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5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学技术哲学新论》教师指导用书邓周平撰写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启蒙与解蔽,具体地讲,就是拓宽视野、丰富头脑、凝聚智慧、激发灵感。教学艺术就是思维“助产术”,帮助学生和求知者走出“观念之囚”的困境。物象,作为科学事实,是观审者置入自己先验的观念框架中而得以表达和认知的;人们不可能不带任何概念地观察和思考事实。认知之难,难在认知者不得不受自我内在观念的约束和遮蔽。人之迷惑,就在于他是自我观念的囚徒。本课程教学的首要之目的就是让认知者走出“观念之囚”的困境,从而达到真正的思想解放,即通过“洗脑”而启蒙,击碎那些妨碍人们清晰审视物象秩序的思想“篱笆”而解蔽。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采用“思、史、论”相结合之原则,即“哲学思想、科学史案例、技术史案例和文化史”相互结合,努力做到“名、实、思”、“情、智、论”、“史、源、汇”、“研、教、学”相结合之原则。“名”指万物之名,“实”指自然物象,“思”指科学和哲学思想;“情”指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的激情和灵感,“智”指科学智慧,“论”指科学理论;“史”指科学史和技术史,“源”指某一科学思想的智慧之源头,“汇”指整个自然科学是人类文明的思想、智慧之汇集;“研”指本课程的研究性思考,“教”指本课程的教学,“学”指研究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教学模式采用“研究式、启发式”教学:讲授、讨论、名著阅读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运行。具体做法是:每章节所讲授之内容要求学生事先阅读相关的名著选读、教学案例,而后在课堂上适当地讨论;每章都配备有相关的专题研究题目,供学生做进一步研究;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由期末考试成绩和专题研究两部分构成,其比例是70:30;考试采用开卷,指导思想是考智慧而非考记忆。各章节的教学,不必每节都讲授,有些章节可以留给学生自学,但是必须突出重要的思想内容、重要的问题,尤其必须重视思维方法的讲授。65\n编写这本教师教学指导用书的宗旨就是把各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参考文献、名著选读的相关内容、案例选、思考题和专题研究陈述于此,供任课教师参考。各任课教师,可依据其知识侧重和思想优势,做出灵活机动的处置。导论导论部分有四个知识要点必须予以重点讲授。1.西方科学至上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冲突;2.科学在中国的困惑及其原因;3.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论域和方法;4.本教材的研究思路。第一节西方学者对科学的反思与中国科学的困惑一、“科学大战”的根源、问题与科学边界(1)科学与人文的界限。(2)科学与意识形态、知识与权力的边界。(3)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边界。(4)伦理规范与认识规范的边界。(5)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6)方法相对论与知识相对主义和真理相对主义的界限。二、唯科学主义的起源与社会作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讲解方法上必须结合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往后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变化来讲。科学文化植根于人文文化,人文思想应当为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航。三、中国科学的困惑主要从四个方面讲授。(一)从政治与科学的关系来看,科学处于政治的附属地位,科学没有获得与其发展相当的独立地位;(二)从教育制度与科学的关系看,科学教育沦陷为数学公式应用于事实的处理,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物象的实验和独立探索之能力;(三)从文化制度与科学的关系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于国人科学精神的培养起到了有害的作用;(四)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妨碍人们正确认知物象的思想根源,希腊哲学之所以能够孕育科学,其重要的自然观是,希腊人认为65\n自然物象秩序是被遮蔽起来的,人的感官不能感知物象内部的秩序,因而人们只能通过实验(即智慧之运用——技术手段)揭开物象背后之奥秘。第二节科技哲学研究的论域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除了科学技术本身外,还必须研究社会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史、科技史等社会因素。在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为科学技术的繁荣,提供和创造一种更好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二、科技哲学研究的论域有三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哲学不得不研究的:(1)科学是如何探求万物之理的;(2)人们是如何改进做事的方法的;(3)社会其他组成部分是如何与科学技术进行互动的。这三个部分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交互影响的。三、本书的研究思路笔者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现代文明的体系中,文化起着孕育和孵化思想的作用;哲学起着创造意义、方法和价值观的作用;科学起着创造和生产知识的作用;技术起着改进人们做事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宗教起着提供和维护信仰的作用;艺术起着净化灵魂、纯洁情感的作用。没有哲学、文化、教育、艺术的繁荣昌盛,没有思想解放和信仰自由,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其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全书围绕着意义、思想、知识、信仰、制度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第三节科学技术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可让学生自学)思考题:1、西方文明中的反科学思潮与中国的科学至上主义有何区别?2、中国当代科学和困惑表现在哪些方面?3、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论域是什么?4、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哲学对于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讨论题和专题研究题目:1、怎样对待反科学、科学的批判和伪科学?65\n2、何为人文主义?何为科学至上主义?3、如何看待科学与传统?4、我们需要开放的科学,还是科学的开放?5、如何看待多元文化与科学的关系?6、如何看待科学与政治的关系?7、什么样的教育制度适合于科学的发展?参考文献:1.安德鲁·皮克林(AndrewPickering)编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M],柯文、伊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诺里塔·克瑞杰(NorettaKoretge)主编,保罗.A.玻古西安著,“索卡尔诈文教会了我们什么?——‘后现代’相对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有害结论”,《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曝光》,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美]奥利卡·舍格斯特尔(UllicaSegerstrale)编,《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了的话语》,黄颖、赵玉娇译,蔡仲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S·温伯格著,《终极理论之梦》[M],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5.埃德加·莫兰,《自觉的科学》,陈一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台湾学者张灏所著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一书第25-72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7.[英]阿克顿(JohnActon)勋爵,《自由史论》,胡传胜、陈刚、李滨、胡发贵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8.《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9.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物质与实在本章重点讲授:1.物质的概念、实在的概念及其二者的关系;2.物质论、实在论及其二者之关系;3.四种实在的关系;4.物质论、实在论、唯物论分别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难点);65\n5.何为客观性(难点)。讲授方法讲授物质与实在的关系,最好的方法是结合物理学史,特别是原子物理学史(教学案例以实验新发现和现代物理学革命为例证)的材料来讲授,哲学思想必须以康德关于物自体与现象(本教材称之为物象)的划分为据。名著选读,要求学生先读康德、亚里士多德、海森堡、彭加勒等著作节选。注意用形象的方法(比喻)讲授抽象的问题。“客观性”问题的讲授,要注意避免用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法去讲,而直接将此置入人与物的关系、人和人的思想传递关系中去审视即可。第一节物质一、列宁物质概念的局限性二、马里奥·邦格(MarioBunge)的物质概念三、张华厦的物质概念四、重新定义物质概念(一)定义物质概念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定义物质概念的目的是澄清物自体与物象之间的源与流的关系:对于物象来讲,物自体是源,物象是流,是本源与派生的关系。追究物质概念是寻求物象实在的本原。只有作为本原的物质才能使变化万千的物象实在获得统一的理解。哲学本体论只有阐明物自体、物象和表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理论作为经验的物象学,才能获得一个坚实的本体论基础。1.必须区分指谓与指称。2.必须能够区分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3.必须能够区分物自体与其状态——物自体与物象之间的关系。4.一个合乎逻辑的定义必须使得它的定义域与被定义域所指称的外延重合。(二)笔者的物质定义物质就是具有质量或能量的实体。物质是独立之有,而不是旁它之有;物象是旁它之有,而非独立之有。65\n质能特征与实体性是物质的两大根本特征。客观性不是物质的特征,而是人之于物的关系特征邓周平著,“试论物质与实在的关系——兼析实事求是观与物质论和实在论的逻辑关系”,《知识经济与现代科技》[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17~223页。。第二节实在及其种类一、实在论1.何为实在?哲学上的实在范畴是指表象与物象之间存在着严格的映射关系。词与物是严格的指称关系,如同数学函数中定义域与值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一样。凡是满足上述指称条件的表达式,其主词所断定的物象都是实在的。2.何为实在论?实在论的命题就是巴门尼德的那个命题: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实在论是关于判定什么东西存在的理论。二、四种实在的关系笔者认为,存在着物质实在、物象实在、经验实在和理论实在四种实在;它们分别对应着物质世界、现实世界、知觉世界和精神世界。区分四种实在的意义就是: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Caesar)的东西归凯撒。第三节实在论、物质论、唯物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一、实在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揭示存在之谜就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实在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是这样的:科学理论不仅被要求能够解释同类研究中出现的所有经验事实,而且必须给出同类事物的所有物象秩序,进而要求理论所刻画出的物象秩序,在操作程序上是可检验的。从根本上讲,科学理论是物象秩序的理性化。实在论就是判断有或无的理论。不能无中生有是实在论的根本法则。二、物质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物质就是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实在。物质论就是关于物质的理论。物质是一切物象的本原。65\n当科学家们在建构关于物象的秩序图景时,必须遵循一个基本的准则,那就是:所有的物象都必须联结到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上去,物象之间的时间空间关系才能变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物质,作为终极实在、独立之有,一切物象之有、经验之有、理论之有皆依存于它,复归于它;无论多么美妙的科学理论,其正确与否,都由它来做出终极的裁判。这就是物质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三、唯物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笔者采用“唯物论”这一称呼,目的是把它与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因为任何理论都明确地具有一个适用对象的范围,即该理论所设定的论域;但是,主义不同,主义没有明确的适用范围。这一地位是,经验实在、物象实在只能来源于物质实在,而不可能有其他的来源;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现存的精神产物,其真理性只能由物象实在来判决;但是科学理论是否给出了物象实在的真实秩序,最终只能由物质实在能否使物象之间呈现出整体相关性来保证,就像DNA的结构最终只能由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来解释一样。四、实事求是的重新解释笔者认为,实事求是这一命题与唯物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实事者,物象也,并非物质实在本身;是者,指物象之间的关系。如果实事者是物象之间的关系,那至多只能看作是实在论的逻辑子命题,而非唯物论、也非物质论的子命题。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不管他们从事的是法律的、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和文化的研究——来讲,他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如何改变现存的社会规则本身,而不是智能低下地去默认那些专门用以束缚人们正当地运用他们智慧的现行社会规则和社会事实。因为只有改变社会规则,才能从根本改变人们的生活本身。第四节何为客观性客观性已经成为科学事实公认性的标志,成为科学知识的首要特征,成为科学活动合法性的社会特征。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涉及事实、描述、理论和操作四个方面。一、科学事实的客观性科学事实的客观性是指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自然界一种物象具有可观察、可测量、可描述、可再现的特征。这四个特征是判断科学事实的主要依据。科学事实的客观性是科学研究首要的、绝对的、必要的条件。从哲学角度看,科学事实的客观性属于物象实在的范畴,它并非直接显示物质的实在性。二、描述的客观性描述的客观性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被描述的事实绝对不是由某个理论所推导出的原子事实,而必须是自然界或实验室中所发生的现象。三、理论的客观性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知识的客观性。65\n科学知识所以是客观的,就是因为它被共同体成员一致认为真实地或部分真实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某些物象变化的特点。四、操作程序的客观性操作程序的客观性就是指科学理论必须包含通过事实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操作步骤。思考题: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之缺陷何在?2.本教材的物质概念当何解?3.何为实在?区分物象与物质,对于科学研究有何重要意义?4.如何理解物质与实在的关系?5.何为物质论?何为实在论?6.四种实在与四个世界是何种关系?7.简述实在论、物质论、唯物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地位。8.什么是客观性?讨论及专题研究题目:1.科学研究可以不必理会物质论和实在论;2.科学理论本质上是实证的,物质论、实在论和唯物论都是多余的形而上学;3.知识客观性与知识相对主义的关系;4.知识客观性与真理一元论、真理多元论、真理相对论的关系。参考文献:1.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的《法哲学原理》“序言”,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1年版,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3.张华夏著,《实在与过程——本体论哲学的探索与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德]W.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5.《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形而上学”,苗力田主编,颜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7.[德]W.海森伯著,《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吴忠译,范岱年校,商务印书馆,199065\n年版。8.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J],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9.罗嘉昌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章科学认识何以可能科学智慧只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智力活动是人类行为的核心。科学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它所揭示的是自然物象的“时-空”秩序。自然界的物象本身并不会主动地向人类昭示它的秩序;物象和我们关于物象的感觉经验只不过是思维的材料,是我们人类发现自然奥秘的必须加以借助和利用的材料,但认知自然的物象秩序和物质实在却是人类充分利用其心智的结果。科学理论完全是人类心智的产物,并非是自然的恩赐。哲学理论是一种智慧识见,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但不是主义,更不是信仰。