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希腊哲学 28页

  • 129.50 KB
  • 2022-08-17 发布

晚期希腊哲学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第一节伊壁鸠鲁主义第二节斯多亚学派第三节怀疑主义第四节新柏拉图主义\n第一节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真理标准的准则学;研究自然及其生灭的物理学;研究人生及其目的的伦理学。\n一、准则学准则学研究的是真理的标准以及获得认识的途径。伊壁鸠鲁认为,判定真理的标准有三类,即感觉、预见和情感。其中,感觉是绝对真实的、可靠的。伊壁鸠鲁的准则学是感觉主义的,对理性的贬低和对感觉、情感的抬高必然导致众说纷纭的多准则或无准则。这种观点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是对古典时期精神哲学贬低感觉的思辨倾向的一种反动,另一方面亦是对现实社会人们对超感觉之物的迷信的一种打击。\n二、物理学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不足的三点重要的修正和发展:第一,原子形状有限。第二,原子有重量。第三,原子有偏斜运动\n三、伦理学(1)快乐主义伦理观:“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我们从它出发开始有各种抉择和避免,我们的目的是要获得它。”(2)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国家、法律、公正等,都不是外力强加的,也不是绝对永恒的,而是人们相互约定的。“没有绝对的公正、就其自身的公正,公正是人们相互交往中防止互相伤害的约定。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人们相约以防互相伤害,公正就成立了。”\n四、卢克莱修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有三点:其一,他以大量的日常论据和经验事实,通过论证原子论的基本观点,丰富了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其二,他以原子论为思想武器,较为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其三,他为反对神创论,阐述了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的思想。\n第二节斯多亚学派斯多亚学派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它起源于东方希腊主义国家,代表人物基本上不是出生于希腊本土;二是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关系密切,曾经成为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官方哲学;三是晚期希腊哲学中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个派别。\n一、早期斯多亚学派(一)逻辑学斯多亚学派在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贡献:首先,他们发展出了与亚里士多德主谓逻辑系统明显不同的命题逻辑。。其次,他们在范畴理论方面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修正,重点探讨了范畴之间的联系和从属关系,并将亚氏的十范畴归结为四个,即实体、性质、方式和关系,更强调存在的动态性。\n(二)物理学斯多亚学派的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包括宇宙论和神学两个部分,其总的特征是对自然的神化和精神化解释,或反过来说,是对神的世俗化和自然化的解释。\n(三)伦理学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核心的问题是德性,他们认为:德性就是合乎或顺从自然而生活,由于“自然”即“本性”(phusis),因而德性就是合乎或顺从本性而生活,如果一个人使自己的本性与宇宙本性和谐一致,遵从宇宙本性行事,那么他就具有了德性。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宿命论观点。\n二、中期斯多亚学派(一)巴内修斯1,在自然哲学方面,他放弃了世界轮回的大焚烧说,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永恒说。2,在伦理学方面,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等。3,在宗教神学方面,他把神学分为三种:诗人的神学是拟人的和虚妄的,毫无价值;哲学家的神学是合理而真实的,但不适宜于流行;政治家的神学坚持传统崇拜,对公众进行教化,是必需的。\n(二)波塞多纽1,在哲学上,他把宇宙分成不灭的天上世界和可灭的地上世界两个部分,认为人是两个世界之间的结合物,因为人有肉体与灵魂两方面,处于可灭与不可灭之间。万物和人都由神创造,宇宙受理性和天命支配,所以整个宇宙是统一有序的,一切部分都彼此相互交感。宇宙经历一定周期便焚毁重生。2,在伦理、政治方面,他认为政治和伦理是一回事,任何形式的道德伦理和政治活动都是宗教上的责任。人能够使自己自由并获得有关精神天赋的知识,从而在死后享有最高形式的存在。\n(三)西塞罗他是第一个把大量希腊语的哲学概念译成拉丁语的人。在哲学上,他是典型的折衷主义者(有的学者因此而不把他归为中期斯多亚学派),主要把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观点揉合在一起,反对伊壁鸠鲁主义的原子唯物论,宣扬灵魂不死学说。\n三、晚期斯多亚学派(一)塞涅卡塞涅卡宣扬摒弃物欲、抑制激情的塞涅卡,自己却聚财敛物、穷奢极欲。他这样狡辩:“哲学家所谈的并不是他自己怎样生活,而是应当怎样生活。我是讲美德,而不是讲我自己;……要知道,如果我的生活完全符合我的学说,谁还会比我更幸福呢?”\n(二)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指出:一切东西都是神创造的,人是神灵本质的一个特殊部分,并且在人自己身上包含着神的某一部分。