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农业概论 141页

  • 832.00 KB
  • 2022-08-18 发布

[农学]农业概论

  • 1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绪论一、《农业概论》学科发展简史与最新动态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涉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广的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著作是罗马时代的现存最早的《农业概论》。内容包括因地种植、农事安排、栽培技术、家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我国最早的一本农书是《汜胜之书》,概括地记载了黄河流域和关中一带的农业生产经验。公元6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著《齐民要术》,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概论性农书。内容包括耕田、轮作、作物栽培技术、选种、畜禽饲养、货殖(交易经营)、农产品储藏加工等。17-18世纪以后,经验性科学逐步上升为实验性科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农学科学兴起,最初也是以综合性的农业概论形式出现的。作为农学科学奠基人之一的泰厄在1809-1812出版了《合理的农业原理》,涉及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等方面。1889年,德国的哥尔兹将农学划分为农业概论与农业特论两部分。以后,随着农业生产与学科的发展,农业概论分化为农业生产学和农业经营学,农业生产学又进一步分化为植物生产学与动物生产学,植物生产学又细分成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耕作学、生理学、生态学、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等。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业学科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英美和日本的,只有《作物通论》而无《农业概论》。随着学科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微观化,客观上对概括性宏观性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农业概论》、《农业导论》《农业总论》《农业现代化》等概论性的课程。二、课程的性质1、属于应用基础课,强调基础性、知识性、概括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2、属于农业入门性课程,适于农业大专院校各个专业与网络教学、适于青年与成人、适于自学。三、学习目标第一,了解什么是农业。搞清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功能、它的特点与基本内容、它的系统性、层次性、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中各亚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学习了解有关农业及其组成成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这是课程的重点。第三,初步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四、内容体系①先打地基,介绍什么是农业(一章)和农业要素(二章);②进入中心,重点讲述农业的主体,即农业生产(三章、四章),农业经营(五章)和科技保证(六章);③放眼全局,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农业的大局与总体领域,即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七章)和中外农业区域化(八章、九章)。这三个层次是前后呼应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要素是基础,农业生产和经营是主体,科学技术是保证,现代化和区域化是方向。五、学习方法1、要掌握好基本知识与原理,关键在于理解、融会贯通,不要硬记死背。2、要学会思考,将基本知识与原理和周围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和曾接触过的农业、农村、农民挂起钩来,和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联系起来。第一章什么是农业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人类文明起源于农业,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考古研究,人类的出现大致已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其中,农耕前时期约二三百万年,原始农业发展时期约1万多年,古代(包括近代)农业时期约1-2千年,而现代农业时期仅1百多年。中国的原始农业约起源于七八千年以前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农耕前的采集和渔猎时期先民们以采集和渔猎为获得食品的主要手段。起初只是在自然界用手工采集现成可食的植物和动物,以后,逐渐学会了人工制造简单的工具进行采集与渔猎。在这漫长的农耕前时期中,人类模仿自然的过程,开始将采集来的种子播种在土地上,将捕获的野生动物进行人工圈养与驯化,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的萌芽。二、原始农业时期原始农业的萌芽时期长达数十万年,但真正意义的原始农业时期起源于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公元前9000到8000年,在西南亚的伞形地带,人类开始从野\n营到定居,种植大麦、小麦、养畜。公元前6500年希腊爱琴海地区出现农业。在中国,公元前5000-3000年仰韶文化时代,陕西半坡村已有石斧、石镰、石刀、粟、稻、白菜、芥菜、猪、狗。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元前4900-3100年)已有大量的稻谷、猪、苎麻布。原始农业的特点是:刀耕火种、迁移农业、逐水草而居、以石器为主要工具、生产力极其低下。三、古近代农业时期古近代农业时期指的是传统农业时期。铁犁牛耕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欧洲古代农业前后经历了1千多年。中国的古代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欧洲,经过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近代,当今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农业总体上仍未脱离传统农业的范畴。与原始农业相比,这一时期农业已获得长足的进步。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学会了使用铁制农具、役畜、有机肥料、灌溉、饲养畜禽等,创造了人类灿烂的农业文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生产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17-18世纪以后,近代欧洲产生了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开始试验使用马拉农机具、化肥,二圃制(谷物→休闲)向三圃制(谷物→谷物→休闲)、四圃制(谷物→块根块茎类→谷物→三叶草)过渡,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过渡,从而使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四、现代农业时期20世纪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建设并进入现代农业时期。1940年美国首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代,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现代农业时期。此期,尚处在传统农业阶段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开展了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绿色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局部地区已开始进入或准备进入现代农业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满足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奠定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其主要标志是:以机械电力代替人畜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优良品种、化肥、农药、灌溉;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规模扩大、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性专业化生产、农民与农村富裕化;资源环境良化(在现代农业前期忽视对保护资源环境的保护)。第二节农业的内容与功能一、什么是农业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里已有“農”字的记载。古人说,“辟土植谷曰農”(汉书﹒食货志)。英文Agriculture,是从拉丁文Agricultura转来,agri田地的意思,cultura耕种、教化的意思。定义:·“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活动”(经济大辞典)·“利用土地生产农畜产品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营活动”(Andreae)二、内容1993年发布的《农业法》规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其他与农业有关的各种行业只能作为农业的外延而不是内涵。农产品加工业是介于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一种产业,它与农业关系至为密切。2003年作了修正,“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至于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这是密切相关的三位一体。农业活动的主体是农民,农业活动的基地是农村。因此,《农业概论》要以农业为本体,同时必须与农村、农民相联系,脱离农村、农民的农业是不存在的。三、目标与功能(一)目标:农业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多目标性的。既要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又要增进经济效益,还要保护资源环境。既要满足农民本身的需要,又要符合社会、国家的需求。农业的多目标性决定了农业的综合性,因此,在农业运作中,要避免片面性或单面性。有人将农业单纯地归结为粮食农业、畜牧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等,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表述。(二)功能:1、满足农民农村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是农业的初始与基础功能:农民自身的衣食温饱;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商品化。2、对发展国民经济的贡献,这是农业的重要社会功能: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蔬菜水果、肉奶蛋鱼等食品;为各种轻工业提供原料;广大的农村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场;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为国家争取了外汇;为城市与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与资金等要素。3、保护资源良化环境的生态、休闲功能日益显露。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n无论是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在农业生产的产品与资金的原始积累基础上,才开始有了工业、商业活动;其次,在非农业的各部门(如工商业)发展起来以后,农业及其关联的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如美国、欧盟);再次,任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从业人员都离不开对农产品(如食品)的需求。第三节农业的特征一、生物性生产1、与工业等非生物性生产不同,农业生产是以生物为载体的,包括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生物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生老病死的规律,生物与周围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2、与自然生物不同,作为农业生物生产必须符合人类的需要并受人类的调节控制。二、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复合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在光的作用下,CO2与H2O转换成碳水化物,动物生产是在植物生产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生产者在特定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藉助一定的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对劳动对象(土地)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以获得农产品。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必须与经济再生产的过程相互交错融合,必须与市场、价格、成本、利润、经济政策等密切配合。三、对气候与土地的特殊依赖性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宏观上决定了农林牧作物与农业的分布。由此衍生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波动性、风险性等。农业是直接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广阔的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气候与土地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农林牧的分布与生产。四、地域性农业活动是在广阔的土地上开展的,地球上各地由于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经济、社会、交通、市场、文化、政策等人文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地域差异大则农业差异大,地域差异小则农业差异小。中国地域差异甚大,故农业地域差异性突出。五、农业的复杂性与弱质性由于农业的复杂性、对气候的依赖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季节性、长周期性,波动性再加上大宗农产品的低利润性,因而与工业生产相比较,农业生产具有相对的弱质性。其表现是: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在小规模经营下劳动生产率低、收益低。第四节农业的系统性(农作制)一、农业的系统性与农作制任何一个农业单元(地区、农户、企业)的农业都是有序的,它有特定的系统目标、组成、内容、层次以及运作规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叫“农作制”(farmingsystem)。定义:农作制是指一个农业单元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与农林牧等农业生物组成的多种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的集合体。这种系统是多层次的,除了主系统外,还有亚系统(如种植业、畜牧业系统)、子系统(如种植亚系统内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在农户内的生产、经营、生活部分之间、在农户内与农户外的硬软环境之间,有着各种有形无形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系统,这就是一个农户的农作制。一群农户农作制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较高水平(社区、区域)的农作制。一个单位的农作制是由环境与生物所组成。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微生物,还要加上产后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农作制组成系统决定环节,全局决定局部:研究农业可以从许多环节(如水肥土、种养加、稻麦棉、猪牛羊等)或角度(如政策、法律、科技、经济、市场等)入手,就事论事。但是,要研究一个单元农业的总体就必须从农作制(系统)出发,纵观全局、统筹兼顾、纲目并举、扬长避短、抓住关键,以求取得最大的效益。农作制(系统)是一个农业单元的核心内容。它以一条红线将单元外的资源环境和软环境与单元内的种养加、农工商有机联系起来,目的是改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农作制入手研究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本课程的体系与各章内容就是沿着这条红线逐步展开的。二、农作制的基本规律(一)农作制是一个人工开放系统\n在人类社会里,人使一些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工农作系统。在这系统里,它不仅包含自然环境与自然生物,而且包含了人工环境与人工生物;它不仅涉及生物与周围物质性环境的生态系统,而且涉及动植物与相关的非物质性社会经济系统以及技术系统。农作系统的最大特点:人是这种人工系统的组成者与调控者,人控制管理着农作系统的目的与目标、结构与功能、产出与投入,人使自然的封闭系统变为人工的开放系统。(二)能量加速散逸原理任何物质都离不开运动,对运动所能做的一般度量就是能量。无论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农作系统中,能量的流动都要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指在孤立系统内“自然界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热力学第二定律即能量散逸定律,即在非孤立系统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一部分潜能(自由能)在系统内储存起来仍可继续传递与做功,另一部分能(无效能)则不能继续传递与做功,而是以热的形式散失于系统之外,直到两者温度相等为止,这种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系统内保留的自由能加上散逸的无效能其总量仍保持不变,故第二定律并不违反第一定律。无论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农作系统都是非孤立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的太阳能。太阳能被植物(生产者)吸收后,经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的转化,保留在系统内的自由能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系统的功能就需要不断地输入太阳能量。农作系统能量流动特征:1、能流的双通道型。在农作系统中,输入的能量不但有自然界的太阳光而且有人工输入的辅助能量(良种、肥料、灌水、饲料、农药、机械、电等),输出的能量不仅有生物的自然散逸(热、废物),更重要的是人为地从系统中将植物动物产品大量取走,因而保留在系统内的能量就越来越少。2、能流的人控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流是自发进行的,但在人工农作系统中,人是系统的重要组成者与干预者,这是农作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本质上的特征。(三)物质非闭合流动原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从大气、水域或土壤中,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然后转移给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转化后回到无机环境中去。这些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以后又再次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进入食物链,如此反复循环下去,这个过程就称为物质循环。在自然界物质循环是闭合型或半闭合型的,不扩大也不缩小。图:自然生态系统A与农作系统B的磷素流动在人工农作系统中,物质的流动已不完全是循环型的,由于人类的需要与干预,大量氮磷钾营养元素被移出系统之外,造成元素循环的衰减或中断,为此,必须人工地输入短缺的元素,以维持或提高系统的功能。可见,在人工的农作系统中,物质流动已不是循环型而是一种非闭合流动型。(四)系统调控原理1、人控原则。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对农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要予以积极、适度的人工调控。“自然神圣论”、“无为论”、“天人合一论”等论点是与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规律背道而驰的。2、投入原则。在尽量促使系统内的物质循环与废物利用基础之上,要努力增加系统外的物质与能量的投入,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自然农业、生态农业、不投入或低投入农业等是难以行的通的。3、调控与投入的多元化原则。第五节中国农业的进展、现状与前景一、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业的进展1949年以前中国长期处于封建或半封建社会,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旱、涝、洪、病虫等灾害严重、民不聊生、农业水平低下、农村凋敝、农民收入低微、生活困难。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面貌有了显著改变。(一)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n在农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和地区,农业的进展与否首先要看农产品增减的动向。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农产品数量增长较快。“农业生产指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采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农牧产品用价格加权的产量总数。1950~1986年期间,世界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而中国大致翻了两番(表1-1)。表1-1世界与中国农业生产指数比较(1961-1965=100)年代地区19611965197019751980198519902000世界94105120135149172188229发达国家94104113129138150154-发展中国家95104123141162196228-中国92109123145166222268443?(资料来源FAO生产年鉴)在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谷物总产、单产和人均谷物占有量增长甚慢或负增长,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20世纪下半叶谷物与肉类均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世界出现了一个奇迹,与马尔萨斯预测相反,农业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1986年与1913年相比,人口从16亿增加到49亿,增长了两倍,而谷物总产由5亿t增加到18.9亿吨t,增长了2.8倍。中国自1950年的1.16亿t增加到1986年的3.78亿t,增长了2.25倍,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1.7倍还要快。农产品由缺乏转变为基本平衡(表1-2)。表1-220世纪世界和中国农业产出比较世界中国2000年191319501986195019781986世界中国农业总产值亿$46007350159004657102300--人均产值$270285320110-220--表1-220世纪世界和中国农业产出比较世界中国2000年191319501986195019781986世界中国谷物总产亿吨5.06.8918.71.122.663.5520.64.07每公顷谷物吨0.941.002.301.162.623.783.054.74\n人均谷物公斤325276381207277338345321肉类总产万吨-3819148213398562112230003431人均肉类公斤1915316.28.020.03929.8(二)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缓慢改善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国农村与农民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变,尽管这种改变是缓慢的。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大多数农民已达到基本温饱。这在经济底子薄、人口众多的中国是极不容易的,是一种历史性的进展。农民人均住房已由1981年的8.1m2增加到1994年20m2,多数的土房、草房已变为砖瓦房,表征食物支出比例的恩格尔系数已由69%减少到58%,1992年,全国人民的营养水平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表1-3)。表1-3世界与中国人均食物营养量(1992年)热量(千卡/人.日)蛋白质(克/人.日)脂肪(克/人.日)共计植物性动物性共计植物性动物性共计植物性动物性世界2697227242470.946.124.867.735.831.9发达国家340423971008103.544.059.5128.452.476.1发展中国家2473223324060.646.813.848.530.518.0中国2641235628664.251.212.946.421.425.0日本2921230561695.141.953.181.243.038.2香港地区2860200385785.833.052.8111.947.364.6农民收入缓慢增加。按当年价格计,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50年代初增长了24倍,但按可比价格计,约增长七八倍。由于基数太低,尽管增长了七八倍,但实际农民的收入仍是甚低(表1-4)。表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状况(元/人)年代19541965197819801985199020002004按当年价格6410713419129868622532936按90年不变价格1512132653486206861253农村二、三产业(乡镇企业)兴起。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各种乡镇企业起步发展,它吸收了一亿多农村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除了乡镇企业外,大量农民外出到城市打工,这为改变农村面貌、支援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农区农业生产生态条件有所改善农区旱、涝、洪、病虫等灾害大为减少、农业环境好转。经过治理,长江、黄河、海河等江河抗洪涝能力大为加强;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一倍半,由1600万hm2增加到4937万hm2,其中黄淮海平原增加了10倍;全国治涝面积2400万hm2,占易涝面积的2/3;盐碱地面积减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除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外,化肥、种子、农药、机械、电、路、\n信息、农田防护林、土壤肥力等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表1-5)。其改善的力度与强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表1-520世纪世界与中国人口及生产条件比较世界中国2000年191319501986195019781986世界中国人口亿人1625495.49.610.56012.7耕地亿公顷9.0-13.71.00.990.9613.80.96灌溉面积亿公顷0.400.942.270.200.450.442.710.54化肥万吨微13701310018131999127364146大中拖拉机万台微54425200.135686262483二、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一)农业总体上仍处在传统小农经济农业阶段与水平从历史进程看,中国当前的农业总体上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属传统农业中期偏后,其中东部沿海处于传统农业的后期,准备向现代农业过渡;中部农业主产区处于传统农业中期稍偏后;西部则处在传统农业的早中期。主要表征是:1、农业、农民尚占较大比重。2000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16%,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约2/3,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1/2。2、农业基本单元规模太小。中国农业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全国平均每个农户只有耕地0.54hm2,而且分散成七八块地,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这么小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3、半自给半商品经营。近半个世纪以来,农产品商品率有所提高,一般为50%~60%。粮食商品率低,1997年农民自给性消费超过50%,其中粮食达85%,经济作物商品率较高。总体上仍处在半自给半商品阶段。4、生产力落后,半人畜力半机械生产。1949年后,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20世纪末,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约近总劳动量的1/3,劳动生产率甚低。每劳动力生产的粮食约1500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只等于发达国家平均的1/5(人多地少)~1/50(人少地多)。农村科技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尚多。(二)国家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1、人均占有粮食量低。当前,全国平均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50kg上下,只到发达国家平均的1/2。2、粮食需求不断扩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与经济、人民生活改善,肉蛋奶消费增加,粮食的需求将不断扩大,这是粮食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台湾省、一年人均消费的各种食品折原粮在600kg以上。3、粮食生产潜力缩小。1949年以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每公顷由1.16吨增加到2000年的4.74t,今后虽仍有一定潜力,但空间已大为缩小。另一方面,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而后备耕地又不多,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三)许多农村农民尚未脱离贫困状态\n1、农民人均收入低。2007年全国平均农民纯收入为3251元、若按7:1折美元为591元,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一天收入一美元,一年收入365美元为初步脱离贫困线,一天2美元为真正脱离贫困线。尽管政府在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许多中国农民尚未走出国际的初步贫困线,离真正脱离贫困线尚远,更谈不到小康。2、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太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日益突出,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曾下降到1.8:1,以后逐年扩大,2007年竟达到3.3:1,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达0.458以上,大大超过0.4的警戒线。3、农户规模太小。全国平均每农户只有0.54hm2(8亩)耕地,而且还分散为7~8块地,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仅0.27hm2(4亩)。这么小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土地是农业之本,这种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的发展。4、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据统计,2000年,从事农业(农林牧渔)劳动力3.3亿人,占全国劳动力的46%,这个比例在世界上几乎是最高的,3.3亿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此外,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一年在田间工作日数也很少,只有100~120d。5、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大。大致上,中国大陆东中西部农民平均的收入之比为3:2:1。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已逐渐由贫困进入小康,而中西都尚未脱离初步贫困线,西部尤甚。(四)生态问题甚多1、非农区生态仍处在非良性循环之中。表现在草原退化严重,约有1/3草地处于中度退化状态;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在扩展;山区生态破坏严重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城市工业与生活造成的空气、水体、固体污染仍在扩展,温室气体排放增加。2、即或在生态有了改善的农区,生态问题仍然是严重的。表现在:水土流失仍严重;由工业、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农业本身造成的水体污染十分惊人;北方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紧张;耕地流失,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三、发展目标(一)根据《农业法》,我国农业发展目标是:①农业生产发展目标,“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②农村经济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③农村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二)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1、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将农业真正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本章小结1.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也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2.农业有生物性生产、自然与经济再生产等特点。3.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农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农作制)。4.新中国农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面临的三农问题与任务也十分艰巨。必须将农业放在真正的重要基础地位,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n第二章农业要素(资源)内容梗概农业要素是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基础,要素分析是研究农业的第一步,所以这一章是了解农业的入门。主要内容涉及:什么是农业要素(资源)、包括哪内容;各种要素的含义、性质、特点、作用是什么;农业资源如何组合、高效利用与养育;中国农业要素的特点、长项与弱项以及对策是什么。第一节农业要素是什么一、农业要素的内涵、功能与要素分析(一)内涵“要素”,指的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农业要素”,指的是农业生产与经营必不可少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或条件(资源)。如: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工业、商业、城市、港口、铁路等因素也与农业有关,但不属于农业要素。“要素”与“资源”的区别:“资源”指的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农业资源”就是能为农业所需的一切要素。“环境”,总是对一个中心主体而言,是中心周围的一切对人类有用和无用(和有害)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包括资源。窄义的环境主要指污染。“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它与“资源”和“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二)功能物质资料生产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有形无形的投入,就是要素。其功能是:1、决定农作制的类型及其定结构与功能。2、决定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效益。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的投入产出率等。3、决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内容与战略。4、随着要素种类与数量的变化,决定着农作制演变的进程。(三)要素分析研究一个单元的农业,首先要从要素分析入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价,弄清楚农业要素的状况与动向,为合理利用和养育要素并提高农业生产力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是1、了解该地各种农业要素的数量、质量、特性,判断其长处、短处、优缺点并按要素特点进行要素分类。2、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状况,掌握要素与作物间的相互适应性与吻合度,探讨较佳的要素组合和作物结构。3、分析、评价和确定该地农业要素的总体状况、动向与基本特征。二、农业要素的分类要素分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要素的性质与内容,从而以类定性,以性定策,以达到要素的高效利用与养育的目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将各种农业要素划分成许多类型。1、从要素的来源可分成自然要素(光、热、降水、空气、自然植物、野生动物)与人工要素(作物、耕地、肥料、灌溉、科技、管理等);(1)自然要素,即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界的动植物、阳光、热量、降水、\n空气、自然土壤、森林、草原、矿藏等。自然要素都是物质性的,是自然界千万年变化演进的结果。自然要素分为再生性与非再生性两类,再生性要素年复一年可以再现,如自然生物、光热水、森林、草地等;非再生性要素是难以再生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随着消费而耗尽,如石油、煤炭、磷钾矿等。大多数自然要素属于大量要素,但是利用过度,也有衰竭的危险,非再生性要素更是如此。(2)人工要素,是在人类活动干预下形成的要素。一种是对原有自然要素的改造,如耕地、水利设施、良种等,属于物质性要素;另一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要素,包括物质性的化学肥料、机具、劳动力、电力、资金等要素,也包括非物质性要素,如,科技、信息、政策、法律等。人工要素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变化性与能动性,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不断地增加或创造农业生产或经营所需的各种因素或条件,以弥补自然要素的不足。在实际农业活动中,应合理运用、配置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2、从要素的数量可分成大量要素(空气、阳光)与少量(土地、磷钾矿)和稀缺要素(贫困地区的资金、干旱地区的水资源);3、从要素的可重复性可分成可再生要素(光、热、降水、资金、作物)与不可再生要素(石油、煤炭、磷钾矿);4、从积存角度可分成可储要素(肥料、机具、种子、磷钾矿、石油)与不可储要素(光、热);5、从形态角度可分成物质要素(硬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社会经济、技术、政策等软要素);6、从变化角度可分成可变要素(肥料、水资源、资金、科技、管理、耕地质量、劳动力)与不变要素(光、热、降水、空气、土地面积);7、从农业角度可分成作物生活要素与农业增长要素。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靠纯自然的生活要素,而在农业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既靠作物生活要素又靠农业增长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作物生活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农作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的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凡是植物,无论是自然植物或人工的农作物都需要这些要素。这些要素是农业生产所特有的需要,其他产业一般不直接需要或者只需要其中的一二种要素。性质:这类要素都是物质性的;多数为自然要素、大量要素、不变要素(光热水空气),少数为人工要素、可变要素(肥料、良种)或稀缺要素(磷钾矿、旱区的水资源)。农业增长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作用:一是改善、组装、优化并发挥植物生活要素的作用,二是促使农业全面持续增产增收、提高生产力与经济力。性质:这类要素是以人工要素为主、其特点是可塑性大、活跃性强。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这类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增强,与土地、劳动力相比,资本、技术、政策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第二节作物生活要素一、作物农业,首先是在土地上种植作物,生产第一性产品(植物产品),然后,才有二性产品(动物产品)以及加工产品等。因此,作物(粮、棉、油、菜、果、林、草等)及其衍生的畜禽鱼是农牧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是首要的内在要\n素。一个良好的作物种类或品种是充分利用各种外在要素的前提。性质:作物是人工要素、可变要素、活跃要素,是人类在自然植物基础之上,经过筛选、培育、改良、创新而成。作物与周围环境及各种外在生活要素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只有在作物与外界资源环境相互适应的前提下,才能生存、发展并获得最大的生产力。二、光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都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作物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6CO2+6H2O→C6H12O6+6O2绝大多数农作物是喜光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甘薯、果树等,只有少量作物(茶、云杉)能在较弱光照下正常生活。不同作物种类的光合速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C4作物(玉米、高粱、甘蔗等)比C3作物(麦类、水稻、大豆等)的光合速率高。光合作用强度一般用光合速率(CO2mg/dm2/h)表示,一般情况下,光强与光合作用速率成正比。性质:太阳光是自然要素、大量要素、可再生要素、未充分利用要素、又是不可储藏要素,潜力甚大。当前,世界上平均作物的总辐射利用率只有0.5%上下,我国的吨粮田可达1%,如果世界上平均利用率能达到1%,粮食总产量还可以翻一番。三、热量热量,指的是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光,热量的分布与太阳光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植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和生长发育都必须在一定的热量条件下进行。温度过低则生长停止或遭受冷害。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作物的反应速率增加2~3倍,但温度过高,则生长趋慢甚至死亡不同作物对热量有不同的需求。喜凉作物需求温度较低、能耐寒冷,喜温作物要求温度较高,不耐霜冻,亚热带、热带作物则要求更高的全年温度耐霜型15-251300-2500马铃薯、向日葵、豌豆耐寒型15-201500-2200麦类、油菜、禾草、红松、桦喜温作物温凉型20-251800-2800大豆、甜菜、谷、糜温和型20-302300-3300玉米、水稻、苹果、杨、柳暖温型25-303000-4500棉、甘薯、花生、麦-玉米、麦-稻亚热带作物25-355500-7500茶、柑橘、香蕉、甘蔗、杉、双季稻热带作物30-357500-9500橡胶、油棕、椰子、咖啡、可可四、水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活动只在细胞含有水分的状况下才能发生。水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水中的氢也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一般植物组织含水量占鲜重的75%~90%。作物的需水规律与温度相似,水分少则作物受旱,水分过多则作物受涝,旱涝是地球上农作物最大的灾害。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大致有1%构成植物体,其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蒸腾系数就是每形成1g植物的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不同作物蒸腾系数有很大的差异。谷糜耐旱,蒸腾系数低,小麦、玉米等居中,大豆、苜蓿、水稻比较高;半干旱地区的禾草类和灌木,耐旱能力强;乔木耗水多,蒸腾系数一\n般比大田作物与草类高一倍左右。地球上,在半干旱干旱地区主要是草原,在多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着森林(客观规律)。性质:天上降水是自然要素、也是大量、可再生要素。但是,自然水资源经过人工的开发、利用、储存、调剂与改造,已逐渐向人工要素转化。随着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的增加,水资源在一些地区与城市已经转化为少量要素,甚至是稀缺要素。五、空气空气:指的是弥漫于地球周围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N(4/5)、O2(1/5)、还有CO2、H2O等。其中:空气中的N是人工化学固N和豆科作物固N的来源;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CO2是合成植物有机物质的必要成分,一般,随着CO2浓度的提高,作物的光合产物增加。空气中的CO2浓度上升到350lμ/L,形成了温室效应。性质:对农业来讲,空气中的N、O2和CO2都是自然、大量、无限要素。六、养分养分:是指作物必须的化学营养元素。包括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C、H、O、N、P、K、Ga)和微量元素(Mg、S、Fe、Mn、Cu、Zn、B、Mu、Cl)。其中,N、P、K称为肥料三要素。植物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只占少数,但其作用非常重要。N是许多重要有机化物的组分,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等度离不开N,它还是遗传物质的基础;P的功能主要是大分子物质和一些重要化合物(如核酸、磷脂、核苷酸、三磷酸腺苷等)的结构组分,同时积极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作用;K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的同化率和光合产物的运输,增强植物的抗逆性等。空气中的C、H、O、N是自然、大量、无限元素。作为作物亟需的N、P、K等养分,在自然土壤中的数量是有限的,在匮乏情况下,必须投入人工要素,即肥料,包括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性质:化学肥料中的N主要来自空气,这是一种无限元素,化学肥料中地P、K,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元素。七、土壤土壤:指的是地球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作用:①是植物的载体,植物可以固定在土壤上生长发育。②通过土壤可以调节固体(土粒)气体(土壤空气)液体(水)的三相比,从而为连续向植物供应养分、水分创造条件。土壤肥力指的就是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③肥沃的土壤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供应作物所需的养分。性质:农业土壤是自然加人工所形成的要素,农业土壤的肥力是一种可变因素,操作得当,土壤肥力可以增长,否则也可能变劣。对土壤应予以养育,实行用养结合。第三节农业增长要素一、土地土地:指的是地球上的陆面。与其面积、形状(地势、地形)、立地的自然(海陆位置、气候、植被、自然土壤)和社会(人口、经济、交通)条件相联系。土地是人类生息、发展和进行生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耕地是进行\n农业生产的难以替代的平台。农业生产必须在广阔的土地上进行,接受太阳光面积的多少决定了农业产品的总量。土地具有三个特点:1、土地数量的有限性,人类不能制造土地。2、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不能移动,不能置换,而且与土地的自然和生活经济条件相联系。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3、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会磨损、消耗以至报废,一定数量的肥料会用尽,但土地则不同,只要合理使用、养育,它就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二、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概念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就是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农业劳动力要素是指可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一切人类资源,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而且包括脑力劳动者。劳动力是对农业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没有劳动力这个能动要素参与,其他要素无法形成社会生产力。性质上,劳动力完全是人为要素、活跃要素,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潜力。三、资本资本指的是由人类所制造并使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具。例如,机器、房屋、工厂、肥料、汽油、棉花等。资本分为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性质:资本是人工的物质性要素,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本属于稀缺要素,增加国家的投入和从外部引入资金是对这类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要害。四、科学技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认识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技术是指工艺方法和技能,其任务是改造世界,使可能成为事实。关系:科学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理论的体现。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1、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如改良生产工具、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变革生产流程与工艺方法、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等;2、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通过新技术,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可以被人们利用(如风能、电能、原子能),原来的未知领域变为可知领域(如组织培养、基因工程);3、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商品化。五、管理管理,泛指组织、经营、管理的意思。内容:它涉及组织生产和农业经营两方面。对生产的管理包括生产方针、布局、农作制类型、农林牧种养加结构调整、农业与农田基本建设等;经营部分涉及土地所有制、农业组织形式、规模、经营、流通、市场、专业化、劳动力管理、农业政策法律等方面。\n农业管理的主体:是农户、企业、政府、社团或集体。作用:管理对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管理,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农业各种要素的作用,以提高生产力;农业主体将生产与经营联系起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收益。农业行政部门或社团通过宏观管理,将众多的生产主体(农民、农户、企业)纳入到总体范围之内,以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性质:管理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软要素,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潜力。正确的管理有利于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正确的管理会导致农业的衰败或延滞农业的发展。第四节农业资源利用与养育原理一、农业要素质量特性(一)资源与产量的无限性与有限性1、无限性资源:空气中的N、氧、二氧化碳等。非物质的软要素: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科技、管理等软要素,它们的数量和质量也是一定的,但从发展来看,是无限的。2、有限性资源绝大部分的物质资源(除空气)数量上是有限的,但有限程度有很大差别。例如:(1)数量大、农业利用尚少、潜力大的太阳光、热量、风等。这些资源可再生,不利用就是浪费。(2)数量大、农业利用多、逐渐变成少量要素,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等。(3)数量有限、不可再生要素,如石油、磷钾矿。可以增加的要素,如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二)要素的同等重要性与替代的可能性各种质上不同的农业要素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们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有两种情况要素的作用可以进行替代。一种是同质的不同元素是可以互换的,如:同为能源的电能和热能。另一种是通过要素的合理组合,可以发挥某种紧缺要素的潜在效率,这也是某种程度的替代。(三)要素的可储性与不可储性有了资源,能否储藏起来,这也涉及到资源的一个重要特性。可储性物质资源:如水、地下的石油、磷钾矿、肥料、机器等。不可储物质资源:如光、热、空气等。弱可储性资源:指的是虽可储藏但易损坏、老化、浪费的资源。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水利设施等。二、要素组合原理在农业生产中,任何一个单一要素是不能起作用的,只有若干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农业生产力。在农业上,自然要素加人工要素可促进要素的优化组合。对农业生产来讲,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不总是美好的。中国北方缺水、而南方又苦于阴雨天太多。为此,人类要积极改造自然、完善环境条件,利用人工的力量弥补自然界的不足,以优化要素组合,争取获得最大的收益。图:生活因素与产量的关系(Wolny实验、威廉士作图)三、要素的利用与养育(一)用是目的,养是基础资源之所以称为“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并为人类所利用的事物。利用是资源存在的目的。\n要利用资源,必然会减少某些有限性资源的数量或影响其质量,不合理地使用会导致资源的破坏或枯竭,从而也失去了进一步利用的基础。可见,在资源利用的同时,必须积极地保护、改善、培育资源,创造新的资源。资源的用与养,这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用养结合,同步进行,缺一不可。在农业实践中,既要避免只用不养,也要避免为养而养或只养不用。(二)高效利用,优化组合尽量利用无限、可再生、难储存的大量资源,如光、热、空气、风能、农村剩余劳动力等。高效节约利用稀缺资源与难再生资源,如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磷钾矿、石油等。在贫困地区,资金、技术、人才也是稀缺资源。充分利用人工资源,并改造自然资源,如人工的农业生产条件、农田基本建设、人才、资金、科技、管理等。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人工资源的比重与作用将越来越大。优化组合是高效利用的前提:优化资源组合原则。通过不同农业要素的筛选、互补、优化、组合,以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并获得最大生产力,这是利用资源的中心与焦点。在传统农业阶段,土地与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在现代农业阶段,资本、技术与管理等则上升为主导要素。水桶效应与稀缺要素最高报酬原则。水桶中的水面总是决定于某一缺口位置的高度,这就是水桶效应。也就是说,资源组合的效益决定于某个限制因素。为此,就要努力去堵住这个缺口,或者设法尽量发挥这个限制要素的作用,以获得最高的报酬。生物与环境要素相互适应原则。在一定场合下,多种农业要素组成一定的生物环境。根据生态适应性原理,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物,什么样的生物必然要求由要素组成的什么样环境。(三)积极养育对资源既要保护(养)又要改善、培育、以至创新(育)。无论是养或育,都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科技进步、资金与物质的投入、政策与法律的支持等手段,以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养:保护资源的意思,如保护森林、草原、水资源、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稀缺要素、防止官商勾结、保护耕地等。内容:数量上的“养”,养而不用(如禁牧、禁渔、封山),节约使用,防止破坏性使用,保护性利用等。育:对资源改善、培育、创新的意思,如防洪排涝、灌溉农田、南水北调、增施肥料、培养地力、农田基本建设、对退化资源的修复(如草地、盐碱地、沙化土地、林地等)、优化资源组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发现并利用新能源新物质等。第五节中国农业资源一、土地(一)地大:中国有陆地面积960×104km2,居世界第三。(二)山多:国土面积中有2/3是丘陵山地,其中山地占46.5%、丘陵占19.9%,剩下的平地占33.6%。这对发展种植业带来了不利因素。(三)人均耕地少:全国耕地面积为1.3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14%,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耕地中,55%分布于东部平原,土地质量优等、土壤肥沃,其余45%分布于丘陵山区,其中有6%为≥25°的坡耕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尽管中国的耕地总数并不算少、质量也不错,但人口太多,折合人均耕地面\n积只有0.1hm2(世界平均0.24hm2),属于人多地少国家,这是中国农业最大的特点,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限制要素。(四)林草资源不丰富中国有林地1.2亿hm2,占国土面积12.5%,到20世纪末上升到13.9%。主要分布于多雨的丘陵山区,立地条件较好,但管理欠佳、效益差。中国草地面积最大,达4亿hm2,占国土面积42%,但因干旱少雨,大多数草地生产力很低,全国平均年生产干草911kg/hm2,只能承载0.93个羊单位。主要分布于大西北,这里是我国生态问题最多的地方,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沙尘暴等都集中于此。(五)主要农区分布在东、南部翻开全国地图,从东北的瑷珲到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大致等于500mm年降水量的等值线,此线以东为全国的主要农区,国土面积占全国43%,人口占94%,全国三大平原、全国90%以上的农林牧业与农产品均集中于此。这里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质量、立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光热水土的组合都是全国领先的,对农业发展十分有利。西部地区土地条件较差,西北土地多水少,西南山多平地少,在西部的一些盆地与绿洲仍是精华所在。二、气候与水资源气候中的光、热、水、气等要素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产。与地球上同纬度地区相比,作为中国主要农区的东南部,属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总体上是较好的。西北部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一)阳光中国的阳光条件较好,年辐射总量多数在5000MJ/m2~6500MJ/m2之间(M=兆)。在生长季(4~10月)内太阳辐射占总量的40~60%以上,与水热同季,对植物生长有利。阳光的地区分布是由南向北增加。西北最多,年辐射量6000~6500MJ/m2、年日照时数2600~2800hr,华北较好,相应为5600~5900MJ/m2与2600~2800hr,江南相应为4700~5300MJ/m2与1800~2200hr,属中等水平,阳光较少的是以四川贵州一带,年辐射量3500~4400MJ/m2、年日照为1200~1400hr。(二)热量中国热量资源较丰富。主要农区日平均气温≥10℃积温在2000-9000℃之间,由北向南逐步增加。全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年较差很大,但热季气温差异小,主要农区7-8月平均气温由16℃到28℃。这样的气温状况对作物的有利影响是:1、即或是寒冷的北方也可种植农作物,在全国气温最低的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等喜温作物可正常生长,这在同纬度的欧洲是做不到的。2、长城以南可一年两熟,长江以南可一年三熟。3、在时间上,热量与光照、降水同步,诸要素配合良好。(三)水和水资源中国的降水与水资源属于中等水平,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28mm,稍低于世界680mm的平均水平。东部主要农区由北向南年降水量在600mm~2000mm之间,年干燥度0.4~1.5之间,属于半湿润与湿润气候,有利于作物生长。大西北降水量少,年干燥度1.5~4.0以上,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多为草原或荒漠。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量少,南方多北方少。全国年降水总量为6万亿m3,水资源总量达28124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量仅2488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量8300m3的1/3。按耕地20亿亩计,亩均水量1400m3,约为世界平均的60%。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1、东部多西部少,西北内流区面积占全国35.4%,但水资源只占3.6%;\n2、南北差异大,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19%,而土地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国的63.6%、45.3%和64.1%,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81%,而土地、人口和耕地分别为36.4%、54.7%和35.9%。三、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中国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第四纪冰川作用远不如欧洲广泛,生物所受影响小,种属特别繁多。中国高等植物就有300多个科、2980多个属、3万多个种。按种的数目,仅次于世界植物区系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为世界第三位。野生动物物种也甚丰富。在人类栽培的666个种的粮、菜、果和工业原料作物中有1/5起源于中国,如大豆、茶、水稻、大麦、谷子、荞麦、裸燕麦、桑等。1949年以来,人工创造的新品种已有5000多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已更新3-5代。四、人工物质要素与劳动力要素人工物质要素是自然要素的良好补充与完善。1949年以来,正因为农业物质要素的大幅度改进,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新中国初期,农业机械、化肥等几乎是处于零状态,粮食单产水平只有1322kg/hm2。随着良种、灌溉、农机动力与化肥的大量增加,2000年粮食单产4261kg/hm2。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多、剩余劳动力多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2000年农业人口占全国的74%,乡村劳动力4.8亿,占全国劳动力的68%,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为3.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个,有很大的转移潜力。五、软要素在农业活动中,物质要素的作用要在非物质的各种软要素的调动下,才能发挥它们的威力。政策:政策能促进或延迟农业的发展。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确定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对农业投入了较大的注意力,中国农业虽有曲折但还是持续发展的。发挥作用较大的政策是:土地改革、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与农用工业的建设、包产到户、推广科学技术以及以工哺农等。市场:这个无形的手,促进了农产品自由流通、劳动分工、技术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农业的进程中,良种、化肥、灌溉、耕作制度、作物栽培技术、防止病虫害技术、畜牧兽医技术等起了显著的作用。近年来,技术创新较少。六、农业资源存在问题旱涝灾害仍较频繁。农田水利建设是新中国农业的主要成就之一,但旱涝灾害与水资源不足仍是当前农业上的最大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蚀总面积为165km2,年流失土壤50亿t,约占全世界土壤流失量的1/5。重点是黄土高原,其次是以四川为主的南方丘陵地区。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次生盐渍化、沼泽化、石化等。水体污染惊人:全国8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50%河段较严重,已不符合养鱼标准,25%水体不符合灌溉标准。其中以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最为严重。\n其他:北方水资源紧张、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对存在的生态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在看到问题严重性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讲究科学态度,既不缩小也不夸大。当前有些夸张说法值得认真加以分析:“1949年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160多万km2增加到368万km2”、“东北黑土带已经变成黄土高原”、“长江已经变成黄河”、“三北防护林可以挡住西伯利亚寒流”、中国农区生态“全面破坏、局部改善”、无投入的“生态农业”是中国的主要出路等等。七、中国农业资源的分析与评价(一)从单项要素看,人多耕地少是最重要特征1、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多;2、人均耕地少、水资源少,但仍有回旋余地;3、光热资源较好、降水量中等;4、人工要素(灌溉、化肥、良种)起重要作用;5、资金投入不足。(二)从要素组合看,东部良好、西部较差500mm降水量等值线以东的中国重要农区,作物与光热水土肥组合协调,自然与人工要素互补良好。此线以西农业要素组合较差。西北光热好但降水少、经济不发达,西南水热好但山多平地少,不利于农业发展。西部内的若干盆地和绿洲是精华所在。(三)从资源总体看,农区的状况是“总体改善、局部变坏、生态问题不少”,东部农区改善、西部农牧区与非农区问题甚多。生态欠账仍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盐渍化等生态问题仍多。新的问题又出现: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发展,温室气体、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四)从农业前景看,有困难,有希望综上所述,中国的农业资源总体上处于边缘匮缺状态,有天生的某些缺点,也有强项与长处。但与有些资源贫乏的国家相比,中国还是有较多的回旋余地。本章小结1、农业要素是农业活动的基础,要素分析是研究农业的第一步。农业要素包括作物生活要素和农业增长要素。前者是作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后者是发挥作物生活要素的作用、促进农业发展的保证。2、根据农业要素特性,优化要素组合是充分发挥要素作用并提高作物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互补有利于组合的优化。在农业实践中对资源要高效利用并积极养育。3、中国农业要素的特点是人口多、人均耕地与水资源少。东部主要农区各种要素配合良好,潜力较大,西部较为严峻。半个世纪以来,大部农区的生产与生态条件有较多改善,但全国范围内农业灾害与生态问题仍多。第三章农业生产总论凡事总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上到下、顺藤摸瓜。要了解农业生产,首先要从总体上,也就是从农作制(系统)的主体上把握农业生产,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农作制发展方向、结构与布局、以及农业生产总体安排应掌握的基本原则。然后,在这总体框架下,才能进一步去学习、分析农作制各亚系统(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内容与特征。第一节农业生产概论一.农业生产的内涵与外延1.相关概念:\n①农业是利用土地和太阳能,通过植物转化,生产人类需要的食物、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的过程。(通过叶绿体的光和作用将有机能转化成无机能,以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农业概念的三个层次狭义农业指农业生产业,即种植业和养殖业。中义农业指农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业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商业。广义农业指大农业,即农业产业再加上为农业服务的其它部门,如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村建设、农业金融等。②生产:指人类利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农业生产指利用工具制造农产品的过程,生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社会生产过程。③农业生产:主要是生活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前提,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自然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结合)(生产工具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策动力,工具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有质的区别。)2.农业生产的地位: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性环节,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分配和消费。农业生产活动(种养加)和农业经营活动(分配、交换、金融、等)组成了农业活动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类内容,这两类活动在不同时期的主要表现方式不同:Ø在原始农业早期,农业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后来才发展成了简单的农业生产(种植),此时没有农业经营活动;Ø在传统农业时期,生产活动才上升为农业的主体,此时由于生产绝大多数是以自给性的生产为主,农业经营性活动(加工、流通、分配、交换、市场)较少,到了传统农业后期,半自给半商品的生产经营方式,使两类活动并驾齐驱,但发展缓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Ø到现代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已经转变为开放性的大生产,农产品主要以商品的形式参与市场交换,商品活动变得频繁、普遍,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活动成为有机联系的有机体,(发达国家)。3.农业生产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在:①利用生产资料(土地、农机具、光、温、水、肥等)进行生产活动,从而与农业经营活动相区别;②改变的劳动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植物、动物),它们都有自己的适应性(生态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规律(“S”型生长规律、顶端优势、极性生长、等);③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复合,从而与工业生产相区别。(表现在:农业生产具有系统的复杂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生长的规律性等)4.农业生产链农业生产链的内容:种植业(农作物,蔬菜、果树)→养殖业(畜、禽、鱼)→加工业(种养加);n其中种植业是第一性产业,是出发点,是基础;n养殖业属第二性生产,是农业生产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种植业的上升;\nn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严格意义上讲,农产品加工业不属于农业生产范围,但因它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故将它视为农业生产的外延。)中国当前农业生产链的特点是:以种植业为本,农牧结合,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综合发展。二.农业生产的总体部署1.农业生产的总体部署的内容:包括种(养)什么作物(畜禽)、各种作物(畜禽)的比例,种(养)在哪里,以及采用何种类型的农作制等。(一)农作制的方向与类型农作制的方向与类型即农业生产的方向与类型,它包括的主要内容和指标有:1.生产主体立足点的农业生产要素与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各种要素,主要有地势、地形、光、热、水、土、动力、人口、资金、经济条件、市场、技术、人才、政策等)2.农业生产的目的与方向即首先确定该生产主体(地区、农户、企业)的生产目的和方向。(如,是传统生产还是现代生产,是自给性生产还是商品生产,是小农户经营还是大规模经营等)。3.农作制亚系统的方向即要确定主线是什么?是农、牧或林单一生产经营,还是农牧、农林混合经营;是以植物生产为主还是以动物生产为主,植物生产是以粮食作物还是以园艺作物为主,动物生产是以放养为主还是以圈舍饲养为主,有无农产品加工业或其它企业等。4.农作制集约度要确定是粗放生产还是集约经营,是人畜力为主还是机电为主,是高投入还是低投入,是劳动集约型还是资金技术集约型,是无灌溉农作(旱地农作or雨养农作)还是灌溉农作,熟制,高产还是低产等。5.农作制类型在明确农作制的方向、内容基础之上,确定农作制的类型。其目的是以类定性,以性定策。例如,属于传统自给粗放型的半干旱休闲农作制、属于现代商品型的大规模集约农牧结合制等。(二)结构调整1.结构的层次性:l结构,指的是一定系统内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组成与比例。l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指以要素合理配置为基础的有关各业之间的关系与构成,l结构调整就是对原有结构进行修订与完善。2.农作制的结构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农村产业结构、农村生产结构,与部门结构,如图所示:(1)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农村各个产业部门的比例关系,包括第一、第二、第三3个产业。第一产业师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活动,即农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提供的初级产品进行在加工的物质生产活动,包括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为第一、而产业提供社会服务的的各种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商业、运输业、信息产业、金融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行政机关等。(2)农村生产结构:指的是一个生产主体(区域、农户、企业)内,农业各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组成与比例关系。\n(3)农业部门结构:指的是一个生产主体(区域、农户、企业)内,农业部门内部的各部门的比例关系,的如种植业内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比例关系。3.农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判断标准合理结构,指的是结构是否与本系统的目的相一致、本系统内组分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①是否能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②是否与经济发展和农作制水平相一致;生物与周围的要素环境是否协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否协调;系统内与系统外是否协调;③是否具备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国家、部门、地方、农民的利益是否协调;④最重要的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结构调整也可能导致失误。4.结构调整的内容有:①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数量与比例);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方向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之上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②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数量与比例);③各亚系统内部的调整根据需要与可能,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内部都要提高单位产量与品质、改善作物与畜禽的种类与品种,发展高附加值作物与动物产品)。(三)农业产业布局1.农业生产布局:是指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是农业各部门、个生产项目、各种作物和畜禽以及各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布局。2.农业生产布局的内容:①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即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和社会需要,确定其生产的专业化方向,规模及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优势农产品基地。②区内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包括区内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的确定,优势产业或作物、畜禽的选择与开发等,③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使各区域间的农业生产布局既突出区域特色,又重视区域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3.农业生产布局合理与不合理的表现:合理则:各种产业、项目或作物与畜禽等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取长补短,统筹兼顾,从而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不合理则:张冠李戴、阴阳错位、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违背等。第二节农业生产总体部署的原则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农业生产是自然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结合,是切切实实的物质生产,因此要切合实际,即切合①本国、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要强调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可以吸收外国外地对本系统有用的东西,但不能照搬外国、外地的经验;②农业生产要素状况与自然和人工环境条件。③农业生产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当前生产水平。④当前已有的农作制类型和内容、结构、布局的现状与问题。⑤可能提供的资金、物质、技术、人才、市场等的可行性。\n二.需求原则需求,包括农民家庭需求、市场需求和国家需求。在自给型的生产阶段,农作制的重要目的是满足农民家庭本身的需求;在商品农作制阶段,结构调整主要决定于市场需求;政府通过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市场加以干预,实行市场运作与宏观调控相结合。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国家宏观需要;②遵守价值规律,供求关系;③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根据需求原则,农业生产要采取:①按社会需求与价格决定生产与经营,②要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如国家、地方、农民等。三.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原则根据生物与环境统一性原理,A种环境就必然有A群生物,相反,A种生物必然生存于与之相适应的A种环境。例如,森林必然存在于多水的土地上,草原必然出现在少水的半干旱地区。动物亦然,中国的北方主要是黄牛,长江以南则多水牛,寒冷的青藏高原则为牦牛。从人与环境的角度看,人口集中的地方对农产品需求就多,反之就缺乏市场。农业生物生存发展的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环境。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要素主要是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其次是地学因素(地势、地形、地质、土壤);决定农业生产发展的人工要素主要有灌溉、肥料、工具、资金、技术等。这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发展农业生产,要避免单纯自然生态观点、也要避免夸大人工力量而违反自然规律。适应性有最适宜、较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之分。