哲学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也非信仰的领域。对此,我们必须严格区分“理论”、“主义”和“信仰”的含义,并小心翼翼地使用它们。本章讲授的重点:1.符号标识论;2.逻辑在先的认识论;3.实验、测量在符号标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讲授方法:首先,必须重视康德先验“时-空”论在符号标识中的作用;其次,必须重视康德关于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二分法;再次,必须认真对待和重新审视实验过程,尤其是测量和标识在科学事实与理论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号标识理论。讲授必须结合物理学史上的实验案例(比如光电效应实验等)来进行。注意:希腊人认为,万物之谜是隐蔽在物象和我们所感知的表象背后,人们不能直接感它,只能采用实验的方法揭开(discover)那掩盖事物真相的盖子(cover),这一观念对于近代科学的诞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映论,包括能动反映论,完全是错误的。第一节自然物象与描述一、直观物象笔者认为,康德先验的“时-空”参照系铺平了从物象通往表象的道路。65\n唯物主义反映论只是说明了物象是表象的源泉,并没有阐明物象是如何生成表象的,照相的原理并不能说明物象的四维时空状态与人类从感觉到表象的过程以及表象为何也能够建立起四维时空的感知参照系。反映论和真理符合论的困难在于:我们无法分别我们表象中的经验哪一部分属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哪一部分是属于我们人类主观强加于事物的。康德把“时间-空间”参照系说成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感知行为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一“二律背反”的矛盾看法。二、实践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既然事物不会主动地将其现象昭示于人,那么物象是如何跑到人的感觉中来的呢?是人的实践活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物象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实践活动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和对自然物象奥秘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迫不及待地想抓住物象之间的变化关系。人类早期对自然界物象的认识如同现在儿童的认知过程一样,是在与自然物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渐渐地形成了某种普遍有效的活动图式:感知物象,用符号标识物象,再用符号排序,按程序操作,检验操作结果,如果结果不能达到或实现某一目标,那就修改操作程序,再试,如此循环不已。这就是人与自然互动作用的实践模式。知道一个物象的事实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关于物象所以如此的因果观念。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符号化的图式建立起来的操作程序。三、标识与命名词与物、概念与物象——描述使物象转变成人类个体之间可以分享的经验。标识与命名是人们描述物象、分辨不同事物的两种重要的方法。四、意向性对事实的筛选作用科学家不能把整个世界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必须对事实有所选择。筛选事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研究问题的论域。然后才是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手段和途径,目标是揭开物象所隐藏的秩序。为何一位科学家选择某一类事实,而不选择另外一类事实,这只能由他个人的意向性来解释,日常术语称之为兴趣所在。第二节从差异比较到分类理念人类识别物象是从抓住、把握、比较物象的变化和状态开始的。一、比较差异65\n近代科学对自然物象的认识,取得决定性的突破是实验、测量技术(包括仪器性能的改进)和对物象的数学化分析。但人类认识自然物象不是从近代才开始的,而是与人类生存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比较物象之间的差异是知识积累的基本途径。人类的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关于物象之间和物体(本书中的物体,即指物自体,全书各处用法相同。如有不同之处,将做特别说明。)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把握细节,比较差异是科学事实发现的基本逻辑。二、分类理念世间万象,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分类处理,那么一切看起来都只不过是堆杂乱无章的感觉。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各民族认知自然现象最为基本的直观感觉材料,物种及其类别理念,作为知性思维的范畴之网是我们人类整理自然直观经验的工具系统。第三节逻辑在先的认识论一、判断判断是通过一项操作性的程序对思维范畴之于表象经验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人的知性思维为何不能没有判断呢?知性思维在三个方面需要判断做出评价:标识、范畴之网和参照系的选择。标识活动涉及:符号、概念、表象、物象和物自体。判断要求对标识活动的五个方面是否满足指称的条件做出操作性的评价。康德只讨论了概念、表象和物象三者之间的关系,他忽略了符号和物自体。判断的标准就是物象与物自体之间真实的结合关系。这正是哲学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意义。对此做出检验的不是思维自身,而是实践操作程序。标识本身不能回答它自身是否正确地标识了物象及其与物体之间的结合关系,只有实践操作活动才能检验标识活动的正确性。如果物象秩序在范畴中得到了明确的标识,那么它就必然被判定为有效的。反之,如果透过范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象的秩序,那么它显然是无效的标识系统。二、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所谓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分别指称这样两类判断:在一个言语表达式中,谓词的涵义是包含于主词之中或者是附加于主词的。依据主谓词项是否具有包含或非包含关系而对所有言语表达式做出这样的划分,对于生产知识的所有学科来讲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任何知识皆由思维所致,故此,我们必须区分对思维本身的认识和运用思维所获致的知识。65\n标识必须使得“符号、概念、表象、物象、物自体”这五个方面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并且在操作上是可检验的。三、先验的逻辑范畴在科学认识中的优先地位消除事实与事实、理论与事实、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和混乱是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的表象经验成为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矛盾律是我们直观概念、标识物象、表达事实的先天理性能力,缺乏这一能力,就是缺乏最为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问题在于:科学的命题不是分析命题,而是综合命题。对于科学来讲,最有决定意义的是把我们人类从感官中获得的物象经验纳入数学、几何的分析命题之中。我认为,是数学、几何给予了人类经验以秩序,而后人们通过“如果P,那么Q”这一逻辑上的操作程序去检验我们以经验为基础所构建的物象秩序是否合乎自然物象秩序的实际情况,如果相符,那就表明,我们以理智的方式所构建的范畴之网对于描述自然的物象秩序是有效的,至少在人们做出检验的那一时刻为止;如果后人发现了新的物象经验与目前的范畴之网所描述的物象秩序不相符合,那么他们或者更新范畴之网、或者修补现行的范畴之网,以此方式推进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物象及其物自体的认识。第四节、数学、实验与测量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一、几何、数学对于规范物象经验的作用自然科学表达式的数学化标识的物理意义不能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理解,而应当理解为“碎片化”的标识与“碎片化”的操作测量步骤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数学中的微积分来表达力学运动并取得逻辑上的确定性,其真实的物理意义是“撕碎”和“还原”。把物象连续的整体运动过程撕裂成一片一片的图像,这在思维过程中相当于把整体的感觉表象抽象成分段记忆,然后以数学连续统的方式按照运动的表象过程进行重新组合。数学化与实验室的测量操作看上去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独立过程,实则是选择适宜的标识符号去处理感觉表象,并使之理念化,数学公式中的符号与实验室中的操作测量通过符号标识就建立起了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每一个符号与每一个表象经验(通过理念化)相对应,我们大脑中的每一个表象与每一物象相对应,每一个数学符号表达式与实验室的操作测量步骤相对应,这样一来,知与行,合二为一。物象标识的数学化,量纲是关键。实际上,量纲也关系到操作测量的程序化步骤。二、实验实验科学真正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65\n实验方法就是人类对于自然的一种“催逼”和“强奸”。自然物象背后所隐藏的秩序不会主动昭示于人,如果我们不以某种方法迫使自然脱去它的“外衣”和“伪装”的话,自然的本性恐怕永不可知。实验的结果是,形成关于物象的、抽象的、符号的判断。科学理论的确定性根源于实验过程中对于物象“碎片”的精确测量、符号标记、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和理论诠释之间的对应关系,背景知识与实验目标显著地影响着对整个实验结论的参照系选择。三、测量测量就是精确地把握物象,使物象的表象理念化,为数学化提供经验的数据材料。精确测量物象“碎片”的目的就是便于标记,使“碎片”的图像符号化。当我们把物象“碎片”标记为符号时,数学化所需要的理念就呈现出来了;如果测量选择的量纲合适的话,那么测量数据的数学化分析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事情就是如何建立方程模型和给出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显然,测量技术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测量技术就像是科学研究中的“催化剂”,没有它,科学理论只能是理论上的逻辑构想,很难获得同行的认可。测量技术不仅是科学理论数学化的关键步骤,而且也是科学知识获得确定性的操作程序。科学认识所以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根本的原因在于它是从对物象的操作测量中取得的。此外,测量蕴藏着科学从理论走向新技术发明的智慧诱因。思考题:1.述评康德先验时空认识论;2.符号标识在科学事实的表述与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3.分类在人类认识体系中的作用;4.实验、测量、几何化之于科学理论的意义何在?5.实验在哲学认识论中的意义何在?6.“碎片化”与测量、物理学量纲选择的关系及其认识论意义?7.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观条件是什么?讨论及专题研究题目:1.实验就是制造数据;65\n2.科学理论就是一个人为制造的符号系统;3.“知识的客观性”是人类自我欺骗的幌子;参考文献:1.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舒伟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3.B·C·范·弗拉森,《科学的形象》,郑福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5..恩斯特·马赫(ErnstMach)著,《感觉的分析》,洪谦、唐钺、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胡世襄等校,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7.《公孙龙子悬解》,中华书局出版社,1992年版。8.索尔·克里普克(SoulKripke)著,《命名与必然性》[M],梅文译,涂纪亮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9.《柏拉图全集》第二卷“克拉底鲁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昂利·彭加勒著,《科学与方法》,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版。11.[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12.[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M],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3.[法]皮埃尔·迪昂著,《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M],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14.[德]康德,“导言”,《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15.[德]康德,“前言”,《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16.[英]伯特兰·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哲学上科学方法应用的一个领域》[M],陈启伟译,上海译者文出版社,1990年版。17.[英]J.F.斯科特(J.F.ScoTT),《数学史》[M],侯德润、张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8.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著,《希腊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65\n第三章因果关系、归纳与演绎因果观念在科学认识中占有何种地位、以及它的适用范围如何,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阐明。归纳与演绎的性质及其关系,是哲学认识论的古老问题,对于科学理论的创立来讲,该如何看,学术界争论不休,素无定论。本章重点讲授的问题:1.因果概念及其性质2.在科学认识中,归纳何以可能?3.科学理论的结构4.归纳与演绎的超越5.科学理论的检验讲授方法:本章的讲授,教师最好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案例,请选择物理学史上关于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之争、量子论的诞生与古典物理学关于物性的假设来进行。尤其需要重点突出实验、测量、标识与数学归纳法之关系。第一节因果关系一、因果概念及其性质因果观念只能是历时关系,不能是共时或同时关系,因为后者与因果观念是矛盾的。因果观念(或关系)按其本性来讲,它是先天的,即我们在认知事物及其物象时,因果观念是先于经验而出现在物象面前的,科学实验的作用就是在于通过操作测验物象的变化是否按照实验者事先假定的因果关系来进行。科学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认识的本性不是自然的物象变化主动投射到我们人类大脑皮层上去的,而是我们人类通过“拷问、催逼”自然,迫使它向我们昭示其变化秩序。科学实验就是试验和验证我们对于自然物象变化情况的因果性猜想。二、传统哲学背景下的因果观念传统哲学的因果观念暗藏着这样一个本体论的假设:自然界物象的变化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每个物象的出现都存在着一个引起它的原因,因而一切物象都是必然的,没有种子绝对长不出树苗。65\n其认识论的假设:因果观念反映着自然界变化的必然性。第二节、归纳一、在科学认识中,归纳何以可能?以分类为其前提的归纳方法,其思维形式如同以概括方式形成概念一样,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自然语言的标识方式之中。当分类、实验、测量、符号化标识和数学化表征同时被用于对物象变化的表达式时,由此生产出的关于物象的现象学表达式就已经超越了归纳与演绎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了。那个被视为定律的数学几何表达式,其定义域就是同类事物及其物象变化的范围,表达式的值域就是被表征事物及其物象变化之结果;定律成立的前提是:作为同类事物的分子对象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质的,这是由分类予以确定的。笔者认为,作为科学认识所采用的归纳方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归纳——通过对观察经验的概括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而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以实验手段作为研究基础并通过测量、符号化标识和数学分析而得出的数学符号表达式。这类表达式是建立在对物象的“碎片化”标识和测量的操作基础之上,其可靠性是建立在物象的“碎片化”标识与测量操作的物理关联之基础上的。对于科学认识所采用的归纳方法,其可靠性不能采用逻辑抽象的思辨态度予以讨论。二、关于归纳方法的若干争论的评价笔者认为,从演绎逻辑的观点来看归纳法,它的确不是一种可靠的、具有高确认度的推理形式;但是,近代科学所使用的归纳推理形式,早已不是传统的从观察事实中得出结论的那种归纳方法,而是以分类为前提、以实验、测量、符号化标识、数据分析为其基础并以既定公认的背景科学理论作为其参考系的“物象—经验”的数学化。直言之,近代科学所采用的归纳法是一种“物象—经验”操作化的数学归纳法。第三节、演绎一、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结构包括:科学事实、实验定律、科学问题、科学假设—理论演绎四个层次。科学事实是基础的事实层面;实验定律是对科学事实的归纳;科学问题是基于事实与定律的冲突而产生的,是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最后是科学的顶层,理论假设—演绎系统,协调各个实验定律之间的冲突。65\n构成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础是科学事实和实验定律。特别是后者——实验定律,几乎都是以实验—归纳的方式产生的。作为“假说—演绎”的科学理论,只是将其协调、整合到一个更加简明的理论系统,以使各个定律之间产生一种相互协调、互相支持的作用并有效地消除定律之间的歧义性、非协调性,从而达到理智对于秩序概念所需要的无矛盾性。二、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被研究者关注的某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三、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就是由于那些科学事实与现存的科学理论之间不一致(或者说是现存科学无法解释)的认识困惑。科学问题是事实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张力。四、科学的理论假设与演绎科学理论是一种整理事实的组织结构,仅有一大堆事实并不能构成科学。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是经过检验后的科学假说。以假说为基础的科学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范畴体系。这个体系的性质是构造的。第四节超越归纳与演绎科学理论是一个阐述“物象—经验”的知识系统。