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9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姓名:李学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哲学指导教师:何海涛2011-05\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发扬者,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以仁政为中心的仁和思想。具体来说,表现为家庭、政治和社会三个层面,其中,以五伦为中心的家庭仁和是基础,以王者发扬仁心以行仁政的政治仁和为中心,以教化和爱物为主题的社会仁和是最终归宿。从根本上看,孟子的仁和思想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人天生的禀性是善的,即其所谓“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孟子·告子章句上》)这也是性善论的理论取向和出发点。而性善论的核心就是由“四心”至“四端”之说,这里的“四端”又是“四德”的萌芽。由“四端”达到“四德”需要扩充和培育。另外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还需要保持和修养,否则容易失掉本性,并提出了持养的方法:寡欲、诚意和培养浩然之气。五伦来源于个体本然的血脉亲情,作为先验的善心或者是仁心,可以用来处理家族、宗法内部的人际关系,进而直至社会秩序的构建。这是因为在宗法社会里,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同性即家国同构,家庭是缩小的国家,国家是扩大的家庭,家庭、家族、国家三位一体,血缘是把三者联系起来的天然纽带,等级尊卑次序是其核心内容。国家的稳定依赖家庭的安宁,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国家的安宁。因此,孝悌在家庭稳定中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即如果人人在家里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者,那么宗法社会就稳固了,天下也就稳定太平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人人包括统治者都有一个区别禽兽的天生就有的“不忍人之心”,仁政只不过是君主涵养扩充自己的仁心并将其扩充到政治领域。另外,仁政能否实行主要取决于国君能否“推恩”,而仁政的主要内容是保民、养民和教民。孟子的社会仁和是以个体的性善为起点,分为教化与爱物两个层次,通过“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途径,促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仁爱万物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孟子仁和思想就是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注重以孝悌为根基的人伦道I\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德(即五常)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呈现出养心—修身—仁政—教化—人和的逻辑结构,反映出儒家内圣外王、家国天下一气打通的理论特点。孟子仁和哲学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其局限性,要辩证地看待。我们既要看到家庭仁和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政治仁和注重对民本的关注,社会仁和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看到家庭仁和对个性的束缚,政治仁和的空想性,社会仁和的朴素性。关键词:仁和;性善;仁政;教化II\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sthesuccessoranddeveloperofthesophisticationofcustomandsacrificeandspiritofZhoudynasty,Mencius,livinginthespringandautumnandwarringstatesperiod,advocatedafilialpietyasthestartingpointforthereconstructionofaharmonioussociety.Throughrulebymoralityandeducation,hewantedtobuildthisbenevolentsocietywithpriorityinrank,protectionofpeople’slivelihoodandprosperousmorality.ThebenevolencephilosophyofMenciuscanbedividedintothreelevels:familyharmony,politicalharmonyandthecore,socialharmony.Allofthemarebasedonthegoodnessofhumannature.Menciusbelievedthathumanbeingswereborngood.Hesaid:"WhenIsayhumanbeingsareinherentlygood,Iamtalkingabouttheirmostfundamentalemotionalqualities.Ifsomeonedoesevil,itisnotthefaultoftheirnaturalendowment.”That’salsowherehistheorycamefrom.Thecoreofthegoodnessofhumannatureistheprocessfrom"fourhearts"to“foursenses".Here"fourbasicsenses"referstotheoriginsof"fourvirtues".Onlybyfosteringandexpandingself-cultivationcanpeoplereachthisgoal.AsMenciussaidthathumanbeingsneedtomaintainanddeveloptheirnaturegoodness,ortheywilllosetheirgoodnesseasily.Healsomentionedthewaystopreservepeople’sgoodness:thefirstoneistolessenone’sdesires,asMenciussaid“Forcultivatingthemind,thereisnothingbetterthantolessendesire.Secondly,alwaysbetruthful.Beingitselfisthewayofnature;seekingthewayofnatureiswhatmanissetfor.Menciussaid,IfIreflectonmyselfandfindthatIamsincere,shouldn'tIbeoverjoyed?Thelastoneisnourishingone’svastch'i.AccordingtoMencius,thevastch’iissomethingthatisproducedbyaccumulatingRightness.Withitonecanecomeatruegreatmanwhomnomoneyandrankcanconfuse,nopovertyandhardshipcanshake,andnopowerandforcecansuffocate.HealsopointedoutthatFoundationoftheworldiscountries,foundationofcountryisfamilies,andfoundationoffamilyisoneself.InMencius'sview,filialpietyoriginatesfromone'sverynaturalbloodbond.Kindnessorbenevolence,asahumannature,canbemadeuseoftohandl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withinthepatriarchalfamily,andthentodirecttheconstructionofpoliticalandsocialorder.ThisisbecauseinthepatriarchalIII\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society,family,clanandcountryhavemuchincommoninorganizationalstructure,thatis,afamilyisasmallcommunity,acountryisalargeone,andtheytwoarecombinedwithclanbythenaturalbond----bloodrelationshiptoformaunitedwhole,inwhichthecorecontentishierarchalorder.Acountry'sstabilitydependsonthepeaceofitsfamilies,therefore,filialpietyisofvitalimportanceinnationalstability.AsMenciussaidinhisarticleLiLou,“acountrycanenjoypeaceaslongaseverypersonloveshisparentsandrespectshiselders.”Menciussaid:“Allpeoplehaveaheartwhichcannotstandtoseethesufferingofothers.Theancientkingshadthisheartwhichcouldnotstandtoseethesufferingofothers,and,withthis,operatedagovernmentwhichcouldnotstandtoseethesufferingofthepeople.If,inthisstateofmind,youranagovernmentwhichcouldnotendurepeople'ssuffering,youcouldgoverntherealmasifyouwereturningitinthepalmofyourhand.”“Mencius•GongsunChou”)Everyone,includingtheruler,hasaheartwhichcannotstandtoseethesufferingofothers.Itisthiskindofheartthatdistinguisheshumanbeingsfromanimals.Thepolicyofbenevolenceissimplytheexpansionoftheruler’smercyfromlifetopolitics.Itismainlyabouthowtoprotect,preserveandeducatepeople.Besides,whetherthepolicyofbenevolencecancomeintoforcedependsontheextendingaffectionfromtheruler.Menciusbasedhisideaofsocialbenevolenceandharmonyonindividual’sgoodnature.Theideahastwolevels,enlightenmentandlovetonature,whichhelpstobuildharmoniousrelationbetweenpeople,andtherelationbetweenhumanandnaturethroughthemeansof“beingclosetoenlightenthepeople,thenlovethenature”(ChinHsin(partone)).Therefore,Mencius’sthoughtofbenevolenceandharmonyisbasedonthetheoryofthegoodnessofhumannature,payingattentionontheeffectoffilialpiety,whichistheessenceofmorality.Amongallthetraitsofmorality,filialpietyisthemostimportantone.Itreflectsthelogicpatternofmood,morality,benevolence,enlightenment,harmony,whichrevealsthecharacterofConfuciantheorythatcollectthefamilyandstate.Keyword:Benevolencethegoodnessofhumannature,thepolicyofbenevolenceeducateIV\n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一)问题的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思维,而和谐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基础的支撑。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切实推进以收入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准则,在道德层面上要着眼于民众‘公共精神’的培养、公共情怀的培育、公共责任意识的养成,1以及民众普遍的‘公共人格’的建立”。据此,我们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为贵”是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作为“亚圣”,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国家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人和”。在他看来,实现“人和”要靠包括国君在内的所有人都能充分涵养扩充他与生俱来的仁心,因而孟子的“人和”理想可以概括为“仁和”,即“以仁求和”。