它是单位不同造成的。第一个非0数后面的0都是有效数字。\n(2)有效数字的科学计数法。将有效数字表述成只有一位整数,其余为小数,并乘以10的若干次幂的形式。可使我们方便看出该测量值有几位有效数字,在某单位制下它是什么一个数量级。2.有效数字的来源测量过程中各类因素产生的误差,使测量值分成可从仪器上准确读出的部分准确数字,和由于仪器最小刻度(或读数)限制只能估计其大小的部分欠准数字(通常只保留一位,故称为欠准数位)。如用毫米尺测钢笔的直径,由于最小刻度为毫米,而直径又在11~12mm之间,为了客观描述直径大小,往往将最小\n刻度分成若干等份(10等份常用),对11~12mm之间的位置进行估计,让左、中、右排同学估读可得11.4,11.5,11.6,……。可知,11是准确数字,后面的数字为欠准数(有争议的数)。有效数字=准确数字+欠准数字钢笔一侧的位置2010\n3.欠准数字的取舍原则:四舍、六入、五凑偶。如:4.4=44.6=54.5=45.5=66.5=6……4.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准准准欠欠欠先约简,后运算。1V2V3V4V为描述这个位置,需将测量值写成2.00,而不是2或2.0\n加减运算:100.1+10.01+1.001=111.1100.1只要不改变结果的客观性10.01运算应越简单越好。+1.001111.111约简到比欠准数位最高者低一位100.1100.1+10.01+1.00=111.110.01和、差的末位与参与运算+1.00各量的欠准数位最高者相同111.11\n乘除运算:3.2111.1=3.53.211约简到比位数最少者多一位1.13.211.1=3.532113.2113.5321在乘除运算中,积和商的有效数字位数,一般说来与运算各量中位数最少者相同。(乘法首位有进位时多一位,除法首位有借位时少一位)。3.1×0.5=1.55=1.621.011.211=0.83初等函数运算:y=Sin52013'=0.7903333……=0.7903\n根据《高等数学》“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一节内容可证明,初等函数的计算,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证明如下:y=(dy/dx)x=Cos52013'1'=0.61270.0003=0.0002这说明直接测量量X在分位上若有1'的偏差,对函数的影响为0.0002,即使得函数值有效数字的第四位为欠准数字所在位。例如:2位有效数字的平方仍得2位有效数字,所以有252=6.2102。根据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不能写成6.3或6.25。\n例题(1)98.745+1.3=98.74+1.3=100.0(2)76.000/(40.00-2.0)=76.00/38.0=2.00(3)4.2572=18.122(首数乘积有进位的特例)(4)(252+943.0)/479.0=(6.2+9.43)/4.79=3.27运算时应有约简这一步。把下列各数取3位有效数字(1)1.075=1.08(5凑偶)(2)0.86249=0.862(3)27.052=27.1(5后面有数时要直接进位)(4)3.14159=3.14\n本章小结:1.怎样认识测量包括测量的分类、实现测量的方法。2.怎样用有效数字描述测量结果把握有效数字是对测量的客观描述,其位数由测量手段决定,所以不能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3.有效数字运算应遵从的规则要从加减、乘除、初等函数三方面分别总结。\n二、误差及不确定度\n1.误差的基本知识误差定义:=|-x|或r=|-x|/误差即用来反映测量值x与真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由于任何测量都是对真实过程的近似描述,多数情况下并不知道,所以只能用相对真值(理论值、约定真值、标准器件值、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并从统计的角度估算误差的大小。误差来源: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部分组成。系统误差:来源于测量系统的不完善,使x偏离。特点:以恒定偏大(小)或周期性形式出现。消除方法:真对产生的原因加以消除。\n偶然误差:来源于大量微小干扰因素,使x偏离,它存在于一切测量过程中,多次测量可减小。如让n个同学依次测某人身高X,得(X1、X2、……Xn),但不能保证X1X2……Xn。再次测量得(X'1、X'2、……X'n),除不能保证X'1X'2……X'n外,还不能保证X1=X'1、X2=X'2……Xn=X'n。这表明,偶然误差以随机的形式影响着每一次测量。若X1=+X1,……,Xn=+Xn。因X可正,可负,可为零,在多次测量时可使X最小。