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院中西哲学史2014 2页

  • 22.50 KB
  • 2022-08-17 发布

哲学院中西哲学史2014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哲学考试科目:中西哲学史考试时间:1月5日上午试题编号:622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说明:(1)本卷试题共分两个单元(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2)每个单元共五道题目,考生需选择三道题目回答。每题满分25分,每单元满分75分,试卷总分满分150分。第一单元(中国哲学史)1.试述《周易》的言行观,并讨论该思想与《周易》天人关系思想的关联。2.试述荀子哲学思想中认识论、人性论和社会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3.试述庄子关于“鱼之乐”的濠梁之辨,并分析其哲学内涵。4.试述《坛经》关于“心”与“佛”关系的思想,并请讨论该思想对宋明理学哲学发展的影响。\n试题:(请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题纸上答题无效)(接上页)5.试述王阳明的心物观,并简要讨论该思想对阳明后学的影响。第二单元(西方哲学史)1、在《理想国》第五卷的“哲学家论证”中,柏拉图通过区分存在、不存在与既存在又不存在,而对知识、无知与意见进行了区分,并由此论证了哲学家的认识对象,请就此对柏拉图的知识观进行说明和论述。2、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指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全都是演绎证明,但区别于安瑟尔谟的先天演绎证明,他将自己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叫做后天演绎证明,亦即执果索因(quia)的证明。请论述这一区分,并就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提出你的看法。3、笛卡儿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将“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分明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定为判断真理的总则,请联系“心物关系”难题对这一真理判断加以评论。4、请阐述康德的先验幻相理论,并进一步说明康德的先验理念体系。5、黑格尔说:“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地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之间的和解”。黑格尔这句话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基本解决方式是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