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概论 132页

  • 1.66 MB
  • 2022-08-17 发布

西方哲学概论

  • 1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方哲学概论主讲章忠民教授上海财经大学2011-09\n西方哲学如是说本课程通过对智者圣哲及其著名命题的介绍、诠释,引导人们进入哲学的殿堂。(人生三层楼)从中可以察看人性与神性、兽性、物性的纷争;洞悉人的情感、意志、理性如何在相互对立、冲突中走向和解、一致;(人性三段式)透视西人在对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矛盾关系把握中,如何演绎出从到无,再从无生有,直至有无同一的变,这种哲学走向。从泰勒士“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到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从安瑟尔谟“上帝因完美无缺而必然存在”到奥卡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到黑格尔“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生命就是痛苦”,“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上帝死了”其真谛何在?(三圣哲)通过教学加深学生对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生存竞争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好理论基础。(三力)\n1、时间、地域公元前6~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476),希腊本土及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西部,意士利南部。2、背景发达的经、文、经贸、航海、民主政治;战争、冲突、动荡。3、发展、演变和分期:自然哲学—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希腊化和罗马哲学时期—古罗马哲学(—教父哲学)。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地位。第一讲西方哲学的开端:古希腊哲学\n泰利士(Thales,624~547B.C)腓尼基名门望族,米利都学派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土耳其境内)。“天空与泥坑”,橄榄与丰收,水的重要性—吕底亚的国王克劳苏率写渡过哈品斯河、月牙形沟渠。世界就如一条庞大的船漂浮在水面上,无边无际的水支撑着整个世界,70%海洋。一、西方哲学第一命题\n“水是万物的本原”“Wateristheoriginalstuff(material,substance),allthingsnotonlycomefromwater,butreturntowater”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n哲学的开端1.哲学的开端,超越神话,根究底求源。a非神活b多中求一,从个别到一般,感性直观到抽象思维。2.为什么水是始基、本原a.社会地理环境,世界就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大船,水支撑世界,漂浮物不是本原;b.水作为本原是不变的常存的;c.万物生成于水,水滋润万物,水是本原,不依赖于他物,而被他物所依赖,是根据。3.管仲《管子》水地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4.我们如是说:飞跃、追问,创根究底,追求第一原理,终极因。\n赫拉克利特(Heraklitus,535~475B、C)亚细亚爱非斯城,贵族气,放弃王位,“博学并不能训练头脑”;荷马、毕达哥拉斯,“哭泣的哲学家”与“爱笑的哲学家”第一幅有关世界永恒运动变化的画面,辩证法。二、一切皆流的宇宙观-----古代辩论法\n“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Youcouldnotsteptwiceintothesamerivers,forotherandyetotherwatersareeverflowingon.”\n赫拉克利特辩证法1.a、运动变化。b、对立统一。2.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的差异:“太阳底下无新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静止与运动。3.“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分寸---理性Logos.4.对立而统一原理在圆圈上,终点就是起点。疫病与健康,坏事与好事。饥饿使饱食成为愉快,疲劳与休息上坡的路与下坡的路是同一条路。\n5.克拉底鲁的相对主义诡辩论:“人连一次也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尼采的评价:“人类永远需要智慧,固而永远需要赫拉克利特”(黑格尔)6.哲学与辩证法\n“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Kratylos)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学生。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他歪曲了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变的思想,否认事物有相对稳定性,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一切都变动不居,事物无稳定性,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作出肯定或否定,因而无真理可言。据说,他由此提出语词的局限性,认为语词一经说出,事物已面目全非,从而否认了认识事物的可能性。\n三、冰冷(静)的理性,真正的哲学思考的开端哲学被提升至思想领域a、西方哲学与理性及理性主义b、从感性,知性到理性。\n“Thoughtandbeingareidentical:whateveristhought,hasbeing”.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凡是可思议的,就存在\n爱利亚学派(TheEleaticSchool)的奠基人巴门尼德(Parmenides515~?B·C)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叶以后,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年。他受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一”的理论影响,依靠抽象形象,从感性世界概括出最一般的范畴“存在”。\n残篇《论自然》他的著作大都已经遗失,流传下来的仅是一些残篇。这些残篇也不是直接出自他的手笔,而是来自别人的引证。残篇的文体是诗,非常优美,人们认为它们属于一部著作,还给它加了一个题目《论自然》[1]。这部著作主要谈的乃是是与真的问题,大概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谈论这一问题的著作,因此巴门尼德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或谈到是与真的人,所有关于是与真的讨论自然也要追溯到他。\n存在是永恒的,是一他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一,连续不可分;存在是不动的,是真实的,可以被思想;感性世界的具体事物是非存在,是假相,不能被思想。\n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他认为,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他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只有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存在:抽象、共性、本质的、一般的东西;非存在:具体、个别、现象、个别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本质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那运动,变幻、的现实世界则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存在通向真理的路,非存在向意见之路。\n以存在本身作为世界的始基巴门尼德以存在本身作为世界的始基。存在即思维的存在,思维即存在的思维,(新实在论者培里R.B.Perry1876~1957—自我中心的困境—唯心主义的错误)追问存在!\n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译文[7]:    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非存在而决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11]译文[8]:    第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12]\n感性与理性;真理与意见巴曼尼德斯他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分開,而認為只有藉著理性才能認識真理,只有意識決定存在。\n四、否定运动的悖论(paradox)与辩证法芝诺(Zeno490~430B.C)“我的同谋就是你自己”舌头吐僭主\n1、二分法\Dichotomy,Paradoxof运动场、竟技场(thestadiumorracetrackparadox,)“运动没有真理性,因为运动者在走到目标以前必须走到空间的一半”(前提:有限的时间、空间可以无限分割,数学之点与物理的点)。否认有运动,这运动着的物体连一个点也不能越过。“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现实与抽象(想像))公孙龙派,同学们反驳。\n2、“阿基里斯永远追赶不上乌龟”Achilles(andthetortoise)cannevercatchupthetortoise乌龟A1阿基里斯B一段时间B→→→→A1→→→→A2→→→→A3→→→→A4→→→→……跑道200米,阿基里斯速度十倍于乌龟;乌龟先跑100米,阿基里斯再追100米,乌龟已跑10米;阿基里斯跑到110米,乌龟又跑1米,阿基里斯跑到111米,乌龟又跑1/10米。以此类推,以至无穷。有限的空间可以无限分割;有限的时间却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悖论承认运动,意味着速度最快的赶不上速度最慢的\n3、飞矢不动“Flyingarrow(paradoxof)isatrest”运动实际上是一系列静止的总和四悖论涉及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以及极限和无限分割的问题,还触及到运动本身存在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矛盾。