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管理哲学研究 51页

  • 1.82 MB
  • 2022-08-17 发布

《老子》管理哲学研究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硕士学位论文《老子》管理哲学研究学科专业中国哲学学位类型□√科学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姓名简欢跃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徐仪明教授论文编号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一六年五月\n分类号密级学校代码10542学号201302020091《老子》管理哲学研究ThestudyofManagementphilosophyof“Lao-zi”研究生姓名简欢跃导师姓名、职称徐仪明教授学科专业中国哲学研究方向道家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二○一六年五月\n摘要理解管理哲学必须从管理、管理学和哲学等方面入手,在厘清了管理、管理学和哲学等的关系后,我们可以从形而上、方法论和实践等层次理解管理哲学。从形而上层面理解管理哲学,管理哲学更多的是从人的存在、价值、生命等方面考虑管理的问题,体现了管理与哲学的内在联系。从方法论层面理解管理哲学,即将一般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等实现有效管理的内容上升到方法论层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形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管理哲学。从实践层面理解管理哲学,则突出了管理哲学的实践功能,在实践层面为管理与哲学找到了理解的一致性。本文对《老子》的管理哲学形上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展开了重点论述,以凸显《老子》管理哲学的哲学意味和智慧。第一章对《老子》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管理哲学和《老子》的管理哲学问题做了简要的梳理和论述。《老子》大致成书于春秋末至战国初,老子最终当是老子及其相关的学派人物共同编写而成;管理哲学不是管理和哲学的简单相加,而是管理与哲学有机结合;《老子》的管理思想建立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老子》的管理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的哲学智慧,也就是管理哲学思想。第二章重点论述了《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道”是万物的本原,它的本质属性是“自然”,“道法自然”所表现的“道”的自然性是《老子》管理哲学形上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我们日常生活中个人、事物、组织的管理提供一个了一个自然法则。“人性自然”则是《老子》管理哲学形上基础另一个重要方面,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管理活动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同“道法自然”一起构成了《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第三章根据“道法自然”的根本原则,以“无为无不为”为方法论总则展开论述,以“无为而治”为主要的社会和组织管理的方法论,以“顺人之性”为人的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原则。第四章则分别论述了“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和价值。关键词:《老子》、管理哲学,道,无为I\nABSTRACTTherewerethreeaspectsincludingmanagement,managementscienceandphilosophytounderstandit.Afterclarify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gement,managementscienceandphilosophy,wecouldcomprehedManagementPhilosophyfromdifferentlevelssuchmetaphysics,methodology,practice,andsoon.Fromtheaspectofthemetaphysicstounderstandmanagementphilosophy,itmostlyconsideredmanagementproblemsfrombeingextence,valueandlife,whichembodiedtheinternalrelationsofmanagementandphilosophy.Fromtheaspectofmethodologytoreadmanagementphilosophy,itmeanedtheeffectivecontentssuchasthegeneralmanagementmethod,managementmeans,managementtechnology,managementsystemwererisentothelevelofmethodologytodiscussandstudy,whichwouldformthesignificaceofmethodologyformanagementphilosophy.Fromtheaspectofpracticetounderstandmanagementphilosophy,ithighlightsthefunctionofthepracticeofmanagementphilosophy,theconsistencywasfoundtounderstandinthepracticallevelformanagementandphilosophy.themanagementphilosophyof"Laozi"aboutphilosophicalmeaningandwisdomwerehighlightthroughmainlydiscussingthemetaphysicalfoundation,methodologyandsoonThefirstchapterbrieflycardsanddiscussesabouttheauthorofLaozi,theedition,themanagementphilosophy,andtheproblemsofLaozi’managementphilosophy."Laozi"waswrittenatbetweentheendoftheSpringandAutumnandthebeginningoftheWarringSates,andintheendcommonlywrittenbytheschoolsofLaoziandtherelatedfigures.Managementphilosophyisnotasimpleadditionofmanagementandphilosophy,buttheorganiccombinationofmanagementandphilosophy;II\nLaozi’managementthoughtwasbasedonhisphilosophythought,whichisactuallynotonlyakindofmanagementphilosophywisdombutalsothemanagementphilosophy.ThesecondchaptermainlydiscussesthemetaphysicalbasisofLaozi’managementphilosophy."Tao"istheoriginofallthings,whoseessentialattributeisnature.ThenaturalnessoftheTaoperformancedbynaturalruleisanimportantaspectofmanagementphilosophyonmetaphysicalfoundation,whichprovidesalawofnatureforthemanagementofindividual,thing,andorganizationinourdailylife.Humannaturewhichprovidesthebasisofthetheoryofhumannatureforthespecificmanagementactivitiesinreallife,isananotherimportantaspect.ThemetaphysicalbasisofLaozi’managementphilosophyconsistsofbothhumannatureandtheTaoperformancedbynaturalrule.Thethirdchapter,accordingtothefundamentalprincipleoftheimitationofnature,discussesabouttheactionthroughinactionasthegeneralmethodology,thelaissez-fairasthemainsocialandorganizationalmanagementmethodology,andthenatureofpeopleasthemanagementofthemainprinciplesofmethodology.Thefourthchapterdiscussestheenlightenmentandvalueofthemodernmanagementofthe“imitationofnature”and“Wuweiwillleadtoaccomplishinganything”.KeyWords:“Lao-Zi”,Managementphilosophy,Tao,WuweiIII\n目录摘要...................................................IABSTRACT................................................II导言...................................................1一、选题的意义.........................................1二、文献综述...........................................3三、创新之处与重、难点.................................8第一章《老子》与《老子》的管理哲学.....................9第一节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9一、老子其人..........................................9二、《老子》其书......................................11第二节管理哲学及《老子》的管理哲学...................13一、管理哲学释义.....................................14二、《老子》的管理哲学................................17第二章《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20第一节道法自然.......................................20第二节人性自然.......................................23第三章《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27第一节无为而治.......................................28第二节顺人之性.......................................31第四章《老子》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及价值..........34第一节“道法自然”的启示及价值.......................34第二节“无为而无不为”的启示及价值...................37结语..................................................39参考文献................................................41致谢..................................................44\n导言《老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思想的集成和结晶。老子是中国古代最富哲理思维的一位大思想家,作为其思想之结晶流传于后世的《老子》一书所蕴含的思想,自然也是博大精深而玄妙。纵观《老子》一书,其所包含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军事、管理、甚至美学等诸多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老子》的思想同其他各个领域和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中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就是一块比较重要的阵地。管理是人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活动。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有效管理的诸多主张和观念的集合。管理学的形成、发展乃至成熟经历一个较为漫长时间,它是人在长期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系统化和理论的知识而产生的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一般方法和基本管理行为的学科。管理哲学则是随着哲学的成熟与发展,在管理实践和管理科学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对社会管理实践的总结思考与对管理学的抽象研究,为管理学提供形上基础和方法论指导,是联系哲学与管理学的桥梁和纽带,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老子的管理哲学及其思想,是现代学者结合现代管理科学及管理实践,在管理哲学的视阈下,在维护老子思想原貌的宗旨下,对老子哲学思想及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综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的思想成果。它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和思想的代表,对于丰富我国对传统的现代性解读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意义。一、选题的意义管理学起源于西方,传统中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管理科学,也没有管理学科。没有管理学学科并不表明中国没有管理学或管理哲学的思想和观念。相反,中国管理学思想源远流长、深湛渊博。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也就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诸1\n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虽思想倾向各异,或热衷政治(如满怀抱负的孔子),或远离政治,大隐于市(如骑牛西去的老聃),但他们无一不是生活在这动乱之间。所以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或他们的思想原动力就是如何治理现实的动乱世界、如何在动乱世界中安生立命。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虽思想各异,但皆“务为治者也”,都是要解决国家治理的大问题的。所以中国的治理或谓管理哲学是自来就有而且非常丰富的。从“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之后,无论是泰罗的科学管理论,还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都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科学管理理论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日本为首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管理学界的高度关注。他们特别派管理学研究人和一些管理者去日本实地考察。西方的管理学是强调制度的健全、公开和明确化,是一种“硬性化”管理。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管理者却同时也很注意“软性化”的管理,如对于被管理者需求的人性化照顾。而很多“软性化”的管理思想无疑是很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的影响的。从西方管理界对东方管理成就的高度关注与肯定来看,管理学的走向正慢慢往东方偏移或至少说最好的管理哲学的状态当是东西方、软性硬性相结合的发展状态。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对《老子》管理哲学的发掘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首先,对《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整理老子关于管理哲学方面的思考及具体观点、看法,推动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文化,还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老子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认识其优点和长处,发现其缺点和不足。