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2.5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77页共77页哲学原理题库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没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4、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C、只有人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D、只有“宇宙精神”才是第一性的东西5、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B、世界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世界是由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6、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C、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7、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D、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对立和斗争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经济学;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A、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又是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新起点;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D、人类哲学思想的顶峰10、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11、先有建筑设计图,后进行建筑的做法:()。A、不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B、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C、符合二元论原则;D、唯心主义一元论的体现12、看问题“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13、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根本特点是()。A、科学性;B、阶级性;C、实践性;D、系统性1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77\n第77页共77页16、哲学正式形成于()。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7、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二元论;C、不可知论;D、诡辩论1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19、“人为自然界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2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2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1、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泛指()。A、主张世界统一于某种客观精神的哲学;B、主张世界具有物质和精神两并存的、互不相属的本原的哲学;C、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D、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的哲学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来考察,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本质的可知性;B、本原的统一性;C、形态的多样性;D、客观实在性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是()。A、主张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B、主张存在着非物质的运动;C、主张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D、主张物质和运动毫无关系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静止是特殊形态的运动;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D、动即是静,静即是动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是()。A、与客观事物无关的永恒均匀流逝着的持续性;B、既有开端又有终结的测量物质运动持续性的刻度(如年、月、日、时、分、秒);C、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无始无终的持续性;D、与自在之物无关的先天直观形式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空间是()。A、与自在之物无关的先天形式;B、运动着的物质所固有的广延性;C、绝对虚空的不变框架;D、容纳物质运动的独立存在的容器7、时间和空间无限性的原理的实质是()>A、物质运动的时空形式在质和量的多样性上的不可穷尽性;B、时间一去不复返性和空间边际的不可测量性;C、时间之始终和空间之边际的不可想象性;E、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永恒不变的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叠加8、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主义11、只承认相对静止,不承认绝对运动,是()。A、绝对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观点77\n第77页共77页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合乎逻辑的;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诡辩论2、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脑的形成;B、物质文明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生产劳动3、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D、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生;C、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D、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5、“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6、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7、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A、能够完全代替人类的思维;B、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思维;C、能够超过人类思维并统治人类;D、对人类思维不起作用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9、实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科学活动;D、思想斗争11、关于意识的本质,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B、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特征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地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2、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B、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C、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D、事物的永恒运动3、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A、都有共同点;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D、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观点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作用;B、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的;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新陈代谢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8、哲学范畴是对整个世界最根本属性、最普遍本质的抽象和概括,它()。77\n第77页共77页A、可以代替其他一切具体的范畴;B、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适用性;C、与其他一切具体科学的范畴毫无关系;D、与其他一切具体科学的范畴处于同等地位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0、“范畴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这一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接受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1、系统是指()。A、承前启后;B、发展顺序;C、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D、诸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12、认为逻辑范畴先于自然界而存在,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这是()。A、黑格尔的观点;B、康德的观点;C、费尔巴哈的观点;D、杜林的观点13、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A、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B、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D、人们是否认可它们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对立面的发展;B、对立面的斗争;C、对立面的统一;D、对立面的运动2、矛盾的两个基属性是指()。A、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共性与矛盾的个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3、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同一性()。A、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B、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性;C、矛盾对立双方的同一性;D、没有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性4、构成人们认识事物基础的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5、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外力的推动;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同一性;D、事物的内部矛盾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相对和绝对的关系;B、部分和整体的关系;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D、次要和主要的关系7、主要矛盾是指()。A、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C、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D、能够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8、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坏到好的转化;D、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9、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A、斗争就是一切;B、斗争性是无条件的;C、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斗争性可以脱离同一性而存在10、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这是由()决定的。A、矛盾的普遍生;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内因和外因关系11、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A、一分为二;B、运动就是一切;C、坚持斗争就能发展;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13、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之所以错误,在于它割裂了()。77\n第77页共77页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15、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6、有人认为矛盾不过是个命题或判断,它只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中,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了矛盾的()。A、特殊性;B、客观性;C、相对性;D、条件性17、辩证的同一是指()。A、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B、不包含对立和差别的同一;D、不饮食否定因素的同一;D、抽象的同一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B、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2、事物的量是指()。A、事物的外在规定性;B、事物内容的表现形式;C、事物的次要矛盾;D、矛盾的次要方面3、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区别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属性;C、事物的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久暂;B、事物变化的显著不显著;C、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6、质变的复杂性是指().A、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B、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D、质变依赖量变的准备7、作为质变和量变的统一的度是指()。A、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B、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C、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D、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8、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A、保守与进步的关系;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D、形式内容的关系9、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A、事物质变前的量变;B、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C、一种特殊的质变;D、局部质变10、阶段性的质变是()。A、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的不平衡的一种表现;B、度与关节点相互矛盾的表现;C、矛盾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的表现;D、事物内部各部分的发展不平衡的表现11、“激变论”的观点是()。A、辩证法的观点;B、庸俗进化论的观点;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否认质变必须有量变作准备的形而上学观点12、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的界限是()。A、是确定不变的;B、具有相对的性质;C、是无法确定的;D、是根据人们的需要确定的1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指().77\n第77页共77页A、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B、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4、部分质变是指()。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5、质和属性的不可分割是说()。A、质和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质和属性是直接同一的;C、属性是通过质表现出来的;D、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A、质变和量变的关系;B、相互包含的关系;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前进性曲折性的关系2、肯定方面是()。A、事物中的矛盾的次要方面;B、事物中的积极方面;C、事物中维持共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日趋发展壮大的方面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A、动力和源泉;B、方向和道路;C、状态和形式;D、现象和本质4、在哲学上首先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是()。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马克思5、辩证否定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A、外力的作推动;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6、循环论的错误在于()。A、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直线性;B、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否认了前进性;C、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特殊性;D、只看到事物发展的边续性,否认了间断性7、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特征是()。A、孤立地看待肯定和否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B、强调肯定和否定的区别是相对的;C、强调肯定与否定的区别是确定的;D、强调肯定和否定的联系是相对的8、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A、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发展和倒退的统一;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9、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是否新出现的事物;B、是否不同时出现的事物;C、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出现的事物;D、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出现的事物10、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B、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C、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肯定和否定;B、克服和保留;C、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D、徨式或直线式12、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折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既克服又保留;C、周期性的前进;D、既肯定又否定14、“扬弃”是指()。A、抛弃;B、否定一切;C、既前进又倒退;D、既克服又保留1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B、事物发展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C、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16、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77\n第77页共77页A、诡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第八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1、因果关系反映的是()。A、所有事物先后相续的现象;B、所有事物彼此制约的现象;C、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关系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折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3、从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来考察原因和结果,可以看出:()。A、一切现象不是原因就是结果;B、一切现象既是原因也是结果;C、一些现象是原因,另一些现象是结果;D、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4、必然性主要产生于()。A、事物之间的联系;B、事物之间的对立;C、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D、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5、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A、有时起作用;B、有时不起作用;C、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D、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6、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者()。A、只承认必然性;B、只承认偶然性;C、有时承认必然性,有时承认偶然性;D、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7、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的一对范畴。A、内因和外因;B、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C、客观事物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过程;D、事物变化发展的不同趋势8、或然率是()。A、对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对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补充说明;C、对现实性在量上的和种说明;D、对现实性在质上的一种补充说明9、在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A、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B、促使一切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C、脱离现实性的发展;D、消除非现实的可能性10、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A、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B、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C、从下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D、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11、假象是()。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12、事物的内容是()。A、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B、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D、事物内部包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13、事物的本质是不能直接感觉的,所以()。A、本质是一种虚无;B、本质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C、本质不能离开人的思维而存在;D、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14、现象和本质是揭示()的范畴。A、客观事物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相互关系;B、真象和假象的相互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D、整体和局部的相互关系15、范畴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16、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A、因果联系;B、偶然联系;C、非因果联系;D、间接联系17、偶然性是必然性的()。77\n第77页共77页A、内在本质;B、表现形式;C、支配力量;D、客观内容18、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为()。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9、下列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A、海底捞针;B、海底捞月;C、海底钻井;D、开凿海底隧道20、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表现为()。A、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可能性不包含内在根据;B、现实性与必然性联系;可能性不与必然性相联系;C、现实性是已尼实现了的可能,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展开的现实21、事物的本质是()。A、易变的;B、外在的;C、个别的、D、内在的22、内容和形式析矛盾运动是由于()。A、新事物利用了旧形式,或旧事物利用了新形式;B、内容比较稳定,形式相对活跃;C、内容相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保守、稳定;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第九章认识和实践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D、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2、“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A、经验论;B、唯物论;C、不可知论;D、反映论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能动的观点4、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是()。A、生物性;B、精神性;C、物质性;D、社会性5、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A、认识;B、物质;C、实践;D、精神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种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7、经验论是()。A、唯心主义的;B、唯物主义的;C、既可以是唯心主义的,也可以是唯物主义的;D、二元论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的对事物本质的把握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从具体到抽象1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历史性优点;B、绝对性优点;C、直接现实性优点;D、相对性优点12、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的关键在于()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标志着().A、认识过程的终结;B、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C、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D、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14、从个别事物走向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方法;B、综合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15、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77\n第77页共77页A、分析和综合的统一;B、归纳和演绎的统一;C、可能与现实的统一;D、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6、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A、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B、唯心主义特有的思维方法;C、违反实事求是原则的思维方法;D、辩证的思维方法第十章真理和价值1、客观真理是指()。A、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B、真理中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C、永恒真理;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观点;C、主观真理论的观点;D、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区别的错误观点3、“任何具体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是()。A、相对主义的观点;B、对绝对真理的否定;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4、“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可以变成真理”,这是()。A、诡辩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D、真理的两个不同层次6、相对真理是指()。A、基本正确但不完全正确的认识;B、相对谬误;C、不含有绝对性的真理;D、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7、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是()。A、绝对确定的;B、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第十一章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2、人类社会和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是()。A、客观实在;B、劳动;C、人的能动的活动;D、物质世界3、社会运动的物质担当者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B、社会基本矛盾;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推动社会进步的阶级4、“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这种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D、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服从于同一客观规律;B、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和人的意识无关的;C、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包含偶然性;D、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6、社会规律的特点是()。A、同自然规律一样是自发实现的;B、同自然规律不一样,是有阶级性的;C、是客观规律,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表现出来;D、是主观规律,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7、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A、社会的上层建筑;B、人口因素;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77\n第77页共77页8、理解整个社会发展的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9、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A、决定作用;B、无足轻重的作用;C、加速或延缓的作用;D、决定国家、民族的作用第十二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所体现的是()。A、人和人的关系;B、物和物的关系;C、人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2、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技能;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且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5、生产关系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B、思想关系;C、血缘关系;D、经济区域关系6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B、产品分配形式;C、生产工具的水平;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7、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A、谁占有别人的劳动;B、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C、生产资料归谁所有;D、产品归谁分配8、人和物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由于()。A、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B、把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资料中;C、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以一定的方式把人和物结合起来;D、正确调整分配关系9、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产品分配形式;C、交换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0、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观念的形成;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先进阶级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多种经济形式并存;B、人们在生产中互助平等;C、生产资料公有制;D、按劳分配12、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A、它内部的诸环节或诸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B、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C、它为生产力诸要素,尤其是人和物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式;D、它与生产力状况绝对适合1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C、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D、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14、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而广泛的物质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信息传递系统;B生产工具系统;B、生产工具系统;C、动力系统;D、能源系统15、先进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A、它内部诸环节或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B、它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C、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D、它同生产力没有矛盾77\n第77页共77页1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第十三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2、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B、自由民的生产关系;C、手工业者的生产关系;D、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3、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小生产者的生产关系;B、农民的生产关系;C、手工业者的生产关系;D、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劳动者4、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产生于()。A、资本主义社会末期;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期;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D、消灭阶级以后5、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产生是由于()。A、无产阶级还中够强大;B、还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C、它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D、生产力的发展尚无客观需要求6、上层建筑是指()。A、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C、国家政权各部分的总和;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思想;B、意识形态;C、国家政权;D、军队8、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A、它是否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本身的矛盾性质;C、它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9、社会基本矛盾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需要和能否满足需要的矛盾10、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和政治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统一第十四章阶级、国家、革命1、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结果;B、产品分配不均的结果;C、在生产中出现了指挥者和执行者的结果;D、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2、阶级的实质是()。A、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B、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C、一个集团能够无偿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社会集团3、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是()。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的经济地位;B、分配形式以及多寡;C、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D、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立场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A、为捍卫某种思想政治原则;B、为争取某种社会地位;C、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D、为夺取国家政权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A、经济斗争;B、思想斗争;C、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D、社会斗争6、阶级斗争是()。77\n第77页共77页A、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一切社会发展根本动力7、国家是()。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契约的结果;B、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结果;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社会管理职能独立化的产物8、国家的本质是()。A、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B、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构;C、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机构;D、不同的集团、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调节者9、区分国家性质的标准是()。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B、民主的程度;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是否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10、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A、政体;B、领导体制;C、国体;D、最高权力机关11、国家的消亡是指()。A、无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B、一切国家者将“自行消亡”;C、车切国家都将被废除;D、资产阶级国家被暴力革命打碎12、社会革命根源于()。A、贫困;B、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人口多13、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A、对社会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的改造;B、改造政权的组织形式;C、实现民主;D、人类的解放14、“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揭示了社会革命的()。A、实质;B、任务;C、标志;D、作用第十五章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反映;C、社会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A、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意识,不包括对自然界的意识;B、它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C、它是全社会的人的共同意识,是各阶级意识中的共同内容;D、它依赖于并反映社会存在,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3、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D、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A、社会意识不依赖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肯有阶级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5、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是()。A、反映一定的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B、属于该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C、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D、该社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形式6、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C、自然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是因为()。A、它不完全受社会存在的制约;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间相互协调;D、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8、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B、先己后人;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9、宗教是()。