例如,在中国小麦在青藏高原为最适宜区(但不是主产区),全国小麦最高产量记录就出现在这里;小麦面积最大的黄淮海平原只是较适宜区,南方湿热,多为次适宜和不适宜区。根据农作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原则,农业生产要:①尽量使生物与自然和人工要素环境相吻合,不要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②在人类社会里,不仅是单纯被动地适应,而且还要主动积极地去改善生物与环境,使之达到进一步的吻合。四.资源优化配置原则①将各种资源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以获取最佳的效益;②根据合理布局的原则,将已有的各种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产业、项目和不同的区域中去,以获取较好的总体效益;③将资源投入到某个对象之中是要主要适度原则(报酬递减率);④根据比较效益原则配置资源(高产、优质、高效、高竞争能力等)。五.一盘棋原则农业生产总体、农作制结构、布局等,都指的是一个整体(一盘棋)中各个组分的配合。良好的配合就必须有一盘棋的整体观念。为此,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要通过农业生产方向的选择、优化结构与合理布局,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一二三产业、农林牧渔、粮食与多种经营、经济与生态、农民与国家、专业化与多样化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协调处理好城乡平衡、地区平衡、生产的季节平衡、劳力平衡、投入与产出平衡等,以便使各种因素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使要素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扬长避短选优去劣原则。一个整体总是由若干个个体组成,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与能量。为此,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之上分清主次、扬长避短、选\n优去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提高整体生产力。综合平衡并不是平均主义,在平衡中要分清主次,分清大量要素与稀缺要素,特别要找出限制生产发展的瓶颈与薄弱环节,找出突破口,以取得整体效益的进展。六.农业生产有序性与升级升值原则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序性原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生产水平下,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有一定的方向和程序:即农业生产的发展一般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向复杂、数量向质量、低效向高效方向发展。例如,由原始农业走向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由一产业走向二三产业、由种植业到畜牧业进而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由人畜动力到机电动力、由自然(品种、肥力)到人工改良、由低投入产出到高投入产出等等。在对农业生产调控过程中,既要避免因循守旧、方向不明甚至逆行倒施,也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基础与可能的条件。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农作制的结构要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随着条件的变化,稳中有变、稳中有升,力求升级升值。优化产品结构与质量、延长农作制的食物链、生产链,加强产后的储藏、加工、运输、流通、贸易等环节,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农作制的升级。农业生产的升级升值表现在:①种植业的升值,包括力求高产、高质、高效、安全、生态,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基础之上种植附加值高的菜、果等园艺作物或特用作物。②一性生产上升为二性生产,即将价值低的植物产品转化为价值较高的动物产品。③生产链向加工流通与二三产业链发展。④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自给性生产转化为商品性生产、粗放性生产进步为集约性生产、以人畜力为主的生产转化为以机电动力为主的生产,传统农作制就逐步向现代农作制迈进。七.因地制宜原则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受天、地、人、物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表现在:①自然地理分异规律,即地球上各个地区光热水土条件差异,造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②人文地理分异规律,由于人口、社会经济、市场、贸易等人文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中国东部与西部的这种差异尤其突出。屠能的“区位论”也反映了这一规律。③生物与农业地理分异规律。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分异促成了生物与农业地理分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域性。据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避免一刀切的公式化做法。②地域差异是客观的存在,适当的差异有利于促进竞争与进步,但农业经济的过大差异会产生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应予以宏观上的调整。③随着农业生产大幅度的发展,农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从而形成了劳动的地域分工。具体说,某一地区,根据农业要素(资源)的状况与优化配置,专门分工生产几种和某一种产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分工合作。这种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第三节中国农业生产概况一.农作制总体特征\n目前,中国农作制的方向、类型与主要特征是:①绝大多尚处在传统农作制的中期偏后阶段,农作制类型以半自给半商品的传统农作制为主体,(东部发达,西部落后)②农业生产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小而分散;③农业生产处在半自给半商品生产阶段;④农业生产劳动力为半人畜力与半机械作业的结合;⑤农业增产主要靠肥料和水;⑥农业生产多属劳动密集型,少数为半资金技术型;⑦5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以东为中国的主要农区;农产品产量主要分布在此;⑧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体,农牧结合,多种经营;⑨农业生产在徘徊中缓慢发展。二.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1.相关衡量指标Ø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外净要素收入之和。Ø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Ø社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不包括劳务)。Ø农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总量(不包括劳务)。Ø农业净产值:农业总产值减去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不包括劳务)Ø农业增加值: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的最终成果。Ø当年价格:也称现行价格,值报告期内的市场价格。Ø不变价格: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例:19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6亿元、社会总产值为37996亿元、社会净产值(即国民收入)为14429亿元、农业总产值为7662亿元、农业净产值为5363亿元、物质消耗为2299亿元。统计表明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农村社会总产值都在不断增长,其中,无论在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或者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一产值的绝对值都在增长,但相对值却在下降,二、三产业相对值在增长,这是我国经济和农业健康发展的标志。全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0%,下降到2000年的15.9%,2004年为15.2%。(二)农业生产结构1949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在不断增长,按当年价格计,1978~2004年间,约增长15倍,若按可比价则增长2.2倍。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由1952年86%下降到2000年的56%,畜牧业产值则由11%增长到近30%,渔业增长也较多。产值与收入是两回事。2000年,第一产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只占16.5%,但在农民收入中却占48%,其他46%是二三产业的收入,还有6%是转移性收入。在农业总产值中,2000年畜牧业产值近30%,但在农民收入中,畜牧业的收入只占农业总收入的19%,其他77%来自种植业、2%来自林业、还有2%来自渔业。三、农业生产布局按中国省域连片农业布局将全国划分为六个片,·东南沿海区:粤、海南、闽、浙、苏、沪·东北区:黑、吉、辽·黄淮海区:京、津、冀、鲁、豫\n·长江上中游区:湘、鄂、赣、皖、川、渝·西北区:蒙、晋、陕、宁、甘、青、新、藏·西南区:桂、云、贵(一)土地布局土地以西北地区最多,这里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特征,人少土地多,土地占全国半壁江山(58%),但人口只占12%。西北区以外的五个区,基本上以湿润与半湿润气候为特征,土地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88%。土地最少的是东南沿海区(5.8%)而人口却占20%。耕地比例小(10%)、人均耕地少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素。全国耕地中的大多数处于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其中约70%的耕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的平原地区,土壤肥沃,质量较好。其中,东北区人均耕地较多且质量较好,是中国商品粮食潜力最大的地区。广阔的西北8省(区)耕地占全国的22%,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14%,2/3为无灌溉的旱地,生产力较低。林地主要分布于湿润山地,即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江南丘陵和藏东南高山河谷地区。草地集中在西北半干旱与干旱区,占全国的72.6%。(二)生产条件布局中国山地丘陵多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平地集中于三大平原,即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西南区则以山地为主,平地只占12%,西北区平地虽多,但干旱少雨难以利用。水利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命脉,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2/5,以黄淮海区、东南沿海区和长江区最为发达。东北区灌溉面积不多,但属半湿润的雨养农业。西北区近70%为无灌溉的旱地农业,生产力低,但占31%的灌溉农田,生产力甚高。化肥是主要的人工投入要素和增产要素之一。单位耕地化肥投入量与种植指数密切相关,盛行多熟制的黄淮海区、东南区、长江区化肥施用量最多,一年一熟的东北区和西北区则较少。全国机械化水平还不高(31%),其中,机、电动力量以黄淮海区和东南区最高,东北区并不高,但农田机械化率甚高。长江区、西南区、西北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总体上,综合自然资源和人工要素,农业生产条件以黄淮海区、东南沿海区、和东北区较好,长江区其次,有限制要素的西北区(水少)、西南区(平地少)则较严峻。(三)农林牧渔布局农业总产值的分布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东南沿海区与黄淮海区土地少(5.8%、5.5%)但人口多(20%、22%),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与1/4、农业总产值均占1/4(但东南区比黄淮海区耕地少1/3);长江区农业生产总值也占全国的1/4;其他三个区相加的农业生产总值占了其余的1/4。中国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是结合在一起的,主体都分布在农区,其产值的分布趋势与上述的农业总产值分布是一致的。同时,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的地区分布也是基本一致的。牧区面积虽然很大,分布于西北和青藏地区,但整个牧区的产值甚低,2000年西北区8个省畜牧业产值668亿元,只相当于全国7393亿元的9%,与一个河南省641亿元差不多。林业产值(指村以下)只占农业总产值的3.8%,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区和长江区。(若加上村以上全国林业的第一性产值,约相当于农业产值的10%)。渔业产值主要分布于沿海,其中有一半在东南沿海区,其次是水域较宽的长\n江区,内陆渔业很少。(四)农产品布局与农民收入全国的粮食总产以长江区(29%)和黄淮海区(23%)居多,但人口密集,人均粮与人均肉类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提供少量的商品粮与肉类。东北区粮食总产量虽只占全国的10%,但人少地多、人均粮高达509公斤,是国内粮食产量与商品率最具潜力的地区。东南沿海区谷物年单产在全国最高(12351kg/hm2),但人多粮少(299kg/hm2),是全国输入粮食最多的地区。西北两个区粮食总产各占10%上下,人均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勉强达到自给或稍有不足。中国的肉类来源主要靠农区,饲料主要靠粮食,从表3-7可见,全国不同地区的人均粮与人均肉量密切相关,东南沿海区和西部人均粮少、人均肉量也随之减少,东部则粮较多肉也较多。以粮肉为主的农产品产量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和收入有一定的相关性,表现在,东中部人均粮肉多、农民人均农业总产值与收入多。但产值与收入还要看多种经营状况,同属东中部地区中,东南沿海区人均粮肉少,但菜、果、鱼等多种经营多,因而人均农业总产值与收入最高,东北区与黄淮海区居其次,长江区人均粮肉虽多,但经济收入最差。本章小结1、了解农业,首先要了解农业生产总体部署与特征,了解农业发展方向和农作制类型、农村产业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地域布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去研究它的农、林、牧、渔等亚系统。2、要搞好农业生产的总体部署,必须遵循指导总体部署的原理和原则。主要是:从实际出发原则、需求与市场供求原则、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原理、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一盘棋原则、升级升值原则和地域分异原理。3、中国农业生产总体的特征是:大多数尚处在传统半自给农业生产阶段、人多耕地少、规模小而分散、土地利用率高但劳动生产率甚低、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农业生产的地域布局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西部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第四章农业生产各论第一节种植业一、种植业的内涵及其在农业中的作用种植业指的是利用土地人工进行农作物生产的产业。农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们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而长期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产量或其他经济价值的人工栽培植物。种植的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绿肥饲料作物、木本作物等,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药、麻、桑等不同类型作物的生产。种植业是最古老、最广泛、最基础性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产业部门。种植业之所以成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由于:(1)从生产要素看,当前农业上的耕地、劳动力、资金、工具等主要都用在种植业上,它也是从事农业人数最多的社会生产部门;(2)从产品看,种植业生产的粮、棉、油、菜、果、糖等农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3)从产业链看,第一性产品(植物产品)是二性产品(动物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没有种植业,就没有农区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4)从产值与农民收入看,半数以上的农业总产值来自种植业,在多数国家,种植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仍占主要部分。二、种植业生产的内容种植业是一种生产活动,它的内容包括种什么(作物种类、品种)、种多少(面积、比例)、种在哪(区域或田块分布)、怎么种(同一块地上年内、年间作物种类、面积、空间分布及顺序等)。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各种作物种植并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多种作物种植与多种环境因素之间形成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系统。\n(一)作物种类地球上约有50万种以上的植物,被人类栽培的有约1500种,其中大面积栽培的有200种。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以一年生的禾本科与豆科作物为主,也包括一些多年生作物。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种。为了研究和利用的便利,有必要从生产的角度对作物进行分类。1.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1)据作物对温度适应范围差别根据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将其分为以下类型:2喜凉作物:要求积温少,无霜期短,可以忍受冬春低温,一般需≥10℃的积温1500~2200℃,有的只需900~1000℃。一般生长盛期适宜温度为15~20℃。如小麦、大麦、黑麦、燕麦、马铃薯、豌豆、油菜等。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生长发育盛期温度在20~30℃,≥10℃的积温2000~3000℃,不耐霜。如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谷子、甜菜、甘薯、芝麻、西瓜、高粱、烟草等。(2)根据大田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差别根据大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利用以及抗逆作用可分为:喜水耐涝型:通气组织发达或者能忍受缺氧,或者器官木质化程度高,还原性有毒物质不易进入根系。代表作物:水稻。喜湿润型:需水较多,在土壤和空气湿度较高时生长良好。代表植物:陆稻、茶、甘蔗、烟草、马铃薯、油菜、黄瓜、白菜等。中间水分型:大多数栽培作物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一般前期较耐旱,中后期需水较多。如小麦、玉米等,苗期适于50%~60%的相对含水量,中后期则需70%~80%。代表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棉花忌地下水位高。耐旱怕涝型:较耐旱,但怕涝,水分过多生长不良。适应于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栽培。代表植物:谷子、糜子、花生、芝麻、向日葵、黑豆、绿豆等。耐旱耐涝型:既耐旱又耐涝,对水分的适应度广。代表作物:高粱、田菁、草木樨等。(3)根据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许多作物的花芽分化、开花结实、休眠、落叶等生长发育过程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密切相关。作物在某一生育阶段中,日照长度大于(小于)某一时数才能顺利通过生长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实,此特定的光照时间长度称为作物的临界日长。根据作物的临界日长,将其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作物在地理上的分布,受原产地光照长短的影响。原产于赤道的作物,多数是短日照作物或中性作物;超过北纬60°的作物多数是长日照作物,在这些地方,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全是长日照。在纬度60°以内,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中性作物均能生长。长日照作物:特定生育时期需要光照时间超过某一时数才能正常完成正常生命周期的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豌豆、冬季绿肥作物等。秋冬播种、夏季收获的作物,多是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特定生育时期需要光照时间低于某一时数才能正常完成正常生命周期的作物。如生育期较长的玉米、棉花、大豆、谷子、水稻等。短日照作物适于安排在春、夏季播种,秋季收获。中性作物: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的植物。只要其它条件适宜,在长短不同的任何光照下均可开花结实。如荞麦及生育期较短的早稻、早大豆、早玉米等。定日照作物:某些植物正常开花要求特定的日照长度,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在作物选择或引种时必须考虑作物对光的生态适应性。作物的临界日长无确定数值,随品种、年龄和环境条件而变。3(4)根据作物对CO2的同化途径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可将作物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作物。C3途径作物的CO2受体为1,5-二磷酸核酮糖(RuBP),CO2被固定后形成3-磷酸甘油酸(PGA);C4途径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4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酸。C4作物主要分布在辐射量较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玉米、高粱、甘蔗等,约占世界栽培作物面积的30%左右,其中一半是玉米。C4作物的特点是光饱和点高、CO2补偿点低,光合效\n率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因此,在干旱环境下,C4作物的生长要比C3作物好,但在弱光和温度较低的地区,C4作物的生产力可能还要低于C3作物。C3作物包括所有温带作物,大多数栽培作物属于C3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豆类、棉花、马铃薯等,约占世界栽培作物面积的70%。C3作物的特点是光饱和点低、CO2补偿点高,光合效率较C4作物低。在高纬度、湿润条件下,C3作物往往表现出比C4作物更广的适应性。(5)根据播种时期、方式和收获时期在生产上,因播种期不同,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在南方还有冬播作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还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根据作物收获时期,分为夏收作物和秋收作物。2.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分类系统结合分类这是通常采用的最主要的分类法。按照这一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以下类别:粮食作物:其经济产品以满足人类食用为目的。国际上不存在“粮食作物”的称谓。主要包括三大类:(1)谷类作物(也叫禾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粟(谷子)、高粱、黍(稷)等。荞麦属蓼科,其谷粒可供食用,习惯上也将其列入此类。习惯上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谷。(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菜豆、木豆、鹰咀豆等。大豆以外的几种豆类作物又称为杂豆类。(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属于植物学不同的科、属,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主要有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薯蓣)、芋、菊芋、蕉藕等。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是加工或其他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包括:(1)纤维作物,主要是棉花与麻类(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龙舌兰麻等)。(2)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向日葵、大豆等。(3)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4)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5)其他经济作物,如桑、橡胶、香料作物等。饲料和绿肥作物:以动物饲料或翻压作为肥料为目的的作物群。饲料作物包括粒用精饲料作物(玉米、高粱、豆饼、麦麸等)、粗饲料(干草、秸秆)、青绿饲料(青草、苜蓿、紫云英、黑麦草、绿萍等)、青贮饲料(玉米等)。苜蓿、紫云英等既可作饲料,又可作绿肥。园艺作物:与以上大面积种植的大田作物不同,以蔬菜、果树、花卉为主的园艺作物以集约性种植为主,投入高,价值高,精耕细作,其中一部分种植在温室、大棚等设施中。4药用作物: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主要有三七、黄连、贝母、天麻、人参、白术、白芍、枸杞、甘草、半夏、红花、百合、何首乌、菊花、甜叶菊、五味子、茯苓等。上述分类中有些作物可能有几种用途,例如大豆,既可食用,又可榨油;亚麻既是纤维作物,种子又是油料;玉米既可食用,又可作青饲青贮饲料;马铃薯既可作粮食,又可作蔬菜;红花的花是药材,其种子是油料。因此,上述分类不是绝对的,同一作物,根据需要,有时被划在这一类,有时又把它划到另一类。再者,上述分类是针对大田种植的作物,即对狭义的作物划分的。若从广义的作物来说,茶、油茶、油桐、油橄榄、芦苇、木棉、桑、漆等等,也可以归并在相应的类别之中。3.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分类(1)有性繁殖作物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统称为有性繁殖。根据雌雄配子来自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又可将有性繁殖分为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统称为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5%。常见的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异花授粉作物:雌蕊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的称为异花授粉。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称为异花授粉作物。常见的异花授粉作物的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n甘蔗、甜菜、蓖麻、大麻、木薯、紫花苜蓿、三叶草、草木樨、啤酒花、银杏等。异花授粉作物主要依靠风力或昆虫传播异花花粉而结实,其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很多作物可达100%。常异花授粉: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称为常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作物通常仍然以自花授粉为主要繁殖方式,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自然异交,是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过渡类型。常见的常异花授粉作物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粟等。其天然异交率在5%~50%之间,且变幅较大。(2)无性繁殖作物利用作物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方式,统称为无性繁殖。许多作物的根、茎、叶、芽等营养器官及其变态部分如块根、球茎、鳞茎、匍匐茎、地下茎等,都可利用其再生能力,采取分根、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繁殖后代。主要利用营养体繁殖后代的作物统称为无性繁殖作物。无性繁殖作物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蕉芋、甘蔗、蓖麻等。(二)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模式和种植顺序。1.作物布局5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作物种类、品种、面积与比例)与配置的总称。服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按作物生态适应性与市场适应性原则,将各种作物合理安排在不同的地区、位置、地貌与土壤上。2.种植模式种植模式是指在一年内于同一块农田上采用的特定作物结构与时空配置的规范化种植方式。种植模式由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两部分组成。作物结构是指田间作物种群组成与空间配置,包括单一作物结构(单作)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复合结构(多作)。种植熟制是指一年内种植作物的季熟,包括一熟制和多熟制。单作:一块田地上一个生长季节只种植一种(品种)作物的方式称为单作。复种:指一年内在同一块地上顺序接茬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根据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一年种植二季作物称为一年二熟,如冬小麦—夏玉米;两年内种植三季作物,称为两年三熟,如春玉米—冬小麦—夏甘薯。复种属于单作多熟。一年内作物收获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称之为种植指数。如中国2000年的种植指数约为150%,即有一半的耕地平均一年种植两次。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分带指间作作物成多行或占一定幅度的相间种植,构成带状间作。混作:指在同一块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没有明显的行与列。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的株、行间或预留的空带内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间作与套作时,作物的田间分布均有规则;而混作的田间分布不规则,不便分别管理。间作与套作都有作物的共生期,但间作的共生期较长,而套作的共生期较短。间作和混作属于多作一熟,具有充分利用空间的作用;套作属于多作多熟,主要是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种植集约化。多熟种植:是国际上常用的概念,指时间和空间上种植集约化。它包括复种、间作、混作和套作。即凡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前后或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都称为多熟种植。休闲: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土地利用方式。休闲的目的是使耕地短暂休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蓄积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的转化,为后茬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撂荒:指荒地开垦种植几年后,较长时期弃而不耕,待地力恢复时再行垦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生产实践中,当休闲时间在两年以上并占到整个轮作周期2/3以上时,称为撂荒。3.种植顺序\n轮作: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际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采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称为轮作。由不同复种方式组成的轮作称为复种轮作,如: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轮作换6茬可以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协调、改善和合理利用茬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连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在同一田地上年际间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的连作称为复种连作,如:小麦-玉米→小麦-玉米。生产上把轮作中的前作物(前茬)和后作物(后茬)的轮换,通称为“换茬”或“倒茬”。同一种作物于同一块地上前后相连种植叫“重茬”。4.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下一个层次。它包括各种作物的种植数量与比例。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饲料作物的比例,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的比例,水田作物、无灌溉的旱地作物与灌溉作物的比例等。(三)作物种植过程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作物种植过程就是按作物生长发育的节奏和一年内季节变化的节奏而进行农事活动的进程。其主要环节有:种子与生产资料准备、土壤耕作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灌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储藏、加工、产品处理等。这些活动过程要求及时、准确、优质、省工、高效。三、作物生长发育与增产机理的基本知识(一)作物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内涵在作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生长的实质是细胞分裂和扩大使干物质增加,是由内部物质代谢合成促进原生质增加。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发育在高等植物生活史中达到性功能成熟为止。例如,叶的长、宽、厚、重的增加谓之生长;而叶脉、气孔等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则为发育。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因此生长和发育是交替推进的。在作物栽培学中,有时将发育视为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与通常将生长与营养生长联系在一起、发育与生殖生长联系在一起有关。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素决定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习性与过程的因素是:①先天的遗传密码——基因型。脱氧核糖核酸(DNA)将一系列氨基酸按一定密码顺序聚合为特殊的蛋白质和酶,形成生长发育的遗传潜势,在外界要素环境作用下使潜势表达。②后天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各种植物生活要素与农业增长要素配合良好,它们与植物的遗传特性吻合度高,则可以将遗传潜势充分表达,因而生长发育良好、生产力高。7为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一方面要选择、培育生产力高、品质好的良种与种子,另一方面要有与遗传密码相适应的农业要素的配合。(2)作物的生活要素及其作用作物生产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因素中,对作物生长和发育有直接关系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能直接影响植物种群结构及个体生命代谢,但生态因素并不完全都是作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条件。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生态因素叫“生活要素”或“生存条件”。植物生长发育所依赖的基本生活要素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它们作为农业的自然资源并存于环境中。概括而言,植物的生活要素包括光、热、水、气、矿质营养五个方面。植物只有在五大生活要素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能量来源;热是绿色植物的生活动能,只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植物才能顺利地进行全部的生命活动;水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的媒介;气指大气和土壤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它\n们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养料和条件;矿质元素作为能量的载体是构成有机物质的基础。总之,生活要素的每一方面都是植物生命代谢不可欠缺的,它们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各有质的特点,相互之间是不能代替的。即使植物对它们要求的数量悬殊,但从重要性上看缺一不可。(3)作物生活要素的分类及调控按照植物生活要素的基本来源和依托场所,可将其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宇宙因素。来自太阳的以光、热辐射为主体的能量形态的生活要素。②土地要素。来自地壳浅层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元素,以及依托于土壤的水分、空气等物质形态的要素。现阶段,以光、热辐射为主体的宇宙因素,虽难以实行大范围调控,但世界各地农区的光、热资源存在的数量都相当充裕,并未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障碍;以土壤矿质营养、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等为主体的土地因素,数量虽然有限,却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调控,使之符合植物生长的需要。宇宙因素虽然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但一个地区的年际辐射量总是比较稳定的,其季节分配也是有规律的。对此,按照地区与季节的光、热条件存在状况,配置相宜的作物种群,发展多熟种植;培肥地力,全面改善作物生活条件;创造新的作物种群,培育高光效品种;改进种植方式,实行间作套种;冷凉地区的温室栽培,以及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技术应用等,都是提高光、热资源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水分、养分等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不同,它们的存在状况受制于供求关系的变动,经常处于不平衡之中,为了取得持续增产,必须通过人为的方式予以调控。现阶段,许多地区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高低不单纯在于品种生产潜力,也不单纯取决于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土壤水分、养分等的数量供不应求。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普遍。因此,建立合理的农业整体结构及相应的关联部门的内部结构,促进农业系统物质良性循环,添加矿质营养物质等都是平衡、补充营养物质,促进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运用土壤耕作措施,建立良好的耕作构造,协调水、气矛盾,促进微生物活动,以改善肥力条件,是提高土壤营养物质转化效率和促8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途径。此外,防除农田杂草、控制土壤侵蚀等,是减缓土地因素无谓耗损的重要方面。(二)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指的是“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基因(gene)是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的有关片段,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基因工程就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的重组技术。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通过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可将这种变异传递下去。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选择和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基础。进化,指的是生物逐渐演变、向前发展的过程。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三)提高光合效率是增产的中心环节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即:6CO2+6H2O+686kcal(2.87MJ)→C6H12O6+6O2。与此同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参与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在上述这些同化作用下,植物的干物质不断增加。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不仅供应植物本身的需要,而且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基本来源。地球上全部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毫无例外地来自光合作用的逆转。人们栽培植物的目的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粮食、纤维、木材、油脂和糖等一切有机物质,从而满足人类衣、食、住、行之所需。生命活动的另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共同组成了绿色植物代谢的中心。呼吸作用是一切活细胞内经过某些代谢途径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有氧呼吸情况下,植物吸收O2放出CO2,同时释放能量用于新器官和一些重要的前期化合物的形成、养分吸收、光合产物运转等方面。\n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力求保持旺盛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的光热条件下,及时不断地供应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是关键。另一方面,适度的呼吸作用也很重要,但温度过高呼吸作用过强,则消耗物质过多。(四)作物产量形成与生产力理论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决定了作物的产量。一个地区作物产量的可能潜力称为生产力。作物产量或生产力的示意式是:Y(或E%)=P×L×D-R9Y代表作物的干物质产量(地上部分干重);E%代表光合作用效率,它们是光合面积(L)、光合时间(D)与光合强度(P)之积减去呼吸消耗(R)。如果是指籽粒产量,则还要乘上经济系数H。一般情况下,植物干物质量与截获的光和光合作用强度成正比,与呼吸作用成反比。产量也可用太阳光能利用率(E%)来表示。一般情况下,植物只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它占太阳总辐射的50%,在被作物可能吸收的50%可见光中,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只有0.5%~5%之间,其余绝大部分消耗于蒸腾、降低叶温以及在能量转移过程中散逸掉。P代表光合强度。植物的潜在光合强度是遗传决定的,C4作物比C3作物光合强度高。在作物一生中的许多时间中,实际的光合强度比最大的光合强度低的多。例如,小麦、玉米最大的光合强度分别可达40与70~80mgCO2/(dm2·hr),但实际的光合强度往往为10和20mgCO2/(dm2·hr)左右。光合强度的高低与生活要素的供给状况密切相关。若水分、养分供应充足、温度适宜、光照强、作物管理及时,则可促进潜在光合强度的表达。L代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一般用单位土地上全部叶子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即叶面积系数LAI)作为指标。叶面积系数过低则产量低;但叶面积系数过高,作物群体内上下叶子相互遮阴,反而得不偿失。对禾谷类作物来讲,一生中的最大叶面积系数以4~5、平均叶面积系数以2~2.5为宜。D代表光合时间,作物一生中和一天中接受太阳光照的时间越长,则产量越高。理想的状况是作物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高叶面积系数,即LAI与D的乘积(叶日积,LAI-D)。对一个地区而言,太阳照射的时间是难以控制的,但作物保持绿叶的时间在一定遗传型的范围内是可控的。例如,适度的水肥供应与病虫害防治就是防止作物早衰的好办法。R代表呼吸作用,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甚为密切,温度过低则呼吸作用难以进行,温度过高(尤其是夜间温度)则消耗太多。从以上的产量示意式可以导出:为了增产,要在尽可能时间内保持适度的高光合面积和高光合强度。这是内因(基因型)与外因(农业增产要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以下措施:培育高光效品种;在当地生长期范围内尽可能延长作物的生育期或在温度适宜的地区采用多熟制或间套作;适当增加的作物群体密度;及时提供作物所需的肥料和灌溉,创造良好的土壤水分养分条件,保证光合作用高效进行;根据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及时进行农事活动与栽培管理,预防自然灾害和防治病虫草害。四、中国种植业现状与前景中国人多地少,但种植业生产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利用率较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有过各种曲折,种植业生产还是获得了全面持续的发展。2004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的播种面积(×104hm2)分别为10161、2458和2948。2004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了1.3倍,粮食总产增加了1.9倍、单产增加了2.5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了25%,基本满足了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倍,园艺作物面积增加了5.5~13倍。2008年,全国粮食、10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是52850万t、749万t、2952.8万t和13419.6万t,人均占有量分别是404.1kg、5.7kg、22.6kg和102.6kg。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0万t,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过50000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2010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4600万t,再创历史新高。\n(一)种植制度的特点中国种植制度的特点是较高的土地利用率与集约性生产,表现在:1.种植结构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全国的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约占2/3,经济作物与菜瓜作物分别占16%与13%。一般,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经济效益较高。2.集约种植,单产较高由于人多耕地少,因而精细利用土地,物质与人力投入较高,单位面积产量业较高3.种植指数高,但近年来有所下降中国盛行多熟种植,是世界上高种植指数的国家之一,种植指数由1949年的128%增加到2000年的157%,它所增加的粮食数约占全国粮食增加数的1/3。全国耕地中有1/2平均为一年两熟,占据半壁江山,全国有2/3的播种面积是处在多熟种植的耕地上,它所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的3/4。可见,以多熟制为主体的集约性种植制度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上由数量增长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全面转变,各地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大规模以“压粮扩经”为主体的种植结构调整。由于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轻简农业技术应用扩大,南方水田的冬闲田面积增加,单季稻面积扩大;北方地区的间作套种面积也明显下降;华南、长江流域甚至黄淮海地区的蔬菜集中产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使蔬菜产量及效益较差,导致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夏闲田”。此期间的全国复种指数显著下降,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及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4.复种是种植制度的重要特色中国是世界上复种面积最大的国家。11中国在长城以南盛行复种,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类型有: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甘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冬小麦—水稻、冬油菜—水稻、早稻—晚稻、冬油菜(麦类)—早稻—晚稻、冬季蔬菜—早稻—晚稻等。5.间套作类型众多为了利用季节,在前作物后期套种后作物的做法甚为普遍,主要套种类型有: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春玉米、冬小麦∕棉花、冬小麦∕花生(甘薯),江南水田的水稻∕冬小麦(或油菜)、水稻∕绿肥、旱地的油菜(麦类)∕棉花,西南地区盛行冬小麦∕春玉米∕夏甘薯、马铃薯∕春玉米(甘薯)等。在一年一熟的河西走廊地区采用小麦与玉米半间半套的做法,大幅度提高了年单产。中国的间作甚多,主要类型有玉米间作大豆、花生间作甘薯等。近年来,间作套种面积有所减少。6.设施栽培面积大设施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种植制度,通过温室、大棚等人工设施,创造适宜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生境,为蔬菜、花卉、鲜果等高附加值产品进行高产、高效、优质的生产。至1999年,我国以日光温室和大棚、小棚为主的设施面积以达87万hm2,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二)种植过程的复杂性中国地域广阔,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因而作物的种植过程也体现了它的复杂性。播种季节多样。在一年一熟地区一般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但在一年多熟地区播种季节除春播外,还有夏播、秋播或冬播。生长期与时间多样。一年生作物一般生育期为3~6个月,短的蔬菜或荞麦等可短至1~2个月,多年生作物(草本或木本)的生育期可延续几年至几十年。收获产品与次数多样。粮食作物以收获籽粒为主,果树则以收获鲜果或干果为主,另一些作物则以收获(或收割)营养体为主,如块根块茎(马铃薯、甘薯、甜菜、萝卜)、茎叶(烟叶、蔬菜、牧草),牧草等一年还可以收割几次。多年生果树则可在成熟期后,年年有所收获。种植配置方式多样。按播种方式不同,有撒播或条播,有直播和移栽(水稻有插秧和抛秧),有单作和间套作;按种植密度的稀密,可将作物分为密播作物(稻、麦、牧草等)和行距较宽的中耕作物(玉米、高粱、大豆、烟草)。田间管理多种。中国农作物田间管理较为精细,整地、播种、间苗、灌水、追肥、中耕、除草、\n病虫害防治、整枝等。当前,在一些地区,耕翻、播种、收获等环节正在逐步机械化,目前,全国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作业水平分别为57%、33%和2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其中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1%,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44%;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8%;大豆、棉花、马铃薯、油菜、甘蔗、牧草生产等机械化水平也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多数地区与大量农事活动仍以人畜力为主。(三)增产要素当前,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单产在世界上居于中上等水平,但若包括复种在内的年单产计,12则已居于世界上等水平。例如,1991~2000年世界播种面积谷物平均单产2915kg/hm2,中国4663kg/hm2,在荷兰、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之后;但年单产约为6995kg/hm2,已超过法、德、日、美等国,居于世界前列。单产高的原因是单位耕地上较高的物质投入与精耕细作。在增产的要素中,主要是化肥、灌溉、良种和多熟制。2000年,按1.3亿hm2耕地计,每公顷年投入化肥298kg/hm2(世界为96kg/hm2)、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40%(世界为20%)、每公顷机械动力3.76kw/hm2。这样的投入水平保证了较高的年产出水平。(四)我国种植业生产的区域化格局中国的作物分布特点是南水(稻)北旱(麦、玉米、棉花)。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是三巨头;豆类中主要是大豆,其次还有小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薯类主要是甘薯和马铃薯;经济作物包括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等,面积最多的是油料和棉花,油料作物以油菜籽和花生为主。我国种植业生产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1)粮食主产区基本形成: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小麦和玉米主要分布在北方。水稻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南和东南地区,北方粳稻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小麦主要集中于黄淮海的冀鲁豫三省和西北地区;玉米主要集中于东北和冀鲁豫三省区。(2)棉花形成三大产区:新疆棉花主产区、冀鲁豫棉花主产区和长江中下游棉花主产区。面积仍以黄淮海平原较多,近些年来,新疆的棉花异军突起,2004年产量已达全国总产的28%。(3)花生、油菜和大豆为主的三大植物油料生产带已经形成并基本稳定。花生以黄淮海平原居多,冀鲁豫三省花生区域生产格局基本稳定;油菜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油菜籽生产稳步上升;内蒙古和东北大豆生产基本稳定。(4)北方甜菜产区,南方甘蔗生产区。(5)蔬菜产区基本稳定,南方产区地位提高。五、粮食安全——中国农业永恒的主题与难题对中国粮食的前景,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悲观生态派代表美国人布朗的预测,它提出2030年中国可能要进口2.3~3.79亿t粮食,这个数字超出了世界全部年贸易粮的总数,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甚至就此散布了“第三次黄祸又来了”,这种是政治偏见性的论调。另一种是国内一些官员与专家曾过分乐观地认为“中国粮食在量的问题上已经解决”,从而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农业新阶段”了。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从全局、长远与基础水平看。1995年是中国粮食产量较高的一年,在当时一片乐观声中,刘巺浩教授发表了“粮食问题战略上要防患于未然”一文(科技日报9月11日),此后,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2003年比1998年总产下降16%,引起了各方面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必须认识到,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主题与难题,粮食安全应是我国永恒的基本国策。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看,今后中国粮食问题的趋势是:(一)需求:刚性增长13今后的趋势是多方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主要是人口原来越多,工业用粮越来越多,使得人均原粮消费量越来越多。·天分不足我国人口多、耕地与水资源少、农户规模小、农民收入低,人均粮食占有量低。2000年,世界人均谷物占有量为350kg,发达国家平均是675kg,而中国是327kg。低于世界平均数,比发达国家少1倍多。·缺口增大随着人口增长与经济改善,需要粮食越来越多,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以我国台\n湾省为例,1988年,人均消费米面折原粮167kg,而肉蛋奶鱼油脂折粮为585kg,合计人均消费原粮752kg。据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按人均消费450kg粮食计,需粮7.2亿t。当前,一些省份已纷纷由余粮省变为缺粮省,今后,缺口还将逐步扩大。(二)增产:步伐缓慢·单产潜力降低。目前我国主要农区的作物年单位面积产量已处于世界的较高水平,随着单产的逐年增加,在科学技术无重大突破情况下,单产增加潜力将逐步减小。今后趋势是粮食总产和单产将继续增加,但增长率渐减。刘巺浩、陈阜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资料对全国1949~2007年的粮食总产、单产、面积、复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全国粮食总产和单产平均在1949~2007年期间的不同年份有增有减,总的趋势是逐步增加。以10年上下为一统计单元计,则均呈增加趋势;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变化趋势相同。今后,随着物质条14件改善和科技进步,此趋势仍将延续下去,也有可能单产更上一层楼。这说明了粮食单产增长的绝对性。粮食单产增长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增加,至80年代达到顶峰,90年代逐步下降,到21世纪初降至0.7%。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增长率的趋势也基本类似。另外,从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产增长率比较看,相对低产的小麦增长率最高,中产的玉米次之,高产的水稻最低。纵横两层面的比较说明,随着粮食单产基数的增加,单产增长率逐步下降。也就是说,今后随着科技进步,作物单产仍将继续增加,但在光合速率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增长的幅度与空间可能将逐步降低。这意味着单产增加的相对有限性。(三)耕地:多方侵占基本趋势是耕地减少,粮食耕地面积在减少,而播种面积对总产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0.1hm2),后备耕地也少(约667万hm2)。据统计,1996~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830万hm2。城镇建设、工业、交通用地大量占用优良耕地,结构调整所需的非粮食作物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人们视线以外,还有一项占地大头是“退耕还林”和“杨上粮下”,大量侵占基本农田,这是近一二十年耕地减少的重要特征。国务院早已明令禁止在基本农田植树造林,但有的部门却我行我素。近年来,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以及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平原耕地上到处可见大片的杨树林,麦田间种杨树,就连洞庭湖退耕还湖的土地上也大量种植杨树。黄淮海平原“杨上粮下”的局面若继续发展下去,全国若也如此发展,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岌岌可危了。(四)进口:安全隐患2007/2008年度,全世界生产谷物21亿t,季末库存量4亿t,可供进口或出口的近2.6亿t。传统的谷物出口大国主要是美国(约占40%),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德国,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口一些粮食或许成本更低,现有的国家财政力量也是允许的;单纯从生态学角度,进口农产品有利于节约水土资源。这两方面均有一定道理。但若从战略全局和国家安全看,大国效应则限制了我国过多地依靠国际市场(尤其是西方大国)的粮食资源,否则会危及国家安全。因为掌握粮食的大国会以粮食为武器对世界进行控制。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当前我国面临的石油危机是现实的,已引起高度重视。未来如果处理不当,我国可能面临的潜在粮食危机将比石油危机更为严重。原因是,我国进口的石油是多源的,因而分散了可能的垄断,贸易粮则不然,它集中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依靠进口解决粮食问题存在严重的国家安全隐患。今后少量进口谷物或作为品种间的调剂在所难免,但粮食的主体(90%~95%)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1996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要努力保持粮食基本自给(95%)。15(五)资源:边缘匮缺无可讳言,我国人口多,人均水土资源少,先天不足,这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但\n是,这种资源短缺并非是无可作为的极端贫乏,而是一种捉襟见肘的边缘性匮缺。我国东部农区光热资源丰富,且光水热同步,光热水土配合良好,这在世界上也是难得的。东部三大平原土层深厚、平坦,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可亩产吨粮。除自然资源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强大的农用工业如能源、水利、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可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也已经拥有相对完整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体系,只要政策得当,科技与人才资源必将焕发出巨大的力量。大幅度增加投入,依靠正确的政策和科技进步,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不是不可能的。国土局与FAO合作研究的资源与人口承载力项目得出,在低投入条件下,我国国土资源只能承载14亿人口;而在高投入条件下,可承载16~17亿人口。(六)定位:永恒的难题与主题综上所述,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的难题是切实存在的:粮食需要越来越多、水土耕地资源越来越少、粮食单产增加率递减、粮食面积与非粮食面积矛盾越来越深、大量的大豆和油料进口已相当于3200万hm2耕地之多、在国际政治斗争中以粮食为武器的战略越来越被频繁运用、今后即或有钱也难以足量进口粮食。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是深层次的和长期性的,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由此可见,我国遇到的粮食问题与难题多种多样,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永恒的主题和难题。(七)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对策措施化解难题首先要将它作为国家性的主题,必须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强调耕地红线(18亿亩)和进口红线(粮食自给率95%~90%),从战略上做好应对准备。要把粮食放在国民经济的战略地位,大幅度、持久地增加农业与粮食的投入,惩治腐败保护耕地与粮地,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当扩大粮农经营规模,推广、优质、高效与生态安全技术,提高粮食主产区尤其是中部地区三大平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和经济利益。正如温家宝总理2005年对刘巺浩教授《对黄淮海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思考》一文的批示中指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千万不可因为这两年粮食增产而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赞成把粮食安全作为战略问题,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第二节养殖业养殖业即动物生产业,是通过动物养殖以生产动物产品的行业。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左膀右臂之一,其实质是转化植物产品为动物产品,包括畜牧业和水产业。水产业除养殖外,还包括对自然水面的捕捞业。一、养殖业生产的重要性16种植业、畜牧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中的两大支柱。在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与种植业和林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构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都为人们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一)提供高品质食物与非食品原料养殖业的最重要作用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植物化学能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为人类提供高品质的食物(如肉、蛋、奶)。动物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均高于植物,且易为人类所吸收利用。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常以其膳食结构中有无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动物蛋白质作为主要指标之一。当前在世界食物总供应量中,动物性产品约占能量供应的16%,占蛋白供应的35%;发达国家比这个比例高,发展中国家比这个比例低。人类最初养殖驯化动物的目的,是为均衡获取肉、乳、蛋等动物性食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对人类的产品贡献已远远超出提供食物这一基本生活资料的范畴。除食品外,畜牧业还可提供各种轻工业原料,如动物毛、绒、羽、皮革等,动物的一些副产品还可作医药业的原料。(二)农牧结合与互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有着密切、互动的关系:1.种植业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为其提供饲料、资金植物生产的草(干草,包括秸杆、牧草)、料(青饲料、多汁饲料等)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除草、料外,粮食也直接用作饲料。当然,在植物产品转化为动物产品、植物蛋白质转化为动物蛋白质过程中,必须付出能量与物\n质损失的代价。2.养殖业可提高农产品的利用效率,增加种植业产品的附加值。从物质和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植物产品中,人类能直接利用的大约为25%~40%,畜禽尤其是反刍类动物能消化利用占30%~80%的纤维素,畜牧生产正是将种植业生产中的副产品(60%~75%)进行了二次或多次转化,形成了宝贵的畜产品,其转化效率2%~18%。平均以10%计,可将人类食用植物产品的效率提高到32.5%以上,并且提高了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品质。反刍动物还能将非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质。对草原的利用:地球陆地草原占1/5,全世界约458亿亩,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资源。畜牧业能将其转化为肉、乳、毛、皮、绒等畜产品,扩大人类利用植物产品的领域。肉、乳比植物产品含蛋白质多,品质更佳,更符合人类的需要。皮、毛、绒: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家禽的各内脏、腺体是制造生化药物的重要原料,具有高的经济价值。3.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动力,并可改善环境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据江苏省研究,采用农牧结合模式,可减少1/3的化肥用量,土壤有机质年均提高3%以上。江西省通过农牧结合方式使水田理化性状明显改善,有机质提高了1715%。因此,农牧结合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间物质循环利用,提高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系统废物产生,从而改善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役畜。随机械化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会逐渐减弱。养殖业的发展,使种养结合、农牧互补、改善生态,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三)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一般讲,种植业的大宗产品附加值低,经过畜禽鱼转化后,提高了附加值,增进了农民的收入;反过来,增加的附加值又为扩大种植业再生产提供了资金。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养殖业可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养殖业产业链的伸展,必然带动畜禽鱼的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轻纺业、皮革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二、畜牧业生产的特点畜牧业是动物性生产,是饲养家畜以满足人类对畜产品的需要。所谓家畜,指的是经人类长期驯化的哺乳动物和禽类。目前包括牛、马、驴、骆驼、羊、猪、兔等,后者包括鸡、鸭、鹅、火鸡等。畜牧业生产包括农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当今世界上畜产品生产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其特点是利用农田种植饲料作物与牧草或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饲养畜禽,实行农牧结合。在一些地区或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牧区畜牧业占很大比重。(一)动物性生产的特点与种植业不同,动物性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动物是能动的生物,它只是间接利用土地而不直接扎根于土地上;对气候的依赖性较小,季节性、地域性限制相对较小,在空间与时间上回旋余地较大;人类对畜禽生产的控制能力更强,生产的集约性、专业性、商品性相对较强,经济效益也较高;与植物营养的自养型不同,动物营养是他养型的,自身不能制造食物,靠人工或天然的饲料饲草生活。(二)畜禽饲养的基础知识在畜禽业生产中,饲养是贯彻生产全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饲养的基础知识。1.畜禽消化系统特点按照消化系统特点,可将畜禽分为草食型和精料型。草食型动物包括两种消化系统。一种是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具有多胃,能逆呕胃中的粗饲料进行回嚼,粗纤维可被消化50%~90%。另一种是单胃草食家畜,如马、兔,盲肠与结肠发达,也能消化粗纤维;家禽中的鹅也是草食动物。草食型动物的特点是可以消化草类、秸秆等多纤维的粗饲料,但仍需要一定量的精饲料,尤其是精养的肉牛、奶牛、使役期的役牛、役马等。\n18精料型或杂食型动物,胃的构造比较简单,适应于精料而不适应粗饲料,如猪、狗、猫等。禽类无牙,靠肌胃将饲料磨碎再被肠道消化,如鸡、鸭、鹅等。猪的粗纤维消化率为3%~25%,鸡为20%~30%。2.饲料及其营养特性与人类一样,动物体内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糖类等,水分约占体重的54%~70%、粗蛋白15%~21%、粗脂肪16%~17%、灰分3%,糖类极少,低于1%。为了满足动物营养的需要,应针对不同的畜禽给以各种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常用能量来表示,称为饲料能量值,即饲料燃烧时的能量大小以表示饲料的营养价值。其中猪饲料常用消化能(总能-粪能),鸡饲料常用代谢能(总能-尿能-甲烷能)表示。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如下:·能量饲料属精饲料,如谷实类(玉米、高粱、麦类)、薯类、糠麸类,以提供能量为主。主要成分是可溶性淀粉和糖类,其特点是含水量低、消化率高、粗纤维少(3%~14%)、但赖氨酸等含量低。·蛋白质饲料属精饲料,包括豆类、饼粕类、糟渣类等。粗蛋白含量高于20%、粗纤维少于18%。蛋白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一般不应少于饲料总量的14%。·青绿饲料是含水量高(>45%)的野生或栽培的新鲜饲料,能量低、粗纤维少、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含维生素多。如牧草、树叶、杂草以及栽培的鲜绿作物(青饲玉米等)。以青绿饲料为原料经过乳酸发酵或青贮制剂调制保存的称为青贮饲料。·粗饲料是含水量<45%、粗纤维含量>18%一类饲料,其最大特点是粗纤维多、能量和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低。如,干草、秸秆、秕谷等,其中以优质干草营养价值较好。此外,还有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等。·配合饲料是按照不同畜群的营养需要,将各种饲料进行合理组合与加工调制而成。其优点是营养完全、饲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可充分利用各种饲料资源,使用方便。为此,要做好饲料的配方设计,不同畜群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要有相应的饲料配方。3.饲养期限畜禽的饲养利用期限决定于畜禽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利用目的与经济效益。以繁殖为目的的一般饲养年限较长,如牛与猪的寿命分别可达20~25与5~20年,但饲养年限公牛为5~6年,母牛为12~15年(3年2胎、每胎1头),公猪为3~4年,母猪为4~6年(1年2胎,每胎6~18头)。羊2年3胎,每胎2~3只。以育肥为目的的饲养年限较短,屠宰期决定于畜禽的旺盛生长期,肉牛的最适屠宰期为1~2年,一般18~24个月屠宰;猪在4~7个月生长最快,每100kg增重的饲料消耗量随体重增加而增加,以90~100kg屠宰为宜;鸡的初配年龄为22~30月龄,母鸡产蛋随年龄而下降,第二年比第一年下降15%~25%,第三年又下降25%~30%。(三)一性生产决定二性生产1.畜牧业产品常用的衡量指标19畜牧业产品数量与效率的表达与种植业不同,常用的指标如下:活重:即毛重,屠宰前空腹活体重。胴体重:猪是去掉头、尾、内脏及蹄的重量,牛还要去皮。屠宰率:胴体重/活重×100%。净肉量:胴体骨肉分离后全部肉和油的重量。出肉率:净肉重/活重×100%。料肉比:精料量/活重。存栏数:现存的畜禽数。出栏率:出栏头数/期初头数×100。饲养量:头一年的年末存栏数+当年的出栏数。2.畜禽业的能量、蛋白质转化效率畜牧业和水产业转化植物产品为动物产品,以植物产品为重要原料。在动物饲养业的原料中也\n包括一部分动物性原料,但这些动物性原料也是来源于植物性产品。2003年中国用于饲料的粮食1.63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2%。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散逸定律)告诉我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有部分能量从系统中散逸出去。因此,当第一性生产转换成第二性生产时,保留在系统内的自由能将越来越少,而熵值与无序状态则增加,一般为10比1的关系,常称为10比1定律。例如,养一头100kg活重的育肥猪,可生产65~70kg的胴体重与44~50kg的可食产品,需要投入精料350kg与青饲料300kg;粮食喂猪后,一般能量留在猪体内、粪尿中以及丢失量各占1/3,而氮磷钾养分相应为6%~17%、40%~80%、15%~37%。可见,不是“猪多粪多粮多”的循环,而是猪、粪、粮中的能量和物质越来越少。从表可以看出,不同畜群的能量与蛋白质转化效率不同,奶牛的转换效率最高,鸡也较高,猪的转换率属中等,肉牛效率最低。鱼类是冷血动物,转换效率比哺乳动物高。从表可以看出,在同一亩土地上,植物性产品的能量与蛋白质产出约为动物性产品的10倍以上。表面上看,富人比穷人吃粮食少,但因富人吃肉蛋奶多,实际上消耗粮食往往比穷人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一性生产向二性生产转换过程中,与能流物流的递减方向相反,一般货币流呈增加趋势。例如,运用现代技术,3.5kg饲料粮可生产1kg猪的活重,饲料成本4元,产值8元,增值约1.5倍。3.衡量养殖业水平的常用指标许多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指标可用以衡量养殖业的水平。常用的指标有:①饲料转化率。动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与营养物质。如何降低动物自身代谢的消耗,提高饲料转化成动物产品的效率,是养殖业生产中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和生产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1920年以前,当时的世界先进生产水平是:肉鸡增重1kg需消耗3.95kg饲料,生产1kg猪肉需消耗12kg饲料。随着科技进步,目前世界肉猪生产已达到每kg增重只需耗料2.5~3.0kg的水平,先进养殖场甚至仅为2.1kg。②劳动生产率。提高养殖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并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每个劳动者生产的动物产品量。无论养殖场规模大小,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化养殖业的客观标志之一。如北美一些国家,人工费用高,相对机械设备便宜,其经营的畜牧场规模就较大,而有些欧洲国家因土地资源、环保处理等种种原因,提倡发展中小型牧场,但他们都共同追求高劳动生产率。③经济效益。养殖业生产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是为了谋求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指标是养殖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④生态效益。该指标可用来衡量养殖业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养殖业生产能力不仅取决于动物品种和饲养管理水平,还受到自然界气候、水文、植物生长变动等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保证养殖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四)牧区畜牧业生产特点牧区畜牧业生产与农区畜牧业生产有很大区别,其特点是:1.游牧与定牧世界上的牧区有两类,一类是分布在半干旱草原或荒漠上的游牧农作制,牧民是土著人口,如阿拉伯半岛、北非、欧亚大陆腹地等。它们在广阔的草原上进行生产,以放牧为主,分散、粗放经营,逐水草而居。世界上约有1000万人口从事游牧业,当前,一些牧民正由游牧走向定居。另一类是定牧制,分布在半干旱的北美西部、澳大利亚和较湿润的南美、新西兰等地,这是殖民的结果,定居的牧民(或企业主)多数是外来的白人而非土著居民,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牧场。2.畜群以草食动物为主在高草原以牛、马居多,在低草原上则以羊为主,荒漠草原则为羊、骆驼等。3.草场状况决定了承载量畜群的食物就是天然草场的禾草,因而生产决定于草场的数量与质量。一定的草场状况决定了它可能承载牲畜的数量,称为载畜量,常将各种牲畜按一定指标折合为标准畜(羊或牛)单位。若以羊为标准畜,则羊为1,牛马折5,骆驼折6;若以牛为基准,则牛为1、马与骆驼为1.5、骡驴21为0.7、羊为0.1。4.以草定畜是基本原则如果牲畜数量超过合理的载畜量,则草原发生退化。为了合理利用草场,提倡划区轮牧,将草\n原划分为四季、三季和二季牧场,每季分成几十个轮牧小区,轮回使用。三、中国畜牧业状况(一)中国畜牧业的特点与进展中国畜牧业的特点是以农区畜牧业为主,以猪为主,农牧结合;牧区虽大,但生产力甚低。建国以来,畜牧业进展显著。与种植业一样,1949年以来,中国的畜牧业获得了全面持续的发展,肉蛋奶产量、畜牧业产值都有长足的进步(表4-7)。畜牧业的发展加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亮点。(二)农区畜牧业现状中国的畜牧业以农区为主。全国生产的肉类以自给为主,出口量还不到总量的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2000年,按统计公布数,全国平均人均肉类占有量为50kg(但人均消费量只为22kg),奶为6.7kg,世界(2001年)人均占有肉量为39kg(发达国家80kg、发展中国家28kg),奶90kg。2004年肉类、禽蛋与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244.8万t、2723万t和2368.4万t,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5倍、9.6倍和16.3倍。养殖业生产结构日益优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开始向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可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畜禽和水产品。中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1978年分别是8.9kg、2.4kg和1.0kg,2004年分别提高到56kg、21.1kg和18.3kg。中国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奶类人均占有量则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肉类的结构看,这些年来,经过结构调整,猪肉比重已下降至2/3左右,相应地禽肉和牛羊肉比重增加。1.农区的畜群结构以耗粮型的猪禽为主当前,中国的畜群结构中(表4-8),耗粮型的猪禽数量较多,猪仍占众畜之首,其次为家禽,草食型牛羊又次之。大牲畜总量中,牛占88%,马、驴、骡共占9%,骆驼很少,在大牲畜中,有42%为役畜。2.以个体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还较低下历史上,中国的畜牧业是一种副业,以农户散养为主,一家种十几亩地,养一头牛或喂一二口猪、几只鸡,饲料以糠麸等副产品、野菜、秸秆等为主,“有什么,喂什么”,出栏率很低。以个体经营生产的模式规模小、生产的规范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下,因此生产效率较低。近些年来,饲养方式与饲料生产都有显著的进步,畜禽业专业户大量产生,许多城市郊区已经进入现代集约型畜牧业,机械化、科学化程度高,饲料也按照营养成分调制配合,“要什么,给什么”,畜牧业逐渐由副业向农业的一个主业转变,生产效率有了成倍的提高,猪的出栏率已达128%、牛36%、羊77%(表4-8)。但与现代化水平比尚有较大差距。当前,中国畜禽业的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糠麸、稻谷、薯类,蛋白饲料主要是饼粕,粗饲料主要是野草、秸秆,人工栽培的青绿饲料较少。