\n五、世界的根据与运动之迷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about500~428BC)伊奥利亚的克拉左美奈人、旅行,种子说和奴斯说。柏里克勒,物质和意识的对立。自由意识、主观性的发展,思维就是它自身与存在的统一\nThemindornouswhichisanintelligentprincipleisthecauseofallthings,itrulesoverallthathaslife“奴斯(心灵)是万物之本。它统治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亚里士多德:原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n“心外无理、心外无物”1.从世界是什么,运动是什么,到世界的根据,运动的根据,从思维中引申出事物。2.心灵被认为是原理、根据,理性统治世界,奴斯不是从外面安排世界的思维实体。心灵是普遍性、一,而不是存在3.奴斯(心灵)对理性的奠基4.“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象山(九渊)—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5.吾心与世界\n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和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n“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学的目的就在於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修养功夫在於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此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读书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有人劝他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n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490~420B·C)第一个智者,第一个公众教师,知识就是感觉。智者Sophists与社会,反常识,反道德,反社会,主张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把一切原则和法律推翻概念的力量:辩证法—揭露矛盾,训练思维;思想的力量,抽象、诡辩—动摇一切。六.智者如是看世界\n认识判断归结为价值判断“人是万物的尺度”“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n1.命题分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合乎这个尺度的就是存在的,不合乎这个尺度就是不存在的。人是个体的,还是普通的,人或人类。尺度(规律+真理):是人的感觉,还是理性是仅仅反映,测量的尺度,还是规定、提供内容的尺度。2.人的主观性与认识,不仅要研究对象也要研究人的主观认识自身,主客观矛盾,认识差异,对哲学问题研究由客观性转向主观性3.人的主体性与人类中心主义(人事主义与神事主义)4.感觉主义与相对主义(约定俗成)5.同学们怎样看事实与超越,建立合情合理合法尺度\n七.哲学的目的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引言:苏格拉底与西方文明,认识你自己与哲学转向\n苏格拉底(Sokrates,469~399B·C)饮鸩,助产术:讽刺、接生术、归纳,(抽绎出)结论。从人的意识、思维出发,自由,主观性;个人的精神代替神谕;伦理与道德\n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命题(德尔菲神庙)“Eneryoneshouldknowthatheknowsnothing”1.以无知揭示无知,千万不要以智者自居(自己总比别人强)2.有限的已知与无限的未知:自知无知:唯一的知道3.不可知论\n【苏格拉底之死】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n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n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雅典贵族阿里斯顿的儿子,是苏格拉底的卓越的、天才的徒弟。他从公元前407年到前399年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谢世以後,柏拉图和其他弟子返回麦加拉,欧几里德的家乡,开始了柏拉图的漫游时期。他近四十岁时,他旅居意大利内陆,最后到达西西里。在那里,作为对他公开演讲的报复,暴君狄奥尼修斯一世把他变卖为奴隶。后来被他的朋友色雷尼总督赎回,在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他的雅典学园。二十年后,他旅居到色雷库斯。在公元前367年暴君狄奥尼修斯死后,他仍未能使年轻的君主(狄奥尼修斯二世)采纳他的理念论。于是,柏拉图放弃了从事国家实际政务,而投入写作,他的著述遍及哲学的一切主要领域。在他八十岁时,即公元前437年,辞别人世。\n“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n认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n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3一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一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n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理念论被描述为是辩证的,它建立在苏格拉底不断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的技术的基础上,以此构成或导致获得正确的知识,并因而揭示实体的性质,客体的真的本质和客观真理。对于柏拉图,真理和最终的理念的实在相统一。这种最后的实在(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实在)由观念或理念(后期的称呼)构成;因此,柏拉图的观点以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而著称。物体、类别、理念借助于对话式的辩论(这种辩论技巧被用在柏拉图《对话录》里,采用剧本对话的形式各自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每个人努力认清外部客体的本来的性质。苏格拉底认为这些性质构成事物的本质,柏拉图则认为它们是一组相关联的物体的普遍成分(要素)。用现代的术语来表达,例如,H2O是水的特性的表达形式,而不管它的特定位置(例如在海洋里、蔬菜里或者在人体内)形态和运动。柏拉图最初使用理念这个词是用来表示类别的名或者是物体的种类,但是后来他改变其内涵,专指物体的永恒本质、最终真理、本体论的存在,也就是最初的存在,宇宙中相应显现的万事万物的范本和模型,或者说它们是理念的复制、仿造品。\n向我们的感官显示的现象世界是实在世界的表象,它低于或次于本体论上实在的、理念的世界。而且,现象世界努力使自己越来越适应本体论上的实在的世界;这也就是说,现象世界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符合理念世界所预定的模式。因而,现象的、感性的存在界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状态中,始终在成为,但永远不会完全结束。它受超感性的理念的实在世界的所制定的蓝图或目标的指导,努力使自己完满或完善。因此,柏拉图的理念成为一种激励感性世界的目的论的力量,推动它向着与实在完全相适应的目标前进。理念本身自己发动自己。在宇宙中的每一现象的客体在形成时都带着一个目标,即都带着它寻求实现的理念的目标。在这种方式下,尽管现象的客体“参与”、“模仿”它们的理念原型,这些各不同样的特殊的现象依然有别于与此相对应的普遍的理念的实在。理念是非物质的、不变的、永恒的;现象是物质的、瓦解着的、短暂的;前者就象巴门尼德的永恒的存在一样,始终存在;而后者就象赫拉克利特之流一样,处于一种永恒的流变状态中,永远不会真正达到那种所企望的圆满、永恒和完善的状态。感性的世界只是实在的理念世界的影子。既然实在的世界是由理念组成的,柏拉图的唯心论必须被解释为与柏拉图的实在论相一致。\n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因此我们发现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即本体论意义上真实的东西与现实的存在相对立,作为一个核心的主题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本体(本体论的实在)有别于通过感觉经验向我们显示的它的现象(它的显现)。柏拉图认为由物质构成的现象世界被限定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被监禁或锁在时空内),而本体论上真实的世界超越空间和时间,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时间随着物质世界的创造而开始,所有被产生的事物之最美的理念世界才是永恒的。在柏拉图理论中的这一点上,我们发现他综合了普罗太戈拉的相对性学说和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这种综合断定感觉经验提供给我们相对的真理,而我们的知性为我们提供绝对真理。感觉现象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经验,柏拉图把它等同于赫拉克利特的流动,而概念知识的真实世界超越感觉世界,揭示实在,现象经验的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一个复制品。现象世界是可触知的,通过感官被知觉;理念世界不可触知,只能通过心灵被设想。就表述人类通过知性或理性认识真理即认识客观实在这一点而论,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已经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总而言之,不仅存在两种存在的等级,即心和物,而且也存在两种认知的、认识论的等级,即感性认识的等级和概念或哲学的认识的等级。成为和存在\n快乐的等级柏拉图断定,既然上帝是自然的创造者,那么他就尽可能把它造就得好些。然而,与此同时他主张快乐的三个等级:(1)肉欲的快乐,他认为这是最低等的;(2)情感的快乐,它属于中间的等级;(3)理念的快乐,它是精神上的,具有最高的价值,因为它们与上帝的性质相符合。人的性欲是第一级的,即最低等级的,快乐的一个例子;欣赏女性的美是第二等级的,即中间等级的,快乐的例子;对妇女的灵魂的理智的(柏拉图式的)爱是第三等级的,即最高等级的,快乐的例子。