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0 KB
  • 2022-08-17 发布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哲学名言解析和哲学案例汇编和哲学关键词释义求进考研学校考研政治创始人,求进考研学校副校长,在求进主讲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时事政治,占考试内容的82%。历年经徐老师系统辅导过的学生,班级通过率沪上高居榜首,大部分同学最终考试成绩在70分左右,很少有不及格的,有不少同学上了80分,连续多次考研政治高分得主都是徐明德老师的学生1、“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有灵魂”(古希腊泰勒斯)——“物活论”思想3、“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此话是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一切都变化,无物常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5、“道是永恒地存在着,万物都根据这个道而产生”(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飞矢不动”(古希腊芝诺)——否认运动的连续性。7、“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古希腊芝诺)——企图否定运动的可能性8、“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而学习不过是回忆罢了”(柏拉图)——否认了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9、“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而农夫和手艺人是用于被统治的”(柏拉图)——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唯心史观10、“要命令自然都必须服从自然”(英国培根)——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11、“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n(英国培根)——知识是客观实际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重要原理。12、“运动是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英国霍布斯)——把运动归结为简单的机械运动。13、“在人的本性中,我们发现社会发生争执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第三是荣誉。竞争使人求利,猜疑使人求安,荣誉使人求名”(英国霍布斯)——把竞争、猜疑、荣誉看做是社会冲突的基础,抹杀了三者后面的社会物质原因和经济原因,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14、“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法国笛卡尔)——物质与精神是并列存在的,属二元论思想。15、“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恩格斯说这是“辩证法的卓越代表”16、“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荷兰斯宾诺莎)——心物平行论观点,属二元论思想。17、“因为形状不外是规定,规定即是否定,所以形状。。。。。不外是否定”(斯宾诺莎)——对某一事物的规定,即指出此物不是别物,例如确定一个图形是长方形,就等于否定了它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是正确的辨证的否定观思想。18、“炎热国家的人民,就象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象青年人一样勇敢”(法国孟德斯鸠)——地理条件决定论19、“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国家的治乱是由少数人决定的,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2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夸大了彼此的相对性,否定彼与此在相对中有绝对,抹杀了事物的差别,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21、“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否定运动的相对静止和间断性。\n2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有时一尺显得短有时一寸显得长,事物总有欠缺不全之处,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事理之时。屈原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含有辩证法的思想。23、“白马非马”(战国公孙龙)——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谷白马不是马,此观点看到了个别和一般的差别,但夸大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性,否认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抹杀了白马和马的共性,容易导致诡辩论。24、“制天命而用之”(战国荀子)——“天命”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掌握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25、“形具而神生”(荀子)——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是唯物主义思想。26、“闻之不若见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知之”是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荀子特别强调“行之”认为“行”高于“知”,“知”的目的在于实行它,荀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27、“循明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子)——要遵循事物的概念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原则来判断是非,用比较和参照的方法来辨别言辞是否正确,是唯物主义认识论。28、“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典型的形而上学言论,目的在于论证封建统治的永恒性和合理性。2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彗能)——彻底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无限夸大了心的作用,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3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此话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实践性的最好说明31、“太极,理也;阴阳,气也;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主宰也”(朱熹)——唯心主义运动观3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33、“人为自然界立法”\n——康德(此处的自然界指人所确立的自然规律,是唯心主义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能动作用,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34、“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系统观念的正确论述)35、“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事物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列宁(普遍性与特殊性不能相互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性质比普遍性丰富的多)36.理解是一种视界融合——(德国伽达默尔)。每个理解者在理解任何对象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存在某种“视界”,他总是用这种特定角度、特定范围的“视界”来理解事物。而对象的原创作者在创作时有存在“视界”。此命题把人类的理解活动从对以对象为中心转到以主体为中心,揭示了认识的复杂性。37.“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西周伯阳父(用两种不同的性质的阳和阴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失去了平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8.“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西周史伯(“和”是对立面的统一;“同”是简单重复。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才能产生万物,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4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4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获得知识,属于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的错误)\n4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庄子(认为有限之中包含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43.“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董仲舒(认为帝王的兴亡都是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唯心主义决定论)44.“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该命题属于西方实证主义观点,把概念或命题有意义的标准归结为最终能够被感觉到,感觉不到的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因而最终导致唯感觉论,并滑向唯心主义。)45.“存在三个世界,世界一是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二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三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和道德等。”(该命题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终是一种二元论,因为世界2和世界3都属于意识,而世界1则属于物质。)1.南柯一梦(槐安之梦、一枕南柯、一枕槐安)——物质决定意识唐朝淳于棼是读书人。但不得志。有一次,他喝醉酒,倒在庭院的槐树下睡着了。他梦见,槐安国请他去做南柯郡的太守,国王还把公主嫁给了他。