饲料种类中,蛋白饲料不足仍是主要问题,青绿饲料也有待发展。(三)牧区畜牧业现状中国草原广阔,约有4亿hm2,主要分布在大西北,其中又以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为主,畜群主要是羊,其次是牛。由于我国草原天分不足,多数是短草原和荒漠草原,产草量低,故它的产肉量还不到全国总量的5%。1949年以来,草原超载现象严重,据统计,蒙、青、新三省(区)1952年大小牲畜3666万头,2002年增至11253万头,为1952年的3倍,随着牲畜量的增加,超载量达40%,草地产草量比五十年代初下降40%。尽管如此,大西北草原是我国的主要生态屏障,它对减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起了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四、饲料工业发展概况饲料工业作为发展养殖业的支持产业,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的饲料工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但发展迅速。1980年中国生产的配合饲料仅110万t,1990年发展到3100万t,2004年配合饲料产量达到7031万t,是1980年的63.9倍。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也实现突破性发展,2004年分别达到2224万t和406万t。2004年中\n国生产工业饲料共计9660万t,占世界饲料总量的15%;1991年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饲料工业大国。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包含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组成的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以及由饲料教育、推广、培训、标准、监督、检测等配套的服务体系。饲料工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五、水产业水产业是利用水体生产水产品的行业,包括淡水水体与海水水体中的养殖与捕捞。(一)水产业生产的特点1.以水生动物为主包括鱼类、甲壳类(虾、蟹等)、贝类(蚌、螺等)等。也包括一些水生植物,如藻类。水生动物的食物主要有植物(水草、丝状藻类)、鱼类、浮游植物(藻类)、浮游动物等。根据食性的不同,鱼类可分成草食性(如草鱼)、肉食性(如鲶鱼)和杂食性。232.以利用自然水体为主自然水体包括淡水与海水。淡水水体主要是池塘、水库、湖泊、河流等。海水包括滩涂、浅海、深海等。历史上以在自然水面上捕捞为主,现代则逐步增加了养殖的比重,尤其在内陆水域养殖超过了捕捞。3.影响产量的生活要素主要是食物与氧气与畜禽一样,食物的丰缺决定了鱼类的生长发育,水体中主要食物来源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水生植物,还有人工投入的鱼饲料。一般讲,鱼类进食的水温以20~30℃为宜,>32℃和<8℃时鱼类进食减少。与畜禽不同,对鱼类生活的另一限制因素是缺氧,空气中的氧气占18%,但在水中的氧气只有百万分之六,故在缺氧情况下要向水中注入氧气。(二)中国水产业状况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养殖产品总量目前已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渔业是中国农林牧副渔各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仅改革开放后的20年间,产值就增长了8.2倍。中国渔业资源开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淡水和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渔业产品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5%,而同期世界渔业增长率仅为3.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水产养殖上内陆与海洋并重。2004年水产品总产量4902万t,其中,养殖部分占65%,捕捞部分占35%。海水水产品产量为2768万t,其中捕捞与养殖约各占一半;内陆生产产品2133万t,以养殖为主(占89%),捕捞只占1/10。目前,养殖面积已达728万hm2,其中内陆养殖面积为566万hm2,每hm2单产3.34t,海水养殖面积162万hm2,单产8.14t,今后养殖比重还将增加。2004年,渔业总产值36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从事渔业劳动力1302万人,渔民的人均收入546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出86%;出口水产品242万t,达69.7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中国的水产业主要分布于沿海,辽宁、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0省市的渔业产值占全国的3/4;华中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4省内陆水域较宽,产值占全国的15%;西北8省加起来的产值也不到全国的1%。24当前水产业存在的问题是,沿海渔业资源衰退、利用过度、营养级下降;在内陆地区,池塘以外的大水面(水库、湖泊、江河)水产单产尚低(1t/hm2)。第三节林业林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一种植物生产,它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需要素、增产的机理、生产发展的条件等基本上和种植业是相似的,但它也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一、林业与森林的概念林业是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森林功能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原始天然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以及人工营造的人工林。森林是地球表面以树木为主体组成的生物群落。生长在森林里的树木称为林木。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因此,生长在空旷地上的单株树木不能称为林木,更不能叫做森林,只能称其为孤立木。\n在我国,1994年以后规定森林的标准是:郁闭度达到0.2以上(含0.2),天然林面积达到0.1hm2,人工林及经济林面积达到0.067hm2(即1亩)。郁闭度是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FAO规定,0.20(不含0.20)以下为疏林,0.20(含0.20)以上为密林,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为密郁闭。森林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各种乔木、灌木、草本、藤本、附生、寄生植物以及苔藓、地衣类植物,而且还有依靠森林植物为生的各种昆虫、鸟类、兽类动物,也有依靠森林中动植物残体为生的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生活在森林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既是相对独立的区系系统,彼此之间又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并与光、热、水、气、土以及死有机物等森林生态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构成不可分割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对森林的科学的认识应当是把它看作是以乔木树种(建群种)为主体的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森林植物之间、森林植物与森林动物及森林微生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而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外界环境之间则持续不断地发生一系列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转换过程,森林在这个过程中对地球产生巨大的生态功能。因水、热等环境条件的分异,地球上不同生物气候带形成了不同的森林群落与森林生态系统。我国从北到南分布有寒温带针叶落叶林、温带落叶阔叶常绿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与热带雨林等。二、林业的功能林业具有多种功能,最重要的是生产木材等各种林产品,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景观功能。(一)生产木材是林业的首要功能25自古以来,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要求,衣食主要由种植业提供,住行则以木材为重要原料(建材、燃料、车船)。近代文明所需要纸张、家具等也以木材为原料。无论古今,林业的这个功能是不能改变的,不能因为其他的林业功能而忽视这一基本功能。(二)生产各种非木质林产品除木材外,林业还提供多种丰富的林产品,包括食物、药物和化工原料等。如干鲜果品、食用菌类、中药材、木本粮油等,还有一些特产品,如橡胶、生漆、桐油、麻类、可可、咖啡、热带香料等。(三)景观功能森林景观千姿百态、立体多样,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森林群落内生境多样,食物链复杂,食料丰富,有利于各种野生植物与动物的繁衍栖息,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也为休闲旅游提供了条件。(四)湿地丘陵山地的保持水土功能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功能。在湿润的丘陵山区,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十分显著。高大的乔木与林下的草类或枯枝落叶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雨水冲刷、保护林下土地免受侵蚀。FAO得出,在10°~20°坡地上,裸露休耕地径流量占降雨量的百分数是30%~15%,农作物与草地是5%~10%,而阔叶林地只有2%~3%。在美国俄亥俄州的8°坡地上,森林减轻水蚀的作用是玉米地的1万倍。因此,森林是湿润丘陵山区的保护神。此外,森林在上游山区保持了水土,减少了对下游河道湖泊的泥土淤积,这样就减轻了平原地区洪涝等灾害。另一方面,乔木喜水,难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长,因而也不能保护这类地区的土壤环境。(五)对林内与林边小气候的微调功能由于林冠挡住了阳光,可少量调节林内的温度,在冬季、早春、晚秋以及夏季夜晚时间,可提高林内或林带下温度约1℃,夏季白天则降温1℃~2℃;林内近地面层相对湿度高于旷野3%~10%;在防护林带下风向4~15倍树高的距离,风速可减低10%~40%,因而有利于固定林内与林边的沙性土壤;树冠和树下的枯枝落叶层对自然降水有一定的短期的截留作用(即所谓的涵养水源)。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作用只是局部的、微调的,不能夸大。而且,这些小气候的微调对林边农作物的影响有正有负,如夏季降温对喜凉作物(如小麦)有利,但对喜温作物(玉米、棉花)不利。多数情况下,靠近防护林几行的农作物是减产的。当前宣传上,对森林的生态效应有一些夸\n大的倾向,例如,“三北防护林可以挡住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森林可以大幅度增加降雨”、“无水的荒漠或沙漠可以植树造林”、“草原地区应实行退耕还林”等。不同的森林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而且不同的开发使用者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价值。突出林业的社会效益,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强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开发利用,是现代林业与传统林业的主要区别。三、树木的特性(一)植株高大根深叶茂26从植物学特性看,与一年生大田作物和草类等草本植物相比,乔木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体形高大粗壮、根深叶茂。一般讲,乔木的高度是禾本科作物的10~50倍、根深是十几倍,一棵乔木体重是一棵玉米的百倍,一公顷土地面积上树林的叶面积系数是禾本科作物的两三倍,有些乔木的寿命是一年生作物的几百倍以至千倍以上。(二)消耗水分、养分多乔木的植物学特性决定了它是一个“能吃能喝能干的大肚汉”,尤其是大量消耗水分。·蒸腾系数大。耐旱禾草、谷子的蒸腾系数为250~300,小麦、玉米为400,乔木林一般为500~1000。·生长期耗水多。苏培玺在中国科学院禹城实验站得出,生长期耗水量小麦为342mm,玉米339mm,作为乔木的梨树林为960mm。Larcher(森林生态学)得出的年蒸腾量是:热带雨林1570~3000mm,欧美混交林500~860mm,俄罗斯森林草原则为200~400mm。·林多则水少。早在18世纪中叶,人们曾认为,失去森林会使泉水和河流枯干,后来,这个说法被大量科学研究所否定。世界上成百个实验观测(Hibbert综合39个实验、Boschandewlett94个、Andreassion137个)得出,林多则水少、林少则水多,在荒地上造林会减少年径流量,采伐森林就会增加年径流量。(三)树木种类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树木种类繁多,中国有乔木5000多种,其中,用材、油脂、纤维、香精、树脂、树胶、果品、观赏和药材等乔木就有1000多种。有耐旱、耐水、耐寒、耐热、耐酸、耐碱、耐风等各种类型。它比大田作物种类多,抗逆能力强,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气候与土地环境。大田作物难以利用的山地、坡地、沙地、多卵石地、河滩地等,只要有水和一定的土层,都可以被不同的树木所利用,湿润的丘陵山区最适于发挥树木之所长。四、森林种类根据中国各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五大林种。(一)防护林为了达到某种防护目的而划定的森林叫做“防护林”。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防护林一般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六种。(二)用材林以生产用材(包括木材和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叫“用材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因为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森林,人类在受到森林保护的同时,很长时间内对森林生产物质产品的作用最为重视。目前用材林仍然是我国第一大林种。(三)经济林27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饲料、工业原料和药物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木叫“经济林”。全国现有各类经济林树种1000多种,是中国森林的第二大林种,也是中国粮食和油料的第二来源。其中,板栗等木本粮食树因寿命长、“旱涝保收”、产量稳定,深受群众喜爱,被誉为“铁杆庄稼”。(四)薪炭林薪炭林是以生产薪炭材为目的而经营的森林。薪柴不足已成为破坏森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努力增加薪炭林的生产与供应,是国家保证群众生活需要和保护森林资源双重需求的重要政策措\n施。(五)特殊用途林即具有特殊用途的森林。按照《森林法》规定,我国的特殊用途林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森林等七种。一切特殊用途林都严禁进行经营目的以外的经营利用活动。五、中国的森林资源与分布森林资源包括直接的实物资源和间接资源两部分。直接资源指:①林地资源;②林木资源;③林中其他生物资源;④林中的非生物资源。间接资源主要是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生物种质资源和林地林木资源是最主要的森林资源。(一)种质资源中国疆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土壤条件多样,兼因植物发生历史的一些因素,中国森林树种资源丰富,珍贵经济林木繁多,是世界著名园林树木的宝库之一,素以“世界园林之母”著称于世。2004年完成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l142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余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将近1000种。针叶树种中的松科、杉科植物是构成北半球森林的主要树种,全球约30属,中国就占有20属近200种,其中水杉属、银杉属、金钱松属、水松属、台湾松属、杉木属、油杉属、福建柏属等属为中国所特有。阔叶树种更丰富,达260属之多,特有属不胜枚举,如珙桐属、杜仲属、腊梅属、香果树属、青檀属、棣棠属、猬实属、七子花属、喜树属等。丰富的物种资源,不但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木材和林产品,而且为实现绿化祖国的伟大目标和定向培育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各种目的的新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种质基础。(二)林种结构由表4-10可见,中国的林种结构是以用材林为主体,其次是防护林、经济林等,这样的结构是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近年,林业部门认为用材林为主的林业应转向以生态为主的林业,但问题是,如果农林牧渔各业都转向以生态为主,那么谁来承担生产的责任?谁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近年来,由于中国进口木材量越来越多,已引起世界绿色环保组织的非议。在我国森林面积中,天然林面积占70%,人工林占30%,在天然林中经过人工砍伐的次生中幼林比重占天然林的2/3,真正的原始森林已经很少。人工林保存面积3425万hm2,是世界上最多的,平均蓄积量31m3,森林生长率平均为4.4%。从森林成熟度看,全国成熟林少,中幼林比重大(73%),故蓄积量少,有些国营林场面临着无林可伐的挑战。(三)林地及林木资源至2000年,世界森林覆盖大约387000万hm2,占地球土地面积的30%。热带和亚热带林占世界森林面积的56%,温带林和北方森林占44%。人工林只占全部森林面积的5%,其余的为天然林。据200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全国林业用地2.85亿hm2,比全国耕地面积多一倍以上,其中,有林地1.75亿hm2,森林覆盖率达18.2%(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25%,居世界第130位),活立木总蓄积136.18亿m3,森林蓄积量124.56亿m3。但这个数字是将“森林”的标准从郁闭度0.3降为0.2得出的。若仍以0.3计,20世纪末的森林覆盖率约为14%(表4-11),低于世界平均的22%,但若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9.2%这个百分比相比较,森林在中国的人地比中还算是较高的。若以人均森林面积计,中国只0.1hm2多,而世界平均达0.65hm2。中国人均木材蓄积量约为9m3,只为世界平均(71m3)的1/8。可见,以人口计,中国的森林、耕地都是较少的。﹡森林标准底线从郁闭度0.3下降到0.2。(马福,2001)(四)中国森林的分布\n中国的森林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丘陵山区,集中于三大片:①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片,年降水量600~700mm;②江南丘陵片,年降水量1000~2000mm;③西南高原山区片,年降水量800~1200mm。干旱的大西北森林只零星分布。六、消费量与生产量根据林业部门统计,2004年,全国原木消费量为1.5亿m3,其中,1/3为计划内木材生产(5197万m3),1/3为进口木材(139亿美元),其余1/3为计划外不明来源。林业第一性生产产值为388729亿元,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1/10。以林地为耕地的两倍计,每单位土地面积林业产值约为农业产值的1/20。七、我国林业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林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在全国、全民中号召并长期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林业建设成绩斐然,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8.6%上升到2005年的18.2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快了林业建设步伐。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开展,形成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局面;“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使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1991年以来,先后有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安徽、山东、吉林、江苏、海南共12个省(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不断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各类商品林基地的建设、林产工业、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促进了山区综合开发向纵深推进;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和利用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组织、法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累计提供木材五十多亿m3,而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2%,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末,全国森林面积达1.95亿hm2,森林覆盖率达20.36%,活立木蓄积达149.13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173万hm2,稳居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78.11亿t,年生态服务价值10.01万亿元。(二)我国林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林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无论是林业资源还是林业生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覆盖率低,且增长缓慢;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仍呈加剧趋势;乱砍滥伐林木(林木消耗量超出限额近4000万m3)、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每年有150万hm2森林逆转为无林地,疏林地或灌木林地);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树种结构、树龄结构)不合理。从整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林龄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八、正确定位,合理布局林业是国民经济与农业生产的重要领域之一,多年来,林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政策失误、林业定位不当、造林布局不合理以及某些违反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做法等30原因,形成了采伐量超过生长量、用养失调、供不应求、大量进口木材与纸浆、靠吃国家财政运转等尴尬局面。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摆正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林业,与种植业、畜牧业一样,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并满足人民需要服务的,这是主业。当前,我国木材产品缺口越来越大,进口越来越多,消耗大量外汇,不利于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此,要处理好用材林、经济林与生态防护林的关系,处理好采伐、营造与抚育的关系。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森林的生态效应,不搞花架子。·摆正农林牧的关系。中国人多地少,山多平原少,林业的重点是多雨的丘陵山区。造林不要侵占平原基本农田,不要侵占半干旱草原。草原地区的退耕应以还草而不是“还林”为主。\n·摆正造林的地理布局。森林需水耗水多,因而造林应根据“林随水走”的原则,造林的地理重点应从缺水的北方转向多雨的南方的丘陵山区,以免劳民伤财,事倍功半。·加强管理与经营。为了改变林业靠国际财政吃饭的尴尬局面,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自身责任,加强管理。要改变林业的粗放经营为经营与多种经营;要理顺国有林业管理体制,改变政企不分、产权模糊、权、责、利不统一的状况;要尊重、保护农民的所有权与自主权,发挥农民造林、育林、营林的积极性。第四节农产品加工业一、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农产品加工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饲料、纺织、缝纫、皮革、木竹、家具、造纸等行业。按中国《农业法》的界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不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后者已属于工业的范畴。但是,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生产发展的产业链,必然是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要向储藏、保鲜、加工、流通等环节延续并升级。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2007年一号文件更是从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三个方面明确给予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将初级农产品上升为多种多样的高级农产品,一种小麦可以加工成几百种食品,因而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产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1公斤猪(活重)的售价是8元,而加工成香肠后可售30~40元。·促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增加税收。3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回过头来,又带动农业生产与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许多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在产地或农村附近的城镇,因而促进了农村经济与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人均193元。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随着国民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然走向兴旺发达,前景广阔。2000年,我国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已为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其中,食品工业产值8367亿元,约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10,已上升到工业部门的首位。2004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加到3.6万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产值达16000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可见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的情景与前途。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是唇齿相依的,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这两个指标能良好地反映出它们间的关系。2000年,我国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是1∶0.85,2004年上升为1∶1(日本2.4∶1,美国2.7∶1,英国3.7∶1);2000年我国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为1∶0.34,2004年上升至1:0.5(发达国家为1∶1.5~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很快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尚低(20%~30%),有的国家可达90%。据有关部门规划,10年后,争取粮、肉、菜、果。过水产品的加工率分别达到70%、15%、5%~10%、13%~20%、60%。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产值约占全国的65%,中部地区占30%,西部地区仅占10%。三、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差在加工规模和水平上。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占80%,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农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1,我国仅为1.1:1。\n二是差在加工专用原料上。我国缺乏加工专用品种,如美国开发出玉米品种3000多个,我国只有100多个品种。国内专用原料的缺乏,导致了大量的原料进口,如我国95%的橙汁需要依赖进口。三是差在加工技术装备上。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模仿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总体上,我国80%左右的农加工技术装备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20世纪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差在加工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上。我国农加工标准体系还不健全,部分标准陈旧,有些重要领域仍无标准。而发达国家不仅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而且生产企业普遍实行GMP、HACCP和ISO9000族认证体系,实现了全程质量控制。32五是差在资源综合利用上。我国粮食储存损失率为9.7%,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粮食产后损失率不到1%。在植物纤维资源利用上,我国每年有7亿吨左右的秸秆、1000万吨的玉米芯、1000万吨的米糠、1000万吨的麦麸和700万吨的蔗渣等基本没有开发利用。六是差在税负上。发达国家多采用消费型增值税,而我国采用生产型消费税,农加工企业税负相对较重;另外,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进销项抵扣不一致,企业的税负比一般加工企业税负还要高。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以学科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突出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围绕大宗和优势农产品,提高精深加工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二是切实加强政策引导。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9月21日,农业部在内蒙召开了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任务,对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农加工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分品种、分行业逐步清理现有农产品加工标准,加快制(修)订农产品加工标准的步伐,加强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大农加工国际标准跟踪力度,加强对重点国家地区农产品标准的动态分析。五是做好人才培训,提升企业素质。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围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和传统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重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升加工企业的素质。六是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市场情况的分析,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网的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项目、政策等全方位的服务,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逐步规范化。33本章小结1.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种植的作物有粮、经、饲、果、菜等类。一个地区或单位的种植制度,涉及结构、布局、复种、间套作、轮连作等内容。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是作物增产的中心环节,是内因(基因型)与外因(植物生活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中国的种植业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耕作精细、土地利用率高,盛行多熟种植;农作物以稻、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为主,南水(稻)北旱(麦、玉米)。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面临的永恒主题与难题。3.养殖业是农业的左膀右臂之一。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将一性生产转化为二性生产,转化效率因畜禽种类而异。中国养殖业的特点是:畜禽饲养以农区为主,农牧结合;牧区范围很大但生产力甚低;水产业是内陆与海洋并重。4.林业的功能主要是生产木材与林产品,同时对保持水土有积极作用。乔木喜水耗水,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当前中国林业生产面临着挑战。\n5.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与上升,前景广阔。第5章农业经营引言“经营”指的是什么?它与“生产”有什么区别?“生产”这个概念比较明确,指的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需要的过程。“经营”这个概念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它往往与“经济”,甚至“生产”相混淆。从学科分化的历史进程看,最早(Go1z,1989)的农学就分为两大部门,一是农业生产学,二是农业经营学。“农业生产”侧重于工具与劳动对象(土地、生物)的生产力方面,“农业经营”则侧重于人与人、人与物的生产关系方面,重点是企业或农户的组织、管理与运作。农业经营涉及内容有:经营体制和组织、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金)的管理和合理运用,流通与市场,集约化、规模化与专业化、企业管理、农业社会化等。在传统农作制阶段。以小农自给封闭式生产为主。产品和商品少,经营活动相对较少。现代农作制是以开放型商品生产与市场运作为主。经营活动丰富多彩,它的重要作用是:①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与经营,使生产与市场、社会、政策法律相联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者的经济效益。②现代型的集约化方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法制化的经营,有利于现代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均衡发展,促使城乡协调与社会和谐。从农业发展规律看,由传统小农经营逐步向现代商品经营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环节比较薄弱,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的步调不相适应,亟须加快步伐迎头赶上。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民,不能只埋头生产,而要放眼市场着力经营。作为农业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逐步完善有关农业经营的诸项政策和法规;一要与时俱进,加快农村、农业改革步伐,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的现代化进程。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扩大了农业的范围。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整个修改主要2基于以下两点考虑:①发展农业经营,建设群代化农业的需要。②促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可见,农业经营的重要性已开始在法律上予以体现。第一节农业经营体制与组织形式农业经营体制是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基础,它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性质、农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农业经营者的自主权、经营的组织形式等。一、世界主要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组织形式历史上,农业经营体制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如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奴隶社会的农奴制、封建社会的地主和庄园制等。当今世界,各种农业经营制度与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小规模到中大规模、由封闭到开放、由分散到聚合、由个体到合作、由单一农业经营到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现将其中几种主要的农业经营体制与组织形式介绍如下。(一)小农制小农制指的是以简陋的生产工具在小规模农田上依靠家庭自己劳动、为自给而进行的封闭式农业经营方式,生产量和商品量均很少,属于传统农作制范畴。土地或私有、或租用,经营规模一般甚小,一般为1~3hm2。当今这种方式广泛存在于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前实行的农户联产承包制也近似这个范畴。改良的方向是:适度扩大规模、部分采用中小型机械、灌溉、发展种田大户与专业户、在自给基础上增加商品比重、逐步走向市场。(二)现代化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土地所有单位,用现代机械工具在较大规模农田上(几十公顷至几百公顷)进行开放式生产,农忙时雇用少数临时工,以机械化的商品生产为主。这种方式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其比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均在80%~90%或以上。其特点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面机械化、效率高、生命力强。在亚洲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省等,存在着规模较小(1~10hm2)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其效率相对较低,但韧性强,效率比传统型小农制高得多。今后,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种田大户和专业户也有逐渐走向这种现代化家庭农场的趋势。(三)合作经营\n农业合作经营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形式,无论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均甚普遍,参加合作的农民已多达10亿人。其做法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一种农民群众所有的非官方经营形式。合作的目的是集小成大,保护参加合作农民的共同利益。合作的方式与内容多种多样,有的是共同劳动按劳分配的合作社,有的是共同投资(土地、资金)生产经营的股份合作社;较多的则是在家庭农场或小户独立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单项的合作,如信贷合作、供销合作、机械合作、牛奶合作、技术合作等。东亚广泛存在的农民协会(日本、中国台湾省)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发展初级的合作形式,如专业协会、技术研究会、养牛合作、水利合作等,今后还将进一步发展与升级。(四)公司+农户经营在小农或家庭经营基础之上,以公司或企业作为龙头,向农民提供物质(如种子、肥料、雏鸡)资金、技术、管理、销售,农民则提供劳力、土地或其他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以达到区域内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这种方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优化组合中的主体是企业(加工、贸易),企业与农民结合的松紧度不同,紧密的可形成农工商综合型实体,松散的只有一纸产品收购合同而已。松散型的好处是农民生产的产品销路有了保证,但农民从企业得到的利益较少。在这种经营方式中,公司或企业的资本可来自当地的农民或非农民,也可来自城市3的非农资本(工业、商业、金融、超市等)。(五)国有或社团经营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少数由国家、地方政府机构、社团等经营的农场或林场。如中国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存在着一些大型国有农场,全国40%的森林由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二、当前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一)做法当前在中国内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做法是:①所有制形式。土地属集体所有制,这里的“集体”泛指地区性合作组织,实际执行者是“村”,村将集体的土地包给农户耕种,农户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②经营方式。农户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法人地位,按照合同规定自主进行生产和经营,自负盈亏。③分配方式。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外,产品全部归于农户。④土地流通方式。土地不准买卖,但在承包期间允许对使用权有偿转让、继承、收益、做股,禁止政府平调。⑤统分结合以分为主双层经营。在自愿基础上,可不断完善双层经营的职能,即由集体(村)提供机耕、灌溉、种苗、植保等项服务,适当扩大规模兴办集体企业。(二)优缺点1.“家庭联产承包制”体制与组织形式的优点。·适应当前中国多数地区生产力的状况,主要是手工劳动、畜力耕作、规模小而分散、分工不发达,每个劳动力几乎是独立地完成整个劳动过程。·克服了“大锅饭”的弊端,经营者责权利统一,大大调动了以小农经营为主的农民积极性。·适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部门或作业项目。2.从长远看,“家庭联产承包制”存在着缺点与问题。·不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如大中型机具、水利化、信息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较大规模农村与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疫病防治等,因而妨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展。·生产工具落后、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盈利少,因而农民收入少,难以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难以进人小康或富裕化。·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权利不明,不利于农田保护、土地流动与扩大规模,也为官商勾结非法侵占农民土地埋下了隐患。(三)前景·现有法律和政府部门一再强调,必须稳定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得轻易变动,但可在“双层经营”的框架内予以完善。·随着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小农经济经营的局限性逐渐凸现,尤其在沿海、东部、城郊以及农业较发达地区,这种以小农经营为特征的经营制度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需要对现行制度进\n行完善与改革。·要重视历史教训,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必须在经济发展与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稳步推进。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吸取外国外地的有益经验,探索自己的道路。经营体制的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切忌一刀切。第二节流通与市场一、农产品流通4消费、生产、交换、分配是经济学的四大领域。农产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农产品的交换过程,它是连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不可少的环节与桥梁。(一)农产品流通的意义·农产品流通是保证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加速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农产品流通才能使农产品价值得以实现,使农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促进农业内部分工、专业化与社会化程度;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满足人们生活与工业发展的需要。(二)农产品流通的渠道农产品流通可分为强制性流通与自由流通两种。·强制性流通是指按国家政策或法规规定,采取强制性的计划购销农产品流通渠道。例如,在农产品紧缺情况下,我国曾采取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合同收购政策、议价收购政策、禁止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自由流通政策、当前仍在实行的烟草专卖政策等。这些政策一般通过国有的流通渠道执行,如国有的购销社、经营粮棉油的国有商业专业公司、烟草专卖局等。·自由流通是指农民可以自由购销、交换农产品。其形式有直接流通(生产者将农产品直接转人消费者手中)、间接转手流通、市场流通等。参与间接自由流通的渠道有民营企业、个体商业、合作集体企业以及一些国有商业机构等。二、农产品市场(一)含义“市场”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指的是农产品交换的场所,即具体的贸易集市。广义的“市场”指农产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具体的农产品市场,还包括无形的农产品交换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二)农产品市场的功能市场是一种“无形的手”,它的功能有:1.调节余缺。通过商品集散与市场交换,可以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有卖有买,解决了“卖难”“买难”的供求之间矛盾,也有利于调节农产品生产过剩与不足的矛盾。2.形成价格。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同一种农产品可以通过比较按质论价,有利于反映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价格的形成。3.促进生产。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败、信息交流,促进了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引导生产和结构调整,从而促使生产的发展与升级。市场的作用巨大,它好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动着农产品的自由流通。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它在功能上有其天然的弱点,如盲目性、投机性、唯利是图性、地区局限性、短视性等。为此,政府要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管理与协助,尤其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产品、价格等,要通过经济与法律手段加以干预。(三)市场种类农产品市场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零售市场。这是农产品市场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星罗棋布于全国城乡的各个角落,以零星、少量的小宗农产品交易为其特点。包括各种集市、商店、超市等。2.批发市场。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市场。有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等各级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相比,它可节约交易成本,更能体现市场的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交换功能、调节供求功5能和综合服务功能。3.期货市场。与零售市场、批发市场等现货市场不同,期货市场是无形的、是无现货的市场,它\n是在农产品尚未出产之前,就已按商定的价格预定的一种交易方式,适用于大宗农产品的流通。4.要素市场。指的是进行农业生产要素交易的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金市场,它对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四)中国农产品市场建设到21世纪初,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初步建成,起了调节余缺的重要作用,但基本上尚处于初级现货市场阶段,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狭窄性、自发性与盲目性。今后要以开放、统一、竞争、有序为原则,加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快、完善批发市场建设。·开放、建设农产品要素(土地、劳力、资金)市场。要改革户籍制度,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小城镇建设、城市建设相联系;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市场发育;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发育多种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培育连接农民与市场的营销组织。包括扶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培育市场流动组织,培育市场从事贸易双方联络活动的中介组织。·建设好农产品市场的信息网络体系。信息是调节供求关系的命脉。各级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及时提供发布各种市场价格信息,民间信息网也可起着积极的作用。三、农产品国际贸易与WTO现代农业是开放型的,商品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而且通过贸易还在国际市场流通。国际上有一个世界贸易组织(WTO),监督世界各国贸易,并且保证参加该组织的各国之间能够平等和自由地进行贸易。(一)WTO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这是WTO的基石,要求成员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要对其他成员实施歧视待遇,它是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体现的。也即,给一国优惠,则给各国优惠;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内产品和外国产品一视同仁。2.透明度原则。成员方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以保证贸易竞争的公平性。3.自由贸易原则。WTO倡导贸易自由化,要求成员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但允许发展中国家有较长的过渡期。4.公平竞争原则。要求成员方应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如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价格补贴等。(二)WTO农业协议在WTO基本原则基础上,WTO各国通过艰苦谈判签订了《农业协议》,于1995年起施行,主要内容是;1.削减农产品市场准入壁垒。要求将非关税壁垒进行关税化、减让关税并保证最低市场准入。2.规范农业的国内支持。为消除国内支持措施对公平贸易的扭曲,农业协议规定如下。·“绿箱”措施:即开绿灯的措施。它由政府提供,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检验服务、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援助补贴、救济、粮食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环保补贴、落后地区援助补贴等。·“黄箱”措施:指政府对农产品(种子、肥料、灌溉、营销贷款)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从而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的各种措施。对于这些措施必须予以约束和削减。6·逐渐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动植物检疫。(三)中国农产品贸易与WTO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人WTO,这对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是有利的。对农业来讲,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减少农产品出口障碍,也有利于进口国内消费者所需的农产品;不利的方面是,外来的农产品会冲击国内的农业生产,甚至可能削弱处于劣势的中国农业。面对挑战,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花卉等),对粮棉油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n品实行基本自给,适量进口的方针。·用足“绿箱”政策,用好“黄箱”政策。在大力增加农业投入的前提下,调整农业财政支出的结构,使之逐步与WTO的规则接轨。第三节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以前的农业(原始农作制、传统农作制)其经营往往以粗放、多样和小规模为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转向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型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是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前提,专业化是集约化的结果和规模化的条件,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一、集约化(一)从粗放到集约——历史的必然集约(intensive)的意思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通过较高的投人(劳力、资金、技术)以取得较高的产出与效益。在农业发展初期,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往往以劳动集约为主,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资金(机械、肥料、灌溉、农田基本建设等)与技术集约上升为主导地位。人类学家Marris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生产的集约化程度进一步加强而已”。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级到高级的持续发展的过程。表现为:由低投人到高投人、由自然到人工、由低产到高产、由低效益到高效益、由破坏资源环境到保护建设资源环境。(二)集约化与资源环境当前世界上有一些属于自然生态农业学派的西方学者,他们反对集约而提倡粗放,认为集约化必然破坏资源环境,因而,他们反对高产高效、反对农业现代化、反对导致高产的化肥、灌溉、良种等现代农业要素。对此,我们应作具体分析。·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也是污染源之一。从农业发展的历史看,粗放农作制是破坏环境的重要根源。毁林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态制、广种薄收低投人的传统农作制、大水漫灌制、草原超载过牧制等粗放做法,破坏了森林、草原,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在集约农作下,农业与环境的关系是双向反馈的关系,农业既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集约农作制的本身要求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作为生产的基础,否则,就不可能达到高产高效。一方面,必须科学地保护环境、建设农田、改良品种、合理灌溉、平衡施肥,以草定畜,这样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同时并进;另一方面,如果违反科学原则,超量掠夺资源、超标投入水肥与农药,也会引起资源环境的退化。·肥料不是毒药而是农作物的粮食。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粮食,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由于有机肥数量有限,化肥用量越来越多。无论有机肥还是化肥,它们在土壤中都要以无机形态才能被作物所吸收,因而它们的机理是一样的。化肥不但是农作物的粮食,而且是土壤肥力的源泉。有了化肥,庄稼长好了,可能回田的有机物质7增多了,于是土壤肥力得到了改善。例如,河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土壤肥力测定的结果,从1979~1993年的14年期间,该省化肥(纯)用量从70万吨增加到194万吨的情况下,土壤肥力不是降低而是有了显著的改善(表5-l)。当然,如果不按科学规律使用化肥或有机肥,那么,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或地表水体的污染或富营养化。(三)集约化与效益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增加投入就会引起报酬递减。事实是,在许多情况下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往往呈“S”形曲线,即在投入的前期,报酬是递增的,到了投入的后期报酬才出现递减的现象(图5-1)。现举例说明如下。1.氮肥投入与利用效率。许多人认为,随着肥料使用量的增加,养分的利用效率将递减。中国的化肥试验网得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氮的利用率由40%~60%下降到20%~30%。但这个“利用率”指的只是当年被作物吸收的部分(即“表观利用率”),未包括被土壤吸收而又在以后多年中被作物利用的部分(两者相加称为“累加利用率”)。刘巽浩和陈阜对氮肥的研究得出,自1949年到1987年,随着氮肥的大量增加,全国平均氮的累加利用率保持在60%~70%,并未出现降低的状况(表5-2),从1961~1987年,世界平均氮的累加利用率也基本徘徊在60%上下。社会上将“表观利用率”与“累加利用率”两个概念相混淆是导致误解的原因。\n82.增产与经济效益。一些人认为,随着单位面积投入与产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将降低,其结论是高产不如低产。为此,我们在国内做了大量试验与调查,得出,在低产变中产、高产的过程中,多数案例是经济效益提高,少数案例则下降(表5-3)。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而当投入超过了适当范围以后,经济效益将下降或出现报酬递减现象。二、专业化与多样化提倡专业化还是多样化,这是农业经营中常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一般规律是,劳动集约化导致农业经营的多样化;相反,资本集约化则导致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或原始农作制9阶段,土地利用费用微小、居民稀少、而资本财产价格昂贵,因而造成粗放的单一土地集约方式;当进人传统农作制阶段,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使得土地费用比劳动费用提高的更快,促进了劳动集约度的提高,因而开始了结构多样化的过程;以后再进人到工业化的现代农作制阶段,土地和劳力越来越贵,机械资金越来越便宜,因而转变到以专业化为主的资本集约阶段。(图5-2)从图5-2可见,随着经济增长与农作制的升级,总的趋势是,农业经营由单一的粗放型生产变为多样化生产,又再转变为专业化生产。但因农户(农场)规模不同而有所区别,人少地多的大单位逐渐由多样化转为专业化,而人多地少的小单位则由单一生产向多样化发展。专业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进步,而多样化则有利于集约利用劳力与资源。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以实行专业化为主。近些年来,美国的农牧混合农场大都已转为专业化经营,目前专门经营一种农产品的专业化农场提供了97%的商品农产品。我国台湾省在经济发展初期鼓励“杂异化”,1960年杂异化系数为4.01,1978年上升到8.23,到经济发展后期,农业实行现代化,工业吸收的农村季节劳动力转为全年性劳动力,于是推行专业化。我国大陆人多地少,规模小而分散,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适于多样化经营。但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在畜牧业、果树蔬菜业等领域专业化生产正在发展中。据统计;2003年饲养2000只鸡以上的专业户产出的肉鸡已占全国的52%。三、适度规模化(一)规模产生效益近100多年以来,世界各地都在扩大农户(农场)的经营规模,因为农业经营的规模与经济收入是密切相关的。原因是:①农户规模小则产出少收益少。2003年笔者在河南省浚县调查中看到,这里是平原两熟高产农区,平均年亩产近吨粮,这在世界上也是拔尖的,但是,由于农户规模小(每户4口人、2个劳动力、0.5hm2耕地)人均种粮的收人只有1500元。如果户均拥有两个劳动力可能负担4hm2耕地,那么,人均种粮的收人可达万元。②规模经营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市场化,因而增加了单位土地的产出与收入。(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传统农作制向现代农作制的转变,农户数量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农户规模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例,194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农业劳动力为1098万个;2000年农业人口与劳动力只占2%,农业劳动力为97万个;20世纪30年代有农场680万个,户均土地为62hm2;到90年代有农场230万个,户均土地为187hm2。我国台湾省1964年有农业劳动力189万,1994年降至98万,户均耕地增至1.1hm2。不同条件下农业规模化的进程和效益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在人少地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农业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而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规模的发展趋势是由大到小然后再扩大的过程。据B.Andreae研究(图5-3),在人多地少国家或地区,农业经营规模小,从农业国上升到农业10—工业国时,因人口增多而缩小了规模,设法用提高产量的资本来代替土地;进一步上升到工业国阶段时,劳动力价格上升而机器、肥料的价格下降,因而农业规模开始向上攀升,但与人少地多国家相比,它的规模仍是相对较小的。这个模式图与中国的历史和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比较符合的,汉唐年代人均有1hm2的耕地,到2000年只有0.11hm2,今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规模应有适当扩大的趋势。(三)中国的选择当前,我国农户规模太小,2004年公布的乡村人口为9425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乡村\n劳动力为49696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2/3;户均耕地为0.52hm2,每劳力平均耕地0.26hm2。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高达66%,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而农户规模在世界上是最小的一个,每劳力平均耕地只有0.24hm2。这就决定了甚低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人少地多发达国家的1/50,相当于人多地少国家或地区的1/5。(表5-4)在我国这么小的农户规模下,很难实行农业现代化,也难以达到农村社会小康化。因此,适当扩大经营规模是必然的选择,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扩大规模经营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与困难,必须因地制宜积极而又审慎进行。·首先从认识上要积极立足于改革开放,不能借口“稳”而不动。·要遵循“适度”、“渐进”和“有条件”的原则。主要条件是: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三产业兴起、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多数已转移到城镇第二、三产业,这是规模化的前提。②农业现11代化机械化已有一定水平,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多地少状况发生逆转。③有政策法律的支持与保证。·因地制宜分步走的原则。·多样化原则。规模经营可包括土地流转的形式,如转让使用权、土地做股、租地等形式,也可包括土地并不流转而实行社会化服务的规模经营的形式。2005~2006年笔者在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地看到,大户种田、畜牧或蔬菜专业户、技术协会、股份合作、集中养牛分户管理等做法已在各地试行与发展中,但种粮大户极少。第四节企业化与社会化在传统小规模的农户生产情况下,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性生产。农户自己完成生产的全过程,自己种田供自己吃穿用,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如粪肥)也在自己家庭和农田范围内自我循环。小农户内田少、人少、事少、关系少,因而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少量、初级,与社会关系较少,因而也很少进行经济核算。现代农业则不同,集约度高、规模大、专业性强、与社会和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必须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内外结合实行农工商一体化和社会化。一、企业化管理农业企业,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如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乡镇企业和国有农场等。企业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合理地组织人与物的要素,有计划的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生产(业务)、技术、设备、物质、劳动、成本、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企业成本核算。成本,就是生产费用,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费用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所进行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其重要部分是产品成本核算。从产品的产值减去成本就是利润,产值越高,成本越低,收益就越高。·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进行业务活动时,通过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与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它是企业调度资金、积累资本、取得利润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筹集资金,通过销售进款以支付工资和商品、物资的价款进行再生产并对利润进行分配。在财务管理中,财务监督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会计管理。会计指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其主要内容是凭证填制和审核、账户设置、记账、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填制等。·产销策略。有了产品不等于有了效益,还要有一套适当的营销策略与营销渠道,以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在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需定产、以需定销;按“物以稀为贵”原则和供求法则确定商机;合理选择销售时机与对象,根据市场判断待价而沽,或者通过储藏加工再行出售;在诚信前提下灵活选择错售方式、商战战术和营销手段等。·经济效益评价。将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的结果就是经济效益。在农业上经济效益常以下列指标表示。土地生产率=产品数量/土地数量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力数量或劳动时间成本产值率=总产值/成本总额\n资金产值率=(总产值/资金占用值)×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总数/成本总额)×100%净收益=总收入-总成本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与加工业、商业相联系而形成统一经营,这是农业社会化的表现之一。在中国,人们将12这种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称之为“产业化”。所谓“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它的好处是: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农产品的升级,通过储藏、加工、销售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有高级与初级之分,大体有三种类型。1.龙头企业与农民融为一个实体。统一经营与管理,成为一个法人,按参与的程度进行利益分配。企业的龙头有农业或非农资本开办的公司、股份制公司、合作社、以商业企业为核心的合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等。在这里,农民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员,农户不再是独立的经营单位。这种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有利于企业与农民共同获益。同时,它还是家庭承包制走向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笔者在东南沿海看到,有的一体化联合企业的龙头是加工厂,农民的土地折价人股(或租给加工厂),按股分红,农民本身转为企业的职工并领取工资。2.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企业(公司或其他企业)与农户仍分别是独立的法人,但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例如,一个养鸡联合企业,企业负责加工、销售、向农户供应雏鸡、饲料、技术、防疫、质量监督,农户则出土地与劳力,企业按合同给农户提供资金与利益。3.企业与农户松散结合。企业与农户均独立经营,企业以合同形式预先订购农民的产品,即所谓“订单农业”。好处是农民的产品销售有了保障,但农民得利较少。在中国,各种“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正在发展中,参与的农户尚不普遍,东部沿海地区较多。在以上三种形式中,第一、二种数量较少,他们大多涉及附加值较高的或出口的部门或项目,如花卉、脱水蔬菜、特种作物、水产、养鸡等。当前,第三种形式占所谓的“产业化经营”的多数。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缩小城乡差别、以工哺农、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环节。(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为农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提供必要和有利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以保证农业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是和社会化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是:①作为农户与市场的桥梁,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发展。③作为国家或社团服务支援农业、农村、农民的纽带。(二)服务的内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生产服务、经营服务、技术与人才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从生产过程看大致有:·产前,指市场预测、信息传递、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人才培训与流动、资金筹集与合理运用、物资供应、机具维修、种子供应、技术推广等。·产中,指劳动服务、机畜代耕、水利灌溉、植物保护;生产运输、技术管理等。·产后,指产品收购、运销、加工、储藏、市场调查、经济分析等。除了生产过程服务以外,还有金融贷款服务、信用合作、农业保险、扶贫、救济、结构调整咨询、劳动力转移培训、生产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结构和职能谁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它们的职能是什么?大致有三类:1.政府性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是弱质性产业,为农业提供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13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多数情况下,政府性的农业服务是无偿的非赢利性、公益性的服务。主要\n服务内容是:资金服务(无偿提供资金、免税或低税、低息贷款);智力服务(教育、培训、技术研究与推广);社会公平性服务(扶贫、救济、扶持老弱妇幼病残。医疗卫生);建设性服务(农业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农产品市场、价格、运销)。当前,中国的政府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亟待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现有的主要渠道是:①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对农业进行服务,如免除农业税、种粮补贴、农机补贴、农产品和市场资料的价格调整、扶贫、救济、贷款、农业开发等。②通过政府性的农业生产与技术服务组织(如县乡技术推广站)推广技术与培训农民。这是原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曾在技术推广中起积极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大为削弱,一些地区已呈“网破线断人散”名存实亡的局面,亟待整顿加强。③一些有关农业的政府性下属部门(如种子、粮油、蔬菜、果品、棉麻、烟草、农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名义上也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但实际上已以赢利为主要目的。2.群众性非赢利性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农民群众自己组织的以服务为目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国际上甚为普遍。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互助合作,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信贷、供销合作居多。日本、中国台湾的农民协会在金融、信贷、保险、技术服务方面作用显著。我国大陆这种体系尚不够发育,目前一些地区正在积极兴起中,如专业生产协会、技术协会、奶牛协会、养鸡协会等。3.赢利性民营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这是非政府性的民营社会农业服务体系,以赢利为目的,参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种项目,如种子、农机、植保、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等项服务。这在国外甚为普遍,一般由各类公司承担。在国内,近年来农村个体性的民营有偿服务正在蓬勃兴起中。第五节非农化经营一、非农化经营的意义非农化经营,指的是在农业地区(农村及附近的城镇)经营非农业的其他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随着经济与农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少。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50.5%下降到2005年的14%,今后还将继续减少。这是社会经济与农业进步的表现。这个比重“下降”,并不是意味着农业的退步,而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业的进步。在农村中,与农业有关或无关的非农第二、三产业的兴起正是这种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同时,必须重视非农化经营,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国家,非农化经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延长农作制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农业再生产与使农业的升级升值。·开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地区财政收人,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二、非农化经营的领域非农化经营的领域是第二、第三产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业。这是非农化经营的主要渠道,涉及食品、饲料、纺织、皮革等多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前景良好。·农产品商业。随着农产品种类、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农产品将从区内走向区外、省外以致国外,农产品贸易将成为非农化经营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商业运作(如直销)可减少中间环节的运转成本,显著提高农民的收益。·涉农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信息业等,前途广阔。·非农的第二、三产业。根据各地经济、区位、交通、劳力等特点,开辟与农业并无直接关联的第二、三产业也是今后发展农区经济的有效选择。它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农村经济,也有利于14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三、非农化经营的载体谁是农区非农化经营者?一是从本地的原来农民蜕变而来或农户兼业化,二是外来的城市资本。在发达国家,来自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业资本较多,或者是这些资本与当地农业资本的合作。在中国,主要的来源是当地在农业生产与副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今后,吸引城市资本下乡也是一条重\n要途径。(一)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乡镇企业、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1980年从业人数为3000万人,到2003年已达13573万人,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经过调整、分化、重组、政企分开与产权清晰化,正在进一步发展中。在经营体制上以私营企业、个体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企业等为主,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二)农户兼业化兼业化,指的是农户除了从事农业以外还从事非农业活动,或者一个农户内有人从事农业、有人出外打工或经营其他各业,或者同一个农民有时在家搞农业活动有时外出搞非农业活动。在人多地少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兼业化是增进农民收人、繁荣农村经济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东方型小农地区,兼业农户要占农户总数的70%~80%或以上。日本第二兼业户(以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为主)已从1950年的21%上升到1995年的75%,而第一兼业户则大量减少。我国台湾省90%农户为兼业户,农户的经济收人中有2/3来自非农业所得。目前,我国农村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已达二亿多人,其中部分农民工已从季节工向固定工转变。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对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第六节法制化政策、法律与法规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用法律保护并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依法经营是现代化农业经营的重要保证。一、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功能(一)什么是政策、法律、法规政策是国家、党派、团体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规,通常指法律、法令、法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政策和法律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政策往往是制定和执行法律的基本依据,它常以法律的形式体系体现之。法律是实现政策的重要形式,可通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机关作为保证,法是明确、具体的规范,是政策的定型化。政策与法律的区别是:①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有强力手段保证,但政策本身不是法律,并不具备这一特性。②法律必须具备明确的规范性,政策则是一种指导原则,它只规定行为的方向而不规定具体规则。③法律比政策更为稳定。④严格讲,党派的政策并不等同于国家的政策或法律,党派的政策只有被国家机关接受并加以实施时,才具有国家政策或法律的性质。