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7.50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业昆虫学各论第八章水稻害虫一、水稻的生长阶段n水稻的生长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n1.苗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n2.分蘖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n3.拔节期: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时。n4.孕穗期:幼穗分化时期n5.抽穗期:圆锥花序继续伸长直到其大部分或完全从叶鞘中抽出。n6.扬花期:小花张开,花药因雄蕊伸长而从花颖中伸出.n7.结实期:从出穗到成熟。二、水稻害虫种类n 食害稻种的:稻水蝇和稻摇蚊;n害根的:稻根叶甲、稻象甲;n钻蛀茎秆的: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秆蝇、稻瘿蚊等;n刺吸茎叶的: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等,锉吸的有稻蓟马等;n咬食叶片的:稻苞虫类、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粘虫、稻负泥虫、稻蝗等;n在穗部刺吸为害的:稻黑蝽、稻绿蝽等。n除直接为害外,有些刺吸式害虫如叶蝉、飞虱还传播病毒病。第二节水稻螟虫类三化螟鳞翅目,螟蛾科一、分布和为害n国外分布于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我国南方稻区皆有分布,是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的重要害虫。国内分布北界为山东烟台附近(38˚N)。单食性害虫,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若转株为害还能形成虫伤株。白穗枯心苗二、形态特征n成虫:雌蛾体长10~13mm,翅展23~28mm,体淡黄色。前翅黄白色,中央有 1小黑点。腹部末端有一撮黄褐色绒毛;雄蛾体长8~9mm,翅展18~22mm,体n灰色。前翅淡灰褐色,中央黑n点不明显,自翅尖指向后缘近n中部有1条暗黑色斜纹,外缘有n7~9个小黑点。卵n卵块长椭圆形,中央稍隆起,表面有黄褐色绒毛。卵块中常有3层卵粒。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褐色,后变灰色,将孵化时呈黑色。幼虫:长江流域4龄为主,南方稻区5龄。幼虫n初孵幼虫称“蚁螟”,3龄头宽0.44~0.70mm,体黄绿色,前胸背板后缘中线两侧各有1扇形斑,背面正中背血管清晰可见;4龄头宽0.65~1.18mm,体黄绿色,前胸背板后缘中线两侧各有l新月形斑,腹足趾钩21~27个,排列成单序环;5龄腹足趾钩29~32个。蛹n雄蛹长约12mm,较细瘦。初为灰白色,后转黄绿色,将羽化时变为黄褐色。前翅伸达第4腹节后缘,中足伸达第5腹节,后足伸达第7、8节。雌蛹长约15mm\n,较粗大。腹部末端圆钝。中足接近前翅,后n 足伸至第6腹节。三、生活史和习性n1.发生世代在我国三化螟分布区内,每年发生的世代数,从南向北或从平原向高原逐渐减少,有2~7个世代的变异。华中各省大部、华东中南部、台湾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一部分、广东、广西北部,发生4代;广西中部、西部、南部一年4~5代。2.越冬n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越冬前体内含水量降低,脂肪量增加,体液变绿。随着气温的降低而向茎下钻行,蛀入土表稍下的茎节内,或吐丝附着在地下茎的内壁上,作丝隔保护自己,在其内越冬,丝隔可多至7、8层。幼虫多选择不易枯死的主茎越冬。越冬过程中体内脂肪量渐少、含水量上升。极少数未及茎基而被收割留在稻草中的幼虫次年2月前都会干死。n次春气温在16℃开始化蛹,化蛹前,在近泥面处将稻茎咬成一个圆形羽化孔,仅留一层极薄的皮以防水分侵入,然后作白茧化蛹。3.习性n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白天静伏在稻丛间,黄昏开始活动,以夜间7~8时活动最盛。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开始交尾,次日产卵。产卵期2~6d,羽化后2~3d内产卵最多。每雌可产l~7块卵,平均2~3块,每卵块含卵粒数50粒左右,并逐代增加。卵块多产于叶片上,秧苗期产在离叶尖6~10mm叶片正面;分蘖期多产在稻棵外围第3~4叶片反面;圆秆拔节到抽穗期多产在稻棵外围第2~4叶片反面。3.习性n幼虫:螟卵多在清晨和上午孵化。初孵蚁螟先在稻株上爬行一段时间,后多数爬至叶尖,吐丝随风飘散至周围稻株蛀茎为害。从孵化到蛀入需时30~50min。蚁螟的蛀入成功率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1.苗龄小,脉间距离狭窄,蚁螟必须咬破维管束方能侵入,侵蛀时间长,侵入率低;苗龄大,则侵蛀时间较短,入率较高; 2.秧田移栽期,因农事操作,幼虫死亡率高;在分蘖期,植株组织柔软,叶鞘包裹疏松,蚁螟易于侵入形成枯心;3.圆秆拔节期有多层叶鞘紧包茎秆,组织较坚硬,蚁螟侵入困难;4.孕穗至破口露穗期,此时只有剑叶鞘包住穗苞,比较柔嫩,蚁螟容易从剑叶鞘或合缝处钻入,先蛀食花蕊,穗抽出后,幼虫发育至2龄,从小穗中爬出,下行至穗颈基部蛀入,形成白穗;5.水稻抽穗后,茎秆组织硬化,蚁螟就不易侵入。3.习性n三化螟幼虫咬孔蛀入稻茎后,大量取食前必先在叶和茎节部位作“环状切断”咬断大部分维管束,称为“断环”,不久稻株即出现青枯或白穗,幼虫于“断环”上取食幼嫩而呈白色的组织。从1个卵块孵出的幼虫,都在附近稻株侵害,因而田间形成枯心团或白穗群。卵块密度大时,则各群连接成片。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一生可转株1~3次,1头幼虫可造成3~5个枯心 苗。n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气候因素三化螟发生期的迟早常受气候因素的支配。春季16℃以上日平均温度的出现期与越冬代始蛾期相符合。春季雨水多少关系到越冬后幼虫及蛹的存活率。如冬春干旱少雨,则死亡率低,全年的发生基数相对就大。三化螟在桂北地区因越冬死亡率高,常是早稻受害轻,晚稻受害重,而在桂中、桂西南地区早、中、晚稻均可能遭受较大为害。2.栽培制度\nn三化螟发生数量与水稻栽培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n水稻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三化螟代代都有适宜生存繁殖的寄主,发生量就增多,为害加重;栽培制度由复杂改为单纯,则在某个世代发生过程中,缺少适于三化螟发生的条件,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为害就轻。3.品种和栽培技术n一般粳稻比籼稻、杂交稻比常规籼稻有利于三化螟的生长发育。n不同栽培技术也会影响三化螟的发生与为害。一般返青早、生长嫩绿的稻田,卵量多,螟害重。施肥不当,如追肥过多过迟,常造成水稻发棵和生长期拉长,抽穗期不整齐,很容易 碰上蚁螟侵入,因而加重了螟害。4.天敌n卵期主要有稻螟赤眼蜂、长腹n黑卵蜂、等腹黑卵蜂和螟卵啮小蜂等。稻螟赤眼蜂的自然寄生率逐代增加,最高可达47.5%,对压制晚稻三化螟有重要作用,幼虫寄生蜂有姬蜂和茧蜂两类,病原微生物有白僵菌,是引起早春幼虫死亡的重要因子。捕食性n天敌有青蛙、蜻蜓、步甲、隐n翅虫、瓢虫及蜘蛛等。五、虫情调查和预测n1.幼虫和蛹的发育进度调查n在各代化蛹始盛期开始,到羽化盛末期结束,每隔3~5d查1次,按各类型田拔取一定数量的被害株,每次剥查活虫数应在50头以上,分别记载幼虫龄期、蛹级和蛹壳数。 2.卵块密度和发育进度的系统调查n卵块密度的调查,于每代发蛾始盛期开始,每2~3d查1次,至盛蛾末期结束,查孵化进度要查至全代孵化完毕。每代按类型田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田l~2块,每块固定500~1000丛。将每次调查所获的卵块连稻根拔起,除计算卵块密度外,还应分不同类型田将未孵化卵株集中移栽在稻田一角,每天下午观察1次卵的孵化进度,分类型田计算当天孵化率和全代孵化率。六、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1)调整耕作制度和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在同一稻区内避免早、中、晚稻并存,以切断三化螟的虫源田和桥梁田。n(2)选用纯种,适当调整播、栽期,可缩短或避过易受害的生育期,减轻螟害。n(3)减少越冬的虫源。可在冬季翻耕稻田,使稻茬中的越冬幼虫暴露在低温下冻死或检出深埋。春季越冬幼进入生长发育及化蛹期,及时沤田,可使三化螟因缺氧窒息而死。2.人工、物理防治n可采用人工采卵,拔除枯心和白穗,拾毁外露稻根等人工防治,对压低螟害起一定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装置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半径120m)在成虫发生盛期诱杀成虫,但应注意在天黑后4小时内开灯,其余时间不开灯,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3.药剂防治n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三化螟的主要手段。治枯心苗一般在卵孵化前1~2d用药1次,大发生年份,在孵化高峰前3d用药1次,7~10d后再用药1次。治白穗则在孵化盛期内掌握 水稻破口期,5-10%的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水稻抽穗后,三化螟一般不易侵入为害,但如稻穗尚未抽齐,又遇上盛孵期,要防治1次。常用药剂种类和用法n(1)5%锐劲特悬浮剂450~600ml/hm2.n(2)5%杀虫双颗粒剂15~18.75kg/hm2,拌润土25kg撤施。n(3)20%三唑磷乳油1500ml/hm2,兑水750~900kg喷雾。n(4)50%杀螟松乳油1:1000倍喷雾,或2.25~3kg/hm2兑水泼苗,或撤毒土。\nn(5)50%杀螟松乳油及40%乐果乳油各750~1125ml/hm2。4.生物防治n(1)保护天敌。着重合理用药,减少药剂杀伤天敌以发挥自然控制螟害的作用。n(2)微生物农药的利用。如用杀螟杆菌(每500g菌粉含2600亿孢子)防治三化螟,每公顷用工业产品4.2-7.5kg,混合少量化学农药,曾收到良好效果。n在印度有学者试验用性激素混合物缓释,干扰三化螟的交配取得较好防效。 二化螟鳞翅目,螟蛾科一、分布和为害广泛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稻区。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南抵海南省,东自台湾,西至新疆的昌吉和乌鲁木齐,但主要发生于华东和华中地区,尤其是江淮稻麦两熟区,是稻螟中的优势种群。寄主除水稻外,还有茭白、野茭白、玉米、甘蔗、稗草、李氏禾等禾本科植物,早春越冬幼虫还能为害麦苗、蚕豆、油菜、绿肥等。为害水稻形成枯鞘、枯心、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等症状。二、形态特征n成虫:雄蛾体长10~12mm,翅展20~25mm。头胸部灰黄褐色。前翅近长方形,黄褐或灰褐色,翅面散布褐色小点,中央有紫黑色斑点1个,其下方另有斜形排列的3个同色小斑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近外缘渐带淡黄褐色。腹部瘦小。n雌蛾体长12~15mm,翅展25~31mm。头、胸部及前翅黄褐色。前翅翅面褐色小点很少,无紫黑色斑点,但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有绢丝般光泽。腹部粗肥。卵n扁平,椭圆形,作鱼鳞状单层排列。卵块长椭圆形,有几十至百多个卵粒,上盖有透明胶质物。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茶褐色,近孵化时为黑色。幼虫n 幼虫通常6龄,也有5龄和7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头黄褐色。2龄以上幼虫腹部背面有暗褐色纵线5条,外侧的一条通过气孔。成长幼虫腹足具趾钩51~56个,列成三序全环或缺环。蛹n长11~17mm。圆筒形。初为淡黄色,背线可见5条棕色纵纹,后变为红褐色,纵纹消失。第10腹节末端宽阔,后缘波浪形,两侧有3对角突,后缘背面有l对三角突起。三、生活史和习性n1.发生世代n二化螟在国内一年发生1~5代。在广西北部稻区年发生3代,中南部发生4代,以1、2代发生较重,3、4代发生轻;早稻受害重,晚稻受害轻。2.越冬n二化螟越冬场所复杂,以4~6龄幼虫在稻桩、稻草中越冬为主,也可在其他寄主的茎秆内、杂草丛、土缝等处越冬。n 春季气温达11℃时开始化蛹。化蛹前,在近泥面处将稻茎咬成一个圆形羽化孔,仅留一层极薄的皮以防水分侵入,然后作白茧化蛹。越冬蛹约经14d羽化,未成熟的越冬幼虫,则从稻桩或稻草等越冬场所爬出,蛀入麦类、蚕豆、油菜的茎秆内为害至老熟,并在其中化蛹。3.习性n成虫:白天静伏在稻丛和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对黑光灯更为敏感。每雌蛾产卵2~3块,每块含卵一代平均38.7粒,二代平均82.6粒。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在杂交稻上产卵比常规稻多,水稻生育期以处于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着卵最多。着卵部位因水稻生育期而不同。\n幼虫n蚁螟孵出后大部分沿稻叶向下爬行或吐丝下垂,从心叶、叶鞘缝隙或叶鞘外蛀孔侵入,先群集在叶鞘内取食内壁组织,1个叶鞘内常有几头至上百头幼虫群集为害。秧苗小时,则小股分散为害。受害叶鞘2~3d后变色,7~10d后枯黄,此时称为枯鞘期。叶鞘枯死后,叶片亦随之枯萎,发生倒叶,飘浮在水面上。枯鞘是二化螟为害的最初症状,这时幼虫尚未侵入稻茎,是查枯鞘和防治的有利时机。幼虫n幼虫老熟后,在茎秆内或叶鞘内侧化蛹。越冬幼虫在稻桩、稻草、夏熟作物的茎秆内化蛹。在稻田内化蛹的部位,常随着水位高低而升降。这表明化蛹时有亲水和需要高湿的习性。蛹期生理转化旺盛,耗氧量大,灌水淹没会引起蛹的大量死亡。n 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因素二化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3~26℃,相对湿度为85%~100%。