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7.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李海洋主编68\n纲举目张锁定考点突破考研哲学为考研而复习哲学,并不是要培养理论家,那是以后的事。当务之急是要训练“好学生”。确切地说,就是要打造考场健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强调针对性和效率,就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性来自复习目的,来自考场,来自试卷上的真题。近两年,研究生政治考试的哲学命题已经非常灵活和综合,单纯识记性的考点逐渐弱化,而代之以强调考察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这就使得传统的机械背诵式方法被全面扬弃。这也是一部分同学尽管努力复习但分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如西谚所云:每个不幸家庭各有其不幸,而每个幸福家庭之幸相同。考哲学亦然。失败固各有其因,但成功则有共性规律。无他,方法对头,肯于努力而已。方法对则努力与之相得益彰,方法不对则努力难以为继。“要想背,先得会”对于复习哲学正是简洁而朴素的真理。但这个道理又好象是个悖论。有人觉得,一方面,先要会了才能背;另一方面,书一离开视野即口不能言怎能算会?于是先背下再说。殊不知这正是不得法的表现。“背”哲学不是背诗,也不是背圆周率那样的东西。因为哲学有它自己的理论系统,对于有理论系统的东西偏偏不按照其理论系统去理解它,那就真是倒行逆施,结果绝不是事倍功半的问题,而是根本莫明其妙,如坠五里雾中。最后只能落得个生吞活剥,仓促上阵。对于第一轮复习来说,按照哲学自身的理论系统建立对于学科框架和内容的初步理解甚至感觉,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意义。因为试卷上的“考点”不是孤立的,只有在理论系统中才能把握住它,也就是所谓“顺藤摸瓜”。那么怎样把握理论系统呢?其实不难。具体的做法是,每见一个章节,必先观察其框架的层次结构,这从目录上即可得到大致反映。然后,自已设问,为什么设置成这样的顺序?每一个层次回答什么问题?这样做非常有效。无论你提的问题如何,都因此而建立了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切入点,再看书或听课时就有特殊感觉,大不同于机械识记。这里就以整个哲学原理的理论框架为例提供一个理解方法的参照系。我们说,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都是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体系,那末,为什么要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部分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对它的回答可以很简单:世界只有一个。但是它有多方面的性质,所以,关于世界的道理就要根据其各方面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展开。或者更明白的说,世界有多方面的性质,而我们的嘴只有一张,不能一句话说尽世界。只能分成几个部分,但这不同部分的分量,轻重缓急不一样。所以,谁先谁后不能随便安排。试想,如果不先解决世界是不是“物质性”的问题,“唯物论”和“唯心论”在“辩证法”里边就难保不认错了亲家(黑格尔正是无与伦比的辩证法大师)。其他部分道理皆然。如此一来,哲学原理的呆板面孔就变得亲切平易了。2005年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大纲所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内容是一个由七章组成的理论系统。可以把它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就是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试题不算多,可它的问题很重要。象“哲学基本问题”,象“马克思主义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理解了第一个问题,就算是跨进了哲学的门槛。若是理解了后一个,就算是窥见了现代哲学的堂奥。考试解题的能力自然也就水涨船高。68\n第二部分是“唯物论”,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章的试题不多也不少。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对于世界的物质性的讨论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哲学常识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上并不都是老生常谈,除了正确理解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层次与客观实在性的关系以及运动和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之外,还要将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把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考点集中的“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问题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第三部分是“辩证法”,即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这一章试题集中。十年来题目层出不穷,分值占到十年中题目总分值的近四分之一。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当然要如实地认识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正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一幅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卷”。正确反映世界本来面貌的世界观必然体现为科学的方法论,表现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指导我们认识和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形成了灵活多变但又“不离其宗”的考点。第四部分是“认识论”,即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从命题的频度来说,这一章是毫不逊于上一章的“题库”,十年来真题分值达到总分值四分之一。其原因也是因为本章内容在理论上的重要性。“认识论”与“唯物论”、“辩证法”相比较,后两者的内容是“客观世界”,而认识论的对象是属于主体的“认识”,是以人的认识过程为对象的哲学理论。这就决定了认识论的原理具有非常突出的方法论功能。加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精神实质上与党的十六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有着内在的契合。因此,认识论部分应可扮演“理论重点”和“命题热点”兼于一身的重要角色。第五部分是“唯物史观”,由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共同组成。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的重头戏。它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上的科学再现。它透过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第五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主体的作用(第六章);它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第七章)。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上的依据尽出于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又发展了唯物史观的思想。以上内容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和命题趋势值得特别注意。在第一轮复习中,对于内容的掌握是体现成效的重要方面。每学习一个问题或原理,要注意处理两个关系。一是要注意体会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原理和主要论点以及论据的关系。前者久为人所熟习。但后者怎样处理,常常不被注意。其实,这正是复习哲学大有文章的地方。不问巨细地全盘掌握,费力甚多,考试中未必得心应手;而复习中注意消化和扬弃论据,突出论点。在考场上却能临机应变,左右逢源。对此,虽则上过考场后人人心中有数,但真正有意义的却是未雨筹缪。具体地说,在复习中,对于论点以下的内容,“心知其意”即可,不宜作为记忆的内容。对于每个原理本身及其最主要的论点,则一定要层层系统化。须知,基本原理和主要论点才是考试阅卷的“采分点”。复习到这个程度,就应该进行解题练习了。解题练习是为考试增添胜算的重要砝码。要分两步进行,是性质不同的两步。第一阶段的解题练习。在经过一段复习,对于理论内容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验证学习效果,发现漏洞,暴露理解误区的目的,需要进行解题练习。这一阶段,可以利用的练习题较多,但一定要使用少量真题加以校正。只有真题才切近地反映了考点信息。第二阶段的解题练习应在复习的后期进行。次数不必多,题量不求大,就是以激活知识为目的的实战练习。以上方法并非舍此必败的不变公式,却是成功复习的典型形态。大略行之,则胜券在握。68\n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68\n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基本内容第一章实际上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绪论。从历年考试命题情况看,这一章本身的试题并不多,但是,它的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是后续各章的理论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理解后续各章理论内容的门径,它的基本理论原则,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而且体现为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经过认真复习会对此点深有体会。按照今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第一章的逻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一层次中的重点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伟大的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等几个问题。这是今年的考试大纲强调的重点问题。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问题。复习方法建议复习哲学,特别是复习哲学的“绪论”,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这一章的头绪较多,而且内容非常抽象,问题又贯穿全课程。因此,往往不象通常那样经过比较认真的阅读就能了然于胸。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更加混淆不清。我们时间较紧,应试复习也不是要培养哲学家,不可能搞得很深很细之后再进行概括。所以,必须采取最为有效的复习方法。这就是“找感觉,抓线索,明确考点”。复习时要注意“找感觉”,即,既不是象学习理科课程那样步步为营,也不是象有些人文学科那样大而化之,关键之处要啃,但又不能“陷”进去。学习本章时间上不能拖,不可能也不需要一下子弄懂所有问题。有些问题在理论内容上不可或缺但与考试关系并不大,有些问题则需学到后续章节通过“回味”方可豁然开朗。其实衡量本章复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就是两条:其一、是否抓住了基本线索。其二、是否明确了主要考点。第一遍复习是如此,最后冲刺仍是如此,只是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同。本章的基本线索是: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本章的重要考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对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作用。知识点讲解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68\n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广义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对象不同: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就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所以,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问题,贯穿全部领域,决定整个哲学体系的性质,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68\n(3)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4)二元论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最终还是陷人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力图从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的缺陷。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3)一般说来,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4)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直线,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的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断、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尽管在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产生过有重要价值的思维成果,但作为一种主观同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观点,并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只能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不结果实的花。”(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2.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是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而且改造了世界,在自在世界(天然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人世界(人类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精神的产物,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68\n4.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这一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上、本质特征上以及社会功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主要表现在: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2.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3.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个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新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1.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2.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1.唯物史观的发现是历史的必然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1)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矛盾的产物。具体地说,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近代西欧达到了激化程度的产物。(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3)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科学家也是革命家,兼有学者和战土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开辟了工人阶级革命的事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指引着全人类的解放道路。68\n2.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1)唯物史观的发现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第一次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2)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四)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物质决定性与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从物质的决定性出发,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本质和规律。从意识的能动性出发,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下,更新观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2.