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2 KB
- 2022-08-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农科类院系有关《农学概论》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并通过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需求。【关键词】农学概论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47-01《农学概论》是高校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广泛,涵盖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植物学、农业生态学等多个学科多门课程内容,实践性较强,是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农业生产的窗口。目前在石河子大学开设该课程的专业有机械电气自动化、农田水利、经济贸易等专业,涉及到农学与水利建筑学院、机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素材丰富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如何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特点提高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全体教研室教师努力和研究的方向。\n一、教学现状:(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目前通过多媒体辅助《农学概论》的教学,在组织教学中,节约了大量板书和绘图时间,有利于专注于讲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相比传统的教学,教师以板书为主,辅以少量挂图进行课堂讲授,大量时间花在了板书方面,因此课堂讲授信息量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满足《农学概论》内容多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达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二)及时关注学生评教和反馈意见。通过课后调查,有学生认为应丰富作物生产现代化、作物生产条件、技术和种植方法等内容的讲授;应及时补充农业生产实践、科研进展和国外农业现状等内容。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希望了解更多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国内外农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因此,以农学基础的教学大纲为基础,适当及时补充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接轨、能够反映出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符合农学概论教学内容、特别是符合当前新疆及兵团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三)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队伍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n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首先,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合理的课程团队,对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课程组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50%,另有2名教师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青年骨干教师3名。《农学概论》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在正常授课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研任务,这就为结合生产实践传授本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特别针对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辅助应用软件进行学习培训。(四)存在的问题:据了解,大多数选课的学生强烈要求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定学时的实习环节,以增强同学们对农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其教学离不开实践环节,增加实践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爱农理念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因此,今后应适当考虑带领学生到校内外试验田参观,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一般过程,同时通过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完成对农学基础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n二、教学方法改进:(一)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课堂讨论和专题,开展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程专题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生产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而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学生间相互交流,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并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查阅文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归纳能力。(二)开展网络教学。网络课程使教师、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方法与学生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网络既可以进行大面积教学,也可以进行个别化辅导,还可以进行基于网络的协同化学习。由于网络课程的这种开放性、灵活性、智能化等特点,有利于缓解高校扩张后教学资源、设备紧张的局面。网络课程突破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和协作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参考文献:[1]杨文珏.农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2,3.\n[1]张建萍,陈静,张建•多媒体技术对昆虫学教学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崔翠.《农学概论》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1.陕西教育,2009,(7).作者简介:祁亚琴(1979-),女,甘肃榆中人,博士,副教授,2013-2014年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刘建国(1968-),通讯作者,新疆石河子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耕作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