实际上是以“不忍人之心”作为起点,通过推恩的原则,实现家庭和谐、政治和谐和社会和谐。“仁和”的思想特征首先是同源性,孟子所构建的家庭和谐、政治和谐和社会和谐都是以其性善论为源泉。其次是发散性,孟子的仁和思想包括家庭和谐、政治和谐和社会和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由小到大,呈发散性。孟子的“仁和”思想是一个多层次的丰富体系,这对于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二)选题的意义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根据来分析和阐发他的“仁和”思想,力图揭示出孟1徐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载《贵州日报》2006年12月7日。1\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子“仁和”思想的内容、层次、特点与局限,阐明孟子“仁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理论贡献,以深化孟子哲学的研究。同时,还将结合和谐社会理论来深入剖析孟子“仁和”思想的意义与限制,以扩大孟子哲学研究的视野,阐发孟子哲学的当代意义。建设和谐社会,不仅要靠民主法治,也要靠仁爱道德;不仅要讲社会和谐,还要保障民生,促进家庭和睦,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因此,深入发掘孟子“仁和”思想中的合理价值,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二、文献综述本文文献检索范围主要是:中国知网,维普电子期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输入主题词“孟子”,共检索1848篇文章,输入主题词“孟子孝悌”共检索87篇文献,输入主题词“孟子仁政”共检索64篇文章。输入主题词“孟子天人”共有67篇文章。对于孟子的思想研究,一直以来是先秦思想研究的重点,论著论文可谓浩于烟海,学界就其思想争论也从未停止。随着考古资料不断发掘和专家学者研究的深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孟子思想研究进入了的蓬勃发展时期,尤其是引入了现代政治学的分析方法并且注意与当今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接,孟子思想研究呈现系统化,多元化、本体化,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纷纷出炉。下面就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孟子的“人性论”思想孟子的人性论思想是其全部思想的基石,很多学者很重视对孟子思想架构的源头进行研究。对其人性论研究不外乎从“性”与“心”和“性”与“情”等方面进行。从人区别于动物于“心”出发,进而揭示“心”内化仁、义、礼、智“四端”,从四端之心再引出“性”的概念。因而孟子强调“存心养性”的内圣的功夫。关于“性”与“情”的关系,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就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第2-3简)。郭卫华以“情”论“性”,确定了“情”在孟子人性论中的本体地位。祁斌斌从逻辑的角度对孟子人性论进行阐发。我在本论中,结合“性”与“心”和“性”与“情”,引出孟子仁和思想的人性论基础和2\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逻辑。(二)孟子的“仁政”思想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研究,部分学者从仁政实现的机制与模式来研究,出现了霍艳霞的机制说:经济实施机制,政治实施机制和教育实施机制;张时龙的模式说,即等级模式,仁爱模式,监督模式,无敌模式。有些学者从仁政与革命的角度来阐发,蔡方鹿指出,蒙文通明确提出过革命学说来源于孟子,万光军还从孟子的“独夫与民贼、贼仁与贼义”中分析,指出孟子对革命的发生作出贡献。还有的从仁政和道德人格的关系中来研究,如张之锋就仁政与道统作了深入分析。还有的把近现代政治学的原理引入到孟子仁政思想研究,增进读者对其深入理解。(三)孟子“民主”与“民本”思想关于孟子尊重、重视民意,重视民众的力量的思想,一部分学者从孟子的阶级出身来分析,认为只能是民本思想,不是民主思想,因为孟子的出发点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如陈德述在《论孟子民本主义思想》中指出,孟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为为民置产,轻徭薄赋,富而教之。他在结论中说,民主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另外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它只不过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御民之策,因而不是民主思想。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孟子重视民众力量属于民主思想的的范畴。如杜建民在《论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与仁政学说的本质》和兰华在《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中都认为孟子思想属于民主范畴。(四)孟子德治与法治思想孟子治国思想是法治还是德治,学界存在着一系列的争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孟子重“人治”但不否认法治的作用,主张减轻刑罚,君臣君民各守其礼,靠人性善的内在约束力和外在的感召力而维持行为的规矩。一部分学者认为,孟子的国家治理思想是德治,如张平的《论孟子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等。与大部分学者不同,王德裕在《再论孟子》一文中认为,孟子是主张法治的。孟子认为法治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即使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只要实行法治,就可以兴盛起来。另外孟子有王法不曲、不阿私亲的倾向。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孟子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要治理好国家,3\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二者都不可偏废。综上所述:学界对孟子人性论思想、民主与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德治与法治思想等方面都进行的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对孟子和谐思想的深层理论分析和挖掘还不够充分,对孟子和谐思想的研究还有许多补充与挖掘之必要,本文就是以此作为突破口,从哲学和学理的角度,以“仁心求仁和”,来揭示孟子“仁和”哲学的内容、层次、特点,意义及局限。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一)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立足于先秦儒学的发展历程与根本精神来理解和评析孟子的仁和哲学,指明孟子的贡献与地位;2.矛盾分析方法。和谐不是否认矛盾,而是缓和与调节矛盾,将之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来分析孟子的仁和思想;3.阶级分析法。指出孟子“仁和”哲学的最大缺陷在于试图通过统治者的仁爱道德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具有较大的空想性;4.历史分析法,本文认为孟子的仁和哲学虽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历史上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民生、缓和专制毒素的作用。(二)创新之处本文主要力图在研究角度和内容上有所创新:1.角度上创新。本文不仅从哲学的角度来评述孟子仁和思想的同源性(性善论)和层次的发散性(个体的性善——家庭仁和——政治仁和——社会仁和),而且运用哲学的方法来评价孟子仁和哲学的意义与局限;2.内容上的创新。结合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建设实践,对孟子仁和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评价,认为孟子的仁和哲学代表了儒家在君主专制时代的社会理想,具有朴素性和理想性的特征;与此同时,论文还有意突出了孟子人与自然相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4\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五伦:家庭仁和孔孟生活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孔子面对当时社会无礼无度的现实,他提出仁的思想,并把恢复周礼作为自己毕生的历史使命,希望人人都能各安其位、各履其责,实际上就是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周代的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尊尊和亲亲,正是以此为历史渊源,孔子把孝悌理解为整个家庭-社会秩序的伦理基础。在孔子看来,个人如果能在家庭里讲孝悌,那么在政治上就不会犯上作乱。孟子家庭仁和思想是以孝悌为根本,是在继承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他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五伦”,并提出了相应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然后通过推恩的原则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五伦推及整个社会,实现社会仁和。这就是孟子信奉的由个体的性善或仁心达到家庭的仁和,再到政治仁和,从而实现王道的轨迹,也是中国古代圣贤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中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孟子认为,只有家庭成员之间恪守各自相应的规范,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才能实现家庭的仁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孟子家庭仁和思想。一、父慈子孝(一)孟子的“父慈”观《礼记·大学》曰:“为人父,止于慈。”那么何为“慈”呢?《说文》曰:“慈,爱也,从心。兹声。”《汉语大词典》谓“上爱下,父母爱子女”。所以,“慈”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孟子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育,主要是从物质生活方面供养子女,让他们在生理方面得到健康成长;二是教育,主要是从道德、智能方面培养子女,让他们懂得和掌握为人处世之道。在中国传统大家庭中,不同的身份纳入不同的等级尊卑之中。针对父子关系,5\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强调的是父为子纲,大多是子对父无条件的绝对的服从。因此孔子对“父慈”提及不多,但是孟子对“父慈”却有明确的阐述:1.养育。“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明确提出,作为为人之父,除了负担父母及妻子的生活以外,还要尽到抚养子女的责任,这就是父对子的“慈”即养育。2.教育。虽然孔子在教育上有许多振聋发聩的经典之言,但大多是针对学生如何习礼,提高道德修行,很少针对子女教育问题。孟子不仅注意在生活上养育子女,而且更加关注对子女的教育,并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提出了“君子不亲教子”和“易子而教”的教育法则。如《孟子·离娄上》云:公孙丑曰:“君子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意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孟子认为,父亲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原因是情势使然。父子之间容易因互求其“正”,彼此求全责备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相反容易产生隔阂,伤害父子感情,影响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威严形象。因此孟子主张“君子不亲教子”和“易子而教”。(二)孟子的孝道观1.孔子的孝道观孔孟都属于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作为“亚圣”在孝道思想上承袭于孔子。孔子讲孝悌,而“孝悌”是为人之本,也是他仁学的基础。孝悌生长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之中,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亲之情。