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6.65 KB
  • 2022-08-17 发布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_体验哲学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万方数据2002年3月第34卷第2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bimonthly)Mar.2002Vd.34No.2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苏州大学王寅提要: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中心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也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象似性、认知科学[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2)02—0082—8在西方哲学研究中一直贯穿着感性与理性、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的争论,这种对立观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语言研究中,也反映在语言研究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上:一种是通过可观察到的语言用法从外部对语言进行研究;另一种是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才能的一部分,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从人类心智内部研究语言(参见Robins1997:145)。传统语文学、对比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哲学观,而普遍语法、思辩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则主要基于唯理主义。当前流行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既具有经验主义的成分,又具有理性主义的成分。因此,国内学者在论述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时,说法不一,有的学者强调其经验性,也有的学者侧重其理性主义倾向,还有学者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因为很多哲学家就曾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1这种分歧在国外也同样存在。笔者去年采访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教授和他的博士生AnneSumnicht女士时,问起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或·82·是两者兼而有之时,他们都斩钉截铁地说,他们是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当笔者问Lakoff教授这同一个问题时,他则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理性主义,而是另外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2笔者接着问Lakoff教授:体验哲学是不是介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者之间的,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理论?他也给予否定回答。读完他与Johnson合著的《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以下简称《体验哲学》)这本书之后,我们就知道他所倡导的体验哲学在很多方面的确不同于这两个传统哲学流派,而自有新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理论,确实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有力挑战。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观点,体验哲学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下面对此作一简要介绍。.一、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Lakoff在1987年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中就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那时他用\n万方数据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术语为Experientialism,又叫ExperientialRealism,theExperientalistView,Non-objec-tivism;尽管他也用到了embodiment这个词,但并没有将其用作哲学术语3。1980年Lakoff与Johnson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又于1999年出版了一本惊世著作《体验哲学》,尖锐地批判了在西方流行了多年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传统哲学观,如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二元论、天赋论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EmbodiedPhilosophy,Philoso—phyintheFlesh,EmbodiedRealism,thePhi—losophyofEmbodiedRealism,同义术语还有:anEmpiricallyResponsiblePhilosophy,theEm—bodiedCognitionTheory,其基本思想相当于莱氏1987年的术语Experientialism,ExperientialRealism)。体验哲学被认为是一种新理论,与英美分析哲学和乔氏基于混合哲学的心智观针锋相对,也是对Putnam(普特南)提出的内部现实主义(InternalRealism)的一个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西方哲学的观点,对西方传统思想是一个巨大挑战,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被视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在英语中,Empiricism和Experientialism有不同含义,前者往往是指16—18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后者是指20世纪末Lakoff和Johnson等学者的体验哲学,倘若这两个术语都译为“经验主义”,就很容易产生混淆,因此笔者主张将Experientialism替换为EmbodiedPhilomphy,译为:体验哲学。该理论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1.心智的体验性心智的体验性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概念,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认知基础。Lakoff&Johnson(1999:497)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embodiment),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可以想像,我们的祖先从认识空间和自己开始认识世界,因此空间概念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它们成为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因此祖先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4。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语义与此同时形成。这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而人类心智又是身体经验的产物。他们还认为,大部分抽象概念都通过隐喻建构,它们不是自治的,不可能独立于身体的心智能力,而是基于身体经验。心智的体验观彻底批判了笛卡儿和乔氏的“心智与身体分离”的二元论:心智和推理基于身体经验,概念通过身体经验而获得意义,它们不是纯心智的,也不是一种独立于身体的先天能力,但也不是纯客观的,“主体一客体”二分法不能成立。非体验性现实论(DisembodiedRe—alism,又叫ExtemalRealism)在客体和主体之间制造了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两者一旦分离,对于客观现实的了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通过物体本身来了解,要么通过能被多数人理解的共有的有意识结构来了解,心智的体验观认为这两种方法都错误。