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的子女也都很显赫。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国王不再信任他,并免了他的官职。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于是他决定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堆成的宫殿城池。他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就是这个蚂蚁洞。槐树的树枝,就是南柯郡。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解析:\n故事表现了物质和意识或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淳于棼梦中所见,正是他希望改变现实生活中不得志这种客观“存在”的再现。槐安国的“原型”也就是大树下的蚂蚁窝,说明意识的本质从其内容看,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从客观世界找到“原型”。此故事充分说明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智慧结晶: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2.庖丁解牛——掌握规律,得心应手战国时期,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庖丁见问,回答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解析:\n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但人并不是毫无作为的。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使客观规律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服务。庖丁的解牛技术之所以高超,在于他掌握了牛的构造规律,做事情自然十分熟练和得心应手。智慧结晶: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克罗齐3.唇亡齿寒——联系的普遍性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虞国国君见到这许多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故事出自《左传》。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解析:\n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者。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同它有关的周围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时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虞国国君只看到了美玉和宝马,没有看到虢国一旦灭亡,可能会殃及自己的国家,结果是贪小便宜,国灭身亡。智慧结晶:这些物体处在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恩格斯4.列宁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已饱受3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整个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在革命胜利后的第2天,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不理睬苏俄的和平建议,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开始和平谈判。  1917年,双方代表在德国军队占领的布列斯特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个为期10天的临时停战协定。1918年开始和谈的第2阶段。德方于2月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苏俄立即缔结和约,放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得文斯克一带领土。苏俄政府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签和约,并以苏俄人民委员会的名义通知德方,苏俄单方面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德军遂以此为借口,于2月中旬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苏俄大片领土。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坚决主张立即按德国条件签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则要求停止和谈,进行反对德国的“革命战争”;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方案。中央委员会最后终于认同了列宁的主张,通过了按德国条件签约的不平等决议。1918年3月,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等。《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是一个“不幸的和约”,但为俄国摆脱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喘息机会,因此,这种妥协在当时情况下是必要的,是有利于革命的妥协。是“交出了次要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的妥协。\n1918年11月,当苏维埃俄国国内政局稳定之时,军队实力增强之际,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解析: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列宁的做法就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5.田忌赛马——排列顺序的变化引起质变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孙膑摇摇头说:“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田忌毫无信心地说:“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n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解析:质量互变的规律是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引起质变的角度看,量变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事物数量增减变化引起,一是事物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孙膑的建议正是排列顺序引起质变的具体运用。马还是三匹马,但改变了出场顺序,就完全扭转了局面。此案例说明,要促使事物象好的方面发生质的转化时,除了要注意量的积累,还应把握事物空间“排列顺序”的变化。扬长避短,合理安排,就有可能获得预想的成果。6.“无中生有”的瑞士——矛盾的转化瑞士是当今世界的富翁,在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瑞士以人均收入4.4万美元而排名第一。瑞士国土7%是山地,自然资源贫乏,地下没有什么可开采利用的东西。用瑞士人自己的话说,历史上的瑞士是个穷得丁当作响的国家。难谋生计的瑞士人,只能去邻国当雇佣军,靠给别人打仗来赚钱糊口。这是一条多么悲壮、艰难的谋生之路!至今为梵蒂冈站岗的礼兵还是瑞士人,虽然只是一种象征,但依稀可以看到历史的陈迹。现代的瑞士,走了一条“无中生有”的路。当今支撑瑞士的产业都与一个“无”字有关,瑞士的富靠的是“无”。一靠无烟工业,即旅游业。这是瑞士一大产业,每年20%的GDP来自旅游。靠着原来被认为的“穷山恶水”,做山水文章,吸引各国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二靠无形资产,即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瑞士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却培养出了像沃尔夫冈?波里这样的一大批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成果,创造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n  三靠无本买卖,即金融服务业。瑞士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金融业发达世界闻名。小小苏黎世,证券交易额高峰时占到整个西欧成交额的70%。跨越全球的金融服务,让大把大把的钞票装进了瑞士人的口袋。  无烟工业,无形资产,无本买卖,加在一起成了“无中生有”,这“有”不是“小有”而是“大有”。看来,这“无”和“有”也是辩证的。瑞士人把从“无”到“有”的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无”在“有”的面前,常常会激发出“有”的欲望;而“有”在“无”的面前,则会产生“富有”的惰性,常使人变得漫不经心。世界上,常有因为“无”而奋起,使“无”变为“有”者,然而也有因为“有”而不思进取,由“有”变为“无”者。其实“有”和“无”并没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要紧的是应当懂得没有永远的“有”,也不会有永远的“无”。还是两千年前的老子说得好,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7.短缺与过剩的辩证法前些年,我国电力曾一度出现过短暂过剩。一些地方为了卖电,曾破天荒做起了广告,号召市民多用电,甚至鼓励上马高耗能产业。一些媒体也着力渲染,美国的人均年用电量是我们的多少多少倍,因此我们要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生活的电气化速度。包括做饭,用电炉都比用气先进合理等。而我们每个人从小就灌输的口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一时间都没了声音。和西方核电不同,在我国电力作为最重要的二次能源,80%多是由一次性能源的煤炭转化而来。浪费电就是浪费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而能源更是紧张。为了卖电,怎么能号召甚至鼓励大家多用电呢?毕竟,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不是相反。\n果不其然,没几年光景,新的情况出现了,各地先后由卖电难到电力供应紧张再到出现电荒。当然,并不是说今天的电荒完全祸起于当初的鼓励多用电政策。之所以重提旧事,就是希望通过此事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一个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决策更要有长远眼光。比如目前,由于电力紧张,各地又掀起建设电站新高潮,上千亿资金往电站上投。如果我们总是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过不了几年,恐怕又会回到吆喝着卖电的局面。此种发展思路不改,不仅摆脱不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会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糟蹋掉。