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农学概论课件 65页

  • 4.86 MB
  • 2022-08-18 发布

王农学概论课件

  • 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学概论授课教师:王宏民2011.9\n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业与农学一.农业的概念二.农学的概念、性质和特点\n(一)农业的概念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指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生产。换句话说,农业是指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的条件,调节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产品的生产。\n全面理解农业的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四点1、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主体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必然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2、人类是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一是通过劳动来改善环境条件。二是依照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人为的促进或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3、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4、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n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狭义的农业是指作物种植、耕作土地、栽培作物等。结构如下:\n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它的产生距今约有5000-10000年的历史,其他产业都是从农业中分离发展而产生的,所以一直认为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基础产业。\n农业作为古老的产业,有上万年的发展历史,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一)原始农业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大体上始于新石器时代,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n\n\n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   其基本特征是: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经济也可称为原始农业。中国古代农业中存在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均属原始农业的一种耕作方法;“迁移农业”或“游耕”等也属原始落后的农业。现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地方仍保留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其生产发展均甚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n(二)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n我国传统农业曾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对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正如国外一些学者评论:“欧洲人还在用木犁的时候,这里就已经使用铁犁了。”\n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n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逐步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n(三)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也就是说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特征: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n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n一体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农业的特征概括起来: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n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1.无公害农业: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限制外源污染物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产品,同时生产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符合一定生产条件,生产符合一定规范,产品符合一定标准,认证符合一定程序的,取得合法环境品质优良特征标志的农产品叫无公害农产品。\n2.都市农业:“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AgricultureinCityCountryside)英文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它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都市农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它所包括的范围是指都市城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不同于一般城郊型农业;\nB: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等,必须首先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这种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C:都市农业不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进行生态、社会等功能的开发,并进而实现全功能性的大农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经发展,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农业发展形态和为都市服务的特殊功能。\n3.休闲农业(或称观光农业):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n观光农业除了提供采摘、销售、观赏、垂钓、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农村丰富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n4.农业科技园区: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三高农业为目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依托,以政府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手段,对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或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密集区。\n5.工厂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概念是1994年原国家科委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立项工作时首次提出,在此之前,农业专家通常把“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植物获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生产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称为设施农业,园艺专家称之为设施园艺。6.航天植物生产:美国宇航中心在航天上应用最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生产人类在太空中生活必需的食物,经过20多年的研究,现已获得成功。其主要目的是,在失重的条件下,以最小的面积,生产出充足的食物,支持人类在太空中长期生存。\n最新技术为:每m2面积可种植小麦10000株(种1.2m2的小麦就够一个人吃的面粉),玉米株高仅40-50cm就成熟了,西红柿每m2种100-120株。目前,支持一个人在太空中生活,吃的东西包括麦、薯、豆、菜等,每人只需6m2就够了,这些作物从种到收一般为50-60天。7.美国生物圈2号:人们居住的地球被称为“生物圈1号”;将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郊的一个建筑面积为1.2公顷的特殊建筑物,称为“生物圈2号”。在生物圈2号里面,模仿地球上的海洋、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地带、沙漠地带、灌木丝地带、温带草原和作物集约耕作区。该建筑物已建成并试验了10年时间,人靠\n这里的农业设施,生产食物,自给自足,其食物生产可比地球上高16倍。“生物圈3号”和“生物圈4号”将建在南北极,“生物圈5号”准备发射到月球上,时间预定为2020年。8.持续农业:持续农业,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的依赖生物措施合理的化学能投入,在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保持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结合起来考虑,是在不破坏资源与环境,不损害后人利益的条件下,允许合理的化学投入,以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农业持续发展。\n国外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减少能源消耗型: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目的在于减少购买性资源的投入,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型:以日本和西欧等人多地少的发达国家的农业为代表,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轻负担型:以印度和墨西哥的农业为代表。目的是减轻农业土地资源的承载强度和环境污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消灭贫困。\n二农学的概念、性质和特点1.农学的概念广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范围如下:\n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提高作物生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保护学等。本课程所指的农学主要是指狭义的农学范围。它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具体来说,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n2.