正如任何一个理念世界中的对象有着它在感性世界中的低等级的对应物一样,第三等级的快乐,即理念的爱,也有着它的第一等级形式中的相应者,即肉体的爱。事实上,肉体的爱只是一种比较低等的、对纯粹的或理念的爱(哲学的爱)的动物性的模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灵的理智的爱(远远高于性爱)构成柏拉图主义的爱。\n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 (Aristotole公元前384-前322)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Platoisdeartome,butdearerstillistruth.\n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斯)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斯多德师承柏拉图,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但他反对女子教育,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n亚里士多德生平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园,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柏拉图去世后,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同情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雅典。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但是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n亚里士多德生平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n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不是一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在学院期间,亚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师有了分歧。他曾经隐喻的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n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性上应该是一个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30页]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最初在塞内卡的著作中将“政治动物”翻译为“社会动物”,这一译法后来经托马斯·阿奎那成了一种标准的译文:“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即社会动物。”从“政治的”到“社会的”这一无意识转换,背离了古希腊人对“政治”的理解[55]。因为“社会性”指的是人为了生命延续的需要而形成的群居性,但这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恰恰是人与动物的共通之处,而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是互不相同各有价值的个人,即所谓“复数的人”,而人面临的问题在于,他要如何面对必有一死的宿命而不虚度一生。这就是人类的状况。由此便导出了公共政治生活的需要。政治生活将单个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言行以意义;它使人与必然性相脱离,使人告别自然而进入人为的文明世界。\n阿伦特与亚里士多德的根本区别阿伦特与亚里士多德的根本区别在于,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政治性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认为人在天性上渴望而且适合过政治生活。而阿伦特则认为,政治生活之构建,全系人为,政治生活具有不容忽略的脆弱性,它不是人们本性中生来便渴求的,而是人们常常逃避的。政治是人造之物,政治世界是人造世界,政治性不是人的本性或天性,因为阿伦特的政治人与自然人的完全对立的概念。这就是说,政治性不仅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也是文明与野蛮区别的标志。政治生活的展开有赖于共和精神的存在,有赖于人们进行公共生活的决心和能力,有赖于人们之间的契约和承诺。\n健康政治生活的维系需要人们的呵护这也意味着,政治不是不容回避的宿命,而是自由人的有意识的选择;政治不是消极的使人们被迫去面对之事物,而是积极的需要人们鼓起勇气去追求和营建之生活。阿伦特就这样在肯定每个人的存在的价值的同时,肯定了政治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价值。政治既不是为人而设,人也不是为政治而活,政治生活就是人的自由而文明的生活。不过,阿伦特对政治生活的重视,决不是推崇集体价值而贬低个体价值,恰恰相反,阿伦特之所以现代世界呼吁政治生活的复归,乃是为了确保人的多样性、人的个性。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的政治观又相去甚远。\n阿伦特为“人是政治动物”新的阐发首先肯定人的多样性,肯定个人的价值,既而肯定政治的价值,把它作为自由与意义的来源,最后从美的高度对政治的本体性价值进行论证,这就是阿伦特政治观的整个逻辑进路。阿伦特的论证表明:人在本质上既不是理性的动物,也不是社会动物,更不是经济动物,而是政治动物。因此,阿伦特不是简单地重申亚里士多德的教义,而是以其独特的富有原创性的论证,为这一古老命题提供了新的基础,从而在现时代复活了古老的共和主义政治传统。\nQuotationsbyAristotle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希腊)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亚里士多德(希腊).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亚里士多德(希腊)\n《形而上学》Metaphysic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确切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n《形而上学》一书共十四卷,由于是他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因而结构松散,各卷之间缺少连贯性,不成系统。不过这丝毫也不降低它的重要性,它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书中的许多问题一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开篇就讲:“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认为智慧或真实的知识是关于原因的知识,尤其是关于终极原因的知识,它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原因的种种理论之后,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n形式因指事物内在的或本质的结构形式;目的因指事物变化发展所追求的内在目的;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动力因指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在卷三和卷七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实体问题,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地存在,只能存在于事物之中。\n概括起来,他关于实体的基本思想如下:1、属性所系的个体事物是真实的实体。实体即主体,它不能用作谓语去说明别的范畴。在一切范畴中,实体是基本的范畴,其它的范畴都以它为基础的。2、亚里士多德认为,属性隶属于个体,人们对个体事物的把握就是对一般属性的把握,因而一般属性或共相也是实体。在此意义上,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实体。\n卷八中讨论了质料问题,在卷九中讨论了潜能和现实问题。质料是潜能,他本身没有规定性,具有成为某物的可能性。它能够被形式所规定。形式是现实,具有现实性,被形式所规定了的质料就成为现实。事物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潜能到现实的不断地转化过程。\n《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说是古希腊从梭伦到德谟克利特幸福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心是关于幸福和实现幸福的条件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主要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综合前人伦理思想的成果,运用经验和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人类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和奴隶制社会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建立了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幸福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奴隶主阶级的人性论。\n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伦理思想中的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成分,肯定了现世的物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认为快乐是人的德性活动的自然结果。但是,他反对把幸福仅仅归结为快乐,尤其反对那种把快乐仅仅归结为感性快乐的纵欲主义。亚里士多德很重视道德教育,他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他的伦理思想反映了中等奴隶主的利益和道德要求,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高峰。