在以男权为轴心的传统大家庭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甚至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孔子对“孝”道思想已有较详细的阐述:(1)要“能养和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赡养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孔子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只是把能养父母当作孝,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之心,这就与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孔子强调的是对父母尽孝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要给予精神慰藉,在人格上尊重他们。6\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要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论语·为政第》)“色难”就是指子女侍养父母做到和颜悦色、恭敬从命、心悦诚服很难,尤其是父母年事已高,尚失劳动力以至于生活难以自理时候,有些子女往往表现冷漠、疏远、嫌弃,甚至有的对父母出言不逊,表现得极不尊重。(3)要“几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是轻微、委婉之意。孔子并不主张子女对父母要绝对地服从,假如父母有过错,他坚持劝谏,但是不能违逆,照常恭敬,不能伤感情。更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恨之心。(4)要无违于礼。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何谓也?”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所强调的是,要以礼事亲,不可违背于礼。2.孟子的孝道观孟子认为,为人尽孝的“孝道”思想是先天植根于人脑的自然善性。孟子有一段精辟的论断来证明人具有先天的善性。“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长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大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孝”的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父母生时的奉养,二是对父母死后的丧葬祭祀,三延续烟火。(1)对父母生时的奉养孟子“孝”思想的首要内涵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这里奉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上的“养口体”即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另一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养志”即怀有崇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使父母能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曾子和曾元养父虽然同样都有酒肉即都能做到在生活上赡养父母,但二者的差别就是在曾元养父仅仅做到了“养口体”,而曾子在“养口体”的基础上还能做到“养志”。孟子还进一步提出了在精神上“养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尊亲”,“顺亲,“得亲”。“尊亲”就是尊敬父母,他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7\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子·万章上》)孟子把尊敬父母作为行孝的极点。“顺亲”就是顺从亲意,就是孔子所说的“无违”。“得亲”就是得到父母信任和肯定。他又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孟子把顺从父母的心愿与得到父母的肯定作为做人或为人子的一个重要标准。要做到“尊亲”、“得亲”和“顺亲”,除了本然的血脉亲情即本然的性善以外,还必须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为此孟子进一步提出了道德修养的两种方法即“诚身以事亲”、“守身以事亲。诚身以事亲”就是指侍奉父母过程要心意真诚,“守身以事亲”就是要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2)对父母死后的丧葬祭祀丧葬和祭祀是儒家的传统,是为人子行孝的重要体现,也是孟子孝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孔孟在思想主张不尽相同。第一,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加注重死后的丧葬和祭祀。他认为死后的丧葬和祭祀比生时的奉养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孝心。如他所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了·离娄上》)第二,在父母死后的丧期上,孔子坚持三年之丧不允许变更,而孟子在丧期上就显得很灵活。孔子从少时对父母身体上依赖和心理情感上需求出发,把三年之丧作为对父母生与养的一种回馈而不容变更。孟子也坚持三年之丧,“不过,如果受到礼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实不能守完三年之孝的,迫不得已,2可以变通缩短守孝时间,但是绝对不能私自无故缩短孝期。”第三,在父母死后的丧葬祭祀上,孔子与孟子一样都遵循周礼,认为按照周代的礼仪要求安葬和祭祀父母才叫孝。但是孟子在与墨家争辩中阐述了自己的厚葬思想。“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纳故嚎之,其颗有毗,院而不视。夫毗也,非为人毗,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蕾埋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孟子·膝文公上》)(3)延续烟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孟子注疏·赵岐注》)。在宗法制度2杨振华:《孟子对孔子“孝”的发展》,载《陇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8\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孟子认为最大的不孝就是“无后”不能延续香火和祭祀祖宗,他把传宗接代作为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和必要的义务,这既是对父母生和养的回馈,也是尽孝的一种重要方式。另外,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人口大量的减少,兵役和徭役繁重对人口需求增大,因此孟子延续香火的思想反映了孝所具有的生命繁衍的本质含义,同时也适应了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和宗法制度在道德上的需要。二、兄友弟恭在家庭中,横向平辈之间最亲密的血缘关系是兄弟姊妹。我国古代很早就非常注重兄弟之间友好与和睦关系。“兄友弟恭”说的是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要恭敬,形容兄弟之间互爱互敬。作为先生之兄对待后生之弟要“爱”和“友”,同时,作为后生之弟也要对年长之兄也要“顺”和“恭”。孟子在兄弟之间要求弟对兄要“顺”,极力主张存“义”去“利”。如“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了·离娄上》)。孟子认为“义”的实质就是顺从兄长。另外他也极力反对“怀利”以事其兄。如“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知有也”《孟子·告子下》。同时,孟子也主张兄对弟也要“爱”和“友”。为此孟子大力推崇舜爱弟的优秀品质。据《孟子·万章上》记载:“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孟子认为,虽然作为弟弟象每天琢磨要陷害哥哥舜,但舜仍然以诚相待,做到“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最后终于同归如好,而舜也被称为友爱弟弟之楷模。孟子还认为,对待自己的兄弟与对待他人的兄弟应有所区别。“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9\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道之,无他,戚之也。”(《孟子·告子下》)看到越人拿箭射人,可以谈笑地加以开导,而看到自己的兄长拿箭射人,却哭泣尽情地劝导。虽然都是劝导,但是情感不同,也因亲疏不同罢了。三、夫妇有别(一)先秦夫妻关系思想的基本观点从发生学角度看,夫妇关系是最为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没有夫妇就没有父子、兄弟姐妹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天地氤氲(烟气盛),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其过程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周易·序卦》)。孔子把夫妇关系看作是“男女双方”合二姓之好,以继万世之后的终身大事。孟子也认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有了夫妇关系,然后才有父子、兄弟、君臣、师友等诸多关系的相继产生,才创造人类社会的文明。因此《周易》才将男女、夫妇置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开端地位。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文献里,“男女有别”是很常见的一个词,它处于“男3女接受相应性别角色培养、引导和安排阶段”,而“夫妇有别”指的是“将这种4教育和维护的成果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予以深入的确认和实践”。如在《国语·鲁语》中,“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这里的“士”指的是丈夫。可见在周代男女分工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夫妇有别”已经成为五伦中重要的一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二)孟子“夫妻有别”的基本内涵孟子不仅说明了人在社会中要面对的五种人际关系,而且还告诉我们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的方法。从伦理规范上,孟子“夫妇有别”有以下几种的含义:第一,儒家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或“食、色,性也。”男女之事,不可废弃或断绝,因而就需要有规范。在《孟子》书中,孟子是反对男女3赵东玉:《周代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的方方面面》,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4赵东玉:《周代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的方方面面》,载《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10\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私相授受这类的自由结合的,所以说:“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夫妇有别”的中“别”是指夫妻之间不同于一般的“男女有别”。“夫妇有别”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强调夫妻之间应有的准则,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合于礼。第二,封建社会里,在社会地位上是以男权为中心的,丈夫在家庭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妻子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丈夫,由此衍生的夫尊妻卑。更有甚者妻子对丈夫存在着人身依附,从而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孟子在讲大丈夫人格时曾提出:“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这表明:孟子在讲夫妇有别的同时,还主张作为妾妇理应顺从丈夫。这虽不是后来的“以夫为纲”,但却包含了夫权至上的思想萌芽。第三,“夫妇有别”指的是夫妇在家庭分工上也是不同的。丈夫主外,“主要负责家庭的生存与发展,维持家庭生计,处理家庭内部和外部的重大事务。妻子主要负责家庭内部琐细事务,操持日常生活,相夫教子。夫妻皆不得越权,特别是妻5子,不能干预丈夫的事”。第四,从儒家的伦理思想来讲,夫妇关系固然很重要,但却没有父子兄弟关系重要,因为后者是骨肉血脉的联系,夫妇则不是。所以,后世才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之说。