幼虫抗高温能力弱。夏季高温干旱,温度超过30℃,对幼虫发育不利。春季气候温暖、湿度正常的年份,越冬幼虫死亡率低,发生期提早,数量多;如春季低温多湿,就会推迟发生期,蛹期遇寒流侵袭,能增加死亡率,使为害减轻。2.栽培制度n栽培制度由单纯改向复杂,二化螟种群随之趋向凋落;耕作制度由复杂改为单纯,则相对地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与三化螟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局面。因在三化螟发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三化螟卵块多,繁殖大量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卵寄生蜂,这些寄 生蜂可转而寄生于二化螟上,由于二化螟卵块表面无保护物,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导致二化螟发生量受到抑制。3.品种和栽培技术n二化螟为害程度与水稻品种特性有关。在籼粳稻并存的情况下,受害程度籼稻大于粳稻,一个卵块孵出的幼虫所造成的枯心苗数,籼稻比粳稻多1倍以上。有芒稻重于无芒稻;叶片长而宽、高秆、分蘖多的品种,受害程度大于叶片狭而短、矮秆、分蘖中等的品种;茎秆表面光滑、茎粗而组织疏松的品种,较茎秆坚硬、维管束排列密集、茎腔直径小的品种受害重。n偏施氮肥,为害加重;浅水勤灌,稻苗生长健壮,幼虫转株为害少,相应能减轻为害程度。如果田间脱水干裂,可促使幼虫转株为害,从而加重为害程度。4.天敌n以卵寄生蜂为最重要,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其他寄生于幼虫和蛹的天敌有多种姬蜂、寄生蝇和线虫等。有些地区,白僵菌和黄僵菌对降低越冬幼虫密度也能起很大的作用。五、虫情调查和预测n 越冬代每次剥查活虫数,不得少于30头。稻田剥查时如被害株内虫数较多,虫龄一致时,作l头记载,虫龄不一,则各记1头。每次剥查的虫数不得少于50头。根据剥查结果,运用分龄分级预测法预测成虫的各个发生期。六、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拾毁稻桩,铲除茭白残株,用作沤肥。n(2)双季前作稻要随割随挑,收割后及时耕翻灌水,防止幼虫转移为害后季稻。n(3)在一代幼虫化蛹初期,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先放干田水2~3d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后灌10~15cm深水,保持3~4d,可使蛹窒息而死。2.药剂防治n防治原则:抓住重点世代,在蚁螟孵化高峰后3d内打药防治枯鞘和枯心苗;在各类型稻田的孵化始盛期到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n注意施药时田间保持3cm左右浅水3~5d。\n台湾稻螟鳞翅目,螟蛾科一、分布和为害n 国内分布于南方稻区。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均较常见。江苏、浙江也有发生。n主要为害水稻,还可为害甘蔗、高梁、玉米、粟、麦等,但国外多以为害甘蔗为主。可造成枯鞘、枯心、白穗、虫伤株等被害状。被害株往往穿孔很多。二、形态特征n成虫:体长6.5~11.8mm。雄蛾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排列成“7”字形,翅面布有银色及金黄色鳞片,外横线部位有暗褐色鳞片组成的宽带,其外侧接1条银色线纹,外缘具小黑点7个,缘毛金黄色、有光泽,为本种重要特征之一;雌蛾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卵n卵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1~5行呈鱼鳞状排列成卵块,上覆胶质物,与二化螟相似。幼虫n 幼虫5~7龄,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侧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头色与侧线是区别于二化螟的两项重要特征。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亦有别于二化螟。蛹n长9~15mm,纺锤形,褐色,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中胸气门呈耳状突出。腹部5~7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腹末臀刺6个。三、发生规律n台湾稻螟在广西年发生5~6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稻草和稻桩内越冬,但越冬成功作为翌年虫源的以稻桩为主,主要是因为幼虫喜湿怕干。尤其在低湿稻田和有冬作物覆盖稻田的稻桩,越冬幼虫密度最大,而冬作小麦及蔗苗内亦有少量幼虫越冬。 三、发生规律n成虫白天不大活动,喜阴凉潮湿环境,有趋光性,喜在高秆、宽叶、浓绿的稻株叶片表面产卵,在秧苗及分蘖期。初孵幼虫借爬行或吐丝悬垂,侵入叶鞘群集为害,有时高龄虫亦有群集特性,但较二化螟活泼,一再转株,一生至少转株3~4次,幼虫食量大。尤喜湿润环境,幼虫喜藏身于极潮湿甚至腐烂的被害处。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10厘米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仅留一层薄膜,然后化蛹在茎内,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四、防治方法n各项措施均可参照二化螟的防治。大螟又名稻蛀茎夜蛾、紫螟鳞翅目,夜蛾科一、分布和为害n国外分布于东南亚产稻国家。国内分布北限为陕西周至、河南信阳、安徽合肥、江苏淮阴,大致在34˚N一线。n寄主有稻、麦、玉米、甘蔗、油菜、薄荷、香蕉、稗草、芦苇等。n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 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又别于二化螟。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n二、形态特征n成虫:成虫体长12~15mm,n翅展27~30mm。头胸部淡黄褐色,腹部淡黄色灰白色。前翅长方形,淡褐黄色,翅中部从翅基至外缘有明显的暗褐色纵纹,此线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雄蛾触角栉齿状,雌蛾触角丝状。卵n扁球形,顶部稍凹。直径0.5mm,高0.3mm。表面有放射状细隆线。卵块带状,排列成2~4行。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淡红至黑。幼虫n幼虫5~7龄,老熟幼虫体长约30mm,体粗壮。头红褐色,胴部淡黄色,背面带紫红 色。腹足趾钩12~15个,列成中带。n蛹n体长13~18mm。初期乳白色,渐变黄褐色、褐色,将羽化时全体赤黑色。头部有白粉。翅芽近端部左右有一段相接,足不伸出翅芽,腹部末端有4个突起。三、发生规律n云、贵高原年发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 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在广西,除幼虫外还可以蛹越冬,越冬场所多为稻根、杂草根际及玉米、甘蔗残株。三、发生规律n成虫白天栖息在杂草丛中或稻丛基部,晚上8~9时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及二化螟和三化螟,扑灯盛期在午夜11点至1点半。n成虫喜产卵于秆高、茎粗、叶鞘包裹疏松的稻株上。卵多产于植株叶鞘内侧。以孕穗期和刚齐穗的稻苗上卵块最多,圆秆拔节期次之,分蘖期最少,因此主要受害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有明显的趋边和趋稗习性。三、发生规律n幼虫多数为6龄,少数7龄。初孵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取食,3~5d后造成枯鞘,发 育至2~3龄,开始分散蛀入稻茎。孵化后10~13d,幼虫进入3龄,出现大量枯心,以后幼虫不断转株为害。孕穗期为害形成白穗,已抽穗的稻株,幼虫直接从剑叶鞘上钻孔侵入穗茎,形成白穗和虫伤株。幼虫老熟后移至下部叶鞘内或稻丛间化蛹,少数化蛹在枯孕穗或稻茎中。四、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1)消灭越冬的幼虫和蛹。结合防治三化螟等害虫,提早春耕耙沤稻田。冬春处理玉米茎秆,铲除稻田和玉米地以及附近低洼草地、水井边等杂草,可消灭在稻茎、玉米秆和杂草茎秆内越冬的虫源。n(2)田边栽稗诱卵和拔除田中稗草。在卵块盛孵后5~7d,幼虫分散转移前拔除销毁田边和田中稗草,防治效果较好。2.药剂防治n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药剂防治的重点。3、4代可结合其他害虫兼治,发生重的可重点挑治。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时是施药适期。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一、分布和为害n稻纵卷叶螟别名刮青虫、白叶虫、小苞虫,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为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 \n害虫。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n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剑叶被害对产量影响较大。二、形态特征n成虫:体长7~9mm,n翅展12~18mm,黄褐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褐色宽边,前翅前缘暗褐色,有3条黑褐色横线,中横线短,不伸达后缘,后翅有黑褐色横线2条。雄蛾体较小,前翅紧靠中横线有l黑色毛簇组成的眼状纹。前足跗节基部有1丛黑毛。停息时,尾部常向上翘起。雌蛾体较大,停息时尾部平直。卵n 卵长1mm,近椭圆形,扁平,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细网纹,初白色,后渐变浅黄色。n幼虫n幼虫5~7龄,多数5龄。末龄幼虫体长14~19mm,头褐色,体黄绿色至绿色,老熟时为桔红色,中、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个,前排6个,后排2个。n蛹n长圆筒形,末端较尖细,臀棘明显突出,有8根钩刺。各腹节背面的后缘隆起。初蛹时为淡黄色,后转红棕至褐色。三、生活史和习性n1.发生世代n稻纵卷叶螟在我国的发生世代不同地区不同,从北向南依次递增。黑龙江1代,河北、辽宁2~3代,山东、河南、陕西3~4代,;江淮地区4~5代,台湾、福建6~8代,海南岛、雷州半岛10~11代。广西北部山区年发生5代,广大平原区6~8代。2.越冬n以蛹或幼虫在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禾、双穗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在我国东半部地区的越冬北界为1月份平均4℃等温线,相当于30˚N一线。 区域划分n①周年发生区 1月份平均温度16℃等温线以南地区包括台湾南端、海南岛、雷州半岛及滇南冬季温暖区。n②越冬区 1月份平均温度4~16℃等温线之间,以岭南山脉为界,岭南为常年越冬区,以蛹和少量幼虫越冬,岭北为零星越冬区,以少量蛹越冬。n③冬季死亡区(不能越冬区)1月份平均温度4℃等温线(30˚N)以北地区。n在广西可以幼虫或蛹在杂草上过冬,但死亡率高,次年为害的主要虫源仍由东南亚稻区迁飞而来。3.迁飞n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迁飞的成虫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及华南地区。每年4~8月间共发生5次北迁,8月底至10月自北向南有3次回迁。4.习性n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植株丛中,一遇惊动,即作短距离飞翔。n有趋光性,尤以对金属卤素灯趋性最强,并喜吸食植物的花蜜和蚜虫的蜜露作为补充营养。n 喜选择生长嫩绿处于圆秆拔节期和幼穗分化期的稻田产卵。在26~28℃,每雌平均产卵100多粒,最多能产200~300粒。卵多为单粒散产,少数有几粒连在一起。n产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叶片卵产在稻叶的正面或背面,尤以倒2~3叶为最多。4.习性\nn幼虫:初孵幼虫一般先爬入水稻n心叶或附近的叶鞘内,也有钻入旧虫n苞内啮食叶肉,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透明小点;2龄开始在叶尖吐丝纵卷成小虫苞,此时称为“卷尖期”;3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并开始转苞为害;4、5龄食量猛增,其食叶量占幼虫总食叶量的94%,幼虫性活泼,当剥开卷叶时,即迅速倒退跌落。老熟幼虫经1~2d预蛹期,吐丝结薄茧化蛹。化蛹部位分蘖期多在基部枯黄叶片及无效分蘖上,抽穗期则在叶鞘内或稻株间为多,蛹体多数头部向上,距地面5~6cm。少数在原虫苞内化蛹。为害状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因素n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需适温高湿,适宜的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发育期间阴雨多湿有利于发生,高温干旱或低温均对其发育不利。如成虫在29℃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下,雌蛾交配率低,基本不产卵,幼虫孵化率亦受到影响。初孵幼虫在日最高温度超 过35℃,相对湿度低于80%,很快死亡。气温低于22℃,幼虫常潜伏于心叶内,取食活动迟缓。2.栽培制度n20世纪60年代后,东南亚大力推广矮秆、早熟、高产的水稻品种。