A、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社会心理;B、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C、少数人以多数人的一种精神骗局;D、统治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第十六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77\n第77页共77页1、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2、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3、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教育水平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革命理论;B、阶级斗争学说;C、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C、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统一6、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有()。A、他们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B、他们是历史规律的创造者;C、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D、他们是历史条件的创造者7、认为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个观点是()。A、历史主义的观点;B、唯物史观的观点;C、唯心史观的观点;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A、生产活动;B、政治活动;C、艺术活动;D、科学活动9、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知识分子的头脑;B、人民群众的实践;C、客观的物质世界;D、自然和社会的统一10、坚持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B、群众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C、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D、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第十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1、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A、某些杰出个人的意志;B、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C、进步阶级的意志和愿望;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2、社会文明是指()。A、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B、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C、三大社会差别的消灭;D、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3、社会的物质文明是()。A、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物质生产;B、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C、人们衣食住行问题的解决;D、人类创造的各种社会财富的总和4、社会的精神文明是()。A、一定的社会的意识形态总和;B、社会生产力状况的现实表现;C、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D、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5、人的本质在于()。A、人是有智慧、有文化的存在物;B、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能自觉地创造社会历史;D、任何社会的人都具有阶级性6、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77\n第77页共77页A、重视人的自由;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肯定人的价值;D、脱离人社会关系考察人7、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要素,这表明劳动已()。A、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B、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C、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D、成为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动8、必然王国是指()。A、摆脱了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约束;C、获得了真正的自由;D、受着盲目必然性的支配9、自由王国是指()。A、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D、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二、双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一切哲学都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两个方面()。A、思维和存在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人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E、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B、培根的经验论;C、康德的认识论;D、笛卡尔的唯理论;E、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丰富与发展提供了科学根据;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与总汇;D、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准绳;E、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哲学之间的区别最主要的是()。A、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宣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C、强调人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D、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E、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A、阶级性、B系统性;C、矛盾性;D、实践性;E、先进性7、系统科学的出现()。A、证实了辩证法;B、否定了辩证法;C、扬弃了辩证法;D、代替了辩证法;E、丰富了辩证法8、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是()。A、贝克莱;B、休谟;C、康德;D、黑格尔;E、狄德罗9、一切唯物主义者都主张()。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质利益高于一切;C、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D、世界是可知的;E、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二元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B、坚持物质决定精神;C、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D、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E、否认世界的统一性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1、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在于()。A、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永恒性;C、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D、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E、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77\n第77页共77页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要把把握以下两点(),A、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物的多样性;B、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性;C、可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可知性;D、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派生性;E、与人的意识无关的客观自在性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运动是物质的必然结果;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内容;C、运动是物质的特殊形态;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E、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4、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要()。A、通过具体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B、通过人们亲身实践来检验;C、通过逻辑推理来说明;D、通过哲学的持续发展来论证;E、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验证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基本属性;E、源泉6、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主观形式;B、根本属性;C、主体;D、存在方式;E、唯一特性7、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在于,()。A、它们之间的抽象程度不同;B、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C、它们是由科学家研究的不同领域所决定;D、它们各自包含不同的特殊矛盾;E、它们排列的次序不一样8、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会导致()。A、不变论;B、相对主义;C、庸俗进化论;D、客观唯心主义;E、诡辩论9、下列理论中进一步证明了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是()。A、宇宙热寂说;B、非欧几里得几何学;C、牛顿力学;D、相对论;E、唯能论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非生命物质和生命物反应特性的区别,表现在()。A、非生命物质改变自身的形态或转化为他物;B生命物质通过新陈代谢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C、一切物质的反应都是有意识的,但目的不同;D、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E、生命物质的反应是机械的、无选择的2、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论点中()是正确的。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B、所有的物质都是有意识的;C、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D、大脑的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现代生理学关于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A、意识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的神经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们和动物共有的神经反射活动;C、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的人脑的属性和机能;D、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器官的特殊分泌物;E、人脑是思维的器官4、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的生理过程;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E、“绝对观念”的产物5、下列活动中()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A、三思而后行;B、饿了就要吃东西;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手触到火后立即缩回来6、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A、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B、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D、能动地改变自然规律;E、能动地改造社会规律7、下列几种说法中,()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B、审时度势,奋发进取;C、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8、下列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判断中,()正确的。A、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动作用;B、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程度;D、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改造世界;E、意识越符合人的目的、要求,能动性就越大;9、“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77\n第77页共77页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E、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发展变化10、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人为自然办立法;D、意见支配世界;E、对症下药,量体裁衣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新生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E、主观能动性发挥越大,客观规律的作用越小12、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机械唯物论;B、庸俗进化论;C、庸俗唯物论;D、各种唯心论;E、折衷主义13、从意识的起源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它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C、由纯粹的生物学的过程所形成;D、人脑的分泌物;E、同物质世界一同产生的14、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A、意识是本能的神经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的属性;D、意识是人脑的特殊分泌物;E、人脑是思维的器官15、人们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坚持()。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C、意识决定一切;D、按主观愿望充分发挥能动性;E、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6、意识的主观特征在于()。A、意识的各种形式受人们主观状态的影响;B、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制约作用;C、对同一个对象的反映会因人而异;D、意识可以由人脑凭空创造;E、认识的客体依赖于认识的主体17、现代生物学把外界的具体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条件反射活动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A、人类所独有的信号系统;B、人和高级动物所具有的信号系统;C、除人以外的高级运动所具有的唯一的信号系统;D、除人以外的高级动物所独有的信号系统;E、生物普遍具有的信号系统18、下列现象中属于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的是()。A、葵花向阳;B、饥餐渴饮;C、雄鸡报晓;D、岩石风化;E、蚂蚁搬家19、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A、意识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会产生出比人类思维更高的思维;C、辩证唯物论关于意识本质规定的科学性;D、由于人脑是可以认识的,思维模拟是可能的;E、人类思维将最终发展到机器思维第四章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是犯了()。A、唯条件论的错误;B、盲目蛮干的错误;C、宿命论的错误;D、唯意志论的错误;E、相对主义的错误2、唯物辩证法认为范畴是()。A、感性认识的形式;B、最基本的概念;C、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D、纯主观的东西;E、纯客观存在的东西3、系统科学的出现()。A、证实了辩证法;B、否定了辩证法;C、扬弃了辩证法;D、代替了辩证法;E、丰富了辩证法4、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取决于()。A、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的物质基础;B、它们复杂程度的不同;C、它们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矛盾;D、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需要;E、每种运动形式都具有的相对稳定性5、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表现为()。A、二者是一回事;B、二者是一致的;C、二者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才者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E、才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77\n第77页共77页6、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是()。A、承认质变,否认量变;B、承认运动,否认静止;C、肯定一切,否定一切;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E、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一切事物7、把机械运动看作是物质运动折唯一形式,这是()。A、唯心论;B、机械论;C、形而上学;D、庸俗唯物论;E、诡辩论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是因为()。A、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它是唯物辩证法的的逻辑起点;C、它是理解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钥匙”;D、它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E、它能取代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9、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和运动、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困为()。A、运动是由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的;B、离开了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C、运动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D、发展就是一般的运动;E、只要联系就是发展10、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原理说明()。A、弄清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有助于认识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B、只要弄清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就把握了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C、了解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低级运动形式及其规律;D、凡是利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去研究高级运动形式,就是错误的“还原论”;E、利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去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是研究高级运动形式的唯一方法11、“此亦彼也,彼亦此也”,这种说法()。A、符合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C、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D、是一咱相对主义观点;E、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第五章对立统一规1、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的关系是()。A、相互联结的关系;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C、主要和次要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E、精髓和非精髓的关系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促进事物灭亡;C、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E、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对立面的同一是暂时的;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D、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E、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A、外因作用大,内因作用小;B、内因是决定性的,外因没有作用;C、外因是决定性的,内因不重要;D、内因和外因都是不可缺少的;E、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割裂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E、揭示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C、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D、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E、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统一体中7、规定事物过程本质的是()。A、事物的根本矛盾;B、事物矛盾的斗争性;C、事物地属性;D、事物基本矛盾;E、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表现在()。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B、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C、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D、普遍性就是特殊性;E、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77\n第77页共77页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C、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问题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明()。A、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C、矛盾得到正确的解决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人为制造一些矛盾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E、矛盾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11、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斗争的区别和联系是()。A、矛盾的斗争性和政治斗争是同一概念;B、政治斗争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一种形式;C、政治斗争不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范畴;D、阶级社会中,矛盾的斗争性都表现为政治斗争;E、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矛盾的斗争性不都表现为政治斗争12、()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A、辩证唯物主义;B、一切唯心主义;C、一切唯物主义;D、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E、机械论13、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对立面的同一性是暂时的;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D、矛盾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E、对立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1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稳定性;E、矛盾同一性15、对立与对抗的关系是()。A、等同;B、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C、矛盾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分;D、对抗消失矛盾也消失;E、矛盾消失了对抗依然存在1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C、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问题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事物的质同表现质地属性的区别在于()。A、质是内在的,属性是外在的;B、质是客观的,属性是主观的;C、在质不变的情况下某些属性是可变的;D、质是个别的,属性是一般的;E、质是必然的,属性是偶然的2、量变是指()。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C、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E、事物在度的范畴内的延续和渐进3、事物质变的基本形式是()。A、爆发式飞跃;B、阶段性的部分质变;C、非爆发式飞跃;D、局部性的部分质变;E、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它()。A、是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的;B、实质上是一种部分质变;C、属于根本质变的范围;D、是旧质因素在量上的变化;E、是在新质基础上的新的量变过程5、量变的基本形式有()。A、数量的增减;B、场所变更;C、程度的不同、D、水平的升降;E、速度的快慢6、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是指()。A、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B、总的量变过程中包括部分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E、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7、度是()。A、质与量的对立统一;B、飞跃的程度;C、转化的过程;D、质变阶段;E、事物保持其质的数量界限8、关节点是()。A、度的两端;B、度的极限;C、量变的范围;D、质的规定性;E、量的规定性9、依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是()。77\n第77页共77页A、认识事物的质;B、认识事物的量;C、认识事物的度;D、认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E、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10、量变的复杂性是指()。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C、量变是客观的普遍的;D、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E、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11、质变的复杂性是指()。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B、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过程中有量的特征;D、质和量是统一的;E、、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12、割裂量变和质变和统一,会导致()。A、庸俗进化论;B、诡辩论;C、折衷主义;D、激变论;E、唯心论13、“激变论”的错误在于()。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B、只承认质变而否定量变;C、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E、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14、事物质变的爆发式或非爆发式取决于()。A、事物主要矛盾的发展;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C、事物量变的特征;D、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E、事物本身的性质和事物所处的具体条件15、质变形式之所以是多样的,是因为()。A、事物不同的质总是由不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B、事物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C、任何质变都是通过不同阶级的人的活动实现的;D、任何质变都要受到不同外部条件的制约;E、事物的本质和现象本来就是不同一的16、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A、多样性的;B、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C、固定不变的;D、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的;E、客观的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否定是()。A、事物的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统一;B、事物的外在否定;C、主观任意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E、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2、作为辩证否定的发展环节,是()。A、事物数量的变化;B、事物的质变、飞跃;C、事物量变的继续;D、原有事物量的的增大;E、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3、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A、在肯定中不包含否定;B、在否定中不包含肯定;C、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D、在否定中包含关肯定;E、肯定和否定是绝对对立的4、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必;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D、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E、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5、在社会领域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A、根本性质不同;B、形式完全不同;C、形式完全相同,回到旧的出发点;D、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回复”;E、某些特征相同。6、事物曲折发展的特殊性是指()。A、前进中的“复归”;B、前进中的“逆转”;C、前进中的飞跃;D、前进中的消失;E、周而复始的循环7、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A、把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起来;B、新事物和旧事物合为一体;C、把旧事物保留、容纳在新事物中;D、使旧事物在另一阶段上重新发展;E、新事物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8、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A、从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的;B、新事物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C、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D、新事物总是要受到旧事物的阻挠;E、新事物的发展是周期性的9、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77\n第77页共77页A、它属于唯心主义的否定观;B、它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C、它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D、它抹煞新旧事物的界限;E、它割裂新旧事物的内部联系10、否定之否定规律同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区别是()。A、它不具有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那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B、它不涉及矛盾的同一和斗争,以及量变和质变的问题;C、它只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曲折的表现形态;D、它带有发展的整体和总括性质;E、它从方向和道路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1、“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这是指()。A、克服就是全盘抛弃旧事物;B、克服体现了新、旧事物没有一定的界限;C、克服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D、保留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E、保留是继承旧事物中的各种因素12、否定之否定规律是()。A、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固定的现成公式;B、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证明的工具;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唯物辩证法的唯一的规律;E、研究事物和问题的指南13、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实质是()。A、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B、事物重复运动、变化的周期性过程;C、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D、事物运动、变化的曲折过程;E、事物经过漫长的历程又旧地重游14、在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A、麦苗--麦粒--麦苗;B、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C、认识--实践--认识;D、变异--遗传--变异;E、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形而上学--现代唯物辩证法15、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A、上升性或前进性;B、阶级性或革命性;C、规律性或必然性;D、周期性;E、实践性16、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会导致()。A、激变论;B、直线论;C、庸俗进化论;D、均衡论;E、循环论第八章唯物辩证法诸范畴1、事物的因果联系是()。A、七种包括时间在内的、由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B、事物之间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C、一切先后相继的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D、人们的心理习惯;E、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先天形式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表现在()。A、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决定的;B、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C、它们不能相互转化;D、必然性可以不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E、偶然性可以脱离必然性而存在3、杰出人物的出现是()。A、纯粹的历史必然性;B、纯粹的历史偶然性;C、历史命运的安排;D、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历史潮流发展之需要4、唯物辩证法认为,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A、存在的可能性只有一种;B、往往只存在着两相反的可能性;C、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两种相反可能性能够同时实现;D、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就是相反可能性的消失;E、可能性并不存在于现实性之中5、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所以().A、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B、同一种内容,只能有同一种形式;C、内容变化了,形式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D、同一种形式,只能表现和容纳同一种内容;E、形式对内容来说是被动的、消极的6、假象是()。A、人们虚构的现象;B、人们错觉;C、客观的;D、主观的;E、对事物本质歪曲和颠倒的反映7、假象和错觉的关系表明()。77\n第77页共77页A、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B、假象是主观的,错觉是客观的;C、假象和错觉都是客观的;D、假象和错觉都是主观的;E、假象容易引起错觉8、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在()。A、任何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B、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C、任何现象都要通过本质表现出来;D、任何本质都是现象的表现;E、本质归根到底从属于现象9、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必须反对()。A、形式主义;B、形式虚无主义;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E、宿命论10、可能性是()。A、与现实性绝对对立的;B、永远不能成为现实的;C、包含在现实之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D、没有任何根据去实现的东西;E、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11、下列现象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是()。A、电闪雷鸣;B、水涨船高;C、月晕而风;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E、白天过后是黑夜12、事物中必然性和偶然性与因果联系的关系是()。A、有的因果联系是必然的,有的因果联系是偶然的;B、已知的因果联系是必然的;未知的因果联系是偶然的;C、必然性有因果联系,偶然性也有因果联系;D、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原因和外部原因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终极原因”是()。A、人们尚未认识的某种“自在之物”;B、某种客观的理性;C、物质世界本身;D、根本不存在;E、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14、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在于()。A、把某种客观精神、上帝视为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B、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C、把机械运动的因果联系看成是唯一的形式;D、把因果联系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产物;E、把因果联系复杂化和多样化第九章实践和认识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是()。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B、没有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C、否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E、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为它强调()。A、人的主观因素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B、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世界的;C、人的认识认具有预见性;D、作为认识的反映不是对物的简单的摹写;E、矛盾和斗争推动认识的发展3、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依赖的主要条件是()。A、认真学习他人经验;B、通过实践取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C、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D、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E、充分发挥人的想象能力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可以导致的错误有()。A、诡辩论;B、经验论;C、唯理论;D、先验论;E、不可知论5、由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必要,是因为()。A、认识是主观的,实践是客观的;B、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其是否可靠和正确;C、认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展为无限;D、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E、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6、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自发实现的过程;B、积极能动的过程;C、质的飞跃的过程;D、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E、量变渐进的过程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A、意识与物质的关系;B、人与整个自然界的关系;C、对立统一的关系;D、相对与绝对的关系;E、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8、下列活动中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的是()。77\n第77页共77页A、司法人员办案;B、唱歌;C、运动员跳水训练;D、跳舞;E、农民培育农作物新品种9、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双重关系,即()。A、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B、本原和派生的关系;C、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D、主要和次要的关系;E、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10、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深刻性;B、抽象性;C、间接性;D、直接性;E、形象性1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形象性;B、间接性;C、直接性;D、抽象性;E、生动性12、理性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在于()。A、只有通过这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变为现实;B、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C、这个飞跃表现了量变过程的部分质变;D、它体现了飞跃形式的多样性;E、理性认识只有在中宣部占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13、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A、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B、可以使理论变成直接存在的现实;C、是由间接可能性发展转化而来的;D、各事物之间存在着绝对必然的联系;E、它是现实的直接的、正面的反映第十章真理和价值1、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毫无联系;B、相互包含,相互渗透;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相互转化;E、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指()。