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50 KB
  • 2022-08-17 发布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  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中国哲学的未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流与[提\n要]林安梧强调,本质主义引起了方法学上的谬误与错置,治中西哲学不能陷入本质主义的圈套。例如,不能说中国人没有自由意志,先秦儒家就很重视自由意志,只是后人把它磨损掉了。他倡导后新儒学,提出约定主义,主张通过五证的方法回到原典,使中国文化在学习民主科学中起调节作用。欧阳康认为,哲学的本性就是对话,但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处于独尊地位,对话一度困难。1978年以后,哲学界最大的进步是哲学本性的恢复,走上了对话之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自己学术化的发展方向,并且与西马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还应继续倡导一种平等开放的心态。邓晓芒认为,我们现在还谈不上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实际上是理性精神,是一切对话的平台,中国历来缺少它。儒家的自由意志只是现象,其本质上并不尊重自由意志,只是把规定好了的东西(如天道等)让人去选择。这些问题离开本质主义都说不清。郭齐勇认为,哲学最重要的本性是宇宙论式的终极关怀,这是中西哲学沟通的平台。中国哲学中的天道是自由意志的前提,而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康德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同样也是前提。除了理性之外,智的直觉更重要,它是生命和实践的学问,与马克思实践哲学也是相通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互动本质主义自由意志  [作者简介]林安梧(1957),男,中国台湾台中县人,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暨哲学组召集人,后新儒学的主要提倡者,《鹅湖学刊》主编,主要从事儒学研究。  欧阳康(1953),男,四川省资阳市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哲学学科组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认识论研究。  邓晓芒(1948),男,湖南省长沙市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哲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研究。\n  郭齐勇(1947),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中国哲学会副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0-O [直在论证自己的文化本质上如何。彻底反传统主义者(Anti-traditionalist)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新儒学(Ne)或者新传统主义者(Neo-tradi-tionalist)也犯了这个毛病。\n  彻底反传统主义者认为,中国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开不出民主和科学的,根本与民主和科学无缘。而新儒学和传统主义者认为,彻底反传统主义者没有真正把握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我告诉你,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如何是如何。新传统主义者的新儒家则认为,中国文化的本质以道德主体为本,强调道德本心,中国人最强调的是道德,道德主体之为何,这道德主体就如同康德所说的智的直觉,它未能落在经验界里去成就一套知识系统,因此就得经由辩证的转折开出知性主体,并在这知性主体之下,去开出民主与科学。我认为,新儒学所面对的是彻底反传统主义者所提的问题。其实这些人所提的不是一个适当的问题,而是一个虚假问题。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得回答: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可以开出民主和科学?或者说,如何扬弃传统文化才能开出民主和科学?其实,从台湾这些年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兴起中可以看到,民主和科学、自由和法治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学习过程。这并不是说,我要如何从传统开出民主和科学,而是我要在学习民主化和现代化这样的过程中,让中国传统文化放在里面。传统文化自然而然非要放在这里面不可。它既调节了整个学习过程,回过头来也调节了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新发展的可能。  就我目前的感觉,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了,中国人原先的自我概念慢慢转变了,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也逐渐处在一层一层的调整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够扮演一个调节性的角色?或者是我们的中国文化也陷入了众多言说、众多话语的那个战场之中,东打过来,西打过去,莫衷一是?这是一个很值得反省、也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先起个头,有几个回合,这样比较有交谈的感觉。\n  我一直想说,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如果没有取得一个恰当的沟通的身份,而只是在西方文化霸权的控制底下,在这样一个扭曲的传统、扭曲的状态之下,去谈所谓的中西文化的沟通,谈中、西、马哲学的互动,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期待我们能够慢慢地廓清这样的气氛。要真正廓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回归原典。一些最基本的原典应该熟读,比如《论语》、《道德经》、已经中国化的佛教的《六祖坛经》。