矮秆阔叶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我国南方稻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稻改制,北方旱作区扩种了水稻,以及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加上随之而来的高肥密植的栽培措施,为该虫南北往返迁飞和种群发展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3.品种和栽培管理n不同水稻品种间,一般叶色深绿宽软的比叶色浅淡质地硬的受害重,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晚粳比晚籼、杂交稻比常规稻发生重。同一品种,幼虫取食分蘖至抽穗期的成活率高,有利于发育。在栽培措施方面,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造成禾苗徒长和披叶,植株含氮量高,易诱蛾产卵,并有利于幼虫结苞为害,也能使为害加重。4.天敌n 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80余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性天敌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有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扁股小蜂等;蛹期有寄生蝇、姬蜂、广大腿蜂。捕食性天敌有青蛙、蜻蜓、豆娘、蜘蛛、隐翅虫、步甲等。其中常见优势种为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和草间小黑蛛,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最大。六、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贪青迟熟,促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整齐和适期成熟,提高耐虫力或缩短为害期;适当调节搁田时期,降低幼虫孵化期的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蜂期灌深水2~3d,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2.生物防治n(1)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分期分批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万头,隔3d1次,连续放蜂3次。n(2)施用生物农药Bt制剂。每公顷用Bt可湿性粉剂或Bt乳剂(含100亿活芽孢/g或m1) 1.5~2.25kg,兑水900L常规喷雾。3.药剂防治n考虑到水稻孕穗至抽穗期受害损失大于分蘖期,现提出的防治指标是:2代分蘖期百丛虫(卵)为100~150头(粒),3代孕穗期为头50~100(粒)。防治适期为2龄幼虫高峰期。药剂防治n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25~30g喷雾,或用50g加水泼浇;n5%锐劲特胶悬剂,每667m220ml兑水喷洒;n1~2龄高峰期用药,每亩20%虫酰肼悬浮剂50ml加水40公斤喷雾。n48%的毒死蜱乳油,每亩添加0.05%的有机硅助剂。\nn1.8%阿维菌素第四节稻飞虱类同翅目,飞虱科 褐稻虱n一、分布与为害n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属同翅目,飞虱科。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朝鲜半岛、日本、澳大利亚。国内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北界为吉林通化、延边地区,大致在42˚N左右,西界为甘肃兰州,西藏墨脱也有分布记录。为害主要表现n1.直接刺吸为害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n2.产卵雌成虫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加重水稻的受害程度。n3.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n4.取食时排泄的“蜜露”,极易招致煤烟病的发生。为害状二、形态特征n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和深浅两种色型。体黄褐或褐色至黑褐色,具油状光泽;头顶近方形,额近长方形,中部略宽,触角稍伸出额唇基缝,后足基跗节外侧具2~4根小刺。前翅黄褐色,透明,翅斑黑褐色。短翅型前翅伸达腹部第5~6节,后翅均退化。 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及区划褐飞虱在我国一年发生l~12代,大体上自南向北每增加2个地理纬度,年发生代数相应减少1代。根据褐飞虱各地发生世代数、虫源的迁入和迁出情况、水稻栽培制度以及我国有关气候与昆虫区划,可将其划分为8个发生区。2.越冬n褐飞虱仅在我国两广南部、福建和云南南部以及台湾、海南等冬春温暖地区,有少量成虫在再生稻、落谷苗上越冬。越冬北限大体在1月份10℃等温线或25˚N,也能以水稻在冬季能否存活作为褐飞虱在当地越冬的生物指标。根据褐飞虱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可划分为3个区域。分布区域n①终年繁殖区。19˚N以南的海南省南部。n②少量越冬区。北回归线两侧,自海南省中部(19˚N以北)至25˚N间。又以21˚N左右为界限划分为常年稳定越冬区(21˚N以南)与间歇越冬区。n③不能越冬区。在25˚N以北的我国广大稻区,无越冬虫源。3.迁飞n褐飞虱抗寒力弱,各虫态无滞育越冬的特性,在25˚N以北我国中北部广大稻区,冬 季因低温不能越冬,在可越冬区也因春耕耙地,最后残存的有效虫源基数甚微。因此,我国每年初次发生的虫源,主要是由亚洲大陆南部的中南半岛向北迁飞而来。4.习性n长翅型与短翅型分化:褐飞虱具长短两种翅型。短翅型成虫是定居型、繁殖型,不能飞,只能爬、跳,但繁殖力大,寿命长,产卵量比长翅型多1~2倍。短翅型数量增多,是大发生的预兆。长翅型能飞、善跳,但产卵量少,长翅型成虫的发生,说明飞虱将大量迁移。水稻植株的营养条件是促使褐飞虱翅型分化n的主导因素,虫口密度、光和温度亦有影n响。成虫n长翅型成虫有趋光性。n成虫迁入后多趋向分蘖盛期、生长嫩绿的稻田定居繁殖。\nn成虫和若虫都聚集在稻丛基部栖息取食,若虫在离水面3cm左右处,成虫栖息与取食部位略高,在离水面3~6cm之间。雌虫n雌成虫寿命在25℃为22d,17~20℃寿命长达1个月.n 产卵盛期历时10~15d,产卵高峰期通常持续6~10d。n产卵300~600粒,最多达1000多粒。n产卵部位随稻株老嫩而转换。在青嫩或拔节期的稻株上,卵多产在叶鞘的肥厚部分;在老的稻株上也有产在叶片基部中脉组织内。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因素褐飞虱喜温湿,生长与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有利于褐飞虱的增殖。相反,盛夏高温(日平均温度>30℃)对褐飞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温持续的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晚秋日均温低于17.5℃,则能严重影响到其生存和为害。2.栽培制度n20世纪60年代后,亚洲热带稻区推广了矮秆早熟品种,实现两季改三季,褐飞虱种群得以周年连续发展,增加了北迁的虫口基数,同时我国南方稻区扩大双季稻和山区单季稻的面积,北方实行大面积旱改水,为褐飞虱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条件,促使种群持续不断地增长,又为回迁到终年繁殖区提供了大量虫源。3.品种和栽培技术n就水稻品种而言,通常杂交稻受害重于常规稻,粳稻重于籼稻,矮秆品种重于高秆品种。n稻田长期深水漫灌,偏施氮肥,引起稻株生长过旺,叶色浓绿,田间郁闭,湿度大,温度变幅小,同时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这样的生境条件极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即使是轻发生 年也会出现严重为害的田块。4.天敌n褐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对发生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天敌的稻田,天敌常成为控制其发生为害的重要因素。5.农药n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大量使用农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稻飞虱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已证明不少化学杀虫剂有诱导褐飞虱再猖獗的作用,如甲基1605、喹硫磷、溴氰菊酯等。子六、防治方法n在选用抗性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准确掌握虫情的基础上,及时合理地使用与保护天敌相协调的化学防治。农业防治n(1)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促控适当,防止封行过早,贪青倒伏。n(2)适时晒田,后期干干湿湿,避免深浸漫灌和稻田长期积水。n (3)培育和推广抗性品种。利用抗虫和耐虫品种,是当前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措施。2.生物防治n主要是保护自然天敌。使天敌充分发挥对飞虱的抑制作用。n此外,广东、福建、湖南、湖北等地,试验推广稻田放鸭食虫,对稻飞虱的防治可收到显著效果。3.药剂防治n在低龄若虫始盛至高峰期施用n每公顷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300gn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0~600g,兑水900L常规喷雾或兑水300L弥雾。n25%噻虫嗪(阿克泰○TM)水分散粒剂n10%吡·噻WP50g/667m2\nn51%毒·吡EC50ml/667m2n 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可选用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等。白背飞虱同翅目,飞虱科一、分布与为害n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和南亚、太平洋岛屿与澳大利亚北部;国内除新疆外,各稻区均有发生.n主要为害水稻,也可为害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高粱、野生稻、稗草和早熟禾等。水稻为其最适宜的寄主,在自然条件下,除水稻外,普通野生稻可能是白背飞虱重要的越冬寄主。二、形态特征n成虫:长翅型连翅体长3.8~4.6mm;短翅型体长2.5~3.5mm。头顶长方形,显著突出于复眼前方;额侧脊直,以端部1/3处为最宽。雄虫大部分黑褐色,雌虫大部分淡黄褐色。卵n长0.8mm,宽0.2mm,新月形(尖辣椒形)。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并出现红色眼 点。卵帽高大于底宽,向端部渐细,在产卵痕中不外露或稍露出尖端。若虫n共5龄。体近橄榄形。头尾较尖,落水后后足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形。有深浅两种色型。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n白背飞虱在我国南岭以南一年发生7~1l代,广东东部、福建6~8代,湖南、四川、湖北交界处5~7代,浙江黄岩5代,长江中、下游4代左右,云南、贵州北部和淮河流域以北2~4代,在广西年发生7~10代。2.越冬n和褐飞虱大致相似,但耐寒力较强,越冬地区范围稍广。n越冬北界暖冬年份在26˚N左右,大致在云南省无量山以南,沿桂、黔交界的红水河,东部沿南岭山脉经江西南部和福建中部地区,以最冷月极端低温在0℃左右,再生稻和落谷苗冬季存活区为限。在广西全境可以各种虫态越冬。n在26˚N以北的地区不能越冬,每年初发虫源则全由外地迁入。3.迁飞n中南半岛是我国白背飞虱的主要虫源地。广西早春虫源始迁期桂南3月上旬,桂北4月上旬。迁入盛期桂南4~5月,桂北6月。n白背飞虱初次迁入各地的始见期比褐飞虱早,迁出期不完全受水稻生育期所控制,各代 长翅型成虫均有向外迁出的特性。n白背飞虱体重比褐飞虱轻,因此,迁飞的高度较高,距离也较远。3.习性n长翅型型与短翅型的分化:n成虫亦有长短两种翅型。各代长翅型比例高,一般在80%以上,在虫口密度低,雨水多和水稻拔节孕穗期,有一定数量的短翅型雌虫出现,但短翅型雄虫一般少见。3.习性n成虫全天均可羽化,成虫羽化后第2d即能交配。交配全天均可进行,高峰在下午14~17时和后半夜0~5时。n雌成虫一生只交配1次,雄成虫可交配1~3次。雌虫产卵前期长翅型比短翅型的稍长,产卵历期个体间不一,多数10~15d,以前5d产卵量最多。3.习性n产卵有明显的选择性,喜在生长茂密嫩绿的水稻上产卵,分蘖株上落卵量高于主茎。n\n产卵量随水稻生育期而异。以孕穗、分蘖期产卵最多,黄熟期和三叶期产卵最少。温度超过33℃则不怀卵。n 卵成条产于叶鞘或叶片基部中脉组织内,产于叶反面的卵条数明显地多于叶正面的,前者约占叶片总卵条数的97.4%,每块卵有数粒至10多粒,成单行排列。3.习性n成虫和若虫均生活在稻丛基部叶鞘上,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稻株乳熟后,常迁移到剑叶主脉上和穗部取食。成虫有趋光、离株飞翔和迁飞习性。n在20℃以上的气温下,清晨和黄昏5~1001x的光照度迁飞比率最大,每日呈弱光双峰型。3.习性n若虫多在早上4~8时孵出,受惊后即横爬至稻株另一面,惊动大时则跳离他处。大龄若虫和成虫不耐拥挤,在若虫密度稍高的情况下,即产生长翅型成虫迁出。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迁入虫量n 2.气候条件成虫迁入期雨日多,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高龄若虫期天气干旱,可加重对稻株的为害。n3.水稻品种和生育期糯稻>籼稻>粳稻,籼稻中的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生长茂密、叶色浓绿、田间较阴湿的稻田虫量趋集最多。4.