其实,稍有些常识就会明白,对于企业,降低消耗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节水节电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对于社会,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因此,对于一时的能源过剩或紧张,即使调整也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在供需两个方面来调整,而绝对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多了就让大家多用,少了就多建。记得印度圣雄甘地曾说过:地球是慷慨的,它可以养活我们全人类,但绝对无法满足我们的贪欲。电多了就不再提倡节电,牛奶多了就倒入大海,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类特别是对子孙,贻害无穷。相反,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提倡全民的节俭意识,建立节约型社会才是正路。即便真过剩,我们多为子孙省下一些资源又有什么不好呢?8.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本来是一个英勇善战,但文化水平很低的军人。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勤于学习读书。后来,当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踉他谈起战略问题来,吕蒙对答如流,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计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后来的吕蒙可谓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  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解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不发展不变化的事物的堆积。所谓过程,是说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之中,不存在静止不变的事物。人的知识能力,经过主体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发生巨大改变的。用僵化的观点看人看事物是不正确的。智慧结晶:\n事物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9.塞翁失马——矛盾双方向对立面的转化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而已。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解析: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导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福和祸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相互转化。智慧结晶: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王勃(唐)10.世外桃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n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在于: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任何试图不承认和回避矛盾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是注定行不通的。没有矛盾的“世外桃源”是根本不存在的。智慧结晶: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11.燕太子丹赠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荆轲往见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居上舍,太子丹日至其门,供奉太牢,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太子丹与荆轲临池而观,轲拾瓦投龟,太子丹令人捧金瓦而进,荆轲用尽,复进。太子丹与荆轲共乘千里马,荆轲说:“闻千里马肝味美。”太子丹即杀马献马肝。太子丹与荆轲置酒华阳台,酒酣,太子丹进美人能琴者,荆轲说:“好手琴者!”太子丹即以美人献荆轲,荆轲说:“但爱其手耳。”太子丹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解析:\n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观念,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荆轲喜欢的是一双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弹琴的“好手”,但一旦从美人身上斩断,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只能是“名义上的手”了。智慧结晶: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黑格尔12.飞矢不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的理论。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其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定是处在某一个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是不能构成运动的、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解析:芝诺的错误在于:(1)他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的矛盾统一。(2)他不知道运动着的物体既在这个点上,同时又不在这个点上而不断向前进。(3)“飞矢不动”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看法。(4)他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5)他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原理。13.九方皋相马——内容与形式\n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个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解析: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伯乐之子的相马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及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认识的发展过程及科学的思维方法。14.法国飞行员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静止的相对性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事件。这个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然而在法国飞行员的这个奇遇里,却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800~9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40米每秒。这个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特别是当飞行员戴着手套的时候,因为穿过空气的子弹跟空气擦会产生近100摄氏度的高温。解析:\n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不是绝对不运动。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果以地球为观察点,则地球上的山脉、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指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如生命有机体在死亡之前,就是相对静止状态的保存。法国飞行员之所以抓住了飞行的子弹,原因在于运动的飞行员和运动的子弹之间实际上是相对静止的状态。智慧结晶: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马克思15.“七桥问题”与拓扑学——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濒临波罗的海,有一座城市,叫做哥尼斯堡(俄罗斯境内)。布勒格尔河的两条支流在这里汇合,然后横贯全城,流入大海。河心有一个小岛。河水把城市分成了4块,于是人们建造了7座各具特色的桥,把哥尼斯堡连成一体。一天又一天,7座桥上走过了无数的行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脚下的桥梁触发了人们的灵感,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居民中传开了:谁能够一次走遍所有的7座桥,而且每座桥都只通过一次?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可是,谁也没有找到一条这样的路线。"七桥问题"难住了哥尼斯堡的所有居民。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传开后,引起了大数学家欧拉的兴趣。欧拉没有去过哥尼斯堡,这一次,他也没有去亲自测试可能的路线。他知道,如果沿着所有可能的路线都走一次的话,一共要走5040次。就算是一天走一次,也需要13年多的时间,实际上.欧拉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七桥问题。剖析一下欧拉的解法是饶有趣味的。  第一步,欧拉把七桥问题抽象成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他想:两岸的陆地与河中的小岛,都是桥梁的连接点,它们的大小。形状均与问题本身无关。因此,不妨把它们看作是4个点。\n7座桥是7条必须经过的路线,它们的长短、曲直,也与问题本身无关。因此,不妨任意画7条线来表示它们。就这样,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成了一个"一笔画"问题。怎样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变成了怎样不重复地画出一个几何图形的问题。原先,人们是要求找出一条不重复的路线,欧拉想,成千上万的人都失败了,这样的路线也许根本不存在的。如果根本不存在,硬要去寻找它岂不是白费力气!于是,欧拉接下来着手判断:这种不重复的路线究竟存在不存在?由于这么改变了一下提问的角度,欧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最后,欧拉认真考察了一笔画图形的结构特征。  欧拉发现,凡是能用一笔画成的图形,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每当你用笔画一条线进入中间的一个点时,你还必须画一条线离开这个点。否则,整个图形就不可能用一笔画出。也就是说,单独考察图中的任何一个点(除起点和终点外),它都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与终点重合,那么,连这个点也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  在七桥问题的几何图中,A、B、C三点分别与3条线相连,D点与5条线相连。连线都是奇数条。