神即是善,神的本质在哪里,善的本质也就在哪里。神的本质不是肉体、土地和名誉,而是智慧、知识和健全的理性。所以,人应当克制欲望,保持理性,实现道德的善。爱比克泰德的信条就是:服从神意、忍受命运、克制欲望。\n(三)马可·奥勒留奥勒留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由神决定其内在次序的整体,所以有两个原则必须确定。首先,“我是自然所统治的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我是在一种方式下和与我自己同种的其他部分密切关联着”。有了这两条基本原则,结论就显而易见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都将满意;我不会做不合乎人群的事情,而会把全副精力放到共同利益上面。\n第三节怀疑主义一、早期皮浪主义皮浪并不否认感觉现象的存在,因为这是人不由自主地要加以承认的,但他否认现象的真实性和我们关于现象所作出的判断。他坚持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因而否认事物有美或丑、公正或不公正的性质,认为只是风俗和习惯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为了避免独断,他不作判断,因为任何命题都有一个对等的反命题与它对立,二者都有同样的价值和效力。我们无权作出关于现象的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n二、晚期罗马怀疑主义(一)爱那西德穆的十种论证第一,不同种类的动物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或反应不同。第二,相同种类事物中的不同个体也有特质差异。第三,同一个体的不同感官有构造差异,对同一对象有不同印象。第四,同一个体的身体内部因状态不同而产生的差异。\n第五,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习俗、法律、观念不同。第六,事物都是互相混合的,一经混合就发生变化。第七,同一事物因距离、位置等的不同而显得不同。第八,事物具有相对性。如适量饮酒可增强体质,而饮酒过度则会伤害身体。第九,由于事物的罕见或常见,也同样改变对事物的判断。第十,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相对而言的。\n(二)阿格里帕的五种论证第一,观点分歧。第二,无穷倒退。第三,相对性。第四,假设武断。第五,循环论证。\n(三)塞克斯都·恩披里柯首先,原因不存在。其次,三段论是循环论证。再次,道德领域无知识和信念。\n怀疑主义的重要意义怀疑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可感现象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指出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暴露了独断论哲学在建构体系时的缺陷,发现了认识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破除人们对知识的盲目迷信和对求知的盲目自信,迫使哲学进行自我反省,促进理论思维的提高和哲学思考的深入。\n第四节新柏拉图主义一、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来源一是传统的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早期斯多亚学派。二是以斐洛(Philo,约公元前25-公元45年)为代表的犹太神哲学。三是以阿波罗尼(Apollonios,公元一世纪)为代表的毕达戈拉斯学派。四是以普鲁塔克(Ploutarkos,约公元55-125年)和纽曼洛斯(Numenios,约150-200)等人为代表的折衷性柏拉图主义者。\n二、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一)普罗提诺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改造:将理念等级变成三大本体;将两个世界变成四个层次;将分有、摹仿变成流溢;将灵魂回忆变成灵魂观照。\n流溢说:(1)“流溢说”表达了“一”生万物的方式。“一”由于自身充盈,故而自然要溢出。“一”首先流溢出“理智”(nous,或译心灵、努斯等)。“理智”流出的影像是“灵魂”。灵魂是能动的、不朽的,它可以轮回,也可以流溢。灵魂的流溢物是可感世界。灵魂进入人的肉体后,就因为受到污染而堕落了。人的使命就是改造自己,使自己和他人的灵魂,经由理智达到与“一”结合。这个过程就是灵魂的回归或上升之路。“一”向下的流溢过程和灵魂向上的回归过程,构成了普罗提诺哲学的完整框架。\n(二)波斐利最大的哲学贡献他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分歧归结为关于共相性质的三个问题:(1)共相是独存的实体,还是仅存于人的思想中?(2)如若是实体,有形还是无形?(3)如若无形,与可感物分离还是在可感物之中?这三个问题,他虽然没有给出答案,却启动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关于共相问题的长期争论。\n三、叙利亚学派叙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波斐利的学生扬布利柯(Jamblikhos,约250-325)。他的目的是致力于建立溶哲学、神学、宗教为一体的体系,为多神崇拜作理论上的辩护,容纳希腊和近东的种种传统信仰,把各民族的神灵接纳进万神殿,让它们各得其所。\n四、雅典学派雅典学派的主要代表普罗克洛的哲学著作主要是对柏拉图作品的注释,尤以对《蒂迈欧》篇的注释最为著名,留传至今的著作是《神学要旨》和《柏拉图神学》。《神学要旨》模仿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原本》写作而成,它以三重发展律为演绎原则,以“一”为起点。首先是自身同一的统一体,其次是由于统一体的活动而产生的生成体,最后是生成体在回归统一体的活动中形成的复生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