“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立足于新的实践,“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和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为我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能够为我们的思考和实践提供人生观的启迪和价值观的支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开阔人的胸襟,增加人的智慧,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不仅要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且要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的方法。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68\n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价值观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核心是对人生和事物的评价问题。作为哲学的世界观不仅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包含对对象意义的理解和评价。人生观也是如此,人生观包含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评价。4.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价值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引入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哲学论证。(3)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1.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它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放弃传统的“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或语言分析,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2.人本主义则是指以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为代表的包括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以人的本质、价值等为研究重心的哲学思潮。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重建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3.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强调客观规律的作用,但反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但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既要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又要借鉴和吸收其合理之处。(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68\n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含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为中国人民所掌握。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哲学”;同时它又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它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2.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伟大飞跃。3.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68\n第二章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68\n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章基本内容这一章通常被称为“唯物论”,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要首先回答“世界的物质性”问题。这个问题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本章的三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既是本章的理论脉络,又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线索。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弄明白为什么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性。同时,理解运动和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其次,要理解“实践”范畴的定义和实质,实践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实践的特征和形式。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也是需要掌握的重要问题。最后,要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特别是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把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并且掌握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复习方法建议对于针对考试的复习来说,这一章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理论上的重点、难点和命题的重点不完全一致。这一章的理论重点和难点在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不容易自学,未经点拨,很难想透。容易“夹生”而形成心理上的障碍。相对而言,第一节和第三节就容易理解得多。考试中命题也较多。因此,在复习中,要区别对待,对于第一节和第三节,可以通过看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做选择题练习交替进行的方式有效地达到复习目的。要特别注意“物质和运动”的联系和“运动和静止”的联系以及“时空和物质运动”的联系,这可能是今年的“热点”试题,题目形式为单项、多项选择题,考察点就是将以上几对不可分割的关系加以割裂,出现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错误观点。在复习到位的情况下,这类题目不会成为障碍。对于第三节的“意识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也要重点准备。其中“意识的本质”问题是重点考点。要抓住意识在内容上对物质和依赖性和形式上具有主观性的矛盾,结合作历年真题,掌握“意识的主观性方面”,“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直接当作物质”等问题和“意识与人工智能”的考点内容。对于第二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消化才能领悟,这时,再有针对性地作一点有关题目,便可奏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以往第二节考试题目不多,但从理论内容本身的重要性和命题趋势的变化看,这一节的试题由少渐多,正处于“预热”过程中。在复习中不能忽视。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实践的本质”,要从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与自然界盲目的物质运动和人的主观观念活动的区别和联系中去把握它。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主体性,但实践与观念性活动不同,实践与其他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即直接现实性。所以,实践本质上是物质活动。还要注意“区分客体和客观”68\n,客观强调的是不依赖于主观,客体恰恰相反,是指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客体是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客观。这些难点只要理解到位,多项选择题和辨析题都不难组织起有效答案。知识点讲解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物质"定义中。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列宁物质定义的基本思想(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一切可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3)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大意义(1)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突出地表现在它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68\n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③相对静止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并非消极保守。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④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运动形式多样性原理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①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运动规律,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形式,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观点。②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存在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永远不会丧失。"宇宙热寂说"把适用于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夸大为适用于整个宇宙,因而是错误的。③运动形式多样性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它提供了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其二,它提供了理解科学发展过程的一个正确方法。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是了解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研究高级运动形式有助于理解低级运动形式,"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时空客观实在性的不变性和具体特性的可变性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受物质运动特性所制约的时空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也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物质质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人唯心主义。②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时空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68\n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无限性原理告诉我们: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日益证实着时空的无限性。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原理的必要条件,是批判唯心主义的重要环节。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1)实践的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的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3)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二)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在旧哲学中,人与世界被看作是截然对立的两极。始终建造不起沟通人和世界关系的桥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就是从人的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出现的范畴。1、主体、客体、中介①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②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③中介就是指连结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使实践活动得以运行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方法。2、主体的特点和结构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者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重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1)主体的能力结构:①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②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③68\n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2)主体的社会结构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个层次,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3、客体的特点和形式作为实践和认识活动对象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1)从客体和客观的区别与联系中把握客体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人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2)从形式上把握客体客体的基本类型有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4.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①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对象化。②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非对象化。③“双向对象化”的理论意义主体客体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则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的本质力量,使主体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双向对象化”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2)社会关系实践。即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3)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四)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和结果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包括:实践的观念目标的设立;实践的物质手段的实施;实践结果的出现和检验。人类实践活动正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相互作用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客观过程。这是因为:1.实践是有目的性的客观进程68\n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超前改造。这个环节在现实中表现为制定规划,设计蓝图等活动。2.实践具有必要的物质手段尽管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物质运动过程,但目的本身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实践的目的并不能在思想观念范围内得到实现。为了实现目的,必须借助物质手段这个环节在现实中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等物质条件及其组织管理形式。3.实践的结果是对目的和对象的双重扬弃实践既扬弃了对象的现成客观性,也扬弃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在实践的结果中,一方面,体现着完成了的实践目的;另一方面,改变了实践对象的本来状态。实践通过目的、手段而达到结果,就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4.