(二)农业政策法规的功能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是生产力,但生产关系对农村经济与生产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政策、法律、法规在某种情况下可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家庭承包制、计划经济改为市场15经济等政策与法律,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政策、法规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和调控作用。通过确定农业发展的宏观方向,为微观主体提供宏观指导,实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协调作用。协调各种(部门、地区、城乡、供求等)利益关系和矛盾。·激励作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管理作用。对生产经营主体行为进行某种限制、约束与管理。二、我国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的最根本的原则性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第五条)。包括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在内的任何人、部门、产业都要遵守宪法,都要按宪法规定进行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后曾多次修订。其中,与农民、农业、农村关系最多的是第一章总纲和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现将\n2004年宪法修正案有关农业方面的摘要如下。1.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有关的主要有:·第七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第八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集体副业和饲养自留畜。”·第十一条“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义务。”·第十三条“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十七条“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2.与公民(当然包括农民在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关的有:·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人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二)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简称《农业法》)是涉及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法律,1993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2003年修订后施行。《农业法》的立法宗旨: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业法》中有大量涉及农业经营与生产的内容,现摘引主要几条如下:·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业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200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2003年3月1日起生效的《农村士地承包法》又进一步从法律上肯定“赋予农民长期而又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16·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兴办企业。第十二条规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自愿按照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以资金、技术、实物等人股,依法兴办各类企业。”,第八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一体化经营。第十三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国家采取措施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安全。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依法实行特殊保护”,“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农业生产结构。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合本地生产实际按照市场要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协助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投人。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人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幅度。”(三)其他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n除了宪法及农业法以外,还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法律,一般由国务院提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发布。到2005年为止,涉及农业本身的法律已有: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森林法、渔业法、乡镇企业法、进出口动物检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与农业关系较大的法律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等。除法律外,为了对法律进行细化或补充,由各部门(如农业部)制定并经国务院通过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定。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肥料管理登记办法、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用拖拉机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等。三、农民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农民享有法律赋予的一切权利与义务。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利益是新一代农民觉醒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一)农民的基本权利1.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如人权、私有财产和住宅不受侵犯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等。2.享受宪法、农业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种权利。3.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参与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4.抵制不合法的摊派费用和权利侵犯。5.当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申诉或上告法院。(二)义务1.应当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和其他民事活动,依法纳税并完成国家和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2.遵守集体经济组织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民主决议。3.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道德行为。17本章小结1.农业经营是农业主体领域之一,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当前农业领域的薄弱环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逐步提高农业经营水平具有战略性的意义。2.经营体制组织形式是农业经营的基础,市场化、商品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社会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同国家应有自己的道路与模式,在人多地少情况下,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重视非农化、兼业化。4.合理的政策法律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法制化是现代农业的必要之路。第六章农业科学技术第一节农业科学技术概论一、什么是农业科学技术(一)定义“科学”(science),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辞海)。“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所谓工艺,一般指操作方法、劳动技艺、作业程序、组织形式等(辞海)。它的任务是改造世界、促进生产发展。严格讲“技术”与“物质”不同,技术不包括物质。但是,社会上流行泛义的“技术”,还将技术物化了的物质装备包括在内。“科技贡献率”,指的是与物质相对而言。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多少,即在总产值增长率中扣去物质费用增长率。一般发展中国家科技贡献率为20%~30%,物质投人贡献率为70%~80%;发达国家由于物质投人基础已较雄厚,在原有物质投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再增加物质投入,新增部分的贡献率就会减少,而科技贡献率则上升到70%~80%。(二)科学和技术的联系与区别科学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技术是发明,是改造世界,是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使可能变成事实。例如,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是一种科学发现,它为化肥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以后发明的制造氮肥的工艺,是一种技术发明。两者的有机结合,推动化\n肥工业与农业的大发展。(三)农业科学技术和教育“农业科学”,是探索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农业技术”,是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工艺、方法和技能。“农业科技”是农业科学和农业技术的合称。农业科技是科学技术的分支之一,它具有科学技术的一切属性,但也带有自己农业科技的特点,即季节性、地域性、多变性、生物性等。“农业教育”是培养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摇篮,是科学技术的载体与源泉。有了人才,才可能产生、体现、创新农业科学技术。二、农业科技进步的进程与动力(一)进程农业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争取生存和改善生活的实际活动,农业科学技术则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认识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社会经济与人类需求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因此,有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以来,就开始了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檬俄的萌芽状态到逐步趋于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经验型古代科学到实验性现代科学。世界上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原始型农业科技。距今l万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人类在初步认识自然和动植物活动规律的基础之上,开始学会了栽培植物和驯化动物的工艺。从关心作物生长中积累了从种到收的一些科学知识,逐渐产生了原始的气象、天文、测量和数学等学科的萌芽。例如,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文献《吕氏春秋》(公元前770~前221年)中已记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这些2000多年前对农作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一直到今天仍是适用的。2.经验型农业科技。自人类发现了铁和铁的特性,发明了制铁工艺并物化为铁犁,农业就进人了以铁犁和牛耕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阶段。在这漫长的时期中,人类通过生产实践活动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与传统农业相适应的经验型农业科学与技术。主要集中在土壤耕作技术、间套复种和轮作技术、播种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饲养技术等方面,欧洲则在二回制(谷物一休闲)、三圃制(冬谷一春谷一休闲)方面有所进展。我国的经验型农业科技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有关农业著作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是公元4~6世纪出现的《齐民要术》,它记载了有关选种、耕作保墒、轮作、农田水利、施肥、蔬菜和果树栽培、畜禽饲养、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等多种技术,也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等朴素的科学道理。3.实验型农业科技。从17世纪开始,近代实验型农业科技在欧洲兴起。德国农学家泰厄最早提出以实验为手段进行农业研究,1809—1813年出版《合理的农业原理》,提倡改良的四圃制(春谷—块茎块根作物—冬谷—三叶草);1840年李比希发表了《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矿质营养学说”;1838年劳斯(1814~1900)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试验站,即闻名于世的英国的洛桑试验站,布森高(1802~1887)建立了第一个农业实验室;1845年成立了皇家农学院;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这些活动奠定了近代实验型农业科技的基础。20世纪以来,实验型农业科技在许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如杂交育种技术(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多熟种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配合饲料技术、农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等。4.前瞻型农业科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也将向纵深发展。·高新科技迅速发展。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转基因技术、智能技术、新材料工艺等异军突起,今后将进一步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并与常规技术相结合,促使农业生产力有新的突破。人类期望着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光合作用效率(例如,将C4作物基因转移到C3作物上)、禾本科作物固氮效率、植物水分蒸腾效率、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粮食产量能成倍增长。·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深人,越向微观方面发展。在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研究开发的对象大都是多元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在深人微观领域的同时,急需加强宏观领域的研究。卫星升天就是宏观、综合、协作攻关的结果。在农业上,有许多宏观领域有待\n加强,如超高产综合农业技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规律、高产优质资源节约型农作制、农业区域开发、城乡协调发展等。·跨学科农业科技领域的扩展。在农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中心是农业科技,但在现代工业与信息社会里,农业科技不再处于科技的中心地位,工业、能源、军事、信息、医学、环境保护、生物、智能技术、遥感技术、克隆技术等科技领域不断扩展。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努力发展农业自己的科技外,要充分吸收利用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以加速跨学科农业科技的发展,如防治荒漠化综合技术、再生能源在农业上的应用、精确农业技术等。(二)科技进步的原动力和条件从以上农业科技进步的历程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和文化的基础。1.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并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了科技的水平及其内容。有人曾提出“中国农业科技要率先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愿望良好但难以实现。为什么在古代没有发明计算机?一是古代的生产水平不需要计算机去迅速计算复杂的事物,二是不存在制造计算机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三是科技发展需要大量投入,古代的经济水平无力承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活在不断改善并对农产品提出各种新的要求,因而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2.科学技术本身的基础。为什么中国近代缺少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为什么近代中国内地没有出现世界级的大科学家?除了经济基础以外,文化、科学基础的薄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明清以来,闭关自守,中国文明从先进走向衰落,现代实验型科技水平大大落后于欧美各国,理性思维缺乏,科技体制滞后,因而缺少科技的创新。3.人才与教育基础。人才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有了人才就有了科技创新之源,人才与教育的滞后延缓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4.社会基础。科技和教育体制、组织、社会风气与学术民主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创新。一个社会稳定、官民和谐、学术能自由交流、民主讨论、百家争鸣的法制社会,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个贪污腐败、官僚体制、缺乏民主、自我封闭、万马齐喑的社会,将难以锤炼出经得起考验的科技创新;相反,还可能制造出一些虚假的“成果”。例如,前苏联曾实行学术专制,两个“红色科学家”院士,一个是李森科反对遗传科学、一个是威廉士反对化学肥料,使前苏联的农业科学与农业生产落后于世界一二十年,教训是深刻的。三、农业科技的功能无论是国民经济整体还是工农业的进步,都是在人的积极作用下,物质投人和科技进步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的生产是物质生产,也是以物质(生产资料、要素、生产工具)作为基础。没有计算机就不会有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发明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物质的有机结合,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成为农业生产的推动力与先导。(一)促进农业生产力功能农业科技的首要功能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所谓“农业生产力”(agriculturalproductivity)是指农业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土地等)在一定时间内的农业生产能力,以生产量表示之。农业生产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工艺、方法、技能)一旦与物质相结合,就起了促进或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它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将新工艺、新方法予以物化从而促进生产力,如利用配方施肥工艺物化为配合肥料、利用机械设计新工艺物化为高效拖拉机或免耕播种机等,因而促进了作物生产力或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直接利用未物化的新工艺促进生产力,如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促使成本降低、产量提高,多熟种植工艺可大幅度增加作物的年产量。近代实验型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如美国的玉米生产在1876~1936年的60年期间,单产一直在1.5t/hm2左右徘徊,而到20世纪后期单产猛增至7.5t/hm2,这主要是先进工艺(杂交技术和化肥制造技术)和物化工艺(杂交玉米种子和化肥)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粮食单产1949年平均为1029kg/hm2,到2000年达4261kg/hm2,增加了3倍多,其原因也是农业科技加物质(肥、水、种子等)的协同作用。(二)经济功能\n农业科技的经济功能也是巨大的,它可节约成本、增加产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农民获企业的经济收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谷物可以养活11个人,目前,每个农业劳动力可生产14万kg谷物,能养活90~100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从饲养一头小牛到500kg时屠宰需要2.5年,而现今只要1年就够了。(三)社会功能·增产粮食和其他动植物产品,以适应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要。引进或发明新动植物品种、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种需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四、新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历史上,中国在传统经验型农业科技方面曾辉煌一时,但实验型农业科技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1949年以来,中国加快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农业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以传统学科为体系的农业科学研究网和学科体系已基本形成。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总产由1952年的1.6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4.6亿吨,经济作物、畜禽渔林各业全面发展,农业科技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耕作制度改革、3~5次大面积新品种的更换、高产集约栽培技术、灌溉与化肥使用技术、设施园艺、畜禽鱼饲养技术等。当前,中国农业科技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据研究,我国常规农业学科与世界先进的差距一般在10年上下,有的如杂交水稻技术、多熟种植技术、中兽医技术等项目还处于世界的前列;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则落后在20年以上,尤其是跨学科的宏观性、软科学性、基础性、系统性的项目落后的更多。据官方统计,当前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0%~45%,但据邓宗兵等研究,如果扣去管理部分的贡献(如由人民公社转为家庭承包制、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1980~1999年期间的真正农业科技贡献率为22.3%。此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很低,只有30%。这种“两低”现象是与科技管理体制、政策、学术民主与学术腐败等问题相联系的,必须大力予以改革,以达到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目的。第二节农业科学农业有没有科学?西方农学界曾有一句名言:“Agronomy—notasciencebutanart”,意思是农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技术。后来,人们发现,农业不但有它的科学理论、规律、原理,而且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当前,国内外在农业科学方面有许多误区,也有不少问题存在着争论,这正好说明农业科学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学习农业,首先要学习有关农业的基本理论、规律、法则等科学道理。一、农业科学的若干误区我国民间有一个谚语:“人在福中不知福”,当你受苦受难的时候才会体会到幸福的可贵。学习科学也是一样,只有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相结合时,才会渐渐引向深入。本书的阐述大都是正面的讲解,而在这一节中,试着首先从反面人手,摆出一些平日常见常闻的农业科学的误区,供大家思考和讨论,例如:·有人认为生物不是进化演变产生的,而是某种冥冥智能者创造出来的。·有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工的东西都是丑陋的,人类改造自然的口号是极“左”思潮的反映。·有人认为人类开垦荒地、治理山河、修建水电站等都是破坏“原生态”、破坏环境的行动。·有人认为随着人口与资源矛盾的激化,未来农业的前景是;天人合一、自然神圣、实现资源零消耗、经济零增长;回归古代农业模式,实现能量原教旨主义与清教徒式的生活,低投入、不投入、低产出、低消费;实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素食农业”、“自然农业”、“无为农业”。·反对农业现代化,“反对中国提出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针,因为高产高效必然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提出“中国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不要投入)。·反对农业市场化,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反对农业商品化,主张自给自足的小农农作方式。\n·反对农业集约化,提倡粗放化。·反对良种、化肥、灌溉、农药等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支柱。认为它们都是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病根。·认为人可以不吃饭而长期生存,庄稼可以无肥料无营养生长,提倡无肥料、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四无农业”。·认为“化肥是毒药、是麻醉剂”,“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提出“粮多—猪多—肥多—粮更多”。·认为“随着经济与生活的改善,人们吃肉蛋奶增多而吃粮食减少,因而今后粮食的需求会越来越少”。·认为“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是无限的”。·认为“随着投入的增加,报酬必然递减”。·设想十来米高的三北防护林可以挡住来自西伯利亚几千米厚的寒风。·主张“森林是我国的主要生态屏障”,“半干旱草原地区退耕应以林为主”。·主张无水的荒漠可以植树造林绿化。·有人竟从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DNA。以上这些例子,都不是小孩子或智力障碍者讲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名人名言,有些还是世界级、国家级名人、院士、教授级“科学家”的言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科学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咋一看,这些言论不无道理,或者有的还是公认的“真理”,但从科学性上仔细“解剖”以后,你会发现,究竟哪些是真理或部分真理,哪些是误区或部分有误,究竟哪些是真科学或伪科学。近些年,在中国的网站上展开了关于伪科学、伪环保、伪学者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有比较、有思考,才会将学习引向深入。在这里,对这些“误区”不作结论或回答,以便进一步引起读者和学员的思考与讨论,有关问题可参考本书的各个章节内容或其他参考资料。二、农业科学的重要意义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经营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步向农业领域渗透、移植和交融的结果。农业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农业科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一)农业科学的复杂性一位日本科学家曾讲,农业科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原因是:农业科学涉及面广、深厚、多变,参与因子又太多。当前,系统工程在一些非农业领域的应用是很成功的,但在农业上难度大,现有的一些数学模型能成功地应用于实践的尚少。它的复杂性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特性,主要表现在:①农业的多目标性决定了农业科学多目标性;②涉及因子十分复杂,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复合;③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强大依赖型,决定了农业科学在空间时间上的多变性;④与工业科学不同,它的对象是动植物活体。(二)农业科学的重要性理论指导实践,农业科学的理论、规律、法则等是指导农业生产与经营实践的指南,它对农业生产与经营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直接指导农业生产与经营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从而引导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从以上举出的农业科学误区案例中可以看到,许多问题都涉及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大战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农业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出发。·为发明新技术工艺并将工艺物化为新工具、新材料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病虫害的防治工艺必须建立在发现病虫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基础之上。基因工程技术是在前人(孟德尔、魏斯曼、摩尔根)基因学说基础上发明的。·为丰富学术宝库、建立并发展新学科和培养人才打下基础。(三)怎样学好农业科学农业科学内容丰富、引人人胜,作为一个初学者应该如何从浩渺的知识海洋中去获得真知实学呢?·首先要学好学精有关农业的若干个基本理论或规律。要弄清道理,不要贪多,不要把精力放在枝节或外延问题上纠缠不清或硬记死背。\n·在学习态度上,要对重要问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要独立思考,要鉴别真伪,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不唯官、不唯洋人。要在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当前舆论都在宣传素食而贬低肉食、颂扬自然而贬低人的能动性,这些思潮是否完全正确就很值得思考。·在学习方法上,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要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学习。从你身旁的事物和问题出发、从你了解的一点一滴农业农村农民出发,去学习有关农业的科学道理。三、农业科学体系科学体系是指由各个相互联系的科学,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组成的整套知识系统,体系中各学科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各学科的发展是体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农业科学体系是由农业基础理论科学、农业技术科学、农业社会科学和农业综合学科等构成的农业科学知识系统。(一)农业基础学科农业基础学科是指农业基础科学中的分支学科,它是建立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学科群。包括农业数学、农业物理、农业化学、农业植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农业生物技术等。(二)农业技术学科农业技术学科是指以应用技术为主要对象的农业学科群,是农业科学与农业技术的相结合,是农业学科的主体。1.农学学科。广义的农学包括整个农业科学;中义的农学仅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动植物生产各学科;狭义的农学,是指以作物生产为中心的各学科。在这里的农学是指后者,它主要包括: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蔬菜学、果树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农产品储藏加工学等。2.动物学科。是指以研究与养殖业有关的学科群,主要涉及畜牧、兽医、水产三个领域,包括: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水产资源学、水产养殖学、水产捕捞学等。3.农业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属工科门类的学科,是以工学门类的机械工程、土木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电子信息与信息工程等为主要学科基础,密切与农学门类的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水产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有关生物科学技术相结合。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学科。(三)农业社会经济学科农业社会学科是整个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农业有关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农业的历史演变,探求农业领域宏观规律的科学。农业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它包括的学科有: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业教育学、农业史、农业法学等。(四)农业综合学科农业综合学科是指农业科学体系中横跨农业基础学科、农业技术学科和农业社会学科,具有明显交叉性、跨学科性、宏观性的学科群。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进一步分化更新的同时,对综合性学科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近代农业学科发展的偏向是重微观、轻宏观,其结果是既妨碍了微观科学在农业上的应用,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步。目前国际上正在加快农业综合学科发展的步伐,主要有:农业现代化学、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开发(SARD)、农业概论学、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农业区划学、农作学、农业信息学、农业区域开发、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研究与推广学等。四、若干重要的农业科学原理学习农业,首先要学好以下若干重要的农业科学的理论、规律或原则,学好这些基本知识等于掌握了打开农业大门的钥匙。有关内容都可在本书中找到,它们是:(一)农业和农作制方面·农业的基础地位理论;·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复合原理;·农作制的人工系统原理;\n·农作制的能量加速散逸原理(双通道型)和物质非闭合流动原理。(二)农业要素(资源)方面·自然与人工要素结合及要素组合原理;·资源有限性原理;·资源高效利用与养育原理;·中国农业资源的边缘性匾缺观。(三)农业生产方面·合理结构原理;·生态适应性原理;·地域分异与因地种植原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理论;·遗传变异和进化理论;·一性生产向二性生产转换效率原理。(四)农业经营方面·市场供求规律;·现代化经营原理(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社会化);·人多地少国家农业经营原则。(五)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农作制演进规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投人原理;·区域农业发展理论。第三节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农业科学原理的体现与应用,处于科学到生产的中介地位,农业科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技术这一媒介;农业技术又是直接面向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环节。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定律如果没有育种学家培育出优良品种,就根本不会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如果没有合成氨的工艺不生产出化肥,就不会对农业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一、农业技术的特点与工业技术不同,农业技术有其独特的性能。(一)工艺的多样性与工业技术不同,一些农业技术带有强烈的农业生产的固有特性,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复合特性、地域性等,从而造成农业工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在工业上,往往是一种(至多两三种)工艺生产一种产品,但农业生产工艺却不同,由于农业生产过程要素、条件的千差万别,可能是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工艺生产同一种产品。例如,同样是在中国各地生产某一种小麦,它的工艺组合可能有上百种。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与难度。再例如,新疆的棉花高密度工艺在黄淮海平原并不适用;绿色革命推广的高产良种在印度北部灌溉地区增产显著,但在南部半干旱缺水地区则不如当地的老品种。(二)工艺形态的多元性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多种需要,农业技术表现出形态上的多元性。·物化型技术:即可直接物化的工艺、技能等,如新品种选育工艺、化肥制造工艺、农机制造工艺、农药合成工艺等。·知识型技术:即间接物化为某种产品的知识型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种植制度设计技术、饲料配方、肥料施用工艺、少免耕工艺、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畜禽鱼饲养技术、灌水或节水工艺、水土保持技术等。·软技术:如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方法、遥感方法、天气预报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等。\n(三)生物工艺的动态性工业性的工艺严格强调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农业工艺却有所不同。农业的生物性、季节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决定了工艺的动态性,也即,有关的生物性工艺要随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气候与季节变动的节律而变化,农业工艺的规范要灵活机动并随时予以调整。例如,根据玉米苗期耐旱、拔节期需水、孕穗—抽穗期遇旱绝产的生育特点和天气变化状况,前期不浇水或少浇水,中后期要及时供水。二、若干主要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一)常规技术常规技术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大量的技术领域,在任何农业发展阶段都是提高生产力的主体。这些常规技术领域是不可代替的,不能因为某项新技术的出现而否定其存在,但其内容可不断更新与完善。1.育种和良种繁育。育种,指的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其作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良种繁育,是将新创造的动、植物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种畜的过程,以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选育出来的品种的原种直接加代繁殖,如当前多数的小麦新品种种子,这些种子可以代代相传;另一种是将选育出来的新品种的父母本自交系,通过杂交生产出第一代(F1)种子或幼畜用于生产,这种杂交种子或种畜一般只利用一代,如第二代(F2)继续使用,则杂交优势丢失产量下降,因而需要代代制种。例如,杂交玉米、杂交稻、杂交猪等。2.作物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是一个单位内作物生产的总体安排,包括作物结构、布局、复种和种植方式(间套作或单作、轮作或连作)等。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系统,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我国盛行以间套复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体现了中国种植制度的特色与亮点。3.作物栽培技术。在作物生命活动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采取的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称。包括品种选用、农机配置、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良好的栽培技术在农作物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平衡施肥技术。人要吃饭,庄稼要施肥(营养素),道理是同样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作物增产中,化肥的贡献率达50%以上。现在,有些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生态农业”信仰者天天在诅咒化肥,说化肥是毒药、是麻醉剂、是环境保护的敌人。但是,世界上的农民,、包括发达国家的农民都喜欢化肥、离不开化肥,就像人禽不开吃饭一样。利弊得失的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科学的平衡施肥技术。所谓平衡施肥,一是施肥数量上力求平衡,以产定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即根据土壤肥力的测定状况和作物产量的要求,作物需要多少养分就施多少肥料,多施了剩余的养分会污染地下或地表水源。二是养分种类上的平衡,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要按比例合理配合。有机肥和化肥都无毒无害,它们在应用机理上也基本是一致的,其区别无非是有机肥所含养分种类比较多,而化肥多数品种为一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讲究元素的配合。至于西方提倡的“有机产品”禁止使用化肥的规定,只不过是一种信仰或商业目的而已。5.灌溉与节水技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或排水)加施肥可使产量成倍的增加。灌溉是一种精巧的工艺,灌溉的作物对象、水源、水质、灌溉时间、定额、次数、方法、工具等都有讲究。灌溉与施肥一样,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以及天气、土壤、水源等条件,适时、适量进行灌水。超量的灌溉不但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不利于作物生长,还会抬高地下水位,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随着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多,农业用水将越来越紧张,节水灌溉已经是许多地区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因此,要杜绝大水漫灌现象,推广沟灌、畦灌、管灌,以及喷管、滴灌、渗灌等节水工艺。6.植物保护技术。病虫草害是庄稼的敌人,对此,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虫草害的优良品种,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以农药为主的化学防治,仍是综合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一般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要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工具、数量、时间,以避免农药对人体和庄稼的危害。·轮作对防治某些土壤传染的病虫害和杂草有一定的效果,如对大豆线虫病的防治。·土壤耕作措施,包括深翻是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效手段。\n·以虫治虫,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可能采取的防治手段,如用寄生蜂类防治棉铃虫,但效果尚不够理想。当前,国内外生物防治正在积极提倡,但生产上应用尚少。以上的各种措施都要以病虫的测报为基础,因地制宜,综合运用。7.畜禽饲养与防疫技术。现代饲养技术是以饲养标准为依据,以配合饲料为中心的标准饲养。要以满足畜禽营养需要为前提,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高效利用,使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指标具体化。同时,要采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方法。畜禽疫病是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如2005年发生的禽流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普查疫病、严格检疫、迅速确诊、通报疫情、隔离封锁、彻底消毒、预防注射、及时治疗、淘汰病毒、焚尸灭污。8.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技术。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决定采收的最佳时期。采取预冷措施后,在储藏期内调整温度、乙烯含量等措施防止老化,并利用防腐剂和新陈代谢抑制剂,达到储藏保鲜的目的。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延续和升值升级,也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9.农业机械和工程技术。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为现代拖拉机和农机具奠定了基础,而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先锋和重要工具,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农业工程技术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园艺、畜禽建筑等方面,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二)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技术上某个领域中某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新的突破或进展,它们是促进农业生产的生长点,是对农业技术领域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并逐步融合成为常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对立起来。1.转基因技术或称基因工程,主要通过限制型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作用,使个别基因和作为基因载体的质粒或病毒分子相结合而成为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再将这种分子通过转化等方法引人某种细胞中,使这一细胞表达相应的性状。自20世纪70年代人类首次掌握了切割和拼接DNA技术以来,这项技术为医学、农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农业科学技术带来无限的希望。当前,有些转基因产品已进人商业化阶段。1996年,全世界这种转基因作物面积为200万hm2,到1999年增至4000万hm2,主要分布在美国,其次是阿根廷、加拿大。在转基因作物中,主要是耐除草剂的大豆和油菜,其次是抗虫玉米和棉花。中国农业部1996年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已批准抗棉铃虫等转基因种子的商业化生产。对转基因产品的推广,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同意见,欧洲反对声音较大。转基因产品在抗虫、耐除草剂方面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效果,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在耐旱耐瘠、抗病、提高光合作用、增加蛋白质含量等方面的研究也初见端倪,。前景看好。但是,反对者担心转基因产品可能产生不利于环境或人类的消极影响。例如,①基因漂移,因而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③可能含免疫或过敏物质、毒素或致癌物质,对人类不利。1996年底,笔者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看到,非政府组织(NGO)对此争论激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结论是“这是争议性很大的问题,20年后,发展中国家将看到它的益处。”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产生、采集、存储、交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其利用的新兴领域。目前,互联网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是20世纪后半叶最令人注目的进展,农业生产和管理也日益受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生长发育的计算机模拟和产量预测。模型将气候、品种、土壤水分、土壤和肥料所含养分量、播种时间、密度等资料输人计算机,然后编制程序模拟作物整个生长过程。(2)作物生产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可以寻求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的优化方案、病虫害预测预报等。(3)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是用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来收集关于某一对象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再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机分析处理以获得对象信息的技术,可藉此病虫测报、产量测报、面积测报、作物健康状况测报等。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收集、储存、管理、分析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评价、农业区划、病虫害测报等农业领域。将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连接,可使机具在田间无人自动行走与操作。(4)计算机网络通讯。通过信息网络,可及时向农民和企业提供有关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n科技信息等。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向全国及全世界提供农业服务。日本在90年代初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每个县都有分中心,可随时查询。3.精确农业技术。将3S技术(RS、GIS、GPS)与农业自动化工艺和机械相结合可形成智能性技术,如智能性耕作、施肥、灌水、打药、播种、收割技术等。例如,美国纽约的M—B农场,有800hm2土地,其中360/hm2种植玉米和甜菜,播种前委托农业咨询服务公司测土—分析15个土壤成分—制图—将数据输人服务公司施肥机的计算机中—连通一台全球定位系统—按全球定位系统驾驶拖拉机在玉米田间施肥(夜间也可进行)。这种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如果规模过小或地块窄小则难以进行(专栏6-1精确农业示意图)。4.新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材料是指某种开采或加工的具有一定组分、结构和性能,并适用于一定用途的物质。通常,物质通过加工制成材料,然后用材料再生产成产品,要比物质直接加工制成产品复杂和高级。材料一直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如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由于钢铁、水泥、金属等材料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以半导体硅材料的应用为前提的。农业的进步与材料关系至为密切,从石器—青铜器—铁器—钢铁,反映了农业不断进步的过程。近些年来,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推广,促进了设施园艺、地膜的发展。今后,农业要广泛吸取、应用其他科学技术部门在新材料方面的成果,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三、农业技术推广(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与功能农业技术推广是应用农业科学及行为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通过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新知识与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的一种实用性、社会性、综合性的农业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将农业潜在生产力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的功能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它是面向农民的一种社会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直接的社会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农业生产与经济的功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例如,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大大减轻了棉铃虫的危害,省工、省药、增产增收。·发展农业科技的功能。推广并不是单向的技术传输,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延续和发展。推广一项农业技术必须经过试验,对它在当地条件下的技术先进性、环境适应性、生产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研究,才能确定这项成果是否在当地推广。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农业技术研究的延续。(二)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农业技术推广是属于公益性事业,一般以非营利性的渠道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当前,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渠道有:1.政府渠道或政府资助的公益性渠道。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在一些国家(如印度)由政府建立全国性分级的农业技术推广网,负责向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宣传、培训。指导、普及。在另一些国家(如美国)则由政府资助的大学或农业研究机构负责农业技术推广。中国采取的是前一种方式,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逐渐陷入“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有的则将公益性服务转变为营利性服务。2.群众性自助渠道。主要是通过各种群众性合作组织推广、交流新技术。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的“农协”,当前我国大陆兴起的专业协会、技术协会、生产技术合作等形式都属于群众性自助渠道。3.企业性营利渠道。与农民合作的公司、股份合作社、商贸机构等,在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加工的同时,进行该企业推广项目的技术指导与监督。第四节农业教育一、农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农业发展要靠先进的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的使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大力加强农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n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专门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一)培养适应于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人才现代化的农业必须有掌握农业现代化科学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农业教育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等。有一次,笔者在河南省一个农村考察,看到一个农村妇女正在棉田打药,由于打药过多,棉花叶子上已覆盖着一层红色粉末,棉田已经染成红色。这位妇女告诉我,她不懂技术,又无技术人员来指导,为了保险起见,她每隔一天就打一次药,全生育期共打药40次左右,超过了生育期打药的5~6倍的标准。这样,既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又损害了产品、环境与健康。可见,科技人才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二)提高农民的素质我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力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严重制约着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龄只有6.7年,其中,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龄更低,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对比之下,美国人受教育年龄为12年,4个农民中,3个是高中或中专毕业,1个是大学毕业。法国规定,凡申请经营农场的青年,都要经过九年制的中等学校义务教育,然后进农业基础学校学习3个月,再到农场做3年学徒,考试毕业后还要进省市农业学校学习半年农场管理知识,这样才能获得经营农场的资格,有了这种资格才可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购买土地、农业机械等并开始营业。(三)传承文明科技创新在教育后人培养人才的同时,农业教育还承担着传承文明科技创新的任务。农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丰富了教学内容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而教学的过程又促进了研究的深人和发展。推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二、农业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教育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农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群众性教育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必须形成相互衔接而又独立的金字塔结构。(一)高等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整个农业教育体系起着指导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衡量一个国家农业教育规模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该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水平。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是:①培养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和农业研究人才,这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首要和主要职能。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摇篮,除了本科学生以外,还培养有独力研究和教学能力的研究生。②提供科学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产生了研究成果。③农业技术推广。目前,农业科教体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高等农业教育机构放在综合性大学中,如美国的大学中设置了农学院,并将教学、研究、推广三项职能都集中于此。另一类是专门设立农业高等院校,如俄罗斯、印度等,将教学、研究和推广的职能分离,农业院校主要是培养人才兼搞科学研究,但农业研究另有专门的农业研究机构进行,而农业技术推广则由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前一类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较广,基础较扎实;后一类学习专业知识较深,但有关的基础知识较缺,如学农学的不懂农业经济,而学农业经济的又缺乏农业技术基础知识。高等农业教育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分类设置若干专业,按专业去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专业的设置主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其范围不宜过窄或过宽。。(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受过初等教育的学生所进行中等程度的职业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农业技术员或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能力的经营者。在欧盟国家,除高等农业教育外,其突出特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例如,法国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分为高、中、初级三个层次,高级层次培养高级农业机械设计师、园艺师等;中级层次培养基层农业技术员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初级层次培养有技术专长的农业工人。在美国,许多中学开设农业专业教育课程。德国高度重视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其投资占农业总开支的很大比例,在农业职业学校学习的人数高达农业劳动力的1/10。(三)群众性农民技术培训\n群众性农民技术培训其主要任务是培训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劳动者,或为推广某项农业新技术举办的短期培训。其方式多种多样,如短期或临时培训班、现场示范传授技术、广播电视、信息网、专业技术合作协会等。三、我国农业教育简况中国的正规农业教育起步较晚,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即北京大学农学院一北京农业大学一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已有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等少数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当时沿袭的是欧美综合性大学的体制,学生很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教育发展较快,改欧美体制为前苏联体制,各省纷纷成立了独立的农业院校。到1991年,全国已有高等农业大专院校67所,在校学生约12.6万人,在每1万农业人口中已近2名,接近了印度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另有中等农业学校377所,在校生约17万人。到2000年,在校的农业院校学生已达30万人。农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发展,基本保障了农业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近年来,在积极发展教育的同时,目前我国农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办学指导思想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一些学校放松了教学这一中心任务,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盲目的攀高比大,“合井风”、“升级风(中专变大专、一个系变一个院、一个院变成综合性大学)”、“学术腐败风”等损害了教育与学术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加上大量农业专业人员流失,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为了适应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我国的农业教育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搞好农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主要有: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重视教学质量,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体系的结构、降低重心,在积极改进高等农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主动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教育投人,改善办学条件与生活条件。本章小结1.农业科技和教育能推动农业文明进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要以客观需求、社会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和良好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学风为条件。2.农业科学是农业科技的基础与先行。掌握好若干农业科学基本原理是学好农业科学技术并避免陷入科学误区的关键。3.农业技术是农业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中介,是促进生产的先行者。常规技术是农业技术的主体,高新技术是技术更新的生长点,两者互为补充与条件。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与生产之间的重要一环。4.人才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农业教育是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摇篮。第七章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第一节农业、农村、农民一.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概念农业:指的是利用土地培育动、植物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从产业划分的角度而言,以区别于工业、商业等。农业是农村的主要产业,是农民的主要职业与生计来源。农村:指的是以农业、农田、农民、农舍为特点的地域空间,这是从地域角度而言,以区别于城市。农村是农民进行农业和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农业的根基与依托。农村的产业包括农业与非农业。其中农业是主业,其它部门经济活动大都与农业有关。农民:指的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从劳动分工角度而言,区别于工人、商人等。农民是农业和农村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运作者。离开农民,就没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也没有农村的各种社会活动。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的关系:农业是中心,农村是载体,农民是行为主体。二.“三农”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n△农业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遵循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由农业和工业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决定,农业向工业输送土地、资金、劳动力,同时农业又是工业产品的市场;△不管国家发展到哪一个阶段,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是重要的市场;△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过程中,工业和农业必须保持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第二节农业现代化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意义1.农业演变规律性(1)生产方面△粗放→集约△手工人力工具→畜力工具→机械工具→智能工具△简单工艺→复杂工艺△直接经验→科学技术△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单纯消耗自然土壤肥力→使用畜禽粪便→化肥为主△靠天下雨→大水漫灌→节水灌溉(在有水资源的地方)△低产的老品种→高产优质新品种。(2)经营方面△小规模→扩大规模△封闭→开放△一家一户经营→社会化→全球化△单一生产→生产+经营△单一种植业→合理结构△单一农业→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化)(3)资源方面△完全依靠自然→自然与人工的融合△破坏资源环境→保护资源环境、改善资源环境△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4)总体方面△原始生态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贫困落后农村→富裕文明农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一体化△“以农哺工”→“以工哺农”△农奴→农夫→农业经营者△农业劳动者→知识农民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也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简单工具基础上的自给性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生产资料、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商品性现代农业的过程。当前,世界上少数生活在热带雨林的部族尚未脱离原始生态农业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正在向现代农业过渡,发达国家则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正在向更高的现代农业水平攀登。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时代性。农业现代化是经济与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n历史性阶段,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其前身是传统农业,其未来是后现代农业或其它名称的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后逐渐同步形成的,如果笼统地讲“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等名词,这是任何时代都适用的概念,只有在现代化的前提下,它们才带有时代的特征。绝对性与相对性。现代农业这个概念是绝对的,有它特有的内容和标准。例如,美国1940年进人现代农业,日本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现代农业,它们都有公认的客观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只和本国的过去相比,而应和当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大多数国家相比较。同时,这个概念又有其相对性、动态性,农业的物质装备、科学技术、生产和经营方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现代农业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时间推移,今天所称的“现代农业”将变成明天的“传统农业”。强综合性。传统农业的内容、结构是比较单一的,着重于生产这个中心。现代农业则不同,它的综合性十分突出。“农业现代化”既要农业现代化,又要与农村、农民现代化协调发展,既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又要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既要搞好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又要注重产前、产后部门的整体现代化,既要注重提高当代农业生产水平,又要保护资源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促进集约化、科技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产出与商品率,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效益,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民现代化;△促进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国实现现代化;△保护改善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指标1.农业物质装备和生产现代化的内容与指标(1)农业物质装备和生产现代化的内容物质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其实质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如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水利工程工业、能源工业以及交通、信息等工业,它们为农业机电化、化学化、水利化、园田化、信息化,以及科技化、商品化、规模化打下物质基础,从而显著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2)农业物质装备和生产现代化的指标物质装备水平: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物质装备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否及时地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动、植物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包括机械、化肥、水利、良种、农药等生产资料,也包括土地整理、道路、电力、灌溉通讯、信息、交通、市场、仓储等基础设施。人地比:指社会总人口与土地(耕地、林地、草地)的比例,常用人均耕地数量(以hm2耕地/总人口或hm2耕地/农业人口)表示。它反映了总人口、农业人口、耕地数量、经营规模、人均纯收入等方面。人地比的多少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不同内容和模式,人地比大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故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往往人地比例逐步增加。年土地生产率:它反映单位土地面积上全年产品或产值的产出量,如“kg粮食/(hm2·年)、元产值/(hm2.年)”。这里的“年”,指的是全年,它与“季”相对而言,可能包括一年内一季或多季的生产。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直接反映了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水平、气候土地生产力、农业要素水平、集约化水平、科技水平,也间接反映了经营管理水平、投入水平等。其中,对提高年土地生产率\n最直接相关因素是良种、肥料、灌溉和多熟制。这项指标对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地区更为重要。劳动生产率:这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农产品多少的指标,它的量化主要表现在“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上,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主要反映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经营规模度、专业化度,也与科技的应用状况、投入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有关。在人少地多的发达国家,往往以劳动生产率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指某国或某地所生产的主要动、植物产品按总人口平均的占有量。如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肉蛋奶量。这个指标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满足程度,它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中农产品生产大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有些小国意义不大,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农民多的国家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2.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科技贡献率:指的是与物质投入相对而言的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比重。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科技贡献率逐步提高,物质贡献率相对减少。这是重要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科技、教育、人才、技术推广、农民素质等水平,也间接反映了工艺技术的物化水平。农民知识化度:农民是现代农业的运作者,农民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以成年农民受教育的年限作为农民知识化的指标。3.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与经营答理是现代农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的重要标志。主要指标有:农产品商品率:指的是农产品数量中作为商品出售部分的比例。在传统农业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数量少,往往以自给为主,商品率很低。现代农业却不同,农业生产主要以市场化的商品生产为目的,商品量与商7品率大为提高。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农业生产对杜会的贡献以及与市场联系紧密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与专业化程度。农作制结构合理化度: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林、牧、渔和农产品加工业各得其所,均衡发展。经济效益:以最少的投入争取最大的产出,这是经济学的基本法则,农业生产与经营都要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供求分析、成本利润分析、比较效益分析和边际效益分析,力求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规模化度与专业化度:农业经营规模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生产经营效益;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是生产分工与技术进步的表现,规模化与专业化区域化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度:与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是开放型农业生产和经营,各个农业单位(农户、农场、企业)密切与社会相联系,实行市场化、合作化、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化)以至全球化。非农化度:现代农业不但强调农业本身的现代化,而且重视农业生产系统的延续与升级,发展加工、流通事业,发展乡镇第二、三产业,扩展农户兼业化。对于人多地少规模较小的国家和地区,非农化度是农业现代化的外延,也是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4.农业资源环境良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传统农业时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消耗更多的资源,对环境可能造成更多的麻烦。为此,农业资源环境良化、保护与合理利用并\n重,就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指标有:资源利用率:为了保护节约资源,要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自然与人工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光、热、水、肥、土地、机具、能源、资金、人力的利用效率、农业废物的循环利用程度等。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率:指的是对土地、水资源、空气、海洋、森林、草原、湿地、自然景现、农村环境等保护的程度,以及早涝灾害、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发生发展的程度。农业可持续化度:指的是农业兼顾当前并长远永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既包含资源利用率和自然资源保护率,也包含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等指标群。5.农村、农民富裕化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与消费、繁荣农村经济,因而农村、农民富裕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按农业人口平均的纯收入,以“元/(人·年)”表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出率、打工与非农化经济收入等,间接地反映了经营规模、商品率,第二、三产业等方面的信息。