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和哲学学习 31页

  • 286.30 KB
  • 2022-08-17 发布

关于哲学和哲学学习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首先,为了功利的考研目的,转贴收藏的一个帖子如何写作哲学——哲学答题原则真理存在与其中的真的形式只能是它的科学体系,哲学必须是成体系的。——黑格尔,1770—1831成体系的意思是一种正直的缺乏,一种狡猾的堕落,是一个哲学家试图显得比他实际的情况更加愚蠢。——尼采,1844-1900写作哲学的公理我们可以把哲学表述分为两种:一类是“标准的”,另一类是“间接的”(在此暂不具体谈论间接式)。在标准表述中,你在最开头就把你的主要观点提出来了,然后再去论证它们,举例支持它们,表明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间接写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它既可以仍就直接了当,采取一种更加微妙的技巧,把你更有争议的观点放在后面,而只从那些不会引起争议、甚至显然是平凡的观点入手来构建它们,也可以更加复杂的和困难的对话体和隐喻式的表述。\n(隐喻体参见柏拉图关于两个领域的区分的“四线段”的比喻、洞穴的比喻和太阳的比喻。)公理一、组织在你动笔之前,要对你的观点进行组织。弄清楚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那些首要的问题做出回答,并对它们加以排列,这不必是以重要性为序,但要以你觉得最有把握的顺序来排列。在直接表述中,你的文章应当显示出这种组织。(出色的组织见路德维西•维特跟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赵敦华《西方哲学史》的黑格尔部分。)公理二、简洁好的哲学就像好的新闻报道或小故事,是由简明扼要的、直接了当的句子组成的。除了几个专门术语外,它应该使用常用词汇。把你想要说的说清楚,以使你的作者用不着把时间花在猜测你的意思上。让你的读者知道你的想法,以使其马上就可以知道怎样与你展开讨论。(参见奥古斯丁对“上帝存在”的证明。)\n公理三、清晰如果我们写作不清晰,那么我们就没有权力指望会有人读它,理解它或得到更高的分数。(参见柏拉图对“两个领域的区分”的三段论演绎)公理四、人性化请记住,你正在试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试图把你的思想写得富有吸引力。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首先感觉你真的相信你说的话。公理五、使用例子以一连串不找边际的抽象作为开篇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你讨论的是生活的意义,那就不要怕谈论生活;如果你讨论的是科学中的说明,那就不要害怕使用科学中的某些例子。公理六、论证你的观点在哲学上,论证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为什么要接受它,以及别人为什么也应该接受它的理由。理想的论证应该是那种足够简明和完备,以至于把读者牢牢的限与其中不得脱身的论证。公理七、利用哲学史\n不要害怕引用其他哲学家的观点来为你提供支持。你可以重复他们的论证(同时要申明你在这样做),引用他们的说法。你可以使用他们用过的特别吸引人的句子或描述来进一步阐述你的看法,还可以在开头引用或列出与你意见相左的哲学家的观点。当你对自己进行论证的时候,想想那些肯定不会同意你的意见的哲学家会说些什么(或者已经说了什么)是一个好办法。推论一、哲学答题不意味着要答的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用简洁明晰的有组织的句子将问题说清楚。那种认为根据分数值考虑字数的想法是错误的。推论二、在答论述题的时候,不要怕使用例子,不要怕引用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和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都是正确的。推论三、学习哲学史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我们自己的观点提供正反论证的材料。参考文献《大智慧》,罗伯特•所罗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其次,读哲学重在读书习惯得靠培养.这是哲学经济学家所作的\n汪丁丁:读书的“捷径”读书原本是没有“捷径”的,无奈,消费主义的时代,干什么事情都讲究走“捷径”。由于人的记忆和知识传统的“路径依赖性”,这个“捷径”只能以概率的方式存在,而不能确定地找到。例如,某读书人读了一本书,即便发现不好,也无法把它“不读”掉。事实上,至少按照心理学德国学派的大师埃宾浩斯的看法,这书的影响将永远留在这人的知识传统里(知识传统当然比读过的“书籍”要广阔得多)。