其次,对《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丰富老子本身的哲学思想及理论体系,增强老子哲学的思想的现代应用性和实践性,为老子思想的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可能。再次,中国的管理哲学研究还不是十分的深入和完善,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哲学体系,《老子》管理哲学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现代的管理哲学体系,推动我国现代管理哲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2\n研究《老子》的管理哲学,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文化对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提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文化的在世界管理思想史的地位,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从实践意义看,一方面,《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现实的管理实践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切实的提高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和人的管理水准。因为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思想更加符合中国的管理实践,可促进我国各个领域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老子》管理哲学的研究,能够推动传统经典的现代实践,有利于传统管理思想及文化向现代社会管理实践的转化。对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对于同为管理者的笔者本人而言,《老子》管理哲学的研究无疑是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管理哲学的一个学习和思考,同时也是对笔者多年的管理实践的一个总结和反思,对笔者今后的人生及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二、文献综述我国有关《老子》管理哲学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发展开放型经济。正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国家经济面临全面复苏,在西方管理哲学研究逐步向全世界扩展时候,我国开始了对管理哲学的关注和研究。专门研究老子的道家管理思想的专著不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张锦明《<老子>智慧与经营管理》(学林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杨先举《老子与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张金岭《无为之道一道家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月第1版)等,华裔美国学者张绪通的《管理之道》,也对道家管理哲学有精妙的论述。近年来关于老子管理思想方面研究的论文也是非常之多,而且近几年还涌现出不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如:中南大学曾文青的《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安徽大学孙红的《老子管理思想论纲》,东北财经大学王瑞志的《老子行政思想研究》,南昌大学郭国强的《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曲阜师范大3\n学徐曼的《老子管理哲学研究》,河海大学邹敏的《基于老子思想的人力资源二线式管理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王连龙的《老子及其理想国思想研究》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老子的管理学或管理哲学做了不同的论述和解说。这些论文发表无疑给我们研究《老子》管理哲学提供了一个很好基础,我们能够从中吸收到很多很重要的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考方式。现对这些研究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做以下综述:一、以《老子》文本为基础从整体上解读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邢文祥认为“老子完整地继承了《周易》‘观象’的思维。⋯⋯通过观象,老子对‘道’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道生化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根本,是‘无为’的形上基础”,作者从“老子自身出发,总结出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密不可分的三个问题:管理观、人性观、组织观。并分别阐述了老子管理哲学对管理的实质、人的本质、组织的本质的认识,还对管理原则、人性自然、组织结构等展开论述,⋯⋯联系现代管理,阐释了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个人管理论’和‘组织管理论’。”[1]作者从老子的思维入手,解说老子的“道”与“无为”,论述了老子管理哲学的管理观、人性观和组织观。从整体上做了一个较好的探讨,但是对老子管理哲学的深意及其一般的哲学思想的区分还存在疏漏,且与现代管理思想及其实践联系不是十分紧密。赵建军则从《老子》的“道”及“辩证思维”入手,从“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两个方面论述了老子的自然无为的管理原则以及“弱者道之用”的管理方法,最后从《老子》管理思想中提炼出了作为管理者需要的素质。[2]文章整体上的哲学意味不足,且以“弱者道之用”为管理方法的概括不是十分全面而恰当,文章与现代管理思想及其实践的联系也不是十分紧密。李劲辰根据老子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结合现代企业管理与领导者素质论述了老子管理哲学的内容、结构和特征,总结了《老子》的管理原则、管理战略,归纳了《老子》中涉及到的管理者的素质。[3]孙红则从老子管理思想的历史运用入手,具体论述了老子管理的心理思想,并进一步论述现代管理中的领导心理与人力管理心理,得出了老子管理思[1]邢文祥: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2]见赵建军:老子管理思想论述[D].山东大学,2008年[3]见李劲辰:《老子》管理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4\n想对现代管理的几大启示。[1]文章从心理方面入手论述较为清晰成体系,但对于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和方法论原则论述不到位。王明华则在《老子管理智慧》一文中,从老子管理智慧的哲学基础;老子管理智慧的人性论基础;老子的管理之道;老子的管理之术;老子的管理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老子的管理智慧。[2]文章从老子管理智慧的哲学基础与人性论基础,论述老子的管理之道与管理之术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脉络清晰,体系完备。总的来说以《老子》文本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老子管理思想的这些作者,很少有人能完整而清晰的从老子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入手,建立老子管理哲学体系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应用实践意义。二、从老子的“道”与“无为”解说老子的管理之道及思想。张莎从老子“道”的内涵入手,引出“无为”的管理方式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管理启示,进而指出老子管理的“小国寡民”的终极理想与领导者个人的素质,最后还指出了老子管理思想可能产生的弊端。[3]郝亚飞,丁立磊认为“‘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无为管理’意味着要顺乎自然和谐,因循规律,循理而动,激发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使人人都能自我管理”[4]。老子的管理思想以“道法自然”为宗,倡导个人管理的自化与自正,还具有“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公平性,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之境。黄如金说“无为无不为思想作为老子经邦治世之术的基本主张,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以此为开端产生的“‘无为之见’则成为贯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式管理的艺术之源”[5]。作者将“有道之识”与“无为之见”结合起来考察论述,“无为而治”是遵循天道,要求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则要求有所为。周可真认为“在老子的管理思想中,‘无为’是一种根本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是同他的管理观相适应的”,“老子是把管理当做一项服务性质的活动来看待的。服务者应该是以服务对象为主,根据对象的要求,来为其做一些辅助性[1]见孙红:老子管理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2]见王明华:老子管理智慧[D].吉林大学,2010年[3]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4]郝亚飞,丁立磊:无为而治——现代社会管理理想之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19[5]黄如金:无为之见:中国式管理艺术之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75\n的工作。”[1]老子以“无为”为服务的准则,无为之为应该是对大局的掌控,而不是纠缠于小事,要柔顺的为,不把事情限定死,做的很僵硬。刘洛汐同样认为“‘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它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领导工作,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无为而治’强调了循“道”的行为方式。”[2]‘尚慈’和‘贵柔’是其基本策略。无为要求管理者无欲、无知、无名。王希坤以为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想与与现代的自组织管理模式具有通约性。他认为老子“无为而治”的三个方面万物负阴而抱阳、无为而治、无不治,正好可以对应自组织的作用机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3]。为我们研究和理解老子的管理思想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总结起来,关于从老子的“道”与“无为之治”出发解说老子的管理思想的研究,多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缺乏成体系的论证,且论证不够深入,对于“道”与“无为之治”的关系论述不是十分的清楚明晰。并且更多的倾向论述作为管理方法和原则的“无为之治”思想,而对于具有哲学基础和意味的“道”则论述较少。三、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学者们关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主要表现在老子管理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和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国家治理两个方面。关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吕超从老子的文化思想内涵入手论述了老子文化与企业管理、老子文化的管理思想以及老子文化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问题[4]。作者从企业的管理实践的角度对老子文化管理思想展开系统的研究,对充实当代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做了有益的补充。李思霖认为“《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老子‘人尽其用’的人才观[1]周可真:老子“无为”新解——兼论老子的管理思想[J].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78-79[2]刘洛汐:老子“无为”管理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3]见王希坤: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模式的自组织原理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3)[4]见吕超:老子文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2年6\n对我们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很有帮助”[1]。将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为中国传统管理的现代转化做了较好的探索。王心娟等从老子管理思想本源入手,分析了老子管理思想中的“顺道、无为”思想,并结合现实案例论述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所需要的素质[2]。力图通过论述实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在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与现代国家治理方面:朱建亮等从“传承老子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尊人为大’,创新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传承老子人本管理的伦理基础‘慈爱百姓’,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管理情怀;传承老子的人本管理哲学思想‘以道蒞天下’,创新理论自信基础上的民主决策;传承老子的社会教育思想‘行不言之教’,应把改变领导风范引入现代社会管理。”[3]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老子人本管理理念在国家社会管理方面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沈春萍等认为“‘自然无为’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自然无为和辩证管理思想的结合衍生出了具有老子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艺术”,而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守柔’等思想同时也是为政之术”[4]。对现代社会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具有很好地借鉴意义。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就是“无为而治”在政府管理中有效实现,“无为”不仅体现了民主化的管理艺术,还为政府权力关系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原则,有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管理,促进政府良好的职能定位。