这个指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操作性、现实性以及资料的可获得性。三.农业现代化模式1.西方新大陆人少地多大规模型代表性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人地比:地广人稀,人少地多,农户平均有土地200hm2左右,劳均耕地60~120hm2。模式特点:规模宏大、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低(3%)、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低(2~5%),但农产品丰富,出口量大。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是劳动力缺乏,因而农业现代化以大规模机械化为其主要特征。同时实现高度专业化、商品化、外向型化、农工商一体化。以追求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兼顾土地生产率,是资金和技术集约型农业。2.西欧大中规模型代表性国家:法国、德国、英国等。人地比: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比美国少,但仍属大中型规模,农户平均有耕地20~30hm2,劳均耕地l0~20hm2。9模式特点: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相近,但有其特点:①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并重,土地生产率比美国型高,但劳动生产率不如第一种类型;②农牧并重;③实现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农工商一体化、农产品贸易国际化,但强度稍逊于美国。3.东方人多地少小规模型代表性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其共同特点是经营规模小(中国内地是规模最小的一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的许多方面与中国内地具有共性,它们的农业发展经验的参考价值较大。人地比:人多地少是其根本特点与弱点,按总人口平均耕地只0.1~0.5hm2,农户户均耕地0.5~3hm2,劳均耕地0.2~2hm2。模式特点:日本、韩国、以色列、中国台湾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与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是一种东方式的小农经济。特点是:①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首要任务,同时也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实际上,劳动生产率不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1/20;②水利化、化学化和机械化并重,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实行劳动集约与资金、技术集约的结合;③提倡农牧渔业结合、高附加值生\n产、发展多种经营;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中心的第二、三产业,实行农户兼业化;⑤发展外向型农业。第三节农村和农民现代化一.农村现代化1.农村的内涵按传统定义,“农村”是指以农业、农田、农民为主的地域空间。习惯上也有一种狭义的理解,即把“农村”等同为“村庄”。但现代的农村已经不仅是农业、也不仅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如发达国家城乡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在现代“农村”中,农民已经不是人口的主体,农业也不是唯一的产业。可见,“农村”这个概念的内容是动态的。10刘巽浩对农村的定义:农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人口聚集度较低,并以农田、农业、农民为重要特色的地域空间。2.农村现代化内容农村现代化(RuralModernization)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村现代化除了农村社会现代化以外,还包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狭义的农村现代化主要指农村社会现代化,即村庄(不包括农田)范围内的农村现代化。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村现代化是消费、收入、就业三者的平衡,消费是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为了消费,收入与就业成为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公平,因此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均衡发展。农村现代化(狭义)的主要内容是:△村庄基本建设现代化,如房屋、道路、电、通讯、饮水、公共活动场所、企业、村容村貌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文教卫生现代化,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景观、资源环境保护的条件与制度的现代化;△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化,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生计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包括就地从事第一、二、三产业和转移到外地城镇就业;△农村社会关系现代化,如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制度和流转,人口、家族、阶层的各种关系与社会公平,乡风民俗、民主管理、法治、社团组织、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代化等;△农民现代化,这是农村现代化主要内容之一。二.农民现代化1.农民地位与农民现代化的必要性“农民”内涵的演变与“农业”、“农村”的概念一样,“农民”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村时期,“农民”是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西方称之为“农夫”(peasant)。现代农业时期的农民已经不仅是劳动者,而且是一个企业经营者,西方称之为“农场主”(farmer)。在当前中国,多数农民的身份仍是11劳动者,从农业劳动者向农业经营者的转变、从农民向非农民转变,这就是农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没有农民地位的转变,没有农民的现代化、知识化、富裕化,没有广大农民的非农民化就不会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不会有全中国的现代化。农民与社会发展地球上,人类文明的进化是从农业开始的。在很长的时期内,农民始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与创造者。近代以来,农民劳动的原始积累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为工业化输送了大批后备军。在中国,过去的数千年中,是\n农民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历史,推动了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农民用血汗滋补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农哺工、以农村支持城市;今天,是低价的农产品满足了城市居民和各行各业对食品与原料的需要,是廉价的农民劳动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值得深思的是,尽管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始终站在中国历史的最前面,但在很长的时期内,农民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受尽苦难和封建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生活有所改善。但时至今日,“农村最穷、农民最苦”(一位农村干部写给国务院总理的话)的状况仍普遍存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农民尚未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值得庆幸的是,这种不协调状况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农村、农民现代化的问题已开始进入议事日程,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2.农民现代化内容从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民现代化。它的主要内容是:△农民身份与社会地位现代化。在传统农业时期,农民的主要身份是劳动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为他人(地主、庄园主)劳动,或者在小块土地上为自己劳动(自耕农、佃农),自给自足与温饱是主要目标。在现代农业时期,农民已由单纯劳动者转化为经营者兼劳动者,在较大的规模范围内进行生产与经营,以生产更多的为市场需要的商品而努力,农民的地位正在由封闭式的农夫转化为社会化的企业经营者。△富裕化。现代化的农民最主要标志是经济上的富裕化,由贫困低收入的农民转变为经济富裕的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卫生、旅游等项的消费超过饮食消费,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下。12△知识化、文明化。在精神层面上,农民由识字者转化为知识者,具有相当的文化与科学技术水平,能熟练操作现代农业的工具、机械,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资料,合理安排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懂得法律赋予的各种自主、民主、自由的权利和义务,并能自觉维护与运用。△公平化。在政治上,农民不再是被传统社会歧视的底层人群,而是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包括人权、民主权、物权、生产经营权、劳动权、居留权、受教育权等,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三.新农村建设1.新农村建设的含义与内容“农村建设”所指的范围有宽窄之分,前者就是“三农”建设,后者则是指村庄范围内物、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建设,或专指村庄建设。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和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前者,即“三农”建设。在多数国家的”三农”发展过程中,农村建设是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同步进行的,根据不同情况,各国制定一些促进农村建设的政策或法律。但在农村建设显著落后于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步伐时,往往采取集中或运动式推进的做法,以取得较大的效果。2.韩国的新农村建设经验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快速发展,1962年人均GDP仅为82美元,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43%、有250万农户,农村落后,城乡失衡,80%农民住的是茅草屋。到1970年,人均GDP为277美元,农民收入是城市居民的75%,城市化率为55%。资料从1970年开始,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和绿色革命同时开展。绿色革命普及农业科技、促进生产发展,而新农村运动改变农村面貌,培养勤奋、自强、奉\n献的新农民,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大致分几个阶段进行:第一步,1971~1973年,从村庄建设起步,一个村给355包水泥,换房顶、修院墙和小巷,建公共浴室,绿化荒山;第二步,1974—1976年,全面开放,主要是增加农民收入,13扩大多种经营、调整结构、种植经济作物、推广农业科技;第三步,1977~1981年,发展乡村工业、发展畜牧业、鼓励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规模化与集体耕作;第四步,1982~1988年,将自上而下的新农村运动转变为国民自发运动,建立完善的新农村运动的民间组织,培训、信息服务、宣传等由民间组织并承担,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划、协调、服务,并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农村金融等支持,使农民生活接近城市居民。1988年以后,就进入自发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韩国新农村运动成绩斐然。1994年,农户数已由1962年的250万户,减少到2003年126万户,农户数减少了一半,农户规模扩大了1倍,户均耕地1.3hm2: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由1962年的43%下降到7%,农业劳动力由63%下降到16%,全国平均人均GDP达8260美元,农民收入占城市居民收入由1970年的75%上升到95%。2004年全国平均人均GDP为14000美元,城市化率90%。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先后有120个国家派人到韩国学习交流。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的特点:△以工哺农,城乡协调发展。主要途径是:增加农业投资,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给予青年农民贷款,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农村工业,大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完善全国三级农业服务体系等。△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绿色革命与新农村运动同时并进。发展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建设并举。新农村运动的总目标是富裕农民,开始的切入点是村庄建设,但重点还在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和非农化。△运动主体是农民,政府启动、主导后逐步淡出,激发农民自发、自动、协调的意识和创造性,提高物质支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农民民主、农民组织、妇女参与。△提倡劝勉、自强、自助、协同、奉献的精神,保留传统文化。3.中国的新农村建设14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20世纪末期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引起了世界的目光,但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进展相对落后,农业进程设施脆弱,城乡差距急剧扩大,广大农村的贫困影响了内需不足与社会稳定。因此,高层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以建设新农村为中心,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的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建没,不搞形式主义。2006年初,中国公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农村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加快了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这里的“农村”指的是广义农村,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在内。新农村建设内涵不仅仅是狭义的村庄建设,而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其中心内容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包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中心。它包括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机制,改进金融、流通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资源节约型农业等。\n△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它包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等;保证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并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农业、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推进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村庄规划,加快乡村饮水、能源、道路、信息网、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新型农民。包括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信息农民,普及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各级农村管理体制15的改革等。第四节以工哺农、城乡一体化一.我国城乡差距扩大1.人类发展指数落后一般地,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但这个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农民)的状况。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一套度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其中,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衡量发展程度的最基本指标。以此为基础,我国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有关课题组制定了城乡发展差别的指标体系,主要指标是:①体面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是人均纯收入,其次是人均消费支出、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②知识或教育,包括成人识字率、综合毛入学率、教师配备、学生平均经费。③健康长寿的生活,包括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每万人病床数等。如表7—l所示,我国城乡居民的人类发展指数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甚大。农村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康状况都落后于城市,尤其是人均收入指数相差甚大。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图7-1所示,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甚大,而且还在不断拉大差距。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上升到3.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生活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从农民纯收入中扣除用在生产中的部分,16有关专家估计,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约为5~6:1。2005年,我国还有近3000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近6000万人口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二.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一体化1.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隐患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工业同时并存,形成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它表现在许多方面:工业先进、农业落后;工业发展快、农业发展慢,两者的距离越拉越大;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发展迅速,农业生产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工具简陋,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居住、医疗卫生、饮水、食品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城市居民收入多、生活好、社会福利条件好,农民收入少、生活差、缺乏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大:政治上,城市居民政治待遇较高,农村居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二元经济绍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n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与隐患:①由于城乡差别的加剧,农村的产品、资金、贷款和存款、人才、土地、青壮劳动力等都向城市流动,这种“孔雀东南飞”的结果使“三农”越来越落后;②落后的农村难以为工业提供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导致内需不振;③农村的相对落后使得农村的人口出生率远高于城市,大量的新增人口使农村居民的生活陷于较低水平;人口素质难以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长期保持剩余状态;④落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占比例很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拉了全国实现现代化的后腿;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⑤城乡的不协调发展会给发展中国家的17政治增加不稳定因素,农村的落后和贫困常常导致政局和社会的动荡。鉴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正在致力于缩小差距的努力,缩小工农与城乡差距已经是必然趋势。2.城乡严重分离是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城乡二元结构集中表现在居民的经济收入的差异上,中国内地1984年平均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1.8︰1,1994年为2.8︰1、2004年为3.2︰1、(其中,处于西部地区的甘肃省高于4︰1);2005年继续上升为3.3︰1,城乡差距在急剧扩大。据研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30年有可能上升到4︰1。此外,城乡差别还间接反映在我国的地区差别上,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多、城镇化率高,西部地区则反之,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农民的收入比大致为3︰2︰1。相形之下,我国台湾省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1。2004年,农户收入70万新台币,折合每个农业人口年收人约为4.5万人民币,非农户年收入90万新台币,折合每人5.6万人民币,这样,非农民与农民的收人比为1.2︰1,差距进一步缩小。再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和我们的农村一样,韩国农村十分落后,全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恒的43%,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63%,80%的农舍是茅草房,197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3︰1。到2004年,全国人均GDP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06︰1,城乡已接近协调发展状态。3.如何促使城乡一体化从城乡的严重对立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为什么中国内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如此大?有其客观与主观上的各种原因。①旧中国农业十分落后、天灾人祸、农村凋敝、人口多而贫困;②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保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行计划经济,采取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政策,如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抑制乡镇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政策、人民公社政策、限制私营经济政策、工农产品剪刀差政策、农业税与农民负担政策等;③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继续推行对“三农”的多取少予政策、城乡居民不平等的教育、社会福利和保障18政策等。为了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在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的基础之上,大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有: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彻底扭转“少予多取管死”为“多予少取放活”,大力增加对“三农”的投入;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的建设,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化步伐,从“三农”现代化出发加快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1.农业的弱质性\n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又是一个内部弱质、外部不经济的产业。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周期长,对气候条件有巨大的依赖性,气候的变化常引起农业的动荡,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多自然灾害性。△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劳动生产率。如2000年每个从事工业劳动力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1765元,农业为3995元,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8倍。因此世界各国大都对农业给以保护或补贴,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采取高保护政策。△我国人均资源紧缺,农业人口和劳动力过多,农业的弱质性更强;同时,长期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造成工农和城乡差距过大。按WT0《农业协定》的规定,中国不但绿箱政策性农业投入少,而且黄箱政策性投入也有很大空间。2.长期的“多取少予”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财政支农支出比重逐年降低。1978年国家财政对于农业的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13.4%,1990年下降列10%,到2001年只有8%。△农村财政资金流出额逐年扩大。1984年以前,财政资金是向农村流入的,但流入逐年减少,之后,农村资金通过农业各税和乡镇企业税流出,表现为资金流出(见下图)。19△农村信贷资金净流出额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人少。△农村卫生资源分配减少。△城乡分割的户籍体制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3.“以工哺农”是缓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由“以农哺工”转为“以工哺农”的主要条件是:一要看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入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的比例;二要看社会的公平性,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差距、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等。资料从2004年起,中国国务院一号文件的出台,第一次提出了“以工哺农”的政策支持;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大力增加农业投入,迈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可喜一步。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三农”现代化的重要前提1.我国农村劳动为过剩及其原因△总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例高。全国总人口13亿,乡村人口约占70%;△劳动力人口多、农村劳动力比重大,乡村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66%;△人均耕地、劳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事农业(农林牧渔)的农村劳动力比重高,约占全国劳动力的41%,农村劳动力的62%。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20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是迅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技术进步;为城市和工业生产输送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进行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如户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适度扩大规模经营政策等;城市支持农村、转变对农民工的态度,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等。\n3.农民工转型与城镇化一般规律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季节工变为固定工,农民逐渐在城市中定居下来,整合成为城市的一员,进城农民的身份由“农民”转变为工人或其他城市从业人员。我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在1978年以前因户籍制度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城务工,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但在“国民待遇”问题上进展缓慢,直到2004年以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才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必然促进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城镇化的发展又能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城乡协调社会的形成。本章小结1.农业、农村、农民是三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三农”走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为之奋斗的一个里程碑。没有“三农”的现代化便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三农”的滞后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农业的演变是有规律的,农业现代化是全世界农业演变的必然方向,但各国演变的进程和发展的道路、模式各不相同,因而有关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要从实际出发。3.农村、农民现代化是“三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三农”现代化既要见物又要见人,健康的新农村建设将有利于21促进“三农”现代化的进程。4.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三农”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工哺农、城市支持农村是缓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第八章中国各地农业第一节地域分异原理与中国农业的强地域性由于地形地势、气候、土地、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的相似与差异,区域存在着聚合与分离的现象,同质则分离少,异质则分离多。在一个气候相近的大平原,分离相对较少,而在一个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区分离则较多。聚合与分离是相对的,宏观上的聚合可能包含着许多微观上的分离,因此,分离总是绝对的。衡量分异程度可采用多样化系数,系数大则分离多;反之,则分离少。公式是x=∑[y1十(yl十y2)十(y1十y2十y3)十(y1十y2十y3十…十yn)]式中:x为多样化系数,y1、y2、y3、yn为各组成成分的比重且yl>y2>y3>yn一、自然与人文地理分异规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曾在大西北地区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植树运动,结果事与愿违,一哄而起。一阵风而散。近年,又在这干旱半干旱草原掀起了“退耕还林”的高潮,据报道,有一个缺水多风沙的地方种树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什么原因?简单地讲,它们都是违反了地域分异规律。森林喜水,干旱条件下树木难以成活、生长。硬着头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极大浪费。与工业不同,受天、地、人、物影响的农作(包括农、林、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形成这种地域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条件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差异决定了农业生物的适应范围与适应程度,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向,农林牧布局、结构、经营方式和生产发展水平等,以下介绍的几个与地域性有关的规律是值得重视的。(一)自然地理分异规律由于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及其运动的特点、地面上海陆分布的关系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造成了地球上各个地区水热条件的差异,因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差异在\n地表上往往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更迭并近于带状分布,形成了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中国的北寒南暖、东湿西干、“山下桃花山上雪”等现象就是这种地带性的表现,除了地带性规律以外,还存在着由于地质地貌的差异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差异。这些自然地理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域农林牧、粮棉油的分布格局与生产基础。《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写道“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二)人文地理分异规律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促成了地理环境的种种差异性,其中经济地理的分异是人文地理分异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综合体的地域分异规律。除自然条件外,不同地区的3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类型还要受历史、政治、人口、资源、市场、科学技术等多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社会经济综合体。农业的发展不但受制于自然地理分异规律,而且也受制于经济地理分异规律。海陆分布、城乡关系、交通条件、人口多少决定了对农产品与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加工、流通、贸易等方面。例如,农业区位理论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农业地带性,离城市近的生产价值高,保存期短、不耐运输的产品(如奶类),距离较远的则集约生产不腐烂便于运输的粮食等,距离再远则作为粗放农作或粗放放牧用。与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不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地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方向、结构、农村经济状况、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三)资源配置与劳动地域分工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日益增长,资源配置力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无论什么样的分工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劳动的地域分工。具体地说,是指一定地区专门生产几种产品、一种产品甚至是某一产品的某一部分生产的专门化,并与其它地区进行分工与协作。这种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原则在区域农作制中的具体应用。二、农作制地域分异规律(一)生物地理分异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对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形态、生理、分布、移动与行为方式、结构等均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生物的分布是有规律性的,它是根据自然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以及社会、经济环境而决定的。中国的《诗经》、《禹贡》、《管子·地员篇》早已记述了中国南北方植物的种类分布及与水文、土壤、气候的关系。《农桑通诀》中指出:“九州田土,土各有异,田各有等,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2002年秋笔者去河北坝上草原考察时,当地官员特邀我到康保县北部去看大片人工栽植的灌木---柠条。这里降雨量只有300mm,种树效果差,种植的乔木几十年还是小老头树,既无生产力、无经济效益,也不防风沙;但3~5年生的柠条却茂盛生长,既保土以免远扬到首都北京,又可作为羊的饲料,有经济收入,深受农民欢迎。但有关业务部门却坚持要他们贯彻以乔木为主造林的方针。因而当地人提出的防沙保土的方针即草与灌木为主,却没有被采纳。(二)农业地域分异规律既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物地理都在进行着分离,那么作为生物与环境统一体的农业也必然随之而分离。世界上农业类型多样,它们都是由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决定的,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例如,半干旱草原荒漠实行的是原始游牧制,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湿热赤道附近盛行游耕制,发展中国家盛行传统自给性的粗放农作制,而欧美发达国家则多实行现代商品性机械化农作制。随着历史的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工环境及软环节的不断改善,农作制也将从传统性、自给性、粗放性向现代性、商品性、集约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农作制的地域性、多样性仍将长期存在。三、中国地域与农业分异突出4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格外复杂。中国的这种地域多样性与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一)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性差异极大\n与世界上一些幅员广阔的大国,如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巳西、澳大利亚等相比较,中国在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域差异之大是无与伦比的。表现在:①地势上的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少量农牧业可分布到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第二级阶梯是海拔2000~1000m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早作农牧业。第三级阶梯是海拔500m以下低山丘陵以及海拔200m以下的几个大平原,这里是中国农业的精华所在。②地貌上的三分天下。即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地各占1/3。山高坡陡,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而水土流失则十分严重。③气候上的三大区域。即东部季风气候区,雨水丰沛,雨热同季,但洪涝灾害多;西部内陆干旱区,干旱少雨、草木稀疏;青藏高原高寒区,农、林业只局限于河谷地带。④植被上的三大类型。即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森林地带,东西过渡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地带以及西部内陆干旱荒漠与高寒草原地带。由上可见,如此复杂的自然状况必然会造成农业上的多样化与显著的地域性(图8-1)图8-1中国地势图(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二)东、中、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极大与自然条件复杂性由西向东逐步减少的方向相反,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则由东向西逐步变劣。农村经济水平、第二、三产业比重、农民收人逐步递减,而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贫困人口比例及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农业的物质装备与投人水平、农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教育水平逐步降低。此外,由于城乡距离,交通状况、信息水平,民族素质与习惯等因素又加剧了不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复杂性。不了解这种复杂性与地域性,就难以找出正确的对策与发展战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当笔者讲述到中国多数农民的收人还处在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线下,即一天一美元以下时,一位亚洲银行的代表站起来提出了异议,他说“我看到的中国农村都已经富裕起来了”,我问他是从哪里看到的。他回答道:“我是在上海和厦门郊区看到的”,随之,当场与会者发出了笑声。我们只请人家看沿海地区一些好的地方,而没有介绍不同地域的状况,难怪外国朋友得出了这种结论。5(三)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极大由于山川阻隔、贫富不均,中国的东西南北农业的地域性很强。①东西地区差异大。5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以东的东部农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都分布在这里,耕地分布在平地,森林分布在山地,呈交错状态。这里土壤肥沃,灌溉发达,物产丰富,全国的农林畜渔产品与农产品加工业绝大部分都集中于此。500mm等值线以西的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55%,人口占总人口的6%,耕地和森林占全国总面积不足10%,草地则占70%以上,但饲养的草食牲畜头数仅占全国的1/3。②主要农区的南北差异大。我国农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内的南北之间又差异极大。由北向南,≥10℃积温从2000℃增加到8000℃,年降雨量从500~600mm增加到2000mm,由最北的寒温带走向中温带、暖温带到淮河秦岭以南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一年一熟,杂粮为主、,长城以南到淮河秦岭为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大豆)一年两熟,长江以南则可种双季稻或一年三熟。这种农作制度的集约性与地域性也是很特殊的。③山区丘陵垂直差图8-2中国气象植被图(引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域要览》,1987)Ⅰ:寒温带针叶林区;Ⅱ: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Ⅲ: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Ⅴ:热带季雨林、雨林区;Ⅵ:温带草原区;Ⅶ:温带荒漠区;Ⅷ: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异大。在中高山区由于地势的上升,温度降低,降雨增多,日照减少,有的一个地方上下可以多达5~6个气候带的差异。大致上,高度每上升1000m,水热条件与作物种植可以在平地距离向北走1000km。在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与气温差异较小,但由于坡度的影响,农田灌溉困难,因而农作物的差异仍较大,一般坡丘上部为树木、中下部为果树或旱作物,低谷部则为可灌溉的农田。④水土资源的错位。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则水多地少。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而土地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国的64%、45%和64%,南方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1%,而土地面积、人口、耕地分别占全国的36%、55%和36%(图8-2)。由上可见,中国农业的地域性特点是十分突出的,地域间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这种\n地域上的巨大差异带来了农作制水平与类型的巨大差异。首先从农作制的第一层次看,历史上的原始生态农作制、传统农作制,现代农作制在今天的中国都可以看的到。西南边疆、西北地区还存在少数的刀耕火种的游耕制,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还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制;而东北三江平原的少数国有农场(如二道河农场、洪河农场)其劳动生产率可达每劳力年生产610万kg粮食,己与美国现代化农业水平相近。总体上,当前中国的多数地区实行的是传统农作制。其次,从农作制的第二层次看,不同地区虽同样属于传统农作制阶段,但差别甚大。西部(西北、西南)仍处在传统农作制的早期,盛行粗放自给性旱农制或雨养农作制;中部地区己处在传统农作制的中后期,盛行灌溉两熟集约半商品农作制,其中黄淮海平原为旱地灌溉两熟制,淮河长江以南为水田多熟制;东南沿海则处在传统农作制的后期,正在准备条件争取在近期内(5~15年)向现代农作制迈进。根据中国科学院牛文元先生等预测,我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而有的地区甚至需要达百年之久。由于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带来了农业运作的极大复杂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分区运作,主要是:①在科学农作制分区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土地利用、生物结构、农林牧各业合理布局等措施。制定政策时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权的关系,不要一刀切,以适应农作制类型与运作多样性的需要。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要通过试验,示范后再予推广。③对外国、外地经验要选择性吸收,不能硬搬死套;对待西方某些学派的思潮或主张,要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不赶时鬃,不人云亦云。第二节中国各地农作制一、中国农作制综合分区农业分类分区的目的在于将某地的农业定位和定性,将繁杂的事物系统化、纲领化、简单化,人们可以藉此按图索骥、理顺关系、顺藤摸瓜。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全国性大规模的农业自然资源普查,在此基础上曾先后出版了《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耕作制度区划》等重要著作。2005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中国农作制》研究完成,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刘巽浩、陈阜编著)。在该项目中,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2000年县域统计资料为蓝本,将全国以农作制为主的农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41个二级区。在此基础上又归纳为东中西三片。与以省域为基本单元的分区方法(本章第三节)相图8-3全国农作制分区图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做法,能更好地体现“物以类聚”的相似性区划原则,比较精细、7科学性强。例如,河北省既有冀中南平原,又有西部山区和冀北半干早区,如以省域为基本单元,只能将不同性质的内容混杂在一起;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则可予以精确地分别处理现将中国农作制综合分区简介如下(图8-3,表8-1)表8-1全国农作制分区与主要类型区号区名主要农作制类型1区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雨养一熟农林区平原雨养半机械化粮豆牛猪混合制、低地集约水稻制、山地林农制、大规模雨养农场制、渔作制1.1兴安岭丘陵山地纯林区与山麓岗地温凉作物一熟区山地纯林制、山麓岗地粗放一熟制1.2三江平原温凉作物一熟区大规模机械化雨养粮豆制、水田制1.3松辽平原喜温作物一熟区平原雨养半机械化农牧混合制、水田制、草地放牧与舍饲结合制1.4长白山温和作物一熟农林区山地纯林制、山麓川岗地粗放一熟制1.5辽东滨海平原温暖作物一熟农渔区渔作制、水田制、雨养农牧制、果园制、设施蔬菜制2区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二熟农区水浇地两熟集约农牧制、雨养二熟制、水田制、棉\n田制、旱地雨养一熟制、设施蔬菜制、温带果园制、城郊农作制2.1环渤海山东半岛滨海外向型二熟农渔区水浇地二熟集约制、渔作制、设施蔬菜制、果园制、城郊农作制2.2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水浇地二熟区水浇地二熟集约制2.3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区水浇地二熟制、旱地雨养一熟制2.4鲁西平原鲁中丘陵水浇地二熟兼一熟区水浇地二熟集约农牧制、旱坡地雨养二熟一熟制、棉田制2.5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水浇地旱地二熟区水浇地二熟与旱地雨养二熟农作制2.6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旱地一熟兼二熟区水浇地二熟农牧制、旱地雨养二熟一熟制2.7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旱地雨养一熟租放制、水浇地二熟制3区长江中下游与沿海平原丘陵湿润中热水田集约二三熟农区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岗坡地雨养农果制、低山丘陵林农制、渔作制、麦棉二熟制、城郊农作制、园艺作物制、沿海外向型农作制3.1滨南黄海东海平原二三熟外向型农渔区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沿海渔作制3.2江淮江汉平原丘陵旱水二熟兼三熟农区水田多熟集约农畜禽渔混合制、低山丘陵林农制、岗坡地雨养农果制3.3两湖平原丘陵水田三二熟农区水田多熟粮猪型农作制、岗坡地雨养二熟制、低山丘陵林农制4区江南丘陵山地湿润中热水田二三熟农林区川盆地水田多熟集约农牧渔混合制、丘陵山地用材林经济林农牧立体制、旱地雨养二熟一熟制4.1浙闽丘陵山地二三熟农林区川盆地水田多熟农牧渔混合制、山区丘陵林农制、旱地雨养二熟一熟制4.2南岭丘陵山地二三熟农林区川盆地水田多熟农牧渔混合制、山区丘陵林农制旱地雨养二熟一熟制5区华南沿海平原丘陵山地湿热水田多熟与热作农区水田双季稻集约农牧渔棍合制、粗放二熟一熟制、亚热带热带种植园制、山地丘陵林果农混合制、蔗田与蔗基鱼塘制、园艺作物制、渔作制、外向型农作制5.1华南沿海平原丘陵山地水田多熟兼热作农区水田双季稻集约农牧渔混合制、亚热带果园制、桑(蔗)基鱼塘制、城郊农作制、渔作制、外向农作制5.2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水田旱地二熟兼热作区水田单双季稻二熟制、旱地粗放雨养二熟制、熟带亚热带作物制6区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一熟农区兼牧区旱作粗放自给性农牧制、灌溉半集约一熟制、草原放牧制、园艺作物制、生态保护农作制6.1内蒙古高原北部半干旱干旱草原放牧兼干草原荒漠草原放牧制、农牧交错带旱作粗放自给8农区性农牧混合制6.2后山坝上晋西北中高原山地喜凉作物一熟兼轮歇区旱地粗放自给性喜凉作物一熟兼轮歇制\n续表区号区名主要农作制类型6.3黄土高原西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农区旱地租放自给喜凉作物一熟制、水浇地一熟制6.4蒙东南辽吉西冀北半干旱喜温作物一熟农旱地粗放自给喜温作物一熟制、水浇地一熟制6.5晋东土石山地半湿润易旱一熟填闲农区早地自给一熟制兼二年三熟制6.6黄土高原东部丘陵易旱喜温作物一熟农区早地粗放自给一熟制、生态保护型农作制6.7黄土高原南部塬区半湿润一熟填闲农区旱地雨养一熟兼二年三熟农牧混合制、果园制7区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一熟农区与荒漠牧区绿洲灌溉集约粮作制、灌溉棉作制、半干旱粗放农作制、集约园艺作物制、干早荒漠草原游牧定牧制、农场制7.1河套河西走廊灌溉一熟填闲农区与阿拉善高地荒漠草原牧区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荒漠草原放牧制7.2北疆灌溉兼旱作一熟填闲农区与荒漠草原牧区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荒漠草原游牧定牧制7.3南疆灌溉一二熟农区与荒漠草原牧区灌溉集约粮作制、棉作制、园艺作物制、荒漠草原放牧制8区四川盆地湿润中热麦稻二熟集约农区水田麦稻二熟集约粮猪型农作制、旱地雨养间套二熟粮猪型农作制、冬水田制、丘陵地雨养农果菜混合制8.1成都平原水田麦稻二熟农区水田麦稻二熟集约粮猪型农作制、旱地雨养二熟兼农果菜混合型农作制8.2川中丘陵水田旱地二熟农区水田麦稻二熟制、旱地雨养间套二熟制、冬水田制、丘陵地雨养农果混合制9区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热水旱二熟粗放农林区中低山区农林牧立体雨养粗放二熟制,山麓川盆地水田二熟集约农牧混合制、纯林制、原始生态农作制、烟茶制9.1秦巴山区旱坡地二熟一熟兼水田二熟林农区农林牧立体雨养粗放制、用材林与经济林混合制9.2川鄂湘黔交界低高原山地水田旱地二熟林农区平坝水田二熟制、旱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经济林木制9.3贵州高原水田旱地二熟兼一熟农林区平坝水田二熟制、旱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经济林木制、烟作制9.4滇中高原盆地水田旱地二熟兼一熟农林区平坝水田集约二熟制、旱地雨养粗放二熟制、烟作制9.5横东高原高山峡谷旱地一二熟兼水田二熟农林区牧林农立体雨养粗放制、原始生态农作制、烟作制、水田二熟制9.6滇南中低山宽谷炎热旱地水田二熟农区旱地水田雨养粗放二熟制、原始生态农作制10区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游牧制、河谷灌溉麦作制、旱地粗放杂粮兼原始休闲撂荒生态农作制、山地纯林制\n10.1青甘干旱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农区与高寒草原荒漠牧区草原游牧制、旱地粗放一熟制10.2川西藏东南半湿润凉温作物一熟林农牧区高山峡谷牧林农立体制、旱地雨养一熟制10.3藏西南谷地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兼草原牧区河谷地灌溉麦作制、农牧交错制10.4藏北高寒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放牧与荒漠区高寒草原草甸与荒漠草原游牧制由表8-1可见,当前中国农作制的大多数仍处在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和传统半自给半商品集约型农作制阶段、极少数为原始农作制,也有少量的亚现代商品型农作制类型,准备向现代农作制过渡。9二、全国各区农作制特征比较为了对全国各区农作制有一个完整的比较性的了解,现将10个一级区农作制的特征简述如下。(一)农业要素气候与土地、森林、草原自然等资源相比较,我国的主要农区(东部地区)气候资源是较好的。由北向南从1区到5区和8区、9区以温带亚热带的半湿润湿润气候为主,雨热同季,适于各种作物、畜禽的生长。西部的6区7区为半干旱干旱温带气候,10区为高原高寒旱气候,作物生育的限制因素多。土壤平原、川盆地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山区土层薄并易于流失。1~5区和8区土壤条件好。6区、7区、9区、10区较差,但只要有灌溉条件,生产力仍是不低的。植被自古以来,在年降水量5OOmm线以东的我国东部农区(1~5区,8~9区)自然植被是森林,由北向南,从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与雨林,西部地区(6、7、10区)则为草原或荒漠。现在,东部地区的自然森林植被大部分已被人工植被(耕地)所替代。人口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1区~5区总人口与农业人口占总量的71%、人口密度最大的是2区(540人/km2)、3区(428人/km2)、8区(461人/km2),西北部地区人口稀少,6区为69人/km2、7区为13人/km2、10区仅4人/km2。(二)农作制特征农作制水平总体上,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尚处在传统自给型农作制水平。少数西部地区还存在原始生态型农作制(游耕制、游牧制),少数东部沿海地区正在由传统自给型农作10制向现代农作制迈进。集约度东部农区集约度高。表现在垦植率高、投入(水、肥、机)较高、土地利用率高,种植指数高、农业产值高(1~3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3%)、农业产量高;西部集约度则相对较低。灌溉面积是我国农作制集约度的突出表现,东部的2~5区和四川盆地(8区)有效灌溉面积均占耕地50%以上,而半干旱的北部中低高原(6区)只占11%。干旱的7区灌溉面积率最高,达85%。土地利用据1997年普查,全国实有耕地约1.3亿hm2,但农业部2000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仍沿用的是原来未修正前的9547万hm2,本区划为了有关数字的可比性,故不得不仍沿用原有未修正前的耕地数据。据此,全国县域统计共计耕地面积为9689万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约10%,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2区)最高,达44%。3区、8区为23%。7区(1.9%),10区(仅0.3%)最低。林地(包括有林地和宜林地)比例最高的是1区、4区和9区,但森林的绝对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1区)、江南丘陵(4区)和藏东南三大片(10区)。草地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地区(10区、6区、8区),但草地的生产力甚低。农业总产值东部五个区(1~5区)农业总产值12360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80%,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最高(2区),达5023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次是长江中下游(3区),\n为3487亿元。西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少,西北地区(6、7、10区)最少,仅有1101亿元,占全国的7%。农民收入总体上,全国各区农民收入都较低,2000年平均净收入共有1984元,东南部地区(3区、5区)稍高,西部地区低(6~10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今后农作制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表8-3)。(三)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前景目标争取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农村小康化。到21世纪中叶,基本上将我国的传统农作制转变为现代集约持续型农作制。其中沿海地区在2015~2020年进入现代商品外向型农作制,中部粮食主产区在2040~2050午将粮猪型传统农作制转变为商品型现代农作制,西部地区争取在2070~2080年,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将粗放型传统农作制及部分原始生态型农作制转变为现代集约持续型农作制。战略全国各区要坚持高产优质高效战略、耕地保护与建设战略、农作制升级升值富民战略、发展第二、三产业战略、因地制宜战略、资源充分利用与保育战略。其中,沿海地区要强调外向型农作制战略、发展高附加值的园艺作物与农产品加工业战略、精致水产品战略、减少环境污染战略、率先进入现代化农作制战略;作为我国粮食与肉类主产区的中部地区,要强调加强农田与农业基本建设战略,高产优质高效战略、多熟制战略、农产品升级升值战略、发展第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要强调治山治水保护水土战略、经济与生态并重战略、脱贫战略、粗放农作制向集约农作制转变战略、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战略、特色农作与旅游农业战略等。支撑条件要想实现农作制的重大转变,关键的关键是要增加投入,改变对农村“多取少予”政策为“多予少取”政策,变“以农哺工”为“以工哺农”政策。同时,要增加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的投人,全面提高农民知识化水平。从体制政策法律层面要大力支持农作制的升级;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全面持续地发展。三、全国各区农业特征比较(一)种植业粮食按县域资料统计汇总,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48217t,人均粮414kg(按正式公布的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00年人均粮为374kg。2004年为361kg),其中突出的是东北(1区)达78lkg,其它地区均在400kg左右,6区、9区、10区则在200~300kg。中部粮食主产区(1~3区)生产粮食3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2%。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1%。粮食作物总产量中,东部与中部(1、2、3、4、5、8区)占83%,西部(6、7、9、10区)占17%。在分布上,北方(1、2、6、7区)以小麦、玉米为主,南方(3、4、5、8、9区)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产量以花生、油菜为主;占油料总产的87%,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2、3区),产量占全国的2/3。棉花2/3产量也在2区、3区,西北地区(新疆为主)占1/5。糖料以甘蔗为主,主要在南亚热带(5区)。近些年,各地的蔬菜、果树以及设施园艺有较多的发展(表8-4和表8-5)。12中国许多农区实行多熟种植。据统计公布数,1999年全国种植指数(指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原“复种指数”的概念有误)为155%.在表8-4中沿用原耕地与播种面积之比,得(《中国农作制》,2005)出的2000年种植指数是160%以下。根据著者的实际调查研究,按实有的耕地面积(1·3亿hm2)以及由此推出的播种面积(2亿hm2》。估计2000年种植指数在150%左右。其中南方的3、4、5、8区在200%以上,基本为一年二熟,少数实行三熟制。黄淮海平原(2区)和西南山地(9区)居中,为160%左右,以一年二熟为主,少数为一年一熟。东北,西北地区绝大部分为一年一熟,其中还有少数轮歇(休闲)地。(二)畜牧业我国畜牧业以农区为主,实行农牧结合。大西北地区的6区、7区、10区草地广阔,羊牛多而猪少。总饲养量(折牛单位)为9913万头,占全国总饲养量的21%,但牧业产值372\n亿元只等于全国牧业总产值的8%,还不如一个山东省的牧业产值。东部农区猪的比重大,牛次之,羊较少,家禽甚多。近些年,各地畜牧业有较大的发展,这是事实,但在表8-6中,牲畜存栏与肉类产量数都有较大虚数。据1997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大牲畜、猪、羊的实际数比统计公布数要少30%~40%。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2/3,禽肉占1/5,牛羊肉只占1/8。农区是肉类的主产地,占总肉量的1390%以上。其中中部地区的1、2、3区占全国肉产量的56%,而牧区较大的西北地区(6、7区)与青藏地区(10区),产肉量只占全国的8.4%,而以草原为主的牛羊肉只占其中的2/5。(三)草业中国是草地面积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39283万hm2(其中,可利用的草地有3310O万hm2),约为国土面积的40%,它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基地,也是我国的主要生态屏障...........。中国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5OOmm等雨线以西的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即大兴安岭一燕山―恒山一吕梁山一秦岭一青藏高原东隅一线西北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辽吉黑西部、川西北、冀北、晋西北、陕北和滇西北,占草地总面积的3/4。这一带气候干燥、多风沙,不适宜造林,草地植被对减轻风蚀、水蚀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南方和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桂西北、黔西与湘西、鄂西、豫西山地、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南岭、大别山、太行山、鲁中南和江南丘陵、东部和南部海岸带。其中牧区草地19316万hm2,半农半牧区5853万hm2,农区和林区有草地14115万hm2,分别为全国草地的49%、15%和36%。若以省域计,草地面积大于1000万hm2的藏(8205)、蒙(7881)、新(5726)、青(3637)、川(2354),甘(1790)、滇(1531)居全国前七位,共有草地3亿hm2,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75%。我国南方草地产草量较高,每公顷约为2000~250Okg干草,但草质差。大面积的北方草地产草量与载畜量甚低。大致每1OOmm降水量形成400~5OOkg/hm2干草产量,由东向西,平均每公顷1500→1200→600→30Okg干草量,也即每亩地15OOkg左右。全国草地平均每公顷可载1.30绵羊单位,其中温性草草原、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的载畜能力分别为1.29、0.72和0.40绵羊单位/hm2。高旱草地载畜量更低,只为0.35~0.12绵羊单位。南方草地载畜量较高,为2~3绵羊单位。我国草地的特点:①温带草地是主体,几乎占一半面积,也是我国主要牧区所在,生产力较低。②山地利青藏高原草地面积大,占全国草地的2/3(平地草地占1/3),利用条件较差;多为粗放利用。③品质欠佳的热性次生草地和干旱缺水的荒漠草地及严寒的高海拔草地占全国草地的61%以上,优质草地比例小(如松嫩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等)。④放牧场面积大(75%),割草地面积小(<1/5),可供越冬的干草数量少。⑤暖季草地面积大(44%),冷季草地少(24%),全年可放牧地只占31%,可见,全国草地中,除少量优质的草甸草原外,总体上草地农作制是以放牧为主、粗放经营为主。今后,急需加强我国的草地建设。(四)林业据国家土地局的资料,全国在1984~1988年第三次森林资源普查得出,中国林业用地面积17470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1948万hm2,森林覆盖率12.49%。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10219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5%,经济林占11.5%。竹林占2.97%,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为95亿m3,(表8一7)。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600~20OOmm的半湿润湿润地区,其中,东北、江南和西南三大片,共古森林面积与用材的80%以上。14总体上,中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在可能条件下要在丘陵山区宜林地发展林业,但不能在平原上与粮争地。森林的利用结构是以用材林为主,近年来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正在发展中。对于有关林业的发展战略,学术界议论较多,如森林的功能、三北防护林的效益、退耕还林与还草、以用材林为主还是生态林为主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五)农业经营与农业生产状况不同,全国各地的农业经营制度与方式大部分是共同的,如家庭承气制、\n土地所有制与使用制、规模甚小的小农经营制、商品量甚少的半自给半商品制、专业化程度、市场建设状况、社会化程度、剩余劳动力状况等。但是,不同区域间它们在程度上有所差别或具有一定特色:东部沿海地区(1.5区、2.1区、3.1区、5区)人口密度大、农户规模更小、粮肉等农产品自给率低,但是开放度高,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第二、三产业、专业户、技术合作、公司+农民的联合经营方式较多;中部地区(1、2、3区大部分,4、8区全部)是农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粮食和肉类自给并稍有剩余,农户规模小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西部地区(6、7、9、10区)开放度低、基本上还是温饱型的小农自给经济。商品量少、市场建设差、缺乏现代经营方式。(六)生态保护作为我国主要农区的东中部地区(1区~5区、8区)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建设,农业生态生产条件有很大改善,为高产稳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洪、涝、旱、水体污染、CO2排放量增加等问题,农田基本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6区、7区、9区)生态问题多,形势严峻,主要是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化等。今后,全国有待加强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农作制。1.广阔的草原是我国的生要生态屏障4亿hm2草地保护了土壤,大大减轻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沙尘威胁,是无可替代的保护神。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与沙化地区基本上部分布在大西北地区,这里降雨量少,乔木难以成活与生长。当前草原退化严重,如果大西北草原进一步受到破坏,那么东部地区15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就难以生存与发展。因之,必须大力加强草原建设,从战略上将生态保护上升为草地农作的主要功能之一。2.森林在湿润山区生态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对多雨山区抑制水土流失、削减洪峰;减少中下游河道湖泊堵塞、防止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等方面作用显著。3.在水蚀风蚀农区实行水土保持农作制我国在水土保持农作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应该保持与发扬,并与现代的新技术相结合,例如,少免耕、覆盖、梯田、水平沟、留茬耕作、等高耕作、间套作、乔灌草结合、封山育草育林等。4.治水、调水、节水水是我国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洪、涝、旱、水土流失、沙化、水体污染、水资源紧张等无不与水相关。为此,在农作制运行上必须将治水、调水、保水,节水作为重要的内容,实行与水相协调的农作制。四、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与西部地区农作制特征比较为了宏观地观测分析我国农业与农作制的特征,我们仍在上述的以县域2000年为数据来源的基本单元基础上,将全国10个一级区和41个二级区(亚区)归并为三大片,即东部沿海片、中部平原片和西部高原生态脆弱片。其目的是更集中化、宏观化,分片阐明农作制的特点与战略优先序,以便为国民经济与农业的宏观决策参考,也有利于非专业工作者应用。分片的原则是:①以县域为基本单元。②物以类聚原则。主要以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经济、农业与农作制的综合相似性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单项(如位置或地貌)的限制。例如,四川盆地不因位置在中原之西而划入西部片,因为它的地貌、气候、农业与农作制的综合相似性具有中部平原片的特征。又如,江南丘陵山地在地貌上低山丘陵较多,但海拔图8-4中国农作制东中西分片图16较低,农业的大部分分布在山丘间众多的盆地川地上,而且它的农业与农作制具有典型的中部片特征,因而划人中部片。西南高原山地却不同,它的位置偏西,海拔较高,是一种典型的山地高原,而且经济不发达,农作粗放,因而放在西部片较为适宜。(图8-4)。(一)东部沿海片北起辽东湾,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至北部湾的沿海平原。涉及辽宁、河北、山东、\n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部分沿海县市以及海南岛、台湾岛(暂缺)的全部,共514个县级行政单位。横向的伸展范围,原则上是遇山即止,若在平原地区则以沿海农作制特征的显著性为其标志。土地面积609lkm2,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1.农业要素17此片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三片中是最好的,但人均水土资源缺少。位置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国内外农产品交流的枢纽。地貌以平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等3个平原的沿海部分,以及东南丘陵山地狭长的山前沿海平原部分。气候从北到南均属季风气候区,并受海洋的调节。由北向南为半湿润暖温带与湿润亚热带。雨热同季、光温水配合良好,有利于多种作物与林木的生长与多熟制。生态本片自然条件好,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少。但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水生态问题突出,水体污染严重,一些城乡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显。经济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城市密集,除京、津,沪三个特大城市外,还有大连、烟台、威海、青岛、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珠海等港口或大中型城市。东部沿海片内2000年总人口26448万人,占全国的23%,人口密度达434人/km2,为全国平均(121人/km2)的3.6倍。其中农业人口1.9亿人,农业人口人均净收入(注:不是纯收入,即不包括外出劳务收人)3226元,在全国三大片中是最高的,是中部平原片1809元的1.8倍,是西部高原片l2ll元的2.7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活跃,全国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与进口是通过本片的沿海港口进行的。20世纪末,我国进口与出口5亿美元以工农产品的省份均集中于沿海: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辽宁、江苏等省市。2001年沿海11省市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77%,以鲁、粤、浙、闽为前四位,占55%。2.土地利用本片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6%。土地中耕地、林地与草地分别占全国的15%、8%与2%。本片土地中农、林约各占1/4,牧草地只占3.7%。人多耕地少是本片的重要特点,人均耕地只有0.055hm2,仅为全国平均的1/2。耕地质量较好,平坦、耕层深厚,生产力较高。3.集约度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是本片农作制的特色。集约农作制的三大支柱,即灌溉、化肥、农机的投如水平均较高。首先水利建设好,大部分耕地可灌可排,稳产高产。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69%,占全国灌溉面积的24%,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是三个片中最高的一片,为全国平均的1.5倍。因而旱涝灾害轻。其次,化肥、农机的投入也是三个片中最高的,每公顷化肥施用量为62Okg(纯量),等于全国平均值的1.4倍,每公顷农业机械动力为9.1W,为全国平均的1.66倍。在投人高的同时,产出效率也是全国最高的。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平均4641kg,而每公顷耕地面积粮食年单产高达8679kg,为西部高原片的1.93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片土地与耕地只占全国的6.3%与15%,而农业总产值达4678亿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31%,以农业人口平均的农业总产值为6354元,等于中部平原片(1658元)3.8倍,等于西部高原片(1147元)5.5倍。从而农业人口人均净收入3226元,相当于中西部的2倍多。184.农作制结构本片农业经济效益较高与农作制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首先,从农村产业结构看,本片除第一产业外,农村第二、三产业较发达,农产品加工业、外向型农业、服务业已有初步的发展。据统计,200O年,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中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人占63%,主要从事农牧业家庭经营的只占31%,而全国平均数恰好相反;即1资性收入占31%,家庭经营收入占63%。其次,从农业生产结构看,发展多样化经营,尤其是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是其重要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相应为48%、22%、2%,均低于全国的相应水平,唯有渔业产值特别高,等于全国平均值的2.3倍。在种植业中,园艺作物比重大,\n蔬菜395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56%,果园面积高达279万hm2,占全国果园面积的31%,相当于本片耕地面积的19%(全国果园面积893万hm2,相当于耕地面积的9%),盛产苹果、梨、柑桶、香蕉、荔枝等,近年来花卉发展较快。经济作物中,棉花、花生、甘蔗等也是重要产区。畜牧业生产以猪为主,牛次之,鸡、鹅、鸭等禽类生产甚多。5.农作制类型本片农作制的特点是集约度高、种植指数高(187%),效益高、农作制类型多样化。集约多熟农牧禽渔混合制是主体,辅之以渔作制、设施园艺制、种植果园制、外向型农作制、城郊农作制以及林农混合制等。大多数农田实行人工灌溉,施肥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正在推广中,己达到半机械化水平。农作制的经营仍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公司加农户、合作经营、专业户种植与养殖等正在逐步推行中。延续2000年的传统农作制正在准备条件逐步向现代农作制阶段过渡。6.存在问题与“三农”发展战略当前农作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人多耕地少,农户规模小,商品率还较低,这个基本矛盾是全国性的,但本片尤其突出,从而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收人的增加。第二,附加值低的粮食和肉类生产与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间的矛盾。由于人多地少,尽管在三大片中本片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最高的,但总产量仍不能满足人口与经济增长的需要。人均粮食占有量仅326kg,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79%,人均肉类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92%,因而每年要从区外大量输入粮食与畜产品。京、津、沪、粤、闽、浙等地是我国粮食输入的大头。今后,这种趋势估计还将不断增强,粮食生产与高附加值的非粮食生产的矛盾将更加激化。为此,本片“三农”发展的战略是:第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与农作制现代化。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农业与农作制的现代化,用5~10年的时间实现农村小康化。要建设好集约持续型农作制,其中大19面积的是集约多熟农牧禽鱼结合制。要逐步实现渔作制,种植园制、设施园艺制的现代化。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外向型农作制。要在适当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水利化、农业设施化、商品化、科技化、精致化、农工商一体化、资源环境良化的基础上建设好各种类型的现代农作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要鼓励多种资本注入农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作制。第二,在农作制结构上要处理好粮食与非粮食生产的关系。一方面,发展附加值高的非粮食生产(畜、禽、鱼、菜、果、甘蔗等)是本片的优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从全国粮食安全角度出发,仍不能忽视甚至放弃粮食生产。2000年,本片的粮食与肉类总产占全国18%与13%的比重,粮食年单产高居全国之榜首,而输入粮食又是占全国的大头,过度的削弱粮食生产将对全国粮食安全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要从宏观上协调好粮食生产与非粮生产的关系,协调好本片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第三,要保护好资源环境,建设可持续性的农作制。本片自然、经济、生产条件优势,自然灾害与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江、湖、海水水体的污染,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等问题是严重的。因此,要建设好集约与持续兼顾的现代型农作制,不可偏废。(二)中部平原片北起东北大平原、黄淮海平原,南至长江上中游平原(含四川盆地)与江南丘陵。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的大部分,以及陕西、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共1438个县。土地面积为2640Okm2,占国土的1/4强。1.