以后再读到一本好书,那好书的影响必须要与这坏书的影响交互作用,才对这人的知识传统的下一步路向发生影响,也为下一本要读的书铺垫了理解的前提。照这个样子走下去,到死为止,这人沿着其知识传统的演变路向所读的一切书籍,算是构成了一条读书的“路径”。上面所说的“知识传统”演变路向,不仅与读过的书有关,更重要的,它与读书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有关,因为读书是注意力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一本书,必须引起我们的兴趣才可能吸引我们把一部分注意力分配给它,而“兴趣”是与生活中发生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紧迫的生存性的问题以及我们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密切相关的(参见汪丁丁“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读书》一九九八年四月)。“路径依赖”问题\n的复杂性在于,我们读过的书反过来影响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的方式,于是改变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悟。而后者再继续影响我们感兴趣去读的下一本书。因为读书的路径具有“路径依赖性”,所以即便有了生活的目标,为实现那个目标的最佳读书路径也只是“存在”而已,它并不确定性地展示给我们,无数的偶然,无数的可能,无数的作用方式,都可以改变我们将要遇到并且有兴趣去读的“下一本书”。知识过程与人生体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让我想起阿罗的话:没有人能够知道“知识过程”的最终产品,除非他就在这一过程之内并且跟着这一过程走到了尽头。尽管如此,我还打算谈读书的“捷径”,我所理解的读书的捷径,是针对着我读书的目的而言的。仅仅针对一种目的而言:读书是为了对某类问题想得比以前更清楚。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读书的目的,是“理解”。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当然受到我们对生活的总体理解的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总体理解甚至决定了我们所能够提出并有兴趣去理解的那些问题,世界上有不少书就是为了那些愿意理解特定问题的人而存在的,如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人,读也是白读的。或如孔子更早以前所断言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以及“不可与言而与言之,失言”。换句话说,没有思考过这书里讲的\n问题的人,即便想要理解这书里讲的思想也是枉然。于是比读书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或者可以称作读书的前提的,便是关于“问题”的意识了。如果读书的注意力预先并没有指向这本书的问题的方向,阅读就难以引发“视界融合”。伽达默尔显然比海氏谦逊得多,他强调每个人的历史性和这历史的多元性所意味着的各种可能方向,所以通过读书而引入问题意识是可能的。读书与问题有密切的关联,读书甚至首先是引发问题的过程,读书甚至不必在乎读的是什么书,只要阅读过程足以引发有意义的问题。更进一步引申,类似与费耶本德所争辩的理由,读书与理解之间甚至可以只有偶然的联系,如同梦境可以引导出“苯环”的结构那样。因此,读书的捷径可以是“计划”,也可以是“随机过程”。每个人的读书路径其实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只不过在“随机过程”那一极端,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或“规律”可言,从而不进入我们的研究范围。在读书路径的“计划”这一端,我想到了两条可以称作“捷径”的读书方法。其一谓“兼听”,其二谓“好古”。就其一,我打算指出两种基本的“操作”途径:(1)同时阅读相互冲突的各种论点,哪怕这意味着同时阅读许多本书。(2)只阅读其中一种论点然后转去读其他不相关的书,之后,由于偶然的机遇,或许再回过头来读以前的书里论及的\n其他论点。在这两种途径中,我认为第一种是更有效的途径,尽管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免第二种途径。我的根据如下:(1)一个问题对阅读者是否真有意义,一方面依赖读者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另一方面依赖于在读者面前展开的不同论点之间的充分对话。这条根据的前半部分支持上述的第(2)种途径,后半部分支持上述的第(1)种途径;(2)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理解是一个连续的思想过程,记忆与学习的时间特征决定了保持这一过程的连续性比把这一过程随便地切割为片断更有利于理解。