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5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的意义•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爱国情感•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1.“哲学”的来历(1)中国古代学科分类: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四库:经、史、子、集(2)百多年前,黄遵宪从日文中引入“哲学”@中国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之一中国哲学:儒,道,墨,法,名……古希腊罗马哲学:欧陆,英美,阿拉伯印度哲学:印度教/佛教哲学,顺世论……@儒家主干说(传统见解)儒家学说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官吏基本上从儒家学者中选拔儒家学说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主要流派儒家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占主导地位道家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占主导地位马恒君《老子正宗·前言》:“儒家侧重于站在社会之角度强调人所应当具有的道德,而道家是站在一个自然人的角度强调应当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内向型::哲学西方:改善生活状况,以满足个人欲望中国:控制个人欲望,使之与生活状况相符•情感型哲学•继承型哲学::西方学者往往把以前的都推翻,自己的才是对的Eg:亚氏:“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中国以经学为特色,通过注、疏、解、说发展学术经学是研究、解释经典的学问总起来说,中国哲学是阴性的哲学按传统哲学自身的阴阳学说,内为阴,外为阳情感、继承,大体上也可说是阴性的特点张世英:我们的哲学就是重阴的哲学。从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来看,道家侧重谦退,儒家讲中庸(孔子既讲“知其不可而为之”,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一面,又讲“舍之则藏”、“乘桴浮于海”,有与道家相似的洁身自好、保身全生的一面)相对于西方哲学向外进取的特点,以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哲学在总体上就显示出一种内敛、谦退的阴性特点.@西方更注重阳刚的方面明星为硬汉型中国更注重阴柔的方面明星为睿智型@西方歌颂太阳较多\n中国多写月亮写太阳较少,且往往不是正面形象《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红楼、聊斋写女性很多,且多是正面形象 西方作品中很难找出类似的@问题一:阴性文化与阳性文化哪个好?•阴性文化与阳性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没有高下之分•就好比父亲与母亲对于孩子的意义不同•但不能简单地说,父亲比母亲好,或者母亲比父亲好。@问题二:阴性文化为什么重男轻女?西方更尊重妇女“女士们!先生们!”与文化个性问题不同的另一问题父系社会以来,男性发挥的作用更大东西方都重男轻女中国妇女地位实质上似要高于西方妇女关于重男轻女在中国存在一些误解、曲解误解、曲解:1.男主外女主内只是根据性别特征分工不同男人挣得多女人挣得少 只是因为很多场合男人干活比女人多而且重一夫多妻制主要和宗法制度有关人丁兴旺缠足并非主流文化倡导2.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只是对女性性格的温和的批评类似“女孩都是小心眼”中文不仅有男女、夫妻、父母等阳性优先的话语 也有阴阳、宫殿之类阴性优先的话语战争让女人走开,男人充当炮灰 ——不可能保护轻视的,而放弃重视的@(古)中国妇女地位似要高于西方妇女中国:创造人的是女娲西方:上帝(He)按自己的样子造人而且女人是用男人的一根肋骨造成的@今人蒋庆等倡导儒学复兴@、阴阳相须(阴与阳的关系)l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孤阴不生,独阳不成l阴阳平衡才是理想状态:动(静)结合(贫)富调均@@真正的学者一般不算卦\nl@@@日新之谓盛德l肯定变化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人们应该适应这种规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l指出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就是阳与阴这两个对立面。l认为变化是有规律的,对规律进行了总结。“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对立面转化。l强调变化的意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日新,指每日有所不同。生生,即生而又生。不断生化万物是天地的盛大德业。l@@@与天地合其德l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以天地为万物的根源,人的品德和行为都应效法天地l“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日月、四时也是天地的一部分。l圣人“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圣人智慧高超,是效法天;其行礼谦卑,是效法地。l“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l“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周易》的天道观对中国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博大精深令中国人引之为自豪。而对于文化这个作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总和,其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统一整体,文化包含有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其价值取向是作为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标准核心。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如同这古老的国度一样博大精神,并且是不断演变、发展、完善的,如果说追溯其根源所在那要算到《周易》。