农业要素中部平原片自然条件与农业要素票赋较好,但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位置中部平原地处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农业的中心地位与“中原”地带,是我国\n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所在。如果从绝对意义上讲,它的地理位置仍是与“东部沿海片”一起处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地貌平原地貌是本片的农业生产主体,中国的三大平原,即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三江平原与松辽平原)、长江中游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的主体均在本片。此外,还有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这些平原海拔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构成了我国农业的精华所在。与平原相间的还有海拔为300~5OOm的丘陵以及部分700~1400m的低山,在丘陵低山间有众多的河谷盆地,也是本片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属季风气候区,光温水配合良好,雨热同季。北部为半湿润温带、暖温带,南部为湿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适合于各种作物与林木的生长,长城以南,≥10℃积温在400O℃以上,可实行一年二熟;长江以南地区≥10℃积温500O℃以上,可实行水田二年三熟制。植被原始自然植被为森林,从东北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到长江以南的常绿阔叶林。20当前,绝大部分平原自然植被巳被开垦为农田,丘陵山区仍以林为主。社会与经济本片的特点是人口多、农业发达,但经济欠发达。总人口66180万人,占全国的57%,每平方公里有251人,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中部平原片内有哈尔滨、长春、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币,交通发达。农业人口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58%。本片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对全国贡献甚大,农业人口的平均净收人为1809元,比全国平均还略低,仅等于东部沿海片农业人口平均收入的56%。凸现了“高产穷县”,农业越发达,农民越穷的怪现象。生态平原生态环境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尤其是1949年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干早、洪涝、盐碱、沙、瘠薄等问题有较大的改善,面目一新。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地涌现,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等。2.土地利用中部平原片2.64亿hm2土地面积(占全国1/4)中,耕地、林地、草地分别占20%、36%和7%。耕地5267万hm2,占全国耕地的一半以上(55%)。草地很少,仅占全国的6%。人均耕地只有0.08hm2,仅及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80%,虽比东部沿海片稍多,但人多耕地少、规模小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由于实行多熟制,实际上人均播种面积达0.l4hm2。人均耕地最多的是东北区,人均0·23hm2(实际上还要多),是全国耕地潜力最大的一个地区。大多数平原耕地土地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限制因子少,土地生产力较高,不少农田粮食年亩产已达吨粮。部分丘陵坡地旱、瘠、薄、酸、水土流失等限制因子较多。3.集约度中部平原片投入产出的特点是,农业投人不低,农产品产出较高,农业贡献大,但经济产出却较低、农民收入低。也即,农作制的集约度较高,但效益不高。在各种投入中,水肥农机投人均属中等偏上,灌溉面积为2668万hm2,占中部平原片耕地面积的一半,占全国灌溉面积的59%。每公顷化肥投人499kg,虽不及东部沿海片,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每公顷农业机械动力拥有量为6kW,属全国平均水平。机械化作业率尚不高,大致占1/3左右。农业劳动力尚有大量剩余。农产品产出高。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单产4614kg,按耕地面积年单产812lkg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总产3145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65%,肉类总产391l万t,占全国肉总产的6l%。人均占有粮475kg,为全国平均的l15%,比东部沿海片高出46%,人均肉为59kg,比全国平均高出7%。可见,中部平原片既是我国粮食安全与粮食肉类生产的主要基地,又是粮肉的唯一向东片与西片的输出地。尤其是中部平原片的东北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为885kg,是当前与未来最大的余粮区,据尹成杰研究,1997年,范围与中部平原片相当的东北、华北、华中三区余粮为400O万t是国内缺粮地区的主要供应地。但是,中部平原片的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尚低。2000年中部平原片农业总产值为8505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55%,但农业人口平均只合1658元,只等于东部沿海片635421元的1/4。农业人口人均净收人只有1809元,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只有1335元,号称\n鱼米之乡的长江中游区也只有1635元。据统计,2002年粮食生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河南为2216元、江西为2306元、安徽为118元、湖南为2398元、四川为2108元、重庆为2098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76元)。4.农作制结构农业比重大、农民收人低,这个现象与农作制结构有显著的相关性。首先,从农村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以辽吉黑冀鲁豫皖赣湘鄂十省为例,2000年农业人口人均纯收人为2006元,其中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只占30%,而以农牧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人占70%。与东部沿海片的产业结构正好相反。其次,从农业生产结构看,在农业总产值中,附加值较低的种植业占57%,畜牧业占32片,林业占4.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附加值较高的渔业只约占7%,比东部沿海片的28%低21个百分点。在种植业中,传统的大宗粮、棉、油等作物占绝对优势,而附加值高的蔬菜、水果等则比重偏低。蔬菜面积为85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9%,比东部沿海片的14.5%相比少了一半多、果树面积为405万hm2,相当于耕地面积的7.5%;比东部沿海片的19%少了1倍还多。此外,农产品加工业不够发达,外向型农业比重低,产品优势尚未转换成经济优势。5.农作制类型传统的粮猪型农作制仍是中部平原片的主体。1949年以来,中部平原片的农业生产条件,投入集约度与土地生产力己有较大的提高,机具、化肥、水利、科技、信息等现代农业手段正在加强,农产品的商品率有所增加,传统的牛耕、人插秧的现象正在减少。但总体上,中部平原片的农作制尚未脱离传统自给型农作制阶段,表现为半机械半人畜力、半商品半自给、规模小而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在农作制类型上,多数平原地区以传统的灌溉农牧结合多熟集约制为主体,种植指数高达176%,东北地区则实行雨养型半机械化的一熟制为主。与东部沿海片相比较,含有现代化内容的渔作制、种植园制、设施园艺制,外向型农作制、农产品加工专业规模经营等都相对较弱。6.存在问题与“三农”发展战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以三大平原为主的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的命脉和主要生产基地,地位十分重要。但当前在农业发展申,存在的问题还是突出的。第一,传统的小农经济与现代化生产的矛盾。由于以农户为单元的经营单位规模过小,户均只有约0.14hm2,的地,而且还分散成七八块田。因而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生产率甚低,农民收人甚低。第二,粮食生产与非粮经营的矛盾。一方面,粮食附加值低,农业结构单一的以粮、猪22为主,缺少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经济作物,,缺少农产品加工业、第二、三产业。另一方面,中部平原片又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基地,粮食面积过分削减势必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个矛盾十分尖锐,也是制约农作制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怎么办?必须下决心从战略上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宏观上制定重要的决策并采取行动,促使传统农作制向现代农作制逐步发展。第一,要明确中部平原片为基础农产品优势区,确定它在国家农业与粮食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东北平原)。从认识、政策、经济、法律上加以文持与保护。必须从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东中西地区关系、协调粮食与非粮食生产的关系出发,大幅度增加对中部平原的农业投入,争取用15~20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收入不低于城市居民收人的1/2。第二,将中部平原建设成为国家的粮食与商品生产粮基地,将传统农作制逐步向现代农作制过渡。为此,要保护耕地,改善农田与农业基础条件,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加强专业化生产,积极发展农村的加工业、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走适合国情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集约化与可持续化兼顾的道路。第三,农作制结构本身也要因地制宜,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样化生产\n与经营,增加附加值高的优质作物林木与动物生产。利用冬闲田、丘陵坡旱地增加水果、蔬菜、牧草饲料、经济作物等。(三)西部高原生态脆弱片西部高原片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地势上的第一阶梯(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与第二阶梯(海拔1000~250Om)的地区,后者包括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甘新地区(农区多数茬10OOm左右,实质上也属于低中高原)。全片共960个县,土地面积共约6.4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6%。1.农业要素西部高原片土地资源手富,但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三片中是最差的。位置一般指我国西部地区,若从绝对地理位置讲,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大陆腹地。地貌甚为复杂,有众多的高山、沙漠、荒漠、绿洲等。海拔高低差异极大、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达8849m,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为54m,大多数农区坐落在海拔1O00~400Om之间的高原或高地上。气候西部高原片分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两种气候类型。西北大多数地区分布在我国由黑龙江省的黑河经陕西榆林至西南的拉萨一条5OOmm年降水量的等值线以西,属温带或高寒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由东向西,年降雨量为500~300mm的地方为半干旱地区,以草原为主,相当一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年降水量为300~25Omm或以下的地方为干旱气候,以荒漠草原、荒漠或戈壁沙漠为主,这里没有灌溉就没有农林业。西南地区气候类型,包括西南高原区(9区)和藏东南川西(10.2区),这里年降水量在500~10OOmm之间,属亚热带、暖温带湿润或亚湿润气候。已可实行一年二熟。23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广阔、人口稀少是西部高原片的重要特征。总人口约为2.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人口密度为37人/km2,不足东部沿海片的1/10。其中,西北各区的土地占全国一半多(6区、7区、10区),人口密度只有21人/km2(其中青藏高原只有4人)西南高原区(9区)人口较多,人口密度为98人/km2。西部高原片内经济、交通欠发达,只有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兰州、西宁、昆明、贵阳等几个中等省会城市经济、交通等发展较快。农业尚以传统小规模自给经济为主,除棉花、烟叶外,向外区输出的农产品少。农业人口人均净收入低,仅121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1%,相当于东部沿海片的1/3强。生态西部高原片生态脆弱问题突出。主要是,①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因水土流失严重而闻名于世界,云贵高原一些土质山区水土流失强度也较大。②草原退化,由于羊群过载,1/3以上草原已中度退化。③沙化。退化的草原加上由草原开垦的农田,使土地覆被率降低,沙土暴露,严重的则形成扬沙天气或沙尘暴,危及东部工业密集区人口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生态恶化是与贫困紧密相关的,由于贫困,就无力去改善农业、农村、农田的基本建设,就不得不破坏植被以取得食物、饲料、燃料;反过来,破坏了的资源环境又降低了农业生产力。于是形成了贫困—生态恶化—贫困的怪圈。2.土地利用西部高原片土地辽阔,土地面积共63895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其中西北三区有土地55454km2,占全国土地的58%。土地中耕地只占4%,林地占10%,草地有2.8亿hm2,占土地面积的41%,占全国草地面积的93%。林地主要分布于藏东南以及西南高原山地。耕地共有2865万hm2,人均0.l2hm2,耕地中大部分是旱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39万hm2,占耕地统计面积的29%,主要分布于干旱气候区的新疆、河西走廊以及西南高原山地间的川盆地。实际上,真实的耕地面积要比1996年公布的统计数大得多。据全国农业区划部门的各县汇总的实际数,黄土高原要比统计数多出60%,西北干旱区多出31%,青藏多出60%,云贵多出83%~136%,加权平均虚数为72%,这样,实有耕地面积约为4943万hm2,人均0.2hm2。可见,人少耕地多是西部高原片的特点(尤其是西北地区)。3.集约度西部高原片农作制的特征之一是集约度低、投人低、产出也低。从投人看,水利建设远远不如东部片与中部片。据统计,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n其中,甘新干旱区以灌溉为主(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5%),其它地区则旱作比重大。若按实际耕地面积计,则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7%,多数是靠天吃饭。肥料、农机投入也低,据统计,每公顷化肥投入162kg,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每公顷农机动力为3.3kW,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1%。若按真实耕地数折算,则每公顷化肥为94kg农机动力只有0.2kW,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产出看,据统计,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平均为3898mg,年亩产4483kg,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若按真实耕地面积算,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则只有2266kg,年公顷产仅2606kg,单产最低的是缺乏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区(包括黄土高原),实际每公顷播种面积粮食24单产与耕地年单产只有1292kg与l227kg,折每亩仅有8Okg水平。尽管实际人均耕地多,但因投入低、生产生态条件差、农作粗放、单产低,因而粮食总产仍不能满足本片人口的需要。2000年总产粮8139万t,人均341kg,只相当于全国平均的82%,人均肉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的85%。因此部分粮食还要靠外部输入。农业总产值2122亿元,只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4%,农业人口人均净收入1147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的66%,相当于东部沿海区的18%。其中,西北的半干旱区,仅有782元。可见,缺粮、贫困,再加上生态恶化,是西部高原片农作制面临的最大课题。4.农作制结构传统性的粮食生产仍是西部高原片农作制结构的主体。首先,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看,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十分落后。2000年,陕、甘、宁、新、蒙、藏6省(区)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其中工资性收人占20%,主要是劳力出外打工,农村第二、三产业甚少,以种粮养畜为主的家庭收人占74%(东部沿海区相应的收人为63%与31%)。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也是体现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特点,种植业、畜牧业、林业的产值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数,渔业仅1.5%。在种植业中,又是以传统的粮食为主,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比重低,蔬菜占总播种面积的7%,果园面积为228万hm2,相当于耕地的7.5%,均低于东部沿海片和中部平原片。5.农作制类型西部高原片许多地区尚处于传统小农自给性农作制的早中期水平,小部分灌溉区已进入集约半商品型农作制,而纯牧区和少数边远地区尚保留着原始生态型农作制。除绿洲外,总体上农作粗放,集约度低,土地生产率与商品率低。据统计,种植指数为11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2%,若按实有耕地面积计,则不足100%,尤其是西北三区尚有一定的休闲轮歇地,实际种植指数估计在90%以下,大多数地区为一年一熟。西南高原与南疆则多二熟制。6.存在问题与“三农”发展战赂西部高原片影响农作制的限制因素多,问题严重。第一,农作制发展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1949年以来,尽管农业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农作制仍处在传统小农封闭自给粗放型范畴,有的地方甚至还处在原始生态农作制阶段。因而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率、商品率、农村第二、三产业比率大都处在较低的水平。第二,农村经济不发达,多数农民仍处在贫困线上。西部高原片农民人均年净收人仅为1211元,加上出外打工的农民纯收人也只有1400~1600元。距离每天1美元收人的脱贫线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2.73亿hm2,的草原是我国东南部地区的重25要屏障,但牧羊过多,草原退化沙化日益加重。一方面正在实行退耕还草还林,另一方面过牧的羊牛群还在不断增加。一方面土地开垦多、水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度比城市还快。从城乡协调,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方针出发,西部高原片农作制的发展战略是:第一,改变粗放封闭型农作制为半集约开放型农作制。改广种薄收为精种战略,对陡坡地,年降水量低于40Omm的旱地要适度退耕,要增加资金、水利、肥料、技术的投人,逐步\n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逐步发展农村市场与第二、三产业。国家要从全局出发,对西部片农作制给以特殊的保护。第二,发展脱贫型农作制类型。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努力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作制。如棉作及其加工制、优质瓜果葡萄园制、云贵的优质烟作、茶作及其加工制。要努力建设并发展旅游农业,西藏、云贵、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均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潜力甚大。第三,加强生态保护。从保护草原、农田、森林、水土环境、自然景观出发,要花大力气、大投入,长期坚持各种生态建设,例如,改原始的游牧制,游耕制为定牧制、定耕制、放牧与舍饲结合、草畜平衡的草原保护制、采育平衡的森林保护制、农田覆盖良好的保护性耕作制,防止水土流失的梯田制、基本农田制、节水农作制等。特别要恢复、建设好我国的最大生态屏障----草原。要努力促使生态,经济与永久性的生存相结合,企图片面推行西方式低投入、低效率的“生态农业”是行不通的。第四,重点发展西部高原区占耕地29%的灌溉农业,增加投入,建设节水型集约农牧商品基地。为了实现上述农作制发展的要求,必须从宏观上大幅度增加政府性的投入,在WTO黄箱和绿箱政策范围内增加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保护与文持,要控制人口,大力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第二、三产业,加强市场建设与农产品的流通。在国家的西部开发中要将农业与农村经济摆在应有的重要地位,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四)战略优先序任何战略安排,总是要对一个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区别其轻重、缓急、主次、先后,以求顺序前进,最后完成总体的目标与任务。中国幅员广阔,东中西各部分自然与经济条件相差悬殊,问题各异,而国力、财力、人力总是有限的。为此,要在总体上建设现代化的农作制,必须从中长期角度有一个战略布局与优先序的安排。根据上述的三大片、十个一级区、四十一个二级区的农作制特征以及它们在全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现提出战略优先序如下。以粮食安全为焦点,优先序是,中部→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3,肉类占61%,人均粮475kg,是唯一有余粮输出的片,也是今后粮食生产潜力最大的片。在26中部平原片中,它的优先序是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游区→四川盆地区,尤以东北区潜力最大,要建设好三大平原与成都平原的粮食生产基地。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焦点,优先序是:中部→东部→西部。在三大片中,东部沿海区农村经济活跃、农民收入领先,是三片中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理应作为战略优先序加以推动。但考虑到此片自我发展能力较强,而作为国家农业主体的中部片在全国农业中的极端重要地位,以及该片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现状,还是要将中部片放在顺序中的首位。当然,也要对东部片积极支持与推动。以扶贫为焦点,优先序是:西部→中部→东部。1978年中国政府认定的贫困人口是2.5亿人,到目前2004年巳降至2900万人。世界银行则认定,1981年中国贫困人口8.34亿人,目前己降至2.1亿人。不管怎样,农村贫困仍是中国面临的世纪性难题。约2/3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因而毫无疑问西部地区应作为中国扶贫的重点。其次是中部平原区,大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仍是相当低的,尤其是鱼米之乡的长江上中下游(包括成都平原)。东部地区农民经济收人在三片中较高,但从国际标准看,仍是属于较低的水平。以生态为焦点,优先序是:西部→中部→东部。西部自然条件差,生态问题多而严重。一旦西部2.7亿hm2的草原遭到严重破坏,那么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接锺而来,以致影响到中部与东部地区永无宁日。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农作制应优先考虑减少羊牛数量的保护草原制、黄土高原恢复植被制、农田保护性农作制、藏东南高原山区森林制等。中部地区中的北方要推行节水农作制,东部中部都要重视保护水体清洁减少污染。\n以国际贸易为焦点,优先序是:东部→中部→西部。东部沿海片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基地与桥头堡,要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作制。中部片也应积极跟上东部的步伐,作为东部的第二梯队,增加农产品出口。西部虽较遥远,也要选择一些特色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载体,发展特色农作制和绿色食品农作制。以国家农业投入为焦点,优先序是:中部→西东部。要改变我国“三农”落后的现状,促使工农、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设现代型农作制。投入的战略重点无疑应放在中部平原区,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中部片中,其顺序又是东北区领先。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扶贫、农村经济发展都需要国家长期投人大量资金,应有计划地分步实施。东部地区尽管自我修复能力强,但在近10年内仍需要外界的支持与投入。10年以后可以将这部分地区的国家投入转向西部地区。第三节全国六大省域联片区农业发展战略一个将以省域为基本单元而相互连片的农业分区,便于为全国以及地方各级行政领导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尽管这种方法精确性较差,但简便实用。对宏观决策会有所裨益(表8-11)。27表8-11全国省域联片分区位置区名省(市)名东南部Ⅰ东南沿海区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苏、上海中部Ⅱ东北区Ⅲ黄淮海区Ⅳ长江上中游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Ⅴ西北区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西部Ⅵ西南区广西、云南、贵州按我国东南、中、西三大部分划分为六个省域连片区,即东南沿海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上中游区、西北区与西南区(图8-5)。数据资料是宏观分析研究的基础,目前图8-5中国省域连片农业分区公布的农业数据问题甚多,本文分区中引用的数据以力求接近真实为原则,主要来源:①农业部的《中国农业统计资料》;②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③全国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中国农业资源报告》;(表8-12~表--16中的资料来源即出于此,也参照了第一次农业普查的结果。其中,耕地数字采用了全国农业资源区划系统和中国科学院1:100万比例图先后得出的1.39亿hm2,比较接近真实;对牲畜和肉类产量存在疑问尚多,1997年全国昔查时发现的多报数量竟达30%~40%。一、农业要素(资源)如表8-12和表8-13中所示。28海拔V区中的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一般平均海拔达3000~50OOm,寒冷干旱,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Ⅵ区的云贵高原、V区中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50Om,多山区丘陵。Ⅰ、Ⅱ、Ⅲ、Ⅳ区大部分为第三阶梯,多平原,适于农业。气候Ⅰ、Ⅳ、Ⅵ区为湿润亚热带,温度高,雨量多,水资源丰富,作物可一年多熟,但时有洪涝灾害。Ⅱ、Ⅲ区为半湿润温带,是我国重要的农区,其中Ⅱ区多森林,作物一年一熟,Ⅲ区则可一年两熟,但单位耕地水资源少。V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自然植被为草原与荒漠,干旱限制了农作物的面积与产量,但西藏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达资料来源综合综合③未包括西藏③\n2943%,宁夏70%。Ⅵ区则山地丘陵占多数;平地仅占12%,水土流失面积占10~20%。耕地常说的“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这句话是不确切的。实际上不是7%而是10%左右。但无论怎样,中国是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国家,据修正后的数字人均也只有O.11hm2。其中Ⅰ、Ⅲ、Ⅳ区只有0.07~0.llhm2。耕地较多的是Ⅱ区(0.22)与V区(0.2l)但V区由于干旱,耕地生产力低,故只有Ⅱ区(东北)有耕地上的潜力与优势。表8-13中的人均播种面积仍沿用原来统计偏小的数字,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但从相对比较来看,由于长城以南多一年两熟或三熟的方式,因而各大区间在人均播种面积上的差异比耕地差异小得多,大致在0.12hm2±0.03间变动。林草森林耗水多,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即Ⅰ、Ⅱ、Ⅳ区以及Ⅵ区,西北有林地只占土地的5.6%,黄淮海由于垦殖率高,有林地也只占土地的11.8%。相反,西北草地多,占土地的44%。总之,从东、中、西部的区域来看,可以得出:东部沿海的Ⅰ区水热资源丰富宜农宜林,但人均土地、耕地少。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的主体,地处半湿润、湿润的温带亚热带,宜农宜林。其中Ⅲ、Ⅳ两区人多,人均耕地少,潜力较大的是Ⅱ区。但从中部地区总体讲,还是人多耕地少,人均农业资源相对匮缺,因而必须实行集约农作制。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相对较差,对农业有一定的限制性,其中西北地域广大但干旱缺水,生态脆弱。西南地区山多、水多、坡耕地多,但农区狭窄,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二、人口与经济人口东南部地区土地占全国的5.8%,人口却占20%,人口密度高,每平方公里443人,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1/4强,而人口却占近一半多(58%),人口密度以Ⅲ区最高,达515人,Ⅱ区较低(131人),Ⅳ区居中(270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而人口只为1/5,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26人),西南地区密度较高(160人)。经济地区的国民经济与工业水平对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总体上,东部地区较发达,中部地区较差,西部地区落后,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大概是西部地区的3倍,Ⅰ区的乡镇企业增加值几乎等于西部地区的6倍,中部地区的Ⅱ、Ⅲ区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而Ⅳ区则较落后。30农业生产总值区域间差异也甚大,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东部地区为中部地区的2倍,为西部地区的3倍。农民收入总体上中国农民收入是低水平的,平均农民纯收入不到300美元。按国际惯例每天1美元收入为脱离贫困线标准,则中国大部分农民尚在贫困线之下,更谈不上“农村小康”。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甚大;东部地区为中部地区的1.6倍,为西部地区的2.7倍,东部地区己有相当部分农村进入小康,中部地区只有小部分属小康水平,西部地区农村总体上仍是贫困不发达。三、农业装备与生产率农机每公顷耕地的农机拥有率,东部>中部>西部,而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以Ⅲ、Ⅱ区最高。以水田为主的南方(Ⅰ、Ⅳ、Ⅵ)机械化水平低。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区农机拥有率最低而机械化水平却较高(41%),其原因是农户土地规模相对较大。总体上当前(200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是低的,不计田间管理作业的全国平均机耕,机播、机收的平均数也只有31%,可见,人畜力仍是中国当前农村动力的主体。农村用电量农村用电主要是乡镇企业、居民生活与灌溉,这一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工业化水平。Ⅰ区用电量突出,按农业人口平均803kW,几乎接近其他各区人均量的总数。Ⅲ区用电也较多。灌溉灌溉是中国农业的一个特色。全国按平均有效灌溉面积为耕地面积的39%,其中以Ⅰ、Ⅲ、Ⅳ区较多,Ⅱ、V、Ⅵ区较少。化肥中国人均耕地少,增加有效养分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是必由之路,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按实际耕地面积计,2000年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近30Okg,若按实际播种面积计,大致为190~2OOkg,相当于世界平均数及美国用量的2倍,但比集约种植的国\n家少(日本442kg,法国280kg,荷兰587kg)。如表8-15所示,不同地区间的耕地化肥量与耕地谷物单产量是成正比的。土地生产率水平表8-15中的耕地谷物单产反映了种植业生产力水平(注:表8-15中的31单产是以未修正的播种面积为分母的),猪出栏率反映了畜牧业水平。可见,实行多熟制的Ⅰ、Ⅳ两区年单产水平最高,西南区居次。一年两熟的Ⅲ区居中,一年一熟的东北、西北地区较低。四、农业生产水平与优势农产品*据1995年调查,农村人均消费肉量乘以系数1.28可得出全国人均消费量。动物产品已如前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2000年中国的人均肉类占有量为50kg、水产品35kg、奶类6.7kg。但是又根据同时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农村与城镇调查队的定户调查,全国农村人均消费肉量只有17.2kg,全国城乡居民平均只有22kg,鱼类3.5kg。其它产品中国蔬菜生产人均水平甚高,但果品水平低,糖料也低。此外,从农产品的生产水平与集中产业带(区)角度分析,各区域间各具特色:Ⅰ区人多地少,缺粮、缺袖、缺肉、缺奶、缺糖,大量靠外部输入,但人均水产品最多,农产品出口多,主要是水产品与蔬菜,全国农产品出口值超过5亿美元的5个省市都集中在沿海区。2000年广东农产品出口40亿美元,占全国的1/4。农作物中Ⅰ区水稻占绝对优势。据农业部规划的农产品产业带中,在Ⅰ区的有东南沿海水产品养殖带、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粤西蔗区等。Ⅱ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大豆商品基地,而且发展潜力还较大。近些年来,农牧业发展很快,人均肉类、奶类生产已居全国前列。产品优势区有:东北玉米带、大豆带、奶牛肉牛优势区。Ⅲ区厉史上本区是多灾的缺粮区,是南粮北调时有的地。1949年以来,生产条件改善,32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南粮北调局面己彻底扭转。目前是我国粮棉油肉果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但本区城市多、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仅稍许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已逐渐感到捉襟见肘。被列入优势产品带的有:小麦带、玉米带、优势棉区、中原肉牛肉羊优势区、华北牛奶优势区、黄渤海水产品养殖区、渤海湾苹果带等。Ⅳ区本区是我国传统的粮(稻)、油、猪主产商品区,实行劳动集约型农业,一年二熟三熟,谷物单产与猪出栏率均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来发展不快,凸现出萎缩趋势。被列入优势产品区的有长江中游棉区、长江中下游双低油菜区、赣南湘南柑橘带等。V区本区自然条件严峻,人均粮油水平均偏低。尽管本区有广大的草原,但草原生产力甚低,全区人均肉类只有全国平均的67%,水产品更少(5%),唯有奶类一枝独秀,为全国人均平均的3倍多。本区中的绿洲(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银川平原、内蒙古的河套)是灌溉粮棉基地。新疆棉花近年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国优质棉区。黄土高原苹果带量大质好,另外还有一些瓜果啤酒花等特色产品。Ⅵ区人多耕地少、山地多、坡地多、缺粮油,肉类生产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本区有一些特色产品,如烟叶、桐油、乌柏、茶等。将以上6区归纳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析,得出:东南沿海地区(Ⅰ)人多地少,有水产品、水果、蔬菜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或出口产品的优势,但粮食、肉类、油料等要依靠区外输入,是全国粮食、肉类的主要缺口地区。中部地区(Ⅱ、Ⅲ、Ⅳ)土地面积占全国1/4强(27%),总人口、农业人口、GDP占全国58%,而生产的粮食占64%、肉类占66%、油料占74%。是全国的主要粮食和肉类生产基地也是全国仅有的余粮地区(表8-17),它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起着中流低柱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粮食附加值低,加上农户规模太小,因而粮、肉生产区农业经济效益差,收人低,这个“粮食越多农民越穷”的矛盾必须认真面对与妥善解决。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6.5%人口占全国的22%。尤其是西北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占全国58%,而人口仅占12%。整个西部地区粮食与肉类量仅占全国的1/5,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等比较低,部分粮食还要靠外部输入。今后,若干特色产品(棉、烟、茶、\n瓜果、羊毛、苹果等)和旅游农业将有较大潜力。33五、农作制类型如表8-18所示:各种要素是决定农作制类型的基础,农作制类型是各种农作制要素的集中综合反映。明确各地区的农作制类型与发展前景,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决策与技术方案。总体上我国当前多数地区仍处于半集约半自给半商品的传统农作制类型,有的大区或大区中的部分县市农场开始向商品性现代集约持续农作制类型过渡。各区间差异甚大。Ⅰ区如表8-18所示,Ⅰ区的“+”号多于“-”号,主要限制因素是人多地少。农作制类型是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在全国各地区中走在最前面。外向型农作制是主要特征。Ⅱ区各要素中“+”号最多,已进人半商品农作制,粮豆商品率在全国领先,今后潜力仍大,前景看好。Ⅲ区“+-”很多,当前,是我国粮食、油料、肉类重要产地,但商品量较少。属集约型半商品传统农作制。因受水资源约束,今后灌溉农作制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加大投人与改革,种植业有萎缩的可能性。发展方向是集约持续现代商品农作制。Ⅳ区大体情况与Ⅲ区类似,目前属集约型水田半商品传统农作制。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慢。今后要发挥邻近我国两个经济中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向集约型多元现代农作制过渡。Ⅴ区“-”号多于“+”号,不利于农作制发展。目前的农作制类型属于粗放旱地自给性传统农牧业(灌区除外),今后应向半集约半现代保护性农牧业方向发展。Ⅵ区与Ⅴ区大致相同,水热条件较Ⅴ区好,但人多山多平地少,限制了农作制的发展,目前多数仍停留在半粗放自给性传统农作制阶段。今后的方向是向半集约特色农作制类型发展。34六、“三农”发展战略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农民收人、农作物产量、人均量增长较慢,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全国角度看,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争取到21世纪中叶全国实现现代化。有关“三农”的总目标是否到2020年全国农村基本达到小康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达不到),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一部分地区达不到)。为此,必须从宏观上采取若干重大措施。大幅度增加对农作制农村的投入,改变当前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为由城市流向农村,改变以农哺工为以工哺农的总政策。在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许可范围内,大力保护农业,努力减少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向城乡一体化迈进,当前首先要减少农民的负担,大力增加农业、农村,农田基本建设与教育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实行现代集约持续农作制,走我们自己的道路。尤其是要加大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作制向现代农作制过渡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促进农村城镇化。大力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政策上要善待进城民工并赋予公民的各种平等权利。改变固有的农业方针、政策、法规、模式与技术的一刀齐做法,实行因地制宜,分区运作。从分区角度看,是否能设想(表8-19)Ⅰ区东南沿海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争取2010年率先在全国达到小康化水平,2025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幅度减少农林牧渔劳力,适当扩大农户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商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Ⅱ区东北区作为农畜产品潜力最大的地区,争取2015年达到基本小康,204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豆商品基地同时,要努力发展以肉牛、奶牛、猪为主的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保护并逐步恢复林业生产,提高农林牧的生产能力与竞争力。35Ⅲ区黄淮海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应与Ⅱ区相近。保持并建设好粮棉油菜果肉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n节约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东方型集约持续现代农作制迈进。Ⅳ区长江上中游区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粮肉基地,要努力恢复粮袖肉产品在全国的重要基地地位,改变北粮南运的状态;提高经济效益、争取在2020年达到小康,204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对中部地区应重点保护、增加投入,促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现代农作制转变。Ⅴ区西北地区作为我国土地最多且生态严峻的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是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进行,缺一不可。力争在2025年实现基本小康,同时使生态缺失达到零增长或生态正增长局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半干旱草原地区退耕应以草灌为主,牧区要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争取到2020年使草原面貌有较大的恢复,使之成为我国的最大生态屏障。西北地区中的绿洲灌区则率先在本区进人小康化与农业半现代化。Ⅵ区西南地区作为多山的贫困地区,由于农业土地资源缺乏,本区农业应以保护为主,经济上以脱贫为主。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集约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景观农业。努力促进本区跟上全国的小康化与现代化的步伐。本章小结1、农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中国农业与农作制与地域分异尤为突出。农作制要因地制宜,多元分类分区运作,避免统得过死与公式化一元化的做法。吸收外国外地经验时,要从本国本地实际出发,避免赶时髦或死搬硬套。2、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分区科学性较强,有利于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按《中国农作制》区划,我国共分10个一级区,即: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丘陵区、华南区、西北半干旱区、西北绿洲区、四川盆地区、西南高原区、青藏高原区。3、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差异显著,发展战略是: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部地区是我国农业的命脉与主要生产基地,西部地区的战略重点是脱贫和保护生态。第九章世界农业与农作制第一节世界农业概述21世纪初,世界农业的轮廓大致是:北美、欧洲、大洋洲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当前正向着全方位的现代化前进;占世界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多数正在进行绿色革命,要在21世纪内将传统自给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一、气候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决定了大范围内自然植被与作物的分布。全球气候极其复杂,气候类型众多,在这里只能简单地介绍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全球气候因素变化的趋势与规律。1.太阳辐射。地球上太阳辐射量呈纬度地带性的分布,高纬度处辐射量低,低纬度处辐射量高。以北半球为例,由北向南,年辐射量从每年小于80kcal/cm2增加到每年200kcal/cm2,但云量和雨量对此干扰甚大。2.热量。太阳辐射决定了地球上热量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以≥10℃活动积温计,北半球由北向南,从1000℃以下~10000℃或以上。气候类型经历极地冰原带、极地长寒带、亚寒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3.雨量。与太阳辐射和热量不同,雨量分布规律复杂的多,在许多地区雨量的地带性不明显。雨量分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海陆分布引起了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基本差异。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多雨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性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特点。由海洋走向大陆,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呈现出某种雨量的经度地带性。如欧洲由西向东、中国由东向西降水量就逐步减少。第二,大气环流引起的海风向背决定了大陆沿岸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中纬度地带尤为明显。例如,地处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夏季盛行由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风,故虽地处海边但仍干燥缺雨,到冬季时风向转为西风,从海洋带来了丰沛的雨水,这就是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冬季受西风气流控制,干旱少雨,夏秋则多来自海洋的湿润气团,形成了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第三,地形地势对降水的影响。地形特别是高山对气团的移动产生了阻挡作用。我国秦岭南北一山之隔降水量差异显著即其一例。此\n外,山区本身因地势变化气候也表现出独特的垂直地带性。气温一般随高度而递减,但降水量反而随高度而增多(但有一定限度)。二、植被在大范围内,地球上自然植被的存在与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其中雨量又是其限制因素。在湿润半湿润气候下的主要自然植被是森林,包括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和中纬度森林等;在半干旱地区主要是草原,包括:①温带草原,分布在欧亚大陆内部、北美洲中部和澳大利亚一部;②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在非洲中部、南美洲中部和澳大利亚北部;在大陆腹地干旱地区主要是荒漠草原或荒漠、沙漠等。雨量与热量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的生物量。例如,又热又潮湿的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要占陆地总植物量的40%,净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在最适生态环境下每公顷总植物量为350~450t,总生产量可达120~150t,而干旱的荒漠沙漠地带总植物量则在l0t以下甚至于零。在人类的作用下,一些自然植被已被人工植被或其他用途所代替。三、土地与人口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30.7亿hm2。其中,森林及林地47.7亿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6%;永久草地34.9亿hm2,占27%;耕地面积共14.1亿hm2,占11%。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欧与北美洲三大片,共占世界总耕地的3/4,而非洲、南美和大洋洲只占其余的1/4。农作物生长要求有较好的水分,故世界上大部分耕地是砍伐原生自然森林后开垦出来的,少部分是开垦了自然草地中降水量较多的土地。现有耕地中有2.76亿hm2灌溉面积,其中70%分布在亚洲,3/4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到2001年,世界总人口61.5亿人(2005年65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79%,发达国家占21%。农业人口共25.8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而发达国家则不到4%。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土地面积的不变性与林地、草地、耕地面积的较少变动性,世界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正在不断减少。2001年世界平均人均耕地0.23hm2,其中大洋洲、美洲、欧洲较多,人均耕地1.67~0.40hm2;非洲较少,为0.22hm2;亚洲最少,只有0.14hm2;而中国人均只有0.11hm2左右。世界人均水资源以南北美洲最为丰富,其他各洲较差,亚洲最少,而中国又是亚洲中较少的一个。四、农业生产与贸易气候决定了自然植被与人工栽培植物(作物)的生存与发展。大体上在地球较高纬度(30~60º)地区,如欧洲大部分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以喜凉作物为主,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油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甜菜等;在中纬度地区(30~45º),如中国、欧洲南部、美国中东部,以喜温作物为主,如玉米、大豆、高梁、水稻、棉花等,这里冬季还可种冬小麦、冬油菜等喜凉作物;在低纬度地区30~0º),除了喜温的玉米、水稻、高梁等作物外,还可种植耐高温高湿的作物(甘薯、薯蓣)、耐旱耐热的高粱、粟黍类、花生与木薯等以及亚热带热带作物(橡胶、咖啡、可可、椰子、茶、香蕉、甘蔗等)(图9-1)。作物生产是农作制的基础。2001年,全世界谷物总产21.5亿t,单产3118kg/hm2,人均谷物占有量350kg。按总产量计,亚洲生产谷物接近世界的一半,但因人口众多,人均谷物只有268kg。人均谷物量多的是大洋洲(1367kg)、北中美洲(829kg/人)和欧洲(590kg/人)。非洲最少,只有143kg/人,是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均谷物占有量(675kg/人)是发展中国家(252kg/人)的2.7倍(表9-2)。2001年,全世界肉类生产共计2.39亿t,主要是亚洲、欧洲、美洲。人均肉量世界平均为38.9kg,其中发达国家人均肉量(80kg/人)是发展中国家(27.7kg/人)的2.8倍。大洋洲(200kg/人)、北中美洲(98kg/人)、南美洲(77kg/人)、欧洲(70kg/人)较多,亚洲(25.7kg/人)与非洲(只有13.6kg/人)较少。在20世纪至21世纪之交,农产品贸易中,亚洲、非洲进口额多于出口额,大洋洲、南美洲出口量高于进口量,欧洲、北美洲进出口大抵相当(表9-2)。就国家而论,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为农产品净出1:3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为净进口国。据FAO统计,包括林产品在内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已进入净进口国行列,2001年进口总额为215亿美元,出口为155亿美元。进口以林\n产品、大豆为主,出口以蔬菜、水产品为主。在世界谷物贸易中,年进出口量各为2.6亿t,其中仍是亚洲、非洲进口量高于出口量,而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甚至欧洲则进口量低于出口量。以国家而论,净进口谷物的大户是日本、非洲各国、韩国、俄罗斯、意大利、墨西哥、巴西;净谷物出口大户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法国、德国等。中国已由谷物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尤其是大豆进口量迅猛增加。据分析,今后谷物进口量还将增加(表9-2)。第二节世界农作制类型通过对世界农作制的了解,可以窥见世界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斑,并可探寻农作制演变的进程与规律。世界农作制五花八门、类型繁多。这里,我们在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类型学专门委员会、FAO、Anderson以及B.Andreae等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作了适当修改,归纳为四大类。即原始生态型农作制、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传统半自给集约型农作制与现代化商品农作制。一原始生态型农作制原始生态型农作制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农作制,主要分布在原生生态条件下不适于农作的地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又湿又热或湿润寒冷的森林地带,另一类是干旱少雨的草原荒漠地带。这些地区,人烟稀少,主要靠自然生态的赐予维持简单的生计,基本上没有人工物质与能量的投入,产出水平也极低。(一)热带森林游耕制(ShiftingCultivation)“游耕制”亦称“撂荒”、“焚林制”、“迁移农作制”。将森林砍伐烧荒后免耕种植作物3~5年,随着杂草丛生与土壤肥力的下降,即弃耕5~20年,另选新的林地开垦种植作物,弃耕结束后,再轮回到该地种植作物。土地利用率(R)甚低,一般为20%~50%。例如,在安哥拉一块荒地开垦后6年种植作物一弃耕5年作为天然牧场一再进行10年灌木休闲,然后再进行下一回合的种植与弃荒。游耕一般分布在低纬度湿润多雨贫瘠的热带森林(也包括灌木林)地带。主要是东南亚与太平洋岛屿、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大致有近2亿人口,占世界23%的耕地上实行着不同类型的游耕制。在游耕农作中普遍采用混作(MixedCropping),即同一块地上同时将几种甚至十几种作物混播在一起,禾谷类、蔬菜、根茎类作物和灌木杂居共处。将不同成熟期和对自然环境具有不同适应性的各种作物或品种种在一起,如果某种自然灾害袭击时,就不会颗粒无收。另外,成熟期早晚不同的作物种在一起,成熟什么就吃什么,有利于周年供养。在热带森林游耕制中最广泛种植的作物是含淀粉的禾谷类和块根类,如玉米、高粱、粟黍类(Millets)、木薯、薯蓣、马铃薯等,有水的地方种植水稻。(二)游牧制(NomadicHerding)游牧制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移动性粗放古老的畜牧业,以羊为主,其次是牛、骆驼,自给性强。这种游牧制至少存在已达3000年之久。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东非、非洲南部内地的干旷草原、亚洲西南和内陆部分,包括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这些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少,一般在150~400mm之间,植被为干草原或荒漠草原,不适于作物生长(更谈不到森林),羊、牛等就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土地利用十分粗放,一般几公顷草地才饲养一只羊。牧民经常或周期性地迁移,逐水草而居。当前世界上一些干旱地区仍保留着游牧制的特征,大约还有1000万人口过着游牧生活。如阿富汗、伊朗、蒙古、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南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的西北部。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游牧制数量在下降。在许多地区(特别是有一定降雨量的半干旱地区),正在向半游牧或定居制过渡。(三)以自然森林为基础的农作制根据FAO等机构的统计,世界上郁闭林的面积近28亿hm2,占土地面积21%。若将疏林地等非郁闭林的林地算上,则共有森林与林地约45亿hm2,约土地面积的34%。世界\n上森林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共分三大片。第一片是热带潮湿森林,共11亿hm2,占热带郁闭林的90%,其中一半分布在拉丁美洲,另一半在非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在热带潮湿森林中,热带雨林占66%。这一大片是世界森林资源的宝库,也是当前砍伐的严重地区。主要农作制是:①纯林制:未经皆伐的大片森林,以生产林木为主,不进行种植业或牧业生产;②林粮交错制:即将采伐后的林地变为耕地,种植谷物或薯类,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林地与种粮地交错分布,多以游耕制为主,也有部分实行连年耕种制;第二大片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东西带状伸展着,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以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为主,又称泰加林。这里人烟稀少、气候寒冷、除大片纯自然林外,少数在林内或干涸河谷种植耐寒作物,如芜菁、蔬菜、马铃薯、黑麦、燕麦、油菜等。第三大片是中纬度森林带,包括亚热带和温带森林。与前两类不同,中纬度地带非地带性因素表现的最为强烈,其腹地主要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没有大片森林存在,只是在大陆的东西两侧才有森林存在。大陆靠东海岸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或潮湿气候,主要形成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温带的落叶阔叶林;大陆西海岸地中海亚热带为常绿硬叶林带;而大陆西北的温带多海洋性气候影响,为山毛榉、栎等落叶林。这个地区森林覆盖已不像前两类地区那样连片与茂盛,多数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因而形成了农田与林地交错分布的特征。一般在山区以林为主,平原以农为主,丘陵地区则农林混合。二、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随着人口的增加,原始生态型农作制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尽管当时需求仍是很低的)。土地利用的程度在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R)增至0.5以上,工具已有改进,出现了铁犁,实行牛马耕,进行耕翻作业,开始饲养家畜并施用有机肥料。但是,生产力水平仍较低,耕作粗放、投入少、产出也少,仍以靠天吃饭为主。农业规模很小,实行自给型经济,是典型的传统农作制类型。当前,这种类型农作制广泛分布于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农业发达国家中的半干旱地区也仍沿用带有休耕的农作制(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但以商品生产为主。按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半干旱地区休闲农作制(FallowSystem)历史上,休闲农作制曾是中世纪欧洲长时期采用的农作制度。最早是二圃制(TwoFieldSystem),即将耕地分成面积大体相等的两区:一区种谷物,一区休闲,如小麦一休闲一大麦一休闲。休闲的目的是恢复地力、积蓄田间水分,并在休闲地上进行放牧。公元8世纪后二圃制逐渐转变为三圃制,即二区种植一区休闲。如冬小麦(黑麦)一春小麦(燕麦)一休闲,其生产力高于二圃制。这种农作制一直延续到16~17世纪,后来逐渐被四圃制即诺尔福克轮作(NorfolkRotationSystem)所代替。四圃制已不再休闲(因欧洲大部分为比较湿润的气候),典型如芜菁一大麦一三叶草一小麦,它已成为当代欧洲农作制的基础。当前,世界上一些半干旱地区仍保留着休闲农作制,其主要目的是在休闲期间节省和积聚水分,如美国中西部、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草原、哈萨克斯坦、撒哈拉沙漠北部、伊朗、土耳其等地区,一般为休闲一小麦或休闲一小麦一小麦,土地利用率(R)=0.5~o.57,年降水量越少,休闲比重越大。年降水量300mm处,休闲比重达50%,300~400mm处休闲达1/3,在450~500mm处休闲比重则降至1/4。例如,美国哥伦比亚盆地,年降水量250~350mm,休闲面积占耕地46.8%,典型农作制是休闲一小麦;在北部平原的蒙大拿、北达科他,降水量300~520mm,休闲面积占40%,典型是休闲一小麦一休闲一小麦一大麦;在南部平原的科罗拉多、堪萨斯,降水量300~750mm,休闲比重已降至33%,农作制为休闲一冬小麦一饲用高粱一冬小麦一饲用高粱。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出现过休闲农作制,但时间较短,未曾出现像中世纪欧洲那样占有主导地位。当前,在部分半干旱地区(如陕北、晋北、内蒙古、西藏、青海)仍存在有少量的全年休闲制,比例已不大,并逐年缩小。另外,有一种半休闲制,即在一年内可利用的季节内只种一茬生长期短的作物,而另一部分时间却空闲了起来。如晋西南、渭北实行的夏闲制,冬小麦收割以后,由于水分不足,在夏秋期间\n土地休闲以积聚水分。(二)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作制(DrylandFarming)旱地农作制是指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的农作制。它既不同于灌溉农作,也不同于湿润地区的非灌溉农作(雨养农作)。年降水量一般在300~550mm范围之内,但在热带年降水量800mm,有干湿季划分的地区(如印度半岛)也在这范围之内。中国一般将年均降水量300~550mm、年干燥度1.5~4.0的地区划为半干旱地区。美国将300~600mm地区划为半干旱区,经营非灌溉旱地农牧业。分布: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作制主要分布在稀树草原带,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南北、赞比亚西河流域、西南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北部。这些地区一般一年内湿季为3.5~6个月,年降雨量300~600mm,作物以耐旱的高粱、玉米、花生、木薯、龙爪稷等为主。温带半干旱地区分布于中国西北部、中亚、西亚、阿根廷中部等地。此外属于现代农业范畴的北美大平原、俄罗斯顿河流域、西班牙等地,年降雨量300~600mm,除永久性草地外,也实行以主产小麦、大麦为主的旱地农业。农作制特点:旱农制与休闲制不同的是,休闲地比重已小于1/3甚至于零,多实行连年耕种农作制(PermanentFarming),一年一熟。主要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高粱、粟黍类(Millets),如珍珠粟、龙爪稷、黍、谷子等、花生、木薯、豆类(豌豆、蚕豆、大豆、绿豆、鹰嘴豆)等。耕作比较粗放,投入少,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往往以家庭养畜禽作为副业收入。在种植方式上,除单作外,盛行作物间混作。如印度高梁与木豆间作,面积达2亿hm2以上。非洲间混作甚为普遍,主作物是玉米、高粱,次作物是豆类、薯类,一种间混作方式往往由2~5种作物组成。中国的旱地农作制广泛分布于西北,年降水量300~550mm的狭长的半干旱地带。从东北平原西部边缘开始,经内蒙古东部,冀北、晋西北、宁夏中南部、陕西中北部,一直延伸到陇东、陇中与青海东部。新疆的伊犁河流域也有旱农制分布。主要作物以耐旱的小麦最多,其次是谷糜、高梁、马铃薯,在水分条件较好处,玉米已占相当比重。近些年来,由于增加了化肥、塑料薄膜等的投入,单位面积产量已有显著提高,但大面积上仍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也仍较低,以自给为主。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条件比较严峻,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加剧,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艰苦、收入低,是我国重要的贫困地区。(三)湿润地区雨养制(RainfedFarming)雨养制指的是湿润气候下(不是半干旱气候)靠天降雨的非灌溉农作制,其年降水量范围低限是旱地农业的上限,即500~600mm,其上限可达2000~3000mm或以上。由于降水丰富,故农作制的生产力一般要比旱地农作高,甚至可与灌溉农作制相媲美。但实际上,由于人类不能控制降雨的数量与时间,故也时有旱涝之灾,或降雨与作物的需要不尽吻合,仍然还属于粗放耕作的范畴。分布:①东南亚南亚季风地带,包括中国(东北、淮北、渭北、西南)、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的非灌溉农业。②非洲(东非、西非、南非)和拉丁美洲各国。拉丁美洲灌溉面积小,尽管无霜期很长,但当前仍以一年一熟为主。作物主要有玉米、菜豆、大豆、豇豆、木薯等。间混作甚为普遍,如玉米、菜豆混作,玉米与高粱混作(萨尔瓦多)。非洲最普遍的方式是玉米(或高粱)间混豇豆或木薯。③地中海周围,其气候是冬湿润温和、夏暖而干、雨热不同季,称夏干气候或地中海气候。包括中近东的叙利亚、黎巴嫩、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以自给半自给为主,耕作较粗放。此外欧洲南端的希腊、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南部也属地中海气候,但已不属于粗放自给型农作范畴。农作制特点:这个地区的作物种类繁多,因地区和降水量多少而不同,一般为一年一熟,有的也可依靠自然降雨实行一年两熟,如小麦一甘薯(大豆)。在温带半湿润地区(降雨量600~800mm)主要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在亚热带或热带多雨地区则种植望天稻(看天下雨种稻)、玉米、薯类、豆类以及香蕉、甘蔗、柑橘等。在地中海地区为了适应冬湿夏干的气候,利用冬季多雨湿润的气候种植一年生的冬小麦、大麦、\n冬季蔬菜,在夏季干热气候来临之前已经收获;多年生作物也广泛分布于山区或山前地带,它们繁茂而深长的根系可以从深层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以度过干热缺水的夏季。诸如,无花果、海枣、葡萄、鹗梨等。在热带亚热带雨量多的地区,雨养的多层作(Multi-storeyCropping)也较多,实际上是多年生树木与矮生的一年生作物共生,上层作物是橡胶、可可、咖啡、果树等,共生的下层作物为谷物、薯类、豆类、香蕉、蔬菜等。哥伦比亚的33%的咖啡面积上问种食用香蕉、大蕉、甘蔗、蔬菜等。可可早期需要遮阳,可间作玉米、木薯、木豆等。三、传统半自给集约型农作制随着人口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粗放型农作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在“绿色革命”的推动下,逐渐向半自给半商品集约型农作制转变。其特点是:①仍属于传统农业范畴,但已从自给型转变为在自给的基础上还有一定商品量。②多数农田实行灌溉是其重要特征。20世纪全球灌溉面积由0.4亿hm2增加到2.7亿hm2,但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③技术上有重要改进。除灌溉外,普遍增加化肥用量,采用优良品种,一些地方还辅之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④推广多熟制。许多地区在灌溉的基础上实行旱地两熟制、水田三熟制,土地利用率(R)=100~300。总体上,尽管多数仍未脱离传统农业的范畴,但已属于集约型(劳力、技术、资金)农作制,其中少数地区已进入小规模现代农作制范畴。(一)水肥良种改进型一熟制在“绿色革命”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纷纷在改进生产条件(灌溉、肥料)的基础上采用高产优质良种,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其特点是:①在降雨量少或季节分配不均的地方,将旱地转变为定期灌溉或全年能灌溉的农田,这是增产的基础,但在降水较多且均匀的地方仍以雨养农作为主。②在原有少量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增施化肥。据FAO研究,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有55%是靠增施化肥提供的。③在水肥基础上采用高产优质抗倒伏的矮秆小麦与水稻以及杂交玉米等良种,良种与水肥条件必须同步改进。④生产条件虽有改进,但仍不够集约化,或因无霜期较短,故仍以一年一熟为主。当前,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湿热地区或水田地区传统自给粗放型农作制,正在向这种水肥良种的改进型方向发展。它往往与原有的粗放制交错分布,逐步更替。中国的东北平原、印度的恒河流域就是典型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无霜期较长的地区随着水肥等条件的继续改善,它也逐渐发展为与旱地两熟、水田多熟制并与之相互镶嵌存在。这种集约型的一熟制表现在种植制度方面,或实行连作、自由作或轮作。例如,棉区有棉花一棉花一棉花连作;水田有水稻一水稻一水稻连作;杂粮区多自由作或轮作,如玉米一玉米一大豆一高粱(中国东北)、冬麦一夏闲一冬麦一夏闲一玉米(中国晋西南、渭北、印度旱区),高粱一花生一棉花一粟黍类(印度),玉米一玉米一菜豆(拉丁美洲)。在种植方式上间混作仍然存在,如玉米与豆类间作、棉花与绿豆间作、玉米与瓜类间作等,但间混作面积已比粗放旱农制地区减少。在种植方式的发展趋势上,大体是生产条件差或不稳定半干旱地区以多个作物混作为主(如非洲),在降水量较多的雨养地区则混作减少,便于田间管理的间作增多(如印度),进一步在有灌溉而生长期较长的地方,则套作显著增加(如中国),再进一步就向多熟制发展。由粗放农作制转为集约制后,生产力大为提高。我国东北三省,由于增施化肥和改良品种,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1030kg/hm2增至2000年的3834kg/hm2,增加了2.7倍。随着水、肥、良种条件的改善与农作制的集约化,东北肉类由南方输入转变为自给剩余,成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产业基地之一。(二)旱作物灌溉两熟制多熟制是人多地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农作制,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尤为重要。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或农作制分类时往往重西方轻东方,对集约度很高的多熟制往往熟视无睹。实际上多熟制涉及世界上1/l0以上的耕地和几乎近一半的人口。旱作两熟制指的是在一块土地(非水田)上一年播种收获两次旱作物(非水田作物)的作法。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一亚热带地区,多数在亚洲,其次是埃及,拉丁美洲、非洲、北美、欧洲也有少量存在。在冬凉夏热地区,上茬为喜凉作物,以小麦为主,还有马铃薯、大麦、\n油菜、蔬菜等,下茬为喜温作物,如棉花、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在冬暖夏热的地方,上茬可种植玉米、甘薯、大豆、菸草等喜温作物,下茬则种植棉花、玉米、高粱、甘薯等喜暖热作物。旱作物两熟制主要分布在人口多、热量较丰富的地方,一般≥10℃积温要求在4000℃以上。在3000℃~4000℃之间可实行套种两熟。多数实行灌溉,这是与一熟制相区别的重要条件之一。少数分布在非灌溉的降水量较多的地方。两熟的种植方式多样。主要是前作物收获后播种后作物,其次是在前作物生长后期套种后茬作物。此外,还有一种长短生长期作物结合的办法。例如,印度广泛分布的木豆与高粱生长期长短作物问作,木豆与高粱在春天4月初同时播种,高粱生长快,3个月收获后木豆随之茂盛长了起来,一直延续到9~10月份收获。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套种两熟制。(三)水田多熟制水田多熟制指的是在水田上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绝大部分进行人工灌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热带湿润多雨季风气候的低地,以中国东南部、印度和东南亚为主,其面积为0.5亿hm2左右。水田多熟制是世界上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作制,它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集中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低地水田(paddy)上,中心作物是水稻。世界上水稻面积2000年达1.54亿hm2,其面积绝大部分(90%)都在亚洲,其中,中国占20%,印度占29%。除了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外,在亚洲东南部稻田上广泛实行二熟制或三熟制。据Darlymple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当时在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菲律宾、缅甸等国家,种植指数在120%~130%之间,而稻田的种植指数更高,如印度4230万hm2稻田复种率达60%。稻田中双季稻的比例为10~20%之间,印度为20%,斯里兰卡高达45%。第二,集约度高。与旱作两熟相比,稻田多熟制的集约度更高。几乎是一年四季农田上都有作物存在,水稻本身是劳动集约型的作物,除劳力外,还需投入较多的水、肥、良种与相应的资金,当然它的产出也更高。相对地讲,稻田上机械化程度较低,目前正在发展中。一般农户在从事种植业的同时,常饲养少数猪、牛、禽或水塘养鱼。以自给经济为主兼有部分商品输出。第三,多种种植模式:①旱作一水稻两熟制: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较少地区(800~1200mm)。上茬为喜凉的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或豆类(鹰嘴豆、豌豆、山黧豆、小扁豆等),下茬为移栽水稻。分布于中国的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西南高原、印度的北部、尼泊尔低谷、巴基斯坦、孟加拉西北。在冬季暖热的地区有喜温旱作物~水稻两熟制。如水稻与棉花、芝麻、花生间木豆一年两熟。②双季稻制:在温暖多雨黏重土壤低地双季稻有广泛的分布。如中国的华中、华南、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杜邦、安得拉邦、迈索尔邦和恒河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菲律宾、印尼、斯里兰卡。③稻田三熟制:在同一块稻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三季水旱作物。包括双季稻加旱作(绿肥作物、麦类、油菜、蔬菜、蚕豆等)的二水一旱制,单季早、中稻加二季旱作物的一水二旱制以及三季水稻制。(四)东方型小规模现代集约制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多地少、农户规模窄小,如何走向农业现代化?农作制如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这是一个难题。当前有一些国家或部分地区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实行东方式的现代精致农作制的路子,它们是:日本、韩国、以色列以及中国的台湾地区和部分东南沿海地区,可供中国内地参考。这些地区农业的共同背景是:人多耕地少,人均只0.06~0.13hm2,农户规模小(日本1.4hm2/户、中国台湾地区1.06hm2/户、韩国1.27hm2/户),但已进入了现代农业行列,机械化程度95%以上,基本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信息化、农产品贸易国际化,农民收入已基本上达到富裕化。中国台湾地区:1994年耕地89万hm2,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98万人,占总劳动人口的11%。农业产值占6%(1988年)。农户户均收入2.1万美元。粮食作物有水稻、杂粮、薯类和油料,以水稻为主,实行多熟制,单位面积产量高。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蚕桑,园艺作物占农业总产值31%,有水果、蔬菜、花卉等,其中以香蕉、凤梨、柑橘著称。\n渔业发达,食用的动物蛋白质有40%来自渔业。存在问题是农地规模小、户均耕地1.06hm2,小农经营、效率低、农民与非农民所得尚有差距(1983年中国台湾地区农业人均为非农业人均所得的71%),劳力老化,粮食自给率只有50%,肉奶自给率40%~30%,农业有日渐衰败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台湾地区提出了精致农业的构想,其主要经验与对策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精致农业。所谓精致农业就是指科技密集、品质优良、具内外市场潜力,又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农渔牧事业。诸如发展芦笋、花卉、香蕉、蘑菇、精致蔬菜、夏季蔬菜、葡萄、洋香瓜等设施栽培与品质改良。发展网箱养鱼,提高牛奶、稻米品质。政府大幅度增加农业的投入与农民补贴。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缺,山地占76%,降雨量1000~2000mm,人均耕地只有0.03hm2(2000年),农业劳力占总劳力的3.8%,而且90%为兼业户。农林水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000年)、规模小、户均耕地为1.4hm2。农作制的方向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商品化、兼业化。2000年以兼业为特点的日本农户平均收入为8万美元,比东京都城市居民收入(7万美元)还高。韩国:2000年人口4707万人,耕地172万hm2,水稻占64%。农业劳力占全国劳力的9.3%,户均耕地1.27hm2,农业比重由1962年的43%下降到1992年的7.7%。除大米外,大部分饲料、肉类靠进口,农作结构总的趋向是减少水稻,增加蔬菜、水果、花卉和畜牧业。从1971年起,开展新农村运动,效果显著。以色列:又是另一种典型。地处地中海沿岸,年降雨量400~550mm,2000年人口6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农业劳力占全国总劳力2.6%。耕地33万hm2,人均仅0.05hm2,人多地少,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9.8%(1986年)。它的农业体制甚为特殊,一种是基布兹(Kibuz)即农业公社,另一种叫莫沙瓦(Moshava)是以户为主合作经营。农作制高度集约化、现代化、科技化、节水灌溉化、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东方型现代农作制的特征如下:第一,农业环境与生产条件的现代化与人控化。上述国家或地区均已进入现代农业行列。日本已高度实现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每公顷耕地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0.5kW,为世界之最。绝大多数已实现水利化、化学化(化肥430kg/hm2)。以水稻为主的中国台湾地区机耕面积达90%,机插水稻79%,机收84%,劳动生产率达4142kg粮食,为中国内地的2倍以上。第二,生产集约化、科技化。农业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政策。单位面积单产高。以色列棉花1510kg/hm2,是世界上最高的,奶牛年产奶8287kg/头,比世界平均高出29.3%,滴灌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韩国水稻单产在世界前列(2000年韩国与日本为6.7t/hm2)。中国台湾地区盛行多熟种植,1994年种植指数为142%。第三,商品化、外向化:中国台湾地区90%饲料,其中50%粮食(主要是饲料粮)依靠进口,但农产品商品贸易量、出口量大幅度增加,1952年出口l亿美元,1986年达26亿美元,1953~1978年渔产品从12万~89万t,出口从0~22万t。以色列1970年以前,要求粮食自给,财政负担很重,以后根据市场特点,重点发展可供出口的五大商品:水果、蔬菜、花卉、棉花和柑橘。农产品出口值达8.8亿美元,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第四,推广高价值作物或畜禽:中国台湾地区1952年农、牧、林、渔产值比为69%、16%、6%、9%,1991年变为46%、30%、1.%、23%。大力发展园艺作物,产值从9.8%增至43%。日本也提倡多样化生产,1955年水稻、畜牧、蔬菜、果树产值之比为52%、11%、9%、6%,1985年变为33%、27%、18%、8%,可见畜牧、蔬菜大幅度增加。日本专业经营发展,1985年从事专业经营的农户达81%,其商品率超过95%。第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台湾地区199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1095亿新台币,相当于农业产值的75%。出口种类由20世纪50年代的米、糖等传统产品转为加工水产品、猪肉、冷冻菜等。日本农业产值只占2%,而在产品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产值达10%,食物消费中80%为加工食品或家庭外食品。第六,农户兼业化:在人多地少条件下,农村发展非农的第二、三产业,农户实行兼业\n化是东方型农作的重要特点。中国台湾地区兼业户占90%(农业收入只占农户总收的14%)。1994年日本16%为专业农户,而84%农户为兼业农户,其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占14%,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占70%。第七,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制于小农经营:当前,东方型农业均苦于规模太小,限制了生产的发展,甚至导致农业萎缩。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台湾地区,都千方百计企图扩大规模,例如,通过农工商一体化将小农经营逐步改变为企业经营、推行合作社、设置专业区、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农地重划合并(每块农田由0.01~0.25hm2)、委托经营、实行产供销结合、科技推广与行政结合等措施,但农户的耕地面积仅增加1倍左右,仍是小农经济。近来,又因WTO开放市场的规定,稻米生产受到威胁,农业前景堪忧。四、现代化商品农作制从传统农作制转变为现代商品农作制,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这种农作制的特点是:①农业已实现了或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小规模的牛耕已变成大规模的机械操作,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②从闭合式自给经济转化为开放式商品经济,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并逐步走向全球化。农民收入高,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甚小或均衡。③粗放农业多数已升级为集约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已由劳动集约转为资金集约、技术集约、投入多、科技含量高、产出率也高。④重视资源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着眼于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商品集约农作制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局部地区或行业中实行现代商品集约农作制。