上面的两个根据,前者是从我一贯信奉的“对话的逻各斯”那里推论出来的,后者则基于我对心理学、脑神经生理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的理解。关于“对话的逻各斯”,今年十月,博奕理论家鲁宾斯坦发表了文集《语言与经济学》,其中一篇论文与我信奉的对话的逻各斯有关(ArielRubinstein,EconomicsandLangua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chapter3:“strategicconsiderationsinpragmatics”)。在那篇论文里,鲁宾斯坦用一个博奕模型说明“辩论”对不参加博弈的旁听者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辩论使得双方不得不将“私有”的信息披露给旁听的人。他的数学推导在我看来大致上没有超出我的哲学论证的范围。他在最近给我的回信中说他使用数学不过是为要获得更清晰的论证而已,并同意我在信中表示的看\n法:“数学方法可能遮蔽了深刻洞察。”“对话的逻各斯”同时又是“大众分享的逻各斯”,只不过,按照赫拉克利特的描述,“众人对一直就在说的逻各斯置若罔闻”。大众分享逻各斯,是因为真理是整全的,是全体经验的综合。但这整全的真理必须由生活中体验着的大众的对话揭示出来。在“对话(dia-logue)”、“辩证法(dia-lectic)”和“逻各斯(logos)”这三个希腊语词之间存在着字源学上的直接联系。我想到的另一条读书捷径,就是孔子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当然也是黑格尔在《哲学全书》的“引论”里讲的“作为历史和整体的真理”所意味着的读书方法。对黑格尔来说,理解任何一个观念的关键不在于阅读其“定义”,而在于阅读其“历史”。关于黑格尔,我打算另写一篇文章讨论。因为,第一,这是个很老的话题,第二,现在似乎有许多人不喜欢这个话题,嫌它晦涩,第三,我最近就这个题目获得了一些新的感受,想用不晦涩的语言说出来。一个观念或“概念”或“idea”,是怎么获得的呢?在我读过的许多经典著作里,我发现只有叔本华讲得最透彻。叔本华的看法也得到了今天认知科学的支持,所以我不妨直接用认知科学的语言来转述或者“铺垫”叔本华的看法。\n更具体而言,在认知科学里有一个叫做“互联主义”的学派,主张模仿大脑的工作原理来建立认知过程的理论。例如,脑神经生理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婴儿期结束前,大约二岁左右,生长出来最大量的幼稚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没有建立相互之间的突触关系,那些突触要经过生活经验的足够多的刺激才发育出来。一旦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八至十八个月左右),这些幼稚神经元就开始建立相互间的突触联系,并且有选择地让多余的神经元死去。到了约五六岁的时候,孩子大脑里的神经元已经形成了高度复杂的“网络”,特别是,这些神经网络不象幼稚神经元刚刚形成网络时那样是“单层”的(即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之间没有隐藏着“中介”神经元),现在,这些复杂的网络大多在内部隐藏着多层“中介”。正是这些中介神经元使人具备了“想象力”或者联想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大脑可以无需外界刺激而产生出丰富的意向和观念,后者再进一步发展为“符号”的想象。也就是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才变得不同于兽类,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再是简单的行为主义和神经生理学原理能够解释的了。叔本华当然无法知道这些一百多年以后才被发现的脑神经生理学知识,但是他正确地指出:远比“理性(Vernuft)”更富于生命力的是“理解(Verstand)”。这无疑是对康德哲学的黑格尔思路的反抗。与达尔文一样,叔本华已经意识到\n人类的“理解力”是从一切生物所共有的感觉能力和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统觉(perception)当中发展出来的。他认为即便如海星这样的低等生物,在其行为中也表现出感觉能力和对环境的“统觉”——即当外界刺激呈现出复杂的多种模式时认知主体形成统一图景的能力(触觉的“坚”与视觉的“白”分属不同刺激模式,但能够被主体统觉为“石”)。我觉得,叔本华对“意识”的生理学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他接受了吠陀学派的“宇宙意志”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很容易感受到印度“沉思”的影响,虽然我没有证据表明他实践过这种思维方式。