一、观察与理论将科学描述的语言划分为观察与理论两类,的确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这不等于说科学理论不存在着一个内部的层次结构。实验定律和那些建立于实验定律之上的理论显然是不同层次的,这一点对于所有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来讲,都是不争的事实。二、解释、说明与证明人们发明理论,是为了释疑解惑。科学理论是用来解释自然物象的。解释涉及“x是什么”和“为什么x必定如此”这样两个问题。解释和说明都是理论模型的演绎运用。两者的区别是:解释是把事实置入理论的范畴体系之中,目的是阐明“x何以如此”。说明则只是指出被说明事项在该结构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故此,说明必定是功能性的,实用性的。证明则不同,证明是通过已知物象经验的事实探索未知物象的状态。三、元语言与对象语言65\n我们把被言说的对象(科学也是以符号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称之为对象语言,把我们用来叙述对象语言的语言称之为元语言。划分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的目的是,表明:证明的逻辑与被证明的对象不是同一的,就像我们不能用归纳逻辑来证明归纳是正当的、合乎理性的和有效的一样。四、证明的逻辑元语言是阐明知识存有的语言形式。如果P真,那么Q真,P真,所以Q真,符号表达式:[(P→Q)∧P]→Q。这就是证明的逻辑,前提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缸中之脑”。五、科学理论的检验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不是因为它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才变成可信的,而是因为理论所依据的科学事实是真的。事实的可靠性是通过严格的实验程序予以保证的,也就是说,实验操作程序本身包含了物象与物自体之间真实结合关系的本体论依据。六、归纳与演绎的超越支配研究过程的首要因素决不是逻辑,而是灵感、想象力、以及人们生活中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寻求科学理论和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能在逻辑中寻求,只能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寻找。思考题:1.何为因果观念?它在科学理论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2.归纳何以可能?3.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4.解释、说明与证明有何区别?5.如何超越归纳与演绎的鸿沟?6.科学理论是如何被检验的?讨论及专题研究题目:1.现代科学完全可以抛弃因果观念;2.科学理论不是归纳的,而是猜想的;3.有用的理论就是最好的;65\n4.科学理论的证明是多余的。参考文献:1.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上,李珩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2.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版。3.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4.伊萨克.牛顿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王克迪译,袁江洋校,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5.大卫·休谟著,《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版,6.[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科学说明的逻辑问题》[M],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7.[德]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8.R.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导论》[M],张华夏,李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9.[美]M.W.瓦托夫斯基(MarxW·Wartofsky),《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范岱年、吴忠、林夏水、金吾伦等译,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10.郭奕玲、沈慧君编著,《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法]彭加勒(JulesHenriPoincaré),导言,《最后的沉思》。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年8月第1版。12.[英]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13.洪谦主编,H.赖欣巴哈,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14.[美]卡尔·G·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M],张华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5.[匈]拉卡托斯,《数学、科学和认识论》[M],林夏水、薛迪群、范建年译,范岱年、赵立中校,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16.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5\n17.[法]彭加勒,“导言”,《科学与假设》[M],商务印书馆出版,1930年版。18.J·丹西,《当代认识论》[M],周文彰、何包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四章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复杂性本章讲授的主要问题:1.相互作用与复杂性;2.复杂性物象的特征描述及其机制;3.系统的概念及其若干原则;4.系统论与复杂性现象;5.复杂现象认识论原则。讲授方法:请教师将当代科学对复杂现象认识(混沌论、灾变论、突变论等)与中国古代关于万物相生相克的思想结合起来讲授。案例请选择生物学、气象学、流体力学等为佳。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尤其是扩大想象力为宗旨。第一节万物相生相克时至今日,我们无法通过现行科学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对复杂性现象进行建模分析。相互作用、非线性、适应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是复杂现象的基本特征。一、相互作用与复杂性笔者认为,复杂性植根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性是事物现象层次上多维时空的复杂关系的总称。探讨复杂性必须从事物的特征、性质和关系入手。让我们假定:存在a、b、c三个元素,在时间t1→t2,区间,引入共时关系对与历时关系对两个概念,在时间t1、t2时刻的状态为At1、Bt1、Ct1、At2、Bt2、Ct2,则有:令X表示关系对的数目,在n元关系下,则有Xn=2Xn-1-Xn-2+4,其中,n≥2,n表示关系元,n∈N(自然数集)。结论:(1)如果我们考察某一状态的确定性,此时我们发现,确定性随着相互作用单元的数目和关系对的数目增加而减少。65\n(2)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随着相互作用的单元的增加而增加,它们是正相关的邓周平,关于复杂现象的起源、描述和演化过程的哲学思考,大自然探索[J],1998.1.106-108。。二、万物相生相克“相生”就是物体及物象之间的相互叠加作用,即协同效应;“相生”就是相互合作与互相支持,以期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或者通过能量的交换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非平衡走向平衡的动态组织行为。“相克”就是物体及物象之间相互作用(能量)彼此抵消,作用与反作用之和为零;简单地说,“相克”即是自然万物之间相互阻抗的变化、互相克制的“行为”,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博弈行为一样,形同“冤怨相报、恩怨情仇、水火不容”一般。三、复杂性物象的特征描述1.协同效应2.非线性3.混沌4.从无序到有序——进化,从有序到无序——退化5.生命进化6.时间的特性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时间的根本特征是不可逆性。时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一旦发生,则永远不再回复到从前。由此可导出以责任为基础的自由是人类来自大自然的、永恒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7.自组织人类社会是自组织的,这一命题的真理性不依赖于“哲人智慧与个人选择之关系”的阐释。只有它的反命题—人类社会是由圣人组织的——才依赖于这一关系的阐释。否证它的反命题只要指出,历史并非是按圣人的构想而延续,即便在圣人所处的时代,人们也不是按圣人的意志在行动邓周平,论社会自组织研究方法,《系统辩证学学报》[J],2003.3.60-65.。。四、复杂性现象的解读我认为,约翰·H·霍兰(JohnH.Holland)提出的“积木机制”是用最简单的法则解读复杂性现象的有效办法。第二节系统论与复杂性一、系统的概念笔者以为,系统是具有事先对于某个确定性质P给出的关系R的最小组成单位的集合M。系统是我们方便认识事物的一种认识框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系统不系统,就像我们将数学概念应用于处理物象的性质一样。65\n系统是我们整理经验事实的理论框架,其目的性和主观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当我们将其用于经验对象时,言语所指称的对象才可以称之为系统邓周平,系统论的哲学分析,《系统辩证学学报》[J],1995.4.22~27.。二、系统论的若干原则1.整体性原则;2.动态原则;3.开放性;4.有界性;5.元素行为的相关性;6.结构性;7.层次性;8.关于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它们是非对称的关系。三、系统论与复杂性现象1.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复杂性现象(1)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2)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方法;3)研究深度不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更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历程,并力图尽可能准确地推测其未来的发展。2.复杂性的描述,必须从三个层次上把握:(1)对象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同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低阶系统与高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思考题:1.何为复杂性?2.复杂现象有哪些基本特征?3.简述系统的概念及其规范物象的原则;4.系统论如何解决复杂性现象和问题?65\n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事物没有规律;2.规律就是游戏;3.万物相生相克、简单性、适应性是解读复杂现象的有效办法。参考文献:1.郝柏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韩晖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周守仁,《复杂性研究与混沌控及其哲学阐析》[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5.[美]约翰·塔巴克(JohnTabak),《数学和自然法则——科学语言的发展史》[M],王辉、胡云志译,胡作玄校,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版。6.[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五章科学的边界科学的划界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如何看待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第二,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第三,如何看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第四,如何看待科学与伪科学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是本章讲授的核心问题。讲授的难点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科学智慧与人文智慧之关系;最难以让学生理解的是人类智慧的特质。讲授方法:请教师结合文化史、科学史、技术史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案例可以从上述四个方面自由选择,并请在课堂上加以必要的讨论。尤其需要关注科学与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关系。第一节人类智慧的特质一、人类智慧的特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65\n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价值理性;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工具理性。在人的实践理性中,两种理性不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的智慧,而是互补的并不可分离的实践智慧。只是出于分析实际问题的需要和方便,才将两者做出理论上的界定邓周平,论邓小平的爱国情结与社会主义情节的关系——来自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考,《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5.1.17-20.。。理性与智慧所谓理性,就是指人们用以规范事实和处理目标价值冲突的独立思维能力。智慧则是指人们运用理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指人们恰当地处置目标冲突、手段冲突以及目标与手段之间相互冲突的那种思维能力。智慧是一种实践理性,哈耶克称之为“智识”——专属于特殊个人对于处置特定问题的独到见识。智慧与知识知识有别于智慧,它是人们规范物象事实或者看待人类个体生命意义的系统化理论。知识包括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两个大类体系。人文知识,就是指那些用以描述、规范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准则的理论体系和历史事实。科学知识就是指那些用以描述和规范物象(或物体)事实的理论体系。相应地,智慧也包括人文智慧和科学智慧。二、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人文理性在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上,是人文造就了科学,不是科学造就了人文。我认为,人文理性是认知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历史理性和交往理性的总称邓周平,论人文理性,社会科学[J](上海),2003.9.84-88。。人文理性是人们认知、批判、选择和创造人文价值观的能力。科学理性科学理性、科学智慧是人们用来实现其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它们是工具理性和工具智慧。科学理性是人们获取、规范、解释和处理物象的思维能力。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之关系人文理性与科学理性在人们的生活实践的不同方面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二者对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来讲是互补的关系。第二节科学划界的标准科学是理性的事业;信仰是宗教的力量;人文是哲学、历史、法律秩序、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的领域;民族文化传统是人们世俗生活的样式;技术是生产力的源泉。65\n科学理性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代表人类理性的全部力量。科学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诸多结果之一;人类文明有诸多子孙,科学只是其中之一;宗教、人文、民族文化传统、技术都是它的兄弟姐妹。科学应当与人类文明的其他分支系统保持和睦共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姿态;而不是宣称自己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统治者。人们既需要科学、也需要哲学、艺术、宗教信仰;人们既需要人文理性、科学理性、人文智慧、科学智慧,也需要非理性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更需要尊重祖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也需要保持几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如果人世间一切都按科学办事,一切都遵守理性的教导,那样的世界将是一个冰凉、冰冷的世界,没有激情、没有关爱、没有温暖,甚至于最令人向往的个人爱情生活也只不过是完成“化学反应”的科学指令。一、科学划界标准的参考系选择科学划界标准的参考系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的社会角色、科学的特征、科学方法的借用与学科研究主题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二、科学划界的标准依据上述参考系,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领域不属于科学的范畴。1.人文不是科学2.宗教不是科学3.数学、逻辑不是科学4.技术不是科学5.伪科学不是科学。思考题:1.人类智慧的特质是什么?2.何为科学理性、人文理性?3.科学划界之标准是什么?4.什么是伪科学?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5.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是什么?讨论及专题研究题目:1.神话是过去的科学,科学是今天的神话;2.“怎么样都行”,科学没有自己特殊的方法;3.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科学的规律。参考文献:1.[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M],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65\n2.[美]保罗·费耶阿本德,《知识、科学和相对主义》[M],陈健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华厦出版社,1999年版。4.亚里士多德,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6.