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资料1 13页

  • 74.01 KB
  • 2022-08-17 发布

教育哲学资料1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育哲学资料一、列举题1、列举教育民主化的四项原则。2、列举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列举教育公正的主要类型。4、列举黄济先生的三部教育哲学著作。5、列举冯友兰先生划分的人生四个境界。二、名词解释1、“制造人”2、教学自由3、民主教育4、分析教育哲学5、教育本体6、民主教育7、地理环境决定论8、价值理性9、弱势群体三、辨析题1、21世纪的教育哲学研究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以任何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2、知识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无国界。3、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4、现代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2、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实践性?3、如何理解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4、知识与人生的关系。5、简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有哪些?6、简述黄济先生有关教育哲学定义的表述7、简述教育公正实现的基本途径。8、简述影响教育公正实现的因素有哪些?13\n9、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10、教育哲学的价值有哪些?11、简述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12、简述20世纪末哲学转向的表现。13、教育能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做些什么?14、美国教育哲学学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5如何理解教学的双边性。16、如何理解“客观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17、简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18、简述墨子“兼爱思想”的基本观点。五、论述题1、面对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全面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2、理性的教化体现在哪些方面?3、论述民主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4、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5、谈谈你对教育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6、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在哪里7、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知识8、试论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9、试论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10、试论对当代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参考答案一、列举题1、列举教育民主化的四项原则。平等原则、参与原则、自主原则和宽容原则。2、列举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育实践,从目的、内容和研究方式上都不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应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各种问题。(2)教育哲学的学术水平不够,与教育原理区别不大。(3)教育哲学研究的视野狭隘,参与国际哲学的交往和对话太少。13\n3、列举教育公正的主要类型。(1)权利公正、能力公正和需求公正(2)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3)原则公正、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4、列举黄济先生的三部教育哲学著作。《教育哲学通论》、《教育哲学》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5、列举冯友兰先生划分的人生四个境界。冯友兰先生根据人对于其所做之事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二、名词解释1、制造人:制造人形象的主要特征是:人是劳动或制造的动物;人从其天性上说是喜欢制造或劳动的,制造或劳动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人对制造或劳动的厌恶、懈怠和反感以及人在劳动过程中“类本性”和“主体性”的丧失,主要是异化劳动的结果。2、教学自由:教学自由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3、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这样一种政治教育,它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4、分析教育哲学:在教育哲学研究中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概念”、“命题”、“口号”和“假设”进行分析,澄清它们的各种用法,从而使教育实践免于思想混乱的毒害。英国教育哲学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属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范畴。5、教育本体:国家教育权:国家教育权,是指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教育机构对教育的控制权。它在内容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教育方针的确定权、教育行政管理权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权。6、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这样一种政治教育,它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7、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13\n。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这一论点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8、价值理性:价值理性也称实质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也就是说,人们只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管它们是为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者出于责任感、荣誉和忠诚等方面的目的。因此,所谓的“价值理性”,是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甚至不计较手段和后果,而不是看重所选择行为的结果。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价值理性最突出的代表。9、弱势群体:又称弱势社群,指的是社会中的弱者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无权、无势、无人脉关系、无投票权的人,在社会被卷标化及歧视的社群,例如被称为性工作者、失业和下岗工人、上访民众、农民与农民工、部分妇女老人儿童、更新人士、残障伤残儿、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爱滋病患者等。三、辨析题1、21世纪的教育哲学研究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以任何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0世纪的教育哲学认为它研究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或一般问题,但实际的教育生活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根本问题或一般问题,有的只是各种具体的教育问题的纠结,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各种的关系,唯一不存在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等级关系。2、知识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无国界。这一说法不准确。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此,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而非价值中立、文化无涉,在一定意义上讲,知识也非无国界。3、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正确。所谓存在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在存在性关系中,师生之间的共性就凸现了出来,面临着共同的存在问题。在这个关系层次上,师生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4、现代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13\n这一说法基本符合实际。