我想这是容易做到的,经过一年、两年可能就会很熟悉。如果我们能够回到原典,对儒、道、佛的经典仔细勘正,那么,当别人谈中国文化如何,谈儒家如何,你就可以拿《论语》勘正一下;当人家谈道家如何,你就可以以《老子》、《庄子》勘正一下;当人家谈到佛教如何,你就可以以《六祖坛经》、《金刚波罗蜜经》勘正一下。我想,这至少可以免掉一些基本的谬误。  前几天,我在哲学学院作了一个报告。在谈到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时,我提到要有五证,即:得积极的、重要的进步的一个最根本的前提。\n  我认为,在二十多年的哲学进步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从三种阴霾之下走出来。其一,就是从苏联哲学那种简单化、教条化当中走出来。从苏联哲学当中走出来,实际上意味着哲学作为学术与政治相对而言的分离。由于这样一种分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学术化发展的道路,也才可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和心态,来与其他的哲学开展对话。当然,要真正做到以平等、开放的方式来进行对话,仍然需要努力。其二,是从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隔离中走出来,开始了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对话与互动。其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尊大和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当马克思主义独处一尊时,实际上就是特殊化,摆到了与其他哲学流派与分支不平等的地位。这实际上就等于把它封闭起来了。  齐勇兄、晓芒兄我们这几位,都是七七级以后考上大学的。1978年以后,我们逐渐有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再进一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取得相对独立的学术化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参加了国内相当一批学术会议,一直呼吁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平等的、开放的心态,参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平等对话。这里的核心词有两个:一个是平等的心态;一个是开放的心态。《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刊登过我的一篇小文章,记载的就是我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我觉得,哲学在中国的生命力,正在于这样一种对话。一旦离开了这样一种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片面的,在中国的西方哲学也是片面的,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片面的。为什么呢?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十月革命后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生存、实践,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尤其是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已经变成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变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今天的哲学研究不能不反映这样一种现实。如果不能反映这样一种现实,任何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都是缺少根基的。\n  但是,当代中国哲学的现实,又绝对不仅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化而得到表现。实际上,它是当代中国人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理解中而得到实现的。大家知道,1978年以来,深刻影响中国的,还有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的进步、理论上的进步,本质上依托于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实践中的进步而获得。当中国不得不走上市场经济道路的时候,当中国不得不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时候,当中国不得不从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汲取更多养料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中国人自20世纪以来,第一次比较自觉地、有组织、有规划地把自己纳入到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去。所以,如果离开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就不可能理解今天的中国。而与此同时,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在实践中的进步,也是以中国对自身历史的深刻反思作为基础的。在我们中国,20世纪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持反传统的立场。从当年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革,其核心就在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从中国的现实中驱逐出去。这样一种驱逐,作为现代化的一种客观的和必然的要求,应该说有其积极意义。但是我想,正如倒脏水不能倒掉在盆子里洗澡的小孩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的因素仍然应当得到光复,成为中国当代精神生活的内在的主体部分。