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0 KB
  • 2022-08-17 发布

[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期末复习

  • 6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现西下半学期一分析哲学&弗雷格★分析哲学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最悠久的,但是到现在为止关于它的对象、方法还在争论,还没有一个唯一的、所有哲学家都接受的规定。但是有大致的界定。这个大致的界定是字源的意义:爱智慧。另外哲学有一个大致接受的宽泛的规定:哲学是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最一般、最重要问题的系统思考、或者其结果。最一般的关于宇宙的问题通常也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二、什么是分析?1、分析的意思分析哲学即是analyticalphilosophy,分析哲学是分析的哲学,以上我们对于哲学有了一个宽泛的定义,那么这个分析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了一个问题,我们要去分析这个问题、解决它;有一个现象,分析一下,对现象有一个比较大致的了解。①、分析,从中文和西文的词的字面意义来理解。中文的“分析”:分和析都是分开、拆开的意思。西文的“decompose”:compose是组成的意思,decompose就是拆开的意思。我们分析一个现象,就是将其拆解开,来看一下有什么元素来连接起来,这就是字面意思,也是分析哲学在最初的时候,在2、30年代用的最基本意思,拆解,是这一时期分析哲学家做的主要工作。而分析哲学拆解的对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件,而是一个问题、一个概念,或者一个令人困惑的哲学对象。分析哲学家做得最多的工作是分析一个概念、分析一个命题,把一个命题分析成为它的子部分,短语、主谓结构、量词等;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子问题,子问题又进一步拆分成为更小的局部,看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②、字面意思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古希腊就有,亚里士多德规定:数学中解析几何,就是说一个命题,我们要知道它是真的是可以证明或者不可以证明,就找到作为它的前提的、支持它的公理,这样一步一步往回退。也就是接触到一个特定的命题,我们找到支持它的公理。这样一个工作和字面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但是亚里士多德说这也是分析的一个意思,就是说找到最初根据,这个分析的意思分析哲学不太用。③、日常生活分析一个现象、分析一个问题,这个分析有拆解的意思,但是还有一层意思是找到关联。分析的字面的意思、主要的意思是拆开,但是还有一个就是与之相对的,就是找到环节之间的关联。分析一个现象由什么要素、环节构成的,并不是说把它拆开就完了,还要看它们之间的关联、相似性、差异等。30年代之后,分析哲学家用到分析主要指的这个工作,即是找到关联。这样一个工作是关联分析。所以字面的意思,即拆解的意思叫还原分析,后一个意思是关联分析。这两种分析似乎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但是分析哲学在它的整个发展历史之中,第一个阶段强调还原分析,30年代之后逐渐强调关联分析,而分析的这两种意思在生活中我们都在用,一个是字面意思,一个是后来大家都在用的。哲学分析包含着这两种意思在里面。2、哲学分析VS化学、物理分析讲哲学分析,还要讲到和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的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哲学分析的意思。哲学的分析和物理、化学的、科学的分析不同,科学、化学也讲分析,化学中有一分支叫分析化学,也用分析这个词。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如果要说与物理化学分析相似性比较多的就是还原分析。还原分析还和物理、化学分析有些相似,化学的分析是将一个事物最终分析成为粒子结构,这样的分析是要找到一个新的东西,找到一个事物的构成成分,这样一个意思,哲学分析中的还原分析与这有点类似,我们说还原分析也是将一个命题、概念分析成为它的结构要素,那么这个类似化学分析和物理分析,但是关联分析和物理、化学分析的距离比较远一些。而且两种分析的过程和工具都不太一样。哲学分析和物理化学分析有什么区别?①分析的对象,哲学分析的对象是一个概念,一个问题,一个命题,化学分析、物理分析的对象是一个物理的化合物和化学的化合物。②过程不同,分析的过程,我们看到,物理、化学要用到一些实验、实验手段,而哲学分析是概念分析,我们分析一个现象,或者做哲学分析时,不需要借助实验的手段,观察等等都不需要,而是进行思想上的工作。③结果不同,物理化学分析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哲学分析的结果是概念要素及命题之间的关联。3、哲学分析与逻辑分析分析哲学家在做哲学分析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比较强调逻辑的作用,所以哲学分析在分析哲学家眼中通常将其等同于逻辑分析,无论分析一个概念还是分析一个问题,都要借助逻辑的术语,技巧来做这个工作,逻辑分析这样就是和化学分析、物理分析不太一样的分析。逻辑是亚里士多德初创,在这之后一直到19世纪末都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只是一些细节的改动,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现代逻辑的出现。数理逻辑的出现,它的语言、论证方式完全改变。逻辑的出现是分析哲学这个比较特殊的做哲学的方式出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动力,没有概念逻辑也就没有分析哲学这样一种意义上的做哲学的方式。哲学分析借助逻辑分析,而逻辑主要指数理逻辑,现代逻辑。哲学分析大多数是一个概念分析。概念分析,有的人会将它和逻辑分析对立起来,认为哲学分析和逻辑分析、概念分析不太一样,哲学分析在一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概念分析,但是和逻辑分析不同。韩林和老师认为这是有问题的。老师认为哲学分析就是概念分析,概念分析就是要借助逻辑分析。它们都是和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相对的一种工作。以上就是分析的大致的意思,按照这样一种以分析的方式做哲学就是分析哲学,也就是按照逻辑分析的方式来对人生、社会、宇宙中最一般最重要的问题做分析的过程就是分析哲学。三、本课程探讨的分析哲学的范围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理解分析哲学,会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讲的时候似乎是针对20世纪的分析哲学来讲,但是这样理解之后,它又不仅仅是适用于20世纪分析哲学家的工作,而更适用于整个哲学史的哲学家的工作。按照我们刚才讲的分析哲学的意思,如果我们回顾哲学史,就会看到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或者主流哲学家的工作在这种意义上都是分析的。这样的话,我们讲的分析哲学的概念就非常的宽泛,【比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分析概念的意义,他分析正义、公正、知识等,在大街上找到一个人就问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公正,通过逐一批驳人们给出的规定,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柏拉图做的工作也是这样一个意义上的分析的工作,分析理想国家是什么等等。亚里士多德更是这样,分析存在的意义、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中世纪的哲学家大部分的哲学工作都是围绕亚里士多德的工作来做的。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兹、休谟等做的工作也是这样一种意义上的分析的工作。如笛卡尔分析知识是什么,知识的基础,心身关系等等。一直到现代哲学,主流的哲学家也都做这样的工作。】宽泛到包含所有主流哲学家的工作,宽泛的分析哲学就是哲学本身,这样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也不是我们这个课要关注的主题,我们这个课要关注的是比较窄的意义上的分析哲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就是指在一个历史的范围内,即从19世纪末从弗雷格开始,一直到5、60年代,一些特定的哲学家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如奎因、Danidson等】做的工作就是窄的意义上的分析哲学。为什么叫分析哲学呢?因为他们特别强调逻辑分析,,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历史的传承。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就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这个历史从弗雷格开始,创造了一个哲学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要强调逻辑,然后大部分在这个范围的哲学家有比较好的逻辑训练,在这个基础上做哲学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历史的传承性特别明确,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作为历史现象的分析哲学的思潮,要做的是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和最初讲的分析的概念的意义有关,但是我们将它进一步限定到一个历史阶段。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分析哲学在字面上,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分析哲学”这样一个概念是30年代在《欧洲哲学观感》中出现,我们现在讲的分析哲学都是在和大陆哲学、现象学的相对立的意义上的分析哲学,都是在窄的意义上使用的。如果在宽的意义上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从宽的意义上讲,即便大陆哲学也是在做分析哲学,做分析的工作,比如海德格尔分析存在的意义,分析概念的意义。而只有在窄的意义上,二者才是对立的。有一个特定时期、有个历史传承,有一系列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和另一系列的哲学家是不同的,是对立的,对于现象的理解思路不太一样,但是做哲学的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分析的方式,所以从分析哲学的一般意义上没有意义,只有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传承来讲才是有意义的。从历史概念来讲,分析哲学从弗雷格开始讲。★弗雷格他首先是一个数学家,而不是一个哲学家,而且从他的工作来看,他的哲学贡献并不多,那么他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在逻辑上的工作。一、弗雷格为什么要研究逻辑?1、发现数学的基础有问题他觉得数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所以他将数学的分支都逐步还原成数论,然后整个还原到自然数的理论。但是他发现前人的数学工作有问题,基本概念不清、论证不严密,数学家做数学工作时用的语言不精确,是自然语言,数学是符号,但是在做数学工作时用的是自然语言。弗雷格看来,日常语言是模糊的,导致了数学上的一些理解发生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整个数学的大厦是不牢靠的,那么要找一个牢靠的数学基础,研究严格的、精确的基础,弗雷格认为只能到逻辑中去寻找这样一个数学的基础。2、传统逻辑有缺陷此时的逻辑依然还是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传统逻辑,这是建立在直观、归纳的基础上的逻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是不系统的,他用的语言也是自然语言,逻辑是三段论逻辑。逻辑一般规定是研究有效的推理形式的。我们在思考问题、形成自己观点和批判别人的观点的时候都要用到逻辑,这样一个逻辑就是指的推理,我们思考一个事情,要做一个事情,要怎么去做,要有前提,前提即是一般性的断言,推到出我们具体做什么样的工作,这就是结论,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大量用到逻辑推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就要研究日常的推理中哪些是有效的。他提供的模式就是三段论的格和式,按照这些抽象的推理模式进行推理就是有效的推理。典型的格:所有人都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是有死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其他的三段论都是类似,然后说按照这样的格推理就是有效的,这样一个逻辑是直观的、总结出来的。而整个三段论模型都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即主谓结构。日常的推理都是借助于命题进行的,命题是有结构的,三段论逻辑借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关于命题的主谓式的理解,所有命题本质上都具有主谓结构。主语加谓语构成所有命题的框架。所有的三段论推理都是还原为这样的主谓结构。弗雷格认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最大的缺陷恰恰就是将所有的命题都理解成主谓结构,这是整个逻辑的最本质的缺点,整个逻辑大厦就建立在对语言结构的错误理解之上。二、弗雷格的变革1、从简单命题中分析出复杂命题由上述缺陷,弗雷格整个的逻辑的革命性变革就是从主谓结构开始。他说并不是所有命题都有这个结构,主谓结构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命题,复杂命题不只具有这个结构。“所有人都是会死的”在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框架内,是和“苏格拉底是人”一样是一个简单命题。但是在弗雷格这里,“苏格拉底是人”是主谓结构,是一个简单命题,“所有人都会死”是一个复杂命题。弗雷格将“所有人都会死”处理成“对于所有的、任意的X来说,如果X是人,那么X是有死的”。这样一个处理就引入了弗雷格的另一个重要的“量词理论”,量词必须从主语中独立出来,成为对整个命题的限制。在“对所有的X,如果X是人,那么X是有死的”中“所有的”是一个全称量词,它有一个辖域,X要受到约束。这样弗雷格以量词理论为基础,对整个语言结构做了一个革命性的、全新的理解。命题不再是像亚里士多德理解的那样是简单的结构,他以量词理论为基础,对亚里士多德的简单命题做了一个进一步的分析,分析出一个复杂结构。在这种分析之后,弗雷格说我们才能解释推理的有效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典型的三段论推理只是作为一个推理模式放在那里,但是为什么有效亚里士多德却不能解释。而弗雷格将简单命题分析成为复杂命题,就可以解释它为什么有效。2、怎样解释推理模式的有效性?在语言的变革的基础上,将整个推理纳入到公理体系之中,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做了整体上的革新,即将逻辑形式化、公理化。现代逻辑讲逻辑系统时首先是讲形式化,其次是公理化,逻辑系统都是这样的。形式化即符号化,就是抽象掉自然语言的内容,只保持形式方面。【如日常语言的“所有人都会死”,将其形式化为“对于所有的、任意的X来说,如果X是人,那么X是有死的”。】形式化之后还要公理化,公理化就是把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的一些互不关联的推理纳入到公理体系当中。即是说,首先有一些公理,有一些变形规则,然后推演出定理。公理化的意思,就是将一些命题纳入到这样一些系统之中,这些系统中有一些初始的命题,或者不加证明的命题,我们假定那些命题是真的,再提供一些变形、推理规则,在这个基础之上,由这些不加证明的前提通过一些特定的步骤,一步一步推出特定命题,即定理,这个过程就是公理化。这个公理化系统也不是弗雷格发明,欧几里德几何就有,只是弗雷格进一步将其完全形式化。形式化、公理化的逻辑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亚里士多德的所有格和式,有效的推理形式都成为这个体系中的定理,这就完全解释了它为什么有效。就将亚里士多德离散的、直观的关于逻辑的结论系统化、公理化、形式化,成为一个逻辑系统,这整个的是以语言结构和量词理论为基础的。三、变革的影响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弗雷格的工作出来后就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得到彻底变革,这样的工作最革命的贡献是对逻辑的全新理解,这对整个人类的思想文化的革命性超过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非常局限的领域,而逻辑的、语言的东西是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影响,而语言的变革、逻辑理解的变革,这是对整个哲学、科学体系的基础的变革。这样的理解首先是在数学的基础工作中体现,而它最正面的贡献、应用是在哲学领域。弗雷格工作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给数学提供严格的、形式化的基础,他认为数学的严格性要到逻辑中去找,而当时的逻辑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的逻辑,不够,所以要首先革新逻辑,革新逻辑之后的工作就是将整个数学还原为他的意义上的逻辑。这样的一个工作就叫逻辑主义:即使数学语言还原为逻辑。从逻辑可以推演出数学。弗雷格有一个逻辑主义纲领,他的目标就是将整个数学还原为逻辑,反过来说,整个数学可以从逻辑公理中推演出来。这当然是很宏大的工作。但他在作出一定的成果之后,罗素发现有问题,之中包含这巨大的矛盾。罗素悖论:罗素发现在这个体系中有问题,而且很严重,即在他的公理中蕴含矛盾,就是罗素悖论。所以这个体系的问题就非常大了。后来罗素力图用类型论更彻底的贯彻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纲领。但是最后还是有问题,整个弗雷格的目标,逻辑主义纲领是没有成功的。但是他为了实施这个纲领所做的准备工作——逻辑的革新——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接受。弗雷格关于语言、推理形式的变革首先在哲学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弗雷格在逻辑基础上,反思逻辑时,所做的哲学的工作,肇始整个分析哲学思潮的基础的工作。四、哲学贡献弗雷格对哲学的贡献是以对逻辑的理解为基础。而逻辑的理解的最基础性的东西是关于量词的理解和处理,量词就是像所有、一些、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数量的词,对量词的处理即是,这样一些词是限制的是整个命题的,并不是限定命题中的某一个成分,所以就要联系整个命题来看。弗雷格的命题结构和亚里士多德不同,整个对于命题结构的理解的基础是量词,而量词和所谓的函项一起使用,是相对于函项来说的。量词+函项。1、函项是什么?u这涉及到对于世界的理解。世界的本体论结构:对象+函项。u函项是相对于对象而言的。函项是这样一种世界成分,是不饱和的、有待填充的、有空位;对象则是饱和的、不需要填充的成分。这大致相当于传统逻辑中的性质、关系和个体。对象大致相当于个体,当然并不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说命题也是一种对象,是一个填充好的对象,但是命题显然不是个体。u对象和函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是相互补充的,世界就是由这两种成分构成的。u世界中的这样两种成分,反映到语言中,也有两种:名称和函项符号。对象——名称;函项——函项符号,只有一个空位——概念,有两个以上的空位——关系。世界中,如果一个函项被对象填充,形成一个新的对象。在语言中,一个函项被语言填充了形成命题。所以命题的结构:名称+函项符号。量词在这样的处理中也是一种函项符号。简单命题:名称+一个函项符号构成。复杂命题有量词,是对于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存在命题的处理。2、对存在的重新理解“有一些人是哲学家”有是存在的意思。“存在X,X是人,并且X是哲学家”,这个结构中有一个存在量词,这是弗雷格的另一个贡献,对存在量词的处理。存在量词和全程量词互相定义,而对存在量词的新的理解,是以存在这个概念的重新理解为基础的。存在的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着的存在物”,有一个替代短语“存在物本身”,即是研究存在是什么,存在这个概念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1、古希腊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而对存在的理解从巴门尼德开始,到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存在的解释成为西方理解存在的基础。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是最普遍的性质。所有的东西都具有存在性,也就是说存在是一种个体的性质。这样一种理解持续了2000多年。2、康德康德有个新的说法,这是弗雷格的基础。康德的理解:存在不是一个谓词,不是一个个体的性质,而是我们用来表述、刻划性质的东西,也就是是性质的性质,谓词的谓词,是二阶的。【例:上帝是存在的。上帝作为全知全善全能的存在物。对于上帝的本体论的论证就是这样的,说上帝是拥有一切美好的性质,而存在相对于非存在是一种美好的性质,因此上帝应该存在。这个论证的前提是存在是一种性质。康德认为有问题,康德认为应当是这样:当我们说上帝存在时,在上帝的概念之下,我们联想到的那些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性质是全知、全善、全能,而这些性质在世界中有一个适合者、满足者,即是上帝。所以说当我们说上帝存在时,通常是说归结于上帝的性质不是空的,而是在世界中有一个适合者、满足者。全知的性质——上帝是适合这种性质的——上帝存在】这样一种理解大家都不太重视。3、弗雷格后来弗雷格通过量词理论将康德的这种理解梳理出来,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现在绝大部分哲学家普遍接受的理解——存在是性质的性质,如全知、全能、全善的这些性质具有的性质就是存在,这些性质要归于一个适合者,即是存在。存在不是个体所具有的性质,而是个体所具有的性质的性质,是一个二阶性质。这样就澄清了存在是什么,这是分析哲学家普遍接受的理解,反对意见也有,但不是主流,主流意见就是康德、弗雷格、罗素的理解。罗素进一步澄清这样的理解,存在不是个体的性质,而是个体具有的众多性质所满足的性质。在分析哲学家论证哲学问题时预设了这样的理解。u小结:a)弗雷格对逻辑的这种重新理解,是以对世界的结构的理解为基础的,然后以这样的理解为基础,形成关于语言结构、关于逻辑的理解,这样的整个语言、世界、逻辑的理解有一个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关于量词、函项、对象的区分和处理。这样的存在理解的结果——存在这个词、这个概念,严格来说,不能联系到个体使用,不能说上帝存在,这样的说法不加分析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存在不能联系个体使用,要联系到函项来使用。如果没有函项——关联就没有意义。量词后必须加函项,才有意义,否则是不合法的。b)罗素进和一部澄清,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断言怎么去理解。按照弗雷格的理解,上帝存在严格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分析成全知、全善、全能这些性质不是空的才有意义。怎样分析?分析就是将专名分析成摹状词,摹状词就是这里的全知、全能、全善。唯一的全知的、全善的。这即是弗雷格关于存在的处理,是整个逻辑体系的基础,同时是整个哲学结构的基础。这样的理解是以世界的两种成分的划分为基础,然后相应的以语言中的两种成分的划分为基础,这就是弗雷格整个哲学内容比较多的一个理论。3、对语言的意义的理解弗雷格说任何一个语言表达式,任何一个命题、短语,特别是出现在逻辑和科学中的语言表达式:都有意义(Sinn)和所指两个方面。——所指:语言表达式所指的对象,如柏拉图是一个专名,他的Bedeutung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就是指柏拉图这个人;柏拉图还有意义的方面,——意义:柏拉图这个人的给出方式、呈现方式,即是我们怎样了解柏拉图这个名称指称柏拉图这个人,或者柏拉图这个人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方式。u困难一:弗雷格认为虚构的专名是没有所指的方面,只有意义的方面,但是这和意义Sinn的规定矛盾,因为如果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是所指的给出方式,没有所指,怎么会有意义。当然无论如何,科学中的每一个表达式都是要有所指,否则就谈不上真了,科学、逻辑是寻找真理的,那么真理都要涉及一个事物,那么这个事物如果不存在的话就没有真理,这个事物就是Bedeutung的方面。真理就是真的事实,真理即是一个真的命题,必须是关于这个对象的一些事实,所以科学中的假设都需要有Bedeutung。(科学寻找真理——对象——所指)u困难二:意义和所指的区分对于专名还有点道理,但是弗雷格说的是任何一个有意义语言表达式都应该是区分这两个方面。语言中的命题,他说也有所指和意义两个方面。命题的所指,给出方式就是它的真和假,真和假在我们看来不是世界中的对象,但是弗雷格的构架的理解认为是对象,而且是唯一的。命题的意义是命题表达的思想。思想的理解和我们一般的理解完全不同。(命题中的意义与所指的区分)ü一般意义上的思想:一个人所想的事情,更远一点是关于一个事物的话题所构造的理论,这就和弗雷格所说的思想更远了。