在《系辞·上》说:“夫《易》者何为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而“《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可以说《周易》是研究宇宙发展规律的学问,在书中阐述了宇宙自然法则一贯真理。那天道观的涵义是什么呢?在《周易》中又如何体现的?其又如何影响中国文化取向的呢?\n可以说《周易》中多次提到天和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从时间和宇宙本质上看,《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天地,然后生万物。”(《系辞·下》)这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极为相似,“生生”即为道。而对天,《周易》也进行阐述。《易经》在《说卦传》中阐明天人关系,将天的法则定为阴阳,将天地法则定义为柔与刚,将人的法则定义为仁与义。阴阳是气体,凝集成柔与刚的形体,仁是柔和的德性,义是刚直的德性,因而八卦兼备天地人三者的道理。在《周易》中把天道观至于首位,然而围绕天道观,阐述宇宙万物的变化,同时提出“刚健”观念,认为天是运行不息的,故称为健,人也应当效法天的“健”而自强不息。在《周易》中虽然设计了六十四卦序,以乾坤为始,以未济为终,说明宇宙“生生”是有序的,这种变化是个大循环,即六十四卦的反复演化,但乾坤为首卦,强调天道的特点是乾健,地道的特点是坤顺,提出君子之德,再次把天、人、道三者联系起来,使万事万物都能像天地道那样包容一切。而人在天、地、道面前,要善于把他们统一起来,把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统一起来。同时“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这似乎把一切人际关系都与天道相结合起来了,天道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出现圣人崇拜的理想人格,“天地与我并作,万物与我齐一”,同时圣人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这种人生理想境界是激励着后代君子去追求的。《周易》的天道观影响着后代。《周易》以独特的天道观,对自然万物的理解,提出了人在天、道面前如何给自己定位,这种观念、理念意志的形成是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雏形,而儒家文化就是吸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其明显化。其天道观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始终坚持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很奉信天命“吾五十而知天命”(《论语》),孔子从“生生谓之易”中悟出天道的道理。人对天的信奉以敬畏的心态来对待,但并不是一味地沉迷于信奉鬼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人与天、道是同在,而天地是道的本源,对天的回应是人在实践中修道即修德。正如《易经》里将天、道、人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孔子将自然伦理化,从而使天地人三者才在伦理上统为一体。对伦理道德的信奉是对天的信奉,这是孔子对自然法则的信奉的表现,用德来实现自己真正的“知命”、“顺天”,对天的回应。从孔子本人一生所追求来看《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生命境界的完美追求,是一种对天道信奉的自我追求和完善。因此在孔子的道德核心里以“仁”作为儒家的核心主宰。“仁者爱人”这不仅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道”的追求,因为对道德的持有,正是上天赋予人的使命,这是无法抗拒的,而且除了“道”用来自身自律外,并希望用“道”来对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特别是最高统治阶级的规范。以“君子修德”作为社会上道德行为规范的评判标准。正如《易经》中的“天道人”的完美统一一样。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们尽量做到这点,并且以此去建构自己的人生图景和社会理想。那么正因为受天道观的影响,儒家对天道的信奉,在现实社会中除了对道的实施信奉外,还主张入世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天所赋予的使命,有以“天下为己任”、“舍我其谁”这样的理想抱负和豪情壮志。并且认为只要能实现“天下为己任”的大志和自身修身养性的追求,这就达到了天道人的统一,“万事万物与我”的完美统一的境界,也是实现对天道回应由外在形式转化为自身内在形式的要求。这种观念对古代中国影响深远。对儒家本身来说,儒家学派后来都十分重视天道观,重视现世中对德的修养,同时有救济天下为己任的入世精神,这都是对天道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从孔子提出的:君子修德,小人不用修德的道德行为规范后,这成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自身完善的追求和社会评判标准。伦理道德成了规范人们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后人熟读圣贤追求修身养性,这是中国文化价值取向之本。历代的文化伦理道德都是来源于此,并以传统“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评价个人行为的标准,而且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立德、立言”是以孔子天道观中的修身养性相一致,而“立功”同样是古人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士大夫都有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去实现自己道远的重任。这是一种“立功”的行为志向。这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n儒家受《周易》影响,而道家也不例外。老子的宇宙论与《易传》极为相似,太极的运动过程与道生成过程是相一致的。因为道家的老子认为“道之真”,求道为一切之先。这其实是对天、道中的自然规则的奉信。自然是真实的,自然产生的一切不用刻意去追求,会完美无缺,“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治”也成了道家的精典和终生所信奉的信条理念。