农学的性质农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大田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因此,农学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植业的性质。概括起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农学是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物生产是一个“环境——生物——人类社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因此必须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认识农学,把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汇集在农学研究中加以合理应用和综合协调。\n(2)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作物生产是人类利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来取得产品的产业。作物生产不仅取决于劳动的社会条件,更取决于生产对象-----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温度、光照、水、肥等,因此作物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资源环境紧密相连的应用性学科。\n(3)农学是必须兼顾作物生产和环境安全的一门应用生态科学。从农业和环境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农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极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也会引起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问题。\n3.农学的特点(1)生物性农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作物,是生物有机体,它通过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质转变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完成其有机体的生命过程。(2)复杂性作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复杂系统,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农学必须研究如何处理和协调各种因子的相关性。(3)实用性农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科学,主要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和实用技术。\n第二节作物生产的作用、特点 及发展趋势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n一.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因为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因为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可见,作物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物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大事,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一)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人民生活中所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由作物生产提供。穿衣在人民基本消费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服装原料的80%来自作物生产,合成纤维仅占20%左右。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将会越来越喜欢可以再生的、经济的植物纤维。由此可见,作物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n\n\n\n(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农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因此,发展作物生产业,必将推动我国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后者的发展反过来必将促进作物生产业的进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有些轻工业,如制糖、卷烟、造纸、食品等的原料只能来源于农业,且主要来自作物生产业,所以农产品在我国工业原料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未加工的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下降,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也就是说,目前人们直接消费的某些农产品今后需要加工后才能进入消费。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轻工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农业生产。\n(三)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目前,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作物生产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起着主要作用。随着高科技对农业的投入,我国的农产品在近几年对外贸易中已经扩展了很大的份额,使贸易逆差大幅度下降。2008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2.88%。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增长14.16%。目前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有:有大米、小麦、玉米、棉花,洋葱、葱类加工品大蒜、蒜类加工品辣椒、辣椒加工品芋头、西兰花、花生、花生加工品、谷籽加工品等。主要是针对亚洲国家,对日本比较多。进口的包括蔬菜、食糖、植物油等。\n(四)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是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组成。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种植业即作物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加上养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生产业提供的饲料,因此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其基础地位是不会动\n(五)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体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物生产业是农业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作物生产,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n二.作物生产的特点(一)严格的地域性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各异,作物的种类以及品种也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条件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所有这些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产与工业生产很不相同。工业上,一条生产线在A地适用,在B地也适用。但在农业生产上,在某一地区适宜的作物种类、品种或栽培措施,在另一地区就不一定适宜。如北方的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但引到南方种植时,则表现为成熟延迟,产量低、品质差;又如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南方后,就有可能不抽穗成熟。因此,在作物生产上,特别强调因地制宜。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n(二)明显的季节性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如温、光、水、热等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性的强烈影响。作物生产必须掌握好农时季节,否则,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如浙江的慈溪大白蚕(蚕豆)10上旬播种时,产量可达158kg/亩,但到11月中旬播种时,产量只有25kg/亩。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晚种一休,秸矮二指,晚种一天,秸矮豆扁;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苗正当时。\n(三)生长的规律性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首先,不同作物具有不同的个体生命周期,如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为一年生,冬小麦、油菜为二年生作物。其次,作物个体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阶段性变化,是一个有序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水稻的短日高温特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三,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是紧密衔接的过程,既不能停顿中断,又不能颠倒重来,因而具有不可逆性。\n(四)生产的连续性作物生产的每一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作物生产是一个生产周期接一个生产周期、一茬作物接另一茬作物的连续过程。生产周期之间、前后茬作物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因此,作物生产要有全局的观点,对土壤进行合理使用,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这样才能持续地高产、稳产。\n(五)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产是生物体、环境和人的措施三者综合的过程,而三者都各自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和因素,各种不同的因素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从而影响到整个作物生产。因此,在作物生产中,技术措施的实施,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增产效果,还要考虑该措施对整个作物生产乃至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n三.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一)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今后作物生产的中心任务仍是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没有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则不可能解决饥饿问题及环境问题。