5刘文刚:《孟子夫妇有别小议》,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11\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第三章仁政:政治仁和儒家认为,政治统治有高低层次之分,最低级的是依靠刑罚和愚教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秩序,老百姓因为畏惧而顺从,这样的社会,虽然有秩序和表面的稳定,但不和谐,也是无道德的。自孔子起,儒家积极致力于阐发德治、仁政、礼治的价值和意义,试图建立一个既有秩序又有道德而且和谐的理想社会。孟子生活在一个分裂动荡的历史时期,正如他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民之憔悴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孟子·公孙丑上》)。面对民生凋敝,社会无德的局面,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基础之上把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不仅找到了德治、仁政的人性论的理论根据,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施政措施,以实现在政治上的和谐之境即“政治仁和”。他认为,通向政治仁和的重要途径就是国君涵养扩充自己的仁心并通过“推恩”把这种仁心推己及民。其中重要的是实行“仁政”,正确处理好君民关系、君臣关系。一、性善论:孟子政治仁和的理论基础人性论是春秋晚期提出来的哲学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强调后天学习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但还未提出人性善恶的问题。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他说“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说的是人先天就具有一种不学便会的“良知”、“良能”。他还举例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论语·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说的就是人性中具有先验的善良的道德品质,但并不是说人性中完全具有至纯的善,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的萌芽。他认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这四种规范都是先天具备的为人所固有。所以他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这四种道德规范的萌芽叫“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四端”之心如果能够扩充和涵养起来,就会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如孟12\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子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这说明,在个人修养方面,“四端”能否发展成为“四德”,关键看个体能否扩充和涵养。人皆有善心,能否扩充善心,关系非常大。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孟子·梁惠王》)在孟子看来,涵养、扩充善心,乃是国君实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金耀基也说“‘仁政’是孟子悬以为政治之最高境界,6则性善论为是由致之的唯一凭借”。可见,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仁政的根源是国君的“仁心”或者“善心”,而仁的重要内容是“不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涵养、扩充“不忍人之心”是国君推行仁政的基础和前提。尧舜的之所以成为明君,就是因为“由仁义而行”,也就是把人性的“几希”扩充出来。但是仁政能否施行,还要取决于国君能否“推恩”。“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所谓“推恩”,就是要求国君把对待父母的孝心和对待子女的爱心推及于底层的老百姓,也就是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他认为仁政就是统治者根据自己的“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的结果。在政治统治方面,苟能扩充此“四端”,则“外王”之境遇可“足以保四海”了。因此只要统治者把这四端之心扩充并应用到政治统治中就能“保四海”、“王天下”。“治者不是站在权力上面,运用权力限制什么,而主要的是站在自己的性分上作内圣的工夫。由内圣以7致外王,只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推’的作用,亦即扩而充之的作用”。二、孟子政治仁和中的君民关系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民本思想为主要内容,不仅找到了实现“仁政”的理论根据,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养民、利民、保民、安民的现实施政方案。6金耀基著:《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7金耀基著:《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13\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一)利民安民仁政学说,首先表现在经济上的利民、安民,也就是保持小生产者的相对稳定,实行使老百姓有稳定产业的土地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民众也就不可能因为生活困顿而陷于刑罚,由此孟子提出了“制民有产”和“取民有制”的具体措施。如“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要保持民心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必先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活保障,让老百姓有固定的产业,此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了基本的生活资料,足以赡养父母、养育妻子,才能进行道德教化,这也是驱之向善的根基,否则就是罔民。“民众若没有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也就没有思定的心及高尚的8道德品质。”另外,孟子认识到赋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在推行“仁政”中还强调“取民有制”。“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孟子就是希望通过国君推行“仁政”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对于制民之产,孟子还提出了井田制的理想,他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成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另外孟子还建议减轻人民的赋税,取民有制,如“请野九一而助,国人,什一使而赋”(《孟子·滕文公上》)。(二)关心人民疾苦身为执政者,必须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始终把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头,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支持,也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据《孟子·梁惠王下》曰: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8朱辉宇:《以性善论为根据的治国途径》,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1期。14\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邹国和鲁国交战,孟子认为,之所以鲁国的百姓看着他们的长官死掉而不去营救,是因为长官平时怠慢和残害老百姓,根本不关心他们的疾苦。正所谓你是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他认为,这是老百姓对暴政的回报。(三)重视、尊重民意孟子非常重视民意,重视社会舆论力量。据《孟子·梁惠王下》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如何选拔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孟子在选拔人才时,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即尊重民意,然后再加以考察和定夺。如何才能算民之父母?孟子认为,能以民众的是非为是非,以民众的好恶为好恶,那么他们才能称为民之父母。孟子坚持以民众的认知标准,坚持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即体现他重视和尊重民意,也反映他的民主思想意识。(四)与民同乐、与民同享孟子注重与民同乐。据《孟子·梁惠王下》曰:“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强调为政者应该与民众同乐。与民同乐,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方式,而是为政者是否关心民生的问题。贤明君主与暴虐君主之所以引起不同的反响,关键在于前者能施惠于百姓,而后者使民众穷困、父子妻儿流散。孟子积极主张当政者与民同享。“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15\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不理解他的园林只有四十里,老百姓认为“大”,而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老百姓却认为“小”。孟子认为,文王的园林与百姓共享,而齐王的园林不让百姓进入。(五)民贵君轻孟子在继承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之上明确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据《孟子·尽心上》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对民、社稷、君三者之间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社稷比君重要,民比社稷更重要,当君不利于社稷时,可以立贤君,当社稷不利于民时应该将其推翻,另建新的社稷。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最宝贵的,老百姓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决定国家命运的社稷神灵都是次要的,国君在国家的天平上则是分量最轻的。可见,孟子这一思想无疑突破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把民的地位看的很高,放到一个高于君之上,就当时社会来说,这种思想的确很难得的。(六)注重教化在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中,先秦儒家非常重视教化,并把推行教化作为一切施政的归宿和核心。孔子重视教化甚于刑罚,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以格。”《论语·为政》“孔子之治术倾向于扩大教化之效用,缩小政刑之范围。其对道德的态度甚为积极,而对政治之态度殆9略近于消极。”在推行教化上,孔子不仅给出了“先富后教”的施政步骤,从而实现教化的物质基础,而且提出具体的施政方法即“上行下效”。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只要国君率先垂范,臣民没有不敢不服从的。孟子也非常注重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他从人禽之辩入手,以养民为前提,以教民为归宿,最终达到“王天下”的目的。这也是孟子的有“恒产”到“恒心”的现实的需要。从“恒产”到“恒心”,客观条件是否有“恒产”即物质生活上能否得到基本保障,主观条件是否“陷溺其心”。因此,要想使民众有“恒9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16\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心”,除了物质生活有基本的保障以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注重道德教化与思想引导。孟子认为,道德教化的实施途径则是指在“人伦之理”的指导下,将儒家的伦理规范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并内化为他们内心的道德准则,具体来说就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孟子的道德教化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梁惠王上》)道德教化要注意时间和时机的选择,不能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体现了孟子发展经济与道德教化并举而又有所侧重的思想,另外道德教化以孝悌忠信为范围。