A、认识的主观性客观性;B、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C、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D、人类的有限认识能力和无限认识能力所达到的不同成果;E、具体真理和普遍真理3、“因为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即是真理”,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真理观;C、实用主义真理观;D、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E、主观真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表明()。A、二者之间有着固定不移的界限;B、二者之间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C、绝对和相对的区分是绝对的;D、绝对和相对的区分是相对的;E、二者不可能相互转化5、每一个具体真理都是()。A、客观真理;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C、包含着相对谬误的真理;D、包含着一定主观性的真理;E、被大多数人掌握的真理6、“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句话应理解为()。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B、谬误不以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总结经验克服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7、把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点视为真理,这种认识实质是()。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表现;C、唯心主义真理观的一种表现;D、否认了真理是人们的思维形式;E、机械唯物主义观点8、“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其错误在于认为()。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C、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E、有用就是真理9、客观真理是指()。A、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B、认识主体的客观状态;C、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多数人赞同的思想观点;E、包含在人的意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1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是()。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绝对性;C、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否认真理的有用性;E、否认真理的具体性11、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A、无限性;B、绝对性;C、有限性;D、相对性;E、变动性77\n第77页共77页12、思维的非至上性即思维的()。A、不变性;B、相对性;C、无限性;D、有限性;E、绝对性1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A、真理中包含着部分错误;B、任何真理都只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C、所有的真理都只有是对某一特定对象的一定方面、程度、层次的正确反映;D、一切真理都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E、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是由人的主观所决定的1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指()。A、两种绝然不同的真理;B、正确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C、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D、趔的内容是绝对的,形式是相对的;E、真理的发展过程及人们对其掌握程度而言的15、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它的形式总是不依赖于人的;B、它的内容是客观的;C、它只能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它的主体即绝对精神是客观的16、片面夸大趔的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在实践中表现为()。A、实用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不可知论;E、经验主义第十一章科学的历史观1、旧历史理论的两个缺陷是()。A、否定人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B、否定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C、把历史规律神秘化;D、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E、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2、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社会有机论;B、唯意志论;C、社会竞争论;D、宿命论;E、抽象人性论3、社会存在的含义是()。A、人的客观的活动;B、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C、全部社会关系;D、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E、以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4、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表现;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E、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被人所驾驭5、在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A、任何人的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者等于零;B、任何人的意志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果(合力)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括在这个总结果(合力)之中;C、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D、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E、任何人的意志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支配,而不能有自由6、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是创立了().A、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法;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E、唯物论7、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A、在阶级社会中起作用的一切规律;B、在人类社会中起作用的一切规律;C、各个具体社会形态的特殊规律;D、在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具有某种一般性的规律;E、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8、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生产和再生产是指()。A、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B、工业的生产和再生产;C、农业的生产和再生产;D、能源的生产和再生产;E、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第十二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A、全部社会生产过程的总和;B、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D、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E、要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2、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77\n第77页共77页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B、它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C、它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D、它是一种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E、它的实体是客观自然界3、生产力的状况包括()。A、生产力的性质;B、生产力的内容;C、生产力的形式;D、生产力的现象;E、生产力的水平4、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包括()。A、纳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B、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C、纳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D、经过加工的原材料;E、自然界的一切物体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A、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B、人和自然界的关系;C、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D、社会经济关系;E、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6、生产关系的构成可以侧重从()。A、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分析;B、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C、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进行分析;D、生产过程中人们的政治关系进行分析;E、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程度进行分析7、产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C、人们对消费的不同需要;D、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多寡;E、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颁布的法律、政策8、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革的方向;B、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不能发生影响;C、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关系在任何时候都适合生产力的发展;E、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是看它()。A、能否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很好地结合起来;B、是否能够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状况;C、能否把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D、能否体现一定物质利益原则;E、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10、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是().A、科学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B、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D、科学中包含着生产力;E、科学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第十三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A、物质关系;B、经济关系;C、阶级关系;D、政治关系;E、思想关系2、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是()。A、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国家政权和政治法律思想;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E、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3、政治上层建筑()。A、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B、基本上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C、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D、就是思想的社会关系;E、就是物质的社会关系4、思想上层建筑是指()。A、意识形态的总和;B、社会意识;C、精神文明;D、科学;E、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观念体系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主要内容是()。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发展及其方向;B、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互决定、相互促进;D、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纺织形式;E、经济基础随着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6、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自然和社会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E、需要和能否满足需要的矛盾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对抗性矛盾;B、非对抗性矛盾:C、阶级矛盾;D、主要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E、大量表现为敌我矛盾77\n第77页共77页8、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A、只有镇压、强制的职能;B、只有教育、引导的职能;C、既有镇压、强制的职能,又有教育、引导的职能;D、具有阶级性;E、已经没有阶级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对抗性矛盾;B、非对抗性矛盾;C、阶级矛盾;D、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E、只有统一而无斗争的矛盾10、判断上层建筑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看它()。A、是否与自己的经济基础适应;B、是否能帮助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与巩固;C、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能帮助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巩固;E、是否能限制与自己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11、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根源;B、前者在后者的指导下建立;C、后者受前者的影响和作用;D、前者第一性,后者第二性;E、后者属于思想范畴;前者属于物质范畴第十四章阶级、国家、革命1、阶级是()。A、历史范畴;B、思想范畴;C、经济范畴;D、政治范畴;E、永恒存在的范畴2、阶级产生的前提是()。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E、战争3、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维持是靠()。A、国家的政权;B、习惯和传统力量;C、氏族首领的威信;D、经济力量;E、人们高度的思想觉悟4、国家的实质是()。A、阶级统治的工具;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构;C、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D、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机构;E、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器5、国家的职能是由()。A、民族的特点决定的;B、国家的本质决定的;C、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D、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的;E;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决定的6、社会革命的实质是()。A、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改变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更新社会的精神状况;E、改变民族的素质7、社会革命的根源是()。A、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B、先进阶级的觉悟的程度空前提高;C、体现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矛盾尖锐化;D、先进思想的广泛传播;E、人口过剩和贫困8、社会改良是()。A、社会进步的一种形式;B、没有任何进步意义;C、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D、仅仅有利于统治阶级的;E、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前提下对现实社会结构所作的局部改变第十五章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A、是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反映;B、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是不依赖社会存在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D、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E、是一旦从社会生活中抽象出来就永恒不变的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差别在于()。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低水平的;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社会意识形式是简单的;C、社会心理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存在的间接反映;D、社会心理无阶级性;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E、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社会意识形式表现为理论体系等3、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看它是否()。A、反映一切阶级的要求和愿望;B、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C、反映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D、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E、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77\n第77页共77页4、相对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因为()。A、它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B、它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它是被社会存在决定的;D、它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支配;E、它不能创造社会存在中没有的东西5、社会意识的发展主要是通过()。A、意识本身的不断完善;B、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C、专制力量的强制作用;D、行政手段直接干预;E、新思想战胜旧思想6、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能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C、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D、被压迫阶级的思想;E、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7、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于()。A、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形式;B、它是在社会心理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反映形式;C、它是反映某一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D、它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以感性形式为主的社会意识;E、它是反映全部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8、艺术的特征在于()。A、它是由社会的阶级斗争决定的;B、它通过具体生动的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生活;C、它以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D、它具有超阶级的魅力;E、它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9、下列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形式逻辑;B、美学;C、语言学;D、法学;E、数学10、道德具有如下性质()。A、它是依靠强制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它比较直接地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C、由于道德是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因此,在任何社会中它都没有阶级性;D、道德和法律相比,其作用是次要的;E、劳动人民可以批判继承某些剥削阶级人物的某些可取的道德品质11、政治法律思想是()。A、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式;B、在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才形成的社会意识形式;C、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D、较间接较曲折地反映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E、社会的政治和法律设施的总和第十六章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A、广大的无产阶级;B、全部体力劳动者;C、居民中的大多数人;D、居民中的先进分子;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2、英雄史观的基本表现形态是()。A、唯意志论;B、循环论;C、宿命论;D、庸俗进化论;E、突变论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个别举动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B、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重视必然性作用的历史唯物论;E、认为偶然性被必然性决定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其主要缺陷是()。A、看不到社会运动的特殊性;B、看不到阶级斗争的作用;C、看不到社会革命的作用;D、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E、看不到人们活动的物质动因5、历史上的“民为贵”的思想是()。A、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B、典型的英雄史观的观点;C、进步的思想,但仍属于英雄史观;D、英雄史观中较重视群众作用的观点;E、具有折衷主义性质的历史观6、杰出人物的出现是()。A、纯粹历史的必然性;B、纯粹历史的偶然性;C、历史命运的安排;D、必然的又是偶然的;E、历史潮流发展的需要7、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原则是()。77\n第77页共77页A、政治第一的标准;B、为现实服务的原则;C、传统观念的标准;D、历史主义的态度;E、阶级分析的方法8、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他们能够按照自己意志创造历史;B、他们创造历史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C、他们对创立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贡献;D、他们推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功绩;E、他们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9、个人崇拜过分夸大个人作用,迷信个人,把领袖神化,这是()。A、唯心史观的表现;B、二元论的表现;C、相对主义的表现;D、蒙昧主义的表现;E、实用主义的表现10、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取决于()。A、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的程度;B、个人向社会索取的物质利益的多少;C、个人能力的大小;D、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E、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11、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A、无产阶级;B、体力劳动者;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D、居民中的大多数;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第十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1、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是()。A、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B、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C、人类解放的实现程度;D、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E、人的社会本质的变化2、社会进步的道路是()。A、笔直前进的;B、直线上升的;C、曲折前进的;D、有急有缓的;E、稳步前进的3、人的本质是()。A、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的总和;B、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在于人是有理性、能思维的存在物;D、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性;E、在于力求摆脱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束缚4、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A、社会文明的核心内容;B、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础;E、共产主义思想的依据5、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范畴,是指()。A、人们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解放的状态;B、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获得了自由;C、人们完全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从而实现了自由;D、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主人;E、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6、共产主义的含义是()。A、共产主义理论或思想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B、由先进思想家提出的未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未来的设想;C、由科学的社会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D、被压迫者对于合乎理性和正义的社会理想的热情追求;E、人们向往已久的大同世界三、多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辩证法、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A、辩证法、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交织在一起;C、形而上学始终是和唯心主义相对合的;D、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E、辩证法、形而上学影响并制约着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在于它是()。A、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对立;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C、19世纪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的哲学概括;D、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更高发展的必然;E、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历史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直接继承的产物77\n第77页共77页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主要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演说4、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E、“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5、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史形态()。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辩证法;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古代朴素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完全不同于旧哲学,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A、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统一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B、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为对象;C、以改造世界的实践为根本目的;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E、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直观性;B、机械性;C、绝对性;D、不彻底性;E、形而上学性8、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有()。A、知识是头脑自生的;B、世界的本原是宇宙精神;C、“存在就是被感知”;D、“理在事物”;E、人的意识是客观精神发展的产物9、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人生观是世界观、历史观的组成部分;B、世界观、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C、世界观、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D、人生观决定着世界观的历史观;E、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是()。A、把物质归结为“不可分”的实物粒子;B、把原子的属性看作是物质的一般属性;C、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D、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相混淆;E、割裂了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2、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说明()。A、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B、根本没有精神运动,承认精神运动就是唯心主义;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一回事;D、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E、社会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主体--生产方式3、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内容;C、时空是容纳物质在其中运动地“容器”;D、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时间和空间;E、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时空在任何情况下的不变性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A、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B、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C、是同唯心主义、二元论的根本区别;D、是对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扬弃;E、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5、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镜中月;B、水中花;C、阶级斗争;D、引力场;E、梦中树6、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C、万物都只能在概念中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D、根本不存在概念运动;E、社会运动也离不开生产方式这一物质主体7、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B、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C、认识事物的唯一途径;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E、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8、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了()。A、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B、时间空间和人的认识不可分;C、客观规律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D、物质发展的无限性;E、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77\n第77页共77页9、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的主要依据是()。A、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的理论;B、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C、人类起源的社会发展理论;D、唯能论和原子非物质化的理论;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第三章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1、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A、由没有反应特性的物质发展为具有反应特性的物质;B、由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C、由刺激感应性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D、由低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高级运动的感觉和心理;E、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2、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屯决定作用,是因为()。A、劳动使人和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B、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C、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D、劳动使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E、劳动和语言推动意识内容、形式丰富和多样化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表现在意识依赖()。A、人的大脑;B、思维的发展;C、人的感觉器官;D、客观存在;E、社会存在4、造成意识主观性差异,是由于().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人的意识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5、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于()。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6、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A、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B、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C、新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D、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E、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7、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维中实现它;C、不能被创造或被消灭;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8、规律的特点在于它是()。A、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B、事物运动变化的暂时联系;C、事物运动变化的偶然联系;D、事物运动发展的稳定联系;E、事物运动变化的必然联系9、下列说法中,正确概括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是()。A、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才有自由;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10、、从意识产生的生理机制和本质看,()。A、意识是人脑的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人脑是意识的来源;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E、意识是人脑固有的11、下列说法中会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是()。A、“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高的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要从事实出发,不要从可能出发”;E、“宁可误一年,不冒一分险”12、意识主观性的差异源于()。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意识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和世界观的差异1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依赖()。A、人的大脑;B、思维的发展;C、人的各种感觉器官;D、客观存在;E、自然界的存在14、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意识是与物质对立的另一个本原;C、意识是物质这个本原的特殊表现;D、它们在一切情况下都是相对立的;E、它们在谁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的15、根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77\n第77页共77页A、知识就是力量;B、理想是前进的灯塔;C、志不强者智不达;D、恒心是目的的最近道;E、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6、人类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A、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物理的、电子的过程;人类意识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B、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人的意识有社会性。C、人工智能是被动的;人类意识是主动的。D、人工智能完成任务时是机械的被动过程;人类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能力。E、人工智能依照客观规律进行“思维”活动;人类意识则不受客观规律的束缚17、“揠苗助长”这句成语的哲学寓意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性;B、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C、说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违反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一定会受到惩罚;E、提醒我们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办事18、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是()。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意识对生理功能的控制、E、意识可以自由创造各种事物第四章联系和发展1、唯物辩证法是()。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B、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原科学体系;D、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否定;E、对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否定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核心,这是因为()。A、它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C、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原因;D、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E、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3、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A、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D、事物之间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E、事物之间界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形式有()。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C、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E、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5、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A、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联系;C、不承认各部分之间的分明界限;D、局部服从全局;E、以承认各部分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6、形而上学()。