栽培管理技术n多施或偏施氮肥,可增加稻株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飞虱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营养物质。同时能促使稻株徒长、叶色浓绿和茎秆幼嫩,导致白背飞虱侵入的虫量也多。n密植和长期浸水的稻田,增加了田间郁闭度,提高了小生境的湿度,也有利于飞虱虫口的增殖。n不适当地使用农药亦可能导致白背飞虱为害加重。5.天敌n和褐飞虱基本相同。其中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有寄生于卵的稻虱缨小蜂,吸食卵液的黑肩绿盲蝽,寄生于若虫和成虫的有安松单爪螯蜂、马来亚常足螯蜂、跗蝙、头蝇、线虫和白僵菌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隐翅虫类等。五、防治方法n选育推广抗(耐)虫品种n加强水稻健身栽培n充分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n 适时合理地应用低毒、高效的选择性农药n选用药剂可参考褐飞虱的防治。稻瘿蚊双翅目,瘿蚊科一、分布与为害n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各国。国内分布于26˚Nn以南的稻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云南等省、自治区及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省南部。2000年浙江嘉兴首次发现稻瘿蚊为害。n寄主以水稻为主,也取食普通野生稻和李氏禾(亦称游草或蓉草)。稻瘿蚊以幼虫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侵入生长点为害,使生长点不能发育。稻苗受害初期无症状,中期基部膨大成“大肚秧”,后期叶鞘愈合成管状伸出,称为“标葱”。分蘖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重者不能抽穗,轻的虽能抽穗,但多扭曲而不结实。二、形态特征n成虫:雌虫体长约4mm,n雄虫体长约3mm。复眼黑n色,触角黄色。前翅膜质透明,翅脉4支。雌虫淡红色,腹部呈纺锤形。雄虫淡黄红色,腹部细瘦,末端呈“山”字形。\nn 卵:长椭圆形,长约0.43mm,表面光滑。初产时乳白色,后期紫红色。n幼虫:共3龄。1龄体长0.78mm,蛆形,眼点位于第3节背面中央后端;2龄体长1.3mm,纺锤形,两端稍钝,眼点位于第2节背面中央后端;3龄体长约3.3mm,眼点位于第2节背面中央前端,第2节腹面有红褐色的“Y”形胸片。蛹n长4mm左右。雄蛹浅橙黄色,雌蛹淡红色至红褐色。头部有额刺1对,刺端分叉,内长外短。前胸背面前缘有背刺1对。雌蛹后足伸至第5腹节,雄蛹后足伸至第7腹节。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和越冬n稻瘿蚊在海南一年发生12~13代,广东6~8代,广西7~8代,湖南江永6代。以1龄幼虫在李氏禾、野生稻上越冬。以7~9月第4~6代为害迟熟中稻和晚稻秧田、本田造成损失最大。2.习性n 成虫:n稻瘿蚊成虫夜间羽化。雄蚊羽化后不久即飞翔寻偶交配,可交配3~8次,交配后当晚或次日死亡,平均寿命12h。雌蚊只交配1次,交配后第2晚开始产卵,产卵期1~2d,平均寿命36h。卵散产。每雌产卵约160粒。n成虫对嫩秧苗有趋性,卵多产于近水面的嫩叶背面,少数产在叶鞘上,每处1~3粒。n成虫有趋光性,且大多是已交配未产卵的雌虫。n成虫白天多栖息在稻株基部,飞翔力弱,常借风力传播,故近虫源田的顺风田比逆风田标葱多。幼虫n多在黎明前孵化。初孵幼虫必须借助露水才能向下爬行,经叶鞘间隙,下行至基部,侵入生长点取食为害,整个过程需2~3d。只有侵入生长点的幼虫才能正常发育。n甲型即“大肚秧”,葱管尚未抽出,被害状表现为无心叶或心叶缩短,顶叶角度增大,叶色暗绿,叶质变硬,节间缩短,分蘖增加,茎基部膨大;n乙型葱管已伸出叶鞘,幼虫已老熟化蛹,但成虫尚未羽化;n丙型葱管有羽化孔,成虫已羽化。n稻株幼穗形成后,幼虫入侵率极低。 蛹n5~7d,蛹开始羽化前,蛹体头部向上扭动,蛹体从葱管基部上升至顶端,然后用额刺刺一羽化孔,钻出羽化。当丙型葱管达20%时,也就是成虫盛发期。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气候因素n稻瘿蚊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适宜温度为25~29℃,相对湿度80%以上。冬春温暖、夏秋雨日和雨量多,适合于稻瘿蚊的生长发育。2.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n因此耕作制度复杂,单、双季稻混栽地区,有利于稻瘿蚊的繁殖、累积和转移,并增加越冬数量。n以湿润育秧的嫩秧入侵率最高,而旱育秧的入侵率则很低。n早栽、分蘖齐、早熟、适时晒田者受害轻,反之则有利其发生。3.品种n水稻品种的感虫性和分蘖补偿能力,直接影响稻瘿蚊的发生和为害。糯稻特别感虫。n幼苗组织松软,分蘖力强,分蘖时间长,适宜于幼虫入侵为害的危险期长达20d以上。4.天敌n 稻瘿蚊的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国内已查明的有3科6种,其中以黄柄黑蜂Platygasteroryzae(Camerson)(寄生卵-\n幼虫期)、金小锋、旋小蜂为主。在晚稻秧田和本田的寄生率常可达80%。捕食性天敌有蜘蛛、蚂蚁、青蛙、步行虫等。五、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铲除越冬寄主李氏禾、野生稻等,以减少越冬虫源;改革栽培制度,减少单、双季稻混栽,消灭桥梁田;选用抗(耐)虫品种,如抗蚊1号、抗蚊2号、汕优999、水辐17等;改进栽培技术,适时早栽,避过成虫产卵期,晚稻推广旱育稀植及提倡集中统一播育晚稻秧苗。2.药剂防治n防治策略是“压3代,控4代;治秧田,保本田”。施药防治必须在水稻幼穗形成之前进行。药剂宜以颗粒剂为主,因颗粒剂药效持续时间长,对天敌安全,用法简便,又不受气候影响。n①药剂拌种。5%锐劲特悬浮剂10ml或5%吡虫啉乳油10ml、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 理剂17~22.8ml,拌稻种lkg,拌后放置lh播种,特别适合于旱育秧田。n②秧田防治。防止秧苗带虫移栽。每公顷用3%米乐尔(氯唑磷)颗粒剂、5%爱卡士(喹硫磷)颗粒剂15~22.5kg,或10%益舒宝颗粒剂15~18.75kg、48%乐斯本3000ml均与300~450kg细土拌匀制成毒土,均匀撒施秧田畦面。n③本田防治。每公顷用25%喹硫磷乳油2.25~3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g,兑水900L喷雾。粘虫又名剃枝虫、粟粘虫、行军虫、五色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粘虫种类与分布n我国有60多种,主要有:n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n劳氏粘虫Mythimnaloreyi(Duponchel)n白脉粘虫Mythimnavenalba(Moore)n谷粘虫MythimnazeaeDupon粘虫为世界著名的为害禾谷类作物的迁飞性害虫。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发生。为害n多食性害虫,可取食100多种植物,n 喜食禾本科植物,主要为害麦类、谷子、水稻、高粱、甘蔗等,大发生时也为害豆类、棉花、蔬菜、麻类、果树等非禾本科植物。n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植株被吃成光秆,并咬断幼穗和嫩茎,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二、形态特征n成虫:体长17~20mm,翅展35~45mm,体翅淡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处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方圆斑下有1个小白点,其两侧各有1小黑点,顶角具1条伸向后缘的黑色斜纹。雄蛾腹部较细,用手指轻捏,腹端可伸出1对长鳞片状抱握器;雌蛾腹部较粗,手捏时伸出一管状产卵器。卵n馒头形,直径0.5mm,表面有网状脊纹。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呈灰黑色。卵 单层排列成行,形成卵块。幼虫n老熟时体长38mm。n头部黄褐色,沿蜕裂线有棕黑色“八”字纹。体背具各色纵条纹,背中线白色较细,边缘有细黑线,亚背线红褐色,上下镶有灰白色细条。气门黑色,气门线黄色,上下有白色带纹。腹足基部外侧各有1黑褐色斑。趾钩单序中带,排成半环状。大发生年3龄后幼虫体色常呈现黑色。\n蛹n体长20mm,红褐色,有光泽。腹部背面第5~7节近前缘有马蹄形刻纹。尾刺3对,中间的1对大而直,两侧的细小而弯曲。雄蛹生殖孔位于腹部第9节,雌蛹位于第8节。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和越冬n粘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合时终年可以繁殖。因此在我国各地发生的世代数因地区的纬度而异,纬度愈高,世代愈少。在我国东半部地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2.迁飞n粘虫具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为害的特性。春季和夏季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或从低海拔向 高海拔地区迁飞;n秋季回迁时,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或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迁飞。3.习性n成虫:昼伏夜出,夜间常出现3个活动高峰:傍晚日落后、半夜前后和黎明前。分别与成虫取食、交尾产卵和寻找隐蔽场所等活动有关。n对糖、醋、酒混合液和杨、柳树枝把有强烈的趋性,也喜食甘薯、酒糟、粉浆等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发酵液。n趋光性较弱,但对黑光灯有一定的趋性。n成虫产卵成块,每块含卵20~40粒,多的可达22~300粒,每雌可产1000~2000粒,最多可达3000粒。在麦田,卵多产在植株中、下部枯黄叶片的尖端、叶背或叶鞘内,以及麦田内稻 桩叶鞘的内侧;在水稻上,则在枯黄的叶尖处产卵最多,但也发现有产于叶鞘内侧的。幼虫n孵化后先吃掉卵壳,后爬至叶面分散为害。初龄幼虫多潜伏在寄主的心叶、叶鞘、叶腋、茎叶丛间或于枯叶缝内,一经触动,即吐丝下垂。3龄后有假死性。若温度较高、气候干燥,常潜伏于作物根旁土块下,但在阴天老龄幼虫也爬至麦穗上栖息。幼虫为害状和食叶量随龄期增大而不同。l~2龄幼虫啃食叶肉形成透明条纹状斑;3龄后沿叶缘啃食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食叶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以上,大发生时,可将植株吃成光杆,咬断穗子。在食料缺乏时,大龄幼虫则成群向田外迁移。幼虫老熟后,在植株附近钻入表土下3cm左右处筑土室化蛹,但在水田多在稻桩中化蛹。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因素n粘虫属中温好湿昆虫。最适温度19~22℃,相对湿度大于70%;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对成虫产卵、幼虫孵化和成活都有明显的影响。群众中有“阴雨连绵生粘虫”之谚语。华南地区,若在为害高峰期前的9月多雨以至内涝,不仅湿度高而且禾叶发黄, 会招引大量成虫飞来产卵,导致大发生,有“8月水浸坡,9月虫咬禾”的谚语。2.农田环境n农田湿度大的适于粘虫生长发育。密植多肥水稻田粘虫发生数量多。水稻长势茂密,光线不易射入,温度比大气温度偏低,总的叶面积增大,蒸腾量增大,空气又流通不畅,因此粘虫发生数量大,而群体发育进度慢。3.食料条件n成虫产卵前为补充卵巢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需取食植物花蜜或蜜腺分泌物或蚜虫、介壳虫、木虱等排泄的蜜露。这些营养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成虫的寿命和抱卵量。3.天敌n粘虫天敌有150余种,其优势种天敌早期为粘虫中华卵索线虫,一般年份寄生率为20%~40%,有的年份高达90%以上。此外,粘虫的主要天敌还有,卵期的粘虫赤眼蜂和粘虫黑卵蜂;幼虫期的螟蛉绒茧蜂、螟蛉悬茧姬蜂、粘虫绒茧蜂、寄生蝇、线虫及颗粒体病毒和痘病毒等,其中以螟蛉绒茧蜂寄生的比例较高;蛹期的寄生蝇和粘虫白星姬蜂。捕食性天敌有金星步n甲、蜘蛛、蛙类和鸟类等。\n 五、虫情调查和预测n1.发生期预测n(1)糖、醋、酒液诱蛾。诱液配制为红糖1.5kg、醋2kg、白酒0.5kg、水1.0kg、90%晶体敌百虫5g。按统一规定的办法设置和管理。逐年统计全代蛾量和雌雄性比。根据蛾量消长可用期距法和历期法预测田间3龄幼虫防治适期。(2)稻草把诱卵。n当成虫始见后,一般从3月上旬开始至全代产卵基本结束时为止,按统一标准用稻草扎成小把,定田定量插好,隔日检查草把上的卵块数。可用历期法预测3龄幼虫盛期,即田间防治适期。此方法简便易行,用于短期预测,准确性较高。2.发生量预测n根据粘虫历年诱蛾和诱卵量资料,按其发生面积、密度,将发生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即轻发生、中等发生(可分偏轻和偏重)、大发生、特大发生等,再按当年的发生量结合气候和作物长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可对其为害趋势作出定性预测。六、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华北3代粘虫发生区,在玉米、高粱田进行中耕培土,清除草害,减少粘虫食源,同时除草可将部分幼虫翻入土下,不利于粘虫的孽生。徐州地区结合夏收夏种及时耕耙,能消灭残余虫 蛹。2.草把诱卵n4~5代区防治麦田粘虫,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好的稻草8~10根扎成小把,每公顷插450~750把,在第二次产卵高峰出现后及时更换,以后每隔5~7d更换1次,若草把用40%乐果乳油20~40倍液浸渍,可减少换草把次数;华北三代粘虫发生区,谷田用高粱、玉米干叶把,每把20张叶片,每公顷插把900个左右,3d换1次,诱集三代粘虫卵,可将粘虫密度压低50%左右。3.人工防治n大发生年,有些地区曾发动群众捕杀幼虫,能在短期内压低虫口密度。