因此,欧拉断定:一笔画出这个图形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的路线是根本不存在的!  七桥问题是一个几何问题,然而,它却是一个以前的几何学里没有研究过的几何问题。在以前的几何学里,不论怎样移动图形,它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不变的;而欧拉在解决七桥问题时,把陆地变成了点,桥梁变成了线,而且线段的长短曲直,交点的准确方位。面积、体积等概念,都变得没有意义了。不妨把七桥画成别的什么类似的形状,照样可以得出与欧拉一样的结论。  很清楚,图中什么都可以变,唯独点线之间的相关位置,或相互连结的情况不能变。欧拉认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属于一门新的几何学分支,他称之为"位置几何学"。但人们把它通俗地叫做"橡皮几何学"。后来,这门数学分支被正式命名为"拓扑学"。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研究,是拓扑学研究的先声。在欧拉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拓扑学定理。但这些知识都很零碎,直到19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开始系底地研究拓扑学,才奠定了这门数学分支的基础。\n现在,拓扑学已成为20世纪最丰富多彩的一门数学分支。分析:这个案例说明,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来源于生活,这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我们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反映和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两个基本规定。欧拉的研究充分表明了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二者的统一。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哲学是以概念的、逻辑的形式回答有关世界观的问题。哲学提倡思考,注重说理。宗教则树立偶像,提倡迷信与盲从。世界与宇宙:“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上下左右为界);“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意识观等方面。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哲学,都称之为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又是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n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生活、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唯心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都称之为唯心主义哲学。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是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形而上学的另一种含义是指研究超感觉、超经验的有形体之外的对象的哲学。辩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两个对子的关系是交织和从属的关系。交织关系是指辩证法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形而上学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从属关系是指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哲学的党性:哲学的阶级性在理论上的体现。即哲学的派别性,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分为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它们的区别在于可知的内容不同。前者认为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后者认为精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主张人类不能认识物质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是休谟,他认为人类无法认识自然和社会。(彻底的不可知论);另一代表人物是康德。他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的现象,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不彻底的不可知论)。唯我论:“我”是唯一存在的,其他一切都是我的表象,唯我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表现。\n先验论:也称为唯心主义先验论,从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精神派生这一唯心主义基本前提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人的认识和才能是先于客观事物、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是先天固有的、主观派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凡是主张经验是人的一切认识的唯一来源的哲学理论都叫做经验论,经验论有唯物的经验论和唯心的经验论之分。同经验论相对,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不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理论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理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都不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彻到底,在解释社会历史问题时,都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彻底的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各自独立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实质上否认了物质对精神的本原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最终会因为过份强调意识的能动性而导致唯心主义。主观主义:是错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或者表现为急噪冒进的唯意志主义倾向,或者表现为落后于实际的保守主义倾向;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或者表现为只承认理论可靠,否认感性认识的教条主义,或者表现为只承认局部经验而轻视理论作用的经验主义。人本主义:以研究抽象的人为中心并以抽象的人为基础去解释一切问题的哲学学说。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即属于人本主义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阶段:先秦子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阐述儒家经典)——魏晋玄学(以道学观点解释儒家典籍)——隋唐佛学(释教)——宋明理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清代朴学(质朴之学,讲究训诂考证)。\n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以笛卡尔和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认为,只有理性所把握的东西才是普遍必然的,才具有永恒性,理性是人有别于或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非理性主义的代表是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非理性主义强调人是世界之本,提出按照人的本性来理解人。唯意志主义:属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范畴。歪曲、夸大意志的本质和作用,主张意志高于理性,认为意志“创造”世界万物。代表人物是尼采和叔本华。反映(映象):客观事物在人的感官和大脑中的模写。人的意识是高级的和最复杂的反映形式。正确的反映,往往要经过反映活动的多次反复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完成。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本对立。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积极的反映。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直观的照相式的消极的反映。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和规律性。(镜像反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能为人所认识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人特有的精神活动,人类意识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既反映事物的现象,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的能动性:又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是:(1)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3)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4)意识活动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只有进入主体认识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n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心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是一定个人由其各种主观精神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意识和观念系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主观世界的核心。客观世界是指主观世界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包括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主观世界能动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其中实践是两者辩证统一的基础。庸俗唯物主义:主张无神论并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存在,但忽视辩证法,否认意识的能动积极作用,认为大脑产生思想“正向肝脏制造胆汁一样”,抹杀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与静止相对应。