龚烨则从《老子》中的行政管理之道思想入手,总结概括了“《老子》行政管理之道的最高法则——‘道’、运行法则——‘天道自然’和‘人道无为’、行政原则——‘天人合一’和‘以人为本’、行政主体——‘圣人’以及行政目标——‘小国寡民’”[5];从内以治身和外以治国两个方面分析了老子行政管理之道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老子行政管理之道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启示,指出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适当的放权;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做到循道重德、守柔处下、知止而足,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1]李思霖: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契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2]见王心娟,綦振法,王学真:老子《道德经》中渗透出的企业管理哲学[J].管子学刊,2011(3)[3]朱建亮等:传承老子的人本管理理念创新现代社会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75-81[4]沈春萍,范赢:“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与现代政府管理[J].科技视界,2014(26):259[5]龚烨《老子》中的行政管理之道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I7\n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论述了诸如老子的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邹敏《基于老子思想的人力资源二线式管理研究》,2007),《老子》的权变管理思想(耿明峰,2012),老子管理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的启示(盖海清,2009),老子的危机管理思想(杨赣太,余秀华,聂洪辉,2013)等问题。李占奎等学者还专门论述了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性、现代意义、当代价值及其实践启示等问题。对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问题,众学者的研究多是偏向于某一方面,且不是从《老子》的哲学思想基础与方法论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基础而引申出其现代价值,而是仅依靠对某些语句的论述简单的阐释老子的管理哲学及其现代价值,论述的完整性和体系性都不够,缺乏必要的深度。三、创新之处与重、难点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从以老子“道”为本体的宇宙论入手,突出人在宇宙中地位和作用,把人性自然上升到形上基础的角度,不仅凸显人的管理在《老子》管理哲学中的地位,也使得人的管理成为现代管理哲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重点论述了《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和方法论,突出了“道法自然”的本体论和“无为而无不为”方法论原则,为《老子》的管理思想体系构建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较为可行的方法论指导,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行文过程中的难点在于,第一,清楚的界定管理哲学的概念和内涵,区分管理哲学、管理学和哲学三者的差异和相互关系;第二,将“人性自然”解读为《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有一定的难度,也略显牵强,而把“无为而治”和“顺人之性”论述成并列的方法论原则,一偏向社会组织管理,一偏向人的管理的论述还有可以进一步理清的空间。总体来说文章在《老子》管理哲学方法论这一章的论述还不够充分、深入和清晰,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8\n第一章《老子》与《老子》的管理哲学毋庸置疑《老子》是一本哲学书,但同时《老子》也是一本管理学的书,在《老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和提炼出很多和现代管理科学相一致的管理学思想,组织、领导、计划、控制等在《老子》中都有涉及。因而,发掘《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使之与现代管理科学和艺术相融合,不仅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老子》思想的一个需要不断拓展的方向。本章将从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入手,梳理老子生活的年代、社会历史环境,以及《老子》的成书的大致年代,以之为老子管理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而分析管理哲学基本概念及其界定,梳理一般管理学与《老子》的管理哲学的关系。第一节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老子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老子》一书反映和了解。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深奥而玄妙,而代表其思想之大成的《老子》一书,虽只有区区五千言,却是先秦古籍中思想深刻、特色鲜明的一部经典。因为时代和流传的问题,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首先,关于老子的出生和死亡,学界一直没有一个定论;其次,关于老子的生活,除了知道其曾经是守藏吏,孔子曾向其求教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加详细而明确的记载;第三,因为其人及其出生、生活和死亡都很难确定,故《老子》一书的作者和成书也存在争议,从古至今,争议不绝,众说纷纭。蒙文通先生曾感叹:“我国旧籍之讹误紊乱,无过于《老子》。”为了尽量真实和深入的贴近《老子》的最原初的管理哲学思想,必须对老子其人及《老子》其书做一番简单的梳理,以更加清楚其思想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一、老子其人关于老子其人的记载,最早当属史记。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关于老子的记载有三个不同的形象。即老子、老莱子、周太史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9\n“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司马迁虽对老子其人做了三种记载,但是他个人基本倾向老子即老聃,而非老莱子或太史儋。因此,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家住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是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关于老子的姓名、籍贯和职业后世也基本认同司马迁所持的观点。司马迁又言:“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太史公用一个“盖”字表明,老子究竟活了多少岁或是不能确定的。说老子阳寿百六十余,乃至二百余岁存疑,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而言,则近乎神话,或是谣传。老子活了多少岁,我们或可不细究,但是老子生活于哪个年代却不得不做一番探讨,而关于老子其人的最大争议就是他生活的年代。关于老子的生活年代问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史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从此句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且孔子还曾向老子学习,执师生之礼。关于《史记》中所载孔子问礼于老子,在儒家文献中也有提及,《礼记·曾子问》就有载:“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土恒,日有食之’”,则从侧面说明孔子曾师从于老子。因此有人就提出老子要年长于孔子。但是对于这一点,后人有不同的观点。唐代韩愈就指出孔子师事老子的事情是荒诞之言、虚构之事[1],宋代叶适也认为这是战国末期,道家学派的后学所伪托,捏造。清崔述也指出“孔子称述古之贤人及当时卿大夫,《论语》所载详矣。藉令孔子果尝称美老聃至于如是,度其与门弟子必当再四言之,何以《论语》反不载其一言?”[2]他以《论语》中找不到佐证为由,否定这种说法。进入近代,随着“疑古”风潮的兴起,学者对于老子是否要年长与孔子这个问题,也产生了分歧和争论,并且分成了支持派和反对派。以胡适、郭沫若、高亨等人为代表,支持老子要早于孔子,并认为老子应为春秋后期之人。而梁启超、冯友兰、顾颉刚、钱穆等则认为老子要晚于孔子。最后这场争论也是无疾而终,两方各持己见,没有达成一个共识。而胡适也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各种争论都是值得商榷的。帛书《老子》[1]韩愈著,严昌校点:韩愈集·原道[M].长沙:岳麓书社,2000:145-146[2]崔述著,顾额刚编订:崔东壁遗书·洙泗考信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70—27310\n和竹简《老子》的出土,则为老子的生活年代考据提供了更为充实的依据,尽管不能完全的证实和揭开老子其人的真实面目,但也可以据此基本推断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代,略年长与孔子。詹剑峰先生说:“据现存的先秦及两汉的书籍,如《礼记》、《庄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都肯定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而略先于孔子,毫无异说。《史记》为老子立传,其作为权威的史料用以考证依据,虽有‘以疑传疑’之辞,然终肯定老子为隐君子。”[1]他也认为老子生活于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而略早于孔子。此外还有人从老子的姓氏以及名字的考辨以及居处籍贯的考究分析老子的生活年代,也相近的得出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陈成吒还对老子的生卒年进行了考证,得出“老子约长孔子三十岁,生于公元前581年。又因老子以寿考著称,享年当九十有余,或近百”[2]的结论。因此,对于老子其人,我们大致可以说,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生活于春秋中晚期,楚国人,曾任周朝守藏史,因其渊博的知识而著书立说,创立道家学派。二、《老子》其书先秦古籍大多存在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的问题,要读懂或深入研究一本先秦古籍及其思想,必须先了解其作者及其成书的时代背景。《老子》一书也不例外,也存在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的问题,甚至是所有先秦典籍中争议比较大的一本。因此,关于《老子》其书本文需要梳理两个问题,一个是《老子》的作者,一个是《老子》的成书年代。关于《老子》的作者问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老子是不是《老子》的作者,二者是什么关系。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间对于各自的学说,论据都有相互的吸取与融合,但是都没有明确各自学说成书的具体情况,老子与《老子》的关系也一样,在先秦的典籍中我们很难找到相关的记载和说明。最先说明老子与《老子》的关系的还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1]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陈成吒:先秦老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5611\n莫知其所终。”[1]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老子在归隐时,给关尹留下了上下两篇,五千多字的,言说道德之意的著述。汉代学者及史学家,如刘向、刘歆、班固等都继承了司马迁的观点。实际上,司马迁关于老子留下著书的论述存在一定的漏洞,“在春秋晚期,直到老子时代,当时仍为经学王官之世,私人无权著书立说。老子本人坚守该传统,孔子也指其为学的基本特点为‘述而不作’”,因此,司马迁所记老子著书的情况应该是,老子在归隐之时向关尹做了一番关于道德的论述,而关尹将之记载下来,编订成书,流传于后世。[2]老子是否亲自作《老子》,汉代以后出现了不同的观点,韩愈,叶适等认为老子并无著述流传于后世,我们所见到的《老子》当是后人借其名号所伪托。近代梁启超、顾颉刚、郭沫若等人也对《老子》是否为老子所作做了论述,他们认为《老子》中有一部分是老子的著述或者语录、论说,但绝不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老子》五千言,当前流传的《老子》是经过后人不断的增删、修改而完成的,也就是说《老子》的作者不是老子一个人。裘锡圭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老子》应该和《论语》一样,是老子及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3]而尹振环也认为,《老子》的作者有第一与第二的分别,楚简《老子》为老聃所作,帛书、世传本《老子》的作者则是是太史儋。[4]还有许多学者认为《老子》在流传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流失,讹传的现象,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老子》应该是经过了后人的增减、删改后的版本。也有学者持《老子》的作者是老子无疑。高亨说:“《道德经》绝为老聃所作。”[5]詹剑峰也认为《老子》作者当为老子,台湾学者陈鼓应也持此种观点,他说:“《老子》一书为老聃所作”[6]。另一个问题就是《老子》的成书年代。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学界大致分成以下几个观点:成书与春秋末年。张松辉、任继愈、詹剑峰、陈鼓应等学者持此观点。陈鼓应说:“《老子》一书成书年代不至晚于战国初”[7];成书于战[1]司马迁.《史记》[2]陈成吒:先秦老学考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76[3]参见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1[4]参见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楚简与帛书《老子》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47[5]高亨:老子正诂·史记老子传笺证(重订本)[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171[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12\n国早期。张岱年、高明裘锡圭等是代表。张岱年说:“从《老子》一书的内容看,上、下篇当系写定于战国初期”[1]。高明认为“《老子道德经》一书是战国初年的作品。”[2]裘锡圭也认为:“把《老子》形成的年代定在战国早期,还是比较合理的。”[3];梁启超则认为《老子》应该成书于老子末年;顾颉刚则以为,《老子》当出现在《吕氏春秋》之后,《淮南子》之前,即战国末到西汉初年;刘节则说:“老子的五千言,在西汉文景之间才出现”[4]各位学者为自己的观点,做出了充分的论证,但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到了帛书《老子》和竹简《老子》出土后,为我们推断《老子》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更加精确可信的证据。张岱年说:“竹简《老子》已经出现在战国中期,而且这个时候,《老子》肯定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因为只有流行了,人们才能抄录它的一些内容来学习。这说明《老子》在春秋末年已经有了。”[5]总的来说,《老子》的作者是不是老子,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确定《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关于道德之意的论述与言说,是研究老子思想最主要的文本,其成书大致在春秋末至战国初,《老子》最终当是老子及其相关的学派人物共同编写而成。第二节管理哲学及《老子》的管理哲学“管理哲学”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是随着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则更晚,伴随着改革开放,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模式引入中国社会而得到迅速发展。