河北衡水地区在玉米、高粱高秆作物上采卵,防治三代粘虫。4.化学防治n幼虫3龄前是防治适期。可选用药剂:n喷粉每公顷用2.5%敌百虫粉22.5~37.5kg;n喷雾每公顷选用40%乐果乳油n 50%辛硫磷乳油600~900mln50%巴丹可溶性粉剂750~1125gn25%甲奈威可湿性粉剂l.5kgn25%灭幼脲悬浮剂450~600m1稻蓟马缨翅目,蓟马科。一、分布与为害n分布n国内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以南各省。20世纪70年代初期推广三熟制,扩大了迟熟早稻,稻蓟马的为害逐年上升,以致“小虫成大灾”。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地区随着双、三熟制面积的压缩,或冬小麦、绿肥面积减少,化学除草剂大面积推广,减少了越冬及早春寄主,稻蓟马发生面积缩小,为害下降。但仍是局部地区秧田的重要害虫。寄主n稻蓟马寄主有稻、麦、李氏禾、稗、早熟禾、马唐、双穗雀稗、看麦娘、淡竹叶、丝茅草、鹅冠草等。n稻管蓟马除上述寄主外,还可在玉米、高粱、甘蔗、烟草、夏枯草、豆类上寄生。\nn 为害n稻蓟马是水稻秧苗3叶期至分蘖期的害虫。以成虫和1~2龄若虫刮破稻叶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先是出现黄白色小斑点,后叶尖失水纵卷,严重受害时,秧苗成片枯焦,状如火烧;本田受害,严重影响返青和分蘖,生长受阻,发育不良。二、形态特征n稻直鬃蓟马n成虫:体长1.0~1.3mm,黑褐色。头近似正方形,触角7节。前胸背板发达,后缘角各有一对长鬃。前翅翅脉明显,上脉鬃10根,其中端鬃3根。雌虫第8至9腹节有锯齿状产卵器。稻简管蓟马n成虫:雌成虫体长1.4~1.7mm;黑褐色至黑色。触角8节。翅发达,中部稍收窄,呈鞋n底形,无脉,有5~7根间插缨。腹部末节管状。雌虫无产卵器。n卵:肾形,长约n0.3mm,初产白色,n稍透明,后变黄色。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和越冬n稻蓟马在华南稻区一年发生近20代,终年繁殖为害。江淮稻区10~14代,以成虫在麦类、 李氏禾、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植物的心叶中或基部青绿的叶鞘间越冬。2.习性n稻蓟马成虫和若虫都怕光和干旱,喜欢湿润环境。成虫白天隐藏在纵卷的叶尖或心叶内,早晚或阴天爬至叶面活动。n有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但以孤雌生殖为主。n成虫羽化后l~2d开始产卵,2~8d盛产。在平均温度24.7℃时,每雌平均产卵93粒。n卵散产于叶片正面脉间组织内,对光观察,见到叶片上有针尖大小的半透明黄色小亮点,即为稻蓟马卵。产卵有趋向嫩绿稻苗和嫩心叶的习性。卵粒主要分布于心叶下第2叶,心叶下第1叶和第3叶次之。杂交稻叶片宽厚,特别吸引稻蓟马产卵,落卵量较常规稻为高。n 初孵若虫多藏匿于心叶卷缝和叶腋内取食,随后分散到嫩叶上为害,导致叶尖失水纵卷。在卷叶内若虫发育至3龄即停止取食,但仍能爬行,至4龄才终止活动。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因素n稻蓟马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耐低温能力较强,但不耐高温,特别是持续高温。暖冬年份有利稻蓟马越冬和早春繁殖。由春至夏,日平均气温自11℃左右渐升至25℃左右时,稻蓟马种群数量与日俱增,21~22℃以后,进入田间盛发为害期,此段时间内,凡稻苗嫩绿的田块,稻蓟马的虫口一直较高,气温超过28℃,雌虫比例、成虫寿命、产卵量与孵化率均明显降低。n稻蓟马发生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长江流域梅雨出现的早迟和持续时间与稻蓟马发生程度有关。梅雨期气温一般稳定在22~25℃,一旦梅雨期结束,气温随即上升至28℃以上,不利其生长繁殖,所以梅雨季节长的年份,稻蓟马发生为害较重。2.食料n稻蓟马有追逐幼嫩稻苗为害的习性。因此,主要发生在水稻秧苗期和本田分蘖期。这期间由于不断抽出新叶,适宜于其取食和产卵,同时心叶的喇叭口又是其成虫及初孵若虫的主要隐蔽场所。因此,单、双季稻并存,早、中、晚稻混栽,为稻蓟马转移为害和虫量积累创造了有利的 食料条件。此外,凡插植小苗秧、嫩秧、密植、深灌、氮肥多、禾苗生长嫩绿郁闭的稻田,易诱发稻蓟马为害。现已发现稻蓟马能取食3科58种杂草,尤其喜食李氏禾,终年可在杂草上辗转繁殖,因此其发生与杂草有密切关系。稻弄蝶类\n鳞翅目,弄蝶科我国为害水稻的弄蝶类n据广西、贵州等地调查达13种以上,主要种类有:n直纹稻弄蝶ParnaraguttataBremeretGrey、n隐纹谷弄蝶Pelopidasmathias Fabricius、n曲纹稻弄蝶ParnaragangaEvans、n 么纹稻弄蝶东亚亚种ParnaranasobadaMoore和南亚谷弄蝶PelopidasagnaMoore第九章旱粮害虫第一节概述旱粮作物n杂谷类:玉米、高粱、粟n薯类:甘薯、马铃薯n豆类:蚕豆、豌豆旱粮作物害虫禾谷类苗期: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等生长期食叶性害虫:东亚飞蝗、土蝗类、棉铃虫、斜纹夜蛾、粘虫等;刺吸类害虫:蚜虫、高粱长蝽、朱砂叶螨等;蛀食性害虫:玉米螟、条螟、桃蛀螟、大螟、粟灰螟、粟穗螟、高粱穗螟等。小地老虎蝼蛄蛴螬n食性极杂。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以及幼苗等, 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喜食害果树、林木的叶和n花器。是一类n分布广,为害n重的害虫。棉铃虫斜紋夜蛾第二节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类n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n欧洲玉米螟O.nubilalis(Hubner)寄主范围n亚洲玉米螟:玉米、高梁、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200多种。n 欧洲玉米螟:寄主范围n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寄主:玉米、高梁、谷子、棉、麻、豆类、甘薯、甜菜、番茄、辣椒、小麦等200多种。n亚洲玉米螟分布在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密克罗尼西亚;n欧洲玉米螟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北非及小亚细亚。玉米螟国内除西藏未见报道外,各地均有分布。为害状n1.幼虫蛀食茎秆和果实,也为害叶片。n2.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啃食心叶叶肉,留下表皮使叶面呈现许多细碎的半透明斑,通称“花叶”,后将纵卷的心叶蛀穿,心叶展开后,形成整齐的横排圆孔,4龄后蛀食茎秆;n3.\n在穗期,幼虫先取食雄花,雄穗抽出后,即转移钻蛀雄穗柄,易造成风折,使雄穗呈黄白色枯死,雌穗膨大抽丝时,幼虫取食嫩穗的花丝、穗轴,虫龄较大后直接咬食乳熟的籽粒,并引起霉烂。n高粱受害情况与玉米相似。为害粟时,幼虫从茎基部蛀入,苗期造成枯心,穗期造成折茎而 影响结实.n幼虫为害棉花,一是蛀食嫩头和叶柄基部组织,造成倒头(折心)和挂叶,二是钻蛀茎秆,易造成棉秆折断,三是从棉桃基部蛀食青铃,受害后引起落铃或腐烂。二、形态特征n成虫:体长13~15mm,翅展22~34mm。雄蛾前翅黄褐色,内横线波状,外横线锯齿状,均为暗褐色,内、外横线之问有2个深褐色小斑,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有1褐色宽带;后翅灰黄色,中央及外缘附近各有l褐色带状纹。雌蛾翅色较雄蛾浅淡,前翅呈鲜黄色,内、外横线及斑纹不及雄蛾明显,后翅黄白色;腹部较肥大。幼虫n成长幼虫体长20~30mm。头深褐色。体色深浅不一,多为淡褐色,或淡红色。体上毛片圆形,明显。中后胸背面每节有毛片4个,腹部第1~8节每节6个,分成2排,前排4个较大,后排2个较小。腹足趾钩为三序缺环式。蛹n 体长15~19mm,黄褐色,腹背密布横皱纹。腹末尾端臀棘黑褐色,顶端有5~8根钩刺,并有丝缠连。三、生活史和习性n1.世代和越冬n玉米螟在我国每年发生1~6代。由北向南代数逐渐增多,同一地区亦因海拔高度而异。如湖北省西北部恩施、宜昌为3代区,但海拔1000m处为2代,海拔1500m的高山地年仅发生1代。各地都以末代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秆内,其次是玉米穗轴、棉花枯铃、茎秆及枯枝落叶中越冬。2.习性n成虫:白天多潜藏在茂密的作物叶片下或杂草间,夜间活动,飞翔力较强,具趋光性。成虫多在晚上羽化,当晚即能交尾,经l~2d后产卵。卵大多产在玉米叶片背面中脉附近,成块。每雌可产卵14~20块,每块有卵35~40粒。成虫产卵有明显选择性,最喜产在玉米植株上,其次是高粱,粟又次之。在玉米上,多选择高50cm以上生长茂密、叶色浓绿的植株上产卵,以中、下部的叶片为最多;棉花以中部主茎叶片的背面产卵较多。幼虫孵化后可借风力扩散到产卵棉株3~5株的范围内。幼虫:n多在上午孵化。孵化后群集于卵壳周围,咬食卵壳,约1h后分散。初孵幼虫爬行敏捷,在分散爬行过程中常吐丝下垂,随风飘荡到邻近植株上为害。由于玉米螟幼虫有喜糖、好湿习 性,故在玉米植株上最后选择定居的部位,一般都在含糖量最高、潮湿阴暗又便于潜藏之处,如心叶期的心叶、打苞露雄期的雄穗苞、穗期的雌穗顶端花丝基部以及叶腋等处。故幼虫为害有3个较集中的时期,即心叶期、抽雄初盛期和雌穗抽丝吐露期。据观察,第3代幼虫在夏玉米穗期为害,初孵幼虫有70%~80%以上都集中在雌穗顶端花丝的基部,为夏玉米穗期防治提供了依据。n幼虫多数5龄,少数6龄。1~3龄有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后大多在玉米茎秆内,少数在穗轴苞叶和叶鞘内化蛹。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n2.耕作制度n3.玉米品种n4.天敌\n 1.气候n大气湿度和雨水对玉米螟的发生量影响很大。越冬幼虫复苏后需咬嚼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露滴,获得水分才能化蛹。在成虫交尾产卵和幼虫孵化阶段都需较高的相对湿度。在此期间,如雨量充沛、均匀,相对湿度高,气候温暖,则适于玉米螟的发生;反之,少雨干燥、湿度过低、气温偏高,对成虫交尾、产卵不利,产卵量减少,孵化率低,且初孵幼虫死亡率增高。但雨量过多,遇到连续大雨或暴雨,由于不利于成虫交尾产卵、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虫的存活,对其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温度除影响发生代数和发生期外,也会影响发生量。凡温度在25~30℃范围内,旬平均相对湿度60%以上,越冬幼虫基数大时,玉米螟便有大发生的可能2.耕作制度n在春夏玉米混种地区,由于食料充足,一般比单作玉米地区发生重。耕作改制,大面积改春播为夏播玉米地区,使第l代玉米螟食料不足,缺乏繁殖场所,会压低基数,从而第2、3代发生量减少。在玉米面积缩小和新种植玉米的地区,常会导致玉米螟集中而加重为害。在玉米、棉花混栽地区,玉米螟为害棉花可分为四种类型:在远离玉米区的棉区,棉花被害属于“全年轻发型”;夏玉米–棉花混种区,属“一代主害型”;而在春玉米–棉花混种区,则为“二、三代主害型”;邻近春玉米区的稻棉区或纯棉区,玉米螟为害棉花则是“逐代加重型”。棉花间作春玉米,也利于玉米螟转移为害棉花。3.玉米品种n 抗螟玉米品系中含有抗螟素甲、乙、丙三种,其中以抗螟素甲和抗螟素丙(又名丁布)最重要。n抗螟素甲:6-甲氧基-2(3)-间氮杂氧茚满酮n抗螟素丙:2,4-二羟基-7-甲氧基-1,4-氧氮杂萘-3-酮。n如果在幼龄幼虫为害期心叶或穗部含有一定量的抗虫素,就表现厌食、生长发育受抑制,甚至死亡。n苗龄愈小,含量愈高,随着植株生长而减少,至抽丝授粉期含量最低,而含糖类最高。n抗螟素的有毒作用可被植株中的糖分所抵消,含糖多则抗螟性就消失。n因此,心叶末期幼虫成活率高于心叶初期,穗期以抽丝授粉期成活率最高,随着花丝于枯,进入乳熟期,成活率又趋向下降。4.天敌n国内已知70多种。卵期主要有玉米螟赤眼蜂、玉米螟黑卵蜂;幼虫和蛹期主要有玉米螟厉寄蝇、白僵菌、细菌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甲、食虫虻、蜘蛛等。其中以卵寄生蜂和白僵菌为最重要。六、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1)秸秆处理,压低虫源。结合各地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秸秆作饲料、燃料、肥料及工业原料等用途,采取粉碎、烧、沤、铡、泥封等办法,彻底处理越冬期间玉米秸秆。n (2)耕作改制。春夏玉米混种地区,压缩春玉米,扩大夏玉米种植,切断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减轻第2、3代的为害,在一般发生年可控制为害。1.农业防治n(3)种植诱集田或诱集地带。玉米螟成虫有趋向生长茂密、植株高大的玉米植株产卵习性。利用此习性可以有计划地种植玉米早播诱集田或诱集带,诱集成虫产卵,集中消灭。在玉米棉花混种棉田玉米螟为害较重的地区,可在棉田四周分期种植少量玉米,以引诱玉米螟产卵,减轻对棉花的为害。n(4)选用抗虫品种。玉米抗螟性鉴定和抗螟品种的选育工作,已如前述。这些抗虫品种(系)可在生产上推广、试种。2.生物防治n(1)以菌治螟。以每克含孢子量50~100亿的白僵菌粉0.5kg,拌炉渣颗粒5kg\n,于心叶末期施入心叶内,每株施2g左右,或以每ml含孢子量120亿的Bt乳剂,每公顷用2.25L加细砂40~60kg配制成颗粒剂,最好在心叶末期前施用。n(2)赤眼蜂治螟。放蜂时间一般在各代玉米螟卵始见、始盛和高峰期,每次每公顷放蜂12~15万头,每公顷设放蜂点75、150个,将蜂卡挂在玉米第5~6叶背面,约距地面1m。放蜂量也可按田间百株卵量而定。 3.药剂防治n(1)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目前常用药剂为辛硫磷。用50%辛硫磷乳油20ml,加水少许,均匀地喷拌在10kg细煤渣或细河沙上,配制成0.1%辛硫磷毒渣,在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2g,0.5kg颗粒剂可防治250株。也可用溴氰菊酯、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等配成的颗粒剂。还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灌心叶,每株灌药液10ml左右。但高粱对敌百虫异常敏感,应禁止使用。