A、不是世界观,而是方法论;B、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D、否认事物之间有绝对分明的界限;E、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变更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简单重复;B、不仅包括重复而且主要是质变;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E、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质的变化8、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事物的本质联系;B、事物的必然联系;C、因果联系;D、事物的稳定联系;E、和本质同等程度的概念9、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A、客观性;B、普遍性;C、条件性;D、多样性;E、具体性10、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A、机械运动;B、物理运动、C、化学运动;D、生物运动;E、社会运动11、人手脱离人体不成了没有生气、死的东西了,这说明()。A、部分依赖于整体;B、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认识事物;C、研究部分是没有意义的;D、整体部分构成,失去了部分也就没有整体了;E、脱离整体研究部分或脱离部分研究整体都是有缺陷的12、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77\n第77页共77页A、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B、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C、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依存;E、高级运动形式可以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第五章对立统一规律1、可以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理解为()。A、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E、斗争性决定同一性,同一性反作用于斗争性2、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是()。A、一般寓于个别之中;B、个别不能离开一般而存在;C、一般只包括个别的一些方面和本质;D、一般是个别的总和;E、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A、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B、矛盾的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C、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打破一切条件的限制而贯彻到底;D、矛盾的斗争性贯彻于一切过程的始终;E、矛盾的特殊性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A、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转化;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D、主要矛盾解决了,非主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E、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6、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有()。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外部矛盾;C、矛盾的又同一又斗争;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E、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7、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调和,形成一个新事物;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D、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E、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8、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根据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应该()。A、坚持一点论;B、坚持均衡论;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D、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E、坚持重点和非重点的辩证统一10、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辩证法的核心;B、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C、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论;D、矛盾问题的精髓;E、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11、有人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观点()。A、揭示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深刻含义;B、错误地把矛盾的斗争性归结为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C、用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抹煞了矛盾斗争性的普遍性;D、否定了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E、是对矛盾的斗争性简要而明确的表述12、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表现为()。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B、个别必然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C、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D、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E、个别与一般是没有界限的13、在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77\n第77页共77页A、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B、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D、否认有同一性的概念;E、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在绝对不相容中承认同一14、在我国政治生活中采用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根据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C、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原理;D、关于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原理;E、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联结的原理15、阶级矛盾对各阶级社会而言,是普遍的共同的东西,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则是特殊的东西。这说明()。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有确定界限的;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矛盾普遍性就是特殊性;E、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第六章质量互变规律1、质和属性的关系包括().A、属性和质是直接同一的;B、质是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C、属性是事物质的外在表现;D、质是事物属性的表现;E、属性是一事物和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2、所谓事物的量变是()。A、事物在规模和程度上的变化;B、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C、对原有度的超出和突破;D事物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E、事物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变化3、量和事物本身的关系表明()。A、不同的量必须是不同的事物;B、量和事物本身不是直接同一的;C、不同的是不一定是不同的事物;D、量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E、量的规定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4、在下列现象中,属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是()。A、生产力不断增长,引起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形状和体积;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生出小鸡;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进化;E、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100℃水就变成蒸汽5、坚持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A、坚持质变和量变的对立统一;B、反对激论和庸俗进化论;C、把远大革命目标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D、既要反对因循守旧、停步不前,又要反对陷入空想、冒险蛮干;E、不间断地实现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6、确定事物质的根据是()。A、把握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B、把握对事物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C、分析事物的矛盾特殊性;D、考虑社会实践的需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E、把握事物的量7、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在于()。A、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C、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联系;D、完全否认事物之间质的差别;E、对生物的进化作了庸俗歪曲的解释8、下列各项中,()属于阶段性部分质变。A、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中,其地租的变化经历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三个阶段;B、资本主义社会可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我国民主革命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从猿到人的转化;E、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9、质变是()。A、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B、显著的变化;C、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D、发展过程连续性的中断;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割裂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会导致()。A、庸俗进化论;B、激变论;C、目的论;D、“左”倾冒险主义;E、右倾机会主义11、质量互变的复杂性表现为()。A、量变就是质变;B、量变和质变的多样性;C、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D、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E、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12、“激变论”错误在于()。77\n第77页共77页A、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B、割裂了量为和质变的统一;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D、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E、认为质变不需要量的积累而可以突然发性第七章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联系和发展的环节;C、包含了肯定的否定;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E、使第二次否定有可能发生的否定2、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因素是指()。A、存在于事物内部、与肯定因素对立的方面;B、依赖于肯定因素的“异己”力量;C、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D、存在于事物外部的一种对立的力量;E、存在于事物内部的消极因素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在历史上新社会代替旧社会是()。A、包含肯定的否定;B、社会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C、对旧社会既克服又保留;D、社会的自我否定;E、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事物的发展是()。A、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B、旧质到新质的飞跃;C、矛盾运动的结果;D、通过否定实现的;E、螺旋式的上升过程5、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就会导致()。A、直线论;B、循环论;C、左倾冒险主义;D、悲观论;E、主观唯心主义6、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的作用,是绝对抛弃,下列可以说明这种观点的是()。A、原子蜕变;B、昆虫被踩死;C、麦粒磨成面粉;D、人由儿童变成青年;E、禾苗遇天灾而死亡7、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表现在()。A、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B、同类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C、事物发展的曲折道路有“回复”或“复归”;D、事物在曲折的发展中有暂时的“倒退”;E、曲折发展的特殊性8、“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B、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C、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D、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E、关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表明,这种改革是()。A、同原有经济体制的“一刀两断”;B、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点;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臬我否定;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E、对旧经济体制的“扬弃”10、“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C、它否定了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E、它否认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第八章诸范畴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它的意思是()。A、原因和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确定的区别;B、在现实世界的总的普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C、在某一具体的、特定的、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有确定的区分;D、社会现象中的因果联系与自然界中的因果联系根本不同、E、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可能变成原因2、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指()。A、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B、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C、任何事物的因果联系都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D、只有自然界存在关因果联系;E、所有互相联系的事物都是因果联系3、对可能性应注意区分()。77\n第77页共77页A、可能与不可能;B、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C、两种相反的可能;D、大的可能和小的可能;E、有原因的可能和无原因的可能4、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A、一定这样发生,而不那样发生的趋势;B、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C、摇摆和偏离的趋势;D、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趋势;E、或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倾向5、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表现在()。A、内容和形式是绝对立的;B、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C、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D、内容的变化会引起形式的变化;E、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6、现象是()。A、事物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B、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C、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联系;D、有真象和假象之分;E、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7、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A、现象是外在的,本质是内在的;B、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共同性的;C、现象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D、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E、现象是感官能够感知的,本质只能通过思维才能把握8、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A、科学研究是必要的;B、人们不应去研究现象;C、科学研究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本质的的向导;D、科学研究不一定通过现象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E、科学研究的复杂性9、下列种种现象中()属于必然现象。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要自由就要遵守纪律;C、既有闪电,就有雷声;D、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E、没有耕耘,哪来收获1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A、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B、同因果关系有密切联系,是因果关系进一步展开的一对范畴;C、揭示事物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D、揭示现存事物与即将存在的事物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E、揭示加速事物发展的力量与阻碍事物发展力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11、非现实的可能性是指()。A、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目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相对性;B、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根据的东西;C、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不充分,因而在以后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D、大现实中有它出现根据的东西;E、是必然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1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所以()。A、同一内容只能有一种形式;B、同一形式只能表现和容纳同一种内容;C、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D、同一形式可以表现和容纳不同的内容;E、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13、关于原因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正确的观点是()。A、凡是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B、不是任何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C、一般地说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D、不排除有些特殊的同时发生的现象也是因果关系;E、绝不会有结果在先原因在后的现象14、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感觉的复合”,本质是一种虚无,这种观点的错误表现在()。A、只承认现象的客观性,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B、只承认本质的客观性,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C、既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也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D、割裂了二者的同一性;E、既是唯心主义地看问题,又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15、内容和形式的复杂性在于,()。A、不同的对象既有特定的内容也有特定的形式;B、事物内容的丰富多采决定着事物形式的多种多样;C、同一内容往往有多种形式;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服从形式;E、同一形式或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16、DDT曾被誉为杀虫良药,后来发现它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和牲畜,被宣布为禁用农药。这说明()。A、事物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B、一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C、同因可以产生异果;D、多因可以产生一果;E、人们对因果联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17、“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这种观点是()。77\n第77页共77页A、把必然性绝对化:B、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C、抹煞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界限;D、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E、唯意志论的表现第九章认识和实践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A、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B、前者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后者则离开了社会实践;C、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则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D、前者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后者则否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E、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人类的精神活动;B、社会历史的活动;C、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活动;D、人类自觉的能动的活动;E、客观的物质活动3、我们必须尊重科学知识,这是因为().A、尊重科学知识实际上是尊重前人和别人的知识;B、科学知识一旦应用于实践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C、科学知识是感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只有掌握科学知识才能从事现代的社会实践;E、掌握科学知识是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表现在()。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E、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原理,表明()。A、人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B、人的认识运动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运动;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D、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E、人类认识是不可靠的6、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B、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C、使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转化;D、理论被群众所掌握;E、创造人工认识手段7、根据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A、坚持理论联系实际;B、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坚持参加社会实践;D、反对“天赋观念”论;E、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8、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这些条件包括()。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该是正确的;B、理性材料必须十分丰富;C、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理论必须为群众掌握;E、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9、实践之所以是认识的基础和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是因为实践是()。A、认识的外在形式;B、认识的来源;C、认识的动力;D、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E、认识的目的10、实践的基本形式是()。A、生活实践;B、生产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E、理论研究11、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A、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取得规律性认识;C、达到理性认识;D、取得真理性认识;E、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12、实践的基本特征有()。A、客观性;B、可知性;C、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E、确定性13、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为:()。A、它是认识的起点;B、它是认识的深化;C、它是认识的源泉;D、它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E、认识必经的环节14、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是在于它()。A、可以使认识的正确性得到检验;B、是群众性的活动;C、创造了人工认识手段,可以弥补人类感官的不足;D、能够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直接同一;E、使人类思维得以产生和发展77\n第77页共77页第十章真理和价值1、任何真理都是()。A、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统一;B、具体真理;C、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的;D、客观真理;E、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A、真理不包含谬误,谬误不包含真理;B、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C、真理超出一定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D、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可以变成真理;E、并不是任何真理都可以转化为谬误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包含是指()。A、相对寓于绝对之中;B、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现来;C、相对真理中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D、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E、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4、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是指()。A、真理处于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发展过程中;B、每一个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环节;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D、人们可以不断地排除认识中的错误,使认识越来越具有真理性;E、人类可以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无限地接近绝对真理,但不可能穷尽它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会导致().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A、它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B、它给实践检验以理论的根据和说明;C、它是实践检验的基础;D、它可以证明实践无法直接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它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7、“有用就是真理”的命题是()。A、主观真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B、唯心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真理观;D、实用主义真理观;E、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8、在检验真理过程中,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是因为()。A、逻辑证明的前提,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B、逻辑证明是纯主观的东西;C、逻辑证明是脱离实践的;D、逻辑证明所用的公理是不可靠的;E、逻辑证明的结论必须由实践来作最后的检验9、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A、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B、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C、自由和必然的辩证法;D、从理论出发去“剪裁实际的必要性;E、就事论事这一工作方法和认识方法的真理性第十一章科学的历史观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有()。A、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必,唯心史观全都否认社会发展规律性;B、唯心史观承认社会意识的作用;唯物史观否认社会意识的作用;C、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唯心史观则相反;D、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E、唯心史观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觚发展,唯物史观则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物质根源2、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A、劳动;B、人口;C、地理环境;D、社会组织;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3、为加速社会的发展,必须使人口的增长()。A、同生活资料的增长相适应;B、同技术装备的增长成反比;C、同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增长成反比;D、同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E、同科学教育事业的增长相适应4、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77\n第77页共77页A、劳动创造了生产工具,并使猿手变成了人手;B、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C、劳动使语言得以产生;D、劳动与语言推动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E、劳动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把猿群改造为人类社会5、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A、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B、剥削阶级的偏见有意歪曲历史;C、社会本身没有客观规律性可遵循;D、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E、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有()A、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不同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布;E、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第十二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A、劳动者;B、劳动分工协作;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E、科学技术2、自然科学是()。A、直接的生产力;B、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潜在的生产力;D、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知识形态;E、间接的生产力3、自然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途径是()。A、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转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从而转化为物质生产力;B、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C、通过更深刻、全面地认识自然物的属性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D、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E、通过科学家的思考转化为直接生产力4、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A、劳动的社会分工与协作;B、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C、生产力中的人与物的矛盾;D、人与自然的矛盾;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C、产品分配形式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消费关系;D、人和自然界的关系;E、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6、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一论断适用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7、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C、它是当代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D、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物质的、客观的;E、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8、生产力的状况包括()。A、生产力的性质;B、生产力的构成;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E、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十三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主要表现是()。A、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排除异己;B、一切通过国家的行政命令;C、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实现其服务职能;D、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E、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A、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决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这是因为()。A、它们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B、它们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C、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D、它们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E、它们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4、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是()。77\n第77页共77页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都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B、思想上层建筑既反映经济基础,又反映政治上层建筑;C、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有反作用;D、政治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的思想、观点建立起来的;E、政治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思想上层建筑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A、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发展;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再发生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是基本适合的;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非对抗性的;E、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自觉的调整和改革来解决6、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表现在()A、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它指出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它指出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D、它使历史研究成为真正的科学;E、在它指导下有可能对社会现象进行如自然现象那样的精确研究7、经济、政治、社会思想三者的关系是().A、社会思想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B、社会思想和政治上层建筑都反映经济基础;C、社会思想通过政治来反映经济;D、经济决定政治和社会思想;E、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8、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监狱;C、法院;D、哲学;E、语言学9、下列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清真寺;B、《红楼梦》;C、化工厂;D、生产资料;E、森林法10、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产生矛盾,是因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A、总是走在经济基础的前面;B、有个逐步完善的过程;C、同经济基础的变化不同步;D、某些环节与经济基础的要求不相适应;E、受到旧制度残余的影响第十四章阶级、国家、革命1、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贡献是()。A、现代社会中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B、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C、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的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E、阶级斗争是近代欧洲历史发展的动力2、等级是()。A、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具有一定特权和专利的集团;B、按照地位、门第、职业、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划分;C、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E、一个政治法律范畴3、阶层是()。A、与阶级相同的范畴;B、同一阶级内部按照财产划分的若干层次;C、按照特定标准把各阶级的部分成员组合起来而构成的社会集团;D、同一阶级中因社会地位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开来的社会集团;E、与阶级既相互联系又不能代替的社会特殊部分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基本形式是()。A、经济斗争;B、社会斗争;C、政治斗争;D、思想斗争;E、武装斗争5、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权力机关;C、阶级统治的工具;D、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E、统治阶级用来维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工具6、国家的类型有()。A、奴隶主专政的国家;B、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C、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农民阶级专政的国家;E、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7、国家的职能是()。A、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B、协调各阶级的利益;C、组织、协调、干预经济生活;D、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E、防御外来的侵略颠覆8、社会革命的条件是()。77\n第77页共77页A、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B、被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生活下去;C、先进阶级的觉悟程度空前提高;D、先进阶级的组织程度严密并有革命的纲领;E、先进阶级敢于用革命的行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9、“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因为()。