实践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既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又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即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五)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1.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在时间上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空间上是人类活动尚未深人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与区别(1)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之中。(2)二者的区别在于,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人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1.意识的产生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1)意识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决定性环节68\n由于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即反映外界作用的能力,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意识从自然界产生出来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但又不是突然的,而是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③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2)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感知、思维以及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区别在于,它是以思维为主要形式,以语言为外壳,因而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反映。为了强调人类对周围世界反映的有意识性,所以把人类的反映形式叫做意识。(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具体地说,①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②社会性的劳动产生了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③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起源问题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就同其物质器官的关系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①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②人脑产生意识活动的过程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实物信号刺激所引起的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活动,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由抽象信号(语言和文字)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的一系列神经活动,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前者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后者是人所特有的。③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就同客观外界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世界特有的,但它们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却是客观存在的。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有时表现为虚假的主观映像,但即使如此,它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3)坚持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科学原理的理论意义坚持这一正确原理,就能作到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脱离人和社会的“客观精神”,人和人类社会反而由它派生和支配。这都是根本错误的。③庸俗唯物主义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看作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看作是一种物质,从而取消了哲学基本问题,最终仍是堕人唯心论。3.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68\n(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目的性。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具有创造性。③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改造。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④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生理活动。(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①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1)人工智能的涵义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强大功能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这就使得人们有可能根据控制论的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对人脑的部分功能进行模拟。所谓人工智能就是指现代电子计算机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2)人工智能的意义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客观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而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它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3)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正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具有相似性,所以,人工智能可以部分取代和提升人的思维的某些功能。但人工智能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这是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着本质区别:①从物质运动形式的层次上看,人工智能属于机械的、物理的运动过程,人类思维则主要基于生理和心理过程。②从功能上看,人工智能缺乏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被动的接受指令和处理信息的过程。③最为根本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撇开了意识的社会性,仅仅把思维模拟为一种信息处理过程。人类意识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实质上是社会意识。(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其一,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其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仍然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为基础。(2)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人化自然”的内容仍然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过程。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基础,也是对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始源证明。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劳动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飞跃,既要有类人猿产生的自然前提,也有以劳动为转化契机的现实基础,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劳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2)社会存在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68\n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需要有借以进行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①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也就是说,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本体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②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都是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④它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①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②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③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3.贯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①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也就是要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就是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②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③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68\n永恒发展客观性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普遍联系现象和本质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否定观及意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质、量、度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多样性普遍性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意义对立统一规律68\n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本章基本内容这一章通常被称为“辩证法”,它和上一章“唯物论”一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唯物论”概括的是“世界的物质性”,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末本章的内容则是“世界的辩证性”。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着的问题。认为世界具有“辩证性”,就是指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这一章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其内容构成本章的第一节,其中的理论要点有联系、发展、过程、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其基本思路是: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所以,要理解辩证法首先要理解联系、发展范畴,进而把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对立。然后,理解什么是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在此基础上,理解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观点的若干基本环节。第二个层次是量变质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基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主干。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学说,这里的两个规律正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世界的联系和发展:量变质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状态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发展就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和基本方向是前进上升的,而发展的具体途径和道路则是螺旋式的或波浪起伏的。第三个层次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正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因此,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辩证法全部规律的实质。也是整个哲学体系中所有“辩证关系”的实质。要深入理解辩证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要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基础上的展开,同时矛盾双方有着性质和地位的不平衡性,从而有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区别。矛盾的这些特征形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复习方法建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章内容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而且理论体系成熟稳定,并为各类哲学教学及考试所习用,因而,形成了密集而多样的考点和命题角度。因此,在复习中,有必要对本章,特别是第三节“对立统一规律”全部内容进行所谓“地毯式轰炸”,一般不会落空。考试大纲连续两年的调整趋势都是突出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功能。将多个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列为考点。如“辨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这是值得注意的考试命题方向。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纲的新增内容。如“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这很明显地属于命题热点。68\n虽然本章在考试中的题目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分析题或者是材料分析型的多项选择题,但成败的关键还是要在复习中牢固地掌握基本原理。由于本章内容为最高层次的客观规律,能够结合任何材料“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出题。所以不宜采取捕风捉影,尾随押题式的复习方法。而应以掌握好原理为本,毕竟原理就是这么几个。原理搞熟,无论题目从什么角度来,都可有效拦截。知识点讲解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中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主要分歧在于: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③是否承认矛盾是对立的焦点和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实质,也是其他方面分歧的根源。(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辩证联系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1.联系的特点(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真实的联系是唯心主义。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的联系是诡辩论。(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事物都与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4)联系的条件性68\n联系的条件性指个别联系与普遍联系的相关性。随着条伴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所谓条件,是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其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5)联系的系统性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2.