这是他们对美的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与《周易》中天道观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相一致,对自然境界的信仰和追求,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因此道家继老子后庄子也是信奉自然,道家的理想追求上不像儒家的宏伟抱负,而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不是入世、及时的精神,而是道家表现为一种归隐,在自然中寻求一种避世的精神寄托,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虽不是主流文化思想,但古代中国仍有一批隐者、隐士,崇尚自然追求生命最完美的境界,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命境界。有许多隐士正是一种对自然的信奉,反对入世、避世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之一。在中国土壤中,文化价值取向受着这样思想的影响,并且不断融合,渗透其他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取向。正如后代儒家、道家文化互相融合,封建传统中表现为儒家以入世为主,以求美为本,道家融入儒家,追求真之本义为辅,只是一小流派,但这样形成几千伦理型文化,儒家的“道”经过后人的阐释,不断演变、发展、完善,天道观也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国几千年以天道为道的本源的道德观念已不同于先祖们所提倡,但也不断定型,并根深蒂固,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此,一言蔽之,《周易》的天道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会给我们更深刻启示。《周易》当中有三点,这些道理当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尚变,第二个是贵中,第三个是趋时。先说第一点,尚变。《周易》,这个易字,它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变,变易,当然《易》一名而含三义,有不易、简易和变易。那么现在我说的是变易。《周易》特别推崇变,唯变所适,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这就叫做穷;发展到极点,那么就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进行了变革,事物就通达顺畅了,这就叫做“变则通”。通达顺畅了,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顺利发展的时期,那这就叫做“通则久”。这个强调变通的观点,它的一个基本思想的含义,它有个基本思想基础,是物极则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经》《易传》当中,它提醒我们人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只有这样,你才能身安,家齐,国家可保。我们历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历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搞改革,魏源、龚自珍强调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把《周易》当中这种变通思想,变革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那么这个通,通则久,不是说永久,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能会达到,走到极点,那我们还必须变革。不变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革我们国家就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那么刚才说了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走向前进,而不走向衰落?那么《周易》它就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问题:贵中,强调中道;一个是趋时。中与和是连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中才能达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社会的和谐,达到那个最高的和谐。那么在《周易》当中特别强调这个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如果既处在中爻,同时又是阳爻处在阳位,阴爻处在阴位,比如说阳爻处在五的位置,阴爻处在二的位置,这就是既中又正,它强调中正。蒋介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样一种思维。\n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辞讲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于石这两个字就出来了。这就是说,耿介如石,坚刚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发现这个事情,发现了事物苗头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为什么它会吉利?是因为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蒋介石,蒋中正这个词就出来了。那么中国古人曾有过这样一句话,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又讲“知时中之意,则思过半”。“思过半”,这也是《周易》当中的话,是说你懂得了时中的内涵,懂得了它的精神实质,那么对《周易》整个讲的道理,你基本上就把握了一半,可见他们推崇时中。那么下边我就要说到时了,“趋时”。那么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发挥得应该说是淋漓尽致,形成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观念。它讲到要明时,要察时,通过察时来明时。时机未到你要待时而动。什么是待时而动呢?