在叔本华于一八一七年发表的著作里,他批评了康德对先验因果关系的证明,给出了自己的“惟一正确的”证明。他批评说,在以往的哲学里面,从来没有讨论过作为人类“理解力”的实质的“直觉性统觉(intuitiveperception)”。他详细分析了人的五种感觉特别是视觉里面潜藏着的独立于理性思维的理解力,几乎可说是开了后来“格式塔”的心理学的先河。叔本华进一步论证,理性思维的基础是感觉与统觉,因为后者提供了“概念”的直觉的内涵,他指出,康德所谓的“先验时空观”其实就是在感官的生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空间与时间的“直觉”,更进一步,他认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列举的“十二范畴”全属胡说。如后来的皮亚杰那样,\n叔本华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康德所说的“先验性”是可以从大脑的“发生心理学”推导出来的。这样,叔本华在达尔文之前几十年就把“进化论”引进了哲学认识论,用以取代康德的“先验”假说。当然,叔本华的立场并不彻底,因为当时还没有脑神经生理学和进化论。今天,互联主义的学说已经足以支持叔本华的立场,彻底取代康德“先验”假说在哲学中的地位。直觉性统觉,叔本华说,其载体是有机体的感觉器官,已经包含着有机体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只是为了要把这种理解固定下来,形成“记忆”,人类才需要另一种能力的帮助,那就是“理性”能力。在理性能力的最初阶段,便是“概念”的形成。他的这一看法与上引当代脑神经科学家狄亚肯(TerrenceDeacon)的看法完全相合:大脑的记忆特征是以最简约的符号记住最丰富的内容。数字以及各种数字符号是最明显的例子,但是在这里,叔本华立刻指出:“在计算开始的地方,理解便终结了。”因为,计算者关注的仅仅是固定为概念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是现实世界里发生着的不断变化着的因果过程。与“概念”思维的苍白相对立,关于“直觉性理解”的洞察力,叔本华有如下精彩的论述(上引作品,113页):“每个简单的人都有理性,只要告诉他推理的前提是什么就行了。但是理解却不同,它提供的是原初性的东西,从而也是直觉\n性的知识,在这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天生的差别。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发现,每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方案,都是这样的光辉时刻的产物,当思考者处于外界和内在的有利环境里时,各种复杂的和隐藏着的因果序列被审视了千百次,或者,前所未有的思路被阻断过千百次,突然,它们显现出来,显现给理解。”叔本华的这些思想让我想到他对后人产生的三方面的影响:(1)“天才论”;(2)现代美学;(3)格式塔认知。例如,深受叔本华影响的王国维描述古今成就大学问者问学的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必须承认我没有仔细查证过,但是,叔本华在此处的论述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心理学太相似,以至于我不能不联想到在印度沉思与顿悟的修养功夫与二十世纪初才盛行于欧洲的格式塔学派之间是否通过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建立了某种思想联系(参阅JohnBest,《认知心理学》,黄希庭主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五月版,366页)。基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理解,今天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包括“机器证明”算法)虽然可以模拟“概念”认知,例如把专家分类的判据列成“菜单”然后在各类别间建立联系,它却难以具备人类的那种直觉理解力,因为后者是感官与神经网络长期演化的产物。由于没有直觉的理解,计算机人工\n智能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判断”。因为所谓“判断”,就是当新的“经验”可以同等有道理地被归入两个以上“概念”时由理解力所作出的“权衡”。人工智能算法在这种场合下通常借助于“专家经验”,即由专家(例如“品酒师”)对相关的经验(例如由酒产生的味觉)加以分类,在经过了这样的“学习”之后,计算机才能够识别这种经验,当然,这经验也就不再是“新的”经验了。在这一意义上,目前的全部计算机智能,只要还不是基于“感官”的智能,在我可以看到的未来,就永远无法获得我们人类这样的创造力。这里,“感官”是指对“世界”做直接感知的器官,有能力直接呈现(presentation)世界图景的器官,而不是像今天的计算机这样,需要我们人类的帮助才可以面对这个世界(re-presentation)。