其次,“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的言谈虽然说都是眼前的事,但是道理都蕴含其中,也就是说道德教化要体现日常生活之功用。因此,要想道德教化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从眼前的日常小事入手,让民众逐渐把握道德规范的内涵。三、孟子政治仁和中的君臣关系儒家认为,要实现政治上的仁和,不仅要处理好君民关系,做到安民、利民。而且还要恰当地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因为君臣之间齐心协力、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将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孔子提出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原则,实际上是一种君尊臣卑的不平等的主仆关系。孟子在继承孔子的君臣观的基础上并有所突破和创新。他彻底打破了君臣尊卑不平等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君贤臣良的新模式:(一)君臣主敬在君臣关系中,孟子发展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君臣有义、君臣主敬”的思想。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句话阐述了君臣相对待的关系,强调君臣之间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君对臣好,臣要知恩图报,君对臣不好,臣也不必愚忠。孟子的教诲,可以作为士的行为规范。所以作为士人大臣,不应该那么死心塌的无条件地忠于皇帝。孔子也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大不了我不给你干了,没必要忠于不道之君。孟子这一主张成为后世许多政治家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17\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二)格君心之非在封建社会,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是至高道德的化身,因此君主的行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治乱。孟子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孟子·公孙丑》)“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因此,君主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力就需要为人臣者匡君于道,防止乱用权利。如何匡君于道呢?就是“在君主心术上下功夫,以保证君主之心纯正不邪,10便成为政治运作过程中,首要和最关键的一环。”孟子就提出了“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焦循《孟子正义》释云:“君之定国,必先正其心之非;臣之辅君必先自居于正。”(三)以道事君孟子不仅主张君臣之间在人格中应该互相尊重,而且发展了孔子的“以道事君”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果君主不遵循“道”,大臣可以离臣而去。徐儒宗在《人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说:“君臣关系是一种注入政治伦理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在时代局限下,儒家无从否定君主制,但不主张臣对君单方面的道德义务和绝对服从。”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认为:“君主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在《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认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主张事君以道,不能助长讨好国君的错误。另外孟子认为,君臣主敬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国君的意志。“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还认为,人臣不能因为优厚的待遇而放弃了事君以义以道,如“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孟子·万章上》,相反,人臣应该“责难于君”和“陈善闭邪”即要求向君主陈述善道,杜绝邪恶。10徐儒宗著:《人和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18\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教化与爱物:社会仁和孟子曾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句话既告诉我们,爱是如何由低级上升高级的过程,又简约地概括了孟子社会仁和思想的两个层面:教化民众以促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仁爱万物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下面将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教化:人和之本(一)孔子的“先富后教”思想儒家思想的主旨就是由“内圣”达到“外王”。“内圣”指的是“修身”、“正心”,“外王”指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内圣”、“外王”之间的中介、桥梁就是道德教化。“教”就是教导。《白虎通·三教》云:“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不成”。“化”就是驯化,所谓的“教化”,就是“以道教民”、“以教化民”。孔子生活于春秋后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道不行于天下”。他周游列国,一心想求得“天下归仁”的“有道之世”。《论语·子路》记载:昔者子适卫,冉有仆(驾车),子曰:“庶矣哉!”曰:“既庶之,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哉?”曰:“教之。”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孔子极其关注人口众寡和及其生存状况,这里也体现了治国的次序——先富后教。但“庶之、富之”仅仅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富而后教”才是治国之终级目标。也就是说民“庶之、富之”之后还有道德教化问题。可见“庶之、富之”只是立国的基础,而“教化”才是立国的根本。孔子教化的途径是教民有“仁”和“礼”,而且把仁、礼并立作为政治统治的两翼。《论语·为政》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此孔子把“以政”、“以刑”与“以德”、“以礼”两种统治方式进行对比,虽然两种统治方式都能达到民苟免而无罪的统治目的,但民众的内心感受却大相径庭,相对于前者的“民免而无耻”,后者是“有耻且格”。19\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在道德教化上,孟子继承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不仅探寻到道德教化的客观基础,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见性的理论与方法,如“恒产”与“恒心”的关系、“反求诸己”、“持志养气”等等。(二)孟子道德教化的物质基础孟子道德教化思想非常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要实现道德教化的目标,关键要树立老百姓的“恒心”。孟子所谓的“恒心”就是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稳定心理状态。无此“恒心”,日常行为就极可能“放僻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要让老百姓“知荣辱”、“知礼节”,必先保证其生存的基本条件,否则如同空中楼阁,另外老百姓也很难从心理上接受外在的教化。孟子非常注重这一点,并提出了“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的主张。这里他提出,“恒产”是物质基础,并强调“恒产”对“恒心”的重要作用。为此孟子提出了“为民制产”和“取民有制”的具体措施(第二章已经详述,这里不再赘述。),这些措施对保持民众的“恒心”,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为民制恒产”,能唤起民众对统治者的认同感,树立统治者的权威,民众也能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而且有闲暇时间去接受礼仪道德教育。如“明君制民之产⋯⋯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三)孟子道德教化的实现过程是不是有了“恒产”就有了“恒心”呢?如果有“恒产”就有了“恒心”,为什么会出现了“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依据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我们就很清楚其中的原因。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四端”。这“四端”只是道德的萌芽,如果不进行涵养和扩充,即使是“富岁”也可能会出现“子弟多赖”。其原因则“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四端”的丢失,并不是天资不同,环境也可能使心情变的糟糕。那么人无“恒心”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其一,是无20\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恒产”,这是前提和基础;其二,是“陷溺其心”。因此,要使民众有“恒心”,除了保证其有“恒产”外,还要进行道德的教化。孟子强调,道德教化既是必要的,也是确立民众“恒心”的合理途径。道德教化的具体内容就是“人伦之理的指导下,将一套伦理规范融入民众的生活习惯,11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行为准则”民众的道德的教化途径无非是内外兼修:一是外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百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认真的地办好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导子弟。二是内在的自我修养。“人固有的善性只是道德潜在的可能性,要把可能的善性转化为现实的善性必须靠自觉和长期的内12在修养。”这里主要谈自我修养的几种方法:1.反求诸己孟子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内化性,认为道德修养的责任在于自己。如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凡是行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与他的性善论是有联系的。另外孟子还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里的“万物”不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指人内在的仁义礼智善性,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固有的天然禀赋,如果按照“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反身而诚”就能达到仁德的境界。这里的道德修养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就是自己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良心是否得以保持。据此孟子还提到“求则得之,舍则弃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寻求善心的主动权在于自己。因此不管是“反求诸己”,还是“求在我者也”都是在试图说明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和自觉性。2.持志养气道德修养的目的是成为大丈夫,君子,圣人。孟子认为,成圣成贤的关键是养“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描绘了“浩然之气”的状态:“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由此看来,这种“气”是由仁义之道来统帅11阮航:《孟子的道德教化及其现代价值》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3/07531240930s.shtml。12张国强:《论孟子的道德教化》,载《职大学报》,2007年第1期。21\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的,靠内心正义来培养,经过长期的积累而非偶然从外而入的“一种精神状态,13一种气概,一种风度,一种高尚人格”。所以日常行为不能有愧于心,勿使这种气受损,否则这种气就会疲软。另外“浩然正气”主要靠内心的培育,但也需要外在的磨砺。