A、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B、它能够解放生产力;C、它能够极大地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D、砣消灭了私有制;E、它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移到先进阶级手中的根本途径10、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A、实质上的无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D、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专政的有机结合;E、实现了广泛的政治联盟11、国体和政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A、国体决定政体;B、国体适应并服务于政体;C、同一类型的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D、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E、政体是国体的基础12、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A、议会斗争;B、政治斗争;C、经济斗争;D、游行示威;E、思想斗争13、马克思主义对改良的态度是()。A、把改良作为革命的辅助方法;B、把改良作为革命的主要手段;C、坚决反对改良;D、把改良作为积聚革命力量、发展革命斗争的一种手段;E、承认一定条件下的改良14、政治法律思想是()。A、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B、在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才形成的;C、最集中最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D、较间接曲折地反映经济基础;E、处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15、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A、它是特殊的权力机关;B、它是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统治下的国民;C、它需要征收赋税;D、它对社会各阶级、阶层都一视同仁;E、它是按地域来划分统治下的国民16、马克思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是().A、指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B、指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D、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E、发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17、一切国家的共同职能是()。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维护各个阶级的利益;C、防御外来侵略,保卫本国领土不受侵犯;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E、对外侵略和扩张18、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同剥削阶级国家相比,它的本质特点是()。A、有完整的国家机器和政治法律制度;B、有全新的阶级内容,是劳动者自己的国家;C、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D、胃全新的历史任务;E、有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归宿19、国家的职能包括()。A、调整阶级关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B、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C、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D、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E、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第十五章社会意识1、社会意识()。A、作为客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存在的重要内容;B、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C、是对社会存在,主要是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D、是悬浮于社会存在之上的绝对独立的精神过程;E、进化论正确或错误都是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反映2、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A、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科学等的思想和观点;B、包括同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未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心理;C、广义地理解还包括依据一定的社会思想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D、是成为一定的社会形态的精神标志的社会意识形态;E、是反映并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思想的上层建筑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主要在于()。77\n第77页共77页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表现在()。A、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和加速社会的发展;B、落后的社会意识能阻碍和延缓社会的发展;C、在一定条件下能创造出在社会存在中没有根基的东西;E、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5、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表现在()。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B、社会存在一发生变化,社会意识立即发生相应变化;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D、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有阶级性;E、在阶级社会中,同经济基础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阶级性6、群体意识是()。A、个人意识错综复合相互八月物产物;B、关于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意识;C、一定的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意识;D、对群体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E、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意识7、区分社会意识诸形式的根据,是它们()。A、反映的内容不同;B、反映的方式不同;C、观经济基础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D、对社会存在的作用不同;E、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8、由于我国现阶段存在商品生产,实行按劳分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以下列哲学原理中的()为依据。A、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D、否定与肯定的辩证关系原理;E、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9、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和作用在于,它是()。A、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B、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有强烈的阶级性;C、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D、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E、直接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的10、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在于()。A、道德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法律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B、道德是原始社会就有的,法律阶级社会才产生的;C、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没有阶级性,法律有阶级性;D、道德通过舆论和信念来起作用,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执行的;E、道德起作用的范围要比法律广泛得多11、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和政治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十六章群众、个人的作用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其原因是().A、人们不了解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B、居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出于阶级偏见歪曲历史;C、社会作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无客观规律可遵循;D、社会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E、唯物主义哲学家不能正确解决杰出人物的与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2、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他们可以()。A、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B、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特征;C、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D、加速历史任务的解决;E、暂时延缓历史的进程3、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促进作用,是由于他们()。A、顺应历史时代的要求;B、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C、满足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愿望;D、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E、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4、社会历史条件对杰出人物的作用,表现在()。A、时势造英雄就英雄;B、时势召唤英雄;C、时势锻炼英雄;D、时势筛选英雄;77\n第77页共77页E、时势制约英雄5、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正党、领袖的关系的看法是()。A、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B、阶级通常是由正常领导的;C、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D、党要绝对依靠和服从领袖;E、领袖是政党内最有威信、影响和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们组成的集团6、无产阶级领袖同其他阶级领袖的区别在于,无产阶级领袖()。A、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B、一切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C、依靠群和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一身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品格;E、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7、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观点,包括()。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E、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8、无产阶级正常的群众路线是()。A、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B、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C、一切为群众,一切依靠群众;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E、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路线9、“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观点是()。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历史辩证法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E、历史发展中偶然性的和必然性统一的观点10、人民群众的活动,受现存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这些条件主要是()。A、经济条件;B、政治制度;C、传统观念;D、科学文化水平;E、历史条件是活动的基础,又是活动的制约力量;11、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历史任务的解决;B、暂时延缓历史进程;C、超越历史条件限制;D、决定历史事件的外貌和特征;E、改变历史发展方向12、群众活动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是()。A、历史条件为人民群众提供活动的前提;B、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限制;C、人民群众能不断打破原有历史条件的制约;D、人民群众能最终摆脱历史条件的限制;E、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条件1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生产方式;B、阶级斗争;C、社会生产力;D、生产关系;E、人民群众第十七章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1、社会进步表现为()。A、社会的前进发展;B、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E、社会领域的革命变革2、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A、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B、民主制度的建立;C、社会基本矛盾;D、科学技术的发展;E、人们的社会实践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B、人的本质在于共同的人性;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E、人的本质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资产阶级“人性论”的错误,在于()。A、离开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谈论人的本质;B、认为有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性;C、认为没有共同的人性;D、把人性看成是人的阶级性;E、否认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类解放就是()。A、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B、实现人的绝对自由;C、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D、实现共产主义;E、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6、必然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它()。77\n第77页共77页A、泛指客观必然性支配一切的状态;B、是指人们的思想和活动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C、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的社会状态;D、是指物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E、主要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状态7、自由王国是指下列社会状态中的()。A、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B、人们成为自然界的主人;C、人们成为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的主人;D、人们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E、人们的认识能够穷尽客观真理8、共产主义是()。A、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B、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C、发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的实际运动;D、葳种关于未来的渺茫的幻想;E、一种特殊类型的国家制度9、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C、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D、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E、它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10、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A、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B、人的解放受社会进步程度的制约;C、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D、人的解放程度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E、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11、人的解放是指()。A、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B、实现人的绝对自由;C、摆脱自然的奴役;D、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E、摆脱旧思想旧观念的禁锢12、萨特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人;B、离开社会历史规律谈自由;C、抹煞了人的社会性;D、宣扬个人主义、利已主义;E、坚持抽象的人生价值观答案第一章BBACDDCDABACDCCBCCABBDDADCDAEABBDADAEBCADCEADADABDEABCDACDBCDEADEABCDEABDEBDEACEACDABDEACD第二章CDABCBACBBABBCCDACBDDACACBCDEADACBDBDBEBDBCADBDBCABCEAEBCABABCDEADEABDABCDEABCDABEABDEADEABCEABCDEBDEABCDEACEADEABCDCDECDEABCDEACDEABCE第三章ADCDCCBCBDDCDDDCDBDABCECEADACABBCCDCDBECDADABCEBEACBCADCDDECEACBCEABCDEACDEABCEABCEABEACEADEACEABDABEABCEACDEACEABCDEABCDACEABCDBCDE第四章CCDACBDBDADBCBBADBDBCAEACBEDEBCBDABACBDDEACBDCEABCDABCABCDEABEABDEABDEBCEBCEABDEABCDE77\n第77页共77页ABCDEABDEABCDABCDEACEABCDABCDEABDACDABE第五章DCDDBACBBBDABBDBABCCDBCBBAABAEAEDEBDBCADBEACBCBEADAECEBCAEBDBDCDBEADCEAEACDABCEACDACEADEACEACEACDECDEBCDEBCDABCDABEADEABCEABCDBCDEADEBCDABCEBCDEABCEABDEABCDE第六章BACCBCACBADBCBDABCBDBCAADACAEACCEABBEAEABAEBDACADBDBEBDAEBDABBDBCEABDEBCEACDEABCDABCDBCEABCACDEABDEBCDEBCEABDEABCABCEABCEABD第七章BCBCBBADDCCBADACCAACCADBECDBCAE(D亦可)ABAEACBEDECDCEACABADBEACDEABBEADADADDEBEABCDEABCABCDEABCDEABCDBCEABCDEACECDEABCABCDBDEABCEBCDEADEADEABCE第八章ADBABDACBCDDCACDCDAACACCBADDACCBDABBDABABCECDABBDDECEAECEBDADABACABBCCEAEABCDBDBCEABCABCABEABCEBCDEBCDEABCABCDEABCDABCDACDEABCEACDBCDEABCECDEBDEABCEACECDEBCE第九章CCBDCACDCBCCCCDDDBABACBACDDDBDADBDBDBCBCBDBCCEAECEDEBDADABBDDEBEBDACABDEBDBCBCDBDEABDABCDEABCDABDABCDEACDEBCDEBCDABCDEACDADEACEABDABCEABCABCDEABCEABDEABCDABCDEABCDEACD第十章BDCDCDCCACDABCCCADDDABDCEBDCEBDABCDACAECEABABBDBCCEBDCEAEBDDEBECEAEDEABABCDEACDBCDEABCEABCDEABDEABDACEABCBCEABDEBCDEABCDEBCDABCDEBCEABDE第十一章CBCADCDCCCBCCAADCBEBDBEBCBCACDEAEBEBEBCBCACACCDCDEBCEADEABCDEABDACDEABEABCABCDABCCDEABCABCDE第十二章DADDADCCDDCCDBCDCBEBDAEBDDEABABACACBEABBCACDBCDEABCDACEACEABCDEABCDACDABCE77\n第77页共77页BCDABCDEADEABCDEABCABCDE第十三章BDDCCDCCBCABDBDBCDBCDCABBEACAEABCDBDCDBDCDBCBEAEBDACEABCDABCEABCDECDEABCDEABCDEABCDABEBDEABDABCDEACDABDEABCBDECDE第十四章DCACCCCBACACADACBCAEBDABACAEBCDABCEBCDEACDABCDEABCEACDEABCDEABCEABCDEACDBCEADEBCEACEBCDACDBCDEABCDE第十五章ADCBBCDDDDACDADCEBEBCBECEACBCBDBEBCBCEABCABCDEABDEACEACDABCDEABCABCEBDECDE第十六章ABADC工CCABCCEACBCDECDDEDECDADADDEABDEBDEABDEABCDEABCEBCDEABDEABCDEACEABCDEABDABCEACE第十七章DABDBDDDBCDCDBDCDADACABCDEABCDEACDEABEACDABCDEABCDABCADEABCDCDEABCD77\n第77页共77页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没有“高尚的的理想”;D、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4、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B、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C、只有人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D、只有“宇宙精神”才是第一性的东西5、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B、世界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世界是由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6、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C、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7、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D、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对立和斗争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英国古典经济学;B、英法空想社会主义;C、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A、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又是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新起点;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D、人类哲学思想的顶峰10、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11、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泛指()。A、主张世界统一于某种客观精神的哲学;B、主张世界具有物质和精神两并存的、互不相属的本原的哲学;C、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D、主张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的哲学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来考察,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本质的可知性;B、本原的统一性;C、形态的多样性;D、客观实在性1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是()。A、主张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B、主张存在着非物质的运动;C、主张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D、主张物质和运动毫无关系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静止是特殊形态的运动;C、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D、动即是静,静即是动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是()。77\n第77页共77页A、与客观事物无关的永恒均匀流逝着的持续性;B、既有开端又有终结的测量物质运动持续性的刻度(如年、月、日、时、分、秒);C、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无始无终的持续性;D、与自在之物无关的先天直观形式1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空间是()。A、与自在之物无关的先天形式;B、运动着的物质所固有的广延性;C、绝对虚空的不变框架;D、容纳物质运动的独立存在的容器17、时间和空间无限性的原理的实质是()。A、物质运动的时空形式在质和量的多样性上的不可穷尽性;B、时间一去不复返性和空间边际的不可测量性;C、时间之始终和空间之边际的不可想象性;E、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永恒不变的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叠加18、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20、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主义21、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合乎逻辑的;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诡辩论22、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脑的形成;B、物质文明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生产劳动23、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否认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D、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2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生;C、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D、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5、“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26、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27、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A、能够完全代替人类的思维;B、能够部分代替人类的思维;C、能够超过人类思维并统治人类;D、对人类思维不起作用2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29、实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科学活动;D、思想斗争30、关于意识的本质,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B、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特征3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地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32、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化;B、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C、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D、事物的永恒运动33、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77\n第77页共77页A、都有共同点;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D、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34、“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A、唯物辩证法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正确观点;B、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C、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的观点35、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有作用;B、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C、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的;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3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新陈代谢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38、哲学范畴是对整个世界最根本属性、最普遍本质的抽象和概括,它()。A、可以代替其他一切具体的范畴;B、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适用性;C、与其他一切具体科学的范畴毫无关系;D、与其他一切具体科学的范畴处于同等地位39、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40、“范畴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这一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接受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一切哲学都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两个方面()。A、思维和存在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人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E、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B、培根的经验论;C、康德的认识论;D、笛卡尔的唯理论;E、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丰富与发展提供了科学根据;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与总汇;D、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准绳;E、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哲学之间的区别最主要的是()。A、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宣布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还要“改变世界”;C、强调人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D、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E、承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6、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在于()。A、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永恒性;C、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D、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E、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7、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要把把握以下两点(),A、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物的多样性;B、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性;C、可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可知性;D、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派生性;E、与人的意识无关的客观自在性77\n第77页共77页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运动是物质的必然结果;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内容;C、运动是物质的特殊形态;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E、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9、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要()。A、通过具体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B、通过人们亲身实践来检验;C、通过逻辑推理来说明;D、通过哲学的持续发展来论证;E、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验证10、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基本属性;E、源泉11、非生命物质和生命物反应特性的区别,表现在()。A、非生命物质改变自身的形态或转化为他物;B生命物质通过新陈代谢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C、一切物质的反应都是有意识的,但目的不同;D、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和主动性;E、生命物质的反应是机械的、无选择的12、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论点中()是正确的。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B、所有的物质都是有意识的;C、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D、大脑的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3、现代生理学关于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A、意识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的神经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们和动物共有的神经反射活动;C、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的人脑的属性和机能;D、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器官的特殊分泌物;E、人脑是思维的器官14、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的生理过程;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E、“绝对观念”的产物15下列活动中()属于人所独有的意识活动。A、三思而后行;B、饿了就要吃东西;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手触到火后立即缩回来16、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是犯了()。A、唯条件论的错误;B、盲目蛮干的错误;C、宿命论的错误;D、唯意志论的错误;E、相对主义的错误17、唯物辩证法认为范畴是()。A、感性认识的形式;B、最基本的概念;C、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D、纯主观的东西;E、纯客观存在的东西18、系统科学的出现()。A、证实了辩证法;B、否定了辩证法;C、扬弃了辩证法;D、代替了辩证法;E、丰富了辩证法19、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取决于()。A、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的物质基础;B、它们复杂程度的不同;C、它们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矛盾;D、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需要;E、每种运动形式都具有的相对稳定性20、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表现为()。A、二者是一回事;B、二者是一致的;C、二者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二者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E、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1、矛盾的同一性的斗争性的关系是()。A、相互联结的关系;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C、主要和次要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E、精髓和非精髓的关系2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促进事物灭亡;C、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E、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23、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A、对立面的同一是暂时的;B、质变中没有同一性;C、矛盾转化过程中没有同一性;D、同一性是游移不定的;E、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2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77\n第77页共77页A、外因作用大,内因作用小;B、内因是决定性的,外因没有作用;C、外因是决定性的,内因不重要;D、内因和外因都是不可缺少的;E、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5、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割裂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E、揭示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B、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C、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D、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E、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统一体中27、规定事物过程本质的是()。A、事物的根本矛盾;B、事物矛盾的斗争性;C、事物的属性;D、事物基本矛盾;E、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结表现在()。A、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B、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C、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D、普遍性就是特殊性;E、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2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C、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问题3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表明()。A、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C、矛盾得到正确的解决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D、人为制造一些矛盾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E、矛盾得到调和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三、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1、辩证法、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A、辩证法、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交织在一起;C、形而上学始终是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D、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E、辩证法、形而上学影响并制约着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在于它是()。A、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对立;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C、19世纪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的哲学概括;D、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更高发展的必然;E、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历史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直接继承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主要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演说4、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E、“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5、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历史形态()。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辩证法;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E、古代朴素唯物主义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是()。A、把物质归结为“不可分”的实物粒子;B、把原子的属性看作是物质的一般属性;C、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一般;D、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相混淆;E、割裂了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7、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说明()。