[美]詹姆斯·A.古尔德(JamesA.Gould)、文森特·V.瑟斯比(VincentV.thursby)编,杨淮生、王缉思,周琪等译,《现代政治思想》[M],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7.[中国]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问题与方法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8.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李小兵、杨莘译,陆荣杰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章怀疑论、科学与形而上学本章主要讲授3个问题:1.怀疑论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2.知识与信仰的关系;3.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讲授方法:本章讲授请任课教师采用说理与科学史、技术史上的案例相结合之方法。比如,科学史上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就是基于对电动力学中“以太”观念的怀疑而设计的。第二个问题,知识与信仰的关系必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尤其是必须采用启发和研讨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科学与形而上学,实际上关涉到科学智慧与哲学思想的关系。第一节怀疑论一、怀疑论彻底怀疑论的基本命题是:所有的全称命题都是假的,都是不可证明的。65\n彻底怀疑论的思维结构是:彻底否定人类证明一个理论为真的逻辑论证规则,即,彻底否定“:[(P→Q)∧P]→Q。真正彻底的怀疑论者是不存在的,休谟、康德、费耶阿本德和普特南(HilaryPutnam)等都不是。当人们相信一种科学理论是绝对真理的时候,就绝对没有真理了;因为平等的智力竞争制度早已被“圣人”所消灭了,人们除了聆听“圣人”布道的声音之外,再也听不到其他“杂音”了。整个世界只剩下鲜花,再也找不到毒草了。二、科学与怀疑论科学与怀疑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力量,是欢迎任何一个想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们都对科学理论保持几分警觉,这是科学繁荣所必需的精神。一个信念是合乎理性的,其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合理性的标准就是科学真理的标准。科学中的合理性只能是一种符号标识方法。这种合理性要求:符号对于物象生成序列的标识必须是有效的;判定有效性的程序必须蕴涵在它的标识方法之中。不管人们采用什么样的符号及其标识方法,只要用来标识物象的符号序列与物象本身的生成序列满足一一对应的指称要求并且符号标识系统本身已经给出了这一标识的判定方法,那么,这一标识系统就是有效的,从而也是完备的。笔者认为,科学理性只能是一种符号标识及其判定程序上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唯物论,不是实在论,才是科学的形而上学。第二节知识与信仰科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为社会提供知识。真理就像那深藏于宇宙黑洞中的幽灵,只见能量都往里跑,却不见那吸引它的“洞主”。何为科学真理?一、知识、信仰科学的知识是以其理论的形式向人们呈现的。科学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范畴化的经验。仅当理论转向技术形态时,它才真正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并经过历史沉淀后,这个科学上的新理论才进入到文化的范畴。简言之,新理论,只有当它成为公民大众处理技术发明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做事)的信念之时,人们才真正承认它是我们人类处理生产和生活问题不可或缺的信念,即知识。无争议的知识就是人们做事的信念。65\n知识不是信仰,科学理论更不是信仰;但表达信仰的主义是信仰。人们发明科学理论的目的是解释自然物象的秩序,尽管这种解释可能导致一种宇宙论的思想;即便如此,它与社会理论有着极大的区别:社会结构及其交往秩序是按照历史上每一代人可接受的理论来组织和运行的,自然物象是按照它自身的秩序和规则来运行的。自然科学理论是人与自然界的对话,社会理论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科学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如何与自然打交道,如何更有效率地做事,以提高人们做事的生产效率;社会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如何与他人和平共处、如何促进人们有效地进行合作、如何公正地处理人们在社会交往与合作中的冲突。笔者坚定地认为,科学理论所提供的知识只是用来解释自然物象秩序的思想观念和指导人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做事的信念;但它决不提供人们应当如何交往、如何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才是合乎正义的这样一种社会形而上学的信仰;即使科学理论包含宇宙学的理论内容,甚至最后沉积成为我们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也决不是什么人生信仰之类的东西。天人相隔,天道与人道殊途,则不同归。二、一致性、相对性从逻辑上讲,一致性是所有理论思维要求遵守矛盾律(﹁(P∧﹁P),即并非,P并且非P)的推论。科学研究中的一致性包括三个方面:实验程序的一致性、物象事实的一致性和理论认识的一致性。如果科学把一致性当作真理的终极目标的话,那么科学必然走向死亡。当科学达到一致性,以至彻底消除了理论上的分歧和不同见解之时,科学的生命就完结了。“统一思想”必然是科学的死亡之路,而非生存和发展之路。只有营造良好的科学生态,科学才能结出理论上的多样性果实。科学真理不是绝对的,自始至终都不过是相对真理,更确切地说是波普尔所说的不断逼近真理。追求普遍的绝对真理(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是专制主义者的心智模式,追求理论的多样性和相对真理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的心智模式。科学既需要自由,也需要民主;繁荣科学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自由民主的科学制度。三、可靠性、深刻性通向真理的大门开在何处?通往天堂的路如何走?沃特金斯的“两极论”深化了波普尔的观点——科学就是猜想;把波普尔的论点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假定“深度极”与“可靠极”65\n是相互对抗的这一基础之上的;在科学研究的历史上,并不排除“深度极”与“可靠极”由对抗走向合作与交融的可能性。四、确定性、有效性当代的知识观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没有一种理论、也没有一种知识是普遍而确定的真理,所有的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知识的确定性意味着:一个科学理论相对于它所解释的物象事实的类别来讲,是被检验为真的全称陈述句,并且具有不可修改、不可撤销的特性。其哲学本体论的假定是:该类物象事实是同质的且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中是不变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确定性的要求降低到有效性的层次上,即,人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从多重角度去描述物象事实与物自体之间的真实结合关系,只要这种描述的有效性是可以检验的,从而能够判定描述的真实程度,我们就可以把那些描述得最好的理论当作确定的、但不是终极的真理来对待。第三节科学与形而上学一、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回避价值判断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回避价值判断问题;没有价值判断,任何高明的科学家也无法建立起他们的理论大厦。我们每个人,包括科学家在内,都是自己思想观念的“囚徒”,我们不可能不依赖于任何观念而能够从容地进行思考。任何科学理论,不管它是如何地精妙,它都必须找到一个理论的支撑点,即参考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间,即便是正道,那也是沧海桑田之变,祸福不定,“无常”之命运总是捉弄人,问人世间有几人得以幸福终生。天道与人道,互异也;自然与人世,并非一也。二、科学不能没有形而上学有四条最为基本的理由可以证明:科学不能没有形而上学。三、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形而上学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科学是文化和文明演进的结果。形而上学正好是人类各民族与自然界开展对话与互动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形而上学是我们人类文化的核心,科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形而上学这样一种催化剂,伟大的科学理论需要深邃的形而上学思想作为自己生长的催化剂。65\n思考题:1.什么是怀疑论?2.科学与怀疑论有何关系?3.科学知识是信仰吗?4.科学理论中的一致性与相对性是什么关系?5.科学理论的可靠性与深刻性是什么关系?6.如何看待知识的确定性与有效性?7.为何科学不能没有形而上学?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为何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没有它们的地位?我们能否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样的语词概念及其评价标准去评判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2.“大胆猜想、小心论证”是科学理论创立所必需的精神特质吗?3.“独孤求败”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参考文献:1.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李小兵、杨莘译,陆荣杰校,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约翰·沃特金斯,《科学与怀疑论》[M],邱仁宗、范瑞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3.[中国]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十九章、二十章。4.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弋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5.[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6.[英]保罗·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7.[英]保罗·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M],陈健、柯哲、陆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65\n8.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对科学信仰中的原因的探索》,赵振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七章科学发展的模式本章主要讲授波普尔、托马斯.库恩、伊姆雷.拉卡托斯、拉里.劳丹的科学发展观,及我们自己提出的“科学的六大研究传统”。前面侧重介绍,重点讲授我们自己的观点,必须欢迎学生批评,课堂必须予以讨论。讲授方法必须结合科学史进行。要求教师说理必须透彻,形象地讲述抽象的道理。启发、诘难是必须的、不可省略的步骤和环节。第一节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一、对证实原则的批判二、科学发展模式科学进步的模式是:P1→T1T2→EE→P2。三、科学进步的标准科学进步的标准是,可证伪度越高,进步就越大;另一方面,确认度越高,经过严格检验的理论,它就越进步,真正算得上进步的理论。科学的目标不是得到绝对正确的真理,而是不断逼近真理。第二节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一、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观托马斯·S·库恩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想是:科学和科学知识通过革命而进步和增长。二、科学范式三、科学范式的作用四、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第三节伊姆雷·拉卡托斯的科学增长理论伊姆雷·65\n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理论既不是通过拒斥不可证伪和已经证伪的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选择那些未经证伪的理论而进步,也不是通过科学革命并由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而进步,而是把退化的研究纲领转化为进步的研究纲领。科学理论的增长是通过研究纲领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一、可错主义和证伪主义1.独断证伪主义2.方法论证伪主义3.精致的方法论证伪主义科学理论不是一个孤立的理论,而是系列理论,它们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把它们结合成研究纲领。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基本内容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由“硬核”和“保护带”两个部分组成。任何一个科学研究纲领都表现为系列化的理论族,其中核心理论形成它的“硬核”,由辅助假说组成的“保护带”构成核心理论的背景知识,即外围防御地带。研究纲领的方法论相应地也是由“反面启发法”和“正面启发法”两部分构成。2.反面启发法3.正面启发法4.即时合理性的终结评论:拉卡托斯关于科学增长的理论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研究纲领。然而,⑴他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不是发散的。虽然,他批判地继承了波普尔的精致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他也承认理论上的多元竞争是进步的前提条件之一,但⑵他也仅仅是从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纵向历史的关系上看待科学理论的进步;他没有看到理论上的多元竞争的另外一个后果是科学正在横向扩展它的疆土。科学理论的增长不仅体现在理论越来越向深度进军,而且也体现在它的横向扩展上。另外一个缺陷是,⑶他仍然假定:在人类文明的思想体系中,只有科学是唯一合乎理性的,科学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他把他的研究结论推广到了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要求人类文明的所有领域的研究都必须像科学那样进行。这是唯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第四节拉里·劳丹的科学增长理论拉里·劳丹关于科学增长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的进步体现为研究传统的进步,即如果一种研究传统解决了两个相互竞争的研究传统所共有的那些问题,那么这个研究传统相对于与它竞争的那个研究传统来讲就是进步的。进步概念涉及判别标准——65\n合理性。科学的合理性在于接受那些最具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的研究传统。科学是解决问题的活动,而不是探索真理的活动。如果一个研究传统有效地解决了它为自己提出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设法将概念问题和反常问题的数目及重要性降到最小,那么这个研究传统就是进步的。一、经验问题1.科学问题的性质2.经验问题科学理论所要解决的有两类问题: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科学进步的标志之一是把反常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转变为已解决的问题。未解决问题的地位;已解决问题的性质;反常问题的作用;解决经验问题的评估;反常问题的评估。二、概念问题概念问题的性质;概念问题的来源;拉里·劳丹提出了一个科学进步的模式,其核心假设是:(1)已解决的问题(经验的或概念的)是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2)科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扩展已解决的经验问题的范围;最低限度地缩减反常与概念问题的范围。一个理论能够充分解决的问题越多、越重要,这个理论就越好。如果一个理论能比竞争的理论解决更有意义的问题,那么这个理论比其竞争的理论更可取。这是劳丹用来衡量理论好坏的两条重要的标准。他提出评价一种理论的办法是:一种理论的总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通过估价这个理论解决的经验问题的数量和重要性以及减少该理论产生的反常和概念问题的数量和重要性来决定的。当且仅当在任一领域中科学理论的连续发展显示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程度逐渐增加时,才有可能产生进步。三、研究传统一个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普遍的假定,这些假定是关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过程的假定,是关于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四、进步与革命65\n科学唯一最普遍的认知目的是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扩展我们能够解释的经验问题和最小限度地减少反常问题及概念问题是科学作为认知活动存在的理由。科学的进步以如下方式与合理性相关:在科学上合理的主要方式是与我们究竟能最大限度地把科学研究传统的进步扩展到什么程度。劳丹认为,科学的合理性就是接受最有效的研究传统。评价:劳丹的科学进步论,用他自己发明的概念——研究传统——来讲,仍然属于波普尔的研究传统,而不是库恩的研究传统;不同的是,他增加了科学史和文化变迁中的形而上学元素。第五节科学的六大研究传统在研究方法上,我认为,研究科学发展应当采用宏观的、粗线条的框架体系;在研究科学的进步方面应当采用微观的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某一科学内部历时的和共时的相互竞争的理论体系对于描述物象与物自体的结合关系之真实程度的判断去说明理论,孰优孰劣,逼真度高的理论就是进步的。“进步”是一个历时的、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先前竞争的理论而言的。一、多元研究传统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科学的发展从宏观角度看,近代科学史存在着经验传统与理性传统、数学传统与实验传统、浪漫传统与实用传统之间的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历史画面。经验传统与理性传统源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两人思维和研究问题的不同方式,两者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仅仅就是考察研究和思维物象事实的方法上之差别。