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说明外在的磨练对培育人格的重要意义。另外道德自修途径还有迁善改过和意志锻炼等,要达到“人皆可以成尧舜”,必须时时反思,严于律己,矢志不移。二、爱物:天人相和之道“天人相和”之道是中国古代先贤哲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的今天,也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天人相和”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正确定位。由于人类沉醉于对自然的征服,结果导致自然的恶化,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连接点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下面将对孟子“天人相和”之道的主要观点、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进行阐述,探寻这一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一)孟子天人相和之道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对于天人关系,在孔子学说里,人们对于天的了解还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甚至带有宗教精神。而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明确提出了“天人相和”之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真实无妄的意思。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这句话总体主要说明的是,人通过“格物致知”、“至诚之道”可以“知万物之化育”,从而与天地参,即可与天一致。这也充分说明,天与人不仅是外在的依存关系,而且也是内在的统一关系。孟子还认为,人类社会是整个大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和谐一体的。如“天之生物也,使之为一本”,13冯达文、郭齐勇著:《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100页。22\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15“君子所过着化,所存者神,上下同天地同流”。孟子不仅提出了“天人相和”之道,而且为“天人相和”之道寻找到了理论基础。在《孟子·告子上》上,孟子就有“人无有不善”之说。他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可见人这种“良知”、“良能”是先验的,人的本性是善的。孟子这种性善论思想表现在人有“四端”之心,也就是说人天生就具有仁、义、礼、智善德的萌芽,这种萌芽经过涵养和扩充并经过外在的教化和自我内在的修炼就能化成为个人仁、义、礼、智的四种德性。如“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据此孟子又提出了“尽心”之说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所以“人要努力向内反省,发掘自己内心的善端,使自己的天赋固有的善性与良知得以显现出来,而通过认识自己的天性,也就可以天的本质了。可见,仁义礼智的天性与天地自16然的本性是一体同源的”。孟子天人相和之道就是建立在性善论思想之上的。孟子天人相和之道的实现路径不是西方的“外在超验”,而是个体自身的“内在超越”。“所谓‘内在超越’是一种扩展、提升和不断突破自我限制,最后达到17自我完善。”孟子认为人性善,人应该不断地涵养和扩充自己的善心并通过推恩的原则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的道德准则衍生到生态自然中,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孟子天人相和之道的具体主张1.仁民而爱物孟子由推己及人、进而推己及物,从而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主张。“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推恩”思想遵循的先是血缘亲人即“亲”,接着是老百姓即“民”,最后是自然万物。也就是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仁'作为爱人的美德,不仅应体现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与民众上,还要推14杨伯峻注译:岳麓书社,2002版,第95页。15杨伯峻注译:岳麓书社,2002版,第229页。16陈静宇著:《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17陆自荣著:《儒家和谐合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23\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18及到其他有生命的个体上,这就是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孟子这就把人际道德与生态伦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听说过齐宣王用羊代替牛祭钟的故事,齐宣王并不是舍不得一头大牛,而是因为他不忍心看见无罪就死的牛的哆嗦而用羊来代替,动了他的恻隐之心。19这就是“以己之心度禽兽之腹的思考方式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无私和博爱”。2.取物以时与取物以节孟子在论述王道政治时,强调生态和谐的重要性。由“仁民爱物”进而提出了“取物以时”与“取物以节”的主张。孟子强调顺从事物的自身发展规律。“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孟子·离娄下》这句话说的是天下人讲物性或人性,只要研究已有的迹象就可以了,已有的迹象以顺应自然为本。“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也。”(《孟子·梁惠王》)“不违农时”和“斧斤以时入山林”体现了孟子顺应动植物物生长时节的“取物以时”思想主张。“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孟子·告子上》)原本树木茂盛的牛山由于靠近都市而且经常被滥砍滥伐和牛羊啃咬而变的光秃秃,一点儿也不美了。牛山从美到不美是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持先天的善性,导致人类取物无节制。18朱贻庭著:《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19郝明朝:《先秦儒家和谐思想》,载《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24\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孟子仁和哲学的意义与局限一、孟子家庭仁和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一)孟子家庭仁和的积极意义孟子家庭仁和思想是以孝悌为核心。在家庭关系上,他提出相处的准则即慈、孝、友、恭、别。这对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实现家庭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孟子的家庭仁和思想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展开的,虽然有其僵硬性和残酷性,但是仍然充溢着脉脉亲缘温情。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一些旧的思维已不合时宜,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思维、新体20系又尚未完全确立,人们的精神领域容易失序”。如人们独立性的片面极端地发展,导致亲子关系的淡漠,父子形同路人;夫妻关系不稳,离婚率迅速上升;兄弟之间因家庭财产对簿公堂,甚至兵刃相见。孟子家庭仁和思想强调人性的亲情,21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成为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的组成部分。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始基,讲究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里,孝悌之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防止犯上作乱的发生,进而奠定社会稳定的基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如果在家里能够讲孝悌,也就不可能在社会上胡作非为。在当今时代,孟子的家庭仁和思想在当今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孔子从孝养、孝敬和孝顺来论孝,孟子更明确提出五种不同类型的孝,这些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家庭和谐有序的伦理基础。另外,孟子家庭仁和思想非常重视血缘亲情,重视把仁爱思想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血缘亲情既是一种情感的慰藉,是互助合作开创事业的基础,也是改善家庭成员物质生活条件手段。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血浓于水的亲情能够化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抑,也是提供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20练洪洋:《淡定有序凸显日本国民素质》,载《决策探索》,2011年第3期。21刘东超:《儒学和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9期。25\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因此,在家庭中我们需要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需要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助共进。家庭关系的维系靠的是道德伦理规范,而不是法律强制。因此重新发掘孟子家庭仁和思想,辩证的看待他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让我们的社会充满亲情、关爱和温馨。(二)孟子家庭仁和思想的局限性封建社会讲究家和万事兴,强调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和谐融洽,其实并不是建立在对每个人的个性、人格和权利的自觉尊重和维护的基础上,相反却是以牺牲部分人如女性、子女的个性与权利为代价的。孟子“孝悌”思想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没有照顾到个人的特殊利益,缺乏对个体人格和尊严的尊重,总是强调把家庭和宗族的利益至上化、绝对化,以求家庭在表面上的和谐。在家庭关系处理上采用的是一种等级原则,也就是按照家庭成员的不同身份确定不同的尊卑关系。当然,这种等级制度是不对等的,强调长幼尊卑关系。如孟子“父慈子孝”中,过多的强调父亲的权威,强调子对父的义务。如孟子主张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即使父母有错误也不应该指出来。他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离娄上》)他说,“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离娄上》)在他看来,父母即使有错误,作子女的也不能指出来,因为这样有伤父母的恩德。另外在“兄友弟恭”中强调的是弟弟对兄长顺从和恭顺,在“夫妇有别”中也强调夫尊妻卑,在家庭具体分工中也是讲究男主外女主内,存在分工的歧视。因此以“孝悌”为中心的家庭仁和思想是建立在以男权为轴心,不利于人独立、平等、自由人格的形成。毛泽东曾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束缚农民的有几条缰索:神权,族权,父权,夫权。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把传统的大家庭说成一种“牢狱”。因此建立新型和谐家庭除了吸纳和保留传统大家庭脉脉的亲情,还要大力批判传统思想对个性与权利的束缚。二、孟子政治仁和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一)孟子政治仁和思想的积极意义孟子政治仁和在维护现存统治秩序的同时关注底层老百姓生存状态,充分地26\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考虑到了他们的利益,体现了民贵、民本的思想。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仍具有它的积极意义。1.孟子政治“仁和”中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政治仁和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不管是在经济方面的利民、安民、富民,还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尊重民意,关心民众疾苦和与民同乐、同享。孟子的许多主张在很多方面体现人民性。如孟子所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和政事。