但是,他在理论上没有最终摆脱柏拉图的影响,其伦理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对后世的伦理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nQuotationsbyAristotle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n鉴于苏格拉底的命运,他从雅典流亡到郁贝雅的加尔西斯。63岁时因胃病死于当地。两千年来,亚里士多德一直被称作伟大的哲学家。这一称谓反映了人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柏拉图的学生作为一切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的同共看法。他在科学和哲学领域中发挥了长远的影响。在哲学领域中,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一些学派: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派、新柏拉图主义、诺斯替教、经院哲学等的主要宗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影响了由中世纪到近代的思想家们所发展的所有的哲学体系。这些思想家包括阿奎那、莱布尼茨、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哈特曼,以及其它许多对哲学演变历程作出贡献的人。\n形式与物的关系因此亚里士多德面临的基本问题是说明形式(本质)与质料(实体)之间的关系,即必须发现一种原理或自然过程,它使物质呈现出某种确定的形式,或从相反的角度看,使形式在物质中成为现实的。玫瑰花的观念只有当在物质的实体中,即在玫瑰花本身中,获得实现的时候,才成为实在的,才是完美的;同样,质料或实体只有当采取某种形式或设计的时候,才是存在的。自然的世界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因为它是绚丽的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世界采取某种形式或设计,并因而不断完善自己。\n四因那些使质料达到它的目的(完美状态)所需的原因共有四个:(1)质料或实体(质料因),(2)形式或本质(形式因),(3)运动(动力因),(4)目的(目的的或最终目标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四个原因是存在于一切实在的领域中的第一原理,它们构成他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每一个别的对象本身都是真正实在的,都目的论地被决定符合其内部的自我实现的形式。每一事物内部的本质或实体都借助其所拥有的形式即它内部的固有性质来实现自己。每一事物在经历发展的过程时,在趋向完善时,在从潜在状态过渡到现实状态时,都受四因的原理支配。因此,这四个因构成了支配任何事物从其不成形的原初的潜在状态变为充分实现的或完满的状态的原理\n第二讲中世纪哲学\n第二讲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Medievalphilosophy)欧洲5~15世纪的哲学。5世纪后,西罗马帝国逐渐瓦解,欧洲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日耳曼人征服罗马的过程中,基督教得到了保全,它成为中世纪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哲学和科学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或工具。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欧洲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3个时期:①早期中世纪哲学(约400~1000),A.奥古斯丁的思想占统治地位。②中期中世纪哲学(约1000~1300),是经院哲学的全盛时期。③晚期中世纪哲学(约1300~1500),是经院哲学的衰落时期。\n一.真正的哲学就是人爱神奥古斯丁(Augustine353--430)其人其说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384修辞学教师研究神学和哲学转向怀疑主义读柏拉图与柏拉图主义著作思想稳定\n一.真正的哲学就是人爱神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387皈依基督教396提升非洲希波的主教。才智非凡,致力天主教学说,至430逝世。主要著作:自由意志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忏悔录\n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代表。著有《论美与适合》,己佚。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侮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n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上帝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应赞美上帝;人欣赏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欣赏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认为世俗艺术是不真实的,它挑动人的邪恶欲望、使人远离绝对美的上帝。\n真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自使徒时代以来,古代教会宗教思想至奥古斯丁而登峰造极。他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为他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代祷,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神藉异梦指示,使她坚持信心的祷告。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品性,都遗传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n放纵于情欲最早,求真理觉悟也最速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在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当时他只不过十七岁而已。在三七二年,私生子出生,极为奥氏所珍爱。奥古斯丁虽放纵于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十九岁时,他读了西塞罗(Cicero)的著作后,已有心追求真理,以此为人生唯一价值。此后他开始研究圣经,“但圣经对于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于西色柔的庄严文笔。”于是他又向一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即为摩尼教者,追求心灵与理智的安慰。疼爱他的母亲得知他信奉异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劝慰她说:“你用这么多眼泪代祷的儿子,不能灭亡。”\n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职为神父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职为神父。四年之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受职后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在希坡,奥氏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而其余生则致力于牧养教会、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为了解决北非教会的各种争端,他更不辞劳苦,四出召开宗教会议。余暇就从事写作。奥氏生平的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章,他的学识跃然见于纸上。而当他每与一异端争辩时,他的神学奇才更是显露无遗,惹起神学界的注目。其实早在他受洗之时,他就立论攻击摩尼教;及后,又与当时盛行的几派异端邪说争辩,维护真道,力主教会合一,且帮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观念。\n“上帝之城”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杰出者有“忏悔录”及“上帝之城”。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上帝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显示出奥氏不但是哲学家、神学家、护教士,更是道德家、政治思想家,亦同时是文学和戏剧批评家、时代和历史之评释家。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全书共二十二卷,历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不自爱藐视上帝终必衰弱,上帝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n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极多采多姿,一方面维护圣经正典的确立,亦于基要信仰或教义的演绎及阐明上有极深的创见;而其思想影响西方罗马教会尤深。此外,他又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而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他主张信仰使人看见真理,而理智使人多了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如果要明白,就应当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能明白。”这位非洲拉丁教会的领袖后因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惟其影响,在历史上延绵不断。\n理解是为了信仰,信仰是为了理解(有些事情,除非我们理解,否则就不能相信;另一些事情,除非我们相信,否则就不能理解)Understandinorderthatyoumaybelieve,believeinorderthatyoumayunderstander.1、理性与信仰的差异及对立2、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与统一3、理性与非理性4、真理确实存在,人类思想能够本能地认识真理意志自由与原罪说,从肉体解放出来的自由,三位一体说,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信仰希望仁慈理解是为了信仰,信仰是为了理解\n二、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的奥斯塔城一贵族家庭。