ü弗雷格的思想:是指被有意义的命题所表达的那个东西,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抽象的、永恒的世界中的一种成分,思想是处于第三域的对象。弗雷格将世界的结构,我们在讲存在时候讲到,世界分为:1)内部世界:心灵中的事物,主观、变动可感知的东西,是实际的。2)外部世界:客观、可感知的、实际的3)思想领域(第三域):数学的、逻辑的对象的领域,是他所谓的第三域,其对象是客观的、非实际的领域,感觉不到的,只能通过思维的过程(thinking)来把握,不能感知的。比如数学的、逻辑的对象就是这样的。科学就是要找到真的思想,这个真的思想表达在命题当中。科学就是表达真的思想的构成。我们语言的任何成分都是名称,因为有固定的真假的东西都是名称,如果命题能表达真假,所以它就是名称。他的名称的概念就发生了变化。什么是对象呢?——不需要填充的,名称就是是一种特殊的对象,用来指称一种饱和的、不需要填充的东西,而本身也是饱和的、不需填充的。命题是从命题函项,有空位的东西,而填了一个东西到空位之后变成命题,命题如果没有空位了,变成对象,而不是函项了,这个对象就由命题来命名,命题的意义就是f(a)。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思想都是一种永恒的对象,第三域的都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处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哲学家、科学家在于从命题中把握这种永恒。哲学、科学、逻辑都是做这样的工作。这是他关于思想的理解。把握思想、理解思想,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叫Denken,即思维。这个是一个主观的工作,但是他所把握的对象是客观的,非实际的对象。u小结:①弗雷格的世界结构的理解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解。②他关于意义和所指的区分的工作在语言哲学领域中持续了很久的讨论的对象,这样的区分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可以接受的,是不是可以成立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①关于存在的处理对于后来的分析哲学的影响很大。除了对世界结构对后来影响不大,其他的方面影响都很大。弗雷格首先为分析哲学提供了一套术语、话语。分析哲学家都是假定了这一套话语。所以弗雷格奠定了窄的意义上的分析哲学的话语基础。现西·第十周罗素【第一部分—当时的三种哲学潮流】在这期间他写了两本最主要的书:《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1914)。在这部书中他做了一些纲领性的对当时的哲学的面貌、哲学应该怎么做,哲学以后是怎么样的,做了一些分析和展望。他一上来导言就分析他当时所面对的哲学的局面,那么什么样的呢?当时在他所处的时间,有三种哲学潮流,比较主要的。1、古典传统(布拉德雷观点+古典传统特点)一种是古典传统,就是从柏拉图开始,经过中世纪,一直到近代,甚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这样一个传统。他当时的提到的古典传统的代表是布拉德雷,是新黑格尔主义者。当时罗素刚刚进入哲学舞台的时候,在英国占据主要的是新黑格尔主义者,其中最大的代表是布拉德雷,他有一本书《appearanceandreality》,就是“现象和实在”。终极的实在是一个绝对1,不分的;现象千差万别,但实际最终的那个东西是不分的,是一,这才是reality。所以变化的多样的是不真实的。他主要是依据黑格尔的观点来发展自己的东西,当然和黑格尔的也不太一样。然后他说真理也就是1,所以真理也就只有一个。罗素把他作为古典传统的代表。****古典传统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布拉德雷,按罗素的分析,古典传统哲学的特点是想从少数或一个公理、命题来推演出关于宇宙人生的全部真理。这样一个哲学传统之下的理论或者全对,或者全错。如果对的话就是全对的,如果前提是错的那么整个体系就是错的。按照罗素的说法基本是全错的。这样一个传统的特点就是说,有的哲学家重视逻辑,但只知道传统逻辑,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旧逻辑,这个逻辑是有缺陷的,不适于以这个逻辑为基础作一些推论,提出一些理论是有问题的。古典传统或者以旧的逻辑为基础,或者说根本就是蔑视逻辑。所以这样一个传统是不行的,尽管是占主导地位的。罗素刚进入哲学舞台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传统。这样一个传统虽然如日中天,但还是有一些竞争者要把它的势力削弱。一个竞争者是进化论传统。(我的概括:古典传统认为只有一个绝对真理,并且掌握了这个真理之后能一下子推出全部真理;而这种推出,有的哲学家完全凭直观,有的靠逻辑,但也是旧逻辑。因而这种推出往往是不科学的,这就是古典传统的情况)2、进化论传统(柏格森观点+进化论传统特点)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进化论的,进化论就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一个哲学流派,比较早的代表是斯宾塞,以生物进化论来理解世界,理解人生。在罗素那个时间,进化论的最大代表是柏格森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直觉主义哲学,罗素把他归结为进化论哲学,是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柏格森的观点是人的认识方式有两种:1理智认识,2直觉认识。传统的哲学,我们的科学都是以理智为基础的,理智要区分事物,要区分主体客体,然后在这个区分上做认识做研究。(理智——区分——研究)柏格森:理智以这个区分为基础,认识的只是理智的外围的情况,进入不了事物的自身——他推崇的认识是直观、直觉:一下子能把握事物本质的活动,没有中间环节的认识活动,把握事物本质的活动。最终的目标是在认识的过程中要把认识者和认识对象合一,进入对象之中。理智认识:通过理智认识对象,会在事物及其周围打转。而只有直觉认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这样一种观点罗素说是错误的荒唐的观点。后来也有很多人批评这种观点,说是对认识的一个误解。罗素认为柏格森的哲学的特点就是神秘主义,进一步的特点是是反逻辑,不仅不知道现代逻辑,根本就是反逻辑。逻辑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和直觉是不一样的,所以肯定要反逻辑。所以说在罗素看来尽管进化论哲学力图以科学的结论为基础进行理论系统的创建,但是他努力的方向却是错的,他错误的认为可以从一门特殊的科学——生物学——来引出关于宇宙人生的所有真理。仅仅依靠这样一个非常局限性的认识来表达全部的真理,这个是不科学的哲学观点。(反逻辑,直觉)所以罗素说柏格森这个哲学是没有前途的,不能成为科学的哲学。罗素说哲学的方向应该是使哲学像科学一样来做,成为科学的哲学。进化论哲学和古典传统哲学一样都不是科学的哲学。特别强调科学的这样一个特点:哲学要尽量按照科学的方式来做,不要不讲论证,不讲分析,不考虑科学的进步,坐在书斋里瞎想,要考虑科学的进展。这两种哲学都是不科学的,反对科学,敌视逻辑的。怎么才能使哲学成为科学的,哲学的任务和对象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他写了一篇文章,他的目的就是改造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的,这是他的一个宏愿,做的结果就是他自己的哲学,逻辑原子主义哲学。3、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传统第三个传统就是他所代表创造的哲学倾向——逻辑原子主义哲学。简单说就是逻辑原子主义。这样一个哲学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逻辑的、一个是原子的。【逻辑的】逻辑的是说这个哲学重视逻辑,使用逻辑,以逻辑为基础构建哲学。ü作为逻辑学科(世界本质)——他甚至在《我们……》这本书中第二节第二章题目就说逻辑是哲学的本质,把哲学和逻辑的关系强调到极端,认为哲学不仅仅需要逻辑,依靠逻辑来做,逻辑提供一种哲学方法,而且进一步断言哲学的本质就是逻辑,做了一个极端的结论。他说他这样说也有一定的根据,他说哲学对基础性的工作所关心的最核心话题就是形而上学,就是研究世界的基本结构、终极结构,这样一个结构罗素认为就是逻辑结构。哲学家要做的工作就是澄清分析逻辑结构,这样一个工作是逻辑的基础部分的工作,也是哲学的基本工作,是形而上学要关注的对象。从这样一个角度说,逻辑是哲学的一个本质。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ü作为逻辑方法——另一个意思:逻辑分析的方法是哲学的唯一方法。在这里了逻辑原子主义的一个方法就是逻辑分析方法。那么做哲学怎么做呢,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无论怎样都和科学家的研究方式不一样。首先和数学家的研究方式不一样,数学家研究数和量的方式,和哲学家一样不用做实验。但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不一样,数学家关心数和量,哲学家关心世界的结构、人生的命运等等这样一些命题;和经验科学也不一样,经验科学要靠实验观察,哲学家不需要观察实验,他唯一的方法就是逻辑分析方法。我们把逻辑作为一个方法来看的时候,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用逻辑的一些术语、技巧来分析一些哲学概念、哲学上的一些论证来思考一些哲学上的话题。即使古典哲学家,实际上大部分哲学家使用的方法主要也是逻辑分析的方法。那么到罗素这个时代呢,已经有新的逻辑方法了。但旧逻辑那些方法局限性太大,是有错误的。要用新的逻辑来做哲学,这就是他的逻辑分析方法的意思,就是说要用弗雷格开创的现代逻辑,用一些话语、概念、技巧来思考分析哲学话题,从事哲学研究,这是罗素的哲学研究中强调的非常高的高度。这个是逻辑在这里的意思。还有一层意思呢,是逻辑原子。ü作为逻辑原子——逻辑原子,这样的话就和物理的、化学的原子不一样。前面讲做哲学研究和科学就不一样,和经验科学、形式科学都不一样,主要和经验科学区别更大。经验科学通过实验,化学分析、物理分析,这样分析出来的是一个化学原子,如果进一步的话是基本的物质粒子。这样一些东西是物质的实质的结构元素。逻辑要分析哲学话题,基本的方面:要分析世界的逻辑结构——结构就要有元素,这个最终的元素就是逻辑原子。这个元素不是实验出来的,而是逻辑分析出来的,是想出来的,所以是逻辑原子,不是物理原子。他有一些话断言的比较极端,说逻辑原子,甚至都没有办法提供一个例子断言有逻辑原子的一个特征就是简单的,甚至绝对简单。日常所见的事物都是复杂的,没有一个绝对简单的东西。从逻辑原子角度看,肯定有一些逻辑原子构成世界的要素。所以和化学原子不一样。化学原子是找到的,逻辑原子是分析出来的,甚至是一些要求。总——这样的话逻辑原子主义哲学这个“逻辑”有几层意思,一层指逻辑学科,强调哲学和逻辑的密切联系,一层是指方法,还有一层是指逻辑原子的意思。【原子的】讲完逻辑,现在来看看原子的意思,atom。ü和古代原子论的类似处——原子在这里的意思和历史上的原子论,和后来的化学原子有区别也有联系。和古典的原子论的类似的地方,就是这个原子是简单的,而且是最简单。ü和古典传统的相对性——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简单性是罗素这样称他的哲学的一种考虑,更主要的考虑(为什么他的哲学是原子主义的)是和古典的传统相对的。古典传统强调世界到最后是绝对,是一,是没有区分的,而原子主义强调世界是多元的多样的,不是只有一种现象甚至只有一个东西(unity)。强调世界是多元的,因为原子不可能只有一个(如果只有一个肯定谈不上结构,原子肯定是多个)。世界的原子是多样的,由这样的原子构成的结构也是多样的,这种多种多样的元素是变化的,变化也是多样的。并不是像古典主义认为的多种多样的变化是现象,最后本质是一,罗素认为这是不对的,这种哲学思考是多样的,要承认世界的多元性。这是他为什么这样称谓自己的哲学(逻辑原子主义)。他的整个哲学的纲领就是原子主义。他的哲学关心的一个核心领域就是世界的结构。世界的结构最后分析为原子,原子再往上就是事实,逻辑原子构成事实,世界的结构最终是一个逻辑原子的结构。逻辑原子首先构成简单的事实,叫原子事实。原子事实就是最简单的事实结构。我们假定“这个”是逻辑原子,“这个是红色的”这有一个事实就是简单的逻辑事实。它有一个关系词(逻辑连词)“是”。“这个比那个高”也是原子事实。前一个有一个事物,具有一种性质,后一个是两个的关系。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关系构成的,关系是一种多元的这样一种事物,多元的是有一些空位的。这种关系是函项的一种。这样一种简单事实,一个事物具有的性质是一元关系,实际关系至少是二元的,从字面来讲是这样。但为了统一处理,称为一元关系。真正的关系是二元以上的,三元关系(北京处在沈阳和上海之间,三元关系)1、从原子事实到世界结构u原子事实把一些个体、原子作为关系项放在关系中生成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叫原子事实。原子事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结构,它可以分析,分析之后出来的就不是事实了,而是逻辑原子,或者说一些性质、关系啊这样一些东西。原子事实是最简单的事实结构。然后它通过各种各样的函项、逻辑对象结合成复合事实。我们说“这个是红色的,并且这个比那个高”这是一个复合事实,并列事实。那么还有其他一些,比如析取事实(有没有是争论的),假定有一个断言:“这个是红色的或绿色的”,这样一个命题有没有和他相对应的事实,如果有我们叫它析取事实,或者叫析取连接词(就是说二者得一或者兼顾)。具体有没有争论的问题,罗素认为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因为这样一个命题,如果是真的,只要其中一个命题是真的就行了,如果是假的,那么两个命题都是假的。所以说他的真假不需要外界有一个事实和它对应,分开来看就可以了。相应的否定事实也是有争论的,还有一般事实,“所有人都有死”,通常我们认为是这样的,罗素也认为有,但是有的哲学家认为可以把它分析掉,分析成简单事实的合体,这样一般事实就没有一个独立地位了,这个比较复杂。u原子事实构成复合事实复合事实由原子事实构成,但是有什么样的复合事实是有争论的——有没有析取事实、蕴含事实、否定事实是有争论的。如否定事实是一个否定句,是和否定事实相对应的一个事实,我们说“今天没有下雨”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样一个命题是否定命题,有没有和它对应的事实是有争论的。这是复合事实。u世界由事实构成由复合事实进一步,我们说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世界的结构:有个体+有性质+有关系+有事实。而世界分析到最后是逻辑原子,逻辑原子就是最简单的世界的成分。“这个是红色的”“这个”是逻辑原子,但是“这个”对应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一个点,或者一块区域?如果是一个点是不是绝对简单的,显然不是,和它的立场是有矛盾的。2、原子事实:感觉材料²世界分析到最后的逻辑原子这种最简单的东西。存在的冲突:1)但是一个经验论者:我们经验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复合的,这个点是红色的,这个点也是复合的。所以说我们经验到的东西没有绝对简单的。2)而从形而上学立场:世界应该有那么一个最简单的东西,来作为世界的实体,逻辑原子叫实体。²逻辑原子:感觉材料那么逻辑原子——是感觉材料,其中一部分是,或全部都是。感觉材料,就是所欲,thegivensense-data,(我面对一个对象,这个对象给我一些感觉,这个感觉叫感觉材料,或者说叫所欲)。世界到最后就是一个现象结构,是一些感觉材料的构成物。感觉材料构成事实,这种观点叫现象主义。(他在1914-18都坚持现象主义,世界的结构是现象主义,现象就是感觉材料。)²感觉材料可以作为实体的原因&与传统哲学的区别:成为实体:不生不灭vs独立性传统:像莱布尼兹等哲学家(单子论)认为构成世界的实体(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他的单子也是简单的,但不是一种感觉材料,而是精神性的东西)。莱布尼兹:单子是绝对简单的,必然存在的,永恒存在的。因为它绝对简单,就没有变化,没有毁灭的可能性。罗素:这样一种实体观,这样一些世界构成的成分不需要不生不灭的特点,只需要有分立开的独立的存在性就行了,仅仅要求一个实体的存在不依赖于另一个实体的存在,只要这样就可以成为实体。他的感觉材料就可以这样。关于红色的感觉和摸一个东西光滑的感觉可以独立存在,所以他说感觉材料可以作为构成世界的实体。特点:生生灭灭vs不变罗素:感觉材料的特点:转瞬即逝的。如我看到这样一个红色的点转瞬就没了,是生生灭灭的。传统:这个是传统哲学认为实体不应该是这样的。莱布尼茨,甚至维特根斯坦都认为作为世界构成的实体应该是一个稳定存在的,永恒存在的,甚至是必然存在的,即在所有时间都存在,在所有世界都存在的。罗素认为不必要这样,只需要有互相的独立性就行了。而感觉材料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作为实体。²补充和评价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1)当然,我们说他的原子结构,世界结构的分析,前面讲原子、原子事实、复合事实这样一个结构,不依赖于现象主义的理解,当我们说世界有这样一个结构的时候,可以采取现象主义的理解,也可以采取唯心的理解,各种各样的理解都可以。单子论,如果把他往这个方向来解释的话,也可以这样理解,单子不是一个感觉材料。这是罗素关于世界结构的理解,他的现象主义,世界结构观,也就是他的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的最基本的内容。2)这样一个理解都是通过逻辑分析得到的,通过逻辑分析一步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你可以不接受它,可以改进它,可以批评它,这和传统是不一样的。【摹状词理论】这是一个大的哲学观,在这个大的哲学观之下还有很多独特的贡献。一个是摹状词理论,是关于语言的理解,关于语言表达式、性质的理解。(1)概念:摹状词(thedefinitedescription)就是限定描述语。翻译成汉语是摹状词。这样一个短语所涉及到的事物的唯一的独一个,如果是这样的就叫他摹状词。比如世界最高峰,当今的法国国王,如果有的话就是唯一的。摹状词就是处理包含有摹状词的句子或命题,它的意义怎样理解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是哲学问题呢?最后要联系到存在的问题。(2)举例vs与日常语言的冲突假设有这样一个命题,“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这样一个命题,他包含的主语是摹状词。一般人会坚持一种语言观,认为“当今的法国国王”是一个短语,指称一个事物,这个事物是个秃子。但是问题是当今的法国是共和政体,没有国王,这样的话“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摹状词没有指示,如果坚持一种语言观,认为必须指称一个事物,那么这样的话这个短语没有意义,这个结构也就没有意义。如果一个命题包含一个没有意义的词项,那么整个命题就没有意义。这样的话“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子”这个命题就没有意义。但是我们如果不考虑哲学的观点,退回到日常的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接受这个命题,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但是在一种意义观下是没有意义的。如何解释日常理解和哲学家的意义观的冲突,摹状词理论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罗素说这样一个命题所呈现给我们的结构是一个表层结构,不是真正的结构(逻辑结构是一个真正的结构),在真正的结构中,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短语消失了,而被分析成一些谓语成分。则即使我们在坚持这样的意义观:一个语词的意义即它所表示的事物,相应的分析完了的出来的真正的命题形式也是有意义的。而这样一个分析的基础就是,罗素整个摹状词理论中的关联,就是说当一个摹状词出现在句子中的时候,他是没有一个独立意义的,它是一种不完全符号,或者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符号,是要分析掉的,单独来看是没有意义的。它分析掉之后真正的结构是这样的,就是说:存在着这样一个东西(Y),他是当今的法国国王,并且对于任何东西来说,如果他也是当今的法国国王,那么他就等于Y。日常语言来说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至少有这样一个事物,他是当今的法国国王,并且至多有这样一个事物,合起来就是恰好有这样一个事物。用符号语言就是,存在这样一个x,x是法国国王,并且对于任何y来说,如果y也是这样一个人,那么它就等于x。即首先有这么一个东西,并且至多有这样一个东西。这样分析后,我们看到,当今的法国国王,作为主语的短语被分析成谓语,而作为谓语存在的事物,不需要假定它存在。我们说x是当今的法国国王,这个命题有意义不需要假定有这样一个东西,它是一种性质,这个性质不需要有一个人去意识它,就可以存在。(2)摹状词理论与逻辑原子主义的关系当然这样分析了还不是一个绝对简单的东西,还要接着分析。按照罗素的理论,这样一个结构还要继续分析,通过他的摹状词理论,通过一些其他技巧来分析,分析到最后出现的终极结构,就是他的逻辑原子的结构,从命题角度来说,就是逻辑名称,和表示简单的感觉材料的那么一些符号加在一起构成的一些命题形式,简单命题或原子命题,然后他对应于原子事实。他的摹状词理论不仅要解决冲突,而且服务于他的整个逻辑原子主义的架构。通过语言分析,来分析世界的结构,分析到最后,“当今的法国国王”,它是一个专名,一个摹状词,最后这个the被分析掉了,分析成为一个存在量词和一个全称量词,他的唯一性通过量词来表现,而这个量词又是谓词,所以没有存在论这个称号在里面。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把原来包含摹状词的命题分析成不包含摹状词的形式,罗素说这个形式是他真正的逻辑的形式,最后就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存在一个x,这个x现实可以没这个东西,整个这个命题是假的,但是是有意义的。所以这样一个命题是有意义的假命题,摹状词就是解决这一一个问题,一方面是解决冲突问题,另一方面为他的整个逻辑原子原子主义的需要。这样一个理论,有的哲学家说是哲学的范例,也可以说就是分析哲学的范例。【存在问题】1、哲学的流变罗素把含有摹状词的命题分析成存在的命题。关于存在就是接着弗雷格来讲,弗雷格贡献之一就是进一步澄清,梳理了康德关于存在的一种新的理解。以前哲学家都认为存在是一个谓词,是一种最普遍的性质,所有的存在物都具有这个性质,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存在的性质,这样一个观点。康德说不对,存在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个体的性质,而是呢,他的一些说法比较难以费解。后来弗雷格,通过他的新的逻辑,通过存在量词把康德的说法进一步澄清,就是说存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个体的性质,而是个体的性质的性质,是一种二级的性质。罗素也接受这个观点,并一步应用在哲学工作之中。那么按照他的观点,存在也是一种二级性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性质。但是这样一种理解,是与我们通常关于存在的理解是不一致的。2、与日常语言的冲突及解决:摹状词与存在问题与逻辑原子主义的关系我们说“柏拉图存在”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日常生活中这种话是有意义的。那么这样的话,表面上看我们把存在的性质归属于柏拉图,那么怎么样解释这样一种日常语言的用法和罗素这类哲学家关于存在理解的冲突。1)罗素:摹状词理论(逻辑专名vs通常的专名)来解决。如柏拉图看起来是一种专名,这种专名通常意义上是普通的专名,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名。真正意义上的专名叫逻辑专名。这个柏拉图、毛泽东、亚里士多德等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名,是通常的专名。通常意义上的专名都是要分析掉的,分析为各种各样的摹状词。我们说柏拉图存在,可以说《理想国》的作者存在,有可能是这个,或者说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存在。我们想到柏拉图就想到他的一些性质,然后我们用摹状词把他表述出来。所以通常意义上的专名都是乔装打扮的,用摹状词掩盖了,实际上都是摹状词。当然一个专名可以联系上不同的摹状词。这样的话,如果它是一个摹状词,我们说《理想国》的作者存在,通过摹状词来分析,就是说,存在这样一个东西,它写了《理想国》,并且至多存在这样一个东西。分析之后这个专名就没有了,而且接着往下分析,分析到最后剩下的就是真正的专名。真正的专名是“这个”,“那个”,这样一些指示代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名。这样的专名所表述的东西都是绝对简单的。这样一步步分析,分析到最后就是真正的专名构成的语言结构,这样的语言结构才是语言的真正结构。2)当然他说日常语言都是有缺陷的,多义的,表面的结构不是真正的逻结结构。如果我们能构造这样一种语言,其中没有多义性,每一个语词表述的事物都存在,并且表述的是唯一的事物,那么这个时候,这样的语言是理想的语言。日常的语言是一个人工语言,是有缺陷的,歧义的模糊的,能导致哲学混乱的语言。那么他的目的之一就是构造这样一个理想语言。其中最后出现的就是表示绝对简单的逻辑原子的结构。这是他关于存在的理解,也是以摹状词理论为基础的。3)这些例子都不是独立的,都是他的逻辑原子体系之中。总结:那么他这样做哲学,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做哲学,澄清了世界结构的同时也就澄清了语言的结构,或者说通过澄清分析,来揭示语言的结构,从而揭示世界的结构。这样一种方式来做哲学是科学的工作,因为他不企图一下子给出所有绝对的真理,而是一步步的渐进性的东西,别人可以不同意,进行改进它、批评它。科学都是这样的,一步步的,渐进性的这样一个东西,不像传统哲学,上来就是一个大体系,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而且一般都是全错。他所做的哲学不一样,方式是科学的、工具是逻辑的。在《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有这样一段话——通过如下方式逻辑的研究变成了哲学中的核心的研究(也就是他所说的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它为哲学中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正如数学为物理学提供了方法一样。