在研究现代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学界除了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管理进行哲学抽象,还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能够与现代管理相契合的思想资源,并试图建立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方法结合的管理哲学体系。管理哲学是人们在对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和理论化过程中,由“管理”自然的走向和进入“哲学”而形成的,“管理哲学”是“管理”与“哲学”的概念复合,是管理学与哲学结合[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7:2[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7:5[3]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0[4]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5]王博:张岱年先生谈荆门郭店竹简《老子》·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413\n的产物。但是,“管理哲学不是管理学和哲学的叠加,也并非简单地从哲学推演到管理学之中的结果,而是管理学与哲学联姻的内生产物。”[1]管理哲学不是管理学和哲学的简单相加与相交,而是人们在研究在对科学管理进行研究和理论建设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哲学抽象意味的学问。因此,在研究和探讨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时候,我们必须先对管理哲学进行比较系统和详尽的探究和考察,对管理哲学做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落实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的学术基础。一、管理哲学释义管理哲学作为一个概念,乃至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而形成的。“管理哲学”最早由西方“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提出。作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和代表,他认为:“科学管理的理论或者说科学管理哲学,虽则刚刚被人们所理解,而管理实践本身却已逐步推进”,“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着某种哲学”[2]。按照泰勒的理解,管理哲学不仅是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科学管理中所包含的某种普遍原则,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是一种能以各种方法运用的哲学观”[3]。而英国学者奥利弗·谢尔登则在其出版的《管理哲学》一书中他宣称:“我们应该创立一种管理哲学,一套原则,一套科学地确定出来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由于它们是实现最终的基础,所以应用它们来指导日常的职业实践。”[4]试图通过“管理哲学”阐明管理实践的规律,总结出一套对管理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明确管理的实践的目的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广泛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乃至科学理论,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在此期间传入中国,并迅速的得到发展,引起广泛的讨论。管理哲学成为国内学者尤其是管理学研究领域学者争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学者们以开放的学术视野和不同的学术视角,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学科领域,对管理哲学进行诸多积极有益的考察和探究。界定管理哲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西方的管理[1]孔冬: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7(1)[2]【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6、88[3]【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7[4]参见【美】克劳德·小乔治著,孙耀君译: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414\n哲学理论,从中国的国情,乃至传统探讨中国的管理哲学,结合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论述企业乃至国家的管理等问题。但是,由于“管理哲学”是一个由“管理”和“哲学”两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复合而成,因而难以准确的对其进行界定。关于管理哲学的概念问题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者们对“管理哲学”作出各自的界定,学界尚未有关于“管理哲学”的统一公认的权威界定。对于管理哲学的理论也因侧重不同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黎红雷从管理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内容方面给出了一个定义,他说:“所谓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人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管理哲学是哲学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管理哲学是管理人的世界观,⋯⋯是一门领域哲学,⋯⋯是元管理学⋯⋯管理哲学的内容既是‘哲学的’又是‘管理的’,当然不是哲学与管理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1]。而张尚仁从管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怎样去管理,这是管理技术问题;为了弄清怎样才能管理好,必须研究和管理直接相关的各个分系统,这是管理学的问题;在研究了各个分系统之后,直接回答‘管理是什么’,这就是管理哲学的问题了”[2]。齐振海认为“管理哲学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而是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3]。台湾学者曾仕强则认为“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经验作反省的活动。”[4]⋯⋯什么是管理哲学?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是我们研究老子管理哲学的学术基础,是本文必须作出回答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试着对“管理哲学”做一番不太成熟的探究、考察和界定,以期其能成为审视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为理解中国的管理哲学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和视野。“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的哲学理解和处理,主要涉及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5]虽然,我们可以对管理哲学做不同的解释,但是,理解管理哲学必须从管理和哲学两个方面入手。从传统意义上看,哲学更多的偏向于形而上的意义,而管理则更多的是以一种形而下的技术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哲学和管[1]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8[2]张尚仁:管理、管理学与管理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63[3]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4]曾仕强:中国管理哲学[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63:30[5]袁闯:管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15\n理二者的内在联系,外在相关等问题,可以从形而上、方法论和实践等层次理解管理哲学。在对管理理论进行形而上的界定和哲学思考的同时,注重突出管理哲学的实践功能,不论我们对管理哲学做何种的理解,在实践意义上总是能够找到理解的一致性。对于管理哲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解读:其一,从形而上层面理解管理哲学,管理哲学更多的是从人的存在、价值、生命等方面考虑管理的问题,体现了管理与哲学的内在联系。管理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对事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形而上层面的管理哲学在人的管理方面的表现就是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强调关注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问题,确保人的本质,在有限的管理中实现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确保人的生命的完成。这不仅是对存在的秩序的一种梳理,更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与尊重。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哲学的层面,以哲学的思维去思考和理解作为一种技艺而存在的管理,并使之在现实、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形而上层面的管理哲学要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注重人本管理,完成对人及其相关因素的哲学管理,不断深化管理哲学。其二,从方法论层面理解管理哲学,即将一般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等实现有效管理的内容上升到方法论层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形成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管理哲学。对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个人、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组织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形成一套能够实现有效管理的科学的方法论,并指导形成系统化的科学管理,真正实现人性化管理。管理哲学是对管理实践活动所包含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了形而上层面管理哲学所倡导的人本管理理念,是对现代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学总结与哲学升华。其三,从实践层面理解管理哲学,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切实的实践活动,而哲学也并不是纯粹形而上的,不是空洞思维,哲学也十分强调实践。作为管理和哲学有机结合的产物,管理哲学也具有实践层面的内涵与意义。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是存在管理哲学的,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就有管理哲学的存在。从实践层面理解管理哲学,体现了哲学与管理之间对等的关系。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往往会认为哲学要高于管理。因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是超越的、终极的,是以超越的思维和反思的方式解释社会现象,诠释整个世界的学问。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就高于一切其他学问,恰恰相反,哲学16\n存在于一切学问中,存在于各门具体的学科当中,与之交叉融合、平等联合。哲学的本质就是反思、对话以及实践。“可以说,哲学自身根本不能自己给自己制造问题。(那些糟糕的哲学已经制造了太多的精神乌托邦而且比社会乌托邦要荒谬得多)。任何一个有价值的哲学问题都是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思想领域所产生的问题,这种问题特别之处在它本来不是一个哲学问题,但由于它不能在实际的领域中被解决,因此转变为一个哲学问题,所以确切地说,所谓‘哲学问题’其实指的是必须在哲学中被解决或者说只能以哲学方式去解决的实际问题。”[1]哲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有用性,即实践性上。另一方面,有些管理者会认为管理就是实实在在的活动,不希望看上去很空洞的哲学的干涉。而实际情况却是,管理哲学会更多的关注管理学、管理科学、管理世界以及实在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管理哲学使得管理与哲学在实践层面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二、《老子》的管理哲学《老子》一书虽然只有区区五千言,但其所包含的思想却是博大精深。而对于《老子》思想的认识,我们一般都认为,《老子》的思想首先是哲学思想,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道德经》,因而也被当做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2]《老子》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首先,是因为其思考的问题是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老子》中的“道”就是万物的本原,而“道法自然”则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其次,《老子》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也是典型的哲学式的反思和批判,具有十分明显的辩证法思维,《老子》用极富辩证思维的言语说明了人与自然、与宇宙、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与当时绝大多数学派相左的“无为”思想。《老子》通过“道”的设定和言说建立了古代中国最早的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及方法论指导。然而,《老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从《老子》中我们还能读出丰富的管理思想,《老子》建立的宇宙本体论哲学,最终还是为了社会的治理和人生的实践。早在汉代就有学者指出“夫阴阳、儒、墨、法、道德,此务为治[1]赵汀阳:哲学怎样才是有用的[J].社会科学战线,1995(1):8[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17\n者也”[1],这句中的“道德”就是指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而“治”就是“治理”,治理也就是管理,不过当时的治理(管理)多是指国家的治理(管理)。近代学者徐复观先生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面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2]可见《老子》的哲学思想还是为人的自我管理和实现服务的,它只是为人的存在于生命价值寻求了一个安顿根源。陈鼓应先生则明确指出,老子的思想由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一是以道和德为主干,以自然主义哲学为灵魂的理论系统;一是在自然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3]。因此,《老子》的思想就融合哲学思想和管理思想,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而密切的联系。虽然我们讲《老子》的思想最终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人生和社会国家的管理,但是其讨论人生和社会管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视角、言说方式等都是哲学的。《老子》从哲学的角度探究了社会管理和人的管理的本质属性,在管理活动中所需要遵守的方法论原则,以及管理实践中的当然与应然的管理行为。