变化是指事物状态的改变,意味着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变化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与凝固相对应。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倒退相对应。静止: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量度,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认识世界的必要前提。实践:人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时间: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空间: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其特点是三维性。实事求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研究。(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经验主义(经验论):轻视理论,夸大感性经验,否认感性知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狭隘保守,眼光短浅。规律;定律;规则: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属物质范畴,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定律是人们在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其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n规则是社会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要或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出来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是主观的,属于意识范畴,是可以制定、修改或加以废除的。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要条件具备,它就一定要发生作用。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庸俗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唯一的存在,但它否认意识的特殊性,把人的思维过程简单地归结为生理过程,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物质化、客观化,抹杀了意识和物质的对立与区别,歪曲了意识和人脑的真实关系。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运动存在5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形而上学的矛盾观:形而上学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完全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形而上学者提出一个公式:“是则是,否则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在认识论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意识能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是指意识能通过实践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二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三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其中意识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又仅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方面。第一信号系统:产生意识活动的过程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实物信号刺激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活动。\n第二信号系统:由抽象信号(语言和文字)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是在事物普遍联系问题上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承认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为人的行动受着事物固有联系的制约,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必然联系进行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这是决定论。否认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为人的行动不受事物固有的客观规律的限制,可以从心所欲,这是非决定论。联系: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发展:是指事物又旧质到新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发展的最本质的含义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根本矛盾也称基本矛盾,指规定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矛盾。非根本矛盾也称非基本矛盾,是指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的矛盾。质: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和关节点:作为哲学范畴,度与关节点是密切相关的,但二者有不同的内涵。度是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区间,关节点是度的端点、临界点,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范畴和哲学范畴: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哲学范畴则是反映事物、现象的最普遍的本质和关系的概念。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唯心主义者否认范畴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范畴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是思维的先天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范畴是事物的本原,是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n目的论:目的论把因果关系神秘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先安排好的某种目的的结果,目的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学说,目的论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的推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有用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因此,在事物发展的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并不是简单地再现原事物,简单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对。指自然界、社会本身所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其基本内容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指思维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循环论: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事物只是不断地循环往复,简单地周而复始的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循环论否认事物发展的运动,实质上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内涵和外延:内涵也称“内包”。概念中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外延是概念中所反映的具有某些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所指的一切事物。假象:假象是指以否定的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与真象相对而言,也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客观现象,属于客观范畴。错觉:错觉是对事物的现象的错误反映,是跟事实不相符的知觉,与正确的感性认识相对而言,属主观范畴。\n庸俗进化论: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世界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否定之否定规律: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运动,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此规律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这两次否定都是辨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是19世纪末由奥地利哲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抛弃了康德经验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把毫无客观内容的“纯粹经验”或感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进一步发挥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漠的不可知论。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批判了马赫主义。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作为社会历史观的范畴。前者是指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没有认识和掌握之前,行为、活动不得不受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后者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改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社会必然规律,便从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n社会革命与改革: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发动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的形式;改革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武装冲突的形式。