n(2)穗期施药保护。穗期施药于“一顶四腋”(雌穗顶部花丝和雌穗上、下2节叶腋处),重点保护雌穗不受螟害。仍用上述颗粒剂,但药量应比心叶期适当增加。当穗部严重受害时,可用剪花丝抹药泥的方法,即在花丝干枯时,齐穗顶剪去花丝带出田外处理,以防止花丝内幼虫逃出,并随即用麻刷在剪口处抹上药泥。药泥可用90%晶体敌百虫1份,水300份,黏土540份,拌成糊状,或用2.5%敌百虫粉在玉米花丝上和叶腋内扑粉,或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滴注5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也可用2.5%溴氰菊酯1000倍液滴注。第五节东亚飞蝗直翅目,斑翅蝗科 分布n东亚飞蝗国外分布于菲律宾、印尼、越南等;国内分布南自海南,北达41˚N左右,西起甘肃兰州,东至海滨及台湾省,常发、重害区在黄淮海平原及毗邻地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及天津等省市。n亚洲飞蝗:分布于我国蒙新高原的盆地、湖泊及河谷低湿地带,包括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的哈素海和鸟梁素海等地;n西藏飞蝗:分布于西藏和青海(玉树、囊谦)。蝗区两大类型n大陆温带蝗区n海南热带蝗区(1)大陆温带蝗区n共同特点:沿河、湖周围及近海和内涝低洼地区,水位涨落不定;土地荒芜,耕作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土壤瘠薄,以黏土和冲积壤土为主,含盐量较高。此蝗区是我国飞蝗重要发生基地。 可划分为下面四种类型。n①滨湖蝗区。分布在鲁、苏、皖湖泊周围。如洪泽湖、微山湖、高邮湖等蝗区。n②沿海蝗区。包括江苏灌云、赣榆、连云港的沿黄海的蝗区和河北、山东沿渤海湾的蝗区。n③河泛蝗区。如淮河中、下游,黄河、永定河及江苏邳县大运河两侧,常因河水泛滥而形成适宜飞蝗发生的地区。n④内涝蝗区。其特点是地势低洼,易涝易旱,土地利用率低,耕作粗放,草荒严重。如分布于江苏东海、海州、睢宁及安徽灵璧、宿县、泗县、五河、河南商丘的蝗区。n (2)海南热带蝗区n主要分布于海南省西、南部地区,其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湿季,森林稀疏,荒草丛生,飞蝗和土蝗混合发生。n为害n\n飞蝗食性很广,寄主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嗜食芦苇,其次是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粟等农作物,也喜取食荻、狗尾草、稗草及莎草科杂草。大发生缺乏食料时,也能害及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以成虫和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嫩茎、幼穗,即可取食寄主全部地上部分的绿色组织,成群迁飞为害时,可将作物吃成光秆,造成历史上记载的“飞蝗蔽日,禾草一空”、“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悲惨局面。在广西甘蔗受害相当严重。 玉米二、形态特征成虫:n体长雄33.5~41.5mm,雌39.5~51.2mm,通常黄褐或绿色。头顶宽短,与颜面交接呈圆形,颜面垂直。复眼长卵形。触角丝状,刚好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前胸背板马鞍形,隆线发达。前翅超过后足胫节的中部,褐色,具许多暗色斑;后翅无色透明。后足股节内侧基半部黑色,近端部具黑环,后足胫节红色。卵:n卵块褐色,圆柱形,稍弯曲,上部略细,长53~67mm,卵块上端为海绵状胶质物,约占卵块长度的1/5,下部含卵粒,卵粒间由胶质粘结,卵粒斜排成4行,呈有规则排列。卵长约6.5mm,淡黄色,圆柱形,一端稍尖,一端微圆,略弯曲。若虫(蝗蝻):n体型似成虫。共5龄。n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蝻的主要区别表现体色上。群居型蝗蝻体黑色或红褐色,体色稳定;散居型蝗蝻体绿色或黄褐色,体色常随环境而异。此外,散居型蝗蝻前胸背板较群居型的大,且隆起较高 三、生活史和习性n1.年生活史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一年发生代数和发生时间因南北地区而异。北京以北一年发生1代;渤海湾、黄河下游、江淮流域一年2代,少数年份可发生3代;广东、广西和台湾3代,海南可发生4代。各地均以卵在土内越冬。2.取食n飞蝗嗜食芦苇,其次是禾谷类作物。每头飞蝗一生平均取食芦苇60g或玉米80g,1~3龄蝗蝻取食量小,4龄后大增,成虫取食量占一生总食量的70%~85%。取食受天气情况影响甚大。通常晴天除晚上和黎明温度最低时不取食外,几乎全天取食。取食高峰在日出后1~2h和下午5时至日落前。下雨刮风或遇大雾及露水较重时则停止取食,炎夏中午温度过高亦停止取食。3.产卵n成虫产卵对地形、土壤理化性状、土面坚实度以及植物覆盖度有明显的选择性。喜在温度较高的向阳坡地、植被稀疏、土壤含水量适中、土面较坚实的地块产卵。以锥状产卵器钻入土下产卵。每头雌蝗通常产4~5个卵块,每块卵平均含卵65粒左右,一生产卵300~400粒。产卵完毕后即用后足拨动泥土将产卵口堵封。4.群集和迁移n群居型蝗蝻有合群迁移习性。开始活动时,常先由少数蝗蝻跳动,然后周围的蝗蝻也随着跳动,逐渐地由小群合成大群,迁移方向有向着阳光照射方向的特点。蝻群碰到障碍可分散迂回,越过障碍物后再合并成大群继续前进,若遇河流便下水游泳,水流速度太急时,则蝗蝻相抱成球 浮泅而过。5.飞蝗的变型n飞蝗在低密度下为散居型,但当密度增加时,由于个体之间的接触,通过感觉的彼此作用,逐渐产生群居性的条件反射而互相靠拢,转变为群居型。相反,当群居型种群经防治后密度被压低或大部分蝗群迁移后,残留在蝗区的密度很稀时,则又能转化为散居型。可见引起变型的原因与种群密度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到环境条件影响。这种变型现象不仅发生在两代之间,也可因同一代蝗蝻密度的增减而引起。随着两型生活习性的改变,在形态和生理上亦发生相应的变化。\n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 1.温度决定东亚飞蝗的分布北界,东亚飞蝗发育的适温范围约在25~35℃,冬季平均气温低于-4℃,东亚飞蝗则不可能安全越冬。2.土壤和植被n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影响飞蝗产卵,以壤土对其产卵最有利,土质过于粘重和抛沙均不利于产卵和卵的成活;土壤含盐量(氯离子含量)在0.2%~1.2%有利于飞蝗产卵。n植被稀疏,耕作管理粗放或抛荒地、芦苇、茅草、莎草、盐蒿等杂草丛生的环境有利于飞蝗取食和繁殖。3.雨水与旱、涝n沿海、湖、河及内涝低洼地,水位涨落不定,土壤含水量适中,这样的环境往往伴随着土地荒芜,形成特殊的植被条件,有利于飞蝗的产卵和取食。n 我国年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地区,则不利于飞蝗的发生。n连续大旱有利于飞蝗的发生。因此,群众有“大旱起蝗灾”的经验总结。4.天敌n飞蝗卵期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蝇以及捕食性的芫菁幼虫、长吻虻幼虫;蝻期和成虫期的天敌有鸟类、蛙类、蜘蛛类、步甲、线虫、微孢子虫、寄生蝇等。沿海和滨湖蝗区以鸟的捕食作用最大;蜘蛛类在夏蝗发生期间,捕食3龄以前蝗蝻的作用较为显著;低洼地及稻田附近,捕食蝗蝻以蛙类为主。六、防治方法n1.兴修水利疏浚河道,稳定水位,搞好排灌配套系统n2.植树造林开展路旁、堤坝、沟埂、高岗地的绿化,减少飞蝗产卵的适生场所,并可调节小气候。n3.垦荒种植水利条件好的地区,积极推广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其他地区可种植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不宜种植作物的地区,提倡发展芦苇、牧草或开挖鱼塘。n4.扩建盐田沿海蝗区,在大面积的盐碱荒滩上兴建盐田或发展对虾等水产养殖业。n 5.药剂治蝗防治指标为0.5头/m2,防治适期掌握在蝗蝻3龄盛期。药剂可选用:每公顷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稻丰散乳油900~l200ml,5%锐劲特悬浮剂150ml。。n6.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农药,如亚蝗微孢子虫,制成每千克含1×1012个孢子的麦麸毒饵,按每公顷30kg,于2龄蝗蝻期施用,14d内效果可达87.8%。也可放鸭啄食或放鹅啄食草根,翻土破坏蝗卵。玉米铁甲虫鞘翅目,叶甲科一、分布n广西的南宁、百色、柳州、河池地区,以德保、平果、田东、隆林、天等、大新、罗城、南丹、天峨等玉米产区较严重。贵州省的罗旬、望膜县及海南也有为害。近年来,在广西有逐渐向东南面扩展的趋势。为害作物n玉米铁甲虫主要为害玉米,也能为害小麦、高粱、甘蔗、谷子。野生寄主有看麦娘、罗氏草RottboelliaexaltataLinn.f.等。此外,成虫还可取食茅草、五节芒、芒草、芦苇、观音竹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状n幼虫和成虫均取食玉米叶片,成虫咬食叶肉,叶背、叶面均可啮食留下一层表皮,形成白色线状斑,成虫食量少,玉米受害损较轻。幼虫在叶片表皮内潜食叶肉,形成隧道,渐成块状白色 枯斑。1头幼虫一生可食害玉米叶片面积5~6cm2。在发生年份,一般每张叶片有幼虫十几至几十条不等,以苞位叶附近的叶片受害最重,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与营养物质的制造和积累。\n二、形态特征n成虫:成虫体长5~6mm,触角黑褐色,共11节,长达体长的2/3,两触角基部靠近。体黄褐色。前胸背板中间有光滑横突区,区的正中有1浅纵纹,背板前缘有刺两对,向前后伸出,后刺比前刺长,侧缘有刺3根,前两根基部相联,后刺单生,且短而小。鞘翅黑色,上有粗大纵行刻点。每鞘翅有粗刺12根,近外缘3刺横排,中刺略靠近,鞘翅前缘从肩角至顶角有刺12根。卵和幼虫n卵:长1mm,淡黄n色,扁椭圆形,表面光滑。n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5mm,头黄褐色有胸足3对,短而小,向胸两侧伸展。每一腹节背面 有1横凹纹,各腹节两侧各有乳状突1个。腹末有褐色刺状突1对。蛹n长6.5mm,长椭圆形稍扁,淡黄褐色,腹部各节背面有1横凹纹,两侧呈扁刺状向外突出。三、生活史和习性n1.生活史n玉米铁甲虫在广西1年发生1代,少数2代。第1代发生量大,严重为害春玉米,第2代发生数量少,为害较轻。10月间成虫便迁飞到山腰、荒坡上的禾本科杂草或甘蔗田越冬。越冬成虫没有明显的休眠现象,如遇天气回暖,气温达17℃时,仍可取食活动。3月上中旬,气温上升至16℃以上时,成虫开始活动,先取食附近的禾本科杂草,以后便飞离山边、荒地,转移到甘蔗、冬小麦为害。春玉米长出4~5片叶时,便群集到玉米苗上取食、交配。2.习性n成虫有假死性,稍受惊动,即假死落地。清晨行动迟钝,10时以后较为活跃。成虫几经转辗飞迁,可以作较大范围的扩散蔓延为害。成虫对嫩绿、长势旺的玉米苗有群集为害的习性,因此播种早、苗情好比播种迟,苗情差的受害重。n成虫的交配产卵多于上午9~12时进行,雌、雄个体均能多次交配,雌虫交配后3~ 4d便开始产卵。卵散产在幼嫩的玉米心叶片上,产卵时,成虫用口器咬破叶面组织成凹穴,然后转身产卵于穴内,并分泌胶状物将卵封盖,每穴1卵。每雌产卵平均80余粒,多者124粒。大发生年单株着卵量50~100粒,多者300~400粒。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越冬成虫有效虫口基数的多少。n每年3~4月若降雨天数比常年少,降雨量在100mm以下,有利于成虫活动、交配和产卵;n若3~4月的降雨天数超过25d,降雨量在165mm以上,则不利于成虫活动和繁殖后代,当年春玉米受害则较轻。五、防治方法n1.人工捕杀n利用成虫清晨活动迟缓的习性,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天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组织人力捕杀成虫。2.药剂防治n 4月上中旬成虫还在继续产卵,而早期产下的卵已孵化10%~20%时,如每亩有幼虫、卵6万头(粒)以上,即平均有20头(粒)/株以上,应定为施药对象田。可选用药剂:n(1)25%杀虫双水剂,200ml/667m2,兑水50~60kg喷雾。n(2)40%氰戊菊酯,12ml/667m2,兑水50~60kg喷雾。n(3)98%巴丹原粉,50克/667m2,加水50~60kg喷雾。3.割叶清除残虫\nn5月中旬玉米铁甲虫幼虫在叶片内化蛹,这时可用镰刀割除叶片有虫部位,注意保存绿色健部和健叶,把割下有蛹和幼虫的残叶立即烧毁。受害的田块都采用这种办法,可有效地控制第二年的发生数量第九节红薯小象甲亦称甘薯象甲、甘薯小象虫别名红薯臭心虫鞘翅目,锥象科分布与为害n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非洲、北美及澳洲.n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是国际和国内植物检疫性害虫。为害n 该虫主要为害甘薯,也取食蕹菜、五爪金龙、三裂叶藤、野牵牛、砂藤、月光花、小旋花、登瓜薯等旋花科植物,但仅能在甘薯、砂藤和登瓜薯上完成其生活史。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而以幼虫为主。成虫啃食嫩芽、嫩茎和叶,并将外露薯块啃成许多小孔,妨碍薯株生长发育,影响产量和品质。幼虫蛀害薯蔓和块根,不但直接阻碍块根的膨大和茎叶的生长,且间接传播黑斑病、软腐病,使被害处变黑、腐烂、发臭、味苦,不耐贮藏,不能供食用和饲用。二、形态特征三、发生规律n1世代与年生活史n甘薯小象甲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浙江、贵州3~4代,湖南4代,广西4~6代,福建5~7代,台湾、广东6~8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各地每年均以7~10月为害最严重,有的地区一年可以有两个盛发期,如福建晋江为4~6月及7月下旬至9月上旬;广西南宁为4~5月及9~10月,但均以秋季为害膨大期的薯块造成损失最重。习性n 成虫、幼虫和蛹均可以越冬,而以成虫为主。成虫越冬于薯田或附近的岩石、破砖瓦下、土缝、枯叶、杂草丛以及受害的虫薯、藤头和藤蔓里;幼虫和蛹越冬于薯块中。在广东、广西及福建南部温暖地带,冬季成虫能继续产卵繁殖,在其他地区也无明显休眠现象。当春季气温达17~18℃以上时,越冬幼虫和蛹逐渐发育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及产卵n刚羽化时体乳白色而软,不甚活动,常在潜道静伏3~5d,待体壁变硬色转深后才钻出羽化孔出土活动。