而这样一种情况,实际上给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带来了诸多矛盾性的背景:一方面,当代中国哲学较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包括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和对现代性的一种追求,在这一意义上,现代性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批判;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给传统文化以适当的空间。这就提出了多重的要求,促使我们思考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何种意义上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充分的思想资源?这一点恰恰是很多新儒学学者努力探索的,也是很多西方学者看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也好,讲它的现代转型也好,讲它的现代重构也好,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面对传统文化所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n  另外一个背景,就是面临着对西方哲学和文明的抉择。当中国加入现代化进程、加速现代化的时候,当中国人全力以赴希望把现代化确定为整体性价值目标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西方学者在整体上或者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对于现代性的批评,看到了各种形态的理论、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等等。这些在当代中国也非常盛行。在当代中国人大力向西方学习的时候,西方人却对他们自身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西方哲学与文化在多大的程度上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我想,这也可能成为一个带有悖论性质的问题。《新华文摘》曾经转载了我一篇原来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上的小文章《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文中我提出了对现代性的二重性价值的多重分析的问题。实际上,中国哲学包括在中国的哲学、包括中国的各种分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创造现代性的现实。但是西方的现代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我们所追寻?中华民族能不能创造出蕴含着自己特有历史内涵的这样一种现代性?我想这也是非常尖锐的问题。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可能是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与一些西方学者的交往中,我甚至谈了一个看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太可以比肩的,因为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据着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情况下开展研究的,因此有充分的环境和保护带。另一方面,在二十多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与各个方面的哲学的对话中,走出了自己特殊的学术化发展的道路,开拓了很多新的领域。我认为,这些领域可能是很多西方学者还没有认真顾及的,或者他们虽有所研究,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比如说在过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曾经占据了主体地位,然而由于片面化的理解,不太可能达到一种全面而又深刻的研究。.L.而在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又更多地集中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评上。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享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和资源,相应地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面临的最深刻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与中哲、西哲以及与科技和当代人类文明的、内在性的而不是外在性的互动。这实际上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我自己研究马哲,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片面性。迄今为止,我都不太敢去碰中国哲学。为什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修习。近来倒是用了一些时间去学习西方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根植的那块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思想文化,但是也觉得非常困难。所以,我在参加多次的中西马哲学会议的时候,感觉到了一种力量的单薄。学科间的对话本质上是通过哲学家内心的对话来实现的,因为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真正超脱于与别人的对话。实际上,学科之间的对话能够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哲学家自身在超越自己的知识结构方面所努力和所达到的程度。我想,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就是我当前的困惑。我非常珍惜有这么一次机会来到这里,和几位来自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专家,包括在座的诸位同学进行这样一次对话。我相信,通过这样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平等的对话,我们的哲学尤其是我们自己个人的哲学理解,能变得更加丰富,变得更加符合哲学的本性。好,谢谢大家!(掌声)\n  郭齐勇:刚才欧阳教授提出,可以从哲学的本性出发,促进三个学科走出自我,拥抱对方,进行互动。