也就是说,这种师生关系是为了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以完整的人的存在方式出现的,而是以各自所扮演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面貌出现的,教师和学生真实的自我深深地埋藏在这种角色互动的表面之下,彼此之间缺乏一种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也根本不把对方作为存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这种师生关系导致整个教育生活过于注重“才”的培养和选拔,而忽略“人”或“人性”的尊重和教化。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答:中外教育哲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性不断受到质疑。在学术界,人们对教育哲学的质疑主要有:教育哲学的存在是否必要;教育哲学的研究是否有哲学性;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或“教育原理”有何区别。来自实践界的质疑主要是:教育哲学忽视或远离教育实践的需要,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教育哲学著作的语言太抽象、难懂,可读性差;教育哲学在教育改革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这些质疑,教育哲学家必须作出清晰的回答,对自己教学和研究的价值进行公开的、充分的、合理的辩护。2、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答: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主要是指教育哲学在其性质上是一门“实践哲学”。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应得到广泛的理解,不能简单地把这里的“实践”理解为“教育实践”。除此之外,教育哲学所关注的实践还包括集团的“社会实践”和个体的“生活实践”。3、如何理解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答: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是指,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及教育关系的建构方面,所有的人,不论其肤色、种族、性别、财富、地位、智力等,都应享有同样的机会、权利,或受同样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歧视或排斥。从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面来说,平等原则就是要致力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条件的均等”;从教育关系的建构方面来说,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受到同样的教育关怀”、“学业成就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还应该有一个补充性的原则——“补尝性原则”。4、知识与人生的关系。(1)人在基本上是乐于求知的(2)人生是由知识建构的(3)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4)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并双刃剑5、简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有哪些?13\n(1)死亡的问题(2)奴役的问题(3)有限的问题(4)孤独的问题(5)自我认同的问题6、简述黄济先生有关教育哲学定义的表述。(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2)教育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从其同哲学的关系来看,它是一门边缘学科,从其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来看,它又是一门基础学科。(3)教育哲学应当是教育科学的概括与总结,应当给教育科学以理论上的指导,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给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4)教育哲学应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7、简述教育公正实现的基本途径。教育公正实现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促进教育市场化,另一个是加强政府干预。前者强调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过程中要放松管制,给予学校以更大的自主权,突出学校特色和竞争意识;后者强调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法律和行政措施,有力改变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并防止市场行为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干扰”。8、简述影响教育公正实现的因素有哪些?(1)政府是教育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政府有没有把公正原则作为供给和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基本价值原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公正程度。(2)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公正。实现教育公正,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大力发展生产力。(3)教育公正的实现还受到该社会受教育人口的数量以及人民的教育需求限制,从而受到一个社会的教育文化传统制约。(4)教育实践者的公正德性也影响到教育公正的实现。9、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1)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2)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3)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4)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5)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10、教育哲学的价值有哪些?(1)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2)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3)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理念(4)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13\n(5)促使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6)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一个思想平台。11、简述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1)20世纪四十年代之前,“规范教育哲学”。(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分析教育哲学。(3)20世纪80年代之后: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12、简述20世纪末哲学转向的表现。(1)从“大写的哲学”到“小写的哲学”。(2)从“贵族的哲学”到“平民的哲学”。(3)从“认识的哲学”到“存在的哲学”(4)从“规范的哲学”到“解放的哲学”。(5)从“抽象的哲学”到“具体的哲学”。13、教育能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做些什么?(1)指出人生境界的问题(2)传播人生境界的学说(3)讨论人生境界的意义(4)启发人生境界的反思(5)介绍伟大人物的榜样(6)培植实现人生至境追求的信念(7)以教师的境界来提升学生的境界。14、美国教育哲学学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杜威的影响下,美国教育哲学教师的培训从来没有停止过,到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杜威及其同事们在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所培训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人遍布全国,大都在高等学校中获得了学术位置。当时,公立学校的数量也不断增长,教师教育计划需要大量教育哲学方面的教师。教育哲学家之间的交流开始使用一些专门的语言,一些地区性的学会也建立起来。为了使教育哲学研究有更好的学术声誉,1940年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教育哲学家劳普开始给一些人写信,表达自己对教育哲学研究现状的强烈不满,希望能够成立一个全国性和专业性的教育哲学学会。在他的奔波操劳下,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于1941年成立。15如何理解教学的双边性。13\n答: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边的互动,其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的意向。16、如何理解“客观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答:。(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程度、范围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而具有相对性;但它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在它的限度内不可能被推翻,因而具有绝对性。