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4 KB
  • 2022-08-17 发布

[哲学]考前哲学练习一答案整合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错选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2.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B.矛盾的观点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经济地位4.把事物的运动绝对化会导致()A.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5.“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A.都是正确的6.认识的本质是()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C.生产劳动8.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C.劳动者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好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n10.“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D.量变和质变12.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客观性14.人生观的核心是关于()D.人生意义的观点15.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是()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16.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运动是指()D.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17.时间和空间是()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8.在学习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1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问题20.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n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5个选项中,请选出2—5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少选、多选,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否极泰来,月盈则亏E.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4.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B.人脑是可以认识的C.思维是可以模拟的5.下列观点中,表明时间一维性的有()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B.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E.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6.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空气污染严重B.世界性水源危机C.臭氧层变薄D.森林惨遭毁灭和物种减少E.地球的生物圈已经不复存在\n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同—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B.同—性是斗争性的基础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8.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A.它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B.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9.下列表述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E.因材施教,因人而异10.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共6题,任选作5题,6题全部作答,第6题的答卷无效。每小题5分,共25分)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任何意识都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不正确。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只会起阻碍作用。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n不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表明主体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错误。只有社会规律才会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4.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标准;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检验,因此,实践标准是确定的。任何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一定的实践不能证明一切正确理论观点的真理性,也不能反驳一切错误理论观点的荒缪性。5.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精神的存在。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统一于存在,而是统一于物质。四、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理充分。共2题,任选作1题,两题全作答,第2题的答卷无效。10分。)材料题(一)材料1:“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富贵,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n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列子•杨朱篇》)材料2: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语)材料3: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爱因斯坦语)请结合人的价值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并分析其错误的实质。材料1属于剥削阶级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其错误的实质是自私的个人主义,只要自己的个人价值,只管自己醉生梦死,不管他人,没有社会责任,不谈社会价值。(2)材料2、3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2、3说明了人的社会价值更重要,人活着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个人价值。(3)根据材料2、3,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谈谈如何实现人的价值,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社会主义价值是以人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原则。只有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个人才会“对增进人类利益”有更大的作用,才会有所作为,否则,与草木同腐,醉生梦死,枉度人生。材料题(二)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n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摘自孟德斯鸣«论法的精神»)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其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保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请回答:(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材料1中的观点包含有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两个方面。其合理性在于:肯定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的影响和作用。不合理性在于:夸大自然环境的作用,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在材料1和2\n中,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在于:孟德斯鸠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恩格斯指出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因为对自然破坏越大,受自然惩罚和报复也就越大。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3)根据材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为什么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结合材料2和3展开分析)。五、案例分析与论述题(要求论点正确,条理清晰,紧扣论题。共2题,共20分)1.德国学者莱辛有一句名言:“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请谈谈你对这一名言的理解及从中受到的启示。(10分)真理是与客观事物符合的认识,追求真理是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占有真理使真理不再发展。对真理的追求不仅可以发现真理、发展真理,而且正是对真理的追求才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仅仅对真理的占有,只会使人类认识停滞不前,人类社会不能进步。所以,“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2.案例分析(15分)案例:“人机大战”——电脑对人脑说“不”?现代计算机革命所引起的冲击是人类对机器操纵人的担忧。机器是否能够像人类那样思考,它是否会在所有的方面都能够模拟甚至超过人类?自从计算机产生以来,专家们就在研究博奕问题,并将它当作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1956年,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正式产生。次年,著名的决策理论研究者、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预言:“在10年内,数学计算机将成为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可当第一次设计的奕棋程序在1960年与人交战时,竟在35步之内被一个10岁的国际象棋新手击败。1989年,一名叫“深思”的计算机与当时的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对垒,结果“深思”以0:2败北,但此时“深思”的得分以超过国际象棋大师的平均分,“思维”速度也达到每步棋考虑6500种可能性。1996年2月,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第一次交锋,“深蓝”在第一局先发制人击败了国际冠军,但在随后的决战中,“深蓝”\n却再也没有胜过一局,以1胜2平3负的战绩告负,可“深蓝”的运算速度是每秒1亿次。一年后,“深蓝”与卡斯帕罗夫大战6个回合,终于以2胜3平1夫的成绩取胜,此时它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每秒2亿次。在战败后,卡斯帕罗夫深有感触地说:“几年前,对于计算机是否拥有智力的问题,我总是一笑了之,……,然而,现在,我不那么肯定了。1996年的费城之战就迫使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时,我真的以为这台机器有智慧。”其实战胜卡氏的并不是计算机,而是人,因为在比赛之前,国际象棋大师费尔弥纳和费德罗维奇根据卡斯帕罗夫的最新表现为“深蓝”制定战略,6人专家小组向“深蓝”输入了100年来所有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开局和残局的下法,就是说卡斯帕罗夫的对手是集中了人类几乎所有象棋棋谱和对局、每秒能运算2亿步,且有6人帮助的“象棋团伙”。请根据以上案例,分析以下问题: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区别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超过人类智能?(10分)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区别: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的意识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人类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意识与人工智能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人工智能在功能、运算速度等方面可以超过人类,甚至取代单个人的意识,但它在创造性方面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意识。就整个人类智能而言,人工智能永远不能超过人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