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n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2004.10\n第三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n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n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四)实践的基本形式\n(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范畴的出发点实践是同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n(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范畴的出发点生产实践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和人之间互换其活动的过程;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从这一点出发,将能动性、自主性与物质性、客观性统一起来。\n(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范畴的含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n(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范畴的含义第一,实践是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n(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范畴的含义第二,实践具有客观的感性的形式和性质。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n(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人因为实践而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从人的本质看,人在实践中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n(三)实践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实践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n(三)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后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n(三)实践的基本特征2、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自觉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从而使“物”变成从属于人的需要的存在,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更高的统一关系。\n(三)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总是凭借社会总体力量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n(四)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n(四)实践的基本形式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处理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n(四)实践的基本形式3、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n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n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二)实践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n(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1、实践的主体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n(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1、实践的主体主体的结构:能力结构—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因素精神因素社会结构—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n(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2、实践的客体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n(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2、实践的客体客体的类型:自然形式社会形式精神形式\n(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3、实践的中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n(二)实践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从特点和实质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从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实现的。\n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错?\n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一)实践决策(二)实践目标的制定(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四)实践结果的检验\n(一)实践决策实践决策要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n(二)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实践主体对实践结果的预设\n(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实践的组织是为了最有效的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实践主体和其他资源举行合理配置。实践的管理是为使实践主体更有效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n(四)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的检验分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一个过程,实践结果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检验。\n随机阅读:《本草纲目》是怎样写出来的?《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重要的书籍。这部书受到国际上一致推崇,成为药物学界引用的药典。李时珍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是他深入实际,不辞辛苦,"访采四方",十分重视直接经验。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喉,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进行过许多实地考察,做过不少实验,甚至自己吞服一些药物,亲自体验这些药物的作用。他还下过煤窑,到过炼铅炼汞的作坊,研究工人的中毒现象和职业性疾病等等。但是他并不满足,仍然感到自己的直接经验太少。于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时候,又别离了妻子儿女,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穿上草鞋,背起药筐,拿起药锄,带上医书和笔记本,走出家门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他们以自己的家乡湖北蕲州为起点,历尽风霜,长途跋涉,先后到了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几年之间,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正因为李时珍重视实践,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所以,他才能获得许多新知识,纠正了前人不少谬误,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科学医著,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n随机阅读:《本草纲目》是怎样写出来的?\n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n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n(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1、自在世界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既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n(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2、人类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n(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统一的。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其中,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其次,二者是有区别的。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的自然界,其运动是自发的;人类世界则依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觉的。\n(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1、人类世界中的自然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是被人们“加工”了的自然,因此,自然是被社会所制约的。自然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社会的自然。\n(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2、人类世界中的社会人类社会的运动也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社会的目的要借助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也要受自然所制约,是自然的社会。\n(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3、实践在人类世界中的导向作用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实践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