他把人民的地位放到很高的位置。尤其是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老百姓的地位超过国君,老百姓的利益至高无上。另外他还认识到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巩固政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就像徐复观所说:“孟子在政治上谈仁义、谈王道的具体内容,只是要把政治从以统治者为出发点、以统治者为归结点,彻底扭转过来,使其成为一切为22人民而政治——在历史上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保障民众的权利,提高低收入者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孟子政治仁和中的民本思想无疑给我重要的启示。2.“仁政”思想对君臣关系的新认识在君臣关系上,孟子在继承孔子君臣观的基础之上并进行重新的定位,打破了孔子君尊臣卑的模式,提出了君贤臣良的崭新的模式。孟子积极倡导国君应该放下尊贵的架子礼贤下士,尊德乐道,拜贤为师。如“将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孟子主张把道与义置于君臣关系之上,认为23“道德重于权势”。另外作为大臣也要保持应有的清高与骨气。孟子非常赞颂汤王对待伊尹,齐桓公对待管仲的君贤臣良的崭新模式。“孟子企图在权力与道德、知识之间建立一个制约圈。君主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是至高无上的,但道德、知识在观念范围之内又高于权力,从而给权力以制约。这种权力与道德的二元论在24实际上未必有多大作用,但在理论上却有重要意义”。当然孟子关于“道德重于权势”的观点,没有否定君臣从属关系,没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但是积极倡导国君推行仁政,在君臣关系上多了一些灵活性。22黄克剑著:《徐复观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23刘泽华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24刘泽华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27\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3.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孟子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以“保民”、“利民”原则对他们伸之以援助之手,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对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鳏寡孤独此四人者,天下之穷民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决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当贫富分化加剧,底层群体生存艰难,甚至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生活艰难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社会中就潜伏着利益冲突的危险。当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政府,要做好大力宣传和引导,把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同和谐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从制度政策上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更要对弱势群体个体利益的切实保护和人文关怀,孟子这种思想无疑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二)孟子政治仁和哲学思想局限性孟子生活在大变动、大分裂的社会转型期,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史记·孟子荀卿传》)。在“以攻伐为贤”的时代,孟子不赞成法家的富国强兵的之术,也反对霸道——以武力来实现统一的激进办法,而主张推行仁政王道的比较温和的手段实行改良。由于他提出的办法不切合实际,他的设想自然也就成为了脱离实际的空想。因此(《盐铁论·论儒篇》)说“孟轲守旧术,不识时务”,这个评价比较中肯。在政治仁和中,孟子所设想的王道之政依靠的是国君较高的智慧和良好道德修养上即“圣君贤相”上,依靠“孝悌”为核心的伦理规范上,很少论及社会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其本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靠民25主法治、公平正义关键是制度和法律,而不是个人的仁心和德行”。三、孟子社会仁和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一)孟子社会仁和思想现实意义1.道德教化的意义道德教化,是人和之本。孟子的道德教化思想虽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也包含着超越时代的合理因素,尤其是道德教化思想的基础25刘金鹏:《孝悌、仁政和社会和谐》,载《理论月刊》,2010年第8期。28\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仍然对我们实现社会仁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前所述,孟子的整个道德教化思想都是围绕制“恒产”与立“恒心”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可以说,经济伦理的视角一直贯穿在这些思想中。在现代社会,从道德教化与经济相联系的视角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对于我们审视、思考和谐社会的构建尤为重要。在建国后,我们也搞过饿着肚子讲道德、讲思想教育,结果国家陷于了政治经济困难。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际上也也体现着紧紧抓住“恒产”这个民生主题,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民生福利的变的更“厚”意味着稳定,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后劲。2.孟子“天人相和之道”思想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许多经济指标处于世界的前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开放无度,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拾孟子“天人相和之道”,并对其挖掘和阐释,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仍具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仁和中,孟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系统的提出了生态问题的思想家。在天人关系中,阐述了“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提出了“爱物”、“节物”的主张,有利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进入良性有序的状态。(1)摒除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进入了近代,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业化、城市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富足和方便的同时,令人忧虑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被大大的改变甚至被破坏掉了,甚至还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这种对象观长期以来把自然界看作相对于人类的自然,而是人类生存于其中并与之具有血肉联系的自然,因此,它倾向于把自然当成只是满足于人类欲望的有用物品加以乱用甚至不惜牺牲大量生命物种和毒化环境来达到自26己的目的”,因此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错误定位而造成的恶果。那么,如何正确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呢?首先我们坚决反对传统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和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共赢,我们在26佘正荣著:《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242页。29\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利用和开发自然的同时应该注意尊重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该认识到人与自然界不是主仆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孟子“仁民而爱物”的主张实际就是要求我们把来自于本然的善心推己及物,把内心善待自然外化为对自然规律的尊崇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是把自然万物作为我们任意索取挥霍的对象。“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不仅是纯粹的外在规范,而是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变成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信念,而不是解决目前危机的权宜之27计。”(2)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既定的目标,但是我们的发展一定是在尊重规律前提下的可持续的发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28会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考虑环境保护,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坚持可持续,决不能走“杀鸡取卵”、“涸辙而鱼”的经济发展之路。孟子“天人相和”之道提出的节制爱物的思想就是防止个体行为对自然造成的危害,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应该把尊重自然规律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中国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走一条高效低能、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孟子社会仁和思想的局限性孟子的天人相和之道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主流是霸道与攻伐,实现国家的统一。受当时生产力水平和时代的局限,这种思想成碎片化,很朴素。另外,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出现资源环境问题,因此孟子的“天人相和之道”也没有实现的现实土壤和可能性,甚至被当时视为“迂阔而于事情”。孟子讲爱物,只是在经验的层面讲不能竭泽而渔而应顺应动植物生长的时节而有限度地利用和开采动植物资源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还达不到现代生态环保思想所主张的在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开采自然资源的理论高度,另外,孟子讲爱物都是围绕实现王道之政为归宿的。最后,孟子在阐述王道思想之27吕慧燕、刘辉:《先秦儒家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前沿》,2009年第9期。28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30\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时,注重对民众的教化.并且提出了由“恒产”到“恒心”的实现路径,但是“孟子的“恒产”与“恒心”是以等级身份意识为前提和基础的,具有历史局限性,29因而必须以新的时代内容来置换它们的原有意蕴”。29阮航:《孟子的道德教化及其现代价值》。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3/07531240930s.shtml31\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结束语中学酷爱语文,尤其喜欢读写古文诗篇,对“孟母三迁”印象尤深;大学进入中文专业学习,有机会静坐图书馆,博览群书、研读古今诗篇,本科毕业论文初步涉猎先秦儒家思想研究;毕业回到家乡,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对孟子和谐思想开始关注,但是由于时间所限和工作压力,很难静下心来下笔撰写;2008年9月进入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后系部调整转为法学院)学习,有机会专门从事先秦儒家思想的学习与研究,根据个人学习与工作的经历,悉心接受导师的指导意见,我把《孟子仁和哲学研究》作为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对孟子和谐思想,前人已经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著作、学术论文大量出现在书刊杂志和新闻媒体上,但是以“仁心求仁和”作为问题的切入口,力图揭示孟子“仁和”学的理论基础、内容、层次、特点、意义和局限,论述不多。