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活与哲学模块复习\n一、理清框架人教社的本子分为四个单元,十二课书,我们可以把它切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知识部分。就是第一单元,前三课。这个部分主要讲哲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有:1、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二者的关系;2、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3、关于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二种派别的认识;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部分:唯物论部分。主要包括四、五两课书。这部分主要原理有1、物质的定义,对于世界物质性的理解。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对\n运动的理解;3、运动的规律性;4、关于意识;5、意识反作用、能动作用或主观能动性;5、本部分的重要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部分:认识论部分:第六课,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实践;2、实践的三大特征;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真理问题;5、人的认识过程总规律。第四部分:辩证法部分:包括第七、八、九、十四课书,内容较多。1、联系的总特征;\n2、方法论意义;3、发展的总特征;4、方法论意义;5、质量互变规律;6、方法论意义;7、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理解定义;8、同一性、斗争性的理解;9、普遍性的理解和方法论,特殊性的理解和方法;10、矛盾分析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意义;11、辩证否定与创新;1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13、创新的意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它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五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生价值观部分。\n包括第十一、十二两课书。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4、人民群众的含义、其历史地位和作用;5、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价值与价值观;7、价值观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8、价值创造与实现。二、近些年相关哲学知识在考卷的体现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入侵”夏威夷大岛\n后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明这个事例的哲学道理是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无条件的(06年全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n2、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的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06北京)3、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n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他的话表明①从事科研工作更能实现人生价值②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满足③献身科学的人更能实现苦乐转化④人生的价值不应以个人的得失作为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06四川)4、著名心理学期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n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06广东)5、下列活动中发球实践基本形式的有①医生治病②法官办案③文艺演出④调节分配结构\n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④(06重庆)6、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05广东)\n7、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06全国)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n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06全国)9、“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之精华,联系当前社会问题,面向中华民族未来,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n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③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④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实践A.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06北京)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①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②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③主要矛盾和将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n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05全国)11、“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想起质变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06江苏)12、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入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工作者在不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的过程中,还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n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A.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B.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精神贡献C.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作用的13、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nB.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14、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地文化呈现给世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B.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nC.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D.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深刻根源15、外国人眼里的“Kungfu”——中国武术,又有南拳、北腿、水林棍、武当剑等“十八般武艺”。“Kungfu”——中国武术和“十八般武艺“的关系在哲学上看是A.简单与复杂的关系B.质和量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外因和内因的关系16、“沟通消除隔膜,健康从心开始;你我携手\n同行,构建和谐社会”包括的哲理是A.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必须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C.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观D.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18、“中国男孩”洪战辉说:“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什么扛不起的山。”又说:“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缺精神。”这两\n句话反映了一个共同哲理A.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精神贡献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标志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科学价值观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19、2006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看望政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出要求、寄予厚望。社会主义荣辱观要\n注意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这启示我们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C.整体与部分功能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D.把个人志向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20、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B.盲人摸象C.坐井观天D.管中窥豹(06江苏)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n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05全国)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n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①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的贡献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05全国)22、(1)读漫画图,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n在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全国)(2)假如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n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全国)23、读漫画图“弯与直”,青蛙与飞鸟的结论差异启示我们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全国)24、这幅漫画是在批评卖辣椒者A.片面地看问题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nC.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D.