A、一切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B、根本没有精神运动,承认精神运动就是唯心主义;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一回事;D、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E、社会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主体--生产方式77\n第77页共77页8、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B、物质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内容;C、时空是容纳物质在其中运动地“容器”;D、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时间和空间;E、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时空在任何情况下的不变性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A、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B、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C、是同唯心主义、二元论的根本区别;D、是对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扬弃;E、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0、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镜中月;B、水中花;C、阶级斗争;D、引力场;E、梦中树11、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A、由没有反应特性的物质发展为具有反应特性的物质;B、由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C、由刺激感应性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D、由低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高级运动的感觉和心理;E、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12、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屯决定作用,是因为()。A、劳动使人和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B、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C、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D、劳动使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E、劳动和语言推动意识内容、形式丰富和多样化1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主要表现在意识依赖()。A、人的大脑;B、思维的发展;C、人的感觉器官;D、客观存在;E、社会存在14、造成意识主观性差异,是由于().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人的意识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15、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于()。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16、唯物辩证法是()。A、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B、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宇宙观;C、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科学体系;D、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否定;E、对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否定1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核心,这是因为()。A、它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C、它揭示了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原因;D、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E、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8、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A、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D、事物之间的界限是固定不变的;E、事物之间界限是有条件的、相对的19、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形式有()。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C、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D、本质联系和棵本质联系;E、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20、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做到()。A、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联系;C、不承认各部分之间的分明界限;D、局部服从全局;E、以承认各部分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21、可以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理解为()。A、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E、斗争性决定同一性,同一性反作用于斗争性22、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是()。A、一般寓于个别之中;B、个别不能离开一般而存在;C、一般只包括个别的一些方面和本质;D、一般是个别的总和;E、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7\n第77页共77页23、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A、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B、矛盾的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C、矛盾的斗争性可以打破一切条件的限制而贯彻到底;D、矛盾的斗争性贯彻于一切过程的始终;E、矛盾的特殊性24、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A、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转化;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D、主要矛盾解决了,非主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E、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2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表现为()。A、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重点论是一点论,与两点论对立;C、两点论是均衡论,与重点论对立;D、两点论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E、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26、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有()。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外部矛盾;C、矛盾的又同一又斗争;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E、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7、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B、矛盾双方调和,形成一个新事物;C、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D、矛盾双方达到绝对统一;E、矛盾双方通过缩小差别达到对立面的融合28、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9、根据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原理,应该()。A、坚持一点论;B、坚持均衡论;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D、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E、坚持重点和非重点的辩证统一30、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重要性,在于它是()。A、辩证法的核心;B、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C、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论;D、矛盾问题的精髓;E、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1、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世界的本质不能认识B、上帝创造世界C、只有人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D、只有“宇宙精神”才是第一性的东西2、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主张()。A、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B、世界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世界是由在人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创造的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主义5、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合乎逻辑的;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诡辩论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命题()。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7、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感知”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8、“人为自然界立法”(法,法则、规律)是()。A、不可知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二元论观点77\n第77页共77页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哲学正式形成于()。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关于意识的本质,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B、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抹煞了意识的主观特征二、多项选择题(至少2个答案正确,请将其序号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1、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是()。A、贝克莱B、康德C、黑格尔D、休谟2、巴甫洛夫关于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了()。A、意识是本能的神经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大脑具有的机能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E、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关系是()。A、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形而上学总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D、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E、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影响、制约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4、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E、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论点中()是正确的。A、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意识B、所有的物质都具有意识C、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D、大脑的活动是意识产生的根源E、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世界是意志的自我认识E、“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7、下列论断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知识是头脑自生的B、世界本原是绝对精神C、“理在事先”D、人的意识是客观精神发展的产物E、“物是观念的集合”8、下列几种说法中,()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B、审时度势,奋发进取C、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9、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这说明()。A、一切运动都有其物质载体B、不可能有精神运动,承认精神运动是唯心主义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一回事D、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E、社会运动没有物质主体10、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A、形而上学不变论B、相对主义C、庸俗进化论D、客观唯心主义E、诡辩论1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A、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B、时间、空间和人的认识不可分C、客观规律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D、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E、时间、空间只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12、造成意识主观性差异,是由于()。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B、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C、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D、人的意识对象的差异E、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13、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在于()。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14、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的是()。A、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77\n第77页共77页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E、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15、下列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判断中,()是正确的。A、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能动作用B、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能动作用C、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程度D、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改造客观世界E、意识越符合人的目的、要求,能动性越大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丰富与发展提供了科学根据C、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综合与总汇D、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E、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结论17、一切哲学都是()。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A、阶级性B、系统性C、先进性D、实践性E、思辨性19、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镜中花B、水中月B、阶级矛盾D、引力场E、梦中树2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B、能够在思想中实现它C、不能被创造或被消灭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它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哲学选择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B、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C、哲学家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人对人生的态度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A、折衷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A、正确的原则B、人们的目的、制定的路线C、领导者的意图D、客观存在的事实4、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客观性B、永恒性C、不变性D、终极性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6、“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的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事物内部矛盾性观点7、“张三是人”这个命题表明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C、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D、任何个别都是一般8、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是A、量B、度C、质D、关节点9、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劳动产品分配的水平D、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10、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A、周期性,否认了前进性B、曲折性,否认了直线性C、普遍性,否认了特殊性D、连续性,否认了间断性11、在社会领域中,人们活动的动机取决于A、理想B、意志C、情感D、社会存在的状况12、人和物的因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因为A、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B、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C、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把诸要素结合起来D、正确调整分配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消费关系1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将要方面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15、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当作A、高度完善的人脑的属性77\n第77页共77页B、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纯粹精神性的东西D、一种特殊的物质16、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A、主观与客观的关系B、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认识的关系(注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实践关系,其次是认识关系)17、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是不可靠的C、没有客观依据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18、唯物论和唯心论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于认识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19、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A、正确理论B、社会实践C、客观事物本身D、大多数人意志20、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表现为A、内因决定外因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C、内因是客观的,外因是主观的D、内因是内容,外因是形式21、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具有相对性,就会A、陷入诡辩论B、导致怀疑主义C、防止相对主义D、防止绝对主义22、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是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多数和少数的关系23、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是A、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人的活动对社会历史不起任何作用C、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的活动通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24、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A、辩证法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循环论的观点25、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必须反对A、庸俗唯物主义B、折衷主义C、宿命论D、形式主义26、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者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上A、只承认必然性B、只承认偶然性C、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D、有时承认必然性,有时承认偶然性2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C、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28、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发展生产力B、国家政权问题C、改变旧的观念D、改变旧的生产关系29、“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C、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30“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1、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生产力变化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决定作用32、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是偶然的B、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C、是偶然和必然的辩证统一D、纯粹是必然的33、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A、上层建筑B、精神文明C、精神文明D、生产方式3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的科学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是A、生产力的决定因素B、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C、能够渗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中,并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D、现实的生产力35、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B、人口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36、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77\n第77页共77页37、运动是物质的A、根本属性B、唯一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38、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现象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39、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领域里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A、他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B、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C、他们掌握了大多数知识分子D、他们控制大多数知识分子40、辩证的同一是A、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B、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C、事物与其自身的完全等同D、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同一二、多项选择题1、同意决定论思想的哲学派别有A、唯物主义B、宿命论C、神学唯心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E、彻底的唯心主义2、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B、精神是物质的反映C、精神可以正确反映物质D、精神是物质的本质E、精神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在于,它是A、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E、建立在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A、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动B、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运动过程中某种稳定形式D、事物仍然保持自身的性质E、衡量运动的尺度5、历史人物的作用表现为A、是历史事件的发动者B、决定历史事件的个别特点和面貌C、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D、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事或延缓作用E不受历史条件制约6、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志是A、物价是否固定不变B、公有制的比重是否提高C、生产力是否持续发展D、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E、贪污腐败现象是否消除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它A、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B、决定社会的性质C、决定社会历史的变革D、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E、决定社会历史的面貌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E、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9、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在于A、强调理论的预见性B、把认识的某个方面绝对化C、把理性、概念夸大成为脱离了事物的绝对D、把感觉夸大成派生物质的本原10、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是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C、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材料加工D、用科学的观点分析、概括感性材料E、用科学技术手段搜集、整理感性材料参考答案单项BCDACBDCDADCBCDDADBBDACADAABADCCDCCBADBA多项ACDEABCEEABCDBCDEABDCDABCDEBCDEBCDABCDE哲学选择题(二)一、单项1、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A、具有语言B直立行走C、有第二信号系统D、制造劳动工具2、否定方面是指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B、促使事物自我灭亡的方面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4、“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77\n第77页共77页5、“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6、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A、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可变的B、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C、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依赖人的存在D、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7、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科学实验D、社会基本矛盾8、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C、物活论的观点D、唯意志论的观点9、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A、暴力掠夺和战争俘虏的出现B、分配不均造成的贫富差别C、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D、生产组织中“组织者”和“执行者”的分工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A、摆脱必然性的束缚B、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想怎样就怎样D、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存在11、马克思主义认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A、为了确保无产阶级永久的统治地位B、为了给国家消亡创造条件C、为了永远保障无产阶级的地位D、为了永保社会主义制度12、实践的科学含义是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D、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3、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14、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A、唯物史观B、英雄史观C、二元论历史观D、不可知论的观点15“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的观点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辩证转化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1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17、事物的质是指A、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B、保持事物质的存在的数量界限C、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程度、进度等数量规定性18、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根据他A、对社会做出的贡献B、能力的大小C、社会地位的高低D、拥有的物质财富19、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2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关系是A、社会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决定生产方式B、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C、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变化同生产方式的变化完全一致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同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无关2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不承认国家存在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社会的内在矛盾22、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外力的推动B、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C、事物的内部矛盾D、矛盾双方的互相联结2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A、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的相对平衡B、事物的绝对平衡状态C、可以脱离运动的D、质变的特殊状态24、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者都认为A、历史的发展是天意的体现B、英雄人物是神意或绝对精神的受托者C、杰出人物创造社会历史D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2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A、某些社会发展的共有规律B、只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规律C、在一切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规律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发展规律26、阶级斗争是A、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7\n第77页共77页C、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7、社会意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A、统治阶级的意志B、多数人对它的态度C、强大的舆论的压服D、社会的实践活动28、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A、是绝对确定的B是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29、时间空间是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30、因果关系是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关系B、前后相继的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D、人们推论出来的联系31、社会存在是指A、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B、社会存在的自然环境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32、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3、腐朽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是因为A、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企盼B、人们具有自觉能动性C、先进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4、认识事物的量的重要意义在于A、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增加B、能促使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增强实践活动的准确性C能促使事物由量变向质变转化D、能促使事物的数量不断减少3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问题D、物质享受和精神修养的关系问题36、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7、自由王国是指A、自由竞争的王国B、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自身主人的社会状态38、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A、相互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9、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40、否认偶然性,只讲必然性观点是A、非决定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决定论观点二、多项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新成果C、马克思主义是内容,各门具体科学是形式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具体科学是部分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具体科学只是相对真理2、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A、自由必须摆脱必然B、自由要以必然为基础C、必然要以自由为基础D、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E、必然是第二性的,自由是第一性的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之一是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这是指A、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能超越社会存在而产生C、旧思想意识在其物质基础消灭之后还能存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D、某些理论学说预见未来社会存在的变化E、新的或旧的思想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都是绝对不一致的4、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A、一般就是个别B、一般寓于个别之中C、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D、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E、一般不能将个别完全包括进来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C、必然性不必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D、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E偶然性背后一定存在必然性6、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是A、带着问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答案B、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C、背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D、准确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E、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77\n第77页共77页7、感性认识是A、对事物联系的认识B、认识的实验阶段C、对事物现象的认识D、以直接性和形象性为反映特点的认识E、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反映的基本形式的认识8、近代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B、机械性C、直观性D、历史唯心主义E、否认规律的客观性9、下列思想体系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逻辑学B、哲学和宗教C、自然科学D、语言学E、政治学和法学10、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概念的含义是A、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B、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C、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D、交往是一种以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E、主体间性是理解交往关系的关键参考答案单项DBAABADCCBBDDACBCADBBCADCDDCABDCDBCCCDCC选择题(三)一、单项1、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属于A、一切劳动阶级的世界观B、一切革命阶级的世界观C、新兴阶级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2、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A、起决定性作用B、只起微不道的作用C、与实践共同起决定性作用D、起补充实践检验的作用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A、相对主义诡辩论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不变论D、主观唯心主义4、对科学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社会生产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D社会意识5、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6、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7、客观真理是指A、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规律B、认识的客体C、人的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容D、主观对客观的反映8、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9、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C、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作用D、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10、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B、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它的A、无限性B、物质性C、具体性D、普遍性12、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社会各阶层的利益B、基本阶级的利益C、剥削阶级的利益D、统治阶级的利益13、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A、经验论B、教条主义C、诡辩论D、二元论14、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可能性称之为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D、微小的可能性15、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6、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77\n第77页共77页17、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因为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1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9、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表明A、一种内容只和一种形式相联系B、新形式只能为新内容服务C、旧形式只能为旧内容服务D、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20、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A、错误判断B、主观想象C、客观世界D落后思想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观点告诉我们A、事必躬亲B、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C、无需学习间接经验D、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来自直接经验22、社会革命的标志是A、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B、同一阶段内,不同社会集团的政权更替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进步阶级手中D、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是指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没有根本区别B、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有相同的规律C、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D、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是等同的24、新生事物就是A、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大前途的事物B、新产生的事物C、后来产生的现象D、为多数人接受的事物2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26、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决定于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C、它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7、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作用28、对不可知论予以最有力驳斥的是A、客观真理B、客观事实C、社会实践D、规律29、生态系统是指A、人类特有的地理环境B、人类和人类社会与整个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C、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D、动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30、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C、人口因增长是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D、人口增长能决定社制度的更替3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主体与客体的关系B、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C、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3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33、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夸大真理的多样性C、强调真理的相对性D、忽视真理的具体性34、事物的形式是A、事物的外部联系B、事物的表面特征C、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方式D、表现事物内在联系的现象35、下列说法属于不可能性的是A、水中捞月B、月中探宝C、海底捞针D、延年益寿36、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观点认为意识是A、自然界运动过程的产物B、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生物反映形式的产物D、创造世界的某种力量的产物3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都能办到。”