《周易》当中讲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隐而不发,等待时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那就要坚定果敢,立即行动,这样你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待时而动”。与时俱进,那么在《周易》当中讲了三次。乾卦的《文言传》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就是讲白天奋勉努力,从不懈怠,到了晚上你就应该安闲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你就会取得大的成功。损卦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讲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就是不管你是损,减损,还是增加,盈满还是亏缺,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它又讲,要“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在艮卦里。艮卦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艮就是止,所以它后边就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说不管你待时而动也好,还是与时偕行也好,与时俱进也好,你都应该以不失时机作为一个基本的准则。“行”比较好理解,比较好做,但是,“止”就不见得。我们做什么事情,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当你事业顺利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你敢不敢止?这个时机到了,你有没有魄力嘎然而止?旧的不做了,另做新的,你开创一个新的产业,开创一个新的事业,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中国古人讲“知止”,当然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要“止于至善”,可是如果我们把它引伸开来,从《周易》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上的止于至善,而且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所开拓的各个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另谋新路?这恐怕是现实社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考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维。这是讲时机未到,要待时而动,时机已到要与时俱进。那么如果时机变了,时机,时运,时势,发生了变化,《周易》讲那就应该“趋时”,就要“变通”,“变通趋时”\n就是紧紧追随时势的发展,抓住新的恰当的机遇。这就是我说的趋时,就是“变通者,趋时者也”,或者反过来说,趋时就是变通,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者说这就是时中,因时而行中道。孟子曾经讲过执中,说你坚守中道是非常好的,可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你执中无权,没有一个权变,不进行通权达变,只坚持一个道理,是吧,一个模式,不能通权达变,不能随时加以变通,那只能是把道给害了,那是“贼道”。所以他讲男女授受不亲,这是道,这是礼也。可是嫂溺援之于手,权也。这个通权达变实际上也就是因时而行道,要对这个道要有所调整。就比如说我们骑自行车总要有微调,你不可能永远直直地,这样正正直直地走,永远直着走,你非摔倒不可。可是我们不断地拧着这个把,在这样进行一些微调,这个微调就是刚才我说的权。但是它又鼓励“中”。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因时而行中道,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顺利地畅行无阻。那么这是所讲的时。所以时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出现了58次到60次之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讲,用时、时机、时用等等,它的各种情况。所以这样一种观念对我们任何人,对我们现实生活来说都是影响至深,影响很大。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那么刚才我讲了这样三个方面,六个字:尚变、贵中和趋时。那么《周易》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些问题上,而且它把这样一些观念,这样一些原则,它从哲学的更高的角度,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证,就提出了阴阳变易思维。其实,刚才我所讲的这样一些,都渗透了它的阴阳思维,阴阳变易的思维。可以说阴阳变易的思维它是我们《周易》的核心,是我们《周易》的最基本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个学说,其它别的学说无从谈起,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看,不能只有天没有地,只有天没有地那就不成其为宇宙:不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有男人没有女人,那就不成其为社会,那就不成其为人类。我们一个社会,你既要有领导,又要有群众,既要有官员,又要有民众,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社会。那同时还有中外,内外上下,不同的民族,这就是一阴一阳。同时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你比如你们坐在这儿,有男有女,男女就是阴阳,可是不论是男人身上,还是女人身上,你都是由血气构成的,按照中国古代医学,血为阴,气为阳。但是阳中又有阴,这个阴阳又分成阴阳。\n我们一天有昼夜,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可是白天从午后,午,中午以前是阳,中午以后又是阴,属阴。夜晚子时以前属阴,子时以后又属阳,阴阳当中又各生阴阳。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就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天下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阴阳总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看社会,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看到成绩,也要看到缺点。