从统计学角度来看,X的分布呈单峰、有界和近似对称的特点。可用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n当测量次数趋于无穷时,偶然误差的存在,使测量的分布具有单峰、有界、严格对称的特点。因此,正态分布函数f(x)描述了测量值单峰、有界、对称的分布特点。f(x)X\n23其几何意义为测量值X分布曲线的宽度。曲线的总面积为1,在范围内包含68.3%的面积;2范围内包含95%的面积;3范围内包含99.7%的面积;而3范围以外,仅包含了0.3%的面积。f(x)X\n不同,表明偶然误差的影响不同。分布为1的曲线其测量值离散性大些,分布为2的曲线测量值相对集中些,表明前者偶然误差的影响要大。可用来描述偶然误差的大小。f(x)2X\n所以我们称为统计意义上的标准误差。2.偶然误差的估算在数理统计中,可用正态分布函数计算偶然误差的大小。但在实际中,我们对物理量的测量都是有限次测量,偶然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是通过有限次测量下形成的标准偏差来估算的。在有限次测量条件下,我们可用S对偶然误差进行估算。\n由公式可知,S从统计的角度反映了平均值和测量值X之间平均的偏离程度,而这种偏离同样是偶然误差造成的,所以可用S来描述n次测量值中的任一值X与真实值之间偶然误差的大小,称为测量列的标准偏差,简称测量列的标准差。可证明:当n时,S\n但在测量时,我们更关心,更常用的是测量列平均值X的标准差S来估算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偶然误差的大小。在XS范围内有68.3%的可能包含了真值;在X2S范围内有95%的可能包含了真值;在X3S范围内有99.7%的可能包含了真值;在X3S范围外,仅有0.3%的可能包含了真值。常把3S称为误差的极限,也叫坏值剔除的标准。\n3.系统误差的估算(只考虑仪器产生的误差)由仪器的极限误差来估算系统误差。极——仪器在使用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可由如下三种途径获取:1、由仪器说明书查询2、无法查询时可按最小刻度一半考虑3、指针式电表的极=电表等级%量程系统误差的估算:U仪=极/C,C为置信系数 对误差均匀分布的仪器,C取,通常等刻度仪表均是这种情况。其它仪表(如数显表)C取3。\n4.不确定度的计算由于误差仅仅是对测量过程的理想描述,为此,国际度量衡局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用不确定度一词取代误差来评价测量结果的建议,得到了各国的采纳。不确定度的定义是:以测量的最佳值为中心,各类误差总和U为半径的范围内,有68.3%的可能包含了真值。即:真值与测量值X之间的不确定程度,有68.3%的可能性不超过U。\n不确定度存在于实验的各个环节之中.即不确定度U由U方、U理、U仪、U环、U人等部分组成。分别介绍如下:1)由方法产生的不确定度U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因电流表内接分得一部分电压,使电压表读数值较真实值偏大;若电流表外接,又因电压表分得一部分电流,而使电流表读数值较真实值偏大。这显然是由实验方法这一环节引起的,表明:任何实验方法都会对测量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n2)由理论产生的不确定度U理以自由落体运动公式为例h=gt²/2可以精确地描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但不能解释高空特技跳伞员从机舱鱼贯而出,但能同时落地的事实。这是因为公式本身作了忽略空气阻力的近似!这就使得用该公式描述下落物体运动距离时实际值永远小于等于理论值。可见,由于任何理论都是对真实过程的近似描述,理论对测量产生影响,就不足为奇了。3)由仪器产生的不确定度U仪任何仪器在它所能提供的最小读数以下,都无法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比如:照相机在照人物时,由于镜头本身是一个有限大小的孔径,人物发出的光经过镜头产生衍射,使得形成的人物像无法很清晰(比如不能清晰分辨出每一根眼睫毛)。\n4)由环境产生的不确定度U环许多仪器对其工作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环境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收音机接受短波信号时,其周围电磁辐射会产生噪音的影响。5)由人自身产生的不确定度U人视觉的影响:由于两眼存在着主、辅视力现象,使得两眼接受的信息在大脑中产生的视觉有差异。比如:带眼镜的同学眼镜片反射的身后的光线往往会被主视力一侧的眼睛感知。所以为避免视觉的影响,在一些测量、读数时,会要求用一只眼睛来进行。色觉的影响:人眼能识别的光约在400—700nm范围内。