实验传统和数学传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两个动力。实用传统和浪漫传统也是影响科学研究的两大必不可少的传统。在这三对传统中,以经验的、实验的、实用的传统为一端,以理性的、数学的、浪漫的传统为另一端,两端的关系并非是辩证法家所断言的那种对立统一之关系,而是在时空上并列的互补关系。一个研究传统,就是一套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和关于自然物象的信念。研究传统不是科学理论本身,而是一套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系和思想工具系统。经验传统与理性传统之间的互补关系,康德概括为:“无经验的范畴是空的,没有范畴的经验是盲的”。数学传统与实验传统之间的互补关系,可以概括为:“魔鬼靡菲斯特需要浮士德的帮助,才能达成它的心愿”。实用传统与浪漫传统之间的互补关系,可以概括为沃特金斯声称的“可靠极”与“深度极”的关系;“可靠极”与“深度极”可以是互补的关系,并非必然是对抗和对立的关系。65\n真正的理性是只“狡兔”,是狡猾的非决定论。真正的理性主义者必然是方法相对论者。多元文化、多元传统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单一文化、单一传统、单一主义都只能将科学引入绝境。科学深深地扎根于多元文化、多元传统之中;科学本身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圣物,它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多样性演进的产物。那些想给科学捆绑到绝对理性、单一理性和规范理性的战车上的人们,即使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埋藏科学。二、多元竞争与不可通约性承认方法相对论,就势必承认多元竞争和不可通约性。与此对立的论点是:相信科学必然走向统一和单一理论体系。那种企图建立统一科学理论的幻想,必须假定两个条件:第一,所有人都是缸中之脑,都遵循单一的、唯一正确的、理性的、规范化的思维模式;第二,不同的科学理论,包括不同学科的理论,比如生物学和物理学,都是可以通约的。不同学科之间,虽然可以在研究方法上彼此借鉴,但从理论框架到其内容体系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可通约的。科学哲学中规范主义用今天的科学标准去衡量历史上我们祖先所取得的成就,把前人的科学思想都说成是非科学的,显然,这是不妥的。不可通约不等于不可比较。反常问题与多元传统和多元理论之间的关系。反常是相对于旧理论的,而新理论,如果能够被冠以“理论”这一称谓,它必须以解决反常问题为目标。竞争与选择。科学家们以不同的理论去解释相同的物象,这就是竞争,一种真正的智力、创造力的竞争。谁的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相对于问题域来讲,所有的经验问题、反常问题都得到了充分地解释。三、理论本身的内部规范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地解释了物象事实的秩序,需要在理论表达式的符号序列与物象呈现的时空序列之间找到其严格的对应关系,如果一个实验提供了这种严格的检测程序并且通过该程序找到它们之间严格的对应关系,那么,此时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断定:该理论真实地表达了“物象与物自体之间真实的结合关系”。唯物论的本体论命题——物象与物自体之间是否具有真实的结合关系,是检验一切科学理论的“试金石”,不管理论是以何种方式创立的。如果说科学理论存在着什么规范的话,那么这块“试金石”就是检验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普遍规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规范。65\n思考题:1.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2.简述托马斯·S·库恩科学发展观;3.简述伊姆雷·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4.简述拉里·劳丹关于科学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5.如何理解科学的六大研究传统?6.方法相对论与、知识相对主义、真理相对主义是何种关系?7.多元理论之间的竞争与不可通约性是何种关系?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各学科的理论最终必然走向统一;2.科学理论始终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正确的科学理论;3.真正的科学方法只有一个;4.人类各民族只有文化传统,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传统。参考文献:1.[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纪树立、范岱年、罗慧生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美]托马斯·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美]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方在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4.[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周昌忠、苗以顺等译,周昌忠校,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5.利昂·莱德曼(LeonLederman)、迪克·泰雷西(DickTeresi)著,《上帝粒子》[M],米绪军、古宏伟、赵建辉、陈宏伟译,尹传红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杨建邺著,《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诺贝尔奖和基本粒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7.[英]泰勒(C.C.W.Taylor)主编,《从开端到柏拉图》[M],韩东晖、聂敏里、冯俊、程鑫译,冯俊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5\n8.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9.W.V.奎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逻辑经验主义》(下),洪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5月第1版。10.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1.[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戴念祖译,范岱年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舒伟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13.[英]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八章科学与文化科学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尤其是文化之于人的行为结果。文化之于科学的关系,可理解为:文化孕育了多样化的思想传统;多样化的思想传统则催生、促进了科学的繁荣昌盛。孕育近代科学的文化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必须深入地探索、研究古希腊文化对于科学发展的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探索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在我国的繁荣。本章要点:1.科学与文化的关系;2.希腊文化与近代科学的起源之关系;3.希腊科学在近代欧洲复兴的原因探讨;4.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5.科学与宗教的关系;6.科学与艺术的关系;7.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8.如何让科学在中国繁荣昌盛?如何繁荣中国的科学文化?讲授方法:65\n本章的讲授必须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科学;要求教师从文化史的角度审视近代科学和起源和兴盛。必须审视文化的多样性与科学繁荣的关系;必须重新反省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最后,重点放在如何营造适宜并能够促进科学在中国生根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名著选读,要求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海森堡、莫兰等人的著作。第一节文化是科学生长的土壤一、文化差异与多样性从民族关系上看,为何不同的民族具有极其不同的传统和文化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地理条件的差异;第二,生产、生活方式、交往关系的差异。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商业文明是三种截然不同的系统。二、文化孕育多样化的思想文化所以能够孕育多样化的思想既与某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需要相关,也与不同文明和文化的类型相关。历史上文化的多样性通常是与政治实体的分权制度高度相关。战争、民族迁移和商业贸易对古希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第二节西方文化与科学近代科学为何从西方文化而不是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诞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被称之为“李约瑟之谜”。一、古希腊文化是近代科学在西方重生的源泉从文化角度看,近代科学从西方文化中“诞生”并非始于十七世纪。从文化角度看,科学中的六大传统——经验的、理性的、实验的、数学的、实用的和浪漫的——在古希腊文化中就已经形成。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是经验传统,从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到柏拉图是理性传统,从毕达哥拉斯到欧几里德是数学传统,从留基伯、德谟克利特是浪漫传统,普罗泰戈拉开创了实用传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墨塔蓬通的希帕索(HippasusofMetapontum)是最早用实验方法去研究乐声学的人,故此可以认为实验传统始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经验传统是希腊文化的首要源泉。经验传统区别于理性传统的地方是:在方法论上它采用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理性传统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征是:通过理智创造出某个“实体”65\n概念,再用它去解释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在古希腊时代,属于经验传统的科学家及其思想,在泰勒斯之后还有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论”,即“火、气、土、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属于理性传统的科学家,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后的还有巴门尼德、麦里梭、柏拉图。实用传统源于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所以断定普罗泰戈拉属于实用传统,论据有二:一是他首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二是他研究和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获取利益。浪漫传统就是约翰·沃特金斯(JohnW.N.Watkins)说的那种追求“深度极”的科学理想。简言之,浪漫传统就是在科学研究中追求金庸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独孤求败”精神境界。原子论的创立者留基伯(Leucippus)和德谟克利特(Democritius)是这一传统的开创者。坚守浪漫传统的科学家是执着的理性主义者;他们与理性传统的坚守者之区别仅在于:理性传统的坚守者将理性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即他们坚信,一个可靠的论断不应该与经验事实相冲突。数学传统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这是公认的史实。毕达哥拉斯发现乐器声音的强度与琴弦长度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事实表明:他是通过实验得到这一结果的。二、希腊文化和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和科学的繁荣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多神教、开放性、民主政治和有限度的宽容是希腊文化和科学繁荣的社会条件。希腊多神教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化。多神教信仰并存的合法性,为具有不同信仰的社会人群、民族、阶层的相互间和平共处提供了有限宽容(2)所以说是有限的宽容,是因为当时的雅典民主制度,还没有找到个人自由与民主政治相互协调的制度规范,苏格拉底之死并不是最好的例证,该事件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雅典战败后的政治形式是三十僭主统治,当时不是民主制度。最好的例证是伯里克利将军的朋友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被逐出雅典,因为阿拉克萨哥拉是无神论者。2)的社会氛围;而古希腊神话崇尚智慧、力量(体能)和独特本领,又为每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提供了合法性的社会空间。多神教信仰造就了古希腊社会的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信神但不独尊,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自由辩论、宽容异己。古希腊社会所具有的那种独特文化是与其整个社会的开放性相关联的。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为各种不同的思想提供了宽容的社会条件。这是古希腊哲学、科学和文化繁荣的重要的社会基础。缺乏这一条件,就不可能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65\n的多样化思想。多神教、开放性和城邦制民主政治制度造就了雅典社会有限度的宽容。这是古希腊科学诞生的主要社会条件。三、希腊科学在近代欧洲的复兴古希腊文化,包括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及其科学像一颗灿烂的恒星永远炫耀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中,至今仍然照耀着人们探索科学前进的道路。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为何达到如此空前的繁荣呢?我认为,原因是繁荣科学的六大传统在这一时期发挥得淋漓尽致。孕育希腊科学的思想主要是早期的宇宙论哲学。希腊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曾经达到一个至今追忆起来都令人惊叹不已的成就,但为何在中世纪就黯然离去呢?而在十六、十七世纪又为何获得新生呢?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伴随罗马帝国的入侵、基督教的兴起,欧洲社会进入了长达千年的黑暗时期。科学从欧洲中世纪历史中黯然离去,根本原因在于:政治上的专制与宗教上的狭隘和不宽容相互结合,从而渐进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罗马人虽然也学习希腊的哲学和艺术,但他们从希腊人那里学来的哲学智慧则用在政治斗争的阴谋和权术上,艺术则用于建筑和为宗教服务的。如果我们从哲学、科学、艺术和文化四个方面把亚历山大时期与罗马时期进行对比,不难发现:(1)科学的繁荣是与哲学、艺术和文化的繁荣紧密相关的;没有哲学、艺术和文化的繁荣,就没有科学和技术的昌盛。前者继承了希腊雅典时期的学术和文化传统,而罗马人并没有真正从希腊人那里学到哲学、艺术和文学思想的精粹。(2)科学繁荣需要有政治宽容、宗教宽容。罗马是政教合一的体制,有闲暇的贵族都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用在政治权谋和私利的算计上,对于自然,他们漠不关心。(3)科学的繁荣需要公民之中有一大批在哲学、科学、艺术和文学及广义的文化事业上执着追求最高成就的浪漫主义理想者。雅典公民和贵族均有着自己高尚的人生事业追求,他们或从事于诗歌、悲剧、喜剧、哲学、艺术、文学、辩论、数学、军事等等;而罗马人两眼紧紧盯着他人和自己的钱袋子,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惜卑躬屈膝,没有丝毫的道德和高远的人生追求。65\n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对于科学来讲,值得肯定的意义是它培育和延续了人类智慧的理性传统,尽管是以神学的形式出现的,但理智之光,即使只是照耀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其实质也不会改变。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数学传统、实验传统、经验传统、理性传统和浪漫传统几乎丧失殆尽。只有理性传统和浪漫传统在基督教信仰的暗河中静静地流淌着,只待政治清明和宗教宽容的社会条件到来时,人们就可以公开地将这种狂热追求转移到科学事业的研究上。神学讨论的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而科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漫长的中世纪,阿拉伯文明向西扩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给生活在黑暗的基督教统治之下的人们带来了一线光明。文艺复兴运动。唯实论与唯名论之间的论战直接催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语言哲学。人文主义并不是哲学思潮,也不是什么理论体系,而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社会现象。对于科学来讲,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作用是恢复了古希腊时代德谟克利特、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阿里斯托芬所代表的那种浪漫传统——一种追求事业最高的理智成就的意志和决心,最大限度地扩展人们智力创造的想象空间。这是繁荣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宗教改革运动其发起人是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公元1483~1546年)。新教教义确立了以信徒的自我确信为中心的信教仪式,积极进取的个人主义和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性精神。这完全有点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那个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信徒的内心体认是自我信仰的尺度。从13—17世纪的宗教迫害、以思想异端定罪的宗教罪恶和政治罪恶尚未从社会制度中根除。