欧阳教授特别回顾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和我们大众的社会生活、和我们改革开放进程相联系的一些问题。他的思考,我觉得很有意义。他还有很多精到的思想,后面再听他慢慢陈述。下面我们就请邓晓芒老师来做引言。邓老师不用我介绍了。邓老师和杨祖陶先生用了十多年的心血,把康德的三大批判从德文翻译过来,是举世瞩目的贡献啊。有这样一个成果,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下面我们请邓老师作引言。  邓晓芒:刚才两位-教授都作了精彩的引言。本来,林教授说要做第二次对谈,我就有一些想法。我们前一次的对谈因为大部分时间要阐明对谈者个人的立场,到后来已经接触到点子上了,时间也不多了。很多问题都没有展开,都在外围。今天既然做第二次,有些前提就不用交代了,可以直奔主题。所以我想,这个引言呢,我就进一步提一些问题。刚才林教授讲到我的观点,很感谢林教授对我的书读得那么仔细。我写书就是希望人家批评,特别是对我的那些观点。我也知道,目前国内像我这样提问题的不是很多,而且很可能引起误解。我就准备来接受批评,当然,也准备来进行答辩。我想从刚才林教授讲到的本质主义的问题谈起。这是方法论的问题了。\n  本质主义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是被很多人批评的一个话题,但是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由什么引起的,怎么会有这样一种说法?我想还是由于西方对于理性主义的不同理解。所谓理性主义,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你不能只看现象,必须从大量的现象里面提取出它的规律、它的实体、它的原因、它的因果关系。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开始提出理性主义,西方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你把握到本质,它的现象就在其中了,你就可以驾驭现象,不会被现象所迷惑。这个传统,我认为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缺乏这一点,在我们的传统中是不注意这个的。当代西方哲学、后现代这些人提出反本质主义。当然,他们注意到了本质主义的局限性问题。就是说,当你把非本质的东西剔除出去以后,你还能干什么,你是不是抓住了本质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没那么简单。一个是你不可能一下子抓住本质。再一个,即使你抓住了本质,还有那么多的现象,你能不能丢掉?你能不能从那些现象中发现新的本质?你不能封闭自己,把自己限于某种固定的本质。所以,理性主义所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封闭,而是要尽可能开放。现在后现代的很多人反本质主义,主要就是着眼于理性主义的封闭性和限定性,而要为感性的无限丰富性留下余地。但是,如果用这个问题来看中国哲学,或者用在中国人研究中国哲学方面,我觉得目前来说还是有点奢侈。在中国哲学界,虽然改革开放有这么多年了,许多领域可以自由讨论,在哲学领域,禁区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跟世界各国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但是问题就在我们自身的能力:当放开了,要让你去说话,你能说出什么来。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看了很多哲学界、理论界的人发表的观点,总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理性主义还是很不够,很多概念还没有搞清楚,就在那里争来争去。而很多人的争论都不在点子上,实际上没有针对对方观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没有共同的话语平台,没有共同的话题。每个人都在那里凭自己的感觉和情绪说话,自相矛盾也不管。所以我想,中国人做哲学,连本质主义都还没有做到,是不是已经到了可以发起对本质主义进行批判的地步?就像一个人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是不是就担心得肥胖症?我觉得,对于现代中国,特别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在这个方面反本质主义还不是我们的话题。我们的问题是理性主义不足,必须要补上这一课,才有资格谈下一步。\n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的经典文本,搞国学班也好,搞国学热也好,我都是赞成的。但我觉得这个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还不能混为一谈。学经典,学传统,了解、熟悉它们,这绝对是必须的,我自己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做得还不够,这是我的一个缺陷。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要用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去学习。如果完全是为了某种意识形态的需要,为了自己既定情感的需要,或者某种非学术的需要,那么就把这个学习当作是另外一种东西来考虑了,这是要注意的。许多人钟爱国学,是为了满足某种情感,或者是要反对西方霸权,或者是为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为学了以后,我们就会有自豪感。这都是不一定的。如果从客观的角度、学术的角度来学传统,你也可能学了以后丧失了自豪感。当然现在这种人可能还不多。比如鲁迅就是这样,学了很多中国的东西以后,他发现在里面找不到出路了。当然我不是说你们学了以后就肯定会这样,而是说,不管你们将来的态度怎么样,但是在面对经典的时候,要有一种学术的态度、一种客观的态度、~种理性的态度。如果我有情感,或者我最初就是为了情感来学习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这都不要紧,但是在研究的时候,要把这个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先预设一个结果。你要搞清楚它究竟说了什么,把它贯通,体会到它是怎样看问题的。把这个东西体会到,那你就有.L.了很深厚的学养。对西方哲学也是这样。我们不是因为崇洋媚外才去学习西方哲学,学习西方哲学还是有一种自己的考虑。当然,最初我们有一种考虑,就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基础,需要了解西方,需要扩大我们的视野。我们要用一种学术的眼光去分析、了解西方人,了解他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当然你将来可以有你的取舍,有你的价值判断、你的道德评价等等。