因此,我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在确定选题之后,我熟读了《孟子》原文,查阅了大量有关孟子的研究资料,开始对对论文进行宏观构思。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综述、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结构和创新点作了总体交代,在第二、三、四章里,采取宏观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孟子仁和哲学的层次即家庭仁和、政治仁和与社会仁和,由小到大进行阐述,并注重对先秦尤其是孔子思想的吸纳与梳理,在第五章,采取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以现代为视角,联系当今现实,辩证地看待孟子仁和哲学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学无止境,研究也没有终点,由于个人能力所限,本文研究可能还不够深入,不透彻,不完整,些许留下了许多遗憾,但同时也给我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沿着本论题的方向,进一步思索、研究和完善。32\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一、著作类:1.刘宝楠著:《论语正义》,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2.焦循著:《孟子正义》,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3.王先谦著:《荀子集解》,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5.叶宝金著:《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牟钟鉴著:《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齐鲁书社,2001年版。7.张树骅著:《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齐鲁书社,2007年版。8.庞朴著:《儒林》(第1、2、3辑),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2006年版。9.蒙培元著:《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0.杨国荣著:《孟子的哲学思想》,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11.赵宗正著:《孔孟荀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李宗桂著:《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刘泽华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1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5.钱逊著:《先秦儒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6.林广清著:《和谐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18.党晴梵著:《先秦思想史论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19.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万光军著:《孟子仁义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1.杨泽波著:《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2.任强著:《知识、信仰与超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3.杜维明著:《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4.傅佩荣著:《儒家哲学新论》,中华书局,2010年版。24.张德胜著:《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刘余莉著:《儒家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33\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26.马秋丽,张德芬著:《儒家思想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7.陈炎著:《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8.潘光旦著:《儒家的社会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9.王长坤著:《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30.张鸿翼著:《儒家经济伦理及其时代命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1.徐儒宗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二、论文类:1.黄义英:《等级、本分与补偿》,载《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2.吕慧燕:《先秦儒家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前沿》2009年第9期。3.方琳:《孟子的“理想社会”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载《南阳师院学报》2007年11期。4.李奥烈:《孟子的“仁政”学说》,载《云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5.郝明朝:《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载《聊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6.邓红蕾:《论中国传统和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载《哲学研究》,1987年1期。7.彭池:《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载《江汉论坛》,1986年6期。8.王齐彦:《试论先秦儒家道德观的内向性》,载《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9.王其俊:《孟子和谐观初探》,载《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2期。10.蔡德贵:《儒家秩序的和平论》,载《孔子研究》,2003年4期。11.朱丹:《论儒家诚信的伦理及其现代意义》,载《浙江学刊》,2002年3期。12.蒙培元:《儒家的德性心理与现代社会》,载《齐鲁学刊》,2001年4期。13.李静:《儒家“和”思想的现代思考》,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1期。14.杜希彩:《孟子的社会政治学说浅析》,载《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期。15.于民雄:《儒家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意义》,载《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6期。16.刘金鹏:《孝悌、仁政和社会和谐》,载《理论月刊》,2010年8期。17.沈道海:《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现代借鉴价值》,载《理论导刊》,2010年2期。18.田健:《论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载《春秋》,1997年2期。19.李蕾:《儒家和谐观及当代价值》,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期。20.沈志男:《论孟子和谐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载《传承》,2008年4期。34\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李武龙:《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载《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4期。22.王志东:《孟子仁政理想中的民的地位》,载《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5期。三、报纸及网络文章1.徐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载《贵州日报》2006年12月7日.2.阮航:《孟子的道德教化及其现代价值》http://news.sina.com.cn/c/2003-12-03/07531240930s.shtml35\n孟子仁和哲学研究致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美好的时光,令人怀念与不舍,生发几多感慨。三年之前,作为大别山麓的中学的教员,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毅然决然离开了看似稳定而又优遇的工作。三年之后,我没有言悔,收获很多:聆听大师讲座,视野得到开阔,境界得到提升;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教会我做人的准则与做学问的态度;与师兄师妹相互切磋,既丰富了知识,也增进了友谊;南湖边,操场上,小树下,留下我太多的记忆。民大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是我生命中最华彩的一章。这篇论文是在导师何海涛教授和刘金鹏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帮助下完成的。从研究范围的选定、提纲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结构的设计到内容的修改、订正无不倾注两位老师的心血。何老师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理论功底,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倾其所能、真诚待生的为人情怀让我终生难忘;刘老师为人低调,不善张扬,待人真诚,思想深邃,见解独特,让我终生受益。在这里,我还要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姚上海书记,刘红娟副书记,阎占定教授,张瑞敏教授,王杏林教授、张世保教授、王志林教授、孔定芳教授、陈敏荣教授、赵继伟教授、杨金洲教授,李学保教授等,三年以来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指导。三年来,妻子范保艳任劳任怨、无私付出,父母鼎力相助,女儿李蓓蓓健康成长给予我安心求学的空间和不断进取的力量。情如亲人的同窗郭彩虹、张焱兵、甄春霞、李建、李国政、娄亚娜、陈永典(07级)、李劲臣(07级)、刘彻(09级)、王虎丹(09级)、曾志(民社院)、任玉华(化材院),绵长的友谊是我历久弥新最美好的回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力有不逮,加上占有资料的有限,拙文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不吝赐教,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与研究中加以更正。36\n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一、论文类1.论文《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评价》,发表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论文《胡适教育思想和实践》,发表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3.论文《浅谈孟子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发表在《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4.论文《颜元教育哲学思想评析》,发表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二、参与课题1.教育部基金规划项目“建国以来中国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探索与实践研究”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