人类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相作用来与世界相连,我们整天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无法与其分离。使得认知、心智、知识成为可能的只能是我们的身体经验,是想像力,而绝不是什么超验。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联。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83·\n万方数据2002生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它们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决非基于符号;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决非基于符号运算。意义通过身体经验和大脑而产生,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连接产生,也不是通过模型理论产生,这就与基于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针锋相对。我国古人认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反映了我们祖先认识和描写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与西方的体认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近来戴浩一(1989)还根据体验观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可用人类的基本感知能力,尤其是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感知能力来解释汉语的语法结构。2.认知的无意识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和神经加工过程,分析如此复杂,令人难以置信,是人无法觉察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无法被意识到,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到。语言的习得也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人类的范畴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每一个原型就是一个神经结构,它能使我们进行与此范畴相关的推理和想像。基于原型的推理十分常见,但不为我们所意识,占据了实际推理的很大比例。因此,体验哲学认为大部分认知和推理是无意识的,它决定了全部知觉思维的结构。没有这种无意识思维,就没有有意识思维。传统英美分析哲学认为所有思维都是有意识的,通过先于经验的反思就能完全知晓,体验哲学认为这办不到。3.思维的隐喻性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不是概念性的,而仅是词语的用法,而且是其非常规性用法,不适合日常言语,仅适合于修辞和诗歌。对隐喻的理解是基于“相似性”,即相似于外部世界某一客观特征。亚氏完全忽视了隐喻的巨大认知作·84·用。传统的分析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认为概念都是非隐喻性的,可通过弗雷格的系统意义(sense)来确立,或通过抽象符号与独立于心智的世界之间纯粹的、客观的关系来确定。而思维的隐喻观对这一传统哲学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Lakoff&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对其作了详细论述,国内也有较多论述,此处不再多说。下面重点论述隐喻思维的哲学启示:1)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Lakoff&Johnson1999:468),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我们能自动和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而且一定要利用隐喻进行思维。隐喻的体验性说明它们不可能是任意的。2)隐喻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它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最伟大的智力之一。如在TimeIsMoney的隐喻中,时间本身不是钱,也不是常规意义的自然资源,它通过隐喻被概念化成像钱一样的资源,可被浪费、节省、理智地花或进行预算,甚至被偷窃。3)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影射到目的域,大部分推理属隐喻性。隐喻性的推理使得抽象的科学论述成为可能,哲学也基于隐喻。哲学运用相对少量的隐喻形成了统一的核心理论,如毕达哥拉斯运用了“存在是数”的隐喻,他就将数学中的本体映射到了一般的存在之上。笛卡儿运用了“理解是看见”的隐喻5,将视觉域的推理类型映射到了心智域和思维域。因此,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隐喻不是伟大诗人的创新,而是人类正常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所有思维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正是隐喻,使得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正是隐喻,将我们的知识扩展到了新\n万方数据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的领域;正是隐喻,把哲学中的理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赋予其巨大的解释力,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倘若剔除隐喻陛思维,剩下的骨架概念就会太贫瘠,我们就无法进行日常实质性的推理。哲学理论都运用了隐喻性思维,因此隐喻不是哲学研究的障碍物,而是使得哲学形成理论体系的“宝贝”。剔除隐喻,就是剔除哲学;没有隐喻,哲学家就不可能进行深奥的推理;或者说,没有隐喻就没有哲学(Thereisnophilosophywith—outmetaphor.)(Lakoff&Johnson1999:543)。二、体验哲学是划分第一代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theFirst—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成语法渐成主流,计算机被运用于智能研究。这一代认知科学是基于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Et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如客观主义、形式主义、符号主义、认知主义、二元论、非隐喻性推理等。他们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人类的心智和意义仅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仅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推理具有非隐喻性。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形式逻辑、生成语言学将其发展为:心智的主要特征可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写,用形式符号来表征;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可根据形式规则对这些符号进行运算,而这些符号本身就像计算机语言一样,是无意义的。他们还将感知(perception)与概念(conception)分开,认为人类的推理能力独立于感知能力和身体运动,主张推理是一种自治的能力,同时还认为语言是自治的、句法也是自治的,它们都与身体经验无关,这样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乔姆斯基将笛卡儿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综合,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代认知科学(theSecond—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尖锐有力的批判,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挑战,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假说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先验哲学假设。