我们对这些光“亮”、“暗”的判断并不是客观的。\n比如:你面前有7盏100W的灯,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白天看来似乎黄、绿两灯亮些;晚上看来似乎蓝、绿两灯亮些。这表明主观亮度和客观亮度是有差别的。听觉的影响:人们能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约为20—20KHz,小孩能听到电视在22-24KHz范围的高频振荡噪声;老人只能识别声音中的高频成分;某某同学耳音好坏等等都是听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还有嗅觉、触觉……不一一举例。说这些的目的是,人在接受信息时除了心理因素的影响外,其生理感官各环节上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使你描述的信息偏离客观。因此,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客观地描述世界。\n上述不确定度共分两类:A类:上述各部分中满足统计分布的成分,构成A类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用Si来表示。(用来估算偶然误差)B类:不满足统计分布的各不确定度成分用UBi表示。(用来估算系统误差)\n不确定度的合成遵从矢量相加的原则。由于不确定度最后结果只有一位,在运算时应先约简到两位,再进行运算。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区别和联系:不确定度恒大于零;误差可正,可负,可为零。前者从统计的角度评价测量的好坏;后者从理论的角度评价测量的好坏。\n5.不确定度的意义:(1)实验前,可根据事先要求的不确定度的大小,选择精度合适的仪器;采用得当的实验方法,是确定实验方案的依据。(2)实验中,检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检查实验方法,是修正实验方案的依据。(3)实验后,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是是否重新实验的依据。本章小结:(1)认识误差的来源与计算方法。(2)正确用不确定度评价测量的准确程度。\n三、数据处理的方法\n数据处理的种类与方法:1.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2.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3.组合测量量的数据处理。包括: (1)列表法(2)作图法   (3)逐差法(4)最小二乘法\n1、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对直接测量得到的数据(X1、X2、……Xn)的处理,有以下三个步骤:(1)平均值的计算。(2)不确定度的计算。A类由计算器的统计功能得出,B类U仪参见仪器说明书或教材。(3)结果的表示X=XUX注意:UX为1为位有效数字;X与UX小数位对齐。表明真值X有68.3%的可能在由XUX决定的范围内。\n例如:测量球体的直径:D=11.4,11.5,11.6,11.3,11.5,11.4(mm),求不确定度,结果表示:D=DUD解:D=(11.4+11.5+11.6+11.3+11.5+11.4)/6=11.4mm(根据加法运算规则,不要写成11.45)SD=UB==0.3mmUD=或UB>>SD所以UD≈UB=0.3mmD=DUD=(11.40.3)mm不能写成11.40.23,11.450.3,11.450.23。\n2、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若y=f(X1、X2、……Xn)则有:(1)y=f(X1,X2,……Xn)(2)不确定度(保留一位有效数字)(3)结果:(决定的有效数字位数)\n例:求一圆柱体的密度。已知M=236.124±0.002(g);D=2.345±0.005(cm);H=8.21±0.01(cm)要求根据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写出最终表达式。(1)求平均值(将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代入公式)=6.67()\n(2)不确定度\n3、单次测量量的数据处理当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或系统误差远远大于偶然误差时,即多次测量值都相同,这时多次测量没有意义,只做单次测量。单次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只考虑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即B类不确定度。