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形而上学真理观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性,从而否认真理的发展。教条主义就是绝对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绝对性,从而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实用主义就是相对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17、简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答: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关于价值的内涵,我国哲学界有关系说、实体说、属性或功能说、主体需要说、意义说、观念说等.[1]实际研究中,诸多学者在价值的分类上主要以"人"为中心区分、理解内在与外在价值,认为内在价值即事物对人的价值,外在价值即事物对社会的价值.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这不利于充分揭示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内涵.对事物内外价值的理解应以事物自身在实际关系中是否处于主动或被动而定,应以其自身作为参照点来区分内外价值.内在价值是指事物作为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它是事物具有的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事物自我保存、自我更新能力的具体体现,把内在价值视为事物对人的价值是对内在价值内涵的误解;外在价值是一种事物作为客体对他事物的影响与作用,是事物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把外在价值理解为社会价值,缩小了外在价值的内涵.18、简述墨子“兼爱思想”的基本观点。答:①墨子主张“交相利”,以利益交换为基础②墨子强调无差别的、平等的爱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兼爱”。所谓“兼爱”,即是说人与人应该平等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墨子认为,当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攻》是《兼爱》思想的反证和延伸,是《兼爱》的姊妹篇。五、论述题1、面对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全面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13\n(1)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2)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3)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4)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5)促进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6)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一个思想平台。2、理性的教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一)作为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的理性。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理性意识的人,应该是有理性能力的人,应该是有理性精神的人,也应该是有健全理性观念的人。(二)教学的理性化也可以称为教学的合理化,指借助于严格定义的概念和范畴,对于种种教学观念、行为、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从而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中非理性的成分。(三)理性的教化与教师。在理性的教化和合理化的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讨论引入理性批评和对话的轨道中,使学生体会到理性的奥秒和价值。3、论述民主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一)民主对个人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1)民主是自由的保障,因为民主本身是以个体自由为前提的。(2)民主是德性的基础,专制制度扼杀了人们的德性,而民主制度为一切美德敞开了大门。(3)民主尊重个性的多样化,民主社会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多样化,其目的是要培养人的自治意识和能力。(4)民主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二)民主对社会的价值体现在:(1)民主有助于遏制绝对权力。(2)民主有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3)民主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4)民主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正。4、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答:教育哲学的反思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是价值中立的研究,也不追求价值的中立,而是把研究者自身和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些人的价值立场作为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外部教育问题的分析始终伴随着对这一内部重要条件的分析。二十指教育哲学的知识不是一种描述性,操作性知识,而是一种体现着研究者价值立场的反思性知识。5、谈谈你对教育中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人分为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政策决策者在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因为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或偶的那个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师起的是主导、领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他是学生能否获得知识经验的关键。他能加速或延缓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因为学生是教育目的的体现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积极的探索者,学生起的是主动性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因的作用。学习的成败、学习水平的高低,智能与品德形成的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因。13\n6、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在哪里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充分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教育受到重视的原因就是对教育效用的关注,这就是教育的价值问题。教育最基本的价值:1、对于生存的追求(大部分人进学校的目的);2、对于知识的渴求(表面上的、堂而皇之的理由);3、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首先是对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后是实现哲学层面对于平等、理性、自由、真善美的追求)有人认为,“教育是制造幸福的感觉”。一个成功的教育是这样的:让社会像一个生态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各司其职、各享其乐,换句话说,教育就是让每个人做回自己。目的:孟子说是“明人伦”。而对于教育价值的全面追求,对于真善美的自我把握,最终的目的是让人在脱离学校后仍能自主自觉地学习,仍对学习保有热情,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取出知识后剩下的人自身保有的东西(生活心态等等)陈凯歌的公益广告片《橘子》,它传达的主题被认为是在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价值观。此片情节简单。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而自己却在那场决定前途的考试中迟到了。这时,画面出现了“两筐橘子有多要紧?”的字幕。多年后,女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写生,学生将一幅稚嫩的画递到她的面前,画的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橘子树,女教师欣慰地笑了。广告片最后的主题词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对“教育”的理解,被评论为“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对此,陈凯歌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执导该片只想表达他对教育、对知识的一种理解,并无质疑的针对性。《橘子》提倡的是一种爱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广义的,不是功利的。而张艺谋于1999年为李嘉诚基金会执导的系列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宣扬的正是这一观念,该片中,4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以亲身经历阐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回归生活、回归生命、回归自然13\n因此,两名著名导演,两部公益广告,两种教育价值观,留给在座的各位去思考。