看到我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也还要看到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背后所潜伏着的可能出现的危险。这就是一阴一阳所给我们提供的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法。那么老子他又从反面看问题,“反者道之动”。就是你别人,你儒家,你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只看到了社会好的方面,仁义道德,那么在这个仁义的背后还有没有其它别的方面不恰当的东西,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他也是在思考社会,怎样使社会更加安宁,更加安定,更加发展。他并不是什么都无所作为,他思考的问题和儒家基本上是一样的,也是安邦定国。但是你常人,你儒家,你看到的这一方面,那么我看到的是另外一方面,那么这样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进一步向前进,就深刻了一步。第二句话,“阴阳不测之谓神”,就说事物的变化总是神妙莫测,刚才我们说事物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规则,有确定性,那么这就叫做常,《周易》当中就称为道,可是事物的变化还有变数,事物的发展还有变数,有不确定性,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周易》当中就叫做神,神就是神妙莫测,不好把握。你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什么叫不测风云,不测这个词就来自于《周易》。事物本来按照常规,按照它的规则,可能就直接由此向彼发展,可是突然遇到了一个什么事件,它突然改变了方向,或者折回来了,或者是另外一个方向。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究竟向哪里走,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阴阳不测。第三句话,“日新之谓盛德”,或者叫做“生生之谓易”。在《周易》当中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在更新,这是天地最大的德性,天地最根本的性质。生就是创造,生生就是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创造这才称得上变易,或者说这才是我们《周易》所讲的变易。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不断走向衰退,那不是《周易》所讲的变易。谁都不会愿意过平平淡淡的、老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都希望不断有所前进,不断有所更新,不断有所提高,这不就是不断地在更新吗?所以《周易》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n甚至台湾有一个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他创立了生命哲学。他这一套生命哲学体系,他的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周易》这两句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当然他结合了西方哲学的,尤其是康德哲学的一些东西。那么他就称为生命哲学。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这样的东西的熏陶,都在被它所昭示,被它所激励。第四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就是说,你这个事业能不能发展,你的事业出了问题,或者你自己出了问题,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你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我想这样四句话可以概括阴阳变易学说的基本内容,当然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强调,阴阳互补啊,阴阳和谐,阴阳流转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阐发这样一个命题。要用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那么我们中国的辩证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了锻炼。这个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它是永远起作用的,永远不过时的,其它别的原则,章法,规范,都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当然《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刚才我说了,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今天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主持人:非常感谢郑万耕先生充满激情,也充满智慧的演讲,我们知道《周易》这本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我们一些国家的领导者,也不仅仅是对我们的一些文人学者,而且对我们普通人其实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中间,都影响至深。我随便举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挂在嘴里头的一些成语。就是一种民族智慧的结晶。\n那么这种成语之多,我们《周易》贡献是最多的,随便举几个,刚才郑先生已经说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经常看到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领导的办公室里头会挂着这几个字,对不对,另外还有否极泰来,还有乐知天命,立竿见影,物极必反,你想想随便举一举,这么多的词来自于《周易》。