从柏拉图一直到文艺复兴为止,物理学和哲学一样没有什么进步,是因为是模糊的、迷信的。但是由伽利略对事实的崭新的观察和后来所做的数学的处理,物理学变成了一门科学。那么今天,哲学在类似的转变中,在同时获得了新的事实和逻辑方法之后,它正在成为科学的。他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和后来说的科学哲学不一样。那么这样一种哲学叫逻辑原子论,也叫绝对多元论。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他说这样一种哲学一方面是原子性的,原子性的意思就是承认世界的复多性和差异性、实在性;另一方面又是逻辑的,那么他使用的方法是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来的东西是逻辑的原子,而非物理的原子。(世界实在的观点vs逻辑分析的方法: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承认这种崭新类型的哲学当时并没有多少拥护者,但是他相信他代表了哲学的真正的方向,代表了哲学的未来。在《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的最后,他写了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他的愿望,就是他的哲学刚刚初创的时候,通过弗雷格的新的逻辑,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从事哲学,有了一些结果。当时他认为和古典的传统,进化论的传统还比较弱势,但是代表哲学的未来。他说“现在就信心百倍的谈论哲学中进一步的前景未免草率,我认为为了在不远的将来,为了确保哲学超过哲学家们迄今为止所达到的成果,那么唯一的条件是造就这样一个学派,其中的成员既接受过科学的训练,又具有哲学的兴趣。他们不受过去的传统的钳制,不受这样的哲学家所使用的文学性方法的误导,他们所有方面都复制古人,但是只复制他们的优点。他说要造就这样一个学派,这就是后来的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学派后来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的。一直到现在为止,主流的哲学家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做哲学。所以他这种宏愿可以说完全的实现了,当然不一定是健康的,但是肯定是事实。思想的后承与发展维也纳学派:1有意识的以这样一个理想的方式来从事哲学研究,他们都有科学的训练,首先是一个科学家,其次有哲学的兴趣2他们使用分析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参考科学的进步来做哲学;与之相对,古典的传统,进化论的传统,他们做哲学的方式,或者敌视逻辑,或使用旧逻辑,一般说来都敌视科学,然后他们使用的方法不是逻辑分析的方法,而是文学性的方法(literarymethod)——文学性:像文学家一样,喜欢狂想,不喜欢分析,认为可以一下子把握世界的本质,甚至成为事物本身,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种方式做哲学,罗素说不是一个健康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个过时的,一个没有前途的做哲学的方式。他在导言中还进一步澄清这样一个文学性方法的意思,就是说像文学家一样写作业、做哲学,像诗的语言,模糊的、情感的、体验的,这样一种方式。他的方法也是后来分析哲学家,直到现在主流哲学家做哲学的一种方式,讲究逻辑分析,重视科学的进展,讲究论证。当然历史上绝大部分哲学家都讲逻辑分析讲究论证的,只是一些哲学家不重视逻辑分析不重视科学。一些哲学家,在柏格森那里把他整理这样一种方式。当然罗素没有讲到的是当时海德格尔没有作为哲学的主要代表出现,是后期罗素批评的潮流。后来大陆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对立是两种做哲学的方式的对立,当然也不是截然对立,一个哲学家并不是只用一种方式,实际是表现为人的两种兴趣,有时候一个人可以体现为两种兴趣,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兴趣。不是对立的,但是可以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维特根斯坦实际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这就是罗素和弗雷格基本的观点。讨论: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1、起贤: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罗素是否也否定。这是个争论的问题:辩证逻辑有没有这样一个东西,怎么去理解,这和通常的逻辑有什么关系,但是西方主流认为黑格尔的辩证哲学那个不是逻辑,逻辑只有一种,以前是亚里士多德,现在是现代逻辑。逻辑的基本层面:探究研究有效推理的一门学问。什么叫有效推理,前提假定正确,这样的一些推理有什么有效的形式,这是大家都接受的。怎样做这样一个工作呢,日常语言肯定是有缺陷的,符号语言比较精确,一个符号就一个意思。至于除了这个逻辑还有没有其他逻辑,是个争论的问题。但黑格尔的那个不太争论,有好多逻辑不是逻辑,就好像有很多种哲学不是哲学,比如人生哲学。所谓的那个辩证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看法,至于能不能接受,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2、乐琦:逻辑原子构成原子事实,又说原子事实是由纯粹的逻辑分析所得。那么他们的过程哪个先哪个后,或者说……就说世界的结构,我们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哲学家的角度来说世界的结构,和从科学的角度,像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啊,需要一些仪器、手段啊,这不是哲学家的工作。哲学家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世界的结构。分析到最后,说世界的结构必须到一个终点,有一个绝对简单的东西,分析到那没法再分析了,这个就是逻辑的结构。3、乐琦:要分析的是不是现实世界本来这个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分析的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这个结构当然我们有个日常的理解,日常理解桌子椅子像个大筐一样,是个大全。这个是一个理解。那么科学家是一个理解,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古典的原子论\单子论\唯意志论\逻辑原子论都是不同的理解。世界到最后是由最简单的东西构成。那么这个最简单的东西是什么?罗素认为是感觉材料。乐琦:为什么说并列事实存在,而析取事实不存在他判断命题的标准是看相应的命题结构。我们说命题是有简单命题,复合命题,复合命题就是由连词构成的命题(否定\和\……)那么如何判定有没有相应的复合事实?看这个命题为了成为真的,需要些什么命题。我们说并列命题之所以为真的,我们说“今天是晴天并且我们在这里听课”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是真的就需要两个命题都存在,如果两个命题都存在我们就说这个命题是真的。然后析取事实不一样,析取事实说“或者我们在这里听课,或者今天是晴天”这样一个命题为真,只需要其中一个支命题为真就可以,不需要有这么一个独立的,独立于这两个支命题所分别对应的有可能不同的事实的之外的那么一个独立的事实,来设定它,然后才可能解释这个复合命题的真。如果不需要这个,就不需要这个复合命题。乐琦:否定事实否定事实,罗素也承认有否定事实,但是比较复杂。“这朵花不是红色的。”我们假定这朵花是绿色的,那么这个命题是真的。一般的说法,一个真命题要解释它是真,就需要一个事实和它对应。问题是世界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事实包含否定词。罗素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世界中和“不”相对应的逻辑对象。世界中不仅有桌子椅子红色还有逻辑对象,是和逻辑连接词所对应的东西,“不”“并非”“如果,那么”,罗素认为世界中有这种对象。弗雷格和罗素在1914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之前认为有这样的逻辑对象,逻辑就是研究这些逻辑对象的规律的。1913年之后,维特根斯坦提出不存在相应于“不”的逻辑对象。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那么如何解释否定命题的真。罗素比较矛盾,他倾向于有这个东西,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有的,它相应于肯定事实的不存在。“这朵花是红色的”的不存在就是否定事实,显然“这朵花不是红色的”这样一个事实肯定存在否定事实,但肯定不同于“这朵花是绿色的”,否定事实是有的,但不是“是绿色的”这个事实。还有“如果,那么”还有所有人都是有死的,和苏格拉底是有死的这两个事实是什么关系,“苏格拉底是有死的”有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所有人都是有死的”是否有这样的事实,如果有的话什么来对应“所有”这个词。显然按照罗素的理解,以前的理解有这样和“所有”对应的成分。后来维特根斯坦说没有这样一个成分,如果没有如何来解释“所有人都是有死的”这个命题所对应的那个事实。乐琦:罗素1913年之前的观点说逻辑对象是抽象的,不能通过感官来握的,要通过逻辑直觉。直觉有两种,一种是经验直觉,认识感觉材料;一种是和它相对的逻辑直觉,认识逻辑对象的,类似康德的理智直观。但是康德说上帝才有理智直观。罗素前期认为每一个人都有逻辑直觉,逻辑学家通过逻辑直觉认识逻辑对象,发现逻辑规律,这是逻辑学家做的事情,这样一个观点和他的经验主义的立场是矛盾的。有没有否定事实难以理解,怎样理解真的否定命题和假的肯定命题,怎样理解它们的意义,比较复杂。“今天是阴天”这个命题是假的,那么怎么解释它的意义:反过来,“今天不是阴天”这个命题是真的,但是世界上没有“不”这个东西,怎么来解释。罗素、弗雷格、维特根斯坦都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张乘:这个肯定是独断论的,形而上学立场肯定是独断论的。世界的结构分析到最后,肯定需要有这么一些最简单的东西,没有构成成分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要假定最简单的东西,维特根斯坦说只有用绝对简单的东西才能保证世界的结构,稳定的本质结构需要绝对简单的东西来保障。复合的东西是有变化的,可以生灭的,这样的话世界的结构是变动不居的。世界结构应该是稳定的,稳定的就要求有稳定的基础,绝对简单的东西能提供这样一个基础。这就要通过逻辑分析来得出。为了分析世界的结构要分析语言的结构。分析总是分析不出来这样一个结构,分析出来的总是复合的,我们是不可能经验到一个绝对简单的东西的,这样的话从认识论上有一个要求,承认绝对简单的东西我们经验不到,但是从形而上学上也有一个绝对简单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两种要求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一般哲学家都有这个问题。认识论的立场和形而上学的立场是有冲突的,在柏拉图那里也有这个问题。共相的世界、理念的世界也无法经验到,但从形而上学立场必须有这个东西。不然的话没办法解释经验世界罗素肯定是经验主义者,他的基本立场都是经验主义的。但是在大的经验主义范围之内,有一些问题是和他的这个立场相冲突的。但是莱布尼兹首先肯定是个理性主义者。一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和一个纯粹的经验主义者都是没法解释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只是说强调的是哪一部分而已,没有不承认任何理性成分的经验主义者。现西第十一周前期维特根斯坦l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逻辑哲学论》的背景及其影响:前期,在罗素和弗雷格的影响下发展,主要把二者奠定的思想贯彻到极端,再加上自己的关于人生的思考,起形成自己的前期哲学框架。l《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这本书一共是7个主要的论题。1:谈世界,谈世界的结构。以往的逻辑:世界是什么样?世界是由一些东西构成,有性质、有关系、主要是个体,那么桌子、椅子、人、动物等等。维特根斯坦的逻辑:传统的思路问题在于:对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回答只是给出一些东西,说世界有桌子椅子,有黄色绿色等等。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还要把这些东西连起来形成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就是事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应该给出一些事实描述,这些事实描述就是对世界的结构的分析。首先分析出来的一个成分:世界是一个是事实的总和。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是所有实际情况,也就是所有事实,世界就是事实的总和。这些事实不是没有关联,把这种思路再往下贯彻(维特根斯坦自己没有说),我们应该进一步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事实(thegreatfact)。一种关于世界事实结构的理解:世界上只有一个巨大事实(greatfact),这些事实之间有关联,这些关联构成一个复合事实,复合事实到最后就是一个最复杂事实,就是世界。所以世界是一个巨大的事实。2:继续分析世界的结构,然后提出世界作为一个事实结构,最后分析成基本事实。基本事实大致相当于罗素的“原子事实”,结构上差不多,当然有不一样的地方。3:问题范围变了à谈我们关于世界的认识,这样描述: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世界中的一个分子,人就是普通的人,一个经验主体。一个经验主体也是事实结构,一个人也是一个结构物,这个结构物实际上也是一个事实结构,这个事实结构最后分析成对象的结构,就是最简单东西的结构。作为一个特定的个人,作为一个具有认识功能的人,对世界具有反应、认识、感知。人和世界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被表现为每一个个体的精神之中,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种描画,一种思维的过程。思维过程就是我们心灵对世界进行表现和描画的过程。第三个问题主要是谈思想的结构,这个思想代表所有心的内容。4:转到谈命题。他遵循传统的思路,思想是内在的内部世界—心灵中的某种东西,别人是看不到的,要表达于外以与别人进行交流,就要使用一种工具,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要谈语言的结构。命题是什么?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是表达思想,反过来说就是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5-6:谈语言结构的分析问题,语言具有怎样的结构?语言的本性(thenatureoflanguage)?语言怎么做事情?得到的结果:语言的命题是思想的逻辑图像。逻辑图像论:思想的命题是一个一般的结构。命题是什么?答:命题的一般形式是“事情是如此这般的等等”。第五、第六个问题得出结论: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我们对语言进行分析,分析到最后,那么它能做些什么事情,能做的事情是有范围的,只能描述世界中的事实,表达思想,然后,如果说可思的东西,那么事实世界之外还有东西的话,那么这个领域中的事情就是语言不能进行描述的,那样一些东西叫神秘的东西。语言的界限就是是世界的界限,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我们所描述的世界,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神秘的东西。这个东西是语言不能涉及到的领域,这是在6.6.2说的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所有实际情况(1)实际情况,事实,是诸基本事态的存在(2)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3)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4)一个命题是诸命题的一个真值函项(5)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这是命题的一半形式。(6)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必须以沉默待之。(7)以上这个断言也是他最有名的一个说法。7:是有一些不可说的东西,作为语言界限的东西,作为界限的东西,哲学家有一种冲动要说它。结果就是一些没有意义的话,包括他这本书中前面说的话也都是nonesense。其他类似的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以上是他基本的结构。首先分析世界的结构,之后分析思想的结构或者心灵的结构,然后分析语言的结构,分析完之后,世界、心灵、语言有个同构的结构。所以心灵能表现世界,语言能表现心灵,语言能表现世界,然后他们都由一个界限,这个界限也是同构的。到最后有一个神秘问题。图示:世界结构à思想(心灵)结构à语言结构à世界、心灵、语言同构,心灵和语言能表现世界à语言界限à神秘领域1-2:世界的分析罗素的世界结构:事实论结构,基本事实,原子事实,最后有一个逻辑原子。这个说法受维特根斯坦1913年文章的影响,但结果不太一样。维特根斯坦对世界是怎样的分析。第一点:世界是有一个稳定的结构的(罗素也说世界的结构有一个稳定的结构),这个稳定的结构是由一个同样不可毁灭的东西来保证的,这种东西就是他的意义上的对象。结构à对象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对象:世界分析之后一个最简单的东西,然后是没有生灭的,所以是永恒的,同时又是必然存在的,就是对所有世界中必然存在的东西,这样一种东西是不会毁灭的,在所有世界都会实现的,所以它在极端意义上说就充当着世界的实体(substance)。对象à世界的实体传统哲学中的实体,不同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亚里士多德:实体是通常意义上的个体(individual)。后来观点变了,本质充当实体。笛卡尔:世界有两种实体----心灵和物体(mindandbody)。洛克:实体是我们看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有一些性质,这些性质的承载者就是实体。洛克对笛卡尔意义上心灵和物体怀疑,说笛卡尔的物体是我们知觉不到的。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的单子也是一种实体。维根斯坦说世界构成的东西也是叫实体。关于实体的特点,他把传统的实体的理解极端化,得到对象的概念。他预测世界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在这种预测之下,找到一种东西满足这种预测的就是对象。中间的结构就是世界的事实,然后就是事实结构,然后就是事实的总和,事实就是基本事实,基本事实就是最简单的事实结构,大致相当于罗素的原子事实,基本事实的结构就是对象的结构,对象的配置就是基本事实,最后事实就是基本事实构成的。图解:世界的结构à事实à事实的结构à基本事实à基本事实的结构à对象对象首先构成基本事实,怎么构成?从传统哲学中谈论个体的性质和关系问题来看,就是说对象的配置构成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是最简单的事实结构,世界是由基本事实构成。基本事实最本质的特点:互相独立(维特根斯坦比较独特的地方)。世界由基本事实构成,基本事实特点就是互相独立,所以世界到最后是由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不可分析的事实结构构成的,这些东西互相独立,即一个基本事实的存在不依赖于、不取决于另一个基本事实的存在。世界上就是一些独立的,并没有因果关联,也没有逻辑关联的结构物构成的。对象的配置的构成的基本事实,和传统哲学一和多的问题。对象是什么东西?对象是绝对简单的东西,因为绝对简单,所以它的特点的结果就是:不生不灭的。没有毁灭就没有创生的问题,可毁灭的东西必然是创生出来的。绝对简单的东西因为它最简单没有结构,所以是没有毁灭创生问题的。只有有结构有复合的东西才有这个毁灭的问题,一个桌子有一个结构,然后我们把这个结构拆开,那么这个桌子就不存在了。绝对简单的东西没有结构,就没有毁灭的问题。对于绝对简单的问题,按照传统哲学的想法就会说对象必然没有结构,它就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东西。比如莱布尼茨的观点:每一个单子都是孤立的,虽然很多。维特根斯坦不是这样:虽然绝对简单,但不是孤立存在,一个对象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须要处于与其他对象的这种配置的关系,或者说这个结构之中,这个结构就是基本事实,对象对于基本事实之外是没有这样一个对象的,对象的存在的本质就在于它存在于一些特定的基本事实的结构之中。维特根斯坦:一个对象的特征是绝对简单,另一个特征是本质就在于它出现于其中的基本事实的可能性之中。所以它的本质由基本事实规定。没有这个基本事实就没有这个对象,对象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基本事实结构之中。传统哲学观关于实体的理解的思路:绝对简单的东西是绝对孤立的。维特根斯坦: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对象是绝对简单,但是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于特定的基本事实的结构之中,而且是特定的包含它的基本事实结构,可以说构成了这个对象的本质,这样一个特点继续往下推的结果是一个很极端的一句话:每个对象都把握住整个的空间。如:A-B-D-EA-C-D-FA是一个对象,它的规定就意味着A-B-D-E的结构之中,独立于这个A-B-D-E结构就没有A这个东西,那么,每一个对象都这样子,按照这样一个说法推,推导最后:每一个对象的存在都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存在,因为一个对象的存在是没有生灭问题的,这样的话,假设世界只有两个对象,那么这两个对象肯定是共生的,它的结构就意味着永恒存在,必然存在,这样一个理解:每一个对象的存在就意味着所有对象的存在,然后每一个对象的存在都存在于特定的事实结构之中,这些事实结构是由对象构成的,往下推,每一个对象的存在都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存在,每一个对象的存在都“伸手握过去”(durchereifer),每一个对象的存在都意味着把捉着整个的逻辑空间,一个对象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存在。每一个对象都通过其他对象的结构关系来把捉整个逻辑空间。逻辑空间的概念:逻辑空间由基本事态构成。世界是事实构成的,事实就是基本事实构成的。和基本事实相对的概念就是基本事态。事实是什么?事态的实现、成立。事态是一种可能性。基本事态就是一个可能情况,基本事态如果实现就是基本事实,事态的实现就是事实,所有的基本事态也是互相独立的,所有的基本事态作为整体构成的范围就叫逻辑空间。逻辑空间是所有的可能的基本事态构成的范围。这些基本事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下去,无情无尽的基本事态,有一些可以一定实现,这些可以一定实现的基本事态的总和就构成一个可能事件,因此可说逻辑空间是由所有可能事件构成的范围。现实世界(reality或者实在)就是众多可能世界的一种,就是有无穷的可能世界,有一种实现出来了,成为了我们现实的世界,然后这个现实的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可能世界就是由可能事态构成的。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整个逻辑空间,任何一个可能事件,最终都同样绝对简单的对象构成的,任何可能世界最终的构成实体都是一样的,都是对象。比如说,假定现实的世界,分析到最后,就是对象,其他的所有可能的世界也都是这样。只是他们的配置方式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这样意义上就是说:对象是必然的存在物。类似的说法:信教的人说上帝是必然存在物,必然存在物是在所有可能世界都存在的东西。对象也是类似于上帝的东西,构成我们现实世界的对象也是其他可能世界的构成物,所以对象也是类似于上帝的东西,是一种必然的存在物,共存于所有的可能世界。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你无论用什么方法设想世界,世界最后的构成基础都是一样的,都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东西,都是对象。对象构成基本事实,最后构成事件。对象怎样构成基本事实?按照罗素的理解,有一个结构物,有一些成分,这些成分以特定的方式关联在一起构成这个结构物,这种关联关系叫形式或者结构,按照他的说法,a-b-c,这是基本事实的结构,他们的形式就是“()-()-()”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样一种形式,就是去掉实质内容之后留下的那个框架的形式或者结构。对象构成基本事实,也就是说对象出现于特定的结构之中。除了对象之外,还有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对象出现于其中的结构。这样的话,世界最后的构成成分除了对象之外还有一些逻辑形式或者结构。世界就是对象+空位。罗素观点的问题:一个事实的逻辑形式就是把那些个体去掉之后的空框,这样的一种理解有一个问题就是陷入无穷后退。假设有框子,把对象放进去之后就是事实,但是它怎么构成的?假设a-b-c这样三个对象,出现在一个结构之中,构成一个基本事实,但问题是a、b、c如何出现于其中,往下推,在a-b-c之外还需要一个结构物,这个结构物把这两个东西关联,这样就会无穷后退。维特根斯坦不承认上面的观点,他认为并不存在独立于对象之外的结构,而是反过来,对象本身就包含着这些结构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对象的本质就在于有这么一个结构。对象出现一对结构之中,出了这个对象,这个结构就没有了。这个结构的存在就意味着这个对象的存在,反过来,这个对象的存在也就以为着这个结构的存在。传统的思路在罗素《什么事逻辑》那里就很明确,什么是事实逻辑?命题形式?