羽化后6~8d开始交配,一生可交配多次。交配后一般经过7~8d才能产卵。卵主要产在暴露土表的薯块表皮下、藤头或粗茎上。产卵前,先于寄主上咬一深口,产卵1~3粒(多数1粒)于其中,然后分泌黄褐色胶质物封住产卵孔。部分雌虫咬成产卵孔后并不产卵。每雌—生产卵30~200粒。27~32℃时产卵最多,15℃开始锐减,10℃停产。成虫取食及寿命n 成虫取食露出地面或因土壤龟裂而外露的薯块,将其咬成许多小孔,还可取食幼芽、嫩叶、嫩茎和薯蔓的表皮,妨碍薯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成虫善爬行,少飞翔。仅夏、秋闷热的夜晚,可见部分成虫展翅作短距离低飞。易为风力传送至稍远处。有假死性,惧强光照射。晴天白昼藏在基叶茂密处,或枯叶、杂草、土缝中。喜干怕湿,耐饥力强,趋光性弱,寿命较长。幼虫n薯块表皮下的卵孵化后,幼虫蛀食薯块内部成弯曲无定形的隧道。道内充满虫粪,被害部变为黑褐色,并产生特殊恶臭和苦味。一个受害薯块中有虫少则1~2头,多的达170余头。受害薯块不耐贮存,易霉烂枯干,且不能食用和饲用。产在藤头上的卵孵化后,幼虫蛀食藤头内部成较直的隧道。隧道幼虫也可向下移动,侵入薯块为害。n幼虫共5\n龄,都在薯块或藤头中度过。幼虫老熟后在隧道内化蛹。化蛹之前向外蛀食,到达薯块或藤头皮层处咬一近圆形羽化孔,然后在孔口内侧化蛹。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凡干旱年份,造成薯垄开裂,有利于成虫钻到薯块上产卵;暖冬有利于成虫越冬,因此为害重。n2地形向阳山坡有利于成虫越冬,因此为害重。n3耕作栽培制度轮作比连作地受害轻;迟插甘薯比早插轻;土层深、基肥足比土层浅、肥不足、生长差园地为害轻;晒丝率高的品种比晒丝率低的品种轻。因为轮作和迟播地虫口基数 少,土层深、肥料足、生长好的薯块不易外露;晒丝率高的品种质地硬,小象甲不易钻入,所以受害轻。四、防治方法n1.加强检疫从虫害区调运种薯、种苗、薯蔓和薯产品时,严格做好检疫以防止传播扩大为害。对带虫薯苗应采用溴甲烷熏蒸,用药20g/m3,在22~27℃下密闭24h。2.农业防治n(1)清洁田园。红薯收获时,把好薯、坏薯分开,将田间及周围的虫薯块、残株藤蔓清理干净,挖坑埋沤或堆肥,肥面撒施石灰粉,四周和堆面用泥封紧,防止成虫逃逸,减少越冬虫口基数。n(2)实行轮作。由于红薯小象甲主要为害旋花科植物,寄主范围窄,成虫扩散能力差,因地制宜采用红薯与玉米、黄豆、花生、甘蔗、黄麻、烟草等旱地作物轮作,可减轻其发生为害。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防效更好。n(3)适时中耕培土。可加厚土层,疏松土质,多施有机肥、及时灌水、及时中耕除草培土等措施,防止土地龟裂,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防止畦面龟裂和薯块外露,减少成虫产卵繁殖机会3.诱杀成虫n(1)冬诱。甘薯收获时,由于刈蔓和挖薯的震动,使大部分成虫散落土中,此时可用鲜薯蔓扎成小把散放田间,每公顷放750~900把进行诱捕。也可用小把鲜薯蔓浸于50%杀螟松或40% 乐果乳剂500倍液中3~6h,用于田间诱杀成虫,以减少越冬虫口数。n(2)春诱。春季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觅食。此时,用小薯块浸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液中24h,取出晾干备用。使用时,在薯田四周挖深7~l0cm,宽17~20cm的小穴,每穴放药薯1~3块,穴口盖杂草、瓦片或土块等,以防鸟食和提高药效。每周换毒薯1次,连续换2~3次。还可用甘薯小象甲性诱剂进行系统诱捕,效果较好。4.化学防治n(1)越冬薯田及红薯苗地。秋后、春初用5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25%亚胺硫磷500倍液喷雾。n(2)药液浸苗。在栽插前用50%杀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湿薯苗1min,稍晾即可栽秧。n(3)成虫防治。成虫发生时可选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40%新农宝乳油8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5.7%天王百树乳油1000~ 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第十节甘薯茎螟别名甘薯蠢野螟、甘薯蠢蛾、甘薯藤头虫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与为害n甘薯茎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甘薯害虫,偶见加害砂藤。幼虫在薯茎内部钻蛀为害,被害薯茎因连续受到刺激,逐渐膨大,形成木质化中空、纵形隆起的虫瘿。猖獗发生地区的薯株受害率可高达80-90%。同时因虫瘿大多在藤头,虫瘿上部容易折断,造成缺株。部分幼虫也会在外露的薯块或从薯蒂侵入薯块,蛀食成隧道,影响薯块生长。二、形态特征\n三、发生规律n甘薯茎螟在南方部分地区一年发生5代,少数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冬薯茎内或残留在田间的薯块、遗藤内越冬。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羽化以晚上7~11时最盛,羽化后当晚即能交配、产卵,但以第2~5d产卵最多。卵多数散产在叶芽、叶柄或茎上。幼虫n初孵幼虫几小时后即从叶柄、叶芽或茎部钻入;或吐丝下垂,随风转移到他株为害。从幼蔓钻入的幼虫,不久又转移到主蔓为害。n 一般向下蛀食,咬碎茎内组织,混杂着薯茎汁液和虫粪,粘成颗粒状,吐丝连结成串,推出堆粘在蛀孔外,此为大田检查虫害的重要特征。n老熟幼虫在近土面茎部咬穿1个近圆形的羽化孔,再吐丝结一薄膜封住孔口,然后在孔口附近结白色或淡黄色薄茧化蛹。天敌n黄斑步甲Pheropsophussp.n金边绿步甲Collerdasp.n螟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stemmatorThunberg四、防治方法n1.清洁田园收获红薯时把薯田及周围的坏薯、坏蔓捡干净集中烧毁或沤肥、堆肥,以减少虫源控制其发生为害。n2.实行轮作由于红薯茎螟食性较专一,与玉米、花生、烟草等作物轮作,可减少发生为害。n3.选用抗虫品种用抗虫品种或分技力强的薯种来种植可减轻其为害。4.药剂防治n(1)薯苗移插前1~2d,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90%结晶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500倍液喷雾杀死苗上幼虫。n(2)大田栽培期,于成虫盛期喷1次上述药剂,隔5~7d再喷1次,可杀灭初孵幼虫。甘薯兰黑叶甲 第十章甘蔗害虫n第一节概述表5-1为害蔗茎的害虫表5-2为害蔗叶的害虫表5-3为害甘蔗地下根茎的害虫第二节甘蔗螟虫类(俗称钻心虫)n一、分布与为害二点螟(粟灰螟)n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马来西亚。国内北起黑龙江,南迄海南省,西从宁夏、甘肃东部、四川米易,东至沿海和台湾等省都有发生,长江以南密度较大。全国各蔗区如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区),均严重发生为害。n为害幼虫在苗期蛀害甘蔗生长点造成枯心苗,引起缺株断垄,影响蔗茎产量;拔节以后蛀入蔗茎为害形成“螟害节”,蔗茎组织被破坏,影响甘蔗正常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主要为害甘蔗,偶尔为害水稻。在长江以北地区则主要为害粟,也为害糜子、高粱、玉米、黍等。除甘蔗 外,还喜食莴苣和茭白。黄螟n国外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仅为害甘蔗,属单食性害虫。在我国华南一些主要蔗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为害严重,华中和西南蔗区局部发生,浙江瑞安、黄岩、乐清也有发生。近年来在云南蔗区为害甚烈,受害株率达100%,蛀节率为20%~30%。条螟n\n又叫高粱条螟,寄主复杂,除甘蔗外,还为害玉米、高粱、粟等禾本科植物。初孵幼虫群集心叶取食叶肉留下叶片下表皮,心叶展开后呈“花叶”状。2龄以后幼虫蛀入生长点为害造成枯心或蛀入蔗茎为害造成“螟害节”。白螟n在广东的雷州半岛和海南省、广西的合浦地区、云南的曲江和德宏地区以及台湾南部为害相当普遍,但在其他蔗区较少发生。寄主植物主要是甘蔗。幼虫侵害蔗苗时常由心叶钻入,先咬食嫩叶,随幼虫长大为害蔗叶中脉,待心叶展开后中脉处出现一条褐色蛀道;第2片受害 心叶伸展后,常有横列成带状的褐色条纹或小孔;第3片受害心叶伸展后,则有许多褐色圆形小孔或叶边缘呈褐色。一般幼虫为害4~5片心叶后,食到生长点以下2~3节蔗茎,便形成枯梢。生长点被破坏而引起侧芽萌发,蔗株顶部呈现扫帚状。大螟n初孵幼虫在甘蔗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2龄后为害生长点和蔗茎造成枯心苗和“螟害节”。二、形态特征n1.二点螟2.黄螟3.白螟4.条螟5.大螟三、生活史及生活习性n1.二点螟n在我国主要蔗区发生代数由北至南逐渐增多,浙江镇海每年发生3~4代,广西南宁和广东雷州半岛4~5代,海南省6代。以幼虫或蛹在蔗茎地上部或地下部越冬,多数在地上部分越冬。在地下部分越冬的大部分在地下10cm以内。 成虫n成虫于夜间活动,卵产在叶上或叶鞘上,以叶背面居多。多产在甘蔗植株1~4片叶上,占产卵总数82%。每雌平均产卵56~159粒。卵粒10余粒至20余粒集合成块,一般排列成3~4行。幼虫n孵化后即行分散或吐丝下垂,爬行至叶鞘组织间取食,以后再蛀入蔗茎组织,为害生长点,造成枯心苗或螟害节。幼虫蛀入孔近圆形,孔口周缘不枯黄,茎内蛀道较直。幼虫龄期差异很大,可以脱皮4~9次。老熟幼虫在被害蔗茎内化蛹。当新植蔗未培土时,化蛹位置常在离土面7cm左右处。2.黄螟n黄螟在浙江一年发生4代,云南开远5~6代,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广西南宁、福建漳州6~7代,台湾和海南省7~8代。冬季在南方蔗区可发现卵、幼虫和蛹,没有真正的休眠。世代重叠,年中各个时期均可发现各种虫态。在广西,黄螟对甘蔗生产的威胁主要是1~3代幼 虫(3~6月),为害宿根和春植蔗苗;早期的枯心苗多为黄螟为害所致。成虫n多在夜间羽化,白天栖息于蔗叶及叶鞘等隐蔽处,趋光性弱。晚上活动、交尾及产卵。卵多为散产,偶有2~3粒连在一起。在春植甘蔗拔节之前,卵多产在蔗苗基部的枯老蔗鞘上,也有产在叶片上的;在8月以后甘蔗长有数节时,有一半以上的卵产在蔗茎表面,一般以0~60cm处较多。每雌产卵200~500粒。幼虫n卵大部分在上午1l时至下午2时孵化。初孵幼虫最初潜入叶鞘间隙,逐渐移向下部较嫩部分,一般是在芽或根带处蛀入。甘蔗幼苗或分蘖期,幼虫常在泥面下的部位栖息,从芽或根带部分食害,把芽眼食空或在根带部形成蚯蚓状的食痕。老熟幼虫在蛀食孔处作茧化蛹。3.白螟n 白螟在广东雷州半岛一年发生4~5\n代。以老熟幼虫在生长蔗株梢部隧道内越冬。年中分别于4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下旬出现5次为害高峰。发株早的甘蔗受害较重。第1、2代主要为害幼苗,第3、4代为害生长中、后期的蔗茎。发生数量以第3、4代为多。成虫n白螟成虫晚上活动,有趋光性,但飞翔力较弱。成虫喜欢产卵在甘蔗幼苗上,卵块密度一般以田边最大。卵产于蔗叶内侧,每一卵块2-66粒,平均14—15粒,卵面披有橙黄色绒毛。每雌产卵200—300粒,卵块一般产于下面2—5片叶的中部。幼虫n初孵幼虫很活泼,分散时能是丝下垂,一般每株蔗只有一条幼虫蛀入,幼虫最初由心 叶蛀入,向下食成一条直道,初期不表现枯心,被蛀食的心叶伸长展开后,是带状横列的蛀食孔,食痕周围呈褐色,被害重的叶片多数不能充分伸展,食痕周围逐渐枯死。幼虫成长后,侵入生长点为害,便成枯心苗。当成长甘蔗被害成枯心时,抽出侧芽,被害株成扫帚状。老熟幼虫化蛹前,自蛀道至蔗茎外造成一羽化孔,孔内有一块薄膜遮盖,幼虫即在孔口附近化蛹。4.条螟n条螟在广西、广东一年发生约4代,福建3-4代,海南5~6代。以老熟幼虫在叶鞘内侧,少数在蔗茎内越冬。在广州第1代发生于4~6月,第2代7~8月,第3代8~9月,第4代9月至翌年4月。田间各世代虫期出现比较齐。条螟在广西南宁地区,一般多在甘蔗拔节以后为害,春季极少造成枯心苗。成虫n条螟不但危害甘蔗,也危害玉米。成虫羽化后多在晚上交尾,产卵活动也在晚上,产卵期平均4~5d,有趋光性。雌蛾产卵170~1071粒,卵的孵化主要在上午10时左右。雌蛾产卵在叶中 脉,叶面占2/3,叶背面占1/3。卵成块状,人字形排列。幼虫n幼虫孵化后,步行迅速,并有群集性,3龄以前常成群集中在心叶或叶鞘等处危害,约10~14d。蛀食心叶组织,当被害的心叶展开后,可看到半透明不规则的小斑点或小圆孔,在形成的“花叶状”附近有小粒的虫粪,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检查和防治。3龄以后,即向下移动,侵入茎节间,常数头同时蛀入同一茎内危害。伸长期侵入梢端危害造成枯梢或螟害节。蛀孔大,呈长椭圆形。蛀孔周围常呈枯黄色。虫孔复生横道多而跨节或食成环状,以至腐烂。幼虫常在玉米秆中或玉米果穗轴中越冬。大部分老熟的幼虫离开蔗茎,到叶鞘内或外作茧化蛹。5.大螟n食性复杂,除甘蔗外,还可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茭白等禾本科植物。在广西一年发生4~5代,浙江3~4代。大螟为害甘蔗主要是苗期和分蘖期,造成枯心苗,成长蔗极少受害。一年中以3、4月间发生数量最多,5月以后数量锐减,转移为害水稻,12月间又为害秋植蔗苗。成虫n大螟成虫晚上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晚上8∶00~9∶30时羽化,羽化的当晚交尾产卵,产卵期一般5~6d,但大部分在第3d产出。n 1个雌蛾产卵2~40块,一般7块,产卵粒数139~448粒,一般205粒。卵疏松成块产于叶鞘内侧,一般2~3行,排列成带状。约50-80粒。幼虫n幼虫有群集性,初产孵化的蚁螟常群集于叶鞘内危害或蛀入茎中群集危害。2-3龄以后,分散蛀入蔗茎,造成枯心死茎。在被害节叶鞘内侧常留有新鲜虫粪,茎道内腐烂发臭。n老熟幼虫多在叶鞘内化蛹。在茎内化蛹者,事先距化蛹所在处约3.3cm左右咬一羽化孔,以便成虫飞出。蛹期夏季8~10d,冬季23~25d。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1.气候\nn冬季温暖少雨,越冬蔗螟死亡率低,可增加第二年的虫源基数。大风、暴雨可使发蛾量降低。若在蚁螟孵出期间雨水过多,遇大雨或浓雾、重露,蔗苗叉口处和叶鞘内积水,对其侵入不利,也会使侵害率降低。