在讨论过“概念”的获得以后,尤其是介绍了认知科学、神经生理学和叔本华的“直觉理解力”以后,读者便很容易理解我所谓“好古”的读书方法的意义了。这一方法在操作上无非就是把前人说过的关于一个特定概念的话都找来读一遍,但是经过了这一知识的考古过程,上述的演进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解已经明确地建立在我们对这一特定“概念”的把握当中了。“概念”不再像我们存入计算机的“菜单”那样苍白那样毫无生活气息。每个概念在每一历史阶段上的字源学演变都必然伴随着当时生活所倾注到概念里面的当下的\n阐释,那是活生生的,丰富的,充满着直觉的,承载着历史特殊性的“概念”。了解特定概念的历史,相当于把概念作“拟人”的理解:它有自己的生活史,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这里面生发出独特的非他莫属的内在矛盾以及被这内在矛盾推动着的神话故事的创造与演变过程。在我看来,“学习”就只意味着这两个过程——“兼听”与“好古”,当然,不是“学而不思”的学习。armen发表于2006-6-2923:02再其次,至于个人写作,这里提供一个样本7.看到别人啃怀特海的PROCESSANDREALITY,我便开玩笑地说,这样的东西,今后一两年里,我是不会碰的了。一来是受够了所谓的哲学,两年里几乎没读过什么轻松的东西,二来也是不喜欢黑格尔或怀特海之类包罗万象的路子,什么东西都搞得井井有条一片光明,让我厌倦,甚至心怀小人的不爽。玩笑归玩笑,但最近倒是真的又开始读小说了。以前算是开蒙,按着书架上字母顺序的排列一个人一个人走过场,结果当然是把奇葩全都糟蹋成脑子里的杂草。现在姑且自以为长了点脑子,忽然想起来找各种ANTHOLOGY看短篇,看中的作者再去找人家单个的集子。\n最近看中的是ANDREDUBUS。不知道国内有没有翻译,这家伙99年已经翘了,不算太新鲜,而且是中部(衣阿华)的天主教徒,更加不酷。但那天晚上读他一个短篇,写一个男人如何在离异后孤单度日,一开始还一目十行地扫着看,后来渐渐慢下来,接着就忍不住开始念出声,最后终于哑着嗓子念不出声来,而眼泪倒下来了。其实“念”小说是很好的经历。有不少小说家为促销而开念书会,比如邦达列夫的小说“岸”里,那个小说家去德国在沙龙里念自己的小说给书迷,而组织这活动的书商,竟然就是他那爱情小说里女主角的原型。真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咫尺天涯。不知DUBUS是否开过类似的念书会,那些波澜不惊却沉哀入骨的句子,料想他自己是不能完整念出来的,至少我是哽咽不成句,而且整个晚上都不能缓过劲来。比如他写那男人在老婆孩子走后,每天早上一醒来就要打开收音机听些人声,而家里一天天脏下去,除了孩子们的卧室,因为他会不由自主地去打扫,好像孩子们只是去邻人家过夜。。。两年之后,他才终于吃完妻子留下的所有食物。。。唉,我这么拙劣地复述,没有原文万分之一的煽情。但DUBUS要是单单煽情,我倒是不会决心去找他所有东西来看的。\n都说了这家伙是天主教作家,我对天主教作家几乎没有兴趣,而且明确能叫出名字的只有远藤周作,因为亚洲解放神学家总提到他,但我却只读过他反思日本人拿美国飞行员做活体解剖的“海与毒药”,好像和罪与罚之类的主题有关。DUBUS算是我注意到的第二个天主教作家吧,而这个写离异男人的故事,最后果然和宗教情怀挂上了钩,却让我哑口无言。是这样的:那男人的女儿来看他,晚上开车却撞死了人,男人决定袒护女儿,就连到神父那里都不会忏悔这事。故事末尾有一段男人与上帝的对话:上帝:你背弃了真理和我。男人:如果你爱自己的女儿,你怎能让她受苦?上帝:为了女儿,你背弃对我的爱。男人:我爱她,正如你爱我们。明知道男人错了,但想着那些空空房子里一个人熬着的日子,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能说所谓的真理,比如这些年来赖以偷生的智慧和圣爱,面对着日常生活的苦痛,到头来只是苍白而可笑,甚至残酷。好在我不用读怀特海了,也不打算再读。查了一下DUBUS的书,竟然好几本已被借走,不知又是谁在什么地方边念边泣不成声呢。最后,本来也想贴上自己写的文章,供大家批判,但是.......那是很久前,大学时刚接触哲学的时候写的,我原来的专业不是纯粹的文科。\n有些想法也太偏激了点。不成熟时的练笔,不麻烦大家的时间了.希望有前辈指点一二.为避免漫骂,贴上一部分,避免大家怀疑我的另一方面的人品问题.中国哲学:哲学或是思想(导言)中国古来本无“哲学”一词,更无这一学科。中国人使用“哲学”这一名词是晚清时期的学者黄遵宪从日本引入中国的。而日本人对该词的引用又始于以为研究西方哲学的西周,他用“哲学”这两个汉字来对应英文的“philosophy”。而中国哲学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哲学,始于上个世纪初以胡适先生为首的一些留洋学者按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而暂取之名号的。