罗素有一个观点,这些成分出现在这个结构之中,就出现了一个结构,把对象去掉就是一个逻辑形式,但是这样一种形式是导致无穷后退。怎样避免这样一个思路,其中一个办法,在对象的本质就有这么一个结构,这个对象的本质就意味着他曾经出现于a、b、c这样一个关联中,但是除了这个abc之外没有这个结构。除了对象之外没有结构,这样就去掉了无穷后退的可能性。这样一种解决办法非常巧妙。他的一个通用的表现就是解决了传统哲学个体、性质、关系问题。一个事实什么样子,一个个体具有一个性质a,红色的,这样一个事实就意味着a这个体就是红色的,按照plato的说法就是a分有红色的共相,但问题是a怎样分有或者例示红色的性质?我们怎么解释这种关系的存在?本来是两种东西,其实如果你把红色像plato那样看做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共相,然后独立于个体事物存在的东西,然后a是一个个体事物,完全不同的两类东西怎么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个体怎样拥有理念世界的理念?即使像亚里士多德不承认作为共相的性质,只承认内在于为个体事物所拥有的性质,那么这种关系还是需要解释,就是从a怎么样拥有红色?如果你这个a和红色本来是两种东西,然后这两种东西怎么样介入或者例示这种拥有关系?罗素的思路是“()是红色的”,先有这样一种性质,这个性质就是涵象的一种,它有一个空位,这个空是个体事物可以填进去。弗雷格的思路也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个体和性质的关系问题,性质和关系有一个空位是不饱和的,但是还不彻底,为什么?按照他的说法,每一性质,每一个关系都有空位,前一个东西并这个对象,那么这还是两种东西,那它们关系怎么建立起来的?还是会无穷后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刚才维特根斯坦作的工作,就是性质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样一种纯然外在的东西,不是先有性质,有空位然后填空,而是,每一个个体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一些结构,它的存在就意味着存在这样一些结构,并不是说像通常的理解,一个个体出生了,那么出生了之后有一些性质,而是这个个体的出生就意味着这些结构的出生,所以并不是说先有结构孤立地存在。而是结构的存在就意味着个体的存在。这种对传统个体和性质、一多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一种巧妙的思路。维特根斯坦解释中一个争论:对象到底是什么?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前期的维特根斯坦解释者中的争论。对象到底是个体,还是性质这样的关系?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世界分析到最后只有一种东西,是基本事实的结构----对象,没有说有性质或者关系,对象到底包含不包含通常意义上的性质或者关系?争论很长时间没有结论,一派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对象只是指个体,另一派还说包括传统的关系和性质。这个争论没有意义,因为他的对象,就是说世界分析到最后只有这么一种东西绝对简单,而且另一个特点:类似于通常意义上的性质和关系,它必定要出现于一个结构之中,独立在这个结构之外并没有它的存在。通常意义上的争论都是以通常对世界的划分为基础,通常世界的划分就是:世界上有个体、性质、关系,然后它们几种类别的事物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但维特根斯坦的对象根本就不是概念结构之中的东西,不是传统的个体,性质,关系的概念框架之中的东西,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框架。所以不能说维特根斯坦的对象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体性质之下的概念,完全是两种思考世界的思路。3:维特根斯坦关于心灵的看法:分析完世界之后,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世界的结构理解。这个理解是为了解决语言的问题,语言的本性,语言能够做什么事情的问题,(语言的)对象是什么结构。思考完世界的分析之后,就过渡到心灵的结构的分析。世界结构之中,人作为一种独特的事物的类,有自我反省能力,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智慧生物,之所以是智慧生物是因为它有心灵。按照通常的理解,有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划分。心灵和客观世界的划分。心灵的理解,典型是笛卡尔的理解:世界有两种实体,心灵和物体完全不一样。心灵的绝对简单的有自我意识的东西,特点是思维或者说没有广延。物体的特点是复合的是有广延的,占有空间位置的,是有延展性的,有长宽高的。两种东西完全不一样。心灵比较奇特,定义成人之为人的本质方面,心灵的特点是绝对简单,按照笛卡尔那个理解的“自我--I”,我---行动主体的我,道德主体的我,认识主体的我,就是心灵。心灵在每一个个体之中具有本质的地位。康德反对心灵不是这样一种绝对简单的自我,而是统觉。维特根斯坦沿袭康德的说法。大家都怀疑有没有笛卡尔理解心灵是绝对简单的实体,一般都否定。维特根斯坦也是,他最后说:心灵不是简单的,心灵是有结构的,心灵是思想的结构,思想结构也是一种事实结构,最后分析成思想的元素,思想元素也就是一些心理成分,一些简单的不可分析的心理成分构成思想,思想构成我们整个心灵。思想作为一种事实,是对于身外事实的一种反映和描画,思想在这种意义上是事实的逻辑图像,我们作为一个有认知功能的主体,对世界做出的反映、描画,然后这个过程就是思想,思想是一种结构。思想的过程就是心灵事实,表现、描画另一类事实的过程,结果就是逻辑图像。逻辑图像的问题:首先讲心灵的,一般的图像都是空间的、物理的图像。心灵的观点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图像,而要在前面加上“逻辑”两个字来限定,所以他解释思想和语言的结构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图像说,而是逻辑图像说。通常意义上的图像都是空间的,立体的,或者平面的,然后一种物理形式表现另一种物理形式。逻辑图像论则是一种抽象结构,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图像,我们说今天是晴天,“今天是晴天”这句话以及对应的思想就是它们对应的事实的逻辑图像。为什么是逻辑图像说?因为它们的结构都一样,思想所对应的事实,我们的语言结构都是同构的,由一些成分构成,这些结构同构,所以我们的思想能描画事实,我们的语言能表达思想,这就是他的逻辑图像说。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逻辑图像说的基础在于构成图像的东西是有结构的,正如他所要描画的东西一样都是有结构的,这些结构的相同性保证了一个能够描画另外一个,那么逻辑图像就是在不同的事实之间构成的关系,他说这个思想在这种意义上说表现了事实的逻辑图像,就是因为一个思想跟那个事实的要素相同,这些要素之间采取的结合形式、结构也一样,所以一个主体发现这两个结构一样,所以用一个表现另一个,结果就是逻辑图像说的出现。4:我们有了思想之后,作为内在的东西,别人不知道。为了让别人知道,就要表达出来,表达的结果就是命题。命题就是表达思想的符号形式,一个命题为了表达一个思想,要有一个结构,而且这个结构和思想的结构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就说一个命题能够表达一个思想,那么由于命题这个意义上说思想的逻辑图像,进而可以说是这个思想所描画的事实的逻辑图像,这样就是说思想首先被命题表达,然后命题反过来描画事实,这样一种说法就是逻辑图像论:首先是思想结构,思想的通用,进而由逻辑图像论来表达我们语言的作用。语言的命题也是一种逻辑图像,用来描画实在和事件。要注意,他的思想和他的命题也是一种事实,而且最终说来,思想命题的结构最后都是对象的结构。这几种东西都是复合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种事实描画另一种事实的关系,而不是我们主观世界中的东西不是事实,然后思想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描画实在。不是这样的!它们都是事实!因为它们都是由同样的东西----对象构成的。人作为一种主体的构成的基础、元素和桌子椅子的都是类似的,都是对象。在探讨语言的问题的过程之中,他谈语言的结构,在这个结构分析过程中,他大量运用罗素关于逻辑语言的结构的理解来解释日常语言的结构。弗雷格和罗素的命题的结构就是真值函项结构。真值函项就是指命题函项(弗雷格时讲过)。这样一种函项的意思就是指这样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值和结果都是真值。比方说p∨q这样一个结构就是真值函项的结构,因为进入这个结构之中的p和q最重要的就是真值,真或假。构造这个命题,是想表达一个真或假的东西。进入这样一个或者的结构中,就是有真假命题,而他的结果也是有真假的命题。这样一种函项就是命题函项,一部分命题是真值函项,命题函项还有这样的结构:“()是红色的”,这样的函项也是命题函项,但是他的取值是一个个体,是一个对象,那么就不是真值函项。真值函项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命题函项,在弗雷格的逻辑中,基本的部分叫命题逻辑,按照弗雷格的理解,命题函项中的“命题”都是真值函项结构。维特根斯坦把这样一种思想(弗雷格和罗素关于命题逻辑的语言结构的理解)移植到日常语言中。日常语言也都具有这样一种真值函项结构,最后都是一些真值函项结构,那么他的意思就是要表达这样一种断言:日常语言中的任何一个命题,经过分析,最后都能发现它是一个以基本命题为基础构造出来的真值函项结构。就是说,任何一个命题,不论它多么复杂,也不论他多么简单,分析到最后都是以基本命题构造出的真值函项的结构,基本命题就对应着基本事实,最简单的事实结构,表达最简单的事实结构的基本命题,一切命题都是以基本命题为基础,借助于一些逻辑常项,它的这个“或者、并且”等真值连接词构造出来的,这样一个结构就是他关于我们日常语言结构的理解,日常语言的本质结构到最后就是基本命题的结构,基本命题的结构就是真值函项结构,这个真值函项命题结构都最后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真值函项由基本命题构成,基本命题对应的是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是彼此独立的,基本命题之间也是彼此独立的,当然可以通过联结词来联结,形成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最后就是真假项。基本命题就是由名称构成,名称就是对象的对应物,世界到最后是对象的结构,对象的结构在语言之中反映出来就是名称的结构,名称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符号。然后,他和对象是一种补充,他是世界中的对象,实际上名称本身也是一种对象,他是绝对简单的东西,然后这种东西,我们用他来表示表示/指称另一种对象,然后名称的结构构成基本命题,对象的结构构成基本事实,一步一步对应,无论是简单结构还是复杂结构,从命题来说都对应于事实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分析就是语言结构分析,真值函项的结构,以这样一个分析为基础,他论证了我们语言的任何一个命题只要是有意义与实际有关的,都是图像,都是描述世界中的事实的。这种分析基本是沿着弗雷格和罗素的思路往上走,但是最后的结果和罗素不一样:世界的分析,然后分析世界à分析心灵à分析语言,最后分析他们都是同构的。因为是同构的,所以心灵能表现世界,语言能表现心灵,必然也能表现世界,然后形成逻辑图像。在做完这样一个结构分析之后,他问:在这样一个意义世界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他说还有,就是神秘的世界这个领域。这个东西是超脱于世界结构之外,当然也是超脱于心灵、语言之外,就是不可思不可说的东西。可思的可说的只能是世界之内的东西,只能是事实结构,他们同构,这个之外的领域就是世界的界限,也是语言和心灵的界限。这就是和分析哲学完全不一样的,是他的另一类思考,是他关于人生的思考。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进入哲学之前,思考的是人生的问题,即使他进入哲学之后,学了数学和逻辑,那么他思考逻辑的基础,思考语言的问题,也是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并行的。最后的结果:世界之内有事实结构,但是他提出作为一个经验主体,一个个体,这其中生活会遇到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生问题,这个问题最后导致的是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们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人生的意义?他说这个意义在世界之外,是神秘的事物提供的的。至于这些神秘的事项是什么有不同的争论,在我(韩林合)的解释之中有一个系统的处理,这个处理的基本结构就是说,这个神秘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就是要诊断人生问题到底怎么出现的,是一些什么问题,然后怎么出现?按照他的理解,人生有一些结构,这些结构就是说,安全的问题,自由的问题,幸福问题还有善和美和永恒的问题。就在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之中,一切都是偶然的,偶然的结果我们不可以期预,不可预期对于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办法预测自己的安全,也没有办法造福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自由,找不到幸福,按照他的意思就是绝对的幸福,不是相对的幸福,相对的幸福就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有一些欲望和要求,这些一定的欲望和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努力,通过一些原因满足了实现了,就感觉幸福了,但是这种幸福是短暂的瞬时的。所以人的人生整个好像是悲观的结果,维特根斯坦说人生中只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要追求一种绝对的幸福就要到世界之外去寻找答案。安全也是一样,有绝对的安全和相对的安全,绝对的安全是没有的。自由也一样,自由是受限制的。永恒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是生命体最后都是要毁灭的。当然死亡的问题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使其他问题都解决了,死亡问题还是要面对的,也是哲学家思考的最后不可解决的问题。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些问题构成人生问题。这些答案,绝对的幸福、安全、自由就要到世界之外寻找。那么怎么达到?就要到他说要通过绝对意义上的,无条件的接受一切。中国哲学的术语呢,庄子的一种说法:无条件的接受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一切,另一种说法就是无条件的和世界一致。所有的人生问题最终的根源只有一个,就是和外面的东西达成一致,你有一个要求、一个欲望,然后现实条件不能满足你的要求甚至往相反方向,把你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强加给你。所以一切的人生苦恼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唯一的,就是使得自己无条件的每时每刻都能够和外界达成一致。怎么做到达成一致?就是去掉自己的要求,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去掉的话,把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无论发生什么都看作是符合自己的愿望的,把自己的意志等同于世界的意志,这样就总能达到和世界的一致。如果达到这一点,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就是世界。这样的话一切人生问题都解决了。怎么解决维特根斯坦有一些内容,但没有论证,老师有一个论证:假定世界有一个东西,世界里发生的任何都东西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如果你自己一个个体,本身是世界中的一个分子,如果在世界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够像世界本身一样无条件地介绍,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分子,那么在某种程度来说,我就是世界。这不是一个逻辑论证,而是一个类比论证,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大致给出一个论证。结果:我就是世界。如果我就是世界,世界的意志就是我的意志。那么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就是我所希望的。那么都不会超出于我的要求之外,那就是具有绝对性的幸福。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使你快乐,无限地快乐。用庄子说法就是“乐全”。《至乐篇》中说什么叫至乐?我们通常说有幸福就是快乐,那么相对的愿望满足了就是快乐。他说这个是一般的世俗的快乐,叫“得志”,“志”解释成财富,能力,庄子要追求的快乐就是至乐,不是相对的快乐,一般的快乐相对于苦,至乐超越了快乐和苦之外的状态,就是乐全,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快乐就是乐全。这和维特根斯坦说的一样:把我的意志去掉,然后接受世界的意志,假定世界的意志,世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不是违抗世界的意愿的,当我的意志成为世界的意志时,世界发生的事情也不会违抗我的意愿,世界发生的事情就是我的意愿。庄子的解释,通过“安命”达到我同于世界,我就是世界的结论。在这种结论之中,所有的人生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但是,解决的方式就是和世界同一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一个生存状态,按照维特根斯坦是在世界之外的,意思就是:假定一个人达到绝对安命了,达到物我为一了,这种状态之中,它的生存状态完全和普通人没有达到这个状态之前的我的生存状态时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神秘的东西,作为意义主体,我是处于世界之外的。一旦有一个人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和世界同一的状态,那么他的生存状态和他以前的那个完全不一样。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生存于一种全新的世界之中,这种全新的世界结束了他以前作为万物之中的一份子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这种意义上说我和世界同一的我,生活有意义的主体处于世界之外。那么所以说,这是一个比喻的意义,所以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世界之外,人生的意义乃至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那么这样一个领域是神秘的领域,为人生问题提供答案的领域,是不可说的,是世界之外的。因为语言只能说世界之内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世界和语言和思维都需要结构的,但是神秘的东西-----我就是世界,没有结构,那么当然他说的为什么没有结构不是特别清楚。大致可以断言:我和世界同一的状态,这之中是没有区分的,没有结构的,语言能言说的是有结构的东西,所以不可说,思维也是一样,思维也是有结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庄子:维特根斯坦这一套思路和庄子非常像,和庄子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他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庄子当然不可能达到。庄子有一些是直觉但没有论证。关于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结构,以及所谓达到的解决人生问题的状态和庄子很像,当然庄子的人生的思考比维特根斯坦彻底地多。安命:安命要绝对地无条件地去掉一切。庄子继续往前推,人作为万物中的一个物件,怎么能够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如果说我们眼中充满了各种区别,好的坏的,大的小的区别,另一个人说你要安命,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发生好的事情你要接受,坏的事情你也要接受,那么这个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我们再给他进一步往前推,就说你怎样才能安命?前提就是要“齐物”,就是世界上并没有这些区分,什么大的小的,丑的美的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分。庄子的世界:没有区分的世界。“齐物”不意味着没有区分,齐物就是齐同万物,万物还是有区分的,还是有大和小的类别在里面,齐物终极地往前推就是达到“至一”,至一的结论就是:任何区分都没有,不是说有大和小的。最极端的结论:我和外物的区分是没有的,外物和外物的区分也是没有的,这就是“至一”,怎么样达到?齐物的前提就是心斋,为了达到齐物论,就要做到心斋,心斋就是心死,心死就是要我们的区别心杀死。心在睡觉清醒时都运作,运作的基础就是以区分为基础,如果世界本来没有区分,现在你没有区分,就是心灵不运作,不运作的方法就是“心斋”,心斋的方法就是不运动,心斋很难达到,就是“外”,怎么样达到心斋?就是要把我们心灵中所有的东西都要扔掉,就要“忘”,把一切区分忘掉,达到心斋状态,因为心灵运作需要一些材料,这些材料都没有了,所以“心如死灰”,这就是“心死”,心如死灰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形如槁木,形如槁木就没有任何生机,这个就是世界发生任何东西对于他都没有发生,这就是至一,至一就是这个世界的状态。更直接的论证:为什么我就是世界?成为天人,我和世界同一,为什么能达到?一个人之所以有我和物的区分,就是因为有心灵,心灵如果不停止活动,那么区分的内容还存在。世界的概念,就是世界的道,道就是至一,没有任何区分的状态。世界本身的状态,我们假定从来没有有智慧的生物,没有人,这时候所处的状态就是道,小孩刚出生的时候,人类之初,人生之初就是这个状态,后来小孩出现心灵了,产生了各种区分,首先区分我和物,然后进行区分彼物此物,逐渐背离了至一的状态,道的状态,然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由此产生,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步一步,最终极的就是“心斋”,出现物我为一的状态,出现与天同一的状态。这个天就是道,这比维特根斯坦更深入的、,维特根斯坦只谈到了安命,说人生的处方已经找到了,就是要无条件地与世界同一,但是实际完全做不到。庄子、认识到了要继续往前推,要贯彻到底,贯彻到底的结果就是“心死”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那么怎要心死,就是一步一步地推出来。从正常人来说,这种态度是消极的,当时的人就有一个评论:庄子之理就是人之死之理,不是活人的道理。但是庄子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不是说每一个人真正的人要让自己死掉,他是说让你们认识道,认识人生的最后的真相,就是这样一个齐一、一体的状态,至一的状态,一切的区分都是人的结果。如果你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这样,但是你认识到突然有一天有人的存在,他区分出彼此了,那么你怎么做?当你以正常人的身份活在世界之中时,你要想到一点这样的真相,如果你理解到这样一点,就会尽可能地减少一些区分,世界就会减少争斗,你自己的人生就会更愉快一点,他要达到这样一个调剂的作用,这个作用毫无疑问通过这种极端的意义能够达到,我看庄子的这套思路有作用,他揭示了一个世界的真相,但是不是人生真相?人生真相不是一个终极的东西,终极的东西是世界本源的状态,作为每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生存于那样一个状态之中,那么我们只能尽量地减少我们人造的问题,人造的区分,如果我们达到了相对高的程度,那么我们人生的状态可能不太一样,那么他要做到这样。这是能达到的,现实的。能达到这样的状态的人是“至人”。看庄子要区分庄子真实的状态和希望达到的理想的状态。(要区分:庄子本人不可能达到那个理想的状态(那个终极的世界的本源),孔子也不可能,圣人都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达到。但是讲中国哲学的人就是不作这个区分。)四维也纳学派思想著作:《新实证主义》PartI主要学说概括:学派内部也存在和争论,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一致的意见。一、(大部分成员认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理解就是知识。知识主要是由命题构成的,知识的区分就是命题的区分;科学就是由表达知识的命题构成的系统;命题又可以分为分析和综合——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或者分析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区分。这两种区分是截然不同的,不可能交汇——进而由此产生了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的观点。于此同时还伴随着先天和后天的区分。二、意义实证说。和经验有关的命题的意义在于其证实方法和程序。如果提出了一个命题,又不能同时提供整个命题为真的论证(和条件),那么这个命题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上,综合命题是关于实际的,真正的有意义的综合命题是有意义的,而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可证实的、没有意义。三、统一科学与物理主义纲领。这里涉及到两类知识,一类是先天的、数学的,另一类是后天的、偶然的。