其主要观点是: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认知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核心观点是“基于身体经验(embodi—ment)”,推理、语言、句法都不是自治的,意义与我们在世界上所发挥的有意义的功能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这与第一代认知科学所倡导的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三、体验哲学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关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6争论已久,笔者将两种观点的争论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末);2)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任意说暂占上风;3)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象似说日渐风行。自索绪尔于1916年发表《普通语言学教程》以来,任意说几乎一统天下,许多语言学家一直将这条原则视为语言学的基石。但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他于19世纪末(参见1940年Buchler编写的《皮尔斯哲学》)就指出:“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但终因结构主义思潮在20世纪前半叶处于称霸时期,这种观点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自60年代以来,Jakobson(1965),Greenberg(1966),Chafe(1970),Bolinger(1977),Dixon(1982),Verhaar·85·\n万方数据2002正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1985),Slobin(1981,1985),Lakoff(1987,1999),Langacker(1987,1991),Giv6n(1989,1990),Wierzbicka(1988),Taylor(1989,1993,1994)等对象似说作出了肯定性的论述。JohnHaiman于1980和1983年发表了两篇论文,1985年又出版了两本书:《自然句法》和《句法象似性》。象似性成为当今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是认知语言学的中心内容之一。早期的任意说主要基于词的平面,并且主要是就意义和语音之间的关系作出的(就是这一点也值得怀疑),但当代象似性研究是基于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从词语的音、形平面发展到句法平面、篇章平面、语用平面,同时还对各种体裁进行分析:各类文学作品、广告等。通过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可知在语言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普遍存在着象似性现象。导致语言符号任意说的原因有很多,从哲学上讲主要是基于心智与身体相分离的二元论,这就势必要得出意义与身体相脱离(disem—bodiment)的结论。意义一旦与身体经验无关,也就与符号无关,符号丧失了理据性,任意说在所难免。否定隐喻的认知作用也与象似性理论背道而驰。实际上大部分语言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1)英语中91%以上的词具有理据性(Householder,参见杜文礼:1996)。Lakoff&Johnson(1999:464)曾以refrigerator为例进行分析,该词是由词素re—frig—er—at.or构成的,每个词素都有一个意义,它们都对整个词的意义起到一定的构成作用,如果将它们组合起来,则可预测出其义为:使东西再次变冷的事物,当然全词比各要素组合得出的意义会多些或少些,但可见该词的意义相对于词素的意义绝不是任意的。一般说来,构成派生词的词素对大部分派生词的意义都是有理据的,但不一定完全可预测。2)Richards(1936)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86·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Ortony(1979)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Derrida(1982)指出: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而所有隐喻都是有理据的,例如attraction,electricity,magnetism等词能用在“love”的隐喻中,绝不是任意的,它们起因于“物理力”这个始源域中词的意义和一般概念隐喻“LoveIsAPhysicalForce”。3)语言中绝大部分词是多义的,其中心意义可能是任意的,而非中心意义则是有理据的(主要是通过隐喻延伸而来),但不一定都能被预测出来。4)语言符号的顺序与实际动作的顺序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对应关系,如汉语句子“他走进来笑着对我说了声谢谢”,则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合而成。Lakoff&Johnson(1999:465)认为:根据距离象似性原理,越是本质性的形容词越是靠近被其修饰的中心名词,如英语中:thebeautifulbigoldredwoodenhouse,由于wooden对于house来说是最本质的,因此最靠近中心名词house。而beautiful纯粹是主观性的,因此置于该名词词组的最前面。Old对于房子来说既不是本质的(因为房子不可能一开始就是old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因为它与某一时间标准相关),因此比beautiful更靠近中心名词,比wooden更远离中心名词。Red不完全是本质性的(因为你可以将房子重新油漆成其它颜色),但比old更加本质,因为old纯粹取决于相对于建房时间的讲话时间。至于物理特性“big”比beautiful的主观性要小,但比old主观性要大,因为big的标准比old的标准更加主观。5)语言中还存在许多拟声词,联觉系列词(phonaestheticseries);语气、语速、语调等都与一定的意义相关。象形文字、表意文字中的象似性十分普遍;句法中除上述所说的距离象似性,还有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等现象(参见Haiman1980,1985;沈家煊1993;王寅1999)。象似性与任意性既互相对立,也互有联系,\n万方数据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这对矛盾伴随在整个语言发展过程之中。处于两极的语言不存在,一定是位于两者之间,因此语言符号既有象似的一面,又有任意的一面。有的语言象似性程度高一点,有的低一点;有的在某一层面上象似度比另~语言要高。语言象似性程度也是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今认知语言学者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主要现象。语言符号象似性对流行了近·个世纪的“任意说”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说是“挑战”,是因为索绪尔过分强调任意性,将其视为“头等重要的”“第一个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说是“补充”,是因为索绪尔也承认语言不是完全任意的,“符号可能是相对可以论证的”。象似性的研究和发展是对一些传统语言观的有力批判,为语言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符号任意眭问题。四、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转换生成学派在50年代为语言描写转向语言解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从而导致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当代语言学研究从此进入了“认知时代”,“心智研究”渐成主流。认知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都反对“物理主义一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主张研究人的心智,研究人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策略,都认为可通过研究语言来了解人类的心智7,但对于心智的来源、表征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根本的分歧,两者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也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流行于当时知识界的英美分析哲学,主要观点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逻辑实证主义;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笛卡儿哲学(主要是二元论、天赋论)和形式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混合哲学,心理学基础是心智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氏语言理论还都坚持客观主义认知观(objectivecognition)。这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与第一代认知科学大致相通。