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一方面,联系构成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另一方面,运动体现联系。联系即相互作用。2、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最大的普遍性①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②变化则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包括事物性质、数量、结构、形态上的改变。③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3.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和联系运动和变化都既包括事物量的变化,也包括质的变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又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的运动。二者的区别在于,在阐述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往往使用运动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具体运动过程、状态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一概念。发展则主要是揭示事物过程的趋势和方向性。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1.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68\n2.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把一切事物都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四)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联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3)规律又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比较明显,社会规律的重复性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规律的重复性不能理解为绝对的重复。历史事件具有不可重复性,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复性表现为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2.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2)社会规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规律。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指它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目的和动机,而是指它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1)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2)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一种伪决定论。(3)辩证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机械决定论,主张辩证决定论。它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要通过各种偶然形态表现出来。这些偶然形态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预先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性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就是辩证决定论。现代科学中的统计规律,是辩证决定论的规律形态。(五)现象和本质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1)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深藏于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2)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3)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2、现象和本质的联系(1)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2)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3)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68\n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错觉是由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把现象作为人门的向导。(2)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因为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指导实践。(3)从现象进人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本质。(六)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3、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一方面,重视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忽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也起重要作用。要敏锐地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善于利用各种偶然性去推进工作。(2)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一是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往往导致宿命论。二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三是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但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事情是纯粹偶然的。它似乎既不同意机械决定论,又不同意非决定论,实际上兼有这两者的片面性。这种观点在科学上的突出表现就是主张只有必然的东西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偶然性同科学无关,甚至认为“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殊不知科学的任务正是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七)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或现象间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哲学范畴。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68\n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处于无限的因果链条之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变成了原因,反之亦然。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但当我们把特定的对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时,原因和结果的差别就显示出来。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确定性。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1)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可能存在。(2)在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原因和结果往往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事物的因果联系往往不是单线的,而是双程的。在这里,互为因果的关系既表现了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转化,又表现了它们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这种辩证性质,可以有效地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去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上反馈原理的运用便是一例。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因果相互作用的辩证法,通过事物调节中心输出信息达到一定效应的"返回传入",从而实现事物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的原理。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原因和结果的辩证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它的具体表现又是复杂多样的。(1)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为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证实因果联系的普遍性。(3)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因果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首先,在不同的领域中,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形而上学把机械运动的因果联系看成唯一的形式,因而不能正确地说明微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因果联系。这是他们在这两个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其次,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多种表现类型。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科学认识的重要内容。第二,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是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才能预见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后果,因势利导,尽量限制和消除不利的后果,促进和发展有利的后果,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八)可能和现实可能和现实是反映事物或现象出现之前的发展趋势与出现之后的既成现实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1.可能和现实的含义可能是客观事物内部包含着的这种或那种发展的趋势。现实是可能的实现,是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着的各种客观实在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1)现实。现实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现实性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它既是过去的“现实”变化发展的结果,又包含着引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现实性体现着事物联系和发展纵横两方面的整体性质。68\n在我们把握现实性范畴时,应当注意它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又转化为不现实,是由它内部的深刻必然性、规律性所决定的。(2)可能。可能是和现实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这种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规定的,但它还没有变为现实,这种可能性一旦条件具备了,就会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在掌握可能性这一范畴时,必须对它在质上的各种复杂情况加以区别:①区分可能和不可能。②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③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④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即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重要条件。2.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可能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可能和现实是对立的。两者的对立和排斥在于:可能性是还没有成为现实性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作为事物的潜在趋势,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标志事物的现状。它们具有质的区别。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要求我们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性出发。而且,只有深刻地把握了现实,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发展的种种可能。(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第一,可能和现实相互依存。可能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现实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第二,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产生于现实,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客观现实的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可能又不断变为现实的过程。3.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可能和现实是统一的,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其次,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最后,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要力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其二是,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实现最好的可能。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1)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属性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是不可分离的,但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68\n(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的涵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其一.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只有质变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世界的发展。因此,承认不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辩证法的发展现既与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激变论”不同,又与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的庸俗进化论相区别。其二.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但事物的非根本性质或局部性质发生变化,表现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部分质变为根本性变化创造条件,是由量变过渡到根本质变的阶梯。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质变中的量变已不是单纯的量变,它每一步都是新质因素的产生。3.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转化为量变,在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新质在量上的扩张;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2)掌握这一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一原理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二)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2.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1)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例如,麦粒的辩证否定,是萌芽、生长。