通常人们把世界上的哲学分为三大形态: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然而,是否能把中国哲学归纳于哲学之门,历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思想者们可以一厢情愿便约定俗成的。反对者从不乏其人。往前有黑格尔,近来有德里达。黑格尔的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从希腊开始,由于东方人的精神还沉浸在实体之中,尚未获得个体性,因而还没有达到精神的自觉或自我意识。所以,\n所谓的中国哲学还不是哲学,不过是一些道德说教而已。2001年9月访华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亦认为中国哲学不是哲学而是一种思想。不过他未像黑格尔那样贬低中国哲学。而主张哲学作为西方文明的传统,乃是源自于古希腊的东西,而中国文化则是逻各斯中心注意之外的一种文明。当时在场的王元化先生同样举孔子为例,称《论语》知识道德箴言。……以上种种的真论和非定论给后学者的印象是:中国究竟还有没有自己的中国哲学,本文试对比中西文明的立场、角度及渊源做简单疏理,从文化的特有个性及发展来看待中西哲学概念之分和定义之争。中国哲学终究是源自于中国思想传统的。思想是一切哲学的源泉,而哲学只是思想外现的一种科学手段。只有思想来选择哲学,从无哲学来衍生思想。四痕发表于2006-7-109:15楼主问:该以什么态度去学习哲学?大家都是怎么学的?答:我自己的经验是态度上一定要敬,“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至于学,每个人接触和学习哲学的动机、因缘不一样,我是从哲学史的学习中一步一步学过来才看原著的。读书的具体问题,学思并重,一方面真正了解作者的问题或者论述的中心,另一方面多看多查资料,因为有些即是自己\n理解的或者认为和作者有共鸣的也许不是作者的本意。然而通经目的在于致用,如果不能致用就只是消遣了。[[i]本帖最后由四痕于2006-7-210:22编辑[/i]]三河发表于2006-7-119:4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Strongart发表于2006-7-2213:55思想先于立场,文本即是流形。armen发表于2006-7-2517:31欢迎去8楼STRONGART的BLOG逛逛他是我的小老弟哲学科班出身,有思想,有功底他的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事能告诉想要知道耐住寂寞且勤于思考的人的一些想法的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愿大家有所收获,在备考正经书之余[[i]本帖最后由armen于2006-7-2520:45编辑[/i]]lion发表于2006-7-2518:23这是一个哲学是什么可以并且需要被重新定义的时代[color=Purple][color=Purple][quote]原帖由[i]armen[/i]于2006-6-2923:08发表\n那是很久前,大学时刚接触哲学的时候写的,我原来的专业不是纯粹的文科。有些想法也太偏激了点。不成熟时的练笔,不麻烦大家的时间了.希望有前辈指点一二.为避免漫骂,贴上一部分,避免大家怀疑我的另一方面...[/quote]一我先给个不算定义的定义吧”对象性的对象“和”反思性的对象““哲学是某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只有唯一的形态、从事的方式和做法……”“。这样的言说状态是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带有实体主义的倾向。这种思维方式或言说方式下,”哲学“是一个能够被文字定义而不是在性质上可以被多方面描述的对象。这就是我所说的哲学作为对象性的对象。在我看来,自笛卡儿到黑格尔的西方近代哲学就是一种典型的实体主义倾向的哲学阶段或者形态。哲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中的一种,它反映了人从古代到今天共有的一个思维维度,这就是返身\n思考的维度,把自己,自我的存在状态,过去同类曾经的存在,作为观照,考察,思考的对象的这样一种行为。返身自省使用和依赖的手段是语言,哲学反思的语言是对使用着的语言进行思考的语言。使用着的语言是描述性的,或一阶语言的话,那么哲学所依赖的语言就必然是反思性的语言。反思未必只是二次,它总是外于它的对象语言所处的层次,所以哲学上很多命题看起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无穷后退。如果能对准一种描述语言,那么这个对准就必然反思化了。我所说的哲学作为反思性的对象,就是指能够随时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的审视对象的那种做着哲学的状态。大众最早,或者中国最普遍的接触哲学的方式是看一下的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学政治课学的哲学常识,高校中两课中的哲学原理,包括成人高考,自考的哲学课本,依我看,都是对象性的哲学。