那么说到这部智慧之书的话,我们当然要说这些卦爻辞的词语,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词语以外,其实这个卦相也很重要,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八卦,它就是两种爻,一个是阳爻就是一横,一个阴爻就是两个短横,就这两个东西组成,这就所谓的阴和阳。但是这个八卦,我看它是三个这样的爻组成一个卦,而不是两个,这就是一种智慧。我过去在大学读哲学系的时候,我就观察,我们八个基础卦没有一个卦是对称的,那么六十四卦中间的话我们也发现,只有八个卦是对称的,其它那么多的卦也都是非对称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强调这种对称性?郑万耕:《周易》当中一方面有对称,一方面它同时又不对称,这就是刚才说的阴阳不测,它实际上是强调一个事物的多样性,也同时强调事物的统一性,比方说刚才我们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讲一个统一性,或者《周易》当中讲的殊途同归,一致百虑,或者百虑一致就是讲这样的东西,这说明我们中国人,他不是一个非常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固定的思维来观察一个东西,但是事物它确实它又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一定的规范,一定的规则。那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则,我们对这个事物,我们人就有了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把握,但是同时呢你又不能把你头脑给局限死了,那么这样刚才说的,那就是多,就是中国人讲的三,强调三,强调天地人三才,是吧,这一卦,下边这两爻,一卦六爻嘛,它是地,上边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这是三才,这个思想可能和老子有关系。主持人:有关系,对。郑万耕:老子讲,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或者人也大,不同的版本,有的是王,有的是人,它是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并立,这称为三,在世界万物当中只有人可以和天地相媲美。那么《周易》就提出了这个三才观念。主持人:我这里随便画了一个卦,郑老师说的下面这两爻是地,上面这两爻是天,中间两爻是人,大家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三分,特别注意中间这个人,人是在中间是跨的,它是跨上下两卦的,因此人是赞天地之化育。郑万耕:同时又顶天立地。主持人:这里还有一位网友,叫生活秀的,他针对前些年杨振宁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个演讲影响很深远。其中最重要的有一句话就是《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杨振宁先生,大家尊敬的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您对杨先生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样一个判断,您有什么看法?\n郑万耕: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因为我不懂自然科学,所以就更没有发言权,但是从《周易》的角度我还是可以说两句,说《周易》的思维,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两千年,或者说我们中国人的理论思维的提高,是通过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阐发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五经四书当中,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们主要是讲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天道阐发得不多,那么能够和道家相媲美,就是《周易》这个系统,那当然后来是当作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五经之首,这个系统。那么它的影响确实相当深,《周易》当中,既有形式逻辑的思维,也有象数思维,也有辩证思维,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应该属于是多方面的。那么究竟是哪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中国的科技的发展,杨先生没讲,我也不知道他具体指什么,讲得很笼统,也可能他懂自然科学,他了解中国古代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对他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他认为有拘束,有不好的影响,或者阻碍他思维展开的这样一种影响,但是在其它方面他没有深入地做出说明,所以我也不好妄加评论。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孔子与先秦儒家1.先秦的历史背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不断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百家争鸣“轴心期”而当时的人们只感觉混乱和痛苦二孔子的主要思想1、仁58章109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孝经反省:n日常生活中,我关心父母了吗?n我记得父母的年龄、生日吗?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常见憾事:父母在时子不养,子欲养时亲不在。2、礼仁是礼的实质内容,礼是仁的表现形式礼不仅是礼节、礼仪\n而且是社会行为准则,有政治意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简单地说,礼是指各方面的规矩。合礼,就是要循规蹈矩。