这是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只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的观点38、二元论哲学主张世界有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A、介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别B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C、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39、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关系是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77\n第77页共77页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40、历史进步的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B、民主程度的提高C、生产力的发展D、自然环境的改善二、多项1、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不能正确认识的C、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D、认识的基本路线是由精神到物质E、绝对精神产生万物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表明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C、人的本质不是永恒的,而是变化的D、人的社会属性属于人性范围,人的自然属性则不属于人性范围3、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这是因为A、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B、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C、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D、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E、人的认识能力往往是不可靠的4、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就看A、它是否有用B、在它面前是否人人平等C、它是否是公认的D、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E、它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5、辩证法、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A、辩证法、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C、形而上学始终是与唯心主义相结合的D、没有辩证法就没有彻底的唯物主义E、辩证法、形而上学影响并决定着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6、“人类社会的发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的含义是A、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B、社会运动同自然运动一样,无需人的意识活动的参与而照样进行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有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D、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眼光来研究人类社会E、社会同自然界遵循着完全相同的规律7、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以下内容A、承认群众有绝对自由的观点B、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D、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E、一切向群众学习观点8、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表现为A、质变引起新的量变B、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随时会发生质变D、质变过程中新质因素有量的扩张E、量变即质变9、下列说法中揭示因果关系的有A、无风不起浪B、冬去春来C、磨擦生热D、天才出自勤奋E、日出于东,又落于西10、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标准E、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参考答案单项DDAACBCDBABDBCBDCCDCBCCAAABCCBCDACABBDCC多项ADABCEABCDDEABDACDBCDEBDACDABCDE选择题(四)一、单项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A、哲学就是世界观B、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世界是哲学的系统化、理论化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培根、狄德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A、囊括了各门具体科学的内容B、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C、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D、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现成答案4、社会发展规律根源于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的意志C、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D、社会生活中民众的心理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77\n第77页共77页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6、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B、肯定不包含否定,否定不包含肯定C、二者是水火不容、绝对对立的D、二者不能互相转化7、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C、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表现本质D、真象稳定的,假象是多变的8、现实的可能性是指A、在现实中有某种根据,将来才能实现的可能性B、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C、在现实中有客观根据而没有必要条件的可能性D、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9、唯物史观是真理,因为它A、彻底地扬弃了以往的历史理论B、吸收了人类的一切文化遗产C、批判地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D、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10、哲学的党性是指A、一切哲学都具有阶级性B、一切哲学都分属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派别C、一切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D、一切哲学都分属于无产阶级哲学和资产阶级哲学1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不存在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12、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A、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B、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C、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D、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13、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A、对立的同一B包含差别的同一C、抽象的同一D、具体的同一14、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这是A、唯物主义决定论的正确观点B、神学目的论的错误观点C、宿命论观点D、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观点1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这是A、虚无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法律关系1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思想B、哲学观念C、科学技术D、国家政权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A、无产阶级统治全民的国家B、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C、福利国家D、只有民主没有专政的国家1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20、真理和谬误互相贯通的含义是A、真理中包含谬误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C、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D、二者互为因果21、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正确态度是A、批判地吸收B、全盘否定C、回避他们提出的问题D、兼收并蓄22、阶级斗争根源于A、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B、阶级在社会分工上的差别C、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D、阶级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应该存在,就看它A、公有制水平的高低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C、公有制还是私有制D、是否存在阶级24、否认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B、诡辩论C、形而上学D、二元论2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是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D、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C、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动观点的对立D、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26、人的本质A、是人的自然属性B、在于人有理性和自我意识C、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是自私的27、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其他科学的关系是A、用前者代替后者B、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C、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D、用后者代替前者28、事物的本质是由A、它本身的固有的普遍矛盾所决定的B、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C、它本身所固有的外在矛盾所决定的D、它本身所固有的全部矛盾所决定的77\n第77页共77页29、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A、人类的精神作用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C、人们对理想的信仰与追求D、社会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30、“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是A、唯意志主义的看法B、客观唯心主义的看法C、诡辩论的看法D、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31、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C、社会实践的需要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3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A、唯生产力论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经济唯物主义观点3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34、经济基础是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发展史B、阶级斗争发展史C、生产方式发展史D、生产劳动发展史36、下列命题中属于存在主义的命题是A、“生命本质是权力意志”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人就是自由”37、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危机表明A、唯心主义战胜了唯物主义B、物质消失了C、把原子当作不可再分的物质最小单位的形而上学观点是不科学的D、唯物主义被驳倒了38、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人有自由的权利B、是否承认人与人是平等的C、是否承认人有自然属性D、是否承认社会属性是人的最根本的特性39、衡量生产力性质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技能的高低D、产品质量40、区分国家的根据是A、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B、政体C、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D、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二、多项1、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表明A、一种内容只和一种形式相联系B、新形式可以为旧内容服务C、旧形式可以为旧内容服务D、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E、内容与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2、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天不变,道亦不变”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D、“光阴一去不复返”E、“蛋白体在每一瞬间,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A、移入人脑被改造近的物质的东西B、一种特殊物质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物质的产物E、人脑的机能4、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A、二元论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E、相对主义5、以下论断属于唯理论的有A、认识是唤醒灵魂中早已具有的理念B、只有数学推理的方法才能得到真理C、真理来自天赋观念D、清晰明白的概念即是真理E、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6、下列事例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A、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B、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C、农民用旧麦种培育出新麦种D、生产--消费--生产E、白天--黑夜--白天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问题8、“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说明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77\n第77页共77页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当范围会转化为真理E、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9、各种运动形式能相互区别是因为它们A、具有统一的物质承担者B、具有简单运动形式的基础C、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D、具有各自不同的的特殊矛盾E、具有各自特殊的规律10、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在于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C、排除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决定经济基础变化参考答案单项CBCABACDDCBACACCDBCBAABDBCCBDDCBBADDCDAD多项BCDEABCACEBCABCDEBCDACCDCDEABC选择题(五)一、单项1、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2、道德和法律的区别在于A、道德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法律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B、道德是原始社会就有的,法律是阶级社会才产生的C、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有阶级性的,道德没有阶级性D、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法律不具有历史继承性3、任何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A、权力B、地位C、名誉D、经济利益4、世界观是A、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B、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C、哲学家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人人都有的,不过一般人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6、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建立革命政党B、夺取国家政权C、创立革命理论D、发展社会经济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B、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C、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客观实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9、物质第一性的观点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B、唯心主义并不否认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D、只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10、火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自发的或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1、“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2、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推翻原有的社会制度B、就是推翻旧统治阶级的政权C、不改变社会制度,只对社会的某些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推翻原社会的一切成果1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4、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是否可知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性15、“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A、唯意志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6、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有A、一元论与二元论B、唯物论与唯心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理论和经验论77\n第77页共77页17、阶级的产生是A、暴力的结果B、分配不公的结果C、战争的结果D、剩余产品与私有制出现的结果18、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偏向是忽视了事物的A、质的稳定性B、量的的规定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普遍性19、“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B、存在主义的观点C、个人主义的观点D、唯意志主义观点20、度是指A、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B、事物内容的表现形式C、事物成为自身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21、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2、唯物辩证法认为,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A、它们出现的时间先后B、它们力量是否强大C、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相符合D、春人们对它们是否认可23、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语言的产生B、人脑的形成C、手脚分工D、社会劳动24、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群体心理是A、集体心理B、民族心理C、阶级心理D、阶层心理25、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A、均衡论B、一点论C、重点论D、二元论26、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A、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B、实现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选择C、摆脱社会的限制使人自身成为目的D、满足社会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27、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本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是自然界28、一个正确的认识之所以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是由于A、事物发展有规律性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可靠性C、事物存在因果关系D、人们的实践和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29、偶然性是指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B、客观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C、在事物发展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30、当前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A、改变社会经济体制B、根本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同一切传统观点彻底决裂D、根本变革社会经济制度31、区分不同性质国家的根据是A、政权组织形式B、是否存在民主C、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32、运动就是事物在一定时间内空间位置的变化,这是A、诡辩论的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黑格尔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3、事物的内容是指A、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把事物内容联结起来的结构和方式C、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内部必然性的总和34、胡适说过: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种观点认为A、历史的发展纯粹是必然的B、历史的偶然性历史的偶然因素决定必然C、历史的发展纯粹是偶然的D、历史人物的性格这种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发展有一定影响35、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表明人的意识是A、消极被动的B、积极能动的C、能够脱离客观世界的D、主观臆造的36、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主要是在于它A、强调真理的相对性B、曲解真理的具体性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D、夸大真理的多样性37、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A、生产力B、经济基础C、国体D、意识形态38、关于意识的起源,正确论点是A、一切物质都有意识B、意识的产生是一个纯生理过程C、意识是人脑主观建构的产物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9、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A、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应全部继承B、批判继承C、应保留一半,抛去另一半D、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全部抛弃77\n第77页共77页40、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在于,它肯定A、精神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人类精神力量C、人的价值尊严D、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二、多项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表现是A、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起影响作用D、不能人为地、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对事物现象的认识B、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具体生动,丰富多采D、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E、对事物抽象性的认识3、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A、本质的联系B、必然的联系C、偶然的联系D、内在的联系E、稳定的联系4、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是A、不能正确认识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关系B、剥削阶级的偏见造成对历史的歪曲C、社会本身没有客观规律D、社会生产规律狭小限制人的眼界E、杰出人物的意志容易起作用5、造大楼先在图纸上设计,然后根据图纸造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D、意识可以创造世界E、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A、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能动性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步调上的不平衡性D、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制约性E、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7、“时势造英雄”的观点说明A、英雄是时代的产物B、英雄是随意的产物C、英雄的出现有其必然性D、历史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E、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英雄8、实践的特点是A、人类的自觉能动活动B、消极适应自然界的活动C、人类的本能活动D、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E、人类生活起居活动9、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上的增减引起的变B、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结构、排列上的变化引起的质变C、爆发式飞跃D、非爆发式飞跃E、对抗10、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指出A、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社会形态及其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D、社会形态是各种成分的偶然堆积E、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参考答案单项ABDBABDCCCDCBBAADCAABCDCCACDBACBACBCBDBA多项ABDACDABDEABDBCDEABCDACEADABABCE选择题(六)一、单项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表明A、产生于一定时代的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B、真正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C、真正的哲学就是唯心主义D、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精神2、意识是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的特性发展而来的,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正确揭示意识发展过程的唯物主义观点3、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D、无伟人就无历史4、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发展生产力B、国家政权C、转换经济体制D、确立指导思想5、哲学基本问题是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6、逻辑矛盾是指A、思维中前后不一致B、语言不清晰C、现实中的矛盾D、认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7、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宇宙即吾心”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外无物”D、上帝创造万物77\n第77页共77页8、“世界统一于存在”是A、唯心主义命题B、唯物主义命题C、折衷主义命题D、朴素唯物主义命题9、下列主张属于二元论的是A、精神是世界的唯一本原B、物质是世界唯一本原C、世界有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D、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或者是物质,或者是精神10、事物联系形式之不同是由于A、事物性质不同B、事物运动C、事物客观性D、人的主观意志1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变化过程B、事物由旧质转化为新质C、事物的量变过程D、事物的运动过程12、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就是A、过程B、联系C、变化D、发展13、“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两种说法A、都是正确的B、后者正确,前者错误C、前者正确,后者错误D、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1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15、作为质与量统一的度,是指A、事物的构成成份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B、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C、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D、把内容诸方面统一起来的结构16、假象是A、事物本身所具有的B、对现象的歪曲反映C、人们的错觉D、不表现本质17、“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D、诡辩论观点1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相互包含B、相互决定C、相互作用D、相互等同19、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A、间接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次要动力2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表明A、对立统一规律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优于量变D、量变就是质变21、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B、坚信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C、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22、内容和形式存在矛盾,是因为A、新事物利用了旧形式或旧事物采用了新形式B、内容比较保守、稳定,形式相对活跃易变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D、形式比较稳定,内容相对活跃易变2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A、抛弃B、继承C、扬弃D、循环24、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是回到出发点”是A、循环论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25、人和物的要素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因为A、一定的生产资料所制形式把诸要素结合起来B、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C、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等生产资料中D、正确调整分配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消费关系26、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C、机械唯物主义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7、人对事物的认识遵循的次序是A、从一般结论到个别事实,再由个别到一般B、从已知到未知,再从未知到已知C、从少到多,再从多到少D、从个别事实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2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求知愿望B、社会实践C、科学兴趣D、好奇心理2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直观的反映论的对立30、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揭示客观规律D、创立科学理论31、真理是A、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清楚明白的主观认识C、指一切具有意义的认识D、多样的32、真理一元论是指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B、正确的认识只能一次获得C、不能有不同的认识D、夸大真理的多样性33、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A、人的自私性B、人的阶级性77\n第77页共77页C、人的个体性D、人的意识性34、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B、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C、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35、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A、科学研究的必要性B、科学研究的可能性C、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D、没有必要通过现象达到本质36、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物与物的关系C、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7、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的利用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3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9、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属于A、具有独立人格B、自然的交往C、广泛的社会交往D、不受束缚的交往40、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其核心是A、人生目的B、人生理想C、人生态度D、人生意义二、多项1、以下命题属于唯理论的观点有A、感觉、经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概念清晰是真理的标准C、感性认识不可靠,理论认识才是唯一可靠的认识D、真理是由不证自明的公理构成的E、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2、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作用表现在A、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根本变革了旧的经济体制C、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D、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的状况E、根本改变了社会制度3、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指A、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B、真理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真理C、超越历史时代的永恒的真理是不存在的D、对真理必须采取相对主义态度E、由于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4、“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C、急躁冒进的表现D、重视可能性的表现E、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表现5、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A、能够揭示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发展趋势B、他们是革命事业的倡导者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决定者D、他们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E他们是历史事件的发动者6、社会意识形态是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C、一种观念上层建筑D、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E、与社会心理相一致的意识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不可分离B、在偶然性背后总有必然性存在C、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为必然性开辟道路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E、偶然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8、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它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B、它有助于发现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对象的新用途C、它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率的提高D、它有助于生产管理的合理化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9、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出硕果,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需要B、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C、中国传统哲学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D、中国传统哲学是最科学的思想体系E、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世界大同思想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之一,是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这是指A、社会意识永远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能任意超越社会存在C、旧思想意识在其物质基础消灭之后仍能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D、新理论学说能预见未来社会的变化E、新的或旧的思想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都是绝对不一致的参考答案单项DDCBBADCCABCADBABCCBCDCDADDBBBAABDBDBDBD多项BCDABCDABCEBCEABEABCABCDE77\n第77页共77页ABCDABCECD选择题(七)一、单项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A、是完全自觉的B、仍然是自发的C、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D、仍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2、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社会中现有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3、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A、政治法律制度和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