我们中国人一般是不分这个,认为做学问就要有道德,没有道德作为前提,肯定做不好学问。但是,这种态度实际上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个既定的道德前提是未经反思的,而一经反思,很可能会发现它其实是不道德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做学问和做人的伦理道德暂时分开?是不是可以把眼界打开一点,免得这些东西局限了我们的视野?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而在研究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这个理性精神又是少不了的。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必须看到本质主义的正面意义和价值。当然它有负面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谈这一点的条件。\n  比如说,分析经典中孟子讲的虽千万人,吾往矣。你可以说这是自由意志,一般意义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是,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是自由意志吗?不是。因为所谓千万人,吾往矣,不是因为他自己选择了一个什么东西,而是因为他心目中有一个既存的天道。这个天道不是他可以选定的。他生下来就在天道之中,是从三皇五帝、周公、孔子那里传下来的道统。道统在那里,心中有了道统,我什么都有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有我的意志,可以坚持到底,而且在这种坚持中,我可以表现出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自由精神。一般意义上,你可以说这是自由意志,但是这种自由意志的前提不是自由。它的前提不是你可以选择的,而是你根本不能选择的,因为天人合一,人就在天道之中。如果你选择了天道,你就是圣人;如果你选择了另外的活法,你就是堕落了。它首先就有一个价值判断在里面:你只能这样去做而不能那样去做。孔子讲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多人说这就是儒家的自由。但是我要问,这个矩是从哪来的?是通过自由意志建立起来的吗?不是,而是通过三皇五帝、周公、周礼传下来的。所以,有些西方学者讲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只有伦理。伦理是什么?伦理是风俗,是习惯。道德是什么呢?当然这个翻译可能有问题,中国人讲的道德不一定是西方人讲的moral。但是,如果用西方人的眼光看,道德与伦理是不同的:道德是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之上的。按照康德的道德律,自由意志本身是自由选择,而且这种自由选择要能够一贯到底,这样就形成了道德自律,那样的意志就是自由意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你就会发现孔子和孟子讲的那些自由意志本质上不是自由意志。我把它叫做是一种不自由的意志。相对来说,老子、庄子的道家自由观则是一种无意志的自由。它有自由,但是它排除意志。儒家则是一种无自由的意志。孔子不是讲了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你要不畏,你就不是个君子,首先要畏惧。当然,我这里的解释不是很正宗,但是大体的东西是这样的:首先要有一个东西,要信它,不敢触犯它;你心中有了这个信念,就可以什么也不用怕了,就可以达到自由了。\n  表面上看来,西方的圣人和中国的圣人没有什么区别。从现象来看,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西方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我们就不需要说西方人是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样的,就把这个话题取消。我觉得这个话题取消不了。确实,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一百年以来,以及以后再过一百年,我相信西方人怎么样,我们怎么样这个问题还在。虽然在具体的细节上,需要通过长期的探讨才能领会中西文化的差异何在,但是探讨是要有人去做的。我觉得这在今后~百年之内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容易出成果的话题。当然我也反对简单化的划线。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话题,不接触这个话题,你就不会有真正站得住脚的成果。搞中国的东西你搞不过古人,搞外国的东西你搞不过洋人。那么我们搞什么呢,我们哲学系可以取消了,只要有历史系和外语系就行了。所以我觉得,哲学将来的前途就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中出新东西。这个新东西究竟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还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我们可以暂时不去讨论。我们在两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然后再去深入考察它们中间的迷误。  就我本人来说,要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当然这个参照系也要经过本质主义的考察,要把那些形形色色的现象加以清理。现在西方人有很多反西方的言论。西方人反西方,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果你用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去分析,就会发现西方人反西方正是他们一贯的传统。西方文化的传统就是自我否定。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人恐怕还是有他们的本质特点的。一方面,你当然是要从经典、从文本出发;但是另一方面,你必须要有逻辑,因为人的思维是有逻辑的。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有一个意思要表达。这个意思,以前的中国人都是通过长期的背诵、揣摩、下工夫等等去体会。但是,现在我们有了逻辑,有了西方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它能够帮助我们。我想这个工作可能会做得更好一些。虽然中国哲学的根基在于体验,而不是在于理解,但是有了逻辑,就会帮助我们体悟。