(一)牧场制(Ranching)前述的游牧制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干旱半干旱的辽阔地区,其主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牧场制则不同,它主要在西半球草原,是随着近代欧洲移民的迁入而形成的,包括北美大陆西部山区、从巴西到阿根廷的南美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和新西兰的大部分以及南非高原等地。牧场有自己的土地和永久性的住宅。其产品如肉、毛、皮革等主要是出口,饲养的家畜通常是运输到另一地点育肥和屠宰。其中,南美和新西兰气候比较湿润,北美西部、澳大利亚内地则较干旱。农作制特点:①规模大,如澳大利亚绵羊站,大牧场平均规模达8000hm2。②牲畜食料的来源主要是自然草地,作物种植与人工草地比重甚低。③商品性经营。牛肉、羊毛是主要产品,依靠国际市场,特别是依靠美国东部和西欧对牛肉和羊毛的需求。④粗放生产。在现代商品农作制中,牧场制是唯一属于粗放的一种。靠天养畜,生产效率低,载畜量低。如巴西牛群管理粗放,一头牛需5~15hm2草地,平均屠宰年龄为4~6岁。(二)大规模商品性现代集约农牧结合制大规模商品性的现代化农牧制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湿润的欧洲与北美。欧洲实行的农牧结合制靠的是麦类、谷物、根茎类、蔬菜,饲养奶牛和猪。北美畜牧业靠的是玉米,还有犬豆、高粱和小粒谷物,饲养肉牛和猪的育肥,这里农户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实行带有干草的轮作制,土壤肥力高。欧洲和美国玉米带的农牧结合制的作法是很相似的。比较起来,欧洲的土地生产率高集约度高而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美国农业转化程度高,农户大多以一业为主,农牧结合主要体现在区域内不同专业农户的互补,形成农户的专业化与区域的农牧结合制。欧洲则区域型与农户型的农牧结合并存,原因是农户规模相对较小(西欧17~33hm2/户,美国为67~133hm2/户),技术也不如美国先进。欧美农牧结合制之所以兴旺发达,还与周围的社会经济软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口多,工业化城市多,交通运输发达,促进了对农畜产品的需求与生产。此外,政府的税收、补贴、技术等也起到积极作用。大规模商品性现代集约农牧制的特征是:1.规模大、效益高。与发展中国家的小型农户经营不同,欧美现代家庭农作制的特征是规模大,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人少地多的国家,每个农户土地一般在200hm2(耕地84~200hm2)以上,相对人口较多的欧洲中西部地区,一般为50~100hm2、耕地20~30hm2。规模与效益往往是成正比的。2.集约经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度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是欧美农作制的\n另一特征。欧美一个农业劳动者年生产粮食5万~10万kg。谷物商品率高达95%~100%。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户,一般每个农民年生产粮食1000~2000kg,为发达国家现代型农户的1/50~1/100,商品率甚低。3.农牧协调发展。2001年,实行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平均人均占有谷物675kg(发展中国家只有252kg),有充足的余粮可以发展畜牧业,而人均消费水平高又为畜产品提供了市场的需求。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谷物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广域范围内实行农牧结合农作制,一般畜牧业产值要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但就微观上的农户而言,并不一定都是亦农亦牧,单一谷物经营或畜禽经营的农户甚为普遍。(三)商品性草田奶牛制(CommercialDairyFarming)这是一种先进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农作制,主要在工业区和城郊附近。它与谷物制和农牧混合制的区别在于:①饲料牧草生产比例高于谷物;②畜群中奶牛比例高;③人口密度高,高资金投入;④畜产品的高市场性与商品性。商品性草田奶牛农作制主要分布在温带冷凉湿润的永久草地地区,由于这里夏季低温不适于玉米种植,而夏季潮湿也不适于小麦生长,但对多年生牧草的生长却是理想的地区。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片草田奶牛农作制:一是西北欧沿海及低洼牧草地,这里雨量丰沛、夏季温和(不热)、冬季冷凉(不寒);二是美国东北部(北纬40º~50º)的五大湖地区;三是澳大利亚东南部与新西兰的北部(南纬30º~40º)。此外,还有许多较小的地区,如美国西部、阿根廷东部、智利中部、南非、俄罗斯西部、日本东部地区以及中国的东北部地区。除牧草外,这一带还有豆科饲料、玉米、根茎类、燕麦、大麦等作为补充。当前世界上4/5的牛奶、9/10的黄油、4/5的乳酪出产于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商品性草田奶牛农作制起源于中世纪的北欧永久性草地上,当前分为舍饲与草地放牧两种方式。规模由小型家庭制向大规模机械化商品化经营方向发展。20世纪后半叶,西方一些环境保护主义运动者以草田奶牛制为模式并掺入了低投入、回归自然等思潮,出现了所谓“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学派。实际上,多数的商品性草地奶牛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作制。(四)集约畜禽饲养制随着畜禽遗传潜力的不断提高、配合饲料工业的兴起、畜牧兽医技术的进步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代集约型商品型畜禽饲养制正逐步替代粗放低效畜禽的散养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集中化。畜牧场日趋集中、规模日趋扩大、数量日趋减少、物质基础日趋巩固。例如,20世纪50年代全美国有1000多个肉鸡生产公司,到80年代已集中为50个。这些公司拥有祖代鸡场、父母代鸡场、孵化场、饲料加工厂、屠宰场和合同农场(户)。合同农场(户)由投资者提供资金、管理费用、种禽、种蛋、饲料、技术,农场(户)则提供养鸡设备、场地与劳力等。第二,工厂化。工厂化是机械化饲养的高级阶段,它具有工业生产的特点,即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在密集的厂房内采取大规模集中生产猪、牛、鸡等,各生产环节具有严密的计划性、流水性和节奏性,实现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关闭饲养是工厂化养猪的主要形式,猪从出生到屠宰,全部关养在猪舍内,猪场一般与饲料加工厂和肉类加工厂联营。牛从投喂饲料、清洗粪便、饮水、诊断疾病、挤奶到饲料配方,营养分析等操作过程都实现自动化或机械化。第三,专业化。专业化经营即分工,它可以存在于某一种商品所必需的不同操作中。专业化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生产程序、实现机械化、提高生产率。欧美有些工厂化畜禽企业正趋向于专业化生产,仅饲养一种类型的畜禽,甚至专门从事某一畜禽的某一阶段的生产。由于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和工艺以及工厂化的经营管理,美国1929~1987年的60年间,每头牛平均产奶量由2079kg提高到6174kg。这种集约工厂化饲养也存在着牲畜健康、疾病传染等问题。(五)专门化园艺制(SpecializedHorticultureandOlericulture)在果园或菜园里专门生产水果和蔬菜是世界上湿润温带常见的作法。在西方农业文明发\n展史上,果树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以及西欧的葡萄种植。目前,果园与菜园已散见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城市的周围。专门化的园艺制是一种集约性、商品性的农作制。一般规模较小、劳力、资金投入多、效益也较好。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部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作业已逐步机械化,但人工作业比重仍大。一些专门化的园艺制采用了温室、大棚等设施,人工控制光、温、水、土、肥等,使园艺制向更集约的农作制方向发展。(六)种植园制(Plantation)这是一种特殊的农作制。欧洲白人进入热带亚热带(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殖民地后,引入资本与技术在这里开辟规模巨大的种植园,种植高价值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如橡胶、可可、油棕、椰子、咖啡、干椰子核、靛兰、棉花、竹竽、菠萝、甘蔗、香蕉、茶等。由当地居民从事种植园内的非技术性劳动,而资本、技术、机械管理人员则往往由外地进入,尤其是从西方工业国家输入。除了以上主要农作制外,世界上还有一些非主要的或泛域性(不以粗放与集约,自给与商品,原始、传统与现代划分)的农作制,例如:城郊农作制:主要在大中城市附近郊区的农作制。其特征是受区位论决定的同心圆式的排列,即离城市越近的越是集约化,向外辐射则越来越粗放。例如,第一圈为不便贮藏运输的牛奶、蔬菜,其外为集约型种植业,再向外则为粗放的种植业或牧地。渔作制:即以渔业为主。其独立性、专业性强。分为内陆捕捞与养殖和海洋捕捞与养殖,一般往往与加工联系在一起。·工业作物制:像棉花、甘蔗、甜菜、烟草等工业作物大面积连片种植,并往往与纺织厂、糖厂、烟厂等结合在一起,但在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工业作物往往与其他作物相互镶嵌在一起而非单独存在。环境保护型农作制:以尊重自然保护资源环境为其特色。派别众多,如“有机农作”、“生态农作”、“自然农作”、“生物农作”、“环境安全型农作”等,但在实际生产上所占比重极少。15第三节世界各地区农业与农作制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区差异甚大。北美、欧洲资源较好、经济发达、农产品丰富,农业、农村、农民已实现现代化、富裕化;亚洲人口占世界总数的60%、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贫困人口多、绿色革命成效显著,但多数地区尚处在自给传统农业阶段,还有少数尚未脱离原始生态农业范畴;在发展中国家中,南美的资源、农业、农民收入等状况较好,而非洲贫困面大,粮食缺乏,农业亟待加强。在前人研究(B.Andreae;JasbirSinghssPhillon;J.Dixon,A.GulliverandD.Gibbon等)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对世界各地农作制的考察,根据相似性原则,现将世界划分为9个农作制区,即东亚南亚区、东南亚区、干旱区、拉丁美洲区、中南非洲、欧洲区、北美区、大洋洲区和亚寒带区。各区的人口、土地、气候特点与主要农作制类型已总汇于图9-2和表9-3中。一、东亚南亚区(要求掌握)范围:东亚(中国大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和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总人口27.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47%,土地面积为8.6亿hm2,占世界土地的6.4%,耕地近3亿hm2,占世界耕地的1/5。东亚南亚区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农区。(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第一,本区多数地区属温带一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少雨,夏秋湿润(除印度,巴基斯坦一部分干旱地区外)。第二,人口多、农业历史悠久,已利用了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人多耕地少,人均仅0.11hm2。第三,除个别国家外(如日本),东亚南亚区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农村尤其不发达,多数农民收入低,人均纯收入200~800美元,贫困人口多。农业以小农为主,属自给系统,规模小。第四,20世纪后半叶,通过绿色革命,农业有了显著发展,靠灌溉、肥料、良种,粮食产量增加。(二)农业特点\n第一,以小农家庭经营为主,户均耕地0.5~2hm2,除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外,多数属传统半自给半商品农作制阶段。第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本区自然林草面积较少,开垦度大。由于人多地少,在有水资源的地方发展了灌溉农作,尤其是东亚,普遍实行集约性农作制,其中多熟制是其重要内容。南亚传统性粗放农作仍较普遍,但在河流附近与三角洲地区也在推行肥水集约农作制。第三,历史上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是一个短腿。近年来,农牧结合型农作制正在发展中,猪禽等数量显著增加。第四,东亚南亚区水田农作是一个重要特点。(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平原灌溉集约两熟制。分布在东亚的华北、华东、华中、南亚部分河谷地带。主要是冬小麦(大麦、油菜)一夏玉米(大豆、甘薯)一年两熟,每公顷年单产可达10~15t。麦麸、玉米、薯类用以饲养猪、禽,实行农牧混合制。这种农作制类型是中国东部和南亚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它的特点是较高的投入和产出。过去以人畜力为主,目前中小型农业机械正在发展中。今后,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问题将日趋严重。2.低地集约多熟水田制。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中国南部、日本、朝鲜半岛、南亚的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的恒河流域、西孟加拉邦、泰米尔纳杜邦等各地。在日本、朝鲜半岛、17中国北部、印度与孟加拉部分地区以一年一作为主,但本区较多的是实行麦一稻两熟或双季稻制。在中国长江以南和印度的河谷三角洲地带还有实行冬作(小麦、大麦、油菜、蔬菜、马铃薯)加双季稻的水田三熟制。这种方式是劳力密集型的灌溉农作制,多用牛耕,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多为自耕农,规模小,户均0.3~lhm2,农民终年在水田劳作,十分辛苦。在种植作物同时,由家庭小规模饲养畜禽或鱼塘养鱼。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小中型拖拉机将取代役牛,外出打工增多,农村基础设施将有改善,其发展方向是集约化、机械化、多样化,增加农民收入。3.雨养或旱农粗放制。在降雨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实行无灌溉的雨养农作制,分布在中国的东北、淮北、西南、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的许多地区。种植小麦、玉米、稻、蔬菜、豆类,并从事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业,多数实行一年一作,也有相当部分实行一年两作。在雨量较少、干旱季分明的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西北等地区实行粗放型旱地农作制,靠天吃饭,产量不稳,种植较为耐旱的高粱、木豆、棉花、谷子、粟黍类、花生、饲料等作物,并广泛实行间混套作。由于规模小,产量低而不稳,农民较贫困。今后在雨养或旱作地区,以自给为主的农业将逐步增加商品化的比重,畜禽业也将有所增加。4.高地(Highland)粗放混合制。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以及中国西南高原的丘陵山地上。主要是谷物、豆类、块茎块根类、饲料作物、饲料树等以及畜牧、果园等。这里主要是靠天吃饭,有许多是在斜坡地上耕作,水土流失严重,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今后的趋向是恢复坡地的林、草、灌木等植被,保护生态,同时控制人口,增加外出打工的人数与几率,增加政府性或公益性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择。5.东方小规模现代集约制。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南部、中国台湾岛等地,以水田为主,其特点是实行集约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兼化、农产品加工化、外贸化。二、东南亚区范围:主要包括印度支那半岛(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印尼、文莱)和马来群岛以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屿(属于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也划人此区)。总人口5亿人,陆地面积5亿hm2,其中耕地0.62亿hm2,占土地12.5%。多热带森林,海岸线甚长。(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特征第一,气候高温潮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和南纬10。以北的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气候变化很小,无春、夏、秋、冬季,但有雨季和旱季,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强降雨加上森林垦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第二,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达55%。土壤为贫瘠的酸性红壤,其表层在植被作用下转化为微酸性腐殖质黑色森林土,三角洲平原为肥沃\n的冲积土。第三,经济不够发达,全部为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支那半岛(泰国除外)最为贫困。(二)农业特点第一,降水、热量、水域、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和果木、森林的宝地。第二,农业欠发达,生产力较低,部分为传统自给小农经济,相当一部分尚未脱离原始生态农业阶段,农村、农民较贫困。(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森林一游耕制: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以及印度支那半岛。在热带雨林里砍伐焚烧森林,种植作物(玉米、木薯、薯蓣、蔬菜、豆类、芋、甘薯)若干年后弃荒,再迁移别处毁林开荒再弃荒。这是该区最原始也是普遍的农作制,当地居民在森林里打猎、采集,生活水平低下。开垦的农田普遍采用混作,许多作物同播在一块地上,当风、雨、旱、病虫草等自然灾害袭击时就不会颗粒无收。这种原始游耕制既不经济又破坏生态,生产力也很低下,农民贫困,今后应逐步改为定耕制。2.热带经济林木一作物制: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地区。人工种植热带经济树木和作物,主要是橡胶、油18棕、椰子、咖啡、茶、可可、香料、水稻、玉米、大豆等,也养畜。种植面积估计达1800万hm2,极少灌溉。所有制是私人公司制或小农家庭制(2~3hm2)。这些工业作物一般由公司加工,小农经营者则将原料或初加工品卖给加工公司。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常在树林下间混作一年生作物或兼营畜禽。3.低地水稻制。主要分布在印度支那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爪哇岛、、菲律宾。在这里水稻种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当今世界最大量集约的一种农作制,但柬埔寨、老挝比较粗放。绝大部分水稻供自给用,只有6%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根据生长季长短、雨量分布和灌溉条件的不同,一年内水稻可种1~3季,或者一年内水稻与非水生作物轮换,如玉米、甘薯、油料、蔬菜、豆类等。在附近非水田的高地上则种植旱生作物,如甘蔗、棉花、木薯、甘薯、玉米等。饲养畜(牛、猪)禽是当地居民一个补充的生活与生计来源,一般采用粗放方式。役牛仍是主要的动力,但近年来机械也在增长。今后应增加此类农作制的集约度与多样性,发展小规模的饲养畜鱼,适当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减少贫困。三、干旱区(要求掌握)范围:主要指欧亚大陆腹地与中东北非连片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北非、西亚、中亚、阿拉伯半岛、中国的西北地区以及蒙古国等。本区不包括地球上其他部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如澳大利亚、美国中西部、俄罗斯草原等)。总人口约为6.5亿人,农业人口为2.74亿人,土地面积约为30亿hm2,占世界陆地1/5强,其中耕地为1.66亿hm2,人均耕地为0.26hm2。(一)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大多数(85%)地区属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从几十毫米到500~600mm、蒸发量大、干燥度在1.5~15,只是在部分狭长的沿海气候比较湿润(占土地面积的2%左右)。多数地区植被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沙漠,仅在小部分湿润地区和高山上有少量森林。人口共6.5亿人,大致有6%人口集中在沿海湿润地区,约有1/4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地区的绿洲中人口比较密集。除了一些产石油国家居民比较富裕外,多数草原与半干旱地区农民比较贫困,其中在绿洲的灌溉地区居民生活中等。(二)农业特点第一,小农经济是主体,总体上属于原始和粗放传统自给农作制阶段。第二,农作制差别巨大,原始的游牧制、粗放的自给性旱农制与集约的灌溉农作制、果园制等并存。在半干旱地区可以依靠降雨(300~650mm)种植小麦、大麦、豆类、油料、耐旱果树,单位面积产量低。第三,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体、农区畜牧业为家族生计的重要辅助来源。广阔的草地以游牧制为主,当前正逐步转向半定牧或定牧制。牲畜以绵羊、山羊为主。(三)主要农作制类型\n1.草原游牧制。约占中东和北非土地面积的85%,农业人口的15%,在中亚、中国的19西北地区,蒙古国也占土地面积的多数。在半干旱的草原上主要是绵羊、山羊、大麦、小麦,在干旱的荒漠草原和荒漠上,人口更稀少,主要牲畜是骆驼和绵羊。粗放、低收入、低土地生产潜力是其特点。当前,在一些地区,游牧制逐渐向半定居或定居发展。2.高原粗放农牧混合制。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中国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部分在摩洛哥、也门。年降雨量200~800mm。主要作物是小麦、大麦,一年一作。在农田周围为草场,饲养绵羊和山羊。在高原的斜坡地上有一些梯田(如也门、中国的黄土高原)。农作粗放、靠天吃饭、农民收入低。3.旱地休闲谷一羊制。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叙利亚的沿海地带,也包括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北部和伊朗北部地区年降雨量更少,仅150~300mm。主要作物是小麦和大麦,采用休闲农作制,即种一年麦类,休闲1~2年,在雨量稍多一点的地方休闲期还可种植鹰嘴豆和小扁豆。户均耕地较多(约7hm2),但生产力极低,饲养少量绵羊,在村边草地放牧或喂食作物的秸秆。中亚的哈萨克草原地区,年降雨量200~400mm,荒地开垦后,推行保护性耕作,生产小麦、大麦、干草,畜牧业比重较大,主要是绵羊及牛、马,夏牧冬喂。20世纪末,政治体制改变,但仍多大型国有农场,少数为私营农场。4.绿洲灌溉集约制。这是干旱农业的精华。尽管它的覆盖面积甚少,但农业人口却占本地区的1/5以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新疆、河西走廊、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中亚(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等)、尼罗河流域(埃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叙利亚、伊拉克)、摩洛哥、利比亚。生产经济作物(棉花、甘蔗)瓜果、蔬菜,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种植指数一般在120~160%之间,商品率高,出口产品多,农民收入中等。水资源管理是本区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大规模的政府性的水利设施与大量私人土地所有者并存,水分的分配、超量开采、水资源的竞争等成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不合理的灌溉造成了土壤的次生盐碱化。5.雨养农林制。分布在在中东与北非,占本区土地面积只2%,但农业人口却近1/5左右。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沿海以及伊拉克、叙利亚的西北部地区。在降雨量多(600~1000mm)生长季270天以上的亚热带地区果木(油橄榄、果树、坚果类)占优势,在幼林期间树林下间作谷物或蔬菜。一年生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小扁豆、鹰嘴豆、马铃薯、甜菜、蚕豆以及蔬菜、油料作物。投入高,产品输出到欧洲市场。牲畜有绵羊、山羊、奶牛、禽等。户均耕地约5hm2,农民收人中等。四、中南非洲区范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中南部。人口6.6亿人,农业人口3.85亿人,土地面积25亿hm2,其中一年生与多年生作物用的耕地为1.73亿hm2。(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气候炎热,降雨量差异较大,以热带雨林气候和干湿季气候为主。土地中43%为干旱半干旱区,13%为干旱亚湿润区,38%为湿润或半湿润区。人口中70%(西非)和50%(东非、南非)集中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只有20%生活在半干旱与干旱地区。估计有近半数(2.9亿人)人口生活在每天1美元生活水平以下,约占全球1/4的贫困人口。世界上25个最穷的国家中有19个在这个地区。约有16亿人口生活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00美元的国家,有75%人口在400美元以下。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劳动力则占到67%。(二)农业特征第一,历史上以原始游耕制和传统的小农粗放农作制为基础,当前仍以小农家庭经营为主体。第二,投入少、产出少,生产力低下。这是形成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正在改善中。第三,整个非洲灌溉面积1300万hm2,只占耕地的7%,每公顷化肥施用量仅22kg,仅为全世界平均投入量的1/5。2001年谷物每公顷单产1240kg,人均谷物占有量仅143kg,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种植业是主体,畜牧业处于辅助地位。为了抗御各种自然灾害,20\n农田混作广泛分布于各地。第四,生态仍处于破坏阶段,森林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以森林为基础的游耕制。主要分布在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如刚果河流域)与热带干湿季气候地区。约占整个土地面积的11%,农业人口占7%。居民依靠在森林中采集为生,同时砍伐森林后种植块茎类、玉米或粟黍类充饥,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2.经济林木一作物制。占耕地6%,农业人口7%,分布于湿热森林带,包括西非的科特迪瓦、塞拉里昂、利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以及东非的马达加斯加。主要生产工业树木(可可、咖啡、油棕、橡胶),谷物则间作于林下。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大型的外来商业资本为主的种植园(Plantation)常与当地的小农相结合。3.玉米一谷物一根茎类粗放制。这是该区的主要农作制,约占农业人口的31%。尽管地处热带,但因受降雨期限制,作物生长期只有120~180天。其中,以谷物一根茎类为主的类型,主要包括西非的科特迪瓦北部、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地,谷物主要是玉米、高粱、粟黍类,根茎类作物包括薯蓣、木薯等,多种作物常间混作在同一块土地上;以玉米为主的类型分布在东非和南非,即从东非的肯尼亚到坦桑尼亚、赞比亚、马拉维、津巴布韦、南非、莱索托、斯威士兰,一般农户有2hm2土地,气候从半干旱半湿润到湿润,主要食物是玉米,经济来源靠牛羊、烟草、咖啡、棉花、向日葵。4.草地一耐旱作物粗放制。主要分布在降雨较少的地区(中南非洲区的北部和西南),作物种植与草地牧业常伴生或相邻。主要食物是耐旱的高粱和珍珠粟(Pearlmillet),芝麻和豆类有时作为现金收入的来源。在这里畜牧和作物同等重要,主要是牛、骆驼、驴等,田间动力主要是牛和骆驼。干旱是农牧业的主要威胁,贫困是最严重的问题。此外,还有少量的灌溉制(占土地1%)、高原温带谷物制(占土地2%,小麦、大麦、豆类、畜牧)、大型商业和小农谷物制(占土地5%,谷物、豆类、畜牧)、种植园制和草地制(占土地14%)等。五、拉丁美洲区范围: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指北美洲的美国以南、南美洲以北的加勒比海诸岛和墨西哥、危地马拉、巴拿马、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国家),土地面积20亿km2,5亿人口。(一)自然和经济条件拉丁美洲区农业资源丰富、潜力大,气候炎热潮湿,多数地区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属热带雨林带和热带疏林草原带,总体上自然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本区拥有地球上1/4森林,人口密度较稀(25人/km2),而且3/4人口居住在城市,农村人口仅有1.26亿人。耕地面积2亿hm2(占发展中国家耕地的1/5),人均0.4hm2,只占该区潜在耕地的18%。草地面积有5.94亿hm2。水资源十分丰富,约占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的48%,而目前只利用了1%左右。该区有许多农产品(咖啡、柑橘、大豆、向日葵、甘蔗、香蕉)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40%。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比较富裕的一个地区。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940美元,而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8%。区域平均营养水平达到了所要求的日最低额的120%,但仍有l0%的人口营养不足。(二)农业特征第一,经济上属于境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体上仍处在传统农作制阶段。农作制多样性强,从原始的游耕制到现代大型商品农作制,其中占多数的还是传统型农作制,但农产品出口多。农户规模较亚洲、非洲要大的多。第二,集约度中等,不及亚洲,但高于非洲,粗放与集约并存。由于热量雨水较好,因而灌溉面积不多(9%)。第三,农牧结合农作制比较普遍,畜牧业比亚洲、非洲要发达,南美洲的人均肉量为77kg,几乎高出世界平均1倍。21第四,除了南美洲南端属温带外,大部分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因而以热带亚热带作物为中心的农作制特征显著,出口多。第五,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n(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热带雨林一游耕制:分布在赤道附近南美洲北部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区,主体在巴西,也涉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东北部、玻利维亚等地。面积占拉丁美洲的30%,农业人Vl占9%。这里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热带雨林所在地。在砍伐森林基础上开辟农田种植谷物或开辟为牧场(Ranching)。农田多为游耕制,部分已转为固定农田,以自给性生产为主。2.粗放农牧混合制:分布在巴西中部的Cerrados和圭拉那、委内瑞拉和东哥伦比亚的Llanos地区,占拉丁美洲土地的11%,农业人口38.5%。年降雨量1000~2000mm。Cerrados地区已是巴西重要的大豆(占34%)、玉米(21%)、稻米(21%)和灌溉菜豆(20%)出口基地,农户规模一般为10~100hm2。目前大型放牧场仅占农户的10%。3.粗放旱地制:分布于巴西东北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巴拉圭与阿根廷东北部的GranChaco。占土地面积9%,人口l0.5%。年降雨量400~600mm或稍多,旱季甚长。种植玉米、木薯、棉花并饲养牲畜,以小农自给为主,比较贫穷。4.粗放玉米一菜豆制:这是二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作制。分布于中美洲和南墨西哥的高地或丘陵地区。土地面积占本区的3%,耕地仅600万hm2,但农业人121有1300万人,占本区的11.5%,其中50%在墨西哥,也占危地马拉农业人口的50%。农户规模平均为5hm2,主产玉米和菜豆,产量很低,玉米平均仅1~2t/hm2,菜豆0.6~0.9t/hm2。有的地方靠咖啡和蔬菜作为辅助性收入,人多地少,耕作粗放,贫困是该地区的严重问题。5.沿海种植园和混合制: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及中美、南美洲沿海地区。占本区土地面积9%,农业人口的18%。主要生产自食与出口用的作物、果品、鱼类、根茎类。农民生活贫富差异较大,今后仍有一定开发潜力。6.谷物一园艺集约制:分布于巴西东南部与安第斯山脉北部。土地面积占6%,农业人口占12.5%。主要出产咖啡、果品、蔬菜、玉米、谷物、马铃薯以及饲养牛、猪等。本区农民收入来源多,贫困度较低。7.集约灌溉制: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少量散布在委内瑞拉、秘鲁、智利等地,占土地面积9%,农业人口8%,主产蔬菜、果品和牛。农民生活水平中等。8.南部平原谷物一畜牧制:分布于巴西高原以南的拉普拉塔平原南部。包括巴西的西南角、乌拉圭和阿根廷气候温和的平潘帕草原。共占土地面积10%,农业人口12.5%。主产牲畜和稻、小麦、大豆。农民生活中等。六、欧洲区(要求掌握)范围:欧洲区指的是,除了欧洲北部亚寒带针叶林区以南的全部欧洲,包括西欧、中欧、南欧和东欧(原东欧与苏联欧洲部分)。土地面积约10亿hm2。若将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即西伯利亚包括在内,陆地共22.6亿hm2,人口接近7.3亿人,农业人口0.67亿人,占总人口的9%,耕地1.2亿hm2(数字中还包含了亚寒带针叶林区及其以北的人口与土地)。(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气候以海洋性显著为基本特征,温和湿润。冬季没有亚洲的严寒,夏季也不酷热,全年降水均匀,无干湿季之分,由西向东,年降水量从1000mm减少到500mm左右,属湿润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只有俄罗斯南部的草原地区为400mm左右,属半干旱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小,全欧洲平均海拔300m,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主要有西欧平原、中欧平原和东欧平原,气候与地形有利于农林牧业的发展。欧洲工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程度、科技水平和进出口贸易额普遍较高,交通运输设施完善。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农业在国民经济中22的比重低(3~10%),但农业甚为发达,农业劳动者收入甚丰。东欧(包括俄罗斯)经济上不如西欧,尚欠发达,农业水平还不高,但潜力较大。(二)农业特点第一,普遍实行现代集约农作制。现代化的家庭农场是主体,农户规模较大,一般平均\n有耕地15~30hm2。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劳动生产率较高,效益也高。与西欧相比,东欧水平较低。第二,集约利用土地实行农牧结合。欧洲森林面积约占土地40%,草地8%,耕地13%,人均耕地0.4hm2,为亚洲人均耕地的2.9倍。无论是林地、草地和耕地,生产力都比较高。农牧结合是农作制的重要特点,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产值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第三,在农田上人工种植牧草并纳入轮作,在各类农作制结构中往往包含有牧草种植。世界上,东方的农区畜牧业所需的粗饲料以农作物的副产品(秸秆、野草)为主,而西方的畜牧业则将豆科禾本科牧草放在重要地位。以牧草面积占轮作的25%为界,将农作制划分为草田制与谷物轮作制。前者主要分布在海洋性气候的大西洋沿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者主要分布于中欧、东欧。第四,由西向东、由西欧一中欧一东欧,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农作制水平逐渐由集约走向粗放,农作制类型逐渐由草田制走向谷物轮作制,生产力水平也逐步降低。(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草田奶牛制:是欧洲一种非主体农作制,所占面积较少,分布在气候冷凉湿润地区,年降水量1000mm以上,主要包括西北欧大西洋沿岸(英、法)、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的波河平原(灌溉),以及阿尔卑斯山区。这里冷凉生长期短的气候不适于喜温的玉米等作物生长,而多年生牧草则适应性强,形成牧草一奶牛混合农作制。牧草种植面积一般占轮作农田的25%以上,越向北则无霜期越短、牧草周期越长、耕作也越粗放。例如,瑞典中部(北纬57~62º)的草田轮作:1~3年的三叶草一冬谷一豌豆一冬谷一休闲一冬谷。畜牧以乳用养畜业(奶牛)为主。2.中大规模集约轮栽农牧制:这是欧洲农作制的主体类型,主要分布在西欧、中欧、东欧温和湿润平原地区,年降水量1000~600mm,包括西欧的英伦三岛东部、德国大部、丹麦、法国北部、比利时、中东欧的波兰、捷克、匈牙利、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其特点是强调谷物生产,但也有一定的牧草比例(<25%)。主要谷物是喜凉的冬小麦、冬大麦、燕麦等,谷物与根茎类作物(马铃薯、甜菜)以及三叶草进行轮作。实行三圃制(根茎类、谷物、谷物)、四圃制(根茎类、谷物、谷物、牧草)。典型的轮作,如①糖用甜菜;②冬小麦;③冬小麦、冬燕麦;④饲用甜菜、马铃薯;⑤冬小麦;⑥红三叶草;⑦燕麦。在此轮作中谷物占57%,根茎类占29%,饲料牧草占14%。在这类农作制中,饲用的甜菜、马铃薯、三叶草是优质的多汁饲料与蛋白饲料的来源,农牧结合特征显著。畜牧业以乳用养畜业(奶牛)和肉用养畜业(肉牛、猪等)为主。体制上西欧以家庭农场为主,其规模属中等,一般每个农户15~35hm2耕地,实行全程机械化,投入高,土地生产力也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东欧地区覆盖土地面积8500万hm2,1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600万人,年降雨量700~600mm。作物以小麦、大麦、向日葵、饲料作物为主,其南部可种植玉米,有少量果树与蔬菜,实行农牧结合。近些年体制变化以后,原有的大规模农场已在逐步私有化。当前规模大小差异甚大,较小的私有经营的规模为5~l00hm2,较大规模合作经营的有300~6000hm2,目前正处在改革过程中,管理水平尚欠缺,投人少,集约度较西欧低的多,单位面积产量也较低。3.大规模粗放农牧制:分布在乌克兰、摩尔达维亚、俄罗斯的西南部与南部(包括部分西伯利亚草原地区南部)。年降水量800~360mm,多数属温和半湿润地区,俄罗斯南部草原地区仅350~400mm,属半干旱地区。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向日葵、甜菜、玉米、蔬23菜和饲料作物,畜牧业以牛、猪为主,实行农牧结合。草原地区则以羊为主,夏牧冬喂。轮作制中或包含多年生牧草或是纯谷物制。这里体制变化后经营规模仍较大,以合作制为主,每个农场500~4000hm2,在俄南部可达10000hm2。农作粗放、投入少、产出低、谷物每公顷单产只有2~3t,农业人口的收入也较低。4.园艺作物制:主要分布在南欧的地中海沿岸(意大利南部、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南部。属于冬湿夏干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600~500mm,热量条件较好,已有较多\n的玉米。生产柑橘、油橄榄、葡萄、蔬菜等园艺作物是其农业生产的特色。5.林牧制:分布在欧洲的白俄罗斯、俄罗斯西部,属湿润的森林气候,年降水量1000~700mm。这里分布着广阔的针阔叶林和湿润草地草甸,也有小麦、大麦、燕麦、马铃薯、向日葵、蔬菜等喜凉作物。除了以上主要农作制类型外,近些年来,欧洲对环境保护甚为重视,在学术上出现许多相关自然生态农作的学派,如“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素食农业”等,但目前在生产上所占比重很少,在西欧大致占面积的1%~2%,东欧更少。七、北美区(要求掌握)范围:北美洲共有土地面积21.4亿hm2,人口4.9亿人,其中美国与加拿大占北美洲土地面积的90%,人口的60%。本文中的北美区指的是除了冻土带与亚寒带针叶林区以外的美国与加拿大的大部(不包括北美洲南部的拉丁美洲部分)。这两个国家国土相连,是世界上重要农区。土地面积约19.3亿hm2,人口3亿多人。其中,美国总人口为2.86亿人,农业人口6454万人,占总人口的2.3%,农村劳力近297万人,占全国劳力2%。加拿大总人口3102万人,农业劳动力38万人,占全国总劳力的2.3%(包括亚寒带在内)。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耕地2.25亿hm2,人均0.75hm2。(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北美洲地形复杂,平均海拔700米,东西为山地与高原,中部平原和低高原,美加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平原。大部属温带和暖温带湿润气候,美国东南部沿海为亚热带气候,西部山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数农区(美国东部、加拿大南部)雨热条件良好,年降水量500一1000一1500mm,无干湿季之分。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人口密度小(15.5人/km2),人均资源拥有量在全球是最丰富的。在土地中林地占36%、草地占17%、耕地占12%,人均耕地0.75hm2,在大洋洲之后而居世界第二位。经济高度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美国和加拿大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是世界上农业最先进的地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肉奶产品也是世界上农产品与谷物的主要输出地区,其中美国占世界谷物、大豆市场的1/2,棉花的1/4。2000年美国生产谷物3.43亿t、人均1.2t,加拿大生产谷物5132万t,人均达1.67t。(二)农业特征第一,大规模的现代高效农牧制。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规模大、效率高是其重要特点(比欧洲高)。美国每农户拥有土地187hm2,加拿大233hm2。“美国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其特点是生产高效率,即仅占全国3.1%的农业劳动者生产了供全国人口消费的廉价食物,并出口了占全国出口总收入近20%的农产品”(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报告)。在20世纪末(200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297万美国农民,生产3.43亿t谷物,平均每一农民提供了115t粮食、5.3t肉(牛肉和猪肉)、18.5t奶、3t禽肉、1720打禽蛋。每一个美国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可供100多人的消费需要。加拿大农业与美国农业类似,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谷物出口国。人均占有粮食1.8t,肉98kg、奶330kg。1994年农业劳动力39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2.7%,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值高达43000美元,一个劳力能生产134t粮食,2.4t牛肉,3t猪和13t牛奶。第二,农作制结构均衡,农牧并重。美国和加拿大农业具有多样性,即农业、林业和渔24业都很发达,美国土地中林地占29%,草地占26%,耕地占19.5%,加拿大林地53%,草地30%,耕地4.6%,而在农业结构内部,种植业与畜牧业同步发展,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在种植业内,除了谷物以外,油料、棉花、牧草、饲料作物、水果、烟草、蔬菜等也得到相应发展;畜牧业以牛、猪为主,羊、家禽等为辅。发达的谷物种植业,广阔的天然牧场以及发达的饲料工业是养牛、养猪的重要基础。第三,农作制的区域化与专业化。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和加拿大形成了若干专业化的农作制带,如牧草乳酪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带、放牧带等。随着农作集中化和专业化的进程,农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世纪30年代,\n美国有农场680万个,到20世纪末只剩下230余万个,平均每农场的土地规模由62hm2增加到187hm2(耕地为84hm2)。农场实行专业化生产,生产一种产品农场的比例不断提高,达95.5%左右,而农牧混合农场则只占4.5%。加拿大农场全部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南部狭长地带。第四,农作经营的社会化与一体化。在经营体制上,美国和加拿大均以家庭农场为主(美占70%,加拿大占大多数),美国有家庭农场210万个,平均土地规模为130hm2,加拿大有25万个家庭农场,平均规模约为300hm2。此外还有合伙农场(平均土地270hm2)、公司农场(平均土地1000hm2)等。农场经营(包括供销、信贷、田间活动、加工贮藏等)实行社会化。农业与其他有关非农业部门实行广泛的协作与联合,形成了一个“食品~纤维系统”,即农工商一体化。由农场与工商企业、合作社或公司组成农工综合体或联合企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联系起来。1985年美国农场部分就业人数与增加值占全国的2.1%与1.8%,而整个食物一纤维体系则分别占16.4%与15.7%。加拿大农业劳动力与产值占全国3.8%与3.5%,而与农业有密切联系的服务部门以及农产品原料加工部门等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5%。(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集约商品草田一乳酪制。分布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和五大湖地区、加拿大中部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以及大西洋沿岸的东南部地区。这里工业密集、人口众多、消费市场集中。温度低、夏季凉爽、雨量丰富,适于多年生牧草以及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料的生长。此外,这里还绵延着辽阔的永久性草地。畜牧业以乳牛为主,其次是肉牛、猪、禽。2.大规模商品玉米一猪牛制。主要分布于美国牧草一乳酪带以南的东中部玉米带。包括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斯、衣阿华、密苏里、内布拉斯加州及其周围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年降雨量丰富(800~1000mm),而且分布均匀,适宜玉米、大豆生长。利用玉米饲养育肥猪和育肥牛,实行农牧结合,芝加哥是主要的玉米交易中心。加拿大因温度低,玉米只能在少数地区(如安大略省)生长。玉米带的农作制多采用轮作,如大豆一玉米一玉米一玉米一燕麦;三叶草一玉米一玉米一燕麦,三叶草一三叶草一玉米一燕麦,也有玉米连作。3.大规模小麦旱作制。分布在美国中西部大草原的北部和加拿大的南部“大草原地区”,这里年降雨量400~750mm,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北部种春小麦,南部种冬小麦。盛行单一作物(小麦)连作制,因为除了小麦以外,能克服干旱的其他农作物较少。除小麦种植外,还种植牧草和各种饲料谷物及饲养肉牛。在降雨350~500mm地区,多实行休闲制,即种小麦1~2年,休闲1年。4.棉花制。分布在美国南部北纬36º以南平原地区的得克萨斯、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等州并逐步西移,目前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州已成为主要棉产区。历史上棉花以连作为主,但近年来连作已有所减少,常与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进行轮换。在棉作区,由于棉花不供给饲料副产品,因而牲畜饲养业发展较少。5.园艺作物制。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太平洋沿海地区,该地城市集中,人口众多,25对蔬菜、果品的需求量大。太平洋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于多种园艺作物生长。加拿大的太平洋沿岸多山脉与森林,耕地不足土地的2%,生产奶牛、肉牛、绵羊、草莓、马铃薯、果类。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生产小麦、马铃薯、苹果,南部多水果、蔬菜、棉花、牛等,加州是蔬菜、葡萄、西红柿、梨、桃、甜瓜的主产地。6.山区粗放定牧制。位于西部山区,土壤贫瘠,降水量少,仅250~500mm,缺乏水源,地广人稀、历来是牛、羊的放牧地,其北部为季节性放牧,南部为长年放牧,属于定牧型畜牧业。其中有部分旱作农作制,或实行谷物一休闲制。除了以上主要类型外,还有部分森林制、亚热带作物一果品制。近些年来,美国也很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在学术上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自然农作学派,如“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它们反对当今流行的现代集约农作制。但由于科学上和经济上的不可接受性,在实际生产上难以推行。\n通行的作法是将生态保护内容纳入于现代集约农作制之中,而不是对现代农作制的替代。八、大洋洲区(要求掌握)范围:大洋洲指的是太平洋西南部赤道南北浩瀚海域中间的一块大陆和数组呈弧状分布的岛屿,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拉三大岛群,共一万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8.5亿hm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人口约30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0万人。本文重点介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业与农作制,这两个国家陆地面积约8亿hm2,人口2230万人,农业人口122万人,占总人口5.5%。(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澳大利亚西部为低高原,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中部是平原、东部沿海为山地。新西兰多高山、平原狭小。大洋洲大部分属热带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但澳大利亚气候复杂多样,广大内陆地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量在250mm以下;北部半岛和沿海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700~2000mm;东南部沿海山地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00~1200mm;南部沿海与大陆西南端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型气候,年降水量500~1000mm。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700~1500mm。最热月(2月份)温度不到20℃。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同属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是经济的重要部门。澳大利亚农业人口占全国的5%,耕地中有一半种植小麦,天然牧场占全国面积的55%,羊毛产量居世界首位。新西兰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畜牧业是其主要部门,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牛、羊最多的国家。(二)农业特征‘第一,多样性。尽管大洋洲是各洲中最小的一个,但具有世界上差异最大的农作制类型。在一些赤道附近太平洋岛屿上实行原始的自然热带森林一游耕制,当地居民的主食是薯类、玉米、稻;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有高度现代化的集约农牧制,奶牛业发达;在东南部有现代化旱作的小麦生产;在广阔的内陆有粗放的牧场制;还有少量集约的亚热带种植园制。第二,现代化的旱作粗放农牧结合农作制是主体。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牧业实行高度现代化、机械化、商品化、国际化。一方面,畜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70~80%。另一方面,作为大洋洲农业主体的澳大利亚农牧业的集约度比较低。因受降雨少的限制,又是旱作农业,因此谷物(以小麦为主)单位面积产量2000年仅有1971kg/hm2,仅为中国平均谷物产量的40%。草地面积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土地面积约一半,受干旱限制,澳大利亚的牧场制是比较粗放的,牲畜主要是羊群。与澳大利亚相比较,新西兰的农牧业较为集约化。(三)主要农作制类型1.大规模旱地小麦制: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年降雨量350~630mm,有1156万hm2,单产2033kg/hm2。实行小麦、三叶草轮作,如小麦一小麦一三叶草2~4年。在此地区同时有牧场养羊业存在。2.草场粗放牧场制:澳大利亚广阔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从西昆士兰越过新南威尔士南部沿海中段的半圆形海岸和从南澳大利亚一直到西澳大利亚。主要生26产羊只与羊毛,此地无旱地农业。在稍为潮湿地带则除养羊外,还有养牛与种植旱作小麦。3.集约作物奶牛制: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狭长地带和新西兰地区。这里降雨量丰富(500~1250mm),适于种植小麦、水稻、甘蔗、棉花、油菜、烟草、花生等并为大城市工业地带提供奶品,实行现代集约化农作。九、亚寒带针叶林区范围:分布在地球北纬50~65~70º之间,由东向西绵延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北部。包括西伯利亚、东欧北部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的北部地区。这里是大面积的针叶林,又称泰加林。(一)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生长期短、冷湿是其主要特点。其中,西伯利亚土地面积近1300万km2,以北纬50º为南界,冬季延续5~7个月,年降水量由东向西为300~600mm。东欧北部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像西伯利亚那样严寒、夏季温度低,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10~\n16℃,降水量比西伯利亚多,达500~800mm。北美洲的亚寒带针叶林区从加拿大到阿拉斯加半岛,年降水量300~750mm,人口稀少,以森林为主,少量的农业点片地分布于北纬50~60º之间的林间隙地或开阔地上。(二)农业特点与农作制类型1.自然针叶林制:这是本区的主体,大面积连片的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树种是落叶松、云杉、冷杉、桦等。森林资源丰富,多数是天然原生林。2.粗放喜凉作物制:在本区零星农田实行粗放喜凉作物农作制。农田分布在林间隙地或道路、河谷、城镇附近以零星分散分布为主。由于温度低,只能种植短生育期喜凉作物。主要有马铃薯、大麦、黑麦、燕麦、亚麻、芜菁、豌豆、短期蔬菜、饲料等,生长期80~110天。在降水量少的地区,伴之以休闲。典型的轮作制,如西伯利亚的休闲一谷物一谷物一休闲一根菜类一谷物;又如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马铃薯一马铃薯一豌豆一燕麦。农户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往往伴之以饲养奶牛。本章小结1.世界农业与农作制类型丰富多彩,它是几千年以来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学习、了解世界农业和农作制的历史、演化规律、主要类型,有助于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建设也将有所裨益与借鉴。2.自古以来,农作制发展的方向与规律大致是:由粗放到集约、由单纯依靠自然到自然与人工结合、由自给性到商品性、由人畜动力到机械化自动化、由低投入低产出到高投入高产出、由封闭型到开放型、由原始生态农作制到传统农作制再到现代农作制。这些规律是跨国界跨地区的,可作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农业带有强烈的地域性与条件性,因此,各国在农业的具体道路和做法上要强调因地制宜,不能藉口与国际接轨而照搬照抄。3.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和农作制差异甚大,北美洲、欧洲首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南美洲农业资源丰富,非洲农业农村尚欠发达,亚洲人多地少农业规模小、精耕细作。东方型的一些较发达地区有关“三农”现代化的经验,应值得我国更多地关注。27延伸阅读:阅读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一、自然地理资源的农业评价农业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综合作用产物。但是,不管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变化如何迅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农业的性质、类型和分布等始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世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特点及其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各种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在地域上的不同组合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世界农业发展与生产布局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包括的要素很多,主要有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农林牧副渔生产与农作物栽培、林木、家畜、鱼类等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所要求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也各不相同。以农作物栽培来说,它所要求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是光能、热量、水分和土壤等几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存在于同一地域之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总之,地理环境是一个系统,它有其统一的一面,即所谓的整体性。无论是全球尺度的地理环境,各大洲、各大洋尺度的地理环境,还是地方尺度的地理环境,都具有各自的整体性。在任何情况下,它们总是以其整体性综合作用于农业生产。众所周知,太阳辐射是大气、陆地、海洋增温的最主要能源,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诸过程的基本动力,也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气候不仅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形成风调雨顺或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而且还影响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因此,太阳辐射和气候特征不同,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结构的整体性也不同。除了整体性以外,整个世界或世界任何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也无不存在差异性,即\n地域差异。这种差异有宏观的、中观的、乃至微观的;它们对农业发展和生产布局构成了巨大的影响,有时直至微妙的变化。世界自然地理环境的这种差异性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种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从赤道到两极,气候由热逐渐变冷;从沿海到内陆,常常由湿润逐渐变为干燥;从山麓到山顶,气温和降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在我们对世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时,只有充分认识整体性与差异性两者之间的辩正关系,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世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及其与农业的关系。二、地形与农业根据海拔高度和地面起伏的特点,全球陆地地形可分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几种不同的类型。它们构成地表形态特征各异的外貌,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林牧用地的分布和利用方式,而且还通过对热量、水分在地表再分配的影响,间接地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的影响。1)山地与丘陵山地主要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全球山地分布范围虽广,但其所占面积并不大;主要由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宏伟高峻的年轻山脉,构成了两条海拔多在4000~5000以上的巨大高山带。其中,一条为沿太平洋东西两岸作南北分布的环太平洋高山带,主要包括纵贯美洲大陆的落基—安第斯山系和东亚弧岛上的山脉;另一条是略呈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大陆北部边缘的高山带,主要包括欧洲的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南半岛西部山地等。一般来说,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较大,切割深,切割密度大,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农业垂直地带分异相当显著,为农、林、牧业的多层次立体开发和综合经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山地水热条件普遍较为优越,农林牧业利用和多种经营更为理想。但是,山地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和多方面的:一28是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期短,特别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对农林牧业利用常生产不良的影响,有时甚至无法利用;二是地势起伏大,平坦开阔地面少,坡地占有绝对优势,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可供垦殖利用的农业用地面积有限;三是引水灌溉和耕垦利用受到限制,倘若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世界上许多高大的山脉,如亚欧大陆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中国的秦岭和南岭,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等,对气候和农业的水平地带分布均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往往还成为气候和农业上的重要分界线。例如,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脉,不仅是北美大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而且又是美国东部和西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落基山以东,小麦、玉米、棉花分布广而集中,是美国著名的小麦区、玉米带(温带)和棉花带(亚热带);而落基山以西的广大地区,除部分地区有足够的雨水供农业利用外,其余没有灌溉设施的地区,只能供放牧利用,因此称为“畜牧灌溉农业区”。再如,秦岭是中国气候和农业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之一。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以旱作农业为主;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以水田农业为主。至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和北侧的青藏高原,气候和农业更是迥然不同,而且垂直变化也相当明显。丘陵主要是由山地或高原长期受侵蚀而形成,绝对高度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和缓,切割破碎,分布零乱,没有明显的走向,农业垂直地带性差异远不及山地显著,对农林牧业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限制也较小,因而往往成为重要的农业区、林区和牧业区。如介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土兰低地之间的哈萨克丘陵,海拔一般300~500米,地形平坦,年降水量约200~400毫米,具有温带平原景观,以养羊业为盛,是前苏联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法国西北部的阿摩尔卡丘陵,波状起伏,因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土壤瘠薄,适合发展对土肥要求不高的黑麦、荞麦等粮食作物;同时,牧草茂盛,养牛业发达,为法国主要的乳品和肉类供应地。中国的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丘陵和山东丘陵等,同世界上许多丘陵有所不同,其光、热、水、土条件大多较优越,垦殖利用程度高,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还分别是杉、松、竹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茶等经济林木以及柑橘、苹果、梨等果树的集中分布区。\n2)平原平原主要由海拔高度小,地表起伏微缓的广大平地组成。在全球广大的陆地上,约有1/4的地面为海拔不足200米的平原所占据。其中以东欧平原(又称俄罗斯平原)和中欧平原(又称德波平原)为主体的欧洲,平原面积达6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欧洲陆地面积的3/5。其次,世界上著名的大平原还有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平原,南美的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及奥里诺科平原,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亚的土兰平原,东亚的中国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平原等。这些平原主要分布在大陆中部和沿海地带,海拔大多为50~150米左右,地形单调,地势低平开阔,地表起伏不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有利于耕垦利用和机械化耕作。同时,这些平原大多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业发展条件远比山地、丘陵和高原优越,是种植业、畜禽饲养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最重要的地区,土地经营形式多种多样,开发利用程度和农业集约化水平都较高,是世界上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甜菜、甘蔗、黄麻等多种农作物的重要生产区,也是许多国家富饶发达的农业区和著名的“粮仓”。如尼罗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印度河—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上开发历史最早的农业区。但是,不少地势低洼或水网密布、沼泽连片的平原,由于排水不畅,往往容易发生洪、涝、渍和盐碱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而造成减产或歉收。例如,著名的亚马逊平原沿河两岸发育了世界面积最广的繁茂的热带雨林。整个平原迄今只开垦了1%的耕地,垦殖利用程度极低,现有耕地主要集中于河口附近,以发展水稻、甘蔗、黄麻和可可等为主。因地29势低平,河流比降微小,流速较缓,一到洪水季节便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呈现一片汪洋。再如,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平原,因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雨季洪水常常泛滥淹没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此外,世界上还有部分干旱少雨的内陆平原,因地面微受切割,呈波状起伏,引水灌溉困难,易受干旱的威胁,不利于农业利用,而宜于发展畜牧业,如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和北美大平原的西部,均用作牧场。3)高原高原主要由海拔较高(约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部起伏和缓而外围较陡的高地组成。全球各大陆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大多处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古陆块上。如非洲大陆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高原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片古老高原。但是还有一部分高原镶嵌在年轻山脉之间,地壳活动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很大,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就是一个由若干海拔4000~6000米的高大山岭和海拔3000~5000米的许多台地、湖盆和谷地所组成的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的高原。此外,还有伊朗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等一些山间高原。南极大陆的地形虽与非洲大陆相似,同是以高原为主,但高原上几乎全为巨厚的冰雪所覆盖,气候酷寒干旱,自然环境条件严酷,农林牧业均无法利用。三、气候与农业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重要而又最易发生变化的一个基本因素。无论是植被、土壤等的形成和地理分布,还是农林牧业发展和生产布局等都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并深受其制约和影响。1)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础世界各地气候条件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地理分布却具有显著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入射角不同,因而在不同纬度地区到达地表的年辐射总量不同,在中、高纬度地区基本成带状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这一特征受破坏,形成几个环形的高值中心。其次,在赤道地区因云量较多,年辐射总量并不最多,反而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少。总之,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导致地球表面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呈现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分布,形成所\n谓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地球内能的作用下,地表形态和大地构造发生区域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水热条件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异,其成因和表现与纬度地带性明显不同,属非纬度地带性差异,简称非地带性差异。纬度的地带性分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域分异,不同纬度具有不同的热力状况,从赤道到极地形成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等不同的热量地带性分异。同时,由于大气热力状况的不同又引起气压的不同,结果从赤道到极地又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气流的运动和降水又与气压有关。因此,地球表面形成了沿纬度延伸,由赤道向极地逐步变化的气候带。地球表面陆地上气候不同,植被、土壤、水文状况等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呈现出差异性的分布,这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地理综合体。纬度地带性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决定了不同的自然生物带的性质,如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这种气候带与生物带的结合,揭示了它与农业生产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纵观当今世界农业生产的分布,可以看出以热量、水分为主的自然条件的不同组合严格制约着农业生产的种类和特征。如积温、生长期、最热月气温和最冷月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及其变率、盛行风向和强度30等等的不同影响,不仅基本上决定着某些作物的分布,成为其生长发育的控制指标,而且某些作物在当今育种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条件下,一定纬度往往成为其不可逾越的极限界线。例如,马铃薯与夏熟大麦可以栽培到北纬70º的高纬度地带,而冬小麦北界可达到北极圈附近。一些自然条件适宜地区,往往是某些作物的原产地,而这些作物得以向其他地区推广,也以类似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为其最合适的地区。2)非地带性分异除了纬度地带性以外,在同一生物气候带内部,由于陆海性质和位置、洋流性质、山脉走向和地势特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其内部又形成若干地域分异。其中,最主要的当推大陆东西岸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主要见于北半球,尤以位于中、高纬度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更为显著。亚欧大陆面积5071万平方公里,轮廓比较完整,由西向东有着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际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中高纬地带的欧洲,西临大西洋,正处于盛行西风带,沿岸有强劲的北大西洋暖流,直达欧洲西北岸,西风吹越暖流上空,携带暖湿气流进入欧洲大陆,由于增温与充沛降水的双重效应,构成了西欧冬季温和,没有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不大,降水量适中的有利条件;同时,一些海和海湾深入内陆,又加强了西欧气候的海洋性。许多适合于温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作物,在西欧广阔的平原上得以广泛栽培,但这些作物由于各自的生态要求不同,在北部地区往往受到不同的限制,而饲草则普遍生长良好,因而西北欧对发展畜牧业条件特别优越,这在西北欧诸国的农业结构中可得到充分的反映。由西欧向东推移,逐步远离海洋,深入内陆,海洋性气候逐渐减弱,大陆性特征逐渐增强,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由以夏雨为主过渡到以冬雨为主,降水量明显降低,从而逐步较变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的自然环境。与此相适应,农业面貌也逐步发生变化,由谷物经营过渡到中亚和中国西部放牧畜牧业为主,呈现干旱半干旱农业景观。直至再向东移,过渡到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地带。亚欧大陆西岸南部,包括南欧三大半岛及地中海地带,由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季节位移,冬季位在西风带,温和湿润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属亚热带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因而,其自然环境和农业特征与欧洲中北部也大不相同。亚欧大陆东岸与西岸的自然环境很不相同。由于背倚辽阔的亚欧大陆,前临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受温带大陆气团和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加上洋流和地形的影响,冬季盛行强劲干冷的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和西南风,形成范\n围广阔、特点鲜明的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华北,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南部和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均属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南端、日本南部等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的海南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和缅甸,印度半岛等地,属热带季风气候。除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季、热季、雨季的区分外,其余都是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特别是高温与多雨同季,构成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的环境。自古以来,季风亚洲与稻米经济的密切联系和结合,形成了亚洲特有的“稻米文明”,反映了季风自然环境对农业深入持久的影响。季风气候巨大的自然力,不仅使亚欧大陆东岸纬向地带性为之变形,而且使得从沿海到内陆,由湿润逐步向干旱过渡,成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干湿度的这种差异,自然景观在东西方向上呈经度分异,通常称为经度带性分异。这种分异是一种非纬向地带性分异。因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季风,使行星风系在大陆和海洋之间有时为季风环流所取代。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如果没有海洋和陆地的差异,那么应当形成高压带和相应的干燥气候。但由于海陆差异的存在,在亚欧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转而成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31同样,由于陆地和海洋分布及洋流性质、地形差异等原因,北美大陆的西岸和东岸也呈现类似的自然环境差异。但是,北美大陆面积仅2423万平方公里,不到亚欧大陆面积的一半,其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弱,加之陆地轮廓欠完整,北有哈得逊湾南伸,南有墨西哥湾北进,使冬季冷高压和夏季热低压都受到削弱,远不能与亚欧大陆相比拟。亚洲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加强了季风在冬夏的势头,而北美大陆因东西两岸都有山脉南北纵伸,中部则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落基山脉对西风的进入,虽起了一定屏障作用,使西风势力大为减弱,但西风仍未完全丧失其影响,故北美大陆西风强度既远不如西欧那么强劲,又不像在亚欧大陆东岸那样势力很弱。北美由西风影响所形成的气旋活动,又削弱了其冬季冷高压的强度。从而,北美大陆东部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远不如东亚大陆那么大,夏雨集中程度也不能与东亚相比,气压的冬夏变化也远没有东亚大陆明显。这种情况,说明北美大陆东部的季风性质远远不如东亚显著。因此,无论在大陆西岸或大陆东岸,北美大陆的自然环境都不如亚欧大陆典型,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分布也有重大的差别。在北美大陆,从东到西随着干湿度的变化,农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东部主要是混合农业区和棉花带,中部是玉米带和小麦区,西部成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而到太平洋沿岸则是小麦和林牧业区与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另一个重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垂直地带性分异。由于山地在地球表面普遍存在,因而这种分异具有广泛性。垂直地带性分异是由于高度较大的山体,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水分状况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水热条件从山下到山上的不断变化,使农业也相应发生变化。垂直带随高度的变化和更替速度,远快于自然地带从南向北(北半球)的变化和更替。大气低层的温度由南向北(北半球)水平变化1℃,水平距离约为110公里,而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1℃,垂直高程相差大约只有180米。因此,在垂直高差达几千米范围内,就可以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类似变化。垂直地带性分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度不同所引起的气候差异,从而种植的作物发生更替,更形成农业和林牧业的更替,对多种经营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四、水分条件与农业水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农作物和林木及牧草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自然界水分来源主要是以雨雪为主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到地面以后,一部分消耗于蒸发而进入大气圈;一部分通过地表流走转化为径流,形成河川;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含水层,形成地下水。全世界无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农作物和林木及牧草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基本都由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来满足供应。因此,评价水分条件与农业的关系时必须对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全面分析和统一考虑。\n1)降水大气降水是地球上淡水的重要补给源。全球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11.9万立方公里,其中约有4.68万立方公里以河川径流和海面蒸发的形式参与陆地海洋之间的水循环。由于受纬度高低、陆地大小、地形起伏、洋流和季风等的影响,全球年降水量的空间与时间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体上,在靠近赤道的地方,因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多在2000毫米以上。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处于亚热带高压和信风的控制下,干燥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在150毫米以下。在热带沙漠击北边缘地带的热带干草原,年平均降水量为200~1000毫米。在亚热带大陆东部,因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00~1600毫米左右。在亚热带大陆西部,因夏季受亚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季则在西风带的控制下,32温和多雨,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1000毫米左右。