爆发式飞跃:与“非爆发式飞跃”相对。指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爆发式过渡,一般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特点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例如火山爆发、铀核的裂变、暴力夺取政权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在认识论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认识的主体: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指进入主体的实践范围和认识范围所指的对象。认识的中介(认识的工具):指联结主体与客体两极,使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媒介、手段以及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要由物质性的认识工具、观念性的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认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感观所感知的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感性认识有三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感觉、知觉、表象: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表象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东西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同感觉、知觉相比,它又带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由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抽象概括而成的。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特征和根本性质。理性认识有三环节: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n概念、判断、推理:概念是对事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进行反映的思维形式;判断是运用概念对事物的状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作前提,从而推出结论的思维形式。认识的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自觉地将自身因素投入到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的主体属性。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为理性认识。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实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主张一切从书本出发,犯了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认识,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犯了经验论的错误。真理:指主观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真理具有客观性。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的认识。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对个人、群体及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换句话说,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特性同主体尺度的相一致、相符合、相接近,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益关系。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的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是真理对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真理对人的社会存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理性思维能力。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两类:一是在人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属于理性因素,而情和意,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二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它们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等特点,也被称为非理性因素。\n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关系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抽象与具体: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方法。具体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有两种具体:一是“感性具体”,它是感觉多样性的综合,是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具体,它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逻辑与历史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的反映。逻辑与历史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修正。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是:其一,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其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应该把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和前提,以推动自己更深刻地进行思维。总之,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自我意识:指向人类自身内部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自我意识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历史选择:社会的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活动。\n价值原则: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相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精神客体: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物活论:认为一切物体都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抹煞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意识虽然是由物质产生的,但并非一切物体都有意识。范畴: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它是基本的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宿命论:把一切历史事变、社会进程、个人祸福都说成是由“命运”这种超自然的力量预先安排的,认为人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所有变革现实的努力都注定是徒劳无益的。宿命论完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们安分守己和无所作为;宿命论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宗教提供理论根据。反映论:凡是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外界的反映、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的观点或理论就叫反映论。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知识、才能等是先于客观事物、先于实践、先于感性经验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是人脑所固有的。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根本对立的。绝对主义:又称独断论,是同相对主义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学说。它的基本观点是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认为人们一下子就可以穷尽绝对真理。相对主义:同绝对主义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认识论学说。它的基本观点是夸大认识的相对性、主观性和条件性,否认认识的绝对性、客观性和无条件性,否认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终止的接近。它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n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统一体。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路线:党的路线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准则和总的方针政策。从范围上分,有党的总路线和党的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上分,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党的具体工作路线是根据党的总路线制定的,是受总路线制约并为总路线服务的。