\n  很多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官司打来打去,实际上都说明了双方缺乏理性,很多都是用言辞取胜的。我前年在台湾碰到金春峰先生。他也是中国学者,冯友兰的弟子。他就说,理学跟心学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我就问,那么金先生,他们为什么要争来争去呢?他只是笑笑说那我怎么知道呢。按照他的说法,两者其实不过是言辞之争,讲的都是相同的道理,只是用的词不同而已。当然,用词不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比如说,双方都承认理、心,可能理学比较偏重于一方面,而心学比较偏重于另一方面,但是,你要是追究它的根源,他们都是一个问题。所以,历代的圣人、传统中有创见的大学者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真正把握到了孔子或者孟子的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都没有真正超出孔、孟的前提和基础。他们只是在提法上,在一些新颖的命题上,或者是在怎么样引人一个新词汇上,在某些体会上,各自有所发挥而已。但是它实际上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有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否定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国哲学是一个积淀过程,像酿酒一样积淀下来的,积淀到今天,我们说它博大精深。当然你要去追溯的话,它确实博大精深,但是它的基本的底盘并没有移动,还在那个地方。当然我这么一说,就是本质主义的了。它的那个底盘是什么,如果能够找到它,你就把握了中国文化,那就很吓人了。但是,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路子。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也未见得中国文化是不可把握的,它还是可以大致把握的。\n  再一个,我很赞成刚才欧阳老师讲的,一种哲学必须要跟时代、跟时代精神和时代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昨天我跟林教授也谈到了,就是说想想这个对谈的主题有什么新的发展。我提了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对五十年来中国的哲学研究包括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研究,作一个评估。我们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有大量这样的文章,但是深入的很少。这五十年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到底怎么样?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评价,可以指导我们采取进一步的态度。我的主要想法就是应该以理性的精神对中、西、马这三种哲学方向进行思考。我就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掌声)  郭齐勇:刚才欧阳老师提出了一个哲学的本性的思考,林教授和邓教授讨论了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启发良多。从哲学的本性来思考,大概关于哲学的定义有很多很多。邓老师是康德哲学的专家,我班门弄斧。康德的说法是对的,就是哲学的定义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技术性的、学问式的;一种是宇宙论式的,就是说人类为理性立法,其实它涉及的是一个终极性的关怀。我觉得,哲学的反思和技\n术性的、学术性的哲学,这两种关于哲学的定义都不重要。还有一种关于哲学的定义,把哲学当作像我们徐明老师非常强调的非常精细的那样一种学问式的、讲堂教授式的、技术性的。徐明老师经常说他搞的是硬哲学,那我们搞的都是软哲学了(笑)。他不在场,我们再和他沟通。他本人并不反对一种宇宙论式的思考。我想,如果用康德的宇宙性的哲学定义,那么从古希腊以来、从先秦以来的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们所创造的哲学的思考其实是可以通约的。也就是说中、西、马哲学是可以对话的。通约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一个对比,就是刚才欧阳老师所谈到的哲学的本性问题,也就是我们刚才所重复的,哲学是一个人类为理性立法、人类所思考的终极性关怀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考虑,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约性、共世性和沟通性,是我们对话的一个基础。邓老师所研究的康德、黑格尔,欧阳老师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的绎典作家,林安梧老师和我所研究的中国哲学,当代新儒学、古代儒学等等,我想是可以通约的,有沟通性的平台。这样一个平台,我觉得就是关于哲学的本性的思考,就是人的为自然立法、对精神的终极性追求。\n  方东美先生讲到了中国哲学、西洋哲学。他没有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其中,都有一个底层的东西。一种伟大的哲学精神,是从伟大的哲人的精神中流淌出来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中国的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有共世性和通约性。这是中、西、马哲学可以比较、可以会通的一个基础。刚才邓老师讲到了孔子哲学、孟子哲学,比方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论语》的这个语境中,他其实讲到了很多可以选择和可以不选择的一些问题。在谈到人为什么要强调道德时,他讲,如果说是为了金钱,为了我的利益,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在市场中当执鞭者,我也想去这样做,但是为什么选择仁义,为什么不选择非仁义,我也讲了很多。恰如刚才邓老师说到的,这有一个天道的思考,有三畏的精神。那么我们想到基督伦理、康德哲学,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法则。正因为这样的一种畏惧而逼出一个道德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这一点,在中西哲学、儒教和基督教都是相通的。天道精神,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天道贯通到人心上,和人心的自觉并不矛盾。