2、《论语》的主要内容涉及道德、政治、教育、文学等各个方面李泽厚认为其基本精神有三:第一,孔学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养,重视动物性(欲)与社会性(理)的交融统一第二,孔学极重道德……将政治、伦理、宗教三者交融混合在道德之中第三,孔学强调“知命”、“立命”,即个性的自我建立,亦即个人主体性的探索追求@@@@孟荀均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孟子着重发展孔子的仁学,也就是“内圣”的一面荀子着重发展孔子的礼学,也就是“外王”的一面孟子:Sumup:总之,人本来就有善性只要加以保持和扩充(“求放心”),就能成为圣人/王方法:寡欲、养气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集义而生 自反而缩(直)荀子sumup:人生来就好利、疾恶、好声色任其发展会产生争夺、淫乱而归于暴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孟、荀不同之处:孟子把人性理解为人高于动物的特点荀子则基本上理解为人的自然属性相同之处:从善恶角度上讲,孟荀都主张人性是先天的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所以,孟子认为性恶是环境习染的结果而荀子认为性善则是环境和教化的结果他们都承认教育的必要性从对欲望的态度看,他们都认为人的合理欲望是正当的,不属恶的范围孟子主张“寡欲”而反对“多欲”荀子则主张“节欲”反对“纵欲”@@隆礼重法孔子重礼→荀子礼法并重荀子认为礼的中心内容是“分”和“别”\n也就是区别贵贱、长幼、贫富等从人性恶出发,认为人的欲望如果没有限制就会发生争夺,造成混乱所以必须制定“礼义”和“法度”认为礼是法的根本、基础 论:::孔子地位孔子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被后世封为“素王”(北齐)、“至圣先师”(明)、“万世师表”(清)。毛泽东同志称“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在历史上主要有三大贡献:一是创立了以道为根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和与勇)为主体,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其精华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学的奠基经典,是国学瑰宝,智慧金山,贵和画卷,做人指南。二是首创私学,践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并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终生从教,弟子三千。对培养人才,传承文明,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三是系统整理古代文献,删《诗》、《书》,订《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文寓己意,以古鉴今,形成经典,作为教材,传之万世。对抢救、保留、传承古代文化,功垂千古。 孔子思想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便从根本上回答了应该“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孔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此前2500多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又以其思想体系、智慧和人格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2500多年。孔子思想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孔子思想具有很强的真理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开放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亲民力和包容力。对于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繁荣,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合作,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都起了重大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思想的精华,超越时空,光照千秋、魅力永存,是我们恒久的精神家园。孔子被西方哲人称为“智慧之父”,被列在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首,并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孔子斥责请学稼的樊迟为“小人”;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他有弟子三千,竟无一位女性。孔子也有“过”,有“不及”,有些不合时宜的空想因素。这些都曾发生过某些消极影响。但是瑕不掩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承继这份宝贵遗产,这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只是不要苛求先圣了。《老子》中的宇宙观“道”是《老子》的最高范畴,表示天下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42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无”不是绝对的虚无,只不过没有任何特征这种道一元论是中国第一个无神论哲学体系1.柔弱胜刚强,所以不要争强好胜\n•第81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章:“夫唯不争,故无尤。”•第22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老子》对于量变引起质变也有清楚的认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老子的方案:无为“无为”主张顺其自然,不乱作为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反对好大喜功,私心妄为第5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强调稳定的重要性第60章:“治大国如烹小鲜。”《庄子》的处世哲学1.要求自由,可说是其处世哲学的一个方面这需要重视养生 认为:。为功业劳心费力,损害身体,不值如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养生亦非一味享受“虽富贵不以养伤身”(吃喝声色)2.主张顺其自然@@道教是宗教,但与一般宗教不同一开始就追求教理的实用性和世俗化它极端重视现世利益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理想其教理是乐生、重义和贵术论、;;;;人性善恶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或人性本无,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先不说人性本是怎么样的,先说善与恶是什么样的,什么是善什么恶。