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心理学基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智主义和建构论,神经学基础是连通论。认知语言学不是反对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而是反对把语言视为自治的系统,天赋的能力。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他们还强调意义的重要性,并认为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容,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认知语言学家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尽管都研究心智,但与乔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难怪Lakoff教授说:Wearethecounter—revolutionariestotheChomskyanRevolution.8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相通。现将以乔氏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派之间的主要分歧列表小结如下:TG语言学认知语言学1.哲学基础混合哲学(笛卡儿哲学+形式主义)体验哲学反对行为主义,提倡心智主义基于经验的心智主义,互动2.心理学基础天赋论,符号论建构论,连通论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原则上独立于其它不是,须参照认知过程,具有体验性,是人的3.语言自治性知识和认知技能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87·\n万方数据2002盘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句法是语言的一个自治系统,以形式特征为不是,具有体验性,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4.句法自治性基础以语义特征为基础5.语义与客观主语义可用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和真值条非客观主义;语义不仅反映客观现实,还跟义件论来描写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是主客观互动的6.形式/功能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生成性先于概括性。语言为一个抽象的符概括性先于生成性。概括的承诺(寻求一般7.优先性号系统,须找出其后有限的形式规则原则)、认知的承诺(探索认知规律)8.普遍性普遍语法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因语言而有较大差异9将自然语言视为认知关系的客体自然语言是主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9.语言与认知对语言知识感兴趣,并研究语言知识是如何通过语言对世界知识感兴趣,研究自然语言获得的对世界知识有何作用注释1.哲学界亦有不少学者试图将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两大学派的观点进行综合,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既有经验主义(感觉经验是我们知识的出发点)的成分,又有理性主义(自我具有天赋的结构)的成分。法国认知语言学家FrancoisRastier于1991年出版《语义学与认知研究》,提出了“经验的唯理主义”理论。美国著名神经认知语言学家Sidney"Lamb则认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互补的。德裔美籍哲学家Camap还力图综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方法,把感官经验作为出发点,以数理逻辑作为理性的整合手段,构造出人类的知识系统。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Husserl)认为:语言不仅有其生理的、心理的和文化史的基础,而且有其先验的基础。后者涉及意义的本质形式及其组合和变化的先验法则。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Hebb认为:人类的语言既有先天遗传,又有后天经验。婴儿在出生时就对人类语言的声音模式具有特殊敏感性,脑中具有接受、理解和形成言语的特殊机制。但要使这种结构产生言语功能,还需要经验的作用。2.笔者拟将PhilosophyintheHesh,EmbodiedPhilosophy译为“体验哲学”。3.Lakoff(1987:267)指出:“经验现实论(ExperientialRealism)应根据embodiment来描写意义”,并对embodiment作了解释:ourcollectivebiologicalcapacitiesandourphysicalandSO—cialexperiencesasbeingsfunctioninginOurenvironment.4.古希腊哲学家Protagoras(普罗塔哥拉,约前485一约前410)有一著名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ManisthetoP.sureofallthings)。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中心和拟人论在人类对时空的感知和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见H.Clark:1973;Miller&Johnson—Laird:1976)。5.笛卡儿理论用“UnderstandingIsSeeing”的隐喻,其中还包·88·含了次要隐喻:IdeasAreObjects;ReasonIsLight;Know.ersAreSeers;IntelligenceIsVisualAcuity等。6.目前,很多学者已将象似性与理据性这两个术语等同视之。Giv6n(1990:967)更倾向于把意义与形式之间有对应关系的现象都视为“象似”,因此iconicity的所指范围较宽,基本等于理据性。IvonF6nagy(1999)也将象似性视作理据性(iconicity,ie,motivation;motivated=iconic)。HansHein—richMeier(1999:139)也认为:natural,i.e.motivated,i,conic,与此相对的是:arbitrary,conventional,non—motivat.ed。Mifller(1999:393)将non-arbitraristmodel等同于i.conicistmodel。Tabakowska(1999:409)说:“Motivation,understoodasanon-.arbitraryrelationbetweenformandcon—-tent,underliesthetypeoficonicity...”这句话包括了两层意思:1)将“理据”和“非任意性”等同视之;2)理据性为象似性的基础。7.这就是人们有时为什么把转换生成学派也划归认知语言学的原因。8.2000年7月笔者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访问时,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教授所说。9.Wierzbicka(1988:14)提出了“种族语法(Ethno-grammar)”的观点,认为:不同语法体系中的差异表明了不同语义系统的差异。戴浩一(1989卅蜚声1990)认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义,从而也有不同的语法结构。他采取了一种语义的相对主义观点。主要参考文献Bolinger,1977.MeaningandForm[M].London:Longman.Chafe,L.1970.MeaningandtheStructureofLan—guag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n万方数据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I)exrida,J.1982.MarginsofPhilosoph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Dixon.R.M.W.1982.WhereHaveA比theAdjectivesGone?[M].Berlin:WalterdeGruyter.Giv6n:T.1989.Mind,CodeandCortteTct[M].Hill一sadale,NJ:AcademicPress.Giv6n:T.1990.Syntax:AFunctional—TypologicalIn—troduction[M].V01.2.Amsterdam:Benjamins.Haiman,J.1980.TheIconicityofgrammar:Isomor—phismandmotivation[J].Language56.Haiman,J.1983.Iconicandeconomicmotivation[J].Language59.Haiman,J.1985a.NaturalSyntax[M].Cambridge:CUP.Haiman,J.(ed.).1985b.IconicityinSyntax[C].Amsterdam:Benjamins.Greenberg,J.H.1966.Someuniversalsofgrammar,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theorderofmeaningfulelements[A].InH.Greenberg.