如果磨面,食用就不是辩证的否定。68\n其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即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要继承和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其三.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变革、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的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2)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其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3)辩证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启示我们要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吸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大胆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的批判。3.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迁口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三对立统一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1.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68\n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才有相反性质。(2)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的工作方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就是成功地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椎动了事物发展变化。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作用。(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3.全面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意义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对于矛盾本身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矛盾转化的原理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1)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矛盾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2)矛盾转化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3)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绝不是任意的。(4)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向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方向转化是我们的任务。(5)否认矛盾转化,否认转化,用凝固的观点看事物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讲条件,空谈转化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原理强调:(1)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2)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68\n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在: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④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⑤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4.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这就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非主要方面。(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68\n1.两点论分析方法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两点论分析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范畴。把矛盾的观点运用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就形成了矛盾分析方法或两点论方法。广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狭义的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指两点论分析方法。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实质一方面,它是有两点的重点论。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一方面,它又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只有坚持两点论才能反对一点论,防止形而上学;只有坚持重点论,才能反对均衡论,抓住重点。(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矛盾观念(1)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2)中国哲学家提出“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2.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矛盾观念的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辩证法,“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3)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68\n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辨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工具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及其客观性认识的真理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四章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68\n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本章基本内容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也就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前两章“唯物论”和“辩证法”已经阐明了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那末,物质世界能否为我们认识?认识的本质和机制是什么?认识的过程和规律是怎样的?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是什么?这就是认识论要回答的问题。这一章的中心线索就是认识的本质、过程、真理性和思维方法。在逻辑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与本章的四节相对应。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机制是对信息的选择和重构过程。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以及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第三节阐述了“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复习方法建议这一章对于考试来说非常重要。原因有二:其一,同第三章“辩证法”相同,“认识论”同样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同样经过多年的教学考试实践而生成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题目。其二,今年考试大纲的修订原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有关内容。十六大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的内容,以“认识论”最为直接。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许多重要观点是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和思想底蕴的。因此,如果结合十六大精神来命制与哲学有关的考试题目,“认识论”首当其冲。在考试大纲的近一两年的变化和调整中,我们不难捕捉到在本章所强调的问题。在第一节,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在第二节,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第三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从复习的角度看,除去第一节有关信息、选择、重构的内容显得比较专门以及个别提法比较费解外,本章并没有什么艰深的理论内容。但本章的困难在于内容多且琐细,实际复习过程往往与预定的计划时间不符,这是正常现象。因此,一方面在制订时间表时可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执行时间表时要坐下来坚持读下去。具体地说,先大略熟悉一下本章各节的内容和节与节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以节为单位,用比较快的进度阅读两遍,目的在于将每节的内容在头脑中系统化。达到这一步,在临考前的冲刺复习中就主动了。应试复习不能抽象地讲“学无止境”68\n,要考虑针对性,但也要在掌握了理论框架和每节中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解题能力。“功到自然成”。知识点讲解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但是,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哲学派别并往往对认识的本质作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有必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和对立。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的实质是;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2.反映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就必然承认意识和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一致性,所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时就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主张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不能证明的。认为人类不能把握到感觉以外的东西,因而认为世界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不可知论的社会作用是给信仰保留和开辟地盘。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批驳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人类的实践,因为实践不仅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随实践的发展,使人的认识不断地得到发展。3.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的反映论的对立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但却是一种消极的反映论。其特点是把人的反映看作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从而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这种历史局限性是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和人类的认识水平相关联的。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等都属于这种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映论是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说明了人的认识的社会性和能动性。特别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人是在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论,指出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二)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指出,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1.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认识主体具有复杂的认知结构。认识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必然会运用其认知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改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68\n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反映过程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的制约的。(三)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始终伴随着信息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过程紧密联系的普遍现象,它是事物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事物属性和含义的表征。反映过程也是信息的交换过程。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信息变换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的过程。第一步是把客体的实物形态的信息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然后再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将其变为适于主体思维操作的编码信息;最后是经过人脑形成观念信息。认识的主体就是凭借能动的、自觉的活动对观念信息进行逐级深化的思维操作,不断深化着对客体本质的反映。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选择是反映者由其自身的需要以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它的其余特性。人在认识过程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人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然后是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形成对特定对象或特定对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人所特有的选择机制和认识的反映特性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认识中的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这种经过重构的观念体系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所以能够一致,不仅在于观念体系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本身;而且在于主体用来加工客体信息的认知模式本身也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重构不仅同反映不相矛盾,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应向实践开放,认识的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所谓解放思想,也就是“换脑筋”,主要的就是要更新思维结构、认知定式,这样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认识形成于实践过程中。③68\n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即实践经验,是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通过受教育获取的他人的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流关系。一切真知皆由直接经验发源。但任何人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人类文明成果依靠间接经验传承。