只有等到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系统地建立起来时,思想宽容、宗教宽容和政治宽容的社会风尚才真正地形成。而这三大宽容是科学发展所必备的社会条件;促成这种社会制度条件形成的真正动力是尼德兰革命和英国的大宪章运动,直至17世纪尾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全建立。这一制度使得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比法、德、意等国快速,并且给英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政治上的霸权地位,到18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占有殖民地最多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功利价值迫使法、德两国不得不建立起适宜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所必需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三节科学与文化一、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学术界的同仁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极其肤浅的,流行的观点是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科举制度等。但这种解读,不全面,也不准确。对此,本人提出一种解读思路供同仁参考。笔者认为,从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文化传统看,科学在中国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理由是,第一,缺乏良好的数学传统、尤其是几何学发展严重不足。第二,缺乏实验传统。第三,经验传统不足。65\n第四,浪漫传统不足。第五,数学传统、实验传统缺乏,经验传统、浪漫传统又不足。科学兴盛有赖于六大传统的相互融合。在中国,这六大传统不可能在一个长期处于专制王朝更替的历史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特别是科举制度基本上把那些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的富家子弟都吸引到为官从政的道路上去了,余下有志于科学研究者寥寥无几。从制度层面上看近代科学何以不可能从中国社会中诞生的原因,我以为,第一个原因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与愚民主义政策相互结合的结果。第二,是科举制度。第三,是前两个原因的综合社会后果:官、学不分。第四,乃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性质是农业社会,工商业不甚发达,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严重不足。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科学负责理性,宗教负责信仰,二者泾渭分明。坚守自己信仰的原则性与如何看待他人异己的信仰,这二者间的关系要求信徒必须找到一种既合乎本教信仰而又合乎道德的宽容原则。启蒙运动的巨大功绩就是打破了基督教神学权威强加到千千万万公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开启了一个世俗化的自由的理性时代,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思想自由的制度环境,没有这样的环境,科学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宗教宽容制度是在启蒙运动之后才真正确立起来的。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组织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的深层表象。理性、意志、情感和心灵是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四个方面。社会的法律秩序是人们依据个体间和群体间的复杂互动模式而创设的,理性是创建和调整社会法律秩序的主导力量,也是探索自然物象的力量;欲望构成意志的核心,意志则是实现欲望的坚定行为;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皆为情感的诸种样式;心灵则是理性、意志和情感的主人。宗教信仰是通过心灵的力量而起作用的。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心灵去感知和领悟自然,用实验、符号、数学和语言去探测、表征和标识物象。科学与宗教,无论信念,还是信仰,均可兼容。宗教信仰的主题是灵与肉的关系,作用的领域是人的交往关系和道德行为;科学信念的主题是灵与物的关系,作用的范围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行为。两者虽有交叉,但处理的对象则是互异的,有差别的。65\n三、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我认为,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的哲学思想为此提供了一个化解科学与艺术分裂鸿沟的思路。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的理智是一种符号化的智慧。符号具有魔术般的力量;事物和符号的区别就是现实和可能的区别;科学事实也包含着符号的成分。如何看待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是解开科学与艺术之秘的核心问题。对于科学来讲,该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事实与科学理论的关系;对于艺术来讲,该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艺术题材与艺术主题之间的关系。科学理论只是用一套“符号——意义(经验表象)——物象”之间的对应规则把物象及其表象压缩在一个人造的符号族(表达式)之中。艺术题材对于艺术主题来讲,情形也是相同的,摄影、绘画、诗、词、音乐、小说、雕塑、建筑等等,其题材既是客观的物象经验,又是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象,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选用适当的艺术符号按照主题的要求恰当地表现出来。那种依据主客观的二分法思维方式讨论这一问题是极其不当的。因为从根本上讲,思想与事实、灵与肉,“通幽”与“通灵”是不可分割的。艺术通灵,科学通幽。二者的目标就是通往幽灵之境。物象秩序藏于幽暗之处,人的心灵晦于情感之下。唯有符号才是彰显“幽灵”的放大镜。人类乃万物之灵;符号是人类文明的智慧宝库。数学是科学的符号;绘画、音符、诗歌乃是艺术的符号。科学之美,艺术之美均为人类生命之美;自然物象之秘,人类心灵之境,都只能通过符号的形式,才能彰显。四、科学与意识形态在中国,科学与意识形态以两种方式发生关联。一种方式是,意识形态作为官学,通过它在教育、传媒中的垄断地位深刻地影响、甚至控制着那些从事自然物象的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另一种方式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被提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甚至被那些御用文人当作认知事物的唯一正确的思维范式,被推广到人文社会研究领域。科学是探讨自然物象的,意识形态是规范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的,两者应当各行其道,井水不犯河水。意识形态为统治阶层创设的制度规则体系提供了一种辩护工具。就此而言,意识形态只能是一种政治信仰。但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关于自然物象的适当信念,它与政治信仰无关;源于希腊文化的科学,自始至终只是与宇宙论相关,与官道、人道没有直接的关系。当政治信仰影响到研究者建立起关于自然的正确信念时,通往天道的路就被封死了。如果分立地看待官道、人道与天道,它们也是可以相容的。65\n启蒙运动后,科学以最高理性自居,意识形态也必须穿上科学的“外衣”;科学研究也需要国家财政力量的支持;为满足彼此的需要,科学与意识形态双方结成战略联盟。这种联盟一开始就具有欺骗的性质:科学以意识形态的面目获得对公共权力的支配地位,意识形态则以科学的形象(科学至上主义)取得合法性。科学以工具理性之身份参与社会制度化建设的过程是新型社会交往的实际需要,仅此而已。但是,如果人们决心把天道变成人道,然后再把它变成官道,那就错得太远了。物是,人是,官是,必有所分,不可、也不能相混。儒家思想家虚构的“天人合一”之境,实乃虚妄之说;天人并不合一,天道、人道不是一个道。“世界观”只不过是“天人合一观”的现代名词。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哪个人傻乎乎地用看待自然物象的观点去处理人间事务。五、繁荣中国的科学文化科学是从人类文明中生长出来的奇特的社会现象。如前所述,希腊文明和文化已经培育出了促进科学发展的六大传统。这三对、六大传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生态系统。开放、包容、自治、民主和论辩是其主要特点。思考题:1.科学的兴盛与文化繁荣的关系;2.请简述希腊文化与近代科学起源之关系;3.请简述希腊科学在近代欧洲复兴的原因;4.近代科学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5.简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6.简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7.简述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8.如何让科学在中国繁荣昌盛?如何繁荣中国的科学文化?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人真的有“世界观”吗?2.你相信“天人合一”吗?3.有人断定,近代科学起源于希腊的悲剧;4.有人认为,佛教是科学;65\n5.有人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6.意识形态是科学。参考文献:1.陈恒,《希腊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2.[英]阿诺尔德·汤因比(ARNOLDJ.TOYNBEE),《历史研究》(上册),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3.[英]纳撒尼尔·哈里斯(Harris,N.),《古希腊生活》,李广琴译,广州: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4.[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5.[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马家驹、贺霖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6.《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德]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哲学史教程》(上册),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8.希罗多德(Herodotus),《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9.修昔底德(Thucydides),《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册),谢德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版。10.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1.[美]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张理京、张锦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12.塔西佗(Tacitus),《编年史》(上),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3.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15.李文林,《数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6.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7.[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康德论上帝与宗教》,李秋零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5\n18.[英]阿诺德·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晏可佳、张龙华译,刘建荣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9.R.K.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0.[美]查尔斯·皮尔森,“神在科学推理中的作用”,《基督教学术》(第三辑)[C],张庆熊、徐以骅主编,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21.庄子,“齐物论第二”,《庄子集释》(第一册),[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年版。22.[美]约瑟夫·阿伽西,《科学与文化》,邬晓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2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25.[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2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27.[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28.[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29.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0.[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周纪荣、周琪校,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版。31.[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译,林燕平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九章科学制度当代的科学研究是在一个既定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本章考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制度规范能够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取得卓越的成就。围绕该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予以考察:科学研究的基础制度和研究行为的组织形式。本章的教学宗旨是:为科学在中国的繁荣昌盛创造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65\n第一节科学制度科学制度,包括科学的基础制度和科学研究的具体制度两个组成部分。基础制度带有文化特征,侧重于宏观层面;具体制度属于运行和操作的程序性制度,侧重于微观层面。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对于科学研究来讲,学术自由是以学术责任为其前提的研究行为;学术研究之责任就是探索真理的责任。科学家所阐述的理论不能为假,求真乃是科学研究之第一责任。学术自由是一种道德责任,即支持人们自由地探索真理但不支持那种旨在伤害他人、带有种族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民族歧视以及有辱他人人格尊严的言论和行为。对于科学研究来讲,学术自由保护的是人们自由探索自然物象秩序的权利,一种诚实研究的权利,并不是捏造数据、随意做假的权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真理的责任。学术责任是一种道德责任。社会责任之说不能成立,那些被称之为社会责任的理由并不充分,比如,一个科学家相信遗传学理论是真理,并不表明他就支持或赞成种族歧视的言论,再如,那些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家并不支持或赞同“侵略有理或恃强凌弱”的理论就是真理。如果以社会责任为由,支持学术审查的话,那我们就必须宣布“遗传学理论和达尔文进化论是错误的”科学理论。另外一个混淆视听的观点是:研究者必须对真理的应用负责。这完全是荒谬的。探索真理是一回事,而如何应用则是另外一回事,后者——学术效用——是一个公众选择的问题邓周平,论学术研究与政策选择的关系,《学术界》[J]2005.3.22~30。。那些真正探索物象真理的、以学术为其职业的科学家,他们并不考虑科学理论的效用问题,他们研究的目的相当明确,那就是彻底弄清物象之谜,至于人们如何应用科学理论去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根本就不是科学家的责任。实现学术自由的根本途径是从整个社会制度的结构和框架上把学术自由视为公民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从制度运作的层面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切断学术权威与政治权威和利益分配之间的必然联系。二、学术平等与智力竞争承认学术自由,势必承认学术平等。学术平等原则有着自己所遭遇到的特殊情形:第一类情形是学术等级制度。第二类情形是由意识形态的排他性与非兼容性造成的思想封闭和“主流歧视”。第三类情形是,权威压制。65\n在人文、社会研究领域,影响学术平等的第四种情形是科学至上主义。科学研究成就体现的是研究者的智慧高度。科学研究的竞争本质上是人类个体之间智力竞争的一种形式。人类异于动物的特点是智慧。人类社会个体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智力竞争。科学研究上的竞争是科学研究者之间在探索自然物象秩序奥秘上的智力竞争。真正的研究必须达到“独孤求败”的那种精神境界:攀登人类在某个探索领域所能达到的最高认知境界。三、学术开放与学术批评科学无国界,但开放总有限。学术科学的行会组织总是带有很强的自我封闭之特征。真正的科学是学术科学,即以解谜——探索自然物象秩序——为其研究目标的科学,不可能是大众科学。学术科学是少数人的事业,他们追求纯学术化的研究目标,为科学而科学。学术科学的开放性,虽然不排除大众的参与,但主要目的不是像保罗·费耶阿本德所说的那样,让公众来评判和断定什么样的理论是科学真理。学术开放的尺度在于:谁有权判决什么样的科学理论是真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无权禁止他人——即使他并非“科班”出生——的科学研究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是现代公民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学术批评主要作用是:澄清思路、消除错误、发现真知和规范研究。第二节科学研究制度当代科学研究不同于早期的研究行为——是科学家个人爱好、个人行为,社会对此并不干预,今天的科学研究不再是无组织的个人行为,而主要是有组织的研究行为。科学家是在一个提供工资、福利和社会资助的机构内对某个明确而具体的项目开展研究。当代科学研究制度包括研究机构的内部制度、职称制度、聘用制度、期刊制度、学会制度、评价制度、资助制度、奖励制度、档案制度、社会选择制度,包括研究机构内部的信息服务制度等。