(ed.).UniversalsofLanguage[C].(2砌Edition.)73—113.Cam—bridge.M&SS:MITPress.Jakobson,R.1965.QuestfortheEssenceofLanguage[M].Diogenes.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k£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and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and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ako“.G.&M.Johnson.1999.PhilosophyintheFe础一刀增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Langacker,R.1987.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一,m,-.V犹.I: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mia:StanfordUmversityPress.Langacker,R.1991.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Ⅷ.1I: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U11iversityPress.Ortony,A.1979/1993.MetaphorandThought[C].Cambridge:CUP.Peirce,C.S.1940.%ePhilosophyofPeirce[M].Ed.byT.Buchler.NewYorkiHarcourt,Brace.Richards,I.A.1936.ThePhilosophyofRhetoriclM].NewYork:OUP.Robins,R.H.1979.AShortHistoryof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Slobin,D.I.1981.Theoriginsofgrammaticalencodingofevents[A].InW.Deutsch(ed.).TheChild’SConstructionofLanguage[C].London:AcademicPress.Slobin。D.I.1985.ThechildaSlinguisticicon-maker[A].InJ.Haiman(ed.).IconicityinSyntax[C].Amsterdam:Benjamins.Taylor,J.1989.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M].Oxford:OUP.Taylor,J.1993.Somepedagogicalimplicationsofeogni—tivelinguistics[A].InR.A.Geiger&B.Budzka-Ostyn(eds.).ConceptualizationsandMentalPro—cessinginLanguage[C].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Verhaar,J.W.M.1985.Oniconicityandhierarchy[J].StudiesinLanguage1985.9.Wierzbicka,A.1988.TheSemanticsofGrammar[M].Amsterdam:Benjamins.戴浩一,1989,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叶蜚声译。《国外语言学》90年第4期。杜文礼,1996,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期。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王寅,1999,《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M]。北京:新华出版社。收稿日期:200l一5—8;修改稿,2001-12—22;本刊修订稿,2002—1—8通讯地址:215006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89·\n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作者:王寅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刊名:外语教学与研究英文刊名: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年,卷(期):2002,34(2)被引用次数:178次参考文献(40条)1.Haiman,JNaturalSyntax19852.Haiman,JIconicandeconomicmotivation19833.Haiman,JTheIconicityofgrammar:Isomorphismandmotivation[外文期刊]19804.Givón:TSyntax:AFunctional-TypologicalIntroduction19905.Givón:TMind,CodeandContext19896.Dixon,R.M.WWhereHaveAlltheAdjectivesGone?19827.Derrida,JMarginsofPhilosophy19828.Chafe,LMeaningandtheStructureofLanguage19709.查看详情10.查看详情200011.这就是人们有时为什么把转换生成学派也划归认知语言学的原因12.查看详情13.查看详情14.查看详情15.查看详情16.查看详情17.查看详情18.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与补充199919.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1993(01)20.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1996(01)21.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1989(04)22.Wierzbicka,ATheSemanticsofGrammar198823.Verhaar,J.W.MOniconicityandhierarchy198524.Taylor,JSomepedagogicalimplicationsofcognitivelinguistics199325.Taylor,J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198926.Slobin,D.IThechildaslinguisticicon-maker198527.Slobin,D.ITheoriginsofgrammaticalencodingofevents198128.Robins,R.HAShortHistoryofLinguistics197929.Richards,I.AThePhilosophyofRhetoric193630.Peirce,C.S;T.BuchlerThePhilosophyofPeirce194031.18]Ortony,AMetaphorandThought1979\n32.Langacker,R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Ⅱ:DescriptiveApplication199133.Langacker,R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TheoreticalPrerequisites198734.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199935.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198036.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198737.Jakobson,RQuestfortheEssenceofLanguage196538.Greenberg,J.HSomeuniversalsofgrammlar,withparticularreferencetotheorderofmeaningfulelements196639.Haiman,JIconicityinSyntax198540.BolingerMeaningandForm1977引证文献(181条)1.高德辉.高德琴批评话语分析的新视角——概念隐喻[期刊论文]-首都教育学报2011(1)2.唐君自然语言元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期刊论文]-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3.关永平英语结构的距离象似性探究[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温丽从认知角度浅谈提喻——以人体词为例[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5.孟志刚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蒋翅辉汉语时间的空间概念隐喻——"上、下"之认知分析[期刊论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7.贾爱武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外语学习体验观[期刊论文]-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8.