7、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育者传授知识,学习者吸收知识,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因而我们就要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柏拉图在书中曾提到,所谓的知识就是经过证实的真正的信念。现代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验的积累和归纳;2、对事物的认识、认知过程;3、对某种方法、工具、手段的了解与管理,如专业知识;4、道德作风的修养水平。(大部分人是同意第一种观点的。)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三个条件:即信息的条件、真的条件、证实的条件,和而言之,经过证实了的真的信息才是知识。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知识与信息完全不同。知识必须要通过认识主体的自我反思才能建立,所以形成知识的困难程度大大超度过了了解信息。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鲁普在前辈哲学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实用和间接地知识归纳新方法,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更加契合。简而言之,第一种知识叫做“实用知识”,即对人们的工作、决策和行为有价值的知识(如专业知识、商业知识、劳动知识、政治知识、家庭知识等等);第二种知识是“学术知识”,就是能够满足人们在学术创造上的好奇心的那部分知识(科学知识、人文关怀、理性研究等等);第三种知识是“闲谈与消遣的知识”,用以满足人们在非学术方面的好奇心,满足人们对轻松娱乐和感官刺激方面的欲望(包括小说、故事等等);第四种知识是“精神知识”,这类知识与上帝存在、拯救灵魂等宗教知识相联系,几百年来有一些变化,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最后一类知识是“不需要的知识”。这类知识并不是人们有意识获取的知识,通常是由于偶然或是无意识地保留下来。忘记一些知识同样需要动力,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很多人却变得懒于改变知识结构,不舍得放弃已经学会的知识了。就这样,每个人都抱着一堆有用没用的知识卷入了社会。8、试论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总体而言,人类的一切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来展开的。教育对人的德智体美劳这五大方面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这不言而喻。然而,由于角色的价值迷失与角色受教育的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关系密切,知识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假”、“丑”、“恶”13\n的减少。事实上,知识犯罪和文明冲突的破坏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难治之症。另一方面,知识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又助长了人的欲望的膨胀,个人与社会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使人们无暇顾及主动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更少心平气和地反思自己,更难得向伟大的古代智慧和古典精神学习。这一点,正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时代本身的教育理念式微和教育精神衰弱的原因。如果一个人只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术而缺乏人文的熏陶,那么这个人无异于一台机器。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本教育,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面前,人不能不认真反省自己以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事实证明,可靠的、活的知识可以帮助人实现自身的解放,而死亡的知识则是残暴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一个民族既可能毁灭于战争,也可能毁灭于残暴的知识或灭绝人性的“邪教式”的信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解构与建构并存的时代,毫无疑问,这个时代的教育者承担着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工作的使命。我们只有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推进教育改革步伐,从本质上实现教育范式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的英才。只有掌握了可靠的、经过认真反省的知识力量的英才,才是我们的民族复兴的担当者和时代精神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憧憬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被视为衡量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的重要尺度,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人本身,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那么,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9、试论人文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重智育,轻德育。国家要强大,必须重视科学,但儿科学与人文并不矛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决不能截然分开。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品位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反之,则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挑战意识,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丧失信心,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这些都和人文精神缺乏、人格不够健全和完善有关。10、试论对当代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依稀还记得,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的一句话,“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接着的发展阶段中,我国又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国策。毋庸置疑,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现在教育问题陆续被群众和代表们提出来,这实质上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上存在的问题,那如何看待教育公平的问题呢?我以为我们重点要分析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的定位。我们应该清楚,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发展到了一个高阶段的问题,这个问题表明了教育事业逐渐的满足了受教育群众的需求,而当前群众考虑的更多的是教育的公平,而非教育的效率。13\n第二,问题提出的目的。毫无疑问,我们都清楚此问题提出的目的主要针对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并试图消除这种不公平,并让教育的普照光光耀华夏土地的每一寸土、每一个角落,而不是让教育仅仅成为发达地区的教育和经济较好家庭的教育以及父母权力较大家庭的教育。第三,问题直指的对象。教育公平问题的剑锋所向直指的是当前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调问题、教育城乡差距问题、教育区域失衡问题、教育的校际差别问题以及流动人口的教育困难问题和教育的保障问题,总而总之,极是我国当前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公问题和教育政策的不公问题。第四,问题解决的意义。我们应该清楚,教育越来越受群众的关注,教育公平也逐步地深入人心。教育公平不仅仅是民意的选择,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教育公平是大势所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最后,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前面,已经做了各种分析,我们知道,教育公平使历史留给我们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因该在历史中得以解决。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箴言,即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要更多的兼顾公平。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制定出有效的教育公平政策和财政倾斜政策,对当前情况进行整体分析,锦儿各个击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历史地全面地公平地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