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31 KB
  • 2022-08-17 发布

西方哲学流派之古希腊哲学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v希腊自然哲学(科学主义,时间和空间追溯万物本原)一、米利都学派(爱奥尼亚)1.泰勒斯(鼎盛年公元前585,米利都):不论事物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它们之间存在根本的相似,多通过一而相互关联,万物源于水(神话的影响和经验的观察)第一次从自然事物之中来寻找自然的本源,实现了从神话到哲学的革命。哲学之父2.阿那克西曼德(泰勒斯的学生)(鼎盛年公元前570):水是有形的,不可能再是别的东西了,提出:万物的本源是阿派朗(无限)。万物由之所生的东西,万物毁灭后由于必然性复归于他;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之间的不正义而受到惩罚并相互补偿。第一次提出“本原”,新的生灭观:产生就是万物从阿派朗分离出来,获得某种规定性;消灭就是重新去掉规定性,回到阿派朗。即:生就是从无限到有限,灭就是从有限重新回归无限。阿派朗自身包含冷热干湿,它们不同结合方式,万物分离。冷与干-土;冷与湿-水;热与干-火;热与湿-气。3.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曼德学生,鼎盛年公元前546):万物源于气(既存在又无形)泰勒斯从肯定方式,阿那克西曼德从否定的方式,阿那克西米尼从否定之否定之方式(辩证的综合)。\n气(冷热):冷发生作用:气凝聚,形成风和云;再进一步凝聚,形成水;再凝聚,形成土和石。热发生作用,土就稀散为水,水稀散为气。事物之成为他们所是的那个样子,取决于组成这些东西的气在多大程度上的凝聚和稀散---质上的差异,原因在于量上的差异二、爱非斯学派(爱奥尼亚)4.赫拉克利特(鼎盛年公元前501)火本原说;逻各斯理论(logos)(受到毕达哥拉斯影响)(1)从阿那克西米尼:气稀散为火,知:火更加稀薄无形。火熄灭,变成了万物;万物燃烧,复归于火。---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就像黄金转化为货物,货物转化为黄金。联想:物质守恒的思想?(2)火与万物之间的转化是现象世界,背后有一定的根据(逻各斯)--只能通过抽象的思想把握。(以定型的思想抽象物说明运动变化的感性世界:形而上学)逻各斯还是思维应该遵循的主观法则(主观的与客观的逻各斯统一)(3)古代辩证法创始人:第一,万物皆变,无物常驻。(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二,万物变化的根据是由于内在的固有的矛盾。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容易走向诡辩论:其学生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三、恩培多克勒(西西里岛,公元前492-432):(1)四根说:本原“水火土气”按不同的比例结合。\nl以前,万物起源于(beginning,时间生成论);本原是单一的。l从此,万物由什么构成(element,空间构造论的源端)。例如:牛顿,不关心世界的时间开端(归于上帝的创造),致力于探究空间结构。时间起源---神学;空间结构--科学。直到:康德和拉普拉斯星云假说,开始考虑宇宙的起源。(2)提出“爱”和“恨”:四根彼此结合或分离的力量。“水火土气”--质料因;爱和恨--动力因(外在的)--机械论的倾向:外在的动力解释物体运动的理论。西方哲学史上的主流观点。(牛顿的第一推动力)²本原:从一到四---可以用更多的本原来解释万物四、阿那克萨戈拉(20岁居住雅典,公元前500-428):(1)种子说:每种物体最小的微粒种子特点:种类无限的、异质的---回到哲学产生前的水平(哲学目标:多种找一)--但蕴涵这隐性的进步---都是种子(现象的差异性暗含着抽象的统一性)---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扬弃了差异性)(2)提出了努斯(nous):精神性实体--动力因(第一次把精神性东西当作物质运动的原因)l努斯与逻各斯:二者之间的张力--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五、德谟克利特(色雷斯地区,公元前460-370):柏拉图的死敌\n本原是原子(哲学概念--思想的抽象物)和虚空。(1)原子特点:无限的、同质的。形态、次序和位置上的差异--构成万物。(on和no)物理时间越微观,其性质越简单--万物差异由基本元素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决定的(同质异构)--拓展:教学中(寻找教育或教学的基本元素)(2)原子的另一个特点:充实性(内部没有空间),在虚空的空间中运动。(3)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质料因和动力因统一起来了。(4)灵魂是由更稀薄的原子构成---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性--影响近代唯物主义者(5)反对目的论,强调必然性---认识论上:唯理论(重视理性轻视感觉)\nv希腊形而上学的源端(探寻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形式因;本质与现象)一、毕达哥拉斯(南意大利地区,鼎盛公元前531)(阿那克西米尼同时代,曾求学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音乐和医学(和谐、平衡)(1)数是万物的本原---现象背后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深入到本质--开创了运用抽象把握本质的哲学道路。