黄兴运.覃修桂"光明"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9.邢晓宇"不折腾"英译的认知理据[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0.杨红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探究[期刊论文]-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郭红伟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观思想与索绪尔符号学的共鸣[期刊论文]-长沙大学学报2010(1)12.魏忠伟语言哲学及乔姆斯基"天赋"假设的唯物论思想[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3.陈月兰基于体验哲学的教师认知与多主体监控自主学习[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4.周晓辉指称人的动物隐喻中性别歧视的汉英对比研究[期刊论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4)15.尚绮.刘明江"甜"和"苦"的味觉隐喻现象浅析[期刊论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6.蒙思颖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梁彩琳.石文博语义范畴原型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10(5)18.曾屹君Lakoff理想化认知模型与Goldberg构式语法论要[期刊论文]-林区教学2010(4)19.李东.袁素卓.李梦园体验哲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体验教学模式初探[期刊论文]-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0.王晓燕.鲁忠义基于动允性的朝向效应——具身认知的一个证据[期刊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21.赵登明.薛晓梅"译事三难"的现代语言学诠释[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2010(3)22.林有苗互动翻译观与译入语意义的多维建构[期刊论文]-池州学院学报2010(2)23.陈淮.廖锦超英汉语"水"的认知语义分析[期刊论文]-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5)\n24.张保培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研究[期刊论文]-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3)25.岳洋.马铁川从认知视角分析英、法、汉语的通感现象[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6.孙影.成晓光隐喻体验性的多维阐释[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7.吴万华.任素珍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英语语言输入质量研究[期刊论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8.杨赛英汉"爱倩"概念隐喻的认知共性解读[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11)29.林俐语境与话语文本促动隐喻机制的生存分析[期刊论文]-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6)30.王寅体验哲学探源[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0(6)31.刘焕芹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范畴[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3.肖立青.黄木健体验哲学视角下英美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探讨[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9(24)34.论隐喻研究要素:认知和语境[期刊论文]-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35.林宝珠隐喻的文化研究[期刊论文]-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5)36.唐一萍隐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文学界·人文2009(1)37.金泓汉语中表人体器官、部位词的隐喻分析[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7)38.曹霞认知语言学述评[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09(23)39.杨洋索绪尔的系统性思想对隐喻现象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2)40.高治东空间介词多义性的哲学认知研究——以英语介词over为例[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1.覃修桂英汉语听觉概念隐喻的共性与个性[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9(1)42.杨惠媛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认知[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43.张彦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观解读[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44.卢秋萍.曾小珊语言象似性原理与主位推进模式的语篇认知机制研究[期刊论文]-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孙毅.王薇英汉颜色隐喻对比视阈下体验哲学与文化特异性的交互阐释[期刊论文]-大连大学学报2009(4)46.苏晓军认知符号学视域中的体验性[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9(6)47.孟建钢.唐清对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关联认知性阐释[期刊论文]-外国语言文学2008(3)48.王艳伟洪堡特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世界观与语言体验论之比较[期刊论文]-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49.张丽隐喻认知理论和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47)50.曾传玉浅谈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8(30)51.翁丽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词汇空缺的形成原因[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8(29)52.沈掌荣莱柯夫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3.李艳蕊英汉"疾病"隐喻构建异同的体验和文化阐释[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2008(4)54.宋冬冬谈用语言描述和诠释"经验"[期刊论文]-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5)55.刘晓玲.李小华论语法化现象内部运行机制的认知体验基础[期刊论文]-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56.万兰芹概念整合与汉语成语意义的在线构建[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8)57.林宝珠隐喻分析与语言教学[期刊论文]-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8.赵玉珊从体验哲学角度解析身体隐喻的构词理据[期刊论文]-枣庄学院学报2008(3)\n59.覃建平.陈金凤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咸宁学院学报2008(1)60.杨彬.于杰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期刊论文]-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61.朱晓琴语言中"近取诸身"与"Me-FirstOrientation"的认知比较研究[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2.晏雪.周晓玲中国隐喻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27)63.