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④认识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实践认识活动的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不断地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②实践发展不断创造新的认识方法和手段。(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①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在受实践决定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③认识对实践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如把握对象规律;确立实践观念;调整主体状态等。由于实践的性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正确认识指导下实践顺利进行;二是错误认识指导,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的突出表现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突出表现为理论(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正确实践的先导。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用“知与行”来表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观点:1.在知与行的关系中强调行的作用。主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2.重视知对于行的能动作用。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3.触及了知的检验标准,主张“以行验知,以行证知”。4.认识到知与行的相互促进关系,主张“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二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68\n(一)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论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不仅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各持一端,而且在认识论的前提上也是根本错误的,即都是否认反映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但是,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心主义。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种有着质的区别的基本形式,它们的统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决定性的飞跃来实现的。2、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第一个条件是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的任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实现的。3、实现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第二个条件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从对于事物的现象、片面、外部联系的认识,向对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的转化,因而是认识的深化运动。(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8\n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2.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把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付诸社会实践。(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情感、意志等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1)动力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2)诱导作用。好奇心和兴趣,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可贵的品质。(3)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激发人的创造力。3.科学看待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把非理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作了唯心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六)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社会政治领域中,这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68\n(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三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一)真理及其客观性1.真理的涵义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此相反,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坚持唯物主义真理观,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涵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1)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1)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的。68\n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2)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三)真理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来自客观事物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有三重含义:1.真理不是抽象的。真理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具体的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是个过程。真理的具体的存在是主观向客观无止境的接近过程,而不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是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做出裁决。68\n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六)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1.价值范畴及其二重性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对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l)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为基础。(2)人的需要并非主观随意,而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l)客体是否具有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2)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七)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路路线的哲学根据。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提供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四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68\n1.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系统。2.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3.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方法,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它是由一系列方法所组成的整体。(二)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归纳的前提。2.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以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加以整合,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3.抽象和具体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是多重规定、多方面属性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客观现实和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已使辩证思维方法成为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的发展。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顺利开展科学研究。68\n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展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政治结构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生产力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努力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观念结构文化的本质和功能社会的经济结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五章68\n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本章基本内容这一章与其后的两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说,它并不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的另一个"主义"。但从复习考试来说,这三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本章可以视为唯物史观的绪论。本章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其理论线索是以实践观为核心,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具体分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及其功能。这一章在框架结构上的特点就是一个"基础",一个"本质",三个"结构"。即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复习方法建议本章试题的特点是,既有微观上的重要性,又有宏观上的重要性。从微观上看,本章理论内容丰富,考点星罗棋布。例如"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1996年理科第2题)、"先进生产力"的确切涵义(2001年文科第2题)、"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生产关系的科学含义"(1999年理科第3题)、"上层建筑的内容"(1999年理科第18题)、"社会意识的特点"(2000年文科第3题)、"政治文明的含义"(2004年第16题)等,几乎涉及到了全部基本概念。从宏观上看,本章的主要原理不仅在理论上是唯物史观体系的建筑构架,而且直接就成为了试卷上的考点,如"地理环境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97年理科第29题)、"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2001年文科第31题)、"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2004年第2题)"、"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其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等,这些都是既可以出多项选择题也可以出辩析题甚至分析题的重要考点。知识点讲解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存在由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以及植物和动物等等。68\n(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那就陷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社会形态的更替,相对不变的地理坏境不能说明显著变动的社会生活。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还要受到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制约。(3)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它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为了充分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对人口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不能曲意夸大它的作用,说成是决定因素,那同样会坠入历史唯心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就是如此。(二)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生产方式是把握社会生产实践的逻辑范畴社会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正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实体性要素一样,社会生产实践则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但是,社会生产实践作为物质性的活动,具有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复杂性。必须把它抽象为生产方式范畴,才能准确地把握。2.生产方式的涵义和实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物质性,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3.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它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三)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1.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形成于自然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68\n2.社会和自然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的实践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这三重关系,这些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2.社会规律及其特点(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的特点是:①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即具有客观性又体现出自然界物质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规律。②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③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所以社会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人们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2)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但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①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②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历史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形成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地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的实现程度,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五)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1、“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68\n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都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深刻性在于它透过人类史与自然史的表层相异之处,揭示出二者在深层次上的相似之处,把社会历史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指明人类社会虽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又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2.