科学研究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科学知识的特性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RobertK.Merton)认为,科学知识具有四个特性:普遍性、公有性、有条理的怀疑性和无私性。二、学术自治:机构自治与个人自治学术自治是科学研究行为的重要规范,它包括机构自治、个人自治和学者间的相互关系。自治不应该成为世俗主义的工具,自治所以合理存在的根据必须是忠实于真理。65\n学术效用主要是社会接受方面,但在时间上并不能做出即时的判断。影响学术效用的因素甚多,不能用学术效用来代替学术评价,必须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学术评价遵从的是真理标准,学术效用遵守的是公众选择的原则。个人自治的要求是诚实地进行研究,不得伪造实验数据和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是重复他人的研究思路。不管是形而上学的价值系统,还是作为科学的智慧系统或者是两者相互结合的综合理论系统,最终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地系统构建活动,任何深邃的思想都不可能被“生产”出来。学术自治为此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确立学术个人自治制度的充分理由是价值自决:公民和学者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是公民当然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任何机构、任何个人都无权将某一信仰或价值观强加于公民。学术自治作为一项制度规则,其首要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纠偏。第二,繁荣文化。学术自治涉及学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以为,学术自治要求学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公平竞争的关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尽管是句老话,但它仍然是处理学者之间相互尊重的有效准则。三、职称评聘制度职称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职称评审制度缺乏相应严格的标准,许多“南郭先生”也混入其中,使得教授、研究员名不副实,严重地败坏了科学研究制度中的职称制度。根本原因在于研究机构和大学中的“官本位”制度,他们既要做官,又要评职称,而评审机构虽说是独立的,但在一个“官本位”盛行的社会里,评委们很难独善其身。唯其如此,笔者反对“官学一体化”,而主张“官”、“学”分开,即官职头衔与业务职称分家。四、学术期刊制度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以学术期刊的形式发表出来的。学术期刊制度是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学术期刊制度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审稿、评价制度极不严格;2.出卖版面;3.专业化不强,刊载内容杂乱;4.办刊经费不足;5.作者署名混乱或不实。学术期刊制度是知识生产成果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这一制度“进水”65\n,那不仅玷污了科学的声誉,而且给全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是,制造了误导读者的精神垃圾,浪费宝贵的社会财富。五、专业学术团体、协会、研究会制度科学共同体是以专业学术团体、协会或研究会制度形式出现的。它们属于非政府组织,属于社会民间团体。在我国,这些民间团体,表面看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但若深究组织头目的产生过程,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们实际上也是受政府间接控制的。“民间”的概念就大打折扣了。六、学术评价制度学术评价是对研究者提交的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只能是同行认可的、学术界公认的真理标准,除非学者本人在学术道德方面有违规行为,否则,不能把他的私人生活和其他方面纳入评价的范围,也不能用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作为学术评价标准。七、科学研究的资助制度真正的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课题经费资助出来的,这倒是不争的事实。影响我国科学研究资助制度公正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八、科学奖励制度为什么要对科学研究中的杰出行为做出奖励呢?主要是基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一项研究成果,一旦被公认为是普遍的知识,它将对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行为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就像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一样,其价值不能以满足某个时代的社会需要为标准来衡量。科学奖励制度的正面效应是:第一,它肯定了科学研究行为的社会价值,极大地提升了科学研究在整个社会结构和活动体系中的地位;第二,它使被承认者的劳动和智慧得到了社会肯定;第三、它给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后来者一种示范,激发他们积极地投身于科学事业,为科学的良性发展注入了社会动力。科学奖励制度的负面效应是“马太效应”和“棘轮效应”。九、科研文献的档案信息制度文献档案制度已经成为科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历史性昭示了,人类文明是代际之间的智慧接力赛。每一代科学家必须站在前人研究的顶峰位置再继续向未知领域前进,每揭开一个自然物象之谜,就象征着科学前进了一步。十、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选择制度65\n我国学术界长期忽视了真理与社会选择、研究与决策的区别。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是一种对于真理的道德责任,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是个社会选择的问题,与研究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必须区别研究之责任与决策的责任、天道与人道。尤其应当区分天道与官道,适用于官道的决策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规范,而研究和探索真理的行为属于科学制度和研究行为规范;两种制度、两种规范是不一样的,科学制度和规范是约束研究行为的,政治制度和规范是制约政治行为的;两者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承担的是真理的责任,由同行评价来检验和认知;后者承担的是社会责任,由社会公众予以评判和检验。正确地区分它们,是保障科学研究健康运行所必需的社会制度条件,否则,政治干预和社会群氓的无知干预必然毁灭科学研究的社会基础。思考题:1.简述学术自由之于科学繁荣的必要性;2.简述学术开放与学术批评的关系;3.学术批评的道底线是什么?4.学术效用与学术评价有何区别?5.在中国,繁荣科学需要健全和完善哪些基本的社会制度?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关系;2.学术研究与政策选择的关系;3.“科研漂移”对中国大学产生怎样的影响?4.如何治理我国当前的学术腐败现象?参考文献:1.[英]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刘珺珺、张平、孟建伟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顾昕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3.[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65\n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5.马佰莲,论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形态,《哲学研究》[J],2006.8.94~98。6.韩延明,当代大学学术自由的理性沉思,《教育研究》[J],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J]2006.4.159~160。7.邓周平,论学术研究与政策选择的关系,《学术界》[J]2005.3.22~30。8.刘鸿,“学术自由:知识创新的必要条件”,《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1-13。9.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5.57-69.10.郝苑,论科学的人文根源,《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6.3.9~15。11.吴彤,论科学研究的竞争及其自组织动力意义,《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96.5.25~36。12.严春友,现代学术制度的漏洞,《学术界》[J],2003.6.150~156。13.黄炳线,论伪科学的特征,《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3.10~11。14.龚旭,中美同行评议公正性政策比较研究,《科研管理》[J],2005.3.1~7。15.赵万里,从荣誉奖金到研究资助——探析法国科学院奖助系统的形式,《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0.3.61~66。16.陈桥驿,论学术腐败,《学术界》[J],2004.5(总第108期).132~141。17.马佰莲,从责任自由看我国科研体制的弊端及解决——兼与奉公教授的“拟成果购买制”商榷,《科学学研究》[J],2007.5.891~895。18.邝小军,默顿科学奖励制度研究的局限,《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8.2.81~85。19.成良斌、李晓立、王炎坤,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主要区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J],1998.5(第15卷第5期).41~43。20.王炎坤,我国科技奖励研究概况,《中国科技奖励》[J],1996.2.17~19。第十章技术哲学导论技术哲学研究人们怎样做事、如何行动及其理念,深言之,技术哲学研究人们如何面向自然而行动的理念。65\n夫理念者,执之不弃,贯彻始终;思想者,或可置之于彼,亦可置诸于此;伺机而动者,常人也。情、智笃深者,不可不思。知之者,行也;行之者,知也;知行合一,技术理念之真谛也。古人制器,感之于天地,发乎于心,适之于情,赏心悦目,乐在其中。今人造具,唯利是图,逞机巧之能,实填淫欲之壑,反受其困。出路何在:效仿生灵,顺其自然,巧夺天工,怡悦天地之情,和睦万物之理,解困释惑,迈出人间沧桑。我国的技术现状是:技术工作者,包括工程师、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原创性发明太少,发明创新之灵感严重匮乏。技术哲学的首要任务是打开我国技术工作者的心灵天窗,让他们发明创新的灵感宛若泉涌;而后才是如何使这些灵感承受责任之煎熬。本章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介绍西方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第二,针对我国技术哲学的现状,探讨旨在促进我国技术发明与进步的技术动力学;第三,讨论技术价值、技术伦理方面的问题。讲授方法:本章讲授要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技术发展之现状,探讨制约我国技术进步的各种因素;启发、讨论与讲授同时进行。尤其注意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第一节、西方技术哲学视角述评一、西方技术思想史概观二、西方技术哲学主要流派视角述评1.海德格尔技术哲学视角述评2.刘易斯·芒福德技术哲学视角述评3.雅克·埃吕尔技术哲学视角述评4.奥特加技术哲学视角述评5.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视角述评6.唐·伊德的技术哲学视角述评当代西方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哲学家还有弗里德利希·拉普和安德鲁·芬伯格等人,限于篇幅,在此简述其要,以扩展视野。65\n第二节技术动力学探微中国的技术哲学必须面向自己的技术事实、现状而思,不能盲目地跟着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蹦跳。我们的技术事实和现状是:国人民智未开,技术发明或创新的灵感源泉不充分,原创性的、自主性的发明极其稀罕,技术创新的动力普遍不足。我认为,必须创立一门技术动力学来研究和解决中国技术发明(或创新)动力不足这一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多角度进行探讨。一、何为技术广义地讲,技术就是人们做事的方式。从“双脚行走、两手做事”之时,人类的技术就开始了。最早的制造技术就是打磨石器、制作长矛和弓箭。长矛和弓箭不是杀人的武器,而是狩猎的工具。战争起源于争食。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一种更有效率的做事方式,在充分满足人类急剧膨胀的欲望的同时又不留下什么后患和负作用。二、笔者的技术哲学框架技术活动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有:(1)人与技术的关系;(2)技术与自然物象的关系;(3)自然物质与技术物之间的关系;(4)技术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技术时间;(6)一项技术与其所属体系的关系。(1)人与技术的关系每个人做事的方式是极为不同的,纵然,实现或达到的行为目的相同,但每个人所采用的手段和所选择的路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样的目的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讲,也有不同的做事方式。这就是技术的文化差异。既然存在着多样化的做事方法和理念,那就意味着存在着多样化的技术理性。(2)技术与自然物象的关系人类是通过技术而不纯粹是通过感觉来认识自然物象的。实验科学一刻也不能离开技术和技术的进步。基础科学(或曰学术科学)研究的进展明显地依赖于实验技术。科学宛若一座通天之塔,它是研究天道的学问。人类认知自然物象是通过技术而走进自然的。65\n笔者认为,科学研究中的技术是通幽的,而非通灵的。相反,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之物才是通灵的,它们具有人的灵性,是发明者、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心灵之物,是“上手的东西”。(3)自然物质与技术物之间的关系矿石就是矿石,铁就是铁。矿石变成了铁就不再是矿石,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铁再变成钢,其成分又有所变化。铁和钢都不是自然形态下的矿石,它们已经被刻上了人类心灵的印记。任何制造工具的活动,实际上就是自然界物质的“灵化”过程。除了人,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其他哪类动物具有这种制造工具的本领。自然物质一旦被人的心灵及其行为改造过后,它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存在形态,演变成了人类的心灵之物,成为了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上手的东西”。那“上手的东西”,绝对是被我们所熟知、所了解、能掌握、能操纵的东西。技术之物就是发明者心智物化的见证,是发明者心灵的窗口,它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和身体的一部分,是斯蒂格勒所说的进化的“代具”——智力进化的“代具”。技术之物是知与行的统一。知行一致绝对地被映照在技术之物中。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可行与能行融为一体。知行合一,只是发明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明还需要激情和灵感。干成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激情。激情就是发明者全身心地投入。没有激情,什么也干不成;但仅有激情也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灵感或者说灵性,是发明创造的智慧源泉。如果技术有本质的话,那这个本质只能是:任何技术,包括最简单的技术,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物质能量转换、利用的装置而已,就好像生命形式不过是一种自然物质能量转换、利用的装置一样。可见,生命有灵,技术也应当有灵。技术路径的差别,有如生命种类之间的差别一样,只是能量转换形式的器具装置不同。发明创造是干前人未曾干过的事情。不但需要激情和灵感,还需要有承担风险的那份勇气和信心。(4)技术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技术及技术物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传承、传授,或者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而获取。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必须把自己摆在“上手的东西”的操纵者的位置上,驾驭它而不是为它所驾驭。技术选择权、革新权、替代发明权永远属于人类自己。(5)技术时间时间性、历史性、去蔽性和实用性是技术所固有的特征。(6)一项技术与其所属体系的关系现代技术不是一项简单技术,而是多项技术复合而成的巨型复杂技术体系。65\n现代技术的进化,不能由某个发明或创新大家独自完成,而是许多人合作努力的结果。创新与变革必须在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联动进行才是可行的,除非是替代整个技术体系的发明。三、技术的价值负荷技术的价值关系是指技术之物——上手的东西——对于操作者之间的效用关系。对于设计者来讲,技术价值就是指某项技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于生产者来讲,生产行为(做事,即某种技术的操作行为)的技术价值显然不同于设计行为,它是生产行为的理念之于生产者的精神境界。技术的价值理念,对于设计、生产和使用三者而言,并非完全一致,虽有联系,但其做事理念殊异,迥然有别,不能笼统地用“主体、客体”这样模糊的概念去讨论。对于投资者而言,技术之物和技术本身必须是能够赚钱、有收益和利润的东西;对于环境而言,技术和技术之物,必须是无公害的东西。技术价值的五个方面各不相同,缺一不可。人们通常把技术和技术之物(器具)之于环境的关系视为技术的社会责任。技术的价值负荷包含了设计、投资、生产、消费和环境五个方面的价值理念。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它并不纯粹是主观的,而是一种可见的、能行的、有实效的、赚钱的、无公害的操作理念和做事方法。技术哲学如同科学哲学一样,必须跳出那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那种二元对立的所谓辩证思维已经是当代哲学的最后“钟(终)声”。四、技术动力学发明或创新的动力依赖于一个复合的社会环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地理环境、政治和文化环境等等。有需求并不能有效地催促新技术的诞生。我认为,教育、技术经验、文化环境是相对重要的三个要素。教育、技术经验、文化环境是技术发展的内部动力,政治是技术发生之平台,经济和地理因素只是技术发展的外部因素。哲学、文化的繁荣是技术进步所必需的理智要素。