《老子》的管理思想不是现代的科学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思想建立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因而我们可以说《老子》的管理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管理的哲学智慧,也就是管理哲学思想。从《老子》的内容看,《老子》是在形而上学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讨论管理的问题,是对当时现实的社会管理和人的管理所作的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和批判。其建立以“道”为宇宙本体的哲学体系,也是期望在这个宇宙论哲学体系中为人的管理和社会的管理提供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方向和解决之道。《老子》对社会管理和人的管理问题思考就是对管理的哲学层面的思考,所以本文以“《老子》管理哲学研究”为题展开探讨。具体来说,本文所讨论的《老子》管理哲学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二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既然称之为[1]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8[3]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8\n哲学,那么他就一定有其形上基础,能够为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哲学观,使我们能从总体上对之进行有效的把握。《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实际上就是其哲学的本体——“道”。《老子》通过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管理和人的管理现状的反思和批判,突破了三代之际的“天命观”,提出了“自然天道观”,建立了以自然之“道”为本体的管理哲学体系。“道”的本质是自然的,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人性本于产生万物“道”,《老子》也将人看做是与道、天、地具有同等地位的域中四大,故而人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形而上的意味,道法自然,故而人性也是自然。所以,文章从“道法自然”和“人性自然”两个角度来解读《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道”的形上基础为《老子》的管理哲学提供整体把握的根本原则,那么这个根本原则的具体下落还需要借助相应的方法论,所以文章以“无为而无不为”为《老子》管理哲学方法论总则,以“无为而治”为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原则,以“顺人之性”为人的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具体论述《老子》管理哲学向具体的管理实践的下落和对管理活动的指导。进而期许通过《老子》管理哲学探讨,为现代的社会组织管理和人的管理提供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参考和借鉴。19\n第二章《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管理哲学是哲学与管理学的有机结合,管理哲学具有其自身的形上基础。从形而上的层面来理解《老子》的管理哲学,就需要探讨《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众所周知,“道”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老子建立了以“道”为本体的哲学体系。《老子》的管理哲学也是建立在以“道”为本体的基础上,可以说,具有形而上意义的“道”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老子把“道”作为其管理哲学的形上依据,也为人类社会的治理,为现代的组织管理等提供了思考、行事的依据和工具。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事的管理与物的管理,《老子》“道”论所言之“道”内涵丰富,具体又可分为常道、天道、人道等。黑格尔也在《哲学史讲演录》对《老子》所言之“道”做了归纳总结,他认为,老子之“道”包含了“天之道或天的理性”,“地之道或地物质的理性”,“人之道或人的理性”三种内涵[1]。无论是常道、天道、人道,还是其他的道,都包含了特殊的规律和不同的本质内涵,这些都是“道”成为《老子》管理哲学形上依据和基础的原因。第一节道法自然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道”是万物的本原,“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又是超越万物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2],《老子》所言的“道”并非是形下之具体存在物,不论其性质还是内容都不容易为世俗之知识和名相所描述或划定。《老子》中的“道”不是一个实际的存在物,而是一个预设的存在。“‘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通通托付给所谓‘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3]。通观整个《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和描述有许多,总结起来无非表明了:“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万物的[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6[2]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下文所引《老子》文本皆来源于此版本。[3]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820\n本原;是事物发展运行的本质和规律;还是人类社会中人应该遵循的社会规范,是人生的价值准则。陈鼓应先生也认为“道”的含义,“一是宇宙本源、万物始基之‘道’,二是万物存在之根据之‘道’,三是万物归宿之‘道’。”[1]不管“道”是宇宙的本原,还是万物存在的根据,亦或是万物的归宿,都表明了“道”的形而上性质。《老子》之“道”的形上意义是在宇宙本体论的层面而言的,老子把“道”设定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起源与万物运行的规律。世间万事万物由“道”而生,其存在与发展运行也必须依照“道”的要求,人也是万物之一,人的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也应该遵循“道”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道”是对万事万物的统一性的表述,“道是关于一切存在的统一性的概念,是关于贯串在宇宙、世界、社会、人生中的总根源和总根据的一种解释”[2],所以《老子》所论之“道”,即老子的“道”论是其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是人类社会中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事的管理的最根本的依据。关于“道”,《老子》有言:“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道”是真实存在的本体,正因其本体之地位,从现象界对之实行观察与描述,便形成了渺远而幽深的印象,对其难以发现和把握。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第十四章》),从形下之视角上便不能见其首,亦不可随其后,只能大致的把握和体验它的存在。但这却不能代表它存在的虚妄性,作为万物之生成本源,其必然具有实存性,是“不可致诘”的,因为“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事事物物发生的起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作为形下世界的生成之源,其本身是自足而永恒的,具体之物存在生灭消息的循环,但其本源之“道”却不随着这种运动变化而消散,而始终保持独立不改,运作不息的特性。“道”难以把握,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声音和颜色,也[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3[2]刘笑敢:老子之道: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解释·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85-9021\n没有具体的命名,只能勉强的称之为“道”。“道”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其难以把握在于它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性,“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道”先天地生,是具体之人与物产生的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人与万物的产生都是“道”运动变化的结果,“道”通过不停地运动、变化与发展生成世间万物。虽然“道”生成形下世界中的人与物,但是没有对世间万物施行宰制,而是任其顺任自然之“道”,实现自身的自主与自在。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道”只生养万物而从不成为万物的主宰,不干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让万事万物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变化发展。这就是《老子》中所谓“道法自然”的精义所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人和万事万物皆“法自然”,人和物都是自己而然,自己成就自身,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扰,也不干扰或侵犯其他事物的运行与发展。“道法自然”不仅是对“道”不干涉、不主宰万事万物的发展的最佳总结,还表明了“道”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原则。对于“道法自然”,王弼解释:“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1]进一步表明了“道”的运动变化原则是“自然”,“道不违自然”不是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自然”,“自然”不是高于“道”的一个实体,而是“道”本来的存在运行状态——自然而然,“道性自然,无所法也”[2]。进而万事万物的存在运行状态也与“道”一样而“自然”。“自然”不仅是“道”的属性,同样也是万事万物的属性。“道”的运动变化遵循“自然”的原则,以“自然”为法,遵循自身的本性而发展。而世间万物因循“道”,故而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自然”的原则,因循自身的本性而发展,自然而然。“自然”不是实存的实体,而是“一种正常、稳恒、优化、动态平衡的态势”[3]。“道”即“自然”,“道法自然”所表现的“道”的自然性是《老子》管理哲学形上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1]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3[3]耿明峰:《老子》权变管理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3222\n它给我们日常生活中个人、事物、组织的管理提供一个了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不仅是“道”与万事万物存在的必然性与实然性,也是“道”与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应当遵守的应然性原则。它指示着管理哲学中一些最根本的原则,如:自然的、非人为的原则;不过分人为干预、自由发展的原则;不勉强、不强制、有限的约束原则等。这才是促进人、事物、组织实现有效发展的当然之原则。“道法自然”的原则,不仅能够保证管理过程中人、事物、组织的不受伤害与阻碍,还能给处于既定的管理体系中的人、事物、组织带来积极的发展意义。第二节人性自然《老子》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是宇宙中的四大之一,可见他对人的重视,肯定了人的本体价值。而现代管理中也十分注重人的管理,因而《老子》管理哲学中也应是十分重视对人的管理的问题,“道法自然”作为《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原则,作为宇宙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老子想尔注》云:“自然者,与道同号⋯⋯令更想法,皆共法道也。天地广大,常法道以生;况人,可不敬道乎?”人应该敬道,遵循“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是人们行为规范,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故人应照自然法则以行,⋯⋯故老子常举天道以明人事,⋯⋯天之道是人所必行之道。老子哲学是以自然为宗,而必验之于人事,以人事为主,则必取法乎自然”[1]。老子与孔子同样处于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代,其思想并不是如其语言那般虚无缥缈,从《老子》中我们同样可以读出老子也具有非常浓厚的现实人文情怀。老子对“道”的论证与阐释,最终目的同样在于为现实之人生与社会提供价值体系的支撑。在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此管理哲学中必须讨论人的问题,《老子》的管理哲学也不例外,对人的管理问题、对人的管理方式方法等做了思考,并给出了一定解答。人的管理涉及人的存在、价值、生命等问题,人的管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要实现人的存在及人生的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完成人的生命。而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就是我们实现[1]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7-39823\n人的管理、人生的管理、人的生命的管理的基础。对人性的假设不同,我们对人及其生命的管理就会不同,而最终实行的管理方式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典型的就是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以教化和引导为人及其人生的主要方式;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就会用严刑峻法来管理人,通过外在强制性措施使人按照法律行事。人性问题是人生论的根本性问题,因而才能成为人及其人生管理的形上基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生论与宇宙论是统一的,所以人性论也是与宇宙论统一的。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和人生论是不分别而论的,“中国哲人的文章与谈论,常常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又,“中国的哲学中的人生论,⋯⋯可析为四个部分,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及人生关系论”[1]。《老子》中的人性论也是与其宇宙论统一的,虽然我们在《老子》文本中看不到一个“性”字,但是这并不表明老子就不关注人性的问题。事实上,老子也有关于人性问题思考论述,我们可以从其以“道”为本体的宇宙本体论中窥探出其人性论观点。徐复观先生也说:“在现行老子一书中,如后所述,有实质的人性论”[2]。如他对“道”、“德”、“婴儿”、“赤子”,“朴”等的论述就包含了人性论的观点。《老子》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点出了人的起源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宇宙论问题论及人性论的问题,从而得出了人性自然为人之本质的观点。《老子》没有对人性做善恶的区分,在《老子》中没有关于人性论的十分具体的论述,老子认为人性是自然的,人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一员,因而人也是“法自然”的。人性以“道”为本源,人性来源于天道,人性也和天道一样是“自然”的。老子认为人性自然,表明了“自然”既是人生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人是宇宙中最自然的一份,因而人的一生所追求的价值及意义也要以“自然”为准则,人的终极存在意义亦是以“自然”为依据,因而人及人生的管理也必须以“人性自然”为基本准则。