我们不必把世界分成两极,它有一个贯通。贯通并不妨碍我们的自由精神,当然有庄子的自由,有孟子的自由。孟子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我们不是伦理学上的行仁义,我们是由仁义行。这个是自我抉择。所以,康德哲学和孟子哲学恰好是在理性的自我立法上,可以有它的沟通性。当然,邓老师如果不同意,我们还可以再沟通。其实,牟宗三先生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沟通康德哲学。你们看他的《圆善论》,他的《心体与性体》序论。他不懂德语,但是他懂英语。他从英语翻译了三大批判。邓老师的书里也说,他的那个三大批判还是有可取的地方的。牟先生的思考当然有他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想他有一个非常可取的地方,就是他把康德哲学和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哲学加以深刻比较。他的一个基本框架就是:康德不承认人有智的直觉,而儒家哲学和中国哲学承认人有智的直觉,因此就可以打通这个分界。邓老师和我们的分歧就在这里:除了理性之外,除了康德的四大问题的第一大问题之外,即人的知性的这样一个有限性之外,我们是不是还能够有一个理智的直观,或者说理智的直觉。如果我们承认,哲学除了理性的思考之外还有理智的直观或智的哲学的思考,那么哲学的方法学就不会只有一个唯一性了。如果我们放开去考虑,孟子深刻反省在当时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情况下,人可以保持住他的良知,求其放心,然后他能够真正来为自己做主宰。这个在《孟子》里,不仅仅是知言养气章,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有。是不是他只承认有一个道统,敬畏这个道统,然后直接进入这个道统,就陷在里面了呢?并不是的。宋明儒学家所讲的现成良知之说也不是现成的,它只是一个当下实现的过程。我的想法是,我们的确要注意西方哲学这些非常重要的思考、理性的思考,但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把它放大。在中国的哲学中或者在中国哲学中,有很多是生命的学问和实践的学问。这个学问并不排斥理性的思考,但是它更强调生命的实践和生命的体证。\n  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这方面欧阳老师是专家了。其实,邓老师也写了很多关于早期马克思、关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成熟马克思的思考。在邓老师对马克思的思考中,我获得了很多教益。他并不认为那是一个纯理性的思考,而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实践的哲学,是一个响应时代要求的哲学。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有很多可以沟通的方面,当然也和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有可以沟通的方面。我的想法是,我们在方法学上是不是可以像林教授刚才提到的,稍微把它扩展一下。有理性主义的思考固然非常重要,我们同时还要容许设一个体证,容许设一个实践性,来对话现实,反省现实。然后,我们才能够达到中、西、马哲学的一个真正的沟通和互动。\n  我还和邓教授要抬杠的一点是对于文革的反思。我和邓老师都是过来人,我痴长欧阳老师几岁。为什么文革中有非理性的、非人性的那些东西出现?尤其是违反五伦特别是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常、亲情以及师生这一伦的感情的裂解。除了阶级斗争的泛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五四到文革的否定传统文化这一思潮的登峰造极,恰恰是因为全盘性的反传统。几代人都不知道《诗》、《书》;几代人都不知道在轴心文明时期的自己民族的经典。中国大陆有三四代人不知道《论语》、《孟子》或四书为何物,甚至不知在民间流传既广且久、很有草根性的蒙学读物为何物。所以那个时候,一些基本的亲情、仁爱、道义、师道尊严、人的尊严、做人的底线等,荡然无存。  中国人几千年维系世道人心的,的确是孔仁孟义,这是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孔仁孟义不是没有理性的,这恰恰是理性。师生一伦虽不是天伦,但也是重要一伦,这个裂解,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优秀的东西的一个裂变。这是我们长期疏远传统、疏远我们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中国精神家园何以为中国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后果。\n  谈到时代性,谈到生活实践,在现代化的转化的过程中,孔仁孟义并不排斥现代性,恰恰可以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老蒋在台湾曾倡导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如说国语,如在教育体制内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国文与国学教育。他们小学中学的必修课中有系列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就是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年级系统.L.讲读、背诵四书。大学中也进行国文与国学基础的教育,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这是很重要的文化积累,是做人做事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现在民进党取消了这个课程,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台湾的民间社会中的企业、媒体,把传统中最重要的东西,不仅是儒家的,还有道家、佛家的理念,与现代企业、现代社会伦理的重建结合起来了。传统中有很多东西并不是反理性主义的,这个我们要辩说清楚。这些东西正在回到祖国大陆的母体上来。今天有很多民间的人士开始知道现代化的企业、现代化的媒体、现代化的生活很需要传统精神资源的调配。比如说林教授讲的治疗型的哲学等。功利化的、物质主义的、一切向钱看的潮流很危险。今天,中国人不能失去伦理共识与族群认同的根本,不能在西化思潮中迷离失据。  好了,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做了第一轮的引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