少年时在法国毕尔冈底就学。后加入本笃会柏克隐修院,不久升任副院长及院长,1093年被任命为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他的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独白》、《宣讲》(或译《论证》)、《论道成肉身》、《神何以化为人》、《关于真理的对话》、《论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的协调》等。\n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安瑟尔谟力图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强调必须从信仰出发,运用“辩证的方法”,即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正统教义。他同奥古斯丁一样主张“信仰而后理解”,探索真理首先必须以信仰为根据。他也提出:仅有信仰而不诉诸理性,则近于玩忽。他认为神是存在的。在《独白》中,他运用因果律,从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推出必有一个最完善者,即神的存在。在《宣讲》中他提出哲学史上著名的"本体论论证"。他从神的概念直接推出神的存在,认为人们心中有一个神的观念,这个观念本身的意思是一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但如果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则还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者,而这是有矛盾的。所以,神这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也必存在于现实中。\n这个论证遭到当时法国马尔穆节隐修院修士高尼罗的驳斥。高尼罗在他所著的《为愚人辩》中指出,存在于心中的未必存在于现实;安瑟尔谟所证明的最伟大的存在不过是"海上仙岛"。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论证,后来得到R.笛卡尔、G.W.莱布尼茨、G.W.F.黑格尔等的肯定和修改,但被托马斯·阿奎那、J.洛克、I.康德等所摈弃。安瑟尔谟在早期著作《论信仰》中曾力斥罗瑟林的唯名论,认为一般是独立于个别之外的客观实在,一般高于个别,而越是一般的东西就越有实在性。上帝是最一般的,因此最实在。安瑟尔谟根据这一哲学理论,提出教权高于王权的政治主张,为罗马教会的世界统治进行辩护。\n二.信仰与理性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其人其说《独白篇》、《论道篇》、《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他出身于意大利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即进入法国柏克修道院(1060),后曾任圣斯德望修道院院长,1093年起升任英格兰坎特布雷大主教。安瑟伦在欧洲哲学史和基督教思想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继承先前的教会传统,着重运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论证了上帝存在等问题,尤其以本体论的证明而闻名于世。他的主要著作有:《证道篇》、《独白篇》、《上帝为何降世为人》等。\n1.神是真实地存在着的,即使顽人自己心里说没有神。2.神不能被视为不存在;神是那在一切可能想像中之最伟大的;那能被视为不存在着的就不是神。神确是这么真实地存在着,以致不能被视为不存在。因为,想像一个不能被视为不存在的存在是可能的,而这种存在是比那能被视为不存在着的要大得多。因此,如果那在一切可能想像中之最大的存在,可能被视为不存在着,它就不是那在一切可能想像中之最大的存在了。然而这是一个不能调和的矛盾了。那末,实在有一位在一切可能想像中之最大的存在,人不可能想像到他的不存在。\n3.愚顽人怎样心里说那不能想像的事;对一件事物可以有两种想象的方法:(1)当表现它的词语被思索着的时候;(2)当那事物本身被理解的时候。从词语所表达的限度说,神是可能被想像为不存在着的;但在实质上就不可能。4.凡其存在比之不存在更好的,那就是神;他是唯一的自存者,从无有创造了万有。神5.惟有神是自有永有的。万有都需要神才能存在,才能有福。\n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第三讲经验论与唯理论(ReneDescartes,1596~1650)\n一、新哲学新工具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Historiesmakemenwise,poetswitty,themathematicssubtle,naturalphilosophydeep,moralgrave,logicandrhetoricabletocontend)”。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n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培根看来,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驾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n一、新哲学新工具1.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其人其说2.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与力量是合而为一的Theknowledgeispower/Theknowledgeandthepowerarethesamething(1)人类是自然的仆役,又是自然的解释者自然,知识命令自然\n(2)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市场的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n(3)科学任务就是研究和发现事物的“形式”而获得思想的真理和行动的自由“蚂蚁蜘蛛蜜蜂”(4)新工具、实验科学伟大复兴,自然—自由《新工具论》批判了旧的逻辑方法,认为这种三段论的演绎方法不能帮助人探求真理;只求在争辩中制胜对方,而不求在行动中征服自然。为此,培根在书中提出并全面、详细地阐明了他的新逻辑方法,即归纳法,并把他关于这种方法的论述称为“新工具”,以示有别于亚里士多德以演绎逻辑为主的《工具篇》。他强调要获得真理,就必须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大量收集材料,然后用本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的“三表法”,整理已获得的感性材料,即通过分析、比较、排除,把非本质的东西加以淘汰,最后获得本质的认识。同时,归纳概括必须循序地逐步实现,不能任凭理性的跳跃。《新工具论》是近代有重大影响的逻辑哲学著作,它奠定了近代归纳逻辑的基础。它阐明的经验认识原则,开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先河。它的分析方法为近代实验科学开辟了道路,但也带来了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局限性。3.知识与人\n二、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确立笛卡儿其人其说(ReneDescartes,1596~1650)\n二、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确立1.笛卡儿(ReneDescartes,1596~1650)其人其说2.我思故我在我思/我思,所以我是/Ithink,thereforeIam.(cogito,ergosum)(1)良知相同,思维、知识的相差——原因:方法——第一步:检查我们脑中已有知识和观念是正确、可靠(2)一切可以怀疑,唯有怀疑(思考)本身无可怀疑(存在)(3)从怀疑思考到主体的确定、主体性原则的建立。理性法庭:怀疑、批判、革命与建设\n三、主观经验论的杰作与批判1.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53)其人其说爱尔兰柏林三一学院《视觉新论》1709《人类知识原理》17101734任克罗因主教贝克莱分校,耶鲁大学,加尼福尼亚大学。\n2.存在即被感知(物即观念的集合)/Theexistenceofanideaconsistsinbeingperceivedorknownbythemind/existencemeanstobeperceived(esseispercipi)“贝克莱问题”:心灵以外的世界存在吗?有一个独立的物质世界吗?\n(1)反对抽象的实体观念某物存在的我感知到某物(我看、我摸、我听),物质空体乃虚构,抽象而无意义,消解不可经验的物自体,维护经验论原则。(2)存在或观念的存在仅仅在于被感知,P375如果没事物存在而不被心灵知,就不可思论。(3)反对的无神论,无神论和怀疑论(4)主体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n第四讲德国古典哲学一、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一)生平与著述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n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n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n1、人为自然立法Theunderstanding(mind)prescribesitslawstonature2.知识-认识论:经验论、唯理论的综合3、普遍必然性来自主体的先验范畴,人为自然立法3、哥白尼革命(二)人为自然立法\n黑格尔生平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GeorgWilhelmHegel,1770.8.27~1831.11.14)二、黑格尔的理性万能\n黑格尔(GeorgWilhelmHegel,1770~1831)其人其说,大学生、谢林讲师歌德思辩哲学矛盾大师“哲学就是理性的工作”与“哲学就是逻辑学”、哲学就是反思、后思、哲学就是辩证法,思维的本性就是辩证法、哲学就是圆圈,起点就是终点“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二、黑格尔的理性万能\n1.前人在对待“思想与现实关系”几种不同态度和方法的分析批判2.黑格尔自己在把握“思想与的现实”关系上的思维和方式3.黑格尔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的逻辑步伐及意义所在及其对现当代人的重要影响\n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1.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2.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3.