“人性自然”为《老子》的管理哲学在宇宙论的层面找到了人的存在、价值及生命的终极意义,即“道”。[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65[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924\n“道”即是宇宙的自然本体,也是人生存在的依据与价值本体。《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人是万物之一,故而人是“道”运行的产物。而人性以人为载体,伴随人的产生而产生,故而“道”也是人性的来源,“道”规定了人的内在本质,即人的内在规定性。这个内在规定性表现出来就是“德”,“道”是形而上的,而“德”则是形而上的“道”在形而下的人身上的表现。“老子由道与德以说明宇宙万物创生的过程;道与德是万物的根源,当然也是人的根源。因此,他对于道与德的规定,亦即是他对人性的规定”[1],“道生之,德蓄之”(《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的就是此意。人性由道而生,以德而成,“德是道之一体”[2],道与德在人性上得到了统一。我们不妨可以说德法道,道法自然,因而从这个角度看,《老子》使得人性有了最根源性依据——自然。虽然《老子》持人性自然的观点,不对人性做十分明确具体的善恶区分,但是这不表明《老子》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老子认为人有追求欲望的趋向,人性中存在私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就是对人所追求的物欲和私欲的一种劝诫。“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有欲、有私、贪财货的,特别受不得外界物质享受如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和难得之货的刺激,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争斗都源于此。”[3]这些都是我们认为的人性的恶的一面,明显是人的欲望的过分扩张,并不符合“自然”的原则,与人性自然是冲突的,不利于人的管理。此外,老子还指出了人的主观意愿的过分张扬,也容易导致自然人性的异化,从而背离人性之自然。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人为的对人性所做的善恶的规定进而制定的社会规范恰恰是社会混乱的来源。人的本性应该是源于道之自然,而不是人为的规定是善或恶。善与恶不过是人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人身上的外在规定性,与自然之人性相背离。张岱年先生也说:“道家不承认仁义是人性,亦不承认情欲是人性,而认为仁义情欲都是伤性的。”[4]《老子》[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6[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1[3]潘承烈、虞祖尧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425\n又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第三十八章》)不德才是有德,而不失德却是无德,则明显的表现了《老子》所持的人性自然的观点。进而,老子强调要去除善恶、仁义、孝慈等外在规定性对自然人性的侵扰。提出回归人性最质朴的状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只有自然之道才是保证人性的自然本质。又,“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十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婴儿”、“赤子”是人的最自然的状态,此时的人是最纯真的、最质朴的、最接近“道”的,其时人所保持也就是自然的本性。老子提出“见素抱朴”,要求人保持“愚人之心”,始终坚守自然之道,以此保持人性之自然,而不受外界的干扰。《老子》的人性自然论要求在管理活动充分尊重人的本性,遵循人及人生发展的自然性,给人以最大的自由,使人自在的发展,以最有效的实现自我生命的完成。“人性自然”是《老子》管理哲学形上基础另一个重要方面,为其管理哲学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管理活动提供了人性论的基础,同“道法自然”一起构成了《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26\n第三章《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管理是一种十分注重实践的人类社会活动,管理哲学也与实践不可分离,任何的管理哲学理论最终都是要为现实的管理活动提供一种方法论的指导。《老子》的管理哲学以“道”论为其形上基础,遵循“道法自然”和“人性自然”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实现和落实则需要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便是本章所需要讨论的问题——《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老子》以“道”为其宇宙论之本体,建立起哲学体系,他认为人性自然,在管理中要求人们遵循“自然”的原则。在管理哲学中,这个“自然”的原则不仅是对管理者而言,也是对被管理者而言的。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要遵循“自然”去管理组织、人以及事物,要顺人、物之自然,让其自由、自在的发展,不能过分的强制和约束。而作为被管理者(这里主要指人),在一个管理组织中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因循自身的自然之本性,在组织管理环境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自我的人生追求。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自然”与“无为”是一体的,“道法自然”,“道”的存在状态和本质属性就是“自然”,而“自然”的实现就于“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就说明了“无为”与“道”是一体的,“无为”是形上之“道”在形下之世界的落实方法。“无为”与“自然”一体表现在“‘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1],在管理中如果能够实现“无为”,那么就是符合“自然”的、符合“道”的了。人类的管理活动本身是一种有为的活动,但是《老子》的管理哲学却要求无为,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冲突的命题,有为的活动如何通过无为去实现。如果在具体的管理活动追求无为,那组织管理的目标如何实现?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无为”。英国学者葛瑞汉说:“达到目的的途径恰是停止对它的有目的的追求,这个悖论最为鲜明地体现在对‘无为’的诉求上。”[2]对“无[1]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89[2]【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927\n为”的诉求和理解,成了我们如何理解和实现管理目标——有为的关键。“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为”强调和追求的不是不为,“无为”是一种“为”的方式方法,也是“为”的目标,它是一种限制性的“为”,是一种在既定范围内的有限的作为,所以老子才会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很明显也是“有为”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管理哲学所追求得最高境界。在《老子》管理哲学中,作为管理者,不论是管理“他者”,还是管理“自我”,“无为”的管理方法所言的管理的最高境界便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第十七章》)管理不是凸显管理者或者管理组织的存在,而是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为了人的自我实现,因此“不知有之”便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这个“不知”不仅指不知管理者,还指不知管理活动。对于管理者而言就是不能通过各种过度主观的管理手段和活动让人厌恶自己的存在,而是要使被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而人的自我管理,同样是这样的,自我的管理是为了自我的实现,但不是为了凸显自己。孔子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有类似的意思。而庄子则将之总结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个“无为”的方法论原则要求在对组织管理中遵循“无为而治”,在对人的管理中注重“顺人之性”,在对物的管理中坚持“重物之本”,这几个原则共同构成了《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原则。《老子》的“无为”的管理哲学方法论原则“包含了认识论上的‘知’与方法论上的‘行’两个方面,是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其中,‘无’是‘为’的前提和基础,‘为’是‘无’的具体落实”。[1]只有与认识论结合起来的“无为”的方法论原则,才能更好的实现《老子》管理哲学中所言的“无不为”的最高境界。第一节无为而治与当时绝大多数学者和学派一样,《老子》以“道”为宇宙论之根本,亦是想从宇宙之生成变化中窥探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人生的实践。《老子》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怀与人生的实践。《老子》提出“无为”[1]王希坤:论老子“治理之道”——以管理哲学为视阈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3428\n的管理哲学方法总则,首先便是要实现对社会管理的指导。老子所处的时代是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时代。作为实际管理者的各国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增强国力,扩大领土的私欲,对内实行严刑峻法,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对外则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整个社会在人的主观意识和私欲的不断扩张下,变得一片混乱。在此背景下《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社会治理方法和原则。要求各国的管理者尊重人民的自然本性与国家的发展的自然规律,减少名物制度的制定与统治策略,减少对民众的苛捐杂税,与民休养生息,让民众依循“道法自然”的原则,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的发展。在《老子》看来“无为而治”,实现自然状态的发展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方式,也是社会及组织管理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道生万物,人类社会的产生也根源于“道”,“道”的运行规律就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因此,人类社会的管理是与“道”相一致的,作为社会的管理者的各国统治阶层也必须遵从“无为而治”的方法原则,以“无为”治理国家。《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为”是“有为”,有为就有一定的具体的行为动作,这些行为方式一般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过度扩张,是人刻意而为之的行为结果;它包含了人的主观意志与价值取向。这些主观意志和价值取向,会进一步的激发人类更深层次的“有为”。老子提出“无为”不是对“有为”否定,而是在对“有为”及其结果的反思之后提出的一种限定“有为”的方法。“无为而治”是指一种事实的治理,是不带人的主观意志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治理,它是不妄为,不强为,不私为,且合于自然的,合乎“道”的本质规律的一种为。《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首先就是要“无事”。《老子》言:“为无为,事无事”,(《老子·第六十四章》)无为便是无事,管理者要做到不大兴其事,减少制度,保持制度的稳定性,顺从被管理者本性,顺其自然发展,使其保持最大程度的自我本性,实现其自我管理。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在社会或者组织的管理中,最高明的管理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靠外在的制度和仪式去实现管理,凸显作为管理者的自我地位,作为一个社会或者组织的管理者,要像“道”一样,不能以主宰的身份存在,主宰社会或者组织内部的人和物,不歌功颂德,将组织发展的29\n功能占为己有,恃功傲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第二十二章》),只有管理者不自我夸耀,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居功自傲,组织内部的人心才不会离散,组织管理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第二十四章》)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这一句虽然明确是对国家社会的管理者侯王提出来的,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中的组织管理。不管是国家社会的管理,还是一个组织的管理都必须按照自然之“道”的法则,顺其自然,减少干涉,让国家、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和事物能够按照自我本性自我发展。只要管理者能够做到以无为去为,以无事为事,按照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不违背其自然本性去为,去行事,则能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的状态。“无为”作为一种有限制的“为”,在管理中并不是放任自然的毫不管理。所以,在具体管理行为中如何去限制自己行为,以达到自然无为,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能够善为,能够根据组织管理的性质把握好那个“为”的度,既不违背组织内部人和事物的本性,又能够使其自然本性充分的与组织管理的目标自然的融合。把握好“为”的度,在于充分认识自我之本性,把握组织成员自然本性,充分尊重组织发展的自然规律。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1]。“善为”就是不逆事物之自然天性,不勉强行事,顺应自然之情势而为。“善为”实际上就是“善为道”,《老子》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第六十五章》)这与儒家提出的“明明德”的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不同,但《老子》这里讲的“愚之”并不是要使民众愚笨,而是要控制民众智识的过度发挥,使之回归于质朴的状态,保持自然的“愚人之心”。真正的善为者是像道一样“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惮然而善谋”。(《老子·第七十三章》)不与人争却往往能取胜,不过多言却能很好的做出回应⋯⋯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去管理,不执著于非要做出什么,不能做的就[1]【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8030\n不做,否则将会失败。《老子》言“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第二十九章》勉强的、执着于得到某物或者达到某种目标,往往得到的结果都是失败。因为管理之事就像做小鱼一样,不能过多的翻动,在做小鱼的过程中如果频繁的翻动则小鱼便无法保持完整的形状而变成一堆渣滓,这就是老子的在社会管理中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的原则。引申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要顺应组织内部成员的自然本性,保持其自然之态,按照组织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不为而善为。第二节顺人之性人是管理的核心,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是管理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如何实现人的管理是管理哲学方法论问题的重中之重。