确立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人们有可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来考察社会历史;它给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客观依据,给人们以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改造社会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更加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二社会的经济结构(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结构中,经济结构是具有基础性的结构,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从内容上看,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二)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其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不仅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还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68\n(四)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1.生产力的本质从生产力的构成可以看出,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这个变换过程,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2.生产力的特征(1)生产力具有物质性即客观性,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它首先是作为物质的实体而存在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它既是前人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2)生产力具有社会性,生产力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3)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力具有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五)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1.现实的生产力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实践主体的角度,把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作为党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原理。(六)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1.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它集中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每一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改变,都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联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可以改变生产关系,但改变生产关系也不是随意的。2.生产关系的构成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它们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基本性质和特征。3.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68\n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其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决定该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是其中占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作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相对应,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三社会的政治结构(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1.政治上层建筑的涵义所谓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由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的上层建筑又称社会的政治结构。2.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3.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根源,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集中体现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政治的保证。(二)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家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国家虽然也有民主的一面,但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是与专政相联系的。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职能。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四社会的观念结构(一)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观念结构就是意识形态组成的整体,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们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它耸立在经济结构之上,为经济结构服务。按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或意识形态分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形式。68\n(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阶级性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在社会意识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式称为意识形态。2.意识形态的本质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3.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是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也包括经济主张等。直接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具有阶级性,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功能。1.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1)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2)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3)意识形态对经济及政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2.意识形态的功能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四)文化的本质和功能1.文化的本质狭义的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主要内容是指意识形态。但这个意义上的文化也包含丰富复杂的内容,所以,文化又是包括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广义的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以人化形式的特殊活动,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它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成果和活动方式中,也体现在人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中。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广义文化的一般特征。2.文化与文明与文明相对应的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68\n(1)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2)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手段;(3)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积极和消极成果。(4)文明是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的成分的总和。3.文化的社会功能(1)知识传承功能。文化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2)教育塑造功能。(3)精神动力功能。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4)认识功能。(5)凝聚民族精神的功能。(五)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创建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2.引导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三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68\n第六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68\n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本章基本内容如果说第五章的内容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静态把握,本章则是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的动态展开。“本质”“结构”在运行中呈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动力”体系和“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本章的三节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层次展开论述的。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构成的社会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构成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第二节“社会发展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多样的动力作了清晰的梳理和归结,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以及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围绕着历史主体的作用阐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阐述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复习方法建议因为本章内容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规律、动力和历史主体问题,所以,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这是因为,旧的历史理论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仅仅考察了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未探究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未能发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没有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本章恰恰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回答。因而在理论上和考试命题上都有重要意义。本章的困难之处在于多个规律条条相扣,动力体系环环相结,头绪繁多。把握本章的要领在于梳理好理论线索。本章的三节内容实际上有两条相对独立的理论线索。前两节中心线索是社会基本矛盾。一定要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将各个问题层层依次理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宏观上相对简单的第三节,则不易混淆而顺理成章。在复习的后期,还要注意将本节的内容与其他的政治理论课程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由于本章内容的性质,使得本章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跨学科命题贯通性。知识点讲解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概括地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68\n 具体地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方式的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它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人们在生产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也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它对生产力适合与否,不能脱离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看待生产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作为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固守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或者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都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必然会受到惩罚。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1)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2)这一规律揭示了杜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3)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68\n(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涵义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井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其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①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反对自己的对立物。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3)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则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能从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2)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的重要根据。(3)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这一规律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的客观依据。68\n二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的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2)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3)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矛盾的解决;(4)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两对基本矛盾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3.