4、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D、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5、阶级的实质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生产过程中的执行者和指挥者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因为它是A、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B、科学之科学C、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D、包罗万象的科学体系7、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人道主义B、自由、平等、博爱C、利己主义D、个性解放8、物质就是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B、物体C、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D、实在9、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和可变性是A、受国家制度影响的B、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引起的C、人们感觉经验的产物D、科技进步造成的10、因果关系是A、一切先后相继的关系B、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C、一切相互制约的关系D、可知的关系11、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意识就是物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物是感觉的复合D、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1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实质是A、认识到实践的过程B、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C、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D、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13、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符合B、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了生产力C、上层建筑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D、国家政权成为上层建筑的核心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A、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B、分配的不均C、思想观点的根本分歧D、政治立场的截然不同15、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最终根源都存在于A、客观世界之中B、主观想象之中C、绝对精神之中D、本本原则之中16、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17、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世界的A、虚幻的反映B、歪曲的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18、所谓系统是指A、组成事物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B、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C、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D、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可变性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20、矛盾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77\n第77页共77页2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23、“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说明A、本质与现象是无法区别的B、本质就是现象,现象就是本质C、本质能够独立存在D、本质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必然表现本质24、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25、在认识过程中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6、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A、社会实践的需要B、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欲望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共同作用27、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2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2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30、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起核心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3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观点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错误观点D、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32、主体与客体关系中首要的基本关系是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33、下列日常用语中蕴含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B、心想事成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34、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35、“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庸俗进化论观点D、宿命论观点36、人脑能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引起反射活动,这说明A、意识可以脱离物质B、意识与动物心理活动没有本质区别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37、人们历史活动的结果A、同所有人预期的目的完全一致B、与少数英雄人物的愿望完全一致C、同大多数人的愿望完全一致D、与任何人的意志都不会完全一致38、人们在选择中实现主体目的的程度,主要取决于A、主体的思想是否摆脱了客观规律束缚B、主体的思想动机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C、主体意志是否坚强D、主体动机是否善良39、价格近似地符合价值,说明A、人们制定价格是主观随意的B、价格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与价值相一致C、价值不能决定价格D、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行就市40、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统一性,这表明A、各国的历史进程是完全一致的B、各民族的发展不可能有自己的特点C、各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共同性D、各国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共同性,没有特殊性二、多项1、“一切事物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度而联系的”,这表明A、不了解中介就不能理解联系的普遍性B、事物通过中介互相联系起来C、中介是联系的中间环节D、事物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E、不存在完全不需要中介的事物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对物质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往往把物质归结为A、具体的物体B、某种属性C、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D、某种形态E、自然客体,否认社会的物质性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A、可能的就不是现实的,现实的就不是可能的77\n第77页共77页B、现实存在的东西就不包含可能性C、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可能性存在于现实之中,现实之中包含着可能性E、可能性是一定要实现的东西4、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是指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一切听众群众的要求,群众想怎么办,就怎么办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E、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注意:准确点说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5、量A、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B、是用数量表示的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C、是在其一定范围内的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的规定性D、是和事物直接同一的E、是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6、列宁认为,以往的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是A、至多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B、注重了社会意识的作用C、强调了法的作用D、看到了历史人物的作用E、只注重历史人物作用,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7、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E、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8、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社会历史规律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活动规律C、每一种社会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所有这些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却体现了历史必然性D、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因而历史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E、人们预想的目的,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基本实现,而不能完全实现9、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A、它是辩证法革命本质的根本体现B、它是人们理解运动的前提C、通过静止可以测量运动D、它是事物多样性的条件E、它是事物分化的条件10、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是A、这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表述B、二者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C、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可以代替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D、它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E、两种划分法是毫不相干的参考答案单项DBDACACABBDCCAACCBCDBCDBDACAAADACCBCDBBC多项ABCEABCDEACDACDEBCAEABCDEABCEBCDEABD选择题(八)一、单项1、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这就是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2、某人住院想吃水果,家属买来苹果、梨、香蕉等,但病人说只要“水果”,不要这些东西。这是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B、认为一般可以独立存在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D、认为个别不是一般3、人口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A、人越多越好B、人越少越好C、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人口D、人口决定社会革命4、生产力能够决定生产关系,就在于A、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精神力量B、生产力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比较稳定的因素C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D、生产力可以脱离生产关系独立发展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这就是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B、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C、原始社会、渔猎社会、农业社会D、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发展B、群体作用的充分调动C、对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D、对规律的把握和了解情况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经济地位B、分配多少C、社会分工D、政治立场8、在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A、科学、法律思想、宗教B、艺术、道德、哲学C、语言、逻辑、技术科学D、政治思想、艺术、语言77\n第77页共77页9、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现象说明了A、因果联系只是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概念范畴B、因果间没有确定性可言C、因果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D、原因和结果概念没有什么意义10、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有A、有用即真理B、凡是真理必有用C、有效的工具必以真理为依据D、真理必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1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物与物的关系12、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C、机械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3、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应是A、循环的B、绝对的C、具体的D、无条件的14、发展的实质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5、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时间空间与事物运动的内在统一性D、是否承认事物运动的因果性和规律的客观普遍性1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的观点17、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18、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B、电脑将来会代替人脑C、意识与物质是同一的D、人的能动性具有广阔的前景19、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20、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B、上层建筑的变革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交往方式的变化2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创造客体D、主体规定客体22、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B、形而上学的命题C、唯心主义的命题D、似是而非的命题2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由于它是A、人们的自觉活动B、多数人参与的活动C、具有直接现实性D、社会性的活动24、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的观点,其性质是A、辩证法的B、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的D、多元论的25、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有无规律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的问题D、世界存在的方式问题26、辩证法理解的同一是A、包含对立与差别的同一B、没差别的绝对同一C、抽象的同一D、脱离对立而独立存在的同一2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28、主要矛盾是指A、急待解决的矛盾B、比较明显的矛盾C、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的矛盾D、在复杂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9、“激变论”的错误是A、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B、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夸大事物变化的连续性D、否认质变中有量变的扩张30、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生产的需要B、社会制度C、文化教育的程度D、社会意识31、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标志是A、人民群众觉悟程度的高低B、无产阶级组织起来的程度C、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D、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否坚定32、国家的实质是A、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社会力量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C、全体居民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D、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33、在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要的飞跃是指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77\n第77页共77页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4、认识的客体是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35、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36、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A、上层建筑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37、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这段话表明A、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视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B、马克思和恩格斯让工人阶级只顾自己利益C、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把工人阶级当作工具D、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工人阶级只注重眼前利益38、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39、经济社会形态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的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的40、群体意识是A、集体主义的产物B、群体实践的产物C、个体意识的总汇D、群体共同意志的产物二、多项1、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过程的辩证法D、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E、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2、实事求是体现了A、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法方法的统一E、自由和必然的统一3、下列哪些说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同一就是绝对的一致C、同一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D、斗争只能采取对抗的形式E、世界上事情要么是必然的,要么是偶然的4、“私人利益把自己看做世界的最终目的。这就是说,如果法不实现这个最终目的,那么它就是和目的相矛盾的法,对私人有害的法,因而也就是具有有害后果的法。”这段话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A、私人利益就是世界的目的B、法律必须保护私人利益C、经济利益是制定法律的依据D、违反私人利益的法就不是好的法律E、法律后果与私人利益无关5、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E、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前面7、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道生万物B、理在气先C、上帝创造了世界D、物质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E、物是观念的集合8、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点有A、按血缘划分居民B、按地区划分居民C、拥有社会组织管理机构D、有维持政权的暴力机关E、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A、人的主观意识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群体D、处于一定社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E、具体的历史的人10、否定即是A、质变B、飞跃C、抛弃D、循环E、渐进过程的中断单项BBCBADABCACACDDDBDBCBACBAADDBACDDACCADAB多项BCABCDEABDEABCDABCECEABCDBDBCDEABE选择题(九)一、单项77\n第77页共77页1、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有A、一元论与二元论B、唯物论与唯心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理论和经验论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实践B、感觉经验C、理性思维D、客观事物3、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因而A、时空是一种纯粹的形式B、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空是度量物质运动的尺度D、时空的具体特性是绝对的4、人是机器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5、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属于下列哪种观点A、唯心论B、庸俗唯物论C、形而上学D、主观唯心论7、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唯物论观点D、主观唯心论观点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A、直线前进的过程B、不断回到出发点的过程C、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9、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10、系统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A、区别性B、整体性C、合理性D、联系性11、坚持感认识认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是坚持了A、可知论B、唯物论C、辩证法D、唯心论12、事物的部分质变是指A、关键部分发生质变B、质变中量的扩张C、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或局部性性质的变化D、事物发生质的急剧变化13、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是否被多数人拥护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14、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理论联系实际B、实事求是C、群众观点D、生产劳动的观点1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自然界的规律B、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D、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1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可能陷入经验义的哲学派别A、只有唯物主义哲学B、只有唯心主义哲学C、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D、实证主义哲学19、存在主义的“存在”,指的是A、物质的存在B、个人的存在C、社会的存在D、思维的存在20、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A、物质B、实践C、精神D、思维21、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意味着A、科学的哲学体系最终的完成B、哲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C、人类缍摆脱了相对真理D、开辟了发展真理的新道路22、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A、周期性,否认了前进性B、曲折性,否认了直线性C、普遍性,否认了特殊性D连续性,否认了间断性23、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D、劳动群众的思想24、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是A、一切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B、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C、阻碍社会发展的动力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5、法律思想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B、社会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C、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D、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26、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特殊矛盾B、普遍矛盾C、现象不同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7、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77\n第77页共77页C、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D、认识来源于精神2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B、决定生产发展的水平C、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D、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29、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辩证法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3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矛盾分析的方法D、归纳和演绎的方法31、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这表明A、社会发展与生产关系无关B、生产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社会形态3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物和物的关系C、人和自然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33、国家的实质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B、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C、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D、凌驾于阶级之上的独立的社会力量34、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B、人与自然斗争的过程C、人们改造社会的过程D、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35、哲学的党性是指A、一切哲学都具有阶级性B、一切哲学都分属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派别C、当代哲学分属于无产阶级的哲学和资产阶级的哲学D、一切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36、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在于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有客观依据,谬误纯粹是主观自生的D、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3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B、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和消费C、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D、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关系38、把真理归结为多数人公认的观点,其性质是A、辩证法的B、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的D、一元论的39、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A、都处于瞬息万变之中B、都有共同点C、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40、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二、多项1、下列说法体现质变与量变的关系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C、防微杜渐D、拔苗助长E、适可而止2、因果联系的复杂性表现为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C、多因多果D、无因而果E、先果后因3、下列哪些精神产品是基础最集中的、最直接的反映A、《本草纲目》B、《国家与革命》C、《反杜林论》D、《企业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A、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C、不能利用D、不可认识E、违背它就要受到惩罚5、具体分析事物的可能性时,需区分A、可能与不可能B、现实的可能与非现实的可能C、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D、不同程度的可能E、真正的可能与虚假的可能6、真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是因为A、人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B、人们认识事物的手段总是有局限性的C、认识总是受认识主体的状况制约的D、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E、实践活动总是变动不居的7、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A、思想观点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存在B、思想观点经过严格的论证C、代表了全民利益D、得到国家政权的维护和舆论工具支持E、代表在经济上居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8、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因果制约性B、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性C、是否承认精神的作用D、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77\n第77页共77页E、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9、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劳动资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资料的有A、能源材料系统B、交通运输系统C、各种地下矿藏D、机器设备系统E、仓储包装系统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有A、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精神生活的丰富C、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D、体育事业的发展E、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参考答案单项AABDDCCCABBCCDBDDCBBDACDCADCBCDCCDDBCBCD多项ABCEABCBDEABEABCDABCDEDEABDABDEABCDE选择题(十)一、单项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是A、否定时空的客观性B、否认时空的可变性C、否认时空的绝对性C、否认时空的无限性2、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5、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是A、质与量是互相影响的B、可以没有量,但是量不能没有质C、量决定质D、事物的质是不变的,事物的量是可变的6、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与协作的关系8、“万物皆备于我”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D、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系原理1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畴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表明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12、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B、客观实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13、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A、对立与统一B、量变和质变C、肯定和否定D、运动和静止14、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对历史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15、量与事物的关系A、量与事物直接同一B、二者不是直接同一的C、事物可以没有量D、量可脱离事物16、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代替的最终根源是A、农民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反抗B、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和无能C、生产力的发展D、商业的兴起17、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A、改造社会的物质活动B、一切创造性的活动C、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18、下列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性质的观点是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77\n第77页共77页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C、人的认识是头脑中固有的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19、真理是A、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B、符合逻辑、清楚明白的主观认识C、指一切具有意义的认识D、多元的20、我国之所以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是因为这是A、与我国社会生产的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B、领导者的意图C、与上层建筑相一致的D、与民众的意愿相一致21、生产力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劳动者D、科学技术2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A、是绝对确定的B、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C、完全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23、国家是A、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B、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全民意志的代表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的24、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A、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B、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C、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D、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25、事物发展是上升运动,这是由于A、主要矛盾决定的B、根本矛盾决定的C、特殊矛盾决定的D、辩证的否定本性决定的26、矛盾的斗争性说明A、有矛盾就有斗争性B、斗争就是对抗C、矛盾产生初期只有差异,没有斗争D、非对抗性矛盾没有斗争性,只有统一性27、认识的最终目的是A、发现真理B、创立科学理论体系C、获得知识D、改造世界28、社会交往是指A、人类特有的存在活动方式B、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活动C、人与社会的作用方式D、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依赖29、原子衰变过程极其短暂,而由猿到人的转化经历了长达几百万年,这是A、质变过程条件性的表现B、质变形式的普遍性的表现C、质变形式多样性的表现D、质变形式客观性的表现30、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31、历史上杰出的人物的产生A、纯粹是偶然的B、纯粹是必然的C、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D、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32、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A、根本改变社会经济制度B、根本变革社会经济体制C、根本改变政治制度D、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33、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理性B、人的自然属性C、根本改变政治制度D人的自由本性34、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转化为谬误主要是因为A、真理是具体的B、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中包含着谬误D、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35、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导致A、诡辩论B、教条主义C、相对主义D、经验主义36、表象同感觉、知识相比,它A、和后者没有任何区别B、更为具体C、完全是抽象的D、具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性3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属于A、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情形B、矛盾普遍性的两种情形C、矛盾斗争的两种形式D、矛盾运动的两种形式38、“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一个原理一致?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回到实践D、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9、“我们一步也不能超出自身,要证明我们之外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可知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辩证法观点40、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的观点A、形而上学B、庸俗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二、多项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77\n第77页共77页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肯定即否定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促使一方消灭另一方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在于A、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使世界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C、使哲学从此成为绝对真理的体系D、使哲学从此成为相对真理的体系E、使哲学成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4、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地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5、真理和谬误是A、没有确定的界限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相斗争而发展D、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E、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的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C、偶然的机遇D、与杰出人物自身的特点有关E、完全由其自身能力所决定7、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意义在于A、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B、为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开辟了道路C、提供识别唯心史观的锐利的思想武器D、以此为基础进而创立了唯物史观E、为无产阶级的实践提供了科学历史观的指导8、规律就是A、联系B、本质的联系C、关系D、本质之间的联系E、本质9、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A、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B、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C、反映者能够与被反映者相一致D、赌与被反映者是绝对同一的E、认识的客体决定认识的主体10、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A、不懂实践的伟大作用B、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C、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D、不坚持物质第一性E、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参考答案单项BADBACBDACDCBABCCCAACBCADADACCDBCABDABCD多项ABDEABDABECDEBCDE.ABDABCDEBDACEABC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