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经济哲学浅析学号:姓名:(该课程论文是通过总结一些大家思想完成的,上传于2016年1月22B,很多内容非原创,仅供经济哲学课程作业的格式参考之用)摘要: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对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经济学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局限,需要哲学为其提供指导。推动哲学与经济学的互动也是是马克思哲学的木性与传统,哲学与经济学是“你屮有我,我屮有你”的关系。本文通过经济学理论的缺陷和经济哲学的优势的现实案例的分析,进而对经济哲学进行辩证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哲淫具冇参考意义。关键词:经济学;哲学;经济哲学;批判;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的经济学家以及政要都试图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切入,探寻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并努力找到未来能避免此类危机的对策。然而,这些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究其根源是没冇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分析,因此未能揭示此次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对于在分析经济危机时存在的方法论上的错误,马克思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从经济哲学视角进行分析。马克思对资木主义的木质进行深刻反思,并运用经济哲学系统而深刻地对资木主义经历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予以揭示。因为资本世界以资本为动力和逻辑,资本拜物教必将催生财富幻象化,并引起资本的自反性,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的贪婪性和投机性必将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一、经济学、哲学与经济哲学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所处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各种经济活动和相应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与人类主观意识活动紧密相连,因此经济学就需要哲学的指导,同时经济现象也能反过来证明哲学的观点。哲学,即寻求普遍性的知识,寻求关于整体的知识。经济哲学,就是要试图探究经济事务的性质以及完善经济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经济哲学并不是新的学科,他应该被当作是经济学的基础和根源。经济哲学旨在通过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同时发挥两个学科的优势,对人类社会的重大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进行整体性的综合研究。经济哲学的兴起是经济学和哲学相互融合及其变革的成果,马克思是将他们\n相结合的典范。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是哲学研究的貝体材料;哲学为经济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学屮的哲学体现为“哲学变革,经济寻求”,哲学革命得益于经济学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哲学中的经济学体现为“经济问题,哲学分析”,哲学研究推动经济学变革,发现了剩余价值。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具冇重要的当代启示。二、经济学存在的缺陷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重大的变革进行的,正如人类经历的四次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人类的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以往的价值体系已经无法控制和管理现代的人类了。因此,如杲仍然用单独的经济学理论单纯地研究当下的经济现象,将是片面和不科学的,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研究才更合理。(-)经济学主张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以物为木。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例,其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关系的物化而引起的物对人的支配,物是支配一切的力量,冇人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颠倒的、着魔似的世界。人与物关系的本末倒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是生产的廿的,人只是生产的工具和手段。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以及人的生命即资木这样的经济规律盲口地支配着资木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另一方面,人是处于物的支配之下的。工人不能完全支配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命运依赖于资本的需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资料,都取决于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必定是以物为本的,而这也会导致贫富差距悬姝、生态失衡和道德的沦丧等不好的现象,最终会制约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经济学主张的逐利行为容易导致经济伦理的缺失。以经济危机为例,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出现负的经济增长率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再到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这实质上就是一连串的道德危机和虚拟货币信用伦理的危机。其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的失衡引起的危机,是生产相对于有效的消费需求能力过剩的危机。生\n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英实就是经济伦理的危机,从屮折射出劳动异化和消费异化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从更宏观的视角对其进行干预势在必行。从经济危机屮我们可以发现,资木主义信用体系失衡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也证明经济伦理和基本道德价值观的缺失会阻碍经济发展这一论题。经济学的理论及其主张具冇一定的先天缺陷,其缺陷也不一而足,经济哲学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融合对弥补经济学的不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经济哲学的优势经济哲学作为指导经济学的方法论,同吋也具有经济学所不具备的补充优势。经济哲学是要试图探究经济事务的性质以及完善经济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其优势也是通过探究经济事务的性质和在完善经济制度时体现出来的。(一)经济哲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指导意义一一以低碳经济为例。经济哲学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单一会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提高经济增t效益,乂要求实现优化经济结构、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合理分配等经济成果等,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低碳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跨领域的新兴的科学,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哲学的指导,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生态哲学的指导和规范密不可分。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也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而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追求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人与门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没有哲学导向的“经济繁荣”不仅是灾难性的繁荣,而11繁荣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跨领域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低碳经济不仅仅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更是对人类价值标准的深层次革命。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生态哲学的指导和规范。(二)经济哲学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冇指导意义——以邓小平经济哲学理论为例。邓小平经济哲学理论,邓小平于上世纪80年代就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n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它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四。”在随后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提出:“社会主义的木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然,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和平均富裕。推动邓小平经济哲学理论发展的冇两大动力,分别是生产力动力和改革动力。这两个动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张,即生产力社会发展的根木推动力量,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在改革动力之内,不能只有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引起了生产关系相应的变化,而生产关系变化了,不可能不对上层的政治体制产生影响,因此也必须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哲学的优势也是不一而足的,同时经济哲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就像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经济哲学也是要批判对待的。四、经济哲学的辩证分析相对于经济学,即使经济哲学具有诸多补充优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哲学终究述是耍为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经济哲学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到廿前为止,学者对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仍然看法不一,冇人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有人认为其研究对象是经济理论的发展规律、经济学的前提和基本概念;也有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哲学。学科性质的不确定将直接导致学科认同度不高,对于该学科的发展是不利的,对经济哲学的应用与推广也会产生障碍。当面对现实的经济现象时,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进行价值判断。社会科学研究屮遵奉所谓绝对的价值屮立是一种道德败坏,观察社会或人类现象而不是提出价值判断的习惯,对任何偏爱的事物都具有腐蚀的作用。所以经济哲学的问题可以归纳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上。然而,对于价值判断,我们要克服冇比明确定义经济哲学更大的困难。五、结语经济哲学是对经济学和经济生活进行哲学反思的一门学科,经济哲学的兴起是经济学和哲学相互融合和范式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n考虑到经济学的缺陷,我们耍充分学习和利用经济哲学来指导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从而为发展国民经济及增强国民幸福服务。同吋我们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对经济哲学批判对待,不能盲口运用。由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仍存在争议,其归纳到价值判断问题上后需要克服更大的困难,经济哲学在理论发展和现实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对此,我们要扬长避短,取其精华,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参考文献:[1]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1-15[2]周远全.论科技的道德规约[J]•南方论刊,2011:58-60[3]马学敏.经济哲学研究综述[J].宏观经济,2010:77[4]冯晓宁•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哲学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92-95[5]王斌,尚保红•和谐社会与经济哲学——阿马蒂亚•森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9-250[6]刘煜馨.当代虚拟经济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种唯物史观的省视[J]•财经界,2011:47[7]冯玉龙•市场经济与以人为本的实现——兼论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1[8]骆鹿,骆建国.生态经济实践之路的哲学思考——以浙江省安吉天荒坪抽水莆能电站为例[J]・世纪桥,2012:77-78[9]施春梅.建构循环经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0-52[10]尹轶.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50\n[1]宫淑燕,夏维力•低碳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93-96[2]张忠跃•邓小平经济哲学理论探析[J]・理论与实践,2012:11-13[3]熊孟强•试论江泽民经济哲学思想的特征和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3[14]张劲松.马克思经济哲学概念的后现代解读及其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