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4.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第五讲现当代西方哲学\n二、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er1788-1860生命的本质就在于痛苦\n二、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生命的本质就在于痛苦1.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er,1788-1860)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基本倾向叔本华是最早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从小孤僻、傲慢,有精神病气质,终身未娶。曾按父愿去英法学习经商,后来弃商从学1813年以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先后居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20年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1831年因逃避瘟疫离开柏林去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1833年起至死均孤栖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小旅店中。\n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其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他的代表作。2.作为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自在之物,而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世界是我的表象”。3.作为意志的世界叔本华哲学的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对作为世界的“另一面”的自在之物作了唯意志主义的解释。他认为存在的东西本身,即自在之物,只能是意志。\n4.理性和直觉叔本华将认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的理性和概念的认识,另一种是非理性的、非科学的认识。前者只能及于表象(现象)世界,其主要作用是实践性的,即充当生活意志的工具,但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要达到实在、获得具有客观意义的真理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发生于时空以外、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范围。它使人的整个意识沉浸在对当下的客体的静观之中,主体忘却了自己的个性和意志,变成纯粹主体,被直觉的客体也不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理念、永恒的形式,意志在这个阶段上的直接的对象化。在这种融二为一的神秘境界中,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才能获得真理。叔本华为了不走向神秘主义而不得不又肯定直觉不能完全与知觉的概念脱节,相反它需要利用知觉和概念。直觉的感性知觉特征使它面向具体事物,直觉之利用抽象概念又使它超出具体事物(现象)而达到本体。但这样一来他就陷入了与他对理性的批判自相矛盾的境地。\n5.悲观主义伦理学在叔本华看来,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总是企图给自己去设定某种目的和理想、并企图通过认识和行动来使之实现。然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因为这些目的和理想都受人的意志的支配,而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后者本身就意味着痛苦。人生是在欲望不能满足时的痛苦和满足欲望后的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愈强烈的意志意味着更大的痛苦,意味着更少的自由和道德。减轻和避免人生的痛苦、成为自由和有道德的人的根本方法是抑制人的欲望,否定人的生命意志。他提出的主要途径是研究哲学、进行艺术直觉以致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而自由和道德正是属于意志世界的,只有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本身的行动才是自由的,而人直觉到自己作为意志本身的惟一的行动就是否定意志这个行动。\n1.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890)的生平活动及其思想的基本倾向出生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早年在一所贵族子弟学校上学热衷于希腊文化,对诗和音乐感兴趣,后来进波恩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和神学。1869-1879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由于厌倦教授生涯和疾病缠绕,1880年辞去教职,并到许多地方求医。1889年他完全疯狂,被送到疯人院。后来到魏玛休养,直至逝世。尼采的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1872)、《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快乐的知识》(1882)、《札拉图士特拉如此说》(1883-1891,亦译《苏鲁支语录》)、《超越善恶》(1886)、《道德的谱系》(1887)、《偶像的黄昏》(1888)、《看哪这人》(1888),以及未完成的、死后由他妹妹整理出版的《权力意志: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尼采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直接继承者。他以权力意志取代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由此建立了意志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和诉诸行动的“实践哲学”。三、尼采的权力意志\n2.重估一切价值“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提出来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的著名口号。其含义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作真理的以往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这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3.认识和真理正是从狄俄尼索斯精神出发,尼采认为哲学不应当译认识论为中心,而应以人的生活和行为为中心,使哲学成为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他认为世界的问题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只有从人出发才能认识世界。人们的任何概念、判断和表象都是出于人们的需要、激情、本能、倾向,是非理性的主体加工改造的结果。认识不可能是纯粹的,总是与人的某种利益和需要相关。真理在他看来无非是主体用来满足自己的某种目的的工具、手段,并无客观和实在意义,真理和实在被他归结为主体的只有的伪造和虚构。\n4.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尼采对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基督教以及与基督教教义密切相关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尼采认为基督教所宣扬的绝对和永恒的道德观念与理性主义的绝对和永恒的理性原则一致。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欧洲文化是基督教观念统治的产物,它们正是从基督教取得诚实、服从命运、同情和怜悯弱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等观念。理性派传统的道德观念实质上就是基督教的道德观念。它们扼杀个人所独特地拥有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扼杀个人的个性和自由以及人的创造性,使人消沉颓废、麻木不仁,因而应予以反对,代之以新的道德观念。尼采在《超越善恶》中指出两种主要道德类型: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n5.权力意志尼采认为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后者不是来自上帝或者其他物质和精神实体,而来自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做是生命的愿望、意志。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DerWilleZurMacht)。\n6.超人哲学尼采认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关于人的哲学,而超人则是人的目标和理想,因此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从一种意义上说,尼采的超人是用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和传统理性派哲学的绝对理性概念的。他一再宣布“上帝死了”来意指以上帝或绝对理性概念为基础的基督教和理性派哲学的终结。19世纪是西方传统文明和价值体系濒于崩溃、虚无主义抬头的时代。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压抑和扼杀,人们处于一种麻木、无目标、无标准、失去依靠和理想、从而也失去价值和意义的状态。尼采把处于现实世界的、有血有肉的超人当作新的上帝,当作挽救人类免于堕落和退化力量。\n四、存在主义(一)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流派。由于存在主义哲学家往往把对烦恼、畏惧、对死亡的忧虑等非理性(非认知方式)的心理体验当做人的本真存在的基本方式,认为只有揭示它们才能揭示人的真正存在。他们强调认定超越性,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不断超出自己的界限。