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机制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由以社会基本矛盾为根本动力的动力系统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通过改革得到解决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应的,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其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通过改革、也能够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由于改革是一种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制度创新”,是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了经济斗争外,还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2.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68\n3.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人民内部矛盾。(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是非得失、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实践主体的角度,为把“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正贯彻落实提供了根本保证。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以及为此所建立的社会建制。技术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2)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它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它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2.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五)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2.“全球问题”的实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68\n3.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它表明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也表明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要把人类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三历史的创造者(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将二者割裂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二)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区分的根据在于,历史其实是“社会”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当然包括了“人”的历史,但并不等于“人”的历史相加之和。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的规定性看,人民群众是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方面看,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68\n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2.历史人物的作用和社会制约性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是,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五)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创造,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1.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和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是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力量源泉。为此,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68\n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和价值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七章68\n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本章基本内容在理论地位上,这一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归结,特别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归结。但并不是归结为口号式的简单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理论内容逻辑地展开。其思想脉络与节相对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考察社会形态范畴入手,分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第二节深入考察了人的属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第三节是关于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的阐述。复习方法建议相对于理论内容的分量来说,分布于本章的考点是较多的。本章的三节内容都曾考过。第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但考试中命题难度并不大。所以,复习中应注重对于“社会形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的选择性”、“可能性空间”等概念及其关系的准确理解。第二节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世界观人生观意义。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问题都是能够结合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命题的的考点,极有可能出现,需要把握好理论脉络,在头脑中建立起比较清晰牢固的印象,方能较好地组织辨析题、分析题类型的试题答案。第三节的内容理论内涵较深,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自由”、“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去把握其现实意义。知识点讲解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1.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2.社会形态范畴是唯物史观所特有的范畴。马克思研究社会现象,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两类关系:一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类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和通过思想而建立的关系即政治关系,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3.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68\n1.二者的区别: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必然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社会实践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2.二者的统一:一方面,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又是在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主体的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方式。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一方面,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例如,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形态的发展又有差别性和多样性。2.这一原理的现实意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四)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即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2.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我们要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现象。(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对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一)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说,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先进文化逐步战胜落后文化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单纯依靠上层建筑的作用来巩固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进步,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深化了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它解决了已经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应该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在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表现在通过革命斗争来体现生产力发展要求;但在建设时期,党的先进性就直接体现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如果不能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就难以体现党的先进性。68\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其根本之处就在于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引领了社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证明,要推动社会进步,就必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区别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本能等。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3.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和不断改变的。(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2、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着支配作用。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3、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4.抽象的人性论对人的本质的错误归结抽象的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否认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入的阶级性,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1.人的价值的内涵人的价值是价值关系的特殊形式,是以人本身及其活动作为价值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对于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是以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为内在根据的。人的价值是一种与任何物的价值相区别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2.人的价值的二重性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当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的时候,人是价值主体,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个人价值。68\n人的价值又具有工具性: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时,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社会价值。3.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个人和社会、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不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反映着人和社会的关系。但二者在本质上又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条件。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1.自由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同时也作为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其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因此,这个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自身的束缚中得到解放。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考察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三:(1)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3)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在的自由。3.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1.人的发展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形态或理想形态。它包括各种能力(劳动能力和其他方面实践活动的能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包括社会关系(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的高度的丰富和全面完善,以及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区别的。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发展往往以牺牲某些人甚至某个阶级的发展为代价。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彻底实现必须以人类解放的实现为前提。(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要尽快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3,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4,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68\n(四)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在上述两种形态中,人的发展都还都是不平衡、不全面的。3.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已被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未来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景和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目标完全一致。(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向往的远大目标,又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历史过程的重大转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实践的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2.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意味着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