如前所述,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头脑发懵的人搞出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只有技术人员的心智敞开了,发明或创新的灵感才会有如涌泉,汇成洪流,滔滔不绝。思考题:65\n1.技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在科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区别?2.何为技术?何为技术理性?3.述评本教材所提出的“技术动力学”构想;4.什么是技术价值?它涉及人的交往行为的哪些方面?讨论题及专题研究题目:1.人被技术所异化了吗?2.如何看待军事技术的伦理与民用技术的伦理之间的关系?3.真正的发明属于少数人,多数公众都是现代技术的奴隶;4.技术是有灵性的。参考文献:1.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2.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3.《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韩连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刘则渊、王续琨主编,《工程·技术·哲学——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2002年卷》[C],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7.盛国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中的路径及其演变,《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8.5.38~43。8.陈其荣,论技术哲思的三个阶段,河池学院学报[J],2007.3.5~10。9.李勇、陈凡,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超越——基于《Techne》的话语综合,《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9.4.36~41。10.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6.30~35。11.狄仁昆、曹观法,雅克·埃吕尔的技术哲学,《国外社会科学》[J],2002.4.16~21。12.黄欣荣,论奥特加的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J],2003.6.41~45。65\n13.曹继东,现象学与技术哲学——唐·伊德教授访谈录,《哲学动态》[J],2006.12.31~36。14.弗里德利希·拉普,德国技术哲学发展撮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J],1994.6.29~31。15.徐祥运,论拉普关于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思想,《大连大学学报》[J],2004.5.62~64。16.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3.10~13。第十一章科学伦理与技术伦理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秩序。科学伦理就是科学家之间的交往秩序。技术伦理就是技术中所关涉的人际交往关系。本章主要讲授四个问题:1.科学的限度;2.技术的限度;3.科学伦理;4.技术伦理。讲授方法:讲授前两个问题,主要以理论阐述为主、案例为辅的原则;讲授后两个问题,则以案例教学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的方法。名著选读要求学生阅读埃德加.莫兰、海森堡、海德格尔、老子、庄子的著作。第一节科学伦理一、科学的限度科学带给人类以智慧和力量,但终究不过是利用自然本身的力量去达成人类的心愿而已。原子能毕竟是自然能,而不是人类肉体所具有的力量。纵然我们把整个地球变成另外一个热核反应堆,那至多也不过是太阳所生的一个小“儿子”,也无法逃脱太阳所施加给地球的引力——飞不出太阳系,就像孙悟空有再大的本领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科学智慧的限度是:65\n人类最多不过仅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本领,绝对不可能创立或拥有超越自然的力量。二、科学伦理所谓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范。现代科学研究制度是关于知识生产的特殊制度规范。这些规范的作用是维护知识生产者(科学家、研究者)之间的交往秩序,以期达到尊重彼此的智慧、劳动和成果。科学伦理作为知识生产的制度规范,核心是保护竞争和创新,避免重复;目的是促进人类对其个体的智慧潜力的开发,将人类文明的智慧水平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智力竞争制度是科学研究制度的核心规范。智力竞争的第一准则是诚实,相应的禁止性规范是:不准偷窃。相对于智力竞争的诚实规范是: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其思路、程序、论点、证据,都是前人不曾想到和不曾做过的事情,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研究必须以创新为前提。而创新的标准必须是世界上前无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并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双重检验。既然科学伦理规范的对象是研究者之间的知识生产行为,那么除了研究者对于他人及社会的责任外,还存在着他人及整个社会对于研究者的责任,如是,责任伦理才是对称的关系;以此所致的交往秩序才使交往各方处于均衡之地位。从社会道义上讲,学术共同体的同仁对于研究者的真知灼见负有发现、公布、承认和奖励之责任。科学的目标是探索自然界中那些未知物象的奥秘。技术的目标是找到更有效率的做事方式。两者相较,科学伦理的责任目标是求知;技术伦理的责任目标是笃行。科学是探求知识的学问;技术是审视做事的方法;两者分别对应着中国传统的“学”与“术”的概念。学问之道在于格物致知;学问之伦理在于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勿诓、勿骗、非诈。技术之道在于御物笃行;技术之伦理在于助人,造福苍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行、有用、无害。必须从文化上营造以追求最高科学智慧为目的的社会氛围。一个科学研究者,只有解决了本学科领域那些尚无定论的反常问题并且解决方案是前无古人的,在同行众多竞争性的解决方案中,是最优的解决方案。达到或实现这样的研究目标,才能代表真正的科学精神——一种“独孤求败”的职业理念。“独孤求败”的精神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第二节技术伦理一、技术的限度65\n从科学事实与理论的角度去看待人的技术行为的边界,大体上有两类事情是不可为的。一类事是科学定律不许可之事,比如永动机,电脑代替人脑(6)学术界,许多学者把电脑及其部分功能视为“人工智能”。笔者以为,这一称谓不恰当,因为凡是经过人的行为加工出来的东西均非自然之原物,均刻有人类心灵之印记,带有“智能”之特征;“人工智能”这一称谓在语义上是重复的,不可取。6)等等;另一类是基于科学事实的未知因素而不可为之事,比如人兽混合胚胎技术、基因复合技术等等。二、技术伦理“责任”一词,只能适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无论做什么事除了对自己负责外,他的行为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和与他人一同共享的环境发生影响时,责任才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单纯从一个人对于他人的影响并不能推导出责任概念。问题在于影响的程度以及他人从这种影响中所受到的伤害程度。一个人的行为,在何种情况应该承担对于他人的责任呢?当他的行为,对别人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伤害时,他就必须对这种伤害承担责任。一项技术或技术之物,当其进入市场交易的契约关系时,他必须对购买方承担起无害的安全责任。所谓的技术伦理就是技术的生产商或发明者对于使用者或购买者必须承担的利人无害之责任。安全责任和环保责任是技术伦理的主要责任。生产过程也必须以安全和环保为其基本责任。规范和界定发明者或创新者间智力创造成果的权利关系是技术伦理不可或缺的方面。“技术的社会责任”这一称谓,我以为,不妥。相对于自我而言,社会是他者与他者、自我与他者所形成的交往关系的集合。“社会责任”这样的集合名词在语义上难以转化为对于单个事件的指称;模糊指称的缺点是缺乏与经验事件的关联,当技术伦理进入司法程序时,“社会责任”这样的集合称谓几乎找不到它可行的操作程序。这类言语表达式的语用学后果是造成“知与行”的分裂。以善、恶之念探讨技术伦理,我以为,不妥。“善、恶之念”是人的理念,而非技术本身的理念。军事技术这类问题,不是技术伦理能够协调的,它根源于民族、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处理这类冲突的原则只能通过政治磋商的途径。三、技术自主与社会选择技术自主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国家技术政策强调的自主;另一种是学术意义上的。前一种含义是指新技术的获取途径主要依靠本国和本民族自己的技术研究力量,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和创新而获得,而不是他国的技术迁移,尤其是军事技术,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即使是常规武器技术,新型的常规武器技术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65\n学术意义上的技术自主是:技术的演进有其自己路线,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改变技术进化的路线图。无害于他人、无害于环境是技术发明或创新、以及人们正当运用其心智的伦理责任和道德禁令。以德导智的原则,无论在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化都是共同的伦理准则。除此二原则外,人们将其心智运用于改进做事方式不应当受到过多的、不当的限制。但技术自主概念强调的是技术自身演进的路线图:任何技术都存在着自我改进的历史和连续性。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如同科学知识的增长趋势一样,也是累进、渐进增长的。技术自主论与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统治论的关系。后两种理论都是以技术的社会功能作为切入点,目的是讨论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技术“决定”或“统治”这样的结论。但技术自主论的切入点,并不是技术之于社会的功能和影响,而是技术本身的演化进路问题。故此,不可以混淆它们之间的关系。技术的社会选择关注的问题是人们如何选择使用某一项技术。市场选择,实际上意味着技术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法则。政府选择主要涉及军事技术和公共产品的生产技术。文化选择,涉及到习俗、传统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技术迁移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文化选择说明价值关系对于技术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不能夸大价值关系的作用。思考题:1.为何科学存在着一个限度?2.为什么说技术存在着一个限度?3.科学伦理的基本规范是什么?4.技术伦理的主要规范是什么?专题研究题目和讨论题目:1.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2.人的技术智慧是无边的;3.人必须懂得自我克制;4.德、智关系。参考文献:65\n1.汤建民,徐炎章,学术论文的互文性及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6.9.18~112。2.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社会科学论坛》[J]2005.3.5~14。3.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社会科学论坛》[J]2005.3.36~4。4.曹南燕、吴寿乾,研究诚信的体制化——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6.1.71~75。5.林德宏,关于社会对技术的必要约束——评技术中立论与价值自主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0.3.15~19。6.邱仁宗,高新生命技术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1.5.21~26。7.肖峰,从元伦理看科技的善恶,《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6.4.14~17转4页。8.爱德华·特纳(EdwardTenner),《技术的报复——墨菲法则和事与愿违》,徐俊培、钟季康、姚时宗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美]丹尼斯·古莱特(DenisGoulet)著,《靠不住的承诺——技术迁移中的价值冲突》,邾立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本章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讲授方法:本章可以简要地介绍教材的基本观点,即可。更多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不必面面俱到。第一节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何为现代化65\n中国人的现代化情结始于晚清。魏源和龚自珍等人提出以夷制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政治上效法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走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二、现代化是一个无止境的、看不到尽头的过程三、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蓝图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必须先行。这就是邓小平建设现代化的路线蓝图。十六大提出“四个创新、四个尊重”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其他三个现代化的牵引力、火车头。科技立国、教育兴邦、实业富民、自由安民、多元文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政治制度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是采纳这些手段的制度基础。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一、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理论的创新成为技术变革的原动力。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革命直接奠定了后工业化社会的雏形。二、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型社会的到来知识型社会就是指现代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组织治理能力主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扩散的能力与使用情况。三、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以改革促进发展,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第三节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选择一、教育制度改革必须先行,必须真正消除应试教育理念及其不良后果1.教育必须树立邓小平的智力开发思想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面向现代化生产的技术人才3.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创建一批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二、改革科学研究体制,努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1.必须坚决消除科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65\n2.必须真正创建公民之间、研究机构之间、市场法人主体之间相互公平、公正地进行智力竞争的制度平台。3.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技术成果转化的市场制度。三、合理配置科学技术资源的投入与运行机制坚持基础科学研究完全由国家投入的原则,改革投入体制(招投标与资助自由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应用研究由国家和企业及事业单位依据研究目的之性质而投入;技术开发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行,即由利益相关者自主投入。形成国家负责高科技和基础研究的投入,社会负责应用研究的投入,企业负责新产品技术开发投入的格局。四、坚持吸收、融合和发展多元文化、民族文化的方针,促进公民自由多元文化、公民自由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西方科学技术所以先于其他文明而生,并获得长足地发展与进步,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公民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才能为我国科学技校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智慧源泉,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切成果。科学崇尚理性,宗教崇尚信仰,艺术通达灵魂。科学理性是只“狡猾的”兔子;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不计得失、以身相许”;真正的科学精神是“独孤求败”的职业追求;真正的艺术是净化灵魂的“杜康”,恒久弥香。无论人文学科,还是科学,都推崇宽容,即不管用什么方法探索自然之秘,只要是真理,科学家们都能笑容可掬。倡导多元文化,就是提倡开放社会中的宽容精神,倡导在真理面前的人人平等精神。思考题:1.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蓝图是什么?2.请你构想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3.何为现代化?4.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科学传统在中国被丢弃了吗?5.科学技术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讨论题:1.“现代化”是否是一个陷阱?2.请比较素质教育观与智力开发观的区别和优劣。65\n3.建国后为何中国教育没有能培养出科学大家?4.自由探索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价值何在?5.我国的科学研究何时不再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参考文献: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2.[德]乌尔里希·贝克,欧洲:反思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6.1.136~1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