学习这些不能说没有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把知道,了解,理解真正的哲学本然的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或者目标所在,那么使用这些课本,教科书的人就好像在面对着一个穿着外衣的塑料模特---一方面,他或者她总是面无表\n情,尽管穿在她、他身上的衣服可能在经过多次剪裁之后是非常得体的。另一方面,不论这个衣服多么得体,通过上述途径来了解,和试图定义哲学的人始终是在研究衣服,真正有血有肉的躯体,他从来没有机会去触摸和感觉!我们知道,一个裸体是无法见人的,要让某个个体出场,必须给它穿上衣服。衣服是它能够活在公众眼里的一种前提。我们的现实给我们提供的就是上述的环境和资源,在这个资源下”学“哲学的人,他所面对的不是哲学本身,而是哲学的外衣:而且一种用条分缕析的熨斗烫过的外衣材料,所谓的”关于哲学的知识“。这种知识绝对是实体性的,是可以对象化的,中学和自考试卷中关于哲学的考题,乃至考研政治中的哲学原理,它们都是作为”可以被量化的哲学“而存在的。虽然这个量化的世界对本然的高贵的哲学产生的利弊一直在被争论和衡量,但是第一,这个量化的世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几乎都是无可避免的,或者说,都有一个从那个世界里洗心革面的一个过程。第二,对于激发一个真正的哲学热爱者,或把一个可能是有哲学\n天赋的心灵送到那智慧的彼岸去,这种任务它是担当不起的。相反,它起的作用也许更多是让对哲学也许还有那么一些好奇和好感的人,对哲学要么丧失本来就不易建议的一点兴趣和热情,要么就是让后者望而却步,转投其他研究领域。(比如大多数调配到哲学系的学生)二所以,你问我该以怎样的态度学哲学,这个问题,我必须先问你,你是在哪个层面说”哲学“的?!如果是对象性的层面,那么,无他,背也。(背了然后若干月之后再毫不留恋地忘掉)没有表情的死知识不需要太多的理解,能被就可以了。而坦白的说,我并不承认这算所谓的”学哲学“。如果你并不是纯粹的对象性的层面来提问,而是也拥有了反思性的意味,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哲学最终不是靠学,甚至不是靠思考,而是靠对话。人类的存活是一个链条。死去的人和将来的人既然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员,那么,只要你原意它们就都可以是你\n的对话对象。和柏拉图的对话也许是可以无穷无尽的,乐趣也在里面;事实上,所有大哲学家的思想都有强的可对话性,你绝不致犯谈话对象缺失的苦恼。和将来,那是和你的梦想,愿望,你对下一代的设想,简言之,就是和理想对话。这个对话也是无穷的。你需要有这样一个既可以延伸到过去,也可以探索到将来的对话机制。当你内心的谈话日益丰富,你的自我也就出场,你的灵性也就成长,你的能力也就苏醒。这个时候你所对话的言语,就是你的哲学;你的哲学能力,就产生了。没有一个内心不充满激情,没有火种的心灵是可以从事哲学并且从事得长久的。反之,从事哲学的人都是那些内心有超出常人激烈程度热情的人,我相信,这个激烈的热情,不亚于那些容易动感情但是缺乏节制的诗人的!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它自然就是哲学的;一个哲学的人,追求内心的丰富,充实,坚韧是他本来的目标。三\n哲学或者学哲学,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方法“!而我对下面这一点深信不疑,并把它看成是我学哲学以来的最大收获:”只要苏醒和丰富着你的本然的内心,你就会挖掘和汹涌出你内在的能力;只要动用了你的生命能力(无论多么艰深的哲学),你就能学好哲学,学有成就。大哲学家和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的区别只在于:成就的早迟,快慢,深浅,以及死后的声名。但是,我们和所有大师,大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在哲学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快乐。不是矫饰,自欺,苍白而是真诚的充实和快乐。---有一天对着朋友,你坦然露出的微笑就是证明。“风苇河/lion于北大承泽园[/color][[i]本帖最后由lion于2006-7-2518:27编辑[/i]]三河发表于2006-7-2519:51\n[quote]原帖由[i]Strongart[/i]于2006-7-2213:55发表思想先于立场,文本即是流形。[/quote]建议去看他的博克。图腾原子发表于2006-7-2600:33哲学的内容我认为是“是这样的”,哲学本身没有对错,我面对哲学家的学说内容时,更倾向于向一个没有感情和道德约束的哲学本身去思考。至于哲学能力,对于创造来说,我认为很难定义。所以我在思考时,我使自己尽量回复到没有前人结论而只有前人的问题的空白状态,然后又会马上转到某个哲学家那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很不着边际的问题出现,而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并深化的过程中,不断把自己的想法发散,并且在某个深度的时候停下来把想法完全放到一边,或者看看把这个想法完全打碎是否可以,在尽量短时间内多次打碎、多次建立。