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1.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与哲学》\n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核心概念: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核心概念:民主政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核心概念:先进文化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概念:求真务实《生活与哲学》与其他必修课的关系\n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的智慧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1·哲学的基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3)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4·意识5·实践6)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7·发展8·矛盾9·创新10)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11·价值的创造和实现12)\n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1.12唯物论:4.5辩证法:7.8.9.10认识论:6(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1.2.3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单元)\n哲学=神秘\n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n第一目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你为什么选择文(理)科?“兴趣”“基础较好”“其它科目不好”“家庭因素”…哲学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n生活处处有哲学问题参考意见哲学依据方法论意义如何处理德智体的关系德智体全面发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克隆技术是喜还是忧亦喜亦忧,喜大于忧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科学有没有终结没有终结事物是发展的人也是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n\n\n\n\n\n“煲汤下盐”---“拔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否认事物的运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成语典故中的哲学寓意\n生活处处有哲学\n生活处处有哲学\n生活处处有哲学\n四伯乐相马\n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n关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则广泛流传的故事。有一回,他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n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是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n哲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关系本质上是哲学与人的关系。哲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哲学是对生活世界的总体性的思考。哲学与生活的关系\n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是什么?(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n第二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n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n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爱智慧”,哲学家被称为“爱智者”。哲学:“哲”之“学”,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或学说。\n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四伯乐相马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n中国的哲学《易经》孔子——中庸之道老子——无为而治庄子——宿命论荀子——人定胜天董仲舒——天道不变王守仁——心外无物严复——物竞天择\n早期(公元前七—六世纪):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唯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辩证法)世界是一本供人阅读的大书。(可知论)中期(公元前五—四世纪):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苏格拉底:宣扬有神论和“美德即知识”伦理观。。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与德谟克利特对立。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晚期(公元前334年—前146年):伊壁鸠鲁古代希腊哲学\n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n《入若耶溪》(梁·王籍)舟余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哲理诗赏析\n“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了“动美”。王籍以动衬静,充分表现出原始森林的“静美”。试想:久居闹市之人,有幸旅游于原始大森林,耳畔没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轰鸣,没有广播喇叭高分贝的音响,该会感到多么轻松惬意,舒适宜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动与静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n卞之琳诗选【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3日*******卞之琳(1910—2001),江苏海门人,诗人、学者。\n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