党的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路线是党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它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的组织路线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1)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使用干部;(3)教育全党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逻辑矛盾、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的现象;这种矛盾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当中(也不是时时都存在这种矛盾),它的存在是主观的。辩证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统一;这种矛盾在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质和本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质是与量相对应的范畴;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具体的,可以被直接感知。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构成,本质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与现象相对应的范畴,是内在的、一般的,要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n思维:指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有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的方法是抽象、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等。假象、错觉:假象是指以否定的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与真象相对而言,也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客观现象,属于客观范畴。错觉是对事物的现象的错误反映,是跟事实不相符的知觉,与正确的感性认识相对而言,属主观范畴。历史唯心主义:也叫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观念、理论、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观:也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中的特殊表现。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指的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认识。它是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概括。社会意识可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大部分。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等三大要素。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唯心史观的基本形态: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经济基础: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它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它又叫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n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个社会形态发展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是区分阶级的主要标志。阶层:在同一阶级中,以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或剥削、被剥削的程度不同而划分的若干层次。是一个阶级中各个成员不同经济地位的区分。文明:指人类社会开化、进步的状态,表现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文明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情况下又可以称为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称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政治上层建筑中的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n社会形态: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观念形态的统一体。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种观点被称为群众史观。历史唯心主义主张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种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英雄史观可分为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表现为唯意志论,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表现为宿命论,主张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是由神秘的“客观精神”决定。而英雄人物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代理人和体现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明显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记,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外貌特征。历史人物可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物质文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精神文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n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同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指社会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社会的各阶层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达到狭义上的“和谐社会”,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在文化上,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在经济上,不同的利益群体能得到恰如其分的,有所差别的,最低是能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回报;在社会结构上,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社会各阶层之间是相互开放的。一个社会尽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等级序列,但这种等级序列不是凝固的,社会中不存在着群体性的排斥制度,这种弹性的社会结构不仅使社会更加稳定,而且使社会充满活力;在管理上,社会的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它既指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的主要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也指政府的各部门和各级组织运行有效,对社会有较强的整合力。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为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的社会形态;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形态。人的自由: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人的特性: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主要内容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的解放:包括人从自然力和从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两方面的含义。与此相联系的思想解放,是指从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人的价值:就人类而言,人的价值是指人类对世界的改造及其成果所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程度和状况。就个人而言,人的价值一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式依据它们是否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可以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和和非意识形态的形式。属于意识形态的形式的有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非意识形态的形式的有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没有阶级性。趋同论:“趋同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的两种形式,两者将遵循“趋同”的道路,共同进入“后工业社会”时代(信息社会)。“趋同论”的错误之处在于片面夸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联系,实质上是只承认两者的统一,否认了两者的区别,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抹杀了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趋同论”混淆了社会技术形态理论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区别。个人利益;个人主义: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即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n个人主义是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为满足个人的需要、愿望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利益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只要人类存在,个人利益就不会消失;个人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它不可能永远存在,是个历史范畴。个人利益是一种客观事实,是一种社会存在,属物质范畴;个人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属意识范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