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超越和创造活动,就是人的生活、行动和实践,而这些都意味着自由。存在主义的根源存在主义要求以超越主客、心物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以这种二分为根本特征的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这正是西方哲学发展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一种突出表现。\n1.生平活动海德格尔生于德国巴登州,中学时受布伦塔诺关于亚里士多德论“存在”的多重意义的论著之启发而对存在问题感兴趣。1909年进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911年起他放弃神学而专攻哲学,参加李凯尔特主持的研究班。1916年跟随胡塞尔从事哲学研究并参加《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的编辑工作。1923-1928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1928接替胡塞尔退休后的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海德格尔个人生活平淡,除了从事哲学就学和研究,鲜有其他活动。1933年5月在纳粹当局确认下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10个月后被迫辞职,1951年后,海德格尔被允许重新在大学讲课,50年代后期完全退休,长期隐居,1976年逝于弗莱堡。(二)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语言是存在的家\n主要著作有:《论根据的本质》(1919)、《存在与时间》(1927)、《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1936)、《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论》(1953)、《什么是思》(1954)、《通向语言之路》(1959)、《诗、语言、思》(1971)等等。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找揭示存在的道路。把存在与存在者严格区分开来,以对存在的揭示取代对存在者的研究,并以此来批判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上。2.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新的哲学道路的提出海德格尔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他既反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也不同意实证主义倾向哲学家全盘拒斥本体论。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存在哲学,他要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存在哲学,他前期经常谈论的基础本体论正是这种存在哲学的典型形态。\n如果要说存在的“本质”、“规定性”,那只能是存在者“存在着”,即“存在起来”这个“事实”。因此存在不属于认识所及的知识和科学研究范围,而属于哲学范围。哲学对存在的研究不是去追问存在是什么,而是追问存在者怎样存在,也就是追问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由于只有先弄清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才能懂得存在者的意义,因而哲学对科学和知识具有始源意义。总之,对存在和存在者的混淆是传统形而上学陷入危机和困境的根本原因。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就是把存在本身与存在者严格分开,由对存在者的研究返回到对存在的探究,澄清和阐释它的意义,由此建立起来的关于存在的理论将具有始源意义,成为有根的本体论,也就是基础本体论。4、此在及其存在的基本结构(存在及其在世)⑴此在的含义及其优先地位。海德格尔肯定,任何一个存在者均有其存在。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在其存在过程中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揭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n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被他称为此在(Dasein),即先于主客心物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源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此在的存在称为生存(Existenz)。此在与其他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先地位。⑵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在世。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原始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与其世界不可分割,二者同时出现,同时在此。此在的在世意味着它与其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关系之中。⑶在世的存在状态--烦。此在的基本此在结构是在世,而在世的存在状态是烦。烦分为烦忙和烦神。烦忙指与他物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在烦忙中此在是与其使用的用具发生关系,而不是直接与物发生关系。用具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它的“上手性”,即处于此在手头。烦神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此在使用用具不仅要与用具等物打交道,也要与相关的他人打交道。此在总是与他人一道在世,即共在。而在世的世界不只是孤立的个人的世界,而是与他人共同的世界。\n⑷此在的时间性。海德格尔哲学中,时间是一个与存在同样重要的概念。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其时间性。由于此在的存在不是指具体的、确定的人的存在,而是人的存在的显现或者说其敞开状态,后者意味着人在不断地超越。此在的存在、生存也就是其超越,存在的问题就是超越问题。作为存在的敞开状态的超越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其时间性,或者说时间性正是此在的超越性的体现。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存在是其敞开状态下,或者说此在全部存在“界限”内的存在。它是一个由三个环节构成的统一整体,即先行于自身的存在(能在);已经在世界之中(被抛)的存在;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存在。三者各表示一种时态,分别为将来、过去、现在。它们不可分割,共同体现同一此在在世的存在,即“烦”。此在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先行于自身的存在,或者说作为可能性、超越性、将来而存在。此在的过去和现在的意义都在于其向将来的超越,也就是都出自将来。\n5.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①人的自由和超越;②人的沉沦和异化;③此在的基本情绪--畏;④“先行到死中去”;⑤良心的呼唤6.存在的真理、思想和语言⑴超越此在⑵存在的真理⑶存在的“天命”⑷思想和语言为了追究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回到人的语言和思想。他对语言和思想在作了与传统哲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解释。赋予它们以先于主客分立、也超越个人存在的本体论意义,把它们当做存在的直接显现。思想通过语言呈现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就是思中之在,即把思所思的存在说出来。这样的语言并不是表达知识的工具,也不是逻辑和语法结构,而是对存在的意义的直接显示。语言不是人的工具,而人倒是语言的工具。因为体现存在的语言正是通过人的说和听而呈现出来。语言和思想一样是存在性的和本源性的。\n⑷思想和语言为了追究存在者的存在,海德格尔回到人的语言和思想。他对语言和思想在作了与传统哲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解释。赋予它们以先于主客分立、也超越个人存在的本体论意义,把它们当做存在的直接显现。思想通过语言呈现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就是思中之在,即把思所思的存在说出来。这样的语言并不是表达知识的工具,也不是逻辑和语法结构,而是对存在的意义的直接显示。语言不是人的工具,而人倒是语言的工具。因为体现存在的语言正是通过人的说和听而呈现出来。语言和思想一样是存在性的和本源性的。⑸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复兴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的主要错误就是在存在者状态下看待思想和语言,不把它们当做存在的直接呈现,而当做知识,或者说对它们作了技术性和工具性的解释。\n于是他们便把哲学同对思想和语言作技术性和工具性解释的各门科学相提并论。但这样一来,哲学便把真正的思废弃了。哲学变成了一门正是或学问。这意味着哲学专注于对存在者的研究而遗忘了存在者的存在。这意味着它必然是形而上学的。它越是发展得完善,就越具有形而上学性。这样的哲学从古希腊发展到欧洲近现代已到了尽头。现代西方哲学的危机实际上意味着亚里士多德以来传统哲学的终结\n“思”的时代到来了。而后者的根本特点是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对知识和确定性的追求,而去直接谛听存在的声音,去澄明、显示存在本身的意义。诗人的语言是抒发性的而非描述性的,未受到概念和逻辑思维的扭曲。从中可以谛听到存在的信息。在海德格尔看来,诗并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像传统形而上学的时代被“思”的时代所取代一样,传统本体论将被时化本体论所取代。“思”的时代就是诗的时代。\n(三)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存在先于本质1.萨特是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最大代表。他出生于巴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童年丧父。