(2)数与形(几何学)结合在一起--数具象化---自然哲学的影响--没有达到纯粹的程度1-点,2-线,3-面,4-体,点-线-面-体-水火土气-万物(3)数是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某种抽象物--把数神秘化--宗教与哲学一起(4)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严密的逻辑完美性体现了神的智慧--埃及几何学(丈量土地,不能抽象表述)--联想: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出现很早,没有创造理论体系。--不可通约数的危机:1,1,(有这个三角形--找不到这个数)---迷惑--怀疑数与形之间的对应性--数神秘化--形:感觉的对象;数:只有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形而上学的产生(西方哲学的根基和主脉)二、爱利亚学派1.巴门尼德(南意大利地区,鼎盛公元前500):赫拉克利特同时代(1)存在论-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存在的特点:不生不灭、独一无二、不变不动、时间上无始无终而空间“滚圆的球形”(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存在--本质(数,逻各斯)---理念(柏拉图);非存在--现象(2)两条截然对立的道路:真理之路;意见之路: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存在(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对应关系)(3)\n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本质(存在)--通过抽象的思想才能把握(思维)--思维与存在同一,存在也可以被语言表述--思维、语言、存在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语言是存在的家(黑格尔)²联想:相互作用(存在)---归纳(思维)---力的概念(语言)2.芝诺(鼎盛公元前468年):巴门尼德的学生,辩证法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论证巴门尼德的“存在”:归谬法和反证法(独一无二---多;不生不灭、不变不动---动)(1)运动:二分法从A到B,1/2,永远不可能到达B;阿克琉斯追乌龟;飞箭不动:不动+不动=不动-----运动的连续性与运动的间断性²联想:能量的连续性与能量的间断性(量子化)违背常识---芝诺的目的就是要证明:常识(感觉)是不可靠的--看到的(运动)是假象--真实的世界是不动的。(2)多:谷粒的论证:问普罗泰戈拉:一粒谷子落到地上会不会有声音?--答:不会一斗谷子落到地上会有声音,一斗谷子由一粒一粒谷子组成,一粒谷子落地无声,为什么一堆谷子落地会有声音?结论:多会导致矛盾,因此是虚假的。v智者派(教人辩论技巧)1.普罗泰戈拉(色雷斯地区,公元前490-421):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Sophist)(1)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个把眼光从自然界转向人生的哲学家。人生多样性的--一变成了多(古希腊孜孜追求的一元和客观本质----主观的多)“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举例:风(感觉冷;不冷)--相对主义:以个体作为世界的参照系²联想:建构主义的起源?万物的本原--你自己的感觉(认识)--后现代主义来源?举例:盾的颜色?\n(2)一切理论都有其相反的说法--一切皆真--悖论:并非一切理论都有其相反的说法(这个命题本身相反的说法)--否定了相对主义--一切皆假的怀疑主义举例:普罗泰戈拉要学费:先交一半,打赢第一场再交一半。2.高尔吉亚(西西里岛,公元前485-380):师从芝诺和恩培多克勒(1)无物存在---存在者存在;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思维、语言、存在有内在的必然联系(2)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可以思维的东西不一定存在--马车在海上行驶;不存在的东西可以被思维--哪咤---思维与存在并非同一的(3)即使认识了也无法告诉别人:经验到的东西与用语言描述的东西不一样--举例:看画展--描述--听者的感受²联想:教材(文本语言)--教师(口头语言)--学生(从语言或信息传输的角度去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重辩论形式,不重内容--为形式逻辑的产生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推动了古代辩证法的发展v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雅典,公元前469-399):述而不作,自称为爱智者(哲学家一词首先使用)(1)人应该追求好的生活甚于生活本身---好的生活(肉体死后的灵性生活)--西方唯灵主义的源流--基督教神学奠定了精神基础(2)认识你自己--人不配有智慧,自然的本原只能由神把握--人的职责在于认识他自己,然后通过自身的认识达到对神的认识---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人的问题是什么?--道德--美德问题成为气哲学的基本内容--道德哲学--对个人道德特性的认识达到一种普遍性的东西(美德的定义)--普遍本质。(3)神学目的论:神按一定目的安排了万物(努斯的影响)--身体的精巧和谐---基督教的影响和自然神论的影响。\n(1)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不是行为(具体的、相对的)--超越具体的行为的普遍的意义--一切善的东西都是都是有益的--无人有意做恶,做恶都是出于无知--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开创了唯智主义理论---17-18世纪的启蒙时代--基督教、卢梭、康德反对--之间的张力构成了西方伦理学的内容。