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82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講《周易》與古代哲學——源一而流分的宏偉景觀\n《易經》中的哲學思維以理論思維方式來掌握世界總圖景的初步嘗試矛盾對立的概念、發展變化的概念矛盾關係是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關係事物發展的普遍性與永恒性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轉危爲安\n八卦的象徵意義名稱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n陽爻和陰爻陽爻─代表:陽剛、男性、主動、積極陰爻--代表:陰柔、女性、被動、消極\n泰與否\n既濟與未濟\n對立面的轉化《泰·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n主觀能動性《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整天進取不息,夜晚警惕,可以轉危爲安。)\n重人輕天《論語·鄉黨》:廐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n殷周時代的天命神學《禮記·表記》: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初:敬德保民、以德配天\n天人之辨《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史嚚曰:“虢其亡乎?吾聞之,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傳》僖公十六年:吉凶由人。\n無神論《左傳》昭公十八年: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n古代哲學體系的初構《左傳》昭公十二年:《易》不可以占險。《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壯,天之道也。\n《易傳》中的哲學思想體系“一陰一陽之謂道”,樸素的對立統一原理的確立\n陰陽《老子·道化》:萬物負隂而抱陽,冲氣以為和。《莊子·田子方》:至隂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n陰陽《繫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n《易傳》中的哲學思想體系《易傳》哲學思想具有強烈的儒學化傾向\n陽尊陰卑《繫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文言》: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n倫理道德《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n《易傳》中的哲學思想體系《易傳》把儒家的中道思想貫穿于六十四卦的始終\n中道思想《節·彖辭》:當位以節,中正以通。《未濟·上九·象辭》: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n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的流變漢代易學時期晉唐易學時期:王弼宋明易學時期:程頤清代易學時期:黃宗羲、王夫之\n漢代易學時期以闡釋象數為特徵,以爲自然界和人類活動的一切奧秘,都可以用《周易》的取象、運數的方法來把握,從而達到預測未來的目的代表人物:孟喜焦延壽京房《京氏易傳》三卷揚雄《太玄》\n王弼王弼(226—249),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人。三國時期儒家學者,經學家,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周易注》\n以無為本《周易注·復卦》: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若其以有為心,則異類未獲具存矣。\n微言大義《周易注·乾卦》:象之所生,生於義也。有斯義,然後明之以其物,故以龍叙乾,以馬明坤,隨其事義而取象焉。《周易注·明象》:義茍在健,何必馬乎?類茍在順,何必牛乎?爻茍合順,何必坤乃爲牛?義茍應健,何必乾乃爲馬?\n程頤程頤(1033—1107),哲學家。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北宋洛陽人。爲程顥之胞弟。《伊川易傳》\n存理滅欲《伊川易傳·艮卦》: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无我則止矣。……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n黃宗羲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尊稱爲南雷先生,晚年自稱梨洲老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思想家。《易學象數論》\n邵雍《皇極經世》《易》之於曆,本不相通,硬相牽合,所以其說愈煩,其法愈巧,終成一部鶻突曆書而不可用也。\n王夫之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薑齋,世稱船山先生。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周易外傳》《周易内傳》\n辯證法思想《周易外傳·繫辭下傳》:太虛者,本動者也。動以入動,不息不滯。《周易内傳》卷四:夫行止各因時以爲道,而動靜相函。靜以養動之才,則動不失靜之體。《周易外傳·說卦傳》:天尊於上,而天入地中,無深不察;地卑於下,而地升天際,無高不徹,其界不可得而剖也。進極於進,退者以進;退極於退,進者以退。\n言象意道的統一《正蒙注·天道篇》:仁義中正,可心喻而爲之名者也。得惻隱意,則可自名爲仁,得羞惡之意,則可自名爲義。因而徵之於事為,以愛人制事,而仁義之象著矣。\n下期預告《周易》與古代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