后者是由经验科学所提供的,但是在经验科学内部是否存在进一步的区分,即经验科学是一个统一体还是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类?n一些人认为需要做出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分,对此存在和争论。n维也纳批评,认为只要是关于任何科学,不论是关于人的还是自然、社会的都是统一。这也就是统一科学观点。科学内部是没有区分的,但是却也是有层次的,一切科学最后都还原到物理学,整个世界在根本上是以物理学为支撑的(虽然这显得有些极端),这就是物理主义纲领观点。四、形而上学之批判。把哲学看成是依附于科学,认为哲学解释世界的规律、解释世界的本质的作用的主张在他们看来是不能接受的。(按照传统的理解,哲学就是科学的女王。)具体科学处理的是个体的事情,而哲学处理的整个宇宙和人生的规律。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样就要求对科学的基本概念作分析,哲学在科学语言的逻辑基础上,澄清科学概念的基本意义,在此基础上构建我们的世界观。建立科学的意义这就是处理哲学科学的关系的问题。维也纳认为,哲学是科学的——哲学解释事物的本质】一、哲学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哲学是什么?传统的理解就是高于所有的具体的科学,哲学是处理所有的普编规律。PartII具体阐释:一、两种知识的区分。1、来源于休谟。休谟把知识划分两类:一类是观念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实际事情的(matteroffact)。这样就存在着关于观念间的关系的探究和关于事物间关系的探究。前者主要的数学和逻辑,是关于形式的研究,探究到的真理是必然的;后者是经验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偶然的真理。这就产生了关于分析和综合的区分,维也纳的学说就是来源于此(中间经过了康德)。【2、莱布尼茨也有类似的区分——事实的真理和理性的真理,但这只是对人而言的区分,对上帝而言这样的区分是不存在的。】3、康德论证先天综合命题(知识)是可能的。认为真正的知识都是先天综合知识,要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把观念间关系的命题叫做分析判断(知识),实际事情的关系是综合判断,两者是截然区分的。在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知识的三大区分。A分析综合B先天后天C必然偶然三者关系:三种区分之间是可以交叉。分析的是先天的、必然的,不是综合的和偶然的;综合不一定是后天的、偶然的,可以是先天的、必然的。由此得出结论:有价值的知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知识)。A分析综合分析综合的区分在康德及其语境中比较复杂。分析综合首先指的是一种方法,逻辑分析是一种综合的方法。康德哲学研究中间两者兼用。(就做事情的方法而言,综合就是把东西放在一起,分析就是把东西拆开。)分析是相对于判断。【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命题就是主谓结构,把命题还原于命题。】谓词所包含的概念和性质蕴涵于主词之中,就是分析判断,反之就是综合方法。“单身汉是未结婚的男人”是分析的;“1是1”——谓词包含的内容在于主词中间,没有扩大主词的内容;7+5=12是综合的——但不为人们接受和认同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B先天后天Ø基本概念:自然的、生来就有的即是先天的,否则是后天的Ø康德认为:a独立于经验、不依赖于经验的是先天,反之是后天;b先天是严格的普遍性和绝对的必然性康德认为先天的是普遍的、必然的,普遍就是必然,必然是指没有例外。但是两者之间的等同关系值得考察。现在的理解是先天并不一定就是必然的,必然的也不一定就是先天的;必然是指在现实和可能世界中间都是必然的(康德那里没有这样清楚的认知)。a和b之间并不一定等同:独立于经验不一定就是普遍的、必然的。4、维也纳就是在休谟的基础上,反对康德的观点——先天综合知识是可能的、现实的,论证先天综合如何可能。维也纳学派认为这是矛盾的,先天的就是分析的,也就不是综合的,也就是没有先天综合的,或者是先天/后天的,或者是必然的/偶然的,或是分析的/综合的,这几种区分实际就是一种区分。二、意义实证说证实是指一个命题是否为真要到的现实中去检验。维也纳学派认为数学和逻辑不需要证实,它们是分析判断,先天判断,和实际没有关系,那就不需要证实,但是综合的、现实的、经验的就需要检验,而不能借助于概念来判断。康德:分析是谓词蕴涵于主词中维也纳:不同意康德的方法,采用了新逻辑。分析命题就是指只要通过分析命题中词项的意义的真假就可以判定的命题的真假,反之就是综合的。范围更加宽泛。综合命题的真假需要现实的检验和实证——有一个检验的程序,并经受住检验,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命题是经验的,关于世界的,综合的但是又不能经受检验,或者没有一个检验的程序,这样的命题无所谓真假,就是没有意义的。证实说只是关于实际命题的。命题的意义在于证实;极端的观点是意义在于证实的程序和方法,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证实的程序。【注意:】证实不是实际的证实程序,而是原则上、逻辑上的可能性。给出一个关于实际的命题和断言,但不能提供一定可能的程序来进行检验,这样的命题就是没有意义的。——反对意见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以及诸多的限制条件的存在,还不能提供实际意义的证实。——但是维也纳学派的证实只是逻辑上的可能性。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意义证实说的结果:所有的科学命题都可以经受住检验,有意义的。传统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不能经受证实程序检验的——形而上学是关于终极实在的问题,在现实中间没有可检验的可能,那么就是没有意义的,包括其中的概念。ØRCarnap:《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学》,清晰表达了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及其关于形而上学的立场。第一点就是:形而上学的断言是关于实在的,需要接受检验。但是很多的形而上学问题不必经过检验就可以断定它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分析面对形而上学问题,首先不是检验它??而是检验其语词和结构是否有意义:语词是否有意义——结构是否符合日常语言的句法——是否符合日常语言的逻辑句法。——以传统的语言学语法分析形而上学是不够的。有些是符合语言学的语法,但不符合逻辑的句法(例如“7是绿色”),这样是没有意义的,就不需要进一步的逻辑程序来证实它。——如果形而上学的语词是有意义的,命题结构是符合语言学和逻辑学的句法的,就开始意义证实说的工作,也就是要看形而上学家是否提供了一个意义证实的程序以判定命题的真假。如果无法设想这样一个程序,命题就是没有意义的。Ø意义证实:石里克的观点比较极端一点:意义证实说=逻辑分析方法。意义证实并不是要求提供实际上的证实的程序,而是提供规则,看命题是否符合规则。证实时要提供场景,场景描述是否有意义。意义证实说,是逻辑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两者合一。Ø一致的意见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大部分断言都不能经受逻辑分析检验,进而经受意义证实说关于意义标准的检验的,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也无所谓真假。极端的认为形而上学家之间的争论也是没有意义。三、统一科学与物理主义纲领。数学和逻辑是形式科学,其命题是必然的、先天的、分析的;相对的是经验科学和事实科学,谈经验、实在、事实和人生。经验科学和形式科学之间的区分是分明的,但是事实科学内部没有本质的区分。所有关于事实的科学都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统一体内部是相互联系的。所有的实在科学之间相互联系,这样就可以设定一个理性的状态,使得其他所有的经验科学可以还原到物理学。所有有关于实际的命题和概念都可以通过物理学加以说明和推演,又叫做还原论。一切的世界的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学规律来解释,纲领就是物理学的纲领(现代的物理就是还原到离子……)还原主义的层级结构——现代物理也是这样的认识:最初的:基本的物理结构——复杂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学结构——人的意识和社会。宇宙的演化历史也是这样的层级结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现代的科学就把所有的现象还原到基本的物理结构,然后以此来预测和控制。【分子生物学就是做一种实践。】Ø反思20世纪以来的维也纳学派的统一科学思想:1)非哲学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实践统一科学物理主义,就是统一科学问题。现代的科学基本就是物理主义。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2)哲学角度:世界是否就是这样的,存在不同的意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所以提出统一科学是因为当时面对着两种科学的划分的学说。——两种科学的划分:精神科学、自然科学。1)19C末20C初,德国强大的思想潮流,强调科学的区分,即强调自然科学和精神、人文文化科学等之间的区分。两者之间不是统一体,而是截然不同的、分裂的。2)——两个领域:一个是自然的世界,这个是物质的、机械、生物的,由科学来探讨的;另一个是人文世界,心理的、历史的、精神的。这里的区分是就科学层面的区分。3)——代表哲学家:狄尔泰、文德尔班、里皮而特(?)u狄尔泰: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是不一样的:A:科学的对象是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实在,基本的规律是因果律;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是社会的、历史的、实在的,由体验构成,不受制于因果律。B: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因果律,通过归纳来找到规律,进一步的演绎揭示规律;精神科学的方法是理解,即通过外在的生命的表现来把握内在的体验过程,也就是对他人的体验内容过程进行重新体验、再现。诸如,历史、政治学、哲学、音乐、心理学(人文科学的基础)等。u文德尔班:也区分两种科学,但是说法不一样;不喜欢精神科学的说法,认为这会引起误解,代之以文化科学或者历史科学。自然科学在于寻求法则、规律,一直达到合乎法则的规律、普遍的没有时间性的理解,是关于法则的科学,由普遍命题组成;历史科学的目标在于寻求形态,达到个别的时间性的理解,提供个性化特殊的表述,单独的命题组成。u里皮而特:加入价值,把两种世界的划分和价值联系起来。自然科学中间没有价值,精神科学中间加入了价值。自然科学是自然界、事实界;精神世界关心的是人文世界,这个世界有价值在其中。两种科学的区分就是两种世界的区分,也就是两种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探索的内容和方式也不一样:前者是普遍的规律,因果律是普遍的规律,后者是个别的现象,做特别的描述。4)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后来这些区分之间淡化,但是随着近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一些哲学家重新认为应该区分两种科学。前一种就是自然主义、物理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哲学立场,维也纳学派观点进一步发展;相对的是反还原论、反物理主义的立场。现代大部分哲学都是物理主义,还原主义,坚持两种事实价值区分的比较少。Ø维也纳学派批评这种观点(划分):石里克的批评:《石里克论自然科学、精神科学和世界观的建构》——怎样把事实还原为物理科学,从理论上为统一科学提供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其形式和内容的区分。A内容:针对于外界的事物。【例如树叶是绿色的,树叶在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动的势态,】事物的本然状态,在特殊的时空区域的状态就是其内容。B结构形式:内容和要素的顺序、排列、结构方式。——主体把内容反映在意识之内也有内容和形式的区分:内容是指主体看现象时形成的认识。认识只能是对于形式和结构的认识,内容是没法认识的。和认识相对的区分叫做理会,就是直接经验。认识就在于再认识,所谓的认识过程就是把一个事物判定为另一个事物。所有的知识只能是结构方面的,内容是不能表达的。这种区分对应于知识的结构、命题结构之中。所有的科学都是命题,命题所表达的东西只能在结构之中,而不包含内容。所有的科学都是关于结构的科学,揭示的是结构。——从对象、认识过程以及结果来看,经验科学是没有本质的区分的。——从概念上说,历史科学没有独立的概念。历史科学所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是一样的,这样就没有相对于自然科学的历史科学的存在。这样科学是统一的。哲学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对科学所提供的是图景加以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其中的基本工作就是对科学概念的意义进行分析。坚持两种区分的科学家认为精神科学更适合提供世界观,但是石里克反对,认为精神科学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因此关于世界观的构建只能以自然科学和所有科学的一般世界图景来构建,这样精神科学并没有独特的作用。【石里克关于哲学的理解:哲学是关于意义的探究;世界观的提供和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意义的构建、澄清科学概念、世界观构建的基本工作。维也纳学派内部一致接受。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宇宙、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接受。但是提供的结果只是超验的,没有意义的。那么,就只能做有价值的工作——就是关于世界意义工作,即澄清科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在科学意义上的关于世界的理解,但是基本的工作就是科学概念的逻辑澄清。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样,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五、哲学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石里克:哲学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也就是对科学的基本的语言结构进行澄清的工作。【这样哲学和科学有各自的工作,哲学既不是科学的女皇也不是科学的侍女。】哲学不能负担揭示一般真理的责任,所有的真理都是由科学提供的。哲学的基本工作在于澄清科学语言的逻辑结构,进而建立世界观。拒斥形而上学,哲学的工作就在于意义的澄清。Ø维也纳主流是石里克和RCarnap,另外的就是R.Neurath,极端社会主义者(所有的维也纳学派都是社会主义者)。反对两种科学的区分——所有的命题都是要接受检验的。石里克在坚持两类科学的区分的基础上,反对形而上学。但是Neurath认为石里克也创造了一种自己的新的形而上学——石里克有内容和形式的区分,内容是只能体会不能言说,这是关于人生的体会。这样就构建了一种体会的形而上学。这种体会是和维也纳学派不一致的。Neurath对于两种知识的拒斥表现为后来的蒯因的主张。《经验主义额两个教条》,认为维也纳学派坚持的两种区分只是教条。维也纳学派是一个历史的学派,影响深远,其中之一就是两种科学的命题的区分。【二战期间,奥地利被攻破之后,维也纳学派逐渐转移到其他国家,例如英国、美国。之后的观点逐渐弱化,经过蒯因的工作之后,影响到美国的哲学;英国也一样,受到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六七十年代,世界哲学被维也纳学派控制住了】中国哲学家洪谦,石里克的学生,把石里克思想介绍到中国,批评了冯先生的心理学,提出了心理学的形而上学。这在下节课将会说明。【学生提问:】1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对于意义的理解,那么上帝的存在问题?——这里的意义是认识的意义。没有完全否认形而上学的价值——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家表达某种人生的感受,这是经验的,而非超验的。这种感受的表达,这就借助于概念。陈述、科学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不适用于表达,只能通过诗歌、音乐等。【但是石里克认为结构,内容不能被表达】但是他们的努力是有基础的,也不是全然没有价值的。2、关于必然的理解(听不清)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先天、分析是指逻辑上的必然,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是真的。在此基础上,科学所揭示的真理都是偶然的。但是数学逻辑的是必然的。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要看具体的规定背景。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形而上学及其批判一、冯友兰新理学的形而上学及其批判(一)维也纳学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看法,冯友兰与洪谦之争开端维也纳学派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有意义的命题只有两种:一种是分析命题;另一种是可以接受检验的、可以证实或者否证的经验命题,有关实际的命题。并没有两种命题之间交界的地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断言(或命题)既是关于实际的断言,但又不可证实,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证实标准形而上学是没有意义的。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个成员的洪谦1937年回国后到西南联大做讲师,写了一些文章介绍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当时,中国现代哲学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冯友兰正在创造他的新理学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伦理方面的一些内容,这一体系的基础是他的形而上学理论。形而上学恰恰是维也纳学派要拒斥的内容,作为其新理学体系之根基的形而上学能否接受住维也纳学派的批评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假定维也纳学派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评是可接受的,那么冯友兰在创立自己的新理学体系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他的形而上学断言能否经受得住维也纳学派的批评,冯认为可以。(二)冯友兰对这一形而上学的评价,新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命题1.冯友兰自己的评价冯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他的“真正的形而上学”、“最哲学的形而上学”旨在对所有的事实(按他的说法就是“实际”)做形式的解释,采取形式主义方法。也就是说,他形而上学关心的是事物的形式方面,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命题都是分析命题=它们对于实际均无所肯定、无所建立。2.新理学形而上学的基本命题这些断言都是对实际的事物作形式的分析得出的重要结果、命题和结论。l第一组主要命题:凡事物必都是什么事物;是什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有某种事物,涵蕴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简言之,“有物必有则”。也就是说,你有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说桌子,它必然属于某一个类,即桌子类,桌子类是一个种,它必有作为桌子的道理,实际上就是说,“桌子”是一个概念,具体的桌子隶属于这个概念,概念所代表的规定性,就是他所说的“有物必有则”。l第二组主要命题:凡事物必都存在;能存在的事物必都有其所以能存在者。简言之,“有理必有气”。?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个就是中国哲学的概念了,他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东西杂在一起。第二组命题中“理”就是一种现实的东西,“气”就是potential?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l第三组主要命题为:存在是一流行;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是其实现某理或某某理的流行;实际的存在是无极实现太极的流行。简言之,“无极而太极”。//“无极而太极”,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命题了,但这里他加了西方的内容。l第四组主要命题为:总一切的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的有。简言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典型表达,像“有”、“大全”这样的;西方哲学讨论整个世界、存在。这就是他的四个主要命题,他认为他的整个新理学的体系就是以这四组命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3.这些命题的性质,形而上学与人生境界的关联这些形而上学的断言,是有关实际的,但又是形式的,所以他得出这样一些结论:他的形而上学命题都是分析命题,对实际无所肯定、无所建立,但它们都谈到了实际,并力图给予形式的解释。(形式的和实际的)l和逻辑命题不一样:因为逻辑命题没有说到实际,更不企图给实际以解释。所以新理学的形而上学区别于所谓的逻辑命题,逻辑命题是分析的、关于形式的,但冯友兰认为他的形而上学比逻辑命题更进一步,逻辑命题与实际无涉,而他的命题与实际有涉,而有涉又是指它的形式的方面。所以不一样。l和科学命题不一样:“真正的形而上学”在事实中选取对象,对事实做形式的解释,所以也不同于科学(指自然科学)。科学解释某一类事实,而“真正的形而上学”的解释不是积极的(积极的:非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而是形式的。维也纳学派将科学分为形式科学与经验科学,冯氏认为他的形而上学既不属于形式科学,也不属于经验科学。传统形而上学应该属于事实科学:对事实做了过多的断言,不是纯形式的。(经验科学?)真正的形而上学是,而且必须是,一片“空灵”(中国化的说法)。它对一切事实做形式的解释,因其解释是形式的而不是内容的,所以是空的;因其解释对一切事实无不适用,所以是灵的。既空又灵,所以叫“空灵”。这样的形而上学不给人以积极的知识,但使人对实际有个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断言为基础,建立他的人生哲学的观点),这种了解是不着边际的。宇宙人生,对于有此种了解的人即有一种意义。此种意义即构成人的一种境界,即所谓“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中最高的层次,他叫“同天境界”。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最后,冯友兰断言,由于他的形而上学命题不对事实做积极的、内容的解释,对事实无所肯定、无所断言,不是综合命题而是分析命题,所以维也纳学派所谓意义证实标准不适用于它们。(有对事实的解释,但又不是断言,而是形式的分析。)(三)洪谦对这一形而上学的批评洪谦针对以上观点写了一篇文章《论新理学的哲学方法》,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个成员对冯友兰的观点进行了批评。a)洪谦指出,冯氏某种程度上误解了维也纳学派关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基本态度。l实际上,维也纳学派并不是想“取消”形而上学,他们只是想将形而上学在哲学中的活动范围加以指示,在哲学中的真正位置加以确定。维也纳学派对传统形而上学不是完全拒斥的,他们认为形而上学还是有价值的:形而上学家的冲动和理论创造不是全然没有价值的——他们表明人类有一种冲动,即表达基本人生体验的冲动。【尽管表达这种体验的最好方式是诗歌、音乐等,但有的人不具备这些才能,】他们具有构造理论陈述的才能,以一种理论陈述、论证的形式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就是形而上学。l尽管形而上学不能检验,不能证实或证伪,因此是non-sense,是胡说,但还是有价值的。(这里存在冲突,一个胡说的命题体系,没有任何认识意义的体系,在这个背景下,能否有一个emotionalmeaning,让人看了以后有一种引起人生体验的价值?不太可能。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有类似的问题。庄子那里也存在,一方面他写了很多东西,传达着某种意义和某种体验;另一方面又说这些东西都是无意义的,要像前提一样地丢掉。这是一种内在的矛盾。历史上有些人对于某种人生体验的东西,认为不可说,但自己又说了一大堆,认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没有意义,另一方面又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断言是不能成立的,是矛盾的。维也纳学派有这种问题,前期维特根斯坦也有这种问题。)b)冯氏承认,他所谓真正的形而上学命题尽管不同于逻辑命题,但它们是逻辑命题的特例,和逻辑命题一样,也是同语反复式。既然如此,它们也就不可能对实际有所解释——所谓形式的解释根本就不是什么解释。从这一点来看,冯友兰的立场是矛盾的:①认为他的形而上学命题接近于逻辑命题(同意反复式),②对实际有所解释{形式的解释,也是解释}。