《老子》的管理哲学方法论从社会、国家的管理方法讲起,最终要得到最好的落实和实现还是需要实现人的管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老子》管理哲学方法论中关于人的管理的方法做出交代和讨论。《老子》的管理哲学讲求“道法自然”,以“无为而无不为”为其方法论总则,实现人性之自然。人性的本质是自然,保持和实现人的本性的自然状态是《老子》管理哲学对人的管理的最终目的和追求,所以《老子》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对人的管理最终要达致的,乃至要完成的管理目标便是使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而认为事情的完成与成功是自然而然、自己而然,而非管理的作用。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状态不仅表明了人的自然本性没有被异化,还表明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同时也使人的自我完成了实现。那么如何做到在管理活动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异化,还能顺利的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从《老子》的文本分析来看就是“顺人之性”,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去“有为”。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人都能保证自己的自然的本性。作为管理者保证人的自然本性不被异化破坏,就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后之。是以上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31\n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顺人之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不争,不与组织内部的人争,也不与他人争,不与人争则天下都不能与你争。守柔处下,“不敢为天下先”,是使人保持和回归自然本性的主要方法。管理者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像水一样敢于处下,主动的降低姿态,甚至要低于被管理者,如此才能做到海纳百川,使被管理者信服,进而保证组织管理及组织内部的稳定与发展。《老子》以“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第三十九章》)来启示管理者应以被管理者为本,即是顺人之性、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的需求,要充分了解管理对象的需求,不能以先入为主的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标准去管制他人。“要了解、分析和采纳被管理者的心愿及要求。这是实现最佳管理成就的根本要求。”[1]所以《老子》才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在社会国家的管理中,统治者要“以百姓心为心”,要站在百姓的角度与立场去思考问题,只有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的了解百姓的自然本性,也才能以百姓为本,实现保持其自然本性的管理目标。推及到现代的社会组织管理就是要管理者关注管理对象(主要指人)的自然本性与需求,因循其本性实施管理,最终实现保全管理对象的自然本性与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双赢目的。“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自化、自正、自富、自朴都表明了《老子》管理哲学中的顺人之性,充分尊重和发挥个体的自然本性与禀赋的方法论原则。从而达到“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第六十六章》)即在具体的管理实践虽有管理者而人感受不到其压力;虽有管理者在前而人不畏惧也无伤害之心,都乐意接受管理并且顺应组织管理目标的状态。人的管理不仅是对他人的管理,还包括了自我的管理。对他人的管理是对具体的管理者而言,而自我的管理则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而言。在《老子》管理哲学中的人的管理上,我们还可得出每一个个体都要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论原则。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1]赵保佑、高秀昌主编: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832\n这段话中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便表明了老子推崇个人的自我管理的思想,个人的自我管理就是个体的自我修养,而修养的根源还是在于“道”,人持守三宝而修养,才能一步一步的认识和保全自己的本性,最终像“道”一样成为天下之器长,成为自我之主宰。在老子看来,人性本自然,那个体自我修养修的是什么?从《老子》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讲人的自我管理与自我修养所修之物是“德”,是得之于“道”的“德”。因此,《老子》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老子·第五十四章》)“道”规定宇宙万物存在的本质属性,人作为万物之一,可以通过对“德”的修养,自觉的保持秉承于“道”的自然本性,进而达到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自然人性。达到人的自然人性实际上也是回归到人的自然本性,回归到了人的自然本性,也就知道了天下为什么是这样的,“道”、人及世间一切事物为什么是自己而然,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第十六章》)的状态。人通过自我管理回归到了人性的自然状态,自然也就能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实现自我本性,也能够自觉的使自我本性与组织管理目标和组织发展规律相协调。33\n第四章《老子》管理哲学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及价值《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典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老子》产生于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对《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而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还能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管理文化的理解。管理和管理哲学两个概念虽然都是来自于西方,但是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丰富而真实的管理及管理哲学思想,并且有深入的管理实践。《老子》拥有丰富而深刻的管理哲学思想,《老子》管理哲学思想在历史上得到了诸多的实质性的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能够为现实的管理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也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实践的。《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实践,不仅发挥了其本身的功用,也表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当代现实的社会、组织以及人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价值,对我们弘扬中国传统优秀的管理文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节“道法自然”的启示及价值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万千、纷繁复杂,我们每天都处于五彩斑斓、各种不同的诱惑当中,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为了应对社会复杂的变化,人不得不处于各种激烈的竞争当中,我们不停地与人竞争,与人争、与物争、与自然争、与社会争。争斗带来的是人追名逐利的功利之心越来越浓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也越来越功利。现代科学文明发展与各种物欲的诱惑使得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浮华暴躁的环境当中,我们越来越偏离了我们最原初的自然本性。人已经失去了对社会与自我最自然的掌控,“道法自然”则可以为我们稳定社会管理,完善自我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有学者就指出:“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诱惑人离开本真本然本性的过程。功名利禄和种种娱悦享受的诱惑,自古而然,‘误落尘网’在所难免。特别是现代文明,几乎是使人自投‘尘网’。因为在现代,除了古已有之的功名利禄和酒色的诱惑外,34\n还增加了刺激性更强、诱惑性更大的东西,如毒品、感官刺激和享受等,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许多人将至死不悟。由此就不难理会‘道法自然’之重大意义:不正是对于人类本真本然本性的拯救吗?难怪有的学者语重心长的说出:‘上帝死了,道还在!’”[1]“道”是《老子》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道法自然”能够让我们的社会管理和个人管理重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给个体人生寻找到最终的安身立命之所。从管理哲学的角度来说,首先,“道法自然”为我们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终极的管理目的和价值高峰。从形上角度理解管理哲学就是要求我们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中重视人的存在、生命及其价值,而“道法自然”恰恰就从形上本体的角度,要求我们在具体的管理实践重视人的自在存在,注重人的自我生命完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管理者要重视被管理者的自我生命及人生存在价值实现,被管理者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自然本性并始终坚持和秉承这种自然本性,以期最终实现自我生命的完成和人生价值的升华。《老子》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十六章》)中的“归根”、“复命”就是说管理就应该帮助和引导处在组织管理中人和事物能够保持自我的本性,回归到与“道”统一的自然生命的本真状态。天地万物生于“道”,以“道”为运行发展的本源和指导,“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人依循“道”,通过哲学的管理,在“道法自然”原则的指引下,充分认识到自我的自然本性,意识到自我生命的本真状态就是自然状态,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获得自我的自由自在的发展。最终在道的维度上,寻找到生命安放之所,获得内心的安然坦荡,摆脱俗世的喧嚣与浮躁,不被物欲所奴役,回归到最原始生命的自然本真,既不受人强迫,也不干涉他人,能够自己而然的达成人生追求与自然生命的完成。陈鼓应先生就曾说:“我们也可以将‘道’视为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2]。其次,“道法自然”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充分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因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重视事物发展本性,尤其是在社会和组织管理中不[1]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73[2]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8-13935\n以一己之主观意愿主宰整个组织的发展。因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活动要做到尊道贵德,充分尊重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如“道”一般只生养万物而从不成为万物的主宰,不干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确保组织及其内部事物发展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莫之命而常自然”则说明了顺应事物发展本身规律的管理,就是保证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其自然本初的那种发展状态,要认识到“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论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什么不同的发展,最终都是要回归到最本初的自然状态。因而,保证事物发展过程的平稳,始终按照自身内在的发展趋势自然发展,不受外在强力的干扰,成为了现代管理实践中最需要谨慎和注意的地方。因为,外在强力的干涉,很容易促使事物的发展偏离原初的自然发展趋势,进而远离其本性,最终违背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再次,“道法自然”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始终秉持人人平等,不区别对待,充分尊重人性的管理原则。老子把人看成是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域中四大,这本身就是一种平等思想的显现。在一个组织内,管理者只有保证人人平等,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个体主动性,使之能够得到符合道的自然的发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仁”是人的一种情感意志。“不仁”不是说要管理者做一个没有情感意志的人,而是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不能带有个人的私有情感,而在组织管理中产生偏私,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定是一个平等待人,毫不偏私的人。而在管理实践中保证每一个被管理对象的平等也是“道法自然”本质要求,只有平等、无区别的对待每一个被管理对象,才能真正的保证每一个被管理对象自然本性不被破坏,而在组织内获得自由自在的发展空间。一个高明的管理肯定是不随意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和放弃被管理对象管理,而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不偏不倚,不因情感上的亲疏关系而重点培养或刻意打压被管理者的管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二十七章》)一句中的“善救”与“无弃”就是在劝诫管理者36\n在管理实践中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被管理对象。第二节“无为而无不为”的启示及价值“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总则,在现实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组织的管理要实行“无为而治”的原则,而人的管理则要重视顺应人之自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管理哲学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东方管理文化的代表,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智慧。牟宗三先生就说:“道家讲‘无为而治’,这是一个很高的智慧。有人说:‘无为而不治’那你这个无为不是道家的无为。你这个无为是在睡觉。无为而治,这当然是最高的智慧,他背后有很多原理把它支撑起来”。“无为而无不为”的方法论原则,从中国的汉代开始就得到了社会管理者的实践和推崇,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获得了实践的成功,这不仅表明了“无为而无不为”是适用可行的,还是简单而深刻的。