风能助蔗螟分散,凡处于秋植蔗或宿根蔗等虫源田下风位置的春植蔗,螟害发生常较早而严重。2.蔗田环境n二点螟对较干燥的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黄螟则喜在较湿润有荫蔽的环境生活。 例如在广东中部的围田区和基本地蔗田,以黄螟发生最多,条螟次之,二点螟发生较少;但在上述地区地势较高旱的蔗田,往往二点螟发生数量占优势。广西较干燥的坡地甘蔗以二点螟发生为主,其发生数占总虫数80.8%以上,其次为条螟和黄螟,而低洼地或水田蔗地则以黄螟最多。3.耕作制度n我国蔗区耕作制度复杂,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常混栽,甚至新植蔗和宿根蔗混栽,不但为蔗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且有利于虫源的互相转移和扩散,导致螟害严重。连年种植甘蔗或连年宿根栽培的蔗田,二点螟、黄螟等越冬基数和螟害率常较新植蔗和前作非甘蔗的蔗田为高。春植蔗因出苗迟,可以避开越冬代螟蛾产卵,受害最轻;秋植蔗在种植当年,螟害密度不大,受害较轻。 4.品种n叶阔而下垂的品种,适宜于成虫潜伏和产卵;蔗茎较软,纤维量少,适于幼虫蛀入,受害皆重。叶狭而直立,蔗皮、蔗茎坚硬、蜡质厚和纤维量多的品种,不适于成虫潜伏、产卵和幼虫侵入,抗螟能力强,受害较轻。在目前发现的甘蔗品种中,以印度品系的品种一般受螟害较轻,台糖108、台糖134次之,东爪哇3016、2883和华南56/12等品种最易感受螟害。5.天敌n寄生螟卵的寄生蜂:拟澳洲赤眼蜂、蔗螟黑卵蜂、螟卵啮小蜂和白螟黑卵蜂。卵~幼虫跨期寄生蜂:螟甲腹茧蜂。n幼虫期寄生蜂:螟黄足绒茧蜂、螟黑瘦姬蜂和中华茧蜂。n幼虫~蛹跨期寄生蜂:广黑点瘤姬蜂、螟黑点瘤姬蜂。n蛹期寄生蜂:夹色姬蜂和白螟黑纹茧蜂等。n捕食幼虫、卵和蛹的天敌:红蚂蚁(竹筒蚁)、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等。n寄生性真菌:绿僵菌、虫草菌等。六、防治方法n1.农业防治n (1)减少越冬虫源数量。①低斩收获蔗株。②及时清理蔗头及枯叶残茎。消灭在水稻根,田边杂草上越冬的大螟幼虫和在稻秆或玉米果穗轴上越冬的条螟幼虫。n(2)选择无螟害的健壮种苗,并于播种前用2%石灰水浸种2d。n(3)适时进行剥叶,可以减少螟害节。n(4)合理布局和轮种套种。实行合理轮作,适当提早种植,施足底肥,早追勤施,促进甘蔗早生快长,提分蘖,生长健壮,有利于增强蔗株抗螟能力。n(5)选择抗虫品种。如广西近年来推广的桂糖19号(原名:桂糖91-116)、Q141(桂引7号)、巴西45号(桂引4号)及粤糖65/906、粤糖85-177、选三等。2.生物防治n(1)释放赤眼蜂。n(2)利用红蚂蚁。n(3)利用性外激素和性诱剂。3.药剂防治n(1)沟施颗粒剂在下种时,每667m2选用3%丁硫克百威(好年冬)或3.6%杀虫单颗粒剂4~5kg、5%杀虫双颗粒剂5kg、5%毒死蜱颗粒剂2kg、3%毒·唑磷颗粒剂(护地净)3~4kg。n(2)喷雾卵块数达225块/hm2\n以上,可采用喷雾法进行防治。应在螟卵孵化始盛期、高峰期各喷施1次:5%锐劲特悬浮剂1000~1500倍液;90%敌百虫500~800倍液;50%杀螟丹(巴 丹)可湿性粉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200倍液。第三节甘蔗蚜虫类甘蔗绵蚜、甘蔗黄蚜、蔗根蚜同翅目,蚜虫科一、分布与为害n甘蔗绵蚜n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n国外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n成虫和若虫在蔗叶背面中脉两侧刺吸为害,受害叶片发黄萎缩,植株矮化,蔗茎含糖量下 降,留作种苗萌芽率低,留作宿根则发株差。绵蚜分泌的蜜露粘附在叶片上,还会引起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此外,该虫还可在芦苇、大芒草等野生主寄主上生长繁殖。甘蔗黄蚜n又名高粱蚜,东北、华北寄主为高粱,华中、华南寄主为甘蔗。除中国西北部分省区和欧洲外,几乎普遍分布。是中国北方高梁产区的大害虫,在东北、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常大发生,但在南方仅南部蔗区零星发生。群集于蔗叶背面中脉附近刺吸为害,引起煤烟病、生长不良。蔗根蚜n寄主植物除甘蔗外,尚取食野生甘蔗、陆稻及禾本科杂草等植物。该虫在华东、华南、西南、台湾等省、地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多发生于高旱地的宿根蔗。以其成蚜、若蚜群集根部吸食汁液,受害蔗根暗褐色,须根萎缩卷曲,叶片过早枯萎,与缺水、缺肥等症状相似。营养吸收受阻,植株变矮,产量和含糖量下降。二、形态特征 甘蔗黄蚜三、发生及为害规律n甘蔗绵蚜在我国南方蔗区发生20代左右。n以有翅成虫在禾本科植物上(如广西在大芒草上)或秋、冬植蔗株上越冬。n一个世代历期约14~36d,世代重叠。n无翅成虫寿命长,达32~90d,行孤雌生殖,平均产若蚜50~130头。有翅成虫亦行孤雌生殖,但寿命仅7~10d,平均产若蚜14~15头。n在广西有翅成虫在田间有3次迁飞扩散盛期:3月,由越冬地向宿根蔗、春植蔗扩散转移,繁殖无翅若蚜,为害区域成点片状分布;5~6月中旬在田间扩散,由虫口密度较大的植株转移扩散蔓延,为害区域扩大成连片状;11月,由成熟的蔗株向秋冬植蔗及野生寄主大芒草上迁移越 冬。无翅成虫在田间有2个为害高峰期:5~6月,以秋植蔗受害最重,冬植蔗次之;8~11月,发生遍及各植期的蔗田,是全年受害的主要时期。n适温偏旱环境有利于绵蚜的发生,其繁殖最适温度为20~23℃,28℃以上受抑制,15℃以下发育迟缓。长期阴雨,田间湿度高,不利于绵蚜的繁殖,而有利于蚜霉菌的寄生,使绵蚜大量死亡。在风力较大的地方,如上风位的蔗田,绵蚜发生较轻;在避风地区,尤其是避风地点,绵蚜则为害严重。秋植比春植和宿根受害严重,宿根又比新植严重。栽培制度复杂,可使绵蚜获得充足的食料和转移为害,有利于其种群的发展。不同品种对绵蚜感染有差异。一般叶片柔软宽阔比叶片硬、窄、直立的品种受害重。甘蔗黄蚜n吉林公主岭年生16代,沈阳19—20代。以卵在获草的叶鞘或叶背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地表气温高于10℃以上时,越冬卵陆续孵化为干母,沿根际土缝爬至获草根部为害嫩芽,繁殖1—2代后,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高粱出苗后,开始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飞到高粱上为害,逐渐蔓至全田。7月中下旬为害严重。进入9\n月上旬后,随气温下降和寄主衰老,有翅蚜迁回到获草上,产生无翅产卵雌蚜,与此同时在夏寄主上产生有翅雄蚜,飞到获草上与无翅产卵雌蚜交配后产卵越冬。n高梁蚜繁殖力强。每头无翅胎生雌蚜可生70—80头若蚜,多时高达180头,夏季3—5天即可繁殖一代。其发生程度与当年气候和天敌数量密切相关。当6—8月大气干旱,气温24—28℃, 旬均相对湿度60%—70%,旬降雨量低于20mm,高粱蚜易大发生。当高粱未封垄之前,旬降雨量高于50mm,相对湿度高于75%,气温低,会抑制高粱蚜的发生和蔓延。常见天敌有瓢虫类、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蔗根蚜n以成虫、若虫群集根部吸食汁液。不论有翅、无翅成虫,均行孤雌生殖,直接胎生若虫。虫龄短,成虫后即行胎生,故繁殖很快,世代重叠。一年四季均可见其为害,而以夏季(5~6月)及秋季(9~10月)发生最多,为害最烈。在干旱季节发生最多,以疏松砂质土地、高旱地、宿根蔗地和连作地的甘蔗受害最重。雨水多,积水的低洼地、粘质土壤地的甘蔗受害较轻。一般是局部地块发生,严重时也可遍及全田。天敌n大突肩瓢虫四、防治方法n1.选用抗虫品种新台糖20号、桂糖19号、桂引5号等n2.减少越冬虫源n 3.化学防治n(1)喷雾。可选用10%吡虫啉3000~5000倍液、50%抗蚜威粉剂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n(2)乐果涂茎。n(3)施放烟雾剂。可选用15%毒死蜱烟雾剂100~150ml/亩,采用6HY-25型烟雾机喷施。甘蔗蓟马缨翅目,蓟马科一、分布与为害n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区)。以成虫和若虫在甘蔗心叶内,锉吸叶片汁液。因叶绿素被破坏,故令叶片呈不规则的黄色或淡黄色细小斑块。为害严重时,叶n尖卷缩,呈黄褐色n或紫红色,植株矮n黄,影响甘蔗产量。二、形态特征n成虫:体长1.2~1.3mm,黄褐色至暗褐色。复眼的后方有一横条纹,其前端附近有1对长刚毛。翅密生许多小刺毛,上脉端鬃3条,下脉鬃10~11条。腹部第2~8节各节后缘有栉状小突起卵和若虫n卵:白色,稍弯曲,长椭圆形。图5-8甘蔗蓟马n 若虫:似成虫,体较小,黄白色,l~2龄无翅芽,3~4龄具翅芽。三、发生及为害规律n甘蔗蓟马一年发生10余代,广西南部蔗区可终年为害,世代重叠。5~6月是为害高峰期。n成虫产卵在甘蔗心叶内侧或叶尖端部的组织中。1~2龄若虫行动活泼,经2~3次脱皮后为亚成虫,出现翅芽,行动迟钝,称“前蛹”,4龄具长翅芽,基本上不活动,称“蛹期”。成虫体轻,有翅,可飞翔,常借风吹广为传播。成若虫均具背光性,喜在未展开的心叶或卷曲的叶尖内活动,很少在外方见到。发生与环境的关系n蓟马的发生和甘蔗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5、6月如遇干旱或下雨积水,栽培管理不善,使甘蔗生长缓慢,蓟马为害就严重;反之,甘蔗生长旺盛,心叶展开快,不利于蓟马的生存和取食。\nn生长缓慢,抗恶劣环境能力差的品种,如华南56-12、粤糖57-413、新台糖2号等被害较重;早生快发,苗期生长快的品种,为害较轻。四、防治方法n1.加强田间管理结合深耕翻土,施足基肥,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和追施速效肥,使甘蔗萌芽、分蘖快,生长迅速,减轻为害。雨天要注意排除积水及降低地下水位。n2.化学防治在蓟马发生严重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50%杀螟睛 乳油、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稻丰散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重点喷于心叶,连续施用2~3次,隔7d1次。第七节甘蔗天蔗根锯天牛(又名蔗根土天牛)长牙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一、分布与为害n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省、台湾、云南、福建地。该种不仅为害甘蔗,对定植初期的柑桔、龙眼、荔枝幼树和木薯、椰子、油棕、竹子等经济作物为害也很严重,在1年生柑桔园调查, 受害率为3.67%,受害后的死亡率几乎是100%。蔗根天牛以幼虫蛀食蔗种、幼苗,并可从蔗茎基部向上蛀食,高达30~70cm,苗期受害造成死苗;中后期受害至枯萎或折断。以沙质壤土的蔗区受害较重。二、形态特征(蔗根锯天牛)n成虫:体红棕色,长25~62mm,头部和触角基部棕黑色,雄虫触角比体长,雌虫触角约为体长的1/2。前胸背板红棕色,两侧各具3枚刺突,以中刺突最长。鞘翅红棕色,表面具多条较浅的纵隆线。三、发生及为害规律n蔗根锯天牛在广西南宁两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宿根蔗蔸内或老熟幼虫在蔗蔸附近土中结茧越冬。通常2~5月化蛹,4~6月为成虫羽化期。n躲在雨后出土,交尾后多选择在寄主植物附近有机质含量较高、湿度适中的沙壤土产卵,散产在1~2cm的表土层中,每雌平均产卵250余粒。卵期11~18d。幼虫孵出后以有机质或幼根为食,主要活动在10~15cm深、距离幼树主干、蔗根5~10cm的土层范围,稍大后啃食幼树的主根或根颈部或甘蔗地下根茎,受害植株的地上部逐渐表现萎蔫,叶片卷曲、发黄、干枯脱落,不久全株枯死,极易整株拔起。一般每株穴土下有虫1头,亦有发现2~3头幼虫共同为害。幼虫的耐饥性强,比较容易人工饲养。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四、防治方法n1.轮种有条件的蔗区最好与水稻进行轮种,或灌水防治。n2.种前清理甘蔗地或林地营建果园,提倡机耕全垦、多犁多耙,尽量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n3.人工拾检犁翻不留宿根的蔗田,拾捡土面上的幼虫和蛹室,并把宿根蔗头在4月以前处理完毕。n4.药剂防治在新植蔗下种时参考蔗龟的防治方法施用颗粒剂。宿根蔗可在开垄松蔸后,掌握雨后,土壤湿度大时撒在蔗蔸旁,然后施肥盖土。第六节甘蔗粉蚧灰粉蚧、甘蔗粉蚧同翅目,粉蚧科一、分布与为害n我国各省蔗区均有分布。以成若虫群集在蔗苗基部或青叶鞘包着的蔗茎节下部根带上刺吸汁 液,使蔗株生长衰弱,同时排泄蜜露于蔗茎表面,引起煤烟病。形态特征n成虫:甘蔗粉蚧雌虫体长约5mm,体卵形而稍扁平,桃红色,披有白色蜡粉。足退化,难爬行。灰粉蚧体长约4mm\n,灰红色,体披灰白色蜡粉,足细长,可爬行。雄虫体细长,紫红色,有一对翅和细长的尾丝。三、发生及为害规律n一年发生8~10代,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在蔗根、蔗种及田边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也可以卵、成虫越冬。在华南以7~9月发生最多。n雌虫主要行孤雌生殖,产卵或产初龄若虫,有翅成虫极少发生。每雌产卵300~400粒,卵期2~3d。若虫经5次蜕皮变为成虫,若虫期20~30d。成虫寿命1~2个月。一龄若虫通过爬行分散到邻近植株,从叶鞘缝隙钻入较嫩蔗茎的根带上聚集为害。随甘蔗生长,为害部位逐渐上移。成若虫均畏光,只要将叶鞘剥除,便会转移到其他蔗节为害。n两种粉蚧主要通过蔗种调运、蚂蚁搬运、风力、水流等传播。田间常见天敌主要有跳小蜂、蜘蛛、瓢虫、蠼螋和草蛉等。另有一种红霉菌,在8~9月间高温多湿季节,自然繁殖很快,寄生于介壳虫体内,能在短期内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四、防治方法 n1.农业防治n(1)选用不带虫的种苗。发生虫害的甘蔗不应选作下年留种用。n(2)合理轮作。蔗粉蚧发生重的蔗田与其他作物轮作或改种水稻及其他作物。n(3)及时剥叶。在甘蔗生长中期,将老化叶片及时剥除,有利田间蜘蛛等天敌的捕食,减轻为害。2.药剂防治n(1)种苗消毒处理。下种前将叶鞘剥尽,用下列方法处理:3%鱼藤精1500倍液浸种20小时;2.5%溴氰菊酯1500倍液浸种5分钟。n(2)喷药。在虫口密度大的蔗田,在剥叶后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雾防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