不实事求是(全国)25、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宝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00全国)三、2007年时政热点1、元月26日,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和据人民网、搜狐网联合,选出了10个最为关注的\n热点:一是关注社会公平,解决就业歧视等问题;二是反腐倡廉,力惩贪官;三是稳定、控制房价,让居者有其屋;四是建立健全医保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五是促进就业,破解就业难题;六是杜绝教育乱收费,切实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七是关注工资体制改革,健全按劳分配制度;八是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九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生存和发展;十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显而易见,这十个热点话题,除“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之外,其余9个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关乎民生和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有关。凡此种种表明,\n普通公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两会上最热烈、最受欢迎、最被关注的话题。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破解民生难题,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2、新华社北京3月1日(记者秦杰 邹声文 李柯勇)民意汇聚两会。有关调查显示,审议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等有关民主法治的重大议程,确保关系发展大局的节能减排两项硬性指标得到落实,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n热点之一:审议物权法草案确立中国物权制度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历经八审提交的物权法草案,是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征收拆迁如何合理补偿?百姓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怎么办?小区车位到底属于谁?可以说,物权立法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极高。有鉴于此,\n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物权法草案,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必将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热点之二:税制走向统一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审议国务院提交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是今年全国人代会的另一项重要议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吸收外资、发展经济,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n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尽快结束内资、外资企业两套税收制度并行局面,建立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统一税制,已是势在必行。因此正如许多网民所估计的,今年全国人代会通过立法,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税负上站在同一起点,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将是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看点。热点之三: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目标如何实现考验政府\n“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个指标到底完成得怎么样?这肯定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节能指标方面,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1月25日表示,2006年节能目标难度非常大,“很可能”实现不了。此前,发展改革委秘书长韩永文也曾表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06年节能目标的实现与原来的\n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在减排指标方面,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1月16日表示,2006年全国污染减排目标没有实现,并预计“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分别同比增长1.9%和2.4%”。热点之四:部分城市房价仍“高烧”普通百姓如何安居2006年,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可谓不大。5月17日“国六条”的出台,开始从住房结构、住房保障、土地政策等环节梳理楼市的深层\n矛盾。从单个部门唱独角戏到多部门携手合作,从银行加息手段到税收征收,从限制外资炒楼到严查房地产行业的腐败,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调控手法也日益熟。然而,不少地方房市依然高烧不退,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较快。在北京天通苑等地,甚至出现了一个经济适用房号被炒到十几万元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房价注定继续成为今年两会上热议的话题。社会各界期待代表委员能通过深入讨论,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确保收入不高的普通百姓实现“安居”梦想。\n热点之五:找个工作不容易就业再就业难题待解2006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供给总量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对许多求职者来说,2006年找工作不容易。实际上,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多项难题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面前: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亟待加强;高校毕业生依然\n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产能过剩、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所引发的就业风险增加……就业再就业是许多代表委员长期关注的问题。过去的一年中,他们进行了大量调研,并准备在今年两会上从不同角度提交议案和提案。他们会提出什么更有效、更科学的解决办法,值得社会期待。热点之六:教育资源不均衡突出公平问题如何进一步解决2006年,我国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让近4900万中小学生\n受益,平均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西部地区的许多辍学孩子重新回到了学校。然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仍然让许多家长感到无奈:仅仅隔着一条马路,重点和普通学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却有天壤之别;同样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只因为家里有钱或没钱,人生就处于不平等的起点。乱收费、择校费、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虽然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但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公平又将成为代表委员重点思考、讨论的问题。\n热点之七:新医改方案正在酝酿为治百姓看病难“开方”排队看病挂不上号,药价高得离谱,医患关系紧张……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降低药价,治理医药购销领域中商业贿赂行为,另一方面制订了多个配套文件,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困扰政府部门和广大\n百姓的难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从根本上着眼,对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开刀,因此,目前处于酝酿之中的新医改方案势必成为今后我国医疗领域的一大看点,代表委员们在今年两会上将继续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开出新的药方。热点之八: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百姓怎样吃得放心“红心”鸭蛋含致癌物质苏丹红,福寿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多宝鱼药物残留超\n标……2006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不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提醒政府有关部门食品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对为数众多、生产隐蔽的小作坊式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将整治“黑窝点”列为食品安全的抓手之一,可是少数监管者与不法商贩相勾结,共同制劣售假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在往年两会上,曾有代表、委员尖锐地指出“十个部门管不好一桌饭”,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n食品安全。今年两会上,他们将会继续围绕加强食品健康监管、确保百姓吃得放心发表意见。热点之九: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杜绝权力寻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一案曝光,让人们再次思考如何杜绝权力寻租现象。反腐,一直是近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也不会例外。在新华网和人民网的2007年两会热点调查榜上,“反腐倡廉”这一条稳居榜首。\n预计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围绕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监督权力运行,严查商业贿赂、禁止权钱交易,增强预算透明度、控制公款消费,关注民生疾苦、反对医疗教育腐败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热点之十: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在历年两会上,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代表委员强烈的意愿。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n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仍然是两岸同胞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修改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规定,推动“公营事业”改名,“去中国化”动作频频。预计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一如既往,充分表达全体中华儿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