范锋隐喻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李红.余兰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人体词"手"的隐喻特点异同[期刊论文]-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5.李丽娟翻译主体的认知体验与语义选择[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66.武永胜从"喜悦是物体"的体验基础看情感隐喻的共性[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7.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68.辛燕.苏晓军试析通感之动因与意义建构[期刊论文]-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1)69.郑银芳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期刊论文]-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0.张玮认知语言学流派的互补性与"新认知主义"转向[期刊论文]-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71.周嫣嫣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72.武永胜英汉基本色彩词汇文化意义相似的认知阐释——以黑色为例[期刊论文]-南昌高专学报2008(1)73.温丽从认知角度浅谈提喻——以人体词为例[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74.明平植.颜静兰词汇类联接的近义相似性及其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期刊论文]-柳州师专学报2008(1)75.唐姿从对格莱斯"合作原则"的违反谈禅宗公案中的语言哲学[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08(3)76.易兰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7.杨囝从语言全息论看语言的体验性[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8)78.鲁忠义.高志华.段晓莉.刘学华语言理解的体验观[期刊论文]-心理科学进展2007(2)79.张丽丽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0.夏晓蓉概念结构理论与构式语法说比较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81.蒲松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及其与隐喻理解效果的关系[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82.徐学平.周榕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3.郭鸿认知语言学符号学再分析——兼评认知语言学的三项基本原则[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84.席留生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展望[期刊论文]-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郑娟.李小华影响范畴与典型认知的因素[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7(12)86.沈思芹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7(33)87.刘正霞从"望梅止渴"看概念范畴的体验性[期刊论文]-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4)88.李雪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期刊论文]-华章2007(6)89.王家年.伍光琴句法变换中的语义语用预设[期刊论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4)90.何春燕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范畴的模糊性[期刊论文]-湘南学院学报2007(4)91.路华称呼语的认知阐释[期刊论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2.夏露语用意义推理的体验哲学阐释[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7(16)\n93.朱晓军从"空间"的语义特征看空间问题新研究[期刊论文]-民族论坛2007(6)94.马瑞香.尹雅娟认知语义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辽宁教育研究2007(5)95.嵇芳广告语篇中名词化的认知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96.张莉.王显志认知语言学简述[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7.张洪芹While复句的主观化与主观性[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7(1)98.王水莲英语平行结构探源[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9.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6(5)100.席留生认知语法和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连通性[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2006(6)101.廖巧云语用学理论整合研究的理据探讨[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102.袁晓军.董粤章诗歌世界中意象实现的认知诠释[期刊论文]-求是学刊2006(4)103.田孟鑫从认知观看习语及教学[期刊论文]-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3)104.吕筠.董晓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期刊论文]-国外外语教学2006(3)105.张宜波.赵德玉.刘秀丽英汉成对词词序的理据[期刊论文]-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6.卢植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6(3)107.王进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教学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1)108.顾海峰国内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学术争鸣述评[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109.刘静雯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0.丁刚从"好听顺口"原则谈语感[期刊论文]-惠州学院学报2006(2)111.于睿.孙红烨隐喻的认知层面和文化层面[期刊论文]-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2.李安现代汉语时间隐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6113.刘大伟关联理论观照下的庞德唐诗创意英译[学位论文]硕士2006114.廖贵燕英汉语言中“头”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6115.赵淑芬概念整合理论对意义的认知阐释[学位论文]硕士2006116.李群以“心”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喻——认知个案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6117.陆建茹从认知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学位论文]硕士2006118.赵庆红ICM解析复合命题:让步状语从句触发其分句预设成立[期刊论文]-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9.王克非.王福祥.彭宣维"十五"期间外国语言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5(6)120.黄和斌关于认知语言学哲学观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外国语2005(4)121.李小红体验哲学对抽象概念"词语"的解释[期刊论文]-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22.王义娜.齐振海语言认知思想追溯--由名、实之争谈起[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123.