中学时受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的著作的影响开始对哲学感兴趣。1924-1928在柏林高等师范学校读哲学。1933-1934年到柏林法兰西学院研究胡塞尔哲学。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所俘。1941年获释后仍回巴黎教中学,继续从事哲学研究。从1944年起辞去教职,专事著述。他不赞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赞成资本主义。1945年他拒绝接受法国政府所授予的荣誉团勋章,1964年又以“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理由而拒受诺贝尔文学奖。晚年他仍积极参加社会政治运动,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积极支持者。他善于用戏剧、小说等文艺形式通俗地表达晦涩艰深的存在主义哲学内容。\n主要著作有:《自我的超越》(1936)、《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意向性》(1939)、《影像论》(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唯物主义与革命》(1946)、《共产党人与和平》(1952)、《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2.现象学本体论⑴现象的一元论⑵反思前的我思3.自在和自为、存在和虚无4.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②人的存在和自由;③自由选择与道德责任;④个人与他人5.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①萨特怎样接近马克思主义;②人学辩证法;③历史人学\n第六讲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揭露和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缺陷和矛盾,但并未超越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因此超越后现代主义而为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乃是当务之急。本章主要介绍罗蒂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以及当前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倾向和未来走向。一.当前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倾向从整体上说,当代西方哲学进一步发展了西方哲学近现代之间的转向,也就是在对传统西方哲学作进一步批判和超越,并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和变更加以反思。“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它本来是指一种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n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结构主义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的典型形式。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释义学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一种形式。在美国,蒯因、罗蒂等从分析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新实用主义哲学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形态。一般说来,当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多是指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然而,在理论上具有上述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从“后现代主义”一词的西文语义说,人们有理由把其所指由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特定思潮扩展为20世纪上半期、甚至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哲学中一种广泛的思潮。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哲学家提出后现代主义只是表示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下列三种情况值得注意。(一)从反形而上学转向重建形而上学(二)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三)各种不同哲学派别和思潮的融合\n二、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与后现代文化(一)罗蒂其人和其哲学基本倾向罗蒂(RichardMckayRorty,1931-)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1956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哲学与自然之镜》、《实用主义的后果》、《偶然性、讽刺和亲和性》等。他试图将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和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欧陆哲学融合在一起,被认为是新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二)对基础主义的批判罗蒂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当做其哲学立论的出发点,其批判主要是针对作为传统理论支柱的基础主义。后者认为人类的知识都具有某种坚实的基础,后者应当成为一切知识当代合理性的源泉。他认为基础主义大致包括三个基本前提:任何文化都有一个理论基础;这个基础由一系列特许表象即处于优先地位或者说具有真理和真象意义的表象构成;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这个基础。他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传统,宣布“后认识论”时代的来临。\n(三)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将现象和本质、外在和内在加以区分,并认为人们无法越过主客之间的屏障而达到实在和客体。而反本质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放弃作出这样的区分。实用主义把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看做只是人们对世界的描述方式的区别。这意味着传统哲学关于知识是否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问题被改造为其能否有效地为人所用的问题。实用主义想放弃认识事物与使用事物之间的区别。在反本质主义的口号下,罗蒂实际上要否定任何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的东西,他所追求的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文化。\n(四)对表象主义的批判和语言转向的超越反表象主义是罗蒂的反基础主义立场在认识论上的表现。表象主义把心灵当做反映实在的一面镜子,把知识当做这种反映的系统化和精确化,把哲学当做知识的最高系统。后者主要表现为一个认识系统,为获得知识提供指导,为鉴别知识提供标准。表象主义是一种镜像哲学。然而罗蒂认为,人心作为自然之镜并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在罗蒂看来,镜像论、表象主义是一种把视觉思维绝对化的视觉中心论,而传统西方文化正是为视觉中心论所支配的文化,都包含了视觉隐喻。他对所谓视觉思维的偏见作了大量批判。罗蒂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以心物二分为前提、以获取符合对象的主观表象(精确表象)的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其目的是为他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开辟道路。\n罗蒂把语言的转向看做是通向新的哲学道路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他认为语言的转向并不就是哲学发展的方向,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必考虑如何去测定这些语言和思想的精确性,而只应关心它们在人群中的应用。罗蒂由此引入了实用主义的工具主义,即强调语言和思想的工具性和人为性。(五)新实用主义与后哲学文化罗蒂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等的批判是他的新实用主义的反传统哲学立场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体现,其结果是走向他所谓“后哲学文化”。他揭示和批判了先辈实用主义者的不彻底性,特别是形而上学和科学主义的残余。他的新实用主义的内容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反”之外,还有以下重要的几点。\n第一,进一步超越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的对立。第二,否定哲学在各种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第三,崇尚不确定性、相对性、描述性。第四,以教化哲学代替系统哲学。第五,后哲学与新解释学。罗蒂的后哲学文化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称它为新解释学。他认为哲学的基本活动是对话、沟通,其任务是促进不同的文化、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在不同学科之间从事调停。他的新解释学根就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只是对传统理论加以解构的方式。但罗蒂对传统哲学的近乎全盘否定的态度往往使他走向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等另一个极端,不仅未能为现代西方哲学克服矛盾、走出困境指出正确方向,反而将其引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