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改善和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以及选用抗虫、抗病和抗各种不良环境的品种,从而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提高产量的措施主要依靠综合的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包括养分管理、水分管理、土壤管理、综合的病虫害防治、作物高产适用种植技术等。二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利用常规育种、株型改良、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等方法可提高产量潜力。\n2.可持续性目标今后的农作物生产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要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农业环境和资源。要继续发展良种、化肥、灌溉和农药等行之有效的技术,但这些技术必须根据持续性目标进行改进,并开发出新的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3.营养安全目标国际上关于农产品安全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饮食能量安全转向能量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结合。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营养学家发现,在以往作物品种改良中没有同步改善营养价值,致使许多品种产量很高,但微量元素含量很低,这些高产作物品种的推广,取代或减少了那些富含铁和其他微量营养的传统作物或品种,致使世界上40%以上的人口已受到微量元素缺乏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生产应全面实现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和营养安全。\n4.经济高效目标像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物生产必须服从本身内在的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到生态、技术、经济上的统一,形成效益型的生产结构。在稳定粮食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生产,推广应用简化轻型栽培技术等提高作物生产的效益。\n四.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一)作物发展的主要成就1.扭转了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2000~2007年与1949~1953年相比,粮食作物产量中,小麦和玉米分别增加了6.3倍和5.9倍,经济作物中棉花增加了3.9倍,油料作物增加了4.8倍,糖类和烤烟作物增加了10倍以上。但同期的作物播种面积仅增加了4%。其中小麦单产增加了3.9倍,玉米增加了2.6倍,稻谷增加了1.6倍,大豆和薯类增加了1倍左右。棉花增产2.6倍,油料增加1.2倍。解放以来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密切关系。主要是作物品种的改良、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等。\n2.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据研究,人均粮食占有量300kg/年为温饱水平的低限,400kg/年可算是温饱略有剩余,500kg/年以上才算是充足富裕的水平。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8年的快速增长期,1949年为209kg,1958年超过了300kg。第二阶段是1959年~1977年的滑坡恢复期,1959年到196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直线下降,1960年仅为217kg,,以后逐年增加,但速度缓慢,到1974年才达到将近1958年的水平。第三阶段是1977~1984年的快速增长期,从1977年的297kg增加到1984年的390kg。第四阶段是维持徘徊期,1984年至今,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徘徊在350~400kg之间。进入新世纪后,基本稳定在375kg以上。因此,单就粮食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解决了温饱问题。发达国家人均粮食占有量为750kg,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50kg。\n3.现代工业技术和生物技术武装农业取得显著成绩虽然与世界水平相比,中国农业大部分指标值处于中下水平,但少数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化肥施用量10.2.kg/亩、农机动力20HP/100亩、粮食单产240.5kg/亩,均比世界平均水平(7.8、11、152.3)高。\n(二)作物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1.人多耕地少,人口压力大(1)我国耕地逐年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建国初期人均耕地2.7亩,1989年为1.3亩,2005年为1.176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2亩)。全国宜农荒地5.7亿亩,主要分布于新疆、黑龙江等边远地区,开发难度大。\n(2)人口压力最突出的问题是造成粮食需求危机不考虑人均消费量增长的影响,单就满足人均400kg的基本温饱需求,到本世纪中叶也将达到6.4亿吨。通过对饮食结构基本一致的大陆和台湾消费结构情况的比较发现,目前大陆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比台湾高136kg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消费量要低50kg左右。而要生产50kg的动物性食物,至少需要消耗饲料粮250kg,因此,如果到21世纪50年代大陆人均食物消费水平达到台湾现在的水平时,每人每年就需要多114kg粮食,届时我国的粮食总需求量就将达到8.2亿吨以上,也就是说未来40~50年间粮食的增长速度要基本达到1949~1958年的增长速度。显然,没有可靠的有效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n2.农业经营规模小,设备差,农业经济落后主要表现在:(1)小农经营(一家一户为主);(2)粮食商品率低(仅35%);(3)农用动力中,人畜力占2/3。3.农村经济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中部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经济不发达;西部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落后。4.资源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频繁全国每年受灾面积达2亿亩左右。华北西北缺水,西南光照较差,长城以北热量不足,部分省份能量不足。\n五.作物生产发展对策(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1.耕地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人均耕地的危险点是0.795亩/人。目前我国已有1/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耕地已不足1亩,上海、福建、浙江和广东人均耕地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危险点。预计今后几十年内,因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网络建设而占用大量耕地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在强化耕地保护法规、建立农田保护政策的同时,开发宜农荒地和减少耕地损失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n2.水资源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人口大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627立方米,亩耕地水资源1378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3。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亿亩农田受到旱灾威胁,北方旱灾面积每年都有2~4亿亩,其中成灾面积1亿亩左右。发展灌溉是旱区增加作物产量和减少旱灾危害最有效的办法,但由于水资源不足,必须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灌溉,走节水农业的路子。\n(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复种指数,二是提高作物单产。1.提高复种指数(croppingindex)复种指数是指某一地区耕地在一年内被反复利用的频度。常以该地区作物收获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即耕地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耕地面积)×100%。我国目前的复种指数为156%左右,但不平衡,复种程度低的地区复种指数不足100%,复种指数最高的浙江省达254%。复种指数每提高1%,以全国耕地15亿亩计,可增加作物播种面积1500万亩。提高复种指数的途径是多熟种植,如开发冬季农业,发展冬闲田的种植业;发展多熟种植;增加间套作面积等。\n2.提高作物单产增加作物单产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设高产农田包括分期改造低产田、改良中产田、建设高产田。(2)培育高产品种,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实现途径:杂交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种子产业化。(3)提高作物栽培技术如节水灌溉技术、优化施肥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等。\n(4)增加必要的物质、资金与能量的投入良种、良法、农药、机械动力的投入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产量。低产田的改造与高产田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业固定资产的多少是农业发展后劲的一种主要指标。我国劳动力平均固定资产不到1000元人民币,美国为9.8万美元,说明我国农业发展的后劲仍需加强。\n(三)调整粮食发展战略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目前,在5亿多吨的粮食中,将近有33%的粮食用作饲料,即,在现有15亿亩左右的耕地中,将有5亿亩实际上生产的饲料粮。因此,作物生产必须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建立新的作物种植制度,发展优质的饲料作物,提高粮食作物的综合利用效益。\n2.开发新的食物源开发新的食物源目前有两种可行的途径:(1)利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单细胞蛋白这已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解决蛋白质匮乏的重要途径。据测算,用世界石油年产量的2%,就能生产出20亿人口一年所需的单细胞蛋白质。我国每年有农作物秸秆5亿吨左右,如果其中的20%的秸秆即1亿吨通过微生物发酵变为饲料,则可获得相当于4000万吨的饲料粮。\n(2)开发海洋食物资源海洋是巨大的生物宝库,例如,可加工成人类食物的近海领域自然生长藻类植物,年产量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6倍以上。另外,利用浅海,发展海水养殖业,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