他一方面想占据逻辑命题的好处,另一方面想剔除逻辑命题对实际毫无关注的方面,这样的立场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角度来说是不一致的,是矛盾的。你怎样对实际做形式的解释,结果是分析命题?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分析命题与实际是没有关系的,其真假是不依赖于实际的;冯友兰的命题显然不是这样的,而是有着实指内容的断言。c)冯氏认为,他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能为宇宙人生提供意义,但洪谦认为不然。我们从(传统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些断言)诸如“上帝存在”、“灵魂不死”、“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意志是自由的”之类的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中可以得到在理想上的许多丰富的感觉、优美的境界,得到许多满足和安慰。但是,如果冯先生的形而上学命题果真如他所言都是分析命题,是同语反复式,那么我们从其中不仅无有如此的感觉境界、满足和安慰,甚至于似乎有点儿“无动于衷”之感。传统形而上学是表达一些东西的,尽管采取了不适当的形式。而冯友兰认为他的形而上学命题并没有表达体验境界,但另一方面又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实际上是矛盾的。像“上帝存在”、“灵魂不死”、“意志是自由的”这样的命题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尽管是是没有意义的、不可证实,但我们看了之后能够引起我们的一些情感的体验和终极的感受。但冯友兰的命题,山有山之理,水有水之理,如果想冯友兰所说是纯形式的断言,我们无法从中获得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无法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四)老师对这一形而上学的批评1)首先,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观点,冯友兰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命题中大部分是关于事实的积极的断言,而不是无所肯定、无所断言的分析命题。它们中有些不可证实或证否,按维也纳学派的观点来说没有意义;另一些可证实或证否的,根本不是形而上学命题。比如2、“山有山之理,水有水之理”,那么就要先理解“理”是什么。按照冯友兰的实在论立场,具体的桌子、具体的山之外有一个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指性的、substantial的断言。传统形而上学的另一派唯灵论,认为只有具体的桌子、具体的山,没有所谓抽象的山、山的原则。比较而言,冯友兰的断言是非常深的具有实指内容的断言,有些人不能接受。而真正的分析命题不是这样的,不能是一些人接受而另一些人不接受,所以他的一些命题不能看作是分析命题。2、还有一些普遍式的分析命题,山是山,水是水,的确是分析命题,但这些命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他的断言并非如他所说,既空又灵。2)其次,如果我们不接受维也纳学派对于形而上学命题的极端的拒斥力量,而是按照后期维特根斯坦那样,认为所有形而上学理论都是不同的表现实在的方式,或者符号体系的一种建立而已。那么我们可以将冯友兰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作为这若干建议中的一种,对之提出严厉的批评。比如他关于理的理解,关于气的理解,关于理气关系的理解,关于理与实在的物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均存在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假定不接受维也纳学派的这种证实标准,不等于说冯友兰的新理学的形而上学就可以不接受批评。即使独立于证实标准来看,他的很多命题仍然是有问题的。下面讨论他所谓的人生境界说。(形而上学构成人生境界说的基础,)按照这种人生境界说,处于天地境界中的人的最高造诣是,不但觉解其是大全的一个部分,而且自同于大全。他将这样的境界称为“同天境界”。同天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谓“天”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物质之天,也不是指通常所谓神或上帝,而是指所有存在物的总和。也就是说,“天”为大全,按郭象的说法就是“万有之总名”。作为万物一份子的人,怎样进入一个天地境界,进一步怎样进入一个同天境界?他有一套说辞,来说怎样达到这样一个境界。他有一个论证:人的肉体,七尺之躯,诚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心,虽然亦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是其思之所及,则不限于宇宙的一部分。人的心能作理智底总括,能将所有底有,总括思之。如此思即有宇宙或大全的观念。由如此思而知有大全。即知有大全,又知大全不可思……。知有大全,则似乎如在大全之外,只见大全,而不见其中底部分。知大全不可思,则知其自己亦在大全之中。知其自己亦在大全中,而又只见大全,不见其中底部分,则可自觉其自同于大全。自同于大全,不是物质上底一种变化。而是精神上底一种境界。所以自同于大全者,其肉体虽只是大全的一部分,其心虽亦只是大全的一部分,但在精神上他可自同于大全。冯友兰:《新原人》(重庆: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一八九到一九0页。关于天或大全之不可思,冯友兰有一个论证:同天的境界,本是所谓神秘主义底。佛家所谓真如,道家所谓道,照他们的说法,固是不可思议底。即照我们的说法,我们所谓大全,亦是不可思议底。大全无所不包,真正是“与物无对”。但思议中底大全,则是思议的对象,不包此思议,而是与此思议相对底。所以思议中底的大全,与大全必不相符。此即是说,对于大全底思议,必是错误底思议。所以对于大全,一涉思议,即成错误。庄子齐物论说:“即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即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郭象注说:“一即一矣,言又二之。”此所谓一者,是总一切而为一。一即总一切,则言说中之一。因其不能总此言说,所以即不是总一切之一。总一切之一,是不可言说底。此意与我们以上所说相同。同上,第一九二页。这些说法,如果不思考的话,似乎有道理。但稍加分析,会发现是非常荒唐的,似乎有一个论证,但这个论证是完全不成立的。假定了很多不能接受的观点。上面他关于大全不可思的论证,是这样的:作为大全的一部分,无法思大全(因为如果能思大全,一定是在大全之外),那么所思的就不是大全,结论是大全不可思。这样的论证假定了这样一个前提:思维主体必定处于其所思的对象之外,不能是对象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个主体声称自己在思考大全的时候,他和他的思考活动必在大全之外,这也就说明他所思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大全。因为真正的大全必定包括他和他的思考活动。由于同样的方法适合于任何主体,所以大全是不可思的。冯友兰的这种假定能成立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人作为万有的一部分,他区分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他具有这种自我反省能力,具有反省外物的能力,并且能把外物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因此,我们只能作为大全的一部分来思考大全,我们没有办法将自己置于大全之外来思考大全,所以他关于大全不可思的论证实是不能成立的,那么他的关于人自统于大全、进入同天境界的最重要前提,即大全不可思的论证,是不成立的。除了这个前提不成立之外,其他的一些方法也是有问题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他关于同天的论证可以整理如下:n(3)不成立。n即使假定(3)成立,进而假定(4)也成立,那么(5)也无法成立。n为了得到(7),根本不需要(6),因为(7)不过是一个事实陈述。而且,从(6)也无法合乎逻辑地得到(7)。n(8)不能成立。因为(1)根本不可能存在只知道有大全而不知道其中的任何部分的主体;其次,知道有大全而不知道其中的任何部分而且知道自己在大全之中的主体如何可能就是(自觉)同于大全的主体?知道自己在大全之中又在大全之外的主体必定是同天主体,这个结论是得不出来的。——他假设了一个前提:只有针对一个事物本身,我们才能有意义地说,他既在自身之中,又在自身之外。这个前提是没有意义的,是对“在之中”、“在之外”等语词的严重误用,我说我在我之中和在我之外,都没有任何意义,之内、之外只有相对于两个事物才是有意义的,而对一个事物而言,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核心的步骤8是没有意义的;(2)大全本是至大无外的,“在之外”等语词就其字面意义而言,根本不适用于大全,而如果我们假定大全是有限的,那么既在大全之中,又在大全之外的主体等同于大全的界线,而非大全本身。n如果冯友兰的如上论证成立,那么单纯的逻辑论证便保证了任何具备正常的思维能力的主体均可轻而易举地同于大全或天。但是,同天境界之得到显然不可能如此简单。这个结论是荒谬的,这与中国历史上关于圣人、同天境界、天地境界等的看法是完全相悖的。中国历史上讲所谓圣人、至人、最高境界等,都是天人合一的。这些至人、圣人、真人等等,都是一种理想,有一种理论作为处方,按照这种理论来实践,有一天能达到这样圣人的境界、同天的境界。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有这个意识,他们提供的这套理论是没办法实践的,纯粹是理论构建,因此圣人是不可能达到的,完全只是所谓理想人格。这样的境界,在庄子、孔子、孟子等人那里,没有人会认为所有人都达到了,甚至他们自己也不会认为自己达到了。冯友兰接续了这个传统,推崇天人的境界,但他结论的荒谬在于,任何人只要具备正常的思维能力,那么在逻辑上就保证了他就是圣人,而不需要修养工夫。这样的结论是完全不成立的,而且有悖于中国的传统。事实上,想通过修养达到圣人的理想境界,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圣人只是一种理想,无法达到。(五)对冯友兰方法的评价,这一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冯友兰的作为其新理学基础的形而上学是不成立的,结论是荒谬的。进而整个的新理学体系,尽管看上去很诱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力图把古今中外的一些重要断言、学说、观点杂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杂凑的东西。【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他自己非常自负,认为古今中外的哲学螺旋式上升,到他那里达到最高,他有一个书叫《新知言》,最后就是这么说的,认为他吸收了哲学史上所有最精华的东西,到他那里成为一个最伟大的体系。只要按他的做法做,最后就成为圣人了,这是非常荒谬的说法。】古今中外的哲学体系不能够融在一起。理和气,它的基本观点是道家的,当然孟子也有,但完全是不同体系中的命题,关于天、人、人的本性,道家和儒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关于同天境界的规定,即使说儒家和道家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但是关于天、天人、至人的规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可能是一个前后一贯的东西,再把西方的东西弄进来,新实在论的、黑格尔的,都加进来是更加荒唐的,甚至把维也纳学派的观点也弄进来,更是一个理解的错误。在了解了一些西方的和中国的东西之后,我们怎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东西,建立一个新的体系?所以不要迷信某些人的一些说法,而要以批评的、理性的、分析的精神来看任何作品,包括经典的、现代的。这是学哲学应该培养的一个基本的自我反省能力。自我反省,然后反省他人,这样一个怀疑的、批评的精神,是学哲学的最终目的。要把这种目的、这种精神、这种立场带到所有的思维活动之中,中国才有希望;否则听别人说某种思想很好,你墨守成规,认为就是这样的,一直重复这些说法,那么中国的思想不可能有前进。中国之所以在先秦有那么一段很短的时间,有丰富的思想创造,后来就是注经、解经,没有根本性的理论突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少怀疑和批评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丧失了作为人的一个基本素质。因此,人要批评,要怀疑,不能像动物一样靠本能来生活。动物没有反省能力,也不需要反省,纯粹靠本能就可以了。而人不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不是靠本能,而是靠自我的反省能力来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区别于其他人,当然更区别于动物。这就是学哲学最终要达到的教育结果,使得你对任何观点,无论是哲学的还是社会的,都怀有批评的精神。别人都这么说,那它是不是这样的,稍加思索就会发现,往往都不是这样的。这个是最基本的训练。五后期维特根斯坦(一)维也纳学派与维特根斯坦的关系维也纳学派1937年出现了分崩离析,其成员散落在世界各地,经过土耳其、英国,最终大部分成员到了美国,传播他们的思想。在美国主要就是蒯因(Quine)、戴维森(Davidson)等人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在英国的工作。维也纳学派受到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很多人都说,维也纳学派成员自己也承认,比如分析、综合的区分,对形而上学的拒斥,甚至是意义证实说,都和前期维特根斯坦有重要的关系。(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向维特根斯坦1918年写《逻辑哲学论》,到1922年出版,1918年写完后很快到了前线,又很快做了俘虏,1919年8月,从监狱回到维也纳,之后就不想做哲学工作了。为什么不想做了呢?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原因一:他在《逻辑哲学论》前言的最后一句话这样说,他已经以最终的、确定的、无可置疑的方式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果真如此的话,他就没有必要再做哲学了。原因二:《逻辑哲学论》最后一句话说,对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哲学最应该探讨的东西,恰恰是不可说的,甚至不可思。如果他坚信自己的体系的正确性,那他就没办法再做了,也不需要再做了。本着这样的信念,他就开始做其他工作了。1927年到1929年初经常和他谈论的是后来《逻辑哲学论》的一个英译者,常和他讨论问题,批评他的一些观点,这个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前期哲学中是有问题的,并非如他自己之前确信的那样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又重新回到哲学。所以他中止哲学工作和回到哲学工作都是有内在原因的,并非任何外在原因。这些转变是他对于理论的信念和动摇导致的。1929初年毅然回到剑桥,重新开始哲学研究。2月开始写《哲学笔记》,之后的观点逐渐背离前期的说法,发展出后期的一个体系,而且是更复杂的一个体系。尽管前后期讨论的问题类似,都是关于语言、世界和思想及其关系,但结果是完全相对的两种结论。这是他的一个基本脉络。我们讲到他的前期思想影响了维也纳学派,在维也纳学派解散之前,他们之间有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他的后期思想形成,又对维也纳学派产生影响。他后期思想在30年代中基本定型,通过讲课、讲稿,逐渐散播出去。英国哲学受其影响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牛津日常语言学派”,是在后期维特根斯坦30年代中期的影响下形成的分析哲学的一个阶段。从30年代中期,到五六十年代,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与之并行的就是美国分析哲学的发展。(三)《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的结构和写作方式【这一部分多为介绍,可一带而过】我们讲前期的时候讲到他的“对象”的概念,前期《逻辑哲学论》的结构是这样:先讲世界的结构,再讲心灵和思想,接着讲语言,最后讲语言的界限。前期哲学的大致内容就这样。前期哲学在《逻辑哲学论》中,用1-7的数字连起来,7个重要论题,并且有进一步的解释,1.1,1.2等等,具体的解释,有这样一个结构。从外表看,是一个很紧致的、coherent的东西。《哲学研究》不是一个传统的哲学著作,他绞尽脑汁将100多个笔记中重要的、好的内容挑出来形成一本书。做的结果,作者并不满意,而读者更不满意。原因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不仅是没看过的人不知道他说什么,即使是做过很多年的人,也不知道他说什么。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澄清的能力和分析的功底,做了好多年,看了无数遍,最后还是不知道。因为它实在是人为拼凑的一个东西。但他的思考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很多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其中有一些问题是以前的哲学家从来没有思考过的。他没有能够给出一个前后一贯的、线性的、逻辑的结构。他没有办法,只能用那样一段话、一段话的表达出来,尽量把相近主题的放在一起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孤立地看一句话,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如果追问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说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在他的整个思想脉络中是什么位置,如果泛泛地读这本书,根本无法知道。因为他都是从大量的手稿中挑出来的。所以要研究这本书,要研究他的后期思想,必须要追溯他的手稿来源,看他的每一句话是怎么来的。现在有一个特别好的工作,2000年就做出来了,就是他的遗著集,电子版的遗著集,把他的全部手稿都收到其中,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他的这句话从哪里来的、通过何种步骤修改的。这样可以还原出他的手稿,甚至是随身的笔记本,我们可以知道他为什么写这句话、在什么背景下写这句话。这样我们可以在文本中来确定他真正的意思。大部分段落都能知道他说的意思,但是有一些部分还是要猜。这提供了一种做维特根斯坦后期研究的途径。(四)前后期对照,梳理后期思想变化为什么要按照前期思想的脉络来整理后期的思考呢?正如他在《哲学研究》前言中所说,他的后期思想只有在与前期思想的对照之中才能得到理解,因为后期《哲学研究》主要就是为了批评前期《逻辑哲学论》和前期思考,并扩及以前期这本书为代表的整个西方哲学的思考。所以必须要回到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回到这本书就要回到它的结构。按照这个结构来理解,可以对他后期整个思想的脉络有个大致的把握,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知道他为什么要说它。对后期思想的理解要依附其前期思想。1.前后思考的主题一致后期思考的主题基本还是这三个东西,世界、心灵和语言及三者关系。这也是分析哲学最关心的内容。分开来看,要思考世界的本性、心灵的本性、语言的本性,合起来看其关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看语言在心灵构造、世界观念的构造中所起的作用。2.世界、心灵和语言的关系发生变化【分析三者的本性都是通过语言分析的方法,但是后期更突出了语言在构建世界结构中的基础性作用】即使他前期是一个实在论的立场,实际上他关于世界的观点、关于世界结构的理解也是他语言分析的结果,是分析语言得到的关于世界结构的理解。后期更是如此,得到更极端的结论是,独立于语言,进而独立于心灵来谈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世界的观念正是通过语言的结构、心灵的结构构造出来的,独立于语言和心灵没有世界,这样的世界就是生活形式。这是和前期哲学完全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前期哲学把世界、心灵、语言独立地看,三者是并列关系,一个在一个后面,认为心灵在世界的后面反映世界,语言在心灵的后面反映心灵,进而反映世界。后期将之压成一个东西,语言、心灵和世界和谐,最后是通过语法结构构造出来的。3.前期观点vs后期观点(1)关于世界前期: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对象;后期:对象是一种逻辑的要求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前期认为世界的结构就是对象的结构,对象构成基本事实,基本事实结合成复合事实,最后到整个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的事实结构。这样一个结构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对象,因此后期的反省和批评就是从对象的观点开始的,考虑到底有没这种东西。前期是通过分析分析出来的。有一个先入之见,认为世界有一个结构,并且这个结构是稳定的。分析到最后是绝对简单的对象:对象因为绝对简单——所以具有不可能被毁灭的特点,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必然的存在,在所有可能世界中存在,在现实世界中永远存在,——有永恒存在的性质和必然存在的性质。l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对象?冲突一(形而上学vs认识论):要说事实上有一个东西,我们必须经验到。但这个绝对简答的东西决定了它不可能被经验到,因为他认为能经验到的东西都是相对简单的??所以这里有一个冲突,他的形而上学上的要求和认识上的要求是冲突的。冲突二(形而上学vs语言学):之所以设计这个对象,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语言提供意义,为了保证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意义的最后来源就是实指定义:【我们面对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叫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个过程就叫实指定义。】即为了使语言始终有意义,对象是必须存在的。否则,如果一个语词,它指称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有时候存在,有时候不存在,语言的意义(按照他当时的理解,就是它所指称的东西)最终就得不到保证。语言的建立、语言可能性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这样的对象,这个对象我们能够命名——命名就要面对着它,经验到它,而对象恰恰是不能经验到的??小结:所以其前期的体系最严重的两个冲突,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要求和认识论上的要求的冲突,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要求和认识论上的进而是语言的任务上的要求的冲突。这个冲突是不可调节的,在笔记中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最后在书中为了体系的完整性,把这个冲突压下去了。【《逻辑哲学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些独断的结论,就没有疑虑了。实际上这种思考和疑虑是暗含着的??前期思想最严重的问题就在这。】————所以后期思考:究竟有没有对象这个东西,怎样理解对象,怎样理解世界的结构这样的问题。最后落实到认识论思考的角度,认为对象完全是独断的要求和结果,并非世界上真有这个东西,而是一种逻辑的要求,一种形而上学的要求。把这种逻辑的要求强加给实在,认为实在的结构是这样的并且必须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家认为实际应该是这样的,然后——认为实际就是这样的-——如果表面上不是这样的,又跳一步说,本质上是这样的,世界的本质结构是一个对象结构。后期的观点认为,前期所谓的对象是一种表现手段,一种表现要素。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你怎么看?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看法,哲学家有哲学家的看法,科学家有科学家的看法,一个哲学家和另一个哲学家也不同。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前期提出一个新的理解,认为世界应该是这样的,前期作为对于对象结构和世界结构的理解是他作为一个形而上学家的一种建议,他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体系、符号体系和技法体系。前期意义上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表现体系中的一个要素,是一种表现手段——一种样品。独立于这个体系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对象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前期提供的不是对于世界本质的一种理解,而是关于世界的一个表现体系。——其他所有哲学家,包括他自己前期的理解,都提供一个表现的体系,一种新的说法,新的划分体系。但是无论怎样划分,都不是独立于这个划分之外的世界的本质的揭示。他的结论是,本质是由语法给出的。也就是说,在一个表现体系中有一些表现规则,这些规则就决定了这个表现体系的样子,这个表现体系的样子就决定了你关于世界的理解的样子,也就是你的世界观念。———独立于这个表现体系之外,有没有一个独立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有,比如其他哲学家的世界、常人的世界)。