在纬度40~60º之间的温带大陆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气候影响,一年四季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多在500~700毫米之间,而在山地迎风面则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在温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内部)或高山背风面(如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以东),降水少,雨量少,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00~500毫米左右。在亚洲和北美洲东部北纬35~55º及欧洲东部北纬40~60º之间,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1000毫米。在北半球的北美和亚欧大陆北纬50~70º之间,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虽只有400~500毫米,但因气温低,蒸发量小,故并不显得十分干燥。全球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智利西南部,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及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东南亚、中国东南部和日本群岛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部分在1000~2000毫米之间。其中,位于印度东北部卡西山坡上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143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全球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北部的沙漠地带、西南亚和中亚、中国西北地区、美国西南地区、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多在150~200毫米以下。其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广大地区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甚至多年无雨。中国境内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部分,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个别年份甚至全年无雨。智利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多在50毫米以下,其北部仅有10毫米,且常连续几年无雨。2)地表水地表水主要包括储存于全球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如江、河、湖、沼泽、冰川和积雪等。其中,以河川径流与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农田灌溉的重要条件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全球大约有1999立方公里可供人类安全利用的淡水,其中绝大部分为河流的水。这些淡水资源,在全球各大陆及其内部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从而造成全世界缺水现象十分普遍。3).地下水地下水是自然界水体的一部分。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冰雪融水等渗入到地下储水层而形成的。因全球各地影响和控制地下水形成的气候(降水和蒸发)、地形、岩层性状和地质构造等的不同,地下水的分布、储量、水质、埋深和开采条件及开采利用的价值等也各不相同。全球地下水储量比较丰富,据估计约为地表径流的1600倍以上。但是,由于大部分埋藏很深而难于开采利用,只有浅层地下水才有较大的实际开采利用价值。特别是在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不太丰富的半干旱、干旱地区,地下水往往就成为补充地表水之不足,发展农牧业灌溉和牲畜饮水的重要水源。例如绿洲,绝大部分均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了坎儿井灌溉、井灌、泉水灌溉等多种灌溉方式,对农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西\n北干旱地区的新疆、甘肃等省区的“坎儿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仍不失为干旱地区引用地下水进行自流灌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五、土壤与农业土壤是地球表面一切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它的形成与演化,与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多种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肥力,即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全球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和植被类型不同,成土母质各异,因此形成了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又称耕作土壤)。它们的地33理分布、理化性质、生产特性、肥力水平等各不相同,农业利用价值、利用方式、开发潜力和改良途径等也各不相同。资料来源:http://www.icac.edu.cn/historytype.asp?id=10934阅读二世界农业史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农业的特点不同,生产力水平互异,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纵览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求其形成演变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农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业的起源及原始农业世界农业的起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不超过一万年。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旧石器时代,火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香港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了种植谷物和驯养动物的新时期,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这种最原始的农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并经历了一个极其缓慢的漫长发展过程。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如发明了弓箭、磨削的石器、木制工具、骨器,并将磨削石器缚于棍棒上作为武器等。由于原始种植为的出现,形成了农田的雏形。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初期,采集及渔猎活动仍占较大比重,但随着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采集及渔猎业所占比重日趋下降,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但所提供的食物仅能满足人类全年所需食物的一半左右,因此,人类仍需进行季节性的迁徙,他们一般有两个住所:一个是山洞,另一个是临时居住地。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º~南纬10º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它们不多属于半干旱的高地或丘陵地区。如西亚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n地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早在公元前8000~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900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000万。为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以及由于家畜驯养导致饲料的不足,原始农业的地域上不断拓展,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如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原始农业的最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表现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前者是开掘一块土地后,撒播种子,不进行田间管理,在连续种植几年后弃耕,待地力恢复后再种,有几块土地轮换种植。后者即为“刀耕火种”,先用刀斧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做肥料,然后开穴下种,种2~3年农作物,需休闲3510~20年才能恢复地力。这类轮歇丢荒的耕作制度是极其粗放地利用土地,不仅生产力很低下而且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农业的传播路线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世界农业是由少数几个独立的中心向各地传播的。这些中心主要分布在西亚、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此外,尚有亚洲东南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原始农业出现的早晚很不一致,有的地区根本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如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当时由于被茂密的森林所阻挡,直到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发。由于资料缺乏,农业的传播路线目前知道得较少。其中从西亚到欧洲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穿过土耳其到达乌克兰平原,然后再横过东欧,经波罗的海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是向西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巴尔干半岛,再向北经多瑙河流域到达欧洲中部,并由此传播到大西洋西岸地区;三是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另一支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由西亚往东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伊朗高原,到达印度河流域;二是向东北,沿里海沿岸到达中亚地区。中美洲以墨西哥和安第斯山区为主体的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向南、北扩展到南美洲和北美洲。中国原始农业从华北、华南、西南的山区向周围平原地区扩散,特别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域之一。原始农业在地域上传播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三大谷物产区,即: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玉米分布于美洲;小麦分布在欧洲、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印度河及东亚黄河流域。农业传播不仅是多种作物的传播,而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传播。随着动植物驯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应的农业类型,即:森林地区的“刀耕火种”农业和半干旱草原区的游牧业。二、传统农业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应用,原始农业进入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是伴随着奴隶制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传统农业同原始农业相比,主要进步在于: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在炼铁技术和畜力使用基础上出现的犁耕,与锄耕相比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为扩大耕地面积、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创造了前提。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界利用能力的进步,改变了原始农业只靠长期休闲、自然恢复地力的状况,创造了利用人工施有机肥的办法来提高土壤肥力;采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的办法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的性状;还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耕作制度。尽管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但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农业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些技术甚至一直沿袭至今。传统农业的形成:\n随着炼铁技术及铁制工具制作技术的成熟,并且随着铁制农具使用的普及,世界农业发展就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考古资料表明,公元前2世纪左右,巴比伦人发明了炼铁方法,而中国的冶铁技术更早,至迟是在春秋中期发明的。生产工具的每一阶段变革都与材料、工艺、控制在技术上的重大发展密切相关。冶铁技术的发明,必然导致铁制农具的出现,这一跃进产生于希腊的荷马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时代。还在希腊城邦国家建立的早期,木犁就已经装上了铁制的犁铧。由于各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存在着差异,所用农具也有所不同。罗马使用较轻便的弯辕犁,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方,则使用有轮的较为笨重但适合于深耕的反转犁。据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已经有大麦、小麦的集穗装置,谷物加工机械也已出现。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有了功能较为完善的铁制耕犁;汉代初期,铁犁向形式多样化发展,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等,并且还发明了犁壁装置和能够调节耕地深浅的犁箭装置。如果缺少了新的动力,先进的铁制农具也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在欧洲,罗马帝国末期由于奴隶缺乏,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动力,但成效甚微,直至公元1000年前后,西欧才广泛使用畜力。在中国,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牛耕了。铁犁和牛耕使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原始农业,从而促使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发生变36革,开始了人类文化史上所谓的野蛮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综上所述,欧洲的传统农业生产于希腊的奴隶社会时期,而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的时间跨度大体上从公元前500年左右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促使传统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据有关资料,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公元前5000左右,世界人口估计为2000万人,到公元元年增至2.3亿,公元1000年为2.75亿,公元1500年为4.46亿,公元1800年为9.02亿。为解决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在亚洲、欧洲、非洲和中美洲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例如,中国从战国中期起,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兴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发展灌溉。秦及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中国农耕以关中、中原地区为中心,一方面向西北方向扩展(如开垦河西走廊地区),另一方面在长江中下游广大沼泽地带,通过修建大小排水工程,扩大土地垦殖。此外,东南亚从公元3~5世纪起,西欧自公元12~13世纪开始,耕地面积每隔100年都成倍地增长。特别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中国和印度,除大规模开发平原地区土地外,还对不同地形条件的土地进行开垦,出现了梯田、圩田、湖田、渚田、葑田和畲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传统农业时期,由于战争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世界农作物与畜禽传播和引种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明显地扩大。例如,水稻在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传入近东地区后,经巴尔干半岛传入匈牙利,并由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公元5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非洲,而后又从印度传入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公元前1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西半球,水稻于16世纪后传入美国,19世纪后由美国传至哥伦比亚和巴西。小麦于公元4~5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在西方,小麦于15世纪末由西班牙传入西印度群岛,17世纪传入美国,18世纪由英国移民传入澳大利亚。高粱从非洲热带起源地(埃塞俄比亚)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印度和波斯,公元前1世纪传入欧洲,公元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并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玉米由哥伦布于1492年从古巴引入西班牙,稍后又传播至法国、意大利、土耳期、印度和北非等国,16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甘\n薯于15世纪末由南美传入西班牙,16世纪由美洲传入非洲、印度、菲律宾及马来西亚,16世纪末由吕宋岛传入中国、日本。大豆于18世纪由中国和日本传入欧洲,19世纪传入美洲。棉花因品种不同情况较复杂,其中原产于印度的中棉(又称亚洲棉),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希腊、罗马,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公元9世纪传入南欧。原产于非洲的草棉于公元6世纪从中亚传入中国;原产于中美洲的陆地棉(又称美棉)先传入美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及非洲,中国19世纪才开始从美国引种。原产于新几内亚附近的甘蔗(公元前15000~前8000年),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到中国,8世纪由印度传入日本冲绳岛,公元10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东非、地中海沿岸地区及非洲西海岸各国。畜禽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如羊、牛、猪、马在公元前2000~前1500年已遍及包括中东、西亚、印度、中国、中亚、中美洲及北非等地区,公元元年~公元4世纪遍及欧洲各国。随着农作物和畜禽的广为传播与引种,农业由单纯种植谷物发展到包括畜牧业及经济作物。如中世纪法国,农业原以种植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和种植牧草为主体,继15世纪从美洲引进玉米后,又引进了烟草、黑麦,19世纪引进甜菜、油菜等,不仅大大拓宽了种植业的领域,而且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废止休耕制,改为轮作制)和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差异:(1)东方传统农业。东方传统农业系指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的传统农业。总的来看,当时在耕作制度和集约化水平方面都比西方进步。其中中国可作为东方传统农业的典型。中国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2年)起,实行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结37束了撂荒制,代之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制。春秋晚期,大多是锄、镰这类的小型农具,战国中期后,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加,分布地区扩大。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为大规模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出现于华北平原、关中地区和成都平原,如联系济、濮、汴等河流的鸿沟,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继之又出现了以灌溉农田、发展生产为目的的芍坡,改良利用盐碱土的漳河渠和郑国渠,以及灌溉整个成都平原农田的都江堰,等等。秦汉以后到隋统一,北方旱作区农业形成耕—耙—耱(耢)的抗旱保墒耕作制。经过六朝时代的开发,唐宋时在江南水田区形成了耕—耙—耖的耕作制。为了便于农田耕翻起垄,农具也不断改进,汉代发明了铁制犁具。在耕作制度方面,秦汉时期,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连作制(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农作物),汉代出现了冬小麦与其它作物轮作倒茬。魏晋南北朝时,在采用绿肥养地,绿肥、豆科作物和其它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轮作体系,使农作物的单产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形成了以稻麦(绿肥或油菜)轮作为主体的耕作制度,并出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明清时代,轮作、间套作、多熟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世界农业起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炎热,为战胜干旱对农业的危害,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灌溉农业,如引河水进行自流灌溉,引地下水灌溉,修建水井或坎儿井等发展井灌。特别是在3000年前的埃及,引尼罗河水进行淤灌,以此提高耕作土壤肥力。古埃及人也发明了耕犁,创立了作物轮作制。由于施肥较少,休闲和轮作是当时保持地力的主要方法。在东方,由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它们同外界交往很少,因而变革和进步十分缓慢,致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西方保持的时间要长得多。(2)西方传统农业。中世纪欧洲地区由于地多人少,森林茂密,典型的传统农业是休\n闲、轮作并兼有效放牧地的二圃或三圃耕作制,它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在一起。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最早在希腊形成了二圃制(亦称两年轮作制),即将土地分为两个区,一个区种植麦类作物,一个区休闲,次年调换,以恢复地力。到了公元前5世纪,由于农村人口增加和发明了有轮重犁,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采用三圃制(又称“三年轮作”或“三田”制),将土地分为三个区,两个区分别种越冬作物(小麦等)和春播作物,一个区休闲,三年轮换一圈。这种轮作方式很快就推广到整个西欧和东欧。例如,13世纪时法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实行三年轮作制,即第一年种秋播的冬小麦,第二年种春播的大麦或燕麦,第三年实行休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实行两年轮作制,即一年种植谷物,一年休耕(在贫瘠地区也有休耕几年的),休耕的土地上可放牧牲畜,以补充天然草地的不足。二圃制和三圃制耕地利用率均较低,由于耕作粗放(一般为撒播,几乎不进行田间管理),适合于当时地广人稀、耕地垦殖指数较低的欧洲地区(如13世纪西欧地区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所占比重不到20%)。这一耕作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19世纪产业革命后才逐渐废止。传统农业的主要成就:传统农业对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1)农业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传统农业阶段,由各大农业起源中心驯化并经原始农业传播的各种生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地农业生物资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了适应的作物,从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2)形成了完备的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农田灌溉技术和轮作制等。(3)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无论是东亚还是西欧的传统农业,都是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是以牧为主,在中国是以农为主。人们对于无法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农业不能利用的土地,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而加以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同时还可为农业提供优质的肥料,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4)形成了农业管理思想和体系。我国在传统农业阶段的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农业管理思想和农业经营思想,如“天、地、人”三才理论、“时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则、集约经营、多种经营、量力而行等等。传统农业的主要不足:传统农业的主要不足表现在:从能量循环的角度分析,是一种低水平循环状态。可以把农业看作是一座能量循环转换的工厂,我们投入农业多少能量,那么农业就会相38应地提供给我们多少产品(农产品也是能量的一种形态)。而在传统农业中,能量的循环转换是封闭的,投入农业的能量仅仅是农业当中的人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农业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产品数量也相对有限,于是产生了效益低、进步慢等缺陷。更严重的是,随着社会人口不断增加,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只有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的办法,于是,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毁林开荒、毁牧垦荒的情形,这就又引起了自然环境遭破坏的尖锐矛盾。所以,传统农业对环境的维护、维持也必然是低水平的,只要社会对农业生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农业就无法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三、近代农业近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这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踏进工业社会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领域)都发生了激烈的变革,既有突出的成就,也出现了尖锐的矛盾。近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公元16~18世纪,是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大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就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地理大发现后,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欧洲大陆和英国毛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养羊业成为非常赢利的部门,由于欧洲各国都从英国进口羊毛,推动了英国养羊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养羊业的高额利润,引发了18世纪的“圈地运动”。798~1820年期间,英国被圈的土地面积达331万英亩,18世纪中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已有一半左右的农用地变成了“圈地”。其后,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又在全国范\n围内爆发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圈地高潮,再次扩大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大租佃农场主要经营面积,使资本主义在农业领域中确立了统治地位。随着大范围的圈地以及国内外的农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促进了轮作制的变革。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推行一种叫诺福克四田轮作制(“四圃制”),以代替原先的三田或两田轮作,即实行小麦→块根作物(主要是芜菁)→大麦燕麦→牧草(三叶草及其它豆科牧草)→小麦轮作制,不仅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得到较大提高,而且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和恢复地力。接着,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国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德国于19世纪30年代、俄国于1861年相继取消了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农业开始得到发展。但是,在德国及俄国等东欧国家,由于资产阶段革命不彻底,因此,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广大破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剥削。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业革命在各国相继开展,世界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变革。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近100年间,由于经历了1873年以及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加上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西欧各国农业出现停滞、萎缩和衰退。但是,从世界范围看,由于资本主义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推动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初、中叶以来,由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新开发地区农业的崛起,世界农业仍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殖民地半殖民地农业殖地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少数宗主国对世界广大地区和国家人民进行压迫和奴役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武装和经济侵略方式,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使得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始瓦解,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印尼、东南亚各国。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的100多年间,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农业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主导部门,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又称“二元农业”)。即是在一国之内,一方面有殖民主义者控制的种植园和现代化农场,它们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并生产该国出口农产品的绝大部分;但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占绝大多数农业人口的个体农民,仍然处在传统农业,甚至原始农业阶段,从事自给自足或小商品性农业生产,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加纳、象牙海岸,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其中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以生产橡胶、茶叶、39油棕、甘蔗、胡椒及香料作物为主的种植园及农场(以中小型种植园为主,大型较少)经济,与广大小农、移民垦殖农场、甚至游耕农业同时并存;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由外资控制的、以从事谷物、咖啡、甘蔗、可可等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少数大农场和大庄园与小农生产同时并存;在非洲,即有以经营咖啡、可可、油棕、橡胶、丁香、剑麻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种植园(在撒哈拉以南各国),也有外国人经营的、以生产粮、棉、烟草等为主的小规模集约化农场,以及规模较大的粗放型牧场等现代化的商品性农牧业,但更多的是以小农为主体的粗放型自给、半自给农牧业和小商品性农业,局部地区还保留有原始采集、渔猎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巨大反差。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的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是资本主义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具备运用大机器装备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取得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有利于充分利用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大力挖掘生产潜力,从而以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因而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向。19世纪初以来,随着对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大规模移民和垦殖,世界农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海运的发展和自己贸易政策,西欧各国农产品难以同来自美洲、澳洲的农产品相竞争,中小农场大量破产,农业出现衰退,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谷物生产。例如,英国小麦播种面积从1870年的140万公顷缩减至1930年的56万公顷,缩减了60%。\n从1840~1910年,法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54.8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减少92万公顷。另一方面,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新开垦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较快,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及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地。到本世纪初,美国形成了九个专业化农业生产地带:(1)东北部和滨湖区乳用畜牧业带,(2)中央低平原北部玉米带,(3)大平原中北部小麦带,(4)南部棉花带,(5)墨西哥湾沿岸湿润亚热带作物带,(6)西部山地放牧和灌溉农区,(7)阿巴拉契亚混合农作带,(8)太平洋沿岸北部小麦、林牧区,(9)太平洋沿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澳大利亚由于东西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工,自东向西依次为:集约化的种植业带,小麦—养羊带和放牧业带。西欧地区农业经过本世纪30年代以前长期的衰退和停滞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逐步形成三大农业区,即:西北部乳用养畜业区,中部谷物、养畜业区,南部水果、葡萄、橄榄等木本经济作物区。与上述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不同的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则是另一种片面的农业专门化和地域分工。如东南亚各国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专业化;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以棉花、油料、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专门化等等。这类专业化部门产品几乎全部为殖民者所掠夺,与本国经济发展联系很少。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和农场往往占用一些肥沃耕地,影响本国的粮食生产,加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价相差悬殊,粮食作物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必要扶持很难发展下去。因此,上述许多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一遇旱年或其它灾害,缺粮情况就更加严重。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19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的发展,以及铁路和海运等运量大、运费较低的运输工具迅速发展,不仅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品种、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其贸易地区也不断扩大。在19世纪中叶,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绝对量估计为400~450万吨,其中谷物占80%以上,次为棉花、羊毛、畜产品和热带、南亚热带种植园生产的蔗粮、咖啡、可可、茶叶等,主要流向为欧洲各国。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欧大部分国家农业衰退,粮食生产萎缩,加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兴起(如191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0%)对谷物和肉、乳、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整个欧洲地区除法国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肉类和乳酪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外进口。以英国为例,从1861~1865年到1911~1913年期间,小麦进口量增长1.5倍,肉类进口量增长14倍,黄油和乳酪进口量分别增长4倍和3倍。其后虽有所发展,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主要食品自给率为:小麦47%,肉类70%,鸡蛋71%,乳酪43%。春中年进口谷物和面粉达1000万吨,肉类152万吨。因此,谷物贸易量的逐年增长,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体。据估计,到本世纪30年代末,世界谷物的贸易量约为3000~3500万吨,肉类及其制品约350~400万吨。除欧洲外,北非、中非和南亚一些国家也是谷物纯进口国。当时,谷物及饲用玉米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肉类、乳制品及着毛则主要40由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丹麦等国供应。在经济作物产品贸易中,除棉花继续占据首位外,甜菜由于19世纪初引入欧洲后,在法国、德国及俄国大量种植,因而蔗糖进口量有所减少。热带经济作物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口激增、橡胶、咖啡、茶叶、可可、油棕及水果的贸易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些农产品流向主要是:由东南亚、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运往欧洲及北美。四、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农业的最新发展。战后40多年来,是世界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现代农业所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控农业难以比拟的。导致这种发展和重大变革的基本动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n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1.农业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迅速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增加农业物质技术投入,因此,以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为主体的农业“四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对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作物单产和总产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战后,世界农业机械化取得巨大发展,除美国已于194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外,英、德、法、加、荷、苏等国相继于50年代初~50年代中期,意、日于60年代初~6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一般首先从田间作业耕翻、播种、收等环节开始,从谷物生产逐步发展到经济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及畜牧业等方面。但由于各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农业机械化的途径和重点也不相同。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提高土地生产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也有重要作用。战后农业化学化的范围随科技的发展而有所扩展,不仅包括使用化肥和农药,还包括运用饲料添加剂、土壤改良剂及推广农用塑料等。其中化肥和农药仍是其核心。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改进化肥的品种和质量,如生产复合肥料、浓缩肥料、液体肥料和缓解肥料等。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十多年来,农药重点发展高效、低毒、无公害和广谱性农药。战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将发展农田灌溉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开源、节流和综合治理作为其主攻方向。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开发与跨流域调水)的同时,大力发展喷灌、滴灌、间歇灌溉等节水措施。在排水方面世界各国亦取得长足发展。80年代中期,国外(不含中国)防水防洪面积占耕地的9%,其中荷兰全部耕地均有排水设施,美国有排水设施的耕地达5980万公顷,居世界首次,排水标准达到了15年一遇。20世纪60年代,随着波纹塑料排水管和自动埋管机的出现,加速了农田排水事业的发展。农业电气化是减轻农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它主要包括向农村供电和农业用电两个方面,农业用电双可细分为大田作业用电、灌溉排水用电、畜牧生产用电、农产品加工用电、防治病虫害用电和生活用电等。由于上述“四化”的发展以使用石油为特征,如农业机械的运转、农田排灌、化肥生产的原料、发电所需的燃料多离不开石油及其制品,因而又可称为“石油农业”,它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2.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在农业中得到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摆脱通货膨胀的压力和70年代初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停滞局面,大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以便节约能源的原材料,确保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就引发出了高新技术及其相应产业的出现。第三世界一些新兴国家也努力引进新技术来加速本国经济局长。这样形成了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近年,在农业中得到较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海洋技41术、信息和空间技术等。它们不仅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牲畜的产品率,从而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各项农业消耗,而且将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的重大变革。(1)生物工程与基本工程。运用遗传育种等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作物高产品种,是现代农业中的一项重大革命。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育成玉米杂交种,但直到40年代才推广。6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美各国兴起的“绿色革命”,就是以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作物品种为中心,并同完善水肥设施条件、耕作制度改变,以及推广科学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一整套先进的农业技术系统。如在墨西哥育成了耐旱三星期\n的玉米杂交种,中国育成了杂交稻,可增产30~50%。一向被认为低产的作物如大豆、谷子等,由于育成并推广新的高产、耐旱品种,也正出现高产势头。此外,生物固氮方法的试验成功,在解决肥料问题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当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应用DNA重组和序列基因法,有可能挖掘最大的遗传产量潜力,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培育更理想的株系、品系和品种。近年中国育成的大穗型超高产水稻GER—Ⅰ品系,将外缘玉米基因导入水稻,使其具有玉米的某些特性,分蘖力强,穗大粒我,结实率高,获得中稻、晚稻平均亩产5444.74公斤和546.63公斤的高产。当前,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在农业上较成熟并推广应用的有三项:一是植物组织培养,使一些需多年培养的珍贵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如兰花、荔枝、人参等在一年内即可培育成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可选取无病毒植物的茎尖组织进行无病毒植株的培养。二是兽医药品,如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口蹄疫苗,牛的生长激素等单克隆抗体兽药等。三是家畜胚胎移植和冷冻技术。有的国家还建立了胚胎冷冻保存库,开展国际胚胎贸易。(2)新材料技术。包括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及特种陶瓷等,其中以矣合物材料与农产品原料生产关系最密切。如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聚合物材料的使用,可减轻对农产品原料需求的压力。塑料广泛用于建筑材料(今后可能占1/4以上),将会大大减少对原木的需求,免除对森林的过量采伐。此外,具有特殊光、电、磁、热性能的功能材料今后在农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生物能源技术。系农业部门开发的生物能源。如70年代后期出现的种植能源林,选择速生的能源树种,甚至开发能源林场,生产的薪材林主要用作民用燃料。此外,还可种植能撮能源原料的农作物。如当今从甘蔗、玉米中提炼取得的酒精已用于工业生产,可部分地取代汽油。如巴甘蔗产量的一半用于生产酒精,每吨甘蔗干物质可制造酒精8.2吨。又如,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海藻及污水产生的沼气,已成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一些农村的重要民用能源。(4)海洋开发技术。在海洋开发方面已崭露头角的高新技术有:开采海底石油、海水养殖、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法取钾、镁等元素,海洋发电、潜水和水下作业技术等。其中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是海水养殖业,它使农业为人类提供食物的任务从陆地扩燕尾服到海域,并从根本上改造了海洋渔业的原始捕捞方式,而用人工方法使海洋水生生物增殖,因而维护了渔业资源的再生力。海水养殖技术有两种:一是人工放流鱼苗,待其增殖后回收一部分;二是在沿海滩涂养殖海生生物。海水养殖前景广阔,据估算,如果充分利用世界沿海滩涂,可生产相当于现在海洋渔获量15倍的水产品。海水养殖业有可能将海洋变为人类未来食物的重要生产场所。此外,海水发电将使农业有充足的电力,海水淡化不仅可用于工业,也可用于农灌溉。(5)信息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已经成熟。微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应用于农业中的许多方面,包括会计和财务分析,农牧业生产管理与自动化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建立农业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适时处理与控制和数字图像处理等。如在作物生产管理方面,美国于80年代初开发出大型棉花和虫害管理模型(CIM)。后来又通过嵌入专家系统进一步加以完善,于1986年推出了棉花综合管理系统(COMAX)。在开发计算机网络服务方面,法国农业部植保总局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病虫害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适时提供病虫害实况、病虫害预报、农药残毒预报和农药评价信息等。(6)空间技术。空间技术与农业关系密切,如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可提高气象观测水平,更好地为农业服务。遥感可用于土壤调查与土地资源清查及其制图、作物估产、植物识别、自然灾害调查、土壤湿度与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遥测可对农作物、森林和渔场进行观察监视,预报产量,预报鱼群洄游路线以及森林防火等。预计在未来还将出现在航天飞行器42里栽培植物的“宇宙农业”。3.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逐步向区域化和集团化迈进随着19世纪末世界农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格局的确立和发展,第二交世界大战后,世\n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空前活跃,1992年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0034亿美元,比1971年增长了6.25倍,其中出口额4677亿美元,进口额5537亿美元,分别比1971年增长5.46倍和7.78倍。农产品出口值同50年代初期的380多亿美元相比,则增长了11.3倍。近40多年来,世界农产品的贸易经历了40年代末至60年代的稳步发展阶段、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80年代前半期(1981~1985年)的衰退阶段和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的回升发展四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对现有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能力不断加强,亦即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对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新领域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例如,现在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海洋。而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达361亿公顷。海洋动物有18万种、海洋植物有2万种。现已查明,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400多种,可食用的海藻70种,而且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由此可见,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仅世界公海海域中的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的资源可捕获量就达2~3亿吨/年,相当于目前世界渔获量的2~3倍。此外,海水养殖业的潜力更大,目前利用率很低。因此,可以预料,海洋将成为未来人类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外,将牧草通过反刍动物转化成肉食的畜牧业,是人类又一重要的食物来源。牧草的主要成分是草纤维素,据估计,全世界牧草年产量约1000亿吨(干重)。未来增加肉食产量的途径:一是实行牧场草地集约化经营,改进草原管理,此举估计可将现有草原载畜是提高数倍;二是研究木质不通过生物转化成食物,将世界上草、木两类最丰富的有机物都利用起来,转化成为动物蛋白质。此外,通过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而实现农作物增产的潜力也十分可观。目前全球平均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仅为0.4%,国外高产地块可达9~10%。随着科技进步,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比现在大约增加10倍,加之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农业增产潜力是现在无法预计的。因此,今后农业供养人口的潜力是很大的。总之,人类在过去一万年来的农耕史,就是人类开拓自然资源和控制、改造、保护自然资源的历史。在漫长的农业实践中,人类陆续开拓了农、林、牧、渔各业,培育了近百种动植物,并积累了大量改造利用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农业不仅会保护和强化利用现有农业资源,而且会开拓并合理利用新的资源,逐渐建立起既能满足人类自身持续生存需要,又能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同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持续农业。资料来源:http://www.icac.edu.cn/historytype.asp?id=10843阅读三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模式及启示摘要:本文在比较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分析这些国家不同转变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经济绩效。这为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方式的择优提供了启示。一、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模式(一)美国模式美国农业现代化转变属于节劳型转变模式。人少地多、劳动力稀少是制约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起步过程中,主要是凭借其现代化的工业基础,优先侧重发展农用机械工业,以机器代替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然后走向生物、化学和信息等技术化道路。1.美国是典型的通过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从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1850—1910年的半机械化阶段;1910~1940年的基本机械化阶段;二次大战时至20世纪70年代前的机械化高度发展阶段。从1850年蒸汽机开始在农业上用作固定动力到1910年止,美国全国只有1000台拖拉机,畜力在农用动力中仍占75%以上的比重。随后拖拉机数量逐渐增加,到1940年,畜力在农用动力中比重下降到只占7%,到20世纪50年代,以机器代替畜力的过程基本完成。\n2.美国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在依赖于机械化的同时,也得益于发达的化学和生物技术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化学化。含有多种养分的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并且还出现了农药化肥、激素化肥与抗寒化肥,把农药生产用肥和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地结合起来。20世纪70年代,美国利用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涝等特征的农作物品种。同时,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某些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由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有用的激素。另外,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近年来,随着“天敌”对害虫致病、寄生的研究进展,美国已能通过提取这些物质,制成生物农药来防治植物病虫害,或是使“天敌”能在体内合成致毒物质,用作生物农药来防治植物病虫害。随着最新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转基因生物农药新品种不断涌现,向更安全和更环保的方面发展,且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表明,在美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发达的化学和生物技术是促使其实现快速转变的关键因素。3.农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成为加速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力引擎。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广播、电话、电视的广泛应用,美国农业信息化进入新阶段,电视基本在美国农村普及。1954年,农村居民的电话普及率为49%,到1968年这个数字达到83%。从1962年开始,美国开始资助在农村建立教育电视台。电话和声像广播在农村的普及,把大量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稳定农产品市场行情起到很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的商业化和实用化推广,带动了美国农业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建设。1985年,美国对世界上已发表的428个电子化的农业数据库进行编目。在当代最重要的农业信息数据库中,最著名、应用最广的是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IA数据库,它存有10万份以上的农业科技参考资料。数据库应用系统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如,美国所建的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管理60万份植物资源样品信息,可通过计算机和电话存取,在全国范围内向育种专家提供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逐步应用到农场,美国农业信息化迈入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及网络技术应用阶段。到1985年,美国已有8%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处理农业生产,一些大农场则已经计算机化。如今,计算机等高技术的应用,给美国农场管理与生产控制带来了高效率。44(二)日本模式日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又一典范。日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日本农业现代化转变属于节地型转变模式。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在农业现代化转变过程中,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侧重通过常规育种技术改良品种、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发展农田排灌工程和设施、发展农协组织,以及发展设施农业技术,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1.由于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日本在农业现代化初期,在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上下了很大工夫。不仅下大气力改造本国原有品种,而且对原产于外国的农产品也加以驯化改良,提高品质。许多这样的优良品种又反过来被原产国引进。如,富士苹果、久保桃、巨峰葡萄等。从中国温带半干旱地区引进的柿子,经过改进,适应了日本多雨的气候,而且甜度高、不脱涩可直接食用,品质和价值远远超过中国的传统柿子。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地形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日本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对各地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培育出发挥本地优势的优良品种。如,苹果主要产在凉爽的青森、长野两县,两地的苹果产量占全国的80%,葡萄产自干热少雨的甲府盆地,橘子产自温暖的四国,茶以富士山脚下的静冈县最具盛名。2.土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进行过两次土地改革。第一次始于1873年,这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但由于商品经济急剧发展,土地集中加快,农民产生了分化,一部分农民又丧失了土地,形成了地主与佃农的关系。第二次始于1947年,主要内容是限制农户土地持有的数额,由政府强制收买不在村的地主的\n全部佃耕地和在村地主的超过1公顷的佃耕地,然后转让给“有自耕农精神”的农民。规定地租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年收获量的1/4。农地改革是日本历史上农村生产关系方面的一次成功革命,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发生了很大变革,为现代农业发展铺平了道路。3.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以工哺农。首先,以工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和财政收入发展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1965~1973年,日本的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速为17.6%,很快建立起完备的教育体系。20世纪50至60年代,日本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惊人。优良品种的培育、化肥和农药的生产、科学栽培技术的研究,农业水利的兴修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次,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机械化装备。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农村劳动力发生短缺,从而使机械化生产有了必要,而城市已高度发达的机械制造技术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从1961年开始,日本结合本国山地多、地块狭小、分散的特点,研制各种农业机械。到1967年,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同时,现代大工业及时吸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1960~1965年,平均每年从农业中转移出的劳动力为64万人;1965~1970年,年均转移53万。1955~1970年,农业就业人数从1611.1万人减少到1008.7万人,共减少602.4万人。经过多年的转移,到1975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率从40.2%下降到13.9%;到1998年,进一步下降为5.2%,而第三产业就业比率上升到63.3%。日本城市现代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为农业生产要素重组、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提供了极好的外部条件。4.发挥农协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日本的农业制度是一种以私有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制度。小农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经济单独核算。农协即农业协同组合,是在政府支持下组织起来的全国性集体经济组织,主要从事为农民办信用、贩卖、购买和共济这4种基本事业,以及推广农业种植、食品加工、病虫害防治、住宅改建、道路修建、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与生活服务。正是农协通过各项事业和卓有成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使日本的家庭式农业演变为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三)法国模式法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属于节劳节地型,既注重发展以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45的农业机械化,也重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应用;既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提高土地生产率。虽然与美日相似,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主要是科技化,但法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政府补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二战后,法国政府把农业装备现代化摆在极其突出的位置。战后初期,法国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不惜落下一身债务,利用价格补贴和国家担保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方式先把农业机械化搞上去。一方面,政府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给予价格补贴。上世纪60年代曾规定,农场主购买拖拉机,政府可给予20%~30%的补贴。此外,对农民兴建的水利工程、道路、电气化工程和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10%—20%的国家补助金。据统计,从1948年到1952年,法国政府发放的农业工程津贴额达50911亿法郎。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担保,银行为农民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在上世纪60年代,银行商业贷款利息一般为7%~8%,购买农业机械的贷款利息可降为3%~4%,贷款年限为5年以上。贷款金额占自筹资金的一半以上。1948年至1952年,通过农业借贷银行发放的现代化和装备基金款达1233.9亿法郎。根据农民的需要,农业贷款逐年增加,1974年与1960年相比国家发放的农业贷款增长7倍,农用内燃机和燃料全部免税,农业用电也远比工业便宜。2.各类服务性合作社形成了多方面服务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降低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成本,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法国鼓励建立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的法文缩写为“CUMA”,按音译为“居马”。在战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初期,农民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购买力水平还比较低。为解决购买昂贵的农业机械设备(如土壤改良和收获机械)的资金困难,农民自发组织起集体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的专门合作社“居马”。据1983年统计,共有1万多个“居马”分布在全国各地,入社农户25万个,规模一般为300~500公顷,占农户的20%。法国政府对这种合作组织十分支持,“居马”能享受一切税赋优待,还能获得优惠贷款。“居马”在成立时可获得一笔约占最初投资15%左右的补贴,在山区和困难地区,这项补贴可增至40%~50%。在购进新设备时,根据各地实际,“居马”可获得\n20%~40%的支持。此外,“居马”的经费和设备投资主要由农业银行贷款,贷款利率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在法国农村还有农业信贷合作社和供应销售合作社。合作社按行业划分,农户可根据经营情况,同时加入几个合作社,双方每年签约,农民只要干好农活,剩下的事全交给合作社办。年终结算时,扣除风险基金和发展储备金,其余按人社资金和农产品收购量分给社员。如果发生亏损,社员也要按对应份额承担风险。3.土地相对集中并进行产业化经营。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具体措施:一是“减”。为转移富余劳动力,政府给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的年轻人离乡离土,到城市务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二是“加”。政府规定,农场主的合法继承人只有一个,以防止土地进一步分散。同时,推出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父子农场、兄弟农场以土地入股,联合经营;对农民自发的土地合并减免税费,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整合”。各级政府组建土地整治公司,它拥有土地优先购买权,把买进的插花地、低产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后低价出售给有经营能力的中型农场主。由于采取以上措施,法国的农场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50年代,法国1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有127万个,20年后减少到53万个,50公顷以上的农场增加了4万多个,农业劳力由200多万人,减少到不足30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40%减少到10%左右。到2003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减到2.2%,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达10公顷以上。4.农业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法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是农民一家一户经营的项目较多,种植的品种复杂,专业化、商品化的程度不高。与传统的小农经济一样,二战以前的法国农民种田是小而全,自给自足,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种粮种菜,又要栽瓜种果,还要围栏养猪,垒圈喂牛。如此经营的结果,一是农活太杂,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品种多而数量少,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有效占领市场。三是插花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战后,随着“农业装备现代化和规模化”的逐步推进,政府不失时机地做起了“专业化”的文章。法国的农业专业化可概括为三个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按照自然条件、历史习惯和技术水平划分,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产区;在农场专业化方面,鼓励一个农场只经营一种产品,形成一场一名品;在作业专业化方面,革新了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全部工作的小农经济模式,将耕作、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工作分别承包给农场以外的专业企业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自足性生产,转化为商品化生产。二、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模式的启示比较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成功模式,从中可找到许多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国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模式选择必须根据本国或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采用,而采用何种技术需从各国或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现代农业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可概括为两大类:生物化学技术和机械技术。前者主要是直接改变生物本身,创造适于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而不局限于使用劳动力多少。后者的重点在于以物力来代替人力,提高工效,节约劳力,从而扩大每个劳动力生产和经营的范围及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机械化、良种化、化学化、水利化无不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没有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农业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可见,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生产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三)农业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成为农户走向市场、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桥梁。无论是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还是日本的农协、法国的合作社均在各自实现现代农业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不仅减少了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而且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如,美国多种形式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由其经办的出口农产品占美国全部出口农产品的70%;法国为鼓励合作社的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合作社可免交33.3%的公司税。目前,法国90%以上的农业贷款业务由信贷合作社提供。(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投人,也是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因此,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采取土地适当集中的政策;对农业用地进行改造,使之能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发展设施化的工厂农业等。\n(五)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对实现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家的政府都竭尽全力从立法、政策(包括财政、金融、外贸等)、科技教育等方面支持农业的发展。以美国政府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为例,据统计,1989年美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仅占4%,而政府却给予9%的财政补贴,平均给每个农业生产者的补贴为22000美元,农业补贴占美国农场主收入的30%。再如,战后日本政府对农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1960年农业预算达1386亿日元,1975年则增加到2万亿日元,15年内增长了13.4倍。三、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存在多种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都与各国国情和各地区区情相适应,与各国及各地区域条件紧密相连。就我国而言,47省级之间及各省内不同县域之间条件差异比较大。因此,我国农业的转变不能固守某种固定模式,而应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条件做出不同选择。基于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我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深化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改革。在价格方面,重点调整工业品与农产品、经济作物与粮食的不合理比价关系,使从事种植业尤其是种粮的农民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在购销体制方面,全部放开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之与市场价格接近。在金融体系方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创办农村民办金融合作组织和民间银行,开创农村风险投资和农业保险事业,加强农村金融秩序的管理。在农村投资体制方面,加强投资和扶持资金的筹划,以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严格资金投放评估验收管理。(二)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强化新资源开发、调整农产品结构和推进结构重组上。搞好区域布局,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来合理选择适合本地的种植结构。二是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山、水、电、林、路、讯、网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按发展现代产业基地的要求,努力改善“软环境”,着重抓好建立国际标准化市场准入的技术规范、卫生检疫、监测体系和管理体制。(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一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保证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需要;加强科研攻关尤其要加强对新品种研制的攻关;合理调配科研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二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创新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资金投入机制,增加县及县以上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引导农民、农村社区及集体经济组织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在继续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同时,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三是促进经济主体转变。使传统农民由单个劳动力自身的市场化,转变和过渡为其作为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四)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转变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将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生物工程的技术路线上来,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引导和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积极推广节约型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以节约更多的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