“无为”是宇宙本原“道”的根本法则,管理者应该法道而行,实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1],“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的形上原则在管理思想上的体现,是管理哲学向管理学乃至管理实践下落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有为,从“无不为”我们就可以直接得出,《老子》的“无为”是有作为,而不是不作为。而且,《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其“自然无为”思想所要达成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所言“有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老子》所谓的“无为”的“无”是一个限定词,表示有限制的“为”。在管理实践中的要求就是要摒弃人的主观意志去为,要顺应人、事物、组织发展的自然规律,按照他们自然的本性和本来的面目,遵循自然的法则去为。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切忌主观的任意妄为。“无为”是不妄为,不过度的为,有的时候还表示对自然规律以及事物本性一种尊重和敬畏而不敢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管理者的职责不是直接的管理组织及其人和事,而是要辅助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依循天道之自然而不妄为。庄子说:“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也要求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不能因为的人的主观妄为而毁灭了事物发展的自然天道,不因人先入为主的主观意志而破坏了事物的本[1]许抗生:老子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4):337\n真之生命。在现代的社会组织管理中,“无为而无不为”带来的启示,一方面是要求管理者要减少过多的功利性管理目标,坚持处下不争,形成一种无为的超越的管理境界,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执而有所不执。“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奢,去甚,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事物的性质各有不同,发展状态也各有差异,管理者不能过分的执着于某些光鲜的、外在的功绩,不局限于一时,或某个具体事项的成败得失。戒除求大求快、骄傲、奢侈、过分的管理要求。为组织及其内部人和事物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达到老子所说“太上不知有之”,即虽有管理,却让人没有压力,甚至感受不到管理存在的管理状态。“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别人,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1],全力避免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本性的管理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必须坚持处下不争,不与人争名逐利,不以高高在上姿态去实行组织管理。要像江海一般,善处下,善利人而不争,才能成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七章》)管理者在组织内要保持既有的谦虚的态度,敢于“处众人之所恶”,以此赢得组织内部所有被管理对象的尊重和服从。另一方面,“无为而无不为”要求管理者充分了解和把握好不为与有为之间的“度”,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让组织管理目标得以顺利的实现。把握好管理的“度”就是要在管理实践中能够收放自如,能把握组织及其内部的人和事物的整体发展态势,能分清推动组织发展问题的主次,明确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终始、本末和轻重。要善于抓住需要为的重点,抓大放小,不能被小处的问题所迷住。把握好事物自然发展的大方向,制定推动组织发展的大战略,宏观把握、整体协调,始终坚持以自然之“道”为引导,实现自然管理之道。[1]转引自陈久霖:老子与现代企业管理[J].安徽科技,2003(12):5838\n结语通俗的理解,从学科性质上来看,管理哲学是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融合。但是其内涵却不是简单的管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的相加。理解管理哲学必须从管理、管理学和哲学等方面入手,弄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管理哲学,我们可以从形而上、方法论和实践等层面进行理解。哲学最根本的就是对形而上的世界本源的关照,是对人的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探究。而管理的核心也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从形而上层面理解管理哲学必定也是从人的存在,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完成等方面思考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的问题。管理需要运用到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哲学的思考与总结,便是管理哲学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要求及体现。管理具有十分浓厚的实践色彩,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活动,哲学也必须落于实践才能真正展现其价值和意义。从实践层面理解管理哲学,不仅突出了管理哲学的实践功能,还在在实践层面为管理与哲学找到了理解的一致性。本文研究《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也是基于此种理论,从形上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展开论述,凸显《老子》管理哲学的哲学意味和智慧,展现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和《老子》管理哲学的方法论原则为切入点,研究《老子》的管理哲学。既然称之为哲学,那么他就一定有其形上基础,能够为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一种哲学观,使我们能从总体上对之进行有效的把握。《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实际上就是其哲学的本体——“道”。《老子》通过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管理和人的管理现状的反思和批判,突破了三代之际的“天命观”,提出了“自然天道观”,建立了以自然之“道”为本体的管理哲学体系。“道”的本质是自然的,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人性本于产生万物“道”,《老子》也将人看做是与道、天、地具有同等地位的域中四大,故而人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形而上的意味,道法自然,故而人性也是自然。所以,文章从“道法自然”和“人性自然”两个角度来解读《老子》管理哲学的形上基础。“道”的形上基础为《老子》的管理哲学提供整体把握的根本原则,那么这个根本原则的具体下落还需要借助相应的方法论,所以文章以“无为而39\n无不为”为《老子》管理哲学方法论总则,以“无为而治”为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原则,以“顺人之性”为人的管理的主要方法论,具体论述《老子》管理哲学向具体的管理实践的下落和对管理活动的指导。通过《老子》管理哲学探讨,为现代的社会组织管理和人的管理提供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参考和借鉴。40\n参考文献著作:[1]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3]韩愈著,严昌校点:韩愈集·原道[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4]崔述著,顾额刚编订:崔东壁遗书·洙泗考信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5]高亨:老子正诂·史记老子传笺证(重订本)[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6]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0]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1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4]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5]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6]张尚仁:管理、管理学与管理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7]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8]曾仕强:中国管理哲学[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63年[19]袁闯:管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20]詹剑锋: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1]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楚简与帛书《老子》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22]潘承烈、虞祖尧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3]王希坤:论老子“治理之道”——以管理哲学为视阈的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41\n社,2011年[24]赵保佑、高秀昌主编: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25]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2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27][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8][美]克劳德·小乔治著,孙耀君译:管理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29][英]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0][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期刊论文[1]郝亚飞,丁立磊:无为而治——现代社会管理理想之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黄如金:无为之见:中国式管理艺术之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3]周可真:老子“无为”新解——兼论老子的管理思想[J].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4]刘洛汐:老子“无为”管理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5]王希坤: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模式的自组织原理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6]李思霖:老子的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契合[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7]王心娟,綦振法,王学真:老子《道德经》中渗透出的企业管理哲学[J].管子学刊,2011年第3期[8]朱建亮等:传承老子的人本管理理念创新现代社会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9]沈春萍,范赢:“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与现代政府管理[J].科技视界,2014年第26期[10]孔冬:管理哲学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42\n[11]赵汀阳:哲学怎样才是有用的[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12]许抗生:老子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3]陈久霖:老子与现代企业管理[J].安徽科技,2003年第12期学位论文[1]邢文祥: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2]赵建军:老子管理思想论述[D].山东大学,2008年[3]李劲辰:《老子》管理哲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4]孙红:老子管理思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2年[5]王明华:老子管理智慧[D].吉林大学,2010年[6]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7]吕超:老子文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2年[8]龚烨《老子》中的行政管理之道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9]陈成吒:先秦老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10]耿明峰:《老子》权变管理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论文集[1]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2]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辑)[C].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43\n致谢作为一位重回校园的游子,硕士研究生三年给我的人生注入了新的动力。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又历经三年完成了我的硕士研究生求学。三年间,聆听中国哲学诸位老师的教诲,收益颇丰,而在这里也结识了一批年轻、有理想、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的学友,倍感高兴。在即将离别之际,我写下以下的文字,聊表谢意。感谢我的导师徐仪明教授,向您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敬意。是您不倦的教诲、指导使我顺利的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文章的构思,到开题报告的撰写,到正文的成稿,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给予了诸多的建设性意见。我还要感谢论文开题和答辩时张怀承老师、邓名瑛老师、陈仁仁老师、萧平老师以及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对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各位老师三年来的关怀与指导,在这里我找到了我所寻求的能够使人安宁的精神归宿。学生愚钝,学问上可能没有达到各位老师的期望,但于自己而言,学习中哲的三年却是对人生思考和生命价值最重要的三年,对我以后的人生和工作都有了新的指导,再一次感谢各位老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妻子,三年来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我的父母和儿子,你们的陪伴是我最大的安慰。我还要感谢我的学友们,春浩、强强、彭祥,与你们的交谈与游玩,让我重拾了学生时代才有那份青春与活力,研究生的生活将会是我生命中又一段美好的回忆,感谢你们。哲学的殿堂,我只领略了很小的一角;中国传统的智慧,我也只感受很少的一份,我感谢它们带给我的充实与安定。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我,关心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谢谢!44\n4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