那如果要进一步问,独立于所有人的、所有表现体系的那个世界有没有?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这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有自主意识的人,张开眼看到的都是人化的世界,都是概念化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教化出来的。如果你有反思能力,你可以对这个教化做修改。但无论如何,你的世界观念,你所想到的世界,完全是你的世界,当然它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世俗的、共同体的世界。但离开这样的共同体的世界观念、哲学家的世界观念、科学家的世界观念,还有没有一个东西?——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因为你这个问题就假定了有这么一种可能性,有这么一种实在的东西、客观的东西,独立于任何表现体系之外,并且我们能够说出它什么样子。——这些解释不一定是维特根斯坦自己的,但至少他有一些说法可以暗示这样的解释,知识论的解释:世界就是生活形式的观念。生活形式假定了许多东西,生活形式建立的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就是概念结构,或者是语言框架,这些概念结构或者是语言框架,有一些是天生的,但大部分是教化的结果。【比如你生下来,父母要教给你一些语言,从中灌输一些概念结构和一些世界的观念,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后来就成为我们的世界概念——这个世界的概念就是世界形式,通过概念结构和语言框架框出来的东西。这个概念结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传统和习俗塑造和流传下来的,构成了我们的一切的行为、所作所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等的架构,这就叫生活形式。】进一步说这个生活形式比较复杂,他讲得也不是很清楚,我们只能做一个大概的澄清。这就是他后期关于世界的理解,《哲学研究》第38节到64节就做这样一个工作,讨论世界的结构是不是如他前期理解的那样一个结构。他的结论是否定性的,认为没有。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是生活形式。而生活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世界的理解都不一样,当然也不是完全不一样,有可以通约的部分,这个通约的部分就是人得以彼此理解、彼此交流的基础,这就是生活形式的观念。(2)关于心灵前期:世界结构的逻辑图像;后期:通过语法结构思考世界前期认为心灵的活动最终就是思想的活动,是思维。按他的理解,思维是一种描画活动,描画世界结构的逻辑图像的过程,然后有一个“逻辑图像论”的观点。对这一系列观点他在后期都进行了批评:心灵是一个图像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前期的说法以对世界结构的理解为基础,好像心灵是独立于世界的一个成分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一个东西。在心灵之中发生了一个过程,这些过程中有一些心理成分,结合起来来描述世界。描述:要求我们的心灵活动、思想活动有一些非常奇特的作用,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我站在这个事实之外、世界之外、情况之外,来对它进行描述,我想一个事情,这个事情的结构进入我的思想之中。进入:按照维特根斯坦前期的说法,思想的过程是一个神秘的过程,它有一种直接的把捉世界的力量,这就是思想的过程的神奇作用,是语言的死的、物质的过程所不具备的。这种作用使得我们能够思心灵之外的事情,思考十万八千里之外的事情,思考不存在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作用就是心灵的神奇作用。后期要思考的是心灵这样一种东西怎么能够处理它所思考的对象。这是他后期思考的一个非常困难、复杂和重要的问题,也是以前的思想家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就是心灵怎么能思考对象,对象怎么能进入我们心灵之中。比如说,我们思考奥巴马,他作为美国总统这样一个思考,奥巴马离我们这么远,我们也不认识他,但我们能思考他;我们也能思考拿破仑,虽然他死了那么多年,但我们能够思考他,思考他赢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再比如,我思考这个水瓶,它里头有水,也是比较神奇的,尽管它在我面前,但是它怎样进入我心中。后期主要处理的就是心灵怎么思及一个对象,甚至思及一个不存在的对象。而前期思考的结果是:如果我能够思考一个对象,就说明是这个对象自己进入我心中。我说这个水瓶中有水,当我做这个思考的时候,一个直观的解释就是,这个水瓶进入我的心灵之中——尽管很直观,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水瓶无法进入我心中;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是思考这个水瓶本身。怎么样解决这个矛盾?前期的一个解释是说,不是这个水瓶本身,而是它的替代物,即它的图像,进入我心中,作为我的一个心理成分,代表这个水瓶。不是水瓶本身,而是其替代物在我心中。整个这个事实,也有一个结构。所以心灵思考一个对象,是通过一个替代物进行的。反驳:当我说我心中有一个思考活动,说这个水瓶是红色的,我思考的是这个水瓶本身,而不是它的影子,不是它的替代物。如果说思考的是它的替代物,那么还是没有思考到这个水瓶本身,这里是有问题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后期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心灵思考一个对象,既不是它本身,也不是它的替代物进入我的心中,而是通过一个语词的用法做到这一点。我们怎么样思考这个水瓶?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规则、这样一个语言活动,有水瓶这个词,这个词有这个用法,我学到了这个用法。在思考的时候,我使用语言,做了这么一个思考。这个思考之所以是针对水瓶本身的,是因为我的思考中使用一个语词,而这个语词根据语法规则是关于这个水瓶的,没有任何神奇的地方。他说如果你看一下具体的语言活动,如何使用相关的语言和表达式呢?就会发现没有任何神奇的地方,就是日常语词思考和使用的过程。结论就是:心灵和世界的关系最终要通过语法关系来建立,不是说心灵有一种神奇的作用,通过事物的影像、一种观念,与世界发生关联。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3)语言前期:语言有一个本质,世界是语言的投射;后期:语言不能独立于语言活动,语言是生活形式语言在心灵和世界的关系中起到核心的作用,最后心灵和世界发生关联要靠语言的构成作用。前期认为:关于世界的理解就是关于语言的理解的一个投射的结果,并不是说先思考世界有这么一个结构,语言来反映这个结构;实际的思考路径是从语言入手,通过对逻辑语言的了解,认为我们的日常语言本质上也应该有一个类似于逻辑语言的结构,因此世界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结构,这样语言才能表现世界。后期反思前期对于语言结构的理解。恰如他后期认为前期对世界结构的理解是一种独断的要求一样,后期认为对语言结构的理解也是一种独断的要求,并不是像他前期所说的那样是分析出来的,更不是发现的,而完全是一种要求。它有一种理想,把这种理想投射给实在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语言的结构并非如他前期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绝对简单的符号、名称的一个结构,而是语言游戏。并不是如他前期所说,语言有一个本质,无论是汉语还是某种古代语言、某个部落的语言,按其前期的理解都有一个本质,这个本质是共同的,只有具备这种本质特点,这个东西才能称之为语言。后期认为不是这样的,语言有各种各样的,我们不能独立于我们的活动来谈语言,这种活动就叫语言活动。语言就在于语言的使用,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种生活形式。最后的结论就是语言就是生活形式。进一步地推出来,认为语言就是世界。他强调的就是,语言并非如前期认为的那样有一个本质结构,所有东西只有具有这个结构才叫语言;事实上,语言是复杂的,语言是由语言游戏构成的,语言游戏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语言的使用。语言独立于它的使用是没有意义的,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使用。我们谈语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语词、单词和句子,最多还有语法规则,认为这就是语言。但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理解,这些都不是语言,为什么不是语言呢?比如我们拿一本书,这些都是物质的载体,都是物质的句子、物质的书写形式、物质的墨迹,再如听到一个录音带,听到声音,这都是物质的东西、物质的声音串,书写的符号串,最后都是基本粒子的结构,从物理的层面来说和其他粒子没有任何区别。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成为我们语言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使用。也就是说,语言之为语言,是相对于我们主体的,而主体又是相对于一个共同体的,所以使用语言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人,肯定处于一个语言的共同体之中,而这个共同体就是一个生活形式,语言活动就是这个生活形式中最重要的内容。这里强调其作为活动的意思,认为语言独立于它的使用就没有意义。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获得过程就是它使用的过程。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游戏的过程,就是生活形式的过程。A、语言与心灵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前面讲到心灵和世界的关系要靠语言来中介,那心灵和语言是什么关系呢?前期认为心灵独立于语言,而且心灵在语言和世界之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心灵活动,语言得以表现世界。为什么呢?因为语言符号独立于心灵活动,它是死的,没有生命的,就是没有意义的。是什么赋予语言符号以意义和生命,按照他前期的观点和很多人的观点,就是心灵的活动,这种心灵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思维,因此按照他前期的观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要通过心灵来中介,心灵有一种神奇的作用,能够直接接触到世界。(心灵是语言和世界的中介,强调心灵的作用)(语言是心灵和世界的中介,强调语言的作用)这样一个思路,后期完全抛弃了,后期认为心灵和世界的关系要靠语言来中介,更准确地说,不是中介,而是制造。最后的结论是语言在心灵和世界的结构,及对它们的理解过程中,通过语法规则来起到一个最本质的作用。独立于语言结构是没有心灵结构的,独立于心灵结构是没有世界结构的。我们关于世界和心灵的理解都要依赖于我们关于语言结构的观念。当然,这些说法都有很多反对意见,维特根斯坦需要为它辩护的,要经过中间许多的论证。B、语言与思想前期认为语言和思想有界限,而且这种界限是绝对的,有些东西可思、有些不可思,有些东西可说、有些不可说,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是绝对的,不可逾越的。按其后期的看法,这些观点是独断的,没有道理的。按照后期,语言和思想也有界限,但这个界限是有意义的表达式和无意义的表达式的界线,而这个界限是由语法规则决定的。你说一句话,这句话违反语言的语法规则,那么它就是没有意义的。当然语法规则也可以变,要是变动了,它就有意义了。所以这个界限是相对的、变动的、历史的,不是绝对的。前期他也认为有有意义的表达式和无意义的表达式之间的界线,而且进一步认为这就是可说的东西和不可说的东西之间的界线。但后期不认为这就是可说与不可说、可思与不可思的界线,后期认为只有一种界限,就是有意义的表达式和无意义的表达式之间的界线,而这种界限是由语法规则给出的。(4)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史观刚才我们讲了他关于世界的理解,他有一个结论,没有独立于特定哲学家的理解的世界结构,每个哲学家的形而上学工作,并非如他们认为的那样在揭示世界的本质,他们提供关于世界理解的一个建议,一个世界观。传统哲学的一个很大部分的工作就是提供一个对世界结构的理解,并且大的形而上学家都会认为自己给出了对于世界本质结构的最终理解。如果按照维特根斯坦的重新审视——形而上学的本质发生变化,它存在的结果不是提供一个关于世界的结构、世界的本质的一个理解和理论,而是要提供一个对于世界的新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的一个工作就是语法研究,所以他最后有一句话就说,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哲学就是语法研究或者概念研究,哲学并不是像传统哲学家和他曾经认为的那样,揭示和挖掘一个独立于任何人的表现体系的世界的本质结构,而是提供一种新的表现体系和理解实在的方式,这个工作就叫语法研究或概念研究,这是他关于哲学的一个全新的理解。这样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工作就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理解,每个时代的哲学家都认为自己在揭示世界的本质,可是每个时代大的哲学家又都在批评前人所做的工作,说他们都是假的、虚伪的,只有他自己的才是绝对真实的,我们就会有一个疑虑,哲学没有任何进步,2500多年来,每一个哲学家都推倒重来;而反观科学,科学是有进步的,每个时代的科学都提供了新的东西,我们承认前人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前进。那么如何理解哲学的工作?是不是说世界的本质对于人的理智来说太难了,人们认识不了;还是说那现在为止,人太笨,还无法理解。维特根斯坦这样的理解就比较合乎形而上学的历史。怎么样合乎呢?如果我们认为以前的哲学家的工作不在于揭示世界的本质,而在于给出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那么每一种理解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是前后一贯的、新颖的、有说服力的,我们不在乎它是否是真的,不在乎它是否揭示了所谓世界的真理,他就是可以欣赏的,可以存在的。这样我们的哲学历史就比较好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对哲学的理解看似荒唐,但如果我们有一个切实的了解之后,会发现并不是那么荒唐,很可能是唯一真实刻画哲学史的一种理解。4、总结和评价(剑桥)关于他后期的思想是非常难的,有许多问题是以前的哲学家没有揭示到的,他思考哲学的方式和传统哲学家完全不一样,要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他的确非常重要,他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和后期的《哲学研究》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文本,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存在与时间》。从我的角度来看,《存在与时间》还是没有那么重要,从欧美哲学家来说,没有人认为《存在与时间》比这两本书重要。这两本书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揭示了新的东西,还在于他的影响非常大,接下来我们介绍牛津剑桥学派的时候会看到他的影响。他30年代初对于一些语言观的批评,不仅批评了罗素的一些观点,还有一些前瞻性的批。从50年代开始,蒯因、戴维森、石里克等人关于语言的一些理解,都是在他30年代初的批评的范围之内的,他们后来语言观的理解都是因果的、行为主义的,这样的语言观是对人类语言的真实特点的误解,把语言变成一种因果结构、刺激反映过程,像蒯因、石里克等人的理解是非常有问题的,我们后面讲他们的观点的时候会讲到。语言到底是什么东西,维特根斯坦前期有一个观点,后期认为语言实际上是一个规范性的东西,是人类历史的、人类生活的现象,并非一个纯粹的因果结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后面几节课会涉及到。七日常语言学派一.维特根斯坦:句法研究认为哲学是句法研究。语法研究是对相关的语言的表达式的用法的研究。语法:和通常的理解语法不太一样。语法是很重的,一个表达式,一个词,有用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语法。那么从语词的角度来说就是语法研究。哲学研究的问题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一般的问题,那么他研究的语词都不是这个哲学界叫大的语词,那么这些语词都是叫概念的,表达概念的,所以可以叫一种概念的研究或者语法研究。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那这是什么意义上的呢?这样一种界定叫做对于实在的表现方式、表现系统,就是哲学家做的工作。1.传统的形而上学家:实在从古至今做的研究,哲学是研究这个ultimatereality的这个实在,最本真的实在。如本质结构啊,真相。研究提供终极真理,传统形而上学家包括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哲学工作也是这么做的。2.后期维特根斯坦: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工作则不是,没有说有独立于我们的表现系统的,独立于概念体系的日常语言体系的,独立于任何一个哲学家的理解之外的一个实在。这个实在即使有,谈这个实在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没法谈他。我们能做的呢就是在一个概念体系之内来谈实在或世界,哲学家就是提供一个不同于日常的普通人的一种不同的对于世界的表现体系。这个就是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的概念。他不满意叔本华关于意志的这样一个表现体系,也不满意柏拉图共相论的体系,他设计了一个新的概念体系,来说实在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做的工作,就是哲学最有意义上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提供一个所谓实在的表现体系。3.对传统哲学的批评:科学与哲学的混淆有一个问题,就是本来是表现体系的提供的一个工作,被看成了揭示终极实在的那么一个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界限。一种科学表达因果关联,好像只有哲学揭示终极本质,这个本质控制科学揭示的客观规律。他认为传统哲学家做他们自认为揭示世界本质的工作,按照他的解释,只是提供语言体系,在做这个工作时,就是科学与哲学工作的混淆。在这个基础之上,传统哲学家的一切结果就是建议在一系列混淆之上,最基本的混淆就是科学与哲学的混淆,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了更多的混淆,所以他们的体系中产生了困惑和混乱。传统的哲学问题大多不是问题,是混乱。就是说哲学家在做这些工作时,一方面,自认为揭示实在本质,另一方面,实质上不是。4.另一种意义的哲学工作:概念的澄清他在这个意义上也做了正面的工作,提供新的体系,他要做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哲学。他要做的比较多的工作就是后面这个工作,就是概念的澄清。概念澄清就是澄清以前哲学家的混淆混乱,指出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后期的工作的结果就是导致了日常语言学派或牛津学派(40-60年代在英国牛津研究中心做哲学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基本的做法就是30年代初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向之后的观点。非常深。因此这种观点也是日常语言学派的很大的观点,他自己也看做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个代表。二.日常语言学派1.日常语言学派&理想语言学派【名称】日常语言学派: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就是相对于弗雷格,罗素和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做哲学的方式的一种称号。但后来一般是一种贬义的称法,指不能纠结于日常语言上的琐碎的分析,这是不对的,只有和传统的哲学家一样,解释世界的比较大的问题,揭示本质,比较好。这是不同的做哲学的方式。而且这些哲学家自己不同意这种称号,他们的基本做法也不一样,所以说这个称法也是不适当的。理想语言学派:弗雷格,罗素和前期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上,属于理想语言学派(相对于日常语言学派)。理想的语言指的和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有歧义的,有多义词,有各种问题,容易导致误解。有些人认为以日常语言作为基础或工具来做哲学有一些问题,因此要设计语言来做哲学,这种语言接近于弗瑞格的逻辑语言。概念都是精确的,论证是没有歧义的,这样一种人工的理想的语言。日常语言学派相对于这种语言,是有问题的,是相对的,有歧义的,一句话要根据具体情景,会导致争论。要以逻辑语言作为一种理想方式来设计语言模式,这样来做哲学就是理想语言学派。但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一样,也是一个不太适当的名称,因为一种语言什么意义上是理想的,和日常语言什么关系,罗素、弗瑞格等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Ø罗素:给《逻辑哲学论》写导论的时候,觉得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日常语言模糊之类的,认为我们要按照逻辑语言来改造修正他,然后构筑出理想语言的一些条件,然后按照这种方式来改造日常语言。弗雷格类似Ø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日常语言本质是好的,有秩序的,只是表面现象上有歧义,但本质是好的。所谓的逻辑语言结构也是日常语言本质的结构,这也是他前期的观点。Ø对于理想语言学派用在弗瑞格身上比较适合,对前期维特根斯坦不太适合,有点问题。前期维特根斯坦按照逻辑语言来构想日常语言的本质,尽管他认为日常语言本质是完好的,虽然表面有问题。2.后期维特根斯坦:话语结构与其所指维特根斯坦后期进入哲学之后,反思自己的前期,认为前期自己从逻辑语言来构想日常语言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日常语言不是像前期那么认为有一个本质结构,这个本质结构可以按逻辑语言来构建的。不能在书斋中想,要看它实际的变化。——提出日常语言的本质,是复杂的,【不是像前期想的那样有一个本质:所有的日常语言的本质是描述事实的,是事实的逻辑图像。】——破除这种观点之后,他的后期想法有一些变化认为日常语言的本质是历史的,是一种文化现象。那么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他处理的许多问题,没有对这些日常语言用法做清楚的了解,就好比传统哲学家,有一个问题,时间问题:时间是什么?哲学家讨论来讨论去,就比如说生活中时间的用法,比如10天后我要干什么?为了解释这种说法的背后的比喻的说法,时间是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到将来。一些人说这导致有些哲学家思考时间有一些困惑,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思考时间这个问题就不会有问题,但如果哲学思维比较强,就会想时间和事件是什么关系。用形象的说法,时间是河流,发生的事情是飘在河上的木头,从上游飘到下游。——这儿有一个问题,时间之流是怎样的?过去到现在,过去没有了,那么现在,什么叫现在?按一般的说法,好像现在是有一个后的,但真正的现在是没有过去的,马上就过去了,将来还没有到。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构想时间?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这个问题呢,就是奥古斯丁《忏悔录》中在思考的问题,这个时间的本质不是外在于我们外在的结果,依赖于我们的心理,我们有记忆有回忆,对过去事情有印象,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的印象构造意识,现在有自我意识,对将来有期待。按奥古斯丁的理解,时间依赖于我们的灵魂结构。按照维特根斯坦的分析,这分析不对,因为误解了话语,好像时间都会过去,一般日常来说没有问题,但哲学家去思考就会有问题,以为有话语结构,就必定有相对于话语结构所指的东西。这误用了语言结构。比如10天前我干了什么,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用,父母老师交给我们时间的用法,我们有时间的用法,知道怎么用,可以看做掌握了时间的用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用时间。但只有哲学家可以揭示时间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错误,存在于整个哲学之中。而哲学负面的工作就是做这个工作,比如身心问题,就是一种误解。3.G·RyleMuddl在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G·RyleMuddl基本继承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1)对笛卡尔心灵观的批评他有本书《theconceptofmind》,写的跟心灵概念有关。那么也可以说是关于心灵到底怎么回事的这么一本书。在这本书中基本是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批判笛卡尔的心灵观,称之为笛卡尔神话。TheGhostoftheMachine两种实体Ø认为笛卡尔的心灵观:世界有两种实体,mind+body。Body:包括我们的身体肉体,物体本质是广延,有长高。心灵外部的事情都是占有空间的,发生在某个时间地点。心灵:本质是思维,心灵之内发生的事情不占有空间,只有时间。