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曹操与哲学 3页

  • 16.42 KB
  • 2022-08-17 发布

简化曹操与哲学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简化曹操与哲学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汉族,沛国谯人。曹操自小非常机敏,有随即权衡应变能力。并且此人严肃法纪,曾任洛阳北部尉时,因在朝握权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用五色大棒将其打死。因此曹操任职的地方,申明禁令,严肃法纪,当地的官员都非常怕他,但是也因此曹操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遂有一段时间曹操是托病辞官归故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年轻的时候还是想当一名好官的。说起对曹操的评价,有一句话是大家公认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说他是奸雄,那是在他以后的征战生涯中表现出来的。在此,我想引入一些哲学的问题来评价曹操。首先,曹操能够认识世界并且改造世界。在这里先说一个故事,在天下打乱之际,袁绍曾和曹操有一段对话。袁绍认为要平定天下,第一要素是城池的数量,而曹操却认为人才为第一位。览天下英雄,图天下大事。这也说明他认识到当时的动乱社会需要什么才能完成自己的理想。下面从具体的方面说一下他对当时社会的认识。政治上,他采用毛阶的建议奉迎天子。其实我认为刚开始的曹操做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随着他的势力的不断膨胀,野心不断扩大,之后就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借天子的名号举义兵,伐暴乱。荀彧曾经说过,义兵代表着天下大义,以义攻不义,哪里有不胜的道理。在经济上,他推行屯田制。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为他以后的军事行动提\n供了物质保障,然而当时势力比较强大的袁绍袁术却不重视这一点,没有考虑到百姓生活的疾苦,不得人心。在军事上,曹操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征刘表、战马超,统一中国北方,使北方安定下来,百姓生活得到安宁。其次,曹操能够从实践中检验出真理。当时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何其壮观。曹操也是抱着为天下安定,必胜的心态去参加了诸侯联盟,结果大家都知道,讨伐失败,最后联盟解散。曹操由此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路诸侯各怀鬼胎,都不愿自己有所损失,有的伙伴甚至还激起了矛盾,同时他也认识到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再者,赤壁之战给了曹操沉重的打击。基本统一北方的他显然已有娇气,开始明显地暴漏自己的野心,征战之前他杀了许多名士,孔融就是其一。还有就是江东有义士,曹操自己也犯下诸多兵家大忌,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当然还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当时的社会是“人心向汉不向曹”,虽然这是《新三国演义》中的话,但是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人心所向,大义所存。最后想说一下曹操的其他特点。说到对他特点或者优点,最著名的应该是郭嘉对他的“十胜”的评价。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得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曹操得人心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识人用人,吸引了广大才子。我还想说一下他的胸襟,在他打败袁绍攻下冀州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自己朝内的官员与袁绍的私通信,当时的他只说了一句,在大战之前,我尚且不知胜负如何,何况他们,\n他们只是想为自己留条后路,随后让人把这些书信当着满朝文物的面全部销毁,可见他气度不凡。当然也有人会说总不能把他们全部杀掉吧,当时的曹操还没有那样的实力,如果这样说,我还是认为他的心胸很宽广。大战在即,自己的人与敌军私通信,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是他却能够忍,容忍这些事情,可见他的胸襟之宽广。他能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进而认识但是社会的状况。曹操是一代奸雄,他的奸,在于征战中的诈计,朝廷中的权谋;他的雄,在于他统一了中国北方,使北方百姓的生活能够安定,同时也为全国的统一做了铺垫。不管怎么说,一直在历练的他通过实践认识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并且改造了它。其实总的来说,写这篇哲学性的文章总感觉有一种牵强的态势,但是我还是想写曹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