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哲学视域 8页

  • 29.50 KB
  • 2022-08-17 发布

新课改的哲学视域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改的哲学视域  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如同普照大地的阳光,它照亮了人类的生活世界,使得人类生活显现出意义的灵光。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们就不能前进。哲学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哲学家冯友兰借用先贤之语概括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把哲学的形上思维应用于解析新课程下的教育改革,我们发现,教育改革具有社会的人本性、文化的传承性、主体的价值化、实践的特殊性、教学的相长性等价值及实践体系。  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改革的主体化价值  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认为,人是哲学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哲学的宗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强调“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探索人的奥秘要理解人的存在方式,并按着人的存在方式理解和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方式是什么?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理解,人首先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物存在。但同时,人作为改造世界的力量,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他们改造世界的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这样,人便作为自然生命的异化力量而存在,它使人的活动变成异化劳动,使人的生活对象化的变成类生活,并生成人的类本质,从而异于其他动物的生命状态。这说明,人不仅“自然的”存在着,而且“社会的”\n存在着;不仅有自然的生命状态,而且有超自然的生命状态;不仅有有限的生命,而且有无限的生命;不仅有自然本性,而且有社会本性。而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本质,也就必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哲学的人本高度反观教育的主体价值,我认为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必须促进参加者的全面发展,必须有效实现人的社会化。  首先,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首要追求,为此,课程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的创设要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学习天性,发挥学习潜能”。  其次,教育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强调“生本教育”并不是单纯发展学生。事实上,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学生也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发展的,离开了教师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离开了教师工作的自主能动性、离开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教育的“乌托邦”。  再次,教育要促进管理者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不单纯是学生的事,也不单纯是教师的事,甚至不单纯是一个学校的事。因此,只有促进管理者、评价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实现人的社会化,才能使各方面形成合力,改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二、有效文化传承: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n  从哲学视域看,文化无论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都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教育就是人类传承文明的方式。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人类以“超验”形式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依哲学对人类活动的把握,人的现实活动无非包括两大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根源上讲,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生成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又在深化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开拓改造世界的前景。这种不断发展着的世界和不断发展着的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矛盾和人类追求的永恒愿景,彰显着人类不断提高的主体能力和永恒面对的认识课题。在破解这一难题的历程中,人类找到了把通过实践业已创造的人类文明传播下去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和主体能力的方法,那就是教育!  教育作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和开发民智的活动,以其目的性、计划性、高效性为历代推崇,也标志着人类不同于其他生命世界的独特个性。它不断延展着人类渴望发展的意志,也不断扩大着人类与其他生命世界的差距。  以哲学的形上视角探讨教育活动的形下价值,我认为,教育活动只有成为师生双方的共同愿景,课堂生活只有成为师生共享的精神乐园,学习活动只有成为参加者头脑风暴、体验成功的过程,才能因激发参加者的积极性而调动参加者的全部智能,才能因课堂高效、发展全面而完成传承文化、播撒文明的使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将这一观点转换成哲学语言就是――\n教育旨在实现主体的价值化。人并非天然具有社会品格,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培育和生成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才能融入社会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完成由生物个体向社会成员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文化结构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思想模式,而是一个自我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价值系统。与此相联系,教学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师生有效的成长空间,才能完成主体的价值化过程。因此,教育才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自我的不断超越,才能以坚毅的品格、拓荒者的面貌和推动者的英姿完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  把教育的形上价值转化为可操作的形下活动,要求课堂生活必须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全员性、探究性,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锻造心智,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三、坚持“三贴近”:课程改革的实践特性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过程的知识客体不是原生事物,而是人类实践经验的价值化形式――\n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不是按自己的意志、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以知识客体为媒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改造认识主体的主观世界的目的。这种特殊性一方面决定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不是面对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借助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整理和论证中感悟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思维的品质,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现教学相长: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思孟学派编著的《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教育著作,它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教育法则――“教学相长”,强调教师以教为学,不断进步。  随着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发展,专家学者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也作了引申,认为它揭示了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进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笔者认为,“教学相长”揭示了教育发展的真谛,是教学活动应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因为:  1.“教学相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而人的社会化又因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与此相联系,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能使广大师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格养成方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才能使教师在自身成长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不是失落感;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和自我成长中获得成功的欢乐,教育才真正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可以说,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能给师生和社会一份可信的期待。  2.“教学相长”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把备课看成是教师钻研教材、整理知识逻辑的活动,把上课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变成演出“教案剧”的“舞台”\n,讲授课本知识成了课堂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教师的教学主旨,学生成为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群众演员或听众,他们缺少生成和展现才能的机会,更因缺少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品格。这样的教学无法达到师生和谐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没有从人本的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不能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理解师生教与学的全面“相长”是教育发展的真谛。  从人本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它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有利于实现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价值。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付出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对他而言,不只是为学生的成长所作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所以,每一位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应以教为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应“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都应积极投身教学的改革,使每节课都能实现生命满足的愿望。同样的道理,学生只有认识到课堂学习对自己生命的成长意义,才能以主人(学习的主人)的姿态倾全部精力于课堂,才能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才能在多维的互动关系中达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养成品格的目标,才能以强烈的求知渴望感染和启迪教师,激发教师的灵感,从而使课堂弥漫着和谐的空气,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学相长”源于教与学的矛盾运动  “让课堂充满阳光,促师生和谐成长”应成为现代教育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师生之间互相埋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与此相联系,一方面是教师由知识分子嬗变成“常识分子”,一方面是学生由听讲变成“逃课”\n。这些令人惋惜的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不容轻视的道理:教育并非在每一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天然具有“相长”的品质。教学实现“相长”是以师生之间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并使之正态发展为条件的。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实现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如果在价值观上认同这一点,就能在学习的征途上倾注全部精力、克服重重困难、想出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课堂的学习生活。这种学习的自主意识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是学生“知不足”而“能自反”的内在基础,而且通过课堂积极创新的思维,给教师以启迪、激活教师的灵感。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以教为学”,因而,它又构成教师“知困”而“能自强”的外因条件。这些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必须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为学生接受,我们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劳动的果实,体验成功的欢乐。  其次,“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具有不成熟性,不应在自然状态下成长,而应在教育中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工作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不成熟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在于包办学生的学习,不在于使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好效果”,不在于教给他们一生要用的全部知识,而在于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使“干瘪”\n的教材丰满起来、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从而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在于以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为学生创造真正的学习生活;在于以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彩的思维,使其具备在未来的继续学习中所需的思维品质;在于以自身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具备创造未来美好生活所需的良好的行为品格和道德品质。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明确自我存在的价值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在学生的进步中收获自己,从而以十分努力的工作完成自我价值的对象化过程。  4.教学要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与发展出发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发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和实践活动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生存需求、情感需求和归属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享受需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因此,必须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教育而言,首先必须能促进参加者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发展;其次必须有助于养成健全人格,培养独立、自由的个性。具体地说,就是要有通过认识论上的求真、价值观上的向善、实践观上的造美,引导学生坚持求真的态度、养成反思的习惯、培育创新的意识、掌握辩证的智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