相应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的结构。心物之分进一步用宏大的来说,就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心灵在笛卡尔那里是一个实体,和外面的实体相对,涉及两个世界的区分,把心灵叫做内部世界,还有相对的外部世界,包括身体,对于内部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能像对外部世界那样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对外部世界我们有感官来认识,但我们对内部世界没有这样一种感官,但自康德以来有新的概念:叫内省,内感官。我们有感受外部世界的感官,相对的,我们对心灵内的事件的发生也要有官能,就是内感官,这是一种比喻,这也是一种官能,用于探知认识心灵内的事件。只有对主体自己,他们才能知道发生在自己心灵之内的事情有直接认知,可以确实知道。其他的人,对我的心灵的事件是没有直接感知的。我们对他者只能类比,从他者的行为中来猜测,两者之间有对应关系,我观察到他人有类似表现,来推理有相应的心灵状态,但我不能确实钻入他们的心灵之中去看,因为我的内感觉官能只能对我自己有效,对别人是无效的。这些说法,就是感觉的私人性的阐述,这本书也就是把心灵的这个作为一个靶子,来批判他。一种说法是把心灵看做机器中的幽灵,把身体看做一个机器,幽灵游来游去,这个东西控制这个机器的运转,心灵控制肉体,肉体受心灵控制。这个心灵关于幽灵的这种说法呢,就是这个,笛卡尔式的神话,这本书就是要戳穿这个神话,不是童话,是神话,就是说神话有些用途用处,不戳穿的时候很宏大,但一旦戳穿,就不是这样的。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Ø破除笛卡尔神话:类型错误他说这个神话建立在类型混淆的错误之上,是范畴混淆,Categorical。就是那种范畴混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把他叫做只能名物的表达式。类型错误:我们有一些观念看法是以类型错误为基础的,这种错误是这样的,有一类事,我们用一套概念,语词来说他,但这套概念是适用于另一套事物的。我们通常来描述心灵的概念,对心灵的描述是不适合来描述他的,他本来适合的领域是物体的领域,椅子,是用来描述物体的,但用他来描述心灵的时候,就会有心灵错误。关于心灵的笛卡尔式的说法是类型错误导致的结果,很多是没有意义的。传统哲学中把心灵分作三部分:知、情、意。一个是认识方面的活动,一个是情感,感受性的活动,一个是意识的活动。这样三个领域分别对应三种官能:认识官能,感受官能,意志官能。意识活动,情感活动都是发生在心灵中的活动。我们有身体的活动,外部物体的活动,我们心灵作为一种实体。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许多用来描述心灵的说法是从描述物体的活动和身体的活动的说法移植过来的。我们说一个物体有一个活动,我们也说心灵有一个活动,有一个状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不做哲学思考,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说我高兴得跳起来,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可以用来交流,一般没有问题。但是按笛卡尔这样的哲学家的思路,来琢磨这些说法的意思,会发现这些说法是受限制的,比如我说高兴得跳起来,高兴是心灵状态,跳起来是身体活动,这一句话中把两种混起来了,按笛卡尔,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心灵状态和身体活动不同。那么,这种相关说法是不对的。倾向语词:心灵概念实际上并不是表达某种事件状态,他是倾向语词,就说通常用来描述心灵活动过程状态等都是倾向语词,表示倾向的语词,都是一些表示倾向的语词,而这些倾向都是行为倾向。我想我知道一个事情,按照传统的看法,会认为我知道一件事情,是描绘一种心灵状态,在笛卡尔的思路之下,是一种心灵状态,甚至情感意志都是这样。但是按照他的说法,这种说法是错的,“我知道“是倾向谓词,是指在某种情况之下,我会做出什么行动,我知道一个事情,如果发生了什么,我会做什么,这是行为倾向谓词,一个假设判断。这是一个行为倾向语词。这把笛卡尔预设的日常说法的预设哲学领域摒弃掉了,把日常语言表示心灵状态解释为倾向谓词。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他在这本书里讲的就是这个东西,主要的工作是,意志,意志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很少用这个用法,意志坚强,和哲学上不太一样。哲学上的用法呢,就是说,意识到怎么回事,知行意。那么,哲学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相对于行动的,我们说行动,是说行动是意识的结果,遵从意愿的行动是随意的行动voluntary。如果行动在意识的支配下作出的,就是voluntary的,反之是involuntary的。我们的意识行动都是收到意识支配的,这样,我们谈我们的行动,是在意识自由的前提下决定的,可能可以和伦理学联系起来,是意志自由和行为论的关系理解。意志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形式,导致的是意志的行为,这样的一种行动是我们要对之负责的行动,是有道德责任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是不受我支配的,不负道德责任。这就是一种观点,关于意识,按传统的观点是意识是一种官能,其行为是意识行为,决定我们的身体行动。Ryle就分析这样的一系列说法,认为这是不对的,日常话语都可以分析为倾向话语。我遵从我的意识支配,做一个事情,可以解释为我的倾向话语,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条件都满足了,我会怎样行动。不需要预设心灵的观点。这样,传统的意识,包括情感,都可以这样分析,不是笛卡尔意义上的结构。这样一种做心灵哲学的方法是分析日常语词的概念,消解了许多传统哲学的问题。消解、澄清、分析,所以呢,他叫日常语言学哲学,这是Ryle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的大背景下,大的作用。这样一种倾向。他适合于用日常语言哲学家来称谓。(意识和意志老师咬字不清,很多地方不太容易分清楚,请见谅)4.J.Austin然后是J.Austin,他在日常语言学派中的影响更大,《howtodothingswithwords》。在这本书中他写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他基本用Ryle和维特根斯坦的方式做哲学。维特根斯坦前期观点——语言有一个本质,这个本质是描述功能,是图像。这样的话,语言的本质是语言唯一的功能,后期知道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通过下命令,按照命令做,执行命令。猜谜语,说笑话,解一道应用计算题,祈祷等等,看他的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运用,语言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不是将语言的功能还原为描述的功能,有词类、命题类别的多样性,与逻辑学家的关于语言的说法进行比较。而逻辑哲学论呢,将语言的功能还原为一种,描述描画的功能,这样的描述功能就是按照图像来表述。后期的观点:这完全是一种独断的东西。语言是有多样性的,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就算是一种工具,也可以多种多样。那么,这样的语言的使用,这样的一种语言观,我们研究语言,要注意到他的多样性,而语言就等于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使用又等于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说法呢就是Austin的工作的基础,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而Austin就是力图对这多种多样做一个分类,不同的语言使用可以分成几种。这样一种工作,关于言语的行为Speechacts,Austin的工作呢就是言语行为理论,这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言语行为就是语言的行为与活动,也可以将之限制在很小的范围,比如写下、看到等。比如我说一句话,他有什么类型?Austin做这个工作,说和做是一个事,说一句话就是做一件事。以这样的前提和预设,对语言的分类,分三类:llocutionaryacts(译作语言表义行为)(是适当的情景下一个话语发出的言语行为。汉语、短语啊,说一句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illocutionaryacts(通过说一句话,在说一句话的过程中你做了一件事情,你在说一个事情的时候你做了一个事情,比如我抱歉,我发誓,我说的话就是我做的这件事情,说的这句话就是我做的一件事情)/perlocutionaryacts(你说的一句话,导致一种结果,产生的效果).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他比较重要关心第二种。在说一句话的时候在做一件事,对这个,他分成5种。后来这种理论收到他学生的发扬,这样的一种理论就叫言语行为理论。他们的基础是语言的使用,使用有各种类型,有没有一个大致的分类,在做这个工作时要仔细地分析语词用法,比如把英语翻成汉语很困难,跟英语的特点相关的。还有说一句话就是做一件事,这件事是在说的时候做的还是说的结果,这样一种区分。Austin的很多工作有些是和这个有关的,他大部分情况都是被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词的相关用法,他来进行专门的文章,就是辩解与被辩解,比如相关的英语语词,分析辩解相关的在英语中的语词。这个给当时的人的一种感觉印象,好像哲学家的这种工作,哲学最重要的工作是这个。但他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哲学一部分的工作可以这样做。哲学有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的办法是仔细地不厌其烦地分析语词的用法,是可以澄清一些混乱,消解一些问题。但不是所有哲学问题都这样。但是他认为哲学的初始的问题,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应该这样做。那么也就是说开始一个哲学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分析语词,然后接下来是分析它是否是一个问题,分析一下其中的概念,看它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再进一步想如何解决,如果没有意义,这个问题不成其为意义。5.理想语言学派补充那么这个,日常语言学派的工作特点——就是刚才我讲的,有宏大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是受到日常语言的相似性的误导,然后呢,在误导之下,提出相关的哲学理论。所以要消解哲学问题,就要澄清起重的问题,要分清其区别。对相关的问题,就是有语词,这个,就是说澄清传统哲学的问题,消除其中的一些混乱,基本的工作就是要提供相关语词语法的用法,这个翻译很难翻。然后我们说呢,一览表啊,有一个事情,列个表,很清楚,用一览表的表现,概念语词间的关联就很清楚,这样的话,我们看了一清二楚,区别联系都很清楚,我们就不会误解。学了这样的说法之后,Ryle有这样一种说法,他叫conceptualcartography,概念的制图术。就是说我要做个工作,要提供概念的之途,逻辑基础学,对关联提供逻辑上的表现。这个维特根斯坦做出了贡献。这个,后来Ryle,Austin有这样一个倾向,重视日常语言的语言,来梳理,消解澄清那些哲学的一些问题。那么还有另外一些哲学家比较重要Grice,Strawsos。后者特别重视语言的交流意图,我说一句话,我有一个意图,我要告诉别人一个事情。这样的话语言的意义,交流意图,或者说,我说的话有音与蕴意。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这样一种做日常语言的方式,到60年代末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后来,现在,分析哲学家做哲学的方法,又回到罗素、弗瑞格的那种对概念的澄清,清晰的用法。这种日常语言学派的做哲学的方式,有一个问题,大家要注意,就是要注意哲学与日常的关系。6.哲学与日常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日常是什么关系?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很多哲学问题缘起日常语言的用法的不清晰,他的说法呢,就是日常语言中蕴含了许多陷阱,如果你不注意就会陷进去,陷进去的就是哲学家。如何把哲学家救出来?就是要对语词进行分析。日常语言隐含的这些概念会引起哲学的混乱,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陷进日常语言的陷阱,要陷进去还要有一定的能力,只有哲学家有这种能力陷进去,日常语言的陷阱对普通人来说不是陷阱,对有哲学能力的人才可以。哲学与日常语言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这种关系。日常语言造成混乱是有要求的,掉进陷阱的能力,如果没有,就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陷阱。哲学与日常生活的这个关系。那如何把哲学家解救出来呢?我们要澄清日常语词的用法。那么,当然,他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一般人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日常语言原来是完好的,像逻辑语言一样没有杂草的结构,是哲学家跳进了,将之搞乱了,维特根斯坦要解救他们。维特根斯坦不是这样的。那些都是对哲学家来说的,日常人没这些问题。要解救哲学家,必须对日常语言的用法进行梳理。这是乱的,有杂草的,只是对哲学家,他们会陷进去。要解救哲学家,必须对日常的用法进行梳理。要澄清关联。日常人一般不会注意的,不会陷进去,没有能力。哲学家会陷进去,因为有这种能力。哲学家要做这个工作。Ryle,Austin应该也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并不认为对日常语言简单的描述就能解决问题,还是要加工的,在这个基础之上。那么这些是日常语言学派的观点。现代西方哲学6.10QuineQuine受维也纳学派影响,并将这一学派思想带到美国。维也纳学派的两个重要观点:分析与综合之分;证实原则。分析综合之分:知识和命题分两大类,分析是说,当且仅当根据一个命题中语词的意义就可以确认其真假;综合,判定一命题真假必须借助外在事实。两类区分是严格的,没有交集的,前者是必然、先天vs而后者是偶然、后天。休谟莱布尼茨等都谈到这一区分,维也纳学派的这一理论主要针对kant的先天综合判断而提出,kant的主要工作是论证知识结构中的最核心都是先天综合的,既是有关实际的,又是普遍必然的。这与维也纳学派的是正相反对的。Kant的思想完全是语词的误用。与之相关的即是证实原则,任何一个有关实际的命题,就必须接受证实原则的检验。形而上学判断和命题,在形而上学家看来都是关于实在的,但是维也纳学派认为它们不能证实和否证,所以是没有意义的。反过来,经验科学的命题都是可以接受这一原则考验的,是有意义的。Quine把这两个理论归结为维也纳学派的两个教条,1951发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这里的经验论是指维也纳学派的逻辑经验主义。按照quine的理解,证实原则的假定了还原论。(哲学中对还原论的不同理解:物理主义——所有现象都可以根据物理学规律得到解释;唯心主义等)Quine此处的还原论是说:所有命题都可以一步步还原成关于感觉经验的命题;换一种说法,科学中的每个命题,单独来看都有其经验意义。证实程序假定了还原论,好比一个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说,这是个特殊的命题,它是以一般命题为基础的,假定了一些普遍规律,由一些观察经验得出一些判断,我们为了证实这些判断又把他们解释成关于感觉经验的命题。然后对它进行检验。这样一个程序假定了还原论,quine进一步把还原论独断的规定为这样一种观点:科学中的每一个断言,单独来看都有其经验内容,这是quine所反对的。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形式,而且quine的理解和维也纳学派之间是有跳跃的。下面我们详细分析quine的理论: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l第一个教条:quine认为这种区分不存在。Quine最重要的一个论证,分析命题是说我们仅仅根据其中出现的逻辑词项的意义就可判断其真假。这个定义中一个关键词是“意义”,它假定了一种我们有一种可以接受的、现成的意义的观念。但quine认为这个“意义”是需要澄清的。什么是意义呢?如果维也纳学派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关于“意义”明确规定,那么这个区分就是不成立的。但是关于“意义”的理解众说纷纭,恰恰很难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界定。孤立来看,意义可以是指称对象,指称关系,观念等,像locke等认为意义就是一种心理现象,这些都是指称论。quine认为这种指称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规定。如果不是孤立的来看“意义”有没有一个更好的、间接的方法来理解意义?从同义性角度来规定意义,一种比较间接的方法,但是同义性是否是令人满意的规定?一般的方法是,词典词条的解释都是同义的解释,但是同义性最终也没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最直观的规定是:两次同义当且仅当两个词有同样的意义,又回到“意义”,陷入循环。无论怎样定义都会遇到问题。所以分析和综合的区分就站不住脚。因为分析性的定义依赖于意义,但是又不能给出关于意义的满意规定,所以分析性也就不存在,这一区分就不存在。以上是基本论证线索。其中的问题:把分析和综合的区分以分析性为基础,但是我们能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规定,和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存在与否是两种事情,许多学科中对很多名词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规定,但是区分是存在的,比如“数”。即使我们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分析性的规定,但是并不能说明分析与综合的区分不存在。所以quine的论证是有缺陷的。l第二个教条Quine的说法更不符合维也纳学派的学说了,上文提到他认为证实原则假定了还原论,他认为维也纳学派的证实是在孤立中检验一个命题的,但这对证实原则的理解是错误的,维也纳学派的成员没有这样的意思如石里克、卡尔纳普等。所以quine认为证实原则假定了还原论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来没有人断言过,这也是不可能的。lQuine关于以上两个教条的分析,导出了整体论holism。是整个命题体系面对着经验的检验,而不是单个命题,每个命题都没有独立的意义,只有从整体来看,才有意义。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理解,后来quine又逐渐弱化这种理解,不是说整个知识体系,而是某一个特定的理论来面对经验的经验。但无论怎么说,他仍坚持任何命题单独来看是没有意义的。维也纳学派的一个成员?(诺兰克)30年代初,有一个比喻,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就像在一个茫茫大海中乘一个坏了的船,他要去修船,不能把它重新拉回岸上,必须在海中一点点修理。同样,科学家做研究,不是说找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检验单个命题,而是整个科学命题整体面对经验检验,调整科学系统的每个部分。整个科学命题构成一个整体,其它命题有各种各样的区分,但是没有一个绝对确实的和必须要修改的命题之分。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换言之逻辑数学与经验科学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形象的比喻:整个科学命题系统就是一个圆,中心是数学命题,很少修改,边缘是经验命题,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处于中心的逻辑命题也是可以修改的,在这个系统中,找不到一个必然的、绝对的命题。这是整体主义的意义观和知识论。lQuine的其它思想(此部分,录音不清,故不太完整)以上是quine的最著名的观点,虽然两个教条影响很大,但是论证是站不住脚的,比较荒唐的,而且过于极端。著作《词和物》,主要谈语言,基本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的极端化、系统化。主要理论,radicaltranslation,意思是极端情形下考虑翻译的可能性问题。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考虑翻译的可能性问题。一个人类学家跑到一个原始部落,如何去翻译他们的行为,这里能被他翻译的就是原始部落人的言语行为。整个翻译的基础是行为反应的次序过程,我们最终怎么达到一个翻译的结果,quine认为不可能达到唯一的翻译——即是翻译的不确定性。翻译依赖于翻译手册,但是有不同的翻译手册,比如英语、汉语。更极端的结论,quine认为不仅极端情形下,翻译是不确定的,我们正常的交流中(比如都用同一种语言)也可能出现radicaltranslation。戴维森l经验论的第三个教条分析与综合的区分假定了语言和世界、概念框架和经验内容这种区分。Quine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时候,也坚持这一区分。戴维森认为quine不彻底,这是经验论的第三个教条,这种理解框架也是要放弃的。这一区分假定了一个前提,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一个概念框架,然后把对于世界的经验放在框架之中,知识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不仅仅是经验论的,而且是很多哲学家理解世界的结构。这种区分也是要放弃的,假定了可以有意义的谈论概念框架,意味着可以谈论不同的不可还原的概念框架的区分。但是戴维森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论证:语言是和概念框架联系的,一个语言有一个内置的概念框架,简单的说,可以把概念框架等同于语言。但是二者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一个概念框架可以表达不同语言,反过来也可以,所以概念框架是可以互译的语言集合。其预设是概念框架是内在于语言之中,可以互相翻译的语言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框架,这样谈论概念框架的差异时,就预设了有一个不可翻译的语言存在。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论不可翻译的语言?Davison认为没有,语言本身就假定了它可以被翻译。如果一切语言都是互译的,语言等同于概念框架,所以不存在截然区分的概念框架,因此谈论概念框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谈论一个事情,就假定了可以谈论和它同类的不同事情,如果不可以的话,原来的谈论的事情也就没有意义,概念框架也是如此。如果能够谈论概念框架,就意味着有不同的概念框架,既然有不同的概念框架,所以谈论一个概念框架就没有意义,那么概念框架本身就没有意义,概念框架与内容的区分本身就没有意义。第60页共60页\n现西下半学期《论概念框架这个概念》认为概念框架与经验内容的区分也经验论的一个教条,如果去掉这个教条,经验论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当然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概念框架和内容的区分是很多哲学家都坚持的东西。不仅经验论讲这个区分,唯理论也有这种区分。戴维森最大的问题——把语言和概念框架等同起来,他假定可以互译的语言表达的是一个概念框架,这种预设没有道理的。可以互译的语言,其概念框架可能是不一样的,反过来,概念框架不一样,不意味着不可以互译,比如英语和汉语的概念体系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和翻译。lradicalinterpretation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和quine的radicaltranslation连在一起,认为translation比较窄,所以应该换成“解释力”。一个人看到语言学家给出的翻译,不意味着我们理解了这句话,需要进行解释,所以解释的含义比翻译丰富。为了解释,我们需要先翻译,翻译以信念的确定为基础。我们理解一句话,需要找出支持它的信念系统,仅仅靠翻译是理解不了的,这就是radicalinterpretation的意思。在这样一个极端的情形下,面对一个原始部落时,我们要进行解释,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Principlecharity,是说在做radicalinterpretation时候,需要假定这个部落说话时的支撑的信念和我们是一致的,这些信念是真的断言。如果我们假定了足够大的信念集,我们就能给出他们说的话的意义。但是如果一些信念是错的,那就需要一个互相调整的过程,这个说法有些道理,因为我们在解释一些语句或一段话,肯定是假定了一个信念系统,比如说thesystemofbeliefs和themeaning是互相构成的,一句话的意义和信念系统是互相支撑的。但是有什么样的关系,不是哲学家的事情,而是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工作。戴维森的这个基本观念是正确的。l后话分析哲学在五六十年大基本围绕这两个人在做,七八十年代之后,两人影响渐弱。现在已经没有一个“大人物”称为大家讨论的核心和依据了,而只是在细小的领域作论证和修改,基本没有领军人物了。哲学职业化的体现,分析哲学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哲学和它原初甚至和五六十年代的意义完全不一样了。哲学作为一个职业,就有分工,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基本一样,结果就是不可能有大哲学家出现,讨论的问题非常局限,需要看很多资料。以后内容主要是中西、古今哲学之别,大家考完试有时间可以参考。我到时会把韩老师的意见发给大家。第60页共60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