单次测量量的不确定度:U仪=极/C\n4、组合测量量的数据处理在一定范围内,以组合测量的形式完成对物体及运动规律的描述过程,称为组合测量。其数据形式为:数据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列表法以表格形式展示数据,使之了解x、y之间的大致规律。要求直尺画线,数据工整规范,不要涂改,并说明x、y各自表示的内容与单位。X(单位)X1X2……XnY(单位)Y1Y2……Yn\n(2)作图法:用坐标纸对x、y之间的规律作定性或定量描述的方法。若xy之间为线性关系,可从图中得到截距a和斜率b,从而得y=a+bx。要求:1、用坐标纸作图,坐标纸至少为10cm×10cm见方。2、根据数据分布正确建立坐标系,用有效数字标出单位长度,并标出图名。3、将实验数据位置标在图上,并连成一光滑曲线,不能连成折线。用铅笔作图。4、若得到的为一直线,一定要从直线上选两新点A、B,标出其位置坐标,并由坐标值求得a、b,用实验点求a、b是概念性错误。\n表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数据1.选择合适的坐标分度值,确定坐标纸的大小坐标分度值的选取应能基本反映测量值的准确度或精密度。根据表1数据U轴可选1mm对应于0.10V,I轴可选1mm对应于0.10mA,并可定坐标纸的大小(略大于坐标范围、数据范围)约为130mm×130mm。下面两个图中:U轴1mm对应的是0.20V,I轴1mm对应的是0.40mA,所以纵横轴分度都不对。若1大格分10个小格就对了。例3:\n2.标明坐标轴:用粗实线画坐标轴,用箭头标轴方向,标坐标轴的名称或符号、单位,再按顺序标出坐标轴整分格上的量值。I(mA)U(V)8.004.0020.0016.0012.0018.0014.0010.006.002.0002.004.006.008.0010.001.003.005.007.009.004.连成图线:用直尺、曲线板等把点连成直线、光滑曲线。一般不强求直线或曲线通过每个实验点,应使两边的实验点与图线最为接近且分布大体均匀。3.标实验点:实验点可用“”、“”、“”等符号标出(在同一坐标系下不同的曲线用不同的符号)。\n5.标出图线特征:在图上空白位置标明实验条件或从图上得出的某些参数。如利用所绘直线可给出被测电阻R大小:从所绘直线上读取两点A、B的坐标就可求出R值。I(mA)U(V)8.004.0020.0016.0012.0018.0014.0010.006.002.0002.004.006.008.0010.001.003.005.007.009.006.标出图名:在图线下方或空白位置写出图线的名称及某些必要的说明。A(1.00,2.76)B(7.00,18.58)由图上A、B两点可得被测电阻R为:至此一张图才算完成电阻伏安特性曲线作者:xx\n(3)逐差法常用于处理满足线性关系的数据。方法是将所得数据从中间分成两组,逐项作差,求得a、b。例如,由下表已知时间t和位移s,求速度:t(s)1.002.003.004.005.006.007.008.00S(cm)16.822.829.034.940.846.352.458.6S8-S4=23.7S7-S3=23.4S6-S2=23.5S5-S1=24.0S=23.6t=4.00S=37.7t=4.50斜率b=S/t=5.90(cm/s)a=S-bt=11.2(cm)则运动方程为S=11.2+5.90t\n(4)最小二乘法(以实验点有线性关系为例)由于实验点存在测量偏差,所以实验点一般都不在所求直线上,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实验偏差。若所求得直线,能使所有实验点到该直线距离的平方和有最小值(从统计意义上看,总的实验偏差有最小值)则该方法叫最小二乘法。YX1=y1-(a+bx1)n=yn-(a+bxn)\n1=y1-(a+bx1)最小二乘法的数学表述为:…………n=yn-(a+bxn)或表述为:具体推导过程参见教材\n经整理得3个系数线性方程的斜率线性方程的截距r是反映实验点线性相关程度的量——线性相关系数:\n本章小结: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方法要求掌握间接测量量的数据处理方法组合测量量的数据处理方法课后作业:书中21页二、四、六、七(1)题课堂作业:2.12+1.3655=1.0023.4=要求:一周内交到李四光实验楼217室外面的报告箱内。用实验报告纸书写,用坐标纸作图。写清听选课的时间、卡号、姓名、班级。\n结束语同学们:满意的实验成绩,来自于课堂上的实践以及在交实验报告之前的努力;在于自己主动求知,虚心好学的过程。实验成绩出来后,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希望你们把每一次实验当作一次机遇,加以利用。通过实验重塑自我,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