这样的结果是,在某个时候,思维的碎片会在读某个哲学家著作时跳出来,不管二者是否有关联,这都会为从不同角度切入其哲学建立一个角度。我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被认为是胡思乱想,但我自觉适合我自己,因为在这样短时间内会让我思维极其的灵敏,也极辛苦,因为有些思维碎片会在没有预示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坐车时。我觉\n得这样在领会哲学家思想时会让我不单单按书面意思去理解,而是会更多更好的“学习”。当然,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应该在对某个哲学家思想大致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这样做可能是没有结果的,并且做起来也是十分的辛苦和难受的。我想我这样的做法可能比较另类,这也是我在发起这个话题后一直不太敢上来发表看法的原因。:)望大家指点!研研princess发表于2006-7-2621:08天呢,好深奥哦诸位对哲学的认识真的让人佩服好期待有一天可以学得好一点然后可以和你们交流armen发表于2006-7-2718:45介绍一个小弟strongart他是我第一个遇到的独自看书,独自思考,独自做学问的朋友请看他的非常简历,如有兴趣,欢迎去其BLOG看看strongart的非常简历1983.1-1989.6与世隔绝的过了六年。1989.7-1995.6上小学。成绩优秀,但常受同学欺负。\n不愿意上放心班,与老师有点矛盾,后来得了全国的奥数奖,矛盾缓和。1995.9-1998.6上初中。学校一般,给了我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尤其是最后一年,就象童话一样。无意间发现老爸当年用的数学书,自学完相当于高中课程的内容,还买到两本《数学分析》,隐约感受到起步的快乐。1998.9-2001.6上高中。前两年的日子不堪回首,“少得几分无所谓,千万别把脑子弄坏了”。翻到几本发现老爸当年用的哲学书,和我想的不一样,有点失望。后来换了个班,简直是天壤之别。高三的语文老师让我们每月写五千字,发现自己有写作天赋,也常有人要看我的作文。还有一次课前演讲,不小心讲了40分钟,介绍了阿基米德用初等方法求抛物三角形面积的过程及早期的微积分萌芽,把那帮傻小子唬得一愣一愣的。高考前一学期看完《数学分析》,尽管很多地方还不理解。拿到招生简章时感到很奇怪,怎么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专业?2001.9-2002.1落榜在家,又有了一份自己的空间。看了一些心理学和美学的书,相见恨晚,思想有了第一次飞跃。也看了一些数学书,自己买的,是工科用的《数学物理方法》,教你怎么解方程,很无聊,以致于后来在数学书中一看见应用二字便没了情绪。遗憾的是,没人告诉我可以去图书馆借书。\n2002.2-2002.6插班上高四。学校管得松,我尽量不受它拖累。此时,我第一次感受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写出了第一部满意的小说《无意识的挣扎》,后来根据自己的梦境创作了《心火》,那时我还没听说过爱伦-坡,却仿佛有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填志愿只报了两个专业:哲学或数学。2002.9-2004.6退学前。被某二流大学哲学专业录取,因为志愿的关系,第一次被院里的记者采访,彼此都没经验,最后不了了之。一个月后,终于发现图书馆了!大二时,看到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思想有了第二次飞跃。开始写短论,贴在教室后面,引来不少人围观,精彩部分编入《Strongart如是说》。还写了一篇3000字的小说,第二天竟神秘失踪。同时发现与老头子们的距离太大,开个人讲座(难为你们了,还是我来讲吧),算是留个纪念。完成《作为矛盾与表象的世界》的提纲,准备回家把它完成。(图书馆怎么办?)2004.7-现在退学后。受老班启发,明白了要两害取其轻,遂留在学校发展,不过心里已经退学了。因为换了校区,又缺乏联系人,开讲座未成功。寒假时完成目前最满意的作品《微积分的泡沫》。后来给自己印广告,找不到贴的地方(撕了就不好意思再添麻烦,为什么不固定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呢?)。大四开始读原版数学书,“再过两年能看的中文书就不多了”,完成《作为矛盾与表象的世界》初稿。同时,\n在信息台发广告,找经纪人(高等文化经纪人)和fans(思想fan)。12月,学校的官方与我联系,要以我为中心展览读书笔记(我已经有一年零笔记了),要了我的手机号码,次年5月才与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