(2)善的概念知识的来源--人不可能学习已知的东西,也不能学习未知的东西--善的知识潜伏于灵魂,肉体的障碍把它忘掉了,感觉的刺激,回忆了起来--莱布尼茨“有纹路的大理石”理论(3)精神接生术与辩证法:谦虚的姿态--不断的提问--揭露对方的矛盾--引导对方修改意见--接近真理(本质)------辩证法(对话):没有结论,在于过程和方法论意义,启发性²联想:教学中的运用?v希腊实在论哲学一、柏拉图哲学(雅典,公元前427-347):形而上学理论体系1.理念论:理念--事物的本质和形式--唯一真实的存在和实体(实在论哲学)---具体事物说对理念的“分有”--举例:桌子理念与桌子---桌子的理念更完美--桌子的理念是桌子的原因---唯理论倾向²联想:理科教学有唯理论倾向?会不会走入其对面(过于重视经验)?2.世界的层次:(本体论体系)物质世界是最底层(德谟克利特:本原)---各种理念的分有--感性事物--介于理念(存在)和物质世界(非存在)之间--不同于巴门尼德数理理念感性世界道德和审美的理念善的理念(终极目的和根本动力)人造物的理念自然物的理念物质世界分有哲学概念\n(形式、目的、动力)(质料)1.回忆说与辩证法:(1)认识论(与本体论有内在的联系):理念世界-真理;感性世界-意见;物质世界-无知(2)先有理念世界的知识--与生俱来(灵魂带入身体)--先验论(回忆说)--并不否认感觉经验的刺激--回忆本身是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的能动作用)²联想:儿童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经验知识和理念知识谁先存在?归纳与演绎?(3)洞喻与线喻:想象(感性事物的摹仿物--艺术品--低下-影响到罗马共和国)---信念(具体的感性事物)---理智(低层次理念--不能完全脱离形体)--理性(纯粹的抽象概念-抽象思维中进行联系和转化--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一脉相承)\n(3)理想国:斯巴达城邦为模型,国家是放大了的人统治者(哲学家)保卫者劳动者理性(智慧)意志(勇敢)欲望(节制)正义金银铜铁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古典四德)---信、望、爱(基督教道德)(5)在雅典的阿加德米(academy)创立柏拉图学院,延续900多年二、亚里士多德哲学(色雷斯,十几岁到雅典,公元前384-322):师从柏拉图,形式逻辑的奠基人,逍遥学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1.《形而上学metaphysic》中,知识来源--感觉经验(感性知识)--普遍性的技术(日常生活)--理论知识(第一哲学);知识的分类:第二哲学-研究具体存在物;第一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存在是什么?--超越其他哲学家(什么是存在?)--是什么?具有逻辑的优先性(定义)存在有两类:偶然的属性和必然的本质(范畴-十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动作、遭受)--实体(是什么?:优先性)--其他范畴(怎么样?)--实体哲学:实体是什么?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实体是如何生成的?(1)\n实体是什么?--最基本的概念:既不述说(描述)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个别的人”“个别的马”--特点:一个具体的或个别的事物;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区别于属性);没有程度的差别;变中之不变--与柏拉图的理念对立个别事物-第一实体;种属概念(人)-第二实体(思维中的抽象概念)--回到柏拉图(1)实体的原因是什么?--四因说:质料因(什么材料)、形式因(什么样子)、动力因、目的因--举例:房子---以往哲学的总结纯质料纯形式(第一推动者)各个层次的实体高一级是低一级的形式每个事物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理念原子统一自然物--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三者统一--运动的原因不归结于运动本身(质料因),归结于引起运动的那个目的(形式)-举例:橡树种子与橡树-构造一个逐级上升的宇宙模型---(2)实体是如何生成的?柏拉图的分有理论--诗意的比喻--热情与审慎的冲突(罗素语)潜能与现实理论:实体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从潜能(质料)到现实(形式)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运动--内在的自我生长的过程---有机的而非机械的过程--《物理学》分为6种:产生与消灭(本质变化)、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性质上的变化)、增加与减少(数量上的变化)、位移(位置上的变化)--辩证的运动观\n²联想:²(1)每个人的现在是过去的现实,是未来的潜能-《论可能的生活》²(2)内在的自我生长的过程--教育中?(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社会中?-内外结合?如何结合?--博士论文是终生研究的基础!2.有机论与目的论:有机论-事物运动的动力来自内在的目的(种子);机械论-事物运动的动力来自外在的力量目的论:从潜能(质料)到现实(形式)的转化过程不是偶然的,是有目的性的运动--赋予世界目的的设计者---现代基督教神学理论根源(上帝把进化能力赋予世界)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哲学:承前启后(蓄水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