罗立一下如:急人所急,为人着想,与人为善,有礼貌帮助人讲信用等等是善的。恶呢是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利益,欺骗、盗窃、不讲信用,不计方法后果地追求自己利益,对人恶语相向,让别人难受伤心等等是为恶。为什么前面列举的那些是善,后面这些行为是恶?!我觉得善与恶的标准在于那个行为推而广之是有利于国家或整个个人类团结还是不团结,合作还是不合作,是进步还是退步。如果有利于团结、合作的话是善,不利于团结、合作的话是恶。\n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大家必须分工合作才可以相互过得更好,这是必然的前提,所以每个人都想参与这个团体中,所以每个人都会自然地接受一些让大家良好合作的基本规则,而遵守这些规则就是善,所以善是必然的也是大家所推崇的。既然大家都向着善为什么还会存在恶呢?!因为大家需要对合作既得的成果进行分配,分配的过程中,因为每个的信息、资源及地位的不同而使分配过程存在了不公,有人欲望太大想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或者因为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别人的,因为各种原因,让社会的分配产生了不公。有些人因为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争取到自己本应该是他们权利,而只能通过非正当途径取回自己的权益,或因而相信社会本来是恶的,因而为恶。当统治者所定的分配规则非常不合理时,是最大的恶,可以使社会产生出大量地恶,所以为什么那种社会会不太平,为什么会有《水浒传》里的逼上梁山,因为社会的掌权者让社会的分配形成了最大的不公,民众无法得到应有的公平,最终只能选择打破当时统治者的规则,而这种打破被附上正义的色彩。合作趋动人向善,而合作所得利益的分配不公平这是恶的根源,所以当社会有一个合理分配的时候,社会就会太平,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善与恶。如果社会井然有序,就象健康人呼吸一样畅通,我们还会感受到呼吸和空气的重要吗?不会了,所以在太平社会,恶不多,善也不多。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是善,只是大家不在感觉到它的存在。人性本善还是恶还是无,我不知道,但相信人是向善的,恶是被社会存在的某些不公逼出来的。而个体(不存在普遍性)的恶与个体遇到某些不公境遇而变异出来的。所以我们知道为恶之人,其实也是受害之人,当我们说某个罪犯变态的时候,我们看到其所承受的社会对于他的不公及折磨,没有相当外力是不可能让一个社会人一个想参与社会合作的人反其道而行之的。面对为恶之人对别人的伤害,我有理由指责和惩罚,对其曾经所受的不公也应该为其鸣不平。论、。。。天理良知天理良知,天地良心,天良,等等,成了中国人的口头语儒学在西汉武帝时被尊为官学后,读书人学习儒家经典,是为了“通经致用”,如近代经学家皮锡瑞所总结:“以《禹贡》(《尚书》篇名)治水,以《洪范》(《尚书》篇名)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篇(《诗经》)当谏书。”这种讲求实用的政治儒学有一个盲点: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佛道二教的流传,儒学就遭遇了“信仰危机”。于是在宋代,儒学出现一大转型,从政治的儒学转向人生的儒学,关注人心人性的探讨,建立起所谓“心性之学”,冯友兰先生名其为“新儒学”。新儒学影响最大的有两派,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核心范畴叫“天理”,就是宇宙万物自然生成之理,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之理,河流山川有河流山川之理,飞禽走兽有飞禽走兽之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禽兽,也有其自然之理。这个“理”,不是人创造的,而是天然就存在的,具体到人,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人”与“非人”的界线。怎样才能体认到宇宙人生千汇万状的“天理”?朱熹主张“即物穷理”,穷究万事万物之理,一旦豁然贯通,我心无不明朗。怎样才能“即物穷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用今天的话说,多读书,勤思考,日积月累,人心便能豁然开朗,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却认为,这是做学问,而不是做人。他认为,古往今来,天下人之心,本来都是这一个心,“圣人之心”,而为后天的物欲遮蔽,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读书,即物穷理,而是“自明本心”,本心若不明,知识越多越反动。他打比方说:“田地不净洁,亦读书不得,若读书,则是假寇兵,资盗粮。”如今日之高智商犯罪,教授造假,不是因为他们不读书没学问,而是良心大大地坏了。陆九渊讥笑朱熹的“为学之方”是“支离事业”,既费马达又费电,而且把不识字不读书的普通百姓排斥在外。他引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说:“不识一字,也须还我堂堂做一个人!”强调“人心”是主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所以叫“心学”。\n明朝的时候,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学,科举考试的标准。天下文章一大抄,“彼亦一述朱,此亦一述朱”。有个文武全才的思想家王守仁,弘扬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向程朱理学发起挑战,被称为“陆王心学”。王守仁认为,是非的标准,不是孔子或朱熹的言论,而是个人的良知。“良知”这个概念,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孟子又称为“良心”。王守仁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这个能判别是非的心,就是孟子所说的“良心”或“良知”。世界到底有没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天理”,人到底有没有与生俱来的“良知”或“良心”,可能见仁见智。但这两个哲学范畴及其衍生语,天理良知,天地良心,天良,等等,却成了中国人的口头语,成为普通百姓评判是非善恶的准则。论、、圣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