张雪珠汉英中"东西南北"的文化蕴涵比较[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124.王倩.吴玥鋆中西语言差异下的报道差异[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25.周萍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探微[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2005(7)126.王寅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期刊论文]-国外社会科学2005(6)127.娄宏亮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期刊论文]-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3)128.董永光语言适应性: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9.翟丽霞.陈艳.王卓认知心理学框架下的二语习得过程分析[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5(1)\n130.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期刊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131.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期刊论文]-外国语2005(3)132.凤群意识流小说心理象似修辞之探索[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3.陈莹生成语法与认知语法之比较[期刊论文]-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34.陈家旭英汉语人体隐喻化认知对比[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5.李晗蕾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零度阐释和过度阐释[期刊论文]-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6.吕佳词汇多义性的认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137.李娜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及相关问题[学位论文]硕士2005138.彭玉康现代汉语通感的句法、语义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139.王春华殷墟甲骨刻辞语素的认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140.田学军隐喻妙笔生花——隐喻之语用视角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5141.鲁艳辉“V+Adv”结构的成分意义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142.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5143.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5144.李晓文概念即隐喻[学位论文]硕士2005145.姚占龙现代汉语程度量表达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5146.黄新祥词类转换的认知研究——词类转换的机制[学位论文]硕士2005147.孟志刚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8.董永光认知是语言习得的基本途径[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5)149.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研究[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150.孙边旗隐喻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151.吴静从二元对立到二元对话--Chomsky和Lakoff的语言观对比[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2004(6)152.张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互补性初探[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153.张有军语言认知的哲学观[期刊论文]-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54.张萍认知层面的隐喻及其理解[期刊论文]-理工高教研究2004(5)155.王惠静英语过去时多义性的认知阐释[期刊论文]-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56.孙边旗从词汇层面看大学生英语作文[期刊论文]-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4)157.杨万兵网络化:词汇教学的方法论探索[期刊论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3)158.马春雨"体验哲学"对西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4(3)159.王寅.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和词法成因的解释[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4(2)160.李鑫华论心智的内在属性在话语运用中的表现[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161.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期刊论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2.李良炎基于词联接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163.汤丰林问题体验的结构、过程与特点的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164.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165.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166.于桂敏隐喻:一种跨学科的映射[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67.尚新语言的概念:回顾与前瞻[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n168.刘再雄句法层面的顺序象似性探析[期刊论文]-阴山学刊2003(2)169.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3(3)170.王寅.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3(1)171.王寅.朱长河.狄梅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讲习班与研讨会综述[期刊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172.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Langacker的语篇分析观[期刊论文]-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173.张善升认知科学与探讨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3)174.王寅.李弘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175.聂亚宁论某些英语动物名词的零复数[期刊论文]-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76.孙边旗隐喻与外语教学[期刊论文]-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4)177.韩玉国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78.张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跨文化隐喻解读[期刊论文]-皖西学院学报2002(3)179.王寅语义外在论与语义内在论--认知语言学与TG语法在内在论上的分歧[期刊论文]-外国语2002(5)180.江萍.罗明焕.杨雪莲实用英语教学实施途径[期刊论文]-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181.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jxyyj200202002.aspx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